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意識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15:02: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歷史意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歷史意識

歷史意識與初唐文學

研究初唐文學,有一個基本事實是不容忽略的,那就是初唐一直沉浸在濃郁的歷史意識中。從修史過程中的參與,讀史、論史中的影響,到歷史意識的滋生和強化,無一不與文人密切相關,歷史意識與文學意識就這樣悄然走到了一起。初唐的修史分為修“國史”和修前代史,在所修的前代史書中,僅列進清人所謂“正史”《二十四史》的就有“六書”、“二史”共八部史書,占全部正史的三分之一,也占了唐前十五史的一半以上。但更引人關注的不是這些,而是參與修史之人。據《唐會要》卷六十三、六十四統計,從高祖起、迄睿宗止,時間約近百年,參與修史者就多達67人,帝王后妃尚不在內①。這67人中,有48人在《全唐詩》和《全唐文》存錄下了作品。另外,據新、舊《唐書》《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等考察,其中絕大多數的人原本是有文集的,文集規模還相當可觀,在10卷以上的有陳叔達、令狐德棻、顏師古、孔紹安、蕭德言、魏徵、李百藥、岑文本、許敬宗、褚遂良、來濟、劉子翼、李義府、薛元超、上官儀、崔行功、李安期、于志寧、李敬玄、徐彥伯、崔融、徐堅等,有的多達60卷以上(如顏師古、岑文本、許敬宗、崔行功、崔融等),更多的甚至超過了80卷(如《許敬宗文集》)!煌煌巨著,熠熠生輝,其中不乏像魏徵、李百藥、上官儀、崔融這樣一些在文學史要專門寫到的名家。有關史傳中也一再稱道這些人的文學才能,說他們“好屬文”、“能詩文”、“善文”、“善文詞”、“解屬文”、“善屬文”、“善綴文”、“有文詞”、“能詩”、“工詩”、“工五言”、“以文藻知名”、“文辭雅美”、“以詩酒自適,尤長五言”、“以文翰見稱”“、文學宏奧”,等等。雖然從史家的角度來看,這些并不值得稱道,其所修史書也因此備受詬病,批評者說初唐“史官多是文詠之士,好采詭謬碎事,以廣異聞;又所評論,競為綺艷,不求篤實。”(《舊唐書》卷六十六《房玄齡傳》)“專尚虛辭”,“作者皆當代詞人,遠棄史、班,近宗徐、庾。夫以飾彼輕薄之句,而編為史籍之文,無異加粉黛于壯夫,服綺紈于高士者矣”(《史通通釋》卷四《論贊》)等,都頗中肯綮,但從文學的角度看,這種史學家具備文學家的素養、文學家具備史學家的知識背景的情況卻又成就了文學的特殊意義,從此處正可以看出初唐歷史與文學互動與滲透的最為微妙的動態關系。讀史和論史也是同樣值得關注的現象,因為它涉及的人群更為龐大,更為廣泛。初唐人篤好歷史的熱情是前所未有的,上至君主大臣,下至文人學士,讀史、論史蔚成風氣,特別是在太宗、高宗時期,差不多已經成了當時人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王績曾向陳叔達借讀《隋紀》②,唐太宗曾將荀悅所撰的《漢紀》賜給李大亮,李綱曾讀《后漢書》,顏師古注《漢書》,章懷太子李賢招集學者注《后漢書》,李善撰《漢書辯惑》,郝處俊尤嗜《漢書》,徐堅曾受命“刪改《唐史》”,王勃九歲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以摘失。[1]此類甚多,不勝枚舉。除了讀史、注史,還有評史、論史。王績、陳叔達書信往來討論史書的問題,盧照鄰、王勃有《三國論》,宋之問有《在桂州與修史學士吳兢書》等。唐太宗對歷史的興趣可謂前無古人,對歷史的熟稔程度足以令人驚嘆。在《修晉書詔》中,他曾對前代所存十八家《晉書》一一點評,這些評論雖然未必盡善,但絕非懸空虛擬,是真正讀過之人才說得出的。翻檢唐代文獻,評史、論史的場景隨時可見,皇帝論史,大臣論史,朝堂上論史,宴飲時論史,君臣之間論史,臣僚之間論史,帝王訓誡皇子皇孫時論史,連后宮中嬪妃也常常以史為說①。修史、讀史、論史的結果,是初唐歷史意識的滋長和強化,在初唐人心目中,史的地位神圣而不可動搖。有兩件事情可以說明歷史意識對當時人的影響:一件是關于唐太宗的,太宗想看當朝起居注里怎么寫自己,不敢直說,只好打著“用知得失”的幌子向史臣求情。另一件是關于張說的,張說在張易之、張昌宗威逼利誘下,差一點作了偽證誣陷魏元忠,幸得宋璟、張廷圭、劉知幾等人勸誡提醒,才不至鑄成大錯。多年后張說已為玄宗宰相,見史臣實錄,欲“刪消數字”而不可得。[2][3]兩件事情中的主角,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宰相,劉知幾等人竟能以“無污青史”這樣的理由勸止了張說的同流合污,而張說竟然以一次并無實際行動的猶豫而永遠帶上了歷史的污點;唐太宗更是以九五之尊,三番五次,口吻幾近哀求。這一切所為何來?如果不是看重史的褒貶,作為帝王和宰相的太宗和張說還會不會如此緊張不安?如果不是強烈的歷史意識深入人心,還會不會在意史官的記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不難推想,在如此濃郁而強烈的歷史意識下,初唐文學想不受歷史的影響,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歷史意識無聲地浸染著初唐文學。首先是文學中表現出了強烈的史鑒意識,特別是政論文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因為初唐君臣在平素的政治生活中就是經常援史為例,到論政、議政提筆而為章表疏奏時,自然而然也是以史為說,這些都無庸細論;不過這些政論文的思維方式卻值得注意,比如魏徵《論時政疏》第三疏中的一段文字:且我之所代,實在有隋。隋氏亂亡之源,圣明之所臨照。以隋氏之府藏,譬今日之資儲;以隋氏之甲兵,況當今之士馬;以隋氏之戶口,校今時之百姓,度長比大,曾何等級?然隋氏以富強而喪敗,動之也;我以貧寡而安寧,靜之也。靜之則安,動之則亂,人皆知之,非隱而難見也,非微而難察也。然鮮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車之轍何哉?在于安不思危,治不念亂,存不慮亡之所致也。昔隋氏之未亂,自謂必無亂;隋氏之未亡,自謂必不亡,所以甲兵屢動,徭役不息。至於將加戮辱,竟未悟其滅亡之所由也,可不哀哉?[4]在這里,強烈的史鑒意識已經取代了所有其它理性的思考,使一切判斷都變得如此簡單而清晰:一切都從現實出發,歷史不過是用來照亮現實的一面鏡子。隋之亡、唐之興是否還有其它更為深刻的原因和理由?只要和現實無關,那就無關緊要。這種直觀而醒豁的歷史思維方式被唐初君臣運用得十分嫻熟而有效,自然也成了唐初文人創作時最為突出的思維方式。讀魏徵的《論時政疏》《論治道疏》《十漸疏》,馬周的《上太宗疏》《陳時政疏》、孫伏伽《陳三事疏》諸文,無不如此。其實不僅文如此,詩也一樣。唐太宗曾“為詩一篇,追思往古理亂之道”(《貞觀政要》卷三《任賢》),又有《詠司馬彪〈續漢書〉》(見《全唐詩》卷一),詩歌成了另一種論史的形式。他的《帝京篇十首》組詩,其實也是這種史鑒思維的產物。組詩序中說得非常清楚“:以萬幾之暇,游息藝文”,意欲“觀列代之皇王,考當時之行事”,弄清“以人從欲,亂于大道”之理,進而約束自己的行為。整組詩都是在這種思維方式中展開,處處是今與古的對比,歷史確實像一面鏡子似的照見了眼前的是與非:帝京的雄壯綺麗,寫的是“麟閣之可玩”,這是在與“江海之濱”“、山陵之間”的游樂相對比;禁苑追逸趣,是與周穆王的“萬里賞瑤池”相對比;翠渚蘭橈,是與漢武帝的汾河宴樂相對比;建章歡賞,是與懸圃對神仙相對比,最后又總攬歸于正道。從這組詩來看,詩人的內心是約束的,而不是放縱的;是抑制的,而不是無所底止的。不過,細加考較,初唐文學歷史意識的表現并非一律,而是既有題材、體裁、作家之不同,更有時代之變化。

從變化的角度來說,大致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高祖、太宗時期),政治、歷史、文學三位一體,政治在歷史視域中展開,發而為文學,所以文學就兼具了政治和歷史的雙重品格:歷史作為現實的隱喻而出現在文學里,文學則借助于這一隱喻強化了自己與現實政治的密切關系。以詠史、懷古詩為例:王珪《詠漢高祖》寫漢高祖乘運躍麟,貴有天下的故事,李百藥《謁漢高廟》寫漢高祖“干戈革宇內,聲教盡寰中”的豐功偉業,都分明有唐初開國君主的影子;魏徵《賦西漢》寫楚漢爭霸天下,王珪《詠淮陰侯》借詠韓信來隱喻現實,這些詩或頌美,或批判,或慷慨,或憂懼,在歷史的隱喻中展開了文學的現實政治思考②。后期(高宗、武后至中宗、睿宗時期)是前一時期的延續,但又有了許多新變。其新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仍以詠史、懷古詩為例:其一,前期的詠史、懷古詩與政治密切相關,無論是頌美新王朝,還是諷諭政治,抑或是感慨、憂懼,無不與詩人那段興亡的經歷聯系在一起,與現實政治相關,以史為鑒的意識是自覺而強烈的,所以他們的創作與其說是文學的,倒不如說是政治的或歷史的更恰切些。但是進入后期就不同了,詩人有意無意間將歷史興亡之感從政治領域引向文學領域,史鑒意識在悄然褪色,感傷的情態有增而無減,并在與政治的疏離中逐漸為文學的或審美的品味所取代。舉一個細節就可以說明這兩個時期的區別:前期的詠史、懷古詩也有感傷,也有文學性的描寫,但是幾乎無一例外地表現了對歷史興亡原因探求的強烈欲望:王珪《詠漢高祖》寫漢高祖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為“運”(“乘運以躍鱗”),二是因為兵(“手奮三尺劍”),三是因為秦“無道”(“西滅無道秦”),四是因為有一群文臣武將(“爪牙驅信越,腹心謀張陳”),如此看去,這分明是史論,哪里還像詩?但到了后期,類似的思考逐漸減少,悲劇感、幻滅感、凄清氛圍、感傷情調,這些審美因子和文學成份成了詩之核心,也成了詩人情之所鐘“:舊國有年代,青樓思艷妝。古人無歲月,白骨冥丘荒。……嘆世已多感,懷心益自傷”(劉希夷《蜀城懷古》)“,歲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傷。北邙是吾宅,東岳為吾鄉。君看北邙道,髑髏縈蔓草”(劉希夷《洛川懷古》)。文學意味都是很濃的。

在觀照歷史中,他們有意識地去突出其變化,使前、后相形,構成強烈的對比,造成震撼心靈的效果,如吳少微的《過漢故城》,寫漢高祖打下天下后是“何其赫盛隆”,但衰落時卻是“馀基不可識,古墓列成行”了,一詠三嘆,悲愴感傷。李嶠的《汾陰行》(《全唐詩》卷五十七)也是如此,盛時的“賓延萬靈朝九戎”和衰時的“千齡人事一朝空……壇場宮館盡蒿蓬”構成強烈對比,然后以濃郁的筆調寫出詩人的感傷來:“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詩以賦的筆法來寫,極盡排比鋪飾之能事,情調凄涼而又不失華美絢麗。其實排比鋪陳的賦法幾乎成了引領文學走出政治泥淖的最典型手法,像駱賓王的《帝京篇》、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王勃的《臨高臺》、宋之問的《謁禹廟》、徐彥伯的《比干墓》等。因為在這種反復吟唱、不斷咀嚼中,悲劇才超越了功利,審美才得到了升華。其二,將詠史、懷古與個體生命聯系起來,詠嘆身世,抒寫抱負,感慨遭遇,承繼的是左思《詠史》的傳統。①這可以盧照鄰、陳子昂等人為代表。盧照鄰《詠史四首》分詠漢代四個人物:季布、郭林宗、鄭太、朱云,此四者,皆非常之人也,而為詩人所心折:“凜凜千載下,穆然懷清風”,詩中再三致意焉。既是吟詠歷史,又是自詠懷抱。如果說盧照鄰詩中所顯示的是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力量的話,那么,當陳子昂登上薊丘覽古時,觸目所見,感發更多的則是無奈、幽怨和惆悵“:南登碣石坂,遙望黃金臺。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霸圖悵已矣,驅馬復歸來”(《燕昭王》)。這些與前期相區別的新變也透露出盛唐詩的一些消息。

歷史既是時間和空間上的存在,又是生命主體的存在。因此,在歷史意識滋乳下的初唐文才學表現出如此濃郁的時空意識和生命意識。詠史、懷古以及登臨、攬古等類型的詩歌自不必論,即使在其它類型的詩歌中,這一意識也普遍存在。比如唐太宗,總是將詩意的空間置于歷史的時空里,詩人身在唐初,而詩思卻回溯到遙遠的歷史深處,一些歷史場景和歷史傳統的典型記憶,唐堯、虞舜、周文武、漢高祖等前代帝王的形象,隋唐之際的戰爭場景等,總是很清晰地出現在詩里。在初唐另外一些詩人身上也是如此,“懷古空延佇,嘆逝將何言!”(劉孝孫《早發成皋望河》)這是在行役中的生命感慨“;蓬閣桃源兩處分,人間海上不相聞。一朝琴里悲黃鶴,何日山頭望云?”(李嶠《送司馬先生》)這是送別詩中的時空意識;“幸以知音顧,千載有奇聲。”(劉孝孫《詠笛》)這是在詠物詩中的時間意識。還可以舉一些極端的例子,比如奉和應制詩,這是歷來被文學史家看成是最為應景的文字,即使在這些最為應景的文字中,也經常以時間為說“:一奉章臺宴,千秋長愿斯”(袁朗《秋日應詔》)、“愿奉光華慶,從斯億萬年”(魏徵《奉和正日臨朝應詔》)“、幸因千里映,還繞萬年枝”(上官儀《詠雪應詔》)。雖然這些詩不過是游宴享樂中的文雅點綴,難免頌圣、諂媚的嫌疑,但是時空意識的加入畢竟使它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功名意識可以說是生命意識的另一種延伸和表現,歷史意識的覺醒和增強必然引動功名意識的覺醒和增強。正因為如此,在初唐文學中“,立功”、“勒石”、“揚名”“、不朽”這樣一些字眼兒才會出現在幾乎所有文人的筆下:“道契君臣合,時來名位張”(王珪《詠淮陰侯》)、“會勒燕然石,方傳車騎名”(竇威《出塞曲》)、“卒使功名建,長封萬里侯”(張宣明《使至三姓咽面》)、“二庭無歲月,百戰有功勛”、“何言投筆去,終作勒名回”(沈佺期《塞北二首》其一、其二)。尤其是初唐四杰,立功不朽、名垂青史的價值取向已經刺激得他們熱血沸騰,王勃說:“此仆所以撫窮賤而惜光陰,懷功名而悲歲月也。”(《思春賦》)楊炯說:“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出塞》)盧照鄰說:“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詠史四首》其一)“榮”者非他,青史留名之謂也。“名與日月懸,義與天壤儔。”(其四)不但令人想像所詠古人風采,也令人想像詠詩人的慷慨心志。駱賓王內心躁動不安,強烈的功名心和不得一伸的壓抑使他幾乎垮掉,這也是四杰中表現得異常突出的一個,他在賦里說:“所恥者沒而無稱,所貴者存而不朽”(《靈泉賦》),詩中的功名意識更是俯拾即是“:釣名勞拾紫,隱跡自談玄”(《敘寄員半千》)、“勒功思比憲,決略暗欺陳”(《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強烈的功名意識也波及到唐太宗身上。身為帝王,人們不會把功名意識和他聯系起來,但在太宗的詩文中,“功名”二字卻是常不離口:“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飲馬長城窟行》)“、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賦尚書》),這里面既含有當下的榮耀,也有對歷史的敬畏。其實對功名的重視遠不止初唐,這已經成了整個唐代的普遍價值取向。如李白《長歌行》“: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高適《薊門行》“: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杜甫《前出塞》“: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白居易《浩歌行》:“朱顏日漸不如故,青史功名在何處?……功名富貴須待命,命若不來知奈何。”聶夷中《短歌行》“:古人恥其名,沒世無人知。”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都是以“名”為說。雖說立功、立名在古代具有普遍性,但是如此廣泛而又集中地出現,還是不能不令人關注。這是歷史意識對初唐文學影響的另一個表現。四歷史意識對初唐文學的影響當然遠不止此,下面再以詩歌中的“高臺”意象為例作一些補充。在唐初君臣的詩歌中“,高臺”意象密集出現。這些“高臺”意象大致有兩種,一種主要發生在高宗、武后和中宗時期,多出現在游賞宴樂奉和應制一類詩里,而以上官儀、沈宋、李嶠等人為代表,如“峻雉聆金柝,層臺切銀箭”(上官儀《奉和潁川公秋夜》)、“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層臺”(李嶠《秋山望月酬李騎曹》)、“嶺上樓臺千地起,城中鐘鼓四天聞”(沈佺期《從幸香山寺應制》)。此類“高臺”意象只是顯耀帝京奢華壯麗的一種手段和方式,表達的是對太平盛世的頌美,并不具有更深刻的內涵。另一種“高臺”意象則不同,主要出現在“臨高臺”的詩意中“,高臺”或者為詩人登臨之處,或者為詩人書寫時所處的虛擬視角。這是最值得重視的一種“高臺”意象,四杰、陳子昂等人可為代表。這一類“高臺”意象有兩點非常突出:一是開闊的視野,二是和歷史的密切關系,如陳子昂《春臺引》:“懷宇宙以傷遠,登高臺而寫憂。遲美人兮不見,恐青歲之遂遒。……群仙去兮青春頹,歲華歇兮黃鳥哀。富貴榮樂幾時兮,朱宮碧堂生青苔,白云兮歸來。”又如王勃《臨高臺》,寫得更為酣暢淋漓“: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瑤軒綺構何崔嵬,鸞歌鳳吹清且哀。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斜對甘泉路,蒼蒼茂陵樹。高臺四望同,佳氣郁蔥蔥。紫閣丹樓紛照耀,璧房錦殿相玲瓏。

查看全文

初中歷史情感意識的培養

一、情感意識的涵義分析

情感意識指的是情感程度,重點涵蓋人的榮譽感、美感、道德感等。情感意識也是人以情感作為視角評價與理解一系列的社會、自然現象,也就是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體現出的情感。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文本中的一些事例可以讓學生的心理世界與情感出現改變,從而推動學生逐步地確立意識形態、發展思維能力,學生可以結合這一系列的事件與歷史人物實現自身榮譽感、美感、道德感的健全。從本質上來講,這都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總之,結合初中歷史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對策

1.真正地轉變教學思想。一是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情感要素,協調好認知教育跟情感教育之間的關系,積極地發現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真正地改變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二是歷史教師的情感素質也會深深地影響到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為此,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質,實現自我宗教感、道德感、美感的提升,從而為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和做好示范。2.更加科學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應當選用合理與科學的教學模式。一是教師應當立足于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我國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都涵蓋于初中歷史教材中,像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孟子的威武不屈、岳飛的精忠報國,等等。教師在講解這一系列內容的情況下,應當結合這一系列歷史人物的事跡,讓學生的內心受到感染,以使學生感受到高貴的美感,從而以他們作為榜樣。并且,透過這一系列的歷史事件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二是應當以正確的方法與觀點看待歷史事件。歷史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并且,教師應當指導學生以正確的方法與觀點看待社會問題,像是李世民概況了隋亡的經驗,明確了務必有危機感,從而使“貞觀之治”出現。三是教師應當營造相應的歷史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應當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營造歷史情境,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甲午中日戰爭的過程中,能夠為學生播放影視《甲午風云》,以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清朝的沒落,讓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四是教師應激勵學生觀察歷史與調查社會。學生在觀察歷史的基礎上,可以感受到歷史帶給自身的真摯體會,像是在參觀歷史博物館中能夠銘記國家的屈辱歷史,這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視野的拓展。五是組織歷史辯論賽。結合辯論活動,可以使學生對歷史問題持辯證的觀點,從而更加清楚地把握歷史。3.實施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來講,需要盡量地使歷史教學課堂變成一種學生豐富的人生感悟、快樂的情緒生活。高尚的道德生活。一是教師應當提升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教師的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的語言應當具備形象、生動的特點,從而讓學生迅速地融入到歷史教學情境中。二是教師應當靈活地設計問題教學情境。教師應結合教學課堂的改變,適宜地設計有效的歷史問題教學情境,以使學生完全地滲透到歷史教學的氣氛中,以情境活躍教學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情感感悟。對于歷史問題教學情境的創設來講,能夠跟實際生活相聯系,以再現教學情境,也能夠通過實物對情境進行演示,還能夠通過歷史人物的扮演與圖畫等形式再現教學情境等。倘若使學生融入到歷史中,做古人所做、思古人所思,那么就能夠讓學生全面、系統地探究歷史,最終拉近歷史跟學生間的距離。三是教師應當選用適宜的歷史教學片段來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像是教師在講解岳飛抗金的過程中,在介紹到岳飛打敗金兀術而乘勝前進的情況下,學生會歡呼雀躍,而在介紹到岳飛被迫班師回朝而葬送抗金好形勢的情況下,學生會感覺悲痛和發出遺憾。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一切以及一切為了學生”,缺少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為了完善學生的人格,有效地統一學生的價值觀、學習態度、情感等,務必真正地轉變教學思想,更加科學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以及實施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只有如此,才可以實現學生文化素養、人性、人格的升華,激發學生的學習技能,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體現初中歷史教學中“學史明智”和“以史為鑒”的教學宗旨。

查看全文

初中歷史公民意識教育論文

公民意識是現代社會意識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不但對經濟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等起著重大的促進作用,也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中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亟待加強對中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歷史教育是公民意識教育實踐的重要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必須深刻意識到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進行歷史課堂的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為新時代培養更多的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在中學教育中,歷史學科借助本身的特點和性質,成為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途徑。新課標就明確提出,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是時展和社會前進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歷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對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課標在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中,包含公民價值在內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地位日益凸顯。如今,各國普遍把歷史教育作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圖通過歷史學習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環境的各種形態,理解不同階段的人類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義,以及作為有形的和無形的人類文化遺產對現今社會發展的影響與價值,并由實際生活去體驗群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以養成新時代公民的人類情感和社會責任感、參與能力與自信力。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公民意識的養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公民意識教育是現代學校歷史教育的重要功能,讓學生對公民資格、公民權利和義務等相關內容有深刻認識,以及擁有作為現代公民所應具備的行動能力,是歷史教育肩負的重任。直面公民教育的初中歷史教學,必須以歷史為依托,通過創設各種歷史情境,設計探究問題,鼓勵學生參與活動,培養行動能力。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教育呢?

一、以歷史教材和公民意識教育的結合點為抓手

每學期開始教師應認真分析、全面把握初中歷史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公民教育素材,找到歷史教材和公民教育的結合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緊扣兩者的“結合點”,精選典型、生動的案例或活動,力求使滲透的內容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能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達到理想的目的。歷史學科內容豐富,貫穿古今,涉及中外,歷史教育需要有個大視野。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圖書館以及網絡資源,搜集歷史圖片及音像資料,廣泛涉獵,以增加知識面,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理解社會的能力,這對學習歷史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實踐公民意識教育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歷史學習為契機,豐富歷史知識,培養人文意識,從而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教師還應通過合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歷史活動課來充實公民教育的內容,促使學生公民意識的養成。

二、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氣氛

課堂中師生民主平等的關系就是現代社會公民環境的縮影。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作為引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并引導學生互助合作,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體會到作為公民享有人人平等的權利,鼓勵他們進行合作。因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問題探究的教學策略,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疑問和想法,使其相互碰撞,最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問題。課堂教學以“問題”為中心,能夠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他們永遠擁有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并養成人與人之間互助合作的意識。

查看全文

歷史意識培養問題分析論文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經50周年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美國歷史學家內文斯(AllanNevins,1890—1971)曾經說過:“人類經過了世界大戰的洗劫,現在正好像一條經歷了暴風雨的大船又再度駛向一個未知的大海。水手們需要觀察星座,校正航向,而歷史學與歷史教育正是懸在天上的星座。”50年過去了,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不禁要問:歷史學和歷史教育是否成了“懸在天上的星座”,起到了校正航向的導航作用?作為一名歷史教育工作者,是否充分注意到并發揮了歷史教育的功能?本文不可能全面地討論這一問題,僅就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談談自己的看法與認識。

意識,是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指觀念中對現實的再現能力,同時也指這種再現在它的不同水平上的特殊形態。在心理學上,則指心理發展的最高階段,是人類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歷史意識,即是人們對歷史事實、觀點、理論的再現能力。這種再現,是在時間與空間的變化中進行的,是與現實社會生活相聯結的。學習歷史,接受歷史教育,應置身于人類歷史長河中體驗,考察演進的社會,并不斷與現實對話,不斷從現實中尋求歷史規律的延伸軌跡,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與把握現實社會的變革。因此,有的學者認為“歷史意識是將過去、現在以及將來之企望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心靈活動。”〔1〕

歷史教育中歷史意識的培養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各國的歷史教育目標中,均注意到歷史意識的培養問題。由國家教委頒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用)中明確指出:“歷史教學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進行國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著積極的作用。現實是歷史的延續,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來。”并規定要“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各有關部分將這一總的指導思想列入思想教育或能力培養的要求。如對中國近代、現代歷史的教學提出“要引導學生向前看,使他們認識到堅持社會主義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以及“能運用所學的中國近代、現代歷史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正確觀察和認識當前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世界歷史教學中,提出“要樹立奮發向上、積極改革、追趕先進的精神”、“要樹立放眼世界、虛心學習、取長補短的精神”以及“聯系當今世界和社會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問題,運用所學的世界歷史知識,加深理解”等要求。在美國歷史教育目標的構成中,也提出“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思考方法、提高歷史思維能力。通過學習歷史,使學生認識到歷史就是研究連續性和變化性的,對當前和將來的每個問題,也只能以那些在歷史上已發生過的事件和人們的看法為依據,加以理解和認識。這些看法,決定了人們對現實世界發生的事件的認識水平和行為方式”。〔2〕日本的《學習指導要領》提出使中學生“認識各時代對于今日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使之從其所處時代與本地區的關系上去理解現在所繼承的文化遺產,養成愛護和尊重文化遺產的態度”。90年代日本公布新的學習指導要領,其高中歷史課的目標為“加深對我國以及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和生活、文化領域中的特色方面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培養具有對國際社會能主動適應的民主和平的國家與社會的一員所必需的自覺性和素質”。〔3〕可見,各國歷史教育目標均十分重視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這是因為,形成和發展學生的歷史意識,需要以歷史知識為基礎,對過去一無所知,或知之不確,就不可能有歷史意識,或不可能形成科學的歷史意識。另外,意識與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與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是分不開的。同時,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也滲透著思想教育的要求,愛國意識、民族意識、憂患意識、參與意識等等,都是歷史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與實現歷史教育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近年來,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問題也日益引起各國歷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英國李彼得教授等成立了專門小組,連續數年潛心研究并實驗學生歷史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日本西谷稔教授在其1982年出版的《歷史教授學》一書中,專題介紹了1973年的一次中小學生歷史意識調查情況并進行了分析。石山久男先生在其《十五年戰爭教學經驗選》中,介紹高中學生對十五年戰爭的認識時,列舉了大量材料。我國上海的幾位歷史教師在1992年對中學生歷史意識作了調查,寫出了調查報告和論文《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初探》。我國臺灣地區則有黃俊杰教授1982年在一次中學歷史教育研討會上所作《歷史教育與歷史意識的培育》的專題演講。此外還有徐雪霞教授1988年所作的《歷史教科書中歷史意識的分析》等。歷史意識的培養問題之所以會受到普遍的重視,除了其本身在實現歷史教育目標或功能方面有特殊的意義與作用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學生、青年以至整個社會歷史意識的薄弱。徐雪霞教授指出:“教科書的歷史意識被學生接納吸收的程度如何?證之今日青年人與中年人的言行,無可諱言是貧乏的、低落的。在文化上,不知珍惜自身文化,破壞古跡,醉心外來文化而不知取舍;在思想上,臺獨邪說謬行疑惑大眾,擾亂心理;在商場上,仿冒猖獗、套匯移民、惡性倒閉等事例屢見不鮮;在生活上,奢靡浮華無度,居安而不知思危;所見所聞無所認同于炎黃祖先,無所認同于倫理道德。”〔4〕黃俊杰教授在1994年6月的一篇短論中指出:“造成這個時代的沉病的原因不一而足,至為復雜,但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就是:這個時代的人普遍地缺乏歷史意識,他們只生存在‘現在’的此時此地,他們沒有生存在‘過去’的歷史時空之中,他們對于植源于‘過去’與‘現在’的‘未來’更是毫無展望。……由于歷史意識與時間感的雙重缺乏,所以這個時代許多人心胸淺窄,目光如豆”,“究其原因,主要乃是由于這些人在少壯求學時代,未能經由歷史教育而培育他們思考人生問題的時間深度,使他們成為當前‘淺近利益的俘虜’而不自知!”〔5〕從其他幾處調查的情況看亦不樂觀。例如日本石山久男先生關于高中生對“十五年戰爭”(1930—1945年)認識的調查中,157名學生對南京大屠殺表示“知道的”僅48人(31%),“近期才知道的”30人(19%),而“不知道的”有79人(50%);在另一次對88名學生的調查中,對南京大屠殺知道的僅41人(47%):說明這些高中生有一半以上是不了解南京大屠殺的。當被問及太平洋戰爭是何性質的戰爭時,88名學生中認為“日本進攻其他國家的”僅43人,也不到一半,其中竟然有12人(14%)認為是“解放亞洲”或“日本自衛”(各6人)〔6〕。上海某區在對120名高中學生進行調查時,有90人認為歷史是由“英雄和人民共同創造的”(75%),另12人(10%)認為是“英雄創造歷史”,回答“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僅18人(15%)。在被問到歷史發展是否有規律時,雖有79人(66%)回答“歷史發展有規律”,但也有34人(28.3%)回答“有時有,有時無”,有7人(5.8%)回答“歷史發展沒有規律”。在對戰爭問題的調查中,這120名高中生有30人認為正義戰爭的標準是“符合本地區人民利益”(25%),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是“軍事實力”(58人,占48.3%)。在對上海一所市重點中學251名初高中學生進行調查時,學生對歷史文物和遺址的保護意識也有待加強,因為有34%的學生回答只是“不損壞”或“與己無關”。上述情況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極其復雜的。但其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有的是歷史知識的貧乏,有的是歷史觀點的錯誤,有的是歷史評價和歷史考察能力的低下,這些無不說明在歷史教育中重視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已成為提高歷史教育質量,全面實現歷史教育目標的重要課題。

查看全文

初中歷史教學情感意識研究

隨著全國素質教育的深入落實,推動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步伐,歷史教學不再只是重視課本教材內容,更加重視學生情感意識及綜合素養的塑造,為將來工作和生活提供所需能力的儲備。在歷史教學中樹立歷史情感意識,提高學生情商,教學效果比較明顯。當前,素質教育正是要培養既具備知識底蘊的高智商人才,同時也要具備情商處理問題的能力,只有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塑造出全面發展的合格中學生。因此,情感意識培養融入初中歷史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歷史的特點

歷史是有關社會發展規律、人類活動的一門人文科學。初中階段是塑造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通過歷史教學來提高學生素質是初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基礎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素質教育”戰略的全面實施,初中歷史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包含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思想、道德、價值、人生、世界等的理解和總結,是中國人對人類社會中的各種關系的認識和實踐積累。歷史的傳承逐漸形成了被廣大中國人所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例如:楚詞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繪畫、刺繡、剪紙武術等等……可以說,中國歷史滲透進了我們民族文化及重大事件的點點滴滴。歷史學是主觀認識和歷史客體結合起來的,通過歷史的學習,學生可以開闊人生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和自身的智慧。初中學生進行歷史教育,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培養,有利于初中學生探尋思維、開拓精神的激勵,有利于塑造歷史情感意識。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激勵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

1.教師在歷史課堂確定情感意識培養目標。要想有效激勵學生歷史情感意識,需要教師在上課前有意識設定好情感培養目標,確定明確的教學方法及方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情感意識走向。例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預先設定情感教育目標,包括民主主義、愛國主義及情感意識等,借助歷史任務的豐功偉績、精神意志及奉獻精神,激勵學生愛國精神,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中國歷史文化淵源悠久,知得學生們欣賞借鑒,感受文化的燦爛傳承,進而明辨是非,團結有愛,具備衡量問題的道德準線。這種教學目標需要在教材融入釋放,也需要課后結合理論實踐,將理智與情感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2.利用歷史學習興趣,有效培養情感意識。眾所周知,人類學習的源動力來自于對事物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的歷史人物、事件、現象、典故、詩詞、歌曲、數字等等豐富多彩的知識點來激活學生對所學科目的興趣,具備了興趣就會自主探索人物事件的內在關系,進而學習歷史知識,感知歷史中滲透的情感意識。比如:在講授《春秋五霸》時,結合“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和“臥薪嘗膽”等成語故事的講解,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掌握內在關聯,同時還能夠懂得歷史人物處事的情感方式。也會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去追問相關的知識點,進而加強各學科之間知識的相互聯系,提高初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情商發育。這既是歷史知識也是精典的文學作品,更是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重要素材。3.借助初中歷史教學課堂,樹立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初中學生世界觀的培養主要的方式是通過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以及在社會中自身的體驗,尤其是學習歷史教科書中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典型人物、歷史性事件、重大的發明發現,對初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影響最大。初中學生通過歷史教學,可以正確認識世界及各個國家的過去、現在,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有重要作用。千百年來,歷史事件總會一些驚人相似的地方或事件出現,通過歷史的學習和深入分析,可以揭示隱藏在歷史中的許多社會發展奧秘,預測出社會前進的未來方向,這也就是歷史對人類世界觀最大的影響和貢獻。歷史教學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手段,把前人的生活重現在學生的面前,包括歷史中成功的案例和痛苦的失敗,歷史教科書中匯聚了人類寶貴的經驗和才識。比如:在中國歷史的學習時,學生能感受到民族的偉大,同時為那段歷史的輝煌而自豪;每當學到抗日戰爭這部分知識的時候,中國人所遭受的屈辱和迫害可喚醒學生的民族尊嚴;在見證了中共帶領全國人民走向小康社會的時候,便進一步堅定了學生愛國的信念,激發學生珍惜現在生活、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情感。

初中歷史教學對提升素質教育質量起到積極作用,面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全社會都必須意識到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的重要性,這正是在塑造學生情感意識的關鍵。在教學活動中,需要老師多準備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來吸引學生,培養對歷史學生的興趣,有意識的激發情感意識,提高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查看全文

初中歷史教學對情感意識的培養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開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為其質量提供重要的保障。要同當下的社會進行充分的結合,在更大程度上滿足社會發展過程中提出的需求,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主要包括高素質、高情商、高人際交往能力等。對于學校來說,承擔著非常重大的責任和義務,必須要重視目前國家和社會所需人才的培養,與時代的發展進行相應的結合,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同時,對于學生的情感意識的培養也需要做到足夠的重視。本文對初中歷史教育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必要性進行了相應的闡釋,提出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感意識;培養;策略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其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下,對于我國的教育工作來說,其主要的目標已經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從重視學生的高技能和高智能的培養擴展到了學生的情感意識的培養,這與當下的時展是相適應的。在此情況下,對于初中歷史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對教學大綱有一個全面、有效的掌握和了解,對學生的情感意識教育做到足夠的重視,同時,對教育和情感教育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科學的認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意識培養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進行,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學的目標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需要與時代的發展進行充分的結合,對學生的情感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對于目前我國的教育來說,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具備綜合素質,并且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所以,歷史教育的目標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當下,需要對學生的歷史知識數量進行相應的豐富,不斷拓展其知識面,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唯物主義精神,為學生提供重要的幫助,引導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歷史觀等。在現代教育中,對學生的情感意識進行充分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兩者之間的契合度不斷提高,是教育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和趨勢。在學校的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情感意識的培養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保證。歷史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主要包括時代感和故事感等,正是因為這些特征的存在,非常容易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經受了無數的事情,多種感情交織混雜,在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等的培養過程中,這些情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是其至關重要的素材。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意識培養的對策

查看全文

初中歷史求真意識培養策略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規定初中歷史教學“以普及歷史常識為主”[1],但引領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也是歷史教學的應有之義。歷史的價值在于對過去的反思、在于對以往的借鑒,而反思或借鑒的前提應是對歷史的真實解讀。如果我們所學習的歷史喪失了真實性,那么史學教育的價值便會大打折扣。所以對歷史的學習或教授而言,真實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求真求實都是歷史研究的底線,歷史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接近歷史真實”[2]。“歷史真實性的核心在于‘信',即證據可信,論證可信,結論可信”[3],而史料教學可充當培育學生邏輯推理與分析能力、證據素養、求真意識的重要手段。[4]本文就以八年級上冊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為例,簡要談談初中歷史求真意識培養的方法策略和路徑選擇。

一、教學案例:“求真”還是“偽真”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是初中歷史教師開課的常擇內容。因此筆者有幸多次聆聽這一課的講授,但聽后卻頗多疑惑。以下就是筆者聽課時的兩個局部案例展示。教學案例一:A老師在講授《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中九一八事變這一內容時,為了證明教科書上“九一八事變爆發時,駐守沈陽的東北軍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軍占領了沈陽城。”[5]這一結論時選用了教科書的史料。材料一:“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給張學良密電[6]A老師對教科書上的史料絕對相信,因此自信地得出“下令不抵抗”這一結論。教學案例二:B老師在講授這一課時,把教材內容設計為張學良的三次抉擇。第一次抉擇是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要不要抵抗?B老師講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東北軍將領張學良面對國土遭受侵略和父親被日本人炸死的國難家仇,按人之常情肯定會選擇抵抗,但為什么會選擇不抵抗呢?B老師出示了以下史料:材料二:“日軍此舉,不過尋常挑釁性質,為免除事件擴大,絕對抱不抵抗主義……日軍繳械任其繳,入營任其入。”——國民黨政府電告東北軍依B老師的分析,張學良不抵抗是因為要服從中央的命令,從而導致東北被日本侵占。加上后來張學良為抗日發動兵諫,以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監禁的命運,B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張學良表現出服從中央,愛國,為抗日而不顧個人安危等各種優良品質。在上述教學過程中,A老師和B老師都使用了史料,都試圖在歷史教學中體現“求真”意識。但細細分析,我們發現這樣的教學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紕漏。先分析A老師。首先,教科書上的史料絕對正確嗎?細心一點的老師可以發現,這段史料在引用時并未標明時間,不能確定密電張學良的時間。實際上,通過對相關材料的閱讀,筆者發現這段史料來自于1960年張學良機要秘書洪鈁的回憶錄。他回憶到這段電文是1931年8月16日致張學良的“銑電”。這則電報是否存在,在史學界長期存在爭議。其次,假設這份電報真的存在,時間卻是1931年8月16日。那么,一個多月前的一份“密電”就能代表九一八事變后的正式命令嗎?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因此選用這樣的史料來論證結論,其不嚴密性是顯而易見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部編歷史教材中[7],“九一八事變爆發時,駐守沈陽的東北軍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軍占領了沈陽城。”這一結論已經不再出現。再分析B老師。首先,B老師引用的史料也沒有標注時間。因此我們也無從知曉國民政府是在九一八事變后的何時做出的不抵抗決定。如果決定是在九一八事變當天,張學良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且采取不抵抗政策,東北淪喪就是國民黨政府的過錯。但如果電文的時間是在九一八事變后的幾天,張學良不抵抗的原因就不只是服從中央這么簡單了。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到國民政府下命令之前這段時間,張學良可以自我選擇。其次,對于中央的命令,張學良不一定完全服從。因為當時的東北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張學良與實質上是各自獨立的軍政集團首領間的平行盟友關系[8],如果張學良本人不想執行不抵抗政策,完全可以不執行。因此僅靠材料二,我們無法做出完整而合理的推斷。張學良不抵抗的原因也需要運用多種材料來進行綜合分析。實際上“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依賴國聯的思想尚未完全幻滅;依靠中央,寄希望于全國抗戰;畏懼日本軍力,低估國民力量;保存東北軍的實力以及對國內外形勢的錯誤判斷等。[9]可見,并非運用史料就是求真,選擇合適的史料而且進行正確地解讀才是求真,不然只能是“偽真”。

二、求真意識的培養策略

史料教學是求真意識培養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求真意識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批判質疑是前提。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首先要有懷疑一切的精神,對于任何權威都不能隨意盲從,當然也包括教科書上的史料和結論。“教師如果沒有疑惑,沒有批判性思維的品質,那么就會臣服于教材,視教材為不容逾越的規范而畫地為牢。”[10]只有教師具有批判質疑的精神,才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求真意識。那么,如何培養教師的質疑精神呢?筆者以為,教師應利用各種時間關注史學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閱讀最新出版的專業書籍和學術雜志,尤其是與課程標準有關的內容,及時更新教科書上的內容。在《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這一課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和張學良。在閱讀相關材料后就會發現最新研究成果與教科書上的結論并不一致。比如九一八事變后,到底誰先不抵抗,是還是張學良?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九一八事變后,沒有給張學良下達不抵抗令,不抵抗令出自張學良之口。[11]那么為什么是張學良?不抵抗的原因又是什么?教科書上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有沒有歷史依據?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閱讀相關書籍和雜志。其次,精選史料是保障。中國近代史史料豐富多樣,但也魚龍混雜,真假兼有。初中歷史的基礎性決定了史料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精選史料,辨偽存真,詳細考證。教師要盡可能使用較為可信的史料,而且所引用史料最好要注明具體出處和時間,從而提高史料教學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如在《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中,部分史料就沒有注明具體出處和時間。“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給張學良密電對于這樣的史料,教師在運用時就需要查出其具體出處并了解該史料的類型。經查實,這一史料的來源是1960年張學良機要秘書洪鈁的回憶錄。他回憶這是1931年8月16日曾致張學良的“銑電”。因這個“銑電”的來源是非當事人回憶錄,其真實性歷來受人質疑。所以用這樣的史料來論證,證據顯然并不充足。要了解事實的真相,需要選擇多個而且是涉及當事人的史料。九一八事變當晚,是下令不抵抗還是東北軍將領張學良自己做的不抵抗決定,需要聽聽張學良本人的說法。歷史學家唐德剛教授曾采訪晚年的張學良,張學良就承認不抵抗命令并不是中央下達的,“我要鄭重地說明的就是關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不但書里這樣說,現在很多人都這樣說,替我洗刷,說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不是的,絕對不是的。”[12]張學良晚年的口述史料與“銑電”相比,就是一手史料,會更加可信。再次,正確解釋是關鍵。歷史是復雜的,教師應該首先意識到歷史的復雜性,并在歷史教學中通過選取不同視角的史料,幫助學生從多角度認識和解釋歷史的復雜性,在多元價值下初步培育學生的歷史批判性思維,盡力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有時我們找不到歷史的真相是因為我們在“盲人摸象”。

如在評價歷史人物時,我們通常以為根據一些史料得出的結論就是事件的全部。以對張學良的評價為例。B老師根據一則材料加上后來張學良為抗日發動兵諫的壯舉,以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監禁的命運引導學生得出張學良具有愛國,為抗日而不顧個人安危的優良品質。但當我們看到了張學良晚年關于他自己做出不抵抗的口述史料以及史學界關于張學良不抵抗原因的多種解釋后,就會發現張學良還有諸多側面。如果再對張學良做一評價,就不只是服從中央和愛國等正面形象了。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也會自私自利。但這并不影響對張學良總體好的評價。尤其是張學良晚年能夠主動澄清九一八事變后不抵抗的原委,反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高大的張學良。他能夠勇于承擔責任,能夠學會反省,這是更為難得的優秀品質。中學歷史教學求真意識的培養,既是歷史學科本質特征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學生歷史素養的應有之義,這需要每位教師認真思索和實踐,從而讓歷史課堂的求真意識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查看全文

略論歷史教學的科技意識

反思中國傳統文化,比較中外文化,樹立正確的科技觀,促進尊重科技良好風氣的形成

縱觀中國科技發現史,人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有著四大發明等光輝科技成就的國度,卻沒有出現近代科學。原因究竟在哪里?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就會發現,科技意識的淡薄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是比較典型的倫理文化,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重道輕器”。“重道”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以倫理道德為核心,著眼于協調人倫和人際關系,強調個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對自然的探索沒有放到應有的地位,而隋唐以后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科舉制的確立,愈加迫使人們把精力放在道德的完善和仕途的發跡上,學而優則仕成為求知的唯一目標,少有人去鉆研科學技術。這就形成了一套遠離外部客觀世界的文化體系和思想淵源,抑制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重道”容易導致政治功利主義,認為凡是與軍國政務沒有直接關系的學問,都是沒有用的。絕對的以“國家實用”為主,這就使科學技術長期無法從倫理道德和政治生活中分離出來,自由、獨立地發展。功利主義必然導致求實用重經驗傾向的出現和發展,天文歷法用來為皇朝的“承天授命”作論證,指南針的技術用于察看風水,以求得上天的神助,煉丹家終其一生都想煉出長生不死的靈丹妙藥,以保佑“明君”萬歲、萬歲、萬萬歲,火藥用來制造煙花爆竹,以求裝點和粉飾太平。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局限人們思維的升華,而重經驗則使得中國科技更多的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描述,缺少科學理論的探討,難以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重道”和“輕器”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輕器”是指輕視科學理論和生產工藝,把不能直接有助于“治國之道”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藝統統斥之為“雕蟲小技”、“奇器淫巧”,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探討的人,尤其是直接從事生產技藝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尊敬和重視,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他們有的只得依附于封建官吏,而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只能落得個“不與士齒”的結局。在這樣的社會里,有多少人會專心于科技的研究、發明和創造呢?類似中國古代社會的這種現象,在歐洲中世紀也曾經出現過。在基督教會的長期嚴格控制的禁錮之下,歐洲的科學技術暗淡無光。僧侶們大肆推行蒙昧主義,教皇格里哥里就曾露骨地說:“不學無術是真正虔誠的母親。”因此,一切科學文化活動都要以天主教條、教義為準則,為神學服務,否則就會被當作“異端”而受到殘酷迫害。恩格斯指出,那時“科學只是教會的恭順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規定的界線,因此根本就不是科學”。這一“漫長黑夜”一直持續到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出現轉機,科學才“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文藝復興對科學的解放,在于它從意識形態上向封建統治發出了尖銳的挑戰,打破了宗教神學的禁錮,解放了思想,確立了科學應有的地位,西方近代文明由此開始。在中國,“重道輕器”的儒學傳統也受到了五四先驅們的猛烈抨擊。然而,由于我國有著漫長而沉重的封建專制的歷史,傳統是頑固的,它在人們對科學技術的認識上留下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這種歷史與傳統和“左”的思想結合在一起,造成的遺毒更是難以在短時期內通過一兩次思想解放運動便徹底肅清。以官本位和金錢標準來衡量知識價值的大小,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愚昧與教條的普遍存在和長期盛行,偽科學的不斷出現,等等,這些現象說明,掃除傳統文化中的不利影響,任重道遠。回顧中外科技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科技意識是與宗教和迷信、愚昧和教條相對立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科技意識是宗教和迷信的天敵,是愚昧和教條的克星。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中外文化的比較,擯棄宗教和迷信的思想,掃除愚昧和教條的陰霾,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樹立正確的科技觀,讓科學的陽光普照神州大地,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尊重科學的良好風氣,這是時代賦予的新任務,歷史教學應該而且能夠承擔起這樣的重任。

認識科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起的巨大促進作用進一步確立和鞏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人類社會正經歷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生產力,直接引起了產業大變革和人類社會的深刻變化。發端于英國的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真正確立起來,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以電力運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資本主義迅速向壟斷階段發展,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以原子能和計算機的開發利用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規模、深度和影響都超過了前兩次科技革命,人類社會進入原子能和信息化的時代。對科技發展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評價。他們認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的進步”,是“搖撼舊世界基礎”的“偉大杠桿”,對當時方興未艾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馬克思認為“生產力將因此得到極大的發展”,而且“終將成為消除城鄉對立的最強有力的杠桿”,“實際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科學技術革命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學技術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深刻變化和社會的巨大進步。了解科技進步對歷史發展所起的巨大促進作用,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觀念的理解,從而使這一觀念得到進一步確立和鞏固,歷史教學在這一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別的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替代的。

學習古今中外科學家堅毅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進一步確立和鞏固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觀念

人類歷史上的每一項科技發明和科技創造,科技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科學家的智慧和心血,都與科學家堅毅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分不開。明朝杰出的醫學家李時珍,窮盡畢生精力,披閱800余家著作,詳細評注醫書270余部、藥書40余部,積累了上千萬字的筆記資料,并到北京、河南、江西、南京等地實地考察,訪問了成千上萬的群眾,遍采各種草藥,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動員全家老小,花了30年的時間,三易其稿,終于寫成了《本草綱目》一書。書中共收藥物1892種,附處方11096則,插圖1000多幅,書中對每種藥物的名稱、性能、用途都作了詳細的說明,并訂正了歷史相沿的許多錯誤。如此復雜艱巨的工作,李時珍所付出的心血可以想見。據史書記載,當李時珍寫完書準備把它獻給朝廷時,突然去世。李時珍是為完成《本草綱目》這一藥物學發展史上的鴻篇巨制而累死的。意大利杰出的天文學家布魯諾,繼承并捍衛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遭到教會的殘酷迫害,被迫流亡國外15年,回國之后又被捕入獄,在宗教法庭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之下,他堅貞不屈,公然揭露教皇和經院哲學家的罪惡與偽善,經過7年囚禁,布魯諾被判處以“不流血的任何處理”,最后被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宣判死刑時,他怒斥法官,“你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到判詞還要感到恐懼”,臨刑時,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紀會知道我的價值。未來的世紀知道我的價值,這價值不僅體現在他的科學成就上,更體現在他為科學真理而斗爭和獻身的精神上。這種精神是激勵后來的人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強勁動力。

查看全文

歷史教師角色意識分析論文

一、歷史知識特征是構成歷史教師心理角色的前提

有人稱歷史教師必須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知,反映了歷史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歷史知識結構。歷史知識包括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歷史知識多樣性、不重復性的特征,也為歷史教師心理角色扮演多樣化提供了前提。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如果缺乏角色意識,不具有按照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應的一套行為方式去實施自己的角色行為,就難以體現歷史的韻味,不可能產生強烈的角色效應,更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形成他們相應的歷史感。缺乏心理角色的講授只能是說教式的模式化教學,內容顯得枯燥無味,蒼白無力,難以形成強烈的歷史情境與氛圍,這樣的教學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因此,歷史教師必須精通本專業知識,只有博大精深,才能深入淺出。

二、歷史教師強烈的角色意識是上好歷史課的重要保證

對缺乏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的中專學生來說,歷史知識的間接性,直接影響著歷史教學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歷史教師必須有著強烈的角色意識,“神入”歷史,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多變的情感,合適恰當的形體動作,主動形象地再現歷史人物的風姿面貌,準確具體地展示歷史事件的絢麗畫面。歷史教師強烈的角色意識,要求其應有積極的參與意識,不應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講授歷史知識,要與歷史人物同呼吸,共患難。教師只有走進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歷史跳動的脈搏,從而引導學生走進歷史的氛圍之中。這需要教師在講授歷史知識時.三、歷史教師心理角色的多樣性是其角色特征的突出表現

歷史知識豐富多姿的特征,使教師所承擔的心理角色也具有多樣性的特征,而在教學中,歷史教師所扮演的心理角色之多,是其它學科所難以比擬的。在人物眾多、過程復雜的歷史事件中,這種多樣性的角色特征則更為明顯。如講授《》一節課,人物眾多,各具特征,整個事件曲折復雜,一波三折,歷史教師不僅要把握每個人物的分寸,形象地表現出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個性氣質等角色特征,還要準確地再現變法過程中有關人物在不同階段的角色變化。這一節課,歷史教師扮演的角色超過了演員承擔角色的數倍以上,也增加了歷史教師心理角色承受能力的難度。

歷史教師心理角色多樣性的特征,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認真備課,在教學中把握主次,詳略得當,濃墨重染,感情真摯。

查看全文

高中歷史公民意識培養研究

[摘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是目前歷史學科所必須做到的。當下,多數青年學生的公民意識淡薄,對國家、法律、環保等方面關注度過少。鑒于此,在他們學習過程中提高這些意識,就成為教育工作者所重點任務之一。歷史科目包含內容較多,其中可提取出來作為公民意識教育的素材也較為豐富。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巧妙將其與歷史知識相結合,在講課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引起他們對國家、對社會的關注。

[關鍵詞]高中歷史;公民意識;培養

歷史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古老的學科,其中所蘊含的知識豐富、體系眾多,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不僅要了解世界過去發生的事情,還應從中感悟到與當今社會息息相關的歷史史實,并從中學到借鑒方法,將其熟練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去,為國家、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本文擬簡要分析培養公民意識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一、什么是公民意識,為何要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公民意識是緊跟“公民”這個概念出現的,當前我國大多數人對“公民”這個意識的認識極其不完整。公民意識是公民本身對自己的認同,它反映了公民自身對法治的認識、對民主的認識、對人文知識的認識。而公民意識的本質則在于人格的獨立、自由和能動性、明了權利和義務之間的界限,其實質則在于強調一個人在社會、國家中所處的地位及個人對自己政治、法律地位的自我認識。目前多數學生受升學考試的影響,對國家、社會的關注度過低,這對他們以后的發展極為不利。因此,教育工作者就必須在課堂上培育他們的公民意識,引發他們對國家、社會的思考。以此,為國家輸送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養出只會學習、不會思考、不會實踐的學生。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