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稅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04:33: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依法治稅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對組織稅收收入與依法治稅之間的現實矛質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兩者矛質的方法,指出依法治悅是組織收入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堅持依法治枕才能閱滿地完成收入任務,促進經濟發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依法治稅成為我國當前稅收工作的基本原則和要求。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指令性稅收計劃對稅收行政執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稅收計劃與依法治稅的矛盾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而日益顯現。如何嚴格堅持和推進依法治稅、如何處理好組織稅收收人與依法治稅兩者的關系成為一個值得深人研究、努力實踐的重大課題。
組織收入與依法治稅之間的現實矛盾
一.收人中心說”帶來的治稅觀念的誤區
在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下,我國對稅收收人實行計劃管理,強調以組織收人為中心,以稅收計劃任務的完成情況來考核工作績效,在稅務部門形成了“唯收人論英雄、唯收人論成就”的觀念。稅務部門任務觀念很強,將主要精力放在平衡、調劑稅收收人,確保收人計劃完成上,相對而言,法制意識較為淡薄,不太注重自身征管質量的提高和執法水平的規范。
二.稅收計劃制定的不科學性成為依法治稅的重要障礙
從理論上講,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對經濟有調控作用,所以兩者的內在發展趨勢應是一致的。由于經濟的發展呈波浪型的規律,稅收收人計劃應根據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編制,但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編制稅收計劃的主要方法是“以支定收”“基數增長法”,其公式為:稅收計劃二基數x系數+特殊因紊,即每年國家下達稅收計劃任務是以國家和地方政府所需支出為基礎,以上年實際完成數為基數,確定一定的增長比例作為當年的稅收計劃任務分配數。這種方法具有明白直觀、簡便易行、連續性強、較為穩定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各地的客觀經濟狀況,對保證國家財政收人的穩定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這種計劃分配方法的缺陷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為:第一,基數對計劃的影響程度較大,基數越大,稅收收人任務越重。即上年度完成收人越多,意味著下一年度的收人任務越重,實際上是一種“鞭打快牛”的做法。一些地方的稅務部門為減輕以后年度的任務壓力.出現了有稅不收等現象。第二,基數與依照稅法有可能取得的稅收收人不完全吻合,不利于公平稅負和宏觀調控。在稅撅充裕的地方容易造成“藏富于民”,在稅撅不足的地方容易助長收“過頭稅”,導致“寅吃卯糧”。第三,系數的人為操作性大,不是建立在對稅源全面、科學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而是通過財政預算反推出來的,可依據性較差,只考慮財政支出的增長需求,而沒有充分考慮經濟總量與結構的變化,從而容易導致稅收什劃的增長偏離實際稅撅、稅收任務崎輕畸重等悄況,會給執行稅收政策帶來一定的負面影晌。
三.過度強調組織收人導致了對征管質量的忽視
組織收人固然是稅務部門應盡的基本職能之一,但過度強調收人任務導致了稅務部門對征管質量的忽視,有悖依法治稅的原則和規范征管的要求。在個別經濟發達地區,稅撅充足,稅務部門完成當年度稅收收人任務后,放松了對漏征漏管戶的清理,企業欠稅大幅度地增加,壓欠措施不到位,查處案件過程中隨意性較大,甚至個別地方政府常以發展地方經濟為借口,超越權限要求稅務部門特別是地稅部門違法實施稅收減免和制定片面的稅收優惠政策。這種做法一方面助長了企業的欠稅、偷稅的風氣.助長了地方保護主義的蔓延,加劇了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稅務部門征管水平和征管質量的提高。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脫離稅源實際,片面迫求政績和地方收人規模的最大化,稅務部門在地方政府和收人計劃的雙重壓力下出現了征“過頭稅”“空轉稅”“以票引稅”等稅收違法現象,有的地方為完成“屠宰稅”“農業稅”等收入任務強行拉牛拉羊、甚至按人頭來計征屠宰稅,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更不用提征管質量的提高和執法水平的規范了。
(1)正確處理好組織收入與依法治稅的關系
依法治稅是組織收人的基礎和保障,組織收人是衡量依法治稅水平和力度的重要結果,依法治稅貫穿于組織收入始終。只有堅持依法治稅才能圓滿地完成收人任務,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要正確處理好組織收人與依法治稅兩者的關系,緩解、解決兩者矛盾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強化稅收法定原則,克服單純追求收人的觀點。在“依法治國”已成為憲法基本原則的今天,應重新對“依法治稅”與“稅收收人計劃”進行定位。從理論上講,稅收計劃是由財政機關和稅務部門制定的,是稅務部門內部的工作計劃,不具有強制的約束力,而稅法是由國家的立法機關及最高行政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的法律約束力,違反稅法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孰輕孰重顯而易見。再者,從當前形勢上講,雖說組織收人是稅收的基本職能,卻不是唯一職能,特別是我國加人WTO后,稅收更注重的是體現一種“公平”和“中性”的原則,與國際接軌,“依法治稅”顯得尤為重要。這里的“法”就是“稅法”,“稅法”才是全部稅收工作的依據,而不是“稅收收人計劃”。組織收人應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應退盡退。而所謂依法治稅,其內涵就是“應收盡收”,就是按照稅收法律、法規和稅收規范性文件的要求,通過規范的稅收行政執法行為對經濟活動中產生的稅款解繳人庫,實現稅款從納稅人到國家的財產利益轉移,既不能有稅不收,也不能因盲目追求完成稅收收人任務收“過頭稅”。由此可見,“依法治稅”與“稅收收人計劃”兩者的定位是:在遵循依法治稅這一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來完成稅收收人計劃。
(2)改變現行不盡科學合理的稅收計劃制定方法。稅收與經濟是木與本、水與源的關系,不能脫離經濟去追求稅收增長,更不能超越經濟發展水平侈談什么稅收增長。所以,稅收計劃的制定應逐步改變現行的“基數增長法”,要以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原則,以經濟發展狀況為依據,特別是根據稅收收入的增長與CDP增長存在著密切的正相關關系,可以考慮運用GDP來編制稅收收人,主要有彈性系數法(稅收彈性系數是指稅收收人增長率與經濟增長率之比)和稅收負擔率法(稅收負擔率是指稅收收人占GDP的比重)兩種方法。
(3)改變稅收工作考核辦法。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和新的征管格局形勢下,各級地方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對稅務部門工作業績的考核標準應多樣化,稅收收人計劃任務完成情況不應當成為考察和評價稅收工作的唯一標準。能否完成稅收計劃任務主要取決于經濟的發展情況,所以在稅收計劃執行階段,應當將稅收計劃作為預側性、規劃性、指導性計劃,而不是強制性、必須完成的指令性計劃,對稅收工作的評價應該既有量的要求.也要有質的要求。沒有質的量是沒有意義的,應當適當弱化稅收計劃任務的考核,強化依法治稅工作的考核,由稅收計劃的數量考核逐步轉變為稅收征管質量的考核,將重點放在考核稅收管理的有效性上,具體包括稅務登記率、納稅申報率、申報真實率、催報催繳率、稅款人庫率、滯納金加收率、違法行為處罰率、涉稅復議變更撤銷率等指標。衡量稅收工作的優劣,不應單純看收人總童的多少,關鍵是看是否堅持依法治稅,依率計征,縮小應征與實征的差額。
(4)切實改革政府的財政預算管理體制。
稅收計劃是財政預算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要改革現行的稅收計劃,在財政預算上必須堅持“量人為出”的原則,徹底改變當前財政支出制約稅收收人的做法。如果財政預算與稅收計劃差別較大,由此產生的財政支出缺口,應通過緊縮支出、發行國債或者其他途徑解決,而不是將組織收人任務強加于稅務部門,這樣可以避免因支出需要而迫加稅收計劃產生的負面效應,保證稅務部門依法治稅的獨立性,做到依法行政、依率計征。
(5)建立重點稅源戶管理制度,把組織收人任務落實到具體的稅源上,有的放矢。
經濟的發展才是稅收增長的堅實基礎。要制定科學的稅收計劃必須掌握經濟稅源情況,稅源監控管理已成為新的征管模式中不可忽視的環節,是稽查和征收的前提和基礎。加強稅源管理,將收人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的稅源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科學地確立稅源監控對象。納稅人成千上萬,稅務部門不可能對每個納稅人都進行稅源監控,只能采用分類、重點式管理,即建立起重點稅源戶管理制度,將本轄區內稅源大、行業特殊或稅源增量較大的納稅人列為稅源監控的重點對象。二是加速稅源管理的電子化進程。各級稅務部門要加快稅收的信息化建設,在條件成熟的地方可建立以稅務為中心,企業、銀行、工商、海關、財政等相關部門聯網的信息數據處理中心,為實現經濟信息數據的共享創造外部條件;同時開發切實可用的稅源分析管理軟件,通過軟件迅速、準確地進行各項稅收經濟指標和企業財務指標的分析考核工作,提高稅源監控水平和效率。
篇2
一、稅收法治觀念還比較淡薄
不少基層執法單位和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觀念淡薄,法律優位、法律保留、權責統一、程序正當、比例原則等依法行政觀念比較缺乏。有的稅務執法人員頭腦里“官本位”、“稅老大”意識作祟,習慣于居高臨下、隨意執法,對法律上的約束感到不舒服,對依法治稅很不情愿;有的受傳統的法律是治民工具觀的深刻影響,一味強調納稅人要依法納稅,卻很少講執法者也應依法征稅,還有的基層國稅干部認為憑經驗、憑情理執法來得快、來得好,只重實體法,忽視程序法,不按法定程序辦事,程序違法不算違法的思想還根深蒂固,個別甚至把執法權變成為自己謀取私利的工具。通過這幾年來南充國稅系統發生的案例就可以看出,基層國稅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告知未告知、執法程序順序顛倒、引用法律依據錯誤或不引用法律依據、證據提取不充分、不按規定制作法律文書等執法違法行為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
二、依法治稅的剛性還不足
雖然新征管法賦予了國稅機關較多行政執法手段,例如,稅款征收權、稅務管理權、稅務檢查權、行政處罰權、稅收保全措施和強制執行措施等,但在實際執法中,執法的剛性還顯得不足,不少執法手段形同虛設,依法打擊力度不夠,處罰執行難以到位。由于程序較為繁瑣,基層國稅機關為避免執法風險,稅收保全和強制執行措施在實際中很少得到運用,對于欠稅的追繳,眼光只盯著銀行帳戶上有沒有錢,對于征管法賦予的代位權和撤銷權還很少有效運用過。
三、行政執法水平和能力還不高
一是重視合法行政,忽視合理行政。這在行政處罰中表現得較為明顯。根據稅收征管法等規定,稅務機關具有很大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在實踐中,基層國稅機關在作出處罰時,通常對納稅人的違法情節、方法和手段、社會危害程度以及查處后的認識態度等行政處罰裁量情節考慮較少,錯誤認為只要合法,處50%罰款還是5倍罰款都一樣。此外,對于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在處罰決定書中沒有說明理由,不能讓納稅人信服,給人的感覺帶有明顯的主觀成分。二是對納稅人的參與權、知情權缺乏充分尊重。就目前而言,國稅機關作出有關影響納稅人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基本上還不允許納稅人查閱有關案卷,個別稅務執法人員對納稅人的核定稅款、稽查補稅異議不予以充分重視,或淡然視之,或輕描淡寫,對納稅人的參與權、知情權缺乏充分尊重。三是回避權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實。根據征管法規定,稅務人員征收稅款和查處稅收違法案件,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或者稅收違法案件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就目前稅收實踐來看,除了稽查告知了納稅人的回避權外,對于稅款征收環節還很少告知納稅人回避權,納稅人還基本上不知道可以讓稅款核定人員、行政復議人員回避。四是稅收執法缺乏誠實守信。表現在:對納稅人的同一行為,主管國稅機關和稽查部門往往意見不一,相互打架,使納稅人難以適從;對于主管國稅機關先前已經認可的行為,后來卻以糾正錯誤為名予以,給納稅人出爾反爾的感覺,這種“秋后算帳”通常會給納稅人帶來損失,而稅務執法人員的責任卻很少得到追究,從而影響了國稅機關的誠信執法。例如,曾有這樣一個真實案例,南充某縣國稅機關要對一納稅人的違法行為實施罰款行政處罰,納稅人在聽證會上辨稱,一年前國稅機關曾對該違法行為指出過但未提出要罰款,一年后,國稅機關決定對該同一違法行為實施罰款。納稅人認為,國稅機關不能出爾反爾,應當講求誠信,對先前的不處罰行為要負一定責任。五是基層執法應作為而不作為等現象普遍存在。當前基層稅務分局人員較少,加之執法程序較為繁瑣,取證困難,相當一部分稅務干部存在畏難情緒,據調查,個別單位長達十年未采取過一項稅收保全或強制執行措施,個別分局兩三年內無一件行政處罰一般程序案件。
四、稅收執法監督還比較乏力
一是監督過于分散,監督主體和監督責任也不夠明確,存在多部門重復監督的現象。人人有權監督,結果人人走過場,對稅收執法的全過程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即使事后發現問題,造成損失已很難挽回。二是監督沒有日常化,大多是運動式的或者被動地進行,通常半年或者一年搞一次執法監督檢查,而且多是對個別環節的監督,沒有形成層級監督與結構監督,更沒形成監督體系,收效不大。三是監督不夠深入,只注重對日常稅收征管質量的微機自動監督,而對稅收政策執行情況,行政復議情況,案件查處過程情況、違章處理情況、聽證情況等重大執法行為及行政不作為情況缺乏深入細致的監督。四是重執法監督檢查,輕查處和整改。在執法監督中發現的重大執法違法活動,檢查人員往往“高抬貴手、既往不咎”,放縱違法行為,對于上次檢查出的問題進行的整改情況如何不聞不問,導致了每次執法監督檢查發現的大多是上一年度發現問題的簡單重復,影響了執法檢查績效。五是過錯追究難以嚴格執行到位。目前,各級基層國稅機關雖然建立了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稅收執法監督實施辦法等制度,但在具體執行中一些基層單位負責人護短掩錯,避重就輕現象較為突出。許多執法過錯行為本應作出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書面檢查等行政處理,但卻以扣發獎金(津貼)的經濟懲戒代替了事,其結果是隔靴搔癢,沒有真正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五、納稅服務中介機構發育還不健全
當前,稅務師事務所的從業人員主要由稅務機關離退休人員、稅務機關清退的協稅員和解決就業的內部稅務干部子女組成。不少人員沒有獨立的服務意識,其政策業務水平難以為納稅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個別甚至打著國稅機關的名義招攬業務,納稅人對此意見很大,已經嚴重影響到國稅機關的良好執法形象。
六、綜合執法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依法行政環境是稅收法治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依法治稅的運行狀態和運行結果。南充經濟落后,財政困難,有的地方政府只重視稅收收入職能忽視了其他職能,給國稅部門下達過重的稅收任務,并將其作為對國稅部門的政績進行考核;有的地方政府為了壯大工業,改善產業結構,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干預正常的稅收執法,軟化了稅法的剛性,對稅收執法工作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在納稅人方面,南充總體生活水平不高,普遍還處在“溫飽”水平,納稅人法律意識普遍不強,納稅自覺性缺乏,對納稅有抵觸情緒,稅法遵從度低,偷抗稅時有發生。據統計,自2005年全市開展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活動以來,全市共立稅務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223件,查處和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35人,為國家挽回稅款損失3000多萬元。在稅務部門方面,存在重視稅款征收漠視納稅人的權利的現象,為納稅人服務工作尚不到位,地區間的稅負差異明顯。比如“雙定戶”的管理上,存在的名義稅負高,實際稅負低,各地稅負差異大,農村高于城鎮,城鎮高于城市,經濟不發達地區高于經濟發達地區的現象較為明顯。在協稅護稅上,國稅機關難以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信息交換制度還不健全,銀行凍結納稅人存款、扣繳稅款等稅收保全措施和強制執行措施也較難執行到位,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涉稅違法行為。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有關規定,筆者對全市國稅系統進一步提高依法治稅能力和水平提出以下應對措施和建議:
一、解決觀念認識不到位問題,著眼于樹立正確的依法行政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依法行政作為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觀念上是一脈相承的。結合稅收工作實際,廣大基層稅收執法人員要樹立七種觀念:即:一是樹立責任本位觀,要由傳統的權力本位向責任本位轉變,要把責任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環節,切實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侵權須賠償;二是樹立正確的收入觀,堅持按經濟發展狀況來確定稅收收入任務,“有稅不收”或“收過頭稅”都是違反稅收治稅原則的,同時,提高稅收收入質量,提高信息化運用水平,為組織收入服好務,增強收入的科技含量,努力提高宏觀稅負水平;三是樹立正確的服務觀,要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在執法中服好務,在服務中執好法。要在執法中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公開、便民的原則,維護和尊重納稅人的權利;四是樹立正確的稅收成本觀。既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征稅,又要注重科學管稅、注意節約稅收執行性成本和稅收遵從性成本。必須加快打破城鄉“二元化”征管結構步伐,加快推進機關、基層一體化進程,大幅度收縮征管戰線,在有條件的地方推行“直線管理法”,減少管理幅度。充實城區分局管理力量,搞好重點稅源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同時,簡化手續,方便納稅,提高行政審批效能,節約稅收成本,提高科學管稅水平;五是樹立正確的誠信觀,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更是誠信經濟,除了要求市場主體講求誠信外,行政機關在經濟管理中也要講求誠信。對于國稅機關來講,講求誠信執法,還可以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吸引投資,為培植本地區稅源作出貢獻。為此,第一,要堅持誠信的稅收執法理念,使其扎根于每一個執法人員的心中。國稅機關作為一個執法機關,是否誠信關系著征納環境是否和諧,執法是否到位,公信力是否能形成,所以國稅執法人員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第二,各級國稅機關要結合征管工作實際,及時、準確、全面、真實地公布稅收信息,提高制定建設質量,對于規范性文件的起草,應當先行告知納稅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以避免實施后給納稅人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第三,對作出的已經生效的稅務行政決定,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撤銷或變更,以保障執法的相對穩定性和嚴肅性,對因法定原因而撤回、變更授益性行政行為的,國稅機關要勇于承擔責任,依法補償納稅人受到的財產損失;六是樹立合理行政觀,對有多種方式能達到行政目的的,應采取對納稅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此外,要對自由裁量權的行使進行規范和約束,對納稅人性質和情節相同的違法事實,應當給以公平、公正的處理,而不能畸輕畸重,為此,應由市局出臺自由裁量權行使的指導性文件,防止同樣性質的違法行為,在甲地處理較重,而在乙地處理較輕;七是樹立程序否決觀。程序正當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執法程序是否合法,直接影響到整個執法的合法性。換言之,在個案的處理上,即使實體完全合法公正也會因為程序違法遭到全盤否決。在稅務行政執法上,始終堅持做到“步驟不能省略、順序不能顛倒、方式不能改變、時限不能超過”。
二、解決稅收行政執法體制問題,規范稅收行政執法行為
稅收執法是依法治稅的關鍵環節,也是需要加強和改進的薄弱環節。各級基層國稅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一定要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既不能失職不作為,又不能越權亂作為。一是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稅收行政執法體制,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交叉執法的問題。二是要重新梳理征管業務和工作流程。在打破“城鄉二元化”征管格局后,征管機構及征管業務將會得到重組,各級國稅機關要根據“流程最優、環節最少、審批最簡、服務最優、效率最高”的原則,梳理征管業務和工作流程,優化職能配置,整合、重組征管業務,實現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為規范執法、提高征收效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三是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提高稅收執法案件的辦案質量;建立健全稅收執法案件開釋制度,方便納稅人查詢。四是探索建立行政執法績效評估制度、獎懲機制和辦法,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水平。五是正確處理國稅機關與中介機構的關系。國稅機關是執法機關,中介機構是獨立市場主體,其身份是納稅人,二者是監督與被監督、指導與被指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因此,國稅機關與中介機構都要擺正位置,一方面國稅機關要積極支持中介機構依法從事服務,另一方面,中介機構不能依賴于與稅務機關的某種關系來招攬生意,而應當依靠其高質量的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六是要維護稅法權威,強化稅收執法剛性。各級國稅機關要大膽行使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秉公執法,對違法問題不遷就,不姑息,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三、解決干部隊伍執法素質不高問題,增強稅務干部的執法能力和水平
徒法不足以自行。具有一支年輕化、革命化、知識化和專業化的干部隊伍,是做好當前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條件。一是嚴把“入口關”,對新錄用公務員,要堅持高標準,寧缺勿濫,對新錄入公務員要進行崗前培訓,在培訓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要加強針對性、系統性、實效性,使其熟悉稅收主要執法業務后才能上崗。二是與高校合作,深入開展能力工程培訓,提高培訓的廣度和深度,避免簡單重復。三是從稅務工作長遠計,將基礎條件較好的稅務干部送高校攻讀法律碩士、法學博士學位,盤活現有人才。四是各級國稅機關領導作為依法行政的核心力量,應當帶頭學法、守法、用法,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搞好現代稅收人力資源管理,貫徹落實執法能級管理制度。做到“以考試考核定能級、以能崗匹配定崗位、以崗位考核定績效、以績效評價定獎懲”,充分調動廣大國稅干部工作上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切實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和不干一個樣的問題。
四、解決稅收執法監督乏力問題,強化稅收執法監督
實踐表明: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因此,執法監督是執法合法性、公正性、合理性的重要保證。對基層國稅稅收行政執法要從內外兩方面強化監督。內部監督應做到:一是全面推行稅收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不僅要明確每個執法人員的執法責任,還要對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失職、瀆職人員,嚴格追究過錯責任,不得以經濟懲戒代替行政處理;二是嚴格按照征管查法制四分離和稽查內部四分離的要求,深化征管改革,建立內部各環節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三是建立健全嚴密的內部執法監督機制。法制機構要介入稅務行政執法行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同時,加強涉稅案件的復查和抽查,并將檢查情況及時進行通報,督促整改,講求實效。外部監督的應做到:堅持文明辦稅公開制度,積極開展稅務執法外部評議工作,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箱,認真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要構建以納稅人為核心的多主體、多功能、多渠道、多環節的外部稅收執法監督體系,同時注意發揮各級人大、政協、紀檢、監察、審計、法院、檢察等機關職能作用。
五、解決依法治稅環境欠優的問題,打造良好的依法治稅環境
一是多與政府溝通,取得共識。各級基層國稅機關要主動向當地黨政匯報,取得政府支持,以便妥善處理國家利益與地方利益、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執行政策與完成計劃任務的關系,充分尊重、維護和支持國稅機關依法行政;二是加強部門配合。加強部門協作配合,最根本的在于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制度,用制度的形式明確各部門的權力、義務及責任。在當前的治稅環境還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國稅機關應積極主動地和公安、工商、檢察、地稅、金融、司法、審計、政府法制辦等加強聯系,努力營造良好的治稅環境,使各個部門在處理涉稅問題上都能做到積極支持國稅機關開展工作。三是大力整頓稅收征管秩序。要開展經常性的稅收專項檢查和執法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一定要查深查透查徹底,避免“晴蜓點水”。對發現的稅收違法行為一定要予以依法處理,忌“重檢查、輕處理”。
篇3
論文提綱:
一、問題的提出(當前影響稅收執法監督的若干問題)
第一、計劃任務管理與依法治稅矛盾突出
第二、外部自發的、主動的監督十分缺乏
第三、監督制約機制內容過于繁雜,不便操作
第四、有力的監督貧乏
二、影響稅收執法監督制約的因素分析
(一)、不敢、不愿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權益的納稅人
(二)、發育不健全的中介機構
(三)、不愿涉足稅務行政訴訟的法律工作者
(四)、缺乏監督制約動力的稅務機關
三、稅收執法制約機制的內容和應當注意的問題
四、當前建立監督制約機制的具體建議
(1)、保障納稅人的知情權
(2)、建立可操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
(3)、建立以納稅人為核心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
篇4
稅收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最主要形式,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實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新形勢下,中國稅收環境的變化推進了中國稅務工作法制化的進程,也對稅務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筆者所在團隊于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對廣西地稅系統部分市局執法人員隨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探究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稅務執法人員法律素質的方法和途徑。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20份,有效回收問卷114份,有效回收率為95.0%。
一、對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
第一,稅務執法人員法治理念現狀。
稅務執法人員樹立法治理念,要求稅務執法人員謹遵法律原則和法律目標去把握稅收法律事物,唯法至上,正確處理稅務執法當中的各種法律關系。從調查的總體情況看,62.7%的受訪者對法律理念有了正確的認識,但仍有37.3%的受訪者顯示出了混淆或模糊不清晰的狀況。分項調查中,如表1所示:
表1 廣西國稅執法人員法治理念潛在認同度調查
法治理念內容 潛在認同數 潛在認同度
法律至上理念 110 96.5%
權力制約與權利保障理念 46 40.4%
司法獨立理念 103 90.4%
法律普遍性理念 111 97.4%
程序正義理念 33 28.9%
由上表可知,受訪者對于上述五項法治理念的內容中,對于法律至上理念、司法獨立理念和法律普遍性理念均顯示了高度的潛在認同感,潛在認同度均在90%以上。而對于權力制約與權利保障理念及程序正義理念則顯示潛在認同度較低。
第二,稅務執法人員稅務執法能力知識現狀。
稅務執法人員的稅務執法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我國稅收制度運行的關鍵環節能否有效運作、國家經濟體制發展的穩定和發展以及稅法主體權利的維護。我們的調查活動針對稅務執法人員的執法知識,從以下幾個內容展開調查:
對于行政法基本理論的法律知識內容,71.9%的受訪者的掌握熟練,25.8%的受訪者的認識則較為模糊,2.3%的受訪者掌握較差。
對于稅務行政處罰知識的掌握程度喜憂參半,受訪者部分知識掌握得很熟練,而部分則不然:114名受訪者中,只有不到半數(45.6%)對稅務行政處罰體系有一個全面而正確的理解和掌握。
對于稅務行政強制方面的法律知識,絕大多數受訪者掌握知識的程度并不系統。大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114名受訪者中,有102人知曉在行政強制當中稅務執法人員應有的權力和職責,但僅有14人明確知曉具體行政行為相對人所擁有的權利。
對于稅務行政復議方面的法律知識,僅有40.4%的受訪者概念清晰且能正確理解,結果有些差強人意。例如:當被問及“某次稅務稽查活動中,行政相對人乙打傷了稽查人員甲,公安機關認定以乙“妨礙公務”,對乙處200元罰款。甲認為處罰過輕,該如何做?”時,有76.4%的受訪者選擇了“甲對乙受到的處罰決定可先申請行政復議,如對復議決定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殊不知,在公安機關所做的對乙的處罰,甲既不能申請復議也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他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權利。
對于稅務行政許可方面的法律知識,114名受訪者當中,有112名知曉稅務行政許可的相關法律條文,但在一些稅務行政許可實務當中出現的問題處理上,僅有13.2%能夠給出正確且完滿的處理方式。
第三,納稅執法人員對稅法相關程序了解情況。
正如之前第一部分的調查結果所顯示,我們的執法人員法制潛在認同度中并不太重視“程序的正義性”。本次調查中,共有8道問題涉及到了稅法程序,受訪者回答正確的概率分別是:78.1%、76.3%、81.6%、81.6%、21.9%、75.4%、5.3%及1.67%。有59.6%的受訪者認為“行政機關做出的準予行政許可決定,除涉及國家秘密的,應一律公開。”這部分受訪者忽略了另外兩個不能公開的情形,即“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由此可見,我們的執法者在一些具體的程序問題上,理論功底不夠扎實,對于相關法律程序掌握得不夠全面。
綜上所述,此次調查暴露出目前廣西地稅系統執法人員法律素質存在著法律知識掌握不系統,執法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
二、調研樣本中發現的問題分析
課題組在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梳理出問題后,進一步針對問題,召開小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式進行深入調研,探究問題原因,歸納如下:
第一,稅務執法人員執法理念更新遲滯。
30多年來,稅收立法的不斷完善,帶來的是稅收執法理念的重大轉變:由“治民”轉向“治權”、由單純維護國家利益轉向國家個人利益兼顧,由事實上的計劃管理轉向法定程序化的公開管理,由“人管人”轉向“制度管人”,由權利本位轉向社會責任本位等等。然而,稅務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更新表現出了滯后現象。長久以來,他們保有著適應原先制度的執法思維方式和套路,主要表現為:認為“執法”即“”;認為“執法”即“執權”和“管人”;認為“執法”即單純的職業;認為“執法”即“利己”和“實用”。在我們的調查中,調查對象所顯示出來的“權力制約與權利保障理念”缺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上述原因。
第二,日趨復雜的稅收執法環境。
隨著中國社會大發展時期的到來,稅務執法人員所面臨的稅務執法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且日趨復雜,諸如稅務法律體系愈發龐雜,造成一些稅務執法人員進行稅務執法過程當中,面對執法沖突、執法依據等具體的法律問題,難以快速準確地找到解決辦法;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使“地方政策”凌駕于稅收法律之上,造成稅務執法人員執法不嚴;公民納稅意識淡薄等,使很多稅務執法人員無所適從。
第三,稅務執法隊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依法治稅”還需要一支法制觀念強、稅收業務精的執法隊伍。而當今稅務執法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極大影響了依法治稅的形成。稅務執法人員雖對稅收基本知識掌握熟練,但缺乏基本的法律素養和系統的法律知識,時有曲解和肢解法律法規的現象,更無法融會貫通地運用法律理念去處理稅收執法事物。對此,大多稅收單位采用的是擴大人員編制的外延式方案來緩解稅收人員執法能力低下問題,但治標不治本。內源性的問題還需內源性的改革來解決,提高現有稅收執法隊伍的法律素質,挖掘內部潛力才是正解。
第四,法制培訓機制亟待完善。
在調查中,許多基層稅務執法人員都迫切希望能夠得到及時有用的法律知識培訓,更新陳舊觀念,掌握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時展。
三、建立和完善廣西地稅系統執法隊伍培訓管理考核制度
提高廣西地稅系統執法隊伍的法律素質,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稅務本系統的法律培訓管理考核機制。完備的培訓管理考核機制應分為培訓、管理以及考核三大塊:
第一,建立健全法律培訓機制,全面提高稅務執法人員素質。
首先,開展應用培訓,關鍵在于講求培訓的實效性。在培訓內容上,應依據崗位的需求,按需施教。在培訓對象上,應按照文化基礎、專業、特長等,將受訓對象加以區分,以提高培訓效率。在培訓時長設計上,應根據培訓對象的法律素質高低不同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培訓。
其次,注重骨干法律人才培養,使其在整個執法隊伍當中起到先鋒帶頭作用。結合工作實際,重點選擇部分有培養潛力的人才,送至政法類院校進修,切實提高其法律素養。學成后,可安排至稅收執法部門的重要崗位,做好稅收執法當中的法務工作,甚至是領導崗位。
第二,實施專業化執法資格能級管理,促進執法人員自我促進和提高。
將執法能力和水平依照分成若干個級別,以該標準作為執法人員業績評定考核的綜合指標之一。稅務執法人員須通過業務考試和綜合業績考核等方式來獲取級別。此種能及管理方式實為一種激勵競爭機制,敦促稅務執法人員通過努力工作和涉獵稅收法律知識,達到理想的執法資格級別,從而晉升到較高的職位。相反,如若工作不認真努力,不及時更新法律知識,出現錯誤執法的人員,可能會被降低級別,進而可能帶來的是降級減薪。這樣,動力與壓力并存,可最大程度增強執法人員的法制責任意識,在法律學習當中變被動為主動,形成一股愛崗敬業的良好風氣。
第三,嚴格執法責任追究,敦促稅務執法人員不斷提高法律素質。
通過制度的約束,嚴肅執法紀律,嚴格追究錯誤執法行為。從以下四方面監督稅務人員執法狀況,對存在執法錯誤的人員予以在經濟、紀律、行政上的處理,必要時,應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以促使稅務人員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和素質:
一是合理設置崗位。合理設定執法崗位,采取“一權多崗”的設置,使一個權力達到“分權制約”的效果,實現執法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
二是明確崗位職責,規范崗位體系。每一個崗位的工作標準和職責權限都應該根據案件數量、執法效果、群眾滿意度等指標進行標準化構建,科學設置崗位職責。
三是強調責任追究制度,嚴格遵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法及相關規定制定責任追究措施,通過扣發崗位津貼、降低執法資格能級、取消執法資格以及紀律行政處分等方式,約束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
四是科學監控和整體把握。對每個崗位及個人的工作情況,稅務領導干部應心中有數,及時掌握各執法崗位及其工作人員的執法質量,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處理問題,最大限度消除執法隱患,避免因執法錯誤造成的重大損失。
四、小結
篇5
論文關鍵詞:稅務籌劃 效應分析 影響因素 激勵與約束
論文摘要:我國的稅務籌劃事業與國外相比發展較為緩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尚未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存在明顯的弱激勵弱約束效應。而實際上,稅收制度、稅收行政、納稅環境、企業財務等因素客觀上影響著企業開展稅務籌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從管理角度出發,探討社會不同層面促進稅務籌劃發展的具體操作,建立健全稅務籌劃發展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將有利于科學促進我國稅務籌劃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稅務籌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事項的事先籌劃,使企業獲得最大的稅收收益,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的經濟行為。盡管稅務籌劃在我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其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相比較國外稅務籌劃發展而言,我國稅務籌劃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務操作都可以說是處于摸索、研究和推行的初始階段,尚未形成一套系統的理論框架和比較規范的操作技術,尚未建立起稅務籌劃健康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因此,從管理角度分析稅務籌劃發展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健全稅務籌劃的發展機制,有利于促進我國稅務籌劃事業的順利開展,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一、稅務籌劃發展的弱激勵弱約束效應分析
理性“經濟人”假設認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其行為準則就是經濟上是否有效。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利益,他們會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調整其行為模式。激勵與約束是影響人的行為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管理的核心內容。如果兩者關系失衡,激勵不足或者約束不夠,機制的運行將發生偏差,激勵或約束的實施目標將無法實現。而實際上,目前我國稅務籌劃正處于弱激勵、弱約束狀態,激勵與約束機制的運行不暢阻礙了稅務籌劃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稅務籌劃的弱激勵效應分析
1、政府缺乏必要的政策宣傳與輿論導向
稅務籌劃工作的成效直接關系到政府稅務機關、各類納稅主體和稅務中介機構等方面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強稅務籌劃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對稅務籌劃工作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必要的監督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國至今尚未明確制定關于稅務籌劃的法律、法規,沒有專門就稅務籌劃的政府管理、行業服務、企業規范等方面出臺指導性的法律、法規,稅務籌劃缺乏可操作性。同時,政府稅務部門對企業稅務籌劃的宣傳指導工作幾乎沒有,更不用說必要的監督了。政府指導和監督不力造成了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偷逃稅現象依然十分嚴重;同時也加劇了稅務籌劃業內收費混亂、業內人士稅務籌劃理念和職業道德水準低等諸多問題的嚴重性,客觀上限制了稅務籌劃的現實發展。
2、稅收制度“不公平”現象依然存在
鑒于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需要,稅法中不同納稅主體客觀上存在著稅收負擔差異。如我國針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不同于內資企業的所得稅制度,最終國內企業的所得稅負擔大約比外資企業高近10%之多。不公平現象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國內有的企業千方百計地通過各種方式減輕稅收負擔,甚至于采用違法的偷逃稅行為。盡管兩稅合并進程正在加快并將從200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稅務部門的稅收征管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我國仍存在比較嚴重的稅收流失現象。不公平的稅收待遇客觀上降低了國家利用稅收政策宏觀調控經濟的功效,也抑制了企業開展稅務籌劃的理性行為。
3、稅收優惠政策的激勵效果不佳
從總的政策而言,稅收優惠是國家稅收必要的補充調控手段,而實際上稅收優惠也為廣大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提供了廣闊的可操作空間。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客觀上激勵著納稅人開展科學的稅務籌劃,遵從國家的稅收宏觀調控。但同時稅收優惠是有條件限制的,這些條件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納稅人開展稅務籌劃的主觀意愿,使稅收優惠達不到預期的激勵效果。
4、片面強調理論研究而忽視實踐指導
盡管稅務籌劃在我國已經逐步開展起來,但目前理論界大都著重于稅務籌劃基本理論的研究,且較少有很深人的探討;關于稅務籌劃實務方面的研究也僅限于基本方法、技巧及相關領域的探討,少有對某一特定行業或特定對象的綜合性稅務籌劃研究;而且稅務籌劃實務研究大都傾向于分稅種的稅務籌劃,很難對一個企業的操作實務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這樣,一方面稅務籌劃理論研究的滯后抑制了稅務籌劃向縱深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稅務籌劃實務探討的不足也抑制了企業開展稅務籌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稅務籌劃的弱約束效應分析
1、稅收執法的非公正性
稅務部門作為國家的行政機關,相比較企業來說具有行政管理者的強制優勢,這使得企業處于相對弱勢的狀態。人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觀意愿的影響,稅務執法人員的主觀性直接影響著執法的公正性。目前盡管國家加強了相關部門的廉政建設,但仍有不少人收受賄賂為他人提供便利。對于稅務部門而言,由于稅務檢查本身的復雜性,并不是所有問題都能檢查出來,因此執法人員往往對行賄者網開一面,輕處罰或根本不予追究相關責任。這就加劇了納稅人試圖借“稅務籌劃”之名搞偷逃稅之實的主觀意愿,不利于企業科學開展稅務籌劃。
2、稅務籌劃認定標準的模糊性
目前稅務籌劃的概念尚沒有權威統一的認識,尤其是避稅究竟是不是稅務籌劃更是學者們爭論的焦點,由此造成社會各界對稅務籌劃在具體實踐中的態度也大不相同。政府雖然對于稅務籌劃的態度有所改觀,并開設了相關稅務籌劃網站,但并未從根本上界定稅務籌劃的基本內涵與范圍。因此,稅務機關在進行企業稅務籌劃認定的時候沒有統一的依據標準,也就是說,其認定只是稅務人員的一種隨意性較大的主觀認定。這對于企業開展稅務籌劃活動的合法與否起不到很好的約束作用,也不利于稅務籌劃的科學實施與發展。
3、稅務籌劃人員的低素質約束
目前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從業人員,無論是企業內部的財稅人員,還是稅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大多為專門的財務人員,其知識面普遍較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高層次稅務籌劃人才的缺乏導致企業稅務籌劃的層次低,很多企業只是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套用一些稅收優惠政策或運用一些簡單的稅務籌劃方法,針對企業某一個具體問題提出的籌劃方案,而不能從戰略高度對企業整個經營管理活動就稅收問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系統籌劃。真正成功的稅務籌劃應該是從經營戰略的高度上考慮企業長期利益的。因此,政府或企業應從根本上界定稅務籌劃的行為資格,要求稅務籌劃人員具備相應的稅務籌劃、法律、財務管理等相關知識,從人員素質方面約束稅務籌劃的科學性和合法性。
二、影響稅務籌劃發展的因素分析
稅務籌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生和發展既有宏觀層面的原因,也有微觀層面的原因;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科學分析稅務籌劃的影響因素,將有助于企業有效組織和實施稅務籌劃活動。
(一)稅收制度因素
稅收制度是規范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稅收征納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體現國家政策導向的宏觀調控手段,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狀況使得稅收制度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稅收法律規范也是處于不斷發展中的。由于國家在制定稅收制度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制定一些為引導經濟的良性運行而設置的稅收差異政策,如不同行業、地區的減免稅、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的高低差異等內容,這實際上為企業的經營行為提供了稅務籌劃的選擇空間。同時,從國家宏觀調控角度來說,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必然引起宏觀政策導向的轉移,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稅收制度的變化上。因此,企業應密切關注稅收制度的變化趨勢,適時調整稅務籌劃方法體系,切實保障企業的經濟利益。
(二)稅務行政因素
稅務行政執法的主體差異性為企業提供了可利用的稅務籌劃空間。稅務籌劃工作屬于企業的一種主觀理財行為,這種行為的科學合法性依賴于稅務機關的認定。盡管稅收法律制度中存在著很多的稅務籌劃可利用空間,包括自由裁量權和稅收執法的客觀偏差等,但由于稅收征管人員業務素質的參差不齊使得企業在進行籌劃時總是謹小慎微,唯恐一不小心被判為“違法”操作。這就限制了企業開展稅務籌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除了稅務機關提高稅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外,企業也應了解稅務部門對稅務籌劃的態度,爭取獲得其稅務籌劃方案的認可。
(三)納稅環境因素
公平的納稅環境不僅有利于公平市場競爭,而且有利于公民依法納稅意識的增強。納稅環境包括公民對依法納稅的認識、企業對稅務機關執法公正性的認可、企業對不同稅收政策差異的可接受程度等。納稅意識作為一種觀念,不僅直接影響著納稅人正確履行納稅義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而且成為納稅人是否具備稅務籌劃意識的制約因素。重視稅務籌劃與納稅意識的增強具有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增強公民依法納稅意識的基礎上,在良好的納稅氛圍下,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將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企業處于明顯不公平的納稅環境,稅務機關存在執法上的主觀偏差,周圍企業偷逃稅行為盛行,那么它肯定不會采取合法的稅務籌劃行為。可見,納稅環境的優劣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稅務籌劃選擇,因此政府應注重公平納稅環境的建設,為稅務籌劃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
(四)稅收知識因素
稅務籌劃作為企業的一項高層次的涉稅理財活動,客觀上需要籌劃者熟悉并掌握國家現行稅收法律制度的相關內容。這是在存在稅務籌劃空間前提下的主觀決定因素,只有當籌劃者具備相當的稅收知識,才有可能發現存在的稅務籌劃空間并保證籌劃方案的有效付諸實施。客觀上說,籌劃者所熟悉和掌握的稅收知識越多,理解程度越深,其可能發現的稅務籌劃空間就越大,設計實施的稅務籌劃方案就越有可能成功。因此,對于企業稅務籌劃人員來說,加強自身學習修養,熟悉掌握相關稅收法律規定,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是保證企業稅務籌劃方案科學設計和順利實施的必要前提。 (五)財務因素
.可以說,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決定著企業能夠開展稅務籌劃及稅務籌劃操作水平。稅務籌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財務因素的影響。具體表現在稅務籌劃中財務處理技術方法的運用上,包括合理安排收人確認的時間、選擇合理的成本計價方法、籌劃方案評估的成本收益分析等,而這些技術都是靠企業的財務處理水平成就的。這就要求稅務籌劃企業建立健全會計制度,不斷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素質,特別是企業內部稅務籌劃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從而從技術上為稅務籌劃的科學實施提供保障。
(六)稅務籌劃期待因素
在具備開展稅務籌劃可行性的外在條件基礎上,企業的主觀意愿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稅務籌劃期待因素是一個主觀性的因素,也就是說企業本身有這樣一種愿望、意識,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借助科學稅務籌劃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如果企業本身沒有這種意愿,不管外界環境是如何有利,稅務籌劃都是無從談起的。文章將企業稅收負擔的認識、企業對稅務籌劃的正確理解、企業對稅務籌劃風險的態度和企業的誠信納稅意識等內容歸為稅務籌劃期待因素。其中,認為企業稅收負擔重、能夠科學認識稅務籌劃及其風險的誠信納稅企業,稅務籌劃期待高,企業稅務籌劃的積極主動性就強;反之則稅務期待低,主動性弱。
三、建立健全稅務籌劃發展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稅收作為企業的一項剛性現金流出,理性納稅人必然在整個經營過程中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減輕稅收負擔以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實際上,違法的偷逃稅行為一旦被稅務機關查處,納稅人將承擔更大的納稅成本支出。因此。納稅人與稅務機關之間的征納博弈永不停息。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稅務籌劃是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合法性。因此,為了保證我國稅務籌劃的健康發展和保護納稅人權益,我們需要尋求并建立一種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促進納稅人積極理性的開展稅務籌劃,引導納稅人自覺地按照稅收法律規定科學納稅,從而形成良好的依法治稅氛圍。
(一)激勵機制
1、科學宣傳稅務籌劃,加強稅務籌劃工作的指導與監督
鑒于企業對稅務籌劃認識的片面性,政府部門應采用各種方式向企業宣傳稅務籌劃相關知識,幫助企業消除對稅務籌劃的不正確認識,從政策層面幫助企業樹立正確的稅務籌劃意識。另一方面,政府稅務部門應加強對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指導和必要的監督,建立和完善對企業和中介機構稅務籌劃業務的監管制度,進一步規范稅務籌劃業務的開展。當然,政府科學宣傳稅務籌劃的前提條件是政府認可企業開展稅務籌劃行為的科學性,因此政府部門特別是稅務機關必須對稅務籌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2、建立健全相關稅收法規,加快稅務籌劃的法制化進程
縱觀世界各國,重視稅務籌劃的國家都有一個相對完善穩定的稅收制度。盡管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但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稅收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因此,國家除了明確制定有關稅務籌劃的法規外,重點仍應加強稅收立法,盡可能提高稅收立法級次,修改稅法中不公平、不完善、語言表述不清的內容,使現行稅法有章可循。同時,針對稅收法律的復雜性,加快稅收基本法的制定和頒布,加強稅收立法的前瞻性,保障稅收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的穩定性,引導稅務籌劃的健康發展。
3、加快稅制改革步伐,逐步消除稅收制度“不公平”
稅收制度中的不公平違背了市場經濟下的公平競爭原則,影響到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利于不同納稅主體的長遠發展。因此,應進一步完善稅收制度,逐步消除稅收制度中的不公平現象,有效遏制企業偷逃稅等的違法行為,促進企業在正確納稅的基礎上利用稅務籌劃技術方法實施科學納稅。目前國家“兩稅合一”、“增值稅轉型”等新一輪的稅制改革,將進一步體現稅收的公正與公平,從而也有利于我國稅務籌劃事業的理性健康發展。
4、開展稅務籌劃專項課題研究,促進稅務籌劃向縱深方向發展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稅務籌劃的實踐活動就難以真正有所作為。嚴格意義上說,稅務籌劃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稅務籌劃的發展方向和速度。為了促進稅務籌劃向縱深方向發展,政府應設立專門的研究基金,激勵學者們加強稅務籌劃的理論與實務探討,切實從根本上促進稅務籌劃的科學發展。基于稅務籌劃實務性很強的特點,應加強企業稅務籌劃可操作方法的研究,為切實開展稅務籌劃提供方法上的指導。
(二)約束機制
1、加強稅收立法,建立稅務籌劃法規體系
納稅人開展稅務籌劃必須符合國家的稅收法律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稅務籌劃的行為范圍。依法治稅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因此,為促進稅務籌劃的科學發展,需要提高稅務籌劃的立法級次,建立相對完善的稅務籌劃法規體系。具體包括稅務籌劃的主體資格、稅務籌劃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稅務籌劃的法律責任等基本內容,從而做到有法可依,從法律角度科學界定稅務籌劃行為,限制企業的稅務籌劃行為偏離合法性軌道。
2、嚴格稅收執法,加強稅收征管與稽核
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需要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即依法治稅環境。依法治稅要求稅收工作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上,全面貫徹稅收法制原則,征稅方依法征稅,納稅方依法納稅。為此,稅務機關應嚴格按照稅法規定辦事,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充分體現稅法的嚴肅性與強制性。另一方面,還應加強稅務干部隊伍的廉政建設,更新稅務籌劃觀念,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稅務人員業務素質越高,執法力度越大,廉政意識越好,納稅人通過非法手段增加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小,風險越大。依法治稅方略的貫徹實施,為稅務籌劃的存在和發展提供前提和保障,促使稅務籌劃走向規范化、法制化。
3、科學認定稅務籌劃行為
成功地實施企業稅務籌劃需要對稅收法律、政策有全面深人的理解,而最終稅務籌劃行為合法與否取決于稅務部門的認定。事實上,在對“稅務籌劃”的認定上征納雙方往往會出現分歧,企業認為是“節稅”籌劃,而稅務機關則認定是避稅甚至是偷逃稅行為。因此,有必要從法律角度界定稅務籌劃的認定標準,統一稅務籌劃標準。同時,企業必須切實了解稅務部門對稅務籌劃的態度和認識,了解正確籌劃行為的判斷標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著企業開展稅務籌劃行為的科學合法性,避免因對稅法的隨意理解而使稅務籌劃偏離稅法制定的初衷,確保稅務籌劃方案的實施效果。
篇6
論文摘要:樹立科學稅收發展觀是稅收工作實踐中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現。科學稅收發展觀主要把握好“一個堅持”和“兩個統籌”,堅持以人為本,治稅為民,統籌稅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統籌稅收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確立的重大戰略思想。其將是長期指導我們各項工作的一種理論創新。毋庸置疑,稅收工作也必須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稅收工作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治稅為民,統籌稅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統籌稅收與社會和諧發展就是樹立科學稅收發展觀。
一、堅持以人為本,治稅為民
既然納稅人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貢獻主體,那么納稅人也應成為享受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體。因此,堅持以為本,治稅為民,首先就要保證政府用稅能充分考慮公眾和納稅人利益。根據林達爾的“稅收價格說”,政府是為社會提供公共品的,稅收則是公民為獲取公共品而支付的價格。政府和納稅人的這種等價交換關系要求政府征稅以后必須提供與稅收價格相對稱的、規模相當、質量可靠的公共產品。只有政府保證收到的稅款的作用符合民意,稅款撥付過程可信,稅款使用真實有效,才能真正體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會主義稅收本質要求。為此,首先必須進一步健全民主法制建設,尤其是建立納稅人對政府和稅務人員的反向制衡機制,加強對政府監督的法律權威,建立以人代會嚴格政府預算審批為基本方式的監督約束機制,使得政府預算詳細化、公開化、透明化,保證納稅人交的每一分錢的來龍去脈很透明地展現在各級人大和公眾面前,受到公眾的監督和認同,真正體現公民在承擔納稅義務的同時,能夠享有稅法制定權、公共產品消費權、用稅批準權。同時,應努力推進以各級政府為主體和電子政務為基礎的政務信息公共披露體系,建立起完備的稅務信息公開披露機制,定期公布稅收資料,尤其是稅款的使用方面,以獲得公眾的信賴。另外,還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購、招標制度等,使政府的每筆錢置于嚴密的監督制約之下。只有如此,才能杜絕政府用稅實踐過程中的低效、浪費和腐敗。
服務是現代公共的靈魂和宗旨,樹立以人為本,治稅為民的稅收發展觀還必須將稅收管理從規制導向向服務導向轉變,一切以納稅人為中心,用納稅人的滿意度作為考核稅收工作成敗的標準。稅務機關作為代行政府職能的重要機關,應該把為納稅人服務作為天職,進人服務角色,提高服務水平,要將為納稅人服務落到實處,在系統內積極開展“納稅人在我心中”服務宗旨教育,“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最佳服務窗口”、“十佳服務標兵”等各項活動。稅收工作要從立法、執法、管理、機構設置、業務流程的設立、信息化建設、績效考核等各個方面和納稅申報前后全過程體現出一流的服務。筆者認為,當前最主要是要運用信息技術來打造新型納稅服務技術支撐平臺和多元化、多功能網絡化的服務體系,為納稅人提供一對一的客戶式服務,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我國先行稅務業務,使之成為納稅服務社會化的主要力量,積極推進稅收管理標準化,減少過多的管理層次、工作程序和審批環節,提高稅收管理的集約化程度,減少征納成本,從而提高稅收服務效率和質量。
搞好稅收管理,關鍵是人才。堅持科學稅收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還必須從嚴治隊,實行人才興稅戰略,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稅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稅務人員整體素質,使每個稅務干部得到全面發展的同時推動稅收事業向前發展。為此,首先必須進一步加強稅收思想道德和行業作用建設,通過宣傳教育、恰當的制度安排和嚴密的監督機制等多種手段來培養各級稅務機關領導干部和稅務人員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工作作風,在工作和生活中崇尚“真、善、美”,遠離“假、惡、丑”,甘當人民的公仆,做到秉公執法,誠信服務,高效廉潔。積極開展稅務系統學習型組織建設,通過大規模實施學歷教育、專門業務培訓、應用操作培訓和高學歷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等手段來不 斷提高稅務干部的科學文化素質、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造就一批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的稅務干部隊伍,最終為適應新世紀稅務工作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統籌稅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經濟決定稅收。經濟是稅收的基礎,離開了經濟跳發展,稅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論是經濟發展 的規模、速度、還是結構,都相應決定著稅收的規模、稅收增長速度和稅收的收人結構。同時,稅收也對經濟具有反作用。合理的稅制結構、適度的稅收規模、公平的稅收政策對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稅收與經濟的辯證關系說明發展經濟、廣開稅源是稅收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這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必須從發展經濟出發,并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大力組織稅收收人。二是稅制結構、稅收規模以及取得稅收的方式等必須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因此,稅收工作必須徹底跳出“就稅論稅”的案臼,緊緊圍繞“堅持依法治稅,促進經濟發展”這個主旋律,全面發揮稅收的職能作用,努力實現稅收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美國供給學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設討一的“拉弗曲線”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高稅率不一定取得高收人,高稅收不一定是高效率,因為高稅率會挫傷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削弱經濟主體的活力和經濟發展的后勁,并且高稅率還往往存在過多的減免或扣除優惠,造成稅收不公;而適度的低稅率,雖然從當前看可能減少稅收收人,但從長遠看卻可以促進生產,擴大稅基,反而有利于收人的增長。當然,也不是稅率越低、稅收規模越小就越好,因為這將會導致國家宏觀調控能力下降,或基本公共支出得不到滿足而最終影響經濟發展。因此,稅務部門既要摒棄那種不顧經濟的客觀發展情況,“竭澤而漁”,或“寅吃卯糧”征收“過頭稅”的做法,又不能片面強調照顧,過于“仁政”有稅不收的做法。當前我們必須根據“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基本原則,分步實施各項稅收改革,大力推進稅收管理事業的科學化、標準化和信息化,努力提高稅源監控能力和稅收管理質量,把經濟發展的成果客觀及時地反映到稅收的增收上來,使稅收收人的規模速度結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始終保持和不斷增強稅收的可持續增長能力。同時,稅務系統要大力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促使市場主體在一個統一、開放、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中平等競爭,使經濟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從而實現經濟運行效率和質量的最優化。
三、統籌稅收與社會和諧發展
稅收是政府提供公共品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必要保證,也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桿杠。這說明稅收是公共的,它關系到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很強的社會效應。稅收的社會效應主要表現在稅收的公平原則上,包括收入分配上的公平和稅收征管上的公平。稅收公平是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保持社會的長治久安,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稅收工作中,我們必須正確把握稅收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實現由片面強調經濟目標優先向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并重轉變,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要致力于維護社會公平,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增進全體人民的福扯。
篇7
論文摘要:本文著重分析了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及稅收管理的現狀,特別是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利影響,并從改革稅制、嚴格執法、優化環境、完善金融結算制度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加強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的對策。
當前,研究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對于促進地區經濟健康發展和提高稅收收人占GDP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實際調查情況看,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還有一些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問題,需要深人研究解決。
1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及其稅收現狀
1.1個體私營經濟現狀分析
“十五”時期以來,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在自治區政府部門的鼓勵、引導和扶植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已成為我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為自治區市場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就個體私營企業注冊情況看,從2001--2005年,盡管個體工商戶戶數由83.5萬戶下降到了46.76萬戶,從業人員由169.9萬人下降到了82.27萬人,分別以年均15.01%和14.9%的速度遞減。但私營企業戶數卻由3.01萬戶上升到了4.83萬戶,從業人員由45.54萬人增加到了68.21萬人,年均分別以12.81%和10.76%的速度遞增。就經濟發展情況看,正在經歷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總體保持了增長態勢,經濟規模愈來愈大,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后勁。2005年底,個體私營工業國民生產值達到41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208億元、城鄉個人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84.26億元。
與中、東部地區橫向比較,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無論其規模還是發展速度,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特別是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個體私營經濟在經營規模、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足,總體看是數量少、規模小、實力弱。就內蒙古私營企業來說,截止2005年底,總戶數4.83萬戶,其中,企業集團僅105戶,中小型企業占總戶數的99.8%。從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各地在大力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時候,主要追求發展的高速度,對這些中小型企業在行業引導、加強管理方面指導欠缺。許多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既缺乏新型的管理制度,又沒有科學的管理手段,大多依靠傳統的粗放式小農經濟方式管理企業,經營行為不規范,管理水平低下。這些問題的存在,無疑對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和稅收征管帶來了諸多困難和不利影響。
1.2個體私營經濟提供稅收現狀分析
隨著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壯大,其提供的稅收收人數量、增長比例、所占份額均發生了明顯變化,其地位日益突出,已成為新的稅收增長點。統計分析表明,2001一2005年,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稅收收人由8.44億元增加至43.84億元,年均遞增62.85%,增長最快的年份達到182.66%。個體私營經濟稅收占稅收收人總額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9.83%上升到了2005年的14.72%,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稅源,其增長速度已經大大超過了我區整體經濟發展速度。
2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負面影響
新稅制實施后,我國已從稅收立法上打破了不同所有制性質的納稅人的稅負不平衡問題,但由于受非公有制經濟自身經營規模、管理水平和納稅意識等主觀因素以及稅務部門重視程度、管理手段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造成對非公有制經濟稅收管理偏松,跑冒滴漏嚴重等一系列問題。突出表現在:
2.1稅收負擔低,稅收流失相對較大
稅收流失是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中一個最主要、最突出的問題,也是其他所有問題的集中表現和綜合反映。以2005年為例,國有經濟占工業總產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分別為41.21%.23.56%,其承擔的稅收份額卻達到了59.27%;而占工業總產值30.0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32%的個體私營經濟,其承擔的稅收卻只占全部稅收收人的10.80%。很顯然,對個體私營經濟征稅嚴重不足,應征數與實征數之間存在著較大差額。
2.2規范管理不夠,征收管理機制弱化
從稅收指導思想上講,長期以來以組織收人為中心,一些基層執法單位仍然把稅務執法作為組織稅收收人的一種手段來加以運用,重視對國有、集體經濟大型稅源的控管,弱化了對征收難度大、成本高、稅源小的個體私營經濟的稅收管理。從稅收征管機制建設上講,因難以準確獲得對應稅收人分散、流動隱蔽的個體私營納稅人的經濟狀況信息,很大部分的申報納稅難以或沒有經過稅收確認,只好評定征收。特別是由于金稅工程還沒有完全建成,征管手段落后于征收模式,在預防和查處偷逃稅方面還存在信息不靈、動作遲緩等問題,僅靠目前投人的征管力量,無論數量與人員素質,與龐大的個體私營經濟隊伍以及混合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和管理要求極不相稱。
2.3稅制不完善,導致征管漏洞論文下載
現行稅收制度與管理制度對所有制形式的多樣化以及由此帶來的經營方式和核算方式的多樣化,已經顯得很不適應,形成稅收流失。①增值稅存在征收范圍狹窄等制度性缺陷,導致稅源難以控管。如交通運輸、建筑安裝行業未納人增值稅征收范圍,導致增值稅鏈條中斷,失去了自繳自核功能,同時,產生了亂開運費進行抵扣問題。私營部門在這兩個行業占有很大比重,稅收流失相對嚴重。②現行稅收優惠政策仍然過多過濫,規定欠科學,缺乏嚴密性。特別是按經濟成分制定的一些稅收優惠政策適應性差,不便操作:不法商家乘機濫用稅收優惠政策。一些個體私營企業偽造企業性質,非法獲取減免稅優惠。如將自己偽裝成集體企業、校辦、福利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等形式,騙取國家的退稅和減免稅。
2.4個體私營經濟活動隱蔽,會計信息失真
一方面,個體私營企業管理水平低,一些經營行為不規范、內部管理混亂,受業主追求經濟利益動機的影響,無稅交易和無稅所得普遍存在,做假賬、賬外賬,使得企業內部憑證真實性下降,會計信息失真,各項收人無法全部納人監管范圍,嚴重蛀蝕稅基。甚至有些企業進行虛開、開具增值稅等違法行為。另一方面,對個體私營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缺乏強有力的制度約束,管理監督不嚴,企業法人責、權、利的約束弱化。目前對個體私營企業會計核算的管理,除稅務部門要求建賬外,基本上無其他強有力的外部行政機關的約束。
2.5納稅整體環境有待改進
①納稅人納稅意識不強,法治觀念淡薄,整個社會沒有形成主動納稅的氛圍,納稅人沒有形成自行或委托中介機構辦理直接申報納稅、自覺履行納稅義務的習慣,特別是個體私營經濟偷逃稅相對嚴重。②金融、公安等部門配合不密切,影響了稅款的征收,軟化了稅收法律的強制性。③非國有企業多行開戶問題突出,現金交易盛行,使銀行結算賬戶形同虛設,納稅人隱瞞收人,稅基難以監控。④地方保護主義對稅務部門嚴格執法的妨礙,也是導致個體私營經濟稅收流失的原因之一。
隨著個體私營經濟的日益發展壯大,其稅收管理問題越來越突出,所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不可低估。①導致稅負失衡,破壞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機制。測算表明,內蒙古近年來國有工商企業的增值稅負擔率為5%左右,非國有工商企業為3.5%。如果再考慮非國有工商企業還享受幾項先征后返或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則負擔率還要再降一點。②減少了國家財政收人,扭曲了政府正常的收人機制和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杠桿。個體私營經濟部門的稅收流失直接導致費硬稅軟格局,也使稅收不能通過經濟利益誘導實現對產業結構的有效調節而失去了杠桿功能,模糊了國家調節經濟的邊界,使得該限制發展的產業得不到限制,該激勵發展的產業得不到足夠的鼓勵,誤導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向。③產生了社會收人分配不公。個體私營經濟稅收流失的存在,進一步加劇了國民收人向居民個人分配的傾斜和高收人與低收人的兩極分化,使稅收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調節公民收人水平、實現社會公平的功能,還降低了國家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福利的水平。④阻礙了依法治稅進程。
3全面加強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的對策
稅收收人歸根結底是征稅人與納稅人行為的結果。要解決個體私營經濟稅收征管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關鍵在于征稅人和納稅人行為的規范化。因此,必須從完善稅制和稅收征管制度,嚴格執法,堵塞漏洞人手,全面加強稅收管理,促進稅收與經濟同步、協調發展。
3.1繼續改革和完善現行稅制、稅種結構,使之有利于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條件下稅收征管
①完善增值稅制度,優化增值稅管理。主要是擴大征收范圍,盡可能防止增值稅“鏈條”中斷,避免產生稅收流失漏洞。首先考慮將交通運輸、建筑安裝等個體私營經濟比重較大的行業納人增值稅征稅范圍。②建立統一、規范的稅收優惠制度。把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集中統一管理,防止各自為政和越權減免稅產生的流失。可以考慮在稅收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主要的稅收優惠政策,明確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行業、項目和產品。應盡快調整現行按所有制成分實行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以利公平競爭,便于稅收征管。
3.2加強個體私營經濟的吮源基礎管理
稅源管理監控是稅收管理的基礎,包括對納稅人的監控和稅基的監控。這是目前加強個體私營經濟最重要最急迫的一項工作。①建立稅源調查監控制度和稅源動態采集系統。通過調查個體私營經濟戶籍、稅源分布狀況,建立對個體私營經濟稅源、稅基、稅負、稅款的控管體系。要堅持稅源信息的動態采集,為稅收申報確認和稅務稽查提供信息依據,減少應征與實征的差距,最大限度地實現依法治稅。從長遠看,借鑒國外經驗,通過建立社會保險號碼制度來監控稅源,不失為嚴密有效的辦法。②對稅源戶實行分類管理。建立和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對重點稅源戶實行專人定點監測的辦法,對城鎮內較集中的非重點稅源戶實行專人巡回監測,對于邊遠農牧區的稅源戶可利用各地的協稅護稅組織實行社會監控。同時,要與工商管理部門的信息溝通,積極尋求解決漏征漏管戶問題的有效辦法。③積極穩妥地推進個體私營經濟建賬和查賬征收工作。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提高個體私營經濟建賬建制的權威性。核定征收必須最大限度地以賬證為依據,防止從低確定稅基。④嚴格管理。在全國普遍實行有獎統一制度,盡快確立有獎銷售的法律依據,明確獎金渠道,實現以票控稅。
3.3強化對個體私營經濟的稅收執法
①提高執法力度,實行對各種偷逃稅行為進行嚴厲而公平的懲罰新制度。要運用現代化的征管技術、手段開展稅收檢查,提高稅務違法行為被發現的幾率,并依法加大打擊力度,嚴厲懲處逃避納稅的行為。應進一步規范執法程序,盡量減少自由裁量權的限度,以確保執法的公正、公平、公開。②實現稅務稽查向執法型轉變。要強化執法手段,賦予稅務機關獨立司法權。借鑒國際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盡快建立和完善稅收司法保障體系,專門審理涉稅案件,有效震懾和防范稅務犯罪,遏止稅收流失。③推行稅務執法檢查過錯追究責任制。制定執法行為準則,實行責任追究,可以有效地促進和提高稅務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樹立責任心和事業心,切實提高稅收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嚴格執法,糾正違法和執法不當行為。由此建立一種制約規范各種內部不法行為的強有力的機制,以此擺脫權力觀和人情觀的困擾。
3.4加強征管力量和稅收信息化建設,提高征管的現代化水平
①重新布局稅收征管力量,加大對個體私營經濟征管力量的投人。重視培養稅務專門人才,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同時要加快步伐,繼續在全社會推進“金稅工程”的實施。②科學、規范地制定稅收計算機網絡發展規劃。加強計算機在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稅務稽查、管理等環節的應用,并相互銜接。要逐步實現稅務、工商、銀行、外匯管理、海關、財政等部門的計算機聯網,做到信息共享,建立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的稅收監控系統,以提高執法的準確性、反應的快速靈敏性。
篇8
一、以增加地方可用財力為目標,依率計征,應收盡收,組織收入取得新突破
XX年,受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我縣部分企業經濟效益下滑,給組織收入帶來了一定困難。面對不利局面,全縣地稅干部排難克阻,強化征管,大力組織收入。今年,市局下達我局各項稅收任務為2640萬元,截止年底,我局組織回各項稅收2675萬元,占年計劃的101.3%,超收35萬元。組織回各項規費收入484.1萬元,占到年計劃的110.4%。
以上稅費合計,XX年全縣地稅系統共組織回收入3159.1 萬元,占年計劃的102.9%,超收90萬元,同比增長804%,增收 244萬元,從而取得了超計劃、超同期、超歷史的好成績,實現了稅收收入史上新的突破,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不利困境中,我們能在組織收入中取得這樣好的成績,主要是采取了“五個加大”措施:
一是加大重點行業、重點稅種和薄弱環節稅收征管力度。繼續強化對房地產、教育、醫療、通信、電力、金融、保險等重點行業的管理,使這些行業的稅收較上年有明顯增長。強化營業稅等重點稅種管理,營業稅實現了建局以來的最高水平。認真做好匯算清繳,本著明確主體,規范程序,優化服務,提高質量的指導思想,對全縣151個管戶的企業所得稅采用征收方式進行了鑒定,鑒定面達到100%,其中查賬征收124戶,核定征收27戶,合計征收稅款71萬元。與此同時,重點檢查了13戶企業的所得稅匯算,查補入庫稅款、罰款、滯納金共計59萬余元
二是加大重點稅源監控力度。繼續落實《重點稅源監控管理辦法》,對年納稅大戶建立了重點稅源監控數據庫。各征收單位針對轄區內的重點稅源,落實人員,明確責任,加強了對化工、電業、建材等大戶以及房地產開發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等重點行業的監控。各征管單位還建立了與企業之間經常性的交流、溝通制度,對重點稅源進行跟蹤管理,確保了重點稅源的及時足額入庫,全年共從重點稅源入庫稅款891.8萬元,占到全年地稅收入的33.3%,為稅收任務的順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加大清理欠稅力度。各征管單位先后深入到全縣13個欠稅戶,澄清欠稅底子,制定清欠計劃,并對欠稅果斷加收滯納金,同時嚴格防止新的欠款,保證稅款足額入庫。全年共清回欠款128萬余元,陳欠較年初下降53.8%。
四是加大規費征管力度。針對規費任務同比增幅較大,部分企業不理解的情況,各征管單位堅持稅費并重,以稅促費,廣泛宣傳,強化溝通,說千言萬語,吃千辛萬苦,全面加強規費征管,確保了各項規費任務的全面完成。安峪所全年共完成規費 140.5萬元,占年計劃的116.4 %,超收比例居各征管單位第一。
五是加大經濟稅收分析力度。為確保全年收入任務完成,在摸清稅源、與各單位簽訂目標責任制的基礎上,縣局對收入情況逐月統計通報,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采取相應對策,進一步提高了對經濟稅收形勢的預見性和預判力,使稅收收入平穩均衡入庫。達到了首季提前“開門紅”,半年順利 “雙過半”,年底實現“滿堂紅”。
二、 以提高征管質量和水平為核心,依法治稅,夯實基礎,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取得新進展
一是大力開展稅法宣傳,營造良好的征管外部環境。在今年的稅法宣傳月活動中,我們緊緊圍繞“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的主題,通過樹立“四個觀念”:即全員宣傳觀念、宣管并重觀念、宣傳營造環境觀念、宣傳也是執法觀念,堅持“四個結合”:即將稅法宣傳與預防偷漏稅行為、開展各項執法檢查相結合,與傳播黨和政府溫暖、開展便民為民活動相結合,與宣傳稅收管理工作、樹立稅干正面形象相結合,與規范稅干執法行為、建立宣傳工作的長效機制相結合,使稅法宣傳月活動轟轟烈烈,扎扎實實,有聲有色,反響強烈。共發放宣傳品153件,宣傳資料XX余份,出板報47塊,書寫標語40余幅,懸掛橫標10條,現場咨詢3場,張貼《索要發票提示帖》520余份,與縣電視臺合拍了《兩張發票》和《56套房》電視短劇兩部,制作了《“法”的交響》電視專題片1部。形式多樣的稅法宣傳有效地提高了全民的納稅意識和自覺性。主動申報業戶達98%,較上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
二是認真開展管戶清查工作,消除了征管的空白點。為了更有效地消除漏征漏管戶,3月份,我們集中力量,采取“五查五看”的辦法:即查有無新增戶,看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證;查有無漏管戶,看是否長時間漏管;查有無漏征戶,看是否足額納稅;查有無違規用票戶,看是否在發票上做手腳。通過對所有納稅戶逐街、逐巷“拉網式”實地檢查,共清查出漏征漏管戶46個,查補稅款11321.71元,罰款1375元。
三是開展了發票檢查,規范征管行為。利用10天時間,集中對去年5月1日至今年5月1日所領取發票的管理、使用及稅款入庫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共查閱發票和收據97075份,對開具發票無日期、無完稅證號碼、稅目不清、混淆稅率、統一收據使用不規范、征收稅款年底壓庫現象等問題進行了及時糾正和處理。
四是全面進行飲食業整頓,征管薄弱環節明顯改觀。根據市局的部署和安排,采取重點調查、全面清查和總體調額相結合的方法,對全縣173個飲食業戶在稅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基礎管理薄弱、定額不到位和漏管漏征等突出問題進行了認真整頓。通過整頓,調額并下達文書239戶,增加了66戶;定稅(費)額為55385元,增加了35558元,調額幅度達到179%以上,受到了市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好評。
五是強化稅收稽查,征管秩序得到進一步理順。稽查局充分發揮“查偷、堵漏、碰堅、攻硬”的作用,對房地產及涉及的建筑安裝業和娛樂業進行了專項檢查。經過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分門別類地對上述業戶進行專項檢查,通過查前輔導,思想教育,特別是實行人性化的“約談制”,促使其主動繳納稅款107.6
萬元。同時,立案7起,查補入庫各項稅款49.46萬元,加收滯納金罰款1.2萬元。
六是積極推進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探索征管新途徑。針對房地產建筑業稅收的特點和問題,我局啟動“電子眼”,與國土資源和房地產管理部門溝通,摸清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耕地占用稅、契稅、營業稅及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城建稅等;組建“信息庫”,完善了房地產開發項目,房地產預售銷售、房地產開發項目辦證三類臺賬,建立起稅源信息數據庫;架設“高壓線”,出臺了本縣《房地產建筑業稅收一體化管理實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將其視為“高壓線”,令行禁止,嚴格遵守;打造“互聯網”,嚴把收受發票、資金支付和項目進度三個關口,環環相扣,網網相套;配置“跟蹤哨”,通過局機關紀檢組、監察室和社會上受聘的協稅護稅員,對房地產建筑業繳稅情況,跟蹤進行納稅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今年以來,房地產建筑業征回稅款363.06萬元,占到年計劃的106.78%。
三、 以落實“兩制”為抓手,創新機制,提高效能,地稅部門公信力和執行力得到新提高
我們把貫徹落實省局出臺的首辦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作為改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樹立地稅部門公信力和執行力的重要舉措。在年初制定崗位目標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的基礎上,省局《涉稅事項首辦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出臺后,我們組織稅干進行了原原本本地學習、討論,還在電視上廣為宣傳;為7月1日執行這兩項制度做好了前期工作。
省政府關于改進機關作風、優化政務環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的大會召開后,我局召開三級會議,迅速進行了傳達貫徹,并通過組織座談、交流談心、筆記展評、命題考試、知識競賽,簡報報道、文藝演出、板面展示、資料發放等形式,進行了深入地宣傳教育。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臺了10余項切合實際、便于操作的配套制度,制作了《涉稅事項申請材料補正告知書》、《受理回執單》、《首辦、限時跟蹤卡》和《涉稅事項辦結通知書》,開辟了《“兩制”項目表》專欄,掛起了意見箱,公布了咨詢電話,在電視上進行了公開承諾。同時聯系本局實際,將兩項制度所涉事項,具體分解到各股室、各崗位,規定了相應的工作標準和考核目標,確實做到了崗職具體,權責相當,時限明確,考核有據,獎罰分明。對各單位的貫徹落實情況,組織力量不定期地督導檢查,及時通報情況,嚴格責任追究,使全局無論是基礎工作、辦公環境、改革創新,還是稅干的思想意識、工作作風、精神狀態等方面,都做到了高標準,嚴要求,運行規范,成效明顯。初步建立了靠制度行權、憑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的內控機制,初步構建了銜接緊密、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管理體制,使執法自由裁量權受到限制,執法隨意性得到抑制,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受到遏制,有力地帶動和促進了規范執法、優化服務、作風建設三項“重頭戲”的落實和完成。今年以來,我們嚴格貫徹執行國家關于就業再就業的規定,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把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共為32戶下崗職工辦理了稅收減免手續,減免各項稅費12857元。為6名退伍軍人、殘疾人辦理了稅收優惠審批手續,受到了廣泛的好評。9月下旬市局檢查時,對我局此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 以作風紀律整頓為突破,從嚴治隊,狠抓黨建,干部隊伍建設取得新的跨越
——抓整頓改進工作作風。隊伍按照省、市局的統一部署,我們將作風紀律整頓作為強化黨建工作、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推進地稅工作上層次、上水平、求突破的重大舉措,從5月9日開始,到6月14日結束,利用1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出發,廣泛動員,周密部署,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扎實工作,緊密結合本局地稅工作實際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創新上做文章,在質量上下功夫,在突破上求發展,做到了宣傳動員快,安排部署縝;組織管理嚴,學習質量高;揭短形式多,剖析問題細;民主評議實,分析根源深;制定標準高,整改措施新。認真完成了學習動員、檢查分析、改進提高三個階段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全局逐步形成了樹立三個理念、堅持一種精神、營造一種環境、實現一個目標的氛圍。三個理念,即“親民、為民、利民”的從政理念、“團結就是生產力、團結就是戰斗力、團結就是事業發展基礎”的理念和“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納稅戶服務和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服務理念。堅持一種精神,就是堅持“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團結進取、創造佳績”的地稅精神。營造一種環境,就是營造“凝心和氣、愛崗和業、睦鄰和友、安內和外”的良好環境。實現一個目標,即實現“各級黨委、政府滿意、社會各界滿意、納稅人滿意、廣大地稅干部職工滿意”的目標。全局稅干的組織紀律觀念進一步增強,思想工作作風進一步強化,單位的公信力和執行力進一步提高,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依法治稅的成效日趨明顯。12月上旬,省、市依法治理領導組將我局作為全縣唯一的“依法治理示范單位”,檢查驗收并通過了我們堅持“四五”普法、搞好依法治理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抓培訓提升整體素質。一是強化了政治理論學習教育,制定了學習教育方案,發放了輔導資料,明確了學習重點,設計了思考練習題,黨組帶頭,人人參與,組織了學習筆記和學習體會展評,舉辦了知識競賽,興起學習《文選》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熱潮,增強了學習的實效性。二是深入開展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從組織、時間、形式、效果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將“八榮八恥”內容與稅收本職工作結合起來,指標量化,標準硬化,明確責任,嚴格監督,與落實“十一五”規劃、實踐《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與各股室的工作職責、工作任務結合起來,創新形式,創新載體,創新方法,形成戰斗力。三是認真組織培訓。2月6日至8日,組織全體稅干進行了為期3天的《山西省地稅系統稅收執法責任制實施辦法》、《稅收管理員制度》和《公務員法》知識培訓,并進行了考試,參加考試的71人全部及格,其中80分以上的51人,優秀率達72%。四是強化了信息技術培訓,選派2人參加了省、市的計算機培訓,2人參加了縣公安局的計算機安全管理培訓,有14人參加了縣局為
期10天的計算機培訓。有12人參加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其中10人達到國家計算機一級標準,在去年已有59人達到此標準的基礎上,上升到69人,占到規定達標稅干的92.1%
——抓黨建發揮帶頭作用。縣局與各基層支部層層簽訂了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依據“圍繞稅收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稅收”的總體思路,一年來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一是根據征管改革后基層征管單位由原來12個成為6個的新形勢,重新設立了支部,由原來的5個聯合支部變為目前的5個單設支部、2個聯合支部,為開展各項黨建活動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進一步引深了“五好黨支部”和“無違紀支部”創建活動,完善了活動方案,豐富了活動內容。各支部建立健全了黨員訪談制度,廣泛開展起支部成員和黨員、黨員和黨員、黨員和群眾之間的談心活動,結成對子,搞好幫扶,溝通思想,加深感情,增強了凝聚力,使創建“五好支部”和“無違紀支部”活動逐浪高漲。全局57名黨員一年來沒有出現任何違規違紀現象。同時,加強黨員后備力量,3名積極分子被吸收為預備黨員,還從5名重點培養對象中確定了3名發展對象上報上級黨委審批。三是發揮黨員在文明服務和文明創建中的作用。通過黨員掛牌服務和設立黨員先鋒崗位,發揮黨員在文明創建中的作用。通過進一步深化創建認識,細化創建制度,強化創建措施,硬化創建考核,優化創建質量,使創建活動熱烈而扎實地向前推進,通過了“運城市百佳誠信單位”、“文明單位”的復查驗收,為我局明年申請創建省級“文明單位”打下了堅實基礎
五、 以新綜合征管軟件成功上線為標志,求真務實,穩步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新飛躍
新綜合征管軟件上線運行,是省局確定的信息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工作,也是實踐科學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載體和重要標志。基于此認識,局黨組高度重視,把軟件上線作為親歷親為的“重點工程”。根據省、市局精神,我們及早動手,一是成立領導機構,完善組織體系。縣局成立了上線領導組和新版綜合征管軟件上線工作聯絡中心,負責上線工作的指揮協調,并成立了信息化管理股,為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二是夯實硬件基礎,搞好相關培訓。在硬件升級上,我們對原有的電腦和打印設備進行了整合配置,升級擴容,為軟件的成功上線創造了良好的硬件環境;在軟件培訓上,組織相關人員分四批參加了市局組織的新版征管軟件師資培訓,并于9月5日至10日對本局稅干進行了系統培訓,為軟件的順利上線打下了堅實基礎;三是大力廣泛宣傳,爭取配合支持。為了使廣大納稅人理解上線工作,積極配合支持,我們印發新版綜合征管軟件上線工作公告,張貼于各辦稅服務廳門前。在縣電視臺播放宣傳公告。還印發300余份綜合征管軟件上線公告和150余份繳稅地點變更公告,逐戶送達到納稅戶手中。使之家喻戶曉,人人明白;四是發揚拼博精神,穩妥扎實推進。全局人員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夜以繼日,連續作戰,通過環境搭建、新軟件數據清洗、欠稅清理、稅收票證領、用、存的核對、新舊代碼表的對照上報、納稅人基礎信息的采集和錄入等程序,于10月1日,一舉實現了新綜合征管軟件全面上線,全縣710個業戶納入了信息化管理體系中,構建起全面、實時、動態的稅源監控網絡,有效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各基層管理單位以新版綜合征管軟件上線為契機,加大了管戶管理和稅款清繳力度,對上線戶和未上線戶采取“統一登記,區別管理”的征管方法,逐步將全縣所有納稅戶納入軟件管理。截至目前,全縣共有納稅戶 戶,其中上線戶797戶,未上線戶 戶。通過軟件三個月的運行情況來看,平均申報率達 %,入庫率達 %,共征收稅款788 萬元,加收滯納金4046.16元,罰款410元,加罰23.7元,清理欠稅 萬元,軟件運行初顯成效。
在著力抓好新版綜合征管軟件上線的同是,我們還有效利用現有設備和網絡資源,通過環境搭建、操作培訓、權限設置等方式,加大和規范了省局郵件系統、市縣局ftp文件傳輸系統、公文處理系統、貨運發票開票系統等軟件的推廣應用,全面提高了辦公自動化和辦稅自動化的應用水平,極大的方便了稅務人員和納稅人,使信息化建設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六、 以構建廉政文化為重點,探索創新,注重實效,黨風廉政建設邁上新臺階
廉政文化建設是省、市局今年確定的黨風廉政建設的重點和突破口。在此項工作中,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在價值取向上,通過教育固廉,讀書思廉,著力解決“三觀”問題。先后組織學習了《黨內監督條例》、《紀律處分條例》等文件,并安排稅干業余學習好《廉政理論》、《廉政時評》、《廉政故事》等10本廉政文化書籍,定期檢查學習筆記,組織廉政知識考試,讓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稅干的思想上扎根。二是在生活方式上,通過文娛潤廉、交往清廉,積極應對中西方文化碰撞、市場經濟負面效應和傳統文化消極因素的“三大挑戰”。堅持每天早上作廣播體操,下班后下棋、打乒乓球,節日組織趣味體育比賽,每天早操后練唱《誓詞》、《八榮八恥》、《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公務員之歌》等廉政歌曲,在娛樂中充實、豐富和完善自己,形成與市場經濟相和諧的生活方式。通過平等、和諧的人際交往,密切黨群、干群、地稅人與納稅人之間的關系。三是在行為方式上,通過典型導廉、警示策廉,養成清白正派的習慣。開辟了廉政文化墻和廉政文化走廊,在其中的“古代廉吏”、“時代楷模”專欄中,大力宣傳古今廉吏和本單位廉政標兵先進事跡,以點帶面。在縣局《簡報》的“廉政文化建設”專欄和基層所廉政文化墻的“警鐘常鳴”欄中,經常登載反面典型的違法犯罪事實,以及本單位的不良現象,還定期向稅干發送廉政短信,早敲警鐘,防微杜漸。四是在社會環境上,通過家庭助廉,多方督廉,倡導尊廉崇廉風尚。在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借向稅干家屬慰問之際,發送了《家庭助廉倡議書》,還堅持召開家庭助廉座談會,號召稅干家屬當好廉政之家的守門員。同時構筑起完備的督廉網絡,隨時檢查督導。五是在從嚴治隊上,嚴格責任追究,對發現的一名稅干的違規違紀行為給予了相應的政紀處分。由于我局廉政文化建設的卓有成效,今年5月 12日,市局專門在我局召開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設現場會。廉政文化建設,促使黨風、行風和政風有了大的改觀,在今年的行風評議中,我局名列全縣執法系統第一名。
七
、以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前瞻性為出發點,有的放矢,善于總結,信息和調研有了新起色
篇9
稅務稽查選案是稅務稽查的第一道程序,是稅務稽查的起點和基礎,也是稅務稽查案源管理的主要內容。稅務稽查選案的主要內容是確定稅務稽查的對象,它的準確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稽查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稽查成果的大小。依法、科學地確定稽查對象,對于稅務機關公正執法,正確貫徹執行國家稅收政策,規范稅務稽查工作秩序,提高稅務稽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稅務稽查的監督職能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謂“選案”即選戶,是稅務機關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對各類稅收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據以確定稽查對象的工作程序。正因為選案是稽查工作的第一道程序,它屬于稽查實施前的運籌過程,起著為后續工作提供方向和目標的作用,所以只有建立一套科學、嚴密、規范的稽查選案體系,才能使稽查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搞好選案體系的建設,無疑就抓住了整個稽查工作的中心鏈條,從而推動稅務稽查工作的開
展,實現依法治稅的目標。因此,建立一個科學、規范的稽查選案體系,是整個稅務稽查工作目標得以實現的必要保證。
一、在選案來源、選案準確率、技術手段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采集與數據源不足
一是稅收信息采集網絡不健全,渠道不暢通。無論是計算機選案還是人工選案,都是在多渠道稅務信息網絡和大容量經濟信息來源的支撐下完成的。如果沒有豐足而真實的信息資源,選案工作就不可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把握稽查工作主動權。然而,在我們稅務系統中,卻沒有很好地重視信息的收集、開發和利用工作,沒有很好地構建一套完整、嚴密、科學的信息管理網絡體系。其主要表現是:(1)橫向網絡不到邊,縱向網絡不到底,致使有些同級單位的信息反饋不回來,基層單位的信息收集不到,信息源還未能開拓到盡可能廣泛的程度。(2)有些信息渠道雖已開通,但還沒有充分發揮效用。( )(3)部分信息渠道時常出現阻塞現象,形同虛設,實際上只是連著一些信息“空白點”。
(二)選案技術處理手段落后
從目前計算機選案的運行情況看,也僅限于在納稅人報送資料之間進行邏輯關系上的判斷,而沒有根據納稅人的現狀和歷史信息,進行橫向、縱向、定性、定量的分析和推理;僅限于對數據的檢索等簡單化應用,而沒有延伸到建立數據分析來綜合性處理信息。使得計算機在稽查選案方面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選案方法先天不足,缺少靈性。
合理的選案方法應該是根據本局、本地區的實際,采取人機結合、動靜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選案工作,這樣才能使選案工作有的放矢。目前,我局采用的選案形式雖然很多,但方法都比較單一,最多也僅限于在納稅人報送資料之間進行邏輯關系上的判斷,而沒法根據納稅人的現狀和歷史信息,進行橫向、縱向、定性、定量的分析和推理;僅限于數字化處理,而沒有延伸到圖形化、坐標化等處理形式。使計算機在稽查選案方面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提高征管水平、整頓稅收秩序沒有發揮好輔助作用。
(四)選案工作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目前,稽查局雖設有專職的選案崗位,組織形式上達到了稅收法律法規的要求。但是,從工作實效上看,距離建立科學的檢查制度,統籌安排檢查工作這一目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對選案手段和方法缺少系統研究和管理。
二、建立科學、統一、全面的稽查選案方法和選案指標體系
(一)建立多元化的稅收信息采集網絡
稽查選案實際上就是對稅收信息的綜合、分析和處理,如果沒有豐足而真實的信息做后盾,選案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既使選案指標設計再科學、選案方法再完善、選案手段再先進,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客觀上要求稅務機關打破區域界限、部門界限、行業界限,擴大信息采集的開放程度,盡快建立一個縱橫交錯、內外相聯、專兼結合的,輻射范圍廣、傳遞速度快、監控能力強的稅收信息網絡。通過信息采集網絡的建立,各方力量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范圍提供經濟稅源信息;把偷、逃、避稅行為置于這個網絡控管之下,使各方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形成合力,進而實現信息采集渠道的多元化,,形成了一張覆蓋面廣、系統嚴密的信息網。具體來說,一是要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建立縱橫交錯、嚴密健全的協稅組織和協稅網絡;二是要建立稅務違法案件舉報網絡;三是建立國、地稅相互之間、稅務與工商、銀行、公安等單位之間的稅務稽查情報交換網絡;四是建立稅務稽查內部、稅務稽查機構與征收機構、稅務機構等之間的信息交流網絡。在目前網絡暫不健全的情況下,定期與不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交換信息,以達到信息共享.
(二)完善人機結合、多頭選案方法
如何加強納稅人的跟蹤控管,探索并完善稽查選案方法是及時、準確地掌握經濟稅源變化情況,提高選案中標率的一個重要條件。從我局目前的基礎工作建設情況和我市經濟發展水平、市民納稅意識觀念來看,目前,最佳的選擇是應本著動、靜相結合的原則,實行“人機結合、多頭選案”的辦法,以解決隨意選案、盲目選案和重疊選案的問題。在選案機制方面,可以建立案源調查機制,通過引入調查手段,在開展稅務稽查選案前抽取部分典型的納稅人,對其涉稅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當發現被調查對象有偷稅嫌疑時,提前立案,再進行選案轉入實施檢查。經過運行這種新機制,選案時能為實施檢查提供有效的查案線索,可以極大地提高案件查處的效率。
(三)搞好培訓,提高選案人員的業務水平
無論是信息采集,還是信息的加工處理,都需要人員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探索精神,敏銳的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但從我局目前的人員現狀看,還有一定的的差距。因此,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要把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滿足稽查選案工作的需要。
篇10
同志們:今天在這里召開20*年度地方稅收納稅協稅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會。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對為我縣地稅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納稅協稅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感謝;二是請大家來,文秘部落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并請大家多提意見和建議,共同把我縣的地稅工作做得更好。下面,我就我縣去年來地稅工作情況向大家作一簡要的匯報。
一、2010年來我縣地稅工作的基本情況
去年,我們地稅部門在縣委、縣政府以及上級地稅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縣廣大納稅人和協稅護稅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各項地稅收入任務。一是大力組織收入,為全縣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財政力保障。論文百事通20*年,國家實行宏觀調控政策,中央出臺了出口退稅機制改革,省財政結算體制調整以及電力企業稅收和利息所得稅上劃,全年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影響財政總收入達1817萬元,其中減少地方財政收入454萬元;電力企業稅收和利息所得稅上劃減少地方財政收入462萬元。同時受上半年干旱氣候影響,水電行業的產值和效益明顯下降,全年增值稅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只有221萬元,加上耕地占用稅和罰沒款收入缺口1200多萬元,財政收入一度出現負增長。面對這種形勢,我們堅持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堅定不移地推進依法治稅,深化征管改革,強化稅務稽查,全面加強和規范收入管理,保證了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20*年,地稅部門共組織各項收入12756萬元,同比增長7.6%,其中稅收收入6356萬元,同比增長12.7%。二是強化稅務稽查,為廣大納稅人營造公平的納稅環境。采取自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認真組織開展稅收執法檢查工作,進一步規范重大稅務案件的審理工作,推行了執法責任制、錯案追究制。加大稽查工作力度,深化日常檢查,有重點地開展了企業所得稅、房地產開發企業稅收、貨物運輸業稅收等專項檢查。全年共查補稅款279萬元,罰款26萬元,有力地打擊了各類偷、逃稅違法行為,達到了以查促管和公平稅負的目的。三是優化納稅服務,營造和諧良好的征納氛圍。完善辦稅環境和設施。去年8月,地稅機關和稽查局、直屬分局遷入新地稅大樓后,辦稅環境和服務設施進一步改善,辦稅服務廳配置了電子顯示屏、電子觸摸屏、公告欄、辦稅流程圖和辦稅示意圖,開設了業務咨詢窗口、納稅人休息區和稅吧,為納稅人網上申報和查找資料提供了便利。加快地稅信息化改革步伐。在加強《浙江地稅信息系統》的應用基礎上,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推廣“網稅”系統,運用因特網技術改革納稅申報方式,實現網上申報納稅,方便納稅人。加強地稅機關效能建設。深入開展機關效能革命,努力轉變財稅干部的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分科室建立服務承諾,簡化辦稅辦事流程、窗口受理等項目近20多項。大力推行文明辦稅“八公開”,全面推行稅收“一窗式”管理服務。實行干部統一著裝,掛牌上崗,統一文明禮貌用語、微笑服務等一體化管理,建立了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AB崗制等一整套服務制度,推行納稅提醒服務,方便納稅人。四是健全稅收法制建設,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稅進程。積極開展稅法宣傳,組織了以“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為主題的稅收宣傳月活動,以宣傳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為重點,廣泛、深入地宣傳稅收知識,提高公民稅收法制意識,改善稅收環境。建立了地稅與國稅、工商稅務協管制度,加強與房管、土地等部門協作配合。在導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按照持續改進的要求,通過內審、內部檢查等系統方法,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認真進行分析、預防和糾正,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建立健全稅收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稅收規范性文件會簽審核制度和備查備案制度,確保地稅執法依據的合法性、規范性和統一性。全面實施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制度,建立綜合選案和案件分級審理機制,規范稅收重大案件審理程序。認真組織開展稅收執法檢查工作,積極推行執法責任制、錯案追究制,同時建立了學習培訓考核激勵機制,激發干部學法、執法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感。進行營業稅制、稅收征收管理體制、支持下崗失業人員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等問題的調研及政策執行情況的跟蹤訪效,確保政策落實到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在座各位的無私奉獻和積極支持配合稅收工作是分不開的。據統計,20*年全縣地稅納稅戶有1800戶,下午要表彰的30戶納稅大戶,雖然占納稅戶總數不到2%,但所繳納的地方稅收卻達到2822.1萬,占全縣地方稅收收入6356萬元的44.4%。其中,納稅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家,100萬以上的企業有8家,50萬元以上有5家。因此,可以說你們是全縣經濟的頂梁柱,對地方財政和經濟起著強大的支撐作用。在此,我謹代表縣地稅局向廣大納稅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對獲得20*年度納稅先進單位和個人及協稅先進單位表示熱烈的祝賀!在地稅組織收入等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我們積極發揮財稅職能作用,致力于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大力支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以體現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一是優化和調整支出結構,大力支持各項事業發展。通過加強基金征管和多渠道籌措資金,20*年全縣基本保證了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和社會保險資金特別是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及時足額發放。認真貫徹“科教興縣”戰略,加大對文教科衛等各項事業的投入,確保了義務教育經費和各項教育正常經費的支出。認真落實政法部門各項經費,進一步維護社會穩定,鞏固了國家政權建設。二是積極籌措資金,支持經濟發展。落實支持經濟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20*年減免企業所得稅276萬元,減免房產稅80萬元。出臺“兩保兩獎”政策,調動鄉鎮政府和部門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積極性。積極籌措安排專項資金和財政貼息資金,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加大對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加快對農產品加工、資源加工等特色工業的培育。支持解決“三農”問題邁出新步伐,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對農業稅實行免征政策,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在確保預算內支農支出穩定增長的同時,向省市爭取造田造地基金159萬元,支援不發達地區資金1475萬元,農業綜合開發資金190萬元,基本農田建設資金277萬元,支持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致力改善發展環境。全年縣財政安排和向省市爭取專項資金5800多萬元,用于水、電、路及市政設施等基本建設,大力支持56省道、康莊工程、新文中、縣城引水工程、糧食中心儲備庫等重點工程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籌措2000多萬元資金,改善景區基礎設施和泗溪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設,支持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的發展。過去的一年,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縣財稅形勢還比較嚴峻,現在仍是保吃飯財政,特別是20*年,我們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一是財源結構不合理,財政增收的基礎尚不牢固,收入中減收或增收乏力因素增多。二是出口退稅機制改革以及電力企業稅收和利息所得稅上劃,對我縣財政收入影響增大。出口退稅超基數部分由地方財政負擔,而且出口退稅影響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的統計數據,導致我縣財政收入的排名在全省靠后。(據今年1—5月份全省財政收入統計數據,我縣在全省61個縣中排名第59位,全市排名最后,排在泰順、洞頭之后)三是我縣財政收入已經多年高速增長,加上耕地占用稅、契稅、罰沒款等不可比因素的影響,收入繼續增長的難度增大。四是財政支出壓力加大。保障政權建設、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實施農村衛生保障、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增加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需要增加很大支出。五是鄉鎮財政財源貧乏,鄉鎮政府赤字及財政周轉金和“兩非”借款回收困難,增加了財政風險。因此,需要我們財稅部門和在座的各位要攜起手來,共同研究對策,努力解決經濟發展過程的各種困難,為加快我縣經濟發展增強財政的自我平衡能力而努力。新晨
二、今后進一步加強地稅管理促進經濟發展的一些想法
一是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加大稅源監控力度,強化稅收征管。積極開展分行業的稅源調查,清理基礎數據,加大對重點稅源的監控力度,分行業建立責任區,重點加強漏征漏管戶的清理。按照“抓大不放小”的原則,做到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進一步加大稅收執法檢查力度,以查促管,不斷提高稽查質量。繼續加強社保基金等規費的征收管理,健全預算外資金征繳體系,確保預算外收入及時足額繳入財政專戶。二是全面落實縣委、縣府關于促進企業改革、扶持重點骨干企業和個私經濟各項政策。根據財力可能,努力增加對財政貼息的安排;通過財政貼息、稅收優惠、建立改制專項資金等辦法,區別不同情況,支持和推進企業改革。特別是要用足用活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的經濟發展。三是深化效能革命,強化服務意識,切實做好為納稅人服務。要進一步公開公平稅負,為企業發展創造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嚴格依法收稅,杜絕人為少收稅或多收稅,加強稅收征收管理,公平企業、個人稅收負擔。增加稅收政策、辦稅事項透明度、公開度,以方便納稅人為宗旨,大力簡化辦稅程序和手續,減少辦稅時間。深入企業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指導,促進企業加強經濟核算,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發展后勁;繼續實行工效掛鉤制度,適時建立信息服務網絡體系,逐步完善重點企業財務通報制度,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四是進一步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縮短與發達地區的時空。繼續開展企業規費清理,減少企業負擔,特別是涉及企業有關規費項目的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一些收費項目,對該縮小收費范圍的堅決縮小,對該降低收費標準的堅決降低,切實做好企業的減負工作。以行政許可法貫徹實施為契機,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辦事效率。繼續對本部門的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清理,對應取消的堅決取消,對其他項目可改為備案核查的,改為備案核查。同志們,我們的工作不論是過去取得的成績、現在所作的努力、還是今后的改革均離不開你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我縣各項事業的發展有你們的一份汗水,*的建設有你們無私的貢獻,在此我再次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請大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地稅工作,多提寶貴意見,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把我縣的地稅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