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18:44: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漁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漁業

漁業局加快現代漁業發展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

為加快我縣漁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步伐,進一步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現就發展現代漁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現代漁業的總體要求和任務目標

我縣地處黃河灘區和東平湖二級湖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近年來,我縣淡水漁業發展穩居全市各縣市區前列,呈現出以養殖為主、養護與結合并重的發展格局,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持續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前我縣漁業發展仍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漁業生產方式較為粗放,水產品質量不高,對資源環境的保護力度仍需加大,加快發展現代漁業任務艱巨。

發展現代漁業有利于提升漁業經濟運行質量,有利于促進漁業增效、農民增收,有利于推進生態文明、和諧社會建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漁業實際,發揮地方比較優勢,堅持“生態、高效、品牌”三個理念,突出“質量、安全、效益”三個重點,以建設東平湖二級湖區、黃河灘區、高速路取土區、京九鐵路取土區和廢舊河道漁業為主體,優化產業布局,轉變發展方式,提升漁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努力把我縣建成區域布局合理、產業結構優化、地方特色鮮明、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漁業經濟強縣。力爭到2010年,全縣漁業總產值達到3.9億元,年均增長9%;水產品總產量達到2.8萬噸,年均增長6%。

二、著力培植優勢主導產業

查看全文

×鄉鎮漁業生產情況

魯橋鎮位于南陽湖東西兩側,擁有湖水面積28萬畝,是典型的漁湖業鄉鎮。近幾年來,我鎮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關于漁業生產的有關規定和文件精神,按照市、縣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漁業增產、漁民增收、漁鎮穩定”這個中心,遵循“以法興漁、服務漁業”的方針,采取得力措施,狠抓漁業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克服了種種困難,在監督檢查漁業法規的貫徹執行,漁業資源的保護、增殖、開發和合理利用,維護漁業生產秩序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漁業違規案件逐年下降,漁業資源逐步回升,漁業生產秩序呈現愈來愈好的發展勢頭。

一、漁業生產情況

(一)加強湖區管理,繃緊依法生產之弦

1、領導重視,制度落實。一是及時調整并充實了鎮政府湖區管理開發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為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明確了各部門的責任。二是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由分管領導主持的漁業生產工作會議或座談會,研究全鎮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落實整改措施。今年以來,鎮政府針對不同時期存在的問題,先后召開多次會議對湖內挖沙作業船和打擊湖內違規捕魚行為等問題進行研究部署;三是每逢大風來臨,鎮里主要領導都要按照分工,負責駐守到各漁業村、漁業養殖場等重點防范部位現場指導對養殖設施進行加固、落實漁船就近返岸避風。

2、加強漁業法規的宣傳教育,切實提高群眾依法興漁意識。我們每年都組織漁業部門舉行漁業街道專題培訓,并結合伏季休漁,在全鎮開展漁業法規的宣傳教育和咨詢活動。同時,我們還對漁業生產知識進行培訓授技,大大提高了漁民的養殖積極性。

3、加大打擊力度,規范漁業生產秩序。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水產養殖用藥、養殖設施加固等巡查,嚴厲打擊水產養殖違法行為,維護湖區漁業生態環境。針對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部分養殖戶使用違禁農藥造成漁業生態環境破壞的漁業違法行為和破壞漁業資源的“電、炸”魚違法行為,重點加大查處力度。同時,加強與縣漁政部門的溝通聯系,共同打擊非法湖內取沙行為,蹲點監管,采取疏導與處罰相結合的措施,使今年全鎮非法采沙作業船舶比往年有大幅度減少。目前,全鎮漁業生產秩序井然,漁業發展前景廣闊。

查看全文

漁業保險研究論文

[摘要]北部灣是中國的四大漁場之一,漁業是北海的支柱性產業。然而,北海的漁業保險發展還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本文結合北海漁業保險發展的現狀,在分析北海漁業保險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基礎上,依據環北部灣區域經濟圈和泛珠三角經濟圈以及西南六省(區、市)的區域經濟合作的歷史機遇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對策,以更好地促進北海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關鍵詞]漁業保險漁業保險經營主體漁業保險法規北海市

一、廣西北海市漁業保險的現狀

北海市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北海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捕撈的龍頭,全區70%的漁船都集中在北海市,漁業也是北海的傳統優勢和支柱性產業。2007年北海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104.26億元,比上年增長3.04%。其中漁業產值為54.36億,占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的52.1%。水產品產量98.28萬噸,比上年增長1.81%。隨著漁業的快速發展,北海漁民對漁業保險的需求也更為迫切。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北海分理處下轄電建、地角、港管和潿洲等5個代辦處。截止到2007年底,轄區共有大小漁船8700多艘,其中220kw以上大功力漁船2200艘,漁業人口28萬人。近幾年來,該分理處在上級漁業主管部門、業務部門和當地政府部門的正確指導和支持下,認真結合北海實際,充分發揮全體干部職工的積極性,真抓實干,努力開拓漁業互助保險,使參保漁船和漁民數量逐年提高,互保費收取額也逐年增長,2007年互保費收入突破了320萬元。

二、北海市漁業保險存在的問題

1.漁業互保投保率低,覆蓋面不全,應對風險能力差

查看全文

漁業養殖與增殖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漁業養殖與增殖管理,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現代漁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省管轄范圍內從事漁業養殖與增殖及其他相關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漁業養殖與增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護水域環境和生態安全,促進漁業養殖與增殖的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協調本轄區內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目標考核制度,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總責。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漁業養殖與增殖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考核漁業富民制度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行動》和《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為鼓勵先進、促進工作,縣委、縣政府決定以創建“漁業富民行動”為抓手,通過設立考核指標,引導我縣加快漁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帶動全縣漁業整體素質和效益的提升,實現農民漁業收入的增加。

一、指導思想

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推進漁業產業化進程為重點,按照“轉變觀念、創新養殖模式、挖掘潛力、提高效益”的工作方針,全面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著力培育一批水產養殖大戶、水產經紀人、漁業經濟合作組織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努力發展特色漁業、外向漁業、生態漁業,促進漁業產業集群和區域經濟發展,實現由漁業資源大縣向漁業經濟強縣的跨越,為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通過漁業富民行動,提高水產養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組織化水平,主要養殖水域規劃布局科學,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健康養殖技術得到推廣,水產良種覆蓋率得到提高,水生動物病害防控能力增強,漁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產業素質進一步提高。**末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16萬畝以上(不包括稻田養殖面積),較**末增加2.5萬畝。全縣水產品總量6萬噸以上,較**末增長64%,漁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20%左右,標準化生態養殖示范區優質水產品產量占總量的50%以上;全縣農民人均漁業產值超過800元,較**末翻一番。

三、主要內容

查看全文

漁業養殖座談會講話

同志們:

一、認真學習領會《辦法》的總體思路與主要原則

在傳統漁業經濟中,主要以自然資源的捕撈為主。隨著捕撈強度的不斷加大,漁業自然資源日趨減少,漁業養殖與增殖在現代漁業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我省漁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隨著漁業養殖與增殖工作的迅速發展,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如,漁業苗種管理無序、水產品質量檢測與投入品管理制度不健全、增殖行為不規范、漁業防疫機制不完善、監督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等。這些問題已嚴重威脅到水產品質量安全,影響到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漁業發展的新形勢,省海洋與漁業廳早在2*年開始即著手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立法調研工作,并于*年初完成了《辦法》草案的初稿。*年,波及全國的“多寶魚事件”發生后,社會各界對水產品質量“抓源頭、保質量”的呼聲日趨高漲。為此,省海洋與漁業廳加快了《辦法》的起草步伐。*年初,為確保立法質量,省政府法制辦和省海洋與漁業廳抽調精干力量,組成了《辦法》草案起草小組。起草小組在深入到漁業養殖與增殖單位以及捕撈企業進行調查研究的同時,組織召開了多次專家和基層工作者參加的座談會、論證會。根據專家學者和有關單位的意見和建議,起草小組及時調整了起草思路,經反復醞釀、討論,我們最終確立了《辦法》的總體思路為:以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以規范漁業養殖和漁業增殖行為為主線,加強疫病控制和監督檢查為輔助,對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漁業養殖規劃、養殖調查評估、藥物殘留檢測、水產品生產記錄、漁業增殖項目管理、增殖保護區、疫情應急制度、違法行為記錄以及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等制度進行重點規范;對現有法律、法規中不便于實際操作或者已經不適應實際需要的部分,根據上位法規定的原則和精神進行補充和完善。

起草這個《辦法》,主要遵循了三項原則:一是一致性原則。《辦法》作為漁業法、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配套規章,必須維護上位法的嚴肅性、權威性,與上位法規定的制度保持一致。二是協調性原則。《辦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妥善處理好與相關部門法的關系,準確體現了上位法的立法宗旨,維護了漁業養殖與增殖單位的合法權益,努力實現漁業養殖與增殖、水產品生產經營、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協調。三是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原則。《辦法》在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查找、梳理我省漁業養殖與增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著力解決工作中最突出、群眾最關心的焦點問題。內容設置注重實效,突出*特色,對法律、法規已有明確規定的內容,一律不再重復;同時又確保各項規定明確、具體、有力,切實可行,便于操作。

二、正確理解和把握《辦法》所確立的各項制度和措施

查看全文

市漁業情況小結

加快現代漁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推進我市漁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工作。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瀘農科聯辦函〔2010〕1號文件精神,現將今年我市漁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工作情況總結于后:

一、水產品試驗養殖方面。一是特種水產品——泥鰍的試驗養殖,我市2009年進行20戶試驗經2009年10月28日雙加鎮和長安鄉3戶的測產:平均畝產達到317.4公斤,折合畝純收入1245.67元。試驗獲得成功。今年我市繼續試驗推廣,如雙加鎮孫大春去年泥鰍養殖25畝,今年擴大到57畝,增加了22畝,現長勢良好,今年預計泥鰍平均畝產超過400公斤,畝純收入1600.00元,總純收入可達91200元。二是古藺縣2008年首次引入冷水性魚類—-虹鱒在黃荊鄉、德耀鎮進行試養,養殖面積50多平方米,經歷伏季高溫考驗,生長正常,魚體由2克增長至800——1100克,產魚300多公斤,取得了成功后,今年繼續試養,養魚面積增加到300多平方米,現長勢良好,預計產魚1500公斤以上。虹鱒的試養成功對古、敘山區縣有效利用溶洞冷泉水及北部高海拔山泉水發展名優特色的冷水性水產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繼續實施科技之光行動計劃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江河金屬船體網箱名優魚養殖項目2006年列入“市科技之光行動計劃”項目,2009年達到1.22萬平方米,產魚2440.56噸,產值5779萬元。比2008年新增產值1005.6萬元,新增稅利502.8萬元,今年穩步發展,預計產量超過2500噸。

三、開展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工作。今年3月,全市出動機關干部和科技人員319人次,出動車船90輛艘次,到達85個鄉鎮,舉辦各類講座、培訓班34場次,受訓3455人次,放映科技電影、像12場次,觀看1500人次,水產科普掛圖55幅次,觀看24150人次,推廣水產新技術3項,書寫宣傳標語139幅條,印發宣傳資料50250份冊,技術咨詢12770人次,科技之春科普活動經費開支近9萬元。

四、鞏固發展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我市去年有14個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社員653戶,養殖規模3.9萬畝,年收入9500萬元;今年達到23個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有社員981戶,養殖規模5.1萬畝,年收入1.5億元,新增9個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

五、漁業新村建設方面。今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水產會議精神,認真部署、促進新農村建設水產發展工作。我市2008年至2009年爭取到省上投資漁業村基礎配套建設項目資金100萬元在瀘縣加明鎮羅橋村和太伏鎮雙石村實施;2010年再爭取省上投資100萬元在瀘縣立石鎮下灣村和云錦鎮龍井村實施,項目正在進行中;龍馬潭區雙加鎮雙加村漁業新村建設也初具雛形;成為我市規模化水產養殖示范片。

查看全文

漁業安全規章制度

一、要加強對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建立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實行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責任制和行政責任追究制。

二、生產經營單位是本單位漁業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應當依法加強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漁業安全生產條件。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漁業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對各自職責范圍內的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三、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漁業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

四、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履行下列安全生產要求: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并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查看全文

漁業船舶報廢補助計劃

為規范本市海洋漁業船舶報廢拆解工作,根據農業部、財政部《海洋捕撈漁民轉產轉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和農業部《漁業船舶報廢暫行規定》,特制定本操作規程。

一、組織領導

在“*市實施海洋捕撈漁船控制制度,推進漁民轉產轉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設漁船報廢拆解工作專家組,專家組設在*漁港監督局(*漁船檢驗局)。

各區(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海洋漁船報廢拆解工作。

二、海洋漁業船舶報廢補助申請

1、漁船報廢拆解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查看全文

漁業規制研究論文

1規制經濟學

規制經濟學是上世紀70年代在西方國家產生并發展起來的,研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如何對市場微觀經濟體進行干預管理的產業經濟學分支,經濟性規制主要研究政府在約束企業定價、進入和退出等方面的作用,如漁業中的許可證制度就是經濟性規制。

規制經濟學發展至今經歷了規制公共利益理論、規制俘虜理論、規制經濟理論、可競爭市場理論以及激勵性規制理論五個階段(周慧許長新,2006)。通過對其發展過程的研究,范合君等(2007)總結出西方規制經濟學發展的八大特征,其中規制內容從經濟性規制到社會性規制演進,規制手段從傳統規制手段到激勵性規制手段演進與漁業規制相關,特別是規制手段的變遷。傳統的漁業規制沒有改變過度捕撈的激勵,而基于產權的漁業規制如可轉讓的個體配額(IndividualTransferableQuotas,ITQs)就是一個激勵性的漁業規制。

2漁業規制目標

漁業政策目標包括兩個方面:經濟上的和環境上的。一方面,政府應該保證漁民獲得應有的利潤,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保護海洋環境,避免過度捕撈。在現實社會中,漁業資源是一種公共資源,它具有非排他性和可耗竭性的特點,隨著捕撈者的增加,擁擠成本也會越來越大。漁業的這種開放獲取的性質主要帶來了以下問題:①經濟上和生物經濟上的無效率。與私有產權相比,開發獲取導致付出較多的捕撈努力但是獲得較少的收益。并且,高水平的捕撈努力使得生物經濟學的均衡魚存量低于最大持續產量。②過度捕撈。由于漁業幾乎沒有進入的技術障礙,因此人人都可以進入該部門。在這種情況下,漁民總是試圖捕撈更多,因為如果他們不這么做,別人也會這么做。這就產生了“捕撈競賽,導致漁業資源的迅速減少甚至耗竭。

盡管有學者認為水產養殖是一個避免過度捕撈并且滿足不斷增加的對海產品需求的好方法,但是它也會帶來一些環境問題。首先,發展水產養殖可能會毀壞海岸的地貌,破壞某些生物的棲息地。例如,在我國,許多紅樹因為水產養殖而遭到砍伐,而由此整個紅樹林生態系統也遭到了難以修復的破壞,這些損失難以彌補。另外,過多的水產養殖會降低水質,而修復水質,清潔沉積物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此,要解決漁業資源開放性獲取所帶來的無效率和過度捕撈,在經濟與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能僅僅靠用水產養殖業來代替漁業。政府必須通過一系列的管制措施來糾正開發獲取帶來的問題,彌補市場失靈,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漁業規制目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