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養殖技術培訓范文

時間:2024-01-03 17:50: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漁業養殖技術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漁業養殖技術培訓

篇1

引言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TVET)如今面臨巨大的需求、挑戰和機會。勞動力市場正在快速變化,教科文組織會員國面臨的眾多緊迫問題包括青年人失業以及社會隔閡。在世界范圍內,各國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都期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能夠滿足從減貧、糧食安全和社會和諧到經濟增長和競爭力的多種社會經濟發展關鍵問題。

在長期存在失業和就業不足的情況下,青年人本身要求有更多的教育與培訓機會,要求改善教育培訓與工作領域的相關性。自營職業需要有創業技能,并且雇主所要求技術和能力的范圍與水平日益提高,需要兼備技術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盡管在全民教育(EFA)運動范圍內外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目前能夠學習掌握當今不斷變化的工作領域所需要的技能、技術和態度的青年和成年人簡直太少了。此外,所提供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大都與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聯系不緊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方面所做的貢獻不及預期的大。盡管目的是支持社會流動,但一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制度和方案局限了學生未來的前景,強化了社會不平等。

本文件是2012年5月13~16日在中國上海舉行的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大會的主要工作文件:大會的主題是“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轉型:培養工作和生活技能”。文件是以《教科文組織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戰略》(2010~2015年)規劃的教科文組織一項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世界趨勢與問題的初步研究結論為基礎撰寫的。其目的是為大會各次會議的討論提供信息資料,引發批判性思考,推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的未來發展。

教科文組織的研究深入考察了自1999年在首爾舉行第二屆國際大會以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的主要趨勢和政策發展。這項工作有兩個主要目標。首先是分析自第二屆國際大會以來在更廣泛的發展趨勢內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的世界趨勢;其次是促進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概念辯論和政策辯論,以應對各種長期挑戰,向未來領域邁進。

這項研究評估了現狀,并探討如今在這經濟不穩定時期,可以采取什么政策措施以利于更多青年和成年人通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學習和提高技能。

盡管1999年以來在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及其政策和改善協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研究認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面可用的分析工具和政策辦法不足以應對目前和未來的挑戰。直到現在始終有一種傾向,就是只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戰略和政策的設計、實施、監測和評估進行片面分析。

鑒于技能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且技能要求正在發生快速變化,研究認為各國有必要通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高技能培養的數量和質量。不過,研究認為,單純通過擴大現有模式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來惠及更多青年和成年人并非解決之道。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概念化、管理、供資和組織必須發生深刻變革,使個人和社會為未來做好準備。

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審查了來自世界各個地區很多國家的證據,目的是查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發展和政策選擇方面的趨勢。研究將這些發展變化置于更廣泛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來看,從而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現狀,以及對政策倡議如何能夠更好地讓個人和社會為未來做好準備,做出有充分依據的評估。這項工作的主要附加值在于,倡導以一種更加一體化和注重發展的分析方法來考慮各國特有的國情。研究贊成更多地關注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勞動力市場、教育和環境有關的政策以及能夠共同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其他相關政策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引起對改革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必要性的關注,還能夠讓人領悟到這一改革對政策制定者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可能意味著什么。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國家、地區和國際議程上已經占據重要地位。隨著2015年這個全民教育目標和千年發展目標預定實現日期的臨近,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國際上受到極大關注。教科文組織目前正在研究該領域兩項準則性文書的前途,即《技術和職業教育公約》(1989年)和《修訂的關于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建議書》(2001年)。2012年,同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大會和教科文組織關于世界趨勢與問題的研究一樣,《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也在研究技能培養方案如何能增加青年人獲得體面工作和過上更好生活的機會。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很有希望在2015年之后的國際教育和發展議程中占據突出位置。

由于受到歷史因素、教育和培訓理念以及工作安排的很大影響,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范圍多種多樣,國與國之間差異巨大。本研究涵蓋在正規經濟和非正規經濟等多種環境中向青年和成年人提供學習機會的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范圍多樣化的后果之一。是難以收集和分析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數據,難以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制度進行有意義的比較。本研究并不試圖總結或推薦現成的解決辦法,而是要為關于如何順利改革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以為更廣泛的發展重點做出貢獻的辯論提供依據。

教科文組織的這項研究旨在讓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的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關方了解教科文組織會員國中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全貌。本文件以及文件所基于的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全球發展及其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影響。該部分查明并分析了自1999年在首爾舉行第二屆世界大會以來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產生影響的一些重大發展變化。其中包括人口趨勢、勞動力市場趨勢、技術創新、全球化的影響、教育改革以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包括氣候變化以及和平與安全考量。

研究認為,這些發展趨勢正在影響未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形成和實施的環境,并且將影響到它們的成功與否。雖然這些趨勢中的一些在1999年已經很明顯,但在那以后形成了新的特征,并且出現了一些更為重要的因素。研究考慮了這些發展變化可能對工作領域的影響以及對技能需求的影響。

第二部分:分析透鏡、政策領域、挑戰和新領域的開拓。該部分首先詳細闡述了將三個透鏡相結合的創新分析方法,這三個透鏡是:經濟透鏡、公平透鏡和改革透鏡。這些透鏡同時使用,能夠幫助人們對各國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有一個“盤點似的”認識,對于改革、未來的政策選項和可能性而言,也許需要考慮這些方面。本研究這樣做有助于為一種新的、更加全面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分析和改革方法打下基礎。

第三部分:促進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改革的伙伴關系。該部分以第二部分所述的盤點工作為基礎,認為有必要改變現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制度的遠景與核心特征,以便擴大對青年和成年人既實用又有吸引力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學習機會。第三部分強調改革可能要靠國家自主決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政策和戰略,以及在更廣泛的發展遠景內的新型伙伴關系。關鍵的必要條件可能是:加強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系統的多方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合作關系、國內利益相關方的能力建設、強大的知識基礎以及國際社會的支持作用。

第一部分:

全球發展及其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影響

第一部分回顧了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有重大影響的全球發展變化。其中包括人口趨勢、勞動力市場趨勢、技術變革、全球化、教育改革、可持續發展問題,以及和平與安全考量。所有這些都值得在制定實施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中加以考慮。

教科文組織會員國早就認識到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潛力,教科文組織在這一領域有兩項準則性文書就是證明。第二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的與會者們指出,21世紀將以知識、信息和傳播為特征,并且強調需要一種新的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這是全球化與信息和傳播技術(ICD)革命的結果。大會強調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促進和平文化、性別包容、無害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國際公民意識方面的作用。2004年《關于學習促進工作、公民意識和可持續性的波恩宣言》進一步闡明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對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

當展思想要求解決自然資源、環境和氣候所受到的壓力問題,還要求有能力解決和應對人口、社會經濟、就業和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改變,以及技術變革、全球化及和平與安全之類的其他因素導致的新壓力。所有這些因素如今正在影響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長期結構性政策環境,并對其做出適應性和創新性響應的能力構成挑戰。能否更好地了解今天和未來所需的技能、知識和態度并確保以切實有效和公平的方式教授和學習符合時代需要的各種技能,將決定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長期貢獻的大小。現在將依次考慮全球各種重大的發展變化。

1.1 人口趨勢

在發展中國家,過去10年里人口繼續快速增長,14歲以下人口的增長速度更快。在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加速。隨著幾乎所有地方的生育率下降以及世界大多數地區的預期壽命增加,老齡化現象正在成為今后數十年的一個巨大挑戰,盡管其影響在各個地區將參差不一。

據聯合國稱,在當前10年期間,全球工作年齡人口將增加大約6億。最不發達國家(LDC)中預計增加的人數最多,到2020年將比2011年增加近4.6億工作年齡人口。不過,在同一時期,發達國家的工作年齡人口將減少近1700萬。

這些人口變化以不同方式影響了并將繼續影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市場以及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在發達地區,老齡人口將繼續對社會保障支出和公共財政構成壓力。這導致制定旨在推遲退休年齡的新福利政策,從而充分利用年齡偏大但身體較健康人口的生產潛力。各國政府有必要加大這方面的支持力度,實施促進繼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有效立法、制度和供資安排;鼓勵(例如通過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于提高技能,包括對以往學習經歷的認證;并且利用適當的終身職業指導和咨詢方法。在欠發達地區,人口趨勢將迫使勞動力市場創造就業機會,從而為不斷增多的受過較好教育的勞動力提供體面工作。從技能培養的角度看,這需要擴大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的學習機會,尤其是給青年人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能力,以便他們能夠應對勞動力市場的挑戰。通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增加學習機會還需要改進創新供資機制以及公共、私人和民間社會利益相關方之間在所有層面的新型伙伴關系、網絡和聯盟。

由于上文提到的不斷加大的人口差距、環境變化的影響、全球政治和經濟新動態、技術革命以及社會網絡的擴展,國際移徙的規模和復雜性都有可能繼續增加。因此,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資歷證明的國家特性受到挑戰,人們越來越期望資歷證明能體現其地區和國際價值。另外,在外國生活和工作的權利與資歷證明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承認資歷的問題上有效開展國際合作與對話能促進技能的流動。

1.2 勞動力市場趨勢

過去10年中,青年人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全球經濟危機使得情況進一步惡化。在這一背景下,不久的將來情況大有改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失業率上升是一個較長期的趨勢。例如,1999至2008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47%,但全球失業率僅下降了0.7個百分點,從6.4%降至5.7%。國際勞工組織(OLO)和國際勞工研究所(NLS)的預測顯示——即使是在樂觀分析的情況下——根據目前的增長估計,發達經濟體的就業增長預計至少在2016年以前無法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2012年全球就業趨勢》報告,世界將來面臨著在接下來的lO年中創造6億個生產性崗位以實現可持續增長和維持社會和諧的“緊迫挑戰”。

政策制定者們常常強調技能的供求不匹配是青年人失業率高和從學校出來后難以找到工作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技能的供求兩方面,各國面臨的挑戰各不相同。在一些國家,高失業率與嚴重的技能短缺并存,在另一些國家,有技能的人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企業越來越需要通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掌握了更實用技能的人,這進一步加大了對于技能不匹配問題的政策考量。例如,2000年以來世界銀行在大約90個國家開展的企業調查——其中幾個國家接受了重復調查——表明,技能上的制約對公司取得業績是一種阻礙,尤其是在蓬勃發展的環境中。

在非正規部門也存在技能不匹配的情況,如缺乏基本的讀寫和計算能力、更廣泛的生活技能、職業和創業技能以及公民技能。此外,還缺乏勞動權利,童工更是令人擔憂的問題。

1.3 技術變革

在技術進化的歷史上出現了一波波以某些能源和某種發明為基礎的創新浪潮。盡管各國受到的影響不同,但每一波創新浪潮(如,蒸汽機、電)都會對社會創造財富的方式產生直接的影響,也能提高生活水平。

創新浪潮一波接一波,時間序列顯示其相關持續時間變短了。換言之,從新技術出現、普及到被更新的技術取代,這一期間正在變短,陳舊技術過時的速度超過以往出現創新浪潮時的速度。

這一快速的技術進步意味著勞動力不僅需要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還需要培養快速適應新興技術所需的通用技能。

1.4 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化

預計將發生新一波全球化,體現出多極世界的新秩序。與此同時,持續的經濟波動以及對債務、貨幣和失業的擔憂將繼續擾動全球經濟。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經濟發展仍將極不均衡。

鑒于技能在決定一個國家從全球化中獲益的能力中具有核心作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在幫助各經濟體突破低技能平衡方面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擴大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參與有可能對一種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起到支持作用,這樣的全球化能讓更多個人和社會受益。

全球化背景下快速變化的技能需求加大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支持經濟增長和競爭力方面的作用,而經濟增長和競爭力又能支持創造就業機會。因此,如今有更多國家需要訓練有素的并且持續更新僅通過基礎教育無法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勞動力。

1.5 教育改革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技能的形成是一個生命周期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面的投資能否成功地轉化為有價值的技能受到以前的教育程度的影響。

正如教科文組織《2011年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所指出,基礎教育質量不高以及大量兒童失學令全民教育運動的成果黯然失色。教育程度低的兒童會越來越多地面對影響其未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面學習的障礙。

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的《2011年全球教育摘要》強調全世界對中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該報告指出,2009年有88%入讀小學的兒童達到了這一教育等級的最后一個年級,而1999年只有81%。由于中等教育入學人數必然增加,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也可能擴大和變化,這取決于政治抉擇。在許多國家,普通課程與職業課程之間的界限正在日益發生變化并變得模糊不清,導致了某些形式的“雜交”,這會弱化基礎理論課程與針對特定職業的職業課程之間的傳統二分法。

在普及中等教育方面取得的進展引出了增加中等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機會的問題。作為擴大了的中等后教育與擴大并深化了的工作領域之間的銜接,包括學生、雇主和出資人在內的主要利益相關方要求提高與勞動力市場的相關性。這又導致教育系統和機構努力證明現有學習方案與工作領域之間的關聯,尤其是通過中等后教育的不同形式職業化。

1.6 可持續發展問題

由于自然資源、環境和氣候所承受的壓力,必須從高耗能和高排放型經濟向節能清潔的生產和服務模式轉變。經濟的綠化意味著技能需求將改變,因為不僅會出現新的產業和職業,而且在現有職業中還會出現許多新的技能組合,影響到培訓的需求與提供。根據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考量,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必須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和新的經濟和社會需求,通過相關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為所有青年和成年人提供終身學習機會,同時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根據即將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會議20周年峰會)的網站,“可持續發展強調對各級決策采取全面、公平和有遠見的辦法。它強調的不僅僅是強勁的經濟表現,而且也強調代內和代際公平。它取決于對公共和私營部門決策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目標進行統一和平衡的考慮。”

在這一廣泛的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特別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聯以及“綠色經濟”和“綠色社會”的概念。

1.7 和平與安全考量

和平與安全考量以多種方式貫穿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和戰略,在政策領域日益凸顯出來。研究認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沖突后重建中,包括在前戰斗人員重新融入社會以及受影響人的社會一經濟復原方面,可發揮關鍵作用,是通過促進社會包容、社會和諧和公民意識來預防沖突的一種手段。然而,在現實中,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并非總是發揮團結的作用,這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提供按性別、社會階層、語言、文化或宗教劃分時最為明顯。在一些歷史上出現過分裂的社會,設法通過合并以前各自為政的公共機構和系統來支持重建與和解。在這種情況下,對國家建設、和平與安全的考量可以從政治上有力推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改革。

1.8 結論

顯然,這些發展趨勢錯綜復雜,在不同的環境中以不同的方式顯現。每種趨勢對通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促進技能培養的影響,在國與國之間有所不同。因此,該研究提醒人們,不要從討論發展趨勢直接轉到討論相關政策選項。評論認為,應更加注重那種進一步聚焦于環境、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和發展目標之間關聯的全面分析方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需要發揮創造性和創新性,借鑒并超越以往的經驗。

第二部分:

分析透鏡、政策領域、挑戰和新領域的開拓

第二部分研究政策制定者如何才能通過將三個連鎖的分析透鏡,即經濟、公平和改革透鏡應用于經過徹底審查國際經驗確定的10個政策領域。來改進和改革現有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第二部分還進一步探討各種長期挑戰,以及如何通過將各種議題引入全球辯論來開拓新領域。

2.1 分析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的透鏡

成功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和改革必然觸及多個錯綜復雜的政策領域。可以從其對解決一些相互關聯問題的潛在貢獻和實際貢獻方面了解這方面政策。從觀察來看,目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面的分析工具和政策辦法不足以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為了全面勾勒和審查各個政策領域,研究采用了下列透鏡。

1.經濟透鏡:用于研究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效率和成效,以及其問責制、響應力和吸引力。

2.公平透鏡:用于考慮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促進技能的獲得、公平和包容的程度,以及了解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對所有人的影響。

3.改革透鏡:用于從終身學習的角度考察經過改革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各種可能性,更加注重具體環境,更加側重于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2.1.1 經濟透鏡

經濟透鏡用于分析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支持已工作學生取得有利結果方面的效率和成效,以及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能夠在什么程度上滿足勞動力市場對技能的需求。為了達到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經濟目的,還有必要考慮問責制、響應力和吸引力問題。

加強問責制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來說是一個重要問題,設法使各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系統更加負責是一個重大挑戰。在這方面,提高政策制定者、系統、機構和辦學者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回應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面不同利益相關方的呼聲,并且在規劃和政策制定過程中考慮他們的意見,這一點至關重要。近年來,為在教育系統與地方、國家和地區勞動力市場和經濟之間建立一種反應更靈敏的關系作了許多嘗試。各項改革也強調了需要提高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對有可能參與的學習者、其社區和雇主的吸引力。

2.1.2 公平透鏡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應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技能,不論男女,不論階層、種族、年齡、殘疾與否或者其他社會屬性如何。要想使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與勞動力市場的相互作用中有效促進公平,就必須從入學和結果兩方面考慮公平問題。

在考慮入學的公平問題時,重要的是重申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入學方面的不公平也是高度結構性的。初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的入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水平和社會經濟特征及其他特征,是對那些已經擁有相對優勢的人的獎賞。女性,尤其是那些帶小孩兒的婦女、少數群體以及殘疾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入學機會常常少于其他人。

公平透鏡主要聚焦于分析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能力,以應對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學習(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中擴大入學機會、增進公平和包容的挑戰,不論是在正規方案中還是在工作領域和日常生活中。

2.1.3 改革透鏡

改革透鏡從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加強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系統和政策的分析,對目前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法能否滿足未來勞動力市場和后代人的需求提出了疑問,同時也探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創新,支持發展綠色和可持續的經濟與社會。改革透鏡幫助利益相關方認識到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需要對環境因素和長期發展趨勢作出更加敏感的反應。改革透鏡拓寬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概念,使其涵蓋“學會生存”和“學會共同生活”,以及更傳統一些的“學會求知”和“學會做事”。

2.1.4 結論

這些透鏡中的每一個都能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形成、調整和改革提供一個重要的關注點。在不同情況下對各個透鏡的重視程度應不同,這取決于做出的選擇以及當地環境、文化和價值觀。在此要指出的是,這三個視角需要相結合,盡管根據具體環境,結合的方式會有所不同。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關方如何使用這三個透鏡并且給予每一個透鏡不同程度的重視,是一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社會對話的問題。這些透鏡同時使用,就能結合為更多青年和成年人通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進行相關學習提供便利方面的挑戰,考慮有關遠景與使命、入學機會與包容、質量與相關性以及提供能力等方方面面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這些透鏡有助于從更寬廣的角度審視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本身,納入多種不同環境下通過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進行的多樣化學習。

過去,有關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的辯論主要涉及經濟和公平考量,這有其局限性。增加改革透鏡有助于擬定更全面的分析工具,以關注各種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政策選項。

2.2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政策領域

本節將上文介紹的分析方法應用于10個政策領域:①管理;②需求驅動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③社會目標;④包容性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⑤增強學生的能力;⑥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現代化;⑦改善以就業為基礎的學習;⑧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的信息和傳播技術;⑩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資金。在每個領域,研究都考慮了一些重要挑戰和問題,并隨后大致列出目前所采用的一些政策選項,這些政策選項本身顯示出了某種局限性。然后,應用該分析方法來揭示政策制定者根據本地情況可以考慮的前進道路。

2.2.1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管理

善治是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系統成功進行改革的一個明確先決條件。尤其是如何改進協調,讓廣大有關方面參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并且根據充足的信息確定優先事項和確保問責,這在過去十年中都得到了極大的關注。

為了幫助辦學者設計與工作領域有關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案,許多國家的政府開始審查自己的作用,它們不是自己提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案,而是成為促進者,通過一系列立法和財政機制,引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改革。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協調機構的成立是某些國家的政府讓經濟部門領導者參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監督和戰略的一種方式。

在一些國家,有關利益相關方零星參與和參與水平低的情況繼續存在,在某些情況下可歸咎于辦學方面的不協調以及中央官僚機構刻板僵化。在其他一些國家,收集和分析制定相關優先事項所需數據的能力不強。

審查確定了若干旨在改善管理的政策辦法,其中包括:

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納入一項戰略;

使利益相關方結成積極的伙伴關系;

決定是否下放權力,以及如何下放;

審查并改革資歷認證制度;

開發質量保障程序;

為制定政策改善證據基礎;

將政策框架與實施戰略掛鉤,以實現改革。

盡管對經濟、公平和改革方面的強調程度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環境不同而不同,但現代、共有的管理系統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建立伙伴關系以及在利益相關方中就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主要優先事項達成廣泛共識。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能力建設、信息、知識和可靠證據是必需的。

2.2.2 需求驅動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從經濟視角看,維持并促進知識和技能的供求一致是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一項主要任務,這仍是一個挑戰。在大部分國家,公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系統仍然主要由供應驅動。許多國家采取了以能力為基礎的課程改革。以能力為基礎的培訓更加關注學生以及完成實際任務的能力,更加關注獲得能力而不是證書的等級或類型,或者培訓時間的長短。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基于能力的課程有別于傳統課程的特征是,它們是按照已查明的工作領域對技能的需求開發的。它們的開發是在各個部門組織、協會、商會、雇主協會以及衛生部等代表雇主的政府部門配合下進行的。在國際上,利益相關方開始聯手查明提高特定經濟部門業績所需的主要知識和技能。圓桌會議和職業研究是最常見的使用方法。有些國家設法創立了結構完善的機構(部門和,或國家的),專門負責按照勞動力市場需求方的要求調整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在努力引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關注技能需求中,各國已經:

執行提高人們可帶給勞動力市場的能力(知識、技能、態度等)的政策;

減少勞動力供求方面的技能不匹配,設法查明和預測復雜的勞動力市場中現有的技能需求,不論是正規還是非正規勞動力市場中的需求;

查明學生應與專業技能一起學習掌握的各種可轉移技能,并隨后決定如何更好地實施一項新的技能培養辦法;

支持改進各種勞動力市場上技能供求關系的改革。

需求驅動的辦法有時側重于教青年和成年人如何應付眼前的就業需要,而不是經濟和社會的長期需求。在運用公平和改革透鏡進行分析時,比較容易以更加全面和可持續的方式理解“需求”。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影響是,除了工作方面的特殊技能外,學生還需要可轉移技能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2.2.3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社會目標

1999年首爾大會以來,研究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如何有助于克服劣勢和實現社會及經濟目標,已成為相關政策辯論的一大特點和改革措施的要素。

按照這種思路,各國政府可以選擇采取多項政策,其中包括:

結合當地具體環境和戰略,確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迫切的社會目標;

設法調整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教學和學習,以便對社會包容、社會和諧、健康和福祉產生積極影響;

確保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尊重并滋養當地文化,但同時也能夠應對更具地區性的和全球性的挑戰和議程。

社會問題必然折射出當地背景和變數,例如城鄉差異。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能夠觸及多種廣泛的社會問題。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與社會政策聯系起來,是在政策和服務提供領域確保效率、避免重復、彌補空白的關鍵。此外,利用改革透鏡能夠找到社會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創新辦法,例如通過社會創業精神。另一個例子是文化產業技能的發展,這些產業尊重并珍視當地技能,支持可持續的謀生辦法。

2.2.4 具有包容性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要消除多種形式的劣勢、打破阻礙人們進入職場、謀求晉升和深造的各種壁壘,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這些工作要取得成功,還必須認識到并清除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系統中現存的障礙。

誠然,某些群體如要謀求深造,會比其他人遭遇更多障礙。例如,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必須消除歧視,促進包容,特別是針對女童和婦女。需要制定具體的政策,促使公立及私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更加包容,更加公平。這一過程首先需要了解更加多樣化的學生群體的學習需求。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辦學方同雇主合作,能夠為弱勢學生從初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走向職場的過程中提供更多支持。通過職業指導和咨詢等方式,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方可以成為消除歧視和促進包容的重要合作伙伴。

通過公平透鏡可以確定有多項政策能協助克服妨礙個人接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障礙,其中包括:

確定優先關注群體,以及可以最有效地扶助這些群體的政策辦法;

設法增強公立及私立初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包容性;

幫助最弱勢學生更加順利地走向職場;

與雇主合作,完善在職培訓,營造包容性工作場所;

確保采取協作方式,以便實現上述目標。

一個更加包容的學習系統,是實現“全民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關鍵要素。在此利用經濟透鏡和改革透鏡,可使人們注意必須確保目標受益者的經驗能夠改善勞動力市場,而且從長遠來看能夠提升生活前景。

2.2.5 增強學生的能力

專注于學生,意味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辦學方必須學會如何進行調整和改革,以便吸引各種學生,并且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就在以下雙方之間建立起了動態關系,一方是政策關注的更廣泛、更具戰略意義的領域,一方是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的更具體、更具地方特色的層面。

支持學生選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不斷深造、進入職場和謀求晉升的政策內容包括:

提供信息、咨詢和指導服務;

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或入學同掌握基本技能和生活技能結合起來;

適時創造更加靈活的學習機會,以便更好地適應學生多樣化的生活方式;

提供獎勵措施,鼓勵學生參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特別要鼓勵他們獲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資歷證明。

在這個政策領域,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學習成為個人成長和創新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的關鍵要素。增強學生的能力固然符合改革觀點,但還需要確保對于個人的潛在裨益同樣能夠轉化為更廣泛的社會裨益。

2.2.6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現代化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辦學方在決定學生的成績和機會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有鑒于此,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的發展和改革在近十年來受到政策的高度關注。各國極為重視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形象,并密切關注某些學校比其他學校更有成效的原因。在很多情況下,諸多機構內部因素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業成果,例如領導水平、教職員工的素質、精神面貌、教學的組織安排、如何開展課程,以及校方和家庭及當地社區之間的關系。在勞動力市場上,學習質量和學業成果對于提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形象及其吸引力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公共部門,有兩個關鍵因素有助于推動人們再次強調需要更新公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方的管理和文化,它們是:向某種形式權力下放和自的轉變,以及加強公立機構的效率、成效和問責制的呼聲。

由于發展歷程和政策選擇的不同,各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機構的表現參差不齊,這其中包括:

確定最適合開展機構改革的政策;

決定如何以最佳方式制訂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院校的管理辦法;

確定如何充分利用教師的職業貢獻;

開發并改革課程;

模糊不同學習方案之問的分界線,允許更多的重疊與雜交;

確定中學后教育在順應這些趨勢當中的作用,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和中學后教育之間建立起適當的關聯。

著眼于效率和問責,同時通過競爭獲取資源,意味著實現辦學現代化未必總是有助于公平。用公平和改革透鏡來分析這一政策領域,可以發現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辦學方需要在現代化議程和當地發展的需求問題上達成平衡。

2.2.7 改善在職學習

工作場所是最常見、最重要的成人學習地點。然而,公司內部培訓在很多部門和很多國家充其量往往也只涉及最基本內容。非正規經濟部門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是為數眾多的工人獲取技能和找到工作的主要途徑,但此類教育與培訓往往質量不高,一直以來較少受到政策關注。

某些國家將在職學習作為青年和成年人接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主要方式。學徒制正在世界各地復興,而且這股趨勢看來還將持續下去。與此同時,一些國家的部門技能理事會正在努力在工作場所推動初級和繼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為提高非正規經濟部門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學習質量,一些政府正在開辦語文和數學掃盲方案,為技藝高超的手工藝者開辦技術升級課程,其中包括教學技能,并為潛在的學徒提供關于技能需求情況的信息。

有多個政策選項可供政府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其他利益相關方用于改善在職學習,這其中包括:

制定國家戰略,建立聯盟,在工作場所繼續推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重新審查正規經濟部門的學徒制;

擴大部門及其組織在管理和舉辦培訓方面的作用;

支持需要較高技能的工作場所;

調整公立及私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辦學方向,更好地為非正規經濟部門培養學生;

改良非正規經濟部門的現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法;

對非正規經濟部門的工人繼續進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調整針對非正規經濟部門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和國家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系統之間的關系。

主要挑戰依然是確保國家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戰略和政策能夠反映出工作場所學習的終身性質。同樣重要的是,需要認識到工作場所的學習需求,并將其作為國家創新和可持續戰略的一部分進行規劃。

2.2.8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政策宗旨和改革措施往往需要改善針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的培訓工作,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學的職業地位不高、缺乏培訓,往往都是障礙。此外,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屬于多樣化的、分散的職業群體,可是人們卻往往期望他們拿出針對更加多樣化的學生群體的、成功的新型課程方案。幾乎世界各地都面臨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繼續發展不足的問題:他們如何保持“合格”,如何實現職業進步,這些問題極少受到關注。

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的學習、技能和職業發展的問題上,決策者可以采取的政策選項包括:

研究適合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的能力說明和框架;

充分利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的職前教育;

加強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的職業持續發展。

教師培訓政策應考慮到妨礙教師積極推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改革、阻礙教師參與并投入終身學習的各項障礙。獎勵教師和培訓師的直接措施在短期內或許有效,然而,從改革透鏡來看,還是建議推動教師更多地參與決策過程,完善職業管理,為職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2.9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的信息和傳播技術

信息和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給力圖順應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系統新機會的規劃者和辦學方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事實上,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全體規劃者和辦學方完全應該研究并響應全體學生的信息和傳播技術需求,這同時涉及職業需求以及更廣泛的公民素質和教育問題。另一方面,需要解決和克服預算及能力方面的明顯不足。

各個部門的大量工人在工作中都需要用到信息和傳播技術。他們需要接受初級培訓和升級培訓,以便安全、有效地開展工作。這些領域的學都是以非正式的形式進行的。在機構和系統層面有計劃地滿足信息和傳播技術需求,需要在幾個方面做好準備:戰略、教學方法、組織和技術。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規劃者和辦學方可以采用的某些政策選項包括:

充分利用信息和傳播技術帶來的機會和當前的發展,同時注意到相關阻礙;

滿足工作場所的信息和傳播技術需求,既作為一項普遍技能,同時也針對信息和傳播技術專業人才;

利用信息和傳播技術在工作場所開展學習;

制訂一種兼具效率和成效、同時有助于應對數字鴻溝的方式,將信息和傳播技術引入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辦學。

利用信息和傳播技術,顯然能夠為提高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效率和公平性創造出重要的新機會。人們往往有力地指出,通過社會網絡、電子學習、利用開放的教育資源等方式,采用信息和傳播技術是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以及工作場所通往創新和終身學習的另一條途徑。

2.2.10 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資金

1999年首爾大會以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資金來源多樣化,以及切實開展高效的機構財務管理工作,成為各界關切的主要問題。各國的經驗表明,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充足的資金,對于相關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順利銜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如何在公共預算承擔的部分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其他利益相關方承擔的部分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是一項政策重點。事實上,這一方面取決于經濟形勢和政府的優先要務,另一方面還要看投資刺激措施和其他利益相關方的預期惠益。

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資金的主要責任應由國家承擔,但在很多國家,這方面的主要潛在資金來源是官方發展援助(0DA)。近10年來,用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大多數發展援助都是針對上述10個政策領域的政策制定和系統建設工作,而非前幾個階段常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開支。

以切實有效的方式高效率地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資金,是將制定政策與長期成功執行政策結合起來的必要因素。提高籌資效率和成效的政策方法包括:

將有限的資金用于戰略性目標;

設法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盡可能調動潛在的財政資源,包括國際捐助方和此類教育受益者的捐助:

在特定情況下,盡可能提高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供資機制的效率、成效、相關性和問責制。

確保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能夠惠及所有青年和成年人,就需要大幅增加現有資金。由于外部供資不可靠,各國必須自行決定如何確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投資的輕重緩急。

鑒于人口趨勢及其他發展趨勢,在不久的將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供資可能會進一步貼近終身學習層面,這一特點在很多國家目前還不明顯。由此,我們有理由制訂創新的籌資機制,優化開支,同企業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同個人共同分擔開支。

2.2.11 結論

近10年來,這10個政策領域的多項工作,包括具體政策選項的出現,主要受到經濟和公平考量的影響。這些考量有其局限性并導致政策工作的局限性。對可持續發展理想或許有了一定認識,但很少有國家將可持續發展問題充分納入本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和戰略。公平和經濟考量依然是現實問題,但該研究從分析角度闡述了增加改革考量的益處,這樣可以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的制定同背景、更廣泛的政策和可持續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

本報告第二部分利用三個透鏡分析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政策經驗以及在國家層面最常見的某些政策選項。至關重要的是,由此可以找到扎實的辦法,用以評估當代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政策、成績、潛力和不足。在具體國家背景下采用這種綜合分析,可以得出新的政策選項和新的考量因素組合。然而,該研究在審視世界各國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改革時,發現可以用作分析基礎的國家報告、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評估研究、相關經驗性數據或其他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如何解決這方面的不足是下文將探討的長期挑戰之一。

2.3 長期挑戰

上文分析了重點政策領域,從中可以明顯看出6項長期挑戰,包括:促進青年就業所需技能的培養;確保人人享有職業技術與培訓的機會;提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形象和質量;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資金;加強創新和研究;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但應該指出的是,這些挑戰在各國不盡相同,這取決于當地具體環境和對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各種各樣具體需求及其復雜性。

2.3.1 促進青年就業所需技能的培養

幾乎所有地區都存在青年高失業率的問題,這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一個結構性問題。高失業率剝奪了成百萬青年為社會做出創造性貢獻的機會,同時也對社會和諧形成威脅,青年進入勞動市場的困難是人類發展的損失。因此,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面臨的一項長期挑戰是協助青年成功地從學習階段轉入工作階段。

讓青年融入社會和經濟生活,其關鍵在于我們的決策過程要對相關技能的供求關系進行分析,其中涉及各利益相關方,包括青年。重視早期技能需求分析和預測對確保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對企業和個人需求做出更加敏感反應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公共和私營部門以及民間社會組織密切合作,推動促進青年就業的相關計劃和行動。

2.3.2 確保人人享有全民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機會

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面臨各種需求、挑戰和機遇的重要時刻,敦促決策者努力讓所有青年和成年人都能夠接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參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歷來與相對狹窄的職業范圍聯系在一起,這一點如今有了變化。決策者和利益相關方(包括捐助方)需要認識到在教育與培訓的不同階段和不同領域,以及在工作、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方式等不同背景下,正在開展著大量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一旦更好地了解了現有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范圍,就有可能制訂出更具有針對性、更加公平的政策。全民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任務之一是必須消除長期存在的社會經濟隔閡。

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學習機會、入學和升學方面存在眾多障礙,應逐一找出這些障礙,決策者應確保消除或盡量降低這些障礙。通常需要采取積極的激勵措施,改善信息、咨詢和指導工作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承認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不應該等同于聽任某些學生繼續留在辦學質量低下的相關教育與培訓機構當中,使其在教育與培訓的升學或是向著能提供深造機會的體面工作過渡方面沒有任何積極的、實際可行的機會。決策者和利益相關方的任務是認真研究多種政策選項,以便創造出在學生、雇主和廣大公眾看來是有價值和有吸引力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學習機會。

在很多國家,為職業地位較低和正規資歷較少的工人提供在職學習機會是一項特殊的挑戰,而為在勞動力市場上一貫受到排擠的婦女,以及為缺乏基本技能,或完成了基礎教育但基本無望找到體面工作的為數眾多的青年人提供培訓機會同樣也是一項特殊挑戰。

2.3.3 提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形象和質量

在終身學習的問題上努力采取更加協調的工作方法,以及在制定政策時著重關注學生,是有助于調整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的重點和概念的發展趨勢。在這個調整過程中,—個重要方面是更加重視學生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等教學成果,以及更加重視教育機構和培訓辦學方的效率和成效。提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質量和形象,至少涉及三個方面。首先,改善教學過程;其次,促進升學深造;第三,改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勞動力市場上的成果。

需要努力提升各種類型以及在多種背景下開展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質量。質量也是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為個人以及更廣泛的教育和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的貢獻。

2.3.4 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資金

鑒于對技能培養的要求程度,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入學人數的可能增加,以及由此給公共預算和私人開支造成的預期影響,資金是各國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包括捐助方)的一項重要挑戰。至少需要解決兩類政策問題。第一,應探索如何確保為在各種背景下針對不同目標群體各個人生階段開展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提供充足的資金;第二,應研究政府、其他利益相關方和受益者的作用。

對于發展中國家和轉型期國家,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轉型以及擴大其學習機會目前給財政造成了新的重大影響,政府、捐助方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需要考慮到這一點。

2.3.5 加強創新和研究

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不僅要做到順應要求,還應做到創新。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并非總是全面參與重大的技術、勞動力市場和社會變革。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要響應不斷變化的外部期待,還需要在協助引領變革和適應新環境方面發揮更加自主的領導作用,包括為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提供所需的技能,以及確定如何扶助曾經被邊緣化的群體或弱勢群體,并為其開辦培訓。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轉型,還需要完善知識和信息。但是,正如上文有關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領域的分析所指出,在很多國家以及在國際上,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數據和研究非常有限,并非都有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管理信息系統。某些系統甚至不能提供基本的相關數據并確保其準確性,一些國家沒有能力按目標群體將數據分類、比較公立和私立職業技術辦學、或是做出任何預測。對于國家系統來說,此類數據對于提高決策的循證性質至關重要。

2.3.6 促進可持續發展

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某種程度上涉及生產、消費和資源轉化,因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存在多個交集。人們希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處理緊急的可持續性問題時能夠起到促進作用,例如能源、水和糧食安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綠色經濟活動和綠色技術需要具備與改變職業要求和發展新興職業有關的技能,受其影響,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然而,在為特定“綠色工作”傳授技術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培養思維方式、普遍特性和通用技能來作為補充,從綜合角度來看,這些構成負責任、重環保的公民素質的基礎。

需要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轉型,以便更好地協助學生提高能力,創造、參與、支持可以進一步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選擇方式。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大力開展創新工作,在各個層面改變現行的資歷標準、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課程、方案、師資培訓和教學環境。

2.4 開拓新領域:2015年后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在審查國際經驗和分析政策領域時從長期改革和擴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角度考慮,有助于確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改革的不同問題,這些問題或許可以成為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前途的全球辯論的主要議題:

調整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范圍和概念——可能需要完善和擴大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概念,以便在培養特定職業所需能力的同時,更加注重關鍵能力,同時讓人們普遍了解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包含在多種不同環境下進行的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

應對不確定性,增強抵御能力——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環境問題以及政治和社會變革提出的重大挑戰,都意味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和規劃需要兼具能夠適應不同環境的靈活性和可以應對突發事件的抵御能力。

盡可能提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終身學習機會——2015年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在滿足不同年齡組的終身學習具體需求方面,有望起到重要作用。

增強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對于新型發展方式的響應能力——正規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歷來與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發展緊密相連。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往往服從經濟和公平前景。

然而近年來,對于機會均等、福祉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日益突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需要對此作出響應。

強化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學習——需要采取創新的教學方法,這涉及教師、培訓師和導師的職業發展。

以學生作為核心——當前,大部分形式的教育和培訓都旨在將學生置于學習過程的核心位置。這意味著隨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擴展,以往重視機構辦學的傳統做法可能會減弱。

重新審查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公共政策——籌劃未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對于該領域的政策制定者和業內人員的思想、網絡和活動都會產生影響。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制定者的主要議程是通過這項教育來改革和擴大學習機會,從而培養技能。

通過新的管理方式增進多方利益相關方的伙伴關系——采取多方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管理方式,意味著政府接受參與式管理辦法以及同更大范圍內的合作伙伴締結新型伙伴關系。

可持續性和綠色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完全有理由將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塑造成為關于環境可持續性的學習和創新場所,這既符合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對于工作場所的重要性,同時也作為其對于公民意識教育、和平與安全的更廣泛承諾的一部分。

加強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知識基礎,包括技能預測——為政策制定工作提供更加堅實的知識基礎已經成為一項普遍改革措施,但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做得還不夠。

第三部分:

促進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改革的伙伴關系

第三部分提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轉型需要國家在廣泛的伙伴關系推動下自主決定。教科文組織的研究認為國家層面的伙伴關系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未來轉型和發展中可以起到核心作用,同時也呼吁加強地區和國際層面的伙伴關系與合作問題。

政策能力固然重要,但未來將出現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發展戰略自主決定權的更廣泛的社會分布。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政策辯論大多著重關注國家與企業,特別是與私營部門企業建立伙伴關系的問題。這顯然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須考慮到私營部門本身是多樣化的,包含眾多營利組織和非營利組織,其規模、地點,以及經濟和社會關注點也千差萬別。

有效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還要求人們重視為該領域的政策制定工作建立知識基礎。這就需要收集整理政策制定者、社會合作伙伴和民間社會等不同利益相關方的協作經驗和共同經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知識基礎還需要具備三項重要內容:堅實的的證據基礎,包括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以及勞動力市場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數據收集和分析;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方案和政策所產生影響的監測和評估證據;以及提高分析能力,既包括政策研究,也包括純學術性工作。

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地區組織和國際組織在支持國家進程和各國間對話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機構間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小組,教科文組織、勞工組織、經合組織、歐洲培訓基金會、世界銀行及其他各方正在通力合作。這個機構間小組的宗旨是改善致力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和技能培養的重要國際組織之間的交流和協調。

2009年,教科文組織同包括聯合國專門機構在內的廣泛合作伙伴進行密切磋商與合作,制定了—項具備三個核心行動領域的戰略,用以在三個雙年度(2010~2015年)內支持會員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

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戰略的第一個核心領域,教科文組織同這方面的專家及政策制定者合作,開展能力建設,提供政策咨詢和支持。教科文組織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戰略的第二個核心領域包括協助解釋概念、制定標準,以及改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監測和評估工作。在該戰略的第三個核心領域,教科文組織力圖成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的思想實驗室和信息交流中心。本組織積極支持收集和傳播政策及改革經驗,以便進一步推動全球辯論。教科文組織國際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中心借助其出版物、虛擬平臺以及所屬多家中心構成的廣闊網絡,在地區和全球層面促進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知識共享和相互學習方面起到了戰略作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政策審查、機構間合作、在上海召開的第三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大會,以及后續活動都可以說明教科文組織促進國際合作的方式。

結論

這份文件探討了影響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當展趨勢,利用經濟、公平和改革透鏡制訂了分析方法,并對一次國際經驗審查中提出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10個關鍵政策領域進行了分析。查明了每一政策領域面臨的主要挑戰,并闡述了1999年以來采用的某些政策選項及其局限性。

經濟和公平視角固然正確,但目前看來,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從主要滿足某些群體的眼前需求轉而應對所有青年、成人及今后世代的長期技能需求的這一過程中,改革視角對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至關重要。改革視角有助于制訂注重本地情況的政策措施。

在未來的社會和經濟當中,個人有權為變革做好準備、公平地受益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并且讓這段學習經歷得到其他人的承認。應利用當前這個機會來重新界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宗旨、范圍和未來發展方向。本著信任和開放的精神,加強所有合作伙伴之間的對話,能夠在各個層面鞏固網絡、新的伙伴關系與合作。

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大會的與會者能夠協助各界設想,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如何以最佳方式響應當展趨勢和長期挑戰,如何推動未來的各項工作。有了堅定的政治承諾和財政支持,就能夠改革和擴展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讓當前和今后的所有青年和成年人都能夠受益于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當今世界深受社會不平等問題、青年高失業率和經濟動蕩的困擾,在此背景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TVET)成為政治議程的重中之重。各方期望通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來解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多重需求。青年本身也要求自己的學習更加貼近工作和生活。然而,發展適應需求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幫助更多的青年和成年人取得學習和技能的進步,依然任重道遠。目前正需要我們總結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主要變化與趨勢,推動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概念辯論和政策辯論。

本文件是2012年5月13~16日在中國上海舉辦的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大會的主要工作文件,大會的主題是“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轉型:培養工作和生活技能”。文件是以《教科文組織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戰略》(2010~2015年)規劃的教科文組織一項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領域世界趨勢與問題的初步研究結論為基礎撰寫的。

篇2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動水產健康養殖為主題,以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為目標,依靠科技進步,創新漁業科技服務機制,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普及科學用藥知識,宣傳水產品質量標準,引導養殖者轉變觀念,提高科學養殖水平,提升漁業科技對現代漁業建設的支撐保障能力。

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一系列漁業科技服務活動,舉辦漁業技術培訓班,發放各類技術資料,使漁業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明顯加快,漁業科技人員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技術水平和主動性顯著增強,養殖者安全用藥意識明顯提高,健康養殖技術推廣應用不斷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漁業發展后勁得到增強,漁業可持續發展得到保障。

組織機構

成立局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協調全區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

活動內容

依托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集美大學水產專家、教授和區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開展以技術培訓、專題研討、專家咨詢、現場指導、技術合作、科普下鄉、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建設、水產品出口原料備案基地建設,水產技術推廣示范工作等為內容的科技促進年活動。

1、圍繞我區南美白對蝦、青蟹等的養殖,開展水產養殖技術、病害檢測、診斷及綜合防治技術等的指導。

2、對全區海洋與漁業環境進行監測,評價主要海域和漁業養殖區的環境質量情況。推廣規范無公害水產養殖模式,對無公害產品認證和水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檢測監管,指導建立健全規范的生產行為,保障我區水產品質量安全。

3、專家現場指導。開展科技下鄉、現場咨詢等活動,邀請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的專家和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的專家、教授對本地區水產養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咨詢、指導,促進養殖單位落實好《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投入品管理制度》、《漁藥使用規則》等一系列制度。

4、科技培訓。全區計劃舉辦5期培訓班,重點培訓基層養殖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放水產養殖技術和科普等資料。

進度安排:

3月份:制定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方案,部署各項工作。

3至12月份:開展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宣傳報道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情況,檢查指導各鎮(街)活動開展情況。

1、水產養殖技術、病害檢測、診斷及綜合防治技術等的指導。

2、落實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科技下鄉、現場咨詢及全區漁業科技知識培訓等。

12月份:總結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經驗及所取得的成就。

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各鎮(街)農業服務中心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漁業科技對我區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性,要將本次活動擺上議事日程,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使漁業科學技術能更好地服務漁村、服務漁民。

2、精心組織,扎實工作。要緊緊圍繞廣大漁民群眾對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產健康養殖為重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歡迎的科技促進年活動。

篇3

[關鍵詞] 景洪市 新型職業 農民培育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10-0008-01

1 本地區農村勞動力情況

全市轄5鄉5鎮,1個街道辦事處,5個農場管理委員會,共99個村(居)委會。戶籍人口40.88萬,其中:農業人口23.08萬人,占總人口的56.47%。鄉村實有勞動力資源156155人,其中:女勞動力74536人,且其文化水平大都不高。

2 農民培訓需求

2.1 產業需求:主要是橡膠、茶葉、咖啡管理和粗加工技術人員;畜牧、漁業養殖和疫病識別防治技術人員及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的技術人才。

2.1.1橡膠產業:天然橡膠是景洪市最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是西雙版納州最具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景洪市認真分析了當前現狀,查找民營橡膠與農場相比存在的問題和差距,認為依靠科技進步,加強科技培訓,培養新型農民,是民營橡膠產業進一步提升的的關鍵。

2.1.2 咖啡、茶葉:瀾滄江之隔把景洪市一分為二,分為江北、江南兩個片區,江南較江北熱,適宜發展橡膠,而江北適宜種植咖啡、茶葉,是景洪市除了橡膠以外主要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通過加強咖啡、茶葉的種植及加工技術的培訓,提升科技含量,提高江北農民的經濟收入。

2.1.3 畜牧業:畜牧獸醫在景洪市發展較快,目前我市畜牧養殖模式已經由粗放型的放養模式向規模化標準化模式轉變。通過加強景洪市畜牧養殖戶的養殖技術及村級防疫員的防疫知識和操作技術培訓,培養一批養殖技術先進的畜牧養殖大戶,“以點帶面”帶動更多的畜牧養殖戶發展,促進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提高村防疫員的防疫技術水平,促進畜牧獸醫產業的快速發展。

2.1.4 水產業:景洪市漁業由于發展起步較晚,養殖模式比較落后。為了盡快促進景洪市漁業的發展,需要加強漁業養殖戶和漁業生產技術人員的養殖技術及魚病識別及防治技術的培訓,促進漁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2.1.5 農機: 由于農戶購買農機不到農機監理部門辦理注冊落戶、不檢審、黑車非駕現象突出,給農機安全生產帶來嚴重不安全隱患。為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必須從農業機械管理宣傳教育和農機操作使用進行培訓,增強農機駕駛人對農業機械的構造原理,農機維修、故障診斷與排除知識;增強農機安全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提高安全出行和安全生產意識。

2.2 培訓計劃

2.2.1生產經營型200人,其中:培訓合作社帶頭人100人、種植大戶50人、養殖大戶50人,主要培訓合作社經營管理、橡膠生產管理技術、割膠技術、咖啡種植、咖啡脫殼加工、生豬、漁業的標準化養殖技術培訓。

2.2.2 專業技能型500人,主要培訓農業工人,以一線橡膠、茶葉生產骨干為主,培訓以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群眾培訓需求為導向,結合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重大工程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不斷提高務農農民農業生產技能和農村經營管理能力。

2.3 主要依據:景洪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要是根據《農業部辦公廳的通知》(農辦科【2012】56號)、《農業部辦公廳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農辦科【2013】36號)、《2014年農業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農業職業教育工作思路及要點》的文件精神,結合景洪市各產業發展現狀和人才需求調研確定以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主、專業合作社及一線生產能人,以主導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為主,其他各類實用技術人才培訓為輔的培訓計劃。

2.4 農民培訓愿望:由于農民文化教育總體水平偏低,高中以下水平占絕大部分,所以,在培訓方式上,農民希望從重課堂理論知識培訓轉變為重在田間地頭實操技能的培訓,實地指導示范,手把手、面對面進行培訓。重點培訓農業生產及管理、農產品貯藏保鮮、加工、農機維修等技術,以及農村經營管理內容,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篇4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1、開展投入品、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宣傳和監管工作

為保障我區漁業生產資料市場經營秩序和水產品質量安全,上半年,我站多層次、多方位的開展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印發法律法規、養殖投入品安全知識、食品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3000余份,強化水產品生產經營戶安全生產要求,提高養殖戶對投入品質量安全判的別與防范能力。同時,為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漁藥的使用。督促各漁藥經營單位建立經營臺帳,完善產品溯源制度,從源頭上加強對漁藥流通領域的監管。把漁業投入品市場納入到有序管理的軌道上來,嚴防禁藥、假、劣獸藥等流入市場,坑農、害農。并與投入品經營等單位100%簽訂了誠信經營承諾書。營造誠信、有序的市場經營氛圍。同時根據蘇州市農林局《關于加快推進漁藥gsp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展開漁藥gsp工作的前期準備。為漁藥gsp工作的后期實施提供保障。上半年,我站出動執法車12臺次,執法人員46人次對轄區內所有漁藥經營單位實施例行、突擊檢查17次,對少數不符合經營規范的單位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并監督落實。抽檢漁藥1批4個品種;抽檢水產品3批4個品種;抽檢產品全部符合相關標準。有效的促進了我區漁業生產有序、健康發展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提升。

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五一”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執法行動,對重要漁業生產基地和漁藥經營單位的漁藥、飼料等投入品和水產品進行清查,嚴厲查處綠霉素、孔雀石綠等違禁用藥和非法添加劑,累計出動執法車5臺次,執法人員24人次,檢查漁藥經營單位和養殖場33家,沒有發現使用禁用藥物和非法添加劑的行為,抽檢水產品10批次;抽檢產品全部符合相關標準。

同時要求水產養殖戶建立健全健康養殖檔案,準確登記漁藥(飼料)購買、使用及水產品購銷往來情況,做到有據可查,規范漁藥、飼料的使用,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為此,開展了對水產養殖場的執法檢查,檢查了新南漁場等5家養殖生產單位的生產記錄和用藥記錄,檢查沒有發現使用禁用藥物和違規使用添加劑等不法行為的現象,但少數單位養殖檔案不健全。為此,我們現場要求并督促水產品養殖場(戶)建立健全健康養殖檔案,進一步規范水產養殖用藥行為。

2、開展病害測報、防治服務

目前,已在區內重點水產養殖區域設立了6個水產病害測報點。并選擇工作能力強、專業技術硬的技術人員,作為病害測報員加以重點培訓與培養,采取定期上報、扎口管理等方式,形成了覆蓋全區,監測品種齊全的監測網絡,為全面掌握區內水產養殖品種的發病情況及流行趨勢提供了硬件保障。上半年,通過分析水生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網絡系統收集的基礎信息。水產養殖病害測報、預報一期,分析了當月發生的病害情況及流行趨勢,及時提出科學的預防措施,并預測了下月可能發生的病害情況,反饋到養殖戶手中,以做到無病早防、防治結合,降低養殖風險。保障全區無重大疾(疫)病流行,有效控制水生動物疾病漫延,減少因病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并針對上半年氣候多變、氣溫不穩定,水質清瘦,水草長勢不好,清泥苔瘋長、河蟹脫殼困難等的特點,及時組織水產技術人員深入一線,下到鄉、鎮、村及魚塘邊,指導漁民調節水質,對癥用藥,盡量使漁民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3、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

為了適應東太湖環境綜合整治的需要,打造新形勢、新機遇下沿太湖規模化、現代化、生態化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使農業真正成為農民持續致富的源泉、農村改革發展的動力和社會文明和諧的保障。__區人民政府投資5000萬元建設了__區現代漁業示范區,20__年年底已完成了主體工程的施工,20__年開始我站積極協調后續配套設施的建設。

到目前,已在采蓮路示范區入口,中心路東入口設置形象展示牌樓二座,在示范區管理中心科教培訓室外廣場處設置漁業科普長廊一處,在示范區管理中心北門建設傳達室用房60平方米,示范區管理中心裝修工程基本竣工,完成了示范區內景觀綠化工程,水質在線監測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今年以來共接待中外漁業考察團、各級領導參觀考察31次720人。

4、實施省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和漁業科技服務年行動

今年是我區第四年承擔江蘇省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作為示范工程的主要實施部門,我站在總結前三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將河蟹作為本年度主推品種。同時,圍繞太湖綜合整治工程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將池塘水質生態調控技術、優質大規格河蟹健康養殖技術和河蟹養殖病害綜合防治技術作為主推技術。從建立完善的漁業科技入戶服務體系和專業、負責的漁業科技入戶工作隊伍,優化優勢產品,打造生態、健康、可持續的漁業主導產業著手,確保今年的科技入戶工作在產量效益上取得新成效、入戶機制上取得新突破、促進增收上取得新成果。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區20個技術指導員、420戶河蟹養殖示范戶的遴選和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確定了在東山鎮潦里村、臨湖鎮湖橋村、臨湖鎮采蓮村3個漁業村實現區域性整村推進,確定示范面積9240畝。其中:潦里村--示范戶226戶,指導員11名,入戶指導面積4385畝;湖橋村--示范戶106戶,指導員5名,示范面積1662畝;采蓮村--示范戶88戶,指導員4名,示范面積3193畝。其中,2

5戶為河蟹良種養殖戶,面積259畝。同時,輻射我區及周邊地區6000戶河蟹養殖戶,輻射面積90000畝。組建了由一名研究員、兩名高級工程師、兩名工程師組成的科技入戶專家組,已報送省海洋與漁業局科技入戶信息10條。

制定并落實漁業科技服務年行動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已邀請水科院淡水所、市推廣站等的資深水產專家、學者,在全區組織舉辦塘水質生態調控技術、優質大規格河蟹健康養殖技術、河蟹養殖病害綜合防治技術和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技術等實用技術培訓18期,受訓漁民4000多人次。組織編寫發放實用技術資料6種,舉辦技術指導員培訓1期,組織赴高淳、新建參觀學習一次,補貼發放急需生產資料優質河蟹環保飼料2噸、生物調水王(復合芽孢桿菌粉劑)等微生物制劑2噸,折合人民幣80000元。贈送各種專業宣傳資料、《科學養魚》、《水產養殖》期刊120__余份。深入塘邊生產一線現場接受咨詢指導近20__人次。同時向社會公布兩部技術咨詢電話,全天候為廣大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確保技術服務無盲點,截至目前,累計解答電話咨詢100余人次。

5、強化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

加強全站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工作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落實學習制度,保證學習質量,同時注重加強專業技術、法律知識及辦公自動化知識學習,選送人員參加省、市舉辦的各類專業技術培訓,將業務學習與工作實際緊密結合,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以更好地開展工作,進行技術服務。

6、其它工作

撰寫漁牧簡訊9篇,及時相關信息。

結合__區第九屆科普宣傳周活動開展漁業科普宣傳活動。

水生動物疫病防治實驗室建設,目前實驗室已建成,正組織實施內部裝修和實驗儀器設備的采購。

完成局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下半年我站將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進一步加大漁業法規宣傳力度,繼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加強對漁業投入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努力促進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提高,確保消費者能吃上放心的水產品。

2、繼續做好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服務。在做好養殖病害預測報工作、相關信息的同時,針對發病情況,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巡回服務,為基層解決病害防治技術難題,服務漁業生產。

3、繼續做好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工作,在生產關健時節,積極深入養殖一線,做好各類病害的檢測、預防及治療工作。

4、抓好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狠抓配套措施落實,加快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工作,同時做好示范區的新品種、新技術的服務工作,把示范區打造成__區漁業特色示范區。

5、繼續抓好省漁業科技入戶工程的實施。切實作好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集中推廣,重點抓好技術培訓、入戶指導、中期檢查、測產評估和統計匯總等工作,確保本年度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6、繼續扎實有效地開展水產養殖技術的培訓工作,主要是對池塘水質生態調控技術、優質大規格河蟹健康養殖技術和河蟹養殖病害綜合防治技術的培訓。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工作,提高漁民養殖技術水平。

篇5

關鍵詞:水庫;漁業;養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 TV62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通過采取與當地發展環境相適應的漁業養殖技術,從而建立了規范運行和發展的健康養殖技術,促進了漁業養殖以及水庫水質的持續發展,從而構建了良性的養殖產業的發展機制。水庫漁業的養殖過程中,應注重健康養殖技術,建立良性運行的水庫漁業的發展機制,這樣才能實現水庫水質維護的同時,以技術的提升和發展實現效益的提升。

一、創造良好的漁業養殖環境

作為漁業養殖使用的水庫,水庫的溫度應維持在0-28℃之間,水庫中水質應滿足漁業的養殖標準,維持穩定的,無污染的水源環境。水庫表面的風力應在0-6級范圍內,養殖的水庫應具有良好的植被環境和養殖環境,具有較好的降水數量,同時應具備便利的交通和開闊的水面,保證充足的光線和安靜的環境,從而為養殖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所選擇養殖的水庫壩體以及壩基應保持不漏水。溢洪道和輸水管處應設置攔魚柵,應經常清理水庫底部的樹木樹樁等雜物。對于可能引發農田與水庫養殖紛爭的水庫,應保證水庫中具有最低的漁業養殖的水位線。應定期檢查水庫堤岸、溢洪道以及水閘,若發現險情時應加固加牢。水庫在春季時應修整溢洪道,建立好排水溝,清除溢洪道內部以及防水口部分的大型植物以及其他的障礙物質。還應加強對水庫的定期檢查,致使汛期十分洪水能及時排出。由此提高了水庫的抗洪能力。水庫溢洪道以及水閘處應設置相應的設備,防止所養殖魚在汛期時逃走。同時,魚苗的放養之前還應捕殺兇猛類型的魚類,從而防止體態和規格較小的魚遭到捕食。放養前還應嚴格消毒水庫,從而消滅水庫潛在病害。改良水庫水質。

二、養殖合適的魚種

1、選擇所養殖魚的種類

在水庫漁業養殖體系中,應選擇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大且整齊的優質魚苗進行養殖,投放的魚苗規格在15cm以上,生長較快,同時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較快的投資回報,若是投放體格較為弱小的魚苗,不但養殖過程中的成活率不高,體格較小的魚類相應的也具有較差的攝食能力和較慢的生長速度。

在選擇了水庫養殖種類的前提下,應通過不同種類的魚數量的協調和匹配達到最佳的養殖效率。可根據水庫具體的水質條件在水庫中逐漸增加草魚、鳊魚、鯉魚的放養數量,這些草食性魚類處于食物鏈的最底層,具有較高的食物轉換率,同時也能清凈水庫中的水質,魚類的分糞便還可重復養殖花白鰱,草食性魚類的飼料可通過利用水庫周邊的空地解決,也可與科研部門合作,引進新的漁業養殖品種,提高養殖的收益。

2、控制好養殖密度

水庫的漁業養殖應注意魚苗的投放密度,根據水庫的條件以及養殖管理的水平進行靈活掌握。投放的魚苗一般以鰱、鳙魚為主。若是水庫中的青草資源豐富則可搭配一定數量的草魚,水庫底部棲息物豐富則可搭配青魚和大規格的鯉魚。

3、掌控放養時間

水庫漁業養殖應在春季或秋季放養,一般選在每年的4月末或10月初。魚苗的放養時應選擇晴好的天氣,在水庫的上游向陽避風的淺水處進行放養。有條件可采取輪捕論放的方法。

4、魚種消毒

水庫面積較大,在發生魚病后難以有效治療,由此,魚種放養前應進行魚種消毒,從而防止病害的產生。消毒方法一般采用硫酸銅溶液浸洗20min-30min,或是用1%的小蘇打和3%的食鹽合劑浸洗。嚴禁投施任何肥料或漁藥。作好養殖全過程的記載,建立好生產操作規程,嚴把水庫養殖的水質檢測關,以及魚的質量安全檢測。提高養殖過程的技術操作,確保魚的皮毛、魚的體質、魚的規格達到優質的無公害水產品標準

三、養殖模式的管理

1、大型水庫網箱養殖及粗放型增養殖

大型水庫網箱養殖以庫區農民為主,經市、縣水產技術人員的試驗示范、技術培訓和積極為市庫區農民網箱養魚提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有計劃地往庫區投放較易捕撈的大規格中上層魚類。由漁政部門配合庫區農民共同管理,有計劃按捕大留小的輪捕輪放模式進行,有利于增加庫區農民收入,帶動庫區農民脫貧致富。由于大型水庫水質相對較好、水位穩定、網箱養殖品種經濟價值較高,主要有彩虹鯛、吉諾瑪羅非魚、奧尼羅非魚、淡水石斑魚、加州鱸魚、斑點叉尾鮰、雜交太陽魚、雜交鱘、匙吻鱘等名優品種。以網箱養殖殘餌及其代謝物結合局部施肥等措施供粗養型魚類所利用。這種模式可獲得較高的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

2、中、小型水庫混養養殖

在與農業用水無競爭的可排干的中小型水庫中進行多品種魚類混養。利用養殖周期的長短互補提高單位產量,獲得較高的經濟基礎效益。其中,以吉諾瑪羅非魚、奧尼羅非魚為主養品種;以易捕撈、生長快的淡水白鯧為次的養殖方式進行混養。

3、發展特色漁業

特色漁業,就是利用水庫魚類資源的生物多樣性,天然魚類豐富的特點,生產優質的兇猛性魚類及其它雜食性魚類。這些具有特色的能在水庫自然產卵形成種群增殖的魚類,過去我們為了追求放養的花白鰱魚類,而對它們進行清除,現在這些魚類的經濟價值都比較高,也是水庫漁業的一大特色,應該積極進行挖掘,進行種群增殖。同時對優勢的種群建立或改良,有的水庫以翹嘴鲌魚為優勢種群,有的水庫以紅尾(蒙古紅鲌)為優勢種群,有的水庫鱖魚豐富,有的水庫黃顙魚資源多,還有黃尾密鲴等鲴類雜食性魚類,有的水庫有資源,沒有形成種群,另常見的鯉、鯽品種水庫較多,可以進行優質鯉、鯽魚的投放進行品種的改良,有的還可以引進銀魚、沼池公魚等等,這些特色魚類,也是水庫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資源。

四、加強水庫養殖管理

1、防治魚病

水庫一旦發生魚病,將對全庫養殖的魚類產生影響,造成嚴重的后果。由此水庫養殖應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在魚種的放養前應使用生石灰、漂白粉進行消毒。在高溫季節或是水體水質變壞時,在發現魚病應立即對癥治療。水庫中常見的魚病有病毒性魚病和細菌性魚病兩類,應請專業的人員進行診斷,從而能對癥治療。

2、調節水質

水庫養殖應保持清新的水質,溶氧應控制在3mg/L以及以上,隔20d-30d潑灑一次生石灰,從而能對清水進行有效調節,同時也能預防魚病。

3、日常管理

水庫面積較廣,環境相對復雜,管理的難度較大,由此,加強管理也是影響水庫效益的重要因素,應建立嚴密的管理和巡視機制。勤于檢查水庫的防逃設施,尤其是汛期,更應加強守護。在空地變種植黑麥草以及蘇丹草,從而能作為魚類的飼料,同時也能防止泥土被雨水沖洗入庫而引起的水體混濁。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庫漁業的發展要從過去單純追求養殖漁業效益最大化,不注重水庫水體環境保護的漁業發展方式轉變過來,形成以水庫水質的環境保護為目的,以優質的水庫漁業環境為出發點來進行環境漁業、技術漁業、特色漁業、休閑漁業全面發展。實現水庫漁業健康、綠色、環保、持續發展,這是水庫漁業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根本之路。

參考文獻

[1]王文彬,徐勤政.水庫漁業健康養殖技術[J].水產養殖,2009(11).

篇6

1.1指標設計

當前學者利用DEA方法研究農業全要素生產效率時,產出指標經常使用農林牧漁總產值和農民人均農業經營純收入,投入指標以農業從業人員、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和化肥施用量等指標為主。本文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使用的農業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及其定義如下。水產養殖業產出以1990年價格的水產養殖業總產值進行計算,其中包括以1990年價格計算的海水養殖產品總產值和淡水養殖產品總產值,采用水產品價格指數進行折算。水產養殖業投入主要包括養殖專業勞動力、養殖面積、養殖固定資產投入與養殖中間消耗等4個方面。①漁業勞動力包括捕撈專業勞動力、養殖專業勞動力、兼業勞動力和后勤服務人員,后兩個指標為概括性指標。為了統一口徑,本研究選用養殖專業勞動力作為養殖勞動力指標。②水產養殖面積為每年的海水養殖面積和淡水養殖面積之和。③水產養殖固定資產投資為每年的海水養殖固定資產投資和淡水養殖固定資產投資之和。

1.2數據來源

在確定水產養殖業的投入與產出指標之后,著手進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本研究設計指標數據中,海水養殖產品總產值、淡水養殖產品總產值、養殖專業勞動力、養殖面積、海水養殖固定資產投資與淡水養殖固定資產投資等6個指標的數據主要來自《中國漁業統計年鑒(1990-2010)》,其中養殖固定資產投資指標的2008年和2009年數據為預測值;漁業中間消耗指標的數據來自《中國農村統計年鑒(1991-2010)》。水產品價格指數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來自《中國統計年鑒(1991-2010)》。

2水產養殖業生產效率計算結果分析

2.1綜合效率計算結果分析

選用DEAP2.1軟件來進行模型的運算,得到的綜合效率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生產綜合效率指數、技術效率變化指數和規模效率變化指數的趨勢基本一致。1990-2009年間,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綜合效率效果一般,有8年為DEA有效,12年為非DEA有效,且兩年的綜合效率指數在0.9以下。在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綜合作用下,水產養殖業綜合效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現象,1990-1992年間,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綜合效率相對穩定;1993-1999年間,水產養殖業的綜合效率波動較大;2000-2009年間,水產養殖業的綜合效率又相對穩定。而由規模效益狀態分析結果可知,除了2008年之外,非DEA有效年份的規模收益均處于遞增階段,且1996-2005年間的非DEA有效年份,技術效率變化指數均低于規模效率變化指數。以上兩種情況表明,水產養殖業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是養殖技術進步水平低和規模經營水平低共同造成的。

2.2投影分析

為了更好地找到水產養殖業非DEA有效的深層原因,調整投入產出結構,提升水產養殖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本研究將對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均無效年份的模型測評結果投影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由于篇幅限制,未將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均無效年份的投影數據進行一一列舉,因此,采用加總的進行分析,對水產養殖業投入與產出的調整方向進行分析,具體數據詳見表2。由表2可知,中國水產養殖業產出不存在冗余,而投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即保持現有水產養殖產出水平情況下,養殖專業勞動力、養殖面積、固定資產投入與中間消耗的投入可分別減少9.38%、7.78%、5.46%、7.23%,從而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水產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2.3曼奎斯特生產效率指數分析

運用幾何平均法,同樣借助DEAP2.1軟件,計算中國水產養殖業全要素生產效率指數(Malmquist指數)及其構成要素的變化情況(表3)。1990-2009年間,水產養殖業的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為1,由于篇幅限制在表3中未體現。由表3可知,1990-2009年間,水產養殖業全要素生產效率的平均增長率為-3.6%,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緩慢,沒能為水產養殖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技術效率指數均為1,說明水產養殖業重視養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現有水產養殖技術得到有效的充分利用,應繼續保持此良好現狀;技術進步率指數存在頻繁且較大幅度的變動,這可能與水產養殖技術創新投入增長差異有關。水產養殖業全要素生產效率指數的分解結果表明,中國水產養殖業仍處在粗放式發展階段,水產養殖業的產值增長主要源于勞動力、養殖面積、固定資產和中間消耗等資料的大量投入。

3水產養殖業生產效率的關鍵影響因素識別

3.1潛在影響因素設計與數據收集

因為全要素生產效率指數的變動主要由技術進步率指數的變動引起的,本文主要從技術創新與推廣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投入情況來尋找全要素生產效率指數變動的原因。因此,本文初步設計的潛在影響因素包括:年末科技研發人員數量、每年科技研發經費投入金額、年末技術推廣人員數量、每年技術推廣經費投入額、每年培訓漁民人數。潛在影響因素設計完成后,筆者利用《中國漁業統計年鑒》進行數據收集。經過收據收集整理發現,未能找到每年科技研發投入的相關數據,因此,首先剔除了每年科技研發經費投入指標,而用每年科教活動固定資產投入金額來替代。由于有些因素在某些年份沒有統計,在進行整理后,只有1997-2007年間所有因素統計數據齊全。因此,只取該11年的數據進行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3.2關鍵影響因素識別結果分析

在確定全要素生產效率指數變動的潛在影響因素后,以1997-2007年間的全要素生產效率指數(SCXL)為因變量,以年末科技研發人員數量、每年科教活動固定資產投入金額、年末技術推廣人員數量、每年技術推廣經費投入額、每年培訓漁民人數等5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利用SPSS17.0軟件中的向后逐步回歸功能,進行初步多元線性回歸,結果DW統計值僅為2.678,存在負自相關問題。因此,利用加權的最小二乘回歸分析法進行補救,DW統計值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降為1.710,較為接近2。由表4可知,回歸模型調整后的擬合優度R2=0.704,說明模型的擬合優度較好;同時,由表5可知,回歸模型的F值為8.936,p值為0.009,說明模型的擬合優度是非常顯著的,至少有部分變量具有很強的解釋力,如KYRY、TGJF和PRRS。由表6可知,KYRY、TGJF、PXRS的t統計值分析為4.921、4.978、4.837,p值均為0.002,表明以上3個解釋變量在95%的置信度下非常顯著;同時,3個解釋變量的VIF統計值分別為9.693、5.981、4.509,均小于10,說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4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4.1研究結論

首先,水產養殖業的生效率評價結果顯示:1900-2009年間,中國養殖業的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平均值呈現下降狀態,導致水產養殖業綜合效率和曼奎斯特全要素生產效率出現下降;中國水產養殖業產出不存在冗余,而投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其次,水產養殖業生產效率的關鍵影響因素識別結果顯示:水產養殖業的全要素生產效率指數與年末科技研發人員數量、每年技術推廣經費投入額和每年培訓漁民人數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4.2政策建議

4.2.1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完善水產養殖科技創新體系政府無法控制水產養殖主體的要素投入,而只能通過提高技術創新與推廣,提升養殖主體的規模效率和要素生產效率。首先,政府應加大水產養殖科技研發人員的培養與培訓投入,結合運用高校培養、科研機構培養、企業培養、產學研合作培養等方式,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為科技創新奠定人才基礎;其次,加大財政科技投入,通過科技專項、自選科技項目、委托科技項目等形式,對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水產養殖技術研發提供財政撥款資金,同時,通過稅收減免、貸款扶持等優惠政策,鼓勵養殖企業根據自身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技術攻關,平衡水產養殖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活動。

篇7

一、水產養殖技術與企業的成本構成

水產養殖技術是科學養殖技術中的一種技術,具體指水產生物遺傳育種技術、水產生物誘導與催產技術、水產生物病害防治技術、微藻餌料培養技術、水產動物餌料培養技術、水產配合餌料研制技術、工廠化養殖工程與設施技術、工廠化養殖水處理技術、海上水產養殖技術以及捕撈技術等的總稱。水產品成本是指水產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生產經營水產品所發生的各項支出。它是反映漁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質量優劣的綜合性指標16]。水產養殖企業控制生產經營成本的能力決定了該企業競爭優勢的顯著性。因此,加強成本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是水產養殖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內容。水產養殖企業的成本主要由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兩大類構成。水產養殖技術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二、水產養殖技術與企業顯性成本控制的關系

水產養殖過程中的顯性成本是指看得見的具體的實際支出,包括養殖設施的購置費、租賃費、苗種費、飼料費、水電費、設備折舊費、用藥成本和工資費用等。水產養殖技術在顯性成本的控制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降低苗種費用高水平的水產養殖技術可培育體質健壯、抗病能力強、飼料轉化率高、生長快的苗種,達到提高成活率、提高養殖成功率、縮短養殖周期、降低養殖風險的目的,進而降低苗種費用。

(二)有效減少飼料費用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飼料成本在養殖中占有重要比例,平均達40%一50%,高的竟超過65%左右[v],所以,有效控制飼料成本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水產養殖技術能夠指導工作人員采取科學合理的投喂方法和投喂技術來降低飼料系數和減少飼料的浪費,這是控制成本和提高養殖效益的一條重要途徑。

(三)有效控制藥品成本及時、準確、合理、適量的用藥,既能防治養殖過程中出現的病害又有利于減少病害損失、縮短養殖周期和降低養殖風險。水產養殖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能否及時、準確、合理、適量的用藥,能否第一時間對水產養殖生物做出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水產養殖技術對藥品成本的控制起著重要作用。

三、水產養殖技術與企業隱性成本控制的關系

隱性成本是一種隱藏于企業總成本之中、游離于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是因企業或員工有意或無意的行為而造成的具有一定隱蔽性的將來成本和轉移成本【81。在水產企業成本中,隱性成本主要隱藏在決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傳遞等過程中。它總是以若隱若現的神秘姿態閃爍于成本之中,同時又極易被管理決策層忽略掉。隱性成本所帶來的影響往往存在著很大的滯后性,當人們意識到他們的存在時,其不利后果已經產生了「9]。顯性成本比較直觀、容易控制,而隱性成本比較隱蔽、不易控制。從水產養殖技術的角度出發來加強對隱性成本的控制是水產企業進行生產成本控制的新選擇。在生產過程中,科學技術是滲透性要素,它能起到對生產力系統其他要素的加強作用〔l0],水產養殖技術作為科學養殖技術的一種,它對水產企業隱性成本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能有效降低企業的決策成本在整個企業財務預算的成本決策中,生產成本決策是成本決策的核心。對企業的生產成本決策進行分析,可以讓企業在現有的生產條件下最高效、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企業的各類資源【川。水產養殖企業的成本決策也是如此。例如,某水產企業計劃在某地新建一個水產品養殖場。那么,確定養殖場的養殖模式、建造成本、經營成本就是企業需要考慮的決策成本。在建造養殖場的決策過程中,選址是關鍵。選址時要考慮到交通、供電、水資源環境、排污條件等,特別是水資源環境要素尤為重要。因為,水產品養殖離不開水,較好的水質條件是水質清新、水交換好、餌料生物豐富、溶解氧等水化學指標符合國家標準、水體的養殖容納量高。間接降低供氧積水處理設備的運轉成本、降低飼料及藥品費用、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提高養殖收益。場區建成后,要根據設計產量及預期養殖模式完善相應的養殖配套設施及人力配備。技術人員根據上述的分析思考為決策者提供幾套可行性方案,以便決策者選擇相對最優、最好的方案來建造養殖場。在此過程中,水產養殖技術人員的學識、實踐能力、規劃能力及分析判斷力等體現水產養殖技術水平高低的能力,成為決策者控制決策成本的科學依據。上述能力強就可以有效降低決策者的決策成本,減少因策劃分析失誤導致的不必要的決策成本支出。

(二)提高團隊工作效率,降低水產養殖企業的用人成本員工技術水平低下,容易對企業造成過失性損失。企業團隊整體水平差,工作效率低,對生產中突發問題處理不及時,這些都會增加生產過程中的隱性成本。如果把水產養殖生產管理團隊看作是一個木桶,各生產管理人員是每塊木板,那么員工水產養殖技術水平的高低就是每塊木板的規格、質量。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構成團隊的各成員往往是參差不齊的,“木桶原理”告訴我們劣勢成員往往決定整個團隊的戰斗水平,團隊中各個成員之間的配合熟練度也影響著團隊的整體戰斗力。這就要求我們對短板進行加長,增加木板的厚度,提高板與板之間的密合度以便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因此,在水產養殖生產過程中,擁有較高水產養殖技術的管理者可以通過技術培訓來提高養殖團隊成員的水產養殖技術知識及操作技能,從而提高養殖團隊的整體技術實力,以達到提高養殖團隊工作效率降低用人成本目的。

(三)保障信息傳遞的準確性管理信息成本是指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為了降低決策結果的不確定性,收集、加工、儲存、傳遞和利用信息所花費的代價,或由于信息不完全產生的決策損失和糾正支出,包括企業為收集、加工、儲存、傳遞、利用信息購買的設備、購建的設施和相關人員的工資福利支出,購買信息商品的支出,由于信息錯誤或不完全形成的損失,以及糾正決策失誤、改選決策方案的支出等『,2!。信息傳遞滯后、信息傳達錯誤等信息成本是隱性成本的表現形式之一。在水產養殖企業的生產養殖過程中,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親,有些繁雜的工作需要下屬去處理安排,那么在命令的傳遞過程中,有些技術類命令就會產生不理解或理解錯誤的現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信息的反饋過程中,生產工作人員對一些日常問題和突發事件的表達不準確也會影響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從而增加生產成本。這就要求水產養殖企業管理者和水產養殖技術人員對生產工作人員進行產前培訓,提高他們的水產養殖技術水平,以便保障信息流通的及時準確,降低生產過程中的信息成本。

四、降低水產養殖企業成本建議

(一)多方面應用水產養殖技術多方面應用水產養殖技術是提升水產養殖技術水平的有效方法。水產養殖技術不應該只應用于養殖生產過程中,它還可以被應用在決策、銷售、宣傳等過程中。水產養殖企業可以從水產養殖技術的專業視角來分析決策時的備選方案,以便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在水產品的銷售過程中,水產養殖技術還可以提高其運輸成活率、延長其保鮮時間、增加其科技附加值,從而提高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企業宣傳中,無論是以何種載體為媒介,以專業的視角示于人眾人,會讓人更信服、打動人,便于在消費人群中建立信賴感。因此,多方面應用水產養殖技術是水產養殖企業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實現水產養殖技術的自主創新進行水產養殖技術自主創新是水產養殖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水產養殖技術自主創新是以水產科學研究為先導,在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實現水產養殖技術創新的活動。因此,水產養殖企業應該增加科技力量投人和資金投人來實現水產養殖技術自主創新,建立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技術體系和技術專利,使企業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國內不少知名水產企業,如大連璋子島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有自己的科研團隊,他們通過增加科研資本投人實現水產養殖技術的自主創新,進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保持技術先進性、最終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加強企業員工文化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員工的水產養殖技術水平企業員工對水產養殖技術知識的理解、創造力以及應用能力如何,決定著水產養殖企業的整體實力水平,決定著水產養殖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決定著水產養殖企業在水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遼寧地區的水產養殖企業為例,在從業人員中,接受過短期技術培訓的占24%,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教育或培訓的占4.2%,接受過中等職業教育的只占0.35%,而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的竟然高達71.3%。因此,加強水產養殖企業從業人員的產前教育培訓是提高水產養殖技術水平的必要措施。

(四)加強企業間合作,促進水產養殖技術共享水產養殖企業從外部引進較為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在科學的消化吸收基礎之上加以改進、組合或創新,以實現企業提高自身整體技術水平的目的。“合則兩利”是至理名言,正處于成長期的中小型水產養殖企業可以通過企業間彼此協作、技術交流等方式實現技術優勢互補,以達到共同提升水產養殖技術水平、合理配置自身資源、降低企業成本、綜合競爭力的目的。

篇8

一、生產總體情況

今年上半年沿黃灌區水源供應充足,絕大部分養殖場漁業用水補水情況良好,沒有因水量問題影響魚苗種放養。各養殖場區水量充足,水質清新,特別是烏梁素海由于去年引黃入海,今年開冰后水質明顯好轉,為恢復經濟魚類資源,發展水產、水禽養殖,提高水生經濟植物產量和促進生態漁業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受魚價持續高居因素影響,今年春季形成了商品魚、魚種市場購銷兩旺的好勢頭,極大地調動了漁民養殖積極性。根據統計資料表明:上半年鮮魚生產噸,水花魚苗投放總量萬尾,魚種投放總量噸。共落實養殖面積公頃,池塘育種公頃,中小水面半精養公頃。名特優水產品養殖面積公頃,河蟹養殖面積公頃,共投放扣蟹公斤,約萬只。

漁業生產經營走勢:受水產品市場購銷旺盛影響,養殖面積擴張,魚種銷售順暢,無壓塘現象,苗種數量急增,成魚市場需求量大,但由于去年商品魚壓塘量少,絕大部分需從外調,名優品種量多,但價格貴,水產品市場供應總體豐富。在養殖品種方面,名特優種類如團頭魴、大口鯰、烏鱧、斑點叉尾鮰、黃河鯰、銀鯽、高背鯽、河蟹等養殖比例增大,特別是沿烏梁素海周邊,河蟹、烏鱧養殖發展迅猛。同時,各地在生產經營上改變以往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模式,盡可能地做到輪捕輪放、均衡上市,有條件的地方利用溫棚等設施反季節上市,以取得良好的生產效益。

二、責任目標落實情況

××年自治區漁業局下達漁業生產分解任務為:水產品總產量達到噸,其中名優產品產量噸,養殖產量要求達到噸,魚種生產總產量噸,池塘名優水產品養殖推廣面積畝,河蟹養殖技術推廣面積畝,實現漁業總產值萬元。為全面落實和完成任務分解目標,水產站根據各旗縣區實際情況的匯報進一步下達落實了生產分解目標任務,并要求各旗縣水產部門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了解情況,解決好漁業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認真抓好各項生產任務的落實,市水產站領導帶領業務人員巡回各養殖場點進行監督檢查各項生產任務落實情況。據上半年統計數字表明,各地漁業生產運行良好,各項生產指標有望超額完成。另外,由于漁民法律意識逐漸增強,養殖證發放工作在有條不紊運行中,辦理養殖證非常踴躍,到現在為止,持有養殖許可證的養殖戶已達。

三、漁業結構調整情況

圍繞自治區漁業局對抓好黃河漁業產業帶建設的總體布署,本著因地制宜、大膽創新的原則,圍繞市場需求,按照“品種調新、質量調優、產品調特、效益調新”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漁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主要體現在:一是在養殖方面調整傳統養殖結構和模式,突出名牌、高效產品份額,形成多品種混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降本增效,來追求產品的最大效益為目的。二是根據今年市場行情,條件好的魚種池都可以安排魚苗發塘,分池后繼續養魚種,由原來的單季養殖逐步轉變為兩茬養殖,并向漁農、漁牧、漁禽結合及休閑方向發展來提高綜合效益。三是在天然水域開發方面,我們加大了自然水域養殖放流和品種結構調整力度,使養殖措施更趨合理,品種向多樣化、名優方向發展,特別是河蟹和烏鱧養殖已呈現蓬勃發展趨勢。隨著養殖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開發自然水域的積極性非常高漲,而且中小水面有相對易管理、捕撈、周期短、見效快特點。四是在養殖品種調整方面,重點引進和推廣深受市場歡迎,且適應本地生長、價位高的團頭魴、斑點叉尾鮰、加州鱸、烏鱧、大口鯰、高背鯽、銀鯽等名優品種,以豐富市場,形成本地區特色養殖。其中在沿烏梁素海周圍,發展到單養烏鱧畝,充分利用了烏梁素海廉價鮮活小鯽魚這一優勢,形成了規模養殖烏鱧等肉食性魚類,且有外省市暢銷的喜人局面。五是積極開展生態養殖和休閑漁業,充分利用無污染條件好的水域資源,來提高自然水域的綜合利用,例如××旗德嶺山水庫,××市×××海子和××縣農墾湖泊開展生態養殖與休閑漁業相結合,通過設立旅游景點和服務設施,開設特色餐飲業、游泳及水上運動等服務方式。特別是烏梁素海去年春季引黃入海的舉措,今年水質明顯改善,不但提升了生態養殖環境,而且為促進休閑漁業和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極好的條件,旅游人次明顯增多。六是漁民協作組織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和壯大,組織在聯合廣大養魚戶形成合力參與市場競爭、規范養殖和共抵市場風險,提高漁業經營水平和產品規范標準化、無公害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取得漁民認可。今年春季全市苗種調運工作就是由臨河白腦包鄉漁業協會和杭后南小召鄉漁業協會共同承辦的,由于工作扎實細致、服務周到,保證了質量的完成,深得廣大漁民對漁業協會這一組織的擁戴。目前全市已有個漁業協作組織,覆蓋全市養殖戶,還有個正在組建中,這一組織已在全市漁業結構調整、市場開拓、漁民增收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四、強化水產品質量管理方面

一是認真做好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及有關法律法規和執行標準等內容的宣傳,提高漁民對水產品安全的認識,自覺參與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杜絕使用違禁投入品,加強對漁民有關質量安全操作技術培訓和監督。二是抓好產地環境保護工作,防止各類污染,嚴格執行有關法規和標準。三是抓好無公害水產品安全體系建設,為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四是抓好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尤其注重飼料、漁藥和添加劑的監督,清理整頓漁藥市場,抓好漁資打假工作,確保投入品安全,杜絕有毒有害投入品使用。五是實行水產品苗種檢疫制度,做好魚類病害防治。六是積極申報無公害產品產地認定和無公害水產品產品認證工作,目前已有個基地得到無公害產地認定、個產品認證。今年,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正在積極申報中,年內將有一批基地得到認定和產品得到認證。

五、漁業科技工作進展情況

⒈畝河蟹生態養殖技術推廣項目進展情況

××年水產站承擔了農牧業局重點推廣的“畝河蟹生態養殖”技術示范項目,在春季,推廣項目的科技下鄉人員和養殖戶密切配合,認真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和“技術要點”精心準備,對白彥花畝的基地與樹林子鄉畝的實施基地做了認真考檢,確定放養密度、投喂情況、估算成活率。并對投放苗種質量做了嚴密把關。兩個基地月日共投放長江蟹苗斤,放苗后對飼養人員的業務素質進行了集中培訓,為該項目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根據檢測,目前河蟹生長良好,成活率達到,正進行第二次脫殼。從現在的生產情況看到秋天能達到預期的示范效果。

⒉烏鱧養殖情況

經過幾年摸索與實踐,不斷引進名優品種,為發揮本地優勢資源、充分利用烏梁素海鮮活小魚和人們對肉食性魚類的濃厚興趣,根據烏鱧對環境適應性強、水質要求低、生長速度快、耐低溶氧、適宜高密度養殖等優點,經過幾年的飼養,烏梁素海周圍地帶已發展精養烏鱧面積畝,其中,大棚養殖多座,商品魚養殖畝,現在規格已達克,預計畝產可達公斤左右。建成簡易孵化池座,計平米,春季已經孵化烏鱧魚苗萬尾,現在個體已達克,預計苗種產量可達萬公斤。現在烏鱧已成為當地一個產業,從親魚培育、魚苗孵化、魚種生產到成魚養殖一條龍服務,商品魚暢銷省內外。

六、漁政管理工作

××年,各級漁政船檢工作人員協同配合,加大了轄區內的大中型水域資源的增殖保護工作力度,嚴格控制捕撈強度,積極開展增殖放流,確保漁業資源得到有效增殖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對轄區內的大中水域有計劃地發放捕撈許可證,并對使用的漁具加以限制,對違規作業偷捕、毒、炸違反禁漁期、禁漁區制度,破壞水域資源增殖保護措施的不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據統計,上半年共查處了違規操作和偷、毒、炸等違法違規案件余起,沒收非法漁獲物多公斤和一批違規網具,并對涉案人員進行了說服教育與懲罰,有力打擊了違法捕撈行為,有效保護了本地區漁業資源和漁業生產的正常開展。另外通過各種形式和活動(如廣播、電視講座、上街宣傳、發放宣傳單、懸掛宣傳標語、現場接待群眾咨詢等)在全盟范圍內認真宣傳貫徹新的《漁業法》和《實施〈漁業法〉辦法》,增強了廣大漁農的漁業法律意識。

漁船檢驗工作主要進行了全市所轄漁業船舶的普查、登記注冊和開展常規檢驗工作。四到五月份市漁政船檢人員會同各旗縣市漁政執法人員對重點漁區、漁港進行了安全生產工作檢查,重點清查了“四無”(無船舶檢驗證書、無船員培訓證書、無船舶登記證書、無捕撈許可證書)和“四證不齊”船只,對有問題的地區及時進行清理整頓,消除事故隱患,維護了安全、有序的生產秩序。

上半年通過組織全市漁業執法人員學習漁業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培訓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全市廣大漁業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增強了廣大執法人員依法興漁的責任感,為全市漁業生產保駕護航。

七、存在的問題

二五年上半年,全市漁業生產形勢總體運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果不及早加以解決就會影響和制約今后全市漁業生產的發展進程:一是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資金匱乏,導致漁業結合調整步伐緩慢;二是雖然上半年魚價漲幅較大,漁民養魚積極性很高,但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有心無力,缺少專項貸款支持;三是漁業養殖機械化程度低,高產池塘發揮不了最大潛力,影響了“兩高一優”漁業發展步伐;四是維修和改造基礎設施的專項資金缺乏,導致基礎設施陳舊和不堪重負,特別是魚塘淤泥增厚,老化現象嚴重,致使魚病發生程度增大,直接影響水產品質量安全;五是漁政船檢執法交通工具滯后、水生動物檢疫、魚病防治檢測以及水產養殖安全質量監測方面的措施有待進一步強化;六是大中水域漁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漁業資源增殖保護緩慢,捕撈過量,養殖放流量少,品種單一,資源恢復慢,一些名優品種的引進和放流苗種供給體系、病害防治、新技術推廣等保障體系落后,先進增養殖放流技術的推廣進展緩慢,影響大中水域的可持續發展。

八、下半年工作安排。

⒈抓好池塘和中小水面漁業生產、銷售等重要環節的管理,做好泛塘、旱、澇等漁業災害的防范措施,確保全年養殖生產取得好的收成。

⒉抓好“畝河蟹生態養殖技術”項目的后期飼養管理,檢測、驗收工作。

篇9

摘要:

海洋漁業是大連市的傳統產業,同時也是特色和優勢產業,在保障國民糧食安全、增加漁民收入、拉動二三產業發展、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市民幸福指數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海洋漁業;海洋牧場;發展對策

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運用現代管理方法進行管理,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實施海底改造、增殖放流、藻場建設等舉措,可使海域變得更加生態健康、美麗富饒,可以豐富海上“藍色糧倉”,能夠在漁業產業發展中實現生態健康、環境優良、資源豐富、產品安全的現代漁業生產方式,促進海洋漁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海洋牧場建設的困難與挑戰

近年來,大連市海洋牧場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海洋漁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科技支撐需要加強、管理模式需要轉變等矛盾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挑戰與機遇并存。1.漁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漁港建設布局存在短板弱項,漁港要素功能不全面,配套設施不夠完備,信息化程度不高。木質老舊漁船存量大,“小改大、木改鋼”的任務依然繁重。現代海洋牧場監測監控體系尚未形成,先進設備投入不足,抵御生產風險的能力還比較弱。2.科技支撐能力亟待提升。傳統落后的養殖技術還在繼續沿用,單一品種養殖模式的投入產出的比率較低。三產創新驅動能力不足,用于開發生物醫藥及保健品的海珍品數量不足、質量較差。高科技管理人才相對匱乏,高科技設施設備投入不夠。養殖產品大面積死亡問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底播產品收獲時對海底生態破壞等問題有待解決。浮筏養殖成本高,作業強度大,生態破壞問題影響了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3.管理模式需要轉變。粗放式管理還普遍應用,精細化、科學化管理體系還未形成。新一輪海域漁業資源調查剛開始,本地底數還在沿用80年代數據,缺乏針對性。休閑漁業起步較晚,休閑漁業相關的配套規章制度亟需建立。

二、應對措施與建議

為解決海洋牧場建設與發展瓶頸,必須堅持“規劃先行、政策引導、科技支撐、規制保障”的原則,以強化基礎、創新發展、法制引領為動力,加快形成現代海洋牧場建設新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1.加強基礎建設,逐步完善配套設施。落實《大連市“十三五”重點漁港建設總體規劃》,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持,加快推進漁港建設,最大限度完善漁港配套設施。充分發揮漁業北斗導航系統作用,為海洋牧場建設奠定堅實基礎。以標準化玻璃鋼漁船示范推廣為突破口,繼續實施漁船升級改造工程,逐步淘汰老舊漁船。進一步優化海洋牧場環境監測站位和監測指標,增加監測頻次,加強海洋牧場的環境現狀與趨勢評價,開展海洋牧場生物多樣性狀況調查和定期評價,科學合理建設海洋牧場。

2.加強政策引導,健全科技支撐體系。加大先進技術研發、引進和推廣力度,加強科學養殖技術培訓,使國內外先進養殖技術在最短時間內取代傳統落后的養殖方式,逐步實現精細化養殖、混合化養殖和立體化養殖,挖掘海洋牧場最大潛力。引導鼓勵養殖企業科技創新,拉長海洋牧場產業鏈條,提升企業在國內外漁業市場的競爭力。充分發揮國家級科技興海示范基地作用,加大對海洋牧場建設的科技人才引進、培養和資金扶持力度,吸引更好更多的漁業科技人才投身海洋牧場建設。組織開展養殖高新技術研究和推廣,引進先進養殖設備,大力發展健康養殖,從根本上解決養殖成本高、養殖效益低、破壞海洋生態等問題。

3.建立規章制度,完善科學管理體系。針對現代海洋牧場建設,加強調查研究,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建立科學的海洋牧場管理體系,逐步實現海洋牧場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加快推進全市漁業海域資源調查工作,摸清大連海域本底漁業資源狀況,為海洋牧場建設提供最新的、最權威的和科學的管理依據。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漁業最新的規章制度,結合大連實際,加強立法調研,盡快完善地方性漁業規章制度,以制度求規范,為海洋牧場建設提供法制保障。

三、建設思路和重點任務

建設現代海洋牧場,要以建設海洋強市為總體目標,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資源集約利用和調結構轉方式為主線,加快推進漁業經濟轉型升級,形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現代漁業新格局,全力打造海洋“藍色糧倉”。重點建設東部黃海、北部黃海、南部海域和渤海四個生態型海洋牧場區。

1.東部黃海海洋牧場區。該海域為北至長海縣與金普新區、莊河市、普蘭店區海域交界,西到長海縣廣鹿島,南至海洋島、獐子島外的機輪拖網禁漁線所圍合的海域。建設藻場及以底播貝類、刺參、鮑魚等海珍品,以及深水魚類資源養護等底播生產、資源保護、運輸加工及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參、貝、魚、藻綜合型牧場區。海面分浮筏生態養殖區、網箱生態養殖區、休閑漁業區和保留區,海底分底播養殖區和人工魚礁區。

2.北部黃海海洋牧場區。該海域為東至莊河市栗子房鎮,西至金普新區大李家街道城山頭,除外長山列島核心區以外的黃海北部海域。建設以灘涂貝類、魚類及刺參增養殖為主,趕海采貝、親海玩海、休閑娛樂為輔的參、貝、魚海洋牧場區。重點發展港圈圍海養殖、底播增養殖、海島立體養殖、人工魚礁及深水生態養殖。

3.南部海域海洋牧場區。該海域為東至金州新區大李家街道城山頭,西至旅順口區雙島灣街道,南至機輪拖網禁漁線的所有大連南部近岸海域。建設藻場、海珍品生息場、人工魚礁海釣場等以生態修復與資源養護為主,主要發展休閑觀光、垂釣、娛樂潛水、濱海旅游、酒店餐飲為一體的休閑觀光體驗型海洋牧場區。重點發展大李家深水大網箱生態養殖、金石灘休閑觀光漁業、市區南部海域游艇垂釣及度假休閑觀光漁業、龍王塘現代化漁港碼頭和旅順鮑魚、海膽、扇貝和藻類等高值生物產業帶。

篇10

各項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送魚良種下鄉5戶,完成責任目標100;水面精養畝數計500畝,全面完成工作目標;魚種產量25噸,超過責任目標二十五個百分點;水產品總產量380噸,比責任目標多26.67;其中名特優產量100噸,完成責任目標125,人工養殖水產品產量90噸,超過責任目標十二個百分點;漁業產值243萬元,完成責任目標103.85。

加強漁政隊伍建設,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漁政工作是一項作業面廣、時間不定、常不被人理解的有一定難度的工作,要想干好漁政工作除了需要工作人員有一個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端正工作態度外,還要求政策性強、法律知識廣、技術水平高,才能適應這一項工作。為此我站派漁政檢查員前往__市參加農牧業行政執法培訓班和額市法制培訓班,提高執法水平,能夠熟練地、正確地運用法律武器,使執法人員真正具備良好業務素質;并聘請有專業特長的技術人員對全站人員進行水產養殖專業知識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技術素質,然后再對全市各水產養殖戶及有志于從事水產養殖的個人進行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戶們的技術水平。

三、以加強禁漁期工作為中心全面強化天然水面監管工作

額爾古納市河流眾多,泡子沼池星羅棋布,天然內河水面超過13萬畝,水質肥沃,盛產各種冷水魚類,漁業資源可謂豐富,繁育著珍貴的冷水魚類資源,主要有細鱗魚、哲羅魚、鯉魚、鯽魚、狗魚、東北雅羅魚、泥鰍、花鰍、棒花等20多種,此外還生長繁衍著珍貴的水獺和水貂,底棲動物褶紋冠蚌。但是由于多年來的掠奪式捕撈作業,使得天然漁業資源銳減,市民們的普遍感覺是魚兒變少了、魚兒變小了,許多珍貴的漁類看不見了。

為了能讓我們的子孫們有魚吃,我們作為漁業行政管理部門要堅決杜絕那種捕撈子孫魚等非法違規行為,在禁漁期到來之前一周就通過地方電視臺圖文十五分欄目提前禁漁期通知,在各人口聚集地張貼禁漁期通告,并印發各種宣傳材料赴各地宣傳,讓每一位市民都知道禁漁期的重要性、自覺維護漁業資源、增強遵守《漁業法》、合理利用漁業資源的意識;在禁漁期內派出漁政人員蹲守在各個可能性的捕撈作業點,嚴禁私捕濫撈作業、使用絕戶網作業、電魚、炸魚、電魚等行為,由于我市水面分布廣,工作戰線長,漁政執法人員有限,我站非常注重發動群眾力量,通過設立監督舉報電話、通告等形式,充分調動民眾參與與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的斗爭的積極性,力爭從源頭上堵住違法捕撈作業;并聯合交警對各交通道口的可疑車輛進行排查,嚴禁收購不法商販非法運輸和收購漁獲物;各漁政人員每天除在早市等各農貿市場檢查外,還深入各大街小巷進行檢查,嚴厲打擊儲藏銷售非法漁獲物行為。

截至目前,我站已累計進行漁政執法檢查306次,說服批評教育違反禁漁期規定的販魚者70余人次,沒收漁獲物三起,價值330.00元,處罰違規者一人次,漁政執法現場結案率為100,有力的震懾了非法捕撈者.對瀕臨絕種的自治區保護品種:細鱗魚、哲羅魚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說額市農牧業局緊抓捕撈、收購、運輸、儲藏、銷售等環節,以宣、教、罰等多種形式督促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四、扶持水產養殖業,保證市民餐桌供應

我市南部河流河道彎曲,湖泡、沼澤地較多,適當修以堤壩,均可用于養殖,養殖水面面積可達千余公頃,主要養殖品種有鯉魚、鯽魚、鰱、鳙、草魚等,其中以鯉魚為首;養殖周期一般均為兩年;養殖方式基本上是草原小型湖泡養殖,利用天然湖泡進行小水面馴化養魚,粗放粗養,投入少,成本低,能給漁民帶來一定的收益。目前現有10戶養殖戶,均為個體,由于個人資金薄弱,投資比較小,基本上構不成有規模,其中兩戶發展為休閑漁業,集餐飲、垂鈞、娛樂于一體,每逢旅游季節來往游人絡繹不絕,經濟效益相對較高。

為服務好各養殖戶,幫助他們搞好養殖,在3月下旬我站養殖技術專業人員開展了送科技下鄉活動,向養殖戶們講解越冬之后魚苗如何喂養,并就在湖面解凍后,怎樣防治春季魚類病蟲害、如何施肥、如何投餌、魚苗品種調劑等問題進行專題講座,并為5戶養殖水平較高的養殖戶送去優良魚種;到7月下旬,時逢我市水域汛情嚴重,水面養殖受災戶有三分之一之多,針對這種情況水產站養殖技術專業人員及漁政檢查員在有關領導的帶領下親赴受災養殖戶,與養殖戶共同抗洪,使養殖戶有了主心骨和技術后盾,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我們漁政人員也贏得了養殖戶的好口碑。據統計我市今年人工養殖水產品產量達到90噸,超過上級指標十二個百分點。

五、樹立漁政文明執法形象

我站結合農牧業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工作,以“以漁業法規武裝人、以正確態度凝聚人、以漁政精神鼓舞人、以思想教育說服人、以熱情服務親近人、以一視同仁感動人。”為宗旨,明確了領導責任制和漁政人員崗位責任制,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在工作當中要求漁政人員統一著裝,亮證執法,言談舉止要文明,態度不蠻橫,處理有依有據,程序要規范,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輿論的監督,建立了漁政文明執法形象。

六、迎來自治區領導來我市檢查指導漁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