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學對語文教學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07-25 17:20: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字學對語文教學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影視資源;小學語文教學;優化
G623.2
一、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學校也定然會出現各種層面的教學硬件變化,故而,語文教學也逐步實現了應有的“課堂多樣化”。 普遍使用多媒體技術這一辦法,又能夠使得影視資源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深度參與”,從而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各種形式的變化。
(一)豐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
傳統形式的語文教學往往由于缺乏輔助手段,而“不得不”僅依靠課本講解的形式來提升學生的相關記憶,因為課本內容長期以來一直難以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故而學生必然會由于一直重復學習課本知識而造成對學習內容感到乏味的情況。截至如今,因為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并不斷更新且走向成熟,語文教W課堂當中逐步融入了為數眾多的影視資源,為此,更可以將語文內容作為基礎來編輯各種形式的影視劇,以之作為給學生補充知識的“影視教具”,從而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味性和藝術性。
(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向來比較活潑的天性,故而其很難真正在課堂上集中應有的精力進行學習,所以教師的教學效率往往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而生動形象的各類型影視作品,其展示出的一系列畫面與聲音結合形式卻往往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來“抓取”學生的眼球。借助于以其來在課堂中展示和教學內容彼此相互符合的作品,往往可以一方面開闊學生視野,另一方面則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所呈現出的記憶力。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在此方面,所展示出的主要特色在于于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各種形式的影視資源,并以此來有效地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所開展的各種形式的互動活動。而作為影視作品,往往除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事物所展示出的好奇心之外,還可以有效地對教師的備課負擔加以有效的減輕――這樣的活動,實際上也是師生之間開展各種互動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要件。
二、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般而言,小學語文教學這一活動主要包括諸如寫作、閱讀、口語表達等一系列“組成元素”,而對于每一個元素來說,影視資源在其所在方面上的相應應用方式也有著較大的差異。
(一)影視作品在口語交際方面的運用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的小學語文這一學科,其主要的作用表現為有效地培養小學生所掌握的口語表達能力。眾所周知,模仿是每一個小學生與生俱來的一個最大的長處,而影視作品做具備的“表達直接性”特征,則可以很好地指導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運用,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往往可以充分地利用這方面所表現出的特點,借助于對一段影視作品加以播放的辦法,在“不知不覺”中帶動學生開展相應的口語模擬練習。由此可見,對于小學生開展相應的口語練習活動當中,影視作品可以稱得上“再好不過”的素材,小學語文教師在其從事的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對影視素材加以充分利用,以之來有效地激發小學生學習口語交際這一方面的相應興趣;同時也可以將相聲、小品等不同元素的“多元化”藝術形式“摻雜”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從而在提高小學生所具備的口語表達能力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小學生的藝術涵養。例如:借助于動畫片《冰河世紀》的播放,教師可以采取安排學生自愿扮演相關角色這一方式來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可以在觀看的過程中模仿劇中人物的聲音和動作來進行各種形式的表演活動,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所掌握的口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則可以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小學生們樹立所應有的正確的價值觀。
(二)影視作品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的運用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向縱深發展,二十一世紀的諸方面信息技術都獲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相應的人們都因此可以得到越來越多的信息,而在此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閱讀也必將進一步豐富化和多樣化。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其在小學語文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也更有必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個盡可能提前的深入解讀,對其中的各種重點教學內容加以精選和提煉,并結合上述活動來有效地選擇相應的合適影視作品,以之作為豐富教學課堂的最好工具。借助于這樣的辦法,往往能夠有效地對原有呆板枯燥的教學模式加以突破,以之來將學生在學習中所占據的“主體地位”加以展示,從而對小學生抱有的語文閱讀積極性加以激發,并最終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加以有效的提升,在此過程中,又能夠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開創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貢獻。而對于每一個小學生來說,其閱讀能力往往顯得至關重要,并從而給其之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一系列的積極影響。同時,借助于影視作品所表現出的傳達作用,又能夠有效地使得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獲得應有的加深。例如:在課文《西沙群島》的學習過程中,因為學生僅僅是從課本當中對西沙群島有一個基于閱讀的零散認識,而對其一切實際情況的認識卻基本上都是處于空白狀態。故而,借助于影視作品的播放,學生往往能夠對西沙群島的風景有一個盡可能全面的了解和欣賞,在其間逐步對西沙群島所表現出的一系列壯美景觀有所領略,其往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加以提升,另一方面則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文章所應有的理解。
(三)影視作品在寫作教學方面的運用
綜上所述,小學生活潑好動這一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對語文課堂教學的特殊性起到了決定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其有必要基于活躍課堂教學這一目的,來對語文教學進行更有效的組織。而傳統語文教學課堂的缺陷往往可以用高效運用影視資源來加以彌補,從而有效地作用于學生的寫作、閱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完美結合信息技術和影視資源這一做法,往往可以更有效地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篇2
首先,從語文課程設科的目的來看,語文就是為了培養語文人,就是說會使用語言,會理解語言的人。也就是能讀會寫的人。寫作能力是未來社會人的一項基本能力。語文教學不是培養作家,也不是培養語言學家。過去,我們將語言知識的學習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似乎只要掌握了語言知識,也就學會了使用語言。但是實踐證明這是錯誤的。語法知識,修辭知識等語言知識是對語言規律的總結,學習語言知識和修辭知識能夠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規范學生使用語言的行為,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就學好語言。語言是與人的思維密切相關的,語言是思維的外衣,離開了語言反映的客觀事物,離開了反映者的思想,語言的空殼是不可能學好語言的。因為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其反應的生活,離不開對作者使用語言時的匠心的體會。剝離開語言的內容,僅從形式上學習語言,顯然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葉圣陶才說,語文的根本目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正是因為如此,主席才說,語言不是那么容易學到的,要學好語言非下苦功夫學不可。
那么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呢?也不是。人文論提出以后,人們就將人文精神的培育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似乎有了人文精神,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就相應的提高了。從整個教育的目的來說,學校教育的每一門課程都具有培育學生人文精神的任務,也有這樣的作用。不單是語文課程獨有,對此早有人論述過了。同時,語文課程之所以是語文,就是因為他要學習語言的使用,培養語文人。語文的人文精神蘊含在語文課程的內容之中,學生通過閱讀即可以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與熏陶。孔子所謂的詩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說的也是文本內容在閱讀者心中常生的反應,這種興觀群怨說,就是語文的人文化育功能。我們并不需要特別的去培養。
那么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我們究竟要培養學生的什么?
對于閱讀教學來說,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理解文本,這里的理解不是我們平常意義上的理解,而是從寫作這個角度對文本所做的理解。也就是我們通過閱讀文本,體會到作者寫作文本時的心路歷程,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學生才能真正從閱讀教學中獲益。這種寫作的思路一方面是語言方面的,另一方面是結構方面的。
許多時候,我們的語文教學缺乏必要的對文本背后的作者思路的認識,語文教學總是浮在上面,沒有沉入文本深處,真正探究到文本深喲蔚畝西。因此,就出現學了多年的語文,我們的學生仍然不會寫作的現象。
我們知道,寫作能力是未來人才必備的一種能力,語文教學離開寫作進行閱讀教學,必然使語文教學偏離了教學目標。課標把學習和使用語言文字作為語文教學的目標,而語言文字的學習和使用,必須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一方面要通過作者使用語言文字的學習,揣摩語言文字使用的環境,理解語言文字使用的規律,體會到語言文字的表達效果,從而真正學習把握語言。我們的語文教學停留在理解層面,學生對語言的使用感受不具體,對一些寫作手法的認識也就很是膚淺,具體到使用的時候,就無所適從。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語言干癟的現象,都與我們這種閱讀教學有很大的關系。
因此,語言的學習不是僅僅學習語言的形式,更主要的是學習語言所反映的生活內容,這內容里面就包含著作者的使用語言的思想,我們既要觸摸語言的形式,更要觸摸語言的內容,而且這更為重要。我想葉圣陶先生之所以把語文看做是一門工具課,也是從這個意義上使用的。人文論者主張人文性沒有錯,但是,人文性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人文性蘊含在語言性之中,通過語言性體現出來。只要我們把語文教學的目標定位為語言文字的學習和使用,那么,對寫作者語言文字使用的學習就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到語言,因為作者使用語言文字就已經告訴你怎么使用語言文字了。寫了什么是理解文本的基礎,為什么要寫這些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為什么要用這個比喻句而不用別的,這個比喻句之中包含著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包含作者獨特的對事物的體驗,感受。學習比喻句既是對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學習,也是對作者認識事物獨特的體驗和認識。語言文字學習離不開語境,語言文字的培養既是對語言能力的培養,也是對學生認識能力的一種培養。語言能力的形成也是學生感悟生活,認識生活能力的形成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言的學習和使用是伴隨著學生的生命成長過程的。
篇3
關鍵詞:小學語文 綜合實踐 教學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觀、學生觀、知識觀、教師觀等都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思路,更新教學方法。就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來說,大部分學校尚未形成成熟的語文實踐教學體系,這不利于語文學科發展和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本文旨在在分析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討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全新策略。
1.引言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必須以“語文綜合”為前提,學習資源立足于語文“維度”進行整合,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選擇小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主題,然后選擇符合小學生特點的活動方式來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根據語文新課程改革的規定,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實踐教學目的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支撐體系。然而就我國大部分小學的綜合實踐教學來說,存在放任自流、管理松散、不符合語文教學規律等問題。因此,梳理當前小學語文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尋、完善綜合實踐教學的策略極具現實意義。本文在分析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討了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全新策略。
2.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內涵
國家教育部在有關文件中規定:語文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并使學生的語言文字學習情景化、社會化、生活化。概括來講,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由學生自主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及實踐,并使學生的語文語言文字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得以提高。[1]
3.我國小學語文實踐教學現狀
3.1實踐教學體系不成熟,組織管理不完善。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對語文實踐教學管理松散,教師自主制定語文實踐教學的目標、方式、評價標準,這就導致不同老師帶領的班級語文綜合實踐教學體系混亂、缺乏統一性。加上學校對其采取放任態度,管理松散,極不利于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3.2綜合實踐教學環節設置不合理。大部分小學對語文綜合實踐教學重視不足,這就導致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部分活動的主題與方式與社會生活聯系不緊密;忽視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鍛煉;實踐活動流于形式,缺乏教師對其進行總結、評價、概括。
3.3綜合實踐教學缺乏必要的軟、硬件條件。大部分學校缺乏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場地及設施,且學校安排的實踐教學課時較少,缺乏合理性。加之教學對其重要性缺乏統一認識,這就導致實踐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缺乏有序規劃和合理掌控。
4.完善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策略
通過上述對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內涵介紹及我國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現狀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完善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策略具有一定的方向支撐。
4.1建立穩定、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學校要加以重視,整合學校、社會、生活三方面資源,在一定的目標和規范指引下,給予教師教學自,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者作用:教師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精心備課,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致力于實現課堂理論教學和綜合實踐教學的有機配合;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培養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意識,使學生能夠主動提高自己的讀、聽、說、寫能力及與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能力。[2]
4.2合理優化綜合實踐教學環節。首先,對于二年級以上學生,教師可采用“范例式”、“拋錨式”教學方法。前者指從分析典型例子著手學習語文相關知識、規律,并對其進行遷移發散、舉一反三。后者是指通過創設與學習主題、內容相一致或相似的教學情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通過提出教學問題發動學生通過討論、合作、交流,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
在小學語文各冊課本中有許多主題近似的課文,到了一定的階段,根據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將這些課文前后聯系起來,在整合的基礎上提出研究的專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是很有價值的策略。如《鐵棒磨成針》、《數星星的孩子》、《蘋果落地》、《小時候的故事》、《分橘子》等,這些都是中外名人小時候的故事。他們為什么會成為名人?小時候的事情與長大后成為名人有什么關系呢?為此我們開展“我與名人手拉手”的綜合實踐活動:收集故事、了解生活、積累圖象資料、背誦詩歌……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將靜態的接受學習改為動態的綜合研究。
其次,為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可安排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具體來說,可組織一年級的學生開展識字比賽,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可組織二年級學生參加書法比賽,糾正學生字體,提高生字學習的趣味性;可組織三年級學生開展讀故事比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四、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可根據他們的接受水平和語文綜合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演講比賽、小組辯論賽、制作黑板報與手抄報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性、發散性思維。
4.3提升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軟、硬件水平
首先,學校要完善語文實踐教學所需的硬件設施,如建立配套的圖書館、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并使其充分發揮作用,提高利用率。其次,學校要完善實踐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強化對教學實施的合理管理,使得教師開展的綜合實踐教學有章可循。[3]再次,建立語文實踐教學存檔制度,對其加以監控,并定期組織一線教師進行培訓、學習,切實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水平。最后,做好學生和教師的安全教育工作,防止在實踐教學環節發生安全事故,切實保障師生安全。
5.結語
語文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具體教學環節中教師不能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水平,將在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理論知識切實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我們相信,通過在小學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將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蘭.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湖南中學物理?教育前沿,2008(7):12.
篇4
【關鍵詞】語文教師;普通話;推廣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一、發揮老師的示范作用,學說普通話
時年98歲的語言文字學大師周有光,曾說過方言是“母親語言”,民族共同語是“教師語言”。因為一般而言,方言是小兒咿呀學語時跟母親學會的,民族共同語是上學以后跟老師學會的。因此方言是生活語言,民族共同語是文化語言。國家更是要求教師使用普通話的,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用普通話教學是合格教師的必備條件之一”。
為使自己能說好職業語言,我平時經常聽中央電臺,電視臺的播音,揣摩他們的發音,比較自己的發音,找出差距,反復模仿訓練。同時,我也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豐富自己的詞匯,注意表達的邏輯。在課堂上,筆者總是自始至終以最佳狀態用普通話表述。很多學生都很佩服我的普通話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學說起普通話了。
二、營造良好的氛圍,學說普通話
首先,普通話是規范化的漢民族共同語。講好普通話,不但可以與人順利交流,使更多的人聽得懂自己的意思,而且這也符合國家推廣普通話的政策。通過教育使學生思想重視,才有可能落實到行動之中。曾經有這樣一則笑話,北京的公共汽車上,一外地人向售票員伸出十元錢的票子就說:“見過嗎?!見過嗎?!”售票員不理;外地人再說:“見過嗎?!見過嗎?!”售票員按住火,仍然不理;如此反復,售票員終于勃然大怒,抻出一張五十元的票子戳到外地人的眼前,大喝一聲:“你見過嗎!”外地人見狀大驚失色,抱頭鼠竄,嘴中直說:“北京的售票員怎么這樣呀?”眾人不解,一問才知:該外地人要買票,說:“建國門、建國門!”這雖然是個笑話,也說明了用普通話溝通的重要性.
作為語文教師,為了鼓勵學生學說普通話,除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外,我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給學生更多說普通話的機會。每天的課前三分鐘演講,人人參與,人人有份;讓學生把適合表演的課文改編成課本劇,自己組織分工表演;把一些淺顯易懂的課文,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上臺講課;定期舉行故事會、賽詩會等。這些做法,在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說普通話的熱情,很好的營造了一個“人人學說普通話”的氛圍。
三、學說普通話,加強朗讀指導訓練
語文課上的朗讀是推廣普通話的一種重要途徑。朗讀就是朗聲讀書,即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變文字這個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朗讀和說話不同,它除了要求朗讀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讀外,還要求朗讀時在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音變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話語音的規范朗讀。
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這樣幾個途徑進行朗讀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一)教師范讀,可能的話,盡量配樂范讀。(二)個別學生朗讀。(三)分組朗讀。(四)分角色朗讀。(五)集體朗讀。(六)自由朗讀。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培養學生使用普通話的興趣
篇5
關鍵詞:語文教學 文字 文本 文化
教育部新修訂的2011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認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課程目標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識字與寫字”這一教學目標貫穿到九個年級段,而且都放到第一條,這明顯是在強調語文教學必須遵從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和規律,落實到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同時也說明小學語言文字教學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所謂學習語言文字教學,即老師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材料,掌握語言規律,發展語言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新課標還強調,語文課程對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中國古代的學制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就包括了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也就是語言文字的音、形、義及其演變過程等。可見傳統教學中就非常注重文字的教學。南宋教育家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認為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淺薄,他在《童蒙須知》中提到了兒童的寫字要求:“凡寫字,未問寫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筆一畫,嚴正分明,不可潦草。”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進一步強化文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要立足文字教學,切實為小學生今后的語言發展打下扎實的文字基礎。語文課要注重文字教學,因為文字是有生命、有溫度的東西,文本就是由一個個鮮活、靈動的文字之軀組成的,茶要細品,細品方知其味道;同樣,優美的詞句也要反復品味。
在教學《慈母情深》時,可以擷取其中的精彩字詞,讓學生細細地咀嚼、推敲,體會文字中的精妙之處、精彩之筆,挖掘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和溫度,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如“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一句中的關鍵詞“皺皺的、龜裂、酸、攥”,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鈔票為什么是皺皺的?媽媽龜裂的手是什么樣子?我的鼻子為什么一酸?我們從這個字詞中能夠體悟出什么呢?”指導學生反復閱讀推敲字詞,想象母親工作的艱辛,掙錢不易,體會慈母的無私與偉大,伴隨著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文字來震撼著孩子們的心靈,使語文課上充滿著濃濃的“語文味”。
文本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媒介。語文課堂首先就是要強化語文的專業性,以語文課本為中心來教學,把語文課堂變成語文的天地。課本,就是上課之底本。我們的語文教材編寫是很嚴謹的,不管是精讀文本還是略讀文本,各個年級的教材都有著科學的、完整的編排意圖,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梯級難度循序漸進。哲學大師海德格爾說過:文本閱讀就是“徜徉在語言之途。”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顯得高貴、更顯雅致、來得富有詩意。所以我們語文老師作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識的傳授者,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喜愛,挖掘課文自身的文學因子,從文學的角度觀照課文并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就成為一種必要。文本的文學性首先表現在想象性,不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產物,而且作為讀者、教師、學生的角色在解讀文本、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將學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處,不但品味、學習文本的典范語言,而且努力體悟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情感與思想。而要達到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熱鬧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賴于文本本身所蘊含的魅力。
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劉勰這里講的是創作,那我們的文本解讀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教師帶領學生在文本中展開自由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實現時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內涵,體會文本的意象與情感。王崧舟老師在《詩意語文》中說道:“文本詩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言語秘妙。它可能是某種言語表現形式,也可能是動人的情感、獨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與內容兩者兼得,但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國文學上素有“言不盡意”的傳統,而“象”則在“意”和“言”之間搭起了一架溝通的橋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載著對于生命、對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許多語文教學專家呼吁:我們不要一味地關注文本“寫了什么”,而要更多地關注文本是“怎么寫的”。
比如在教學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時,我們要抓住這首作品“詩中有畫”的特點,憑借文本將“詩”與“畫”結合起來,直觀地再現古詩的畫意,鼓勵學生去馳騁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體會出詩歌所表達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蘊含了生活的哲理。為了讓他們深刻體會這首詩歌的寓意,可讓孩子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自己親手畫一畫詩歌所描繪的畫面。兩三枝透過竹林的桃花,昭示著春天的來臨,嬉戲于江水的鴨子自由自在,在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小河岸邊水草豐茂、密密匝匝,嫩綠色的蘆芽尖悄悄地鉆出頭來,孩子們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溢于畫面。學生把文字變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對詩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從而陶冶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應該踏踏實實地引導學生多走進文本,引領學生在文本中走上幾個來回,這也帶領著語文教師返樸歸真,讓我們的語文課回歸生活本源。
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內涵、外延十分豐富,一個民族的文化對一個人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必須從人文精神積淀和傳統文化發展的高度去把握,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熏陶與感染,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試想一個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視角,那么他的語文課堂底色肯定是蒼白的。比如外國人學習漢語,盡管他們認識了“小橋流水人家”,會讀也會寫,但是短時間內他很難體會出其中豐富的內涵和韻味,而同樣的方塊字,在中國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動的江南煙雨水墨山水般的圖畫,它們蘊含的無窮美感與詩情,唯有具備這種文化基因的中國人方能真正地體會到。語文教學只有真正幫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靈的深處,才能讓他們體悟出這些方塊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潤澤炎黃子孫的心靈家園。比如古代神話就是我們祖先們古代生產生活中的產物,是人類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解釋人與自然的矛盾的一種暢想,它反映了人們一種“創生、創造”的思想。課文《開天辟地》這篇深化就潛意識地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社會秩序的維護,天地間一切都被神靈安排得井井有條,中國神話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學設計之前,我想教師在文本解讀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還需要對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對于教學內容才會有更清醒地認識。
文化就是一個民族血脈的傳承和濡染,著名的文化學家皮爾森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文化’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也就是說,文化是一種語言和精神習得、積累的過程。特級教師王崧舟在設計古典詩歌《楓橋夜泊》教學時,他站在學生生命成長的高度,著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以詩歌接受史理論為依托,在文化傳承的背景下來組織課堂教學,促進了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這一課設計精巧,起承轉合,匠心獨運。教師由意象“愁眠”入手,讓學生在一堂課中穿越時空,傾聽著不同歷史時代、不同作者的心聲,逐漸滲透文化意識,迭起,寒山寺那千年的鐘聲令人蕩氣回腸,王老師用自己的睿智和靈性,揮灑著經典文化的魅力,抒發著騷客詩人的情懷,充分展示著“詩意語文”大氣厚重的魅力。
篇6
一
19世紀的中國語言學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世紀早期和中期,也是中國傳統語言學進一步發展完善的時期;第二階段為19世紀晚期,在這一階段中國語言學進入了現代語言學時期,以《馬氏文通》的問世為開端。
(一)兩個時期的語言理論成果
第一階段,語言研究仍以漢字研究為主,這種“字本位”的觀念,使古代語言學研究在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1.音韻學。清代后期的音韻學研究,進一步完善了古音學,為后世研究古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中江有浩的《音學十書》是古音學的重要著作。在這部書里,他把先秦古音分為二十一部。這種分部近似王念孫,二十一部分別為之部、幽部、霄部、侯部、魚部、歌部、支部、脂部、祭部、元部、女部、真部、耕部、陽部、東部、中部、蒸部、侵部、談部、葉部、緝部。王國維是這樣評論清古韻學的:“清古韻之學,作者不過七人,然古音二十二部分目遂另后世無可增損,古訓詁名物文字之學有待于將來者甚多;至古韻之學,謂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可也”。可見這一時期古音學的重大成就。
2.文字學。這一時期的文字學研究基本上仍以《說文解字》及其注釋為研究對象,主要對前人的錯誤進行糾正,并闡發新的觀點。
(1)認為文字起源于圖畫。許慎對于六書的排列是這樣的: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書的名稱和排列順序關系到文字及其發展規律、歷史的認識問題。清代語言學家王筠提出:“六書者也,象形為本,行不可象,則屬諸事,事不可指,則屬諸意,意不可會,則屬諸聲,聲則無不諧矣。五不足而后假借生焉。”王筠關于象形為“造字之本”的觀點是正確的。漢字如同世界其他文字一樣,起源于圖畫。早期的漢字中,象形字的比例最大,是漢字的基礎。
(2)從字的形體結構解釋字的音形義之間的關系。在具體詮釋字義時,清代語言學家朱駿聲突破了許慎以來以字形求本義的窠臼,擴大到字的引申義和假借義方面。這反映了漢語由單音字日益向詞的多義性方向的發展變化,也順應了詞由多容量的飽和向構成多音詞發展的趨勢。朱氏這一開創性的探索,使文字的研究變為詞匯、語音的研究,即真正從語言科學的角度來研究語言。特別是對一詞多義現象的高度重視,把字詞看成活的語言現象來認識,可以看作是詞義學研究的開拓者。將字按古韻分類打破了《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之體例,把漢字從形體排列法改為按韻部排列法,可以說是漢字研究學術觀念的一次飛躍,而且突出了“以聲求義”的重要意義。
3.訓詁學。清代的訓詁學研究總體來說取得了顯著成果。學者們努力貫通文字、音韻和訓詁諸法,從校勘入手,在具體的語用環境中分析比較從而達到訓詁的目的。對周秦兩漢的要籍辛苦探索,疏通文句,使后世的學者免去了一些通曉文理的困難。特別是俞樾的《古書疑義舉例》,從語言運用和總結校勘釋義規則的角度出發,在論述上古漢語詞法、句法現象及規則的同時,也論述了很多上古漢語的特殊修辭現象及表現手段,這是此書的首要貢獻。
第二階段,以馬建忠的《馬氏文通》問世為開端,對古漢語語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全書分四部分,分別為正名、實字、虛字、句讀。此書體系完整,結構完備。在詞法方面,漢語詞不僅被分為九類,還根據漢語傳統語法學的體系,將它們分別歸屬于實詞虛詞兩大類。詞的語法分類,采用的是意義標準,并非單一的詞匯意義,同樣包容了詞的語法意義,即詞在語法結構中的配置作用。此外,此書還注重漢語的傳統及其實例分析,例如在區分漢語詞類時,特設“助字”一類,因為“助字者,華文所獨,所以濟夫動字不變之窮”。對于靜字(形容詞),馬氏認為漢語形容詞不僅能作定語,而且也能作謂語。作為漢語特有的量詞,雖未單獨設類,但已注意到它的特殊語法功用。在句法研究方面,亦有獨到的造詣。關于句子的定義,他把漢語中那些不具備主語(起詞)和謂語(語詞)的句子,也概括到句中來。句讀更是著眼于漢語缺乏形態的特點所確立的一種句本位語法觀的體現。分析句法時,將句子成分定義為起詞、語詞、止詞、轉詞、表詞、司詞、加詞等。關于句型,除了一般的單句,還列舉了排句、疊句、兩商之句、反正之句。古漢語賓語倒置的規律,也被首次明確揭示出來。
(二)兩個時期的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研究方法
1.反切系聯法。在研究《廣韻》時,針對韻部中可能只含一個韻母也可能含二三四個韻母的困難,創制了這一方法。這種反切之學,其意義不僅在于探明《廣韻》的聲韻系統,更為重要的是,它啟發了后人科學利用韻書以外的反切的方法,從而為漢語音韻學增加了大宗材料來源。
2.實物考據法。在探討古文字形體演變時,以古器物文字實物材料為依據,糾正了《說文解字》的某些失誤。
3.比較法。在《馬氏文通》的纂寫過程中,馬氏自覺地運用了這一方法,對區別于西方語言的漢語的獨特特點,提出了許多可貴的見解。
(三)兩個時期的語言應用成就
1.文字學的普及工作。清代語言學家王筠的《文字蒙求》是為兒童初學文字而編。王力先生認為“不但對于兒童,就是對于一般學習文字的人來說,也是一部很好的入門書”(王力《中國語言學史》)。王筠在說文四大家中,是唯一注意文字學普及工作的人。
2.語文改革的提倡。馬建忠構想進行教育救國,因此致力于提高中國的教育水平,改變中國的語文教學狀況,學習現代的先進科學知識。他認為“華文經籍亦有規矩隱寓其中,特無有為之比擬而揭示之”,而“西方有一定之規矩,學者可循序漸進而知所止境”。
二
19世紀的西方語言學,深深地受到哲學和自然科學的影響。西方語言學者對梵語的發現與重視,對歐洲語言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整個西方語言史,19世紀歷史比較語言學占了統治地位,并得到了空前發展,最后成為一門名副其實的科學。而且,形成了自己的語言研究方法,創立了相對比較完善的理論,并積極應用于教學實踐。
(一)語言理論
通過研究語言歷史,人們發現了大量的現象,證明了語言之間的親屬關系,提出了許多語言是從同一始源語演變而來的觀點,而且劃出了語言譜系。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著名觀點有語言是與生俱來還是后天習得的論述。這一時期著名的語言學家洪堡特認為人腦天生有著創造語言的能力,能夠運用有限的語言手段創造無限的語言行為。新語法學派強調人在語言發展中的創造性,以為語言發展中的主要動力是語音變化和類推變化。
1.語言與思維的關系的論述。洪堡特認為語言的特性是其民族的特有財產,進而認為不同語言的人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具有不同的思維體系。而且區分了三種語言類型,即孤立語、黏著語、屈折語。
2.語言親屬關系的理論。建立了印歐語系的譜系樹形圖,把當時的語言按其共有特點分成語系、語族、語支。對原始“母語”的重建過程不僅是全面深入比較各種語言的歷史狀態的過程,而且也是解釋各種不同觀點的過程,對研究各種語言的變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轉貼于
3.語音定律無例外。這是新語法學派極力維護的觀點。認為語音當中的例外現象不是音變造成的,而是語言之外的因素造成的。
(二)語言方法方面主要采用歷史比較法對各種語言進行縱向橫向的比較。利用這種方法,建立了印歐語言譜系分類。同時重視考察當時的語言和方言,即考察活的語言,從當時的具有無限生命力的語言現象中來進行比較與分類,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三)語言應用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成果主要應用于語文教學領域。
三
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看出,中西方語言學的發展在這一時期呈現了巨大的不同。中國基本上仍圍繞傳統的小學進行研究,雖然出現了《馬氏文通》這一巨著,但那已屬于20世紀的曙光了。而西方語言學隨著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變革,出現了歷史比較語言學這一學科,是令人矚目與感嘆的。這種不同,筆者認為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語言符號的特征不同
漢字屬于表意體系,缺乏形態變化,因此中國的語言研究偏于詞義,在訓詁學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西方語言屬于表音體系,形態豐富、富于變化,特別是梵語引入到西方,開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先河,因此,成果頗豐。
(二)西方哲學的重要作用
西方的語言研究,哲學,尤其是康德哲學起到了重要作用(起到了方法論的作用)。而在中國,雖然語言研究也有哲學的影子,但并沒有很有影響的哲學流派,許多哲學觀點都是零散的,哲學大家也如曇花一現。
(三)社會大背景對語言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篇7
1989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召開“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提出人類在享受社會、科技帶來的巨大利益與進步的同時,應深刻反省現代科技帶來的種種災難性破壞,警惕精神家園的迷失。作為人類精神文明傳播重要載體的語文教育,也應從精確的科技文化轉向和諧的生態文化。傳統教育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不足;復制有余,創新不足。《新課程標準》正是在時代精神與傳統教育的碰撞中應運而生,引領人們關注作為生命體的人的發展和成長。
時代要求我們變傳統的課堂語文為發展性的語文課堂,營造和諧的語文課堂教育生態,讓學生的心靈在交流、撞擊和放飛中得到“生命的滿足”,引領學生在聽說讀寫中體味成就感和自豪感,讓他們的一生在求真、向善、尚美中陶冶心靈、放飛自我、走向成功。為此,我進行了“演講·品讀·寫作”三段式語文教學法的實驗與研究。
這種發展性課堂教學關注師生發展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強調師生主動參與的積極內化作用,關注學生發展的個性差異性,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自身探索體驗和感悟。重視全體學生全面的發展,即不僅注重知識技能的增長,更關注其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終身能力的發展。
二、研究內容
“演講·品讀·寫作”三段式教學法的實質是:以“一個主題”為核心,以“主題演講,品讀文本,體驗寫作”三段為主體,以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為軟環境,以主題閱讀的大語文觀為基礎,以深厚的情感教育和較強的表達能力為主線,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引領學生求真、向善、尚美為終極目標。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
(一)主題設計
現行使用的語文教材是以主題單元建構的方式來編排的,編者試圖通過一個單元板塊實現某一方面主題的教學。這種方式著眼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在聯系,主題內容的建構,立足于學生生活領域,學生通過學習形成相對完整的體驗或知識體系,有利于營造對話,交流情境,進行思維碰撞。
鑒于此,一個主題的設計可以是一個單元的大主題,也可以是師生根據需要設計的小主題。如“人生”“理想”“自然”“親情”等大主題,又如“廣告詞”“感悟母愛”等小主題。
(二)主題演講
讓學生進行課堂演講的話題近年來在中學語文教學界可以說是一個熱門話題,可往往流于形式,如果設計主題就可以讓學生有的放矢。教師提前兩三天給學生布置演講內容和要求,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和素材,寫好演講稿,并熟悉演講內容,到時進行表演。這個步驟難度較大,教師要多給予寫作和演講指導,要求學生從選擇材料,安排結構到命名標題,風格樣式,逐項精心構思,巧于提煉;在語言方面可以層層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準確簡練,富于表現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鼓舞。”(引自盧家楣著《情感教學心理學》)。通過這些做法以及相當一段時間訓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確實能喚醒、激勵、鼓舞學生。首先,它能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其次,它能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三,它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第四,它能鼓舞學生作文的信心。
(三)品讀文本
文章是有邏輯,有內涵,有情感的。語言本身是雙刃劍,課堂上我們要發揮它的正面作用,我們通過語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來理解背后的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的情和義乃至文外的東西。品讀要求一個“深”字,解決“深入課文”的問題,解決課文“如何好”“為什么美”的問題。
品讀,就是精讀、深讀,就是對課文的賞析、體味,就是從不同的角度,或選點,或鋪面,對文章進行品評賞析,從字里行間看出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夫與用心,看出文中的美點妙要,品出力透紙背的意蘊。“品讀”是一種“鋪展”的藝術,是一種對語言文字的再表達的藝術。文章中凡剛與柔、實與虛、正與側、疏與密、多與少、深與淺、分與合、美與丑……一切有韻味的地方,無一不在品析的視野之內。有一定深度的賞析與品味,使文章的、文字學的、語言學的、文章學的、美學的、哲學的、社會學的等方面精美的手法、豐美的意蘊,都顯現于你的面前。
對于課文要“四品”,要品得細,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人們往往用“力透紙背”這個成語來形容書法遒勁有力,也往往用“力透紙背”這個成語來形容詩文立意深刻,造語精練。其實,語文教師引導學生的品讀功夫要達到“力透紙背”的境界,那將何其了得!
(四)體驗寫作
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與書面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同步的,相輔相承的。表達與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積累語言、感受語言、把握語言和運用語言的過程和升華情感的過程。
湯顯祖在《牡丹亭》中寫杜麗娘步入園中,情不自禁地說:“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同樣,語言文字非親身實踐不可,要寫,一定要寫。課堂,是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的場所,實踐語言文字的場所,要讓學生親自實踐。“體驗寫作”往往就是 “品讀文本”的具體實踐和表達。
如在品讀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心理描寫時,設置這樣的體驗寫作:我們每個同學都有遭遇恐懼的經歷,請描述一下當時的心理。又如,在品讀完《第一次真好》后,可讓學生抒寫他們生命中的第一次。再如,品讀完《理想》第一段后,讓學生運用比喻、頂針、排比的手法續寫“理想”等等。這樣,學生的作文不再是“空中樓閣”,也不再是“假話堆砌”,而是有本可依的真實表達。
總而言之,“一段主題演講”是“放得開”,給學生一個舞臺,讓其肆無忌憚地說,氣勢磅礴地說,獨樹一幟地說;“一段品讀文本”是“深下去”,讓學生走進美麗的文本中,品得深,品得細,品得美,品得奇,在品讀中讓學生求真、向善、尚美;“一段體驗寫作”是“走出來”,大膽構思和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世界。“演講·品讀·寫作”組合在一起便構筑了一個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循序漸進的“大語文時空”。這個“時空”是真正屬于學生、真正放飛學生心靈、真正讓學生走向成功的 “時空”。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群文閱讀;教學;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205-02
一、核心概念及其特征
1、核心概念
群文閱讀教學指的是教師選擇一個或多個題目,與學生共同就一個或多個題目進行多個文章進行閱讀和討論,對這一個或多個題目的文章達成共識。群文閱讀教學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教學現狀,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思想,形成一種新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
小學群文閱讀,小學群文閱讀更側重于以兒童的視野選擇優秀兒童作品,以一定的議題將數篇或一本書或幾本書組織起來形成閱讀材料,讓學生在一堂課里或一定時間內讀一組文章,發展閱讀能力。
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本課題將研究重點確定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背景下的兒童文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探索兒童文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基本課型及教學策略、兒童文學群文閱讀讀本開發策略,探索兒童多種閱讀方法。
2、群文閱讀教學的特征
首先,開放性。群文閱讀教學的首要特征就是開放性。所選議題沒有任何固定的答案,老師與學生可以通過互動討論來進行知識建構;教師所選的議題內容也比較開放,老師與學生有非常大的討論空間。其次,交互性。群文閱讀教學的交互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是各類文章同時進行,同時根據選題進行知識建構;其次,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是在交互過程中進行知識建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互相傾聽和建構來達到群文閱讀的目的,老師與學生形成一個共同體,共同學習。最后,探究性。群文閱讀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以選題為基礎,進行探究討論和學習,深入了解各類文章,這體現出了群文閱讀教學的探究性。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沒有固定的答案,主要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傾聽,探究新的觀念和思想,與已有知識交互產生新的知識構建。所以,在探究過程中,誰都不會知道提前預知探究結果,并且群文閱讀教學重在過程,結果并不重要。
二、小學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意義
1、群文閱讀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傳統的語文教學主要以單篇為主,課堂中教師圍繞單篇作者進行對學生講解,其可以增加對特定作品的理解,但另一方面會使學生使去興趣,群文閱讀教學是以多篇作品作品同時進行教學的模式,學生對多篇作品同時閱讀使其發揮最大理解的興趣。從實踐教學中總結出,小學生對語文單篇的作品大多沒有太多興趣,一本教材最多對其內少量的幾篇產生興趣,對其產生興趣的作品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會較認真去聽課考與互動。在其不感興趣的作品大多都不予以理睬,許多小學生在這種情形下都會出小差,沒有認真聽課。多篇的閱讀能使小學生發揮較大的興趣,幾篇作品結合總有一些作品使其產生興趣,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發揮其興趣與傳統的單篇作品教學模式上更勝一籌。
群文閱讀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傳統的單篇作品教學中教師會延長小學生閱讀作品的時間,因為單篇作品的閱讀并不需要很少時間,后面的講解也已經有足夠的時間,傳統的模式下是閱讀時間較為長。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安排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對幾篇作品的閱讀,學生在這種情況下能有效的提高閱讀的速度,中國的傳統九年制教育中并沒有對學生的閱讀速度有明確的培訓,如今中國的經濟全球化發展,海外的圖書作品流入中國的很多,中國本土的各類圖書作品的數量更是巨大,小學生在下一階段想全面發展需要有多閱讀的基礎,如果該者在閱讀速度上條件很差,將會面臨享受不到如今大知識背景下帶來的提升自我的好處。
3、群文閱讀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量。
傳統教學中語文教學主要以單篇為主,一本教材中的作品數量比較少,在如今社會發展的狀態下小學生如此少量的閱讀是不足夠滿足社會認識的需求,小學生許多知識都是從語文教學中了解而來,因此語文教學因當發揮更大的責任,對小學生的整合知識量進行對其豐富。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學的作品數量較多,不同種類的作品也增加,從量上能滿足小學生的閱讀需求,從知識性上講也增加了幾倍,使小學生能在早期了解社會上的不同知識,使其在下一階段能更好的發展自己。
三、目前小學群文閱讀教學問題分析
1、主要問題
(1)從教學目標看,缺少對規律的梳理和提煉
教雖然能夠從文本中找出語言文字訓練點,并通過比較恰當的語言文字的訓練進行學習和運用,但是,由于對課文的關注點較多,不舍得刪減教師認為比較有益的知識,為此,對文本內容的分析比重仍然較大,對于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探究語言運用的規律的實踐少之又少。
(2)從教學內容看,缺少對文本的重組和加工
伴隨著教師對課程標準關于“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理解和不斷深化,教學的關注點越來越零散細小,知識點之間越來越割裂,訓練點越來越復雜,忽視了對于文本表達規律的理解,忽視了文本的整體性,忽視了課內外結合。
(3)從教學總量看,缺少對課內外閱讀的指導
語文教學是實踐性課程,閱讀教學的實踐應該立足于學生的閱讀。縱觀現有的閱讀教學,教師仍然緊盯教材、落實教參、深化習題,極大地滯后于語文課程標準的課標的要求,滯后于學生對語文文字學習的需求。
2、問題分析
伴隨著課程標準的深入落實,教師對于課標的解讀越來越明晰,對于語言文字運用越來越重視。于是,針對文本的語言文字運用指導也不斷細化,讀用遷移的教學策略遍布課堂。這樣的頻頻訓練,極大地肢解了教材,忽視了教材的整體性,忽視了語言學習的規律性。
由于課程標準是新的,教材和教學參考仍是原來的,這就給教師落實課程標準帶來了許多不便。現有教材都是以主題單元編寫的,人文性強,工具性弱。教師的教學往往跟著單元導讀和課后習題、語文園地進行。然而,許多年級的單元導讀,只是站在了人文性的角度給予指導,沒有給教師和學生提供語文學習的元素。這就使得教師只能立足已有的教學經驗,從篇的角度設計教學,從而導致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無法達成知識目標這一現狀。
課外閱讀指導一直沒有成為語文教師自己的事。許多語文教師都認為讀課外讀物、兒童文學作品是課外的事、家長的事,和我們的關系不大。為此,指導課外閱讀成了盲點。隨著學生閱讀量少,課內學習比重增加,學生的學習力也越來越小。長此以往,語文教師辛勤耕耘在講臺上,學生聽得多,參與少;學生回答小問題多,探究大問題少;學生讀短文多,讀整本書少。在這樣的以教材為語文教學的全部的偏頗的思想引領下,語文實踐成了一句空話。
四、小學群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
1、建立完善的教學理念
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下不能強調學生的成績,教育部門應當取消在學校中進行對班次的成績排名、比賽等活動及觀念,教學理念必須以維護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或者等先進的理念為主,群文閱讀教學能對小學生發揮個人潛能的作用,小學生往往在傳統的教育之中并沒有了解到社會上的足夠知識,而語文課程的價值之一可提高小學生對自己祖國、社會的認識,小學生在這一階段中了解的知識對以后的階段有極大的幫助,語文的教學的效果以潛移默化為主,和學校中的條例“口號式”的教導小學不能去做不好的事情不同,在小學生當中發生公共安全的事例很多,大多因為沒有良好的教育,在公共安全的認識上可以加入語文作品,這樣能較好的避免發生各種的公共安全問題。學生的行為規則也可以加入語文作品中,學生閱讀作品理解作品,能認識到主人公的行為善惡,從而規范自己的行為,在較多同類的作品熏陶下學生自身的行為能達到較好自覺規范,其在學校及生活中能展示獨特的個人魅力,對其的身心健康也鞏固了好的基礎,因此群文閱讀的教學理念在確立好,不能以傳統落后的理念進行該模式的運用,如果理念不改變反而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
2、豐富語文教材的作品量
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的運用必須要提前語文教材的數量,群文閱讀主要以幾篇同時閱讀為主,一堂課中學生能閱讀完幾篇作品且老師能利用其時間對幾篇作品進行講解,在這種條件下作品的數量必須能夠滿足,不然會出現前期教師已經把課文講完了,中后期剩余出大些的課時會不知其如何利用,因此會走向一種極端。教育部應當進行教材的更新,增加大量不同的作品,作品要考慮到幾篇作品的主題相關,如果不相關教師將很難利用,對學生的學習也會出現把負面的影響,如幾篇作品可一半是正面的人物主人公,另一半是反而人物的主人公,故事的主題以正面與反面相對,教師在課程中對其兩種類型的主人公及主題進行對比講解,能生動的調動小學生的理解,知識性的涵蓋也得到全面性;教育部在無法更新教材的情況下,也可使用組織編寫多一本教材為解決的方法,可組織編寫多一本語文教材,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于群文閱讀教學的利用,教材要與現存的教材配合,要考慮到其教材與現存教材的搭配性利用。
3、教師應當注意作品之間的相關性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在幾篇作品同時閱讀講解中要考慮到其關聯性,作品之間可以有相同的主題或者是對立的主題,或者是主人公相同等特定。幾篇作品不能出現不相關聯的情況,這樣會使學生不能理解其講解,教師也較可能無法充分的發揮其教學的作用,幾篇作品之間有關聯性教師才能發揮更好的講解表現,W生也能更好的在這種模式下物盡其用,對于關聯性的探索老師應當花更多的備課時間進行對作品的分類,組合成不同的作品集,教學當中要敢于探索。部分教師選擇作品的時候要慎重選擇,要選擇符合小學生的作品,有益于小學生發展的作品為優先,難度高的作品及帶有反作用的作品要放棄對其的選擇,作品要符合我國對小學生的品德規范、符合我國的小學生心理健康及符合當地不同民族的習慣。
五、結束語
本文探索了小學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意義,群文閱讀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以及提高學生的知識量,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小學生的未來將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而一名社會的成員是否擁有多方面的知識,知識的數量等都將影響其未來個人價值及社會價值的發展,一名擁有多方面知識的社會一員能夠較好的處理好生活中更類問題且在工作中能夠發揮最大的個人作用。本來對群文閱讀教育問題的改善也作出了一定的見解,對其教學質量提升作出了對策,主要以建立完善的教學理念、豐富語文教材的作品量以及教師應當注意作品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學校應當結合自身學校、學生的情況而作出有益的探索及改善。
參考文獻:
[1] 徐秀春.當前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研究綜述[J].《小學教學參考》, 2015(31):1-4.
[2] 羅 莉.小學群文閱讀教學“四字激趣”分段談[J].《科學咨詢》, 2015(22):79-80.
[3] 杜曉翠.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科學導報》, 2015.
篇9
建構主義學家維果茨基強調:知識不能直接灌輸,應由學生運用更大的認知能力自行建構。他認為學習及發展是一個社會化及協作的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協作式學習,教師的角色是學習的促進者,學習活動應取代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是過程導向而不是成果導向,教學設計是學習導向的,教師設計適當的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在已有的學習基礎上,豐富他們的經驗,使他們在認知的階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此外,他還認為人的心智功能是以社會為源,語言、社會及歷史經驗在學生的發展上,地位十分重要。符號、文字、言語等都是一種工具,用來與其他人接觸溝通,并且起了媒介的作用。他相信人類發展的潛能可以經由語言、文字、圖像、符號等工具的輔助而發展出來,。
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它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素養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取代的優勢。它不僅能使學生熟練掌握語言文字,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其他學科知識,并促進學生個性、人格全面和諧地發展,使之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傳統語文教學屬于語文知識教學層面,本質上是一種維持性學習。教學內容主要是關于漢語語法、詞匯、閱讀分析教學,而淡化寫作教學。教師組織教學的過程基本是:熟悉教材標準與要求確定授課目的判定教學策略課堂教學反饋評價。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幾代學生做著同樣的作業,把作業的反復訓練作為能力的培養。教學的邏輯起點是教材,由教師演繹,學生總是在被動適應中獲得某種發展。這樣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忽略了知識轉化為能力的訓練,忽略了運用邏輯綜合分析問題的訓練,抑制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勇于創新知識的能力,導致了學生缺乏科學思維素質,致使學生隨著學齡的增長,運用語言的能力并未能有所提高。從社會及文化的角度來看,這種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社會文化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減弱,結果,使社會對學生語言素質的高期望值與學生對學習的淡漠感形成強烈的反差。
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社會公民有更高的人格獨立性、思維獨創性及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從語文教育的未來發展來看,語文教學格局需要轉變,素質教育應提上日程,“全面發展,人文見長”的育人思想應成為語文教學新格局的指導思想。語文教學的目的將必然由側重于知識積累轉向強調能力訓練、思維訓練和以社會責任感為核心的人格素養的培養,表現出強烈的時代意識和鮮明的時代色彩。語文教學內容將必然從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向學生素質全面培養轉向,從對知識接受性的學習轉向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毋庸置疑,這是語文教學的“內涵發展”。
在教育策略上,維果茨基強調教師應起積極的作用,提倡發現式學習法,讓學生親自發現事物如何發生,教師所要提供的是一個能激發思維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反思,最終能自我發現事物的真象。他認為真實的情境能促進學習;使用有意義的學習方式,包括參觀、游戲、文化情境、社會互動等,并采用發現式教學,讓學生自行探索及親身發現,能促進知識的建構。例如,當學生前往博物館參觀,一方面,這些校外的經驗應結合校內所學到的知識;另一方面,圖片、新聞等外在資訊可以與課堂的活動結合,并以互動性強的學習活動(例如協作學習、師生討論等)進行,給予學生這樣的一個感覺:學習與生活是統一的整體。由此看來,現代語文教學應該拓寬、務實、求活,應以學生實際的學習可能性為出發點,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并以自己的知識經驗和興趣動機為基礎,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應該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協調統一,強調教學方法的針對性,有區別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強調充分合理使用多種教學資源,使其最大可能地發揮效益;教學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不但使學生學會學習,而且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語文教學內容的拓寬-——注重人文教育
維果茨基相信學生通過外在活動,可引發內化過程,從而建構知識。語文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文化載體,是用來反映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語文課好比是戲劇的腳本,學生通過閱讀、背誦,進入角色,走進課文作者的感情世界,從而走向課文作者;通過體驗、寫作,進入現實生活中的角色,進行必需的語文實踐活動,從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和人文素質。語文學科具有積淀豐厚的人文魅力,語文教學的人文化是義不容辭的,它可以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與情感世界。教學詩歌,是“對人類靈魂與命運的一種探討或者詮釋”;教學散文,是對語言所浸潤的情感的體悟。學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暢談,獲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發和對生命的感悟,其人文教化的效果是所謂移步換景、鋪墊那種理性分析無法望其項背的深刻內涵。人文熏陶傳遞出的“相看兩不厭”的效應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這是語文學科獨具的得天獨厚的魅力。
語文學習不是信息從外到內的單向的輸入,而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的雙向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語文學習應該通過學生的高水平的思維活動而實現,而不只是沿著記憶的流程進行。學生要不斷地基于新信息和原有經驗進行綜合、概括、解釋、假設和推論。當然,這并不是要讓學生完全進行“發現學習”。學生作為正在成長中的個體,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獨立發現人們已經發現的各方面語言文學知識,教師應在教學中提供適當的引導和支持,但這種引導應該是有針對性和適應性的,它應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要相適應。這種支持應該作為學習的支架,在學生需要時提供,而在學生可以獨立思考、獨立探索時就要撤消,以免限制和束縛學生的建構活動。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們一方面要分析學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可能會有什么樣的需求,同時又要考慮應在何時提供何種支持,在何時撤消,在何處多給引導,何處應少給引導。外在的引導和支持應隨著學習的進行而逐漸動態地減少,隨著學生學習活動的深入,逐漸讓位于學生的獨立探索。我們既要給學生充分的建構空間,又要提供必要的支持,這是教學中的辯證法。
由于學生是成長中的人,他們要掌握間接經驗,因此,信息傳遞對于學習來說是必要的,這包括借助語言符號進行的間接經驗的傳遞。但信息傳遞本身并不能保證有效的知識建構,它要通過學習者主動的建構活動來實現。因此,教學設計者應以知識建構為中心來考慮信息傳遞的形式和內容,比如傳遞的是結論還是問題及對問題的思索,是定論還是假設等。通過語言符號進行的經驗傳遞是知識建構的一種途徑,它必須與觀察性學習和活動性學習有機結合,共同達成有效的知識建構。
文化知識的多少對一個人語言能力的高低有重要影響。現行語文教學應重視探討語文的文化教育。教師應注重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和人類高尚精神的陶冶。志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高貴品格;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懷;智者“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揮灑自如;唐詩宋詞“日出江花紅勝火”的輝煌燦爛——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滋養人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經歷單一、思想單純、生活單調的學生正需要思想的啟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鑄煉,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養和熏陶,使他們于潛移默化中修身化性、發育精神以終身受益,不至于在現代大眾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而迷失自我。
語文教學的務實——語文學習與生活成為統一的整體
學生要形成自己的語言能力,必須通過學生的主體活動,通過運用,把言語作品內化為自己的心理要素,才能形成語言能力。人類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認知、模仿、習得的過程。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是一種最富動感的顯性能力,它們的培養必須依靠具體的表達實踐。它們既要有現實的體驗,又要有想象力的發揮。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的。美國教育學家杜威十分強調學習過程中經驗的重要性,特別是學生的已有經驗及先前知識。他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內容,不能脫離解決學習者的生活問題。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學習者自我認知建構的過程,知識不是被動地直接從外界輸入到學習者頭腦中;它將知識的習得歸結為學習者積極主動建構的結果,而且十分強調知識是學習者自我主觀建構而成,每位學習者的建構過程與成果不盡相同。由此可見,學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收集各種有用的材料,應用所學的語文技巧,每天閱讀和寫作,隨時隨地把握學習語文的機會。
學生寫作的過程,是觀察、記憶、想象、邏輯、操作等能力的集中表現,教師引導學生扎根在社會生活這個“天然教室”,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課文,并運用課堂上所學知識到生活中去實際應用——寫自己的生活,自自然然淡化語法教學、淡化詞語教學、淡化閱讀分析教學。這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及責任感。學生通過主動、積極、獨立地學習語文,面向世界、認識世界,創造個人的世界,發揮個人的潛能,培養足夠的能力和信心。
這種課堂教學、課外學習相輔相成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有利于學以致用和學文育人,有利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展、學會關心,使學生的個性、差異、自主、潛能得以充分發展,使學生的氣質現代化、觀念現代化、思想現代化。而且,課堂語文訓練和課外語文生活實踐的強有力的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善讀無字生活的習慣,和生活處處皆語文的大語文學習習慣。有了這些習慣,學生就會對課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會等大范圍的、多角度的生活內容廣泛涉獵、獲取,必將為課堂語文學習作良好的鋪墊,從而實現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在學語文的同時學做人,最終實現人格的自我完善。
這種語文學習本質上是創造性的學習,是面向未來的學習,是把今天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學習。如果語文學習僅僅被理解成文字學、語法學的鉆研,就有失偏頗。語文教師抓住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的重要契機,根據學生的情感傾向、認知水平、學習心態、信息反饋、個別差異,教師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指導,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的思想美,藝術美,情感美,語言美,讓學生有選擇地模仿語句和文章的寫法,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語文。現代語文教學的閱讀應重視“品味”,強調背誦。在“品味”中,讓語言自覺不自覺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語感和語用能力。這樣,既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學到語文的真正本領——寫作,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的“三個轉化”,即認知過程的轉化,使學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情感過程的轉化,引導學生由不愛學到樂學;能力過程的轉化,引導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形成技能技巧,由不會用到會用。
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一種學習新環境,如果運用適當,可以解決兩個重要的教學問題:一是能促進有效學習,二是能照顧個別差異。當今,以電腦、多媒體、網絡為標志的新的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學習的輔助手段為實施既是大規模的又是個別化的語文教學創造了物質條件,使每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開發。憑借信息技術尤其是教育軟件、校園網,教學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把所有有價值的漢語言文學知識隨時隨地提供給學生,而且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新知識的創造中來,與所有上網的人共享,從而豐富漢語言知識。新教學環境下的教與學,使得語文教學內容自然生活化,時空立體化,這有助于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超前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基于自己的經驗背景,不同的學生會對某種問題形成不同的假設和推論。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他們會看到各種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理清自己的思路、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聆聽、理解他人的想法,學會相互接納、贊賞、爭辯、互助,他們會不斷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進行反思和評判。通過這種合作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對知識產生新的洞察。
學生一旦體驗到學習語文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課堂教學成了課堂生活,語文魅力的證同效應也就應運而生了。
語文教學的求活——注重閱讀品味而不是閱讀分析
語文課求“活”,要靠深厚的人文內蘊去吸引和感染學生,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讀物,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人文教育的濃郁氣氛。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和時代的良心,學生多看這些作品,不僅是一種藝術享受和美的熏陶,不僅有助于開發自己的右腦,更是對社會的一種考察。現代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成為學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園,引導學生在課內、課外閱讀中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語文教師擁有一批高品位的好書美文并不難。好書美文既能啟迪智慧,更滋補精神。教師牽引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讓心靈浸染著墨韻書香,這會使學生昂揚起率真靈動的生命激情。如果用空泛的概念強行嫁接課文豐厚的內涵,那么,嚼蠟之味頓生。優秀的文本需要學生潛心揣摩,如《荷塘月色》,學生可以欣賞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品味直抒胸臆的言語形式,把握“另一世界”與“這一世界”的情景反差,讓人生的無奈、生命的壓抑作為文本的題旨,使學生在靈與肉的碰撞中會心地走進朱自清那有著“最完整的人格”的生命之中,油然生出百讀不厭的感受。生活教人求真,解讀課文應該符合生活本真,惟其如此,課內課外才能相得益彰。語文教師進行藝術化情景創設和教學設計,讓美的形式作用于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課堂里充滿“故事”,充滿藝術情趣。課堂處于有序和無序的中間地帶,“一個教師,四五十個學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記了旁的東西,大家來讀、來講,老師和學生一起來研究。”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精神狀態積極飽滿。聲情并茂的朗讀,妙語聯珠的講解,別開生面的提問,精辟警策的點撥,機智幽默的旁逸,開合自如的遷移,使語文教學具有了無窮的魅力。
篇10
王筠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文字學家、教育家,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他的《教童子法》是我國“最早的小學語文教學法專著”,比較系統地論述了當時的小學教育。
王筠的主要觀點包括:學生是人,不是豬狗;教者要尊重學生,順應學生的個性發展,摒棄“日以夏楚”的體罰教育;教者要因材施教、啟發善誘。同時,王筠還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強調要遵循教育規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分時分段學習。他呼喚“良師”的出現,批判“無知之師”,“愿天下之為師者,各為其‘心喪三年’計”。此外,《教童子法》還提出諸多具體的教學方法,如采用直觀法進行識字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則提倡愉快教學法,且講究“圈抹批劃”“講解詰問”的教學方式;在作文教學中,他主張“以放為主”“以圈為主”,這些大都還為當今的語文教學實踐所用。雖然,《教童子法》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我們可以客觀地評價其中的語文教育思想,并挖掘出現代價值,從而為當今的語文教育發展所用。
一、《教童子法》中蘊含的閱讀教學
法思想及其對語文教育的啟示
1.閱讀教學法思想和方法
王筠提出的閱讀教學的原則主要為循序漸進原則、讀思結合原則、愉快閱讀原則。他的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以樂趣教學的重要原則,是過去實際教學中所少有的,在今天也難能可貴。這些為我們尋找閱讀教學的規律提供了理論依據。
王筠總結的閱讀教學方法包括札錄法、循環記憶法、圈抹法、教學相長法等。其中很多都是契合人類“遺忘規律”的科學指導方法,能使師本文由收集整理生在教學過程中都得到提高和滿足。
2.對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
加強語言積累,注意讀思結合。王筠指導學生要加強語言材料的累積,這樣用時就不怕心中沒有東西。他還指出:在閱讀的同時要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要能夠閱讀。因為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有意識地使學生不斷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而學生的思維永遠是由問題開始的。教師要在適當的時機根據內容提出問題,把矛盾擺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學生就會充分、積極地思考。教師不能把現成的思想注入學生的心靈,這是不當的。
書中得有樂趣。王筠的“書中得有樂趣,學生才樂以相從”的觀點,告訴教學界要重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制約當今語文教育界發展的一大痼疾,即為語文學習興趣匱乏、課堂講授枯燥無聊。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教師廣博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和迅速的反應能力。這樣的教師才能在教學之時,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驗和收獲的快樂中去,好像“游泳在趣味之海里”。如教學《鴻門宴》,若教師僅限于對文言字詞和課文內容的疏通理解,則不能滿足學生向深處挖掘的欲望。教師不妨讓學生來做歷史還原,再現鴻門宴時主要人物的座次方位,明白漢代的座位禮儀。學生就能由此體會到發現的快樂。總而言之,“趣味是活動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動便跟著停止”,梁啟超在《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中如是說。
二、《教童子法》中蘊含的作文教學
法思想及其對語文教育的啟示
1.作文教學法思想和方法
王筠的作文教學原則以自由為主、以表揚為主、以短篇為主,但也注意到規則約束的必要性。王筠鼓勵兒童要大膽地寫,不要太拘泥于寫作規則、技法之類,因為“規矩者,巧之所以出也。得規矩而失其巧,于義何居焉”。他覺得寫多了,自然可以進行剪裁和取舍,這大概是學做文章的自然歷程。在批改作文時,王筠提倡不要從嚴要求學生,以免挫傷他們的信心。
王筠的作文教學方法大致包括提倡學生練習口頭作文、背誦范文,并多用生活化的題目練習寫文章等。王筠反對寫作中只講究形式,不求實用。“吾鄉非無高才,然作詩必律,律又多七言,七言又多詠物,通人見之,一開卷便是春草秋花等題目,知其外道也,掩卷不觀矣。”他提出了作文的“救急良方”,即積累素材。說有一個秀才,“家貧,須躬親田事”,閑暇時喜好擲骰子,但作文時“似手不釋卷”,揮灑自如。問其原因,曰“我有二十篇熟文,每日必從心里過一兩遍”。熟文的好處在于,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王筠很重視“活典故”,他認為“活典故”在開發學生智力、使其心思長進的同時,也是學生日后寫作文的好素材。
2.對于語文作文教學的啟示
重視口頭作文訓練。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書面語言的發展必須以口語能力的發展為基礎。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口頭敘述自己的看法、觀點,或者概括文章大意等,都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如講解《故都的秋》時,對于文中出現的五幅秋景圖,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分別描述,讓學生學會寓情于景的表達方式。又如教學《我有一個夢想》之后,班里可以來一個“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學生不僅能鍛煉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受到極大的精神感染。
作文命題注意貼近學生生活。葉圣陶先生曾對作文命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文題取材應廣博,不特學校中之所誦習所聞見可以命題,即家庭社會之事,茍學生能思議及之者,亦無不可命題。切莫讓學生寫那些無謂之翻案,空泛之論斷,即學生有作,尚宜亟為矯正,若以之命題,自當切戒。若用事例說明葉圣陶先生的觀點,即如小學三四年級作文命題應該以生活為主,像《我的老師》《我的媽媽》等;初二、初三則可以開始關注人的道德、思想,可命題《令人懊悔的事》《這就是幸福》等。
作文批改注重鼓勵。《教童子法》一書中提出“少改易之,以圈為主”的觀點。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評價正是促使其努力和渴望提
高成績的動力和條件,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評語,多給予學生鼓勵的語言。如批改學生的習作《后花園的四季》時,一教師給出這樣評語:選取一個范圍較小的地方來寫,很省筆墨,且寫景狀物逼真生動,觀察很仔細,若能給每個季節的后花園用一個統攝性的詞概括一下會更好。這樣就留給了學生自己思考的空間。
三、《教童子法》中蘊含的教育思
想及其對語文教育的啟示
1.教育思想
德智兼重。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提出了培養理想人才的標準──“功名、學問、德行”三者并重。他非常注重教師的善教和學生的善學,告誡學生“不可癡思功名”,要全面發展。
尊重學生。“學生是人,不是豬狗。”這是貫穿于整個《教童子法》中的教育思想。王筠從尊重學生和解放學生個性的角度出發,認為作為受教育對象的學生首先是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求知的欲望,有求樂的天性。在此基礎上,王筠嚴厲地批判了那些貽誤學生的“無知之師”,認為他們的做法使學生喪失了作為人的積極主動性,“奄奄如死人”;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如“嚼木札”;而且“曲木為幾”,實行主觀強迫,結果產生了大量的“棄才”和“廢才”。因此,他強調教育要解放學生的個性,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注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王筠已經觀察到了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和聯系。“小兒無長精神,必須使有空閑。”王筠認為學習如果超越了學生的承受能力,就會給學生的身心造成損害。為了更高的學習效率,需要給學生時間休息,以轉換思維。“空閑,即告以典故”,讓學生從典故中不僅能學到東西,而且還能放松心情。王筠認為,教師教育學生,就要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得其機之所在”,使學生樂于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
批評庸師,呼喚良師。王筠呼喚“良師”的出現。他認為“觀其弟子歡欣鼓舞,侈談學問者,即知是良師也”。他說教師的職責是“涵養誘掖,待其自化”,這大概是他為了引起教育者的自我反思而提出的殷切期望。
此外,王筠提出學以致用的思想。他認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利用所學應用于實踐的能力。王筠對當時的考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當時刻板的“會考指南”比作浸灌人心的糞。他主張不要迂腐地讀書,而應該以啟發學生智慧、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為重。
2.對于語文教育的啟示
教師是傳道授業之人,對于學生的發展,無論知識方面還是做人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不僅要學識淵博,還要懂得各種有效的教育方法,并注意自己語言的藝術性和感染力,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思想,把言傳與身教結合起來,從而影響學生。教師的學識、閱歷,尤其是道德修養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強烈的感染作用。
- 上一篇:快遞行業的背景介紹
- 下一篇:城市景觀設計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