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張力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策略

時間:2022-11-24 05:01:30

導語:文化張力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張力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策略

摘要:海外孔子學院在語言文化教學、語言文化交流活動、三巡、各類語言信息服務四個維度上體現出強大的文化張力,孔子學院的運營發展應該深入草根,以更加溫和的方式彰顯中華文化的張力。有所為有所不為、立足當代兼顧傳統、注重雙向交流、區分傳播層次、注重傳播方式方法、緊緊依托漢字、制定本土化文化大綱等,都應該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孔子學院;文化張力;中華文化;傳播策略;教學

歷史語言學的既有研究表明,在語言接觸過程中政治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語言對政治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語言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語言的興盛與衰落反映了國家的興盛與衰落,其國際地位與話語權直接映射國家“硬實力”,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和近年來方興未艾的“漢語熱”就是典型的例證。“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世界各大國在天時地利人和之際無不盡己所能成立語言文化推廣機構將自己的語言文化推向世界,這些語言文化推廣機構(如法語聯盟、歌德學院、英國文化協會、塞萬提斯學院等)都不遺余力地將語言推廣與文化傳播作為首要目標,并借此提升國家軟實力,擴充文化勢力范圍。從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國家漢辦)到孔子學院總部,再到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語言合作中心),漢語教育事業主管部門名稱的更迭體現了國家對國際中文教育的重視,更體現了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在內涵及外延方面的發展變化。

一、國際漢語教學發展趨勢及文化張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漢語教學在2005年世界漢語大會召開后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穩步發展的基礎上,海外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般呈蓬勃發展之勢。截至目前,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萬多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學習①,全球158個國家(地區)共設立了535所孔子學院和1134個孔子課堂[亞洲36國(地區)有孔子學院127所,孔子課堂113個;非洲46國有孔子學院61所,孔子課堂44個;歐洲43國(地區)有孔子學院184所,孔子課堂323個;美洲26國有孔子學院143所,孔子課堂558個;大洋洲7國有孔子學院20所,孔子課堂96個]②,注冊學員超過230萬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機構組織或個人學習者,據說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經達到1個億①。在中國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國家硬實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我們有必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策略或措施推動漢語走向世界,加快漢語成為強勢語言,進一步加大中華文化的輻射圈和影響力。漢語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要平臺是孔子學院,最重要的傳播媒介就是漢語。自誕生之日起,孔子學院便以漢語教學為主要工作,以文化傳播為根本任務,以語言教學為主體媒介傳播中華文化,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有效方式完全不同于文化輸入的硬著陸,以語言教學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傳播讓中華文化更具有張力。新時期,如何以孔子學院為工作平臺,采取多種手段增強孔子學院的文化張力應該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最重要的策略。張力,本來是一個物理學概念,是指“受到拉力作用時,物體內部任一截面兩側存在的相互牽引力”②。孔子學院的文化張力,是指中華文化本身借助孔子學院形成的魅力擴張以及由此產生的影響力所帶來的其他發展。孔子學院的文化張力來源于語言教學及其衍生活動所演繹的生活故事,這些生活故事大大增強了文化影響的范圍和強度,讓借助于孔子學院這一平臺的中華文化散發出可持續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二、孔子學院的文化張力

《孔子學院章程》明確規定孔子學院的業務范圍為:(1)開展漢語教學;(2)培訓漢語教師,提供漢語教學資源;(3)開展漢語考試和漢語教師資格認證;(4)提供中國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詢;(5)開展中外語言文化交流活動。孔子學院的語言文化活動主要在以下四個維度上體現出文化張力。(一)持續不斷的語言文化教學。在所有業務當中,開展語言文化教學是孔子學院最基本的工作。為了支持海外孔子學院的語言文化教學,每年均有規模不等的、經過嚴格專業培訓的漢語教師及漢語教師志愿者被派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以教師、教材、教法為標志的“三荒”問題已得到有效緩解。專業教師團隊以《新實用漢語課本》《當代中文》《快樂漢語》《發展漢語》《長城漢語》《HSK標準教程》等漢語通用教材為教學工具,從語音、詞匯、漢字、語法等漢語元素入手,將教學材料中包含風俗禮儀、問候招呼、歷史文學、音樂舞蹈繪畫、氣候地理、飲食物產、教育及當代中國等中華文化元素的內容傳遞給學生。這種面對面的信息傳遞一方面會促使學習者在本土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同時也會促使學習者在本土與外來文化的對比中加深對中華文化的印象。漢語學習者將在課堂上學得的“愚公移山”“孔融讓梨”“莊周夢蝶”等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就是面對面語言文化教學的成功體現。(二)以漢語橋為代表的各類語言文化交流活動。除了語言文化教學,孔子學院舉辦的漢語橋比賽為漢語學習者深入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打開了另一扇窗戶。漢語橋選手的漢語演講、古箏、太極、中文歌曲等才藝展示,舉手投足間都體現了域外學習者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充滿競爭力的演出也深深感染了前來觀摩比賽的選手們的家人及朋友。除了漢語橋比賽,孔子學院組織的其他一切日常文化活動,如中華美食節、書法比賽、課堂剪紙等,也都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當代魅力。(三)以三巡為代表的各類文藝巡演項目。為進一步加大文化傳播的力度,孔子學院每年都會組織巡演、巡講、巡展等“三巡”活動,通過充滿民族風情及中國文化元素的文藝演出、國內知名學者的學術演講、中國繪畫書法茶藝表演等活動在世界范圍內展示中國文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域外各階層普通民眾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拉近了不同民族間的心理距離。(四)基于孔子學院的各類語言信息服務與合作。除了正常教學活動,孔子學院也開展漢語教師培訓及資格認證、各類漢語考試,以及與當地使領館合作提供中國教育和文化等信息咨詢服務,這些服務項目的開展一方面為中華文化在當地傳播儲備了充足的師資力量,同時極大程度地激發了當地漢語學習者進一步學習漢語言文化的動機。語言文化教學、語言文化交流活動、三巡、各類語言信息服務四個維度讓孔子學院成為中華文化域外傳播的強有力平臺,自掛牌運營15年來,孔子學院以其獨有的方式將自己建設成了一張靚麗的中國名片,已經成為中國語言文化的代名詞。雖然在發展過程中,孔子學院也曾遭到域外勢力的質疑和破壞,也曾被冠以“中國威脅”“文化侵略”的帽子,但縱觀世界范圍內孔子學院的發展,孔子學院已經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理解和認可,正在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融入當地的草根階層。

三、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策略

新時期國家提出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加快“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在當前世界兩大經濟體(中美)貿易摩擦顯著加劇、國家實力競爭態勢日趨明朗的背景下,孔子學院的運營發展更應該提質增效、深入草根,以一種更加溫和的方式將中華文化展示在世界面前,以一種更易于域外普通民眾理解的方式彰顯中華文化的張力。(一)傳播中華文化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中華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凝聚力增強的基礎,也是文化交往和文化輸出的閃光點,傳統文化中的和諧世界理念是其軟實力價值的重要體現[1]。文化傳播有所為,就是要傳播那些優秀的、能切實體現文化軟實力的中華傳統文化,如基于“厚德載物”“仁民”的“德”“仁”方面的文化,基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自強不息精神,基于“和為貴”“天下大同”的和諧理念與精神,以及基于“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天人合一精神等,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孔子學院的文化傳播應該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文化傳播有所不為,就是要把那些文化糟粕排除在外,如以犧牲女性生存發展為代價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倫理,體現森嚴等級制度的“三綱五常”思想等,均已遠離當今現實生活,不符合現時代與時俱進的精神,孔子學院當然不宜再傳播這些文化。文化傳播的有所不為和有所為就像一張紙的兩面,二者雖然都是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但文化傳播不是無所不為,只有做到有所不為才能更好地有所為。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文化傳播的有所為是保證這面鏡子準確反映現實生活的基本前提。(二)傳播中華文化必須立足當代兼顧傳統,注重讓事實說話。當前文化傳播特別是其載體——漢語教材存在嚴重的“重古輕今”“一說中國,就回到從前、回顧歷史”“一提中國文化,就講昨日輝煌、過去習俗”的傾向[2]。域外人士學習漢語言文化,說白了主要是想了解當今的中國而非過去的中國,因此文化傳播應該立足當代兼顧過去,兼顧古是為了立足今。那些在教材編寫或課堂教學中大談如“對偶婚、搶婚、童養婚、冥婚、入贅婚、轉房婚”“墓地之變遷、葬法與葬式、葬具與隨葬品、光怪陸離的墳墓、奇特的陪葬習俗、慘絕人寰的人殉、墓碑與墓志、厚葬與薄葬”等奇風異俗的做法不僅遠遠偏離了現實生活的需要,而且容易給域外人士留下關于中國形象的負面印象。相反,那些在教材編寫或課堂教學中涉及“餃子與漢堡包”、“大棗、百合、枸杞、紅薯與維生素”[3]、“茶與咖啡”、“黃酒與葡萄酒”、“茶的內涵”、“中國人怎樣喝酒”、“酸味論”、“吃的學問”、“筷子與AA制”、“廁所文化”等現實生活內容就是當代最接地氣的文化。再如談及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讓學習者親述從不知道“中國制造”到看見“中國制造”再到購買使用“中國制造”的過程,這種文化解讀方式也是立足當代兼顧過去,更是用事實說話。這些文化內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凸顯當代視角和當代內涵,滿足了學習者對中國文化的實用性需求,有利于展示一個開放包容、文化多元的當代中國形象[2]。立足當代兼顧傳統、注重讓事實說話,也是當前國際中文教育大背景下講好中國故事的基本策略,“中國故事”是關于中國道路、中國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事關中國發展和中國形象。講好中國道路的故事、中國夢的故事、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就是要用事實說話,既要照顧傳統更要立足當代。(三)傳播中華文化必須注重雙向交流。在闡述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必須讓學習者用漢語演繹自己國家和自己身邊的故事。孔子學院的文化傳播本質上是漢語教師和學習者面對面的文化交流,是漢語教師依據漢語教材或既定教學材料向學習者講述“中國故事”、讓漢語學習者學習并理解“中國故事”的過程。域外人士學習理解并能講述這些包含中華文化元素的“中國故事”當然是文化傳播成功的重要標志,但讓學習者運用漢語講述自己的“國家故事”及“身邊故事”也應視為文化傳播的重要環節。文化傳播既要立足自我,也應注重對比式“禮尚往來”,在傳播闡釋自己優秀文化內容的同時,仔細傾聽學習理解對方的文化,從而在無形的對比中形成文化傳播的雙向交流。筆者在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任職期間,曾經讓學生用漢語書寫“愛爾蘭故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做法讓我們發現,“中國故事”和“愛爾蘭故事”其實都是世界故事,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主席在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任何一種文明都要與時偕行,不斷吸納時代精華”“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海外孔子學院的中華文化傳播絕不單純是文化輸出,應該在更大范圍內將這種傳播界定為“因交流而互鑒”,并以此促進中華文化乃至世界范圍內文化的共同發展。(四)文化傳播應該注意區分三個層次。文化傳播并不意味著對方完全接受我們的文化,中華文化傳播應該有三個層次,即了解或知道、理解或認可、化解并接受。友好容易理解難,世界各地核心文化價值往往存在巨大差異,求同存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原則。中華文化不間斷上下綿延五千年,內容博大精深內涵浩如煙海,充分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實質對于外國人來說絕非易事。對于一般學習者而言,對中華文化或許只能停留在了解或知道層面;對于具有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學習者而言,或許能達到理解或認可的層次;只有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極強的學習者,才能化解并接受中華文化。因此在對外文化傳播過程中,不應該強迫要求所有學習者完全接受我們的文化,而應該區別不同的層次。對于大量草根階層來說,即使能達到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或知道層次,也已經意味著文化交流的成功。追求文化傳播的了解或知道、理解或認可、化解并接受三個層次,實際上也是文化傳播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表現。只有在某些方面有所不為,才能在更大的方面有所為。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于2019年10月18日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8》顯示,中餐(55%)、中醫藥(50%)和武術(46%)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三個方面,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三大符號。這一調查結果充分說明,中餐、中醫藥和武術所代表的文化及其文化元素已經被很多國家理解或認可甚至化解并接受,我們在海外孔子學院的漢語言文化傳播與教學中應該順勢而為,通過不同的視角、方式方法全方位展示這三張文化名片。(五)文化傳播必須注重方式方法。有效的方式方法會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文化教學必須注重針對性和傳播的實效性,孔子學院語言文化推廣的目標之一便在于促進多元文化發展、構建和諧世界,然而當前中國和平崛起的大國形象與“文化入侵”“特洛伊木馬”“赤化”等“中國威脅論”負面言論的矛盾短時間內似乎還難以清除,這就更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漢語教育領域內的文化教學針對性及文化傳播策略的研究。業內學者認識到,“外國人學漢語,不一定非要認同中國文化”[4],而文化傳播中“開口先秦諸子,閉口唐詩宋詞,卻不想想現在能提供什么”的“徐娘心態”、“今天弄個剪紙,明天弄個雜技,后天弄個太極拳,全是手工作坊式的文化交流”式的“小農意識”、“不管說什么,下面都得鼓掌”的“官僚作風”[5]都應該努力回避。文化傳播的“徐娘心態”說的是世界文化唯我獨尊、遠離現實生活的文化古董態度;文化傳播的“小農意識”說的是浮于表面不夠深入、沒有抓到點子上的文化傳播內容;文化傳播的“官僚作風”說的是只有優秀沒有糟粕的盲目行動方式。仔細審視當前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方式、內容及心態,或許不難發現上述問題的存在。面向世界公民的文化教學與傳播必須注重方式方法,應該加強具有人類文化通感的內容選擇,采取隱性文化傳播策略,不可一味采取展示和弘揚態度[6-7],否則只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隱性文化傳播宜建立在對海外學習者興趣愛好需求的廣泛調查基礎之上,海外孔子學院的漢語言文化教學也必須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找準靶標。例如,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就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借鑒。2006年愛爾蘭兩所孔子學院(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科克大學孔子學院)誕生之前,愛爾蘭教育體系規定的七門目標外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俄語、阿拉伯語、日語)中并不包括漢語。為了徹底摸清愛爾蘭對漢語言文化教育的需求,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于2009年向全愛爾蘭750所中學發放漢語需求調查問卷——“愛爾蘭中學生漢語教學需求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最終由愛爾蘭官方并促成了愛爾蘭國家課程與評估理事會(NCCA)在全愛爾蘭中學推廣漢語言文化的決定。這一調查和決定成為漢語進入愛爾蘭國民教育體系的關鍵因素,也為中華文化在愛爾蘭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每年舉行的春節聯歡晚會在愛爾蘭民眾中獲得巨大反響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六)文化傳播必須緊緊依靠漢字,不宜過分糾結于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主次。以往漢語教學中多談及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關系,認為語言教學第一性文化教學第二性,強調要擺正文化和文化教學在漢語國際推廣中的位置,定位好文化及文化教學的角色。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之辯是對外漢語教學界的一個老話題,目前已經基本形成“語言教學第一性,文化教學第二性,文化教學為語言教學服務”的基本共識,但也有不同的聲音。如有學者[8]堅持認為“文化教學并不僅限于語言教學過程中的文化因素的教學”,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是并重的”。也有學者認為“應該避免華文教育中的超文化現象”,認為將世界各地華人社會文化活動都納入所謂“中華文化圈”的實際效果都是反面的,文化融合將成為最后的選擇[9-10]。國學大師季羨林[11]也曾說:“為了增強中外文化交流,為了加強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誼,我們首先必抓漢語。因此,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須是漢語。”季先生的話充分說明了語言和語言教學的重要性,很值得我們深思,也給我們一個清晰的警示,即我們在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過程中堅持的辯證原則可能忽視了漢字這一所有語言文化載體的特異功能。漢字自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起了記錄中華語言文明的責任,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最重要的載體。從文化記載的角度來看,我們甚至可以說“一漢字一故事”,中華文化傳播中抓住了漢字并充分挖掘漢字的音形義就等于撿到了理解中華文化的鑰匙。在海外孔子學院的語言文化教學中,任何淡化漢字教學甚至因所謂“漢字難學”而徹底放棄漢字書寫及教學的做法都是十分荒謬的。其實,已有高水平漢語學習者和業內專家指出,所謂“漢字難學”抑或“漢語難學”是假命題。例如著名漢學家白樂桑先生就曾提出“字本位教學法”,將“漢字”放在漢語教學系統的突出位置;同時指出,說漢語難學的“都是你們中國人”①。李泉[12-13]也曾指出,“漢語難學”是個偽命題。漢字是影響學習者漢語學習信心、進程、效率和水平的關鍵因素,漢語學習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漢字學習的成敗,漢字教學的突破就是漢語教學的突破。實際上,結合漢語學習漢字并不是那么難,應該學習的漢字數量也很有限,教師應該樹立樂觀務實和充滿人文精神的漢字教學觀,不斷努力化解漢字難學的觀念。可以說,在海外孔子學院文化傳播中抓住了漢字,就等于抓住了文化傳播的一把鑰匙。(七)文化張力呼喚適合漢語教學本土化的文化大綱中華文化傳播應該傳播哪些文化,不宜傳播哪些文化?對這個問題,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國際漢語教育范圍內關于文化大綱的研究與制定曾一度盛行,但對外漢語教學界關于文化大綱的建設呼吁多年卻仍未解決[14-16]。目前我們已有《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漢語詞匯大綱》《漢字大綱》《漢語教學大綱》《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等一系列大綱,唯缺文化教學大綱。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將漢語作為必考外語科目,值國家“建設文化強國”“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之際,研究并制定一套國際漢語教育范圍內的文化大綱已迫在眉睫。文化大綱可以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文化類型加以區分,例如根據漢語教學及文化傳播的需要,可以區分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將那些已經過時的不再適應當代中國社會的統一歸入知識文化以供有興趣的研究者研究之用,而將那些沒有過時的傳統文化以及反映當代中國的文化統一歸入交際文化以供域外學習者學習漢語言文化之用。有了文化大綱,海外漢語教學及文化傳播就有了依據,孔子學院的語言文化活動就越能彰顯文化張力。

四、結論

誠然,孔子學院在發展過程中也曾遭遇成長的煩惱。面對孔子學院限制學術自由、孔子學院受政府資助等國外媒體的片面報道,我們一方面要了解國外媒體的報道風格及其奪人眼球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應被這種報道擾亂了心緒,應該平心靜氣,一心一意做強做大,以語言教學為引擎,不斷將文化推廣引向深入。愛爾蘭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曾經有一段名言:“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可是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有了兩種思想”。我國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先生曾經指出,我們現在處于雙文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既有國際現代文化,又有本國傳統文化。一個人也一樣,可以容納兩種文化,并不矛盾①。主席2014年3月2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向世界講述了中國“和而不同”的哲學理念,深刻闡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如今,孔子學院在語言文化傳播中所遵循的使命就是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同時擁有兩種思想。在信息化極度發達的今天,世界公民普遍處于雙文化甚至多文化時代,孔子學院作為非營利性語言文化傳播機構應該順應時勢,以漢語教學為主要工作,以文化傳播為根本任務,注重提質增效、內涵發展,為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張力搭建一個可持續平臺。2019年12月9日,國際中文教育大會②在湖南長沙開幕,160多個國家的1000多名與會中外代表就“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創新與發展”進行了交流。作為國際中文教育的龍頭,孔子學院已成為世界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有效途徑,并將在“開展國際中文教育、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幫助各國朋友了解中國等方面繼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我們相信,在國際中文教育大背景下,孔子學院將會以更加開放、積極和包容的姿態承擔起中國文化名片的角色,以自身特有的文化張力助力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作者:蔡永強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