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投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8 11:21:4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職投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職投資

高職投資及理財專業的雙證實踐

一、何謂“雙證”制度

“雙證”制度是指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在完成專業學歷教育獲得畢業文憑的同時,必須參加與其專業相銜接的國家就業準入資格考試并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的制度。高職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緊密聯系,相互補充。“雙證”制度其根本方向和主要目的都是以職業活動的需要作為基本依據,為了促進從業人員職業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促進持證者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二、實施“雙證”制度的法律依據和政策保障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現代社會就業的一項基本制度,它有利于保障就職者的基本能力,有利于引導就職者的職業發展。職業資格證書是高職院校畢業職業能力的證明,是社會人才市場的要求。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歷來重視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自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在一些政策法規中多次提出實行“雙證書”制度的要求。199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一章第8條明確規定:“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同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標準相適應,實行學歷文憑、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1998年國家教委、國家經貿委、勞動部《關于實施(職業教育法)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中詳細說明:“要逐步推行學歷證書或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兩種證書制度。”教育部2006年的16號文《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強調高職教育要“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有職業資格證書專業的畢業生取得‘雙證書’的人數達到80%以上”。2009年2月20日教育部《關于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中進一步強調“要積極開展工作,切實落實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這些文件的出臺為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為職業教育實施“雙證書”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政策保障。

三、實施“雙證”制度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與理財專業為例

(一)可行性分析

查看全文

建立高職投資及理財專業設計

當前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眾多的理財人員活躍在銀行、保險、證券、稅務等行業,以專業化的金融知識,指導人們理財和制定投資計劃,以實現客戶的財務目標。據我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公布的一項國內調查結果顯示,約有70%的居民希望自己有理想的理財顧問,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理財咨詢費。可以看出目前人們迫切需要全面專業的理財服務。因此,理財規劃師這一全新的職業在我國顯露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相形之下,我國在投資與理財專業的教學方面卻出現了明顯滯后的局面。高職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過分強調課堂知識的傳授,忽視實踐性教學對素質和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的觀念。這種不合理的教育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學生素質不高,尤其崗位實用技能與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相差太遠,對該專業學生的畢業產生很大影響。

1.投資與理財專業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投資與理財專業存在不少問題。其主要原因一是專業的社會認知度低,當時大多數人都不大了解該專業。二是是教育教學模式不合理,致使教學效果不好,學生素質不高,尤其崗位實用技能與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相差太遠。三是專業定位還不是很明確,雖然在專業設立之初,都看到了該專業的廣闊發展前景,但具體到培養出來的學生應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認識不明確統一。由于該專業是新設專業,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資料,沒有一套成熟的教學計劃,該專業是在參照會計、金融保險等相關專業的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再結合本專業特點,制定的投資與理財專業的教學計劃。

具體來說,投資與理財專業教學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1)專業課程設置不科學,內容形式單一。目前,金融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永遠大于“研發型人才”。具體到金融企業,其崗位設置的層次特點來看,目前占有較大比重的仍然是操作應用型一線員工,如營銷崗位,并不要求員工具有研究開發方面的能力。

查看全文

高職金融服務投資與理財論文

一、目前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與理財專業在職業道德與金融服務意識培育中的探索

(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與金融服務意識培育的專門課程

目前湖北科技職業學院對投資與理財專業學生的職業禮儀和職業道德有一定的重視,而且也通過一定的途徑開展了職業道德與金融意識的培養。跟大多數高職院校一樣,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與理財專業都設置開設了禮儀類的公共選修課,開展相關講座,教師在進行專業課程教學和實習實訓中穿插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但總體效果不太明顯。針對這些問題,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與理財專業針對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增設了《金融禮儀》這門課程,使得學生意識到金融行業自身的行業特點。另外還開設了《金融法規》這門課程,金融職業道德的自律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金融實踐中,在金融法規的約束下逐漸形成的,金融法規有利于金融職業道德觀的確立。因而開始《金融法規》這門課程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依靠企業平臺,利用頂崗實踐推進職業道德教育與金融服務意識培育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企業所需人才,既滿足了企業提升人才素質、保障后備人才選拔的需要,同時也為學院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距離”對接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對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教育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與理財專業依靠這個平臺,積極開展這個方面的內容,例如在校園內顯著建筑、走廊等位置上張貼校企合作企業的管理經驗和企業的核心文化標語。專業實訓實驗室的布置要體現“教學工廠”的要求,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邀請企業家直接向學生宣講企業精神等。

二、目前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與理財專業在職業道德與金融服務意識培育中的問題

查看全文

高職課程教學證券投資論文

1成果導向教育理論的內涵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美國許多教育學家覺得需要新的理論和政策來推動美國教育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斯派蒂在1981年首先提出了成果導向教育理論,并且獲得了廣泛的支持與討論,并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美國各州也相繼運用這一理論來進行教育改革,特別是賓州在推行成果導向教育改革過程中更具有代表性。賓州在2001年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提出了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要使每一個孩子都具備基本的能力,保證教育的公平[3]。斯派蒂1991年在其著作中對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進行了解釋,其認為成果導向教育是“對資源和系統的調整,使之清晰聚焦于促使學生在未來生活中獲得成功的實質性經驗”。因此,成果導向教育重視學習以后所獲得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學習者運用所學內容確實能做什么。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學習成果決定學習過程,課程教學應該以學習成果作為出發點,根據學生可能達到的學習成果決定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成果導向教育歸納起來主要表現為一個目標、兩點需求、三個前提、四個支持和五個步驟[2]。具體說一個目標是指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相應的能力。兩點需求是指明確學習成果,使學生有清晰的認識;能用學習成果來引導課程設置。三個前提是指學生所獲得的成果是因人而異的;學習成果的獲得具有遞進性;學校應該給學生學習的機會以幫助學生獲得成果。四個支持是指要明確學生學什么;學生學習成果反映學習過程;提高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需求;提供充足的實踐保證學生成果的獲得。五個步驟是指確定學生學習的成果;以成果為起點設置課程;課程的自主教學;課程教學評價成果;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成果獲得。成果導向教育關注學習獲得,以學生為中心,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這對于職業院校教學改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使職業院校在培養學生技能和素養的時候關注所有學生而非個別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技能和素養,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成果導向指導下,課程教學應該明確學生學習所能達到的能力和水平,明確預期的學習成果,并以學習成果為基礎,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評價。

2基于成果導向理念下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2.1課程教學目標模糊。職業院校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必須緊緊抓住人才培養目標,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大多數職業教育課程人才培養目標模糊,這就導致了職業院校專業課程設置不能緊貼社會崗位需求,教學目標設置也都比較大,不具有操作性。并且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也多以教師為中心,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需求。很多課程教學在設置時雖然按照崗位要求設置,但是具體到內容卻無法反應崗位需求的變化。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從事金融證券崗位所具有的證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證券市場相關概念,熟悉相關法律,具備從事證券崗位的職業道德。從該課程教學目標來看,課程的教學目標過于籠統,沒有反映學生所從事崗位的具體要求,也沒有反應映生通過該課程學習所能達到的成果。2.2課程教學內容混亂。現行的職業院校專業課程教學要求按照具體的崗位任務來選擇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但是在課程體系的設置過程中,很多課程仍然是按照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來設置教學內容,這樣導致很多專業課程在教學內容上不斷重復,并且不同專業的同一門課程出現內容相同的情況,這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專業特點和職業特點[4]。現行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內容雖然按照崗位任務來選擇內容,但在內容上仍然按照原來的學科體系,把教學內容分析證券市場、證券投資種類、證券投資基本分析、證券投資技術分析、證券市場法規與道德等,這就導致“證券投資”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師設定的學生學習成果有較大的偏差,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2.3課程教學過程傳統。在教學過程上,大多數教師仍然按照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由教師在教室采取班級授課的形式,講解相關的知識,即傳統的教師、教材、教室為中心。這忽略了學生的需求,也不滿足學生學習成果獲得。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師開始采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但是由于受限于教學軟件硬件環境,使得信息化教學難以普及。現行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主要以課堂講解教學為主,實訓室操作為輔,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限于教師本身缺乏專業實踐,難以接受新的觀念和方式,使得“證券投資”教學無法以學生為中心,無法達到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果。2.4課程教學評價單一。現行職業院校專業課程教學考核仍然是以考試為主。在過程化的考核過程中,專業課程的考核有平時課堂的表現、作業的完成、平時測驗、技能獲得、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內容。但是考核往往缺乏科學的標準,通常都是以教師的個人評價為主,難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現行“證券投資”課程考核分為總結性和過程性考核。總結性考核以考試和實訓作業為主,過程考核主要有作業、上課表現、學習態度等方面,考核多以教師一人考核為主,難以發揮考核的積極功能,也不能反映學生學習的階段成果和最終成果。

3基于成果導向理念的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改革

成果導向教育要求以學生學習的預期獲得能力為出發點,即學生學習完該課程以后,應該獲得怎樣的成果。這一教育理念要求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獲得,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按照職業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的要求,結合成果導向教育的理念,對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索。3.1建立成果化的課程教學目標。在成果導向理念下,課程的教學目標要和學生預期學習成果一致,學習成果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要滿足社會崗位的需求。結合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目標應為了解證券行業工作崗位的環境和能力要求,熟悉證券行業規范和職業崗位標準;掌握證券專業人員所具備的基本功,初步具備證券行業基本崗位業務處理能力;熟悉證券投資咨詢的業務操作,了解證券技術分析的基本內容;了解證券企業文化,基本證券專業職業判斷能力;遵循“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熱情服務、客觀公正、審慎穩健、風險管理”的金融事務專業職業道德規范,養成審慎、認真、細心的工作態度。該課程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該課程學習以后能夠根據證券市場行情選擇相應的投資品種,并能夠對該投資品種進行分析評價。3.2選擇情境化的課程教學內容。在確定了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目標以后,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課程教學的實施就是幫助學生獲得學習成果。“證券投資”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根據證券行業工作的要求,結合該課程的學習成果,把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設計為五個情境,即走進證券市場、了解證券種類、選擇投資對象、選擇投資時機、采取投資策略。根據教學情境,在教學內容選擇上結合學習成果進行重新整合[5]。這些情境化的教學內容設置能夠體現職業院校“證券投資”這門課程職業性和專業性,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夠獲得相應的職業能力(見表1)。3.3實施任務化的課程教學過程。在選擇情景化的教學內容后,為了達成學生學習的每一階段成果,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證券投資”課程教學主要采取任務化的教學過程,即在教學過程實施“任務驅動、引導探究”的教學方法。首先由根據學習成果創設相應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根據情境提出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尋找解決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方案,并對這些方案進行檢驗;最后老師通過對學生的檢驗過程進行分析解說,對這些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技能[6](見圖1)。3.4采取多元化的課程教學評價。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采用達成性評價。對每一階段學生學習的完成情況,根據其完成程度,給與學生相應的等級。這種評價更注重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在評價過程中,如果發現某些學生沒有達到相應的成果,還應該設定相應的補救措施。在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情景和任務,采取了多種評價形式。

查看全文

高職證券投資學教學探討論文

摘要:證券投資學是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開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一門應用性、操作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應充分體現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本文在分析當前高職院校非金融專業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該課程教學要在教學手段,教材建設等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證券投資學;非金融專業;教學手段

證券投資學是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應用性較強,也是一門教學難度較大的課程,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證券投資理論的基礎知識,還應具備獨立自主進行實際投資分析的能力。因此,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實踐運用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時對教師在證券投資學教學中如何適應高職教育的教學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使高職非金融專業學生學以致用,高職教育的課程設置滿足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有必要探索證券投資學教學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的改革,以促使教學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高職非金融專業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與實踐相脫離

針對高職非金融專業,證券投資學的教學目標看似很清楚:“使學生學會證券投資”,然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往往變成了“使學生學會證券投資學”,這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1]。于是,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重課堂講授輕模擬操作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結果,學生學完以后,只懂得理論知識,動手操作能力非常薄弱。這就與高職教育的目標相背離了。

查看全文

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當前職業教育最大的痛點在于課程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脫節。以證券投資課程的教學為例,絕大部分學校的教學內容停留在金融學理論學習階段,實踐多以證券模擬實訓為主,存在典型的“在岸上學游泳”現象。針對當前證券投資課程教學中突出的“三教”問題,闡述了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高職證券投資課程改革思路,提出了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證券投資;高職課程改革

一、證券投資課程的教學改革背景

(一)居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旺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金融資產快速增長。根據招商銀行聯合貝恩公司發布的《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至2020年底,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為人民幣241萬億元[1],近三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3%;預計到2021年底,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將達人民幣272萬億元。隨著財富的增長,居民對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日益強烈,但大部分居民缺乏投資與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很多人為了追求高收益,在缺乏對風險足夠認識的情況下,盲目跟風投資,將資金投資于高風險的金融產品,結果造成嚴重損失。

(二)互聯網金融環境為教學改革創造契機

查看全文

翻轉課堂在高職《證券投資基金》中的運用

摘要:《證券投資基金》是眾多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獲取基金和證券從業資格證書的考試科目之一。然而基于考證教材的設計,決定了該門課程往往在內容上更偏重理論,缺少實踐性內容,較為枯燥和乏味,因此,如果能在此課程中的部分章節開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有效性,幫助學生通過從業資格考試,也能幫助學生熟悉相關崗位的工作流程和實際操作,提升職業技能。

關鍵詞:翻轉課堂;證券投資基金;自主學習;技能操作

一、《證券投資基金》課程簡介

《證券投資基金》不僅是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基金從業資格和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考證科目之一。因此,這門課程的教學不僅關乎高職學生的職業發展,也是實現高職院校普遍推行的“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途徑。

二、翻轉課堂

信息化教育是目前教育行業改革的新方向,信息化教學則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翻轉課堂。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工具、互聯網、云空間、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設計,重新解構教學環境和教學情景,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習和信息交流的組織者,最大化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知識內化,從而極大的提升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目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各大高職院校屢見不鮮,簡單來說,如圖1所示,翻轉課堂一般都包含了教學準備、自主學習、知識內化、總結反饋這四個教學環節,首先教師準備好微課、視頻等教學資源,然后預留問題或任務,讓學生嘗試在課外時間通過自我學習來思考問題,接著利用課堂時間,通過討論、交流或者任務展示等多種形式來完成知識內化,最后通過教師的指導和總結完成教學評價,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學習效果。

查看全文

高職層次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證券投資分析是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的一門專業課,但是在此門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還存在缺乏教學實踐環節,缺乏與我國證券市場特點相適應的教材,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落后等問題。針對高職院校開設證券投資分析課的教學現狀做了深入的剖析,并對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給出了具有針對性的一些策略和設想。

關鍵詞:高職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教學改革

一、高職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

(一)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我國目前很多高校金融證券專業的實驗室建設相對滯后,即使有了金融證券類實驗室,部分高校也沒將其看作專業教學的正常投入,而是將它主要用于創收。同時由于師資的缺乏,導致了很多高校的證券投資分析教學目前仍然停留在課堂講授上,實驗操作、模擬交易、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等方面嚴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二)教學手段和方法落后

查看全文

高職生創業教育論文

1、創業教育的共性目標———創業基本素質目標

1.1培養創業者個性心理品質。

(1)培養高職生的有利于創業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會是他們在面臨挫折和失敗時,能夠進行自我激勵,克服困難。學生獻身于事業的精神以及這種精神的執著頑強,能使他們在面臨各種風險和突然發生的問題時,能夠攻堅克難、經受住考驗。

(2)培養高職生的責任感。作為創業者,必須對組織、組織成員、投資方有責任意識,做到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3)培養高職生的職業敏感性。創業者應該按市場運動規律辦事、公平交易、遵守法紀,重信守諾;同時還要具有敏銳的經濟頭腦,依靠清晰的思路預測經濟運行的趨勢,通過精確的投入———產出核算,發現并捕捉商機。

(4)培養高職生的獨創精神。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是人生的最高層次需求。自主創業是獨創精神的體現,也是創業者實現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

查看全文

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是經濟類、管理類以及工程類等專業的核心課程,本門課程實踐應用性比較強,為此,本文首先說明了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其次闡述了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最后詳細介紹了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措施。

關鍵詞:技術經濟學;高職院校;應用性

技術經濟學是高職經濟類、管理類以及工程類等專業的核心課程。技術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交叉學科,在國內有關怎樣在高職院校開設技術經濟學的研究論文比較少,探討高職院校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優化高職院校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以提高經管專業學生技術經濟實踐應用能力。

一、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

1.培養和提高學生項目經濟分析評價能力

技術經濟學課程說到底就是通過項目經濟分析,將形成的評估結論為決策提供依據。因此,技術經濟學理論教學不能脫離實際,應該將教學目標關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項目經濟分析評價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