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題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18:40: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字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字題

文字寫作注意問題

文字寫作是達成領導機關傳遞策令、溝通信息、報告情況、交流經驗的重要方式,也是機關干部最基本、最基礎的業務技能。文字寫作好似一面鏡子,不僅直接反映機關干部的思維層次、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風,而且直接關系到機關工作的質量效益。

一、寫出思想水平來。古人講:“文以載道”。意味著寫文章、寫材料重在表達思想、占據制高點。所謂思想,亦稱“觀點”,即理性認識。同志曾深刻指出,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并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也可以這樣理解,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是我們籌劃思考問題、研究指導工作和闡明政策規定所表述的鮮明立場和深刻見解,也是決定其成功與價值的關鍵所在。體現文字寫作的思想性,源于掌握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理性思考、歸納總結和綜合分析。具體地講,就是善于把零碎的東西系統化、表面的東西深層化、上邊的精神實際化、具體的東西政治化、傳統的內容時代化、別人的觀念自己化。比如,起草領導講話材料,核心的思想不僅是講決策、部署和要求是什么,重要的是闡述確定這些決策、部署和要求的背景意圖、基本依據、基本思想、基本道理;重要的是以非常深刻、準確、獨到的見解來闡述問題。再比如,撰寫情況反映、工作總結、調研報告、課題研究論證等材料,應堅持以理統篇、主旨明確,力求抓住那些最主要、最帶普遍性、代表性、最能說明問題、最具說服力、最能引發共鳴的東西,使人心明眼亮,從中領悟主題思想和深刻道理。

二、寫出層次結構來。寫文章如同蓋房子一樣,關鍵看如何科學設計、合理布局。一篇文章怎樣開頭、如何展開、分幾層幾段,以及怎么過渡、照應,最后怎樣結束等,都屬于“布局”或“構架”的范疇。文章有了清晰的脈絡、合理的布局,才能思有所依、綱舉目張,充分表達說明問題,不會出現重復闡述和邏輯混亂。機關文字材料謀篇布局,主要是通過層次分明、前后連貫的綱目或段落來分別陳述問題,以便讓他人快速瀏覽、掌握要義、把握重點。常用的幾種結構方式是:一是以時間順序來劃分,對歸納反映某一較長時間的情況,可先研究回顧歷史,再總結分析現狀,爾后再展望未來、提出努力方向。二是以性質類別來劃分,在工作總結、調查研究、情況反映等材料中,可以問題大小、性質區分、內容主次、輕重緩急等相互關系來擬制結構、安排次序,體現來龍去脈。三是以遞進深化關系來劃分,按照人們思考問題的邏輯順序,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問題,爾后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此外,領導講話類型的材料,一般以“條狀結構”來布局,以問題為序考慮安排結構,有多少問題講多少問題,七條、八條都可以;工作報告、工作總結類型的材料,一般以“塊狀結構”來布局,以時間和空間為序組織結構,便于就其中一個問題展開集中論述。

三、寫出大量信息來。同志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明確指出:“最不應該、最要反對的是言之無物的文章。”在文學作品中,信息稱之為素材、題材,在機關文字寫作中,則稱之為用來說明問題的具體數據、事實、案例等,它是表現文章生命力的血與肉。一份高質量的文字材料,應該是內容實、文不空,言之有物、寓事于理。沒有豐富信息素材做支撐,再好的觀點主張也無法令人信服。在信息占有上,應關注全局,注意收集相關重要動向、突發事件、單位舉措、工作成績、經驗做法,特別是遇到的傾向性矛盾問題等;在信息鑒別上,要善于比較取舍、去偽存真、有根有據,多用一手情況,少用間接材料,尤其是要緊緊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最能體現主題思想、最能深化認識問題、最有代表影響的典型素材;在信息運用上,要詳略得當、真實貼切,善于進行感性與理性分析、定性與定量分析、經驗與教訓分析。比如,課題研究論證、授課提綱中,可以列舉古代的、近代的、現代的,地方的、軍隊的,宏觀的、局部的、相關的有益做法,增強材料的縱深感;還要注意借鑒一些鮮為人知的小知識、小故事、小細節,來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強化主題效果。

四、寫出特色風格來。文無定法,行云流水。這是說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樣總在交錯、運動、變化之中,應該體現多姿多彩、獨步創新的風格,而不是千篇一律、模式化、程式化的東西?,F實中有的文章顯得“空、偏、平”,甚至模仿的痕跡很重,常常從中看到一些體例制式似乎相同或表達內容似曾相識的東西,根本原因在于照搬照抄、枯燥無味,缺少應有的創意和特色。機關文字要寫出特色風格,重要在于打破習慣思維,擺脫固定模式,在推陳出新上下功夫。首先,要緊緊抓住特征特點,善于用新視覺、新思路看問題,充分體現政治性、復雜性、開拓性和歷史性的背景,體現單位和個人一些特色化、個性化的內容要素,從最新發展變化中求異。其次,要具有問題意識,善于抓住著眼點、切入點、關鍵點,抓住那些已經過時需要作出調整改革的制度,抓住那些正在執行但始終落實不好的規定,抓住那些零散性的、局部性的、前沿性的問題,從中發現新的東西。再次,要注重開拓創新,勇于突破、敢于超越、革故鼎新,堅持在緊跟變化中創新、在繼承發展中創新、在上下結合中創新、在重點突破中創新、在攻堅克難中創新,使研究提出的觀念、主張和辦法,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五、寫出系統語言來。語言是文字寫作中最基本、最直觀的單元和載體。韓愈講:“辭不足不可以成文”。托爾斯泰也說過:“語言藝術家的技巧就在于尋找唯一需要的詞和唯一需要的位置”。文章不僅需要正確的觀點、完整的結構、充實的內容,還需要精美恰當的語言。機關文字寫作雖不同于文學創作,但語言表達同樣重要,應該得體、貼切、規范、莊重、平實、精練、生動。一是用語要得當。比如,領導講話材料,既要準確莊重,還要通俗易懂,充分體現領導同志的話語習慣和個性要求,才能增強說服力、感染力和親和力。二是用語要平實。喬冠華講:“一句話,要寫得短些再短些,寫出來要像話,不要不像話?!标惱峡傊赋觯骸伴L句硬如鐵,念稿要出血?!庇蒙钊霚\出、直白樸實、簡潔明快的群眾性語言來闡述深刻的道理,才能把思想性和可操作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三是用語要新穎。掌握和運用一些新觀念、新思想、新論斷、新概括和新詞匯,充分體現時展的新鮮精美語言。四是用語要規范。應盡量運用規范性語言、定向性語言、專業性語言和政策性語言,盡量與法律法規和上級指示精神保持一致,防止有失偏頗,出現疑義。

查看全文

文字題教學三法

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并且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边@一要求揭示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即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數學又為實際生活服務,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國內外數學改革的經驗也證明:完整的教學過程應分為抽象、符號變換和應用。但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數學卻以單純處理中段為原則,這導致了數學嚴重脫離實際的傾向。因此,強調數學抽象和數學應用已成為改革數學教學刻不容緩的當務之爭。

一、在實際生活中培養數學抽象能力

抽象是指由具體事物中抽取出相對獨立的各個方面、屬性及關系等的思維活動;而數學抽象則根據被抽象對象的特征,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由具體事物中抽取出量的方面、屬性和關系,并形成相對獨立的數學對象;另一類是對數學的定義、概念進行演繹推理,再抽象出純數學的量,即數學的“建構”。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年齡、經驗決定他們獲得的絕大部分數學知識是在對具體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礎上逐步抽象出來,從而形成概念。這就告訴我們:小學生需要在生活實際中進行數學抽象,在抽象過程中認識數學知識和滲透數學思想。

1.在抽象中認識數學知識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只有要求兒童作用于環境,其認識發展才能順利進行。只有當兒童對環境中的刺激進行同化和順應時,其認識結構的發展才能得到保障?!边@就是說,從學生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學生才能真正認識數學知識。

如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學生第一次接觸12+8×3這類題目時,“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教師是直接把運算順序告訴學生,還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抽象概括,其效果不大一樣。筆者在新授這一內容時,分三步進行教學。第一步,展示生活情景,出示一個標價12元的鉛筆盒和1本標價8元的書,詢問“這兩樣物品多少錢?”。然后又出示2本書,標價也都是8元,詢問“現在這些物品多少錢?”學生列式是12+8+8+8或12+8×3。第二步,討論"12+8×3"怎樣算?有的學生說先算12與8的和,再乘以3;有的說先算8與3的積,再加上12。經過討論,當學生意見趨于統一時(有相當一部分是根據結果推算運算順序)。教師立即又追問:“為什么先算8與3的積,請根據具體事例說明?!弊詈髮W生搞清楚在計算兩種不同的物品的總價時,首先要分別知道書和鉛筆盒各多少元,然后再計算他們的總和。第三步在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急于講解運算順序,而是又一次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平時生活中購買兩種物品的情景,和計算總價的方法,在具體事例中,讓學生抽象概括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查看全文

議苗族文字在教育存在問題

摘要苗文在成人掃盲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經歷了初步發展!大發展!滑坡三個時期。認識不一、多種文字形式、政策單一、苗文雙語教學質量不佳、苗文教育未落實到基層是目前苗文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根據目前民族地區實際情況,出臺國家、地方政府、學校各層面的政策和措施是解決苗文教育困境的主要思路。

關鍵詞苗文教育;問題;對策

苗族是我國南方地區一個主要少數民族,人口為894萬(2000年),居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第四位,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重慶、云南、廣西、海南等八個省、自治區、市。許多地區的苗族史詩和民間傳說中稱苗族古代曾有文字,一些地方歷史文獻也曾提及古苗文。&但是,迄至1905年英國傳教士柏格理(SamuelPollard)等創制苗文前,苗族地區沒有仍在使用的傳統民族文字。

解放后,我國政府為體現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則和黨的民族政策,先后幫助包括苗族在內的12個民族創制(或改革)了16種文字。1956年10月底和11月初,苗族語言文字問題科學討論會議在貴陽舉行。會議決定:苗語川黔滇、黔東、湘西三個方言各創立一種文字,并改革了1905年由柏格理編創的滇東北方言苗文(即老苗文#)。會議通過了苗語四個方言的文字方案(草案)。1957年7月29日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批準四種∃苗文方案%試驗推行。從此,苗文開始在廣大苗族地區在成人掃盲教育和學校教育中運用。

一、苗文在教育教學中的使用歷史和現狀

苗文創制后,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主要用于成人掃盲教育。從1957年底開始,各地苗族聚居農村地區開展成人掃盲教育,舉辦了多個苗文掃盲班,眾多苗族民眾學會了苗文,也把苗文用于記公分、記錄苗族歌謠等活動。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苗文廣泛用于掃盲教育、學校教育和其他社會領域,苗文使用達到最高峰。僅貴州省黔東南州,從1981年至1993年,黔東南州共舉辦各種師資培訓班138期,開展民族文字掃盲夜校(班)3104個,學習人數110571人,脫盲率為829%。在學校教育方面,到1987年3月,全州有136所中、小學的258個班級開展苗語文教學,參加學習的學生達8514人。在社會使用方面,黔東苗文廣泛用于苗族地區報紙刊物、廣播、電影、行政司法、衛生科普等領域。在川黔滇方言區、滇東北方言區、湘西苗文方言區,各地都開展了大規模的苗文掃盲和學校教育活動,苗文廣泛用于學校教育、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查看全文

文字題教學管理論文

文字題作為應用題的簡捷形式具有語言簡煉、數量關系明確的特點,是學習應用題的基矗教學較復雜的文字題,首先應教給學生解題的步驟。一般地說有以下4步:1.弄清題意。2.分析數量關系。3.思考解答步驟、列式并計算出來。4.檢驗。這里重點是認真分析文字題中各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難點是從何入手。然后動腦思考,選擇正確、簡捷的解答方案,并教給學生一些解題方法。下面結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四單元“混合運算”中例3、例4的教學,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與同行們商榷。

例3.350減去80乘以3的積,差是多少?(列出綜合算式)分析:這道題的問題是求差,其中被減數是350,減數是80乘以3的積。應先算出減數80×3,再從350里減去80乘以3的積。這里重點要讓學生理解“差”和“80乘以3”的意義,難點是“80乘以3”作減數。經學生討論,教師啟發,學生對80乘以3的意義答出6種理解。這樣,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加深了對乘法意義的理解,為解此題掃清了障礙。這是最基本的一種解答方法。第二種方法簡稱縮句法。即把題目縮成最簡單的表述形式,然后找出每次進行計算的兩個數,直至列出算式。此題可敘述為:“350減去80×3的積,差是多少”?可縮簡為“350減去積”,題中告訴積是“80×3”,列式為:350-80×3。這種方法既簡捷又便于學生理解,效果較好。第三種方法簡稱分段法。即把題目分成幾段分別列出算式,然后再列成綜合算式進行計算。本題可分解成兩段,第一段為“350-”,第二段為“80×3”,列成綜合算式為:350-80×3。從練習反饋信息看,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選擇方法,迅速列出算式,計算正確,效果良好。在學習掌握兩、三步文字題的基礎上,教材開始學習解答應用題。我遵循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緊緊抓住文字題與應用題的內在聯系,運用前后知識的遷移規律,對例4進行了一些探索性教學。例4.三年級同學要澆300棵樹,已經澆了180棵。剩下的分三次澆完,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先分步解答,再列綜合式解答)教學前,在復習中做好2次鋪墊:一是口答“120÷3”的意義。同學們集思廣益,說出了8種;二是利用文字題的簡捷語言,表述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不少同學能說出例4的主要意思如下:①把300與180的差,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②300與180的差除以3是多少?③300減去180,再除以3,商是多少?通過以上變應用題為簡捷的文字題形式,起到了化難為易的作用,幫助學生溝通了文字題與應用題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了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通過課堂練習看出效果很好。

查看全文

文字題教學管理論文

一、用縮句法判斷運算順序

數學和語文兩學科既有各自的特點又有密切的聯系。在解答文字題時,可根據文字題中的語法結構,分清主語、謂語、定語和賓語,并運用語法知識把文字題進行縮句,突出基本數量關系,判斷運算的先后順序,正確列式解答??s句時,先把題中帶有“的”的定語成分找出來,暫略去。剩下主語,謂語,賓語部分(既所求問題)。再看主語、謂語部分的數是否已知。如果是未知數,就要先求出來(在這兒可以考慮是否要用括號改變運算順序),變為已知數后方能繼續計算。如:“18與24的和除以34與27的差,得多少?”可先將帶“的”的定語部分暫略去,縮句成:“和除以差,得多少?”由于“和”與“差”都是未知數,運算順序是先求“18與24的和”,“34與27的差”,最后求“‘和’與‘差’的‘商’”。如果在求“和”與“差”的算式部分不加上小括號,那么按四則運算順序就要先算除法,不符合題意,所以要在求“和”和求“差”的算式部分加上小括號,列式為(18+24)÷(34-27)=6。

二、根據文字題的問句判斷運算順序

文字題的結構與應用題的結構基本相同,具備已知條件和問題兩部分。在判斷運算順序時,可看問題出現的是“和”、“差”、“積”、“商”中的哪個字,那個字在問題中出現,有關這個字的運算就是本題計算的最后一步。如:

(1)12加18減去7,差·是多少?

(2)12加18減去7,和·是多少?

查看全文

漢字性質分析論文

漢字“兼屬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說

19世紀20年代,沈兼士在北大講授《文字形義學》時把世界文字總括為“意字”和“音字”,并認為漢字一部分屬于意字,一部分屬于音字。他說“意字的性質,不以聲音為主,而以表示形象為主,用文字來具體的或抽象的形容事物之狀態,如前面所說的文字畫,楔形文字,中國的象形、指事、會意各字皆是;音字的性質以表示聲音為主,大都是由意字轉變而來的,如歐美各國通用的拼音文字,中國的形聲字皆是?!鄙蚴纤f的“意字”和“音字”即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他看來,漢字中一部分屬于意字,一部分屬于音字。這種把漢字分屬兩類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他把同體系文字內部的差異當成了不同體系文字類型之間的差別。

2表意文字說

“表意文字”是最早最明確地指出漢字性質的學說。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一個詞只用符號表示,而這個符號卻與詞賴以構成的聲音無關。這個符號和整個詞發生關系,因此也就間接地和它所表示的觀念發生關系。這種體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漢字?!彼骶w爾從文字和它所記錄語言的關系來確定文字的性質。

索緒爾之后的許多學者也主張漢字是表意文字。但學者們對“表意”的闡釋又不盡相同。如張世祿在《文字學與文法學》里指出“中國現行的文字——漢字——就是現今世界上表意文字唯一的代表”。他從文字的構形和社會功能兩個角度闡釋漢字性質,這和西方學者對表意文字的理解不同。此外,梁東漢也支持漢字為表意文字的說法。他在《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中說“方塊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p>

對于“漢字是表意文字”,學者們意見不一,有人又提出了新的主張。

查看全文

漢字性質試析論文

19世紀20年代,沈兼士在北大講授《文字形義學》時把世界文字總括為“意字”和“音字”,并認為漢字一部分屬于意字,一部分屬于音字。他說“意字的性質,不以聲音為主,而以表示形象為主,用文字來具體的或抽象的形容事物之狀態,如前面所說的文字畫,楔形文字,中國的象形、指事、會意各字皆是;音字的性質以表示聲音為主,大都是由意字轉變而來的,如歐美各國通用的拼音文字,中國的形聲字皆是?!鄙蚴纤f的“意字”和“音字”即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他看來,漢字中一部分屬于意字,一部分屬于音字。這種把漢字分屬兩類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他把同體系文字內部的差異當成了不同體系文字類型之間的差別。

2表意文字說

“表意文字”是最早最明確地指出漢字性質的學說。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一個詞只用符號表示,而這個符號卻與詞賴以構成的聲音無關。這個符號和整個詞發生關系,因此也就間接地和它所表示的觀念發生關系。這種體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漢字?!彼骶w爾從文字和它所記錄語言的關系來確定文字的性質。

索緒爾之后的許多學者也主張漢字是表意文字。但學者們對“表意”的闡釋又不盡相同。如張世祿在《文字學與文法學》里指出“中國現行的文字——漢字——就是現今世界上表意文字唯一的代表”。他從文字的構形和社會功能兩個角度闡釋漢字性質,這和西方學者對表意文字的理解不同。此外,梁東漢也支持漢字為表意文字的說法。他在《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中說“方塊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

對于“漢字是表意文字”,學者們意見不一,有人又提出了新的主張。

3表詞文字說和語素文字說

查看全文

平面設計教學中文字設計教學研究

摘要: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用文字設計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推動平面設計教學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可以傳承漢字文化,提高平面設計的視覺效果。本文將簡單論述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用文字設計教學的重要意義,分析平面設計教學中的文字設計教學問題,并淺談在平面設計教學中融入文字設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平面設計教學;文字設計教學;漢字文化

在平面設計教學中融入文字設計教學,有利于提高平面設計的教學效果,傳承漢字文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平面設計教學和文字設計教學的共同發展。但是,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的文字設計教學過程中尚且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漢字文化的開發力度不足和缺乏創新性等問題。本文將系統分析這些問題,并從優化教學方法,大力開發漢字文化,實施創新性教學。

一、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用文字設計教學的重要意義

狹義上的平面設計主要是指選取、安排視覺元素(例如圖畫、符號、印刷字樣和色彩等)的藝術和專業工作,主要目的是向觀眾傳達信息。平面設計也被稱作“視覺傳播”或者“平面藝術”,平面設計學也是一項集合性的學科,需要先創造文字,再塑造影像,最后再統和成一套完整的視覺信息。隨著文化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平面設計教學日趨多元化,文字效果在平面設計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文字可以詮釋影像的意義,某學生曾經在參加校園平面設計大賽時用藝術字介紹了自己的作品《百年花未眠》,她寫道:“花開含情,情在隱約中;花落含笑,笑在春光里。花開只應時節,不論是在繁華市場還是在荒郊野外,都會綻放出自己最美的容顏。百年花未眠,蓬勃向上的生命之花未眠,即使在被折斷的枝干上還會開得如此美麗、如此悠然。百年花未眠,暑熱寒氣中欲顯其明媚嬌艷,自強不息。花兒把美麗芬芳傾盡人間,用生命詮釋著花的內涵”,簡單而勵志的文字描述和作品的畫面結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作品的視覺藝術效果和審美價值。在平面設計教學中融入文字設計教學符合現代教育的要求,可以傳承中國的漢字文化,讓學生體會漢字的文化魅力,提高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其次,將平面設計教學與文字設計教學相結合不僅能推動平面設計教學和文字設計教學的共同發展,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在運用文字來創作平面藝術作品時會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漢字的文化資源來提高平面設計的視覺效果和審美價值,從而不斷加強自身的創新實踐能力。

二、平面設計教學中的文字設計教學問題

查看全文

我國古文字概念研究論文

一、楔子

在人類文明史的演化中,所有存在重大差異的文明之間,其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觀設定及取向和方法論演繹上存在的差別【3】,如本文中涉及的具有古希臘文明特征的西方文明,具有華夏文明特征的華夏文明圈,具有猶太-基督教文明特征的宗教文明等等。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不同文明的世界觀設定及取向和方法論演锏牟畋穡饔糜詬髯暈拿韉墓乖旎疲緯閃瞬煌拿鞴乖旆妒降牟畋稹T諼拿魘返難莼討?,这一差兵d喚徊餃諶氳礁髯暈拿鞣⒄乖誦械哪讜諢浦?,芯暽峨sΦ畝讕嚀氐愕納緇嵯窒筇卣骱蛻緇嵩誦謝啤?/P>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這些現象特征和社會運行機制,與文明構造的世界觀設定及取向和方法論演繹體系密切相關,所以在涉及不同文明間的社會現象和社會運行機制評價時,就出現了評價機制和評價標準的差異。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這一差異的存在成為了不同文明間沖突的根源,并且自這一差異產生時開始,文明間的沖突就已產生,并伴隨了文明史演化的始終。近現代廣泛引起關注的文明間沖突和文化沖突問題就源于這一差異。西學東漸以來,中國和西方世界的沖突也是同一類型的問題。

因此,回顧歷史,方法論范疇衍生的問題,是一個伴隨了文明史演化進程的問題。自人類文明產生以來,方法論構建和應用問題伴隨了人類文明演化發展的始終。

查看全文

文字和語言的相互作用論文

摘要:本文從中外學者關于文字與語言關系的討論以及文字與語言關系的基本理論兩個方面綜述了語言學界對文字與語言關系的基本看法。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文字的重要功能。

關鍵詞:文字;語言;關系

語言與文字的關系問題,是語言文字學的基本問題之一。這個問題不弄清楚,許多問題就討論不下去。

一、中外學者關于文字與語言關系的討論

1.1索緒爾關于語言與文字關系的觀點

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在他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中,首先指出了人們的“錯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