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進而影響整個民族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作為其內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對于整個民族的成長壯大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認識、領會和把握其基本精神,對中國傳統文化優秀成果的繼承與發揚,推進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會起到促進作用。
從遠古走來的中華文明歷經興衰榮辱,依然綿延不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培養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繁衍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成果。這些優秀文化成果的誕生、融合和傳承,伴隨了整個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歷史進程,并在華夏子民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整個文化傳統的繼承與發展的基本精神,最終培育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
一、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內涵
所謂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視為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內在動力,即指導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其既可以表現在特定社會群體的思想意識、心理態度、生活習慣、精神信仰等抽象領域,又可以表現在建筑風格、文學藝術、器物工具等具象領域。就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則是指導和推動整個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觀念,它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穩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另一個民族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內核。
簡而言之,所謂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實質上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則是指導中華民族延續發展、不斷前進的精粹思想,其內核實際上是優秀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集成。從性質而言,它是一種偉大的卓越的精神;從表現形式而言,它蘊含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之中。
作為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集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身是文化進步與發展的結果。從華夏文明誕生之日起,隨著中華民族的不斷融合、發展、壯大,
奠定民族精神的基礎的,正是在傳統文化長期演化、融合、提煉、萃取的過程中那些不斷推進社會進步的文化思想和觀念,這些思想和觀念在推進傳統文化傳遞衍生的同時,逐步形成了可以代表民族獨特氣質的精神因子,并最終支撐起整個民族的精神天空。
二、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內容,其實質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推進作用的重要社會思想和文化觀念的總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起主導作用、處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觀念。其實,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體系,而是早已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潛意識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演進的過程中,選取幾個極具代表性的思想因子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進行大體的描述和概括。
1.“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觀。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對于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思想認識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觀為代表。中國古代思想家大多數主張天人協調,而反對把天和人割裂、對立起來,在他們看來,天與人、天道與人道、天性與人性是相類相通的,因而可以達到統一。而這實際上就是將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強調人的發展與自然的循環相適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之相區別的,西方文明則強調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對自然世界的不同理解,最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演進過程中,處處體現了“天人合一”這一思想內涵。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子產說:“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這里的“禮”是天經地義,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則,人民按照天經地義的“禮”行事,就是天與人可以相通、可以按照同樣的法則運作的思想。戰國時期,莊子認為,人與天地自然都是由氣構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與人是統一的。他極力主張“無以人滅天”,反對人為,追求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漢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更是以天人合一為基礎,董仲舒認為天有陰陽,人也有陰陽,提出“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兩宋時期,天人合一思想發展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文化思潮,幾乎為各種派別的思想家所接受。張載第一個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題。在張載看來,“世界的本原是太虛之氣,人與天地萬物都由氣構成,氣是天人合一的基礎”。
2.“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想。“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之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以人為本”,就是指以人為考慮一切問題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間,以人為中心,在人與神之間,以人為中心。長期以來,中國各種傳統哲學派別、文化思潮的關注焦點,以及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主題和價值主題,始終圍繞著人生價值目標揭示、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實踐而展開。人為萬物之靈,天地之間人為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調。
中國古代思想家,特別是儒家學者,一貫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立場。孔子的弟子問孑L子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問人死后的情況,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可見,孔子是將現實的人事、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將侍奉鬼神、人死后的情況等放在無所謂的地步。而這種以儒學為代表的人本主義思想,在后來的封建社會中得到廣泛的認同和創造性的發展,并最終奠定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主義基礎。
3.“剛健有為”的人生價值觀。“剛健有為”的人生價值觀,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和民族進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
在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已經提出了“剛健有為”的思想因子,他說:“剛毅木訥近仁”。這里“剛毅”指堅定性。所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便是其生動寫照。在孔子心目中,剛毅和有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剛毅,又要有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所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固就是強調知識分子要有擔當、有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孔子本身的經歷即是積極踐行這一理論的生動寫照,他餓陳蔡、游列國、倡仁政,作春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從中華民族的漫長歷史長卷來看,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對促進社會發展、國家強盛和文化繁榮有重要意義。剛健有為的精神,不僅在我們民族興旺發達時期起過巨大的積極作用,而且在我們民族危難之際,外族人侵、政權易手之時,也總是成為激勵人們起來進行反侵略反壓迫斗爭的強大精神力量。且看“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式的激動;“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式的感慨,“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雄心,這些無不是民族自尊自信而表現出來的自強精神。所以,才會有文天祥的那句著名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就其根本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種傳播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而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則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目標、內容和方向。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華民族長期繁衍生息中,經過長期社會實踐所總結和概括出來的,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胚胎,其本身具有無法比擬的積極性、先進性和優越性,而這正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標相契合,在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和規定內容的同時,也必然地成為其最初的出發點和最終的歸宿點,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著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觀、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思想意識、積極進取剛健有為的人生價值觀,都可以為我們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啟迪。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不僅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也意味著必將實現人與社會的全面現代化。但市場經濟對于人類的精神生活來說,已經不可避免地形成自發的盲目的力量,為減輕其負面影響,我們需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提倡積極的人生態度,科學認識自然,培養人文精神,而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因子正恰如其分地契合了這一要求,顯示了其不朽的偉大生命力。
篇2
一、全面理解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遠流長(從發展歷程看)
(1)源遠流長的表現
古老的中華文化在世界東方走過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輝煌歷程,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雖歷經滄桑卻始終不曾中斷。
(2)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
漢字和史書典籍。
2.博大精深(從內涵上看)
(1)獨特性
中華文化曾長期居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我國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2)區域性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各地區的文化常有明顯的區域特征,而不同區域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3)民族性
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
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3.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的關系
(1)區別
側重點不同,源遠流長側重縱向的時間層面,強調的是綿延不斷,通過漢字和史學典籍得到證明;體現不同,博大精深側重橫向的內容層面,通過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得到證明。
(2)聯系
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才有時間發展自己、豐富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才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源遠流長。
在利用知識解題過程中,區分中華文化的兩個基本特征有如下方法:根據材料中表示延續性和時間久遠的詞語,如“歷史悠久”“一脈相承”“幾千年”“古老”等詞語可以判斷該材料體現的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征。
二、正確理解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1.含義:即、兼收并蓄
(1)“”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
如歷史上中國對所有的外來宗教都一視同仁,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都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自由傳播,在中國的許多著名寺廟中,甚至把儒、釋、道三種思想的外在象征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是中華民族文化包容性的一個很好注釋。
(2)“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即在與外來文化接觸時,既包涵兼容,又始終保留自身的體系和特點。
2.表現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雖各有所尊,但又提倡“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正是這種包容精神,使得中華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
3.意義
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除了由于它不斷創新、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創造力之外,還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4.判斷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要從兩個方面分析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二是兼收并蓄,能夠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在判斷材料是否能夠體現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時候,要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不能只側重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
三、利用本部分知識解決問題的易錯點
不能準確把握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中華文化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但中華文化并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簡單相加。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例如:“文化多元添魅力,一個音符無法演繹優美的旋律”。上海世博會中國地區館里,云南、貴州、青海等少數民族大省通過世博會這個大舞臺,向中外游客展現了各自省份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的展示,向世界表明了( )
①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③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篇3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每一個人比別人成功,只不過是多學了一點知識,多用了一點心而已。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11、傳統建筑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 × )
點撥: 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 中國古代建筑,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2、傳統文化是固定不變的。
( × )
點撥: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
3、傳統文化推動社會發展。
( × )
點撥: 傳統文化自身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推動社會發展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則會阻礙社會進步。
4、對待傳統文化要先繼承后發展。
( × )
點撥: 繼承和發展是同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不是兩個過程。
5、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 × )
點撥: 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發展。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6、教育作為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傳遞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
點撥: 教育作為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既具有傳遞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21、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沒有區別。
( × )
點撥:源遠流長是從時間上來講的,要從縱向來理解,強調的是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博大精深是從內涵豐富的角度來講的,要從橫向來理解,強調的是中華文化內容豐富、底蘊深厚。
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在于漢字和史書典籍。
( × )
點撥: 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3、漢字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 × )
點撥: 文字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4、中華文化呈現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 × )
點撥: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但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間沒有共性。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5、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盤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
( × )
點撥: 對于其他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敞開其博大的胸懷,發揚其“包容性”的特點,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同時必須堅持文化發展的獨立性。
6、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總和。
( × )
點撥: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構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簡單相加。
7、中華文化的力量是激勵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決定力量。
( × )
點撥: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而非決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31、文化只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
( × )
點撥: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純粹“自然”的東西也是文化。
( × )
點撥: 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3、每個人的文化素養都是與生俱來的,不可以后天培養。
( × )
點撥: 每個人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4、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得開物質載體。
( × )
點撥: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也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 文化傳承和發展必須通過物質載體。
5、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 × )
點撥: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6、經濟是基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因此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
( × )
點撥: 經濟是基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但這并不意味著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經濟的發展。
7、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是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
( × )
點撥: 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是經濟和科技實力。
8、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 × )
點撥: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但不能“直接”轉化。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必須通過人的實踐活動。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41、處在較好的文化環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
( × )
點撥: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 處在較好的文化環境中有利于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
2、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決定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 × )
點撥: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但不決定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3、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每個人接受文化的影響都是消極被動的、無目的的。
( × )
點撥:文化對人的影響雖然是無形的、不知不覺的,但人們接受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不都是消極被動的、無目的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
4、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永久不變的影響。
( × )
點撥: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深遠持久是難以抹去、難以改變,但不是不能改變、永久不變。
5、積極參加文化活動,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 × )
點撥: 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6、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 × )
點撥: 文化有優秀與落后、健康與腐朽之分,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7、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決定作用。
( × )
點撥: 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說起決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51、民族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 × )
點撥: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注意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對應的內容不能混淆。
2、文化多樣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 × )
點撥: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從文化的表現形式來說的,即人類文化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從文化的來源和性質上說的,各種文化中既有優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我們要提倡文化多樣性,反對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
( × )
點撥: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步的重要動力。 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生產,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是社會實踐。
4、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志,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 × )
點撥: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志是正確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5、尊重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認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 × )
點撥: 尊重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對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認同。
6、尊重文化多樣性,要遵循各種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 × )
點撥: 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樣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或者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但文化有先進與落后、健康與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種文化一律平等。
7、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 × )
點撥: 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徑。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有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等。 注意區分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文化傳播的手段。
8、大眾傳媒的發展將會促使舊的傳媒的消失。
點撥: 新的傳媒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各種傳媒都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9、文化交流有助于減少文化差異。
篇4
延續文化血脈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上
學習
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激情,增強文化自信。
能力目標:通過列舉事實說明中華傳統文化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知識目標:知道中華文化的產生、內容、特點、意義;知道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重點
1. 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2.文化自信的內涵及作用
難點
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看視頻,答問題:
播放視頻《“我們的自信”文化篇——中華之魂》宣傳片,導入新課。
這些人物、事件能夠代表我們文化的變遷嗎?
看視頻
討論交流
初中學生喜歡音視頻材料,通過觀看,學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教師引入本節課課題
新知初探
1、投影知識點的填空題,讓學生根據知識點預習課文。(5分鐘)
2、提問學生,并引導他們以問題形式歸納本課時知識要點。
1、認真閱讀課本,完成知識點的填空題。積極回答問題。
2、小組討論,歸納知識要點,并以問題形式表達。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感知教材,明確重點。
為新課的開展準備。
講授新課
活動一:列成就,愛中華文化
幻燈片出示材料:2019年4月24日,由共青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委員會、國際合作與交流部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承辦的“瀚海匯中外,文化聚五洲”——第三屆“中外文化交流節”在中國科學技大學東區學生活動中心成功舉辦。如果你參加了這次活動,在向外國友人介紹中華文化時你最想說什么,最想介紹什么?
幻燈片打出活動主題:中華文化成果展示。
課前一周,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就中國建筑文化、飲食文化、書法藝術、科技工藝、文化典籍為主題的5個探究小組開展探究活動,具體要求是:各自從網上搜索能夠代表中國在這些方面成就的典型作品;多媒體演示;每小組派出代表上臺展示課后收集的圖片。
在學生展示后老師幻燈片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
1、誰創造了中華文化?
2、中華文化的構成(內容)。
3、中華文化有什么特點?
老師小結:長期以來,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共同組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是中華文化的特點。
(多媒體展示圖片)四大文明古國進行對比,理解:
中華文明為什么能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老師小結: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雖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活動二: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在今年的學校運動會開幕式,學校決定組織一次以“中華文化之旅”為主題的開幕式,向全校同學征集活動方案。請你設計開幕式的活動方案,使同學們在開幕式中能主動參與,體驗感受我們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
提問:請你說明設計思路,并向同學介紹你設計的活動方案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
教師歸納:中華文化源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三種文化也構成了我們現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通過上面二個活動,我們深深地理解: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活動三:看世界,揚文化自信
師過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明,底蘊深厚。放眼看世界,中華文化對世界有什么樣的影響?外國人如何看待中華文化的呢?請大家帶著3個問題欣賞并分析一組圖文和視頻材料。
幻燈片出示問題:
1、文化自信的內涵
2、增強文化自信有什么重要意義?
3、如何才能堅定文化自信?
材料一:“中國針灸與蚊帳”圖片。老師介紹:在巴西里約舉辦的奧運會上,中國有兩樣東西被外國運動員和教練員奉為“神器”——.這就是在中國已經存在三四千年的拔火罐技術和防止蚊蟲叮咬的蚊帳。用簡單的瓶子拔火罐,可以有效減輕疲勞和傷痛;學生宿舍里30塊錢就可以買到的蚊帳,在美國亞馬遜購物網站上竟然被炒到300多美元,合人民幣近2000元!
材料二:“西方人眼中的孔子”——“上帝所造萬物中,最偉大的是人類,能夠以思想涵蓋人類和自然的,就是孔子”,,1985年美國出版的《人民年鑒手冊》將孔子列為古今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等。
材料三:視頻《全球共慶美好中國年》。
材料四:中國高鐵發展狀況——中國目前擁有
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中國應用了世界高速鐵路人類文明的成果,同時在這個程度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創新。”
材料五:孔子學院的發展及其影響。
老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61-62頁,學生思考并根據教材內容回答上面三個問題,老師再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小結概括。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堅定文化自信,就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以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師(幻燈片放映文字并強調):我優秀,所以我自信;我們的文化優秀,所以我們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師生齊誦配樂中華文化贊美詩——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絕;
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卓越輝煌。
讀材料,
思考討論
代表展示
五小組代表依次登臺演示和介紹他們關于在中國建筑文化、飲食文化、書法藝術、科技工藝、文化典籍方面的探究情況,其間和其他同學的互動問答,
學生上臺展示方案:全校三個年級,可讓初一各班學生出場以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初二級學生出場以展現革命文化為主題;初三學生出場以展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題。使學生通過參與出場開幕式,增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解。
觀看材料
欣賞視頻
閱讀教材
思考問題
交流討論
對教材資源進行再開發,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表演激發學生的興趣。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
引導學生用事例證明觀點
幫助學生理解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
引導學生用事例證明觀點
。
總結點撥
1、教師寄語:“來者落地生根,去者落葉歸根。”對一個人而言,根是對生命的依戀和敬畏;對一個民族而言,根是對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對文化品格的自我認同。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的奮斗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貫穿著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面對當今世界相互激蕩的各種思想文化,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使命,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守望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2、讓學生談本課的收獲和體會。
聆聽,
思考
情感升華
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
幫助學生增強文化自信。
訓練反饋
學霸智慧課堂P28-29選擇題
完成練習,小組成員互改,展示練習成果。
提高學生解題能力,鞏固知識點。
板書
延續文化血脈
一、中華文化根
1、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2、中華文化的組成及特點
3、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容
5、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6、堅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與做法
速記
篇5
關鍵詞:幼兒;中華文化;感恩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5-0083-0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綿延五千年而不絕。在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中有既有中華民族堅強不屈艱苦奮斗的精神,也有勤勞智慧開拓創新的品質。尤其是在輝煌燦爛的文化中流傳下來的感恩意識,更具有時代價值。因為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家中的“獨苗”寵愛有加,導致眾多幼兒感恩意識缺失。正如哲學家榮格所說“幼兒有兩張門神的面孔,一張面向著人類的過去,一張面向著人類的將來”。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而這種童年時期感恩的缺失也將給幼兒未來一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中華文化有利于幼兒感恩家庭意識的培養
古語云“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家庭關系中同輩關系要求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彼此氣息相通,如同樹枝相連。家庭是這個社會大系統中最小的一個單位集合。家庭的安定和諧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今天的幼兒是明天國家的主人,幼兒現在的成長直接影響著未來社會成員的精神狀態和面貌。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在眾多中華文化所提倡的感恩美德之中,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所倡導的最基本的感恩美德。《詩經?小雅》里曾經這樣提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孝的源泉是愛。是子女給予父母的愛,這是人類最樸素最自然的情感。“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忠孝兩全”“上書救父”“哭竹生筍”……在中華文化之中有著眾多關于感恩的故事。難以設想一個對父母都不心懷感恩的人會在發達之后回報社會貢獻國家。
中華文化感恩故事的背后是告訴幼兒要尊重、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之間要相互關愛謙讓,目的只是給幼兒以正確具體的認識,幫助幼兒理解感恩,使幼兒產生良好的情感,并非是讓幼兒學習傳統文化故事中具體人物的行為。在中華文化的感恩美德中,傳達給幼兒的正是這種對父母天生的感激意識,在意識到恩情難忘的同時增強自我完善的意識,并且讓處于學前期的幼兒逐漸接受好的熏陶,養成良好的感恩美德。
1.有利于幼兒感恩父母養育意識的培養。我國古代圣賢的典籍之中有諸多此類的記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句句詩行里蘊含的是濃濃的母愛深情,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是幼兒來到這個世上最先接觸到的人。中華文化中感恩美德有著許許多多關于孝敬父母、贍養父母的感人故事,中華文化中孝道的理念一直是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唱和歌頌的。
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專門的比較和論述中認為:較之于西方文化,中華文化更加重視的是關于孝的文化。一個人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有可能去愛周圍更多的人,進而去熱愛自己的祖國。想激起幼兒感恩父母的行為,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感恩父母的意識,中華文化中諸多感恩的題材與內容正切合了這一要求。
2.有利于幼兒感恩回報父母意識的培養。“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古文典籍中記載東漢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用自己的體溫替父親暖被窩,這是一種自小的習慣陶冶。父母授予我們生命,予我們以教養,在中華文化中有許多具體的內容是教給幼兒如何孝敬父母知恩圖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正是由于有了父母的結合才有了下一代的一切,對父母的感恩是人性之始。故曰:百善孝為先。所有家庭成員都以孩子為中心固然不可取,但感恩也并不是要讓孩子對家長只有遵從。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夠歷經傳承經久彌新在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會衍生出更多常讀常新的內容,這才是中華文化的魅力。
感恩孝敬父母乃是做人的良心和準則。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一回事,意識到之后能夠知道回報父母是另一件事。中華文化為幼兒感恩美德心智的發展、感恩美德自我的完善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中華文化的感恩美德內在倫理規范決定了這一點。
3.有利于幼兒完善自我感恩意識的培養。中華文化中把“孝悌”放在了完善自我之前。《三字經》中表述:“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這其中所要傳達的是孝悌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能文會算是做人的本領,德才兼備的人是這兩點都能做到的感恩之人。
幼兒最初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年齡較小的幼兒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的,幼兒最初的評價也源自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中華文化中諸多有利于幼兒感恩意識的故事,幼兒可以從中汲取養分充實自己。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在人生的初期階段有著特定的吸收性心智,幼兒特有的吸收性心智,不斷從周圍吸收知識和經驗,以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幼兒素質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而中華文化感恩意識所傳達給幼兒的內容有利于幼兒的感恩美德完善,有利于幼兒提高自我的感恩能力。
二、中華文化有利于幼兒感恩師長意識的培養
在中華文化蒙學典籍《弟子規》中常有尊敬師長、內外孝悌的教誨。良好的生活教育要從小培養,“稱尊師,勿呼名,對師長,勿能見”,對師長的尊重在中華文化中細化到生活中小的細節。孟子曾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也曾經對他的弟子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尊師重道一直是中華文化中所提倡和倡導的感恩美德之一。不論結草與銜環都是一種投桃報李的感恩態度。
1.有利于幼兒對知識尊重意識的培養。“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中華文化感恩師長思想的具體表述。師長所傳遞給幼兒的多是做人的知識與道理,感恩師長則尊重師長所傳遞的知識,使幼兒在成長的早期階段就有一個感恩人際關系的概念。教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對教師的重要支撐是對知識的尊重,中華文化本身就是正在傳承中的知識。
對教師的尊重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對人類智慧和文化的尊重。因為教師是人類智慧和知識的傳承者。正是在師長的引導之下才開始了對人類知識、人類文化的系統的學習,幼兒感恩師長、尊重師長反映了幼兒對尊長背后知識的尊重。知識是人類文化和智慧的結晶,人類的生活經驗大部分來自于間接的經驗,而這種間接的經驗則是人類知識的結晶。對知識的尊重同時也是對人類本身的尊重。
2.有利于幼兒對知識的正確理解。要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就要對知識感恩。程門立雪、孟母三遷,中華文化里有著許多感恩佳話。知識之所以能成為知識,是因為在歷史發展中作為知識的任務,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對知識進行正確的理解,不是對先人智慧和經驗的否定,而是對中華文化更好的傳承。
曾有人根據孔子教誨而編寫成了一本關于人們生活規范的幼兒讀物,在其中具體羅列論述了弟子在家出門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與規范。其中有諸多關于尊師重道的感恩規定,充分發揮感恩意識,發揚中華文化中感恩美德,以助于幼兒感恩意識的養成。
3.有利于幼兒良好人際關系的建構。只要一個人還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他就必然要投身于各種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之中。人際關系是處于這個社會當中的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投身其中的。中華文化有著許多的為人之基、處事之要,這些為人處事的、機要的感恩功能,就是促成良好人際關系的要素。人,除了是自然萬物中的一員的身份之外,還是一個社會人,在自己的背后有一個龐大的社會關系網,在作為一個自然人的同時,還充當著不同的社會角色。
幼兒只有在正確把握好為人處世機要的感恩基礎之上,才會更好處理人際關系,幼兒期是處于人際關系形成的關鍵時期,進行良好的感恩教育,對幼兒終生的發展意義重大。中華文化中認為人要感恩的觀點,諸多典籍中記載的關于為人處世的道理,都將影響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三、中華文化有利于幼兒感恩自然意識的培養
在古代蒙學典籍《千字文》的開篇就說到: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如今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上,人類正面臨各種嚴峻的考驗與威脅,各種各樣的污染隨處可見。在漫長的物種進化史上,人從自然界中脫穎而出,成為當之無愧的“萬物之靈”。但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這樣一個事實:人來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永遠是自然的組成部分,物質資料的再生產以及人自身的在生產都是以自然界存在和發展為前提條件的。對自然的感恩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意識。中華文化有利于幼兒對自然生命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可以讓幼兒對生養人類的自然產生更深的感恩。
1.有利于幼兒對自然生命規律感恩理解和認識。在這樣一個不斷追求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似乎必然伴隨自然資源的損耗。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在《愛彌兒》的開篇這樣說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都變壞了。”自然生命本身有著客觀的規律,一旦破壞這種規律對自然本身以及人類世界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古人就這樣論述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恩規律:“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我們的先人早在千年之前就認識到了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提出了許多諸如“取物不盡物”“取物順時”的生態倫理感恩觀念。中華文化中有著遵從自然、順應自然的生態感恩倫理,這種感恩倫理在今天看來對人類更好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借鑒意義。
2.有利于幼兒感恩自然意識的養成。自然孕育人類,只有在熱愛自然的感恩前提下,其他一切保護自然珍惜資源的意識才會落到實處。在中華文化中有著許許多多熱愛自然謳歌河山的感恩內容,歷代文人墨客也都樂于欣賞并且謳歌祖國的感恩自然美景。對于這些傳統文化精髓的學習,對于處于年齡階段較小的幼兒來說,對其感恩自然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
人類的生命源于自然,生命的發生發展與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感恩自然就應該在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自然融入點點滴滴的感恩之情。時值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人們倡導和提倡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的背后就是對自然的一種深沉的感恩。生命源于自然,自然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生命感恩的教育。
3.有利于幼兒珍惜生命意識的養成。“蓋此身發,四大五常,恭維鞠養,豈敢毀傷。”在傳統文化中就連人的身體頭發皮膚都被認為關系著世間萬物自然的規律,不能毀壞損傷它們,生命很顯然就被提到一個更高的感恩地位。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均把對生命的感恩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這是古人給我們飽含深意的教誨。中華文化中教給我們的是一點一滴,從小事做起的感恩態度。珍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到最后時刻決不放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珍貴的,同時生命也是脆弱的,一旦失去,永不復生。每個人都要熱愛自己的生命,感恩自己的生命,把更多的愛給更多的人。
當代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物質生活極大豐富,關于生命與尊嚴、生命與價值問題也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由車禍、溺水、跌落、燒燙傷、中毒、窒息、自殺、他殺等意外傷害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已成為危及兒童的首要原因。據調查: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相當于每天消失一個班。在這樣一個“生命教育”被提到一個很高高度的時期,幼兒階段對珍惜生命意識培養更顯得尤為重要。珍惜生命,這也是中華文化所傳達給幼兒的感恩意識。
大教育家羅素曾經說過,教育當一個人把所有知識都忘卻之后,心底能有所觸動,教育也就成功了。中華文化傳承至今,至于其中的感恩成分并不是教給幼兒學習古人“臥冰求鯉,事必親躬”,而是給幼兒一種精神的啟發,理念的傳達勝于形式的輸導。當幼兒在獲得別人的幫助之時能有所感激、感動、感恩,這樣中華文化才能成為幼兒感恩意識培養的源泉。
參考文獻:
[1]王立山.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北京:中國文藝出版社,1994.
[2]張錫生.中國德育思想史[M].長春:吉林出版社,1993.
[3]吳春明.關于“感恩”與“孝親”的思考[J].中國德育,2006.
[4]黃人頌.學前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6
1.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吐納八面來風,自信而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譜寫了萬里駝鈴萬里波的浩浩絲路長歌,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敦煌文化,歷經千年歲月,依然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兼容并蓄、博采眾長、開拓進取的文化自信。
2. 在長期演進過程中,中國人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比如,中華民族保持著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胸襟氣度,認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張“和而不同”“”,倡導不同文明和諧發展、和平共處,等等。這些思想體系和精神追求,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博采眾長的文化自信”。
3.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種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一言以蔽之,文藝是絕佳的精神食糧,觸及人的靈魂,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
4.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3000多年來,一代代中國學人焚膏繼晷、兀兀窮年,用智慧、汗水和家國情懷破譯了神秘甲骨文中的“文明密碼”,讓漢字散發出強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民族向心力,為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今天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堅硬磐石。
6.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文化軟實力的較量上,這樣的形勢倒逼著我們,必須堅定并增強文化自信,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一句話,就是用更有力的傳承發展,讓中國文化軟實力更硬、更強、更精彩,不斷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7. 我國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發展,不斷融合不同時期中華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體系。而中華文明也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時至今日,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實踐也充分證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動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保障。對每一位中華兒女來說,在新時代就要更加深懷自信,理直氣壯地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8. 事實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早已走向世界,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認可。我們還要深懷自信,在“不忘本來”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外來”,推動文化交流,消化吸收外來文化之精華,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9. 樹立全球意識、世界胸襟,倡導海納百川、兼容并蓄,主張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外來文化的基礎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使中華文化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
篇7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而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我們是民族的希望,我們更有責任傳承和發揚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傳承議論文高三范文2021,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承議論文高三1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女兒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說的那個歌星的經歷,正是由于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形成的。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可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了。對于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幾乎全都置于腦后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說到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人在為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學者不就是嗎?他積極提倡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多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化文化不能丟!因此,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會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須靠我們用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憶往昔,若不是司馬遷的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的鴻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時珍的跋山涉水,怎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萬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人淚?看今昔,是誰苦心鉆研十余載,終使兩星成?是誰奮斗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宏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他們是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繼承和傳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著。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若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傳承議論文高三2曾經有報道說,有記者到曲阜看到滿街都在賣《論語》,就采訪當地的老百姓,他們說,那些東西都是賣給外國人看的。可見,老百姓只是把《論語》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紀念品,并沒有對內容感興趣,并沒有當文化典籍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為驕傲的地方。我們要先自己多學習,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揚我們中國人擁有的傳統文化。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離去世界的舞臺。因為它使我們中國人凝聚,使我們中國人團結。
前段時間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華成語大賽就是一個很好的繼承傳統文化的方式,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公眾平臺,使人們重燃了對母語的熱愛,還有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弘揚的是中華傳統美食,更多的是透過美食宣傳積淀的中華美食文化。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十又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相得益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基因,已經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歷史長河中永遠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動民族復興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開啟更加燦爛文明的中華新紀元。面對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汲取還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還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還有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我們應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切實做到古為今用,使其更為豐富、更加多樣。
讓我們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中匯聚新的力量,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不斷前行,堅定奔向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傳承議論文高三3在當今開放的世界里,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里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伙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么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么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里掃掃墓,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于這個民族,它更屬于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么?快行動吧!
傳承議論文高三4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一直到今天的人類文明,無一不證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精神血脈,這個民族也將趨向滅亡。傳承中華文化,共建精神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歷史責任,更是時不我待的需要。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共建精神家園,要從我做起從小抓起。從一年級開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閱讀了《中華上下五天年》了解了從夏商周一直到民國跌宕起伏的歷史,歷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們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國為什么是文明古國之一,知道中國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圣人。對中華文化產生了興趣。
二年級時開始背誦《三字經》。《-規》里面講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師長之道,兄弟相處之道,朋友相處之道等等君子處世之道。以及我們坐。立。行待人接物的姿態。,讓我對中華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讓我領略一番中華五千天年歷史文化積淀的魅力。接著我又閱讀過《論語》。《大學》和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讀本,雖然閱讀起來比較費勁,但從里面能學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濃厚底蘊和內涵!
傳統文化曾一度被改革開放的浪潮沖淡,所幸的是現在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比如我們的小學課本就增加了《傳統文化》和《經典閱讀》課,這樣對每個孩子都進行了《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大大激發了我們傳承中華文化的興趣和積極性。很多電視臺都推出了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如《漢字聽寫大賽》。《成語大賽》都讓參賽者和觀眾對傳統文化有了能厚的興趣,不自覺的翻開書籍和字典查閱。
中華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血脈,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傳承中華文化,共建精神家園,是每個中國人責無旁貸的任務!
傳承議論文高三5每一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傳統,他們是奪目的,絢爛的,然而又在歲月中逐漸流失,碾滅,最后卻埋在了幾千年積淀的黃土下……
我想對此說些什么。
比如怎樣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傳承千年的精髓,以及怎樣讓新潮的現代人接受并且完全融入已有些生澀的傳統文化。這,是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然,其中不乏有佼佼者,他們巧妙地將流行和傳統結合得天衣無縫。我就簡單地談談音樂和飲食等幾方面。
1音樂。
首先,小天王周杰倫的《東風破》《中國風》就向我們展現了當代人的古典情節。并且讓很多原本不習慣古典的人們開始關注起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了,這不能不算是一大突破。其實《東風破》的歌詞淺顯易懂,不過是向我們講訴了一段現代都市人的愛與恨,但在樂曲的表現上,凄惻婉轉,帶有古韻,琵琶的演奏也烘托出舍與不舍間的幽冤。于是,很多追逐快餐文化的人被打動了以后,開始思索對于經典和悠遠的觀點,開始愛上了原本被他們遺忘的華夏文明。
除慈之外,王力宏的《花田錯》《龍的傳人》、陶哲《蘇三說》也是很好的例子。
2飲食。
這是一個講究創新的時代。人們很容易就對同一件事物感到厭倦,就連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也是一樣。不過,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在講究色、香、味、型之外又講究營養,這就是一種時代進步。一種文化再生。
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
歸根到底,我們只有準確是把握中華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特質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此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3服裝。
我們來粗略看看近幾年來的流行風吧。復古永遠都是主角,人們在稍縱即逝的流行中開始懷念。懷念古典的厚重,和經過歲月淘洗后的精致。
唐裝、旗袍、印花布、刺繡、扇子裝潢……它們已經生根在都市的塵灰中,已經在笑語盈盈里散發著脈脈溫情。
篇8
第一個重要經驗:提倡兼容并包
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延續五千年,與其巨大的包容精神有密切的關系。陳寅恪先生對中國文化中的包容精神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并認為這種包容精神在道教中表現得尤為鮮明,故將其稱為“道教之真精神”。這種真精神,具體來說也就是,面對外來的異質文化,我們一方面要吸取和接納,但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即一方面盡量吸收外來學說,另一方面又堅持自己的文化本位。這兩方面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但在中國文化中,此二者卻是可以兼得的。
大家很熟悉的兩個成語――有容乃大與虛懷若谷,很好地概括了道家文化的精髓。《道德經》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匯集百川,是因為它把自己的位置擺得低。“虛”,是道家最高的精神追求。只有在達到虛無境界之后,才會有物的生成與呈現。在自然界中也是這樣,若是沒有天地之間的虛無,萬物與人類就不可能生長。即使是人與人的交流,也需要以虛無作為空間。
第二個重要經驗:共同維護中華倫理的精神
在中國這樣一個具有宗法傳統的社會中,道教與儒家一起努力,共同維護著中華傳統的倫理精神。儒道兩家在義理上的關系,可以用和而不同來概括。
從儒道兩家的經典著作來看,老子和孔子的確存在學術上的分歧。《道德經》第18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第38章又說:“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從這兩章的內容可以看出,老子與孔子在倫理思想上還是有一定差異性的。盡管老子也認同仁、義、禮,但認為并非是根本性的存在,其地位應在道與德之后。《道德經》第67章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相對于儒家而言,道教更強調慈愛、簡樸、謙讓不爭。一言以蔽之,儒家以“仁”為核心,而道教則以“慈”為核心。
然而,儒道兩家的學術分歧并不影響他們共同建構中國的基本倫理規范。儒家以仁為核心,建構起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倫理標準。道教創始之后,對儒家的這套倫理標準,也持非常支持的態度。《太平經》說:“天下大事,忠孝誠信為大。”老祖天師在《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中說:“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無二心,便可為善得禮民矣。”這些說法基本上與儒家的倫理教條并無二致。也可以這樣說,在倫理思想上,儒道兩家盡管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精神實質并沒有不同。就各種信仰體系而言,他們在大的宗旨上是相同的,都力圖引導人們行善,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只是在一些具體的義理、制度上有所不同。正因為如此,在中華文化兼容并包的土壤中,這些多元信仰才能建構起中國人的共同倫理,并一起維護之。
在中國歷史上,道教對中國人基本倫理的構建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這一構建過程中,道教特別強調四個字:忠孝誠敬。忠孝誠敬這一基本倫理,既是儒、道兩家共同的基本價值理念,也是中華人倫道統的基礎。
在構建倫理規范時,道教在形式上不同于儒家。道教往往會把遵守倫理規范作為修道成神仙的基礎。宋代的凈明派提出“忠孝神仙”的概念。《凈明忠孝全書》謂:“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體皆愛……為仙道之根本。”凈明道不僅把孝看成是孝順自己的父母或孝順天下的老人,而且擴展為愛所有的生命,體現了道教“慈心于物”的追求。
第三個重要經驗:本土化
在中華共同倫理的建構中,儒釋道三家是既有爭論,也有融合的。在歷史上,外來文化只有經過本土化,并融入中華傳統的倫理精神,才有可能在中國站住腳。在這一點上,佛教與基督宗教在本土化問題上的經歷,可以帶給我們很多思考。
南北朝時期,佛教義理與中國傳統思想產生了激烈沖突。道教思想家顧歡在《夷夏論》中認為,產生于西戎的佛法,有些義理與中國的禮教是不相容的。《夷夏論》辯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于忠孝的問題,其實質是關于倫理的沖突。這場爭論,促進了佛教對自身義理的思考。在這之后,佛教逐漸接受了忠孝誠敬這一中國傳統倫理原則,并將其引入到佛教義理中,從而使自己融入了中華文化。
在中國,忠孝誠敬是中國文化本位的普遍倫理。一種外來宗教若想在中國落地生根,必須與之相認同。在《中國文明與世界――湯因比的中國觀》一書中,湯因比先生分析了明清之際天主教在華傳播的成敗,并提出了“高級宗教本質剝離論”的思想,他認為:“高級宗教是由本質的要素(教訓與真理)和偶然的、一時的地方附加物(未構成本質的儀式與提案)構成的,而且兩者密切聯系并共同存在。高級宗教的移植是把從高級宗教中剝離的本質注入到其他文明上,進而使其染上傳播地文明的特色;而強制地導入刻有誕生地文明色彩的附加物,就會受到傳播地社會的抵抗、拒絕、排斥,進而成為鎖國的原因。”
以利瑪竇為代表的最初來華的耶酥會士們正是因為放棄了自己的宗教“地方附加物”(如某些與中國的倫理風俗相沖突的禮儀),而把天主教的本質注入到了忠孝誠敬的倫理中,從而使天主教教義染上了中華文化的色彩,才使得天主教教義在中國士大夫中產生了一定影響,為教義的傳播奠定了可靠的基礎。但是,在所謂的“禮儀之爭”中,教皇克雷芒十一世當時認為中國人對皇帝及祖先的崇拜違反天主教教義,規定中國的天主教徒不許入祠堂行禮,結果引發清朝廷反制,嚴厲限制傳教士活動。
篇9
【關鍵詞】高校;武術教學;傳統文化
一、高校武術教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在5000年的發展過程,從不同歷史階段文化累積起來的,反映了中國不同時期的政治和經濟特點,具有其他文化無可比擬的傳承性,也是中華文化精神和知識發展的綜合。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僅存并且在不斷發展的國家,中華民族文化已經的影響已經深入到了國家和人民的每個角落,對人民意識、語言和行動等方面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武術是以中華文化理論為基礎,以技術攻擊方法為基本內容的體育形式,中華武術并非簡單的拳腳爭斗,而是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達成自我保護和強身健體的目標而進行的一種武術活動。中華武術包含著大量的創通文化因素,其發展進程與中華文化的發展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中華武術的發展可以稱得上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想要學好中華武術,不單要有扎實的身體素質,更要領悟中華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自我修身融入到武術當中,在掌握武術技能的同時,也能全面提高自我修養和素質。對于大學生而言,為了建設和推動國家的發展不僅需要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更要有強健的體魄,因此在大學的學習生涯中,要注重中國傳統武術的學習,從傳承傳統文化和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兩個方面,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水平。
二、高校武術教學中的傳統文化體現
中國傳統武術中包含著大量傳統文化因素,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強調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武術既要注重人身體素質的修煉,也要講究精氣神的訓練,要求習武之人形神兼備、身心俱修,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如形意拳講究的六合:手與足合、腰于膝合、肩與胯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就是天人合一、身心協調的應用。
(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精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在我國歷史中有許多英雄志士都留下了愛國主義的痕跡。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之類的愛國詩詞,或是名將戚繼光、岳飛等的壯烈事跡,都能夠表現出中華傳統文化愛國主義的氣節。一個缺乏尚武精神的民族不僅難以發展,更o法成為立足世界之巔的強國。只有通過弘揚傳統武術,推崇“正道直行、崇尚氣節”的精神,才能使中華民族擁有與世界諸多強國爭雄的資本。激勵人民面對民族和國家的壓迫,敢于奮起挑戰,為了心中所堅持的正義,不惜做出犧牲,在民族危亡時刻挺身而出,只有敢于反抗的民族才能稱之為一個強大的民族。而在高校中進行傳統武術教學,正有利于發展民族精神,增強每個人對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二)培養學生傳統道德精神
中華民族具有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特點,這種精神在中華武術上得到了發揚光大。習武之人在長期堅持不懈的鍛煉之中,會養成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磨練了習武之人的意志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大學生在武術學習的過程中,雖然不會像正統的習武之人那樣辛苦,但依然可以體會到武術學習過程中的艱辛,對大學生自強不息、敢于拼搏的精神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中華武術中,除了技擊技巧等方面,還有武德的存在。武德是中華武術中對于傳統道德觀念的體現,所謂習武先習德,傳統武術的門派中都把武德放在了極高的位置。會教育弟子們尊師重道,不可恃強凌弱。在武當和少林等武林大派中都有戒律的存在,作為約束弟子行為的準則。在高校中,可以通過武術教學的方法,培養大學生遵紀守法、尊師重道、重視禮節等多方面道德素質培養。
(三)體現中國傳統武術養生特點
中國武術的最終目的并非殺傷,而是強身健體。中國文化更加注重個人的修養,宣揚中庸思想,淡泊名利,重視養生和延年益壽。中華傳統武術也受傳統文化影響,將健身與長壽思想融入其中以中醫的理論想為依據,豐富了中華武術的方法和內容,也從促進了武術的觀念和意識的形成。大學生進行傳統武術的學習,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高校武術教學和傳統文化的結合方式
(一)創造良好的武術氛圍
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武術課,或在體育課范疇中進行武術教學,教學內容大多為簡單的簡化太極拳等,這些課程的設立對于大學生學習武術有著良好的推進作用。學校和社會各界應該重視和大力支持大學生進行武術文化的學習,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武術氛圍,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面發展。
(二)加強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中的武術教師都有一定的吳書記處,但對于武術文化的了解往往不多,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更加貧瘠。教師要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學習,深入了解傳統文化與武術文化的練習,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從多方面對于武術的教學能力進行提高。
(三)培養學生競爭和拼搏意識
武術除了其修身養性的作用,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拼搏意識。武術來源于冷兵器時代的軍事訓練和作戰,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競爭作用體現,對于中華武術的學習,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拼搏競爭意識,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創新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結語
中華傳統文化歷經5000年的發展和積淀,文化廣度深遠,而武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由學生進行繼承和發展。在高校武術教學過程中,應當著重結合武術與傳統文化,為學生展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學生成為繼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棟梁,提升學生精神和身體多方面的綜合素質。
作者簡介:李平(1974-),女,漢族,籍貫:湖南長沙市,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傳統體育,單位:湖南警察學院。
參考文獻:
篇10
中華文化追求“大一統”的價值觀是奠定和強化國家統一的牢固基石
中華文化對于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的意義,首先在于“大一統”價值觀長期以來深入人心,從而使統一成為人們所普遍認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時期,中華民族隨著內部凝聚力的不斷增強,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統”觀念。《詩經·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表達了這種思想傾向和價值取舍。而戰國時代“九州說”與“五服說”的盛行,則反映出人們的大一統觀念進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眾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觀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會。……九州就是中國,九州的完整代表著中國的完整”(唐曉峰:《“體國經野”:試論中國古代的王朝地理學》,《二十一世紀》2000年8月號)。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這種追求統一的思想趨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當時,西周社會創立的禮樂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沖擊,早期初始形態的“一統”格局趨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統的政治秩序,結果導致諸侯爭霸,混戰綿延,因而人們渴望重新實現政治上的統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這一點在當時大多數思想家的學說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雖然他們在追求統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見,但天下必須“定于一”則是普遍的共識。譬如,法家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強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孟子·梁惠王上》),并憧憬著“四海之內若一家”(《荀子·王制》)的局面。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統”觀念已成為人們普遍的精神寄托和政治信仰,并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一個重要內容。正是具備著這樣的思想基礎,當統一條件基本具備之時,才會由秦國通過戰爭的手段,橫掃六合,鯨吞六國,使這種政治理想變成了現實,“車同軌,書同文”,建立起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才會有繼秦而起的兩漢大統一,出現漢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繪的那幅國家“大一統”的理想圖畫:“四海之內,莫不為郡縣,四夷八蠻,咸來貢職。與天無極,人民蕃息,天祿永得。”(《后漢書·祭禮志》注引《風俗通》)
作為思想觀念的“大一統”,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并隨著歷史的演進而發展變化。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國土統一,“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禮記·坊記》);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全國上下高度一致,聽命于最高統治者,“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尊天子,一法度”;在時間概念上,它是指長久統一,千秋萬代江山永固,“至尊休德,傳之亡窮,而施之罔極”(《漢書·董仲舒傳》);在民族概念上,它是指“夷狄進至于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公羊傳解詁·隱公元年》)。這種以“統一”為理想政治秩序觀念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親身體驗到分裂割據給國家、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所謂“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所謂“白骨蔽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等等,都是關于分裂戰亂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巨大破壞的形象寫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統一的政治秩序下,社會生產的發展相對迅速,民眾的生活相對安定,國家的安全相對能得到保證。這無疑是比較理想的局面,可以實現人們向往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盛況。由此可見,對戰亂的厭惡,對和平的渴望,以及對中央集權的追求,使得統一既是統治者的政治雄心,客觀上也符合廣大普通民眾的意愿。
正因為“大一統”的理念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內心深處,成為人們衡量政治有序、天下有道的主要標志,所以自秦漢以降,歷史上雖然統一與分裂交相更替,但總的來說,統一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轉的總趨勢;割據分裂的局面雖然不時出現,但它始終無法為人們所認可,始終不能被承認為正常、合理的政治狀態,也始終被中華文化所排拒。即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統一也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廣大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崩,群雄并立,但各個政權的統治者大都以統一為己任,并以炎黃之后自居:諸葛亮倡導“還定舊都,漢室可興”,前趙劉淵以黃帝之后自居,后趙石勒贊賞劉邦不封六國之后,前秦苻堅渴求“平一六合”等均為明證。它從一個側面說明中華民族寧合不分的愿望是多么頑強而普遍。這種強烈的“統一”意識還反映在人們對“正統”觀的理解上。從政治學的角度看,古代“正統”說的主導傾向就是為“大一統”觀念作歷史哲學層面的論證。所謂“正統”就是指“王者大一統”。正如歐陽修所說:“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統矣。堯、舜、夏、商、周、秦、漢、唐是也。雖始不得正統,卒能合天下于一”(《居士集》卷十六,《正統論下》)。
千百年來,這種以“統一”為“正統”理念的思想普遍流行,進一步強化了人們認同國家統一的自覺性,成為中華文化培育統一意識、指導統一實踐、完善統一秩序的又一個顯著標志。
中華文化為中國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資源
在中國統一大勢不斷鞏固和發展的過程中,博大精深、與時俱進的中華文化不但起到了團結各族人民、促進國家統一的重要作用,而且為合理化解統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種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資源。這種作用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文化講求“用中適時”、“隨時以行”,要求人們把國家統一視為一個長期復雜的歷史過程。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用中適時、隨時以行是人們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思想方法論,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正是這種理性精神的集中體現。這種文化理念決定了人們在對待國家統一的問題上,能夠秉持現實客觀的態度,既充分肯定大一統的歷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冷靜看待實現大一統的艱巨性與曲折性。作為統一大略的制定者,尤其要注重統一基本條件的創造與統一有利時機的把握。而其基本原則就是“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國語·越語下》)所以,在一些特定的形勢下,要敢于面對暫時分裂的現實,先完成局部的統一,并肯定局部的統一對于最終實現國家統一的必要性,努力為將來的大統一局面的形成創造條件。譬如,在歷史上,戰國七雄爭戰之于秦漢統一、魏蜀吳三國鼎立之于西晉統一、南北朝分治之于隋唐統一、宋遼金對峙之于元明清統一等等,在當時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看來,都是走向國家大一統的必要環節,是“分久必合”的重要前提。在這個時候,對于當時的戰略決策者而言,關鍵是如何作好充分的準備,繁榮經濟,改良政治,增強軍力,從而在統一時機成熟之時,運用軍事、政治、經濟等多種手段,順應民心以結束分裂的局面,“宜當時定,以一四海”(《晉書·羊祜傳》)。與此相反,如果昧于時勢,企冀在條件不成熟之時“畢其功于一役”,則必然事與愿違,不但無法實現大統一,而且還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分裂局面。應當指出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云云,絕不是簡單的重復和循環,而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分”是為更高層次意義上的“合”作必要的鋪墊和準備,“合”則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從中國國家統一的歷史大勢看,秦漢統一的規模勝過宗周的天下一統,隋唐統一的規模超邁秦漢,有清一代的統一規模又遠逾隋唐,這正是國家統一大勢日趨增強的歷史印證。因此,可以這么說,“用中適時、隨時以行”的思想方法論,幾千年來始終維系著人們對大一統的堅定信心,幫助人們克服分裂與統一交替出現所帶來的困惑,推動著國家統一大業在曲折中不斷向前邁進。 第二,中華文化講求“守經用權”、“和而不同”,強調國家的統一是一個富有層次的文化現象,要求人們在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中實現穩步推進。“守經用權”指的是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統一,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指的是要正確看待事物之間的共同點與差異性的關系,更好地實現“一”與“多”的辯證統一。按照“經權”原則,“大一統”是人們必須嚴格遵循和不懈追求的“大經大法”。因此,建立“大一統”的政治秩序,既是歷代王朝一以貫之的最高政治目標,又對國家的統一與發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這種文化思想指導下,人們在堅守“統一”至上原則的同時,要“守經用權”,通權達變,從而為更好地實現“大一統”這一基本目標鋪平道路。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文化觀念則為人們追求與完成國家的大一統提供了哲學上的依據。它提醒人們,在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上,既要看到統一的必然性,又要承認統一的差異性。因此,中華文化始終強調,“天下”乃是有中心與邊緣之別的天下,有層次的天下。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五服制”的提出就是證明。而事實上,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擁有廣大的農業區,而且還有廣大的農牧業結合地帶和牧業區,地區差異很大,彼此的矛盾與沖突在所難免。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在全國雷同地推行“大一統”行政管理,顯然不切實際。因此,傳統的“經權”、“和同”思想正好為歷代的統一政治實踐提供了可事操作的方法。這就是要堅持“大一統”之“經”,以建立大一統的政治秩序為目標,全面推行中央集權制、郡縣制,積極經營邊疆,同分裂割據等違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行為作斗爭。同時,也承認統一的地區差異性、內外層次性,重視區域差別與文化多元。在統一實踐上體現出“通權達變”的理性寬容精神,對不同地區或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如形形的“羈縻”體制及政策,就既賦予了“四夷”邊疆在“一體”中的角色,體現了大一統的原則,維護了中央的權威;又“適天地之情”,“各適其性”,“地移而事移”,照顧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區生活方式和經濟文化水平的差異,做到了因時因地因人而治。這種“經權”、“和同”理論,無疑是國家統一的強大粘合劑。
第三,中華文化強調“王者無外”、“夷夏一體”,要求人們把國家統一視作一個民族融合的和諧形態,在實踐中追求各民族文化、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共同進步。中國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國家。因此,所謂“統一”就不單純是華夏漢族方面的問題,而是漢族與眾多少數民族共同關注與參與的歷史主題。換言之,統一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消除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畛域,實現民族大融合。中華文化有關民族問題的立場有兩大支柱:一是所謂“夷夏之辨”,鼓吹“用夏變夷”;一是所謂“夷夏一體”、“王者無外”。就前者而言,它承認諸夏與夷狄之間有差別,但這種差別不以種族歸屬為標準,也不以地域遠近為界限,而是以文明進化程度為標準。由于所處位置以及觀察角度的不同,占主體地位的華夏民族自然認為諸夏代表著文明與先進,夷狄代表著野蠻與落后,歷史的進程當以諸夏為中心,由諸夏的文明改造所謂的夷狄,“以夏變夷”,使夷狄逐漸向先進文明過渡,最終實現大同的理想。當然,對這種諸夏本位觀,國內少數民族不一定完全贊同,漢代時中行說與漢使辯論時亟論匈奴風俗文化之優長,就是證明。就后者言,“王者無外”、“夷夏一體”意味著天下乃是“統一”的天下,“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的普天之下、“六合之內”均為“皇帝之土”(《史記·秦始皇本紀》),所以,華夏的天子是全“天下”的天子。按照這個邏輯,國內不同的民族自然可以各處其所,進而走向融合,統一于天子的號令之下。這兩種民族文化觀念從本質上說是一個整體,互為彌補,共同作用于民族融合與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應該指出的是,“用夏變夷”的深層文化含義,是視夷夏關系為可變的實體,而非不變的頑石,兩者的區分僅僅在于道德、政治方面,而與血緣種族、地域環境無涉,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中國之”(《韓昌黎文集》卷一,《原道》)。夷狄可以進為中國,中國也可以退為夷狄。這樣便為歷史上少數民族推行漢化,入主中原,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民族大融合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至于“王者無外”,則是致力于化解國內不同民族的對立與矛盾,使其認同于“天下”統一的理想。強調華夏與各少數民族的和諧相處,并在時機、條件成熟之后一步步走向融合。這樣,便為歷史上開明的統治者推行“胡漢一家”的進步民族政策,維護大一統格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唐太宗倡言“天之生人,本無蕃漢之別”(《李衛公問對》卷中);強調“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資治通鑒》卷一九八,太宗貞觀二十一年)。雍正一再主張不得“有華夷中外之分”(《大義覺迷錄》卷一)。中華文化這種增進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溝通與聯系的價值觀,毫無疑問在促進民族融合、進而鞏固和發展國家統一大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繼承中華文化寶貴遺產再創中華民族新的輝煌
從中國歷史發展大勢看,追求統一、維護統一始終是中華文化的本質屬性與價值取向。千百年來,中華文化既為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也為人們參與這一歷史活動提供了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手段與方法。即使在今天看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也是深遠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國在歷史上長期保持了大統一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現代政治版圖,并為中華民族在向近代民族國家發展中培植了政治、民族和文化資源。自夏商周以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創造了條件;而自秦漢以降,儒家的“大一統”文化價值觀更是一以貫之,支配和規范著歷代傳統政治實踐,成為傳統政治運作的至上原則和行為方式。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都在不斷地鞏固多民族統一國家這一成果,各少數民族也都以融入到中華一體的民族大家庭為其發展的歸宿,從而使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不斷地得到鞏固和拓展。換言之,大一統文化觀念的深入人心,漢族與各兄弟民族在碰撞、融合、和諧的基礎上互動互補,共同發展,不斷增強政治與文化的認同感,這對于堅持國家統一大勢的健康發展、增進各民族間的凝聚力、向心力功不可沒。到了近代,中國雖然遭受到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但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國土的基本統一,表現出堅不可摧的民族力量,這不能不歸功于以統一為宗旨的中華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