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生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00:56: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研究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學研究生培養探討
摘要: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是我國醫學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培養具備醫、教、研綜合能力的高等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結合當前我國基礎醫學研究生教育現狀,適時引入轉化醫學的理念、思維和方法,探索以轉化醫學理念為核心的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不僅能提高基礎醫學研究生發現科學問題以及處理科學問題的科研能力,同時還能積極培養實驗成果轉化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醫學類人才。
關鍵詞:轉化醫學;基礎醫學;研究生轉化
醫學(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20年來國際醫學健康領域出現的一種新概念,旨在把基礎研究獲得的成果快速轉化為適用于臨床的新方法,更快速地推進臨床醫學的發展,其根本目的是打通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藥物研發之間的壁壘,搭建起彼此之間的橋梁,最終使患者更快受益于這個醫藥領域科技發展,并引領一場新醫藥革命。轉化醫學研究代表了現代醫學發展的方向,以轉化醫學理念加強創新型、復合型研究生的培養,對現階段復合型基礎醫學人才的培養具有重大意義。
一、轉化醫學研究的國內外現狀
轉化醫學的核心理念即在以健康為本的思想的指導下,以重大疾病為研究出發點,積極倡導基礎醫學研究向臨床應用的轉化。該理念從一開始便受到整個醫學界的廣泛重視,各種與轉化醫學研究相關的組織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以轉化醫學為主題的國際會議也在世界各地陸續召開,大量文獻的討論核心也逐漸向著是否具有轉化特質轉移,轉化醫學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年來,我國轉化醫學研究發展速度迅猛,國家政府對轉化醫學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大幅增加對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投入。許多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都組建了轉化醫學中心,并發表了一系列轉化醫學相關論文。這些措施均有利于打破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傳統屏障,加速培養轉化醫學研究的專門人才,加強轉化醫學學科建設,對醫學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1]。
二、轉化醫學概念的提出對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影響
醫學研究生外語教學探索
1傳統教學中課程實用性和教學問題的研究
局限性是傳統專業外語教學材料的首要問題。進入研究生階段的醫學生,學習任務從臨床訓練轉移到科研實驗室,需要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相關科研領域的國內外文獻的調研上。多年來使用的傳統專業外語教材故步自封,教材內容與目前口腔醫學研究生教育的實際需要相差較遠,缺乏實用性和實時性[4],這樣的教材很難激起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很多研究生反映在專業外語課上學到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基本用不上,直接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其次,專業外語的傳統教學方式單一且程式化,多由教師對教材中出現的醫學專業單詞進行解釋后逐句的翻譯講解,不適合研究生的個體學習動機差異,不能激發個體學習欲望[4]。根據學習的構建主義理論,現行口腔醫學研究生的傳統外語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高層次專業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5]。
另一個問題是,教師的“核心能力”即同專業結構相關的教學理念、技能、態度和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技巧,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缺乏足夠的重視[6]。課上向學生傳授了足夠的專業外語知識就是一位稱職的好老師,這個觀念在相當一部分教師中存在。據筆者的走訪和調查,這一問題也是導致研究生學習專業外語時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無法真正調動的原因之一。
2研究生專業外語課程中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
筆者于2013年5月先后向98名口腔醫學專業研究生分發專業外語學習需求調查問卷。調查期限內共收到98份反饋問卷,其中97份為有效調查問卷(有效率98.98%)。調查問卷中,每一項醫學專業外語學習需求程度均分為五等,其中1代表最不需要,2代表不需要,3代表一般需要,4代表需要,5代表最需要。在總計7項備選的專業外語學習需求中,國外專業進展前沿(4.433±0.895)、專業外語聽說(4.285±0.879)、英文文章撰寫(4.021±0.827)和專業外語實戰實踐模擬(4.565±0.875)的平均值超過了4,是需要開展或者最需要開展的教學內容。醫學外語文獻閱讀、專業外語詞匯、專業外語翻譯、分值分別為3.321±0.900、3.796±0.829、3.699±0.765。
醫學研究生外語教學模式探索
1傳統教學中課程實用性和教學問題的研究
局限性是傳統專業外語教學材料的首要問題。進入研究生階段的醫學生,學習任務從臨床訓練轉移到科研實驗室,需要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相關科研領域的國內外文獻的調研上。多年來使用的傳統專業外語教材故步自封,教材內容與目前口腔醫學研究生教育的實際需要相差較遠,缺乏實用性和實時性[4],這樣的教材很難激起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很多研究生反映在專業外語課上學到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基本用不上,直接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其次,專業外語的傳統教學方式單一且程式化,多由教師對教材中出現的醫學專業單詞進行解釋后逐句的翻譯講解,不適合研究生的個體學習動機差異,不能激發個體學習欲望[4]。根據學習的構建主義理論,現行口腔醫學研究生的傳統外語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高層次專業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5]。
另一個問題是,教師的“核心能力”即同專業結構相關的教學理念、技能、態度和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技巧,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缺乏足夠的重視[6]。課上向學生傳授了足夠的專業外語知識就是一位稱職的好老師,這個觀念在相當一部分教師中存在。據筆者的走訪和調查,這一問題也是導致研究生學習專業外語時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無法真正調動的原因之一。
2研究生專業外語課程中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
筆者于2013年5月先后向98名口腔醫學專業研究生分發專業外語學習需求調查問卷。調查期限內共收到98份反饋問卷,其中97份為有效調查問卷(有效率98.98%)。調查問卷中,每一項醫學專業外語學習需求程度均分為五等,其中1代表最不需要,2代表不需要,3代表一般需要,4代表需要,5代表最需要。在總計7項備選的專業外語學習需求中,國外專業進展前沿(4.433±0.895)、專業外語聽說(4.285±0.879)、英文文章撰寫(4.021±0.827)和專業外語實戰實踐模擬(4.565±0.875)的平均值超過了4,是需要開展或者最需要開展的教學內容。醫學外語文獻閱讀、專業外語詞匯、專業外語翻譯、分值分別為3.321±0.900、3.796±0.829、3.699±0.765。
強化醫學研究生醫德教育
醫生的職業道德即醫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行為規范的總和,是指導醫務人員從事醫療活動的行為準則[1-3]。臨床醫學研究生是以培養高層次的臨床醫生為目標,是我國醫學高層次人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醫學應用型人才的重任。臨床醫學研究生其綜合素質的高低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因而,決定了臨床醫學研究生應成為不僅具有醫學專業素質,而且要具備高尚醫德的綜合型人才。多年來的臨床教學和行醫實踐使筆者認識到,加強臨床醫學研究生醫德教育是培養合格醫生的重要內容,也是進行臨床醫學研究生整體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和切入點。因此,在現代醫學教育中,加強臨床醫學研究生醫德教育,引導他們形成崇高的醫德,促進他們自覺自我完善成為知行合一、德業雙修的健康衛士,是所有醫學教育工作者必需肩負的責任,是高等醫學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由于我國大部分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課程中還沒有開設專門的醫德教育課程,因此,許多臨床醫學研究生都沒有得到系統的醫德教育,由此決定了加強其醫德教育的緊迫性。然而,怎樣對臨床醫學研究生進行醫德教育呢?這是擺在教育管理者和研究生導師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就此問題淺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1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醫德觀念
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要旨在于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精神,用人類在漫長社會活動中所積累的智慧精神陶冶、教育醫學生,使醫學生洞察人的道德精神價值,追尋醫學人生的目的與意義。對臨床醫學研究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是一個全方位長期的過程,需要動員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絕不是僅僅通過幾節課就能收到預期效果的。在臨床醫學研究生的醫德教育中,還要注意醫德觀念的培養?!俺祟愔⊥?,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這其實就是行醫者職業道德的核心價值體現,臨床醫學研究生只有知道、了解它,才能很好地貫徹和執行,才能做到對人民的生命健康負責,對患者家屬負責,對全社會負責。
2強化教學改革,重視醫德理論教育
醫德理論教學是從理論的層面對臨床醫學研究生進行醫德培養,對促進他們掌握醫務工作者所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原則等理論知識,尊重患者的人權,尊重患者的興趣、堅守高尚的倫理與道德實施標準以及主動響應社會的需要,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雖然大部分教育管理者、研究生導師都已意識到醫德理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但重視的態度并沒立即轉化為臨床醫學研究生醫德教育水平的提高。如果將醫德理論教學的某些內容貫穿到臨床各科,在每一臨床課教材中的總論部分,加入醫德教育問題,這樣可使理論聯系實際,同時也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醫德課堂教學在內容上要緊密聯系現實的醫學倫理問題,不能回避醫療現實。既要講醫德發展史,更應聯系現實中發生的醫學倫理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如怎樣看待和對待“紅包”、“回扣”現象,如何看待醫療救助與患者欠費、逃費,如何看待市場經濟條件下醫療衛生機構改革面臨的諸多問題,開展醫德案例教學與討論,培養臨床醫學研究生道德判斷能力及道德責任感。
3密切結合專業教育,加強醫德實踐教育
醫學研究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
[摘要]心理健康對于研究生的成長成才都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筆者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通過線上調查與線下調查相結合的方式了解目前醫學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現狀,闡述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及工作路徑,提出了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保障機制。
[關鍵詞]研究生;心理健康;對策;保障機制
醫學研究生作為醫學院校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曾一度因為“年齡大”“學歷高”“心智成熟”而被視為不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群體,但近年來,由于心理健康原因導致的研究生暴力傷人、自殺自殘等惡性事件屢見報端,引發社會對這一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積極開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引導研究生身心全面發展,成為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1]。
1對醫學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研
1.1醫學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調查本研究。采用紙質問卷的方式對溫州醫科大學全日制在讀研究生進行調查,發放問卷1050份,回收有效問卷965份,有效率為91.9%。問卷計有90小題,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由F1軀體化、F2強迫、F3人際關系敏感、F4抑郁、F5焦慮、F6敵對、F7恐怖、F8偏執、F9精神病性和F10其他等10個因子組成,每個因子采用1~5分的五級評分法,評分越高,代表相應的心理健康程度越低。評分≥2的因子視為陽性癥狀。問卷結果顯示,SCL-90測試因子呈陽性的人數分布分別為:F1125名(占13.0%),F2319名(占33.1%),F3240名(占24.9%),F4246名(占25.5%),F5182名(占18.9%),F6135名(占14.0%),F7113名(占11.7%),F8194名(占20.1%),F993名(占9.6%),F10143名(占14.8%)。心理健康問題中表現度較高的因子依次是:F2、F4、F3、F8;表現度較低的因子分別為:F9、F7、F1。“壓力程度”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結合紙質問卷調查,本研究同時采用微信問答的方式對在讀醫學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婚戀情況、作息規律、壓力來源等問題進行分析,回收有效問卷1339份。結果顯示,研究生在學習、生活與科研方面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其中認為“壓力過大、幾乎不能承受”的占3.2%,認為“有較大壓力”的占38.6%,認為“有點壓力”的占56.3%,認為“基本沒有壓力”的占1.8%。1.2醫學研究生心理問題分析。SCL-90量表顯示,當前醫學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整體上呈現出積極健康的良好態勢,但部分群體也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是心理健康疾病。如表現度位列前三的因子,強迫型人格通常表現為過于追求完美主義或確定性等典型行為,并且對不完美或不確定性的耐受程度較低,進而導致思慮過度、產生心理問題[2]。一方面,醫學研究生的學習與科研需要長期維持嚴謹態度和縝密思維的狀態,相較于其他群體更易于產生強迫癥狀;另一方面,導師以及父母高期望、嚴要求也構成了強迫癥的外在壓力源。抑郁、人際關系敏感的成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但也可以從內外兩方面來分析。就內因而言,問卷數據顯示,64.3%的研究生成長、成才經歷都比較順利,缺少困難和挫折磨礪,36.5%的研究生認為自己缺乏自我情緒疏解、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這些研究生在面對學業、就業壓力或者經濟、婚戀挫折時,心理抗壓能力較差,容易產生對學習生活的不確定感甚至是恐懼感,進而出現自卑、封閉、抑郁等心理問題。從外因來說,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知識更新、學歷競爭日形加劇,醫學研究生在思考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問題時易為社會思潮所裹挾,而一旦理解偏差或應對不當,往往會產生更為強烈的壓力感和挫敗感。
2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與路徑
再生醫學研究生混合式教學研究
[摘要]混合式教學理念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獲得了極大的關注。線上線下教學有機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既拓展了教學時空,又保證了教師引導下教學中足夠量的語言交際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適合于高校教學。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研究生教學;再生醫學;雙主體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其對教學模式產生的深刻影響日益凸顯。近年來興起的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信息化教學范式都是為適應信息化時展而進行的有益探索。例如慕課教育就是一項大規模的教育課程,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慕課形式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自由選取教育內容進行自主學習,以此來提升學習成績[1,2]。雖然以上方式很好地改變了傳統的高校課堂教學模式,使老師無須再通過講座式的講授就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學習。但是,有學者認為以上方式與傳統的授課方式無本質區別,依然以教師為中心,無法顧及學生的個體差異,且由于大多數教師不是技術人員,視頻制作的質量難以保障,而低質量的視頻不利于知識的傳授[3],所以單純的互聯網式教學可能并不完全適用于高校教學?;旌鲜浇虒W,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將傳統教學的優勢和數字化、網絡化的學習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最早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兩位學者提出。混合式教學能最大限度地優化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它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習者的需要以及老師自身的條件進行教學設計,既能發揮教師引導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從而實現優勢互補,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混合式教學的方案設計
混合式教學有三個方面的主要特征:提供豐富靈活的學習資源,為個別化學習提供支持,提高教學效率。能否發揮混合式教學效用,關鍵在于如何通過教學設計使在線和課堂部分的教學活動有機融合,發揮兩者的最大教學效益。課前線上導學的目的是完成基礎知識、相關背景的輸入,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在設計線上教學活動時,教師需充分考慮學情,確保線上教學的可理解性、趣味性,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保證課前自主學習的質量。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精選多樣化的學習資源,為學生營造輕松活潑的自主學習氛圍。線下課堂教學由教師作為引導者,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協同完成。為此,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以骨重建的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載體,并貫穿于整個課堂,讓學生理解骨重建的整個過程。課堂活動盡量做到形式多樣,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手段,如圖片、視頻、思維導圖等精講重難點,還可以組織小組討論、任務展示等不同形式,以實現預期教學目標。課后通過布置作業幫助學生鞏固課上所學內容,同時讓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效果。
中醫學研究生中醫經典學習探討
摘要:“讀經典,做臨床”是名老中醫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今中醫類研究生培養的短板。隨著目前醫療環境改變,社會對中醫類高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各級院校應重視中醫類研究生階段中醫經典的學習和培養。文章系統總結中醫院研究生培養階段學習經典存在的問題,如學生對中醫經典學習的缺乏興趣、動手機會少,實踐形式較單一、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中醫人文教育缺失等,結合作者單位經驗并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和建議,加強研究生中醫內涵建設、夯實中醫基本功底,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以期中醫學子臨證中學用經典、會用經典、活用經典。
關鍵詞:中醫經典;研究生;人才培養
“不讀《靈》《素》,則不明經絡,無以知致病之由;不讀《傷寒》《金匱》無以知立方之法,而無從施治。”[1]中醫幾千年中涌現出不勝枚舉的著名的醫家和著作,但僅有對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建立起過重要奠基作用,或對辨證論治體系的確立有巨大貢獻的著作才能堪稱經典[2-3]。中醫經典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需要后世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挖掘經典背后的現實意義,對于現代醫學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4]。除此之外,中醫經典是中醫臨床的基礎,是中醫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熟讀經典才能夠對中醫的四部經典著作有更全面的認識,建立中醫的思維方法和思路,同時學好中醫經典是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文章將對中醫學研究生培養階段學習中醫經典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1目前學習中醫經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對中醫經典學習興趣缺乏或重要性認識不足
文獻研究發現,絕大部分中醫類研究生都認為應該學好中醫經典[5];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然而實際調查中得出中醫類研究生對中醫經典學習只有少許興趣,多數原因歸結于畢業就業壓力大;中醫經典晦澀難懂,閱讀名家醫案醫籍不能完全深諳其道;中醫操作中,望聞問切四診水平,脈診能力弱,每次問診都需要借助現代醫學檢查,學習的自信心在平日臨床診療過程中嚴重受挫;部分研究生反苦于沒有古籍,導致涉獵范圍受限,心情煩躁,久之學習中醫經典的興趣銳減[6]。
醫學研究生臨床操作技能培訓探討
近幾年,美國教育界掀起了一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應用熱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美國的成功案例被推廣到世界,并得到世界各國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關注.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翻轉課堂可譯為FlippedCassrooml或InvertedClassroom,是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指在教學過程中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比例,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手中.1.1翻轉課堂的理念.翻轉課堂是信息化時代下,依托教育技術高速發展帶來的新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理念顛覆了課上與課下的教學方式,把知識的學習與信息的獲取放在課下,由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看網絡視頻課程、聽播客、閱讀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學生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課上的寶貴時間用于師生間的交流,教師的答疑解惑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深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1].1.2翻轉課堂的特點.1.2.1教學過程的逆向創新.傳統課堂所遵循的學習過程第一步是通過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學生獲取信息,第二步是課下學生進行復習,從而達到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實現了教學過程的逆向創新,學生學習的第一步放在課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獲取信息,第二步放在課堂,學生在課堂實現知識的深化理解.1.2.2輔助視頻的廣泛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以實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互聯網和視頻制作技術的普及,授課視頻可以通過網絡傳輸得到更加便捷的獲取.學生通過教學視頻輔助技術的廣泛應用,具備課下學習的環境和條件.而授課視頻具有教學目標明確和教學內容簡潔明了等特點.視頻時間短、內容精,非常適合學生自主學習使用[2].1.2.3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傳統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權威,學生獲取信息完全通過教師的現場傳授.但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變得更為主動,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獲取信息不再依賴于教師的傳授,而是通過各種教育技術手段.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的功能將被完全改變[3].1.3我國翻轉課堂的研究歷程我國最早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可追溯到2012年,來自重慶聚奎中學的實踐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上[4].聚奎中學在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本土化改造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課前通過平板電腦運用學習軟件、教學視頻、互動作業和數字圖書館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教師輔導、探究活動和練習鞏固加深學習成果[5].重慶聚奎中學該次教學實踐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使學生掌握自己學習的主動權,通過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平臺電腦等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并在我國教育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3].但當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學領域和教育研究機構,我國高校的參與度相對較低[4].隨著我國網絡課程建設的日趨完善,各高校聯合推出視頻課程共享.進入2015年以來,我國高校在建立網絡課程的同時,也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度,應用領域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展.該研究擬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醫學研究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培訓中,以期為其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些解決思路和可操作路徑.
2醫學研究生臨床操作技能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師臨床操作帶教意識差.在我國現存的醫學教育體制中,臨床帶教教師既作為醫師從事臨床一線工作,又要進行科學研究,撰寫學術論文,還要兼顧醫學教育活動.可以說,教師在繁重的醫療和科學研究工作下,很難擠出更多的時間放在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上,尤其是臨床操作帶教能力的培養上.至于教學模式和方法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我國當前醫學教育政策導向已經改變,但是如何改變一線醫學教育師資緊缺,轉變教學思路,提升教學工作效率,提高醫學研究生臨床操作能力水平,使其與上層政策導向相一致也是目前存在的重點問題.2.2臨床操作培訓教學資源緊缺.臨床操作技能的教學對于教學環境和資源成本有很高的要求.«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嚴格限制應用患者為醫學教學實踐對象,只有持有我國醫師執照才具備在患者身上進行臨床操作的資格.我國醫學研究生進行臨床操作技能訓練只能在仿真模型上進行,而仿真模型比較昂貴,進行一次操作技能授課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我國很多醫學院校仍未建成臨床操作培訓中心,即使已經建有臨床操作培訓中心,但是大部分由于管理、運行成本和師資較少等諸多問題,利用率并不高.2.3臨床操作培訓教學效果偏差.臨床操作技能培訓現行的教學過程一般包括教、練和考三個環節.在教的環節中,教師主要采用PPT幻燈講解、教學模具講解或是現場演練,而在教的環節上,往往出現教師精心準備的授課內容,但是學生卻跟不上教師授課的節奏,或是學生在筆記中常常記了前面的內容,漏了后面的內容;練的環節上,由于教學訓練模具少,又會出現學生得不到教師的個別指導,學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等問題;考的環節上,臨床操作技能的考試也常淪為應試型考試,不能體現出臨床工作的多樣性與變化性.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研究生臨床操作技能培訓的實踐
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的認知及有效路徑
[摘要]目的:探討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認知及培塑的有效路徑。方法:通過與臨床科室帶教老師、醫學研究生院授課教師、各年級醫學研究生交流,聽取醫院心理科、倫理委員會、教學與學生工作部等相關專家的建議,對150名臨床醫學專業的研究生職業價值的基本認知情況和認可程度進行調查。結果:醫學研究生能夠認識到醫學職業價值中給自身帶來的積極影響,雖然對未來的醫療從業行情不太樂觀,但大部分不會放棄自己的醫學專業。綜合導師、學生、院校三方面的溝通,提出發揮導師立德樹人作用、增加人文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比例、重視醫學倫理學教育、正面強化新冠疫情對職業價值培塑這四個有效路徑,提高醫學研究生對自身職業價值的認知,加深其社會責任感和醫學使命感,促使醫學研究生形成積極正向的職業價值觀。結論:應盡早開展職業規劃教育,通過有效途徑提升職業認同,加強人文教育,提升綜合素養。
[關鍵詞]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有效途徑
在當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醫學研究生的職業價值觀正受到各方面的沖擊,醫療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讓醫學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實施職業價值教育時面臨實際的復雜情形。如何了解醫學研究生對于職業精神認知的現狀、如何盡早開展職業規劃相關的教育、如何有效的探討促進其職業理念的有效途徑,是當下醫學教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2021年8月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研究生各年級隨機抽取醫學研究生共計150人,發放150份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共計138份,有效回收率為92%。調查對象人員分布為,碩士研究生:一年級占30.9%,二年級占13.0%,三年級占10.3%。博士研究生:一年級占20.4%,二年級占15.6%,三年級占9.8%。性別分布的情況為:男生占45.7%,女生占54.3%。年齡分布在22~30歲。1.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首先查閱大量影響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形成因素的文獻,特別是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醫療改革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令醫學教育工作者對醫學研究生的職業價值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情況。通過與臨床科室的帶教老師、醫學研究生院授課教師、各年級醫學研究生的交流,聽取醫院心理科、倫理委員會、教學與學生工作部等相關專家的建議,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目前醫學研究生對于職業價值認知的情況,形成了16個條目的調查問卷。本次問卷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醫學研究生基本信息資料,包括調查對象的年級、性別、年齡、專業方向等基礎信息的采集。第二部分為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的基本認知和認可程度的調查,包含16個條目。問卷采用Likert5級計分,1分為完全不符合;2分為基本不符合;3分為不確定;4分為基本符合;5分為完全符合,此量表信度效度較好[1]。采用Excel對所有問卷進行編碼和錄入。
2結果
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的認知及培塑路徑
[摘要]目的:探討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認知及培塑的有效路徑。方法:通過與臨床科室帶教老師、醫學研究生院授課教師、各年級醫學研究生交流,聽取醫院心理科、倫理委員會、教學與學生工作部等相關專家的建議,對150名臨床醫學專業的研究生職業價值的基本認知情況和認可程度進行調查。結果:醫學研究生能夠認識到醫學職業價值中給自身帶來的積極影響,雖然對未來的醫療從業行情不太樂觀,但大部分不會放棄自己的醫學專業。綜合導師、學生、院校三方面的溝通,提出發揮導師立德樹人作用、增加人文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比例、重視醫學倫理學教育、正面強化新冠疫情對職業價值培塑這四個有效路徑,提高醫學研究生對自身職業價值的認知,加深其社會責任感和醫學使命感,促使醫學研究生形成積極正向的職業價值觀。結論:應盡早開展職業規劃教育,通過有效途徑提升職業認同,加強人文教育,提升綜合素養。
[關鍵詞]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有效途徑
在當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醫學研究生的職業價值觀正受到各方面的沖擊,醫療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讓醫學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實施職業價值教育時面臨實際的復雜情形。如何了解醫學研究生對于職業精神認知的現狀、如何盡早開展職業規劃相關的教育、如何有效的探討促進其職業理念的有效途徑,是當下醫學教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2021年8月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研究生各年級隨機抽取醫學研究生共計150人,發放150份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共計138份,有效回收率為92%。調查對象人員分布為,碩士研究生:一年級占30.9%,二年級占13.0%,三年級占10.3%。博士研究生:一年級占20.4%,二年級占15.6%,三年級占9.8%。性別分布的情況為:男生占45.7%,女生占54.3%。年齡分布在22~30歲。1.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首先查閱大量影響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形成因素的文獻,特別是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醫療改革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令醫學教育工作者對醫學研究生的職業價值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情況。通過與臨床科室的帶教老師、醫學研究生院授課教師、各年級醫學研究生的交流,聽取醫院心理科、倫理委員會、教學與學生工作部等相關專家的建議,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目前醫學研究生對于職業價值認知的情況,形成了16個條目的調查問卷。本次問卷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醫學研究生基本信息資料,包括調查對象的年級、性別、年齡、專業方向等基礎信息的采集。第二部分為醫學研究生職業價值的基本認知和認可程度的調查,包含16個條目。問卷采用Likert5級計分,1分為完全不符合;2分為基本不符合;3分為不確定;4分為基本符合;5分為完全符合,此量表信度效度較好[1]。采用Excel對所有問卷進行編碼和錄入。
2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