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創新分析

時間:2022-05-02 09:58:12

導語:高校德育工作創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德育工作創新分析

在2015年1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明確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經濟上的“供給側改革”必然會引領教育上的改革。“供給側改革”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思維。德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其供給側和需求側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失衡問題。德育供給側改革有利于解決德育的實效性問題,有利于推動原有德育體系產生質的變化。“只有變革了的高校德育才能擔當起自己的社會責任。”[1]為了應對社會的急劇變化,高校德育唯有不斷地進行改革和轉型,才能適應社會發展與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需要。

一、德育“供給側改革”的特征

“供給側改革”主要通過建設要素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及化解過剩產能這兩大途徑進行。供給側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內容包括了對產業結構、投入結構、動力結構等的改革。改革的手段主要有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只有堅持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同步結構性調整,實現新的平衡,才能實現經濟的穩步增長。”[2]供給側與需求側是矛盾統一的兩個方面,不能強調一側,而忽略另一側。在“供給側改革”思維的影響下,高校德育“供給側改革”應具備以下特征:第一,德育“供給側改革”具有系統性。德育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校德育首先是高校內部的一個系統工程,德育本身包括了德育資源、德育方式、德育隊伍以及德育環境等各要素。德育“供給側改革”是對德育系統各個要素進行的改革,從而促進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第二,德育“供給側改革”具有協調性。經濟上的“供給側”改革強調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平衡,德育“供給側改革”同樣強調改革的協調性,在注重德育有效供給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德育需求。第三,德育“供給側改革”具有創新性。高校德育“供給側改革”著眼于改革整體性的同時,也注意遵循事物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通過整合德育資源、創新德育方式以及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最終實現德育工作的最優目標。

二、高校德育工作對“供給側改革”的呼喚

(一)德育“供給”資源效能低下

高校擁有許多德育資源,只有科學合理配置才能充分發揮德育資源的作用。然而在德育實踐中發現,高校德育資源的使用和配置出現了資源浪費和利用率低等“供給”資源效能低下的現象。這主要表現在:(1)高校德育內容缺乏系統性,內容重復,針對性不強。一方面,高校德育內容大多是大而全的理論,缺少豐富生動的案例。有些內容未能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大學和社會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系,使大學生缺乏對社會的了解,進而難以獲得深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大中小學德育內容的銜接性不強,高校所使用的“兩課”教科書內容與中學政治課、思想品德課內容銜接不自然,單調并且重復,導致德育效果欠佳。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在總體德育目標的基礎上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分段銜接的具體內容。(2)線上線下的德育資源存在同質化、低端化問題。在大數據時代,高校重視德育資源的投入,生產了包括教育案例、新媒體作品等在內的德育“產品”。但很多德育“產品”重復投入,脫離了學生實際,未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浪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3)高校的德育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德育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間的“脫節”現象嚴重。一般德育教師負責第一課堂,宣傳部、團委、學工部門、輔導員、班主任等負責第二課堂。在實際工作中,兩者之間缺乏協作,教育重疊與斷層現象嚴重,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

(二)德育“供給”方式吸引力不足

高校德育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發展,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但是仍然沒有很好地解決強調單向灌輸、理論說教,與主張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建構之間的實踐矛盾和理論論爭。目前高校德育“供給”方式缺乏互動性,忽視實踐性,隱性德育方式的“供給”不當。一方面,是“供給”方式缺乏互動性。德育過程應該是教師的教育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統一,因而德育方式應當要以師生互動為特征。“活動和交往不僅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也是學生思想品德得以表現和檢驗的場所。”[3]長期以來,德育工作者將自身定位在施教者、領導者的位置,把學生放在受教育者、服從者的位置。德育工作者以灌輸作為主要的教育方法,忽視雙向交流、觀念碰撞和思想啟迪的互動式德育方法。這種缺乏互動的德育方式用于生長在改革開放時代并具有明顯主體意識的青少年,教育效果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德育“供給”忽視實踐性。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應該是德育教育過程中重要的兩個方面,二者的辯證統一要求在德育過程中德育方式的運用要有實踐性。亞里士多德曾言,“我們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為公正的人;進行節制,才能成為節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現,才能成為勇敢的人。”[4]高校德育歷來重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因而重視理論教育的作用。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形成固然離不開系統的理論教育,但同時還要通過青少年參與社會實踐,經過比較、判斷、選擇,最后付諸行動,才能形成較為穩定的思想品德結構。然而目前高校忽視德育的實踐意義,沒有提供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情境,沒有將理論知識與大學生當下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難以運用思想道德知識解決面臨的現實問題。高校德育忽視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在不同環境與條件下進行行為抉擇的能力。

(三)專業化德育工作隊伍的“供給”不足

目前高校提倡“全員化”德育,但這并不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德育工作中。從事德育工作,需要具備良好的德育專業能力。當前專業化的德育隊伍“供給”不足,主要表現在:(1)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學歷層次不一。高校德育性培訓的“供給”較少,教師發展性專業能力不強,在承擔德育工作方面存在不足。高校德育課教師以本科生為主,少數是碩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碩士更是稀少。這樣的師資層次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此外,當前德育工作者隊伍以青年教師為主,過于年輕化,而且其中的優秀人才不多,后備力量不足。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承擔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還要承擔部分學生的日常德育工作。目前德育教師的培訓機會很少,也很少參加學術交流活動,這導致德育教師的知識更新較慢。(2)德育工作隊伍結構不合理。當前德育教師隊伍由專職和兼職兩部分組成。“專職德育工作人員包括學校分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黨委副書記,院(系)分黨委(黨總支)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書記,分團委(團總支)書記,學生政治輔導員和‘兩課’教師等。”[3]214許多專職老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缺乏教育情感,針對性不強。兼職老師了解學生,但缺乏系統廣泛的理論知識以及德育課程的教學實踐經驗,這也會影響到德育效果。

三、高校德育工作“供給側改革”的創新路徑

(一)做乘法:優化增量,實現德育“產品”的“優庫存”

推動事物的發展需要合力,推動高校德育的發展同樣也要形成和增強大學生德育的合力。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德育要明確工作方向和目標,整合德育資源,推送優質的德育內容,實現德育“產品”的“優庫存”。實現高校德育的優質化并不只是簡單的豐富德育內容,而是要統籌和整合德育資源,充分挖掘高校和家庭的德育資源開展德育。一是要整合高校的德育學術資源和實踐資源。一方面高校之間要加強聯系。一般高校要借助黨校、軍隊院校、干部學院以及有關青年政治學院的優勢來進行針對性的德育,要經常召開信息研討會,借鑒團校在青少年德育方面的工作經驗。另一方面要加強高校和社會的聯系。許多發達國家高校與所在社區有著密切的聯系,近年來,中國高校也在嘗試加強與社區的聯系。高校應當在此基礎上豐富和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的渠道和機會,在社會實踐特別是在志愿服務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高校與社區的聯系還可以拓展到農村,可以讓大學生到邊遠山區進行短期支教,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德育的真正意義。在大數據時代,還要整合線上線下的教育資源,調整資源結構,實現德育的均衡化發展,打造德育精品,實現德育“產品”的“優庫存”,提高德育的實效性。二是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實現德育資源的高效配置。優化德育資源的增量僅僅靠挖掘和整合德育資源是不夠的,還必須實現德育資源的有效配置。高校要整體規劃德育內容,明確德育目標,在整體規劃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德育內容,增強德育的效果。要與時俱進,拓展德育內容,創新德育內容,促進德育內容質量的持續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德育更加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廉潔文化教育,高校德育也應該圍繞這些內容展開。德育內容長期以來給學生的印象是比較枯燥,為此要增強德育內容的吸引力。與此同時,在人力資源方面,加強德育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間的協調溝通,充分發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合力作用,避免出現同質化、重復性的德育內容。專業課老師也要提高育人意識,充分利用自身學科開展德育。

(二)重創新:分類分層,探索獨具特色的育人方式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從各級各類學校的實際出發,分層次地確定德育工作的任務和要求。”大學的個性是高校德育目標和方式定位的新視角。高校德育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互動共進的過程。在德育過程中,高校要創新育人方式,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品德發展狀況探索獨具特色的育人途徑。要加強對高校學生的分類指導,探索適合研究生、本科生、職業院校學生等不同群體實際的德育模式,實現精準的德育供給。1.轉變教學方法,開展“互動交流型”的課堂模式不同的形式可以適應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因此要重視德育中的師生互動關系。學校可以采用對話的方式,讓學校領導或者學校管理者深入到學生之中,聽取學生的意見,有針對性的問答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與此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德育方法的創新提供了技術手段。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將線上教育和線下實踐相結合,突出德育的雙向性。例如開辟道德事件交互討論區,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微博、論壇等來實現網絡互動性德育。總之,要對不適應德育教育的方法進行革新,以推動德育更好的發展。2.重視實踐育人,努力建設獨具特色的實踐教學基地理論離不開實踐的土壤,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改革開放以來,高校德育探索出了生產勞動、社會服務、參與學校事務管理、勤工助學等多樣化的教育形式。然而在強化學生思想道德認識、增強道德情感體驗、促進知性統一等方面仍然需要創新實踐教育形式。要鼓勵大學生參與公益實踐,讓大學生通過不同類型的志愿服務活動,體驗到服務社會的內在成就感和集體歸屬感,激發大學生向上的正能量。在此基礎上,要豐富參觀、訪問、考察、假期社會實踐等實踐教育形式,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深化對理論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悟,增強其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最終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與示范相結合,切實提高德育供給的實效性。

(三)補短板:提高本領,打造專業化的德育工作者隊伍

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的主體,要實現高校德育工作隊伍的“供給側”改革,前提是補齊短板,克服“木桶效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提高本領,不斷向專業化邁進。一方面是要提高本領。“老師先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碗水”。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構建系統的理論知識結構。大學生已經具備了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且德育的內容又具有思想性,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廣博且結構合理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增強德育的影響力、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僅要有良好的理論修養,還要有較高的品德修養。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良好品格的形成,努力把真理和人格的力量統一起來,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個性和道德觀念。高校應該重視德育工作者的專業性發展。要為廣大德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培訓機會,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德育工作者參加學術研討會,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學識水平,讓其理念和能力與時俱進。另一方面是要優化結構。“隊伍建設的優劣首要在于把住前端進口,在源頭上保障隊伍來源的質量,降低隊伍建設過程中的淘汰率,提高工作的效能。教育部24號令規定:輔導員的配備應堅持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5]要合理配比專職、兼職人員,優化隊伍結構。要打造以專職德育教師為主,兼職德育教師為輔的德育工作者隊伍。對于專職德育教師要嚴格把關,讓德育教師兼任輔導員或班主任,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此外,學校應該鼓勵和支持品學兼優的黨員研究生或高年級大學生擔任學生政治輔導員和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發揮兼職隊伍的功能。要發揮教育學、馬列等部門教師的資源優勢,逐漸實現德育教育隊伍的專職化。通過開展師生座談,請中央、地方黨委等領導同志定期做形勢報告等來完善校外輔導制度。“心理輔導隊伍建設對德育隊伍有補充和完善的作用”[3]228。高校應對現有的德育隊伍進行心理輔導知識的培訓并引進心理輔導專業人才,組建專職的心理輔導隊伍。高校要通過全方位地建設德育管理隊伍、德育干部隊伍以及德育教師隊伍,為高校德育工作隊伍的“供給側改革”改革保駕護航。強調高校德育的“供給側改革”并不意味著否定需求側的重要性,或者只是一味地滿足學生的自然需求,而是以德育的最終目的和學生的現實需求為出發點,建立新的供需結構,實現德育供給端的轉型升級,提供“科學的供給”,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協調平衡和良性互動,不斷提高德育的“全要素生產率”,從而達到提高高校德育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作者:陳春敏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許瑞芳.社會變革中的中國高校德育轉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39.

[2]涂龍力.專家:為什么現在要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N].深圳特區報,2015-12-15.

[3]沈壯海,佘雙好.學校德育問題研究[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153.

[4]亞里士多德.尼克馬克倫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26.

[5]劉承功,尹冬梅.德育新理念與學生工作管理創新實踐:以復旦大學為視角[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