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密集型產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00:16: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勞動密集型產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勞動密集型產業

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論文

面對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增加、勞動力供過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改觀、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的基本國情,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重要選擇。

一、關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概念

按經濟學家的一般解釋,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指單位資金吸收較多勞動力的經濟部門。從統計角度看,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定義為在一個經濟中,單位資金所吸收的勞動力明顯高于本經濟體平均水平的部門。在這一定義中,“一個經濟體”可以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也可以是一個行業或一個企業。“明顯高于”的標準是相對的,需根據具體的研究對象確定,可以定為50%,也可以定為一倍。

勞動密集型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和研究對象的規模、層次以及比較的基準等有密切關系。一個經濟體從整體上看可能不是勞動密集型的,但其內部的某一部分可以是勞動密集型的。相對于世界發達國家,我國經濟屬于勞動密集型。在我國內部,相對于城市經濟,農村經濟屬于勞動密集型;相對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在第三產業內部,商業和服務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分經濟類型看,民營經濟多為勞動密集型。分企業規模看,中小企業以勞動密集型為多。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經濟從總體上看不僅現在是勞動密集型的,而且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也仍然屬于勞動密集型。

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必要性

對于是否應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還存在著一些懷疑甚至否定的意見。這就需要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必要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查看全文

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地位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產業升級顯得越發迫切。但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了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能拋棄,與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同等重要。中國二元經濟結構要求產業發展應該梯度轉移,中西部區別對待。

關鍵詞:勞動密集型;產業;國情;產業升級

一、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幾個說明

1.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本界定。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指生產中主要依賴勞動力,而對技術和設備的依賴程度低的產業。在生產成本中,與設備折舊費用和研發費用相比,工資支出所占比重較大,目前主要集中在農林業以服裝、紡織、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業,處于價值鏈的低端。按照馬克思主義復雜勞動創造更大價值理論,處于價值鏈低端的簡單勞動創造價值相對較少,利潤空間非常有限。

2.與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區別與聯系。技術密集型產業是指主要依賴于尖端科學技術生產和服務部門,這些部門自動化程度高、資源消耗低、科技人員比重大、產品技術更新換代快,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工業、航空航天工業、原子能工業、精密機床、數控機床以及高級醫療器械等行業。

資本密集型產業又稱資金密集型產業,是指依賴于資金投入的行業或部門,這些部門大型裝備多、資金周轉慢,主要集中在冶金、石油化工、機械制造業等重工業。

查看全文

市扶持勞動密集產業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加快發展實體經濟,吸引投資者興辦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擴增全市經濟總量。現結合我市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實際,就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出以下意見。

一、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重要意義

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指單位占用資金或資本少、技術裝備程度低、容納勞動力較多的產業,具有投資少、吸納勞動力多、技術操作規程簡便、資金周轉較快的特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緊緊抓住國家發展實體經濟、東中部地區產業加快轉移機遇,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于推動循環發展,實現富民強市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擴大城鄉就業、促進群眾增收的重要途徑。我市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不足,經濟實力弱,市場容量小,工業化尚處于初級階段。加快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夠促進城鄉勞動力的充分就業,對于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拉動社會有效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二)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加快城鎮化、縮小城鄉差距的迫切需要。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典型的實體經濟,具有吸納就業、聚集人口、帶動第三產業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進一步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有利于農民轉移就業和進城定居,改變農民傳統生活方式,提高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和文明程度,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查看全文

中國出口產業的調整方向詮釋

摘要:當前,我國出口產業最大的比較優勢就是低勞動力成本,但完全依靠這一傳統優勢,國家容易陷入貿易條件不斷惡化、出口利潤下降、國際競爭力趨于減弱的不利局面。本文認為,在以后相當長時間內,中國出口產業的調整應圍繞勞動密集型產業相應地注入技術要素,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與技術含量,在保持傳統優勢、擴大就業的同時改善貿易條件、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此,筆者提出了發展“新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建議及相關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新型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貿易條件貿易技術壁壘技術改造

一、引言

中國加入WTO后,“生產并出口何種產品對中國更有利、更能在世界貿易利益的分配中處于優勢地位”的問題便擺在眾多專家學者的面前。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是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勞動力成本較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比較優勢,因此中國應大力發展以“低勞動力成本”為核心的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另一種觀點截然不同:以低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為基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容易引起貿易條件的惡化,使得出口量增長的同時出口利潤下降,特別是在與發達國家的貿易中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中國應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善貿易條件,提高出口競爭力。這兩種觀點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都存在缺陷,本文將在分析以上兩種觀點的基礎上給出自己的理論見解。

二、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論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各國應集中生產并出口優勢相對較大的產品,可以給參加貿易的各國帶來貿易利益。赫克謝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進一步指出:一國在某種產品的生產上占有優勢,是由于該國擁有豐富的該種產品密集使用的要素,該種要素價格相對便宜,使得該種產品成本相對低廉。

查看全文

論中國產業結構調整

全球化的國際產業分工

隨著技術創新速度的加快,信息傳播的加速,規模經濟的要求,經濟全球化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經濟不斷全球化的進程中,產業全球化也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它使得產品的生產不再局限于一個國家或地區,而是分解成若干個環節在若干個地區或國家完成。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從而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一系列環節的國際經濟大循環和國際產業鏈的形成。

在產業全球化的進程中,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國際產業分工呈現“金字塔”結構(圖1)。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國際分工中其產業結構處于“金字塔”結構的頂部。美國經濟以新經濟為主要特征,它的產業主要是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特點是產品附加值高、資源耗費少、污染小,在全球的貿易中占有絕對和優勢。緊隨美國處“金字塔”第二層的是日本和歐盟及其它發達國家,它們正在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希望趕超美國,并搶占世界產業結構中部分產業的制高點。處于“金字塔”第三層的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包括亞洲“四小龍”等。它們在20世紀80年代接受了發達國家轉移的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經歷了一個制造業繁榮的時期。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經濟發生了相當程度的萎縮。因此,這些國家也在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實現產業結構向更高層次的轉移、升級。處于“金字塔”第四層的則是中國和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仍屬于經濟學家劉易斯所說的二元經濟結構階段,既有落后農業和手工業部門,也有部分現代工業;既有大量勞動力供給,又存在著勞動力素質低下等問題。因此,這些國家目前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為輔。處于“金字塔”最底層的則是欠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低,以經營落后農業為主,兼有少量現代工業。在國際貿易中靠出口初級礦產品和原材料為主,產品附加值極低,陷入貧因的惡性循環。總之,從“金字塔”的底層到頂層,其產業技術層次、產業水平、產品附加值均呈逐步上升的趨勢。發達國家在產業競爭中處于絕對的優勢,這使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面臨著一個不利的外部環境。

附圖

圖1各層次國家在國際產業結構中的地位

二、中國加入WTO后,產業結構調整的兩難

查看全文

中國產業拓展的策略選擇途徑

中文摘要:只要讓市場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競爭性產業部門中是不需要政府的產業發展政策的。企業的平等競爭和自由選擇將決定各產業發展階段的戰略選擇,市場選擇的結果可能是各種技術水平的產業并存的局面。既然市場之手可以有效率地選擇各階段的產業發展戰略,那么政府的有形之手將從該領域退出來,讓市場更充分地發揮作用。在通過市場發揮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時,中國政府大有可為的領域就是如何讓市場更順暢地運轉。

關鍵詞:市場比較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業發展戰略

一、引言

中國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是關系到中國產業發展和經濟改革取向的重大理論問題。目前學術界存在兩種主要的觀點。一種是中國應該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當前中國的各種稀缺資源中,勞動力資源是最豐富的,因此勞動力的成本遠低于其他投入要素的成本,因此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比較優勢,應該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應該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中國要想縮小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必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富民強國之夢。如何評判這兩種不同的觀點,中國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究竟該怎樣抉擇?本文將給予回答。本文認為戰略發展選擇不是政府政策的結果,其最佳的途徑是如何讓市場中的經濟主體自由理性選擇從事經濟活動的產業,逐利的眾多經濟個體單位的經濟活動將內生地決定各階段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本文將分四部分:1、引言,2、對中國現階段應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觀點的反思,3、企業選擇高科技產業的經濟合理性,4、政府在產業發展戰略中的作用,5、結束語。

二、對中國現階段應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觀點的反思

林毅夫教授等提出的中國現階段應該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觀點在經濟學界頗有影響。其主要思想是:當前中國的各種投入要素中勞動力資源是最豐富的,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則相對比較稀缺。按照市場自由定價原則,稀缺程度高的資本、技術的市場價格將比勞動力價格高得多。在技術水平、產量既定的情況下,多使用勞動,少使用資本將使企業的成本降低,利潤增加,增強企業的自生存能力。一個產業的企業如果多使用勞動,少使用資本,那么這個產業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中國在現階段應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企業的自筆者生成能力將增強,資本日漸豐裕,資本的機會成本將降低,那時,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將自動地得到發展。

查看全文

從二元化經濟看外貿對比長處的拓展

[內容摘要]針對我國目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轉換及比較優勢退位問題,本文認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目前的出口貿易中占據主體地位,其原因主要是由我國國內經濟的二元化結構決定的,因此應當繼續遵循自己的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和貿易。當資本積累的邊際效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優化勞動力就成為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走上效益化增長道路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可能的政策性建議,包括提高人力資本水平、生產地區轉移和降低制度成本等。伴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工資率上漲,最終達到增強本國產業和貿易競爭優勢的目的。

[關鍵詞]二元化經濟比較優勢勞動密集型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我國參與世界貿易分工的基礎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并由此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出口貿易。從1994年起,加工貿易就超過一般貿易,逐漸成為我國的主要貿易方式。加工貿易在我國的發展有深刻的經濟原因——既是國際分工和產業內貿易發展的結果,又是產業內分工的特定生產環節的表現,即我國當前低成本勞動力供給占據的比較優勢。由于這種比較優勢基礎是初級的,技術含量不高,價值增值較少;同時,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比較缺乏,在世界貿易中,本身就處于劣勢。這給我們提出了如何提高競爭優勢、提升產業結構水平和增加資本積累的問題。

學術界對此有著廣泛的討論。南京大學洪銀興較早提出,以本國擁有的資源的相對優勢來確定貿易結構,雖然可以獲得貿易利益,但不能縮短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單純根據資源稟賦來確定結構和企圖以勞動密集型產品作為出口導向,就會跌入“比較優勢陷阱”。這種看法是合理的。有學者認為,國內流行著一種錯誤看法,即把中國九十年代后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效益下降的原因歸結為貿易形式,主張盡快實現結構的優化。這些學者認為,問題主要在于經濟體制和企業本身。根據工業化國家的發展經驗,主導產業轉換的特征之一是農業勞動力份額下降到30%以下,而現在中國約為60%。北京大學林毅夫認為,給定勞動力資源的增長路徑,在比較優勢動態化的過程中,核心的因素是資本積累。林毅夫認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動力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生產要素——主要是資本——的積累;第二,技術進步。技術進步可能是一種相對簡單的引進,也可能是一種需要大量資金的自主研究和開發活動,兩者都需要資本的投入。因此,技術進步往往也要受到資本積累程度的局限。正因如此,國家資本積累的能力成為經濟增長和發展過程的關鍵動力。西北大學郎永清認為,先驗的國際分工并不能成為決定因素,相對的要素稟賦和比較成本是處于永恒的變化中,后天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狀況我們有著理性的認識,但是如何有效地回避“比較利益陷阱”或者說尋找有效的后天發展的途徑,卻有著不同意見。根據發展較快的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創造競爭優勢涉及到個兩個問題:一是結構導向的轉變,要從自身的供給條件轉向國際市場需求;另一個就是以新產品打進國際市場。有學者認為合理地發展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是首選,應該積極提升產業結構水平。也有學者從目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效益低下出發,認為比較優勢戰略不適合我國外貿發展的新需要,“推行競爭優勢戰略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必然選擇”。

查看全文

金融危機后商品競爭優勢

一、危機前競爭優勢分析

得益于特殊的地緣和省情優勢,福建的出口貿易得到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出口貿易額1979年僅為2.46億美元,2010年則高達714.97億美元。[1]出口商品結構也不斷優化。1979年以來,福建重點發展了水產品、鞋類、罐頭、機械電子、礦產及加工品、服裝、茶葉、首飾等10類產品,經過10年發展,1990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以上的商品有24種,機電產品出口達5.13億美元,占福建出口比重的22.9%。[2]1993年福建貫徹“以質取勝”的出口戰略,推進出口商品質量、檔次和水平的不斷提高,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當年福建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產品達76種,其中運動鞋和尼龍傘的出口達1億美元以上,機電產品出口11.7億美元,占福建出口比重達20.1%。[3]2010福建機電產品出口293.9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41.1%,其中金屬制品、電器及電子產品、運輸工具和儀器儀表類機電產品出口增勢迅猛,出口額分別為18.84億美元、130.47億美元、31.88億美元和39.49億美元,分別增長59.8%、33.6%、39.4%和52.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31.75億美元,占福建出口總額的18.4%,同比增長25.8%。[1]為了深入分析福建出口商品的競爭優勢,筆者擬采用貿易競爭力指數和Michaely指數進行研究。貿易競爭力指數(Tradecompetitiveindex,簡稱TC)用來反映一國某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狀況。該指數表示為:TC=(Xi-Mi)/(Xi+Mi),Xi和Mi分別代表第i種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一般而言,TC值介于-1與1之間,越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其TC值越接近于1,出口競爭力較差的商品TC值越接近于-1。由于對世界整體而言,Xi≈Mi,TC≈0,所以該指標也反映相對于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而言,一國或地區的某一類產品是處于競爭優勢還是劣勢以及優劣勢的程度。Michaely指數(MI指數)用以反映一國或地區某一類產品進出口相對于本國或地區整體進出口的優勢或劣勢,該指數表示為:MI=Xi/∑Xi-Mi/∑Mi。Xi和Mi分別表示第i類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Xi和∑Mi分別表示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MI的取值范圍為[-1,1],正數表示第i類產品出口相對于本地區整體出口具有競爭優勢,負數表示第i類產品出口相對于本地區整體出口競爭力具有劣勢。在商品分類上,擬采用聯合國頒布的國際貿易標準分類進行劃分,分別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SITC0),飲料及煙類(SITC1),非食用原料(SITC2),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SITC3)和動植物油、脂及蠟(SITC4),化學品及有關產品(SITC5),輕紡、橡膠和礦冶產品及相關制成品(SITC6),機械及運輸設備(SITC7),雜項制品(SITC8)和其他未分類產品(SITC9)。其中SITC0-SITC4為資源密集型產品,SITC5和SITC7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SITC6和SITC8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對于SITC1類產品,由于煙草是典型的政府控制、貿易保護的產品,而飲料則由于運輸成本過高,是當地消費傾向顯著的商品,且煙酒和飲料的進出口受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較大,因此其進出口并不反映比較優勢或者比較劣勢,[4]且該類產品占出口比重較小,同時,由于SITC3、SITC4的商品性質與趨勢與SITC2類同,SITC9類產品出口額和比重較小,因此,本文對這幾類產品不予討論。由測算競爭指數(見表1)得到的結論如下:

1.資源密集型產品中,SITC0類產品出口競爭優勢較強,TC指數平均都在0.5以上,但是2008年的指數偏低,2009年有所恢復,2010年則略有上升,表明該類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機的波及。其MI指數偏低,接近于0,表明該類商品在福建的出口貿易中不具有顯著的優勢。SITC1類產品TC指數較高,1999-2004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接近于1,表明在這段時間內該類產品的競爭優勢很強。但2005年起該類產品TC指數急劇下跌,2008年起出現負數,2009年和2010年則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其MI指數也一直在0附近波動,表明該類產品在福建出口商品中不特別具有優勢,同時其自身的出口競爭也逐步趨于劣勢。SITC2類產品TC指數一直為負且日益趨向-1,而其MI也是小于0并且呈現下降的趨勢,表明該類產品處于嚴重的比較劣勢。

2.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中,SITC5類產品TC指數從2005年后開始趨向于0,競爭劣勢逐漸縮小,但是2009年又有擴大的趨勢,2010年略為好轉。其MI值也小于0,表明該類產品不具有競爭優勢,受金融危機的波及仍然較大。SITC7的TC值在2002年由負轉正,呈現上升趨勢,MI值在2007年以后也開始不斷上升,然而2009年與2010年則雙雙呈現下降趨勢,表明雖然該類產品競爭優勢逐步增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且影響的持續時間較長。3.勞動密集型產品中,SITC6類產品的TC值呈現迅速擴大的趨勢,其MI值2005年后由負轉正且逐步擴大,但是2009年均有所下降,2010年略為回復,表明該類產品的競爭優勢較強,但是也受到金融危機的波及。SITC8產品TC值與MI值在所有的出口商品中為最高,其TC值最高的時候接近0.9,MI值最高時達到0.4,但是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與其他類產品不同的是,2008年該類產品的TC值沒有下降,2009年TC值與MI值反而略微上升,表明該類產品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金融危機影響有限。綜上所述,目前福建出口商品中最具有競爭優勢的仍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尤其是包括服裝、鞋子、箱包等在內的雜項制品;其次,資源密集產品中的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類產品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不具有競爭優勢但是其劣勢有縮小的趨勢,大部分產品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

二、危機后競爭優勢分析

1.對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影響分析。資源密集型產品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類產品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究其原因在于福建擁有適合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國家政策對農業的扶持。福建復雜多樣的氣候形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適合發展多樣的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同時,在中央農業政策的支持下,福建省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重點扶持農業的發展,形成了以畜禽、筍竹、水產、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花卉和烤煙為主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它們一直是福建的順差產業。[5]美國、日本、歐盟、東盟和臺灣是福建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世界市場尤其是美日歐消費信心受到打擊,外圍市場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下降,人民幣持續升值,經濟不景氣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針對福建農產品的貿易摩擦加劇。同時,福建省內農業勞動力和農資產品的價格紛紛上升,導致農產品成本不斷提高。這些內外因素造成福建該類商品出口競爭力下降。2009年世界經濟開始復蘇后,國際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回暖,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區的成立以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達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福建農產品的出口,出口競爭優勢有所回升。但是,經濟復蘇的緩慢性以及前述種種因素在一定時期內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危機后福建該類商品的競爭優勢仍舊存在著相當的挑戰。

查看全文

企業勞動密集型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根據勞動力、資本和技術這三種生產要素在各產業中的相對密集度,可以把產業劃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三大類,與其相對應的就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資金密集型企業和技術密集型企業。不過,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隨著生產要素密集程度的變化,企業的類型可能會發生轉變。

一般來說,勞動密集型企業是指資本有機構成低從而使得勞動者占用固定資產的數額相對較低,在產品成本中勞動所占比重較大,同時具有技能要求相對低、一定行業內附加值低等特點的企業,如紡織、家具、服裝類企業。而所謂落后企業也是一個相對概念,通常是指生產工藝、技術、管理水平與社會發展需求及該行業的整體水平或先進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的企業,如一定時期內工藝和技術相對落后的企業、相對于節能要求的高能耗企業、相對于環保要求的高污染企業,等等。

從中可以看出,勞動密集型企業與落后企業,具有一定的相對性特征。正是由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一些特點與落后企業具有一定吻合性,加上從產業發展轉化的時間角度來看,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定程度上可被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所替代,使得人們誤以為可以在勞動密集型企業與落后企業之間劃上等號,認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是低端的、落后的企業。

其實就勞動密集型企業本身而言,作為維系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的基礎之一,這種類型的企業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產品,容納了眾多的普通勞動力,在我國的市場鏈條中還承擔了服務高端企業、擴大外貿交易總量的功能。勞動密集型企業具有的相對落后性,并不一定意味著它就是落后企業。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1、從技術角度來看,評價企業是否先進主要看其技術水平的高低。俗話說,只有落后的技術,沒有落后的企業。首先,勞動密集型企業同樣可以利用現代高新技術,如在傳統紡織企業中推行機器更新和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用高新技術改造或裝配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使這些企業獲得持續生命力乃至競爭力。其次,新興的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內在地蘊涵著豐富的技術和創新元素。如計算機軟件等高度依賴人力資本的研發型或知識密集型企業,同樣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

事實上,勞動密集型產業是當前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之一,因此不能生硬地把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與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對立起來。關鍵的問題,是考慮如何在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基礎上,通過挖掘企業內部潛力、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以及鼓勵創新等方式實現企業效率提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國的相關企業,有必要從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向高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查看全文

產業結構升級論文

一、“比較優勢戰略”使中國主動滑向國際分工的低端

1、“比較優勢戰略”理論的實質

“比較優勢戰略”理論簡單地從人均資本的視角出發,將產業的基本類型劃分為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兩種,并認為落后的中國只能從事前者。其實,以知識技術含量的密集度為標志,產業還可以劃分為低知識技術含量產業和高知識技術含量產業。而將兩種劃分結合起來,對于正確選擇產業結構有重要意義。一般而言,高知識技術含量產業大部分是資本密集型的,而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屬于低知識技術含量類型。盡管勞動密集型產業中也有少量可能具有較高知識技術含量,但在知識技術落后的中國,能自然發展起來、具有“自生能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就必然是低知識技術含量型。因此,“比較優勢戰略”學派鼓吹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實質就是鼓吹發展低知識技術含量的產業。

2、“比較優勢戰略”下中國產業結構低級化的過程

(1)起點。在奉行“比較優勢戰略”之前,新中國實施的是“趕超戰略”,在國家保護和扶持的條件下,只用了短短的20多年就建立了基本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部門,實現了中國的初步工業化。在這個過程中,也塑造了整體不算先進,但已具有一定水平和可持續發展前景的知識技術力。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是,其他國家基本上不存在高知識技術含量的產業,知識技術力幾乎未曾積累,將全部資源用于發展低知識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就不存在什么損失。但中國已經在眾多的高知識技術含量的產業中投入了大量資本,還培養了一支龐大的專業科技人才隊伍,一旦放棄,巨額的存量資本和所有的高級人力資源基本上將損失殆盡,知識技術力趨于毀滅。

(2)政策導向。在國際垂直生產分工鏈條中,產業所屬的位次是由其知識技術含量的密集度所決定的。高知識技術含量意味著高的生產率,就能獲得高附加值,從而位于國際分工的高端;反之亦然。因此,推行“比較優勢戰略”,在已經建立起眾多高知識技術含量產業的基礎上轉而將其放棄,卻發展純粹的低知識技術含量的產業,不僅使以前巨額資本積累化為烏有,而且在國際分工中主動放棄了高端產業或產業的高端,滑向低端產業或產業的低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