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9 17:10: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可持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森林可持續經營與可持續發展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林業已經不只是一個產業,更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現在的林業已經不在狹義、封閉式的產業,已經是全球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林業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可由有效的促進經濟特別是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和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森林可持續經營,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是實現林業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森林;可持續;經營;林業;可持續;發展

1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內涵及特點

1.1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內涵

森林的可持續經營就是在森林經營過程中,森林生態系統生產能力和在生產能力得到維持,主要就是以利益的可持續性為基礎條件,生產出人們所需要的產品,使森林可持續經營強調的森林生態系統自我維持的持續性和長期的利益可持續性一致下經營,產出合適的產品,森林的可持續經營就要對生態系統進行科學管理、合理經營,以保證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以滿足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確保和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

1.2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特點

查看全文

可持續消費研究論文

摘要:可持續消費是近年來國內外理論界研究的熱點,本文從可持續消費的涵義、整體性研究及可持續消費行為研究三方面對已有文獻進行回顧,并對其研究現狀進行評析,在此基礎上對今后我國可持續消費研究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可持續消費;消費行為;行為干預;行為改變

可持續消費一經提出,便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成為學術界探討的熱門話題。多年來,國外可持續消費研究發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我國,可持續消費研究卻陷入瓶頸,進展緩慢。為便于國內學者學習、借鑒,對可持續消費研究進行整理與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持續消費的涵義

聯合國環境署(1994)將可持續消費定義為:“提供服務以及相關產品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使自然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從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依據上述定義,Heiskanen與Pantzar(1997)將可持續消費界定為:“一種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不損害子孫后代需要的消費活動”。2001年聯合國環境署再次對可持續消費進行解釋,認為可持續消費涵蓋了為滿足生命的基本需求,保證人類各個世代的持續發展,同時減少環境破壞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等目標所必需的具有可持續特征的一系列目標和手段。俞海山(2001)將可持續消費理解為:既能滿足當代人消費發展需要而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消費發展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消費。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可看出,盡管學者們研究的視角、側重點不同,但均共同體現了可持續消費堅持代際、代內公平的核心原則。同時,也反映出可持續消費包括了可持續生產消費與可持續生活消費兩個方面的重要思想。可持續消費研討會(1994)指出,可持續消費連接著從原料提取、預處理、制造、產品生命周期到影響產品購買、使用、最終處置諸因素等環節中的所有組成部分,而其中每一個環節又對環境存在多方面的影響,所以不能孤立地理解和對待可持續消費。由此可見,可持續生產消費與可持續生活消費是可持續消費密不可分的兩個組成部分,只單一地實現任何一部分都無法最終實現可持續消費。但由于兩者消費主體的不同,在消費的行為方式、影響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具體來講,可持續生產消費以企業、社會團體為消費主體;而可持續生活消費多以個人或家庭進行。因而,可持續消費研究不僅要從整體角度進行,對可持續生產消費與可持續生活消費開展獨立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整體視角的可持續消費研究

查看全文

可持續營銷分析論文

一、可持續營銷觀念形成的客觀必然性

營銷觀念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它的產生有其客觀必然性。生產觀念誕生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當時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壟斷階段,由于內燃機和電力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美國經濟發展尤為突出。在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需求非常旺盛,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企業只要擴大生產,提高產量,降低成本,不愁沒有銷路,就能獲得巨額利潤,生產觀念就應運而生。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生產者只注重生產并形成產品觀念,而不重視產品市場的變化。20世紀20年代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段時間,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科學管理的推廣,生產規模得到擴大,產品數量增加很快。但是,需求增加緩慢,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經濟大危機;二是受戰爭的影響,使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出現了生產過剩,產品銷售困難,滯銷積壓。在此情況下,銷售觀念應運而生,生產經營者想方設法銷售自己的產品,以便獲得利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軍事工業轉向民用的步伐加快,使民用技術迅速發展,管理理論也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和廣泛應用,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社會財富有了極快的增長,人們的購買力有了極大提高,消費者購物變得更加理性,對商品的選擇更加挑剔。這就迫使生產經營者改變過去僅考慮自身利益的以產定銷的營銷思想,轉而考慮消費者的需要,把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當作企業的座右銘,消費者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就銷售什么。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圍繞著消費者需要這個中心,這就非常自然地形成了市場營銷觀念。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企業排放出來的廢氣、廢水和廢渣污染了空氣、江河湖海、地下水資源和土壤,破壞了生態平衡。同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注意節約資源,以高投入換取高產出,使資源浪費嚴重,生產難以為繼。于是,已有的市場營銷觀念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如何使消費者、企業和社會三者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相一致、相協調,營銷學者們將解決上述問題的思想總結為社會營銷觀念,這一觀念的提出得到營銷學界普遍認可。

上述5種營銷觀念的產生,都是針對當時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提出來的,都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這就說明,營銷觀念的產生具有客觀必然性。循著這樣一條清晰的脈絡,對當代時代背景進行分析就不難發現:環境污染在加劇,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的情況有增無減,企業浪費資源現象依然十分嚴重,商業欺詐現象屢禁不止,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成災,盜版侵權現象常常發生,虛假廣告、坑蒙拐騙、不講誠信現象比比皆是。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對上述現象的解決世界各國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收效并不顯著。也就是說,僅從企業外部采取強制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必須在企業經營思想上采取措施加以轉變,必須提出新的營銷觀念。我認為可持續營銷觀念要解決的問題可以涵蓋當代企業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可持續營銷觀念可以定義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在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同時,必須為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盡一份責任,不污染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節省資源消耗,不做違法之事,遵守商業倫理道德,樹立良好形象,兼顧消費者、企業和社會的當前和長遠利益,使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

二、可持續營銷觀念產生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可持續營銷觀念是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指導思想,與此相對應,必然有一個完整的可持續營銷理論體系。市場營銷學是從經濟學中分離出來的,經濟學是市場營銷學主要的理論來源,經濟學的發展為市場營銷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依據。傳統經濟學的傳統發展觀是一種單純的經濟增長觀,它的理論前提是自然資源的供給能力具有無限性,自然資源是不會枯竭的;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具有無限性,生態環境不會受到破壞。20世紀70年代初期,工業化發展到一定水平,人類面臨了前所未遇的五大危機,即人口、糧食、能源、資源和環境,使它們與經濟發展關系嚴重失衡,造成人、社會和自然界的畸形發展,傳統發展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于是,與之相對立的可持續發展觀便應運而生。1972年米都斯主持的羅馬俱樂部的第一個報告《增長的極限》公開發表,對人類面臨的困境提出警告,使人們開始對發展過程中的人、自然、生態與經濟的不協調問題有了認識,為人類認識未來與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這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萌芽。1980年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自然基金共同發表的《世界自然保護大綱》、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公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都對可持續發展思想作了進一步發展,后者對可持續發展作了定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確立了可持續發展是當代人類發展的主題,標志著人類發展觀從傳統發展觀向可持續發展觀的重大轉變。可持續發展涉及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可以概括地說,可持續發展應該涉及到生態、經濟和社會。可見,可持續發展既是經濟學的范疇,又是社會學的范疇。就前者而言,人們從經濟學的視角來研究生態、經濟與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運行發展規律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揭示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所形成的思想與理論就是可持續經濟發展觀,并將可持續經濟發展觀應用于企業營銷實踐,就形成可持續營銷觀念。它可以獨立于可持續經濟發展觀而存在,專門指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并形成一套可持續營銷理論。就后者而言,人們從社會學的視角來研究生態、經濟與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運行發展規律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揭示可持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所形成的思想與理論就是可持續社會發展觀。可持續社會發展觀雖然不像可持續經濟發展觀對可持續營銷觀念產生非常直接的和非常巨大的影響,但也有一定的影響,它也為可持續營銷觀念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因為從三者的內容上看,它們之間是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

理論是從實踐中來的,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才成為科學理論。可持續營銷理論產生的實踐依據是可以通過對全球現狀的分析中認識到。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事務處在2002年8月發表的《全球挑戰全球機遇》報告中指出,目前的全球生活標準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令人恐慌,會危及地球和人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全世界40%的人面臨水資源短缺,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許多動植物瀕臨滅絕,20世紀90年代全世界2.4%的森林遭到破壞,每年有300余萬人死于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報告號召各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歐洲經濟共同體在一份報告中提出:用年均消耗量計算,現有資源還可用500年;如果消耗速度以年均2.5%的速度遞增,現有資源只能維持90多年。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多,人口素質低,可耕地面積減少,糧食進口需求增大,這些無疑成為我國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障礙因素。我國能源資源主要是煤,很多煤礦處于無煤可采狀態,到2030年剩下可開采的煤礦并不多。我國石油供求缺口越來越大,對外依存度已達到47%,我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國有2/3的城市缺水。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支柱性礦產,主要有45種,據有關專家論證,在這些礦產中,到2010年可以保證需求的減少到23種,到2020年僅剩下6種;我國土地資源退化加劇,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嚴重,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達26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并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我國資源減少的趨勢,無疑構成了我國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障礙因素。我國環境污染加劇,生態平衡破壞嚴重,80%以上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水體,污染了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工業廢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積在城市郊區,累積存量達到65億噸,污染了空氣、水和土壤,并占用了大量農用地,自然環境因素構成了我國可持續經濟增長的負擔。除此之外,我國人文環境也不盡如人意,誠信成為稀有產品,不講誠信給我國經濟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5855億元,信譽缺失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阻礙。上述現象在世界各國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構成了可持續營銷觀念產生的實踐依據。

查看全文

可持續生計精準扶貧研究

摘要:可持續生計分析方法將農戶的貧困放在動態的環境中做綜合考察,目的是提高農戶的持續生計能力。這種分析方法改變了貧困是經濟問題的狹隘歸類,與精準扶貧的理念高度契合。在精準扶貧實踐中,存在精準識別不精準、精準幫扶效殤并存、精準管理問題頻發、精準考核機制異化等問題,需從可持續生計的視角出發,以建設統一的精準扶貧數據管理平臺、提升農戶可持續生計能力、培育多載體的精準扶貧大格局、加強基層扶貧隊伍建設等為抓手,構建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可持續生計;精準扶貧;生計能力;項目扶貧

一、精準扶貧政策的提出

貧困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是各種社會和經濟形態面臨的共同難題。反貧困則是貧困的必然伴生物,也是學術界一直以來研究的共同課題。貧困首先被看作是一種經濟現象,是一種經濟收人不足以維持整個家庭成員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收入貧困,貧困同時也被看作是一種社會現象,奧本海默認為“貧困是物質、社會和情感上的匱乏和機會被剝奪[1],劉易斯認為文化貧困會導致窮人中貧困代際傳遞,阿瑪蒂亞•森則認為貧困是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可行能力”的被剝奪,包括教育、技能、培訓和健康狀況等的匱乏[2]。后來,舒爾茨和貝克爾又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認為貧困不單是物質資本的短缺,還在于人力資本的匱乏和對人力資本的忽視[3]。世界銀行于2000年重新界定了貧困的概念,提出貧困不僅僅是物質需要方面的未滿足,還包括風險和面臨風險時的脆弱性,即缺少參與權和發言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等權利的社會排斥性[4]。可見,貧困概念的內涵在人們的認識中不斷發展和演變,從簡單的“相對收入較少”和“生活必需品缺乏”的經濟貧困到多維度和多元化的“權利和機會被剝奪”的能力貧困再到“發展的自由缺乏”的人文貧困,人們對貧困的認知也從一元走向多元。反貧困一直是我國政府在社會治理中必須直面的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扶貧政策先后經歷了大規模制度性扶貧、救濟式扶貧、攻堅式扶貧、開發式扶貧等階段,扶貧瞄準對象從大范圍的區域瞄準逐步收縮為縣級瞄準、到村到戶瞄準,全國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2016年的4332萬,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4.5%,扶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無論扶貧政策還是扶貧舉措都始終沒能超越收入貧困論的狹隘觀點,存在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扶貧資金使用低效、扶貧政策與農戶需求不匹配、貧困農戶抵抗風險的能力脆弱、無法參與公共決策、被邊緣化、生計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存在。新時期的扶貧政策迫切需要改變以往經38濟貧困論的窠臼,反貧困不單要增加農戶的當期收入,更重要的是增強農戶抵御風險、戰勝貧困的能力。2011年以來新的扶貧開發綱要頒布實施和2014年“精準扶貧”政策的提出,使我國扶貧政策進入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精準扶貧的新階段。精準扶貧的基本理念是“通過對貧困戶和貧困村的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扶貧到村到戶,逐步構建精準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5]。要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就要對精準扶貧的工作流程進行科學的設計,為此,必須回答怎樣衡量貧困?貧困的成因是什么?貧困的應對策略以及怎樣評估扶貧成效等問題,可持續生計理論為我們提供了成熟的研究框架,是精準扶貧研究的全新視角。

二、可持續生計理論

貧困說到底是農戶的生計問題,穩定的生計意味著消除貧困并可持續地利用各類資源。對生計概念的厘定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錢伯斯(Chambers)和康韋(Conway)認為生計是一種“謀生的方式,該謀生方式是建立在能力、資產(包括儲備物、資源、要求權和享有權)和活動的基礎之上”[6]。一般認為,生計包括能力、資產以及一種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活動。可持續生計是生計概念在可持續理念下的深化,1988年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上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生計”的概念,強調滿足最貧困人口最基本需要的必要性。目前被學術界廣泛接受的是斯庫恩斯(Scoones)對可持續生計的界定,“某一個生計由生活所需要的能力、有形和無形資產以及活動組成。如果能應付壓力和沖擊進而恢復并且在不過度消耗其自然資源基礎的同時維持或改善其能力和資產,那么該生計具有持續性”[7]。從學者們對可持續生計的定義來看,可持續生計是指通過維持和提高生產能力,來保障財產、資源、收入的穩定和滿足基本生存的需要。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是20世紀90年代末,由世界銀行、英國國際發展署等一些國際組織推動形成的,旨在分析社會和物質環境之間的多維復雜關系,后發展成為以生計視角為中心進行減貧理論分析及實踐指導的工具。在已有的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中,英國國際發展署(DFID)建立的SL框架在發展干預領域中得到了廣泛認可,該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計資本、結構和程序的轉變、生計戰略和生計輸出五個部分構成。運用該框架可以推演出貧困發生和治理的運行邏輯:在市場風險、自然災害、經濟蕭條、莊稼歉收、健康受損、社會和技術變革、就業風險等外在因素引起的脆弱性環境中,貧困主體的生計資本(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必然受到制約,引起政府的管理水平、制度政策、法律文化等結構和過程的變動,這種變動對貧困群體的生計戰略和策略帶來相應的影響,從而導致生計(輸出)結果的改變(收入增加、福利改善、脆弱性減少、生態環境改善等),這種變化了的生計結果又會反過來作用于貧困群體的生計資本和脆弱性背景,產生新的循環。DFID可持續生計框架把貧困主體看作是一個在脆弱性的背景下生存或謀生的對象,在自然、制度、市場等因素造成的脆弱性環境中,作為生計核心的資本性質和狀況,決定了采用生計策略的類型。“擁有較多資本的人們往往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并有能力運用一些政策措施確保他們的生計安全”[8]64。該框架的核心是建立農戶的生計資本———生計活動———生計后果的邏輯關系和相互影響機制,它的優勢是將注意力集中到人類的結構化過程,貧困人口的生計資本積累水平普遍較低,貧困脆弱性高,“結構和過程轉變”對于改善貧困人口生計狀況十分重要。

查看全文

失地農民“生計可持續”對策

政策目標:生計可持續

現行征地安置政策基本上是一種純粹的經濟補償辦法,即國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農民予以直接的經濟賠償,如土地補償費是對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財產補償,安置補助費是補償農業從業人員因征地而就業不充分或一時不能就業所承受的損失,等等。肯定地說,這種經濟補償機制是必要的,目前顯然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應該堅持下去并逐步得到改進。

但必須看到,現行的經濟補償機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難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大量的實證調查揭示,這種補償在結果上無法恢復被安置者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及時足額給付了經濟補償,失地農民在很長時間以后仍會處于貧困狀態。這就警示我們:現行的征地安置政策是一種普遍缺乏效用而且很容易被濫用的方法,不足以預防失地農民的貧困,必須加以調整和完善。

天津市大港開發區超出標準,違法占地1384畝。中塘鎮大安村1076名失地農民按手印,強烈要求將非法占地恢復原貌,并全額支付已批準征地的土地補償金。(本報記者王曄彪攝)

預防和緩解失地農民貧困問題,應重新審視征地安置工作的政策目標和手段,重點應放在檢討損失評估和補償的思維方式上。進而言之,征地安置政策不應簡單地視為支付賠償或置換原有資產,其思路應更為寬廣:使失去土地的人重新建立生產力并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一句話,應把實現失地農民的“可持續生計”作為未來征地安置政策的基本目標。

“可持續生計”概念最早見于20世紀80年代末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的報告。1992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將此概念引入行動議程,主張把穩定的生計作為消除貧困的主要目標。1995年,哥本哈根社會發展世界峰會和北京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進一步強調了可持續生計對于減貧政策和發展計劃的重要意義。所謂“可持續生計”,是指個人或家庭為改善長遠的生活狀況所擁有和獲得的謀生的能力、資產和有收入的活動。在此框架內,資產的定義是廣泛的,它不僅包括金融財產(如存款、土地經營權、生意或住房等),還包括個人的知識、技能、社交圈、社會關系和影響其生活相關的決策能力。

查看全文

我區可持續財源思考

抓好財源建設,培植和壯大可持續財源,是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近年來,我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一手抓財源建設,一手抓征收管理。自1998年以來,區級預算收入實現了快速、持續、平穩增長。**年區級財政收入69442萬元,年均遞增12%,區級財政的穩步發展為促進地方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區的財源培育工作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對區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發展目標而言,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問題表現為:1、區級財政壓力增大,行政區劃調整后,區級財力在供需關系上將面對相當大的矛盾。2、財源基礎不穩固,增收主要依賴于管理性增長。3、財源可持續發展后勁乏力,發展空間受限制。

市政府決定今年重新確定市、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我區如何適應新的財政管理體制變化,在確保國家和省市利益的前提下,增加區級財力,保障有效供給,實現財政振興和促進各項事業持續、快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必須根據變化了的形勢、任務和要求,圍繞培育可持續財稅,提高財源效益,做大做強區級財政這一中心,確立正確的財源發展戰略思想,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抓好財源建設,培植和壯大財源基礎,形成具有**特色、結構合理、比例協調、持續發展的財源體系。

一、實行新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后,我區財源結構的變化趨向

按照市政府今年重新確定的市、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市對區在事權劃分的基礎上,收入的劃分、分享比例及收入增量部分的分配方面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一是收入結構的變化,市級固定收入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與牌照稅、資源稅、耕地占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契稅、海域、場地礦區使用費收入,市級管理的國有資產經營收益,列入預算管理的市級各項基金收人及其他收入等。區級固定收入包括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屠宰稅,區級管理的國有資產經營收益,按規定屬于區級的行政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專項收入、其他收入、政府性基金等。市、區共享收入為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

查看全文

森林可持續經營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摘要:森林資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林業的發展,森林生態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林業產業鏈和林業經濟的管理和發展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形勢。對此,從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森林可持續發展和森林可持續經營面臨的挑戰,提出了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式。

關鍵詞:森林可持續經營;森林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

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環境至關重要,在社會建設過程中,森林資源可以為許多行業提供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原材料,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可以穩定社會,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然而,當前的社會環境導致了森林覆蓋率的急劇下降和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要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保護森林環境。

1森林可持續經營的主要內涵

在森林可持續經營方面,主要問題是在不影響森林恢復系統和生產能力的前提下,協調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使人們從森林資源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在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在可持續經營的框架內,保持生產性森林的活力和科學經營方法,使森林資源充分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而不影響或破壞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1]。

2重要意義

查看全文

動物生產可持續發研究

摘要:人類對動物蛋白需求量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對動物飼料需求的增加。植酸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是當今動物生產中使用最廣泛的三種飼用酶。本文總結了三種飼用酶的主要作用方式和營養效能。

關鍵詞:豬;家禽;飼料;木聚糖酶;植酸酶;蛋白酶

“人口的不斷增長意味著對食物的需求不斷增長,為了滿足這一增長需求,動物蛋白將發揮巨大作用。”Novus國際有限公司全球家禽市場部高級經理AjayBhoyar博士如是說。所有的蛋白質來源都必須提高產量,但市場上各種蛋白質來源中家禽和豬的增長幅度是最大的。水產和反芻動物也會出現增長,但其增幅要小于家禽和豬。人類對動物蛋白需求量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對動物飼料需求的增加,而將飼料副產物和副產品以從未見過的高水平添加入單胃動物飼料也正在發展為一種趨勢。酶具有降低抗營養因子效應的作用,這是因為酶能夠自然分解飼料中難以消化的組分,否則這些組分將會浪費。這種作用能夠釋放出更多的營養成分,減少浪費,從而降低飼料中昂貴成分的含量。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組合使用,酶都會作用于其特定的底物上,并發揮出完整的效應。多種酶組合使用時,除釋放能量、礦物質和單體氨基酸外,還有其他優勢。植酸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是當今動物生產中使用最廣泛的三種飼用酶。這些酶作用于所有原料的特定底物上,因此對于消化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不使用其他飼料原料也是如此。

1植酸酶減少環境污染

在種子發芽的過程中,植酸鹽會存儲磷(Phosphorus,P),并在種子生命周期內保護其避免被氧化反應。單胃動物飼料中的植酸磷會導致一個問題,即未消化的磷被排出動物體外從而危害環境。磷的替代來源包括肉和骨粉,這些物質中的磷易于消化。而植酸酶也可將磷從植酸鹽中釋放出來,減少環境負荷,并降低飼料成本,因為動物對其他磷源的需求減少了。另外,植酸鹽還會與其他礦物質(如鋅、銅、鈣和鐵)螯合,從而降低了這些礦物質的利用率。植酸鹽還具有結合蛋白質的能力,進而可能降低氨基酸的消化率。在家禽中,植酸鹽還會抑制能量的利用率。植酸酶在家禽的肌胃和腺胃中發揮作用。在豬體內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胃。最新一代的植酸酶可能會在胃的酸性環境中發揮作用。細菌植酸酶的初步發展提高了動物飼料的生物效能水平。最新一代的植酸酶具有更高的基質值,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其利用率,這高度依賴于飼料組成和測試條件。同時,隨著人們對植酸酶作用方式的深入了解,未來我們將會得知植酸酶的更多優勢,并為生產者提供更多價值。

2木聚糖酶提高潛在的養分吸收

查看全文

茶葉包裝設計可持續研究

摘要:隨著茶葉市場競爭的加劇,對于茶葉包裝設計與現代人生活體驗的聯系日益密切,茶葉包裝不僅要體現其自身的獨特品質與地理文化特征,還要從包裝視覺傳達上,融入可持續設計理念。可持續設計作為茶葉包裝的新方向,需要從其內涵及設計要素入手,通過材料、形式、結構等方面融入可持續設計方法,增強茶葉包裝的"適度、健康、可回收"價值,體現與自然相互協同互補的共生境界。

關鍵詞:茶葉;包裝設計;可持續性;應用研究

包裝作為產品的重要屬性之一,在推進商品交換及強化產品價值功能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現代包裝產業的發展,包裝學與材料學、美學、管理學等學科的融合,催生了包裝技術與藝術的發展。我國是茶葉的故鄉,茶葉品種繁多、各地茶葉包裝設計形式多樣。茶葉包裝不僅體現在產品質量與茶文化的推廣,也體現了獨特的地域歷史和生態體驗,同時也是包裝視覺語言的重要內容。可持續設計理念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在提升產品品牌價值的同時,也推動了茶葉包裝設計理論的豐富,更是從緩解當前環境污染實踐中,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設計道德觀。

1可持續性設計理念內涵及要素

作為構建茶葉設計策略的主導思想,可持續理念將茶葉設計與環境、經濟、道德、社會等問題融入其中,并從引導和滿足消費者需求中,強調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性,人與環境的和諧相生。也就是說,對于茶葉包裝的可持續設計內涵,主要體現在自然、經濟、社會、科技四個屬性上。

1.1可持續設計的內涵

查看全文

小議金融可持續競爭力及評價

[摘要]目前學術界對于一國的金融競爭力的衡量并沒有一個共同的、準確的、易于比較的標準。各國的經濟學家正在致力于研究得出一個可以得到各個國家都認可的評價方法或者系統,通過有效的比較,在對本國的金融狀況進行客觀評價分析的基礎上,為本國的金融業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改革措施。

[關鍵詞]金融競爭力;改革措施;評價體系

1傳統金融競爭力評價體系

第一,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金融國際競爭力評價方法。20世紀80年代,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及相關機構開始研究金融競爭力的評價體系問題。它們把金融競爭力歸為國家競爭力的一個因素,其下又分為資本市場效率、股票市場活力、銀行部門效率以及資本成本這四大指標。在這些指標下,又分別設立若干項具體指標。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的金融競爭力評價指標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得出來的結果也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當時的各國金融競爭力。

第二,標準普爾等評級機構的評價方法。標準普爾公司對金融競爭力的評價方法主要通過對各國銀行的評級來實現。重點考慮的因素是銀行財務風險和商業風險。其中,商業風險因素包括經濟風險、行業風險、市場狀況、業務種類等。

2金融可持續競爭力指標體系理論架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