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文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19:18: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歐美文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歐美文學

歐美文學教學

在知識膨脹、網絡速遞的今天,各大高校從事外國文學教學的人員遇到的問題越來越繁復、棘手。譬如,學生不愿意花費大量精力閱讀文本,怎么辦?教師簡單地以多媒體教學模式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可取嗎?外國文學作品質高量多,而許多學校的課時不斷縮水,教師們按照時代與國別為序的方式詳細地講解,可行嗎?傳統講授外國文學基本上把重點放在20世紀之前的歐美文學方面,那么20世紀以來的文學,到底怎么取舍?在不斷模糊高校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的界限時,外國文學教學又應該承擔什么責任?說到底,就是我們該怎么迎接課程變革、時代挑戰的問題。我們認為,面對教學、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現狀,每位教師都應按照自己學科的特性,結合個人的所長,積極行動起來,不斷優化教學資源,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本文主要就外國文學的講授內容、閱讀文本的選擇、講授方式諸方面進行論述。

一、強化“兩頭”授課內容,加強彼此內在聯系

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各大高校都在根據新要求調整教學內容與授課時間。隨著新的課程的不斷加入,教育部門要求各教學具體實施單位擠壓原有的授課時間,為新課程保駕護航。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原先每節課50分鐘,現在減少為40分鐘。這就要求教師們在授課內容上做出相應的取舍。在授課內容方面,教師“教什么”,這是首先必須明確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重視“兩頭”,一頭是古希臘羅馬文學,另一頭是20世紀西方文學。體系完整,具有神人同形同性、人情美、人性美的古希臘神話不僅是古希臘藝術的寶庫和土壤、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源泉,而且也以神話原型的力量影響著后世歐美文學。古希臘神話原型屬于世俗神話原型,包括女性神話原型、男性神話原型、英雄原型、漂流原型、尋找原型、父子沖突原型、母子沖突原型、兩性沖突原型等,形成了西方文學的母題。

施教者惟有讓初涉西方文學的學生領略到她的博大精深與絢麗多姿,才有可能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才有可能靜下心來去閱讀、玩味、鑒賞、評論她,并把西方文化中合理、優秀的部分轉化為自己的內在養分。因此,一般學者對重點解讀古希臘羅馬文學部分大致沒有異議。但對于20世紀的西方文學,傳統的中國學界,還存在一些成見。他們認為,從文本生成的角度來看,還沒經過長時間的檢驗,不適宜簡單地下結論。例如,意識形態濃、哲理成分重的某些作品,還有一些遵從官方意志的遵命文學,的確下結論略嫌倉促。這部分作品多半是20世紀冷戰以后東西方陣營對壘的結果,既有某些人對某一利益集團的愚忠,又有某些人的階級或種屬的偏見,原因種種,不一而足,歷史上學術界把這部分作品調子定得太高,這顯然需要重新審視。對于20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學術界的看法相對一致,我們所熟知的英、美、法、德和蘇聯的現實主義文學,精彩紛呈,大家如云,這是人類文學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分歧最大的主要是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作品,諸如意識流小說、表現主義小說與戲劇、超現實主義詩歌、荒誕派戲劇、新小說以及正在產生的新的文學作品等等。對于這些在技巧上刻意求新求變的先鋒實驗性作品,有些老教師還有所保守,不知該如何進行講授,畢竟,20世紀的文本與文論都過于龐雜了。他們的擔心也有道理,因為輕易講授在學術界尚無定論的東西給學生,似乎顯得不夠尊重學術,也對學生不大負責。文學是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可小覷的“晴雨表”。通過文學,我們可以了解那個時代。作為時代的一面鏡子,文學以獨特的方式記錄時代的變遷和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浮塵起落與心路歷程。因此,作為21世紀的研究者,我們更應當以一種自覺的意識來關注社會與每一個個體。更何況,隨著許多中國家庭單位人口的減少,人們的審美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此外,我們也不能忽視每一個個體的時間與空間被社會多層級的分割與壓縮,真正屬于我們的自由時空少之又少。事實上,工業化程度越高,社會個體的自由度就越小,這時候人們就只有退守到心靈深處,用自己的方式去守護理想的燈塔、洗滌自己的傷口,進行自我療救。

而這一切,我們可以在西方現代作品中找到,把那里作為我們心靈的棲居地。除了“兩頭”之外,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古典主義文學、啟蒙文學與19世紀文學都不應偏廢。為了讓學生具有一個文學史的全局觀念,講授者不僅要在時空布局上對文學思潮、作家作品進行整合,更重要的是要樹立“文學是人學”的觀念,以人本、人文、人道、人性為發展主線,挖掘“人的魅力”。我們在梳理文學的整體發展脈絡的同時,要強調文學的審美功效(包括教化功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時代、每個個體精神向上的努力就是人類走向至真至善至美過程。當然,對于擁有優質資源的學校,又可以別開生面,或以文明史的不同進程將全球納入自己的視野,進行各國之間的文化對話,或以專題形式(譬如英雄主義、婦女命運、流浪漢小說、戰爭題材作品、愛情作品等)授課,而不是按照國別史的序列進行授課。這樣學生學習后就會有一個更加系統的了解,更能夠從宏觀上把握外國文學,更有充盈感、堅實感和系統性。

查看全文

歐美文學回歸自然思想

一、希臘神話中的遵循自然

希臘神話是歐美文學的源頭,它的好多做法對歐美文學的發展具有開創、引領的作用。所以我們在這里探討回歸自然的思想當然不能不從它的源頭說起。大家知道,在希臘神話里,古希臘人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神”,而在這些形態各異的“神”的身上,既傾注了他們豐富的情感,同時也充分反映出他們渴望了解自然以及對自然現象作出合理解釋的強烈愿望。但是對于當時那些知識和智力都極其有限的原始初民們來說,要對變幻莫測的大自然作出解釋,談何容易,他們甚至對物的興衰和人的生死,都一片茫然,于是他們便不斷地幻想,不斷地沉思,終于在他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美妙的神話。只是需要指出的是,他們的想象不是一點沒有道理而不著邊際,而是他們也在以“此”推“彼”,企圖以人類自身的經驗尋找出大自然的規律,于是便有了最起碼在他們看來是“合理”的解釋。在他們的想象中,宇宙萬物都與人一樣有著生命,而且都在冥冥之中被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主宰著,而這種神秘的力量在他們看來那就是“神”。

這就是他們的思路,即“神”盡管神奇,法力無邊,無所不能,但他們必定也與人一樣有來處,有習性,有情感。于是在他們創造的神話中,便有了這樣的描述,即一切皆從混沌開始,然后,混沌生了地神該亞,然后衍生出黑暗和光明、白天和黑夜以及天空、海洋、冥界等等。再之后蒼穹之神烏拉諾斯和大地之神該亞結合,成為世界的主宰。他們一共生下了六男六女,即十二泰坦巨神。這樣一來,世間萬物便各歸其主,各有其屬,而且還各行其責。你看,宙斯掌管天,波塞冬掌管海洋,哈得斯則掌管著冥界,而太陽神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愛神阿弗洛狄忒以及農神、火神、月神、家神等等,都分別掌管著世間各種各樣的事務,于是便事無大小,不論巨細,都“冤有頭債有主”,顯示出了大自然的一片秩序。在這樣的一種構想中直讓你感到不論世界有多大,有多復雜,總會有一個或幾個“神”在統領著,絕對不會無序。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在神話中古希臘人還將這些神完全“人格化”,把他們描述得不僅有計謀,而且有情欲,甚至有小心眼兒,比如天父宙斯就經常下界追逐引誘凡間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則如同一個妒忌心極強的女人不斷迫害她的情敵。當然,既然是“神”,就必定與“人”有區別,這就是長生不老、可隨意變形,而且各具特殊本領和巨大威力,其好惡態度對下界人類的生殺禍福起著決定作用。總之,我們讀希臘神話,可以感到古希臘人處處都在探尋世間萬物的奧秘,他們千方百計地要找到每一種事物的“對應物”,而且極力想找到它們的來龍去脈。這種“前因后果”的推導的思路,是完全照著我們常說的“自然規律”在走,它充分反映出古希臘人遵循自然、描畫自然、展現自然,最終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思維定律。正因為源頭就與自然密不可分,所以這才有了后面的“回歸”自然。

二、中世紀的違反自然

公元5世紀至14世紀,是歐美文學史上被稱作中世紀的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它不僅“時間最長,成就最差”,而且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也顯得“暗無天日”,讓人不愿回顧。原因就在于在這段時間里,歐美文學完全被宗教神學所統治,與當時所有的事情一樣,違背了自然規律。在中世紀,基督教是整個歐洲占據絕對統治地位的思想,作為當時歐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基督教在當時的作用主要是被統治階級用來麻醉民眾。我們知道基督教文化的本質特征是對上帝的崇拜,在這種崇拜中,它宣揚世間萬物由上帝創造,引導人們對上帝的絕對服從。基督教教義認為,人生來就是有罪的,人生在世根本談不到實現所謂的“現世價值”,而是為了贖罪,為了死后靈魂進天堂。這即所謂的“原罪意識”。應該講,在基督教文化里,絕對包含著對人的理性和道德倫理的追求,絕對包含著對人性的執著提升的意義,否則她是絕對不會成為日后西方人普遍信奉的東西的。然而在當時,在統治階級和反動教會的作祟之下,她被完全“反動”了,這就是統治階級利用人們對上帝的服從,利用這種“原罪意識”把他們的意志說成是上帝的意志,讓人們實行禁欲,甘愿接受他們的奴役。

很顯然,正是在統治階級和反動教會的這種作祟之下,基督教被用來實行神權統治,其結果就是禁欲主義盛行,人的天性受到大大的抑制甚至是封殺,長期發展起來的那種張揚人性的希臘羅馬文化被視為異端邪說,科學文化也被當作了神學的奴婢,所以她本身一些積極或正面的東西被掩蓋了起來。作為文學,在整個中世紀都是以教會文學為主流。它一味地宣傳宗教教義,鼓吹禁欲主義和來世思想,完全淪為了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工具。所以說到底,中世紀文學是違反自然的,是反人性的。它為人們迷失自我崇拜神權起了推波助瀾甚至主導的作用。從這一點看,不能不說是文學的一個悲哀。

查看全文

騎士精神在歐美文學中的嬗變

騎士現象雖然孕育在歐洲中古封建社會的土壤之中,但是,伴隨著騎士制度而形成的騎士精神卻超越時空的限制而代代相傳,成為歐美文學中經久不衰的主題。以“榮譽,愛情,尚武,忠貞”為核心的騎士精神,與其說是對中古騎士客觀精神狀態的準確描述,還不如說是歐洲封建時想化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的體現,是人類所共有的天性和基本欲望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積淀,和東方中國的“俠義精神”相呼應,代表了人類共同的渴望。所以,騎士精神不僅是中世紀英雄史詩和騎士文學的精髓,而且在文藝復興以后乃至近代,不同時代的作家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心態將騎士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倫理精神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追溯騎士精神在歐美文學中的衍變軌跡,不僅使我們管窺到歐美文化的發展變遷,還可以感受到文化與世俗之間血脈相連,互相滋潤的互動過程和內在聯系。

一、騎士精神的淵源騎士制度形成于歐洲中古時代。

長子繼承制這一獨特的家庭結構使貴族家庭中的次子以下男性轉而求之于外,以戰爭、搶掠為主要謀生手段,成為職業乘馬騎士這一特殊的封建階層,替國王或領主出征從而獲得封賞或采邑。11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征更凸現了騎士們相對于步兵的優勢和獨特的存在價值,騎士制度進入全盛時期。12世紀曾經出現了從國王到大小封建主都參加的騎士團組織,如圣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等。在當時,當騎士是一件非常榮耀和時髦的事情,往往需要一定的過程和艱苦的訓練。一般是在七八歲時給父親當隨從,12歲左右到父親的領主家里接受進一步的教育,學習社交禮儀和軍事技術,直至跟隨主人作戰,如果表現合格,則舉行一系列莊嚴的儀式封受騎士封號。騎士制度的存在有著豐富的社會功能,它不僅避免了家族內耗,培養了對外開拓的精神,而且培養了尚武之風,實現了藏兵于民,從而節約了國庫開支,國家也有了一支龐大而高素質的準軍事階層,除此而外在精神層面還孕育了榮譽與浪漫這兩大主題,對于西方文化和社會可以說是其澤綿綿,至今不絕。

(一)來自于宗教的榮譽感歐洲中古區別于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顯著特征是它的基督教化,騎士與首領之間固然仍保持著蠻族時期首領與侍從之間的傳統忠誠關系,但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他必然對基督教社會和教會保持忠誠。騎士制是專業武士的基督教形式,騎士是基督教的戰士,十字軍東征就是依靠宗教熱情的力量把形形色色的人聯合起來。更是重要的是,基督教的“介入”實際上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忠誠關系,騎士的根本目標在于榮譽,而且既然那個時代上帝是人類的救世主,那么騎士仿效上帝擔起拯救世界的使命是最榮譽的事。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的羅蘭,《熙德之歌》之中的熙德都是救世主式的騎士英雄,從他們的身上可以看到《舊約》中謳歌的英雄,救世主,和先知摩西的影子。這兩部史詩都有其具體的歷史背景,誕生于戰亂頻繁,封建割局的法國和西班牙,而王權在混亂中代表著秩序,代表著正在形成的民族而與分裂或叛亂的各附庸國形成對抗狀態。國王和騎士英雄自然而然地是當時進步的力量,是人民心目中拯救世界的上帝。所以羅蘭、熙德等人強烈的民族意識并不是違背自己主觀愿望所盡的單純義務,而是根據榮譽原則所做的個人獨立選擇。他們是民族英雄,也是為信仰而戰的殉道者。《羅蘭之歌》中大主教杜爾濱對羅蘭等人說:“如果你們死了,你們將成為神的殉道者,在天上的樂園中你們也將有一個位置。”

(二)來自東方的愛情觀工商業的飛速發展使西歐逐漸由農耕社會向工商社會轉型,婦女的社會地位也逐漸提高。與此同時,拜占廷王國的圣母崇拜意識經東征的十字軍和朝圣者帶回歐洲,逐漸取代了夏娃“惡”的形象;投射到文學作品之中,女子也從夏娃的“惡”走向了圣母的“圣”,理想的物化和真理的象征不再是上帝和君主代表的國家,而是世俗女子,是貴婦人。對這種新型的世俗的騎士理想進行描繪的文學作品包括騎士抒情和騎士傳奇,都是以愛情為中心旨趣。例如,《特里斯丹和綺瑟》只是開頭描寫了騎士英雄特里斯丹的冒險經歷,相對于整個傳奇而言,似乎僅為引入謳歌特里斯丹和綺瑟刻骨銘心愛情的楔子,最為打動的也是他們這段“此恨綿綿無盡期”的愛情悲劇。騎士之愛,又稱浪漫之愛,風雅之愛,在歐洲文明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當時封建基督教化的社會結構中,這種羅曼蒂克的愛情理想實際上暗示了人們對一種新型社會行為模式的探索。這種愛的復興,雖然是充滿不著邊際的幻想,但確可看做是歐洲文藝復興的前奏。羅素曾說過:“說到愛的復興,假如沒有騎士制的浪漫為它開路,文藝復興是斷然不會如此成功的。”

二、騎士精神的演變中世紀結束了,騎士制度也成為陳腐的過去,但騎士精神并沒有衰亡,反而借文學的媒介而薪盡火傳。

查看全文

談論歐美文學人道主義精神

一、人道主義精神

所謂的人道,是指的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它提倡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這樣一種世界觀。由此可見,人道的思想是隨著人類進入文明時期而萌發的[1]。在古羅馬思想家西塞羅的腦中,它意指著一種能夠促使個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的思想。到了15世紀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家那里,人道即是指文藝復興的精神和指導思想,它代表著反對封建教會專制,提倡充分發展人的個性的一種理念。直到19世紀,人道始終是資產階級建立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而關于它的思想內涵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完整。綜合古典和現代的各位歐美文學思想大家關于人道的闡述,所謂的人道主義精神基本包含了這樣的意思,就是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尊重人,關心人,維護人的一切權利,進而堅決杜絕和反對任何危害人的行為。此外,人道主義精神積極倡導和弘揚人性中那種美好的、善的、充滿慈悲的東西,抑制人性中那種惡的、殘暴的東西。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提倡以仁愛、寬恕代替暴力、仇殺,反對以惡治惡,提倡道德的自我完善。這種人道的思想可以說一直貫穿在整個西方文學當中,被人們籠統地稱為西方文學中的人道主義精神[4]。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又把人道主義的內涵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人道主義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起著反對封建制度的積極作用。這也可以看做是人道主義精神出了文學的界線后,在政治運動中的重大作用。詳細的來說,人道主義的三大要素是:人性、理性和超越性。即倡導在對人性的基本尊重的基礎上,保證頭腦清晰理性的思考能力,保持對真理追求的熱心和耐力,最終實現超越性的認識。不僅僅是對于事情本身,而是生命的真諦!文學將人作為研究的要義,其中體現的具體含義的人道主義精神,無非就是倡導人的價值。早有說法是,將其歸結在三個方面:一是,肯定人在這個塵世間的幸福,人有權追求自己的幸福;二是,承認人的肉體存在和精神存在。肉體上人是動物,有生老病死;精神上,人因為有精神靈魂的存在而不同于其它動物。三是,人的尊嚴,尊嚴高于幸福,人活著就得活得有尊嚴。人要有充分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和意志來做事情,才能獲得幸福。

二、萌芽時期的人道主義精神

從萌芽時期到現代社會,歐美文學發展中的點點滴滴都蘊藏著人道主義的精神。關于歐美文學的起源有很多說法,比較權威的是希臘神話[2]。追蹤溯源后我們可以在這里看到其中包含的人道主義的痕跡。希臘神話中很多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事風格和故事的描述,都可以讓我們找到現實中對應的映射對象。天神宙斯,他是眾神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更可怕的是他具有最大權威,能夠使用可怕的雷電懲罰神與人,他知道神和人的一切事情,能預知未來。所以,當面對背叛的普羅米修斯時,他完全將自己處于高處的位置而想知其于死地。這是我們理想化的,但是故事的他沒有這樣做。此時的他,露出了和人性一樣丑惡的一面,對普羅米修斯進行了殘忍的折磨,只為了然他說出所謂的“秘密”。或許我們可以說,即使是神又如何,永遠擺脫不了窺視人內心,掌握全局的這些可憐的欲望。此時此刻,宙斯不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眾神之首,只是一個失去理智,想盡一切辦法滿足自己欲望的普通人而已。所以是,希臘神話,并不是神話,其實源于中世紀實際生活的例子,其是宗教統治的工具。在神話里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人性的真實面,讓我們更加清楚的了解真人,真情。還有大家所熟知的太陽神阿波羅,他是宙斯與黑暗女神勒托的兒子。他的名字即寓意著“光明”,人們在他的身上找不到黑暗,因為他從不說謊,光明磊落。更有著真理之神稱號的他,也很擅長彈奏七弦琴,旋律優美動聽;又精通箭術,他的箭百發百中,從未射失。除了多才多藝之外他更是眾神中最美最英俊的男子,被塑造的如此優秀的他,簡直可以說是大家膜拜的對象。這也就是人們理想中的美好伴侶,有著高超的技藝和俊美的外表,受到眾人的一致贊賞。再比如,判官帕里斯在判斷要將“不和的金蘋果”判給誰的時候,毅然選擇了愛神阿佛洛狄忒。雖然,天后赫拉還有智慧女神雅典娜都想要這個可以使人成為天下最美麗的女人的金蘋果,但是他們給判官帕里斯的東西都不是他想要的。帕里斯最終在放棄了偉大君主職位,最偉大的英雄的名譽,選擇了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這里,赤裸裸的展示了君主好色的本性,為了女色而不惜一切代價。由此可見,雖然中世紀宣揚著神學統治,但是神話人物形象中仍然避免不了現實的人道主義精神。更何況,在黑暗的中世紀中,仍然有大批的文學作品渲染著這種不可忽視的精神。中世紀文學類型基本有四種:教會文學、騎士文學、英雄史詩和曲謠、城市文學。這些文學作品都是反映現實生活,其中更不乏反對封建統治的先進思想。騎士文學就是歌頌忠君護教行俠以及行為舉止的文雅知禮的騎士精神,騎士抒情詩更體現了解放封建教會下的禁欲主義的思想感情。很多始終都有描寫騎士與貴婦夜晚幽會之后在黎明前分離時依依惜別的情景和感情。這寫在教會看來大逆不道的行為,真真實實反映了人們內心的人情人性。到文藝復興時期,各種關于宣揚尊重人性的作品如雨后春筍般浮現。薄伽丘的《十日談》,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這些先進的思想被寓于文字中,呼吁大家擺脫這種壓抑人性的束縛。

三、啟蒙時期的人道主義精神

17、18世紀歐洲經歷了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被看做是繼文藝復興運動之后歐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3]。啟蒙時期的封建社會已經在走下坡路,即將誕生的是一個新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啟蒙運動試圖通過文化思想的利劍,打破傳統的束縛,將人們從黑暗中解救出來。啟蒙思想超出了以往反禁欲主義,要求個性解放,執著塵世,面向現實的觀念,大膽提出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等政治原則方面來。啟蒙運動中的思想家認為,社會之所以不進步,人民之所以愚昧,主要是由于宗教的神學勢力對民眾精神的統治與束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科學和理性的思想觀念。思想家認為只有合乎人的理性的東西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啟蒙運動致力于宣揚“天賦人權”,主張人民參與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們更加希望在傳播科學知識以啟迪人們的頭腦,破除宗教迷信,從而增強人類的福利。從而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宣揚自由、平等和民主。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除了法國的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四大啟蒙作家外,還有英國的哲學家洛克,科學家牛頓,德國的美學家萊辛和海爾德爾,荷蘭的哲學家斯賓諾莎,德意志的康德等等。從這些可以看出來,啟蒙運動此時已經突破了歐美地區的國界限制,在更多的地方傳播自己的以“人”的本性的思想。比如盧梭的著名小說《新愛洛依絲》,這部以書信體裁構成的小說,講述了兩個年輕人為了自己美好生活而不斷努力奮斗與命運相抗爭的故事。女主人翁同自己的家庭教師相愛了,但是自己的父親是極力反對的。父親將兩人分開,并且將女兒嫁給了和她在身份上有很大差距的男人。在別人看來這個故事可能就結束了,可是后來,由于女主人翁和深愛的家庭老師一直有書信聯系,便有了后來的一系列故事。女主人翁夫婦和家庭老師老師,打破了傳統男女恪守的關系,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關系。毋庸置疑,這是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有的事。作者在書里這樣大膽的想象和描寫,塑造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人需要自愛、自尊,愛被人、尊重別人,這是一種為人的新道德觀。盧梭也在試圖告訴我們,只有真的將人的基本品質—道德,看做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才可以算是實現真的人性。推崇感情,,熱愛大自然,,贊揚人性的自由、獨立、真摯、坦誠、寬容、諒解,這就是盧梭文學作品的真諦。

查看全文

歐美文學教學與高校生人文素質培育

歐美文學教學對培養大學生素質有以下幾方面作用:一、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二、有助于培養大學生辨證的思維品質,實事求是地、全面地、歷史地看間題;三、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審美素質;四、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逆境生存能力,適應當今競爭的社會環境。關鍵詞歐美文學;大學生;素質教育馬克思主義認為投身于社會實踐的人應當是全面發展的。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正是符合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只教人一種專門知識、技術是不夠的。專門知識和技術雖然使人成為有用的機器,但不能給他一個和諧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著教育獲得對于事物和人生價值的了解和感情。”愛因斯坦說的正是在學科教育之外,應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

一、1995年,針對當時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實際,國家提出在高校開展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并在全國部分高等學校進行試點。長期以來,我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著一些偏頗與不足,其中人文教育薄弱尤其突出。針對這一狀況,國家提出通過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文、史、哲、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體大學生的審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這一設想在高校引起強烈反響,得到普遍的認同。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開展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有利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彌補了我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同時也順應了時代潮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大學語文的教學作為一種素質教育,占據重要地位,它和許多其他人文學科一樣,成為人文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所在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開設大學語文課,至今已經有10多年。目前我校在大學語文課的基礎上,又開設了一門新課—歐美近代文學,作為大學語文課的延伸,也必然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產生積極的意義。

因此,本文將談談歐美文學對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影響。當我們談到人文素質培養時,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文素質。人文素質在人的全面素質中占據重要地位。一個人的全面素質應主要包括:知識素質、道德素質、情商素質、行為素質和身體素質等。與此相對應,全面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應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協調發展,使之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關心,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文素質教育是關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也就是說,通過人文素質的培養使大學生在學好專業的基礎上,具有較廣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較強的理論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關心。在大學語文中,中國現、當代文學是我國民族的優秀文化,這是一個繼承的問題;而外國文學是世界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這是一個借鑒的問題。它們一起組成了世界文學。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

當今的世界上,國際間的交往空前頻繁,文化傳播的工具越來越發達,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這樣一個國際環境中,我們應該認識到,世界文學史上出現的無數優秀作品,本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時代的記錄,民族的心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它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各方項的情況,以至風俗禮儀、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無不鮮明生動地反映在文學作品中,為我們提供了無比豐富的藝術形象、生活畫面和社會知識、是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寶貴材料。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形象地、而不是抽象地認識世界各國的歷史演變過程,了解他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這是其他任何學科所不能代替的。優秀的文學作品,總結了人類對于真善美理想的精神探索的歷程,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起著思想教育和道德陶冶的作用。歐美文學,對于提高大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那么,歐美文學教學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或者說,歐美文學教學的結果,究竟要使學生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呢?

歐美文學教學對培養大學生素質有以下幾個方面作用:的,它是大學生成才的“發動機”和“導航器”,為其提供成才所需的不竭的動力和正確的目標方向。它要求大學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是謂“積小善而成大德”;“學會做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做一個有益于國家民族社會集體和他人的人。從而克服感情的混亂和失調。掃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迷障,以便把握人生,創造和實現人生的價值。文學中的“寓教于樂”正是指這一點。關于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遠大的人生目標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歐洲文學史上隨處可見。但丁渴望祖國統一和復興,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凡是對國家民族做了好事和維護國家統一的人,就予以贊揚,哪怕是自己的政敵。歐洲文藝復興巨人多,其中莎士比亞是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并成為人文主義思想的代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關于人性復雜、人性悖謬的思想,影響了近代歐洲文學關于人的問題的思考,也將啟發當代大學生對于人生問題的思考。而從理論上講,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詩學》中提出了悲劇“凈化說”,肯定了文學的教育作用。對于改革開放的今天,愛祖國、愛中華民族,依然是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我們要培養新一代的大學生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責任,要有民族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改革開放才不會偏離軌道。

二、有助于培養大學生辯證的思維品質,實事求是地、全面地、歷史地看問題一、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質道德素質是求善,是人文素質的核心與靈魂。善者,在于祟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遠大的人生目標和矢志不渝的追求等等。道德素質是與“四有”新人中的“有理想”相對應為什么說歐美近代文學可以教會大學生實事求是地、全面地、歷史地看待問題?這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來認識事物,按照社會的本來面目來認識社會,按照歷史的本來面目來認識歷史。在歐洲文學史上,大量的經典作品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來描寫,對當時社會歷史作了真實的反映。歐美文學課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分析講解,特別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歷史主義的方法來分析這些作品,更加能夠培養大學生實事求是地、全面地、歷史地看問題。馬克思主義對歐洲文學的分析本身就是典范。意大利詩人但丁是歐洲中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反映了歐洲社會從中世紀向資本主義時代的過渡,其代表作《神曲》雖然采用中古流行的夢幻文學的形式,包含著中世紀繁瑣哲學思想和禁欲主義的說教,但它卻是中世紀文學中最先創造出廣泛反映時代的社會生活、具有巨大思想認識價值的偉大詩篇。恩格斯說:“意大利是第一個資本主義民族。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查看全文

歐美文學悲劇意識思索

在以歐美文學為代表的西方文學中,其悲劇意識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傳統,而且也許是由于民族性格的差異,他們常常喜歡把作品中的“人類之悲”渲染到極致,這一點甚至成為外國文學的一個表征。以下讓我們順著由古到今的脈絡來游歷一番,看看他們到底是如何來渲染這種人類之悲的。

一、不是一般的悲,而是大悲

魯迅說: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在外國文學中,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少。而且他們的這種“撕碎”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撕碎,而是追根究底,撕心裂肺,甚至有點驚世駭俗,讓你掩卷難忘。讓我們就從古老的荷馬史詩說起吧!大家知道,荷馬史詩是在“古老的謊言”———希臘神話的基礎上鍛鑄成的,它在轉述神話的同時又在好多理念方面有重要的貢獻,比如人與命運的沖突就是史詩所特有的。在史詩中荷馬認為,除了神以外,人生還受到另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即命運或“命限”的約制。人與“快樂的”神相比,除了“可憐”或“可悲”之外他們還從一出生就受命運擺布,帶上了死亡的陰影。人生短暫,苦海無邊。你看太陽神阿波羅承認不會“為了可憐的凡人”和裂地之神波塞東開戰,因為凡人的活期“就像樹葉一樣”,只有一秋。所以在戰場上,在你死我活的搏殺中,死亡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壯士們尖叫著紛紛倒地,死神卻只管張開血盆大口吞噬咀嚼,即便勇烈如阿基琉斯(其母是一位“不死的女神”),最終也將走上戰死疆場的悲酸之路。而且即便沒有戰死疆場,歸途中的奧德修斯也已是歷經艱險,九死一生。

因為在荷馬看來,人生就是苦難的歷程,在這個苦難的歷程中,人在不停地用那有限的生命抗拒著無限的困苦和磨難。這絕對是古希臘人的人生觀,也是西方“悲劇意識”的源頭。最早的三大悲劇家之一索福克勒斯有著名的悲劇《俄狄浦斯王》。在這部流傳千古的名劇里,作家以他特有的悲劇意識,書寫出了人在與“命”相抗爭的過程中所出現的“殺父娶母”這一不可思議的人類之悲。在劇中作家是這樣給我們描述的:主人公一出生就被神示將來要殺父娶母,于是被父王派人用鐵釘穿過腳跟扔到荒野喂狗,仆人不忍,將其送給了鄰國的一個牧人,但后來他卻偏偏被這個國家的國王收養成了新的王子。長大以后,當他知道命運的安排后,他離開了這個國家,寧可成為乞丐也決不做傷天害理之人。但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抗爭———流浪,恰恰釀成了大禍。途中他遇到了一個老人,莫名其妙地與他發生爭執并失手將其殺死,讓他想不到的是這個老人竟是他的生身父親。再后來由于他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謎”,拯救一個國家的百姓于水火之中,得到了全國民眾的擁戴,順理成章地成為這個國家的新國王,于是也就很自然地娶了新寡的王后為妻,而這個王后正是他的母親。

就這樣他一步步地“成全”了這個“命運”。這個悲劇的確昭示得有點讓人可怕,因為我們感到確實是“天命難違”,人從一降生便被命運鎖住,不會有絲毫改變,人生永遠也走不出“命”的怪圈。這是一種連環套式的演繹,作者在此確實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命中注定”。試想如果俄狄浦斯一開始“屈從”命運,老老實實做他的新王子,不要管什么“殺父娶母”的神示的話,也許就不會有以后的一連串出走、與老人爭執、被推舉為國王等等,這個“命”說不定倒真能避免。可悲的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處處與命作對,結果“一錯再錯”,終成“大孽”。所以完全可以這樣說,俄狄浦斯最后的這種結果既是他命中的安排,同時又是他不甘做命的奴隸起而抗“命”的報應,甚至可以這樣說:正是他的反抗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即與“命”作對越抗爭越悲慘。這里起碼有兩點讓人震撼:一是題材的選擇,二是抗命的悲慘。殺父娶母這太不可思議了,但也正是在這種不可思議的大悲大嘆中讓我們感悟到了作者超出常規的悲劇意識。正如薩特所言:人生的意義就在于行動。這恐怕就是索福克勒斯昭示給我們的悲劇的全部意義吧!我不由得想到,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們恐怕是很認“命”的,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而西方人對這個“命”恐怕與我們有著不同的理解。在他們看來,恐怕越是“命中注定”的事,才越有一搏,因而也才越具有藝術表現上的“戲劇性”。索福克勒斯給我們呈示了這樣的故事,司湯達更將這種故事演繹得出神入化、入木三分。在以往對《紅與黑》的評述中,一般都把于連看成一個壞的典型,一個反面人物,其實我覺得這個人物恰恰是作家傾心歌頌的一個“革命”的典型、反叛的典型。從他的身上,很能讓我們悟到西方人的悲劇意味。不是嗎?于連本是一個出身低微的“平民茬”,但為了抗拒命運,他不惜改變意志、放棄愛好,像猴子似地一個勁向上爬。他先是放棄30歲當將軍的夙愿苦讀《圣經》,贏得了當時頗有威望的神甫的賞識被推舉到市長家當了家庭教師,后又在與市長夫人的戀情敗露后來到貝尚松神學院深得神學院院長的器重,結果經引薦當了巴黎木爾侯爵的私人秘書,如果再后來不是前面那位市長夫人的攪和,他就一定會成為侯爵女婿獲得更大的成功,從此搖身一變成為“上等人”。這種看似忍辱負重,甚至有點低三下四的做法實際卻包含了一種為達目的不惜犧牲一切,百折不撓、永不言敗的精神。這完全是人類的一種特質,是一種雷打不動的征服心理,是絕對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生真諦,根本用不著半點含糊遮掩的。但是作家在展示這個與命相抗的結果的時候,卻是以于連被槍殺而結束的,這顯然是典型的悲劇。明明是“合情合理”的人生奮斗,卻偏偏要貫之以攪和人心的“大喜大悲”,就是不讓你舒舒心心,這恐怕是傳統的東方理論無法解釋通的,但西方人偏偏喜歡這樣做。所以我覺得首先在悲與喜的問題上西方人的理解與處理就與我們有些不大一樣,這是很耐人尋味的。

查看全文

談論西方宗教文化與歐美文學教學

一、我們都知道,歐美文學來源于兩大系統,這就是來源于具有人文主義內涵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系統和來源于具有唯靈主義內涵的希伯來-基督教文化系統。

從歐美文學的發展情況來看,這兩大系統存在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融合的關系,它們之間的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滲透,形成了歐美文學豐富多彩的畫面。但是,由于中國的歐美文學學者和大學教師受到本民族文化傳統的慣性和制約,致使他們在編寫歐美文學史的過程中過分關注古希臘-羅馬文化系統中的人文理念,而對歐美文學史中同樣重要的和客觀存在著的希伯來-基督教文化系統中的宗教理念卻缺乏應有的重視。近年來,隨著歐美文學學者對這一領域研究興趣的擴大和深入,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逐漸豐富起來,無論是對個別作家的宗教理念的剖析,還是對整個基督教文化的疏理,都比以前更為深入細致,這就為把歐美文學中的宗教理念融合到歐美文學教學中來提供了豐厚的科研基礎。然而,從目前的歐美文學教材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教材并沒有擺脫過去的思維定勢,其基本構架仍然是沿著人文理念的線索來設計整個歐美文學教學內容的,比較典型的就是鄭克魯先生主編的《外國文學史》,鄭先生主編的教材是近年來無論是思想、觀點還是構架都是比較新穎的教材,特別是在把外國文學中的宗教理念與人文理念相互融合方面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此教材雖然在整體結構上沿襲著以往教材的結構,但就是這個結構框架里,卻融進了一些近年來的有關宗教理念的研究成果,它包括在概述中增加與宗教文化有關的一些內容,也包括在具體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中增加其宗教內涵,這就使得鄭先生主編的教材在這方面與以往教材相比取得了較大的突破。然而,即便是這樣,此教材里的宗教理念也不是歐美文學發展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僅僅是對以往教材內容上的一種附加,因而,鄭先生主編的教材在增加宗教理念上的缺陷是明顯的,它的主要缺陷是缺乏對歐美文學中的宗教理念的系統性把握,也沒有真正地深入下去挖掘歐美文學中蘊藏著的宗教內涵。這種情況我覺得在更新舊觀念的基礎上,利用現有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改變這種現狀,從而恢復歐美文學內涵中的本來面目。

二、實際上,從整個歐美文學的發展歷史來看,來源于古希臘—羅馬文化的人文理念和來源于希伯來-基督教文化的宗教理念都是同等重要的精神力量,他們之間既存在著相互對立又存在著相互融合的關系,它們之間的矛盾運動構成了歐美文學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古希臘文學中,其人文理念和宗教理念是融為一體的,古希臘宗教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僅僅是通過嚴格的宗教儀式和刻板的教規來進行宗教活動的,它是通過最富有人文色彩的文學形式來表達深厚的宗教理念和實現宗教沉思的。從文學的角度上說,古希臘文學諸樣式表達的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精神狀態,具有純審美的性質,古希臘文學中對世俗生活的熱愛,對英雄主義行為的由衷崇尚,以及對自身命運的嚴峻思考,無不顯示出古希臘文學關注人本的特點。從宗教的角度來說,古希臘文學表達的是從母權制向父權制的過渡過程中確立父系血緣和社會關系的宗教理念。

古希臘人確立父權制的過程,不像其他民族那樣完全靠教義、宗教儀式和禁忌來強制實現的,而是通過藝術的方式,在充滿審美特質的氛圍中自愿去認同這種新制度和新血緣。由于古希臘人的宗教理念是一種智慧活動,因而它很快演變為哲學上的唯靈主義和懷疑主義,古希臘哲學上的唯靈主義是日后與猶太教進行融合的精神基礎。而古希臘另一種人文理念由于缺乏崇高、神圣的宗教理念的支持,就逐漸退化為單純的享樂主義。古希臘人的享樂主義在人文和宗教交織的時代還具有高貴和浪漫的性質,但到了古希臘社會后期,這種享樂主義就變成了肆無忌憚的情欲泛濫。而古希臘社會的直接繼承者--古羅馬社會則把這種情欲泛濫的享樂主義推向了極端,從而導致了古羅馬社會的全面腐敗和虛偽。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基督教就作為古羅馬社會享樂主義的拯救者的姿態出現了。基督教雖然長期以來受到羅馬帝國統治者的殘酷迫害,但它肩負的使命卻非常崇高。對于腐敗、虛偽的羅馬帝國來說,基督教最大的使命在于瓦解這個帝國的基礎,以使整個帝國免于更大的墮落。而對于同樣愚昧和野蠻的北方蠻族來說,基督教的救世使命在于對他們野蠻和強悍心靈的馴服和皈依。由于羅馬帝國的瓦解和日爾曼人的大規模遷徙,整個歐洲社會出現了一個權力真空狀態,惟有基督教不僅在原羅馬帝國的土地上發展了強大的教會組織,而且在原日爾曼人的荒蠻之地也發展了自己的組織。

查看全文

圣經對國內外文學影響

《圣經》文學研究是當代國際國內文學研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研究課題,值得引起我們足夠重視。本文就從《圣經》對歐美文學和中國文學的影響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圣經》對歐美文學的影響

歐美文學一向以希伯來文學和希臘文學為其淵源。希伯來文學則以《圣經》為唯一的代表作品。許多歐美一流的作品,無論是詩歌、小說、戲劇或散文,它們的思想感情來源于圣經,它們引證或借用了許多圣經中的語句或典故(梁工,2001)。

1.《圣經》對歐美文學中詩歌、戲劇的影響莎士比亞作品中處處體現著《圣經》的博愛思想仁慈、寬恕和博愛始終是莎士比亞戲劇竭力表現的主題,從而構成了莎士比亞作品鮮明的個性。而《圣經》自始至終也鮮明地貫穿著仁慈、寬恕和博愛的基督精神。這些思想對作為一個真正基督徒的莎士比亞來說,無疑會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彌爾頓的《失樂園》和《復樂園》,這些世界著名詩章,都是從圣經中汲取主題和題材,字里行間處處都交織著圣經的人物及典故。

2.《圣經》對歐美文學中小說的影響《圣經》對歐美文學中小說的創作有巨大影響。如在文學中反復出現的、被無數作家使用的文學原型“替罪羊”就源自一個宗教典故。霍桑代表作《紅字》中的人物白蘭很好地體現了替罪羊原型的主要特征。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全書以宗教的感化為出發點或轉折點,講述了冉阿讓一生在努力行善,舍已為人,以濟貧救困為己任。他的愛無私寬容一直展現在讀者面前,這正是《圣經》中精神的體現。

二、《圣經》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查看全文

多元文化對文學創作沖擊

進入21世紀,經濟、科技以及部分物質文化的發展日趨全球化、一體化。那么,含哲學、藝術、宗教以及倫理文學的精神文化發展是否也會出現一體化的趨同形勢呢?精神文化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否有必要,或者說,精神文化有沒有一定的可能朝著多元化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呢?尤其是與多元化文化緊密相聯的日本文學。

一多元文化的形成

一直以來,歷史的發展是事實多元文化的共同發展,縱觀歷史三千多年,深刻影響人類的不僅僅只有一種文化,而是多種文化同時發生,共同改變著世界的發展方向。為什么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發展到今天依舊具有不可磨滅的生命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保持著對外來文化的友好態度和開放心理。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藝術、文學以及宗教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都受益于印度佛教,而印度佛教在中國也獲得了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歐洲文化之所以到今天依舊生命力旺盛,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大大引進了外來文化,即在豐富自己文化體系的同時,也注入了新的血液。總而言之,一個文化體系、文化寶庫的形成來源于差異中的不同文化,而這些差異又是激發人們靈感和創新力的源頭,它們共同促進了文化的與時俱進和不斷革新。文化的差異成就了文化的多元性,成就了豐富多彩的人類文化。

二日本多元化文化的特點

1日本多元文化里的單一性復合文化對于單一性復合文化的理解可能比較難,但是站在英語的角度去思考可能會比較容易些,也就是日本文化包含于Mono-Bi-Culture。其實,它所包含的內容十分簡單,日本從中國引進了不少先進而堪稱精髓的文化內容,而這也從一定程度奠定了日本文化的基礎,并使其展現出復合性文化的典型性特征。例如:漆器,英文中叫做“Japan”;陶器,英文中叫做“China”。而事實上,無論是漆器還是陶器以及最后日本傳統文化里的漆器技術最初都來源于中國。但是,日本卻將這種復合性文化慢慢地轉變為具有本國特色的單一性文化,以致后來漆器成為日本的國粹。換句話說,日本最終形成的單一性文化最初來源于復合性文化,在后來不斷地加工、消化以及統一的過程中,才逐漸顯露其特色。

2日本多元文化里的南北結構問題日本南北緯度相差大約二十度,因此氣候冷暖懸殊較大,而這也造成了住在南方的人向往北方,而住在北方的人對南方滿懷憧憬之情。這樣的情節在日本一些文學著作中也曾提到過,如中西進的《日本文化的南北結構》。而《奧洲小記》這篇著名游記所闡述的正是南方人對北方在精神上的向往、追求與探索。日本風土本身就有著不一樣的南北結構差別,因此在日本文學理念里,也存在著南方和北方兩種因素;但它拒絕單純于北方,抑或是純粹于南方這樣單一的精神追求,而是南北方兩者的高度結合。在中西進的《日本文化的南北結構》里,在北方誕生的平田馮嵐從師于南方的本居宜長,他一直抱著敬仰的情懷,但在其靈魂深處卻有著不一樣的理念,甚至完全相反。在本田宜長眼里,可悲的是死亡,但其擁抱的是以人為本的處事觀念。值得一提的是,中西進認為,文學家的出身地不是一個絕對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一個人的靈魂,一個人精神的歸屬點。

查看全文

英美文學教改與策略

全球化是指國家及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在全球范圍內相互聯系、交織、融合的狀態與過程。換言之,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突破國家與地區間的疆界,建立起全球性普遍聯系的狀態與過程即可稱之為全球化。“在全球的文化信息氛圍中,各個民族和國家的成員得以享受屬于整個地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雖然人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持了各自民族和國家的特性,但經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已相互融合為一個整體,使一種超越國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全球性文化存在于世。”[1]在經濟、政治、文化全球化發展成為時代背景的今天,探討全球語境下的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改革,聚焦人文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大綱》對英美文學教學宗旨做出了明確的定位,即幫助學生細致、透徹地了解西方思想與文化的發展脈絡、明確英美文學產生與發展的淵源,從而提高學生對語言的認識能力與應用能力,幫助他們提升文學修養、拓寬思路、激發靈感,在啟迪審美意識的同時,鍛煉其對語言的敏銳性,最終使學生的人文綜合素養得到提高。通過對大綱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人文綜合素養的提高是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的根本目標。全球化語境下傳統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無法適應新的時代特點,不能完成大綱的要求。因此,為更好地實現這一要求,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就變得尤為重要且勢在必行。

近些年來,高校英美文學課的教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批優秀的教材和教輔材料在全國范圍內出版,很多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也得到了廣泛地運用,學生的審美水平與閱讀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教學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在以往的英美文學教學中,教師不僅常常將一般性閱讀的講解方法,如主題主旨分析法、逐字逐句講解法運用在文學閱讀課之中,而且傾向于將自身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傳授給學生,并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傳統的英美文學教學既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也忽略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感受,既無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綜合素養,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正如歐美文學研究專家張中載教授所指出的,在當前形勢下,外語教育應重視人文修養和人文關懷。值得注意的是,教學中英美國家歷史、地理、文化背景知識導入的不足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受困于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無法獲得深入、多維的理解。而施教主體在文化心理、文化心態和文化視野上的封閉性與狹隘性正是導致這種文學“自閉”癥結的原因。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使學生對于英美文學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無法從宏觀上來理解文學,無法將英美文學與他國文學和文化聯系起來,從而使高校英美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停滯不前,無法做出更大的突破。[2]除此之外,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夠;文學教學中忽視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教材多樣性與多元性的匱乏;教學手段單一;文學講解缺少對文藝批評理論的導入等都是影響英美文學教學質量的問題。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跨文化交往頻繁與深入。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為應對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師應采用語篇分析理論、讀者反映理論等后現代教育理論來指導英美文學教學。將語篇分析理論引入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不再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去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識、寫作手法、篇章結構與主題思想,與作者進行積極雙向的交流。語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文章整體入手,從理解整篇內容,到分析句際、段際的關系,找出主題思想與重要信息,再到對長、難句進行語法分析與訓練,幫助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掌握語言現象所體現的交際功能。

讀者反映批評理論強調讀者個人的創造性闡釋在文學批評中的地位,認為作品的意義實際上是讀者的“創造物”。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的引入,使得教師、作品與學生三者間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通過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的指導,學生被確立為教學的中心,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拓展知識的有效平臺,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也得以在角色的轉變中,實現“引路”、“開竅”的教學職責。除此之外,針對全球語境下的傳統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我們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重視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文學欣賞是讀者與作者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它需要讀者的積極響應。使讀者既能領會作品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又能洞察其中包含的社會、文化意蘊,最后完整地認識與把握修辭風格、創作手法才是文學審美的最終目的。此外,從某種意義上講,讀者情感的投入程度直接影響著其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因此,文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與提升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并指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找尋文本意義,幫助他們在發現與創造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豐富的感知能力與想象能力;同時傳授易于掌握的批評方法,引導其進行文學批評與分析,從而增進其對文學欣賞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語境新形勢下,學習者才是教學和研究的重點,施教者只不過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以及信息的給予者。這一點對英美文學教學極具指導意義。英美文學教學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踴躍討論,積極交流。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英美文學的動力才會隨之增加。第二,按照文學體裁的不同,高校英美文學課應該由教師進行分類授課。英美文學課程具有內容龐雜、體裁多樣的特點,這就對任課教師授課的靈活性提出一定的要求。目前,大多數的教材均采用將詩歌、小說、戲劇等不同體裁的內容混合編寫的方式。這種教學內容的編排方式雖然可以使學生較為綜合地接觸全面、大量的信息,但卻會造成教學線索模糊、結構松散等問題,因而不僅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梳理與記憶,也限制了教師專長的發揮。英美文學教學中,教師可大致按照詩歌、戲劇、散文和小說這四種文學體裁進行分類教學。采用教師分類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條分縷析地掌握每一種文學體裁,而且能夠較為系統地完成整個文學課程的學習,同時也利于教師專業特長的發揮。第三,英美文學課的教學應與英語專業其他課程教學適當結合。

長期以來,英美文學的授課與其他課程相脫離,這樣既無法實現資源與信息的共享,也為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帶來困難。作為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英美文學課程應當與英語專業其他課程的教學融會貫通。文學的講解離不開歷史、社會、文化因素的考量。例如,英美文學史的講授實質上與英美概況課程中的一部分內容密切相聯。因此,如果能將英美概況課程的內容融于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之中,對歷史背景和文學創作進行有效的整合講解,課堂教學將突破文學領域的限制,實現其在歷史學、人類學、政治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延展。不僅如此,文學作品的學習更可以為口語、閱讀、寫作和翻譯的訓練提供行之有效的題材和內容。文學與口語的結合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而且能夠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文學與閱讀的結合,既可以針對學生的閱讀速度進行訓練,也能夠使其領略到優秀作家風格迥異的創作風格;文學與寫作的結合,將幫助學生在文本理解與書面表達上獲得雙贏;文學與翻譯的結合,將使學生感受到純正的英語文學作品的文字魅力。

英美文學與英語專業其他課程的有機結合將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有助于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宗旨。最后,將多媒體引入傳統教學過程中是改革英美文學教學的必經之路。采用各種文字、聲像、圖片信息輔助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通過多元識讀的方式幫助他們對作品中滲透的智慧、情感與美學思想做出更充分的體會與領悟,進而有效地改善教學效果。[3]同時,多媒體輔助教學一改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演示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則獨立思考,積極討論,主動參與。這樣,不僅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了發揮,而且學生的主體思考能力與自主學習也獲到了培養與實現。除此之外,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加快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英美文學課上,為學生播放與文學作品相對應的影視作品能夠幫助他們掌握人物關系與故事脈絡,但影視作品中包含了較多的主觀因素,導演與演員對原作品會有不同的闡釋與演繹。因此,教師在挑選教學資料時應注意其觀點與視角的客觀性。隨著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及教育應用,數字學習和移動學習將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這將使教育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師面臨著對其原有角色的巨大沖擊和挑戰,急需完成角色的轉變與重塑。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課作為我國高等院校英語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主干課,其開設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英語國家各個時期、不同流派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進行閱讀、理解和分析,使學生獲得包括想象、創造、觀察、思辨、表達、分析判斷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進而提高其綜合素質。[5]傳統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是制約高校英語專業教學改革,限制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關鍵。因而,為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將后現代教育理論引入傳統英美文學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增加對文藝批評方法的介紹,按文學體裁實行教師分類教學等策略的實施已勢在必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