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8 21:18: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文精神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文精神
(一)我校構建人文精神的必要性、緊迫性:
1,社會分工、轉型導致學生個體人格、心理急劇變化。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社會結構急劇變化,導致學生的個體人格分裂、心理急劇變化。學生傳統家庭氛圍、家長觀念的變化,學生家庭貧富差距的影響,高考應試教育的弊端,就業壓力的影響,社會重學歷、文憑,輕能力的觀念,以及西方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的影響,使得我校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心理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部分學生表現為功利性強、消費走入誤區、攀比成風、人際關系冷漠、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不夠,容易悲觀失望,消極逃避,甚至不認真對待學業,考試作弊,論文作弊,學術浮躁等,他們迷茫困惑,找不準人生的坐標,不知道哪些才是自己最終追求的正確航向。這就需要我校學生在人生重要的大學階段,努力養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和價值追求,而學校在育人方面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2,我校是以傳統的理工科為主的院校,這就從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多年來我校不乏科學精神,鉆研、探索精神、重實效,講實際、學以致用的精神。自然科學在我校得到了傳承應用繁榮發展,相比之下,社會科學的發展相對薄弱,我校要建設綜合性高水平世界知名大學,就必須進一步加強社會科學的發展,重視人文精神的培育。長期以來,我校學生學風扎實,精勤求學,在知識的擁有和獲取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作為現代的大學生更需要具備綜合素質,具備迅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心理準備,具備并時常鞏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愛國主義、責任感、道義感、意志力、誠實守信、堅忍不拔、樂觀熱情、積極進取、團結友愛、團隊合作等精神風貌。現階段,構建、培育人文精神還應在吸取我國傳統文化關于人文精神的基礎上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起來,與“八榮八恥”思想理論結合起來。
3,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其內涵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分別相對于自然界、社會和人自身來說的人的勞動能力、人的社會關系、人的素質和潛能的全面發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指人作為主體的自覺、自愿、自主的發展,是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進社會進步而發展,是把人作為目的而發展的。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也闡述了人在獲得物質、生理需要的滿足及安全、社會歸屬感的滿足后,需要獲得人的自我實現的滿足。我校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應該進一步強化一切以學生為主體的辦學理念,在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努力營造為學生全面發展所需的主、客觀環境。事實證明,人文精神的培育是當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素之一,這也必將成為我校繁榮發展的必要的和緊迫的任務之一。
(二)構建我校人文精神應遵循的原則:
1,處理好物質滿足與價值追求的關系。對于人的生存與發展來說,物質性需求與滿足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基本的物質基礎,人的其他的需求和愿望不可能實現。但物質性的需求與滿足決不是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全部內涵,人的生存與發展還有更高的目標,還有基于物質基礎上的價值追求。然而,當前人類在物質滿足與價值追求關系的認識和實踐上都遭遇著空前的危機,物質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利己主義等不健康人生觀念和生活方式正在侵蝕著人類社會的機體,致使人們在極度依賴物質、貪戀于感性享受的同時,卻在不知不覺中失卻了一個人之所以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另一半:至真、至善、至美——精神的追求。這種社會狀況也蔓延到了我校,侵蝕著我校學生的思想機體和生活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使我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其成為一個有著豐富生命內涵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物化了的工具,就是當前我校教育迫切而至關重要的實踐課題。為此,我校應樹立一種超越于經濟利潤之上的教育理念:既強調包容性,又拒絕知識簡單的功利性;既強調大學的清流化、中立化,去除官方意識形態色彩與政府代言人的角色形象;又注重高等教育的綜合性,在文理并重的氛圍下加強知識的融合,把人培養成一個有用的人才,把人塑造成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使人們對人的價值與生命意義有最深刻的認同。為此,必須堅持高舉科學民主與客觀的旗幟,積極倡導與推行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把學生當作“人”來培養,而不是當作“工具”、當作“人力”來“生產”。
人文精神關照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的內涵;新科技與人文精神的關系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人類的科學技術更是發展到了日新月異的新階段、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二詞來源于西方、科學最初的涵義較為寬泛,不僅指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人文”一詞,則在我國古籍《周易》中早有、自然科學和技術的學科分化越來越細,科學技術使得世界經濟更趨一體化、科學技術發展的特點和科學家自身的知識結構,更需人文精神的關照、信息時代使“地球變小”,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民族的人們“物理上更接近,心理上更疏遠”、新技術帶來的人們倫理觀念上的紛亂,也急需用人文精神來審視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新科技時代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物化的方便,人們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事,世界為之變小,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為便捷。然而人們面對面交流情感的機會卻減少了,正所謂“物理上更接近,心理上更疏遠”,故要解決當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間的沖突,以及新技術諸如克隆技術帶來的倫理道德上的混亂等問題,都需要人文精神的關照。
關鍵詞:新科技;人文精神;關照
歷史進入到21世紀,人類的科學技術更是發展到了日新月異的新階段,隨著新技術革命,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和思維,人們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便可知道天下大事,世界為之變小。然而在享受新技術帶來的種種方便的時候,人們愈來愈感覺到新技術時代其實更需要人文精神的關照。
一、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的內涵
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二詞來源于西方,它們的涵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科學是反映客觀事實及規律的知識體系,技術是為某一目的共同協作組成的各種工具和規則的體系。科學回答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而技術回答的往往是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科學是發現,技術是發明;科學是創造知識的研究,而技術則是利用知識需要的研究;科學提供物化的可能,技術提供物化的現實。總之,科學中有技術,技術中也有科學。在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史上二者的關系越來越密不可分,對科學來說,技術是它的延伸,但對技術來說,科學又是它的升華。
人文精神研究論文
一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思想可以分為三種彼此對峙而又不無交織的思潮:第一種思潮是由經濟和社會改革之需要而出現的式的馬克思主義和自我轉化;第二種思潮立足于對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哲學的重新詮釋,可視為立足本土思想資源的傳承對西方思潮的回應和批評;第三種思潮則表現為對西方思想的空前的熱衷和引進,它不僅是對式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思想的批判,亦試圖為解決當下社會政治問題尋找方案。這三種思潮自1978年以來在當代中國新的思想領域中構成一個“三角張力”,其消長之勢穩步發展延續至今。⑴
擔負起思想領域重任的,舊時稱“文人”,現在稱“知識分子”。這是一個兼顧社會良心、智慧傳播者與對真理與神圣的褻瀆與懷疑者的群體。他們在三角張力中不斷被影響,卻又力求突圍。人文尋求就是他們手中的一支利箭。
林同奇③先生為人文尋求所指涉的涵義做出的解釋是:永無止境的對人的關懷,它是人類自我反思和求索的永恒主題。⑵從人文尋求到明晰人文精神④在思想領域的指引地位,當代中國媒介話語與政治話語展開分分合合。按照斯諾的觀點,公眾往往接受媒體所呈現的社會現實,因此當代文化實際上就成了傳媒文化。⑶
RonScollon在《MediatedDiscourseAsSocialinteraction》一書中談到媒介話語術語使用的三個層面:一是指大眾傳媒話語即報紙、雜志、期刊、電視、電影話語(本文媒介話語主要指這一層面,涉及報刊、電視、廣播、書籍,詳細解釋見注釋);⑤二是指以電腦為媒介的網絡話語;三是指最為廣泛意義上的公共和日常話語,其媒介如信件、筆記、備忘錄,以及更多技術媒介如話筒、電話、電腦甚至英語、漢語,或說寫和符號語言傳播模式。⑷中國呈現出的社會思潮與媒介話語之間的關系凸顯在其主體——傳媒人身上,他們曾擔負著文人論政或是政治家辦報的社會職能,所以總是直接顯示著當時的社會思潮。今天的中國,經過種種變遷,思想界由絕對統一走向相對多元,而且傳媒人的社會身分也早已由早期單純的“文人”、“政治家”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僅僅是知識分子,還受過一定程度的專業教育或經歷過一定程度的專業實踐,他們游走于體制與理想之間,他們表現在媒介上的話語,總是間接地表達其對社會與生活的看法——因為各個時期的官方話語表現不同,所以他們的言語或直白或晦澀。而此時作為新媒體的網絡的發展與人際傳播途徑的長盛不衰,廣義上的媒介話語顯現出另一個層面上的興盛,直接反映著當時的社會思潮與社會論域。
二
傳統人文精神與人文教育研究
一、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當前大學階段的人文教育也變得越來越深入。盡管如此,人文教育在高校中的融入效果依然讓人遺憾,甚至無法深入到大學本質當中獲取價值,僅僅是停留在相對淺層次的教育,這也是人文教育中國化研究不足、實踐缺失的結果之一。當今社會,中國大學不但需要重視國際學科教育,在學科發展上與其他一流國際高校保持一致,在自身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方面同樣也要達到世界水平,否則就會出現傳統文化難以繼承,甚至出現人文教育缺失、學生綜合素質下降的問題。立足于現狀,為了更好地研究中國傳統人文精神與高校人文教育,本文首先介紹了傳統人文精神的定義與內涵。
二、傳統人文精神概述
1.人文精神的定義。人文精神作為一個涵蓋多種文化精神的復雜歷史概念,其不但包括了各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傳統與精神實質,同時也包含著對于韌性的思考以及對于人價值與意義的關注,這也是對于人類文明以及使命的探索與詮釋。人文精神的研究對于更好的理解人格理想、生命追求以及終極關懷都具有深遠的意義。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當前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更是體現出了對于人生的追求、思索,這也是新時期人文主義關懷的價值表現之一。2.人文精神的內涵。(1)人文精神是傳統文化的精神特征。學者們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時喜歡將其在整體上進行把握,如果是宏觀上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那么人文精神或許可以作為其最為突出的特征之一。在中國歷個朝代和時期都有對于人和自然之間相處方面的論斷與分析,這些文章中充滿了人文精神的分析與探索,也是對人作為天地萬物中最為靈動而尊貴的代表的研究。比如《禮記大傳》中提到了必自認道始以,就強調了人類在世間的重要性,這也是從人類的角度出發對于未來認知的過程。做世間萬物的核心,人類的地位自古就已經被確立,也正是傳統文化所帶來的對于人的高度重視形成了我國獨特的華夏文明體系。研究人文精神就是研究傳統文化的精神特征,是對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最為有力的依據之一。(2)中國傳統人文精神關注道德修養與對人本質的認知。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十分重視道德修養與情操,并且還會對傳統文化中對于人的本質認知的部分格外關注。在傳統文化當中,倫理觀念與情感道德被認定為是人的核心,人類的本質在于從萬物提煉出來成為天地之精華。正如孟子所提出的性善的觀點一樣,人的本性應該是仁義,而在教育過程中對這些內容進行擴充才是教育者必須把握的關鍵。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文精神也一直被作為君子的衡量標準,包括知識分子的品格與情懷,還有階層的精神特征,這不但是人生理想的表述,更是人生態度的集中體現。在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哲學價值體系中,人文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文精神的出現與發展是中華民族代代相關的結果,其不但是民族精神財富,也是一種強大力量的人生價值體系,是人生追求,指引著人們積極的生活、工作。
三、人文精神的現代性
1.人文精神的核心內容。人文精神的核心內容主要為仁愛意識,這也是儒家文化統治中國封建社會長達兩千年所帶來的倫理學說的集中認知。那么什么是仁愛?首先,仁就是個體成員在出現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沖突時,主動讓出自身利益而追求社會利益的活動,能夠時刻同情他人、關愛他人,這就是對他人愛的表現。如果說仁愛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真實寫照,那么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人文精神中也具有豐富的內涵。人文精神中的仁愛以及人與自然可以作為人文精神的核心與主旨。2.傳統文化重視禮樂教育。傳統文化十分重視禮樂教育,這是由于禮樂代表了國家強制力,代表的是制度、文化,更是德行升華與發展的載體。只有在一定的制度與規范當中,人們才能夠形成儀式感,才能夠自覺遵從統治者要求的道德標準,這雖然是封建統治者統治國家的一種方式,但是也給現代人文精神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價值與內涵,其中許多更是被沿用至今,比如說禮樂文化所創造的特定情境當中就充滿了德行與情感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帶給現代人截然不同的歷史體驗。3.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人文精神。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現代性文化與現代性精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為了進一步體現傳統文化的現代性特征與應用優勢,就必須積極與歷史對話,取得心靈上的溝通與文化深層次的融合,挖掘人文精神中的現代性,同樣是對新時期人文精神的重構與發展,是對鼓舞士氣、振奮精神的人類文明的再創造。
人文精神論文:國內外體育的人文精神概述
本文作者:胡小謙工作單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體育學院
中國體育的困惑與人文精神
“體育”一詞產生于西方的工業社會。中世紀之后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為體育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以科學-理性主義為核心的工業革命催生了現代體育。體育自身形成體系并成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獨立領域。我國的體育要遠晚于西方體育。最初是一些西方傳教士將體育帶入中國。直到1905年,清政府的癸卯學制才第1次將體育列為學校教育的一門科目。由于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中體西用”的工具理性,我們對西方體育的引進更多地局限于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對于其文化淵源以及哲學根基卻較少涉及。這也為后來的中國體育的發展定了調子,埋下了隱患。體育是社會文化現象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反思體育的人文精神需要將體育置于整個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中去。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學術界展開了一場盛況空前的“人文精神問題”大討論。不少學者針對我國人文學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滿懷著深沉的憂患意識,鮮明地提出了“人文精神危機”或“人文精神失落”問題,熱切地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重建”與“高揚”。人文精神的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它滲透于社會的方方面面,體育也概莫能外。而且,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轉型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體育更為淋漓盡致地反映著社會的變革。中國體育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體育從解放前的“強國強種”“保家衛國”到解放后的“乒乓外交”“奧運爭光”,它一直作為實現其他文化形態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一直沒有回歸體育的文化本位。面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后工業時代的到來,中國體育自身的社會功能必將發生改變,它將從生產到生活、從群體到個體、從工具到玩具。它將以美統真善,用美實現對人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推動體育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后工業社會體育的審美訴求
一直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美的追求,審美被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無論是茹毛飲血的蠻荒歲月,還是古希臘羅馬的黃金時代;無論是在中世紀宗教的黑暗統治時期,還是工業社會的科技崇拜年代,乃至于今天以信息化為代表的后工業社會里,美一直是人類心底一處安詳而寧靜的家園,是人類不斷追求和向往的彼岸。顧拜旦曾指出:“古奧運會最光輝之處在于它的2條原則:美和尊嚴。如果現代奧運會要產生我們期望的影響,它必須顯示出美,喚起人們的尊嚴之心。”古代奧運會是依靠宗教的力量取得這種效果的。然而,在生活世俗化、文化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宗教不再具有古時的效力。面對后工業社會,體育要用審美來實現對人的靈魂和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他重新燃起火焰。”雅斯貝爾斯提到的軸心時代,正是公元前800~200年的古希臘時期。今天我們再次回顧古希臘的競技運動,依稀可見他們強烈的體育審美意識和在身體鍛煉中對美的追求。古希臘的競技活動是娛神的,他們認為競技活動中的勝利者是神的化身,只有力與美才能博得神的青睞。他們從小進行身體鍛煉,甚至終生不止,渴望精神和肉體的合二為一。古希臘體育的審美理想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了喚醒,進而工業社會催生了現代體育。工業社會機器生產對于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在勞動力再生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勞動力質量必不可少的條件。體育是社會生產的需要。體育在工業社會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然而體育也因此充斥著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體育成為了“快餐文化”,進行體育鍛煉只是為了更好地工作,體育喪失了審美的理想。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信息化為標志、從工業經濟到知識經濟的后工業社會悄然而至。勞動時間不斷減少,休閑時間不斷增多,勞動力素質不再是生產的必要條件。體育似乎也缺乏了使其發展的動力。正如古希臘的“黃金時代”的輝煌源自于社會普遍的審美風氣,后工業社會體育發展的動力也應是體育的“審美理想”。真、善、美是人類不斷追尋的理想。真,是對事實的認識;善,是對價值的判斷。真、善無法實現對人類靈魂的終極關懷。只有美能讓人的靈魂得到安慰和凈化。馬克思認為,美是人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體育是人身體之美的展現,是人生命之美的詮釋。它體現了人的生命本能和生命存在,反映了人類力圖脫離必然王國的束縛,追尋自由王國的理想。
科學使體育之夢夢幻般的真實。道德并不禁止這種醉,反而讓人如癡如醉地享受體育所帶給人們的快樂。后工業社會的體育人文精神體現于“美統真善”。體育不是科學的實驗場,體育也不能因功利而不擇手段。體育因為美而變得“更干凈、更人性、更團結”。反思體育的人文精神讓我們在迷惘中找到了體育未來的方向。后工業社會的體育是人類追求健康、追求快樂的體育,是以審美理想為核心的體育。
人文精神初中政治論文
一、人文精神渲染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人文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必要組成成分,它對初中生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1.政治上的信仰方向。沒有對政治的信仰直接地表明一個學生缺乏人生目標,漫無目的地生活,沒有較高追求和發展欲望;只有具備政治信仰時,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奮斗目標,以更樂觀積極的心態追求人生理想。2.在社會上遵規守法,在生活中以高標準約束自己。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就必須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識、嚴格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樹立法制觀念,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該做,什么事堅決不能做。擁有最基本的思想道德修養,做一個高素質的“社會人”。3.文化和藝術審美。不同的學生會有不一樣的修養,不同的修養導致了他們發展程度的不同。通過對學生有效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使學生重視對藝術欣賞的選擇,由簡單的藝術欣賞上升到對高雅藝術品的欣賞,優化關注對象,比如關注人的心靈和情感。
二、初中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現狀
通過觀察發現,初中生普遍人文精神缺乏,經常出現失落感,具體表現如下:1.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向導,思想不夠充實和積極。2.對未來迷茫,不積極進取,不拼搏,虛度光陰,成績與能力成反比或者高才華低品質。3.思想品德低劣,沒有獨立的人格,對別人缺少關懷,自私自利,遇到小困難就無法承受,極易產生挫敗感。4.我行我素,不為別人考慮,堅持自我主義,行為舉止不規范,道德品質不高,比如違反校規和法律。以上列舉的人文精神缺乏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和健康成長。
三、教學實踐與人文精神教育相結合
怎樣實現教學與人文精神互相滲透呢?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知識運用和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習、對社會、對感情的覺悟,尤其要重視提高學生覺悟和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習慣,教會學生學習的同時教會學生做人,進一步實現人文精神教育推動學生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不同年級有著不同的教學內容。初一的政治課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個人品德的塑造,培養學生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自我,看到自我缺陷,樹立目標,奮力實現并在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初二的政治課應教會學生法律基礎,讓學生心中有法,知法、守法、懂法,樹立民主、公平公正的意識和追求;初三政治教學應將學生引向國情教育,告訴他們所肩負的重任和社會責任,為國家培養出新一代的高素質人才。
人文精神缺失及對策分析論文
摘要:科技誘發的負面效應不僅停留在社會物質層面,更逐漸深入到人類的文化系統和精神層面,誘發了人類另一種意義上的生存危機。文章從科學誘發的人文精神缺失的種種表現入手,有針對性地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和機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振興人文科學、弘揚人文精神、實現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結合的應對舉措。
關鍵詞:自然科學;人文精神缺失;對策
科技產生的負效應已成為擺在現代人面前的不爭事實,但以往我們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物質層面,如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等。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科技對人類生活無處不在的影響,科技對人文文化和人類精神層面產生的負效應——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顯現出來,逐漸成為困擾現代人的又一嚴重問題。與技術應用對社會物質層面產生的負效應不同,這種負面影響是隱性的、難以為人們所察覺的,但卻能夠直接危害到人類生存的精神狀況,其嚴重程度遠勝于前者,也更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嚴、維護人的權力、實現人的價值為內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載了人的本性需要,體征了人類對人的發展、對目的、價值和意義等問題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靈魂,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和不斷推進社會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原動力。廣義而言,科技和科學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內容,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科技的發展不僅沒有推進現代社會的人文文化的建設和人文精神的傳播,反而在人類文化系統和精神狀態等不同層面上都誘發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狀況。
一、科學誘發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現
(一)人文科學的異化,讓人們逐漸忽視了人類及其社會所獨具的主體性向度,成為“單向度的人”
人文精神影響下的初中政治論文
一、人文精神培育的不足
(一)不能因材施教
在對初中學生培育人文精神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學生個人的心理以及性格,但是初中政治教師方式不能夠靈活變通,基本上不能進行因材施教,不能夠根據每個學生具體的個性來實現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政治教學,使得初中政治教學在人文精神的培養上顯得事倍功半,讓人文精神在給學生傳遞的渠道上出現了問題,使得傳遞渠道變得越來越狹窄。
(二)教學模式單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初中政治教學活動大部分是在教室里圍繞課本來進行,但是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引導學生提升社會化的文化修養,在教室中進行初中政治教學這種單一的模式,不僅顯得僵硬和枯燥,更是讓學生降低了對人文精神的感知,讓學生在政治教學中逐漸失去提升人文精神的興趣,很難達到預期的政治教學目的。
二、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人文精神培養途經論文
一、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價值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視人和人的價值觀的思想態度。它關注人存在的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關注人的自由與平等,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視人格完善為教育的終極目標。突出人文科學的價值,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部過程中,使整個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個性化。強調學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發現,自己體會人生哲理和文化價值;強調人的自由、尊嚴和人格,重視學習者的自發性和主動性及發展潛能。鼓勵學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斷價值,從探索和澄清中獲得知識和成就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納、相互關懷。在人本主義教育內涵中,不僅強調自我意識的完善,并且倡導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培養學生能夠與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諧共處。
現代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態度,對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價值取向,以及寬容樂觀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優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內在于主體的精神品格,其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通過各種美術實踐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經驗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從而獲得感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2.在美術教育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不斷發現自己、不斷發展自己。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他自己,尋求一種“個體的真實性”,以達到美術學習與個性培養并行和諧的發展。使學生認識生存的意義,珍視生命,熱愛生活。
儒家人文精神與全球化研究論文
人們一般認為,儒學是農業文明的產物,不可能為工業化和今天的科技文明,乃至經濟全球化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我認為:第一,就民族性而言,儒學不僅是農業文明的產物,也是華夏族群的精神形態,是中國乃至東亞社會文化的結晶,蘊含了東亞各民族的民族性格、終極信念、生活準則、生存智慧、處世方略。作為族群的意識與心理,它在今天仍是活著的。第二,就時代性和空間性而言,一切地域、族類之前現代文明,當然包括曾經是燦爛輝煌的中國農業文明中的許多因素,尤其是精神因素,不可能不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與意義。因此,經濟全球化、世界一體化或網絡文化時代的來臨,并不意味著民族性的消解,也不意味著前現代文明巳毫無作用。第三,就多樣性與統一性的關系而言,經濟與科技之現代化、全球化的前提和必要的補充,毋寧是廣義的“文化”的多元化,即不同地域、族群、語言、宗教、階級、階層、性別、年齡的人們的豐富多樣的政治、經濟、文化需求,包括馬斯洛所說的人的生理、安全、群體歸屬感、愛人與被愛、尊嚴和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的需求以及不同的價值理念與不同的民族文化自我認同之間的碰撞與交融。正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沒有民族性就沒有世界性;沒有本土性就沒有全球性;沒有多樣化就沒有一體化;沒有人文精神的調治,當下與未來社會的發展只可能是畸形的、單向度的、平面的;沒有如布爾迪厄和福山等人所說的“社會資本”“文化資本”(或“人的資本”)與文化能力的養育、積累,沒有工作倫理乃至全球倫理的建構,中國的“經濟資本”的建構和經濟與科技的現代化將是十分艱難的,所謂“經濟全球化”也就不可能是健康的。包括社會美德、人文素養、工作倫理在內的精神文化資本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本,亦可以豐富、改善、激活現代社會化的行為方式。
儒學生發于遠古三代,奠基于禮樂文明,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生活和人們的心靈之中,是傳統社會與傳統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態。剝離其形式軀殼和政治化儒學的負面影響,其有機、連續、整體的宇宙觀,自強不息而又厚德載物的做人之道,和而不同論,人生意義和理想人格境界之追求等,都有其現實意義,可以作創造性的轉化,成為滋潤現代社會和現代心靈的源頭活水。中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人文精神,是我們走向現代化的21世紀的重要精神資源,是炎黃子孫精神生命的根基。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特別是作為其內核的儒家人文精神,有助于克服當代社會生活的某些困境,尤其有利于當代倫理的重建。
一、儒家人文精神的產生及其內核
我們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精神信念和價值意識。其中,尤以對“天、地、人、物、我”及其關系的反思,特別是對“人”自身的反思最具特色。在中華民族長期融和的歷史過程中,儒、釋、道三教,特別是儒教,在政教禮俗的各方面影響甚巨。中華各民族及各種思想流派在歷史上關于人與天道(天神)、人與自然、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身之關系的討論,可以說汗牛充棟,人言言殊,今天我們很難以偏概全。但大體上,我們仍然可以把三千年來,在社會上層與下層中逐漸形成共識的、圍繞“人”的若干思考略加總結與概括。
與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樣,中華先民在原始宗教的氛圍中,“人”的地位暗而不彰,或者說,人總是與“神”,特別是與自然神靈的“帝”,或有意志的人格神的“天”相聯系、相糾纏的。甲骨卜辭和《尚書》中的“帝”或“上帝”,就是殷代人的至上神。甲骨卜辭中“帝其令風”、“帝其令雨”、“帝其降饉”、“帝降食受(授)又(佑)”[1]的“帝”,多半指自然神靈。而《尚書》、《詩經》中的“帝”,則是自然神靈與祖先神靈崇拜的合一。“帝”或“上帝”是人類群體及其生活的主宰。周代鐘鼎銘文中,“天”字出現的頻率很多。“天”“人”兩個字的字形十分相近,“人”形上加一圓點即是“天”字。在周代,至上神的稱謂由“帝”“天”混用,逐漸變為了“天”的獨用。“天”成為了創造生命、萬物,并福佑人間的人格神。如:“惟天陰騭下民”,“天乃佑命成湯”,“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天休于寧王,興我小邦周”,“天生烝民,其命匪諶?”,“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等等。[2]但“天”的人格神權威逐漸下落,變成非人格的最高主宰,甚至變成人們咒罵的對象,這在《詩經》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證。
周代的禮樂教化,集宗教、倫理、政治于一身,其中表現了中華民族“人”的意識、“人文”的意識的凸顯。禮治顯然是人的積極有為之治,但從本源上講,禮的源頭是“天地”、“先祖”和“君師”。天地是生命的本元,先祖是族類的本元,君長是政治的本源。所以,禮文,在上方事奉天,在下方事奉地,尊敬先祖,尊重君長。這是安定人民之本。而禮、樂之教,當然還有詩教、易教、書教等等,是用來對統治階層、知識階層的人,陶冶身心,端正品行的,繼而用來提升百姓的文化素養、人格境界,調節、滿足人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所謂“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3],以禮節民,以樂和民,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