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8 05:25: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校德育工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校德育工作思考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德育教育處在首要位置,它是開展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衡量高校教育成敗的重要指標,德育教育的的落實情況直接關系著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進而關系著國家、民族未來的興衰。本文從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影響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以及加強高校德育工作的對策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德育工作
在高校傳統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著師資力量薄弱、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嚴重缺乏社會實踐等問題,進而阻礙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進行,其效果比較小。因此,怎樣有效開展德育工作,這是當前高校應當盡快解決的一大難題。
一.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
在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高校德育教育能夠指導學校整體工作、學生健康發展,并為其提供保證與動力;同時還能夠加快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建設,推進社會的全面發展。高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傳播、發展先進思想的重要陣地,擔負著培養高綜合素質水平人才的重任[1]。
二.影響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談論高校德育工作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校大學生的數量日益擴增,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生源結構更加復雜,這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德育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育人為本,從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進和創新。
一、堅持育人為本
高校是培養造就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所以高校要始終不渝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高校的根本任務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成才。因此,高等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即堅持以培養人才、造就人才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工作理念。通過我們的認真細致、耐心周到、深入扎實的工作去構筑當代大學生的精神支柱,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人為本的核心就是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和信任人。高校的德育工作應該從學生需要和利益出發,真正以學生為中心,自始至終貫穿主動、積極為學生服務,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的思想,不斷擴展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轉變傳統的德育教育理念,將管理變為引導,管理變為服務、嚴格管理變為優質服務。從學生的內在需要出發,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教育環境和條件,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廣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及廣泛的興趣愛好,這一切是德育教育的基礎。教師將言教與身教結合起來,熱心地引導學生并身體力行,發揮其表率作用。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言談舉止、工作作風及形象等方面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在課堂教學以及課外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感情、道德素質、意志等來吸引、啟迪學生。
三、德育中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
高校德育工作
一、區別德育與智育范疇: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決認知問題的。而德育,則是按照特定時代、特定社會的政治要求、社會理想和道德規范,來培養、塑造個體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為習慣的。與任何教育一樣,德育活動最終也要落實到對個體身心所施加的影響上。這就首先必須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會行為規范,并發展其政治與道德的認識能力,包括建立和發展政治與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斷力和選擇力。顯然,德育過程離不開智育手段。從一定意義上講,智育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認知條件和基礎、當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對學生進行的政治與道德灌輸,解決的就是政治與道德的認知問題,就其本質來說,是為服務于德育目標而實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稱之為德育的話,也是學科分類意義上的德育課程,而遠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作為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養的核心地位而歷來受到高度重視。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德育是歷代統治者用來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維護其統治的工具。在這里,封建統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統~來對臣民進行德育(具體體現為道德內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紀以來,現代工業的巨大增長,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不斷加重的生態危機,使宗教的威懾、平等博愛的道德說教在極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面前變得軟弱無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約束人的行為,而無法有效地規范驅使人的行為的精神世界,無法解決日益明顯的道德危機、社會危機和生態危機,嚴重威脅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因此,現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聲疾呼,要從未來著眼,考慮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為既內在地規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人際德育”,又內在地規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生態德育”,既解決“信”與不“信”的問題,又解決人們面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人際和生態德育要求,能否具體行動,即“行”與不“行”的問題。可見,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疇中,本就體現了“信”和“行”的統一。當然,對德育的施教者來說,這里的“行”應該是“信”的最終目的。顯然,從內涵和具體要求來看,德育與智育的范疇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說,一方面,德育與智育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與不“信”和“行”與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與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標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為不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個體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驅使。因此,與智育不同,德育過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受教育者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堅忍不拔的意志,以產生強烈的政治與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則,將難以達到德育目標。
這就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思考。長期以來,對德育和智育范疇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維、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來解決德育問題的弊端;要么誤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問題,重解決政治與道德認知,而忽視解決政治與道德實踐,即“行”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政治與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樹立,離不開活生生的德育實踐。要使他們在具體的德育實踐中,即“行”的過程中,形成強烈的、植根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政治與道德體驗。離開了這種體驗,就難以產生堅定、持久的理想與信念,難以達到真正的德育目標。如前所述,在當前,高校的德育課程解決的還是政治與道德認知問題,充其量只是服務于德育目標的智育課程,忽略了對“行”的明確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開展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也是實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這些活動的主題過于寬泛,或缺乏明確、可操作的政治與道德主題,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難得德育實效。至于后者,則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內容有意或無意地取代了德育內容。目前,高校內廣泛開展的以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為主要內容的各類講座、學術報告,盡管對德育工作大有益處,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實實在在的智育,長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題,削弱德育工作。總之,區分德育與智育范疇,是德育理論與德育實踐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與智育模式的區別,并從本質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內在規律,才能匡正高校現有德育模式的偏頗,以改進德育工作。
二、區別德育與美育范疇:匡正德育內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決審美問題的,是對受教育者情感的培養,其焦點集中在個體的審美發展上。而德育則如前所述,是解決政治與道德的“信”與“行”的問題的。美育與德育一樣,解決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問題,特別是在政治與道德的情感培養方面,德育與美育有著很大的一致,都是對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價值取向上的審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與美育的區別。一方面,就性質來說,盡管德育與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導大學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種規范性教育,在規范性教育中使人產生自覺的“信”與“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識、理性的層面,作用于所謂“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發中對人的精神的激勵、凈化和升華,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層面,包括無意識的層面,影響著人的情感、趣味、氣質、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會功能來說,德育主要著眼于調整和規范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一定的政治與道德機制,來使人與人之間有序、有范、有禮。而美育主要著眼于保持個體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諧與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內容,使人的感性與理性相通,進而促進感性與理性的協調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德育具有外傾性,而美育則具有內傾性。德育與美育之間,是一對既彼此聯系,又相互區別的范疇。
增強高校實效性德育工作論文
一理順思路
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注意分析德育工作體系內的具體聯系,確立整體、全面、開放的工作思路,從根本上增強高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堅持綜合指導、全面發展的德育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重要指針,德育工作理念對德育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把德育影響內化為大學生的素質,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提升社會的文明程度,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終目的。要實現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終目的,就要堅持從整體著眼的、全面指導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實現綜合指導。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減少對大學生進行單方面的政治理論灌輸教育,兼顧大學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發展,根據大學生發展遇到的各種問題的具體特點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避免一切問題簡單化。指導全面發展。高校德育工作關注的是“全人”的發展,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拋棄職業意識,而以共同的人類之愛”[2]P266,給予更多的理解和關愛,以便能真正實現指導每一個大學生全面發展。
(二)采用學科交叉、全面借鑒的德育工作方法
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是整個高校德育工作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高校德育工作目標的必要條件,也是發揮高校德育工作內容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要增強高校德育工作實效性,就要借鑒其他學科或領域的先進工作方法。借鑒優秀方法。在傳統德育工作方法基礎上,諸如講授法、活動法,再綜合借鑒和利用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的工作理論和工作方法,逐步總結出適應新環境、新對象、新問題的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從多學科交叉的角度提升德育工作方法的科學性和創新性,以便能更好地開展和發展高校德育工作。發揮網絡優勢。“網絡德育”概念是隨著計算機科學與高校德育工作的結合而提出來的,開辟教育的“第三課堂”,發揮網絡的時效性、快捷性特點,加強博客等交互平臺的建設,形成高校德育工作者與大學生的良好互動,創新德育工作模式,增強大學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高校德育工作創新分析
在2015年1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明確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經濟上的“供給側改革”必然會引領教育上的改革。“供給側改革”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思維。德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其供給側和需求側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失衡問題。德育供給側改革有利于解決德育的實效性問題,有利于推動原有德育體系產生質的變化。“只有變革了的高校德育才能擔當起自己的社會責任。”[1]為了應對社會的急劇變化,高校德育唯有不斷地進行改革和轉型,才能適應社會發展與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需要。
一、德育“供給側改革”的特征
“供給側改革”主要通過建設要素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及化解過剩產能這兩大途徑進行。供給側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內容包括了對產業結構、投入結構、動力結構等的改革。改革的手段主要有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只有堅持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同步結構性調整,實現新的平衡,才能實現經濟的穩步增長。”[2]供給側與需求側是矛盾統一的兩個方面,不能強調一側,而忽略另一側。在“供給側改革”思維的影響下,高校德育“供給側改革”應具備以下特征:第一,德育“供給側改革”具有系統性。德育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校德育首先是高校內部的一個系統工程,德育本身包括了德育資源、德育方式、德育隊伍以及德育環境等各要素。德育“供給側改革”是對德育系統各個要素進行的改革,從而促進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第二,德育“供給側改革”具有協調性。經濟上的“供給側”改革強調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平衡,德育“供給側改革”同樣強調改革的協調性,在注重德育有效供給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德育需求。第三,德育“供給側改革”具有創新性。高校德育“供給側改革”著眼于改革整體性的同時,也注意遵循事物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通過整合德育資源、創新德育方式以及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最終實現德育工作的最優目標。
二、高校德育工作對“供給側改革”的呼喚
(一)德育“供給”資源效能低下
高校擁有許多德育資源,只有科學合理配置才能充分發揮德育資源的作用。然而在德育實踐中發現,高校德育資源的使用和配置出現了資源浪費和利用率低等“供給”資源效能低下的現象。這主要表現在:(1)高校德育內容缺乏系統性,內容重復,針對性不強。一方面,高校德育內容大多是大而全的理論,缺少豐富生動的案例。有些內容未能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大學和社會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系,使大學生缺乏對社會的了解,進而難以獲得深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大中小學德育內容的銜接性不強,高校所使用的“兩課”教科書內容與中學政治課、思想品德課內容銜接不自然,單調并且重復,導致德育效果欠佳。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在總體德育目標的基礎上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分段銜接的具體內容。(2)線上線下的德育資源存在同質化、低端化問題。在大數據時代,高校重視德育資源的投入,生產了包括教育案例、新媒體作品等在內的德育“產品”。但很多德育“產品”重復投入,脫離了學生實際,未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浪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3)高校的德育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德育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間的“脫節”現象嚴重。一般德育教師負責第一課堂,宣傳部、團委、學工部門、輔導員、班主任等負責第二課堂。在實際工作中,兩者之間缺乏協作,教育重疊與斷層現象嚴重,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
高校德育工作挑戰與對策研究
【摘要】“互聯網+”為我國高校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分析“互聯網+”對高校德育工作的環境、大學生主體道德認知及選擇和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導性話語權這三者的影響,提出了營造網絡資源平臺、建立良性互動機制和打造高素質的德育工作者等基本對策,從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實現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互聯網+;德育工作;大學生
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了萬物互聯的“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和各個傳統行業相結合,創造出了新的發展模式。人們的通信、購物和出行等生活方式在“互聯網+”時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互聯網+教育”使得人們能夠通過網絡終端接收各種開放課程,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那么“互聯網+教育”的模式為高校德育工作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制定怎樣的對策,這是我們要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互聯網+”給高校德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和網絡的全面普及,對社會許多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高校德育工作領域中,網絡數據庫為高校大學生帶來了大量的數據信息和最新的資訊消息,開闊了受眾的眼界。社會正能量也能通過網絡更快傳播,從而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使他們受到美好道德的感化。但同時互聯網信息的駁雜與缺乏監督也為高校道德教育帶來了嚴峻挑戰。1.對高校德育工作環境的影響。“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對傳統德育工作的封閉式環境提出了挑戰。傳統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依托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校園宣傳活動,過去這種校園封閉環境下的德育工作往往使大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校園環境和崇德向善的氛圍中集中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道德理論知識,培育優秀的道德情操。但是由于網絡平臺的影響,特別是移動終端的使用,大學生能夠隨時從網絡上接收到良莠不齊的各種信息,特別是西方文化霸權主義通過“互聯網+”的開放網絡平臺對社會主義文化進行打壓,企圖將所謂的西方“普世價值觀”強加給中國,網絡上充斥著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使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出現了政治虛無主義和信仰危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受挫、精神苦悶和思想迷茫等現象。由此可見,開放式的網絡平臺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適應環境,有針對性的消除不良信息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2.對大學生主體道德認知和選擇的影響。大學生正是處于道德認知的形成發展時期,本身思想比較單純,缺乏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能力。現實生活中,個別大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相脫離,做出了錯誤的道德選擇,缺乏自覺踐行道德實踐的能力,違反基本道德規范的行為缺乏約束。“互聯網+”時代網絡特別是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網和維普網等網上數據庫的建立,為大學生學習新知識、查找專業書籍和文章提供了便捷,但也考驗著大學生的學術道德操守。部分大學生能“知”而不能“行”,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出現誠信缺失、考試作弊、學術抄襲、學歷造假等等現象正是知行認知錯位的表現。道德選擇是依據一定的道德評價標準,在多種可能性之間,所作的善惡選擇、或不同道德價值的選擇。國內外敵對勢力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反華宣傳,編造散布謠言、顛倒是非、混淆視聽,企圖通過網絡輿論宣傳抹黑中國,圖謀占領意識形態領域的陣地。大學生由于思想活躍,喜歡追求新鮮事物,但社會經驗缺乏,道德判斷和選擇能力薄弱,容易被虛假的信息誤導,進而盲目的認可和追隨。對此,我們應該對大學生加強社會主義道德觀的教育,特別是引導大學生學習傳承千年的中華傳統道德觀,使大學生能夠深刻理解中華傳統道德的歷史價值和時代精神,由此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和道德選擇。3.對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導性話語權的影響。“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已經不再是教育的單一主體,其權威性受到挑戰和質疑。通過網絡,大學生可以聆聽國內外各種課程和講座,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各種知識,和不同的專家學者及知名人士進行交流和對話,并根據自己的地域、年齡、專業愛好等因素加入不同的社交網絡,如“朋友圈”、“微信群”和“網絡社區”等。這時大學生更易于接受那些網絡中同齡人或某領域專家的觀點和看法,而將學校中老師的觀點棄之不顧,甚至嗤之以鼻,認為其不夠專業和權威。同時,由于網絡中存在的話語體系不一致現象,不良信息和偏激觀點造成的認知偏差,容易使大學生滋生一些不良情緒,促使大學生對教師教學的主體傳統權威提出質疑和挑戰。同時有些學校德育教學課程講授的單一和枯燥,使得大學生對單向的灌輸和說教不感興趣,他們更愿意向能夠雙向交流的網絡輿論平臺靠攏,他們可以對感興趣的議題采取“關注”、“轉發”、“評論”和“@”的方式公開發表意見,所涉及的議題更加寬泛自由和貼近生活,使他們沒有距離感和壓迫感。這些都削弱了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導性話語權,使學校德育教育的權威性受到影響,我們應該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變化,與學生共享話語權,建立平等對話機制。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對策探索
高校德育工作創新思路
一、高校德育工作現狀分析
1.高校德育工作自身發展危機逐漸顯現
(1)培養目的定位不準確。高校德育工作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大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具體的培養目標上因材施教。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求全求多,空洞說教,高校學生的德育培養目標逐漸脫離了現實,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教育的針對性從而減弱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2)專業人才缺乏。當今世界知識創新突飛猛進,高校德育工作逐漸發展成為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社會學科,沒有豐富的知識很難做一個合格的德育工作者。然而,我們的高校德育工作隊伍往往基礎理論不夠深厚,創新意識不夠充分,這影響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同時,急劇增長的學生人數大大增加了授課任務,教師隊伍出現了數量不足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教育效果。
2.高校德育工作的轉型陷入困境
(1)觀念束縛。在教育觀念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觀念仍占據主導地位,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教導了高校學生“是什么”,而忽視培養學生思考“為什么”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只注重教授課本知識而忽視了高校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久而久之,高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受挫,從而對高校德育課程缺乏正確的認識了解和興趣熱情。(2)方法不當。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進行教育活動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師生互動較少,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產生共鳴。雖然目前很多地方也采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但大多僅停留在照搬課本的層面上,還不能很好地把多媒體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結合起來。(3)認識不到位,缺乏依托。目前很多學校沒有把高校學生德育工作擺在首位、貫穿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全過程,科學合理的高校德育工作機制還亟待建立和完善。同時,高校德育工作的內容還相對陳舊,德育工作方法呆板滯后,這些現狀都造成了高校學生的厭學,甚至抵觸情緒,直接導致了高校德育工作學科建設依托乏力。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和出路
高校輔導員德育工作創新分析
摘要:在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當代高校學生多數以“90后”“95后”為主,對互聯網的依賴度日益增高,并充分拓展大學生信息獲取與核心價值觀培養方式,為高校輔導員德育工作的實施帶來了挑戰的同時,也為其提供教學便利。在互聯網背景下,部分高校輔導員德育工作仍存有一些問題,因受傳統教育理念所影響,致使其德育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此外,因多數高校輔導員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仍恪守固有的理念和觀念,缺乏與時俱進的意識,使之輔導員德育工作與實際相脫節,從而降低德育工作的實施效率。因此,我國高校輔導員應積極創新德育工作,利用先進互聯網技術擴充自身教育觀念,從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成效。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輔導員;德育工作;創新分析
一、引言
高校輔導員作為培養學生德育理念、德育行為的引導者,也是管理高校學生日常、思想的主要實施者,其擔負著教人育人的重要責任。然而,在高校德育工作實施過程中,大多數高校輔導員因受傳統教育理念所影響,仍采用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傳授德育理念,缺乏先進教育方法,致使大多數德育課堂較為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但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先進的信息技術逐漸在教育事業中被廣泛應用,有效的改善目前這一教學現狀。因此,在先進的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應怎樣正確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改善教學現狀,并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率,是目前高校輔導員應著重考慮的問題。
二、我國高校輔導員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道德品質。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輔導員承擔著學生日常管理、思想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及畢業就業指導等工作。在高校教育事業中,創立德育工作可幫助學生提升自身對道德的認識,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但是,德育工作的教學目標并不在于對知識的傳授,而是對于學生德育品行的培養,當學生養成一定良好的道德觀念時,將有利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在步入社會后個人行為品行。因此,作為高校德育工作者,輔導員需要先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時掌握學生心理變化情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德育工作,從而加強學生道德認識,幫助學生規范言行,并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二)規范學生道德行為。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普遍以受教育者為教育活動主體,也是教育工作實施的主要對象。因此,高校德育工作不能停留在僅傳授學生理論知識,還應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實踐與思考來提升自身的德育觀念。并根據深思熟慮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以明確道德行為主,進行不斷規范自身道德行為。在這個時期,從事高校德育工作的輔導員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因輔導員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與學生接觸時間較多,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可對學生道德行為作出客觀評價,并適時給予鼓勵與評價,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的形成。
民辦高校德育工作問題及對策
21世紀頭20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高等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時期[1]。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崛地而起,但是中國民辦高校仍屬于發展時期,經驗和體制都有較大的欠缺,另外由于民辦高校連年不斷擴招,生源增加的同時學生素質有待提高,因此德育工作的開展是民辦高校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當前民辦高校還存在諸多問題
1.民辦高校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民辦高校由于缺乏辦學資源,資金來源基本全部依靠學費收入,為了保證學校長足發展,必須保證生源,所以相對于公辦高校更加重視招生就業等命脈工作,追求的更多的是招生數量和學生技能及專業知識的培養。因此在德育方面的工作相對較少,從而導致學生整體道德素質相對較差。
2.德育工作制度建設不完善。由于民辦高校普遍辦學時間較短,因此在制度方面也會存在著很多不完備的地方,尤其是德育工作方面,很少有專門的德育工作部門,缺少編制,基本都是教師身兼數職,并且缺乏德育工作專項資金,導致民辦高校德育工作發展滯后。很多民辦高校直接照搬母體制度,但是環境不同,很多制度不能發揮實效,建立和完善一套真正適合民辦高校的德育工作制度體系也顯得尤為重要。
3.民辦高校工作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德育工作要求高,德育工作者必須要自身素質過硬,具備良好的德育態度,掌握專業的知識,這樣才能從教室團隊層面形成良好的德育風氣,為高校德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基本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有資歷的返聘專職教師,二是周邊城市高校的兼職教師,三是本校招聘的年輕教師。德育工作者基本都是由年輕教師組成的輔導員團隊,相對工作經驗少,相關專業知識匱乏。輔導員身兼數職,工作繁雜,導致工作質量下降。同時民辦高校的工資待相對較低,德育工作者的熱情自然不高。
4.學生素質有待提高。90后,甚至95后已經成為新時代高校的主力軍,這一批的大學生獨立,個性張揚,社會活動能力強,但缺乏自信心;自律性不強,學習基礎差;部分學生家庭環境優越,社會經驗豐富,價值觀現實化,德育素質低,政治熱情不高[2]。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民辦高校學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差,導致心理問題已經成為普遍問題。綜合導致學生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高校德育工作探究論文
一、互聯網開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
1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視野更開闊。互聯網的發展和在高校的普及應用,給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體、客體、內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價值觀帶來全新的變化和新的拓展。互聯網將成為高校德育的新途徑、新陣地、新載體。由于互聯網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時性,使社會上成功的演講、報告、德育專家輔導、電視教育專題片均可上網,共同進入“虛擬課堂”、“紅色網站”、“理論園地”。大學生只要坐在電腦前點擊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現有的宣傳教育媒體,如報刊、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等,形式上相對獨立,互聯網則可以把所有傳播媒體的信息通過計算機處理后移到網上,實現教育信息與大眾媒體的結合。網絡已經具備了傳統媒介的所有傳播特征,事實上無論是書籍和報刊,還是電話、傳真、收音機和電視都已經成為網絡的內容。
2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擴展。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即時交流、現實虛擬、視頻新聞、信息檢索、游戲娛樂、網絡會議等功能越來越多。互聯網在高校的普及應用必將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從而擴展到教學、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個方面。由于網絡遍及校園的各個角落,涉及所有師生,在這種條件下,全球熱點很快轉化為國內熱點、高校熱點、師生熱點。這種內外熱點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時引導提供了便利條件。另外,互聯網還使家庭與學校對學生的德育工作連為一體。通過網絡,學校可隨時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做到家校結合,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真正意義上形成合力,進一步促進社會大德育體系的形成。
3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間更廣闊。傳統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場地和時間等因素,其覆蓋面有限。而互聯網的全天候貫通、全世界漫游,則開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廣闊天地,主要表現在:一是德育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隨意安排工作時間,而不必拘泥于“兩課”課堂教學。二是由校內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學校的小范圍內,而是走出了校園,更加快速了解學生中存在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三是由國內延伸到國外。過去做思想工作僅局限于國內的信息,互聯網的出現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對狹小的教育空間,變成了全社會的、開放性的教育空間,增強了高校德育的輻射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信息網絡空間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間就有多大。
二、互聯網有利于高校德育觀念的轉變
1互聯網有利于由灌輸方式走向引導方式。傳統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師、課本、課堂為中心進行灌輸的教育方式。互聯網時代,世界變化日新月異,大學生通過網絡離這個“精彩的世界”越來越近時,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簡單灌輸方式,即停留在告訴大學生對與錯、是與非、真與偽、美與丑的事實,要求他們簡單服從這個層面上,就不會有什么生命力可言。雖然教育者“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并不會消失,但是,如果僅僅局限于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為一個不合格甚至不受歡迎的人,教育者必須承擔起“向導”的角色,發揮“引路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