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基礎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11:54: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道德基礎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道德基礎

底線道德與基礎透析

本文作者:黎衛金工作單位:閩江學院思政部

重視底線道德建設是在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反思

基礎上,適應中國社會現實要求而提出來的克服國民倫理道德素質的本源性缺陷,必須加強底線道德建設。幾千年來,我們的民族素以崇尚倫理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過,我們的傳統倫理主要以家庭、家族為核心和基礎,因而“私德”顯得相對完整和發達,而“公德”則未得到充分發育和發展。就是在這樣的倫理背景中,我們啟動了現代化,這樣,在飛速發展的轉型社會里,一方面“公德”———公共生活倫理的建設無可避免的出現滯后,另一方面“私德”———以私人關系、親情關系為核心的傳統倫理規范未經任何“創造性的轉化”而直接進入了“公德”的領域、代替公德發揮“作用”。這就是今人倫理道德素質的本源性深層缺陷。只有克服這種國民倫理道德素質的本源性缺陷,加強底線道德建設,才能減少并進一步遏制坑騙、假冒、貪污、行賄、巧取豪奪、權力尋租、腐敗等等行為。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市場秩序,必須加強底線道德建設。市場經濟使人們之間的交往逐漸增多,這就要求一種起碼的為全社會所有人都能奉行的道德規范來維持市場秩序。正如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所提出、為德國著名學者哈貝馬斯所發揮的觀點:要在市場和其他任何領域中建立起正常的人與人之間的秩序,必須認可社會中存在的共同的規范標準。這種共同的標準是什么呢?應是能代表大多數人的意志,能為大家所普遍接受和遵循的“普遍化”原則。這種道德規范標準必定是底線道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普通的人們不會無邊地做好事,只要合法經營,誠實勞動,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他就是一個好公民,一個道德的人,這就必然使誠實守信、平等互利等基本道德規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凸現出來。促使人們的道德境界從道德義務走向道德崇高,必須加強底線道德建設。底線道德是人們力所能及且必須恪守的基礎的道德要求,它體現為人們對種種不可回避的道德義務的履行。相對于底線道德而言,高尚的道德是人們基于高度自覺之上成就高尚人道德格,達到崇高道德境界。踐履高尚的道德要求,行為者由此會得到社會輿論的贊賞,從而獲得一種道德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履行基本的道德義務,這是行為者的應盡之份。義務的道德是高尚的道德的基礎,對于一個人來說,只有在能自覺自愿地履行道德義務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高尚的道德追求。當然,高尚的道德是義務的道德的靈魂,人們對道德的需求不應只局限于履行基本的道德義務上,而應在確實履行道德義務的基礎上逐步在道德層次上跨越新的臺階。

底線道德的基本規定和價值尺度

義務———底線道德要求的基本規定道德義務,是個人對社會、對他人在道德上應盡的責任。不管個人是否意識到,客觀上都必然要對社會或他人盡義務。一般說來,人一生下來就被置于特定的社會關系及其相應的道德氛圍中,這種道德氛圍作為社會道德的客觀表現形式,對個體來說,是既定的、先在的、不依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個體在其社會化過程中,必須首先學習、接受和適應它,方能得到他人和社會群體的認同,參與社會生活,取得社會成員的資格。底線道德是個體首先面臨的客觀存在的社會要求,是個體不可回避的道德義務。當然,由于個體自覺程度的不一樣,他們履行道德義務的態度也并非一致。有的人把履行道德義務作為完善自己道德境界的基礎,自覺自愿地去履行;有的人自覺程度不夠,但迫于社會和公眾的壓力,在大部分場合能履行自己的道德義務;有的人則唯我獨尊、無視他人,這種人一旦危害、侵犯了社會和公眾的利益,就理所當然要受到譴責甚至懲罰。公正———底線道德權利義務分配的價值尺度什么是公正呢?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公正就是為一定的道德體系所認可的對社會成員之權利和義務的恰當分配。從這一意義上來講,公正就是道德的起點和基礎,無公正便無道德可言,正如前蘇聯哲學家圖加林諾夫所說,“公正可以稱為最低限度的善。”公正原則表明的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相互對待的方式,它強調人與人之間相互對待時應對雙方利益進行合理考慮,每個人都應當把其他任何一個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不應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損害他人的利益。公正作為道德的基礎,它并不對個人提出道德上的高標準,并不一味要求個人自我克制或自我犧牲,它只要求個人在發展自己時不要有損于社會和他人,只要求個人的自我實現不有悖于義務和權利相一致的原則。然而僅此就可以使個人在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能出于必須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履行自己的義務的考慮而進行自我克制。因而符合公正原則要求的價值目標和行為除了正當的以外,也可能是高尚的,但不會是不合理、不道德的。

查看全文

社會道德基礎建立

“誠信友愛”是構建和諧社會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基本要求,誠信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誠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誠信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道德準則。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應當進一步發揚光大。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與人之間應當是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的新型關系。這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所決定的,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人們之間以誠相待,才能處理好各種人民內部矛盾,使人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虛作假,言而無信,爾虞我詐;一些地方存在道德冷漠癥,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不信任。因此,以誠信為重點,正確處理義與利的關系、競爭與協作的關系,培育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

第二,誠信是維護市場秩序的基本道德規范。用誠信道德引導和規范經濟行為,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課題。以社會分工為基礎的交換關系,要求雙方以信用作為守約條件。日益擴展的市場關系逐步構建起彼此相聯、互為制約的信用關系鏈條,維系著市場關系和市場秩序。所以,市場經濟也是信用經濟、誠信經濟,這是市場經濟的內在屬性。同時,市場經濟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屬性,如果對經濟活動缺乏有效的約束和規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為來謀不義之財。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失信問題較為嚴重,加大了企業交易成本,也影響了企業在經貿往來中的信譽。失信行為還從經濟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際關系領域,并滋生了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所以,誠信和失信的道德沖突,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道德建設的一對矛盾,這一矛盾解決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市場秩序的狀況。加強誠信道德建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

第三,誠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的誠信,關系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影響著政府的公信力,決定著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強調:“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基本行為準則。”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任務。政府的誠信建設,一是體現在制度的公正性層面;二是表現在政府行為的誠信層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礎。制度不公就會導致社會權利與義務的不平等,引發社會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沖突,并為各種不法行為、失信行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堅持科學發展觀,處理好“五個統籌”的關系,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解決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等群眾特別關切的問題,是誠信政府建設的重中之重。但是,符合社會公正的制度,要通過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去維護和實施,其實施的狀況以及由此形成的政風,決定著政府的公信度和形象。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地方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執法,缺乏責任意識,致使政策扭曲;有的地方腐敗現象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時尖銳地指出:有些關系群眾利益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有些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觀念不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和奢侈浪費的問題比較突出;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比較嚴重。因此,誠信政府建設,關系到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關系到社會誠信道德水平的提升。

查看全文

道德的制度基礎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當一個人出現問題時,社會習慣于從這個人的道德品質上尋找原因。無論胡長青也好,成克杰也好,程維高也好,在他們“出事”之后,個人的道德墮落總是被列為主要的原因(最起碼是原因之一)。然而,從媒體對程維高背景的報道,似乎這曾經也是一個好人和一個好官,最低限度,這曾經是一個在他周圍的人看來,品行尚屬端正的人。為什么一個品行尚屬端正的人,在居于執掌權力的職位之后,就會成為一個道德墮落的人?僅僅是放松了道德自律嗎?

在我看來,前幾年提出的“以德治國”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體現在官員身上的社會總體道德水準的下滑已經到了令人堪憂的地步。然而,僅僅提倡道德教育能夠起到提升官員道德水準的效果嗎?決定道德的,在個人的修養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因素?

我在南方某大學任教時,其間曾有一件事讓我感觸良深。有人批評該校的學生,批評的根據是這樣一個事例:該校的學生在食堂用餐完畢后,把餐盤留在桌上就走人;而他在另一所大學見到的景象是,學生用餐之后,自行把餐盤帶到殘食臺,傾倒殘食、歸還餐盤。他呼吁學生們從自覺傾倒殘食開始,提高自我的道德素養。

對于這段批評,我是不敢茍同的。因為我也是食堂的食客之一,我了解各高校食堂在對待殘食問題上的不同做法。我在另一所大學就讀時,素來在殘食臺傾倒殘食、歸還餐具后離開,而當我來到這所大學任教后,我也和其他所有人一樣,習慣于把餐盤留在桌上就走人。原因何在?在我就讀的大學,食堂在門口處設置了專門的殘食臺,并用海報告知就餐者,在用餐完畢后將餐盤帶至殘食臺傾倒殘食、歸還餐具。有人疏忽時,還會有工作人員上前提醒。而在我任教的大學,食堂并未設立殘食臺,而是讓工作人員推著殘食車,在食堂的各處收集就餐者留在桌上的餐盤。就餐者在用餐完畢后,如要將餐盤送至殘食車,不僅不便,還會導致食堂走道的擁擠。在這種安排之下,就餐者將餐盤留在桌上走人是再自然不過的,即便如我,也改變了先前的習慣,入鄉隨俗了。

如此,一個似乎是道德問題的事件,在我看來幾乎是一個制度安排的必然結果。將餐盤留在桌上走人和將餐盤送至專設的餐食臺,都是各自相應的制度安排所誘發的自然行為,單從這兩種行為的對比當中很難得出兩校學生道德素質的高下之分。在設置流動殘食車的制度安排之下,將餐盤留在桌上走人是與這一制度相符合的行為;如同在設置殘食臺的制度安排下,將餐盤送至殘食臺一樣是制度所要求的行為。在一個旁觀者的眼里,兩種行為之間存在著道德上差別,而這種差別是由相應的制度所造就的。對每一種制度中的行動者而言,他們的行為都是與制度相適應的,換言之,都是符合那種制度之下的正常道德要求的。對于前一種制度而言,把餐盤留在桌上走人沒有道德上的可譴責性,對于后一種制度而言,把餐盤送至殘食臺也沒有道德上的優越性。真正可以作出評價的,是兩種不同的制度。例如,我們可以舉例說,在后一種制度下,將由專人做的工作分散到每個人去做,可以減少食堂的人工;取消殘食車,有利于減輕就餐高峰期的擁擠,等等。或許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使我任教的那所學校最后改變了它的食堂殘食收集制度,也將殘食車改為殘食臺了,而學生們也順應了新制度的要求,從把殘盤留在桌上走人改為自行送至殘食臺。

這個事例觸動我之處在于它讓我想到,一個社會普遍道德的形成有其制度基礎。中國人習慣上把道德作為一種個人化的素養,當個人達不到一定的道德要求時,社會往往把它歸咎于個人道德修為的失敗。但實際上,個人的道德并不是單獨的、自足的,它也處在與其他復雜社會因素的互動之中。道德是一種行為規范,制度也是一種行為規范,道德是無形的、不具有強制力的,制度是有形的、具有強制力的,兩者相較之下,后者往往是更直接的行為誘因。因此,當社會所提倡的道德與它的制度所實際允許的行為相去甚遠時,在制度中的人基于趨利的本性,往往會選擇與制度相適應的行為而逃避道德所加諸的約束。由于制度是人們交往的直接媒介,符合制度規則的行為被人們認為是可接受和遵循的行為,久而久之,制度會衍生出一種與之相適應的道德,并在實質上替代社會所倡導的道德。在此情形之下,由原本的道德觀念所導出的行為由于與制度不符,堅持那些道德觀念的人反而被目為特立獨行,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付出英雄般的勇氣和其他的現實代價。

查看全文

基礎課道德教育的資源

本文作者:陳文珍工作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理性資源

“基礎”課道德教育部分的內容是通過一些主要概念、重要觀點以及由此引申出來的具體道德規范要求而有機組合成的框架體系來展示的。這些概念、觀點和具體的道德規范要求看似通俗易懂,實則隱藏著深厚的學理性資源。這些學理性資源在教材中或闡而未祥,或作為一種理論背景隱而未現。這種狀況使得任課教師在教材中看到的往往只是簡單的概念、觀點和一些具體的道德規范要求,而對概念、觀點和規范背后深厚的學理知識“視而不見”。在教學中,他們傳遞給學生的也就只有“是什么”,“要怎樣”,不去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追問“為什么”。缺乏“為什么”支撐的“是什么”不但難以讓具備一定理性思維的大學生產生情感認同和行為效仿,相反還會誘發大學生的內心抵觸情緒,因為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需要一種建立在理性思維基礎上的行為自覺。因此,有必要對“基礎”課道德教育部分的主要概念、重要觀點和知識的框架體系做一個學理性資源的探究。1.抓住道德教育的主要概念,以正確把握道德教育的內在涵義概念是道德理論體系結構的微觀層面,“基礎課”道德教育部分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有:道德、誠信、榮譽、集體主義、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職業與職業道德、愛情與婚姻、戀愛道德與婚姻道德等。整個道德教育的內容就是以這些核心概念為基礎而演繹的。這些概念在教材中都有一句話的定義,但由于教材本身的特點都沒有深入的分析。如果教師僅停留在對定義結論的把握上,就容易使概念本身的鮮活性與豐富性喪失,就容易導致對整個道德教育內涵理解上的誤差,因此,辨析這些概念對于從理論上正確把握道德教育的內涵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此,略舉幾例以說明:如:“道德”。道德,無疑是道德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范疇。教材的定義是:“道德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1](P90)這是高度凝練的一句話。理解道德的內在涵義可以從幾個方面展開:第一,從起源上看,道德是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是在社會關系和人類自我意識形成的基礎上產生的。社會關系是道德產生的客觀條件,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利益關系的一種客觀需要。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當個體有了自我意識,能反思人與人交往的應然規則,形成了有關責任、義務、善惡等道德意識,當人們意識到自己作為社會成員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意識到自己與他人或集體的不同利益關系以及產生了調整利益矛盾的迫切需要時,道德才得以產生。因此,道德既有社會價值,也有個人價值,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第二,從本質上看,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它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引導和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實踐精神”。第三,從實現方式上看,道德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作為對人的行為的規范,道德不同于法律,它不靠外在強制力來保障實現,而是借助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等更具潛在性的要素促使其實現。因而營造一種良好的道德風尚,就不是簡單的道德規范的制定可以實現的。第四,從表現形式上看,道德可表現為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道德既可以表現為心理意識,即“善良動機”;也可表現為我們制定的具體的道德原則、規范的要求;也可表現為現實的行為活動,即“善良行為”。道德既是對人的思想意識的規范,也是對人的行為的規范;道德既可表現為“德性”,也可表現為“德行”。當我們從這樣幾個角度把握了“道德”這一核心概念后,第四章的教學就有了一個堅實的學理基礎。又如:“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這是一對相對應的概念,也是第五章“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里最重要的概念。根據教材的闡述,我們可以把“公共生活”理解為:人們在公共空間里發生的對他人和社會具有更為廣泛和直接影響的,有著鮮明的開放性和透明性的生活;私人生活指具有封閉性和隱蔽性的家庭生活和個人生活。這對概念分開很容易理解,但事實上,它們本身并不是一對能如此簡單分開的概念。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公共生活領域和私人生活領域都在不斷擴大,人們的私人意識和社會公共意識都在不斷增強,二者的矛盾和沖突也不斷增多。如,不少大學生把以追求個人自由為目標的私人意識完全隔離在公共意識之外,拒絕社會公共意識的評價。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私人生活領域和公共生活領域的劃界問題,看到兩個領域的劃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認識到私人意識只有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公共意識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健康合理的發展。這一對概念是把握第五章教學的關鍵。再如:“愛情”。愛情是大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但他們并不清楚愛情的本質涵義,因而也存在許多錯誤的愛情觀念。教材中說:“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于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1](P164)立足于愛情的定義來把握愛情的本質涵義,關鍵是要能回答大學生中對愛情的一些困惑。如:愛情為什么是“一對男女”的感情;愛情需要“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做基礎嗎;愛情一定要追求“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結果嗎?這是教學中無法回避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以學生討論為基礎來回答。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也是我們愛情婚姻觀教學的保障。2.深刻領會教材闡而未詳、隱而未現的觀點,以增強對教材的深度理解和把握道德教育部分教材中闡而未詳,隱而未現的論題很多,如:“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教材僅闡述到榮辱觀可以增強人們的道德榮譽感和道德判斷力;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能夠使社會成員自覺內化社會主義道德要求。至于榮辱觀與道德榮譽感和道德判斷力的關系;榮辱觀為何以及如何影響到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榮辱觀與公民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社會主義道德要求之間的內在關系都沒有詳盡的論述。教師必須對這些闡而未詳的觀點做出詳盡的解答,才能幫助學生真正明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如:“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教材僅用不到兩版的篇幅概括了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的態度,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反對文化復古主義和。這一態度隱含的理論,如:個人與傳統關系問題;精華與糟粕區分的理論標準問題;文化復古主義和的危害問題,教材均未做出解答,需要教師運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做出理性分析。如:“社會生活領域的分化與社會公德建設的重要意義”,教材中雖論證了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也指出了社會公德是維護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但沒有解釋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為何在今天如此突出強調社會公德建設。其實這一論題隱含著一個理論,即:社會公德建設的彰顯與社會生活領域的分化是分不開的,是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的內在要求。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人們之間的交往,使得公共生活領域更為廣闊,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需要社會公德來維系。教師只有這樣進行聯系實際的解讀,才能更好地理解社會公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再如,“日常生活視域中道德與法律的相互關系”,教材把公共生活、職業生活與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范放在第五章和第六章里一并講解,其目的就是為了突出日常生活視域中道德與法律的相互關系。但教材在具體內容展開時,仍然是把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分開講述的,這要求我們教師在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過程中,能夠結合公共生活、職業生活與家庭生活的具體事例從道德與法律的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凸顯道德與法律在日常生活視域中的相互關系。如,我們可以對拾金不昧、不當得利、公序良俗、誠實守信、見死不救、購物發票、贍養撫養等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行道德和法律的分析,在具體分析中加深對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的關系的理解。3.完整把握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內在結構,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內在邏輯“基礎課”道德教育部分所凸顯的主題是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因此,有必要從理論上完整地把握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內在結構。把握住了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內在結構,也就把握住了這一板塊理論展開的內在邏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結構是由核心、原則、基本規范、重點和三大生活領域的道德要求五大部分組成。具體說來就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基本原則;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勤儉自強、團結友善、敬業奉獻為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以誠信建設為重點;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的具有一定內在邏輯的結構體系。基礎課的道德教育就是圍繞著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五個方面內容來展開的。教師不僅要從宏觀上把握好這一邏輯結構,還要明了結構內部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道德的核心,即道德的靈魂,它在道德體系結構中居支配和主導作用,“它決定并體現著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規定并制約著道德領域中的種種道德現象。道德建設的核心問題,實質上是‘為什么人服務’的問題。”[1](P103)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客觀上要求以為人民服務為道德建設的核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呼吁以為人民服務為道德建設的核心。道德的原則問題是對道德中心問題即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之間關系問題的總的回答,它是調整人們之間利益關系的根本指導,它最集中地反映了社會經濟關系和階級利益的根本要求,表現了道德的社會本質和人們行為的基本方向。我們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應堅持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這就是說,集體利益相對于個人利益具有首要性和優先性。公民基本的道德規范是從最基礎、最重要的道德規范方面,對已有的社會主義道德內容的具體化。它通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個字簡單明了地提出了對每個公民的基本行為的具體要求。要理解這一基本規范的作用和意義,必須理解公民和人民的區別。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指全體社會成員,包括了人民,而人民的范圍要窄;公民所表達的一般是個體概念,人民所表達的往往是群體概念。2001年中央首次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形式針對公民的基本行為提出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具體規范要求,有利于每個公民的踐行,有利于公民整體素質的提高。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是道德建設的三個著力點。所謂著力點,就是力的作用主要集中之點,指致力于完成某項任務或工作時重點著手之處。也就是說,我們抓住了這三個方面,有利于整個道德建設的順利展開。要讓這三個著力點發揮作用,在社會公德教育里,要看到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私人意識和公共生活規范意識都在擴張,極易產生矛盾,因此,如何保持二者之間的必要張力,以增強社會公共道德意識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在職業道德教育里,要透過就業的現象,看到職業的本質。在家庭美德教育里,要牢牢把住愛情與婚姻的本質,這樣才能對各種錯誤的戀愛婚姻觀進行批駁。總之,“基礎課”道德教育內涵的豐厚的學理性資源,有助于師生道德認知水平的提高,這既是我們完成道德教育的教學任務的堅實基礎,也是我們教師科研攻關的目標。

經驗性資源

“基礎”課道德教育的經驗性資源,主要是指歷史發展和人們現實交往的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所積累的傳統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等各項豐富的、有助于人類進步與發展的優秀的道德資源。這些優秀的道德資源往往通過現實生活中典型的道德人物的言行所展示的優良道德品質來體現。我們的道德教育應該充分發揮道德典范身上的優良道德品質在道德教育過程中的良好的示范性作用,以引導大學生見賢思齊,爭先創優,做一個真正的有道德的人。道德本身具有“實踐精神”,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過一種符合社會需要的德性生活。現實中,大學生的行為選擇除了受其理性認知的影響外,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心理機制的影響力。影響大學生行為選擇的心理機制主要有模仿和暗示。模仿是仿效別人的言行舉止而引起的與之相類似的行為活動。暗示是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與行為產生影響。大學生的年齡特征使他們不太喜歡別人教他們具體去怎么做,如果我們簡單地用教材中的道德規范去要求學生,自然會引起其反感,但是,我們若采取歷史和現實生活中鮮活的道德資源,讓他們在感動之時,自然地接受道德典范的心理暗示,在生活中自覺、不自覺地模仿其行為,并把這種模仿慢慢轉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習與性成”,良好的品性隨著這種習慣的養成也就自然而然地生存了。這樣我們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實現了。這種教育方式,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榜樣示范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我們在“基礎”課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歷史和現實中豐富的道德資源,借助現實生活中的道德人物生動地展示出來,給我們以激勵和示范,以引導大學生自覺、不自覺地模仿道德人物的道德行為,并在這種模仿的過程中養成自己良好的道德品性。榜樣示范法成功的關鍵在于榜樣的選取。生活是豐富多彩、良莠并存的,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道德認知水平和辨識能力,我們在經驗性資源的選取上,必須做到既要符合道德教育教學目的的要求,又要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具體說來應注意一下幾點:第一,要崇高感人,有代表性。人性是向往美好和追求崇高的。大學生更是對人生價值的實現和自我的完善有著強烈的追求,他們向往崇高、渴望對自我的不斷超越。道德典范人物身上崇高感人的事跡,往往成為了他們奮發向上的原動力。如:我們開展的向我校歷史文化學院的英雄大學生李春華學習的活動,讓我們看到了舍己救人的崇高;了解放棄公費讀研究生的機會而去貴州山區志愿支教的大學生徐本禹,讓我們看到了助人為樂的崇高;認識攜帶并無血緣關系的妹妹求學12年的洪戰輝,讓我們看到了道德責任的崇高;資助了183名貧困孩子的愛心大使叢飛,讓我們知道了慈善的崇高,等等。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崇高感人事跡極易喚起同學們的道德情感認同。第二,要真實可信,有說服力。道德典范的事跡一定要具有真實性,只有真實的才有說服力。在當前我國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人們的道德觀念本身呈現出復雜多變、善惡雜陳的特質,大學生的身心特征又決定了他們更容易懷疑我們的正面道德教育。這要求我們在道德教育經驗資源的選取上,切不可不加調查證實,或者任意夸大其詞。一旦學生發現我們的經驗性資源與現實有出入,他們甚至可能會全盤否定我們的觀點,從而使道德教育失效。為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真實性,我們在資料的選取上應多選身邊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典型。發現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所蘊含的道德意義。第三,要源于生活,有可行性。道德典范人物的優秀事跡應該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似的,這樣,才有效仿的可能性。假若典范人物的所作所為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距離很遠,相差太大,以至于學生即使愿意按照榜樣人物的做人方式去待人處世,也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去做,那么,這種榜樣人物就不能起到榜樣的作用。我們從2007年開始評選的年度道德模范包括助人為樂模范、見義勇為模范、誠實守信模范、敬業奉獻模范、孝老愛親模范,他們的事跡都是我們每天要做的事,只不過他們能把這些事做出了道德的境界,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也能夠學習的典范。英國學者斯邁爾斯在《品格的力量》中寫道:“在光輝的榜樣———人類的最優秀代表———的指引下,每個人不僅僅是無可非議的,而且在盡職盡責方面,必然使自己的品格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2](P11)人是天生的模仿者,我們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應廣泛挖掘優秀的道德資源,讓優秀的品格通過優秀的人物的影響而廣為擴散,以促進全社會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實踐性資源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基礎性作用論文

道德作為人們共同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是構成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是維系和諧人際關系、良好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有所不同。法律具有強制性,是由國家權力機關制定并靠強制手段來實行的;道德則靠人們的理想信念,社會輿論、傳統習俗以及教育等力量來維持的。道德訴諸人的內心自覺,而法律則訴諸國家的強制。

目前我國政策法規的監督體系缺乏獨立性,有時顯現出權威性不強。實施監督時受到干擾和阻力太多。對已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件往往大事化小、避重就輕、將功抵過,減少了以權謀私者的風險,強化了違法違紀者的僥幸心理。

今天我們要倡導和建立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加強“組織文化道德建設”的歷史依據

從歷史上看,我國有三種典型的治國方略: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道家的無為而治。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思想家孔子就說過:“仁者愛人”。確立儒家“為政以德”、講求“德治”的政治思想和理念,主要是指以德治君治吏,認為治君治吏是以德治國的關鍵。自漢武帝確定“唯儒獨尊”后,禮義道德教化被置于治國的首位,從而確立了中國古代幾千年占統治地位的“德治”傳統。儒家講求“明道、修身”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條件。

中國古代的法家講究“術”、“勢”、“權”,視百姓為刁民,主要是重刑,使用強制手段。道家的無為而治往往興盛于歷經戰亂之后,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對民眾的壓榨有所收斂,采取無為而治。

查看全文

康德道德教育哲學基礎研究

一、道德教育之人性基礎

對康德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礎的研究就是對其道德教育之可能性的研究,它也是研究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前提或邏輯起點。因為道德教育以道德為前提和主要內容,而道德則以人性(本文特指人的道德本性)為前提或邏輯起點,所以道德教育作為對人的道德性的培養,必須以人性為前提或邏輯起點。人性問題自古就是一個十分有爭議性的問題,幾乎每一位哲學家都對其進行了探討并得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從總體上看,中國哲學傳統走性善論的道路,這種觀點認為人在道德本性上是善的,它與中國人崇尚孔孟之道是一致的。雖然孔子對“性”與“天命”等類似話題都有所避諱,但孟子的性善論尤其是他的“四端說”卻非常符合中國人獨特的道德情感心理,因而為人所稱道和奉行。西方哲學傳統的主流是性惡論,這與他們的宗教傳統尤其是其基督教傳統是一致的。該取向在西方政治哲學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為西方絕大多數的政治哲學家都試圖通過嚴密的政治制度的設計來防止人性的墮落在政治上的負效應。作為一名典型的西方哲學家,康德雖然不主張人性本惡的思想,但他對人性的看法也并沒有中國人那樣樂觀。在其《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一書中,康德詳細地論述了其有關人性的思想。在他看來,人在本性上既不是道德上善的也不是道德上惡的,道德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人所有的僅僅是選擇作為一個道德存在者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并不就已經是現實的或現存的,人有選擇向善的可能,也有選擇行惡的自由,可以說,道德是人選擇的結果。在這一問題上,重要的不是人的稟賦,不是人的傾向,而是人的有意識的選擇行為,因為這一行為蘊含了直接決定道德的因素—動機,也即行動者的主觀準則。對康德而言,道德只與動機有直接的關系,與后果或任何其他因素都沒有直接的關系,而動機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因此,與動機直接相關的道德就無法直接從人的天性中獲得。誠如康德所言:“人在道德的意義上是什么呢?以及,他應該成為什么?是善還是惡?這必須由他自己來造成,或者必定是他過去所造成的……善與惡必須是他的自由任性的結果……從而他在道德上就既不能是善的也不能是惡的。”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或兒童,當他無意識地做了一件對人有利的事情或損害人利益的事情時,我們不能因此就說他是道德上善的或道德上惡的,我們只能說他在道德上無所謂善惡,或者說他是天真無邪的。因為,無意識就是無動機,而無動機也就無所謂道德。簡而言之,人在道德本性上是空白的。不過,也正是因為人在道德本性上的這種空白才使得道德教育成為可能,如果人天生在道德上是善的或惡的,那么,從理論上講,對人進行道德教育就是徒勞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康德對人的道德本性的研究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礎或前提,這同時構成了康德對道德教育之可能性的論述。

二、道德教育之必然選擇

在康德那里,道德教育不僅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甚至是必然的,它是人成為人的必然選擇。而要理解這種必要性和必然性,首先就必需從道德哲學的層面理解道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康德的全部哲學思想都是在為人的道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作論證。在康德看來,人是一個有限的理性存在者,這也就是說,他是自然存在和自由存在的統一體。人的自然存在表現為人的本能需求,在此,他和其它動物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人的自由存在也就是人的道德存在(在康德那里,自由與道德是同一個東西),它是人與地球上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所在,是人作為人最根本的規定性。一旦喪失其自由或道德,人就墮落為一完全的自然存在者而和動物無異,而這也就意味著他喪失了人作為人的資格。某種程度上,我們還可以說,人是為道德而存在的。在《道德形而上學原理》一書中,康德為人的道德性做出了如下辯護:“你的行動,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同樣看作是目的,永遠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在此,人性也即人的道德性,以人性為目的也就是以人的道德性為目的。可見,對康德而言,道德并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也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它是人作為人而存在的必要條件甚至是人存在的目的。一個沒有道德的存在已經不配再被稱之為人了,因此,道德與其說是好人和壞人的區分標準,不如說是人和非人的區分標準。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會自然而然地以道德為標準對地球上的動物進行等級劃分。在潛意識中,他們將地球上的動物劃分為三個等級:人、禽獸以及禽獸之下。在他們看來,雖然禽獸不會做道德的事,但它至少不會做不道德的事,而那種不道德的人由于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禽獸之下。這就表明,人們在潛意識或自然的情感中,是無法接受一個毫無道德的人成為人的,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將這樣的人排除在人類的行列,甚至將其排除在禽獸之外,而這也就是人們經常罵一個壞事做盡的成年人“禽獸不如”的根本原因。這可以看作是對道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實踐證明。由上可知,雖然人并不天生就具有道德,但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道德對人而言都是必要的和必然的——人必須要擁有道德以成為——道德的存在,這就決定了人必須經過后天的培養來獲得它,而這種對人的道德性的后天培養也即是道德教育。可以說,道德教育是人獲得道德的必然途徑,又由于道德是人之為人的根本規定,所以,道德教育也就成了人之為人的必然選擇,這即是說,人只有通過道德教育才能成為人。總之,要想成為人,就必須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必須通過道德教育。這就是康德所謂“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的根本內涵。

三、結語

“人是惟一必須受教育的被造物。”而更為重要的是,“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可以說,教育是人成為人的根本。而在康德那里,道德教育不僅構成了教育的主體部分,而且是教育的根本,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對康德而言,道德教育才是人成為人的根本。而由前面的論述可以看出,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其道德哲學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對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進行深入探討不僅有利于進一步研究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而且有利于我們更透切地理解道德教育作為人成為人的根本這一思想的具體內涵;同時,由于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體部分和根本,因此,對康德道德教育的哲學基礎進行深入探究也就有利于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康德的整個教育思想。由此可見,無論就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本身而言,還是就康德的整個教育思想而言,對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進行探究都很有意義的。

查看全文

保險業道德基礎發展論文

[內容摘要]在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誠信狀況卻令人堪憂,誠信缺失已成為保險業不容回避的嚴峻挑戰。本文將保險學與經濟學、倫理學相結合,探索了市場經濟中處于倫理道德與經濟利益沖突與摩擦下的保險誠信問題,認為構建以誠信為本的倫理維度與道德基礎,對于促進中國保險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保險業;倫理;誠信;制度

Abstract:InsuranceindustryhasgainedrapiddevelopmentinChina.However,absenceinintegritygraduallybecomesadisturbingproblemandseverelychallengesChina’bininginsurancewitheconomicsandethics,thispaperfocusesonanalysisofinsuranceintegrityunderconflictionofmoralsandeconomicinterestsinmarketeconomy.Itconcludesthattobuildtheethicdimensionalityandmoralfoundationbaseduponintegrityisofgreatimportanceto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insuranceindustry.

Keywords:insurance;ethic;integrity;system

責任編輯:單麗莎收稿日期:2006.10.23保險業的發展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學問題,而是一個涉及諸多學科領域的綜合概念。由于在中國目前的保險市場上,誠信缺失已成為保險業可持續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因而,將保險學與經濟學、倫理學相結合,探索在市場經濟下處于倫理道德與經濟利益的沖突與摩擦中的保險誠信問題,并進而思考如何推進誠信制度建設,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保險業發展的倫理維度與道德基礎,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當前我國保險業的誠信缺失及社會根源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在治國中基礎作用

道德作為人們共同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是構成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是維系和諧人際關系、良好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有所不同。法律具有強制性,是由國家權力機關制定并靠強制手段來實行的;道德則靠人們的理想信念,社會輿論、傳統習俗以及教育等力量來維持的。道德訴諸人的內心自覺,而法律則訴諸國家的強制。

目前我國政策法規的監督體系缺乏獨立性,有時顯現出權威性不強。實施監督時受到干擾和阻力太多。對已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件往往大事化小、避重就輕、將功抵過,減少了以權謀私者的風險,強化了違法違紀者的僥幸心理。

今天我們要倡導和建立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加強“組織文化道德建設”的歷史依據

從歷史上看,我國有三種典型的治國方略: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道家的無為而治。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思想家孔子就說過:“仁者愛人”。確立儒家“為政以德”、講求“德治”的政治思想和理念,主要是指以德治君治吏,認為治君治吏是以德治國的關鍵。自漢武帝確定“唯儒獨尊”后,禮義道德教化被置于治國的首位,從而確立了中國古代幾千年占統治地位的“德治”傳統。儒家講求“明道、修身”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條件。

中國古代的法家講究“術”、“勢”、“權”,視百姓為刁民,主要是重刑,使用強制手段。道家的無為而治往往興盛于歷經戰亂之后,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對民眾的壓榨有所收斂,采取無為而治。

查看全文

學校道德教育基礎論文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學校道德建設正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如何認識和確立學校道德教育的基礎與基本內容,便是其中重要的問題之一。

確立學校道德教育的基礎,我們應根據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關系的特征,精神文明建設的程度以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基本精神,從總體上認識這一問題。

按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觀點,經濟關系決定道德的基本內容和原則。我國現階段的經濟體制是市場經濟。這說明我國經濟運行的機制是以市場為基礎的。它既不等同于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又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市場經濟有著明顯區別,還不同于共產主義社會的單一公有制經濟。我國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商品經濟,是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其它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市場經濟。有著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并存。它既不同于原始社會的自然經濟,也不同于私有制條件下的商品經濟,還不同于共產主義社會的產品經濟。我國現行的分配制度是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它分配形式并存,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先富起來。這既不同于原始社會公有制的平均分配,又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按私人占有分配,還區別于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特別要把提高青少年素質作為工作重點”。“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教育干部和人民”。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文明建設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四有”新人。用馬克思主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來指導思想文化建設,占領思想文化陣地。所以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這就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現實地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這個階段的最基本內容是社會主義起碼的文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會主義起碼的公德教育;主要內容是愛國主義教育,正確人生觀教育,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教育;主導內容是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理想性內容是共產主義思想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強調:教育要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服務和服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基本路線。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力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這說明我國的各級各類教育都要以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作為指導思想,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綱要》還明確指出:“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首位”,“要加強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對中小學生還要注意進行文明行為養成教育”。這些都是我們確立學校道德教育的基礎與層次的重要理論依據。

一、學校道德教育的基礎性內容

查看全文

建設核心鞏固思想道德基礎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系統的和諧。建設核心價值體系,需要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追求和諧社會這一共同理想,在實踐中,堅持價值體系的辯證性,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根據時展潮流和當代中國現實,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而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它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諧社會需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其中,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則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

馬克思主義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思想

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的根本。建設核心價值體系,鞏固思想道德基礎,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著力回答現實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密切結合實際,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引導全體人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當前社會發展的多樣化局面,使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其中必然蘊涵著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尤其是經歷了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體制結構特別是傳統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轉型。這種社會轉型是以國際現代化潮流為背景的自覺選擇,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基本起點和立足點,以社會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與法制化、社會文化生活的多樣化與文明化為基本價值目標的現代化運動,它不僅直接沖擊人們舊有的思想,也進一步引起社會階層的不斷分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斷調整,并更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

人們對社會生活利益追求和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在人們的思想意識領域必然會出現不同的價值觀念,這就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整合和引導,鞏固思想道德基礎。執政黨的意識形態是居于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是凝聚黨心、贏得民心,進而團結整個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的旗幟。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主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加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是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