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范文

時間:2024-01-26 17:59: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

篇1

關鍵詞:可持續;城市規劃;思路;特點

Abstract: the global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problem getting outstanding, make low carb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world today. In the existing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ity planning, promote human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of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meet modern demand in the supply of demand and no future generations formative influences and threats, under the premise of will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as the basic goal, the ecology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of the strategy, basic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of the whole design. So, i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ideas is what kind of, i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w, and how should we will practice in urban planning 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fusion? The following main a few to this question briefly discussed.

Keywords: 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Train of thought; characteristics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城市規劃的思路及特點分析

(一)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城市規劃的整體思路

要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除了要對各種常規規劃內容進行合理設計之外,還應當對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及資源的問題進行綜合性考慮,對不同政策和方案下城市系統的發展水平及資源環境狀況等進行預測,通過環境容量與環境承載能力這兩個指標的約束作用,對城市發展方案以及相應的發展對策進行制定。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對現代城市規劃的基本內涵進行相應的擴展,以便于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的城市規劃的新思路。

從整體上來看,城市規劃可以說是一個反復迭代的系統性過程,在比較環節若城市規劃的基本方案圖了其環境承載的基本能力以及城市資源的供給能力,則必須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對城市經濟的發展進行相應的控制,根據環境指標以及資源指標制定出全新的城市規劃方案,而后將此方案與環境承載力及資源供給能力進行比較,指導經濟發展、環境承載及資源供給之間相互滿足方可進行規劃方案的確定和實施。

在這種城市規劃思路所要實現的基本目標是對需要與可能進行綜合,構建起一個足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新的城市系統。,在考慮環境承載力與資源供給力的基礎上,將城市資源的消耗控制在某一合理的范圍之內。

而基于這種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城市規劃的整體思路,使城市規劃具備了一定的特殊之處。

(二)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城市規劃的特點分析

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之下,城市規劃的整體內容和基本思路都發生了相應的轉變,具備部分特殊之處。總結來看,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城市規劃的基本特點主要有三:

1.城市規劃的內容突破了城市資產的發展限制

基于可持續發展觀的影響,城市規劃的內容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城市自身的發展,取而代之的是將與城市發展相關的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及環境等諸多的因素都納入到城市規劃的體系當中,在保證各項因素之間協調、促進的前提之下,對城市發展方式、發展規模及發展速度進行合理規劃和調整。

2.城市規劃的出發點有所不同

傳統城市規劃工作中,城市規劃的基本出發點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城市土地跟空間資源的關系,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下,城市規劃對城市的環境承載能力與資源的供給能力進行了強調,而這不僅是可持續發展觀對城市規劃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是現代城市規劃最為突出特點。

3.資源環境體系成為城市規劃的重要控制點

新思路下的城市規劃工作中,資源與環境體系所具備的承載能力成為城市規劃方案制定的重要控制點,也就是說,城市規劃方案的制定必須將環境承載能力和資源供給能力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但需要說明的是,這并不代表城市規劃方案的執行需要被動地受制于環境承載力與資源供給能力的基本指標。

可以說,在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影響下,我國現代城市規劃方案的制定區別于以往城市規劃的傳統思路,且具備了一定的特殊之處。在這種條件下,城市規劃設計也應該以此為基礎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城市規劃設計探究

從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城市規劃思路及特點的角度上來看,要通過對城市規劃的科學設計和安排,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則必須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的發展戰略,保證城市規劃相關項目在發展上的可持續性。也就是說,城市規劃設計必須保證人口、用地、居住區、水資源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一)人口方面

從人口可持續發展方面來看,人類通過世代繁衍而得以永續發展,因此要保證人口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對人口自然增長的有效控制則是關鍵。據測算,若在不加控制的情況下任由人口自由增長,至2700年,地球現有的陸地面積將再無人類的立腳之地,彼時,人類也將走向滅亡。因此,城市規劃,必須對人口規模進行控制。

(二)城市用地方面

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是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城市發展對于土地的開發和利用是人類對自然進行改造的過程,但這種改造行為必須在土地的承載能力之內,保證開發行為可以滿足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對于用地的基本需求,同時又不必危及到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的“代際平等”原則。所以現代城市規劃設計一定要對用地的規模進行有效確認,秉承節約用地、合理用地的基本原則進行土地開發,避免因局部區域對于經濟利益的追求而造成對土地的掠奪性或者是破壞性的開發,這不僅違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同時也對后代的生存與發展構成了一定威脅。

(三)居住區設計方面

城市規劃設計要保證人類居住區的可持續發展,則應當利用生態學的理念對人類的居住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在規劃的過程中體現出城市規劃對于環境的關注,由此來促進居住區的持續性。

(四)水資源利用方面

正如我們了解的一樣,水、空氣及陽光共同構成了人類的生命之源,水資源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可謂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其不僅能使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城市規劃設計必須結合水資源在分布、季節變化及年際變化等方面的基本特點,根據水資源在利用條件和應用途徑等方面的差異,進行水資源利用的規劃,保證城市規劃設計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尤其是部分大城市,應當建立起分散性的供水系統,在避免水資源污染的基礎上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通過廢水凈化利用等方式建立起科學的節水型城市。

(五)環境方面

環境的可持續性,從本質上來看取決于人類經濟活動對于資源的索取速度是否超過資源的再生速度,而社會發展所排放的各種廢棄物總量是否超出環境的自凈能力。要通過城市規劃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重要的是桂湖的設計方法、程序以及決策程序等都必須具備一定的環境導向性,通過規劃項目環境承載能力檢測程序以及升天規劃理念與生態方式的構建來促進社會及經濟發展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進而實現環境和資源的良性發展與利用。

結論:

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城市規劃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諸多有待改善的不足之處,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我國城市規劃中的實際應用相對較淺。因此,我們必須理清新形勢下,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的城市規劃的基本思路和特點,依此為基礎探索我國城市規劃設計的可行性方案,以便于切實推動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寧,賈文毓.淺談對城市規劃的幾點建議[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2).

[2]林琳,畢克妮.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城市規劃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03).

[3]敖卓鵠.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的特點[J].中國對外貿易(英文版),2011,(02).

[4]李汶潯,陳萍文.城市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探析[J].山西建筑,2011,(08).

[5]文華.城市規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10,(04).

篇2

可持續發展教育;本土創新;未來發展

徐新容,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005年3月1日,聯合國紐約總部公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國際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十年計劃》),文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遠景目標、價值觀念、核心領域、預期成果等內容,并要求世界各國將可持續發展原則、價值和實踐理念融入各國教育事業,促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區域推進。

《十年計劃》頒布實施以來,中國十分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深入推進,在2010年,“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戰略主題”內容之一,被寫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過程,是本土化推進過程中進行理論提升與創新的過程。十多年來,在不斷實踐與探索中,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構建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

理論體系

可持續發展教育原來是國際理念。這一理念具體化為廣大中國項目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需要經過結合中國實際加以重新表述,以形成體現我國社會與教育實際需求、便于被我國教育工作者理解的本土化理論涵義。這一過程就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論創新過程。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基本內涵。可持續發展教育是可持續發展時代應運而生的教育,是以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為核心的教育,其目標是幫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續發展需要的科學知識、學習能力、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同國外相關定義相比較,這一定義更為明確地闡明了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更為鮮明地指出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育人目標和時代功能。且簡捷易記,已成為廣大教育者認識、理解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基礎。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容和功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容概括為“一個核心”與“三個基本點”:核心內容是可持續發展價值觀教育;基本內容包括可持續發展科學知識教育、可持續學習能力教育和可持續生活方式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教育功能包括,教育促進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兩層涵義。所謂社會、環境、經濟與文化可持續發展強調的是在生態文明時代,由單純注重經濟發展,轉變為同時注重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人的可持續發展既指關注人類群體的可持續發展,又指公民個體跨越人生諸階段的、不間斷的穩健發展。

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容和功能強調:可持續發展教育是一種轉換性教育,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需要對教育系統和結構進行重新定位,其核心是對教與學進行革新。在尊重地域文化相關性和文化適應性基礎上,用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綜合視角觀察和解決可持續發展事件。這些內容與功能的定位及時引導了廣大實驗學校的實踐方向。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基本特征。可持續發展教育對于同處于可持續發展時代的世界各國教育改革與創新進程均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基于實踐推進,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提煉出了導向性、創新性、廣泛性、全面性、系統性、實效性六個基本特征。

這六大特征創造性地論證了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新教育的完整體系;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覆蓋面廣泛,涵蓋教育系統;可持續發展教育將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領域可持續發展知識全面納入各級各類教育內容;可持續發展教育要求全面重新定位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內容、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教師培訓、校園建設、學校與利益相關者關系;可持續發展教育在中國已經由產生時的抽象概念變成了越來越多國家教育工作者的鮮活與生動的教育創新實踐。

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政策支持:納入國家與地方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

自2007年,《北京市中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后,《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提出“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試驗”,確定了北京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教育示范區”長遠設想。這些政策的出臺,是可持續發展教育持續推動素質教育向新的深度與廣度發展的根本舉措,也標志著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市級教育政策已經得到教育行政部門認可。

北京市各區縣作為實施和執行北京市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政策的責任主體,在規劃本地區可持續發展教育推進策略時,也分別結合本區域的實際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制定本區域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政策,例如:昌平區教育委員會制定了關于貫徹落實《綱要》的指導意見,房山區教育委員會制定了關于落實《綱要》的實施方案 (草案),門頭溝區教育委員會制定了關于在中小學中進一步加強可持續發展教育工作的通知及關于進一步加強可持續發展教育工作意見的通知,石景山區教育委員會制定了關于貫徹落實《綱要》的指導意見(討論稿)等。這些政策文件是區縣級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權威性依據,為各區縣結合區域實際與需求,有針對性地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指導。

(二)課題引領:可持續發展教育實踐模式研究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充實可持續發展教育具體內容與方法,提升教師可持續發展教育能力,體現出可持續發展教育是實現優質教育之道。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第一,可持續發展教育融入課程建設。在高等、職業教育學科建設以及基礎教育國家、地方與校本等三級課程中全面、系統充實可持續發展教育內容。全球、國家與周邊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可持續發展實際問題是課程創新的主要源泉。

例如,北京市中小學市、區級教研員及骨干教師,依據現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參考現行教材,系統研究中小學學科課程標準中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相關的教學目標要求;并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學學科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指導意見》。

再如,北京市《中小學專題教育活動(可持續發展教育部分)》地方教材、陜西省《中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地方教材、黑龍江省《環境教育》地方教材、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可持續發展未來:哈尼梯田與青少年》等,這些地方課程與教材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實踐亮點。

第二,可持續發展教育育人模式構建。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學校堅持開展可持續教與學方式實驗,通過實踐驗證形成可持續教學模式。

可持續發展教育倡導可持續教學與學習方式,強化可持續發展價值觀滲透教學與扎實培養可持續學習能力;采用“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知行并進”等教與學原則,重點實現幫助學生掌握可持續發展價值觀和可持續學習能力的學習效果。

例如:2002―2012年,北京市與上海市部分區縣校長與教師參與“構建可持續教―學模式”實驗課題。

實驗假設:針對傳統教學人文精神缺失和不可持續性等主要弊端,采用可持續教學基本理念和操作建議,能夠產生創新教與學方式、強化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價值觀與可持續學習能力的效果。

實驗操作步驟:

(1)分學科研討編制學生學習探究作業本;

(2)研制同學習探究作業內容設計配套的教案;

(3)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與價值觀培養方面的普及培訓;

(4)指導骨干教師先行做實驗研究課;

(5)推廣骨干教師研究課經驗并開展常態化教學。

可持續教―學實驗模式操作要領:

(1)重點教學目標:強化可持續發展價值觀滲透教育;扎實培養可持續學習能力。

(2)可持續教―學結構:

(3)可持續教―學原則:

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知行并進。

(4)可持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課堂學習過程前移;指導學生做好學習探究作業報告;組織學生參與課堂評價與合作討論;鼓勵學生提出可持續發展實際問題解決方案。

(5)學習方式:學習探究作業本

第三,可持續發展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持續發展教育資源是指為可持續發展教育服務的教育資源。它的開發、利用與整合,就是從現有(包括潛在的)資源中提煉、篩選,進行價值分析、完善,使之成為可持續發展教育服務的資源,并得以充分使用,進而通過合理組合,形成有機聯系整體的過程。

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我們概括出“統籌合作型模式”“合作共建共享管理模式”“契約管理模式”“共棲共存模式”“互利共生模式和雜交互補模式”等多種可持續發展教育資源整合模式。例如,整合環境領域可持續發展教育資源,有助于引導學生關注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和協調發展。開發與利用可持續發展教育經濟領域資源,則有助于學生了解當地經濟發展中的現狀與問題,加深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和局限的認識,以及經濟增長對社會和環境產生的影響,學會同時從環境和社會角度出發來評估個人和社會的消費水平。

(三)學校建設:培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特色優質學校

可持續發展教育三級學校建設包括實驗學校、示范學校、國家實驗學校。通過三級學校建設實現四個預期效果,分別是顯著更新地區教育功能定位(教育行政部門);顯著更新辦學理念(校長與領導班子);顯著更新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教師);顯著更新學生素質(學生)。

研制出學校可持續發展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對實驗質量加以管控,從學校管理、支持與保障、課程與教學、專題教育活動、校園環境建設等五個方面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學校質量自評與他評,成為診斷與監測可持續發展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

可持續發展教育學校建設遵循全園覆蓋、全員參與;統籌規劃、效率優先;管教結合、重在育人;突出特色、因校制宜;遵循標準、穩步推進的基本原則。在可持續發展時代,學校要成為環境友好與資源節約示范基地,同時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傳播世界優秀文化的中心,以利于熏陶、教育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為直接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做出具體貢獻。

建設與分步驟培養一批又一批實驗學校與示范學校,是我國近15年來可持續發展教育連續向前推進的一項基礎性策略。至2014年,參與本項目的中小學校、幼兒園及其他類型學校約1 000余所。

(四)專題教育:指導學生參與解決實際問題

學校通過實施不同主題和內容的專題教育活動,開展社會實踐、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并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文化傳承產生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參與學習的快樂,享受成功解決實際問題的愉悅。關注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其社會性、實踐性、開放性,設計課內課外相融共生的大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關注學生在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例如,世界遺產教育活動以傳承、尊重、和諧、可持續等世界遺產核心價值觀的主導,來規劃設計與實施所有教育活動,使教育活動培養優質人才的目標指向始終如一。節能減排專題教育培養學生掌握節約觀和環保觀,養成節約、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增強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多層培訓:進行校長、教師能力建設

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校長、教師培訓,提升其可持續發展教育理論水平與實踐操作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定期召開可持續發展教育國際論壇、國家講習班;持續與北京教育學院合作,開設“春風化雨”可持續發展教育專題培訓班;分別與不同地區(北京、上海、廣東、香港等地區)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專題培訓,交流各地經驗。

三、對未來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

的思考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中國堅定不移地履行推動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要求,取得了不少成效,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在新的時期,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如何繼續深入開展,可以從哪些方面努力,值得我們思考。

(一)將可持續發展教育納入地方教育政策與規劃中

由于可持續發展教育在國內各地區、各學校發展極不平衡,制約著教育質量的提高,有的地方政府雖然提出了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要求,但遠沒能從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明確認識當代教育功能。因此,政府部門有必要研究制定落實“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部署的指導實施文件。各地區需要大力開展有效的實驗研究與有力的社會宣傳,地方政府負責人要更深入了解與理解可持續發展教育對促進教育改革與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價值。要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將可持續發展教育納入地方教育政策與規劃,加大力度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區建設,并將可持續發展教育納入國家及各地區教育督導內容。

(二)挖掘、提升有效精品案例進行宣傳推廣

中國總結了大量區域與學校可持續發展教育案例,對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工作者產生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必要從中進行篩選并進行再加工,從而提升案例的推廣價值。故此,要求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團隊要進一步精選加工已有案例,進一步研究總結新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有效實踐案例,并進行廣泛宣傳與推廣,幫助更多的人理解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和學會操作方法。

(三)在基礎、高等和職業教育中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

可持續發展教育是一個綜合性、整體性與系統性很強的現代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十多年來,可持續發展教育在基礎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領域中教育改革與創新遠遠落后于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可持續發展提出的迫切需要。因此,要關注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及各種非正規教育中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各級各類教育部門以及各種社會學習機構之間要加強合作,系統性開發區域性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基地,使更廣泛的人群受益。

故此,有必要在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機關組建統一協調的臨時管理機構,以組織協調基礎教育、職業、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這樣,就能建立信息溝通、文件溝通、人員溝通的窗口,并且利于有計劃地在職業、高等教育及其它教育部門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教師培訓、課程開發、教學與學習創新研究、經驗交流等活動。

(四)加強可持續發展教育能力建設與理論研究

當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對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涵缺乏準確和全面的認識。因此,有必要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及相關培訓機構開設可持續發展教育專題必修課程,將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必修內容,加大力度提升各級干部及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教育能力與專業水準。同時,我們還應進一步強化可持續發展教育理論研究,重點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優質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德育、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全民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與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等方面的專題研究,探索其區別與聯系,明確邊界,以更好地完善可持續發展教育理論體系。

(五)可持續發展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培養應向農村地區推進

當前,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嚴重。糧食安全隱患重重,自然資源過度采伐,生態環境惡性破壞。面對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持續發展問題,農村教育如何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如何適應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已成為農村教育改革的關鍵。農村地區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有助于使現行農村教育適應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發展的需要,準確定位,務本求實。因此,向農村地區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提高農村中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質量、促進農村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差別勢在必行。只有培養農村未來建設者具有可持續發展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才能推動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

(六)開發京津冀可持續發展教育協同發展模式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重大國家戰略,從國家和區域發展的目標和要求看,京津冀協同發展,其本質是可持續發展問題。可持續發展是京津冀地區各利益攸關方的最大公約數。

治理霧霾是京津冀共同面臨的緊迫問題,只有京津冀區域采取聯合防控才能實現。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中央總體規劃設計之下,已建立生態環境安全防護體系,以可持續發展為終極目標的區域協同發展模式正在形成。思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確立三省市教育協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定位,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素養的新一代公民,是時代賦予教育的歷史使命,也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七)建立可持續發展教育國際合作機制

篇3

自2009年以來,世界學前教育組織(OMEP)一直把學前兒童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問題作為一個重要能關注點。2009年,在尼日利亞召開的OMEP大會最早提出建議:由若干成員國共同開展一項關于可持續發展教育課題的合作研究,目的是邀請該組織的成員和兒童一起參加工司持續發展教育的討論,同時希望在全球幼教界廣泛傳播這一理念。

2010年在瑞典、2011年在香港以及2012年在巴西舉行的OMEP大會把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重要議題之一。OMEP中國委員會參加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國際性課題的研究。我們在研究的第一階段探討了有關兒童對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理解(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0年第12期上)。在第二階段探討的是在幼教實踐中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一些幼兒園參加了初步的研究(其中大部分論文參加了2011年在香港舉行的ONLEP大會的交流)。我們發現,盡管在我國幼兒園開展環保教育已有多年的歷史,但許多一線教師列什么是可持續發展教育還不太清楚,也有人經常把它與社會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混為一談。為了更好地傳播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本文對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最早由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于1987年提出。該組織提出了“能滿足當前的需求,但不以犧牲后代的需求為代價”的發展戰略。阿瑪汀·森(AmarSen,1987)則認為,這種圍繞“需求”的發展觀雖有啟示作用,但還不完善。要把個體看成是能“思考和行動”的能動者,而不是被看成有需求要得到照顧的“病人”。只有把人看作是能動者,他們才能進行思考、評價和解決問題,并通過這些手段來改變世界。他采用了以能力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概念:“在不犧牲后人能力的基礎上促進當代人的能力。”1992年的里約熱內盧聯合國地球峰會把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看作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個相互依賴、相互強化的支柱。任何環境、經濟和社會政策及實踐都要考慮它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地球峰會上制定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把在基礎教育中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聯合國于2005年發起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十年計劃(2005~2014,DESD),旨在把可持續發展的原理、價值觀和實踐滲透到教育和學習的所有方面。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于2005年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戰略:“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一個終身教育的過程,從學前教育一直延續到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并超越正規教育的范疇……由于價值觀、生活方式和態度在人生早期得以形成,所以教育的作用對兒童來說尤其重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并逐步付諸實踐。然而,在教育領域,特別是在學前教育領域,對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持續發展教育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如何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整個教育體系的行動才剛剛起步。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教育的新視角。它尋求人類和經濟的健康發展、文化傳統與對環境的尊重之間的平衡(Sir—aj-Blatchford,Smith,Samuelsson,2010)。自從2002年約翰內斯堡的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以后,人們普遍認同教育在實現“與經濟的健康、文化的多樣性、對地球以及資源的尊重有關的可持續”方面扮演重要的作用。一致認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必須成為2000年聯合國達喀爾全民教育行動框架所確定的優質全民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教育實踐中。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已有的學校課程,如未來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性別教育、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等有著天然的聯系。

第一,《兒童權利公約》指出,所有的兒童對與他們的生活有直接關系的事務有知情權和參與權。2009年,聯合國大會(UNGA)特別提到兒童知情權的問題,再次強調“兒童參與的一般性原則是解釋與實施兒童權利公約中所有其他權利的基礎”。聯合國大會號召各國保證在沒有任何歧視的情況下,讓兒童對所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生活的事務有知情的機會,鼓勵兒童在家庭、學校和社區多個層面參與社會事務。兒童自出生后就能體驗到環境、經濟和社會環境的挑戰,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是一個有能力的、積極的能動者,不僅受到環境的影響,也能對環境產生影響。可持續發展所關注的是未來,兒童是未來的最重要的受益群體,他們在可持續的未來中需要承擔起責任。Siraj-Blatchford(2010)等人指出,早期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必須被看成是公民和人權的問題,早期兒童被看作是所有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實踐的最合適的、最自然的起始點。

篇4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近年來提出的主要發展戰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也需要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才能夠實現未來發展,符合當前教育的發展方向。本文便以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環境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為研究基點,重視論述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環境藝術設計的能力培養。

關鍵詞:

可持續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應用

隨著近年來一系列環境問題的產生,人們正常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響,人們對環境生活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可持續發展理論應運而生。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已經是一門非常具有特色性的專業,在我國城市建設中的作用不容忽視,而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環境藝術文化也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只有這樣,才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重視對可持續發展相關理論的應用。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現階段,環境技術設計的基本理念便是節約與環保,是以人為本,在建筑生態住宅的過程中,無論設計過程,還是施工過程,都需要是此案全程無害化,以居住環境中的綠色環保理念為基礎,將可持續發展觀念融入到整個人類的居住環境中,從而構建起人類、環境、建筑的良性系統,環境藝術中華的可持續發展體系也就此形成。因此,綠色健康系統在環節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對于當下環境藝術發展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1]。

二、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在進行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要注重建立可持續發展設計觀,將可持續發展理論真正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當中。對此,教師要注重對傳統教學觀念的轉變,融入可持續發展理論,并將之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能夠進行應用,這樣一來,才能夠真正地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1、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教學理念可持續發展作為教學理念的同時,要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應該加強對可持續發展設計理念的學習工作,對涉及的學科內容、實施途徑與方法以及相應的評價機制進行有效學習,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儲備,能夠對可持續發展理論有一個較好的了解[2]。這樣一來,在進行實際講課過程中,教師才能夠真正將可持續發展理論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工作當中,切實地發揮出可持續發展理論的作用。同時,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教學理念時,要注重加強教師的學術交流以及進修學習工作,使教師能夠加強對這一理念的理解程度,能夠切實將可持續發展理論真正應用于教學實踐當中。

2、整合工程技術相關課程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節設計專業中的應用,要注重對傳統工程技術相關課程的整合工作。工程技術相關課程是環節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環節,關系到了未來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對工程技術相關課程的整合,目的在于使可持續發展理論能夠真正應用于環節藝術設計當中,并且在日后的實踐活動中,能夠充分地體現出可持續發展思想。在整合工程技術相關課程時,要注重加強課程設計和修訂工作,并就發展目標明確寫入教學目的中,根據教學目的,進行相關的課程設置。同時,要對整合完成的工程技術課程進行有效實踐,并對教學結果進行相應的分析和統計,明確課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修正,使學生在學習課程過程中,能夠形成較為系統的可持續設計觀[3]。

3、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想要真正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于教學工作當中,并且發揮出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用,極難實現。對此,加強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建立與學科發展相適應的創新型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筆者認為,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工作當中,對教學模式的改變,應注重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1)要切實把握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特點,綜合學科特征,進行教學設計。可持續發展理念是理論層次內容,對這一內容的灌輸,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興趣。在進行實際講課過程中,可結合生活實際情況,例如當下的環境污染問題、建筑行業的污染問題等,讓學生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2)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對知識的講解。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不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自主地進行知識學習,是當下進行可持續發展理論教學工作必須把握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列舉一些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藝術設計案例。例如當下建筑行業對新技術、手段,新材料的實際應用,實現節能降耗的同時,又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3)注重理論結合實踐。在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課程中,要注重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結束語

總之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必須要注重對傳統教學理念的轉變,將工程技術相關課程與這一理念進行有效整合,加強教師對這一理念知識的學習,并且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知識有效結合,這樣一來,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海燕,夏建紅,張榕泉等.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之改革——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31—35.

[2]張凱雷.實踐性教學對培養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的重要性——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05:43—45.

篇5

關鍵詞:梅州林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建議和措施

1 梅州林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梅州是山區丘陵地區,有林地面積12185km2,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76.5%,森林覆蓋率達74.78%,位居全省第2。由于其獨特的地理狀況以及氣候環境,使得該地擁有非常豐富的林業資源。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占用和受到山火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梅州的林業面積有所減少,但從總體來說,梅州林業面積變化不大。然而,在梅州林業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如森林管護不夠到位、林木砍伐不夠合理,林地管理不夠恰當。盡管當前在梅州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管理過程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林木,并且促進了林木的生長,但還遠遠不夠,并且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還要從其他方面人手,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解決梅州林業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實質性問題。

2 梅州林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林業保護的觀念和監督力度不強

現實中梅州林業管理人員沒有從思想上樹立林業保護的強烈觀念,因此,在具體落實林業保護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要求認真履行林業保護的職責。甚至有些林業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推諉、拖拉,不負責任,不按規定完成工作任務。這都與沒有建立恰當的林業保護監督制度,沒有加強對林業保護工作的管理有很大關系,并因此導致林業保護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存在巨大問題,很多工作沒有落實到位。

2.2 林業保護的技術力量不足

對林木的管理不合理,對樹木生長沒有進行合理、必要的監督,樹木發生病蟲危害時沒有及時組織技術力量進行防治,及時減少危害。梅州對生態環境管理力度遠遠不夠,由于人為因素引發的山火時有發生,造成大面積林受災。

2.3 沒有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

林木資源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具有資源性,因此,林木資源使用人或者林木資源受益人,除了要合法利用自然資源,而且要對林木資源的所有人付一定的費用,還要對林木資源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此為改善林木資源的現狀做出應有的努力,這種機制就叫做生態補償機制。當前,梅州雖然實施了對林木生態補償,但仍處于初始狀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

3 加快梅州林業持續發展的建議和措施

3.1 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要貫徹落實林木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念,讓這種觀念成為廣大林業工作者的心理基礎和自覺理念,成為林木資源管理人員的行為準則。地方政府要重視對林木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林木管理的能力,向林業管理人員宣傳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內容。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林木管理措施,并通過管理人員落實到林木管理的過程中。邀請并派遣林木管理專家對梅州林業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他們更加了解和掌握林木生長規律以及林木管理基本方法,使得林業管理人員更加合理地管理林木,促進林木的生長,從根本上保證梅州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3.2 要進一步加大植樹造林,增大森林覆蓋率

為更好地發展梅州林業,加快梅州林木的生長發展,不斷擴大梅州森林占有面積,美化梅州生態環境,林木管理的相關部門以及相關管理人員要重視加強優質林木苗木的培育和種植,擴大植樹造林面積。林木面積的擴大可以大大提高空氣凈化能力,極大地改善周圍生態環境,還能不斷提高土壤涵養水源的能力,增加地下水的含量。總之,森林生態管理需要不斷擴大林木面積,增大森林覆蓋率,這些都對梅州生態環境的改善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

3.3 要加強對林木管理人員的監督與管理

制定符合梅州實際的林業管理制度,加強對林業從業人員的監督管理,督促他們履行職責,落實責任,切實做好林木管理工作。梅州當地政府要定期對林業相關部門以及從事林木開發的相關企業進行監督,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和企業的責任感,促使他們切實將相關工作落實到位。同時,要將梅州林業管理的相關工作分配到具體的每一個部門、每一位成員,使他們增強切實林木保護的意識和責任,自覺提高自身林木保護與管理的能力,這樣才能做好林木保護工作,實現梅州林業可持續發展。

篇6

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黨的*報告和國家“*”發展規劃綱要別強調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我國來說,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有效緩解資源緊缺、保障國民經濟安全的必然選擇,是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根本途徑。對我們高校來說,就是要從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歷史高度,充分認識加快建設節約型、可持續發展校園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通過培養廣大師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思維,通過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的全過程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完善管理制度、建設長效機制等措施,建設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校園。

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指明了方向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和高校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經驗

近十年,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只有9.8%,到2007年達到23%,規模居世界第一。2005年高等教育經費總量為2550億元,是1998年的4.6倍,年均增長24.5%。全國普通高校校園面積增加了2.6倍,教學行政用房面積增加了3.7倍,教學儀器設備總值增加了4.7倍,固定資產增加了6.4倍,全國高校在辦學實力、辦學規模和辦學空間上普遍獲得大發展。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實施,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得到切實加強,帶動了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縮小了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的差距。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高等教育事業和高等學校的改革與發展,貫徹“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統籌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統籌地區間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統籌高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推進高等教育事業和高等學校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2.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是高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校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高校最具體和最生動的體現。科學發展觀是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的靈魂,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校園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其目標在發展,基點就在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途徑就在統籌兼顧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校園建設的可持續。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教育部近些年來一直倡導并推動全國教育系統積極投入到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綠色校園的具體行動中,始終強調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學校改革發展的各個方面,也出臺了如《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等相應的文件,全國范圍內以創建綠色校園為主要內容的探索與實踐方興未艾。以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高校提出了創建“綠色大學”的規劃綱要,提出了在高層次的“綠色人才”培養、高水平的“綠色科技”研究以及高質量的“綠色校園”建設等方面加以實施。我們認為,創建“綠色大學”與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在根本理念上是一致的,可持續發展校園在含義上多了一層實現自身永續發展的意思。

二、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是全球環境和資源問題對大學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1.面對全球范圍環境和資源問題的挑戰,高校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大有可為

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惡化的代價巨大。未來的20年,既是我國必須緊緊抓住并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使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和巨大的國際競爭的壓力。國際高能耗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趨勢依舊存在,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仍然需要巨大的資源來支撐,環境惡化的挑戰異常嚴峻。因此,我們必須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否則資源難以為繼,環境難以承受,新型工業化難以實現,人民的生活質量難以提升。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講得多高都不為過。

嚴峻的環境和資源問題對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一方面,嚴峻的形勢要求人們通過科技創新變革現有的生產、生活、消費方式,使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建立在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基礎上;另一方面要求高校在自身發展運行中,能夠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思想滲透、貫穿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生產運用的全過程中,為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2.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賦予大學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的歷史使命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和資源問題,我國政府認識到必須轉變原有的發展觀念和發展模式,提出了新時期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一重大戰略思想,客觀上要求高校認真研究一些帶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問題,在更高的起點上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校園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必須面對的緊迫課題,成為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歷史使命。

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必須依靠“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研究”,我們的高校恰好在這兩方面都肩負著巨大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中堅和骨干的重任,也承擔著為創造一個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未來而創新科技的重大責任。

三、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是高校在新世紀實現自身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系統工程

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21世紀的大學應該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協調共處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社會、經濟、環境效應達到高度統一,它不僅僅局限于環境保護,更重要的是培養出來的社會中堅會帶著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走向社會,給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絕不僅僅是校園的美化和節約這么簡單,應當是高校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整個系統中貫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得整個學校環境優美,崇尚節約,開放民主,健康向上,和諧共生,使可持續發展校園的內涵由知識的傳遞和創新拓展到人文的視野。

建設節約型、可持續發展校園,必須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以培養青年學生牢固樹立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思維和意識為核心,以可持續發展理念滲透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為基礎,以建設環境優美和可持續發展的校園為示范,在校園內形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氛圍,使大學真正成為我國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基地。這既是我國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校園的途徑,也是高校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一項系統工程。

1.以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貫穿大學生培養全過程,培養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實施可持續發展是一場深刻的變革,既是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更是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變革。

為了實現這種變革,高校必須對青年學生進行以樹立可持續發展價值理念和思維習慣為主要內容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雖然覆蓋著全社會的廣大人群,但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建設的骨干和主力軍,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成效。因此,加強對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教育,培養他們保護環境、厲行節約的習慣關系到建設可持續發展校園的成敗,關系到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包括三個層面:知識傳授層面、價值觀形成層面、行為實踐層面。在知識傳授層面要通過相關的課程,讓學生在知識結構上深刻了解環境資源的相關知識,深刻了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在價值觀形成層面,要使學生牢固樹立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環保觀念,培養人與人、人與自然相互尊重的價值觀;在行為實踐層面,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在自身的工作、生活、實踐中積極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影響社會其他人群。

2.要把可持續發展科研作為高校科技創新的價值尺度

科技其實是把雙刃劍,它在推動人類進步的同時也造成了許多生態環境問題,造成人與自然關系沖突的不斷升級。可持續發展科技作為一種人與自然雙贏的科學技術,是通向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21世紀,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積極作用,消除或減小其負面效應,這就需要我們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工作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尺度。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科技的根本目的在于努力減少或減輕科技對環境和生態的消極影響,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在高校的科研活動及管理中,要改變只看重科研成果的層次,輕視科研成果產生和運用全過程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特征的傾向。還要使科技創新追求的目標從單一的經濟效益目標過渡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上來。

可持續發展科研應在社會和自然之間建立友好的橋梁,在滿足人類各種需要的同時,促進人民的生活、消費方式沿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又為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更適宜的物質條件和生態空間,為社會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越來越成熟、完備的科技支持。

3.把大學校園建設成資源節約、環境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模范社區

大學校園建設既是大學進行人才培養的硬實力,也是熏陶人、影響人的軟實力。因此,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校園既是實現大學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優美環境培育人、帶動社會其他部門持續發展的需要。

篇7

Abstract: The teaching refor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new topic. Taking the the cour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which i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technology specialty as the carrier, this paper conducted the teaching design separately from the knowledge, skills, attitudes, value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inted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idea of this specialty through reflection on teaching, professional and social aspects, that was, the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t only referred to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theory and method, but also referred to the sustainabl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ought that the sustainable teaching reform was a long-term arduous mission and needed long-term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土木建筑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eaching design;Civil Engineering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9-0279-02

0引言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始于世紀之交,是人類在反思即將過去的以工業化飛躍發展為主要特色的20世紀歷史,前瞻21世紀人類發展的未來,科學而系統地提出的新的發展理念及其發展模式。特別是2009年底召開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會議,讓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教育、課程及課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心的熱門話題[1-5]。傳統的課程教學設計僅關注教學內容的完整性而沒有考慮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本文依托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方法創新研究,以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示范院校建設專業——建設建筑設計技術專業核心課程《建筑材料與構造》為載體,將面向可持續發展的課程教學研究與可持續發展的土木建筑相結合,探討可持續發展的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1土木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土木建筑理念衍生出大量的新概念與新名詞,如健康建筑、生態建筑、智能建筑、綠色建筑等。可持續發展的土木建筑應包括能夠減少能源消耗、利用可再生材料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等方面,能夠與社會、心理、生活、經濟、生態、文化等保持協調。在整個建筑物生命周期中,應從設計、施工、維修及管理、拆遷等方面全面予以考慮。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土木建筑具有以下特征:

1.1 躍進式創新與可移植性躍進式的創新或創意是可持續發展建筑的靈魂。創意+復制是當今社會進步發展的基本模式,一旦獲得廣泛采用,就會成為未來的標準。但是,可持續建筑的創意不應該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應該被廣泛地復制,對其他同行與客戶潛移默化,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范圍內給社會帶來最大的利益。

1.2 良好生態質量與節能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保證地球上的資源能夠源源不斷地供應子孫后代生存發展的需要。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費者,因此建筑業對環境有著巨大的影響和責任。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提倡使用可循環和可再生建筑材料;提倡依賴被動能源或可再生能源而不是石化能源,具有節能特點;建筑內部CO2低排放,實施整體水處理。建筑施工、管理、維修及拆除過程提倡綠色施工與綠色管理,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創造良好的生態質量。

1.3 美學標準與社會公平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能夠觸動人的情感、突出重要的價值觀與鼓舞人的精神,維系社會、社區和鄰里之間的關系,實現建筑與人在感情和心理上的呼應。同時,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應該公平地體現設計、建造、使用和再利用過程中每一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2面向可持續發展的課程教學設計

課程改革的可持續發展與土木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共同特點——理念創新和行動實踐。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課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學設計改革。下面以《建筑材料與構造》課程為例,從可持續發展的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與學習環境等五個方面展開教學設計。(圖1)

2.1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知識課程的知識體系首先體現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知識完整性,在學生利用《建筑材料與構造》課程知識選擇建筑構造方案過程中,強調注意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資源的稀缺性與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理念,強調新型建筑材料與新工藝和新構造做法之間的聯系,宣揚節約材料,注重環保的理念;同時,課程內容的知識體系凸顯學生面向未來可持續發展,必須的施工圖識讀、計算機應用、組織管理及法律文書等社會生存必須的知識儲備;面向可持續發展知識還需要培養繼續學習與獲取信息的能力,在現實生活及課程學習中運用學到的知識,探究問題的起因、影響及問題現狀與發展趨勢,能防止或盡量減少問題的威脅,成功解決問題的實踐(解決方案/創新),如:各種不同建筑材料選取對建筑構造方案的影響分析,考慮對建筑物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篇8

項目進行可持續性研究,造成了許多項目僅僅是某些領導政績的標志,由此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環境的嚴重破壞。如何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推廣和發展項目管理的組織方法和實施方法,是當今項目管理領域的一個很有意義的話題。

一、可持續發展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及含義

(一)、管理對象的泛化。傳統意義中的工程項目管理的管理對象是工程項目本身,是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計劃書、設計圖紙、設計規范、實物模型等定義和說明的。而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的對象不但包括項目本身,還包括項目所處的微觀環境和中觀環境,就是說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管理者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傳統的建筑業工程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建筑業工程管理是有區別的。傳統的建筑業工程管理基本上是一種以工程項目為核心,強調項目的用途性與現實性的管理,以眼前的質量、成本、工期為最終管理目標。因此,在現實建筑業工程項目管理中普遍存在著與可持續發展不適應的問題。如表現在建筑施工項目設計方面:建筑生態設計需要有效的技術手段來支持并幫助實現生態設計的目標,而工業文明的技術方式雖然給人類帶來了物質上的豐富,但對自然和人類本身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其根源在于機械思維方式和統治自然的價值觀。建筑生態設計所尋求的技術支持應是能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理智地使用自然資源,對自然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可是現實建筑業施工項目設計中,考慮經濟實用多、考慮生態環保少。

(二)、管理目標的泛化。作為一般意義上的項目管理目標,是要實現項目的質量目標、經濟目標、進度目標。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的目標則遠遠超出了這三個目標,它還要實現整個微觀區域和中觀區域的環境質量目標、經濟效益的長期最大化,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

(三)、管理組織的泛化。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需要參與方的全體緊密合作,任意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造成整個管理的失敗。

(四)、管理方法的多樣性。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Internet的使用,現代的管理更加傾向于開放性、及時性、準確性,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作為一種工程管理方式同樣如此,尤其是ERP、CRM等系統的應用。因此,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實際上是將工程項目放在一個微觀或中觀的區域內,應用現代的生產技術,實現項目的成本、質量、進度和社會、經濟的系統目標,從而解決項目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實現項目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的建筑業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

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的建筑業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應是對傳統的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的揚棄,即保持其合理性,摒棄其不合理性,充實以著眼于實現持久性、連續性發展與利益的考慮。

以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工程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這里的以人為本強調三種層次人的因素,這三種層次是:決策層、管理層、具體實施層。這三個層面也即體現了全員參與、全員管理的意義。以人為本就是要提高建筑業領導到員工整體的思想認識,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植根于頭腦,堅持用這種理念對待所承擔的建設業工程項目管理的領導、設計、施工等諸方面的具體責任。尤其是決策層面的思想認識至關重要,決不能在生態能源日見緊缺的今天仍然麻木不仁,繼續按傳統的做法謀劃和組織建筑業的生產與管理,因自己的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認識導致建筑業資源的浪費,我國生態資源的破壞。

三、可持續發展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各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在任何一個建筑工程項目中,項目的參加者包括:政府部門、業主、勘察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承包商、材料供應商、用戶等。因此每一個參與者的行為都將對整個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一)、政府部門作為項目的審批者和監督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如果政府部門在項目的立項審批、規劃審批、設計審批等方面提高對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積極開展“社會評價”,使得項目的發展有利于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有利于我國的經濟建設,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節約有限資源,保護自然與生態環境,造福人類,實現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政府可以對采用了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的業主給予稅收或融資方面的優惠措施,鼓勵業主采用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方式。

(二)、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人,一般情況下在保證質量和功能的前提下,自然會考慮項目的經濟可行性,但是如果采用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方式,則意味著業主要將該項目放置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即社會和自然的角度來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的設計、篩選項目的承包商、采用新的環保材料、建造技術和環保技術,因此也需要業主預支費用,加大了成本,但是由于采用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方式使得整個社會的收益提高,因此,業主完全有可能從政府獲得相關的優惠政策,從而補償自己的損失。

(三)、勘察與設計單位勘察與設計單位雖然在作為業主的被委托方,必須考慮委托方的經濟利益,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勘察與設計單位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向委托方提供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方式的設計方案、新的環保材料、建造技術和環保技術。

(四)、監理單位監理單位的主要作用在于協調業主和各個項目參與者的關系,保證項目的質量、進度等公共利益。監理的成功與否,對項目的成功與否有很大的影響。監理單位在保證業主利益的同時,如果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開展工作,實際是在行使其社會職責,因此政府應該從開發企業上繳的稅收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對監理單位的報酬。

(五)、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是完成項目的核心,項目在施工的過程中要使用的機械設備,會產生大量的廢氣、粉塵、振動、噪音,對環境產生極大的破壞,影響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如果項目中標的施工單位在業主、監理單位和政府法規的約束下,采用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方式,采用綠色環保施工建造技術,將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施工方法,提高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六)、材料供應方工程項目的施工建造需要大量的材料,而這些材料的使用者由于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不對稱的信息,難以對材料做出非常準確的評價,而材料的供應方卻相反,他們擁有專業的技術設備、強大的信息庫,可以為業主、設計方、施工方提供綠色環保、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型材料。作為整個可持續發展項目管理鏈上的一個組成,材料供應方應該從法律上保證所提供材料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政府需在稅收上給予優惠。

(七)、項目的使用者工程項目建成以后,作為項目的使用者則更大程度體現了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性。因為項目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水、光等),同時會產生一系列的廢棄物。因此如何在使用的過程中,少消耗資源,少產生廢棄物或廢棄物再次利用程度,則是該項目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篇9

關鍵詞:市場經濟;高師院校;人力貴源;可持續發展

一、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所謂高師院校人力資源,是指進入高師院校管理活動領域的并與學校管理者發生功能聯系,產生互動作用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能力的總和。它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數量是指處于高師院校管理活動之中的人們,它由勞動者的性別、年齡、專業等要素構成。質量是指高師院校勞動者的健康狀況、受教育程度、學術、技術水平、勞動技能、文化素養、社會意識等方面的要素。高師院校人力資源是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與服務的主體,是學校知識的創造者、傳播者和利用者。是高師院校校內部的活資源,最具競爭力。同時也是高師院校開發與管理的核心,它的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的社會發展觀,它的基本含義是保證人類社會具有長遠的持續發展的動力。可持續發展的主體是人類社會,它包含著經濟、生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社會子系統的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探索:一是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如何為高師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服務,即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如何與高師院校發展的其他因素協調整合以實現高師院校的可持續發展,這是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外部規律;二是探索高師院校如何實現人力資源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這主要是指運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與原則,來探討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是商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內部規律。內部規律受外部規律的制約,而外部規律通過內部規律來實現。因此,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可以歸納為通過高師院校人力資源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來實現高師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只有通過更好地為高師院校可持續發展服務,才能保證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并成為高師院校發展的持久動力。為什么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只有保證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成為高師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持久動力?原因有兩個:其一,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持續性與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的動態性和再生性具有融合的可能性。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一個關鍵詞是“持續”,也就是說,可持續發展思想所關注的社會發展是持續不斷的,而不是一時一刻的;是長遠的,而不是短期的;發展的持續性這是可持續發展原生的也是基本的含義,而高師院校人力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動態性與再生性使之具有了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其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一個主要核心,就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不論是關注當代人的需求,還是澤及后代人的生存與發展,“人”貫穿于其全部思想體系之中。高師院校人力資源主體的個體人在這種思想的朝暉下,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價值得到了體現,滿足了他們的基本需求,從而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與服務之中,并持續創造性地參與活動,而成為高師院校發展的持久動力。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1.時效性與持續性相統一的原則

堅持時效性與持續性相統一的原則,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可持續發展不僅要保持當前的發展而且要顧及未來的發展,為未來的發展積累優勢與發展潛力。另一方面由于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的作用是遲效的,它對發展的作用不如物力資源來得那么快捷明顯,因此,對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的投資需要有長遠的眼光,要在發展過程中持續投資,而不能中斷,從而大力培訓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的技能和提高智力資本積累水平。同時,也要考慮近期的發展,追求時效性,滿足當前發展的需要。因此,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要將時效性與持續性結合起來。

2.市場化與校本化相統一的原則

黨的十四大確定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本質是由市場來配置資源,即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根據市場需求信息,由市場主體對資源進行自由配置。市場經濟條件下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也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市場和競爭來配置資源。從而打破地域界限,廣泛吸引人才,活躍高師院校的學術氛圍,促進高師院校可持續發展。同時,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自身的發展規律,必須結合高師院校自身的實際與特點。在進行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時要注重校本化,即具有中國特色,與學校管理實際相一致,符合學校現狀,以此實現市場化與校本化的統一。從而避免一切外來化,產生“外來香效應”,也要防止一切本地化,形成固步自封的狀態。

3.過程與目標相統一的原則

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過程。作為過程來說就是高師院校應遵循人力資源開發自身的規律,實現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的持續性開發,保證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的長久性與持續不斷地發揮作用。同時,我們也可以將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作為目標來理解。它是高師院校活動的目標之一,通過實現商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從而促進高師院校的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就構成了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與過程的統一關系。即過程意義上的理念的踐行旨在實現目標意義上的理念,而目標意義上的理念則引導過程意義上的理念的踐行。所以,目標與過程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統一體。

4.動態權變與系統整合相統一的原則

高師院校的內外部環境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人與事的適應是相對的,而不適應是絕對的,從不適應到適應是一個動態的實現過程。在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中要堅持動態適應的原則,從時間、空間和對象上做到動態權變管理,不拘一種模式或方法。在對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的各個環節中要運用系統的觀點整合、協調,做到統籌兼顧,發揮整體優勢,而不能只顧一頭,忽略另一方,形成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中的不平衡狀態,而影響發揮整體優勢。

5.外部引進與內部開發相統一的原則

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方式可以區分為人才引進和人力資源共享為主要內容的.“外延式”外部開發與管理方式和以組織現有人力資源的品質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內涵式”內部開發與管理方式兩個基本方面。然而,高師院校在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中,普遍存在重外部引進,輕內部培養甚至忽視內部人才開發問題的傾向。認為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競爭成敗主要在于外部引進人才的數量,把人才競爭等同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于人才爭奪,注重人才數量的絕對追求與集聚,忽視潛質的充分發揮,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和對高師院校內部人才創造性與貢獻率的有效利用。在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過程中,培養人的成本最高,引進入的成本次之,而合理利用人的成本最低。我們應正確地處理引進、培養、使用的關系,做到外部引進與內部開發相統一,實現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確保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有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相適應的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1.建立以市場觀念為導向的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體系

建立以市場觀念為導向的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體系,一方面必須破除舊的思想觀念,樹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引進市場競爭機制,講究效益,樹立法制觀念,對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實行契約管理,以此維護高師院校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破除高師院校人力部門所有制,變高師院校人才部門所有為社會所有,允許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合理有序流動。再一方面就是打破地域與專業界限,按高師院校的崗位和工作需要,通過考試、競爭、聘用等方法,自主獲取高質量的人力資源,構建“開發式動態優化型”管理模式,借助市場競爭機制,面向社會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高師院校用人機制,形成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體系。

2.構建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四級開發與管理平臺

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是做人的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職能就是服務職能,即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指揮、控制等活動參與學校的日常行政管理。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只有做好這些具體工作,解決這類現實問題,才能實現對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管理。因此,首先要搭建行政平臺,發揮行政平臺的權威性作用。其次要搭建系統建設平臺,適應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在行政平臺的基礎上建立系統和規范機制,發揮綜合系統的作用。其體系包括招聘系統、全員績敢考評系統、全員教育培訓系統、人員使用與調配系統、新酬福利系統等。第三要搭建組織管理平臺,為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提供組織保證,以優化人員配置與組合達到優化學校管理的效果。第四搭建文化建設平臺,發揮文化凝聚功能的作用,從而以核心價值觀引導高師院校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而且促進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

3.建立健全政策導向機制和制度保障機制

政策是理論指導實踐的中間環節,具有引導、調控和促進功能,在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建立以政策為導向的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機制,如人力資源培訓政策、人力資源引進和聘用政策、人力資源的工資和獎勵政策、人力資源的職務、職稱晉升政策等對培養促進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開發與管理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這些政策的貫徹落實需要制度的保障,我們必須破除陳舊觀念,改革陳舊的制度,建立與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相配套的多種制度,如人才選拔制度、知識產權制度、人才流動制度、新酬制度、社會保險制度等,并采用有效措施保障落實,為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4.建立以增量提高機制、存量優化機制、管理約束機制、服務機制和管理使用機制為主的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新機制,

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吸引和保持三個方面來提高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增量;通過競爭、激勵和更新三個方面來優化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存量;通過管理約束機制(績效管理約束、紀律管理約束、道德管理約束)、服務機制(信息服務、科研服務、教學服務、生活服務)和使用機制(潛能使用、品牌使用、特長使用)等來提高高師院校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與貢獻率,從而形成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與管理薪機制。

5.創建學習型組織以提高學習能力與實現高師院校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開發終身化

篇10

一、新會計準則體系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收益觀的轉變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新會計準則改革的一個突出亮點就是實現了企業收益計量觀的重大轉變,即由過去的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的轉變。企業收益觀的轉變的實質是企業業績評價觀的轉變。因為收入-費用觀認為企業收益等于當期收入和成本費用的配比,強調的是一種“當期營業觀”,而資產-負債觀認為企業的收益等于企業期末凈資產相對期初凈資產的變化,強調的是“全面收益觀”。資產-負債觀相對于收入-費用觀的優勢在于它以資產負債表為企業業績評價的核心,強調企業資產和負債計量的真實性,利潤表是企業收益計量的結果。而收入-費用觀則恰恰相反,它認為企業資產和負債的變化是“收益”計量的結果,并不強調資產負債計量的實際經濟意義。

企業業績評價觀的轉變對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這是因為:

1.資產-負債收益觀有益于企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過去以收入-費用收益計量觀計量的收益實際上是一種“會計收益”,會計收益強調收益計量的客觀性和可驗證性,通常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會計收益要求用以現時價格計量的收入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成本費用進行配比,這樣一來,如果物價水平上漲,企業的成本和費用就得不到充分的補償,企業的資產難以實現“資本保全”,就會導致“虛盈實虧”的現象發生。這時候企業的利潤分配實際上是一種透支未來的“過度分配”、“超前分配”行為,企業就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而資產-負債收益計量觀認為,只有企業期末的凈資產超過期初凈資產時才算取得了收益,資產-負債收益計量觀以資本保全理論為基礎,強調的是一種“全面收益觀”。“全面收益觀”改變了收入-費用計量觀下的“收入實現原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既保證了企業資產負債計量的真實性,又實現了收益計量的完整性,有益于企業凈資產的保值增值。

2.資產-負債收益觀有益于規范企業財務和經營行為。在收入-費用收益計量觀下,成本和費用的計量為了滿足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必然要進行跨期的攤銷、遞延和預提,這種跨期的攤銷和預提很大程度上具有武斷性,這樣一方面會造成一些不符合資產負債定義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比如“待攤費用”、“遞延借(貸)項”、“預提費用”等;另一方面又為企業進行會計盈余管理制造了可乘之機。比如我國資本市場上曾出現的大量財務造假案例就是最好的明證。在收入-費用收益計量觀下,企業業績評價的著眼點在于企業某一期間的凈利潤。這樣就會導致企業追逐短期利潤的獲取,而忽視企業長遠目標的實現。與收入-費用觀相比,資產-負債觀以資產負債表為核心,著眼于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強調資產和負債計量的經濟內涵,以凈資產的增加來確認收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操縱收益等行為的發生。資產-負債觀理念的確立要求企業管理層更加強調資產負債表對財務狀況真實公允的反映;更加關注企業的資產質量和資本結構的優化;更強調企業的盈利模式的改善和資產營運效率的提高;更加關注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而不僅僅是以往的經營業績。因此,資產-負債觀理念的確立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新準則體系體現有利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會計政策

隨著企業收益計量觀的轉變,企業會計準則所體現的會計政策處處體現了資產-負債觀的基本要求,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為了體現資產-負債收益計量觀,新會計準則在所得稅會計處理上進行了較大改革,由過去的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轉變成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這一改革使得企業所得稅費用的計算更為科學、準確,也使得資產負債表上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更符合資產和負債的定義。

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核心競爭能力的大小。在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特別是那些高科技企業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才能實現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因此,加大研發的投入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進行了較大的改革,規定企業的研發活動應該劃分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研究階段的費用開支記入當期損益,而在開發階段的開支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資本化。這一政策將大大改善那些高科技企業或者研發投入較大的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績水平,尤其是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信狀況,為這些企業進行融資和再融資提供便利,從而激勵這些企業加大對科技和研發活動的投入,促進技術升級、產品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也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理論中鼓勵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本理念。

再比如,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準確計提資產的減值損失,這將有利于企業準確計量資產的價值,有效防止資產價值的虛增和資產泡沫的形成,如實反映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從而可以避免企業由于資產的虛增帶來的利潤的虛高和利潤的超前、過度分配,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企業會計準則要求準確、及時、足額地確認企業的預計負債,全面反映企業的現實義務,不低估負債和損失,這必將促進企業改善資產和負債的管理水平,避免只顧眼前利益和收益的提前分配,提高財務和經營決策水平。

二、新會計準則體系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一)新準則體系有利于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實現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而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取決于證券市場價格的信息含量。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資本市場對交易產品進行有效定價的基礎,是合理引導資金流動、促進資源有效配置、保護產權的重要因素。新會計準則以強調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供給與需求為核心,要求財務報告應當向資本市場上的投資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這將有助于提高證券投資和信貸決策的有效性,降低投融資成本,提高資本市場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上,新會計準則在基本準則中明確界定了高質量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和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基本原則。比如在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上,新會計準則在強調會計信息客觀性、相關性、明晰性和可比性的同時,不再強調的可靠性質量特征;在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基本原則上,新會計準則將權責發生制不再作為基本原則,而是將其作為會計的基本假設之一,在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同時弱化了謹慎性原則、配比原則、歷史成本原則等等。另外在會計計量的屬性上,新會計準則改變了過去歷史成本屬性一統天下的局面,適度引入了公允價值、重置成本、現值等計量屬性。新會計計量屬性的引入使會計信息更能夠反映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是提高會計信息決策相關性的重要保證。

(二)新準則體系有助于投資者進行可持續投資

新會計準則在著重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的同時,更強調對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的保護,從而體現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對于財務報告目標的確立是新會計準則體系區別于以往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重要標志。新會計準則將財務報告的目標定位為:在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同時,應當有助于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等會計新信息使用者的投資決策。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新會計準則強調向投資者提供更加透明、更加價值相關的信息,突出會計信息的充分披露原則。比如新會計準則要求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套期保值等資產負債表外業務納入表內核算,并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這就更加公允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風險程度,為投資者充分準確評價企業的投資價值提供了可靠依據。再比如,在公允價值的運用方面,新會計準則采取了適度和謹慎的原則,主要是考慮到我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許多資產還沒完全形成活躍市場,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價值,就會出現過去我國證券市場上常見的人為操縱利潤的現象,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

企業會計準則還對現行的財務報告披露要求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改進,建立了更為完整和科學的財務報告體系和財務報告列報要求,突破了傳統的單一會計報表的概念,對于會計報表附注的披露要求更充分、更詳細、更及時。合并報表理論實現了從母公司理論向經濟實體理論的轉變,要求企業將所有控制的子公司都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等。

企業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披露時間、空間、范圍、內容等的全面系統規定,使企業財務報告的內涵和外延大大延伸,從而可以大大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有效維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體現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的基本理念。因為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繁榮和發展的基石,只有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了很好保護,才能提高投資者向資本市場進行可持續投資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新準則體系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

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方向就是要實現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接軌。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內涵應該包括資本市場投資主體的國際化和資本市場融資主體的國際化兩個方面。投資主體的國際化就是要吸引外資,特別是吸引外國成熟機構投資者投資于我國的資本市場;融資主體的國際化也就是外國公司或機構也可以在我國的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實現上述目標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我國的會計標準必須實現與國際趨同,即讓國外投資者能夠看懂中國公司的財務報告,同時讓國內投資者能夠看懂國外公司的財務報告。至少在當前,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有利于我國企業實現海外上市,降低海外融資成本,實現“走出去”的國際化經營戰略。

新會計準則體系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體系(IFRS)不僅整體框架保持了一致,而且在大多數準則項目上做到了相互對應。特別是2005年下半年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征求意見稿完成之際,財政部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簽署了聯合聲明,確認了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了實質性趨同。這表明中國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除了在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等極少數問題上存在差異外,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這就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戰略的實現鋪平了道路。

三、新會計準則體系有利于保障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近些年我國連續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之一。僅2005年一年,就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兩反兩保(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保)”調查,其中反傾銷調查51起。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的反傾銷訴訟中,因敗訴遭受的損失已超過96.6億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一些國家一直不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認為市場經濟國家必須具備符合國際標準的會計規范,市場經濟國家的企業必須執行國際標準的會計制度,否則再受到反傾銷調查時,就會被采用替代國標準,比如用新加坡、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的企業生產成本資料作為替代標準。這對于我國企業來說顯然是極為不利的,也是不合理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企業會計準則按照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成本補償制度,改進了成本核算項目和方法。比如重新規范職工薪酬的核算范圍和分攤方法,要求企業及時計提員工辭退福利,將以股份支付給員工的報酬按公允價值攤入各期成本費用。值得一提的是,新會計準則要求特殊行業企業預計用于環境恢復的棄置費用計入資產成本中。

由此可見,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全面實施,一方面必將改變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的現狀,極大地推進我國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工作,有利于擴大對外貿易,應對國際反傾銷調查,減少對外貿易過程中的損失,促進世界經濟的和諧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將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引入會計系統中,將有利于科學、合理、全面地反映成本信息,完善成本補償制度,在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又很好地協調了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關系,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