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審美能力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8 22:25: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音樂審美能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中音樂審美能力探究
作為一線高中音樂教師,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審美之花綻放在高中音樂課堂中。
(1)在音樂鑒賞中創設良好的審美情趣,引導學生感受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目前很多教室都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每個音樂教室里的墻壁上都懸掛著中外音樂家的畫像,還裝飾著歌劇、舞劇、京劇等經典劇照或者一些表現音樂大師風采的攝影作品,給整個教室營造出典雅的藝術氛圍。學生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潛移默化地被這樣的氣氛熏陶著、感染著,可讓學生深深體會到音樂的美。在課間或者課前,我們有計劃地安排播放一些優美的歌曲,使學生感受到美好的音樂氣氛。音樂鑒賞是對聲樂和器樂作品所包涵情感認知的心理過程,是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愉悅學生身心、寄托情思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在感受音樂美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表現能力以及審美創造能力,培養自身的音樂情趣。大千世界,音樂作品浩如煙海,古今中外,不同題材、不同風格、不同結構和不同個性的作品,都以他們自身的特殊形式深入人們的生活中,展現出人類的美與丑。我們要感受音樂的美,就要投入到音樂當中,隨著音樂的旋律去暢想,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這樣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真正體會音樂的精髓,才能把對音樂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想的高度。譬如,我們在鑒賞《黃河大合唱》時,作品中起伏的旋律、緊湊的節奏,速度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強,我們能夠深深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崛起就像黃河水一樣洶涌澎湃,勇往直前??傊谝魳疯b賞教學中,學生只有真正理解音樂本質和內涵,才能激發出自身的真情實感,才能感受到音樂中的美,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利用社會文化效應,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音樂審美教育。審美教育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是不行的,我們還要注重課外音樂活動,比如電視電影、文娛晚會以及文藝活動等這些和音樂息息相關的活動形式。對學生而言,由于平時課業比較繁重,很少接觸這些內容,這些節目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F在很多電視臺都有非常好的音樂節目,有些電影中的音樂也十分有價值,值得一聽。我們也時常建議學生在課余時間看一些電視電影節目,注意電影和電視中的特色插曲,背景音樂,片頭和片尾曲等,和電視電影畫面相結合,去感受、體會音樂強烈的表現力。通過這種視聽藝術的結合,對學生更加深入理解音樂、提高自身審美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另外,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還可以把一些優秀的電影原創音樂帶到課堂中來,由于學生平時只關注電影的情節內容,很少關注電影音樂,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對于一些獲獎的電影音樂,它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我們很有必要對它們進行了解,教師可以將片中的音樂結合電影情節,講解給學生聽,這樣不僅使學生在欣賞視覺和聽覺相互交融的愉悅時,而且加深了對音樂的印象和對音樂本質和內涵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習慣,提升了自身的審美能力和音樂修養。
(3)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音樂教育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高中音樂教師,我們要有意識地利用音樂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就可以在獲取音樂知識的同時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音樂審美教育中,教師可通過音樂實踐來啟迪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譬如,我們在學習完某首歌曲后,可以根據歌曲表現的情感和主題,引導學生去自編自演一些符合該歌曲主題的話劇之類,配上一些舞蹈,讓學生在表演實踐中感受到音樂的真諦,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傊魳肥敲赖乃囆g,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作為高中音樂教師,我們要立足學生,努力尋求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策略,應用一切美的手段來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在輕松活潑的音樂氣氛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與創造美,塑造美的心靈和美的人格,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文作者:潘偉工作單位: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
中學音樂審美教育的審美能力探討
摘要:音樂教育是美育實施主要的途徑,它對審美教育可起到極為獨特的作用,其功能更是別的學科無法比擬。在中學音樂教學期間,計劃性、目的性地組織音樂教學活動,不但能增強學生音樂素養,更能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的發展。本文通過當前中學音樂教學的不足,提出有效實施中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中學音樂;審美教育;審美能力
從音樂教育的本質來說,其本身就屬于審美教育的一種,主要是利用其情感意境等因素,讓學生受到美的陶冶。音樂審美教育作為美育的主要實施途徑,具有培養、擴大及發展學生音樂興趣、視野和感受能力等作用。在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音樂教師要充分挖掘客體,積極引導音樂審美主體,使學生從情感上與音樂產生共鳴,得到性情上的熏陶,升華自身氣質。
一、中學音樂教學的不足
1、課容量單一
歷久以來,升學考試科目中就不包括音樂學科,故而,中學音樂課程設置數量極少,每周最多兩至三節,甚至部分學校沒有設置音樂課程。這種現象導致音樂教師無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往往實際教學時不少內容被反復講解,造成教學內容的單一,對音樂美的內涵挖掘不夠深入,進而使得學生產生審美疲勞,最終降低學習興趣,嚴重影響到教學效果。
大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探究論文
論文摘要:提高當代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是我國高等院校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所面臨的問題,它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如何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具有以下主要途徑。
關鍵詞:音樂審美能力素質教育途徑音樂修養
當今世界的經濟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能否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適當時展需要的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面臨的緊迫問題,它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早在1996年11月國家教委在全國高等院校藝術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的素質教育口號。
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院校所面臨的嚴峻問題。音樂教育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是以人的身心發展和個人素質提出為目的的教育。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學生音樂基礎差,缺乏對音樂的正確理解,在音樂審美能力上存在明顯的不足。從而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各高等院校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他們紛紛采取各種途徑通過各種渠道,利用音樂這一特殊的藝術形式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因此,筆者對如何提高和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淺見。
一、音樂審美能力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樂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
摘要:人的審美能力是能夠通過后天的培養逐漸加強的,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在音樂教學方面越來越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優秀的音樂作品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對如何讓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了探究,并且對在音樂教學中怎樣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音樂教學;審美能力;培養
學生的審美能力離不開音樂教育,而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重要途徑之一,每個學生對“美”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教師在教音樂作品時,要讓學生一起交流、溝通,使他們對學習音樂產生興趣,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音樂的作用是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是素質教學中的重要手段[1]。
一、了解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音樂教學過程中,即要讓學生發現音樂的美,又能發現生活中的美。任何一個音樂作品都有它的創作目的,如貝多芬《英雄》、《命運》,肖邦《鋼琴協奏曲》等,學生認真的聆聽音樂,并感受音樂的韻律,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意境,從而和作者達成一種在音樂上的共鳴,老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并且能夠解決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一味聽老師講解,課堂氣氛比較低沉,老師要做的是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讓每個同學都表達自己對音樂理解的觀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對音樂的學習。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既要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快樂,又讓學生對音樂有足夠的了解。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學習,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審美能力,還使個人的整體素質也得到了升華。優美健康的音樂都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美感,如果這世界上沒有音樂,那么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枯燥乏味。你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情感會受到音樂的影響,積極亢奮的音樂會讓我們產生斗志,對未來充滿希望,憂傷的音樂會讓我們很悲傷難過,由此可見,音樂在生活對人們的影響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音樂旋律和節奏,人們的情感和情緒也是不一樣是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人們的審美標準[2]。
二、如何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高中音樂教學學生審美能力研究
從建國之初到現在,音樂教育中的“美育要求”已經實施了70年了,而在高中音樂教學之中,“美育教育”的效果卻并沒有達到預期。到了現在,教育領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得以落實,進而使得學生各項素質能夠得以提高。而作為藝術教育中的一種,音樂教學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在高中音樂教學中,主要的目的便是對人進行有效的塑造,從而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在實際教學中,則是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基本目標,通過在高中階段對學生開展音樂藝術教學,來使得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更為良好的奠定。在音樂教學中,最大的特點,便是它對“聽”的藝術極為強調。學生需要對音樂進行良好的聆聽,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在聽的過程中,對音樂之美有更好的感受,進而使得學生能夠發現其中的美從何來。由此,在教學音樂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從而使得音樂教學“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特點能夠表現出來。
一.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其一,便是課堂上的教學容量不夠豐富。因為音樂課程基本上一周只會有一節課,所以為了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培養,教師就需要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設計,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其中的容量并不豐富。其二,便是在教學過程中,對雪深道隔主體性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對于教學而言,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題。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由此便導致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有所缺乏,從而使得學生難以在學習中投入進去,進而導致最終的學習效果受到影響。其三,便是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并且在教學中,沒有注意與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
二.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對音樂教材中的審美元素有效挖掘。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發現,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影響的因素是很多的,這些因素表現在這個方面中。所以,教師在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進行培養的時候,除了需要按照要求完成教學任務之外,還需要將其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對音樂教學的內涵有更深刻的體會。如此,來使得學生能夠透過現象,對其中的音樂之美加以體會。例如,以《遼闊的草原》這首曲目的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學習到一些具有深度、內涵的作品。就比如說,這首曲目,主要是“主要是讓學生對獨特的民族風加以感受,進而使得學生多民族文化有更深的認識”。經過這首曲目的教學,學生能夠在聆聽過程中更好的感受音樂的情景美與音韻美。通過使學生對這種美進行體會,來使得學生受其感染,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的心靈可以萌發出美的種子,由此,來使得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潤物細無聲”之中得到養成。(二)在師生的情感互動中捕捉情感因素。音樂是體現情感的一種藝術所以,在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進行培養的時候,需要注重其中的情感元素,通過捕捉這樣一種最活躍的心理因素,來使得學生的此種能力得到培養。由此,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在情感上對學生加以刺激,從而使得學生的情感火花得以被點燃。如此,學生的心靈之窗便會被有效的打開,進而使得他們可以在如此激動的情緒中,對音樂的美有更好的感知,使得他們的情操能夠得到更好的陶冶。例如,以《彌渡山歌》這首曲目的教學為例。要想對學生的情感因素進行有效的捕捉,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展開互動。由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內容來創設問題情境,如“同學們,我們經常會提到‘南國’,那么你們有對南國風有所認識嗎”。在創設出這樣的情景之后,學生的好奇心便會被調動,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對這首曲目更加注重。在聆聽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說“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的一種樂曲風格,你們在生活中有聽見過嗎”,由此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將樂曲中的情感延伸到課外。經過這樣的教學,來使得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已有審美基礎進行挖掘,從而使得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得到引發,進而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養成。
三.結語
高校音樂教學審美能力培養
摘要:音樂是人們進行心靈交流與情感互動的重要方式,從藝術角度進行分析,音樂所表達的是人們對于美的無限追求,所以音樂學習的過程也是培育審美習慣以及鍛煉審美能力的過程。在高校音樂教學當中,教師要抓住課堂教學的有利契機,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營造活躍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發展。本文將著重就高校音樂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審美能力;培養
在教育制度全面變革的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要持續革新和優化教學方法,改進教育觀念,提高對音樂教學課程的關注度,同時注意將音樂教學和審美教育進行整合,為學生提供接受良好審美熏陶的平臺,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以及審美能力,讓學生對音樂有更加深刻的感知與理解能力,最終推動學生的綜合全面進步。高校音樂教師要積極發揮音樂教育這一審美平臺的價值,明確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這一重要任務,推動高校學生素質的全面進步。
一、音樂基礎與審美教學有機整合,發展學生審美能力
在高校的音樂教育當中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將感知以及鑒賞教學作為重要途徑,為學生藝術素質的發展打下基礎。而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感知與鑒賞,首先需要讓學生擁有扎實的音樂基礎理論以及豐富的技能技巧,在有了這些基礎之后,才能夠在音樂鑒賞和審美能力發展中有的放矢。音樂基礎知識是鑒賞音樂作品的基礎,所以學生及時補充這些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不過在傳授這些知識時需要把握量和度,以免影響到學生的審美感受。在音樂基礎教學的同時和審美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方面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實際教學當中,一方面教師要注意精心選取高質量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音樂作品的認知,同時為了讓學生的鑒賞學習溫度大幅降低,就要增加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量,讓學生的鑒賞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要注意把內容與形式進行有機整合。受藝術他力美學和自律美學的影響,在引導學生進行作品鑒賞時,往往會陷入到內容和形式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當中,通過將二者整合起來,更能夠增強學生的鑒賞水平。
二、音樂情景和想象能力有機整合,加強審美技巧訓練
中小學音樂教育審美能力培養
摘要:音樂審美作為國家音樂學科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核心內容,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培養審美能力可以通過多方面多途徑得以實現,而在中小學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中,音樂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的工具,是貫穿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論文主要就如何在音樂教育教學中培養中小學生審美能力這一論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育;審美能力培養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經說過:“美育以養成高尚之風,以成國民之道德”。①國家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中,首先要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教育為核心。鑒于中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的現狀,因文化知識水平、生活閱歷、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欠缺,以及缺乏足夠的經驗積累,又考慮到于美育教育的復雜性,所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審美能力,是當下通過音樂教育培養中小學生審美能力的首要任務?;诖?,筆者經過查閱資料、實際調研,在借鑒專家、學者研究的基礎上,來談一下自己的見解。
一、在中小學開展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學階段,屬于國家義務教育范疇內,中小學生作為祖國最具有潛力的花朵,其審美能力、觀念、趨向與追求等,直接影響著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耙魳方逃⒉皇且魳芳业慕逃紫仁侨说慕逃??!敝逃姨K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②對于中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教會學生“先做人再做事”是教育教學中的首要問題,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可以帶領學生逐漸感受音樂與人文之美,提高其創造、鑒賞的能力,增強其審美意識、開發其智力以及培養他們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和超越的精神。因此,通過中小學音樂教育培養他們的審美觀,繼而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對提高中小學生的基本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現代中小學音樂審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
審美能力培養與音樂教學論文
一、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一般形態下,音樂課堂的主要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在臺上唱一句,學生在臺下學唱一句,抑或老師打節拍指揮,學生在下面跟著老師的指揮手勢來唱,簡簡單單地去模擬音樂的發音。這么僵化的教學講授模式,只能使學生不斷地失去此中的樂趣。假設把一方傳輸,另一方被動接受的模式,變化成為兩方能夠進行互動交流的模式,把學生變成老師,讓學生體驗當老師的感覺,這樣就會在心中得出平時不一樣的感覺,就會找到其中的差別,進行自我學習和感受。音樂教育的要領要本著兩方面發展、分析選拔、標新立異的主旨,深刻開掘學生的藝術天賦,在個體對音樂的見解中凸顯課程的意義,為這些標新立異的學生提供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展示平臺。要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并重視實踐的重要性,改變重實踐、輕扮演的傳統狀況,增進表演的課時,將講堂教學與舞臺魅力融合起來,為學生上舞臺,實現實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機會,促使學生們在實踐中得到發展,達到學生對音樂的磨練、個人唱功及表演能力的綜合性提高。
二、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長期以來,大家只重視音樂教育的外在價值,只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與練習,而忽略了聯想、愿望、創造這些情感的因素。疏忽了音樂關于審美育人的目標以及對學生音樂興趣愛好的培育,從而致使音樂教育不但索然無味并且缺乏藝術性,致使學生對音樂課提不起任何樂趣。對于音樂教育要面向所有的人這一點,身為音樂教育的我們來說是必須要明確和知道的,教師這時的使命并不是讓自己的學生成為音樂家、藝術家,而是更多地應該為很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打好音樂基礎,幫助他們成為具有一定音樂才能的音樂文化藝術的喜愛者,并且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到一種快樂的情緒,能夠對音樂發出一種由心而生的濃濃的喜愛之情,讓他們常常帶著濃濃的喜愛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堅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并有愉悅的體會,從而使他們的審美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
三、音樂教育的一項基本使命是對學生審美才能的培養
音樂教育是對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是在音樂講授大綱上所提到的關于音樂對學生的影響。同其余的學科來比較,音樂教育教學中的美育要素,是獨一無二的。那么,這也就意味著音樂教育在對學生的美育教學體驗中起到了一個關鍵性的點和關鍵性的作用。對于音樂的欣賞是音樂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培養學生審美才能的作用,并且是唯一不可替代的一個功能。對于學生審美才能的培育,除了那些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所必須要掌握的藝術基礎知識以及了解藝術體現的方法和竅門外,并且對藝術欣賞類的活動還要大力鼓勵學生去參加,培育學生對美的追求,加深對美的了解。
高校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研究論文
一、高校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實施原則
高校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是根據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教學目的和藝術美育實施過程的一般規律提出來的,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美學原理、美育原理、教育學原理為理論基礎的。它主要是我國社會主義音樂藝術美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同時也吸收了古代和外國音樂藝術美育實踐經驗中有價值的部分。音樂美育的原則是音樂藝術美育基本規律的反映,是科學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結合。音樂藝術美育的基本原則是:
1.德、智、體、美等諸育統一的原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先,全面育人,正確認識德、智、體、美諸育的關系是基礎,正確處理德、智、體、美諸育的關系是關鍵。因為德、智、體、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內容,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黨的教育方針中諸育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各育在相互關聯中的最大功能,充分挖掘各種課程教學中的育人功能。要使諸育融為一體,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決不可將他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偏離任何一方,對人的全面發展都是有害的。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目標,不僅要求學校正確處理德、智、體、美等諸育之間的關系,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還要求正確處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修養與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術學習的關系,正確對待學習、生活和科學健身等問題,高度重視高尚道德情操與健康審美情趣的培養,在注重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術學習的同時,加強實踐鍛煉,在學習生活實踐中養成健康向上的文明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學校的教育培養和學生的學習鍛煉,最終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理論與實踐統一的原則。理論和實踐是描述人類社會活動的特征的一對基本范疇。人類從事任何活動,必然包括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理性的、動腦的方面,也必然包括具20體的、歸納的、行動的、感性的、動手的方面。正如上和下、左和右、正和反一樣,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缺一不可。如果兩者脫離,銜接不上,就做不好事情。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基本觀點,任何正確的理論認識都需要經過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任何教育都不能違背這一原則,音樂美育也不能例外。人類幾千年來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技能,任何人不可能事事親歷。所以,把總結好的知識和技能,以課堂講授的方式由教師直接傳遞給學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然而,如上所述,理論和實踐是不能脫離的?,F在我們的教育領域中的問題是:實踐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忽視了,學生只從理論的方面接受知識,而沒有親身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是不可能深刻地、有效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學到的東西只是空洞的、不實用的條條。現在大力強調加強實踐環節是非常必要的。教學中在理論教學加強學生對音樂審美能力的基礎上,更要強調學生在的實踐認知中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的提高,強調實踐環節并不是忽視理論的學習,恰恰相反,只有加強了實踐環節,才能使我們在理論的傳授和學習上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證,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我們的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素質,包括理論學習和審美的水平。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即由物質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質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凡教育都不能背離這一原則,音樂美育當然也不能例外。在音樂美育過程中,要堅決反對“為藝術為藝術”,反對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反對“純技術”的觀點。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去開展藝術美育,強調學以致用,將認識和實踐、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提高審美文化水平,培養完美的個性。
3.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我們知道,音樂美育作為一種情感活動,總是離不開認識活動的,情感的每一次凈化都需要認識活動參與。因此,音樂美育只有堅持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將審美認識活動融入審美情感體驗之中,才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音樂美21育作為一種認識活動,不同于一般的邏輯認識,自始至終都以形象思維為主,審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其中最活躍的因素,其他心理因素都圍繞著情感運動,藝術美育的動因和目的也離不開審美主體的情感體驗,從而使整個藝術審美過程浸染上濃郁、強烈的情感色彩。因此,藝術美育只有堅持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將審美認識融入審美情感的體驗之中,才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相適應的原則。即要在實施音樂美育的過程中,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二者由矛盾達到統一的原則。這是在音樂美育實施過程中把美學的特點和教育學的特點有機地結合而提出來的原則。由于音樂美育是與美感有著密切關系的一種特殊的教育,而人的美感,又是由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所構成:一方面,必須有客觀的審美對象的存在作為前提;另一方面,審美主體還必須有審美需要以及相應的主觀條件。因此,音樂美育同樣必須具有這兩方面的條件,即審美主體(受教育者)與審美客體(教育內容、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審美客體是不以審美主體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第一性的。堅持審美主體與客體相適應的原則,就必須按照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發展的階段性、順序性的客觀規律來開展美育活動,亦必須根據審美主體的不同年齡階段,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審美對象作為實施美育的內容和手段,并且采取相應的途徑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審美客體之所以能夠被欣賞,并使主體能從中受到教育,主體的主觀條件亦有著特別突出的意義。首先,主體要有審美或受教育的需求;其次,主體要有健全的、社會化(人化)的審美感覺器官,這主要指能欣賞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樂美的耳朵。總之,堅持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相適應的原則,就是要在它們之間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橋梁。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審美主體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由接觸者變為接受者,也只有這樣,審美主客體雙方才能由矛盾走向統一。二、高校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實施內容
小學音樂教學學生審美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審美表現能力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表現人類的情感又是音樂藝術的本質特點.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表現意識,讓學生知道如何去表現,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目標.當然,在培養學生表現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經常體會到參與表現后所獲得的審美愉悅感,這樣學生們才會敢于表現、善于表現。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表現意識,讓學生知道如何去表現,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目標,當然,培養學生表現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經常體會到參與表現后所獲得的審美愉悅感,這樣學生們才會敢于表現,善于表現。如:在低年級音樂課中有一首《我的小寶寶》的歌曲,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抒情優美,描寫了一位媽媽在哄孩子睡覺時的場景,表達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以及孩子對母親的強烈的依賴之情,營造了一個溫馨又美好的家的氛圍。這首歌我就讓學生來表現,“假如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怎么哄你的小寶寶睡覺?”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組成臨時的家庭,用歌聲、表情、動作、造型來表現這首歌曲。不談學生的表現好與否,只要每一位學生都參與了,都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掌聲。最后我還讓學生思考:媽媽對你是這樣的關心,那么你該怎么回報媽媽呢?學生是很聰明的,馬上就能回應老師的問題,學生的回答都是表達了自己對媽媽深深的愛,和對媽媽的感謝,此時學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音樂審美想象會給學生帶來審美享受,同時激發起他們的思維活動.學生每一次審美想象得過程,都是邁向更高層次音樂審美想象得一個階梯。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給與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的審美想象力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
三、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音樂是一種聽覺的藝術,需要通過聽覺來初步感受美,培養審美感知.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需依賴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樂音響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學會感知就是學會用審美的耳朵、審美的眼睛去發現、探索音樂作品的美。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美感是聽覺、視覺不可分離地結合在一起,離開聽覺,視覺是不能設想的。例如:在欣賞《美麗的草原》這一課時,我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水段,精心制作了多媒體課件,老師的一切語言和情景演示,都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學生聆聽著優美的音樂,看著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畫面,感受著老師美好生動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語言,完美神經在審美的情境之中,視覺,聽覺,想象等審美因素,綜合作用于學生的情感,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音樂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