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價值

時間:2022-05-09 08:39:28

導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幾千年來文化發展的結晶,不僅包含人文科學,還涵蓋自然科學等各個門類,是以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為代表,綜合各家學說、思想流派精髓的文化。當下,各種新媒體已成為便捷的信息傳播場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傳統文化應加速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以期獲得更好的傳承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特征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具有悠久而豐富的傳統文化,其在跌宕起伏間保有延綿不絕的體系和特異的風貌。而這種在一國范圍內傳統文化諸門類的發展保持如此完整的遞進序列,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個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辭海》把“傳統”解釋為“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要由政治思想文化、倫理道德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構成。1.政治思想文化在傳統文化精彩絕倫的寶庫中,恒久流傳的是其燦爛的政治思想文化。儒家作為后世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其創始人孔子建立了一個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體系。2.倫理道德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不論是儒學、道學還是佛學,都可以說是一種以道德為主的文化,道德要求是其基本的精神。中華傳統文化以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彪炳于世,是一種泛道德文化。而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學說,既是我國倫理道德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國思想道德的基本準則,又是作為個體的人的道德主體和社會道德的基礎。國家倫理、社會倫理和家庭倫理是傳統儒家倫理的三個組成部分。3.民俗文化我國傳統文化絢麗璀璨,多彩紛呈。民俗文化對一個民族的生產生活有著重要的規范、制約作用。中國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人生禮儀、傳統節日、風俗信仰三大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征對中華傳統文化基本特征的闡釋很難整齊劃一。但從最基本的層面審視,我們也可以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兼容并包性對不同文化的兼容并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這一特色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具體體現在處理民族關系、處理人際關系、處理思想文化等方面。2.非宗教性非宗教性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說“幾乎沒有宗教的人生”為中國文化一大特征,還指出:“……這里宗教雖然多而能相安,甚至相安于一家之中,于一人之身。那么,其宗教意味不是亦就太稀薄了嗎?”梁先生這段話指明了兩個問題:第一,說中國文化是非宗教性的文化,并不等于說中國沒有宗教;第二,在中國歷史上,雖然也有戰亂紛爭,但究其原因,并不是由宗教爭端引起的,它由儒家人文精神決定,是道家自然主義的補充以及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異共同作用的結果。3.泛道德性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文化,儒家道德組成其基本架構,并滲透在儒家文化的各個方面,形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泛道德特征。這一特征表現了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道德對政治、法治以及對文學、藝術、哲學等各個領域的影響及指導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道德精神,是典型的泛道德文化,這種道德“越位”的結果,使中華思想文化帶有嚴重的內傾性格。4.內傾性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人在天地之間是自足的,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幫助。儒家以道德為自足,道家則以自然為自足。中華傳統文化內傾性格的一個重要表現便是在道德實踐上強調“心”的功能和作用。道德是通過“心”向里、向內追求,以達到內在力量對人的充實和完善。中華文化具有濃厚的泛道德性,因此也就必然具有內傾的性格。5.鄉土性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家族本位和有情的宇宙觀使中國文化帶有濃厚的鄉土色彩。中國思想文化的鄉土情誼深受儒家的培植,其使中國人對家國、對民族、對文化都具有普遍的親切感與認同感,表現出一種熾熱的鄉土情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諸多特征,是與它形成和發展的自然和社會歷史條件息息相關的。了解了這些,才能更理性地分析漫長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各種紛繁蕪雜的文化現象,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價值導向和深沉內涵。

新媒體時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解決當代人的各種危機、建立新的道德秩序、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等,而且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充分表明,任何一個國家、民族要想在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擁有一席之地,先進文化的引領是必不可缺的。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除了經濟、政治、科技和軍事等傳統硬實力的較量外,文化在綜合國力的較量中愈來愈重要。一個國家一旦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更好地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如今,文化正日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砝碼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而享有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已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國富民強、人民幸福安康,既仰賴強大的經濟實力,也離不開厚重的文化力量。就目前來說,提升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非常必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必不可少。總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個民族的存在是以其文化存在為前導的。所以,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中華兒女的歷史責任、文化使命與現實需要,這在今天的中國,顯得格外重要。從文化學的角度來講,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血緣體質,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所受的文化熏陶和由所受的文化教育而創造的心靈世界。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就以它磅礴的氣勢、獨特的神韻、綿長厚重的底蘊、充滿東方智慧的魅力滋養我們的心靈,培育了世世代代偉大的中國人,而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又創造了偉大的中國文化,以此生生不息,孕育出了一個有著偉大心靈世界的中華民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人們認同自己的祖國和民族,增強其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量源泉中華文明泱泱五千年,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文化歷經世代發展,已經在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已成為扎根在中華兒女身上的文化基因。它融入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像空氣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著大量的思想道德資源,因此我們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要傳承好、發展好這些優秀資源,要深挖其中蘊藏的道德傳統、思想精神和價值觀念,并利用新媒體,緊跟時代的步伐,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創新中發展,不斷從豐厚沃土中汲取營養,展示中華文化的恒久光芒和熠熠風采。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思想文化是一個生生不息的運動過程。任何一個民族的思想文化都有它發生、發展的歷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華先民以其勤勞、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不僅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民族的過去和現在,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此,我們要積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創新中發展。利用好新媒體搭載的平臺,把中國故事講好,把中國聲音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理解中國文化及歷史,從而塑造中國良好形象,提升中華民族的對外感召力和公信力,展示中華文化魅力,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新媒體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積極營造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環境傳承發展傳統文化是各種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過程,它不是單一的、孤立的。我們需要營造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傳承氛圍和良好環境。當今世界,無數國家的發展興衰史表明,一個國家的發展是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和道德觀念、思想精神等文化軟實力共同發展的進程。我們要合理利用時機和場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便我們徜徉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河流中,時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浸潤。在新媒體環境下,還要積極利用新媒體方便快捷的特點,積極營造有利于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活化場景和良好社會氛圍。例如,倡導國人過中國傳統節日,倡導大家在特定場合穿特定的民族服飾,提倡傳承非遺手藝等,以便人們能夠在各種實踐中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然后在體驗中領悟它,于不知不覺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創新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方式和途徑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我們要運用各種手段和形式,去傳承和發展它。在整個社會層面上,首先要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人民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使人們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其次,加大對文化遺產和文物的傳承和保護,尤其是對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扶持和推廣;最后,利用電視、手機、網絡等新媒體,培育并傳播優秀的文化產品,使人們廣泛地了解并學習各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筑牢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在個體層面上,首先要“聞道”,也就是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中華民族燦爛的傳統文化瑰寶,實現“內化于心”。其次,積極參加自己感興趣的傳統文化實踐活動,例如學做傳統美食、過傳統節日、到養老院助老敬老等,落實到行動上,形成充滿傳統文化因素的生活方式,助推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最后,積極參加各種傳統文化的體驗活動,例如集體穿漢服、學習傳統陶藝和開展經典誦讀等活動,在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充分發揮教育傳承的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教育,其具有較高的引導與促進價值。教育者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的傳承推動作用,從實際出發,鞏固校園教育傳承主陣地地位;要廣泛利用新媒體技術將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教育之中,建立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平臺;也可以利用微電影、短視頻等軟件,圖文并茂地推送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引導學生更加自覺地學習傳統文化。建立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障體系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具體體現。因而,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需要社會從機制、政策法規和制度等方面,為發展傳統文化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以增強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實效性。其保障體系主要包括政策、法規、制度等方面。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積極投入和參與到建設活動中來;要逐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做到有法可依;要創建制度管理機制,對物質文化實施保護,如完善名村、名鎮保護制度等[2]。新媒體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加方便快捷,我們應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優勢,擴大傳統文化的受眾群體和傳承力度,使民眾專注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從而把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夏征農,陳至立.辭海:6版[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2]黨圣元.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5(12):33-36.

作者:呂春燕 單位:黃河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