綜合能力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1 08:07: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綜合能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綜合能力

分析化學實驗綜合能力探索

摘要:“分析化學”是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實踐性強,對提高學生實驗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意義重大。實驗課是其中很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實驗課采取綜合能力考核評價的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動手、自主學習以及團結協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文章以山西醫科大學衛檢專業“分析化學”課程學生自主設計性實驗為例,對實驗綜合能力考核評價的必要性、模式、效果及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措施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分析化學;設計性實驗;實驗綜合能力;考核評價

實驗教學不僅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課程的內化部分。大學實驗的開設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獨立開設實驗課,一種是附屬于課程。任何一種形式的實驗都是由目標、內容、過程、條件等構成的完整體系[1]。實驗教學評價貫穿于實驗教學體系所有環節,它是從教與學的角度對實驗教學的效果作出判斷,是高校實驗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然而,以往的實驗教學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主要以實驗報告為依據,從而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動性的激發和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實驗性質的課程中考核評價作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不僅可以在最后的實驗報告中體現,也可以滲透于實驗設計、操作以及問題解決等各環節。加強實驗課綜合能力的考核評價,應綜合考慮各環節,將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具體就是不僅要看實驗報告,更重要的是要綜合考慮學生對實驗的設計、操作、問題分析與解決以及總結等一系列過程。這樣就使得實驗教學評價由注重結果轉為注重過程,評價的取向由注重成績的獲得轉為注重能力的培養,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此,本文以山西醫科大學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以下簡稱“衛檢專業”)2014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分析化學”實驗綜合能力考核評價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實驗綜合能力考核評價的必要性

“分析化學”是“衛檢專業”必修的核心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的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為今后學習和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內容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常常不加思考、照方配藥,致使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較少,對實驗的細節也沒能引起足夠重視,如試劑濃度、用量不知由何而來等;考核評價以實驗報告為主,學生通常是將教材內容照抄一遍,實驗結果與總結也是進行表面化分析而對本質性分析似乎無所適從。這種教學形式尤其是評價方式枯燥單一乏味,加之“衛檢專業”學生化學基礎薄弱,從而影響了學生積極參與實驗的興趣,對提高學生實驗規范化操作、培養其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極為不利[3]。“分析化學”實驗在整個“衛檢專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學考核評價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取向,同時對學生后期的學習也會產生影響。完善以往“以實驗報告為依據”的單一能力考核評價模式,加強對本課程實驗綜合能力的考核評價,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本門專業基本理論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各種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工作打下扎實基礎,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實驗作風和創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創新以及合作等綜合能力。

二、實驗綜合能力考核評價的模式

查看全文

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論文

一、概括能力的培養

概括能力是人的思維過程的高級階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來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之間的本質特征結合起來、聯系起來。學生概括能力的高低往往受心理發展年齡階段的制約,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在他們身上已經開始發展。不過,畢竟因為他們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有時也會把正確的與錯誤的成份混在一起,影響了結論的確切與完善。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應特別重視概括能力的培養。

調動學生自覺進行概括的積極性。教師要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在學習環境的創設上,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氛圍,放手讓學生練習概括歷史事件,無所顧及地去分析、綜合、比較和抽象。學生練習得多了,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同總結正確進行概括的方法。

歷史事件是歷史教材的最重要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歷史概括能力必須在研讀歷史教材、挖掘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中進行。在引導學生挖掘歷史事件內在聯系時,一般都按“是什么”、“為什么”、“說明什么”這三步去循序漸進地展開。在訓練途徑中培養出來的概括能力既準確地抓住了歷史事件的重點,又簡潔明了。

歷史理論提高學生概括能力。要使學生的歷史概括能力提高到一個較理想的境界,那就要在解決“是什么”、“為什么”、“說明什么”的過程中,將必要的歷史理論滲透其中,惟其如此,才能使歷史事件和歷史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否則,便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概括能力。例如,學生在分析概括歐洲經濟的發展和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因果關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歐洲封建國家改革的導向等問題時,就離不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等辯證關系這樣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二、思維能力的培養

查看全文

歷史綜合能力分析論文

一、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能力的重要性

所謂分析,就是“把意識的對象分解為它們的要素”,從整體事物的個別方面研究事物本質的方法。客觀事物是復雜矛盾的統一體,組成這個統一體的各個部分本來是相互聯結的。為了認識該事物,就必須把各個部分暫時地分解開來,分別地加以認識從多方面和多種現象中發現構成該事物的基礎和本質的東西。例如,對法國大革命的整體認識必須建立在對其原因、領導、主力、經過等諸問題的具體認識上。就是對于法國革命原因的認識也需要了解18世紀末法國的經濟、階級關系、思想等方面的問題。

但是,單靠分析還不能形成對事物統一完整的認識,只有依靠綜合才能幫助深入分析事物的整體。所渭綜合,就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按其內在的聯系有機地聯合為一個整體。例如,我們只有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第三等級反對特權等級、啟蒙思想對專制及教權的沖擊按其本質聯系在一起,才能認識到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是波旁王朝封建專制統治的危機。

掌握分析與綜合的邏輯思維方法對于高中學生學習歷史有重要的意義。首先,上述例子已經說明了分析與綜合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思維方法。另外,分析與綜合還是其他歷史思維能力的前提和基礎。

二、歷史學科分析綜合的墓本原則

(一)分析綜合的歷史性歷史是具體時間和空間條件下活動著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及其過程。歷史時空的確定性決定了認識歷史方法的基本特征。歷史對人物、事件、現象的認識都以一定的時間、地點社會條件為轉移。這是運用歷史思維認識歷史的首要條件,也是分析、綜合的前提條件。

查看全文

產品設計綜合能力預測分析

摘要:面對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產品設計從業者需要做出積極的調整和預測。與人工智能設備協作,具備整合多學科知識的賦能,敏銳更新發展路線,將日益復雜的設計問題清晰化、標準化。建立產品設計綜合能力教育和訓練標準,促成從技術到設計觀念的綜合能力提升。該標準有利于產品設計發展從功能向情感傳遞的轉變;從需求向品質的轉變;從實體設計向虛擬現實的轉型;從用戶索求向主動提供服務的轉變。

關鍵詞:近未來設計;產品設計;人工智能;創新思維;人機交互設計

人工智能(Articialintelligence)時代的來臨,預示著近未來的設計領域將發生一系列顛覆性的變化。在最近的一次德國漢諾威IT博覽會上,馬云曾說到,“未來的世界,所有制造商的機器,它們不僅會生產產品,而且必須會說話和思考。石油和電力驅動將不會再是驅動機器化生產的唯一動力,取而代之的將是由數據來支撐。在未來,企業不僅關注規模、標準化和權力,而更多關注智能化、敏捷性、個性化和用戶友好型服務”。

一、人工智能(AI)時代的到來

伴隨每個時代變革,都有與之相符合的設計理念,在近未來時代,不斷創新的設計趨勢將重構人們的生產力結構、工具設計、生活模式,甚至還會影響用戶的心理行為以及設計師的思維模式[1]。AI時代的主要影響集中于三大領域;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溫斯頓教授認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2]”。那么,面對新的課題,設計師需要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什么是AI,所謂人工智能,其研究范圍包括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利用機器人模擬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習慣(比如推理、思考、規劃)的技術,除計算機學科之外,還波及到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等自然和社會學科范疇[3]。展望未來,人類從事的傳統工作種類會受到極大沖擊,其中大部分將來源于無人智能操控系統的高速發展。

二、未來工作模式的展望

查看全文

化學綜合能力重在平時訓練

考上理想大學,是每一位高中學生的夙愿,引導學生實現這一美好愿望是高中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的命題范圍將遵循中學教學大綱,但不拘泥于教學大綱,這句話著實令高中師生難以把握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的命脈。如果還沿襲傳統教學模式,雖然教者殫精竭慮,學者努力有加,搞得師生精疲力竭,但臨近高考卻還收不到“胸有成竹”的效果,依然心中無數,忐忑不安。其原因何在?

主要在于平時重視理科綜合解題思路訓練不足,單憑最后沖刺,是難以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思想與方法。如何進行理科綜合思路訓練,培養解題的技能技巧呢?貴在平時。

一.夯實理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應變能力

理科知識儲備是開拓理科綜合思路的重要條件。由于隨著思維的伸展,要不斷地從大腦的儲備庫里提取相應的知識,如果大腦里沒有儲存下這些知識,思維線索就會中斷。如果平時不斷地整理、加工,濃縮大腦里儲存的知識,提高概括水平,使知識變活、變精,就有利于思維的縱橫伸展,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在夯實雙基的同時要以不斷變化和相互聯系為基本特征的辯證自然觀來分析和處理問題,找出理科之間的銜接點,隨時滲透綜合,使其交織成網便形成知識系統。這樣在遇到問題時,才能應用知識網絡挖掘隱含條件,產生有條有理的聯想,經過篩選、比較、判斷、推理,形成脈絡通暢的思路。

例如在總結性復習課中對分散在教材各處有關原子的知識,先讓學生自學整理,然后在復習課中歸納和延伸。例如:在進行原子有關知識復習時,從原子結構,變化和應用三方面歸納和延伸。從原子的結構可知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又可分為質子和中子。質子的作用是決定元素的種類,中子決定同位素;核外電子的排布與變化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發生的變化方式有原子核衰變,電子轉移和電子躍遷等,變化過程依然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電荷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等。應用中延伸到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三者關系,簡介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如基因突變等。使學生歸納總結過程中對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微粒有更深的認識。這樣在復習課中隨著知識的整理和綜合,能力必然得到發展和綜合。

二.注意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高應試能力

查看全文

綜合能力系統培養論文

用系統觀點研究問題,將對象視為系統。首先,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設計”要素,化整為零,然后逐個研究,各個擊破。問題越具體,越便于研究。這便是分析。在此基礎上,再化零為整,總括各個要素的研究成果,把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這便是綜合。比如,我們要研究景物描寫,就把景物描寫看作是一個系統,根據研究的目的,我們在這個系統下面設計六個要素:觀察點,描寫對象,描寫角度,描寫方法,景物特點,思想感情。第一,分析觀察點。觀察點決定景物描寫的層次和順序。分析景物描寫,一定要搞清是定點觀察還是移步換景,定點觀察還要搞清是仰視、是俯視,是環顧,是遠眺、是近覷。看同一景物,觀看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正視、側視,斜視、平視,距離不同,遠視、近視,人們的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抓住“觀察點”,是理順脈絡層次,把握篇章結構的一把鑰匙。第二,分析描寫對象。有的描寫對象較具體、單一,有的則概括、復雜。這樣,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總是抓住那些最能突出景物特點的具體對象來寫,而描寫的順序,也往往體現在對象的變化上。第三,分析描寫角度。描寫對象能夠體現景物特點的并非它的全部,而是某個或某些角度,分析出這些角度,景物特點就容易抓住了。第四,分析描寫方法。作者之所以把景物寫得生動傳神,景物特點鮮明突出,是因為恰當地使用了各種描寫方法。第五,分析景物特點。世界上的景物林林總總,變幻多姿,各以其獨特的面貌相區別。作者只有把握了景物的獨特之處,才能真正把握它們的形象。只有把握了景物的特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才能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描寫和其它文章一樣,須有明確的立意。純客觀地描寫景物,即使有幾分像,也是無生命無生氣的。景物要能寫活,必須有作者自己的獨特感受。情是寫景的靈魂,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家筆下的景物總是客觀與主觀互相交融,山水有情,草木知意。研究景物描寫,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個關鍵性問題。

下面以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中描寫虎山水庫的一段為例,看看這種方法的具體運用。

經過如上的分析以后,我們對這段景物描寫就很清楚了。綜合起來說:作者來到虎山水庫后,觀察點由壩前到壩橋上,所描寫的景物由遠觀到近看。詳寫了從橋孔中躍出的七股大水,略寫了平靜的湖水。作者從各個角度對大水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巨大的水響,震天的吼聲;美麗的色彩,黃(錦)、雪白、白(紗)、米黃(花紋);多姿的形態,(閃光的黃)錦、(脫線的)珠,沒有經緯的細紗精制圖案;雄壯的氣勢,“喑惡叱咤,似有千軍萬馬。”作者既從靜的方面寫了懶洋洋欲步不前的平靜的湖水;更從動的方面渲染了七股大水躍出,水激亂石,水珠拋撒的動人畫面。有局部的工筆細描,雪白的水珠象脫線一樣撒下,白紗上的米黃花紋;也有整體的勾勒,七股躍出的大水仿佛七幅閃光的黃錦。作者的主觀感情不僅融匯于客觀描寫,也有直接抒發,“也許只有織女才織得出這種瑰奇的景色。”為了充分地描繪出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的感情,作者運用了比喻,把躍出的大水比作黃錦,比作細紗配米黃花紋的精制圖案;運用了比擬,把平靜的湖水寫成“迎著斜風細雨,懶洋洋只是欲步不前”,把水寫活了;還引用了古代傳說,給文章平添了幾分神秘美妙的色彩;更妙的是作者能于“動”中看出“靜”,以其傳神之筆,以靜寫動,從橋孔中躍出的大水,本是“跳擲翻騰”,作者卻能借豐富的想象,看到“一幅沒有經緯的精制圖案”。作者從多角度,運用多種方法,突出了雨中水的大、猛、美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壯觀瑰奇的圖畫。文章之所以會把景物寫得如此生動,這全出自于一個“情”字,把自己對祖國山河的厚愛,傾注在對祖國山河的極度贊美之中。

我們再用這種方法研究小說的人物形象。把人物形象看作系統之后,確定如下六項為其要素:描寫方法,典型環境,代表典型,性格特點,作者態度,典型意義。首先,分析人物描寫的方法。人物的典型形象是通過一定的描寫來刻畫的,分析其描寫方法,既有助于正確理解人物,亦有助于學習其高超的寫作技巧。第二,分析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明確人物活動的背景、時間、地點,這是理解人物行為及意義的必要條件。第三,分析人物所代表的典型。小說中的人物雖然是具體的,個別的,但他是典型,是類的代表。小說人物形象的意義即在于以個性表現共性。第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物雖然是類的代表,但又是“這一個”,是以豐富多彩的個性存在于作品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是沒有價值的。第五,分析作者的態度。作者對自己筆下的人物是有傾向性的,是傾注了作者濃厚感情的。正確地理解人物的態度,有助于正確分析人物形象。第六,分析人物的典型意義。典型的意義,也即小說的主題或主題的一部分。下面以魯迅的《藥》為例具體操作一下。

分析以后,再作綜合。比如:我們對夏瑜這個人物可以這樣綜合:本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塑造了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夏瑜的形象。他革命意志堅定,英勇無畏,以至獻出了生命。作者對他給予了熱情的贊揚,同時也痛惜于其斗爭的悲劇性。從而揭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嚴重脫離群眾的弱點。同樣,我們不難綜合出華老栓和康大叔的形象。

從上面兩例我們不難看出,運用表格式的方法不僅十分方便,而且條理清楚,一目了然。表格中各要素排列的順序也不應是隨意的,要按綜合時表述的需要安排。

查看全文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綜合能力培養探索

一、美術綜合能力培養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問題

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呈現兩極分化。絕大多數學生美術基礎薄弱,基本功欠缺。美術技能學習方式較為枯燥單調,專業性強,需要較長的周期,學生逐漸對美術產生倦怠情緒。另有少部分的學生太過強調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及繪畫技巧,忽略了本身的專業特點,最終導致沒有任何專業個性可言。綜上所述,這兩個方面的發展對學生個人美術綜合能力的提高都產生嚴重的影響。具體分析有如下幾個方面。(一)美術綜合能力培養模式過于單一性。當前社會更為強調的是全方位人才。就美術綜合能力來說,不僅要扎實掌握好美術的基礎知識及技能,還要學會努力拓展自身其他能力,如美術心理學、美術觀察能力、美術鑒賞能力等等。只有掌握這些能力,才能夠強大自身專業素質,在就業市場中站穩腳跟。就目前來說,大多數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對于美術教學的綜合能力培養還較為欠缺,這種單一性培養模式,容易制約其主動拓展知識的能力。(二)美術教學的培養課程未能與時俱進,同步更新。現階段,許多中職院校的教材還是幾年前,甚至是十年前的課程內容,即使有所變更,也是“換湯不換藥”,內部的大多數理論知識都沒能得到更新換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理論聯系實踐”,假若美術教學的理論知識依舊是舊式的課程內容,那么想必對于他們應對變化多端的社會發展環境起不到有效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會限制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阻礙他們的美術綜合能力發展。(三)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缺少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既包括學生日常外出取景開展創新繪畫的活動,也包括到幼兒園開展深入學習教學實踐的活動。前者強調學生要具備時常動手動筆的創作能力,后者強調學生要具備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現在很多中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僅僅局限于課堂中,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尚少,這樣做不利于學生發揮拓展性思維,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二、美術綜合能力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培訓策略

(一)根據學前專業特點制定美術課程教學目標,創新美術課程內容。打破傳統教師教、學生臨摹的教學模式,開展情景教學。以往繪畫教學,都是教師畫一筆,學生跟一筆,照樣畫葫蘆,以致學生學到的是繪畫的程序。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在畢業之后,是要到幼兒園擔任教師的。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想象力豐富的時期,他們可以把葉子涂成藍色,把人畫成三頭六臂,所以不必用過多的條條框框束縛,他們的想象力是成年人所不可及的。所以美術教學原則是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自由發揮創作,因此學生不要過于強調繪畫技巧,單純地背默畫法,使畫面顯得呆板。(二)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吻合,且要做到實時創新。美術教學與其他專業不同,這門課程更看重學生的創新思維運用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用多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應在如何增強學生審美意識以及拓展創造性思維方面多做努力。創新教學方法,一是可以采用多種多媒體開展課堂教學,如觀看視頻、瀏覽圖片、計算機軟件應用教學等;二是可以創新課堂的授課方式,不光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還可以鼓勵學生時常上講臺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講述某個作品帶給自己的感受等。教師還可以在作畫材料與作畫形式上下功夫。作畫材料可多樣化,不滿足于傳統的畫材,可以使用新型的材料例如瀝粉畫、銅線畫,砂畫等等,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新鮮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作畫形式在傳統繪畫形式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添加拼貼畫,暈染畫,玻璃畫等,打破繪畫枯燥的形式,加入新鮮元素。(三)定期以幼兒園為主線開展一系列美術教育相關的實踐活動。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幼兒園開展聽課、協助、幫帶等實踐活動,通過這一重要途徑使學生了解幼兒園美術教育實踐,借此機會鼓勵學生開展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科研活動,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幼兒園美術教育實踐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有時會發現幼兒畫面出現混戰狀態:幼兒習慣在畫面上進行時空轉換。例如:一名幼兒剛畫完一架飛機,過不了一會兒,這架飛機已經被涂得面目全非了,問其原因,答:”這架飛機被擊毀!”這個時候教師不應該批評他,而應該告訴他,我們畫的畫已經定格了,如果擊毀了,要在下張畫里表現出來。再比如有的幼兒會喊:“老師,我不會畫!”這個時候,教師最好不要走過去在他的紙上示范,因為這樣一來,幼兒的依賴性就會增強,班級求救聲就會此起彼伏,讓教師應接不暇,教師的做法應該多鼓勵幼兒,讓他們自己動手。這些都是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必須在美術實踐中積累經驗。(四)加強美術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自身素養。美術繪畫的過程是一個極具創新力度和思想內涵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美術綜合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的授課對象是幼兒園的孩子,這些幼兒的最大特點是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作為一幼兒園美術老師,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他們自身就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繪畫知識和豐富的聯想力。同時,平日還要多學習和掌握文學知識,“腹有詩書氣自華”,從而更好地引導小朋友進行繪畫,使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還可通過繪畫,教給小朋友美術觀察能力,例如畫車輛,觀察車輛分為哪些車,每輛車的用途,顏色,標志,特色。警車上標注”110”,消防車上標注”119”,急救車上標注”120”等等。美術觀察能力對于小朋友以后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在繪畫過程中也要熟諳幼兒繪畫心理。不要告訴幼兒應該用什么顏色或者用這個顏色才正確。因為幼兒會有偏愛的顏色,而這些顏色組合成的畫面也許更為協調。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知道正確的顏色,但卻換不回來幼兒時期用色的大膽。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所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也是為了日后走向工作崗位能更快適應市場需求和工作需求的根本性基礎。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要始終堅持培養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包括實時創新美術課程教材內容,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定期以幼兒園為主線開展一系列相關美術實踐活動,力爭培養出一個全面的、專業的、綜合的,利于社會市場發展和符合幼兒園教學的美術綜合能力過硬的人才。

查看全文

職高生畢業綜合能力訓練研究

[摘要]主要探討建筑專業職高生畢業綜合能力訓練的必要性及其教學的方法和目標,最后談了對培養新時期建筑人才的看法。

[關鍵詞]職高生;建筑專業;畢業綜合能力訓練

畢業前綜合能力訓練是總結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的成果,鍛煉和開發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以畢業實習為途徑、以畢業設計為基本成果的綜合教學,旨在達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或“近距離”的培養目的,其一般過程為:準備工作、選擇畢業設計課題、下達實習任務、畢業實習、收集文獻資料、畢業設計、檢查與評定成果等。

一、充分認識畢業綜合能力訓練的重要性

畢業綜合能力訓練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得到疏理和運用,它既是一次檢閱,又是一次鍛煉。其重要的兩個環節是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它們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不少學生通過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后,感到自己的實踐動手、動筆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增強了即將跨入社會去競爭、去創業的自信心,是學生走向職場的起步。畢業綜合能力訓練的質量,一方面反映了學生在校學習的質量,另一方面反映了一個學校師資的水平及學校教學管理的水平,非常重要。

二、畢業綜合能力訓練的題目和內容

查看全文

綜合能力拓展訓練營活動主持詞

訓練營開營儀式主持詞:

在這色彩繽紛、熱情洋溢的七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的喜慶日子里,在這百花齊放、百鳥競鳴、群山披翠的炎炎盛夏,哈爾濱鐵路局三棵樹機務段班組長綜合能力拓展訓練營活動隆重開營!

讓我們以熱烈掌聲祝賀我們的訓練營活動勝利開營,并預祝訓練營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請樂隊奏樂,全體隊員滿懷激情唱響《三棵樹機務段段歌》。

下面請本次訓練營營長----三棵樹機務段段長××*宣布開營并致辭。

接下來,請訓練營政委-----三棵樹機務段黨委書記××*向隊員授營旗。(奏樂)

查看全文

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實踐探索

[摘要]本科教育中實踐教學是培養大學生工程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實踐育人的重要環節。學科競賽是大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載體,以學科競賽為導向,是創新性人才培養的一種新途徑。通過連續多屆指導福建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積累的經驗,及對競賽組織工作的分析,從實訓中心建設與開放、跨學科團隊建設、學校政策支持三方面,闡述如何指導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經驗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學科競賽;工程實踐;實驗室建設;政策導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規格越來越高,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對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高校既要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又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1]。目前,多數高校以技能競賽為載體,加強大學生基本操作技能訓練,以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1-3]。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文舉辦的全國性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競賽活動。其目的在于激發大學生的科學研究及探索興趣,加強大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及團隊精神的培養[4-6]。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分為4個競賽項目,分別是“S型常規賽”“雙8字形常規賽”“S型挑戰賽”“物料機器人搬運”等項目,每個項目都需要涉及機械、機電、電氣、計算機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需要參賽選手獨立完成作品的設計、制造、調試等過程;同時,參賽迭手還需要完成工藝文件的編寫,通過這些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尤為重要[7-8]。該比賽已成為各大高校體現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多次組織學生參加該競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嘉庚學院通過在實驗室建設、跨學科團隊建設、學校政策導向改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在工程訓練大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培養了一批實踐能力合格的工科人才。

一、競賽的組織工作

(一)競賽的組織過程。根據國家、省級組委會的競賽通知,學校通過發郵件、網站通知、APP推送、班上動員等多種宣傳形式鼓勵學生參加競賽。通過召開動員大會的方式解讀競賽的規則,現場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通過第1輪的方案選拔后,晉級的參賽隊進入第2輪的專業培訓和作品制作環節,并進行校內選拔賽的選拔工作,優勝者隊伍推薦晉級省賽,并組織全封閉的培訓工作,具體流程如圖1競賽組織流程所示。通過這樣的競賽流程,學生的參與熱情比較高,參與度比較廣,受益的學生更多。學生參加數目越多,該競賽的輻射面就越廣,也能選拔出更多的優秀隊伍。通過多次的選拔后,能夠進入省賽環節的學生整體水平也比較高,這達到了選拔的效果,同時這也使更多的學生得到了鍛煉。(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競賽的組織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鼓勵學生自由組隊參賽,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組成團隊,打破參賽隊伍同一專業的單一性,同時可以進行專業互補,進一步體現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在參加競賽的過程中,教師起引導作用,方案制定及優化均由學生單獨完成,教師根據學生方案提供技術指導。在零部件加工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操作,并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學生需完成的具體工作如圖2所示。

二、實訓中心建設與開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