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04:02: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華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SWOT分析

[摘要]來華留學生是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媒介,搭建了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交流的平臺,推動了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融通。來華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有著其他主體無法比擬的優勢,但也有著自身的劣勢,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為了進一步加快來華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需要不斷健全民間組織傳播中華文化政策、發展留學生教育事業,擴大留學生規模、深化教育改革,擴大中華文化教育比重、提高來華留學生文化自覺,從而為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傳播提供制度、主體、智力和動力的保障。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文化傳播

文化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穩定性、變動性、民族性的觀念形態。傳播是文化的生命力,是其核心的基因,而文化傳播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文化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中華文化在對外傳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歷史上掀起四次文化傳播熱潮,塑造了東方文化,構建了東亞文化圈。進入新時代,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快,其對外傳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文化傳播主體過于單一,主要以中國政府、中國文化機構和中國民眾為主,較少借助于他國民眾,制約了文化傳播的效果。因此,拓展新的文化傳播主體,借助他國民眾傳播文化,是中華文化對外傳播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來華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應運而生。

一、來華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的優勢分析

文化對外傳播是指主體基于一定的目的,運用相關媒介,將民族文化傳播到其他民族的過程,包含主體、客體、中介、內容與效果五要素。來華留學生相比較其他主體在與客體關系、運用媒介和傳播內容等方面都具有比較優勢。當前,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主體主要以政府和文化機構為主,運用電子媒介和紙質媒介,依據國家需要向其他國家傳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受眾的需要,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文化傳播,制約了文化傳播的效果。來華留學生了解本國民眾,能夠結合本國民眾特點采用適合的媒介與方式傳播中華文化,能夠極大程度上克服不同文化之間的排斥,推動中華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從而構建各民族文化共同體,促進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傳播的優勢具體如下:1.從主體角度,來華留學生以本國居民身份出現,更易被本國居民接受,他們的立場、觀點被認為更加的客觀和公正,能夠更加有效地推動中華文化對外傳播,削減了因為主體身份造成的文化傳播障礙。2.從客體角度,來華留學生社會交往面較大,影響的群體較多,能夠契合國外民眾的訴求,拓展中華文化傳播的覆蓋面。同時,也能推動中華文化傳播客體均衡性,實現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由精英階層向普通民眾轉移,不斷擴大直接受眾,將中華文化直接呈現給各國民眾。3.從傳播媒介角度,來華留學生既可以采取官方的形式展示中華文化,也可以著書立說,訪談、學術講座等民間方式傳播中華文化,將大眾傳媒和民間媒介有機結合,實現官方和民間的有機結合。4.從傳播內容角度,來華留學生與文化傳播客體之間具有相似思維方式,能夠以外國民眾的思維方式審視中華文化,從細微之處展示中華文化的精髓。同時,也能從不同角度,正反兩方面分析中華文化,而這被認為是客觀的,實現中華文化在傳播內容上的平衡。

二、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傳播的劣勢

查看全文

文化張力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策略

摘要:海外孔子學院在語言文化教學、語言文化交流活動、三巡、各類語言信息服務四個維度上體現出強大的文化張力,孔子學院的運營發展應該深入草根,以更加溫和的方式彰顯中華文化的張力。有所為有所不為、立足當代兼顧傳統、注重雙向交流、區分傳播層次、注重傳播方式方法、緊緊依托漢字、制定本土化文化大綱等,都應該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孔子學院;文化張力;中華文化;傳播策略;教學

歷史語言學的既有研究表明,在語言接觸過程中政治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語言對政治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語言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語言的興盛與衰落反映了國家的興盛與衰落,其國際地位與話語權直接映射國家“硬實力”,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和近年來方興未艾的“漢語熱”就是典型的例證。“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世界各大國在天時地利人和之際無不盡己所能成立語言文化推廣機構將自己的語言文化推向世界,這些語言文化推廣機構(如法語聯盟、歌德學院、英國文化協會、塞萬提斯學院等)都不遺余力地將語言推廣與文化傳播作為首要目標,并借此提升國家軟實力,擴充文化勢力范圍。從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國家漢辦)到孔子學院總部,再到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語言合作中心),漢語教育事業主管部門名稱的更迭體現了國家對國際中文教育的重視,更體現了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在內涵及外延方面的發展變化。

一、國際漢語教學發展趨勢及文化張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漢語教學在2005年世界漢語大會召開后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穩步發展的基礎上,海外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般呈蓬勃發展之勢。截至目前,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萬多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學習①,全球158個國家(地區)共設立了535所孔子學院和1134個孔子課堂[亞洲36國(地區)有孔子學院127所,孔子課堂113個;非洲46國有孔子學院61所,孔子課堂44個;歐洲43國(地區)有孔子學院184所,孔子課堂323個;美洲26國有孔子學院143所,孔子課堂558個;大洋洲7國有孔子學院20所,孔子課堂96個]②,注冊學員超過230萬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機構組織或個人學習者,據說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經達到1個億①。在中國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國家硬實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我們有必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策略或措施推動漢語走向世界,加快漢語成為強勢語言,進一步加大中華文化的輻射圈和影響力。漢語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要平臺是孔子學院,最重要的傳播媒介就是漢語。自誕生之日起,孔子學院便以漢語教學為主要工作,以文化傳播為根本任務,以語言教學為主體媒介傳播中華文化,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有效方式完全不同于文化輸入的硬著陸,以語言教學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傳播讓中華文化更具有張力。新時期,如何以孔子學院為工作平臺,采取多種手段增強孔子學院的文化張力應該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最重要的策略。張力,本來是一個物理學概念,是指“受到拉力作用時,物體內部任一截面兩側存在的相互牽引力”②。孔子學院的文化張力,是指中華文化本身借助孔子學院形成的魅力擴張以及由此產生的影響力所帶來的其他發展。孔子學院的文化張力來源于語言教學及其衍生活動所演繹的生活故事,這些生活故事大大增強了文化影響的范圍和強度,讓借助于孔子學院這一平臺的中華文化散發出可持續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二、孔子學院的文化張力

查看全文

中華文化與奧運精神融合體會

“中國印”摩崖石刻和“中華和平龍”建設的意義與影響

在北京市密云縣建設“中國印”摩崖石刻和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建設“中華和平龍”,是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為推進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結合,于同時期向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奧組委領導同志提出建議和創意,在得到肯定和支持后,予以全面發起和大力推動的重大文化項目。目前,“中國印”摩崖石刻已于今年7月13日即北京申奧成功7周年之際正式落成,成為北京舉辦奧運會期間的一道壯麗景觀;“中華和平龍”建設的創意和設計方案在去年年底向全球廣泛征集后,今年又進入了“海峽兩岸共建中華和平龍暨中華和平龍海內外創意和設計第二輪征集活動”的重要階段。可以相信,這兩個文化項目的實施,一定會對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結合產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漢字,是中華文化在抽象狀態意義上的主要載體;龍,是中華文化在形象狀態意義上的主要載體。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長期以來一直對漢字文化與龍文化的精神內涵進行深入細致的學術研究,多次指出,漢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結合的意蘊和結構,不僅在意蘊上可以不斷納入時代精神,推陳出新,而且可以在結構上通過藝術造型,產生新的重大文化內涵,“中國印”就是這方面的典范;而龍文化的內涵是“和諧共生、團結合力”,這可以從龍的形象是多種動物形象的合成和龍文化的民俗民風項目舞龍和賽龍舟是個人與集體力量有機融會的特殊項目這兩個基本事實予以證明。這說明,無論是抽象狀態意義上還是形象狀態意義上的中華文化載體,其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具有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內在氣質,而這種氣質與奧林匹克精神所強調的“和平、友誼、進步”也是完全一致和相通的。因此,用“中國印”摩崖石刻和“中華和平龍”建設這樣兩個文化項目來體現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對接和結合,本身就具有在理念上和氣質上完全相通相合的境界。

“中國印”摩崖石刻建設在北京市密云縣這樣一個生態縣,“中華和平龍”將建設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這說明我們在建設人文項目時,同時追求人文與自然的統一與和諧。應當指出的是,“中國印”是北京奧組委經過征評而確定的北京奧運會標志,用摩崖石刻方式建設既定的文化標志,相對而言可以推進得快一些;而“中華和平龍”的建設,首先要通過面向海內外征集創意和設計,確定能夠表現中華龍“和諧共生、團結合力”內在特質的方案,相對而言其精神勞動量會更大、更復雜一些。因為,將“中華和平龍”建設在以“奧林匹克”命名的公園,標志著中華龍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永遠貫通,我們有理由、有責任把精神勞動做得更扎實、更細致、更穩妥一些。現在,經我國有關部門批準,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與臺灣有關機構共同發起了“海峽兩岸共建中華和平龍暨中華和平龍海內外創意和設計第二輪征集活動”,必將把“中華和平龍”創意和設計的征評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從而更有力地促進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結合。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舉辦將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但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結合將是我們要推動的永恒事業。我相信,這一事業將在中華民族走向新的騰飛的歷史進程中,同時走向成熟和輝煌!

和諧共生團結合力

查看全文

中華文化建設和發揚的路徑

本文作者:潘璠工作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

(一)包容性和長期性文化,是區分人類和動物的根本標志。孟子說:“人之與禽獸也,幾希。飽食暖衣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孟子的“教”,就是指教化、文化,只有這樣,人才有了成為人的品質。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記載也是豐富多彩。中華文化在漢文化的基礎上有機巧妙地結合了中國境內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內涵豐富,具有鮮明特色的中華文化。中國大地上的許多少數民族,也都融入了中華文明之中,并且成了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它的包容性也決定了它的長期性。在世界上最初幾個文明的發祥地中,除兩河流域文明湮滅外,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亞歷山大占領而希臘化、因愷撒占領而羅馬化、因阿拉伯人遷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則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斷并沉睡千年。如果把探究人類文明源頭的目光投向中華大地,人們會看到,古老的中華文化在世界東方走過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輝煌歷程。古代四大文明中,也只有中華文明在滄桑中代代傳承,未曾中綴,表現出了其獨特的延續品質[2]。(二)尊君重民思想長期的封建社會制度,較為孤立的傳統農業經濟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高在上的集權統治,君王的尊貴不能挑戰。但是,孟子提出的“民重君輕”思想卻也震動了當時的統治階級。過去的中國,暴戾貪婪的君王常常為一己之利惑亂天下,他們殘酷的統治就是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雖然最終的結局就是這種“君重民輕”的社會秩序無法久長,不是被忍無可忍的老百姓所推翻,就是被其他新興勢力所顛覆。于是一些聰明的君王便悟出了一些道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等,這些道理就是從孟子的“民重君輕”思想生發而來。“尊君”和“重民”本是相反的理念,但在中華文明中又是相輔相成,構成了中國政治文化的兩個支柱。統治者以長久穩定出發,然后注重民眾的力量,既強調了“國以君為主”,又強調了“君以民為貴”。(三)家族色彩重中國古代強調“家國一體”的格局,它是以家族演化為國家,以血緣紐帶維護國家統治。這種制度不像歐洲那種森嚴的等級制度,它是一種在家族環境下,強調個人在家族的關系和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為父者教子,為子者孝長,為兄者善弟,為弟者尊兄……這種關系也被引申成了君臣之禮的處事原則[3]。

(一)意識作用這里的意識是多方面的,不單單指人們對文化的重視程度,還指現在的文化運用狀況。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使得我們國家出土的文物繁多,文獻記載也是眾多。盡管遭遇過列強的掠奪和十年的破壞,但是總體保護還是可以的。這些財富可以成為學術研究和歷史文化教育的利器,幫助我們在文化研究領域逐漸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另外,要加強大眾對我們自身文化的認同度。文化是財富,不是展品。如果我們提倡的文化只是在博物館里供人欣賞,或是在舞臺上表演,那么它就是死的,是沒有意義的。人們現在對西方文化認同度很高,尤其是年輕一代。這就說明我們自己的文化從傳播到普及的工作都做的不好。我們要讓文化走進生活,讓人們從生活中接觸文化并發展到接受文化,把文化和生活結合,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文化表現出來。這就需要我們樹立文化創新意識,要立足于社會實踐,立足于我們當下這個時代,離開了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們就不能做出有價值的文化創造;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要體現時代精神;還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學習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多創作、生產、傳播積極、健康、向上、為觀眾和讀者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作品和影視戲劇作品,用美好的精神產品引領社會新風正氣。只有深入,才能淺出;唯有淺出,才能繼續深入。(二)教育作用民族文化一代代傳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樣的,但其主干則只有一個:教育。教育是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教育能夠以濃縮的形式重演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走過的認識世界的過程,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我國從1906年正式開始廢除舊學,興辦“洋學堂”。但是中國人一直重視文化傳承和道德培養,所以在洋學堂里也講究“德、智、體”教育,于是學校就成為傳承文化的主要場所,不同的是在西方社會,學校是不對學生進行德化教育的,發揮作用的是宗教和社區,加上媒體、影視等工具,達到了教育目的。學校對人進行教育具有系統、綜合與形成獨特環境的優勢,雖然家庭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我們也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但還是要把孩子送到私學和公學去學習。教育的本質功能是沉淀、傳承、創造文化的基地,是文化事業中最中心,最關鍵的環節。但是我國教育的這一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遭到扭曲乃至摧殘,這在教學領域的突出表現就是沒有把學生當作一個“人”來培養和提高,而是當作了機器——將來生產物質產品或從事某項業務的機器,只有“人”——具備了優秀文化的“人”才能創造。如果學生在被教育中成長為一個“全人”、一個可以進行創造的人、一個符合他所處的時代所需要的人,那時學校的本質功能就實現了[4]。(三)社區文化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農村大步步入現代化和城鎮化,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卻忽視了社區對于文化的作用。城市里的社區由于快速發展和人員的密集流動,社區文化建設已經越來越被人們忽視。農村里社區雖然文化氛圍較好,但由于基礎薄,意識差,所以也存在一定的難度。一個社區文化的形成,在自覺營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區在文化建設與傳播中的作用以及對人的道德養成、培育良好習慣的功能,是很大的損失。面對這種情況,社區應當在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下,有針對性的開展活動或者配合政府開展活動。社區的管理者也要相應改變思路,建立社區內部融洽的關系,互助的風氣,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小區”。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不是截然對立、不相容的關系,它們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全面認識文化的概念,正確處理不同類型文化之間的關系,統籌兼顧,綜觀全局,實現中華文化的全面繁榮和健康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世界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維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安全,包括本國、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堅持和發展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查看全文

中華文化發展論文

[摘要]當今世界,伴隨著信息化經濟/知識經濟的興起,文化因素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文化發展策略研究的現實意義日益凸顯。本文擬立足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實際,探討網絡時代我國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策略,提出了如下三點:(1)根據網絡時代各國文化相互開放的情況,我國在文化建設和發展中應注意全球意識和民族意識的統一;(2)為了保持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的勃勃生機,在新時期中華文化的發展中應堅持沿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進行文化創新;(3)由于語言是文化的依托,文化信息建設中不可避免地會牽涉語言問題,應在強調中文在我國網絡文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的同時,重視英語等外語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Abstract]Inthepresentworld,alongwiththeriseofinformation-based/knowledge-basedeconomy,culturalfactoristakingon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andassuminganincreasinglyprominentplace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of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s.Andresearchonculturaldevelopmentstrategiesisacquiringanincreasinglygreaterimmediatesignificance.InviewofthisbroadcontextandproceedingfromtheexistingconditionsofChinaasalargedevelopingcountry,thispaperdiscussesstrategiesfordevelopingChinesecultureinthe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andproposesthreestrategiesforthat.Theseare:(1)Inaccordancewiththefactthatnationalculturesofallcountriesareopentoeachotherinthis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Chinainitsculturaldevelopmentshouldsetgreatstorebyunityofaglobalviewpointandanationalconsciousness;(2)tomaintainthevitalityoftheChineseculturewithalonghistory,itshouldputanemphasisoncorrectdirectionforculturalprogressandculturalinnovations;and(3)Ascultureislanguage-basedandtheproductionofculturalinformationinevitablyinvolveslanguageuse,itshouldadoptalanguagestrategywithabalancebetweengivingprioritytothecentralpositionoftheitsnativelanguageandsettinggreatstorebytheroleofforeignlanguage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關鍵詞:文化發展網絡時代民族意識全球意識

KeyWords:culturaldevelopmentthe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nationalconsciousnessglobalviewpoint

文化從來都是與社會信息傳播系統同生共榮的。傳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傳播交流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當代社會,伴隨著現代傳媒業的迅速普及,大眾傳媒成為當代文化的主要載體,傳媒業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地同社會文化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媒介文化”成為當代社會的突出文化現象。20世紀90年代以來因特網迅速崛起為“第四媒介”,在世界范圍蓬勃發展。因特網作為新興的、復合型的媒介,也正日益深入地滲透到當今社會文化之中,從而強化了媒介對文化的介入程度,并且為“媒介文化”增添了一道“賽博”文化/網絡文化的新景觀。由于網絡傳播的全球化特征,在傳統的“媒介文化”與“賽博文化”/網絡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圍傳播的機會空前增多,但與此同時,國際文化競爭空前加劇,不僅在現實世界中展開,而且在網絡世界中展開。長期以來在世界文化傳播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文化,在網絡時代正在經受新的挑戰。制定積極正確的文化發展策略,直接關系到其民族文化的命運。

全球意識和民族意識的統一

查看全文

中華文化教育對留學生的影響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留學。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僅僅在中國住上一年半載,學習一些基礎漢語,而是進入中國的正規大學,接受全面的、嚴格的、富有中國特色的本科教育。據統計,上海市留學生為3298人,為4322人,達到5312人。可以預測,留學生人數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留學生人數的迅速增加,向留學生教育事業提出了新的課題、更高的要求。怎樣適應全球出現的漢語熱形勢,在留學生人數增加的同時,加強中國文化教育,為弘揚中國文化與構建和諧世界做出貢獻,是當今高校一個重要課題。

一、重視留學生的中國文化教育

重視留學生的中國文化教育,是中國外國留學生教育的方針使然。《大綱》明確指出,漢語言專業留學生的培養目標之一,是“掌握基本中國人文知識,熟悉中國國情和社會文化。”根據這項原則,決不能為了增加語言學習時間而減少中國文化的課時。雖然中國文化不是其他專業留學生的專業,但是在對他們的教育之中,不能疏忽中國文化的內容。因為接受外國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是為了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國與各國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經濟貿易合作,增進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了解。留學生在中國留學期間,如果不學習中國文化,今后回國之后又如何宣傳中國文化呢?

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觀念、風俗習慣、社會價值等等,與中國有較大的差異。這些因素有時會讓留學生產生一定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甚至出現某種程度的文化沖突。尤其是那些剛剛跨出高中校門、第一次遠離家庭來到中國的留學生,開始時,對留學生活期望很高,充滿了憧憬,但是對于如何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新的環境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如今,身處異國,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衣食住行諸般事情都得靠自己獨立處理,這無疑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加強中國文化教育,能夠讓留學生盡快地熟悉中國的國情和中國的風俗習慣,從而實現入鄉隨俗,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

在中國文化課上,留學生能夠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中國文化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其認識作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夠提高留學生的人文素養,增長他們的知識。《論語》早就指出:“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而且,加強中國文化教育,進而向世界推廣,加強東西方文化交流,促進中國和國外友好,是中國的國策之一。文化部長孫家正指出:“了解中國,文化是重要的渠道之一。因為文化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狀態。中國文化近年來在國際舞臺上頻頻精彩亮相,對世界了解中國發揮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總體上看,世界對中國的了解還不夠,我們要更多地向世界介紹中國,通過文化交流,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①

查看全文

中華文化在國際化中的具體形勢觀念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經濟全球化并不一定會消除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沖突,在某些情況下還有可能加劇不同文化傳統國家、民族之間的沖突。因此,關于文化沖突與文化共存的討論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是增強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寬容而引向和平,還是因文化的隔離和霸權而導致戰爭,將影響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命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由于殖民體系的相繼瓦解,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論"也逐漸隨之消退,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地域與地域之間文化上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世界日益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目前,世界文化的發展出現了兩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某些西方國家的理論家從維護自身利益或傳統習慣出發,企圖把反映他們繼續統治世界的價值觀強加給其他國家和民族,仍然在堅持"西方中心論";與此同時,某些取得獨立或復興的民族和國家,抱著珍視自身文化的情懷,形成一種返本尋根、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來文化的回歸民族文化傳統的部落主義。如何使這兩股相悖的潮流不致發展成大規模的對抗,并得以消解,實是當前須要引起重視的一大問題。在此情況下,我們必須要反對文化上的霸權主義,又要反對文化上的部落主義。要反對文化上的霸權主義,必須是以承認和接受多元文化為前提出,必須充分理解和尊重人類各種文明、各民族、各群體,甚至每個人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要反對文化上的部落主義,必須是以承認和接受多少世紀以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往和互相影響是文化發展的里程碑為前提,批判排斥一切外來文化的狹隘心理。人們應以一種新的視角來觀察當前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并建立一種新型的文化多元的新格局。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Jaspers,1883-1969)曾經提出"軸心時代"的觀念。他認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幾乎同時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家,他們都對人類關切的問題提出了獨到的看法。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中國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釋迦牟尼,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這些文化傳統經過兩三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人類文化的主要精神財富,而且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來都是獨立發展出來的,并沒有互相影響。"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雅斯貝爾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14頁,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在某種意義上說,當今世界多種文化的發展正是對二千多年前的軸心時代的一次新的飛躍。據此,我們也許可以說,將有一個新的"軸心時代"出現。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里,各民族、各國家在其經濟發展的同時一定會要求發展其自身的文化,因而經濟全球化將有利于使文化多元的發展。從今后世界文化發展的趨勢看,將會出現一個在全球意識觀照下的文化多元發展的新局面。二十一世紀世界文化發展很可能形成若干個重要的文化區:歐美文化區、東亞文化區、南亞文化區和中東與北非文化區(伊斯蘭文化區),以及以色列和散在各地的猶太文化等等。這幾種大的文化潮流將會成為主要影響世界文化發展的動力。這新的"軸心時代"的文化發展與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那個"軸心時代"會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來,至少有以下三點不同:⑴在這個新的"軸心時代",由于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信息網絡的發展,把世界聯成一片,因而世界文化發展的狀況將不是各自獨立發展,而是在相互影響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各種文化將由其吸收他種文化的某些因素和更新自身文化的能力決定其對人類文化貢獻的大小。原先的"軸心時代"的幾種文化在初創雖無互相間的影響,但在其后的兩千多年中,卻都在不斷的吸收其他文化,羅素在《中西文明比較》中說到西方文化的發展,他說:

"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過去已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

到17、18世紀西方又曾吸收過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可以毫不夸大地說,歐洲文化發展到今天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能不斷的吸收不同文化的某些因素,使自己的文化不斷得到豐富和更新。同樣中國文化也是在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而得到發展的。眾所周知,在歷史上,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文化諸多方面的發展。中國文化曾受惠于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又在中國得到發揚光大,并由中國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而且在朝鮮和日本又與當地文化相結合而形成有特色的佛教。近代中國文化又在西方文化的沖突下,不斷地吸收西方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回顧百多年來,西方文化的各種流派都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或仍然在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改變了中國社會和文化的面貌。顯然,正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互相影響構成了今日人類社會的文化寶庫。新的"軸心時代"的各種文化必將是沿著這種已經形成的文化之間的交流與互相吸收的勢態向前發展。因此,各種文化必將是在全球意識觀照下得到發展的。⑵跨文化和跨學科的文化研究將會成為二十一世紀文化發展的動力。由于世界聯成一片,每種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因此跨文化與跨學科研究會大大地發展起來。每種文化對自身文化的了解都會有局限性,"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從另外一個文化系統看,也就是說從"他者"看,也許會更全面的認識這種文化的特點。因而當前跨文化研究已成為文化研究的熱門。以"互為主觀"、"互相參照"為核心,重視從"他者"反觀自身的文化逐漸為中外廣大學術界所接受,并為文化的多元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在各個學科之間同樣也有這樣的問題。今日科學的已大大不同于西方十八世紀那時的情況了,當前科學已打破原先的分科狀況,發展出來許多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但正因為如此,原來的學科劃分越來模糊了,本來物理學就是物理學,化學就是化學,現在既有物理化學,又有化學物理學,在自然科學之間原有的界限被打破了。不僅如此,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界限也正在被打破。因此就目前情況看,在不同文化傳統和不同學科之間正在形成一種互相滲透的情況。我們可以預見,在二十一世紀哪種傳統文化最能自覺地推動不同文化傳統和不同學科之間的對話和整合,它將會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具有更大的影響力。二十一世紀的"軸心時代"將是一個多元對話的世紀,是一個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的世界,這大大不同于公元前五世紀前后的那個"軸心時代"了。⑶新的"軸心時代"的文化將不可能像公元前五百年前后那樣由少數幾個偉大思想家來主導,而將是由眾多的思想群體來導演未來文化的發展。正因為當今的社會發展比古代快得多,思想的更替日新月異,并且是在各種文化和各個學科互相影響中發展著,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因此就沒有可能出現"獨來獨往"的大思想家。在西方,一、二百年來各種思潮不斷變換,其各領風騷最多也就是幾十年,到目前為止看不出有那種思想能把西方流行的眾多派別整合起來。在中國,百多年來基本上是在學習西方文化的過程中,是在建設中國新文化的過程中,可以遇見的是,在中國必將出現一個新的"百家爭鳴"的局面,文化多元的新格局。我們可以看到,自"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各種學說、各種流派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國,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處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過程之中,我們還沒有能如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宋明理學那樣,在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基礎上形成現代的新的中國文化。但在進入九十年代之后,中國思想文化界的分野越來越明顯,逐漸形成了若干學術小團體。展望二十一世紀,在不久將來也許會出現適應中國現代社會要求的學術派別,但大概也不會產生一統天下思想體系。這就是說,無論中外,由于文化的相互影響和不斷變換,大概都不可能出現像柏拉圖、孔子、釋迦牟尼等等那樣代表著一種文化傳統的偉大思想家。那種企圖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眾多的思想群體的合力推動人類文化的發展,這正是多元文化所要求的。以上三點只是我想到的幾點,很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新的"軸心時代"不同于前一個"軸心時代"的特點,這是需要大家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中華文化是當今人類社會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此"一元"中實又包含著"多元"),在這經濟全球化的新的"軸心時代",在二十一世紀文化多元并存的情況下,我們必須給中華文化一個恰當的定位。我們應該看到,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任何學說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解決人類社會存在的一切問題,更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真理。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說:

"不能自圓其說的哲學決不會完全正確,但是自圓其說的哲學滿可以全盤錯誤。最富有結果的各派哲學向來包含著顯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為了這個緣故才部分正確。"

查看全文

中華文化認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路徑

摘要:文章從中華文化認同的角度入手,梳理出中華文化認同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具體體現。以此為基礎,通過具體實例,著重闡述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本土革命文化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語文教學中巧妙滲透,開展多樣化的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活動,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擴展學習途徑等,探索中華文化認同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文化認同;統編教材;教學路徑

1引言

教育部于2014年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2019年印發了《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都對青少年開展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探討中華文化認同在統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體現及具體的教學路徑。

2文化認同概念的界定

我國關于文化認同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國內學者對于文化認同的研究呈持續升溫態勢,到1992年,國內第一本詳細介紹文化認同的學術著作《文化認同論》由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在這本著作中,作者鄭曉云深入研究了文化認同的基本原理及相關理論,為其他學者后續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文化認同被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認同屬于狹義范疇,它是指處于特定群體或地區的人們對自己文化的認同[1]。即個人接受某一特定族群的文化的態度與行為,并且不斷將該文化之價值體系與行為規范內化至心靈的過程[2]。中華文化認同是指人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對中國及中華文化產生的積極的情感和歸屬感,個人從內心接受和認可自己國家的文化,從而促使中華民族在思想上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并且將這種文化認同價值外顯于具體的行為。

查看全文

建自身之廉德,弘中華文化主題征文

古人云:“廉者富于天下,德者安以國家。”俗語亦云:“修身、養德,則以治家平天下”。道德是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進程中一直持續弘揚,淵源流傳的一項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自古以來,無論是君王史臣,還是平民百姓都將道德建設作為自身從政從民的基本。“文化強國,以德治國”是中華五千年來歷代從政者歷經繁榮與衰敗而延續總結出的一種經典理念。

文化就是像是一陣清風,它用那輕拂的微涼吹醒著在烈日下蘊熱的人們;文化就像是一盞明燈,它用魅力的光芒開啟黑暗中的前程之光;文明是就像一場細雨,它用那清爽的雨絲滋潤著人們逐漸干涸的心靈。文化的魅力歷經千年傳承,跨越艱難荊棘,它如同河流般川流不息、奔騰向前,逐步引領著我中華民族的變革、創新與發展。直到今日甚至未來,那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都必將會一直帶領我們共同走向新的升華。中華傳統文化就猶如一片魅力之林,它注重人的價值,強調以民為本;注重“和而不同”,強調社會和諧;注重“協和萬邦”,強調親仁善鄰;注重團結統一,強調獨立自主。

而在這歷史悠久,傳承千代的魅麗文化之林中,要想真正實現其茁壯成長,注重發展,就首先有培育出這樣一片頑強盛開的根基,它蘊含著極為豐富的道德營養和道德力量,它是中華傳統魅力之林中的文化精髓,它孕育著中華的未來之光,它具有著時代意義和不朽價值。曾在比利時歐洲學院講過這樣一段話:“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在第十八大會議上亦說:“堅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此后,又發表了一系列有關黨員干部道德修養的講話,并以身作則,親身領導廣大黨員干部共同建設道德修養,弘揚民族文化。作為中華民族三億民眾的一員,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中國不斷前進與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自律修身,方以安邦理國”只有切實提升自身的道德建設,轉變自身工作作風,強化自身法制觀念,嚴謹遵守依法行政,做到依法行權,能夠勤于自省,善于主動水平自身能力水平,自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錘煉道德意志、打牢道德防線、夯實道德基礎,弘揚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精神。做黨員干部的德政典范、道德風尚的優秀引領人、才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一步實現,才能匯集起廣大干群的磅礴力量共同促進我中華的繁榮發展。

讓我們共同建設自身優秀道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茁壯發展而不懈努力,將中華道德推向世界!

查看全文

十七大代表感言:中華文化必將迎來繁榮發展期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吳晶李惠子)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同時,來中國旅游的德國普蘭杜爾夫婦和三個孩子剛剛在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式上觀看了中華鼓舞《龍之聲》。這部講述中國傳統“龍文化”和“鼓文化”的舞劇與29部外國參演劇目相比,不乏藍眼睛、金頭發的追捧者。

同志在十七大所作的報告中提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對此,十七大代表、安徽黃梅戲劇院演出團團長余順說:“十七大報告高瞻遠矚,中華文化必將迎來繁榮發展期。”

然而,就在幾年前,一些傳統文化曾面臨無人喝彩的尷尬。在貴州省黎平縣,有著500多年歷史的侗族大歌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危險。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很多侗族孩子“沒有人教歌”。

就連上海國際藝術節這一堪稱中國最有影響的文化節,在挑選中國劇目時也曾感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今年,貴州省黎平縣城關第四小學校長吳世國帶著黎平縣侗家娃藝術團的孩子們,應邀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過去幾年,學校在國家鼓勵下引入民族教育,村里老人自發教孩子們唱歌。侗族大歌還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十七大報告的文化建設部分,與“弘揚中華文化”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建設和諧文化”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