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事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3 09:56: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圖書館事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圖書館事業

制度保障圖書館信息推動現代化圖書館事業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信息不對稱的產生;信息不對稱在圖書館中的表現;信息不對稱下的激勵機制設計;加強制度建設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信息不對稱向人們揭示了現實經濟生活中很多費解的問題、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讀者服務部門的道德風險模式與逆向選擇模式道德風險、文獻信息資源采購的逆向選擇模式、針對道德風險而設計激勵約束機制針對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道德風險、針對逆向選擇而設計信息信號傳遞機制、加強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的建設、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論文摘要】書館信息不對稱現象很普遍,通過對圖書館信息不對稱的種種表現與成因及造成的影響分析,提出若干抑制圖書館信息不對稱之對策。

【論文關鍵詞】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逆向選擇激勵約束機制

不對稱信息經濟學是以不對稱信息為特殊視角對信息、經濟關系問題展開分析的理論成果。研究信息不對稱對圖書館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實踐意義:一方面可以豐富圖書館學理論研究;另一方面能夠指導圖書館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用最低成本提供最優質的信息服務,最大化地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

1信息不對稱的產生

2O世紀70年代,三位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A.Akedof)、邁克爾·斯彭斯(A.MichaelSpence)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ze)已經奠定了關于市場經濟的不對稱信息理論的基礎。2001年l0月,三位經濟學家因“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而分享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唁息不對稱理論是微觀信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核心內容。所謂市場的“信息不對稱”,一般是指參與市場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擁有更多的信息,雙方的交易屬于不對稱信息結構。信息不對稱向人們揭示了現實經濟生活中很多費解的問題。比如為什么人們普遍不信任二手車經銷商,為什么政府總是懷疑公民填報所得稅不準確,總是有人知道得比別人多。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如何運作,賣方能向買方推銷低質量商品,是因為市場雙方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對稱。信息失衡甚至可能使劣質的二手車市場擠掉優質品牌市場。人們該如何謀求掌握更多信息來獲取更大收益?掌握信息較少一方如何進行市場調整,三位經濟學家對這些問題解釋的同時就提出了信息不對稱理論。事實上,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廣泛存在于圖書館服務活動中。比如,為什么讀者總是認為圖書館員的服務不夠優質,為什么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永遠缺少讀者想要找的文獻。為什么“好”的圖書館員會被“差”的館員同化。不可置否,讀者(群)與館員,圖書館與文獻信息供應商,館員與圖書館管理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對稱。這就需要圖書館設計激勵與約束機制(契約)以提高讀者的滿意度。

查看全文

少兒圖書館事業發展探討

2010年10月,由國家圖書館舉辦的“全國圖書館少兒服務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交流圖書館為少年兒童服務的經驗,共同探討我國少兒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思路,策劃推動我國少兒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合作項目。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作重要講話,以詳實的調查數據回顧和總結我國少兒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當前我國少兒圖書館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號召全體圖書館工作者團結協作,大力推動我國少兒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在我國,為兒童提供圖書館服務的機構有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二者雖然都服務兒童,但亦有區別。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群體更為廣泛,成年人、兒童都是其服務對象,且包括學齡前兒童,而學校圖書館則基本不提供對學齡前兒童的相關服務。作為學前教育和學中教育的再延伸,公共圖書館通過有效開展兒童服務,能夠培養兒童的閱讀熱情,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起到開蒙的作用,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

一、我國少兒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后,文化事業百廢待興,少兒圖書館事業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北京市立圖書館、西南人民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等都相繼開辟了兒童閱覽室,并對社會開放。198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文化部等單位《關于全國少年兒童圖書館工作座談會的情況的通知》[國辦發1981(62號)]。以此為指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重慶、沈陽、蘭州七個省市級少年兒童圖書館迅速恢復,許多地方新建了專門的少年兒童圖書館。據統計,截至2000年,我國公共圖書館機構數量達到了2675家,其中獨立建制少兒館數量達到84家。此后,少兒圖書館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數量有所增加,2004年達到105家,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均新增或加強了對少年兒童的服務。在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方面,近年來,為推動少兒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不少圖書館完善服務理念,創新服務管理模式,積極開展流動圖書館、流動圖書站點、流動圖書車等流動服務,與閱讀、講座、培訓等陣地服務相結合,使圖書館服務惠及更多的基層小讀者。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很多少兒圖書館積極開發特色數字館藏,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開展適合少年兒童特點的數字化服務。

二、與發達國家少兒圖書館事業發展對比

經過不斷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規模的發展,但目前我國少兒圖書館服務的規模、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整體發展還相對滯后。美國學者Thomas曾提出兒童圖書館服務的五個組成要素:專門館藏、專門空間、專業人員、針對兒童的服務與活動、合作網絡。這一觀點被學界普遍認可和接受,成為衡量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工作的重要標準,以此考量,我國少兒圖書館事業發展還有較大差距。1.專門館藏。以美國為例,截至2013年,美國大小公共圖書館突破12萬所,所有圖書館均提供兒童服務,且各個圖書館均對不同年齡的兒童設有與其接受能力和認知規律相符的館藏資源,如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將兒童館藏資源分為嬰幼兒館藏書目、兒童館藏書目、青少年館藏書目,不同年齡段的少年兒童均可找到適合自己的館藏書目。除此之外,波士頓圖書館兒童館藏資源的類型十分豐富,從人文科學到社會科學無所不有,且館藏資源載體具有多元化特征,音像制品、視頻資料、有聲讀物、紙質讀物應有盡有。相比而言,我國公共圖書館中開設兒童服務的僅占總數的20%左右,也就是說其余80%的公共圖書館幾乎不具備兒童館藏資源。且這20%的公共圖書館中,兒童館藏資源的數量、規模也相對較小,涉及學科有限,不能滿足各年齡段兒童的閱讀需求。2.專門空間。美國幾乎所有的公共圖書館均設有專門的兒童服務空間,用以為兒童提供休閑、交流、娛樂、閱讀服務。甚至有的圖書館還為嬰兒和3到6歲的低齡兒童配置了各種玩具,這些做法使公共圖書館成為兒童與家長都十分喜愛的活動場所。我國設有兒童服務空間的公共圖書館僅有20%左右,且多數只設有兒童閱覽室,僅東莞圖書館等極少數的公共圖書館設有兒童休閑、娛樂設施和嬰幼兒活動場所。據統計,我國公共圖書館近10年來總坐席數增加了33%,而全國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覽室總坐席數僅增加了14%,遠遠低于公共圖書館總坐席數增長率。3.專業人員。美國圖書館協會下屬的兒童圖書館服務協會(ALSC)為規范圖書館的兒童服務,對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館員素質做出明確的規定。并早在2009年就了《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館員的能力要求》,對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館員的知識、技能、職業道德素質等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要求。除此之外,美國《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還規定兒童服務工作者必須有兩年以上的咨詢與監督工作經驗,4年以上的兒童服務工作經驗,才能擔任兒童服務主管一職,此舉確保了公共圖書館兒童主管隊伍的專業素質,為后續兒童服務人才的培養與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我國目前很多圖書館因經費不足,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力度不夠,無法滿足圖書館少兒服務的基本要求,也并未就兒童服務館員的考核與聘任設立相應的認證制度,對兒童服務館員的專業素質培養工作也不夠重視,即便有些公共圖書館開展過兒童服務知識培訓,多數也未取得實質性的培訓效果。4.針對兒童的服務與活動。美國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工作歷史悠久,在相對較長的發展歷程中探索了多種服務形式,因此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兒童活動和多元化的服務內容。且美國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的階段化特征較為明顯,對學齡前兒童主要以啟蒙教育為主要服務內容,對學齡兒童以閱讀和專項活動為主要服務內容,很好地適應了每個年齡段兒童的發展需要。雖然我國有80%以上的公共圖書館曾開展過兒童活動,但多數未建立兒童服務活動長效機制,活動的開展層次不一、內容零散、計劃性和系統性較差,多數僅僅在“世界讀書日”、“寒暑假”等節假日開展少兒閱讀活動。5.合作網絡。在兒童服務方面,美國公共圖書館十分注重與各個相關機構的協調合作,尤其是與社區、健康中心、學校等機構合作十分密切,這樣就拓展了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服務的途徑,豐富了兒童服務資源,使更多兒童享受到了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除此之外,美國部分公共圖書館還十分注重與兒童父母的交流。圖書館通過各類宣傳教育活動提升了兒童父母對圖書館兒童服務的認識,增強了其引導孩子閱讀和參與公共圖書館兒童活動的意識,為各類兒童活動與服務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國公共圖書館也十分重視與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共青團等相關機構的協調合作,經常聯合各個相關部門開展兒童活動,如2009年的“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活動,吉林省圖書館發起的“學生書房”活動等。

三、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世界圖書館事業研究論文

作者通過對近三十年來國際圖聯(IFLA)會議議題的分析,推論出世界圖書館事業的研究及發展具有三個比較明顯的趨勢:1、實現世界性的資源共享。2、圖書情報(信息)一體化。(3)圖書館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

為實現國際圖聯(IFLA)的宗旨,自60年代中期起,每屆國際大會均由主辦國和國際圖聯共同商定一個主題和若干副主題。大會學術活動圍繞主題與副主題展開。為了迎接第62屆國際圖聯大會在北京召開,筆者對近三十年來會議題做了初步分析。通過分析歷屆主題的研究變化,結合國際圖書館界各時期的工作重點,可以看出世界圖書館界各時期的工作重點,可以看出世界圖書館事業的研究及發展趨勢。現將其中三個較明顯的趨勢試述如下:

趨勢之一:實現世界性的資源共享

實現資源共享是70年代以來世界圖書館界共同研究的課題。IFLA大會從1973年第39屆至1983年第49屆的年會議題幾乎都是圍繞世界書目管理、館際協作、國際協作、世界出版物的收集利用、圖書館新技術及網絡等有關資源共享話題。實現世界性的資源共享之所以會成為70年代以來世界圖書館事業的研究及發展趨勢,首先應從國際圖聯的定題核心計劃談起。

1、UAP和UBC為資源共享提供了一個具體框架。

為實現全球性的資源共享這一目標,從70年代起國際圖聯就擬定了幾個定題核心計劃。UAP(世界出版物的收集利用)是國際圖聯在1973年所倡導的一項核心計劃,它指出:各國有責任提供本國出版物以供給館際與國際互借使用,滿足本國及國外讀者需求。作為一個目標,最終要做到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在最大程度上向讀者提供他所需要的出版物。

查看全文

加拿大圖書館事業發展

1對5所美、加圖書館的考察情況

1.1麥吉爾大學圖書館

麥吉爾大學圖書館始建于1821年,是加拿大一所著名大學的研究型圖書館。其收藏的圖書、縮微品、視聽資料等極為豐富,截至2000年4月底擁有圖書1853648種(2196508冊)、連續性出版物14274種(930818冊,含合訂本或盒)、樂譜41346種(42107冊)。所有圖書資料由技術服務中心(與其它分館平級)統一采、分、編、加工和分配,并分藏于建筑和藝術分館、生物學分館、教育圖書館、數學與統計學圖書館、健康學圖書館、管理學圖書館、人文和社會科學圖書館、伊斯蘭研究圖書館、麥當勞校區圖書館、音樂圖書館、法律圖書館、醫藥史圖書館、自然科學和工程圖書館、古籍特藏部和地理信息中心15個分館。

據2000年4月麥吉爾大學圖書館年報的統計(以下同),該館有讀者座位5438個、讀者研究室88個,供讀者使用的計算機267臺,讀者用復印機56臺。平均每年接待讀者300余萬人次(節日通常閉館);校外館際互借借進圖書2萬余冊次(不含個人所借),借出1.5萬余冊次;借閱書刊70余萬冊次(不含續借量),在館閱覽視聽資料7.8萬余件,借閱保留本18萬余冊次;解答簡易咨詢19萬余人次,參考咨詢17.5萬余人次;舉辦各種講座、討論會和參觀活動800多場,參加讀者達1萬余人次。另據2001年年報統計:該館2000-2001年年度總經費達811萬加元。現有正式員工220名。

全館共有200多個數據庫,其中27個數據庫已成為學校在線期刊索引系統(PERUSE)的組成部分,其余均鏈接在校園網上或通過上網預訂使用,內容主要有:文摘、索引、全文期刊和百科全書等。該館還提供電子數據資源服務。其數字化工程始于1996年,政府和私人基金會共計撥款37萬加元,用于啟動有關加拿大建筑、皮毛交易、縣區地圖和機械工程技術等6個文獻數字化項目。該館的在線目錄(MUSE)涵蓋了2/3以上的印刷型和電子型館藏書刊資料,無論在館內還是在館外,查檢都非常方便。

1.2凡爾登市圖書館

查看全文

創新圖書館管理服務高校教育事業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高校圖書館管理和管理創新的概念;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措施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高校的圖書館一直是高校師生獲得文獻信息的基本來源、高校圖書館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方法、運用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方法創新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封閉式的管理體制、缺乏一個統一的機構來對圖書館事業和工作進行管理協調、圖書館基礎業務工作重視不夠、管理創新人才匱乏、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營造圖書館人才引進的外部環境、努力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管理創新是圖書館一個永恒的課題,也是一個緊迫的課題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改革發展與建設的三大支柱之一,擔負著為教學、科研服務的重要任務。本文簡述了高校圖書館管理和圖書館管理創新的概念,針對當前圖書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定的管理創新措施,以期使圖書館更好地發揮其教育和服務職能,為高校的教學科研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問題措施。

高校的圖書館一直是高校師生獲得文獻信息的基本來源,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圖書館館藏總量和服務質量也一直被視為衡量大學辦學水平和辦學條件的重要指標之一。圖書館管理創新是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發展圖書館情報事業的保證。高校圖書館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新世紀的運行特點,高校圖書館要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對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進行改革,通過管理創新,建立一套新的管理運行機制,使其煥發無限生機,才能推動高校圖書館事業的全面發展。

一、高校圖書館管理和管理創新的概念。

1、高校圖書館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方法,優化配置圖書館系統的各種資源(人力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以期完成圖書館為全校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服務并且使服務的提供者—館員亦獲得一種高度的士氣和成就感的活動。

查看全文

圖書館事業發展與和諧社會創建論文

[論文關鍵詞]圖書館,和諧社會

[論文摘要]在實現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圖書館作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肩負著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歷史使命,為此,圖書館要充分體現自身優勢為創建和諧社會發揮作用。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一個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建設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圖書館作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肩負著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歷史使命。因此,圖書館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創建和諧社會有所作為。

1圖書館與和諧社會的關系

1.1圖書館良好的社會形象與優良的文化傳統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創建

作為一個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公益機構,公共圖書館一直在國民中有著良好的形象。以其保存、傳播知識所體現的知識性,被譽為“人類知識的寶庫”,以其保存、培育、傳播文化所體現的文化性,被譽為“人類的精神家園”。在提高民眾的知識與文化素養中作用巨大,被人們視為成長、發展的良師益友,在社會上享有良好的聲譽。公共圖書館通過它無私、公益的服務及這種意識的推廣,彰顯了社會的公共意識、有助于全體社會成員正確對待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類;正確對待和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完善社會功能,實現社會公平,保護個人權益,正確對待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與人為善、尊重差異以達到各種關系和諧、統一。

查看全文

公共事業管理:IDC與數字圖書館建設

【內容提要】文章具體介紹了IDC模式與相關的ERP、CRM、ASP概念,結合數字圖書館建設進行了思考。文中強調:圖書情報部門要重視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新模式的發展。

【摘要題】信息化與網絡化建設

【關鍵詞】IDC/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

從1998年起,IDC這個概念就開始被炒,至今,應該說是灼手可熱。有報道:北京某IDC公司(專線與主機托管)2003年收入達數億元。但令人疑惑的是IDC至今并未引起圖書情報界的重視,我以為對此值得重新審視一下。

1什么是IDC

IDC即是InternetDataCenter的縮寫,意思是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是專門提供網絡資源外包以及專業網絡服務的企業模式。IDC的深一層意思就是服務[1]。以往連線接入這種最簡單的服務就代表了全部的Internet外包服務,而現在的IDC其服務范圍和內容較之ISP更加豐富廣泛。IDC的主要服務包括整機租用、服務器托管、機柜租用、機房租用、專線接入和網絡管理服務等。廣義上的IDC業務,實際上就是數據中心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客戶租用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和帶寬,并利用數據中心的技術力量,來實現自己對軟、硬件的要求,搭建自己的互聯網平臺,享用數據中心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務。所以,IDC的服務公式:IDC=網絡+服務

查看全文

圖書館立法原則分析論文

[摘要]圖書館事業立法的首要問題是確立其立法原則,只有確立了立法的原則,才能設計圖書館立法的具體規范。我國圖書館立法應當遵循統一立法原則、公益性原則、資源共享原則、與教育法密切結合原則及保護知識產權原則等五項原則。

[關鍵詞]圖書館事業;立法;原則

1基本概念的界定

從一般法理講,立法原則是立法者應當遵循的準則或指導方針,立法原則集中反映了社會的基本價值追求。圖書館事業的立法原則是我國社會主義立法原則在該領域的具體體現,它應當體現我國社會主義立法的基本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而成為我國圖書館事業立法的指導準則。筆者認為,圖書館事業立法的原則就是貫穿于全部圖書館法規范,指導和制約圖書館法適用活動的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準則。換言之,即對具體圖書館法律規范的制定、解釋、適用等起著普遍性指導作用的根本準則。其主要特征有三:第一,它是貫穿于全部圖書館法規范的原則;第二,它具有指導和制約全部圖書館立法和執法的意義;第三,它必須體現我國整個圖書館法的基本精神。

2立法原則的內容

任何立法原則的確立都不應該是主觀設想的,而應當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以客觀現實為基礎確立。現階段乃至今后一定時期內,我國圖書館立法應當遵循統一立法原則、公益性原則、資源共享原則、與教育法密切結合原則及保護知識產權原則等五項原則。

查看全文

事業單位圖書管理制度探討

1我國事業單位圖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1我國事業單位圖書擺放混亂

我國事業單位的傳統圖書管理制度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其中圖書館內圖書擺放混亂為主要的問題之一,圖書擺放混亂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不僅僅是某些事業單位不正常管理導致,而是所有事業單位內部都普遍存在的現象。圖書館內部圖書擺放混亂的現象,不僅給借書的讀者帶來的不便,使他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找尋自己需要的書籍,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圖書存儲空間的浪費,圖書擺放混亂還會給圖書管理者的工作造成了較大困難,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對混亂的圖書進行排序,若新型的排放順序不對也會給圖書借閱者帶來較大的尋找圖書的障礙,在圖書尋找上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這對事業單位工作繁忙的員工來說,無疑是較大的讀書借閱的障礙,如果圖書管理也不夠合理,就會導致圖書館的圖書處于更加混亂的一種狀態。事業單位圖書館內圖書排放混亂的主要原因是圖書數量和圖書種類越來越多,導致圖書管理者對圖書整體整理處于一種較為繁瑣的工作階段,這會導致許多圖書管理出現排放混亂結果的出現。圖書排放混亂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圖書管理者掌握的傳統的圖書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新型圖書管理體系的要求,因此應該加強圖書管理者的技能培訓。

1.2讀者的借閱秩序混亂

除了圖書館內圖書排放順序混亂這一主要問題之外,事業單位圖書館的讀者借閱秩序混亂也是另一常見的問題,與其他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不同,事業單位的圖書館內的借閱者主要是工作人員,他們一般存在著借閱時間較長,無法認真閱讀借閱規則的現象,這都會導致圖書館內的借閱秩序較為混亂現象的出現。傳統的事業單位圖書館圖書管理工作主要是通過借閱登記,歸還時劃去登記這樣的程序進行,這種借閱管理方法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在進行圖書的借閱和歸還時,出現借閱時的登記錯誤或是歸還后圖書出現損壞卻無法找到相對應人員進行賠償的問題。在電子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圖書管理借閱的弊端已經無法適應讀者對讀書借閱效率的要求,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事業單位圖書館的長久發展。傳統的事業單位圖書管理制度主要是通過手工完成,圖書管理效率較低,隨著人們對圖書需求的不斷增多,圖書借閱的人流量也日益增多,若是圖書管理水平不能與圖書借閱規模的增長相匹配,這就會很容易導致借閱秩序混亂情況的出現,進而會直接影響事業單位圖書館的效益,制約事業單位圖書館的長久性發展。

1.3圖書管理員的工作效率低下

查看全文

近代圖書館學專業教育探源

一、圖書館專門組織和專業刊物的出現

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以及教育界人士對于圖書館的重視,各省市、學校圖書館越來越多的出現,圖書館逐步從一種新鮮事物發展成為一種社會專門事業,并負有教育救國的重要社會功能。1中華教育改進社與圖書館事業專業化1921年12月23日中華教育改進社成立于北京,它是一個以留美歸國知識分子為主體、文教界各方面有識之士廣泛參與的教育社團。改進社是促進我國教育改革和教育事業發展的專門組織,在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也積極推動圖書館事業的專業化發展,與我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開展有密切關系。它促成了中華圖書館協會的成立以及全國性圖書館學專業刊物《圖書館學季刊》的創辦,并首先向教育部提案申請開設圖書館學專科教育。中華教育改進社下設立了圖書館教育委員會,專門注重圖書館教育的各項事宜,積極推動圖書館教育的開辦。1922年7月教育改進社第一屆年會在濟南舉行,圖書館教育組的決議案共有8條,包括在師范學校應增設圖書館管理科等,1923年在北京清華學校舉行的第二屆年會上,提議美國將要退還的庚子賠款的三分之一作為擴充中國圖書館,并組織各地方設立圖書館協會。2中華圖書館協會圖書館教育委員會的成立1924年3月,首個圖書館協會———北京圖書館協會成立,由中華教育改進社敦請戴志騫發起,并被推舉為會長。1924年7月,教育改進社第三屆年會在東南大學舉行,提案刊行圖書館學季報,并轉請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廳,于留學科內添設圖書館教育科。1925年4月,中華圖書館協會在上海成立,事務所在北京松坡圖書館,協會6月在北京舉行成立儀式,創辦了《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并開始籌備《圖書館學季刊》的編輯發行。隨著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中華協會會報第1卷第1期于1925年6月30日發行,協會的宗旨是:“本會以研究圖書館學術,發展圖書館事業,并謀圖書館之協助為宗旨。”中華圖書館協會的成立對圖書館事業專業化程度以及專業教育的展開是一種直接的推動。當時教育界和學術文化界的眾多名人都是圖書館協會的會員,包括陶行知、梁啟超、胡適、顧頡剛、趙元任、林語堂等。協會認為當時的現實情況是,我國圖書館雖然普遍建立,能夠以專業方法進行管理和運行的卻很少,圖書館學專業教育成為亟待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圖書館協會委員會下設立了圖書館教育委員會,以洪有豐為主任,胡慶生為副主任,東南大學圖書館朱家治為書記,委員包括李小緣、劉國鈞、施廷鏞、杜定友、沈祖榮、韋棣華等。中華圖書館協會的成立,是近代圖書館事業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進程之一。由于設立了專門的圖書館教育委員會,圖書館學教育開始了正式的籌備和規劃。3圖書館學專業刊物的發行與職業教育的開展1926年3月,由中華圖書館協會編輯的《圖書館學季刊》創刊發行。這是第一次將圖書館專業以“圖書館學”來命名的期刊,意在形成中國本土特色的圖書館專門學術。在《圖書館學季刊》發刊詞中,這樣寫道:“學問天下公器,原不以國為界,但各國因其國情不同,有所特別研究貢獻……圖書館學之原理原則,雖各國所從同,然中國以文字自有特色故,以學術發展之方向有特殊情形故,書籍之種類及編輯方法,皆不能悉與他國從同。”在“本刊宗旨及范圍”中,明確提出刊物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中國本土特色的圖書館專門學術:“本新圖書館運動之原則,一方稽考我先民對于斯學之貢獻,一方參酌歐美之成規,以期形成一種合于中國國情之圖書館學。”這是我國圖書館事業專業化的重要標志,專業化程度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圖書館學季刊》成為中國圖書館學發生發展的學術陣地,更為中國本土圖書館學教育的開展做好了充分的鋪墊,形成一種學術支持。在圖書館專業組織和專業刊物相繼誕生的同時,早期的圖書館專業教育活動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陸續開展。除了1920年,在武昌成立的文華大學圖書科外,大部分的早期圖書館教育是以培訓班的形式開辦的。1923年,金陵大學的畢業生洪有豐從美國紐約州立圖書館學校畢業歸來,首先開辦了“暑期圖書館學講習科”。該科為期一個月,每天講課二小時,學員80余人,講義自編。以后在1924、1925和1926年中,曾經連續4年開班。其中1925年7月15日~8月15日開的班,面向全國,規模最大,是由中華圖書館協會、國立東南大學、中華職業教育社、江蘇省教育會合辦,系“全國第一次圖書館學暑期講習班”,“學員30余人”,杜定友應邀前來講學,李小緣、劉國鈞等都曾登上講臺授課。暑期圖書館學講習科(班)是我國開辦時間最早、影響最廣泛的職業教育,為全國各地培養和儲備了大批圖書館業務骨干,對于我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的發展是一種推動和補充。1927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圖書館學回國的李小緣在金陵大學文科設立圖書館學系,由他本人擔任系主任。在李小緣1929年的《金陵大學圖書館概況》中對圖書館學系作了簡要介紹:金陵大學圖書館學系創辦于1927年秋,屬于文理科,注重自編教材,當年開設15門課程……全校學生均可輔修。據1931年底發行的《中國圖書館協會會報》第7卷第3期“圖書館界”報道:“金陵大學圖書館學,在今日圖書館界中,頗占相當地位;在中國各大學中,除文華專科外,設立圖書館學系,可稱僅見。”20世紀20年代前后,我國圖書館專門組織成立,專業學術思想初步成型,職業教育熱烈展開,這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各種圖書館專業教育幾乎都是在教會大學中首先展開,而圖書館學專業教育者們也都是教會大學畢業后留學歸國的學生。

二、圖書館學專業教育與教會大學的重要關聯

1913年美國人克乃文在金陵大學文理科開設了圖書館學課程,這是我國最早在高等學校開設圖書館學課程的記載,當時曾經在金陵大學學習的我國圖書館學教育先驅們包括洪有豐、李小緣和劉國鈞等,畢業后正是受到克乃文的指導和推薦,紛紛前往美國學習圖書館學,歸國后在國內開創圖書館學專業教育。1871年文華大學初創,這是另一所美國在中國武昌的教會大學,傳教士即教師韋棣華成為在中國開辦圖書館學教育的宗師。1910年,韋棣華女士創設“公書林”,將文華大學的中西文圖書采用開架的形式,公開陳列,“凡武漢三鎮各機關、各界人士皆可應用,自由閱覽”。我國圖書館學教育先驅沈祖榮先生當時正在文華大學學習,出任公書林助理,他跟隨韋女士學習美國圖書館的相關知識,并經過韋棣華的推薦,于1914年留學美國,專攻圖書館學。1920年由韋棣華和留學歸國的沈祖榮、胡慶生等人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圖書館專科學校———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把“研究圖書館學術,服務社會”確定為文華圖專的宗旨。學校仿造杜威創辦的美國紐約州立圖書館學校的制度,學制兩年,招收大學肄業2年以上的學生。武昌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是我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的開端,隨著它的成立和發展,中國圖書館事業專業化的進程從此展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也因此有了先例和范本,逐步在教育界和學術界的推動下發展起來。我國最早開創圖書館學教育的文華大學和金陵大學同是教會大學。教會大學的師資和財力,是圖書館學教育在中國產生的直接原因。而在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發端的過程中,教會大學不僅是發源地,更是我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的啟蒙,從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的先驅,無論是金陵大學的李小緣,洪有豐等,還是武昌圖書館學專科學校的沈祖榮都是教會大學的學生,都曾赴美學習圖書館學課程。在東學西漸的浪潮中,教會大學一方面是西方學術在中國傳播的橋梁,一方面又對中國的學術文化研究有積極的發揚和促進。作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最前沿,教會大學的影響波及到我國各個專業學科和相應的專門事業,西方學術思想和圖書館技術方法在教會大學得到直接傳播,產生了與美國接軌的圖書館學教育,這可以說是教會大學對于中國學術文化事業的開創性貢獻之一。我國早期的圖書館學教育發端于教會大學,可以說是具有不可否認的美源性,但與此同時,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關鍵時期出現的圖書館學又是我國學者在中西交融的歷史背景下,對國學的整理和反觀,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三、結語

金陵大學和文華大學圖書館學教育創辦和發展的歷史,是我國圖書館學教育開端的重要實踐,給當代圖書館學教育提供了經驗。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圖書館學專業教育,依然存在學科定位的問題,值得我們細細反思。圖書館學教育是否屬于專業教育,圖書館學是否適于作為一個系設置在高校的系科中間?專業的模式和套路是否會忽略了圖書館學的學術價值和學術之宗的視野?對于圖書館職業性與專業性的思考,我國圖書館學教育先驅沈祖榮指出過:“圖書館是研究學術,溝通文化,輔佐教育的機關,講求圖書館專業教育,如果以學術、文化、教育的觀點去考究它,……圖書館專門訓練是一種專業教育。但因它本身成為這項專門學術事業,乃是與一切學術文化事業和教育事業不可以須臾離的,是息息相關,脈脈相承的,直接可以說,它全然是學術文化事業和教育之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這項圖書館專業教育,也同時是注意學問、思想等等的教育。”從圖書館專業教育的產生背景之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圖書館學教育應該根植于圖書館事業,圖書館學專業教育本身就是為了培養圖書館專業人才,但與此同時,在西學東漸浪潮中出現的圖書館學教育應該特別注重中西文化之貫通,對我國傳統學術文化負有整理與發揚的重任;圖書館作為新式教育機構,代表著自由,公平的教育理念,應注重學術道德培養和公益精神的傳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