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電子政務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05:39: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信息化電子政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信息化電子政務

區域信息化對電子政務的影響透析

論文摘要:區域信息化水平是影響區域電子政務發展的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是推動電子政務向前發展的直接動力。文章通過分析區域信息化水平指數和電子政務實現度之間的關系,得出了區域信息化水平與電子政務的發展具有正相關關系。

論文關鍵詞:電子政務;區域信息化;信息化水平

1關于區域信息化的一般性闡釋

1.1區域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人們憑借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等手段,通過提高自身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智能,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人們自身生活方式改革的過程。而區域信息化是指人們結合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發揮地區優勢,以城市信息化為突破口,開展本地區的信息化建設,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跨地區的信息化聯合建設。同時,它也是衡量國家信息化建設水平的重要指標。通俗地說,區域信息化既是過程,又是目標。作為一個過程,它是區域信息化發達地區達到并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也是信息化落后地區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歷史過程。作為一個目標,它是信息化發達地區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的連續變化的狀態函數,又是信息化落后地區追趕世界先進水平變化的目標函數。

1.2區域信息化的測定

查看全文

電子政務檔案信息化建設論文

1高校建立檔案信息化與電子政務之間的關系

高校檔案信息化的建立,自然與電子政務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電子政務的發展,需要檔案信息化的成立和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因為電子政務的發展是需要大量數據信息的,檔案就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據和信息的資源庫,電子政務就是對于大量的信息進行整合和利用。所以說,如果沒有大量的數據維持,電子政務就寸步難行了,也就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義。而電子政務的融入,也讓檔案的建立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傳統的紙質檔案通過電子政務變成電子版,在運用和查詢的時候都會很方便,也就加速了工作效率。

2電子政務加入高校學生檔案信息化的好處

2.1電子政務網能讓高校檔案信息查找更加快捷

當今社會中,快速、省事、節約時間、合理管理是電子政務的相應特征,電子政務融入檔案信息化以后,高校查找檔案就會更加方便,因此提高了高校的工作效率。并且,工作人員從其他網絡查詢信息也是完全可以的,這樣憑借自己的工作權限,既減輕了工作的任務和負擔,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2電子政務網讓高校檔案信息化更加便捷和現代化

查看全文

信息化電子政務研究論文

[摘要]作為電子政務的一個重要內容,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它的應運而生為政府提高行政辦事效率、解決社會突發危機事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諸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它的發展成熟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棘手的問題,電子政務的自身缺陷已經漸漸構成阻礙應急管理系統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將著重闡述二者的互相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和促進應急管理的發展建議。[關鍵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電子政務時效性信息孤島一、引言世界經濟日新月異,社會態勢斗轉星移,無論是在經濟或者政治領域,全球各國無一不是在爭分奪秒的搶占先機,竭盡所能的掌控全局。2008年的中國不僅處于戰略機遇期,黃金發展期,同時也是各種社會矛盾的凸顯期,自然災害頻發,安全生產事故和公共衛生事件此起彼伏,社會治安案件還在高位徘徊,群體性事件明顯增加。頻繁發生的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讓人手忙腳亂,零散無序的大批量信息令人應接不暇,忙碌之余,我們都將視線投向了政府的臨陣反應和應急處理。汶川地震的發生以及處理工作再次將應急管理系統建設提上日程,應急管理愈來愈強烈的呼喚著人們的重視。二、從信息化電子政務到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提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iEMS,或許并不是被大眾所熟悉,但如果換成信息化電子政務,相信這個話題的導入就會變得簡單很多。信息化電子政務早已在各級政府安家落戶,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名詞,其發展在中國早已不是一個新議題,并且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而在大家熟悉的信息化電子政務體系中就包涵了這樣一個特殊的信息管理系統應急管理系統,它屬于信息化電子政務系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區別于一般的電子政務。眾所周知,信息化電子政務是基于一個服務型政府的基礎上的,要求政府從傳統官僚體制中解脫出來,改變運作方式,更好地提高服務型政府的效率。作為信息化電子政務系統的分支,突發公共應急管理系統同樣具備這些特性,是輔助政府轉變職能、提高行政效率、迅速集中有效信息、全力解決危機事件的有效手段。正如我們先前所說,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iEMS不是常規的電子政務,而是一類特殊的電子政務,與常規電子政務最大的不同是其時效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的時效是以秒為計,而常規電子政務是以天、周計。應急響應是制定、執行一個或多個處置方案的過程。應急事件發生后,調度者根據應急預案、范例、上級指令、應急資源狀態、事件實時狀態制定處置方案,執行方案,并監控方案的執行、事態的發展,根據反饋的狀態,進行新一輪的方案制定和部署執行,循環此過程直到事件處置結束,方案制定的實時性和效率是應急響應的生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的應急準備、規劃、保障、調查、評估、分析可歸為常規電子政務的一部分。在電子政務建設中我們知道一般包括內外網、OA、門戶網站、行政審批等系統或功能,各地雖有出入,但差別不大。但在應急指揮系統建設中,就目前已建的系統看單就投資差別就很大。因此,各系統所含功能千差萬別,沒有規范。[1][2][][]三、發展應急管理對電子政務提出的要求由于我國電子政務起步較晚,探索較少,發展并不完善,其缺陷成為了突發公共應急管理系統發展的最大阻礙因素。應急管理的工作順利進行對電子政務體系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當前我國行政管理普遍采用條塊管理,政府組織機構是條塊分割的二維模式,是縱向層級制和橫向職能制的矩陣結構,這就給政府內部協調信息造成很大的困擾。另外,由于我國各級政府對電子政務的發展缺乏統一的宏觀規劃,各級政府和部門在開展電子政務時往往采取各自為政的做法,各個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封閉各自所有的信息。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不交換、不共享、無法進行有效的信息資源整合,導致一個個相對獨立、相互封閉的政府信息系統的出現。各個系統無法協同工作,由此造成行業、部門間的交流障礙,猶如一個個分散、獨立的島嶼。由于信息孤島的存在使得系統內部與內部之間,內部與外部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處理困難重重,導致大量的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效率底下。但是,應急指揮管理恰恰就是更多地體現在信息擁有權上,很顯然,沒有信息就無法了解實際情況、無法制定處置方案。信息孤島現象不僅使信息封閉而且孤立,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建設的核心詞就是“整合”和“協同”,整合是手段,協同是目標,“整合”貫穿了業務體系、技術系統建設的全過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整合也是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面臨的最大挑戰。監測監控和信息接報是應急管理的眼睛,應急指揮和應急處置是應急管理的手腳,全面及時的信息對于應急管理工作開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基礎。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不是一個單純的系統集成,而是集成系統的集成階段,即以通信和計算系統為依托,將某一地域范圍內跨越多個管理域,具有不同體系結構的各種信息系統綜合集成為具有單一體系結構的系統,從而成為集成系統的集成。不只是建設一個應急指揮中心,而應該是在整合的基礎上建設各級中心的協作群體。四、全力建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行政管理要逐步改變條塊管理模式,對電子政務系統要實現信息公開、透明和高效傳播,加強社會管理,整合資源,形成全面覆蓋、高效靈敏的社會管理信息網絡,增強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協同共建,完善社會預警和應對突發事件的網絡運行機制,增強對各種突發性事件的監控、決策和應急處置能力。此外,增強各部門聯系協調,建立統一的技術規范、數據標準、數據交換格式,制定相應的制度和管理辦法,在應急管理部門形成一個整合的、標準化的數據倉庫勢在必行。這樣有助于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壁壘,促進社會、企業、政府間的信息共享,解決“信息荒島”和“信息孤島”。在應急時,有助于調度各個方面的應急資源,高效進行指揮。此外,科學技術是保障,要把各項應急管理落到實處,還需要高度重視運用科技手段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快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加強應急管理學科研究,提高應急裝備和技術水平,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形成國家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科技支撐體系。參考文獻[1]王文俊,淺談iEMS建設存在的問題[J],信息化建設,2005(11)[2]范維澄,我國應急平臺建設現狀分析[J],計算機世界,2007(6)[3]蔣力群,新加坡電子政務成功的因素[J],信息化建設,2006(6)[4]洪春艷,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現狀及解決途徑[J],科教文匯,2008(2)[5]王春強,鄒永利,解析我國電子政務中的“信息孤島”現象[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8(3)

查看全文

信息化電子政務研究論文

一、從信息化電子政務到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

提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iEMS,或許并不是被大眾所熟悉,但如果換成信息化電子政務,相信這個話題的導入就會變得簡單很多。信息化電子政務早已在各級政府安家落戶,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名詞,其發展在中國早已不是一個新議題,并且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而在大家熟悉的信息化電子政務體系中就包涵了這樣一個特殊的信息管理系統應急管理系統,它屬于信息化電子政務系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區別于一般的電子政務。

眾所周知,信息化電子政務是基于一個服務型政府的基礎上的,要求政府從傳統官僚體制中解脫出來,改變運作方式,更好地提高服務型政府的效率。作為信息化電子政務系統的分支,突發公共應急管理系統同樣具備這些特性,是輔助政府轉變職能、提高行政效率、迅速集中有效信息、全力解決危機事件的有效手段。

正如我們先前所說,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iEMS不是常規的電子政務,而是一類特殊的電子政務,與常規電子政務最大的不同是其時效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的時效是以秒為計,而常規電子政務是以天、周計。應急響應是制定、執行一個或多個處置方案的過程。應急事件發生后,調度者根據應急預案、范例、上級指令、應急資源狀態、事件實時狀態制定處置方案,執行方案,并監控方案的執行、事態的發展,根據反饋的狀態,進行新一輪的方案制定和部署執行,循環此過程直到事件處置結束,方案制定的實時性和效率是應急響應的生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的應急準備、規劃、保障、調查、評估、分析可歸為常規電子政務的一部分。在電子政務建設中我們知道一般包括內外網、OA、門戶網站、行政審批等系統或功能,各地雖有出入,但差別不大。但在應急指揮系統建設中,就目前已建的系統看單就投資差別就很大。因此,各系統所含功能千差萬別,沒有規范。

2、發展應急管理對電子政務提出的要求

由于我國電子政務起步較晚,探索較少,發展并不完善,其缺陷成為了突發公共應急管理系統發展的最大阻礙因素。應急管理的工作順利進行對電子政務體系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當前我國行政管理普遍采用條塊管理,政府組織機構是條塊分割的二維模式,是縱向層級制和橫向職能制的矩陣結構,這就給政府內部協調信息造成很大的困擾。另外,由于我國各級政府對電子政務的發展缺乏統一的宏觀規劃,各級政府和部門在開展電子政務時往往采取各自為政的做法,各個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封閉各自所有的信息。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不交換、不共享、無法進行有效的信息資源整合,導致一個個相對獨立、相互封閉的政府信息系統的出現。各個系統無法協同工作,由此造成行業、部門間的交流障礙,猶如一個個分散、獨立的島嶼。由于信息孤島的存在使得系統內部與內部之間,內部與外部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處理困難重重,導致大量的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效率底下。

查看全文

電子政務與信息化政策分析論文

從2000年起,國際上掀起了“電子政府”建設的熱潮。2000年3月,作為日本千年工程中的重要內容,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實施電子政府工程,同時向日本國會遞交了“電子簽名與認證法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于2000年6月6日提出建設電子政府并把這項建設的意義提到了“第二次美國獨立革命”的高度,很快,參眾兩院迅速以高票數通過了“國際與國內電子簽名法”。在2000年7月的歐盟首腦會議上,與會的十五國元首通過了針對21世紀政府管理的“電子歐盟計劃”。此外,新加坡,韓國等國家也在積極推動本國的“電子政府”建設。“電子政府”的建設已經成為國際上新一輪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國家競爭力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成為推動全球IT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從近幾年國際國內電子政務發端與發展的軌跡不難看出,政策、綱要、發展規劃和法律法規往往在電子政務的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引導和創造先決條件的作用。重視電子政務必需先從創造良好的電子政務政策法律環境入手,電子政務的啟動,發展、普及和其對電子政務等相關一系列活動的帶動等過程都需要科學、合理、有力、有益的政策環境激勵和法律法規規范。基于這樣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將從政策法律環境與電子政務發展的關系角度分別對國際電子政務發展中政策法律環境所起的作用,電子政務發展中的若干法律問題及解決建議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一些初步的介紹和分析。

1、美國

前不久美國布什總統簽署了《2002電子政府法案》。按照該法案,美國將建立一個電子政府基金,頭一年——2003年這一基金將被投入4500萬美元,到2006年增長到1.5億美元。此外,還將建立一個新機構“電子政府辦公室”,以便對電子政府基金進行管理。在當前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時候,美國電子政務工程的金額之巨、規模之大令人咋舌。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政府的電子政務工程正在一步步落實布什前任克林頓政府“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美國競爭力”的理想。

美國的電子政務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20世紀80年代,由于美國政府預算赤字很大,國會和選民都要求政府削減預算,提高效率。1994年12月,美國政府信息技術服務小組提出了《政府信息技術服務的前景》報告,要求建立以顧客為導向的電子政府,為民眾提供更多獲得政府服務的機會與途徑。并于1997年制定了一個名為“走近美國”的計劃,要求從1997年到2000年,在政府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完成120余項任務;在21世紀初,政府對每個美國公民的服務都實現電子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政府工作的效率有極大的提高。1998年,美國通過了一項《文牘精簡法》,要求美國政府在5年內實現無紙工作,聯邦政府所有工作和服務都將以信息網絡為基礎。

為確保這些應用目標的實現,近十年來美國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文件,其中包括以信息為主要內容的《電子信息自由法案》、《個人隱私保護法》、《公共信息準則》、《削減文書法》、《消費者與投資者獲取信息法》、《兒童網絡隱私保護法》、《電子隱私條例法案》等等;以基礎設施為主要內容的《1996年電信法》;以計算機安全為主要內容的《計算機保護法》、《網上電子安全法案》、《反電子盜竊法》、《計算機欺詐及濫用法案》、《網上禁賭法案》,等等;以電子商務為主要內容《統一電子交易法》、《國際國內電子簽名法》、《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網上貿易免稅協議》等等;以知識產權為主要內容的《千禧年數字版權法》、《反域名搶注消費者保護法》;還有,屬于政策性文件的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議程》與《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這些法律和文件都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程度相關聯,從而從整體上構成了電子政務的法律基礎和框架,這其中,可以說信息立法是電子政務立法的主要內容,信息安全立法是電子政務立法的重點,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的立法是電子政務立法的基礎,而電子商務與網絡知識產權的立法又是電子政務立法的必要補充。

查看全文

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小結

近年來,我縣立足于提高政府辦公效率,擴大對外形象推介和宣傳力度,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和政府專網建設,收到了良好效果。年月,在全省首屆政府系統互聯網站評比活動中,縣政府網站榮獲最佳獎和最佳獎。

一、統籌規劃周密組織

年初,我縣把加快全縣信息化建設確定為促進全縣經濟快速發展的戰略措施,投資萬元專門成立了縣政府信息中心,具體負責全縣的政務信息化建設。開通了中國·綜合信息網站。網站共分走進、透視政府、城市名片、為您服務等七大板塊,并且還開通了網上辦事、政務公開等系統,初步實現了宣傳、辦公、辦事的多功能電子政務平臺。與此同時,為確保全縣電子政務建設的順利開展,我縣還成立了由縣長親自任組長,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電子政務領導小組。制定了《縣政務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為全縣電子政務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立足實用分步推進

按照我縣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我縣信息化建設堅持立足實用和分步推進原則,一是高標準建設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器中心控制機房。引入先進的網絡模式,在政府信息中心實地安裝了一套多個客戶端的NPA網絡計算機系統,購置筆記本電腦、多套多媒體會議演示系統和一套服務器中心控制機房。二是加快機關內部信息化建設。開始建立政府機關辦公業務和輔助領導科學決策需求的內部電子信息資源。三是開始連接部分部門的網絡。截止目前,部分市直部門與上級部門已建立了網絡連接,主要用于報送業務信息及請示報告類的電子文本。四是建立政府公眾信息網。年月已開通了縣政府信息網站,并逐步將有關內容在網上,數據量逐步增大。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查看全文

電子政務背景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摘要]文章以人事檔案管理為研究對象,站在電子政務改革的角度,圍繞新時代背景下人事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展開研究。首先,對電子政務、檔案信息化相關內涵進行了概述,并簡要分析實施電子政務、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其次,結合近年來電子政務發展綜合情況,對人事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實踐進行全面介紹,重點梳理其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最后,在以上論述的基礎上,詳細介紹電子政務背景下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策略。希望能夠從理論層面為我國人事檔案的信息化發展提供更多的參考價值,以此提高我國的電子政務水平。

[關鍵詞]電子政務;人事檔案;檔案信息化;問題;策略

檔案是政府部門對自身以往活動信息的重要記錄,充當著信息憑證的效用。隨著政務工作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地政府部門在踐行工作職責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和資料的數量日益激增,而且在倡導轉型發展、組織體系改革的同時,政府部門檔案資料的種類也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就造成了龐大的檔案規模,同時也為檔案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因此,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同時也關系到政府部門職能的充分發揮。

一、概念解析

(一)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指的是以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為手段開展政務工作,通過對網絡技術、現代信息技術、辦公自動化技術等應用,打造出一種全新的政務辦公、服務、管理工作新模式。由此可以看出,電子政務是在“互聯網+”概念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是互聯網向國家機關政務領域不斷推進的結果。電子政務的實施者主要是那些擔負著國家公共事務管理、社會事務實踐等相關職責的行政部門,結合對這些部門政務辦公需求的分析,可以將電子政務的主要內容定位在下載網絡信息、建設政務網站、構建網絡服務體系、實施電子化采購、開展辦公自動化、構建政務信息數據庫等方面。電子政務最為顯著的特點就在于其政務工作方式的去紙質化,無論是工作流程的布設、工作內容的安排,還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基本都進行了電子化的改革。這對于打造公開、透明的政務形象是極為有利的,有助于廣大公民、企業更好地行使自己參政議政的權力。

查看全文

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匯報材料

近年來,我縣立足于提高政府辦公效率,擴大對外形象推介和宣傳力度,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和政府專網建設,收到了良好效果。年月,在全省首屆政府系統互聯網站評比活動中,縣政府網站榮獲最佳獎和最佳獎。

一、統籌規劃周密組織

年初,我縣把加快全縣信息化建設確定為促進全縣經濟快速發展的戰略措施,投資萬元專門成立了縣政府信息中心,具體負責全縣的政務信息化建設。開通了中國·綜合信息網站。網站共分走進、透視政府、城市名片、為您服務等七大板塊,并且還開通了網上辦事、政務公開等系統,初步實現了宣傳、辦公、辦事的多功能電子政務平臺。與此同時,為確保全縣電子政務建設的順利開展,我縣還成立了由縣長親自任組長,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電子政務領導小組。制定了《縣政務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為全縣電子政務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立足實用分步推進

按照我縣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我縣信息化建設堅持立足實用和分步推進原則,一是高標準建設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器中心控制機房。引入先進的網絡模式,在政府信息中心實地安裝了一套多個客戶端的NPA網絡計算機系統,購置筆記本電腦、多套多媒體會議演示系統和一套服務器中心控制機房。二是加快機關內部信息化建設。開始建立政府機關辦公業務和輔助領導科學決策需求的內部電子信息資源。三是開始連接部分部門的網絡。截止目前,部分市直部門與上級部門已建立了網絡連接,主要用于報送業務信息及請示報告類的電子文本。四是建立政府公眾信息網。年月已開通了縣政府信息網站,并逐步將有關內容在網上,數據量逐步增大。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查看全文

電子政務帶動信息化發展國民經濟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概況;一個成功的電子政務系統:海淀園數字園區;我國電子政務存在的問題;近期內應該采取的措施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國電子政務可以分為初期的緩慢發展和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兩個階段、許多地方政府都將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作為“十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專業化的政府服務網站日益增多,服務內容更加豐富、電子政務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軟件業的發展、建設原則、基本構成“數字園區”由網上辦公系統、辦公自動化和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安全系統、管理特征海淀園“數字園區”引起的管理變革具有五個突出特征、對電子政務的性質和地位認識不足等,具體請詳見。

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從1999年開始,連續兩年都把通過信息化改進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組織、重組公共管理、最終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作為其工作重點。在世界各國積極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個應用領域中,“電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發展中國家列為第一位。《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又明確了“以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的主張。今后我國應該進一步明確電子政務在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通過電子政務促進電子商務和家庭上網工程的發展,“以電子政務帶動信息化”應當被看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一項基本策略。

一、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概況

我國電子政務可以分為初期的緩慢發展和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兩個階段。初期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黨政機關所開展的辦公自動化(OA)工程,建立了各種縱向和橫向內部信息辦公網絡,為利用計算機和通信網絡技術奠定了基礎。二是1993年底啟動的“三金工程”,即金橋工程、金關工程和金卡工程,這是中央政府主導的以政府信息化為特征的系統工程,重點是建設信息化的基礎設施,為重點行業和部門傳輸數據和信息。但是,這些都還只是電子政務發展的雛形,是電子政務發展的最初級階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信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電子政務的發展進入快車道,突破了部門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聯網方向發展。1998年4月,青島市在互聯網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政府網站“青島政務信息公眾網”。1999年1月,40多個部委(局、辦)的信息主管部門共同倡議發起了“政府上網工程”,其目標是在1999年實現60%以上的部委和各級政府部門上網,在2000年實現80%以上的部委和各級政府部門上網。1999年5月,下注冊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個。截止到2001年1月底,以為結尾注冊的域名總數達到4722個,占國內域名總數的4%;已經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網站達3200多個,70%以上的地市級政府在網上設立了辦事窗口。

最近一兩年來,電子政務開始向更高層次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查看全文

電子商務論文-歐美國家電子政務與信息化政策法律環境發展的啟示

電子商務論文

從2000年起,國際上掀起了“電子政府”建設的熱潮。2000年3月,作為日本千年工程中的重要內容,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實施電子政府工程,同時向日本國會遞交了“電子簽名與認證法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于2000年6月6日提出建設電子政府并把這項建設的意義提到了“第二次美國獨立革命”的高度,很快,參眾兩院迅速以高票數通過了“國際與國內電子簽名法”。在2000年7月的歐盟首腦會議上,與會的十五國元首通過了針對21世紀政府管理的“電子歐盟計劃”。此外,新加坡,韓國等國家也在積極推動本國的“電子政府”建設。“電子政府”的建設已經成為國際上新一輪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國家競爭力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成為推動全球IT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從近幾年國際國內電子政務發端與發展的軌跡不難看出,政策、綱要、發展規劃和法律法規往往在電子政務的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引導和創造先決條件的作用。重視電子政務必需先從創造良好的電子政務政策法律環境入手,電子政務的啟動,發展、普及和其對電子政務等相關一系列活動的帶動等過程都需要科學、合理、有力、有益的政策環境激勵和法律法規規范。基于這樣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將從政策法律環境與電子政務發展的關系角度分別對國際電子政務發展中政策法律環境所起的作用,電子政務發展中的若干法律問題及解決建議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一些初步的介紹和分析。

1、美國

前不久美國布什總統簽署了《2002電子政府法案》。按照該法案,美國將建立一個電子政府基金,頭一年——2003年這一基金將被投入4500萬美元,到2006年增長到1.5億美元。此外,還將建立一個新機構“電子政府辦公室”,以便對電子政府基金進行管理。在當前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時候,美國電子政務工程的金額之巨、規模之大令人咋舌。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政府的電子政務工程正在一步步落實布什前任克林頓政府“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美國競爭力”的理想。

美國的電子政務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20世紀80年代,由于美國政府預算赤字很大,國會和選民都要求政府削減預算,提高效率。1994年12月,美國政府信息技術服務小組提出了《政府信息技術服務的前景》報告,要求建立以顧客為導向的電子政府,為民眾提供更多獲得政府服務的機會與途徑。并于1997年制定了一個名為“走近美國”的計劃,要求從1997年到2000年,在政府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完成120余項任務;在21世紀初,政府對每個美國公民的服務都實現電子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政府工作的效率有極大的提高。1998年,美國通過了一項《文牘精簡法》,要求美國政府在5年內實現無紙工作,聯邦政府所有工作和服務都將以信息網絡為基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