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歷史教學的科技意識
時間:2022-05-12 11:00:31
導語:略論歷史教學的科技意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思中國傳統文化,比較中外文化,樹立正確的科技觀,促進尊重科技良好風氣的形成
縱觀中國科技發現史,人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有著四大發明等光輝科技成就的國度,卻沒有出現近代科學。原因究竟在哪里?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就會發現,科技意識的淡薄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是比較典型的倫理文化,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重道輕器”。“重道”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以倫理道德為核心,著眼于協調人倫和人際關系,強調個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對自然的探索沒有放到應有的地位,而隋唐以后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科舉制的確立,愈加迫使人們把精力放在道德的完善和仕途的發跡上,學而優則仕成為求知的唯一目標,少有人去鉆研科學技術。這就形成了一套遠離外部客觀世界的文化體系和思想淵源,抑制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重道”容易導致政治功利主義,認為凡是與軍國政務沒有直接關系的學問,都是沒有用的。絕對的以“國家實用”為主,這就使科學技術長期無法從倫理道德和政治生活中分離出來,自由、獨立地發展。功利主義必然導致求實用重經驗傾向的出現和發展,天文歷法用來為皇朝的“承天授命”作論證,指南針的技術用于察看風水,以求得上天的神助,煉丹家終其一生都想煉出長生不死的靈丹妙藥,以保佑“明君”萬歲、萬歲、萬萬歲,火藥用來制造煙花爆竹,以求裝點和粉飾太平。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局限人們思維的升華,而重經驗則使得中國科技更多的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描述,缺少科學理論的探討,難以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重道”和“輕器”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輕器”是指輕視科學理論和生產工藝,把不能直接有助于“治國之道”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藝統統斥之為“雕蟲小技”、“奇器淫巧”,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探討的人,尤其是直接從事生產技藝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尊敬和重視,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他們有的只得依附于封建官吏,而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只能落得個“不與士齒”的結局。在這樣的社會里,有多少人會專心于科技的研究、發明和創造呢?類似中國古代社會的這種現象,在歐洲中世紀也曾經出現過。在基督教會的長期嚴格控制的禁錮之下,歐洲的科學技術暗淡無光。僧侶們大肆推行蒙昧主義,教皇格里哥里就曾露骨地說:“不學無術是真正虔誠的母親。”因此,一切科學文化活動都要以天主教條、教義為準則,為神學服務,否則就會被當作“異端”而受到殘酷迫害。恩格斯指出,那時“科學只是教會的恭順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規定的界線,因此根本就不是科學”。這一“漫長黑夜”一直持續到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出現轉機,科學才“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文藝復興對科學的解放,在于它從意識形態上向封建統治發出了尖銳的挑戰,打破了宗教神學的禁錮,解放了思想,確立了科學應有的地位,西方近代文明由此開始。在中國,“重道輕器”的儒學傳統也受到了五四先驅們的猛烈抨擊。然而,由于我國有著漫長而沉重的封建專制的歷史,傳統是頑固的,它在人們對科學技術的認識上留下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這種歷史與傳統和“左”的思想結合在一起,造成的遺毒更是難以在短時期內通過一兩次思想解放運動便徹底肅清。以官本位和金錢標準來衡量知識價值的大小,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愚昧與教條的普遍存在和長期盛行,偽科學的不斷出現,等等,這些現象說明,掃除傳統文化中的不利影響,任重道遠。回顧中外科技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科技意識是與宗教和迷信、愚昧和教條相對立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科技意識是宗教和迷信的天敵,是愚昧和教條的克星。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中外文化的比較,擯棄宗教和迷信的思想,掃除愚昧和教條的陰霾,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樹立正確的科技觀,讓科學的陽光普照神州大地,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尊重科學的良好風氣,這是時代賦予的新任務,歷史教學應該而且能夠承擔起這樣的重任。
認識科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起的巨大促進作用進一步確立和鞏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人類社會正經歷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生產力,直接引起了產業大變革和人類社會的深刻變化。發端于英國的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真正確立起來,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以電力運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資本主義迅速向壟斷階段發展,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以原子能和計算機的開發利用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規模、深度和影響都超過了前兩次科技革命,人類社會進入原子能和信息化的時代。對科技發展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評價。他們認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的進步”,是“搖撼舊世界基礎”的“偉大杠桿”,對當時方興未艾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馬克思認為“生產力將因此得到極大的發展”,而且“終將成為消除城鄉對立的最強有力的杠桿”,“實際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科學技術革命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學技術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深刻變化和社會的巨大進步。了解科技進步對歷史發展所起的巨大促進作用,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觀念的理解,從而使這一觀念得到進一步確立和鞏固,歷史教學在這一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別的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替代的。
學習古今中外科學家堅毅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進一步確立和鞏固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觀念
人類歷史上的每一項科技發明和科技創造,科技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科學家的智慧和心血,都與科學家堅毅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分不開。明朝杰出的醫學家李時珍,窮盡畢生精力,披閱800余家著作,詳細評注醫書270余部、藥書40余部,積累了上千萬字的筆記資料,并到北京、河南、江西、南京等地實地考察,訪問了成千上萬的群眾,遍采各種草藥,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動員全家老小,花了30年的時間,三易其稿,終于寫成了《本草綱目》一書。書中共收藥物1892種,附處方11096則,插圖1000多幅,書中對每種藥物的名稱、性能、用途都作了詳細的說明,并訂正了歷史相沿的許多錯誤。如此復雜艱巨的工作,李時珍所付出的心血可以想見。據史書記載,當李時珍寫完書準備把它獻給朝廷時,突然去世。李時珍是為完成《本草綱目》這一藥物學發展史上的鴻篇巨制而累死的。意大利杰出的天文學家布魯諾,繼承并捍衛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遭到教會的殘酷迫害,被迫流亡國外15年,回國之后又被捕入獄,在宗教法庭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之下,他堅貞不屈,公然揭露教皇和經院哲學家的罪惡與偽善,經過7年囚禁,布魯諾被判處以“不流血的任何處理”,最后被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宣判死刑時,他怒斥法官,“你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到判詞還要感到恐懼”,臨刑時,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紀會知道我的價值。未來的世紀知道我的價值,這價值不僅體現在他的科學成就上,更體現在他為科學真理而斗爭和獻身的精神上。這種精神是激勵后來的人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強勁動力。
了解中國科技和世界科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進一步確立和鞏固振興科技的民族自信心、歷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
民族自信心是一個民族積極的、肯定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它來源于對本民族為人類所作貢獻和價值的認同,對本民族進一步發展和光輝前景的確信。因此,讓學生認識中華民族輝煌的科技成就,確立振興科技的民族自信心,是至關重要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民族,我們祖先的科技發明和科技創造,對世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英國著名的科技史專家經過畢生研究,寫成了30卷的《中國科技史》,以詳實的證據,雄辯地論證了古代中國人民對全世界的貢獻。他說,如果把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中的世界第一按英文字母的順序來排列,26個字母根本不夠用,中國的發明和發現遠遠超過了同時代的歐洲,歐洲近代科學是在吸收了包括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在內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我們不應妄自菲薄,我們有能力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再造科技的輝煌。進入近代社會后,中國科技落后了,其落后的事實讓炎黃子孫感到深深的恥辱。1840年夏天,英軍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他們開來的是用蒸汽機作動力的鐵甲戰艦,其馬力之大、速度之快、炮火之猛,是遠非我們所能比擬的。那時清軍武裝的仍然是木船,是大刀和長矛。武器裝備的落后,從一個重要的側面反映了科技的落后。舊中國的科技事業也極為落后。科技工作基礎薄弱,散漫無組織,發展不平衡,人才奇缺。全國大陸解放時,繼承下來的科技機構僅有幾十家,科研人員不超過5萬人,其中專門從事科研的只有幾千人,連許多基本的生活用具都生產不出來,更不用說高精尖產品了。建國之后,經過幾代科技人員的不斷努力,我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的科技事業還是相當落后的,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很大,科技力量還很薄弱,還不能適應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知恥近乎勇。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們落后的事實,認識同先進國家的差距,才能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的神圣和重大,從而發奮努力,迎頭趕上。當今世界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日新月異,科學技術日益滲透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和現代社會進步的最活躍的因素和決定性的力量。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當今基礎科學學科主要專業已達500多個,技術學科主要專業已達400多個,全世界平均每年登記的專利多達30萬件,提高勞動生產率80%以上要靠采用新的科技成果。科學技術從根本上決定著國家的經濟實力,經濟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也使我們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認識世界科技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及科技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培養學生的時代緊迫感,讓學生明確只有鍥而不舍地努力學習,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把握歷史機遇,跟上時代步伐。
本文作者:葉逢福工作單位:韶關學院
- 上一篇:科技資源對區域經濟的效應分析
- 下一篇:我國農業科技的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