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轉變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9 19:23: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思想轉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思想轉變

轉變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藝術教育首先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然后才是藝術技能與技巧的教育和訓練,逐步形成大學生全面的審美觀點、審美能力,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逐步實現眾多藝術大學畢業生走向社會,加大對社會各界的影響,盡而提高國民素質。

關鍵詞集體教育思想引路個體教育藝術教育素質教育

教育思想的轉變涉及到方方面面,什么樣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這個問題是我們每個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經常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課題,科教興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培養與社會、與時代和諧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人才,培養能夠及時充分就業的人才,減少智力人力資源的浪費,充分顯示科教興國的發展潛力,應該是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我認為大學教育是面對發展著的社會,發展著的時代培養合格人才,人才應該是能夠走向社會主動積極發揮作用、是行業能夠用得上留得住有奉獻精神的人才才算人才。學校開展轉變教育思想的討論,借此機會,我對探索藝術人才思想教育的研究談點體會,謹供教育教學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同行參考。

一、藝術教育的現狀

藝術人才教育的發展,從全國來講參差不齊,老校老專業教學條件比較好,基礎寬厚,畢業的學生就業率比較高;新校新專業包括非專業院校的藝術類教育的教學條件比較薄弱,畢業的學生就業率比較低;從生源來講藝術類生源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加上擴招工作不斷走向飽和,教學設施投入較少,使藝術人才教育的教學條件不足而不斷增加教學的難度。同時,隨著全國各高校的不同程度不斷的地發展,落后地區高校的教學條件比較艱苦,但是學生畢業走向社會就業的衡量條件卻相同,特別是來至邊窮遠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又特別是藝術類人才教育費用較高,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緒如學費、學習材料費用,設計類的專業還必須有電腦等學習條件,才能適應學習需求,這些都比其它專業的學生開支高得多,為了指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解決貸款、勤工助學的事務很多,無型中牽動著教育管理者的很多精力,在落后地區高校工作的教育教學管理者的工作難度增加太多,導致落后地區的高校學生的素質教育無法與發達地區學生的素質教育相比。此外,長期學習藝術專業的學生養成了比較散漫的習氣,在落后地區高校學習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如果再沒有緊迫感,再不盡快使他們成才,面對競爭就更難以就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多數高校更多的是重視利用特長生開展課外活動,輕視課程建設,輕視全體普通學生主要是通過藝術素質課程來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藝術素質能力,這樣將會影響國家發展長期戰略。因此,必須想方設法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普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才效率,通過努力彌補不足。就業競爭實際上是素質教育競爭,而素質教育既是人類教育改革的自身需要,也是人們對21世紀人才的培養,提高民族整體素質的迫切愿望。素質教育模式是人類教育史上最先進、最科學、最理想的教育體系。學校的基礎教育就是素質教育,藝術教育則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是由于素質教育模式的確立與通過藝術教育全面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只有通過藝術教育的加強特別是藝術文化素質教育的加強,才能有效地促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進程。根本的目標就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藝術文化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明確定位,理清思路,用科學的發展觀來引領藝術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實現落后變先進。

二、從落后走向先進

查看全文

大轉變觀與青年的思想轉變

【正文】

〔中圖分類號〕K2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5226(1999)06—0035—05

一、問題的提出與大轉變觀 國內外理論界對無產階級革命領袖思想轉變的研究基本限于同一分析框架,即世界觀轉變的研究,通常著重考察他們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過程。這一分析框架源于梅林、普列漢諾夫,特別是列寧對馬克思、恩格斯思想轉變的研究。列寧在1914年寫的《卡爾·馬克思》一文所附的參考書目中就指出:從馬克思在《萊茵報》上發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馬克思已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1](P59)。目前,雖然人們對馬克思、恩格斯完成思想轉變的具體時間界標還存在分歧,但對于這一分析框架思路都普遍接受,并將其模式化,推廣開來,作為分析馬克思、恩格斯以后各國無產階級領袖思想轉變的一般框架模式。

固然,在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思想轉變時,這一分析框架是有其科學性、合理性的,但將其推廣開來,用于分析馬、恩之后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思想轉變就不完全合適。原因在于馬克思、恩格斯與其后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思想轉變是兩種不同質型的思想轉變,前者屬于原發內生型,后者屬于繼發外生型。所謂原發內生型思想轉變,是指由于對一種新世界觀的首創性發現所帶來的個人思想的根本轉變。它的突出特點:一是獨到的觀察視角和理論探索;二是新世界觀的首創性發現;三是以這種世界觀作為自己人生理想和追求,并用它來喚醒更多的人。在這里,是否首創人類歷史上全新的世界觀是關鍵性因素。以此衡量,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屬于這種類型的思想轉變只有馬克思、恩格斯二人。所謂繼發外生型思想轉變,是指在直接繼承接受他人發現的新世界觀的基礎上實現個人思想的根本轉變。它的突出特點:一是經歷了多元的理論(世界觀)選擇過程;二是全面徹底接受前人發現的新世界觀作為個人的終生信仰、理想和追求;三是以這種新世界觀為指導,來開拓自己國家或民族的偉大事業。在這里,選擇、繼承、實踐、發展四部曲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以此衡量馬、恩之后的各國無產階級領袖的思想轉變,都屬于這種類型。

顯然,這是兩種不同質型的思想轉變過程。前者是獨到的理論發現和創造過程,后者是多元理論的選擇過程;前者是新世界觀的首創性發現過程,后者是已知世界觀的認同和繼承過程;前者的根本意義在于其世界觀的劃時代創造性,后者的根本意義在于其所選擇的世界觀在各自民族、國家范圍內的具體運用以及在與該民族、國家革命實踐結合過程中的豐富和發展。總之,我們完全可以將后者理解為個人偉大理想的確立及其在自己民族、國家范圍內化為現實的過程。對此,國內已有學者從其它角度道出其中的機理,指出:“理想把現實活動與未來結果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使個體邁出的每一步都向著這個既定的目標接近……。”[2](P71—75)由此可見,如果說原發內生型思想轉變是否完成的標志是看其首創的世界觀的徹底程度,那么,繼發外生型思想轉變是否完成的標志則不這么單一,它不僅要看對既定世界觀接受和繼承的全面程度,認識和理解的深刻程度,而且要看對這種世界觀具體運用、完善和發展的科學程度及成功程度。這就出現了雙重標準,且二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缺一不可的。而這后一個標志已超出了迄今為止國內外理論界研究思想轉變問題的分析框架,即超出了單純的世界觀轉變研究。

有鑒于此,我們應該建立大轉變觀作為研究繼發外生型思想轉變的新分析框架。這種分析框架的主要特點是將對領袖人物思想轉變的考察視野放得更寬,不僅考察其繼承接受新世界觀的復雜選擇過程和最終全面程度,而且考察其對新世界觀認識、理解的深刻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其將新世界觀與本國、本民族革命和建設事業實際相結合的成功程度。基于這種認識,大轉變觀借鑒了現代系統科學的分析理路,即“輸入→輸出→反饋→輸入”分析,將繼發外生型思想轉變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整體系統,它是由選擇、繼承、實踐和發展等前后相繼、諧調互動的諸要素組成。因此,對繼發外生型思想轉變的分析,也就隨之轉化為對“選擇

查看全文

英語翻譯思想轉變論文

一、奈達思想的轉變及對我國譯界的影響

奈達博士是西方語言學翻譯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經過五十多年的翻譯實踐與理論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至今他已發表了40多部專著,250余篇論文。自八十年代初奈達的理論介紹入中國以來,到現在已經成為當代西方理論中被介紹的最早、最多、影響最大的理論。“他的功績在于:1、把信息論與符號學引進了翻譯理論,提出了‘動態對等’的翻譯標準;2、把語言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到翻譯理論中來;3、在翻譯史上第一個把效益(讀者反應)原則納入翻譯標準之中論文。”(周儀、羅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動態對等理論,一舉打破中國傳統譯論中靜態分析翻譯標準的局面,提出了開放式的翻譯理論原則,為我們建立新的理論模式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國內無數翻譯理論研究者與翻譯教師對之趨之若鶩,中國翻譯界形成了“言必稱奈達的局面”。這些現象足以表明奈達在中國譯界中的地位。

奈達本人對其理論進行了不斷修改與,從描寫語言學階段到交際理論階段,進而發展到社會符號學階段。對理論進行不斷的修改與深入,這是理論研究的一條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細分析我們即可看出,奈達最根本的變化還是在對待翻譯學的態度上。1964年奈達在其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旗幟鮮明地打出了翻譯的旗號;在1974年,《翻譯理論與實踐》中認為“翻譯遠遠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技術,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譯說到底是一門”;1991年“翻譯的可能與不可能”一文中說道,“我們不應把翻譯變成一門科學……大多數成就顯著、富于創造精神的翻譯家很少用得著、或者根本用不著翻譯理論……”。在“與奈達的一次翻譯筆談”(見張經浩,《中國翻譯》2000年第5期,以下簡稱《筆談》中,奈達正式宣布“我的觀點已發生根本變化”(“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從最初首先提出翻譯科學到完全放棄翻譯科學,可謂是一個根本上的變化。鑒于奈達在中國譯界乃至世界翻譯界所擁有的巨大影響力,他的思想轉變對譯學理論者至少會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時給我們正在積極興建的翻譯學科構成一次不小的沖擊。

在這種情況下,對奈達的思想轉變作以詳細的分析,找出造成奈達本人放棄理論及翻譯科學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則我們的翻譯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工作就等于后院著火,自己亂了陣腳。本來這樣一項工作應由譯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來做,不過筆者迫不及待要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當前的一些模糊認識,還懇請譯界各位前輩批評指正。

二、奈達思想轉變的原因

1.對翻譯作用的認識偏差

查看全文

轉變思想心得體會

黨的十七大報告深入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回答了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它將統領國稅工作全局,指導國稅工作實踐,推動國稅事業全面發展.江都市國稅第五稅務分局緊緊圍繞落實十七大精神,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發揮國稅職能放在首位,將文明創建和促進稅源發展相結合,不斷創新服務形式、優化服務措施、提升服務理念,有效的提高了服務水平,構建了良性互動、和諧發展的征納關系。

一、轉變思想認識,提升服務理念

報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基層國稅是貫徹執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一線”部門,能否實行由管理型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基層部門是關鍵;而轉變思想認識,提升服務理念又是改革工作中的重心.

1.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分局從領導班子抓起,帶頭為納稅人服務,建立了分局長接待日,接受納稅人的咨詢和投訴;開展支部討論學習,心得體驗交流,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提高了思想認識水平,統一了思想認識。

2.為國聚財,強化服務大局意識.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體現在國稅部門就是要繼續做大“蛋糕”,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財力基礎.分局組織學習政府提出的“兩個率先、兩個提前”等重點內容,開展以“踐行‘三個代表’,服務經濟建設”和“服務經濟建設,促進和諧發展”為主題的專題活動,激發了干部服務發展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二、創新服務形式,提高服務水平

查看全文

思想轉變促進作風轉變工作匯報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鎮黨委站在提升農村面貌就是為群眾辦實事的高度,帶領鎮、村干部對全鎮轄區衛生環境開展了集中整治,通過近二十多天的努力,全鎮各村面貌特別是邢臨公路兩側衛生環境有了歷史性改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思想認識到位,在關鍵事上,抓好關鍵人

鎮黨委、政府首先召開了全鎮“村支”兩委會議,使鎮、村兩級干部深刻認識建設新農村,抓環境衛生治理是重要載體,它對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提升村民生活質量,煥發村民精神動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當前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這是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體現。其次,鎮黨委、政府還于3月18日組織鎮機關干部和各村支部書記到縣城至下堡寺精品路段參觀,到紀念館參觀,到鄉樣板路段參觀,使大家現場受教育、看樣板,鼓舞了干部勢氣,堅定了大干促大變的決心和信心。

二明確任務,卡死責任,重點突破

首先,鎮黨委、政府制定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規劃,并且把邢臨路段兩側作為治理重點,特別是公路沿村地段,農戶宅院殘墻斷壁、廁所裸露、柴草亂放、爛磚遍地、垃圾堵村、群眾苦不堪言。鎮主要領導面對這種現狀以大氣魄、下大決心從根本上治理,要求凡臨路宅院一律修建標準院墻,凡影響環境的違章建筑一律拆除,所有垃圾一律清理不留死角。

其次,班子成員掛帥,機關干部包村,同時包重點戶和重點地段,具體任務列表公布,實行菜單式管理,向責任人要賬,把環境治理落實到人,限期完成。

查看全文

關于轉變辦學思想調查研究報告

近年來,xx市xx中學這所老校的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一些通過應試教育完成早期“資本原始積累”的學校積聚了豐厚的財力、師資、社會聲譽而成為了大校或名校。他們又憑借這種優勢又在素質教育的比賽中扮演領跑者。尤其是在生源大戰中,我們學校作為保底學校經常處于尷尬境地。我們招收的一般是基礎差、學習差,且家庭關系貧困復雜的學生,這好像是一個永遠解不開的死結緊緊地勒住了學校發展的動脈。生源的困境造成了學校教師巨大的失落感和挫折感,由此帶來優秀師資無情流失的困境。流失的背后,是學校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和重大損失,更可怕的是它還帶來了人氣的喪失和人心的渙散。為適應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必須從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到教學方法,都要邁開較大的改革步伐,為加快人才培養的速度與效應不斷探索、實踐。

1、確定人人能成才的辦學理念

優質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教育資源仍將在相當的時間內繼續保持這種不均衡也是客觀現實,學校的困難將在很長時間內延續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那么,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關鍵在于我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來丈量原本就不一樣長的學生,關鍵還是一個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的問題。用一句通俗化來講,就是“換一個眼光,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情來看世界,世界也許就不同了。”基礎教育:高中畢業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進入國家級的重點大學。培養能夠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的普通勞動者的教育,也應該是成功的教育;能發掘學生的民族藝術、美術、音樂、體育特長,也應該是成功的教育。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問題本身,而在于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只需要用多元化的視野和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來看待學生,也許每個學生都不再是難題,而是一份意外的精彩!于是,我們從學校現實出發,提出了“人人能成才”的辦學理念。

“人人能成才”的理念內涵中,“能”強調了學校在實施公平和諧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它要求學校要樹立嶄新的人才觀和全新的育才觀,積極主動的為培養人才做物質、精神、理念上的準備;“人人”則強調了我們教育對象的全面性和廣泛性,每一個學生都是我們珍惜的教育對象;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和諧教育觀和全面成才觀的受益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為自身即將進入社會做好智力和心理的準備。當學校真正樹立了“人人能成才”的觀念后,會有“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教育過程自身具有多元特征。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學校發展應與時代特征相一致。多元化的教育觀,多元化的發展觀,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全面的成才理念,受益的是學生,支撐起的是xx中學的素質教育的發展道路。

2、建立全面的貧困生的資助體系

查看全文

轉變作風也需要解放思想

近日,我區一位領導同志說,解放思想是推動一切工作的“總閥門”。實踐早已證明,只有思想解放,才能促進工作不斷創新,才能使各項事業充滿生機活力。然而,解放思想也是進一步改進和轉變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端正黨風和學風的有力武器。因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上的毛病先解除了,才能改進工作作風;而只有工作作風扎實,才能做到求真務實,也才能進一步凈化思想,實現思想上的大解放。所以,筆者以為,要想轉變作風,首先就得從解放思想上入手,做一些必要的改變。

解放思想,必須破除“陳舊觀念”。“陳舊觀念”當頭,必然導致思想落后、作風浮躁、工作平庸、無所作為。因此,解放思想,必須深入開展意識形態領域里的“政治革命”。通過這場革命,我們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才能用敏銳的戰略眼光去審視世界,把握自然規律、經濟運行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在改革與探索中,扎扎實實地穩步前進。

解放思想,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也是我們共產黨人一貫堅持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品格。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大局出發,一切從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發,想問題,辦事情,不脫離實際、不違背民意、不胡作非為,我們的事業才會順暢,不會陷入被動和歧途。

解放思想,還必須“真抓實干”。真抓實干與“假大空”和“空對空”是根本對立、截然不同的。我們的事業靠的是“干”,不抓不干,就是倒退。倒退是沒有出路的,是對人民的犯罪,是對歷史前進的叛逆。只有堅定不移抓落實,腳踏實地靠實干,才能進一步釋放精神動力潛能,最大限度地解放生產力,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戰斗力。

解放思想,最關鍵的還是要“轉變作風”。怎么個轉變法呢?就是要堅持用新時期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社會,體察民情民意,了解社會動態,有的放矢地做好各項工作。不能坐在大樓里“空喊口號、紙上談兵”。這是因為,執政為民首先就要情系群眾,關注民生,千方百計解決群眾的需要和困難。如果沒有扎實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作支撐,是根本行不通的。當然,領導干部的思想解放,還得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頭腦,更新知識和觀念,不斷進行思想“充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團結群眾、帶動群眾,充分激發和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創新的偉大的事業。

查看全文

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優化環境

今年,是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三十周年,是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的三十周年。這是解放思想的三十年,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三十年。回顧三十年的歷程,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解放思想是先導,改革開放是動力,致力發展是根本。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決定著改革創新的力度,決定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進度。思想沒有大解放,觀念沒有大更新,就難有大突破,更難有大發展。站在新的歷史高度,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謀求新的跨越,實現科學發展。而作為德宏這樣一個欠發達的邊疆民族自治州,在新一輪發展熱潮中要有所作為,趕上時代的步伐,當務之急是必須切實轉變干部作風,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解放思想,轉變干部作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與時俱進,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科學發展,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德宏的迫切需要。

干部作風和發展環境好,沒有資金可以引入資金,沒有人才可以匯聚人才,沒有優勢可以創造優勢;干部作風和發展環境不好,有資金、有人才也會流失,有優勢也會喪失,有機遇也會錯失。當前,全國各地都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形成了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局面。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德宏要在新一輪發展浪潮中搶占先機,實現新的更大的跨越,需要我們創造更加優良的經濟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匯聚更多的人才。為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增強轉變干部作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緊迫感。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先后開展了“三講”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團結干事”教育、“云嶺先鋒工程”、“三力建設”等活動,對干部作風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進行了多次整頓,取得了明顯成效,營造了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但也應當看到,我州在干部的思想作風和經濟發展環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干部作風方面,一些黨員干部、甚至一些領導干部的思想不解放、因循守舊、全局觀念淡薄,精神狀態不佳、發展能力不強,工作作風不扎實、服務意識差等等。在經濟發展環境方面,一些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仍然存在;一些部門變相收費的現象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吃、拿、卡、要的現象仍時有發生;一些干部仍然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這些問題嚴重削弱了干部隊伍的執行力,影響了發展環境的優化,阻礙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此,我們必須下決心轉變干部作風,不斷增強廣大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專心做事、開拓創新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在全州上下形成良好的作風導向,以良好的作風促進環境的優化,以寬松和諧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解放思想,轉變干部作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必須抓住轉變思想觀念這個根本,堅決破除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思想結癥。

我們必須破除本位主義,牢固樹立權力就是責任、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本位主義就是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至上,大局意識不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解放思想,轉變干部作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就必須牢固樹立全州一盤棋的思想,切實增強大局意識、組織意識、紀律意識,自覺做到部門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正確處理管理、監督和服務的關系,對不利于招商引資的審批和收費項目必須堅決取消,真正讓外來投資者感受到我們招商的誠意和管理服務的善意。

查看全文

關鍵在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黨的十七大提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標志著當代中國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在這個新的起點上,國土資源管理要加快構建保障科學發展的新機制,關鍵在于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當前,我們必須把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堅定不移地把改革創新精神貫注到加快構建保障科學發展新機制的實踐中,開拓進取,主動作為。

思想解放從來都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任何工作不斷進步的動力。我國改革開放30年,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以思想解放推動改革開放,以思想解放推動方方面面的工作。正是因為堅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夠在不長的時間里,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國土資源管理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可以說,沒有思想的解放、觀念的創新,就沒有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為代表的一系列當代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的產生。實踐證明,無論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體制、機制、法制的健全、完善,資源保障能力的增強,還是基礎工作的夯實,國土資源管理的每一次突破和進步,莫不得益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當前,我們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要探索構建保障科學發展新機制,就更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我國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在繼續深化,對外開放的步伐在加快,經濟社會變化日益顯著。這些都為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也使國土資源管理面臨著全新考驗。思想解放到今天,改革開放到今天,人民受益,社會受益,國家受益。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這些問題和矛盾,一定程度上更為錯綜復雜。總之,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法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任務繁重。尤其因為經濟發展加速,土地和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總體不足,更加大了國土資源管理的難度。這些都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走出一條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新路,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要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科學的宏觀調控體系;要走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道路,形成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新格局;要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法制。破解這些課題,用既有的思路和傳統的辦法是難以行得通的,必須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新,繼續深化體制改革,特別是要加快構建保障科學發展的新機制。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要求管理者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氣、敢闖敢試的銳氣和開拓進取的勇氣。只有管理者們具有敢于改革、勇于創新的精神品質,大膽實踐,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夠找到改進、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尋到新的出路。應該看到,與新形勢的要求相比,當前國土資源管理系統的思想觀念、管理水平和工作作風還不適應,亟待轉變和提高。突出表現在不少管理者在思想和精神狀態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安于現狀的思想、畏首畏尾的思想,視野狹窄。這些導致在管理實踐中因循守舊、畏葸不前,工作思路與工作方式、方法嚴重脫節于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實際。可以肯定地說,這種局面若不能改變,就很難應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落伍,有負于時代的重負和期待。

要有一個嶄新的精神狀態,我們就要把思想從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束縛中解放出來,切實解決不想動、不敢動、不能動的問題;要堅決克服安于現狀的思想,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及時查找思想上的差距,與時俱進,增強對形勢變化的敏感性,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要堅決克服畏首畏尾的思想,增強攻堅克難的決心;要以積極的態度,直面矛盾和挑戰,理清復雜的利益關系,克服求穩怕亂、無過便是功的思想,真正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創新;要堅決拓展視野,增強服務全局的觀念,真正弄清楚國土資源工作在國民經濟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想全局,謀大事。

查看全文

兩會政府轉變思想匯報

剛剛結束的“兩會”是對新一屆政府在20*年中工作的總結和對20*年工作的指導與全面部署,“兩會”回眸一年來走過的艱難而更堅實的道路。在過去的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重要而非同尋常的一年,更“人”的權利和“民”的利益備受重視的一年。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最突出的施政特色的話,那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求真務實”這八個字是對本屆中央政府最好的盛贊。從黨和國家領導人所做的一樁樁親民、愛民、為民的實事中,從黨中央、國務院推出的一系列體恤民生的重大舉措中,從廣大黨員干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挺身而出維護百姓利益中,無不閃耀著“以人為本”的鮮明色彩,無不充滿著“人文關懷”的濃濃深情。這是一個漸進和揚棄的過程。從建國以來,國家也進行過無數次改革,但過去的改革主要是在精簡政府機構規模和人員上,并沒有在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方面發生大變革,原因是國家還沒有搞清楚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基本職能和主業是什么,而新一屆中央政府則在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方面提出在制度創新和觀念創新的基礎上推進政府體制改革的思路,明確提出轉變政府基本職能,建立市場服務型政府和公共服務型政府。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一方面政府是管理者,另一方面政府還是社會活動的參與者,政府管理人和經濟人的角色纏繞在一起,很難搞清,而且政府還大量參與和干預資源配置活動,占有許多能獲得高額利潤的壟斷經濟部門,比如,電力、電信、郵電、鐵路、民航等,此外,政府審批權利過寬,對社會經濟活動干預的情況十分普遍。這樣的政府體制狀況應該進行根本性變革,政府的主業不是大量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和市場交易活動,而是搞市場服務和公共服務,要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市場服務型政府轉變,從權利型政府向責任型政府轉變。

國家在改革,政府在轉變,一切都在圍繞著“以人為本”這個中心來進行。城市建設要“以人為本”,讓市民們生活在一個清潔、美麗、富裕、和諧的環境中;農村發展要“以人為本”,努力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轉移大量剩余勞動力,讓農民朋友真正富起來;科教文化要“以人為本”,要以為國家培養思想道德和專業文化知識雙優的高素質人才為宗旨,調動人們的思想活躍到各項事業的建設中,尊重個性發揮,開創更大的百家爭鳴的局面;財政征收與分配要“以人為本”,既要保障社會發展的資金需求,又要兼顧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承受能力;政治改革要“以人為本”,大力提倡政治文明,強調民主形式,使人民能把自己國家主人翁的權利與地位真正落實到實處;等等。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權,就是要時刻關心群眾疾苦,永遠把百姓冷暖掛心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緊緊圍繞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推動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我們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新一屆政府面對百姓切身利益包括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的重視力度前所未有,對農民、下崗失業人員、進城農民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程度也達到空前;“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各項改革的穩步推進和不斷深化中,使得各項改革更加順民意、謀民利、合民心;“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還體現在新一屆政府努力滿足百姓需求,切實維護群眾權益上,各級政府在為百姓群眾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時,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制度、法治建設。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正高揚“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精神,我們更急切的企盼“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能夠真正落實到位,尤其是有關百姓民生、民權的難點、焦點和熱點問題,為人民群眾真正帶來福音和利益。從“以人為本”我們看到了政府的轉變,從政府的轉變我們更看到“以人為本”的發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