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16:10: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投資市場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投資市場論文

篇1

盡管已實施了上述改善措施,然而在QFII制度開創逾十年后,外國投資者所占的中國A股市值比重剛剛超過2.5%。①國際投資者可自由進行投資的人民幣資產規模總計3400億美元,占國際投資市場的0.2%。境外投資者在美國證券市場的投資總額占美國同期GDP的86%,這一數字在中國僅占中國GDP的4%。②考慮到中國本地證券市場已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③以上狀況引人思考。對于境外投資者來說,投資中國的證券市場在過去存在三大阻礙,分別為投資配額制、資本流動性問題以及資本利得所得稅模糊不清的問題。這些阻礙因素都在逐漸解決當中。比如,針對QFII/RQFII的配額限制,2014年11月17日啟動的滬港通在目前已有配額的基礎上增加了3000億人民幣(480億美元),相當于在QFII/RQFII目前可用配額的基礎上增加了20%的配額。市場期望滬港通在最初的配額用盡后將配額繼續提高10000億人民幣(1600億美元),并且期望類似的投資項目可擴展至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其他超出A股范圍的資產,例如,商品、債券和金融衍生品等。QFII配額管理制度只是導致較低的外國投資參與水平的部分原因。對資本流動性的限制(包括鎖定期和資金匯回限制)導致A股市場被一些全球領先的基準指數排除在外,如MSCI指數以及FT指數。滬港通無資金鎖定期的特點預計將會緩解資本流動性問題。另外,RQFII制度針對投資“中國開放式基金”取消了鎖定期的要求,也增加了資本流動性。因此,預計將A股以及其他中國上市股票納入國際指數編制范圍的障礙將不斷減弱。金融時報預計如果中國本地證券市場全部開放,中國在新興市場指數中所占的比重將上升至37%(現在為19%),在亞太指數中的比重將上升至21%(現在為9%),并且在全球指數中的比重將上升至5%(現在為2%)。因此,境外投資者在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規模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隨著配額問題及資本流動性問題的解決,剩下最后一個需要掃除的阻礙即為資本利得所得稅問題。

二、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進行組合投資的稅務影響

(一)QFII的所得稅

中國證券市場正迎來外國投資的大潮,理解并解決歷史稅務問題至關重要。外國投資者對H股和B股市場的投資在早期享受了免稅待遇。《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取得股票(股權)轉讓收益和股息所得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3]45號文,以下簡稱“45號文”)①規定在《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2008年1月1日后被新《企業所得稅法》取代)下,外國企業取得來源于H股和B股投資取得的股息收入及處置H股和B股取得的資本利得免征企業所得稅。隨著2002年QFII項目的啟動,QFII面臨著缺少具體稅務規定指引的困境。境外投資者只能參考H股和B股相關稅務處理規定以及稅務機關的實際操作,對稅務處理方式做出大致判斷。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國居民企業向QFII支付股息、紅利、利息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47號)出臺以前,當QFII取得其A股投資股息時,地方稅務機關通常未向其或被投資方追繳股息預提稅,但有一些QFI(I以及通過其投資的公司)出于謹慎還是就取得的股息在會計上計提了未來有可能被稅務機關追溯的股息預提稅稅務準備。對于轉讓A股產生的資本利得,QFII之間似乎存在普遍共識,即在沒有明確的政策情況下,資本利得預提稅應不適用。因此,境外投資者通常不會在會計上對轉讓A股產生的資本利得計提預提稅準備金。根據2008年1月1日實施的《企業所得稅法》,國稅函[2009]47號文廢除了45號文對H股和B股股利及資本利得免征預提稅的規定,同時開始針對股息征收10%的預提稅,要求A股、H股和B股被投資方在支付投資者的股息時進行代扣代繳。但是,針對QFII處置上市公司買入賣出的流通股產生的資本利得,法規上一直沒有明確要求征收預提稅。很多投資A股的QFII堅持認為資本利得預提稅不應適用,在會計上也沒有計提稅務準備。然而,2010年中國稅務機關對雷曼兄弟在華QFII資產清盤的稅務處理引起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歷史的角度來看,QFII一般會在A股市場循環使用人民幣配額。它們從市場取出任何轉讓A股的收入,往往是重新投資于更多A股,而不是選擇匯出境外,以避免浪費獲批的投資配額。從理論上講,資本利得預提稅產生時點發生在轉讓A股實現利得時,但實踐操作中稅務機關通常在投資者要求匯出處置所得時要求征收預提稅。由于一直未有QFII要求匯出轉讓A股的所得,相關的預提稅問題一直未引起稅務機關的注意。雷曼兄弟資產在清算其剩余QFII資產并申請清算所得匯出時,北京稅務機關針對其資本利得征收了10%的預提稅。這個案例為所有QFII投資者敲響了警鐘。2014年10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了79號文,規定從2014年11月17日起,對QFII、RQFII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股票等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在2014年11月17日之前QFII和RQFII取得的上述所得應依法征收企業所得稅。

(二)稅收協定豁免的復雜性

79號文明確了QFII/RQFII對于2014年11月17日之前轉讓A股產生資本利得需要繳納所得稅。有鑒于此,QFII/RQFII(及通過QFII投資A股和其他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需要考慮這些需要納稅的資本利得是否能適用相關的稅收協定。在QFII/RQFII的所在稅區與中國的稅收協定確實規定了資本利得來源國不征稅的情況下,QFII/RQFII申請資本利得所得稅的稅收協定待遇有三個關鍵技術問題需要確定,即該QFII/RQFII是否為:1.稅收協定定義的“人”;2.稅收協定國或稅區的稅收居民;3.處置A股的實際轉讓人。中國與不同國家簽訂的稅收協定在股權轉讓中資本利得預提稅的待遇上有不同的規定。最近失效的中國與英國的舊稅收協定(1984年)和中國與荷蘭的舊稅收協定對轉讓股權產生的資本利得不提供協定優惠待遇,但中國與愛爾蘭的稅收協定(2000年)對來源于轉讓所有非不動產密集型的中國企業股權(其直接或間接來源于中國不動產的價值占該股份價值的比例不超過50%)取得的資本利得免征中國預提稅。目前,多數中國稅收協定規定:中國對來自協定國的非居民企業轉讓其持有非不動產密集型中國公司股權且在轉讓日前12個月期間內直接或間接持有中國公司股權比例低于25%的,免征預提所得稅。按照現行的規定,一家QFII/RQFII擁有的任一中國公司股份比例不得超過10%,因此,只要被投資的中國公司是非不動產密集型企業,很多稅收協定都有可能會豁免QFII/RQFII所面臨的資本利得所得稅。雖然QFII/RQFII認為作為法人滿足協定對于“人”的定義條件和“稅收居民”條件(即從在締約國注冊或實際管理機構位于締約國的角度,需要繳納締約國當地企業所得稅)不存在問題,但其在是否滿足“實際轉讓人”條件上仍存在不確定性。QFII/RQFII作為A股市場股票法律意義上的持有人,根據中國稅法應就來源于處置取得的資本利得繳納預提稅。然而在QFII/RQFII大量參與的“交易”里,QFII/RQFII并不符合“實際轉讓人”條件。這是因為QFII/RQFII在交易中僅僅是代表其客戶進行投資,其所代持的股份不包括在其本身的資產負債表之內,轉讓A股產生的資本利得亦不會算作QFII/RQFII本身的收入。真正的轉讓人是接受QFII/RQFII的境外投資者。中國稅法及實務沒有明確申請享受與資本利得相關的協定待遇時,在什么情況下稅務機關必須看穿一個外國交易實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認定稅收協定中“受益所有人”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30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委托投資情況下認定受益所有人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24號)規定了在某些情況下對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申請享受協定待遇時可看穿外國實體,這一規定僅適用于對股息、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申請協定待遇。

(三)新的稅務指引

根據2014年11月14日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于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81號),境外投資者自2014年11月17日起通過滬港通投資A股取得的轉讓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和營業稅。這一政策自以來受到投資界一致歡迎。79號文對QFII/RQFII在2014年11月17日之后轉讓A股(和其他權益投資)產生的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這一點上保持了和81號文的一致性。在79號文公布之后不久,大多數的QFII和通過他們投資的基金對外宣布,將沖銷之前在會計上針對尚未實現的資本利得而計提的中國企業所得稅稅款準備。然而,79號文也規定:QFII/RQFII在2014年11月17日之前已經實現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股票轉讓所得,應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據了解,稅務機關將在未來數月內向QFII出具繳稅事項通知書。根據通知書,QFII將需對所有2014年11月17日以前權益性資產處置所得應征收的預提稅進行一次性的申報和補繳。每個QFII/RQFII將需準備一份特殊目的審計報告,并提交給其托管銀行的當地主管稅務機關。該報告需逐筆披露自投資設立至2014年11月17日期間處置投資所得的總金額。截至目前,圍繞著如何確定QFII/RQFII投資所得的遺留稅負,一系列具體的實施問題尚待稅務機關進一步明確解決。主要的問題如下:1.計算A股所得計稅基礎的方法(加權平均還是先進先出)。當QFII/RQFII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價格買進A股時,把賣掉的股票與之前買進的某一特定批次的股票一一對應起來從管理來說難度很大,因此需要更便捷的計算方式。2.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是否允許盈虧互抵。當QFII/RQFII處置一些股票時實現盈利,處置另一些股票出現損失時,計算應稅所得是否允許以盈利和損失相抵,還是忽視掉產生虧損的轉讓交易。3.征收歷史稅負的追溯期限。雖然追溯到2002年(QFII的推出時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最終計算歷史稅負時間還應統籌考慮。4.滯納金的征收。雖然技術上稅務機關對于未清算的歷史稅負可以征收滯納金,但是以前針對QFII在轉讓A股是否征稅上沒有明確法規,在實務操作上地方稅務機關以前也未明確要求征稅,因此納稅人將有可能在滯納金方面向稅務機關進行申訴。行政罰款不應發生。5.稅收協定優惠。我們的理解是,稅務機關把QFII/RQFII作為稅收協定待遇的申請人具有可行性。鑒于所有的QFII/RQFII將會在短期收到繳稅事項通知書,我們建議納稅人應從以下方面做好準備:1.應就特殊目的審計報告的披露程度/格式及內容與主管稅務機關達成共識。2.在規定的時間內,對處置交易的細節進行摘錄并匯集整理,同時為加快與稅務機關協商的進度,應準備不同方案下的稅款的計算(例如:總額還是扣減損失后的凈額,評估的追溯補稅的年限,先進先出還是加權平均確定稅基,是否申請稅收協定待遇)。3.評估QFII/RQFII作為稅收協定待遇申請人可以享受的稅收協定待遇,確保已滿足享受具體協定待遇的資格要求,并準備所需表格及相關支持文件。4.若QFII/RQFII所在稅區與中國沒有適用的稅收協定待遇,考慮與相關政府機關進行協商,看看相關稅務機關是否愿意在“交易”的情況下,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通過“看穿”QFII/RQFII,接受其按照被的實際投資者所在國的稅收協定待遇進行申請。5.與稅務機關協商,確保不征或少征稅收滯納金。6.將最終稅負分配至QFII/RQFII所的客戶。解決上述遺留稅務風險將使QFII/RQFII清除歷史問題重新開始,并為未來的經營與擴張打下良好的基石。

(四)未來的挑戰

79號文和81號文僅規定了“暫時”的免稅,并且未明確免征期限。另外,其他稅收法律法規也并未對“暫時”免稅的期限做出明確規定。根據以前廢止“暫時”免稅規定的經驗,79號文規定“暫時免稅”一旦停止,只會影響未來的稅負,而不會追溯過往。盡管如此,為進一步整合中國與外國資本市場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作為滬港通和QFII/RQFII項目的總體目標,我們建議國家稅務總局應在某一時點確認免稅規定的永久性。此外,資本總額已達到5.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的中國債券市場,其不斷增長的收益已吸引了大量投資于中國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若79號文的免稅規定可明確同樣適用于債券,將會受到投資者的普遍歡迎。目前尚無中國稅務機關就外國投資者出售債券(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主動征收預提稅的報道,由于海外投資中國債券的稅務規定并不清楚,明確的文件出臺將會對推動外資進入債權市場起到積極作用。

三、展望未來

篇2

快速的成長和市場的變革推動了對國外投資和先進技術的需求的增加,以幫助中國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滿足其能源需求。工業部門是進行節能投資的一個特別有前途的領域,因為許多企業使用的設備和工藝還是幾十年前的老舊設備和工藝。新的建筑和設備對節能技術也是需要的。在中國做生意的障礙是很大的,但只要一個公司建立一個長期的業務發展戰略,障礙是可以克服的。有興趣的公司可對這些投資機會進行調查,手段當然很多,比如利用那些為在中國經商而建立的大量組織、服務機構,還可以從一些重大的事件入手調查。

市場狀況:市場的壓力、電力短缺、資金短缺以及環境的變壞已為外國公司帶來極大的商機,使他們有機會在節能技術方面來分享龐大的中國市場。

最初開始于1978年的市場改革,戲劇性的削弱了國家計劃在中國經濟中的作用。國有企業所占全國工作總產值由1980年的76%下降到1994年的34%,國家分配的商品由1979年的65種縮減為1995年的14種。在重工業和通訊以及運輸領域的價格控制作用已削弱。多數商品的價格由市場決定,盡管少數幾種關鍵項目,如谷類、棉花以及石油產品的價格仍在國家的控制之下。中國正通過降低進口關稅和配額,以及向完全自由兌換貨幣轉變,來努力與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準保持一致。

作為經濟改革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已停止向煤炭工業發放每年高達2.3億美元的補貼。煤炭價格1993年在許多地區開始急劇上漲,1994年價格下調后,仍繼續上漲。據政府報道,許多煤礦在1995年已開始盈利。另一方面,石油價格的改革在前進了兩步后又退回了一步。在宣布了幾條措施后,石油市場在1992年開始開放。1994年夏季,政府改變了方針,重新由中央統一管理價格和銷售渠道。1994年春季,為了防止社會不安定,政府逐步對居民用煤和用氣售價實行控制。電價仍是大幅度調節了的,在多數地區,電價現在比燃料價格上升得快。

通過改革,中國的經濟有了明顯的增長,國內生產總值以每年平均8-9%的速度連續增長。盡管80年代能源使用的增長速度只有經濟增長速度的一半,中國的主要燃料--煤炭的價格,從1978年到1995年仍翻了一番。1995年的原煤產量達12.8億噸。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含碳礦燃料的生產者和用戶。難怪現在存在嚴重的空氣污染和酸雨問題,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者。這些環境問題由于從生產、運輸到最終使用的整個能源系統的低效率而加劇。

此外,部分是因效率低,電力生產沒有跟上迅速發展的經濟的需要。經常性的電力短缺降低了生產率,并導致生活的不便。問題是如此普遍,以致許多地方報紙象預報天氣一樣發出計劃性的停電通知。電力部計劃從1995年至本世紀末到少增加200GW至300GW的裝機容量,即平均每年增加24GW。當然,中國無論是建造大型電站的能力還是資金,都不足以完成如此巨大的擴展。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中國政府急于想吸引國外資金用于電力領域投資。

當然,政府也很清楚節能在改善與能源相關的經濟和環境問題方面的潛力。早在1980年,國家便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來提高關鍵能耗工業的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提高所有工業用電機、風機以及泵類的能源使用效率。90年代,政府的目標已將節能投資的責任由公共領域轉向私人領域。國家計劃委員會的中國節能投資公司(CECIC)由大制造商轉化為一個出租協會。1993年,CECIC的貸款加上地方政府的資金補充,共有3億美元,每筆貸款需要企業提供投資的一部分。

篇3

要研究投資銀行,首先必須先了解一下資本市場,因為投資銀行是伴隨資本市場的產生而產生發展的,沒有資本市場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就不會又投資銀行業今天的輝煌。反過來理解,如果沒有廣大投資銀行家在資本市場上的精彩表演,國際資本市場也不會象今天這樣耀眼。

1.1資本市場的概念與分類

資本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與貨幣市場相對應的概念,資本市場著眼于從長期限上對融資活動進行劃分,它通常指的是由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種融資活動組成的市場。是提供一種有效地將資金從儲蓄者(同時又是證券持有者)手中轉移到投資者(即企業或政府部門,它們同時又是證券發行者)手中的市場機制。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市場的交易幾乎已經覆蓋了全部金融市場。

我們可以將資本市場進行分類。從宏觀上來分,資本市場可以分為儲蓄市場、證券市場(又可分為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長期信貸市場、保險市場、融資租賃市場、債券市場、其他金融衍生品種市場等。其中證券市場與債券市場又形成了資本市場的核心。

1.2資本市場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資本市場作為金融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經濟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2.1資本市場能夠有效地行使資源配置功能

資本市場的首要功能就是資源配置。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一般由四個部門組成,即企業、政府、家庭和國外部門。家庭部門一般來說是收支盈余部門,企業和政府一般是收支差額部門。盈余部門一般要將其剩余資金進行儲蓄,而收支差額部門要對盈余部門舉債,收支盈余部門將其剩余資金轉移到收支差額部門之中去(雷蒙得·W·戈德史密斯,1994)。在現代社會中,要完成這種轉化,曾經有過兩種基本的資源配置方式:即由計劃經濟性質決定的中央計劃配置方式和由市場經濟決定的資本市場配置方式。在發達市場經濟中,資本市場是長期資金的主要配置形式,并且實踐證明效率是比較高的。

1.2.2資本市場還起到資本資產風險定價的功能

資本資產風險定價功能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資本市場也正是在這一功能的基礎上來指導增量資本資源的積累與存量資本資源的調整。風險定價具體是指對風險資產的價格確定,它所反映的是資本資產所帶來的預期收益與風險之間的一種函數關系,這正是現代資本市場理論的核心問題。資本市場的風險定價功能在資本資源的積累和配置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1.2.3資本市場還為資本資產的流動提供服務

資本市場的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提供資本資產的流動。投資者在資本市場購買了金融工具以后,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這種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稱為資本市場的流動。流動性越高的資本市場,投資者的積極性就越高。流動性的高低,往往成為檢驗資本市場效率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

1.3資本市場的主體

資本市場的主體通常被稱為市場參與者,在發達的資本市場中,發行和購買金融工具的市場參與者一般包括居民家庭、企業、中央政府及其、地方政府以及境外投資者.境外投資者一般包括國際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亞洲發展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外國公司以及境外個人投資者。

參與資本市場的服務企業分為金融中介企業和非金融企業,其中金融中介機構在資本市場的所有參與者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他們一般主要提供以下傳統金融服務:

1.金融中介功能。發行各種金融工具;

2.客戶進行金融資產的交易;

3.自身進行金融資產交易,為其客戶設計新類型的金融資產并將其銷售給其他資本參與者;

4.投資咨詢服務;

5.資產管理服務。

1.4中國的資本市場

1.4.1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

中國的資本市場形成經歷了不太長的時間,作為其標志的中國證券市場是從1981年發行國庫券開始的。后來,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證券交易體系開始走向規范。1992年,成立了中國證監會和中國證券委員會,相繼頒布了一批證券業方面的法律法規.至此,中國資本市場才初具框架。

中國的證券市場體系經過了10年的風雨,在這10年中,中國的資本市場迅猛發展,為中國的改革和開放起到的關鍵的作用。從證券市場來看,1991年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僅有上市公司14家,市價總值109.19億元。而到了2000年12月,投資者開戶數目已經達到5800多萬戶,境內上市公司有1200多家,累計籌集資金將近5000億元。另外,中國證券市場股票市值已達到4.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從1991年的0.5%上升到51%。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亞洲甚至世界新興市場中最活躍的市場之一。

1.4.2中國資本市場的不足

與國際上先期工業化以及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市場發展相比較,中國現行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與問題。簡而言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資本市場總量規模偏小,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占全社會融資總量的大約1/10,而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國家的銀行償貸間接融資與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例大約為1:1。

另外,資本市場內在結構不盡合理。例如,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大部分市值是被不能流通的國家股、法人股而占據,國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的比例大約為50%、30%、20%。流動性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功能,大量的非流通股的存在,大大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流動和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

第三,中國資本市場的運行機制不夠健全,運行秩序不很規范。由于法律環境、制度、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中國的資本市場尤其證券市場發展一直處于不很規范的狀態,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缺陷導致了諸如虛假財務報表,虛假上市、基金黑幕、大戶操縱股價等一系列違規現象出現;由于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不夠,導致部分上市公司只注重籌資而淡化經營、出現了一批垃圾股。由于市場的退出機制不完善,致使市場投機氣氛強烈,市場價格嚴重背離公司股票價值的情況比比皆是。

雖然中國資本市場存在以上缺陷,但是這些問題總的來講是和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其他國家在發展初期或多或少都曾經出現過這些問題。中國的資本市場是發展中的資本市場,是新興的資本市場,其中蘊涵著巨大的潛能,充滿著活力和生機。

二投資銀行理論概述

在全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資本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參與者當中,投資銀行應當是最活躍、發展最迅速的。可以這樣講,沒有投資銀行的努力和創新就沒有國際資本市場今日的繁榮。

2.1投資銀行的定義

投資銀行這個名字其實名不副實,它主要從事同證券相關的業務但并不從事商業銀行業務。美國著名金融投資專家羅伯特·庫恩根據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和趨勢曾經對投資銀行下過如下四個定義:

(1)任何經營華爾街金融業務的銀行,都可以稱為投資銀行。這是對投資銀行的最廣義的定義,它不僅包括從事證券業務的金融機構,甚至還包括保險公司和不動產公司。

(2)只有經營一部分或全部資本市場業務的金融機構才是投資銀行。這是對投資銀行的第二廣義的定義。因此,證券包銷、公司資本金籌措、兼并與收購,咨詢服務、基金管理、風險投資及證券私募發行等都應當屬于投資銀行業務。而不動產經紀、保險、抵押等則不屬于投資銀行業務。

(3)更狹義的投資銀行業務的定義僅包括某些資本市場業務,例如證券包銷,兼并收購等,另外的資本市場業務,例如基金管理、風險投資、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工具的創新等則應該排除在外。

(4)最狹義也是最傳統的投資銀行的定義僅把在一級市場上承銷證券、募集資本和在二級市場上交易證券的金融機構當作是投資銀行。這一定義排除了當前世界各國投資銀行所現實經營著的許多業務,因而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國際投資銀行界普遍認為,以上第二個觀點最符合美國和現代世界投資銀行的現實狀況,目前是投資銀行的最佳定義。

2.2投資銀行業的發展簡史

在國際投資銀行發展歷史當中,英國和美國的投資銀行發展歷程是最具特點的,其他國家投資銀行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參照和模仿了它們模式,以下是歐美投資銀行業發展的簡單回顧。

2.2.1歐洲商人銀行的發展

投資銀行萌芽于歐洲,其雛形可以追溯到15世紀歐洲的商人銀行。早在商業銀行發展以前,一些歐洲商人就開始為他們自身和其他商人的短期債務進行融資,這一般是通過承兌貿易商人們的匯票對貿易商進行資金融通。由于這些金融業務是由商人提供的,因而這類銀行就被稱為商人銀行。

歐洲的工業革命,擴大了商人銀行的業務范圍,包括幫助公司籌集股本金,進行資產管理,協助公司融資,以及投資顧問等。20世紀以后,商人銀行業務中的證券承銷、證券自營、債券交易等業務的比重有所增大,而商人銀行積極參與證券市場業務還是近幾十年的事情。在歐洲的商人銀行業務中,英國是最發達的,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僅次于美國,另外德國、瑞士等國的商人銀行也比較發達。

2.2.2美國投資銀行的發展

美國的投資銀行業發展的歷程并不很長,但其發展的速度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近幾十年來,美國的投資銀行在全球一直處于霸主地位。研究全球的投資銀行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美國的投資銀行,美國的投資銀行業始于19世紀,但它真正連貫的歷史應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開始。

(1)《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以前的投資銀行。

1929年以前,美國政府規定發行新證券的公司必須有中介人,而銀行不能直接從事證券發行與承銷,這種業務只能通過銀行控股的證券業附屬機構來進行。這一時期,所有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都從事證券(主要是公司債券)業務,這一階段投資銀行的最大特點就是混業經營,投資銀行大多由商業銀行所控制。由于混業經營,商業銀行頻頻涉足于證券市場、參與證券投機,當時證券市場出現了大量違法行為例如:虛售(WashSales)、壟斷(Corners)、大進大出(Churning)、聯手操縱(Pools)等。這一切都為1929---1933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埋下了禍根。

1929年到1933年爆發了世界歷史上空前的經濟危機,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下跌了82.5%,從892億美元下跌到156億美元。美國的銀行界也受到了巨大沖擊,1930-1933年美國共有7763家銀行倒閉。

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著名的《格林斯一斯蒂格爾法》。金融業分業經營模式被用法律條文加以規范,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開始分業經營。許多大銀行將兩種業務分離開來,成立了專門的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例如,摩根銀行便分裂為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和J.P摩根。有些銀行則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經營方向。例如,花旗銀行和美洲銀行成為專門的商業銀行,而所羅門兄弟公司(SolomonBrother)、美里爾·林奇(MerrillLynch)和高盛(Gold-manSachs)等則選擇了投資銀行業務。

(2)70年資銀行業務的拓寬。

在《格林斯一斯蒂格爾法》頒布以后,美國的投資銀行業走上了平穩發展的道路。到1975年,美國政府取消了固定傭金制,各投資銀行為競爭需要紛紛向客戶提供傭金低廉的經紀人服務,并且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這些金融產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利率期貨與期權交易。這些交易工具為投資銀行抵御市場不確定性沖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投資銀行掌握了回避市場風險的新工具后,將其業務領域進一步拓寬,如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這種業務使得抵押保證證券市場迅速崛起。

(3)80年代以后美國投資銀行發展

80年代美國為了放松對市場和機構的管制,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規,如1980年頒布的《存款機構放松管制機構法》以及1989年頒布的《金融機構重組、復興和強化法》,1983年實施了"證券交易委員會415條款"(SECRule415),這些對投資銀行業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使美國投資銀行業在80--90年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產生了大量金融創新產品。8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結束后,美國的利率開始從歷史最高水平回落,大量的新發行股票與債券充斥市場,出現了不夠投資級的垃圾債券(JunkBond)。大量垃圾債券的發行給投資銀行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并影響了美國投資銀行的歷程。

隨著世界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后,尤其是到了90年代,國際上投資銀行業發生了許多變化。主要是國際型大型投資銀行機構規模越來越大、投資銀行重組大量出現、高科技發展帶來投資銀行業務的革命、創新業務大量涌現等等。

2.3投資銀行的內部環境

2.3.1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

從組織形態上來看,國際投資銀行一般由兩種形態:一種是合伙人制;另一種是股份公司制。其中絕大多數國際投資銀行采用的是后者。

投資銀行的合伙人制可以追溯到15世紀歐洲的承兌貿易商號。這些家族經營的企業一代一代的繼承,慢慢的由開始的獨資性質變為數個繼承人按份共有,成為合伙企業形式。早期的投資銀行都采用了合伙人制。在世界上,比利時、丹麥等國的投資銀行僅限于合伙人制,德國、荷蘭的法律雖允許股份制,但其投資銀行也只采用合伙人制。在美國的六大投資銀行中,只有高盛仍采用合伙人制。到現在高盛已經有將近200個合伙人。

19世紀50年代,歐美各資本主義國家公司立法開始興起,到20世紀50年代趨于完善。投資銀行以合伙人制向股份公司制組織形態過度。現代國際投資銀行普遍采用股份制。美林于1971年完成了全部改制過程,1986年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也由合伙人制改為股份制。在新加坡、巴西等國現在只允許投資銀行采用股份只形態,合伙制則被禁止。

2.3.2投資銀行的經營模式

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各國對兩者的處理也各不相同。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是分業經營模式,而德國則采用混業經營模式。

1933年通過的《格林斯一斯蒂格爾法》在法律上確定了美國分業經營的基本模式。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實行分業管理。保證了美國金融與經濟在相對穩定的條件下持續發展。二戰后,美國將其經濟與金融體制移植到了日本,1948年日本《證券交易法》規定銀行和信托機構不得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類業務應該由證券公司從事,日本的證券公司其實就是專業投資銀行。由于美國投資銀行業在全球的霸主地位,許多國家在制定投資銀行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上都沿用了美國模式。

混業經營在歐洲國家是比較多的,除德國以外,瑞士、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都采用了混業經營模式,又稱全能銀行制度(UniversalBankingSystem)。混業經營使得銀行能夠便利地進入各種金融市場,在這一點上混業有著分業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由于混業經營的風險較大,需要更加健全的銀行體制和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的支持。

2.4投資銀行業務

2.4.1投資銀行的傳統業務

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主要就是投資銀行協助企業、公司和個人客戶籌集資金,并且幫助客戶交易證券。

(1).證券承銷業務

證券承銷是投資銀行最原始的業務之一,最早的投資銀行的業務收益主要就來自與證券的承銷。在承銷的過程中,投資銀行起了極為關鍵的媒介作用。投資銀行承銷的證券范圍很廣,它不僅承銷本國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政府部門所發行的債券,各種企業所發行的債券和股票,外國政府與外國公司發行的證券,甚至還承銷國際金融機構,例如世界銀行、亞洲發展銀行等發行的證券。證券的承銷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投資銀行承銷證券由四種方式:(1)包銷。(2)投標方式。(3)盡力推銷。(4)贊助推銷。投資銀行的承銷收益主要來自差價或叫毛利差額(Grossspreed)和傭金(Commission)。

(2).證券交易

投資銀行參與二級市場證券交易主要有三個原因,同樣,他們在二級市場扮演著做市商、經紀商、交易商的角色:

第一,在完成證券承銷以后,投資銀行有義務為該證券創造一個流動性較強的二級市場,以保持該種證券的流動性和價格穩定。一般在證券上市以后,承銷商總是盡量使其市價穩定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就是投資銀行在二級市場上的做市商業務。

另外,投資銀行接受客戶委托,按照客戶的指令,促成客戶所希望的交易,并據此收取一定的傭金,這就是投資銀行的經紀收入。

第三,投資銀行本身擁有大量的資產,并接受客戶委托管理著大量的資產,只有通過選擇、買入和管理證券組合,投資銀行才能獲得證券投資收益。這就是自營和資產管理業務。另外,投資銀行還在二級市場進行風險套利、無風險套利等業務活動。

(3).兼并收購業務

投資銀行所支持的收購兼并活動,在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上都是最富有戲劇性,最引人入勝的。投資銀行在收購和兼并的過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它不僅為獵手公司服務,也在為獵物公司服務:

首先,投資銀行替獵手公司服務。替其物色收購對象,并加以分析。并且提出收購建議.提出令獵物公司的董事或大股東滿意的收購條款和一個令人信服的收購財務計劃,幫助獵手公司進行財務安排,以促成交易的完成。

投資銀行同樣也為獵物公司服務:判斷獵手公司的收購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如果對方是敵意收購,則與獵物公司制定出防范被收購的策略,如果判斷對方是非敵意收購,那么投資銀行便以獵物公司的立場向獵手公司提出收購建議,并向獵物公司提出收購建議是否公平與合理及應否接納對方建議的意見。

2.4.2投資銀行的創新業務與延伸業務

隨著投資銀行競爭的逐漸加大,僅靠傳統業務已經很難維持投資銀行迅猛發展的需要,投資銀行作為最活躍的金融部門,從70年代以來不斷開拓創新業務,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既活躍了資本市場,增加了投資者的投資選擇,也為自己賺了巨額收益。

(1).財務顧問

財務顧問就是投資銀行作為客戶的金融顧問或經營管理顧問提供咨詢,策劃或運作,一般可分為三類:其一是按照公司、個人或政府的要求,對某個行業、某種產品、某種證券或某個市場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提出較為全面的、長期的決策參考資料。其二是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發生突變,使某些公司、企業遇到困難時,投資銀行往往主動地或被邀請向有關公司、企業出謀劃策,提出應變措施,諸如重新制定發展戰略、重建財務制度、出售轉讓子公司等,化解這些公司、企業在突變事件中帶來的壓力與困難。其三是在公司兼并和收購的過程中,投資銀行作為,幫助咨詢,策劃直到參與實際運作。從目前情況看,投資銀行在第三類業務中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2).項目融資

項目融資是以項目的財產權益作借款保證責任的一種融資方式.從理論上講,項目融資的貸款方主要看融資項目有無償債能力,評估和保證的范圍以項目為限。因此,一旦貸款發生風險,貸款方只能以項目的財產或收益作為追索的對象,不涉及其他財產和收益即要求項目公司、項目公司的股東或第三方(包括供應商、項目產品的購買者、政府機構等)做出某種保證或承諾,但這種保證和承諾僅僅停留在投資者將不會放棄投資項目,承諾某種支持或保證項目的收益的層次上。貸款方并不要求借款人提供金融機構提供的還款保證,更無須出具政府擔保。借款方將項目資產和收益均抵押給貸款方。

由于項目融資無金融機構擔保,也無政府擔保,全靠項目投資者的信用和項目本身的前景,這樣,僅從市場角度看起來不錯的項目還遠遠不夠,還必須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投資銀行的介入將有利于增加項目的可靠性,有利于爭取到信用級別較高的投資者參加。運用項目融資的方式要訂立一套嚴謹的合同來轉移和分散風險,投資銀行有各種專業人才,通曉項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規和各種慣例,能夠盡力維護合同雙方的利益,使合同得以順利執行。投資銀行還可以運用自己的各種渠道,為項目尋找合適的貸款人,也能為貸款方找到好項目。

(3).基金管理

投資基金是一種由眾多不確定的投資者將不同的出資份額匯集起來,交由專業投資機構進行操作,所得收益由投資者按出資比例分享的投資工具。投資基金實行的是一種集合投資制度,集資的主要方式是向投資者發行股票或受益券,從而將分散的小額資金匯集為一較大的基金,然后加以投資運作。投資基金是一種復雜的投資制度。它強調分權,制衡。由于認購和贖回機制不同,投資基金分為封閉式與開放式兩大類。投資基金是發達國家投資者常用的投資方式,投資銀行作為發起人或基金經理人活躍在此領域。

(4).資產證券化

1970年由美國政府國民抵押協會擔保發行的第一批公開交易的住宅抵押貸款債券可視為資產證券化的先驅。進入90年代以后,資產證券化開始從美國向世界擴張,從國內資金市場向國際資金市場延伸,由在岸市場向離岸市場擴展。所謂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進而轉換成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證券的過程。

資產證券化是一種與企業發行股票、債券籌資步同的新型融資方式。傳統的證券融資方式是企業以自身產權為清償基礎,企業對債券本息及股票權益的償付以公司全部法定財產為界。資產證券化雖然也采取證券的形式,但證券的發行依據不是公司全部法定財產而是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某一部分資產,證券權益的償還不是以公司財產為基礎,而是僅以被證券化的資產為限。資產證券的購買者與持有人在證券到期時可獲得本金和利息的償付,證券償付資金來源于擔保資產所創造的現金流量。如果擔保資產違約拒付,資產證券的清償也僅限于被證券化資產的數額,而金融資產的發起人或購買者無超過該資產限額的清償義務。

(5).證券網上交易

隨著INTERNET的普及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在線經紀和網上交易給傳統的證券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沖擊,證券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與挑戰.有報告預測網上證券交易商的資產從1999到2003年將增長7倍以上,從4150億美元到30000億美元。許多大型國際投資銀行紛紛進入證券網上交易領域,并且出現了專門經營網上交易的經紀商。

(6)風險投資(創業投資)

風險投資(VentureCapital),也稱創業投資,是由職業投資人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中的一種股權資本;風險投資是由專業投資機構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通過科學評估和嚴格篩選,向有潛在發展前景的新創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項目、產品注入資本,并運用科學管理方式增加風險資本的附加值。

篇4

關鍵詞:風險投資;風險投資主體;風險投資資本

0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風險投資成為推動我國的科研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科技企業成長發展的重要因素。風險投資實質上是一種高科技與金融相結合,將資金投入風險極大的高新技術開發生產中,從而使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商品的新型投資機制。它也是高新技術產業化過程中的一個資金有效使用的支持系統,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風險投資。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風險投資這方面做得很不夠,我國風險投資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對高新技術產業有效的運作,使高新技術產業大規模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許多方面還需完善。本文主要對我國目前風險投資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1風險投資的涵義

風險投資(Venturecapital),又被譯為創業投資。根據美國全面風險投資協會的定義,風險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有具大競爭潛力的企業中的一種權益資本;根據歐洲風險投資協會的定義,風險投資是一種由專門的投資公司向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成長型、擴張型或重組型的未上市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并輔之以管理參與的投資行為;聯合國經濟和發展組織24個工業發達國家在1983年召開的第二次投資方式研討會上認為,凡是以高科技與知識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的創新產品或服務的投資,都可視為風險投資;我國《關于盡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中認為,風險投資是一種把資金投向蘊藏著失敗危險的高科技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領域,旨在促進高科技成果盡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資本收益的投資行為。

簡單的說,風險投資是指由風險投資者提供風險資本,風險投資公司以風險企業為投資對象進行投資、管理、運作的一種融資過程與方式。風險投資是高科技產業的助推劑,它在高科技產業化的關鍵時刻切入,填補了高科技產業化過程中,研究與開發階段的政府撥款或企業(個人)自籌與工業化大生產階段的銀行貸款之間的空白,使高科技產業化的各個環節由于有了資金的承諾而成為可能,在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風險投資自產生開始就與高新技術企業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是源于彼此的內在需要、符合兩者本質特性的自然結合,也正是這種互利的融合決定了兩者之間的作用關系不僅僅是單向的,而是一種雙贏的關系[1]。所以完善和發展我國風險投資非常重要。

2目前我國風險投資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風險投資業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才發展起來的。1985年9月,第一家專營風險投資的全國性金融機構——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中創公司)成立;截至2007年底,全國從事風險投資的機構已超過400家。在中國的風險投資機構管理的風險資本總量超過1205.85億元,在風險投資方面,2007年風險投資總額達398.04億元以上,風險投資項目數也高達741個項目,平均每家風險投資機構管理的資本額達到8.492億元。顯然,我國的風險投資事業發展是比較快的,它在促進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創立和成長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我國的風險投資業僅經歷了較短的發展歷史,至今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現有規模的風險資本還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還無法獨立支撐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風險投資在我國現階段還存在大量的問題,阻滯了其在我國更快速的發展。目前我國的風險投資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2.1風險投資資本總量不足,缺乏合格的風險投資主體

從整體上看,現有規模的風險投資資本還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目前,我國風險投資資本的主要來源是財政科技撥款和銀行科技開發貸款,風險投資資本的融資渠道狹窄。并且我國目前的發展模式為“政府主導型”,以財政撥款和銀行科技開發貸款為主體的風險資本規模小,同時政府為主要出資方,造成投資主體單一,影響投資效益。加之,風險投資周期長,風險高,政府的財政資金不適合風險投資市場本性[2]。從已經建立的風險投資機構的資金來源看,除外資投資基金外,絕大部分是由政府或金融機構出資的,私人、民間資本幾乎沒有,融資渠道狹窄,風險投資資本總量嚴重不足。

2.2風險資本退出缺乏有效渠道

風險投資的活力就是資金的循環流動,其核心機制就是退出機制。沒有便捷的退出渠道,風險投資就無法達到資本增值和良性循環,也無法吸引風險投資人進入風險投資領域。風險資本的“退出渠道”或退出機制尚未解決,沒有發達的風險投資制度,就不能在風險資本與高新技術企業之間搭建出通道[3]。風險投資的退出渠道一般有5種:企業上市、收購兼并、股份回購、股份轉賣、虧損清算。在我國的風險投資業中,缺乏合理的投資回收渠道,雖然我國創業板已于2009年10月30日隆重登場,但是對于規范創業板的操作尚在逐步完善中。

2.3有關風險投資的法律法規滯后不健全

近年來我國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不少扶持高科技企業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稅收優惠、人才優惠、信貸優惠等等,但是對于投資于高科技企業的風險投資者和風險投資管理企業的扶持政策卻很少,相關的風險投資產業法如《風險投資法》、《風險投資基金法》等一直未出臺[4]。在市場進入、稅收優惠、投融資管理等方面沒有對風險投資的扶持性政策法規。

2.險投資中介機構的發展滯后

目前在我國,風險資本市場所需的特殊中介服務機構如行業協會、標準認證機構、知識產權評估機構等還比較缺乏,投資中介機構的人員素質和信用體系的不完善也成為中介機構發展的巨大障礙。某些中介機構缺乏職業約束機制及職業道德規范,存在為金錢驅動而提供虛假評估報告的現象,使某些中介機構的可信度、可利用度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風險資本家往往要做很多自己專業以外的事,降低了風險投資的效率。而且,中介機構發展的停滯不前,中介服務不規范等問題造成資本和項目雙方信息交流方面的不充分,這種信息不對稱形成許多錯誤的隱藏,導致風險投資企業戰略性的市場決策錯誤,嚴重地妨礙我國風險投資市場的發展。

2.5風險投資人才極度缺乏

從事風險投資事業的人才,不僅需要掌握金融領域內的相關知識、而且還應當熟悉高新技術產業的相關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對風險投資進行正確的評估和操作,降低投資失敗的風險。目前國內風險投資多數還停留在學術論壇和理論研究層次上,在實際操作上真正懂得風險投資的人才還不多,大部分投資人才都來自于政府、民營企業、上市公司等部門,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多數缺乏專業知識和從業經驗,局限性較大。

3促進我國風險投資發展的策略

針對我國在進行風險投資的過程中存在的以上問題,提出如下的發展策略:

3.1拓寬資金來源,實行風險投資主體多元化

我國應拓寬資金來源,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政府應逐漸淡出投資人的角色,鼓勵更多的民營和個人資本參與到投資中,以規范市場運作[5]。除了借鑒國外發展產業風險投資的經驗,在控制金融風險的前提下,使從事養老基金、保險基金、住房基金等民間資本的這些機構投資者以及一些具有良好市場業績的上市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來介入風險投資領域,將為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直接融資來源與渠道,促進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把民間資本引入高新技術風險投資領域,通過資本與技術的結合,讓資本最大增值[6]。還有從國際經驗來看,外國風險資本的介入也是發展本國風險投資的重要依托。我國應減少對風險投資限制、制定健全有關風險投資政策,并提高它們的透明度,促進外國風險資本關注,吸引外國風險投資資本,使其更加支持中國高技術企業的發展,也是我國風險投資拓寬資金來源發展的重要渠道。

3.2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

由于風險資本存在著周期性特征,因此能否有效地兌現資本收益,即將其所投的資金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即變現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了促進風險資本的順利循環以及增量風險資本的進入,就必須考慮建立起有效的風險資本退出機制。我國風險投資最現實可能的退出方式為企業購并,其他幾種較為現實可能的退出方式依次為創業板交易、風險企業回購和買殼上市[7]。我國處于創業板市場運行的初步階段,創業板的作用就是為成長性高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鏈條的中間環節,所以既要從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實際出發規范和完善創業板,也要積極發展和利用風險資本的其他退出途徑。

3.3優化風險投資的投資環境,加快制定有關風險投資的法令法規

建立規范風險投資運營機制的法律制度,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表明,立法和監督是促進風險投資健康發展的保障。風險投資是為風險企業提供創業資本,通過管理上的參與將科技成果“孵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特殊投資,它不同于任何形式的傳統投資。風險投資是一種法制化的市場行為,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因此,嚴格規范風險投資的運營機制,是保證我國風險投資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與之相適應我們需要盡快制定相應的法規和管理辦法,完善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諸如《專利法》、《技術合同法》等,給風險創業者的專利權、專有權、創新權等以特定的保護,采取稅收優惠計劃,降低風險資本的獲得成本,提高風險投資的平均收益率水平。

3.4加快風險投資中介機構及項目評估機構的發展

風險投資中介機構是運用各種金融工具為籌集者和投資者服務的專業性機構,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投資顧問、資信評估機構、技術信息咨詢機構、專業市場調查機構等專業機構。建立具有高度權威性的投資項目評估專門機構,由有經驗的評估專家對風險投資項目經行評估等專業服務,以指導投資者進行有效的投資。另外,還需提高中介機構的信用和中介機構的人員素質,并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風險投資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以提高整個風險投資市場體系的運作效率,為風險投資公司提供規范有效的中介服務,使風險投資公司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促進我國風險投資更快的發展。

3.5培養高素質風險投資人才

在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和發育過程中,人才是關鍵的因素,應加快培養高素質風險投資專業人才,加快對現有風險投資機構從業人員的培養,還可以利用國際合作和交流,吸引海外人才。我們應該努力培養一支懂技術、會管理、熟悉金融與財務的風險投資家隊伍,不僅依賴于其自身獨特的素質和專長,還要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防范其道德風險。推動企業家和風險投資家盡最大努力去經營企業,實現人力資本的價值[8],創造“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可采取給予風險投資人才工資、福利、獎金、股權、期權和收入提成制度等,激發風險投資人才隊伍的快速發展。超級秘書網

4結束語

總之,風險投資由于其在推動科技產業化,促進經濟增長方面作用巨大,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日益緊密結合,風險投資也越來越顯著地發揮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我們應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盡快完善法律、法規及制度建設,采取政策鼓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開拓風險投資資本來源,引進風險投資人才,提供最佳退出渠道及加強風險投資機制建設等措施,積極促進我國風險投資業的健康發展,使風險投資更快的推動我國的科研成果商品化、技術產業化和高科技企業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萬平,朱江.風險投資與高新技術產業的融合效應探究[J].會計之友,2009,(8):37-38.

[2]呂留偉.我國風險投資發展現狀趨勢及發達國家經驗借鑒[J].商情,2009,(15):109.

[3]周麗聰.淺析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與風險投資[J].中國商貿,2009,(8):102-103.

[4]郭明偉.利用民間資本發展我國風險投資的策略[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8):16-19.

[5]韓慧.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風險投資行業綜述[J].中國風險投資,2009,(6):70-81.

[6]吳春浩.把民間資本引入風險投資領域[J].群眾,2009,(8):40-41.

篇5

關鍵詞:價值投資;安全邊際;金融市場理論

一、價值投資策略的產生和發展

美國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衛·多德在1934年出版了《證券分析》一書,證券市場價值投資理論及策略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該理論的基本假設是:盡管證券的價格波動很大,其內在價值穩定且可測量。短期內證券市場價格會經常偏離其內在價值,但市場存在自我糾偏的機制,長期來看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趨同。價值投資的精髓是在市場價格明顯低于內在價值時買人證券,在顯著高出時賣出。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間的差額——安全邊際越大.投資風險就越小。預期收益就越高。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出發,通過分析資產價值、盈利價值和成長性價值來計算投資對象的內在價值。關于備受爭議的公司成長性價值,格雷厄姆指出,唯一能給投資者帶來利潤的成長是那些資本回報超過資本成本的增長,只有具備經濟特許權(企業受壁壘保護,對手難以進人該行業)的成長性才是有價值的。格雷厄姆投資思想是價值投資理念的啟蒙和經典,其實質便是選擇買人被市場一定程度低估的股票并且在其被高估時賣出。

《證券分析》出版之際,正值1929年-1933年美國股災結束,華爾街處于歷史性的熊市,市場中充斥著股價跌破凈資產的股票,是價值投資的大好時機。此時,通過大量收集上市公司財務數據,格累厄姆及其追隨者找到無數符合價值投資理念的股票,并在隨后的反彈行情中獲得巨額收益。但是此后數十年,隨著公司財務信息日益透明,投資者素質提升,想在美國證券市場找到被嚴重低估的優質股票已經日趨困難。到20世紀70年代大牛市中,市場中已很難找到傳統價值型股票,格雷厄姆本人也宣稱隨著市場越來越有效,投資者運用傳統的價值投資策略很難再獲得超額利潤。然而此時及以后的數十年間,沃倫·巴菲特等價值投資者繼承和發展了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并創造出一系列極其成功的投資記錄。巴菲特認為選擇股票的本質是選擇上市公司。他的投資策略便是以合適的價格購入具備持續競爭優勢的超級明星企業股票并長期集中持有。在權益證券評估方法上,只認可現金流量貼現模型,即任何證券的內在價值取決于其未來現金流量以適當貼現率貼現的現值之和。

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發展,雖然價值投資方法的本質依然是通過判定證券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的偏離而尋求投資機會,但具體的投資策略卻有著極大發展并各有特點。證券的基本面分析成為了價值投資方法的核心。由此逐步形成了從宏觀經濟、行業研究到公司分析和證券定價的三步定價法。從過去僅僅側重于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到關注報表數據之外的因素(如品牌、技術領先程度和管理層品質等);從過去地關注上市公司歷史和現狀分析,發展到現在兼顧公司未來成長性分析;指標分析上亦從側重于市凈率和分紅派息,到現在對一攬子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市盈率、價格銷售額比率和經營性現金流量等)。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方法逐步得到優化,內在價值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地得以擴大,分門別類的價值投資也有著以下共同特征:(1)安全邊際的留存,使得買入的股票相對比較便宜,市盈率、市凈率等指標值相對較低,因此在熊市中操作較多,在股市泡沫中操作較少;(2)更傾向于中長期投資,對于證券市場的短期波動相對不敏感;(3)投資組合相對集中;(4)更適用于相對成熟的證券市場。

二、金融市場理論對價值投資策略的解釋及爭議

金融市場在整個20世紀有著長足的發展,分門別類的金融理論和投資策略亦層出不窮,各有發展。時至今日。證券市場的主流投資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基本面分析理論的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基于空中樓閣理論的技術分析和基于有效市場假設的指數化投資。而行為金融學自20世紀80年代誕生起便逐步異軍突起,成為極具發展前景的新興金融理論。

成長投資和價值投資同屬于基本分析范疇,二者都強調嚴謹的獨立分析,在理論的內在邏輯上趨于一致,但實際投資風格差別較大甚至完全相反。前者看重企業的發展潛力,認為股票價格不斷上漲的動力來自于企業持續快速發展,盈利高速增長,當前股價的高低并不是考慮的第一要素,所選擇股票往往市盈率較高。在成長投資者看來,價值投資利用市場波動在安全邊際下購入股票。P/E、P/BV和P/S等指標值較低,風險固然相對較小,但投資風格顯得保守單一,得不到高增長企業帶來的超額回報。從美國股市運行的實證分析結果來看,在過去的25年間,價值投資和成長性投資各有其風行周期,呈現周期輪動的態勢,各自在其風行周期中的表現均好過對方,但從長期回報來看。價值投資收益要明顯高于成長投資,而收益波動卻小于對方。

相對于基本面分析理論,空中樓閣理論認為證券的價格波動是由大眾心理預期的變化所決定,聰明的投資者所要做的僅僅是購入大眾認定可以漲價的股票,并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即可。在此理論依據下,技術分析方法僅從證券的市場行為來分析證券價格的未來變化。技術分析師認為價格變動受長期趨勢影響,對新信息并不是立即做出精確的反應,而是逐漸反應,因此投資者只需計算未來的趨勢,沒有必要進行基本面分析和價值投資分析。但大多數對歐美證券市場弱有效性的檢驗結果證實,證券價格并不按照一定趨勢變動,技術分析的前提假定條件難以成立。

基于有效市場假設的現資理論認為,在所謂的半強式有效市場中,證券市場價格能夠迅速反映公開市場已有的全部信息,因此價值投資分析不能為投資者帶來超越市場的額外收益。然而在歐美市場上的大量實證研究并不能證明證券市場完全有效,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非有效性證據,包括風險溢價的時間序列相關性、市盈率效應、賬面價值/市場價值比率和日歷效應等。同時沃倫·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價值投資群體的長期超額業績回報也從實踐上對半強式有效市場進行了極其有力的反駁。

在統計分析實證研究對現資理論提出挑戰的同時,行為金融學理論于20世紀80年代誕生。該理論以心理學對人類決策心理的研究成果為依據,以人們的實際決策心理為出發點,研究投資者非理性決策對證券價格變化的影響。行為金融學認為,投資者并非如有效市場理論假設的那樣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有一種偏差會使人們更注重最近的消息,存在著“過度反應”,從而導致證券價格的非理性波動,證券價格偏離價值是不可避免的,投資者身上出現的類似認知偏差還有:過度自信,反應不足和損失厭惡等等。這個發現驗證了價值投資理論的前提假設:從短期來看,市場只是一個投票機,股票價格不僅決定于基本面因素,還受影響于投資大眾的心理認知偏差。證

券價格的非理性波動,使得價值投資策略利用市場波動尋求套利成為可能。來自基本面的邏輯因素決定了股票的內在價值,而心理因素則影響其短期的市場價格。

三、價值投資策略的實踐效應

價值投資方法所具有的科學性和穩健性使其逐漸成為歐美成熟證券市場的主流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美國華爾街90%的證券分析師都聲稱自己是基本面分析者。隨著證券分析業的不斷發展和走向成熟,歐美證券市場上越來越難以發現內在價值被明顯低估的股票,特別是在幾波大牛市中,市場中多數股票都被嚴重高估,此時價值投資者只能選擇有所不為。難以分享證券市場空中樓閣所帶來的超額投機收益。當證券價格普遍達到甚至超越其內在價值,股市若長期處于高漲狀態,堅持價值投資策略的機會成本也較大。

另外,在買人證券之前的價值評估環節中,由于上市公司信息來源有限,信息可信度有時也不高,已有信息中,無形資產等項目的價值也難以確定,由此造成其資產價值難以判斷;另一方面,企業未來的盈利和增長更是不易預測,很多復雜和隨機的因素都會導致原先的預測結果和實際值相差極大,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價值投資者雖然在單個股票上所花工作量巨大,精確度卻未見有多高,因此,保留足夠的安全邊際在抵消風險和獲得盈利上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如此一來,一些未來成長性極佳上市公司便很容易被忽略掉。一些能力和精力均有限的投資者往往只能選擇那些低市盈率和市凈率的股票,近似達到和實現價值投資的效果。彼得·林奇曾將利潤增長率指標結合考慮,提供一個新的價值指標公式:K=增長率/市盈率,K值愈大,投資回報愈大,這樣能夠兼顧分享到成長型公司的業績回報。

來自歐美、日本以及新興證券市場的實證研究表明,從長期來看,堅持價值投資方法是能夠獲得超額收益的[(JosefLakonishok和AndreiShileifer(1994);Fama和French(1997);Hart和Slagter(2001);Chan,Hamao和Lakonishok(1991)]。我國學者對于內地A股市場的實證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郝愛民,2006)。價值投資的業績不僅超越純粹的技術分析投資,也明顯超越了成長投資和指數化投資。與此同時,其遭遇風險而損失的可能性卻小于成長投資,穩健性更是明顯好于對方,尤其是在熊市中,價值型投資組合能夠表現出更強的抗跌性。

篇6

一、FDI與市場結構相互影響的理論回顧

(一)市場結構的決定理論

在產業經濟理論中,一般將市場結構的決定因素概括為:規模經濟、產品差異、進入壁壘、企業合并和市場集中度、政府政策等(楊沐,1989)。貝恩是產業組織理論的先驅者之一,1959年,他最早系統化地提出了進入壁壘的概念,并將進入壁壘的形式概括為三大類:絕對成本優勢、產品差異優勢、規模經濟優勢(Bain,1956)。斯蒂格勒認為,進入壁壘就是指在每一產量或部分產量中,必須由尋求進入的廠商承受而已有廠商不必承擔的生產成本。即已有廠商相對于新進入廠商所擁有的優勢(如在市場需求、成本條件等方面)就是進入壁壘的表現形式,且是已有廠商擁有長期壟斷性收益的基礎。所以,如果沒有這種市場條件的不對稱,已有廠商和新進入廠商所面臨的需求和經營成本都相同,那么就也就不會存在行業的進入壁壘(Stigler,1968)。

德姆賽茲則將進入壁壘的存在與政府的行為、勢力相聯系。他認為,結果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的政府對自由市場經濟的任何限制都會產生進入壁壘,或換句話說,凡不是由市場自然產生的政府限制活動所造成的經營成本的額外增加,就表明存在進入壁壘(Demsets,1982)。德姆賽茲還提出“所有權進入壁壘”的概念。按照這一概念,只要產權存在,壁壘就存在,壁壘的撤除有可能損害原有廠商,而這一損害并不是天然正當的,德姆賽茲認為“所有權進入壁壘”不是保護原有廠商,就是保護新進入廠商,問題不在于是否應該有這種保護,而在于以總效率提高為標準,判斷給予哪一方以什么樣的保護。以泰勒爾《產業組織理論》教科書的出版為標志,產業組織理論在方法上引入了博弈論(Tirole,1988)。新產業組織理論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博弈論,尤其是非合作博弈在經濟學中的應用。作為以相互獨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個體間競爭和沖突為基本分析對象的數學理論,博弈論為研究廠商的市場行為提供了良好的模型背景,特別對寡占行業尤為合適。近年來,博弈論模型已幾乎觸及到了市場研究的各個方面,如市場卡特爾和價格聯盟、價格歧視、一體比、產品差異、不完全信息、技術創新競爭和市場出清機制等,并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二)FDI與市場結構相互關系

隨著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FDI的發展,產業組織理論的應用研究領域更加廣泛。以產業組織理論為指導,探索FDI和市場結構相互關系的研究逐漸增加,相關研究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FDI與市場集中。普遍的實證研究發現,國外直接投資進入與東道國的目標產業市場集中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關系。在發展中國家這種跡象更為明顯。從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比較看,在同樣的FDI進入下,發達國家市場集中度要略弱于發展中國家(張紀康,1998)。

2.直接投資與進入壁壘。進入壁壘在產業組織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FDI的進入壁壘方面研究還比較新。鄧寧(J.Dunning)1975年首先將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進入效應分成了兩個部分:直接投資進入對廠商數量、規模格局、進入壁壘的影響;進入之后導致的國際競爭對手的反應(包括在母國市場的反饋效應和東道國的前饋效應)。1993年,鄧寧就直接投資與進入壁壘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等問題進行了總結和歸納。

3.伴隨FDI的市場結構跨國傳導。凱夫斯認為,由于投資國與東道國通過投資而建立起來的雙邊相互依賴使投資國的寡頭市場結構有向東道國傳導的趨勢(Caves,1974)。即高度集中市場中寡頭間的相互依賴格局隨著寡頭們向相同行業對外直接投資而跨越了國界。

4.FDI進入后的東道國市場結構變遷。弗農按照其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提出了一個直接投資在東道國的產業市場結構動態轉換模型(Vernon,1977)。即跨國公司進入東道國后憑借各種優勢建立起來的最初壟斷地位,將隨著跟隨者的進入(包括其他國外廠商及較晚進入的當地廠商)而會轉為寡頭壟斷或競爭;然后再隨著當地廠商的工藝模仿、走向成熟而使東道國市場最后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格局。

5.直接投資進入的階段特征及其對東道國市場結構的影響。東道國產業市場結構的變化,在有國外直接投資的情況下主要取決于外資進入的方式和東道國原有的產業市場結構。外資進入方式包括新建投資或兼并收購進入、初次進入或第二階段進入。就初次進入而言,弗農認為,東道國原有廠商的市場份額將隨著來自國外的進入發生而下降,但勞爾卻有不盡相同的觀點。勞爾認為,跨國公司的進入,不管是初次進入還是第二階段進入,都將因其擁有的更大規模、資本密集程度更高的技術、工藝、更多樣化的產品及在融資、技術、營銷等方面的優勢使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市場占更高份額的可能性更大(Lall,1979)。

二、FDI對中國市場結構的影響

貝爾曼和鄧寧等列舉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四種目的:尋求自然資源、占領當地市場、尋求經營的高效率、競爭策略的考慮(Behrman,1972;Dunning,1993)。引進外資是中國開放經濟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一國能否有效引進外資,除了取決于該國的政局穩定程度、資源豐裕程度、勞動力價格、市場規模等因素之外,東道國市場結構的影響不可低估。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壟斷為特征的FDI進入必然對我國相關行業的市場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一)FDI對規模經濟的影響

達到有效的規模經濟所要求的水平會推動市場集中,政策決策者的目標是既要利用規模經濟,又要保持市場的充分競爭。

在市場需求規模不變的情況下,隨著FDI的進入,行業內在位企業數量增加,平均的企業規模就有下降的可能。

然而,市場開放除了帶來外來的直接投資之外,也帶來了更新的技術和更大的市場需求。更新的技術使生產可能性曲線有了外移的可能、更大的需求則從需求方面為擴大規模提供了條件。因此,FDI對國內規模經濟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

關于FDI對規模經濟影響的典型案例是汽車產業。據有關資料,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國內汽車制造企業達200多家,平均生產規模為二百多輛/年,最小企業的僅為年產十多輛,規模經濟效應根本無法體現。隨著德國大眾、美國通用等跨國公司的進入,中國的汽車制造業發生了本質性變化。經過一段時期的競爭,國內汽車制造業優勝劣汰,存活企業的生產規模普遍擴大。如美國通用在上海的投資10多億美元生產別克轎車,年設計生產能力15萬輛,基本接近了最小有效規模。

(二)FDI對市場集中度的影響

改革開放初期,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方式主要是新建投資。由于我國的經濟結構完整、部門比較齊全,FDI進入之初一般都會使國內市場集中度降低,從而促進市場競爭。

同時,在我國有兩種情況導致跨國公司在華新建投資提高了市場集中度:一是跨國公司的產量超過國內廠商所生產的數量,二是因為跨國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在國內是全新的產品。其中,后者更加普遍。以計算機產業為例,90年代初國內廠商還無力進行自主開發,結果國外產品迅速搶占了我國計算機市場,跨國公司大有壟斷我國計算機市場的趨勢。這種狀況直到90年代中后期國內聯想等廠商引進和自主開發之后才開始改觀。另外,我國的汽車工業也是一個典型的幼稚行業,FDI所帶來的產品一般都是國內空白的產品,如80年代德國大眾進入我國汽車市場之時,基本上壟斷了我國的中檔轎車市場,90年代末,三資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約占整個行業的65%,創造的利潤占整個汽車行業的80%以上(王洛林,2000)。

90年代中期以后,跨國公司以并購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的案例增加,而且跨國公司把目標主要集中在處于困境中的國有企業。在外資并購過程中,這些企業大量讓渡股權,低價甚至無償出讓品牌、商業信譽、原材料、供貨渠道、產品銷售網絡等無形資產,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資的進入門坎,在極短的時間內在同行業的國內其他企業面前樹起了競爭巨人。如柯達進入中國市場時,對我國除樂凱之外的感光材料實行了全行業的兼并,從而很快占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而且我國政府承諾在4年內不批準其他國外廠商在中國的投資。柯達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大幅度提高,1998年達到了37.4%,超過了富士(25.6%),整個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也隨之提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FDI對東道國市場集中度的影響還取決于一系列因素:跨國公司在當地的規模以及持續增長的能力、跨國公司的市場績效以及對當地廠商長期的生存競爭能力的影響、是否有更多的FDI或貿易品的進入、東道國本地廠商對FDI的反應以及本地廠商的技術開發和模仿學習的能力、東道國市場其他競爭者的數量和規模。

由于中國市場的特殊重要性,往往是一家跨國公司來華投資之后,其他跨國公司也會采取跟進策略。因此,只要政府沒有賦予跨國公司獨占權,單一的跨國公司不可能長期控制我國的某一行業或產品的市場。如通訊行業,國際著名程控交換機廠商紛紛加盟中國市場的競爭,如AT&T、愛立信、北方電信、西門子、NEC、三星、阿爾卡特、諾基亞等國外廠商都在中國搶占灘頭陣地,到1995年底這些企業的年生產能力占到了全國程控交換機生產能力的70%,市場占有率達到了90%以上。跨國公司在我國市場上競爭的同時,民族企業奮力抗爭,積極利用跨國公司之間殘酷競爭所產生的技術外溢效應,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國的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在程控交換機行業,國內技術最早實現突破,發展最為成熟。大唐、華為、金鵬、中興、巨龍等公司具備了一定的自主開發能力,不斷推出新產品。1998年以后,國內廠商不斷從國外廠商手中攻城掠地,市場份額開始大幅提高,國外廠商壟斷我國程控交換機市場的局面開始被突破。

在跨國公司剛剛開始進入,我國一個行業中只有一兩家跨國投資企業時,的確存在跨國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很高的問題。例如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在較長時間內幾乎是我國中檔轎車的唯一生產企業,產品價格也處于相對高位,但是隨著眾多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它們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一汽捷達、二汽富康都與上海桑塔納展開競爭,桑塔納的市場占有率開始下降。

從彩電業看,在大屏幕彩電上國外品牌市場占有率曾經達到60%以上。但是,以長虹為首的國內彩電廠商不斷提高技術開發能力,努力推出新產品、提高質量、完善營銷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奪回了市場。到1998年,我國彩電市場集中度CR4達到63.3%,國外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只有10.5%左右,而且前5位基本都由國產品牌占領。

(三)FDI對進入壁壘的影響

市場進入壁壘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自政府的政策性壁壘,另一方面是來自在位企業的經濟性壁壘。

隨著FDI大量增加,來自各方的力量會促使我國不斷地降低對外商的政策性壁壘,減少對外商進入的限制,從而大大促進市場的競爭程度。另一方面,市場進入壁壘也會同時隨著FDI增加而提高。

1.FDI進入提高與成本有關的進入壁壘

先期進入的跨國公司憑借其龐大的自有資本優勢和多渠道的融資渠道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提高了行業的平均必要資本規模,對于潛在的進入者要想達到在位廠商相同的成本,其資本必要規模至少要達到在位者的規模。這種大規模的投資對于國內廠商來說,如果沒有其他渠道的支持幾乎是不可能的,國內廠商要想進入高檔轎車市場必須達到通用生產規模,否則會面臨成本的競爭劣勢。與跨國公司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相比,這同樣也提高了國外廠商進入我國高檔轎車市場的進入壁壘,雖然相對于國內廠商來說,具有壟斷優勢和雄厚資金實力的跨國公司更易于跨越這些壁壘。

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生產以及高度垂直一體化程度,可能掌握了某些關鍵的資源,可以利用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優勢在供應資源上享有價格優勢,FDI可以提高絕對成本壁壘。如我國計算機產業關鍵部件長期依賴進口,而在我國進行生產的跨國公司幾乎都在全球市場上進行電子產品的垂直一體化生產,因而在我國生產計算機的跨國公司可以利用公司內部的分工取得廉價的中間產品,對于在國際市場采購關鍵中間產品的國內廠商來說必然在這些中間產品上存在成本劣勢。

2.FDI提高了國內市場的產品差別化壁壘

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跨國公司全產品系列化的投資在產品空間上構筑起了對潛在進入者的高進入壁壘。一是因為進入者進入時難以找到足夠的產品空間,擠入已有的產品空間必須付出比在位廠商更高的成本;二是因為在位廠商的多樣化產品可以進行風險成本的轉移,在競爭對手進入之時可以采取靈活的競爭手段以阻止進入者的進入。比如漢高公司在華建立了11家企業生產金屬化學品、民用粘合劑、家用洗滌品、化妝美容品和工業用油脂化學品,漢高的6大系列產品5個已來到中國。

(2)FDI進入我國市場之后實行多品牌的戰略提高了產品差別化壁壘。以我國的洗發護發用品市場為例,自從美國寶潔公司在1988年進入我國市場之后,很長時期處于市場主導地位,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寶潔公司利用多品牌的戰略形成了產品差別化壁壘。“海飛絲”、“飄柔”、“潘婷”、“沙宣”等,這幾大品牌占據了洗發護發用品一定的特性空間,品牌之間既有競爭又有自己的特色,并具有協同保護的功能。潛在進入者要想在這已有多種品牌占據的特性空間找到能獲利的需求空間難度非常大,多品牌相互交織地對特性空間的占有使進入者的滲透成本很高。

(3)FDI因為消費者的偏好忠誠而提高了產品差別化壁壘,對于潛在進入者來說必然花費更多的廣告推廣費用才能把消費者從跨國公司吸引過來。如可口可樂進入我國之后的碳酸飲料市場。

3.FDI提高研發、廣告上的進入壁壘

跨國公司研發的成果可以低成本地復制和在跨國公司內部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在國外子公司中可以共享,因而在研發上具有規模經濟的特點,跨國公司可以利用在全球一體化生產、網絡化銷售中分散研發的成本。同樣,在廣告上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對于某些標準化的產品,廣告可以向子公司的產品延伸。因此,跨國公司不僅本來在研發實力上強于國內廠商,而且進入我國市場時可以利用研發和廣告上的規模經濟在我國市場上構筑進入壁壘,在相同條件下,潛在進入者要以更高的研發和廣告支出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三、結論

已有的研究表明,市場結構與國際直接投資之間具有雙重影響的關系。一方面,市場結構的構成要素(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度、交易成本等)是決定貿易流和外國直接投資的動力機制,另一方面,FDI的進入也對東道國市場結構產生重要的影響。至于具體影響的程度,則有賴于進一步以數據來進行更深入的實證,限于篇幅本文未能作詳細的研究。

現代產業組織理論十分注重其理論的政策含義的研究。宏觀政策的制定,需要考慮維護有效競爭的市場環境。一方面,促進國內市場結構合理化,從而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國際直接投資;另一方面,由于國際直接投資企業與本土企業的競爭條件(規模、技術、成本、信息、資本獲得性等)不同,導致的福利效果也不一樣。為了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條件,防止部分企業濫用壟斷勢力,必須設計一套適合WTO要求和中國國情的競爭政策。

【參考文獻】

[1]李太勇:《跨國公司投資對我國市場結構的影響》.[北京]《中國工業經濟》1999年第11期。

[2]王洛林:《2000中國外商投資報告——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3]楊沐:《產業政策研究》.上海三聯出版社1989年版。

[4]張紀康:《國際直接投資:壁壘.進入.效應》.[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年版。

[5]Bain.J.,1956:BarrierstoNeuCompetition.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

[6]Behrman.J.N.,1972:TheRoleofInternationalCompaniesinLatin.America:AutosandPetro-Chemicals.Lexington.MA:LexingtonBooks.

[7]Caves.R.E.,1974:IndustrialOrganization.inJ.H.Dunning,ed.,EconomicAnalysisandtheMultinationalEnterprise.NewYork.Praeger.

[8]Demsets.H.,1982:BarrierstoEntry.AmericanEconomicReview.72:47-57.

[9]Dunning.J.H.,1993:MultinationalEnterprisesahatheGlobalEconomy.Workingham: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

[10]Lall.S.,1979:MultinationalsandStructureinonOpenDevelopingEconomy:TheCaseofMalaysia.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r,115.

[11]Stigler.G.J.,1968:TheOrganizationofIndustry.Homewood;Ⅲ:RichardD.Irwin.

篇7

關鍵詞:期貨市場期貨投資信息投資決策市場功能

期貨市場具有發現價格、規避風險和信息吞吐的基本經濟功能。期貨市場基本經濟功能的發揮受制于期貨投資信息環境,不同的信息環境對期貨市場基本經濟功能的發揮起著不同的作用。所謂期貨投資信息,是指與期貨投資密切相關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一定渠道獲得的、能夠影響投資者進行決策的信息。大量信息云集在期貨市場,經投資者分析、識別,進而轉化為期貨投資信息。期貨投資信息具有產生突發性、傳播快捷性、受眾群體性、影響廣泛性和時效短暫性特征。

按其表現的載體,期貨投資信息可以分為文字信息、圖表信息、聲音信息、影像信息和意識信息;按其表現的屬性可以分為國家信息、行業信息、交易信息和民間信息;按其產生的來源可以分為主流媒體信息、互聯網絡信息、交易所公告、財經資訊和期市流言等。

期貨投資信息通過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進而影響著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的發揮,而期貨投資信息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投資品種、投資形式、投資方向、投資期限和投資規模的影響等方面。因此,優化期貨市場信息生態環境已成為當務之急。

投資品種選擇對期貨市場功能的影響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交易品種可以劃分為農產品、金屬產品和其它品種。期貨投資信息對投資者的品種選擇具有一定影響。針對農產品方面的信息會引導投資者選擇農產品期貨投資。目前影響農產品價格的信息有很多,如關于“三農”問題的政策信息、關于糧食問題的政策信息、關于土地方面的政策信息、關于農產品進出口方面的政策信息等。如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貨合約上市后,大部分糧食購銷企業都參與了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交易和實物交割,既避免了農產品現貨經營風險,也解決了產區的賣糧難題和銷區的購糧難題。同樣,針對金屬方面的信息會引導投資者選擇金屬期貨投資,針對燃料油方面的信息會引導投資者選擇燃料油期貨投資,如玉米產量的增加將減少乙醇汽油的生產成本,增加乙醇汽油的產量,降低乙醇汽油的價格,進而抑制燃料油期貨價格的高企。投資者對投資品種的選擇,除了源于現貨經營方向、投資經驗、市場規范性以及感情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期貨投資信息的導向,如果某一信息對某一品種具有明顯的利多或利空導向,則大部分投資者會云集該品種競相投機,期貨價格將背離其價值,期貨市場風險凸顯,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難以發揮。

投資形式運用對期貨市場功能的影響

按投資目的劃分,期貨投資形式包括套期保值、投機交易、套期圖利和實物交割四種。不同的信息對投資者選擇投資形式具有不同的影響。如南方玉米現貨價格在1300元/噸,北方玉米現貨價格為1000元/噸,而期貨市場0505合約價格為1200元/噸。如果有信息顯示北方玉米現貨價格因搶購有上漲趨勢,南方玉米現貨價格因堆積有下降趨勢,那么一些投資者就會選擇套期保值,即在北方買入玉米現貨,在期貨市場賣出同等數量的玉米期貨。到2005年5月份,南方玉米現貨價格跌到1170元/噸,期貨市場0505合約價格跌到1070元,此時,賣出玉米現貨,比預計少盈利130元/噸,而買入0505期貨合約平倉將會盈利130元/噸,正好彌補現貨市場的虧損(少盈利)。同樣,如果有消息顯示市場多頭主力資金匱乏,那么投資者就會選擇投機交易,即賣出期貨合約,待主力賣出平倉時悄然出貨離場。如果行情信息顯示同一個品種在不同的市場價格差異很大;或者相關品種(如大豆和豆粕)在同一市場價格嚴重背離;或者同一個品種的不同月份價格差異增大,那么投資者就會選擇套期圖利,即在價格低的市場買入而在價格高的市場賣出;在價格低的品種買入在價格高的品種賣出;在價格低的合約買入在價格高的合約賣出,進行跨市場、跨品種和跨合約月份套利。如果有信息顯示期貨價格高于或低于現貨價格,投資者就會在期貨市場賣出或買入實物,即所謂的實物交割。這樣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就會發揮出來。如果信息環境不同,則投資者對投資形式的運用就不同,因而市場功能的發揮就會迥異。

投資方向確定對期貨市場功能的影響

投資者投資方向可以劃分為多頭即買入方向、空頭即賣出方向、多空混合即買賣混合方向和觀望即空倉無方向。任何刺激買入的信息都會導致投資者選擇多頭方向,如農產品減產、需求增加、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自然災害、降息等,都會引起投資者的購買欲望。同樣,任何刺激賣出的信息都會導致投資者選擇空頭方向,如農產品增收,進口增加、加息、監管力度加大等。而有些時候信息不明朗,市場處在敏感區,價格非上即下,這時有些投資者會選擇多空混合方向,即買入和賣出同等數量的合約,待到信息明朗時將不利的方向平倉。有時市場受多種信息刺激劇烈振蕩,投資者也會選擇多空混合方向,即在相對高點賣出平倉同時賣出開倉,在相對低點買入平倉同時買入開倉,不過這種策略很難把握。而在沒有什么信息刺激市場時,投資者往往會采取觀望態度。因此,信息環境的不同,投資者的投資方向也不同,對于發揮牛市和熊市市場基本功能的影響也就有差異。

投資期限把握對期貨市場功能的影響

按投資時間長短劃分,投資者的投資可分為即期投資、短期投資、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當期貨市場上突發某一信息,而這一信息對期貨價格僅具有瞬間的影響時,投資者往往會進行即期投資,如1996年發生的洪水將哈大鐵路沖斷,當投資者獲得這一信息后便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紛紛進場買入大豆期貨,而在次日就乘高賣出,取得即期投資收益。當某一信息對市場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時限時,投資者往往會進行短期投資,如2004年初期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價格居高不下時,美國農業部又了大豆減產報告,國內投資者受此鼓舞又紛紛進場短期投資,在一個月后獲利離場。當某一信息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都將影響期貨價格時,投資者就會進行中期投資,如近來國內糧食需求持續擴大,將對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產生支撐,因此投資者將會選擇中期投資,即持有長達數月甚至半年左右時間的多頭頭寸。而如果有信息顯示未來的數年內某一品種(如原油)的價格將始終盤升,那么投資者將會在期貨市場進行多頭長期投資。投資者投資期限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期貨投資信息,由于期貨投資信息具有時效性,因而投資期限又制約著期貨市場信息吞吐功能的發揮。

投資規模安排對期貨市場功能的影響

按照資金量與持倉量比例的多少,投資規模可以劃分為輕倉、中倉、重倉和空倉。期貨投資信息對投資者投資規模具有重大影響。如果某一信息對行情的影響不大,甚至很微弱,那么投資者就會選擇輕倉投資,如當市場上沒有其他信息,只是相關的技術指標如RSI、MACD、KDJ等顯示價格已經進入超買區或超賣區時,投資者就會將投資資金的很少的一部分投入到期貨交易中進行試盤。如果某一信息的真實性得到確認,其對期貨價格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時,投資者往往會選擇中倉投資,比如玉米長期走勢仍然是上升趨勢,但季節性積壓會促使投資者短期內進行空頭操作,而這種投資的比例往往屬于中倉投資,并且會隨時關注價格的變化。如果某一信息對市場已經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而且這一影響仍將繼續,那么投資者往往會重倉投資,如2003年末我國對外貿易政策調整,農產品出口時間縮短,導致已經簽約的進出口企業紛紛搶購貨源,造成現貨和期貨市場價格同步上漲,多數多頭投資者選擇了重倉投資,回報豐厚。如果市場信息處于真空狀態,大多數投資者將空倉休息,伺機而動。這樣,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得以真正發揮。

投資心理引導對期貨市場功能的影響

投資心理是投資者賴以決策的主觀因素之一,也是最容易被期貨投資信息加以引導的因素之一。期貨投資者的心理動力、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征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中主要的因素是信息環境。心理動力系統決定著投資者對投資活動的認知態度和對投資對象的選擇與偏向,它包括投資動機、投資需要、投資興趣和投資觀。信息環境的差異,對投資者的心理動力具有深刻的影響,如正確投資觀念的樹立,會減少沖動和盲目投資。心理過程是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它們從不同的角度能動地反映著投資活動及其關系。不同的信息環境對心理過程的影響也不同,如市場人氣的升跌將左右投資者的從眾心態等。心理狀態是指心理活動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的相對穩定的持續狀態,心理狀態按投資者心理活動的生理機能劃分,可分為睡眠狀態、覺醒狀態和注意狀態。任何一個期貨投資信息對投資者的心理狀態均具有一定的影響,如2004年12月14日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從2%提高到2.25%,大多數投資者對此信息均保持注意狀態。心理特征是投資者在認識、情緒和意志過程中形成的那些穩固而經常出現的意識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受信息環境的影響,心理特征也表現各異,如面對2004年我國連續7年的農業大豐收,有些投資者充分利用自身的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能力,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果斷設定期貨價格波動區域,促進了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功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張玉智,靖繼鵬.中國期貨市場信息吞吐功能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

2.靖繼鵬.應用信息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3.李亞光.論中國期貨市場的風險控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篇8

中國股票市場論文范文一:

證監會:正式《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各方合規責任管理,改善合規負責人履職保障,維護獨立性等。共5章40條,辦法自10月1日起執行。

新華社:雖未"大放水",但仍充分釋放出穩定市場預期的政策信號.新華社今日了《不必慌張穩定預期--一周貨幣政策操作和流動性點評》文章,文中提到:

時至年中,市場對流動性高度關注。從央行過去一周在公開市場操作的資金吐納情況看,保持年中流動性基本穩定有了前瞻安排和保障措施。雖然并未“大放水”,但仍然充分釋放出穩定市場預期的政策信號,大可不必慌張。在年中關口,貨幣政策要應對的挑戰很多。怎么支持中國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怎么防范金融風險和資產泡沫,怎么應對美國加息的外溢效應,怎么維護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貨幣政策需要閃轉騰挪,求得多重目標的平衡。為此動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及其組合必然是多樣的,但穩健中性、不緊不松的方向是明確的,維護流動性和金融體系穩定的意圖也是顯而易見的。

篇9

論文摘要:國際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極其復雜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結果、狀況直接涉及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影響一國內外均衡。在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轉型中,各國均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金融市場由管制到開放的過程。許多國家實踐表明資本市場過早開放使得國內經濟潛在和積家的矛質在宏觀經濟出現問題時徹底地爆發出來,釀成經濟危機。在實施漸進式改革和開放的指導思想下,我國在金融市場開放中,實際上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開放路徑:設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領城、規模—逐步增強涉外金融交易的市場性—逐步實現涉外金融交易向國際金融市場交易轉變。

一、涉外金融交易的界定

構成金融交易的基礎要素有三個:籌資人、投資人、交易貨幣。一般意義上,一國金融市場(完全)對外開放與一國建立(與國際接軌)國際金融市場在概念上具有等價意義。當一國金融市場未完全開放時,客觀地存在“涉外金融交易”概念,涉外金融交易既與國內金融交易不同,也與國際金融交易不同。

關于什么是國際金融交易,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可被稱為“市場論”,其劃分標準是資金是否跨境流動;另一種觀點可被稱為“要素論”,劃分標準是金融交易活動中是否存在“涉外因素”。而“市場論”認為國際金融交易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進行。可以下圖表示。

在上圖中,①屬于國內金融交易,②③④屬于國際金融交易。“涉外因素論”認為,將構成金融交易的基礎要素:籌資人、投資人、貨幣進行組合,可產生以下幾個不同的結果:

1.投資人以其本國貨幣貸款給其本國居民;

2.投資人以外國貨幣貸款給其本國居民;

3.投資人以其本國貨幣貸款給非本國居民;

4.投資人以外國貨幣(第三國貨幣)貸款給非本國居民;

5.投資人以外國貨幣(籌資人國貨幣)貸款給非本國居民;

第1種情況是100%的國內金融交易,但若擔保人為境外機構,或資金被用于國際貿易,這種交易可能被認為是國際金融交易。

第3、4、5種情況,無論按“市場論”或“要素論”的標準,都是國際金融交易。

第2種情況,按“市場論”應為國內金融交易,按“要素論”應為國際金融交易。在我國現行規章制度管理下,這類交易被稱為“涉外金融交易”中的“外匯貸款,’(外匯貸款屬于“涉外貸款”,涉外貸款包括:外匯貸款、對外商投資企業貸款、外貿貸款)。

此外,還有人從國際收支統計口徑出發,以交易結果是否引起國際收支變動乃至是否影響一國外債而判斷是屬國內金融交易或屬國際金融交易。筆者認為,應該將涉外金融交易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

在上述五種組合中,除第1種以外,其余四類都應界定為廣義的涉外金融交易(廣義的金融交易包含國際金融交易);界定狹義的涉外金融交易標準應是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國家金融管制。在2、3、4、5種組合列中凡以市場機制為主要調節機制的金融交易應定義為國際金融交易;凡以國家金融管制為主要調節機制的金融交易應定義為涉外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中的國際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極其復雜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結果、狀況直接涉及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深層次地影響一國內外均衡。因此,在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轉型中,各國均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金融市場由管制到開放的過程。

二、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路徑

如果將金融市場“對外完全開放”和“對外完全不開放”作為一數軸的兩端,在“完全不開放”端點附近,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金融交易大部分屬于涉外金融交易,相應的金融交易處于國家較嚴格的金融管制之中;當向另一端移動時,意味著出現了國際金融交易與涉外金融交易的替代,國家金融管制趨于放松。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開放都是必需面對的重大間題。對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來說,過快開放資本市場導致的金融經濟體系的波動成為一個共同面臨的問題。墨西哥于1993年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1994年徹底開放資本市場,允許51家外國銀行、證券、保險和其他金融機構進人。

資本市場的過早開放使得國內經濟中潛在和積累的矛盾在宏觀經濟出現問題時徹底地爆發出來,釀成1994年12月的經濟危機。韓國的情形與此類似,1996年為了加人oECD,被迫接受金融自由化要求,接受允許企業自由借款的條款。一年之后的1997年,韓國也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卷人嚴重的經濟危機。日本作為延遲推進資本市場開放的另一類范例,同樣值得關注。日本1964年承擔IMF第8條款開放經常賬戶義務,1984年對《外匯及其外貿管理法》進行修改,放松了對資本項目的管制,這一過程用了20年時間。并且至今依然保留著許多限制外資進人,以及對國內金融機構進行保護的措施。對于金融市場的過度保護,使得金融體系始終缺乏足夠的競爭力,這可能是導致日本經濟近年來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之一。

綜觀各國金融市場開放的過程,都存在著如何防范金融風險的問題。因為防范金融風險是金融監管的基本目標。這樣在一國金融開放的過程中存在著雙重目標統籌協調問題:實現金融開放和防范金融風險。為此,存在兩種不同的做法:一是強化管制,通過限制金融機構的經營業務范圍、控制金融產品的價格來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這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通常采取的做法。這種做法會導致金融業競爭力低下,實質上是以犧牲金融市場的發展為代價。并且由于強化金融管制產生了金融風險的積累,當金融市場開放后,往往長期聚集起來的金融風險在出現導火索時驟然爆發了。另一種做法是:放松管制,通過強化金融市場競爭,促進金融市場的發育與金融業的發展。這種方式大體可分為兩種:休克式和漸進式。前一種方式往往導致一國出現若干年國民經濟的衰退,社會和政治領域經歷較長的動蕩和混亂,社會發展在歷史的軌道上轉向。后一方式現在得到較廣泛的認可,認為在這種方式下,在金融管制逐步放松的過程中,由于金融風險會不斷暴露和釋放出來,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風險防范能力和監管機構的風險監管能力均得以逐步提高,從而有利于金融安全。當然,這種方式由于金融市場開放歷時較長,可能使金融領域的不確定性增加。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對國內機構保護過多,會使金融體系缺乏競爭力,日本就是例證。因此,在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必須把握住放松金融管制的順序、路徑和節奏。

以往,我國金融監管較多地傾向于不斷強化管制,金融市場沒有得到應有的發育,金融機構的競爭力相對較弱。但是在實施漸進式改革和開放的指導思想下,我國在金融市場開放中,實際上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開放路徑:設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領域、規模—逐步增強涉外金融交易的市場性。這實際上是使涉外金融交易成為金融市場逐步開放的一個操作平臺(盡管在改革的歷史進程中,這一路徑是在為了解決當時宏觀經濟所面臨的問題而形成的)。根據中國的承諾,加人WTO后,我國金融市場將大幅度對外開放。在開放的過程中,外資金融機構將利用其雄厚的資金實力、靈活的經營手段和先進的管理水平,與國內金融機構展開競爭。外部的金融市場動蕩將如何影響我國金融運行的安全和穩定,取決于國內金融機構能否抵御激烈的外部競爭和外來沖擊。又由于任何金融開放都是一種制度變遷,而制度變遷存在著路徑依賴,因此,總結分析以往的金融開放路徑,探討如何為今后的金融開放構建更加合理、有效的操作平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外匯體制改革:從涉外金融交易向國際金融交易轉變的制度演進案例分析

中國自1978年一2002年,進出口貿易增長了1748.73%。外匯體制改革是過去這20年推動中國出口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嚴格按照中央計劃部門制定的進出口計劃經營。國家計劃委員會制訂計劃時,首先開列一份必須進口的物品清單,然后根據所需款額,找出國內能夠出口以換取這筆外匯的物資。由于當時匯率對外貿水平和進出口貨種的影響甚微,當局遂參照旅游業、華僑匯款等少數非貿易性活動可能受到的影響以制訂匯率。主要根據中國一籃子消費品與世界各大城市的相對價格而做出。由于中國不少消費品定價偏低,因而大大高估了人民幣。

998年,中國決定開放經濟、拓展外貿。隨著外貿權下放到地方政府和企業,匯率由原來制訂外貿計劃時的會計手段,變成推動進出口決策的重要信號。最初出臺的措施,主要是為了抵消匯率偏高而對出口的抑制。其后,為進一步推動對外貿易發展,國家對匯率制度進行了多項改革:

第一,逐步下調官方匯率,以抵消出口成本上漲的影響。

第二,實施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出口企業和地方政府保留部分外匯收人,以滿足自身進口需要。

第三,開放外匯調劑中心,讓出口企業可把外匯留成以較為有利的匯率折換成人民幣。在隨后的十多年中,國家以貶值為基本措施,來刺激對外貿易的發展。第一次貶值是1981年1月,以2.8元人民幣對1美元為內部結算價(創匯成本)。制訂內部結算價時,管理當局以賺取1美元外匯的平均成本為基數,在此水平上追加10%的“利潤”率。這次貶值是中國外匯政策的一個轉折點:主要根據創匯成本,而非國內消費品相對于海外的價格而制訂匯率水平。1983年到1993年期間,由于創匯成本在這期間內不斷上漲,當局不斷下調匯率,使出口較為有利可圖。這期間,人民幣先后六次貶值,幅度由9.6%到44.9%不等,官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由2.8:1調到5.32:1。19叫年1月1日匯率并軌,官方匯率更一舉下調到8.7:l水平。當年,出口、旅游和外來直接投資增幅分別高達31.9%、56.4%和22.7%。外匯儲備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別增長114.5%和42.6%,1998年5月達到1409億美元。由于外匯供應增加,官方匯率逐步輕微上調。1998年4月后,官方匯率大約處于8.28元人民幣對1美元的水平。貶值基本上是在市場“倒逼”下實施的,因此,貶值在一定角度上可看成是對管制的放松。

出口企業自1978年起獲準留成外匯。其后,留成的比例顯著提高。1979年規定,地方政府的出口如果超越前一年的水平,獲準留成超出部分的40%。1985年,獲準的外匯留成已不少于出口總額的25%。1991年,留成更可高達出口總額的30%,但中央政府保留權利,必要時得以調劑價收購企業30%的外匯收人(1994年統一匯價后,留成制度便被撤銷)。留成制度實施后不久,出口企業和地方政府獲準將外匯配額轉售給需要外匯作進口用的單位。這一來,企業與企業也就能夠在市場上兌換外匯。持有配額的單位由于能更好地利用其外匯留成,拓展出口的積極性更高。除了用來進口產品設備,出口單位還可以以高于官方的匯率換取留成的利潤。留成制度擴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規模,引人了市場機制。如同留成制度,外匯調劑市場事實上也逐步加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規模;逐步加人和加大市場的機制。

1950年,中國銀行廣東分行率先開辦外匯調劑服務。有關業務迅即擴至內地12個大城市。早期的交易價是3.08元人民幣對l美元。1985年,深圳設立第一家官方的外匯調劑中心。翌年,上海和北京跟進。再一年后,同類中心擴大至天津。在1985年到1987年,外匯調劑中心只對中外合資企業提供服務,國內企業不得參與。1987年,國內的輕工業公司、工藝品公司和服裝業也獲準在調節市場上出售留成。1988年4月,所有國內企業都獲準在調劑中心上出售留成。外匯管制放寬后,外匯中心的數目和交易量都有所增加。1992年12月底,全國有100多家調劑中心,交易額達到250億美元。在1994年的改革中,全國性的銀行同業外匯市場取代了調劑中心,并實施外匯結售制度。出口企業所有外匯收人按規定一律須出售給指定的銀行。對進口企業而言,企業只要向當局授權的銀行出示進口合同和境外金融機構簽發的付款通知,即可換取外匯。

以上措施,從一個角度看,實際上起到了逐步放松對涉外金融交易的嚴厲管制。1994年以來,最根本的變革也許是撤銷調劑市場,在國內設立統一的全國性銀行同業外匯市場。

在新制度下,國家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和外經貿部實施的行政控制來維持匯率的穩定性和經常賬差額,而非借著對經常賬的來往實施外匯管制。在新的制度下,匯率不僅影響進出口,還通過各種市場和機制間的聯系,對經濟造成廣泛的影響。因此,制訂匯率不再只是貿易和經常賬的問題,必須同時考慮到宏觀經濟的穩定性、各種不同利益團體的平衡、貨幣及財政政策等廣泛的問題。由于中國對內和對外經濟部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制訂匯率時,也就不能只是為了促進出口。事實上,經過1994年的改革,中國基本上不再以創匯成本來制訂人民幣匯率。從1994年到1997年,中國的一般物價水平漲幅約50%,創匯成本也顯著上升,但由于外匯供應增長,人民幣匯率反而輕微上揚。人民幣升值,加上出口成本上升,降低了出口的盈利性。隨著市場機制作用的加大,中國經濟對內和對外部門之間的聯系加強,匯率的影響擴散到外貿以外的部門。中國利用匯率政策以促進出口的自由度因而有所下降。1996年以后,出口增長幅度一波三折,19%年出口只增長了1.5%,1997年出口上升20.9%,1998年,出口升幅較1997年大幅回落,1999年抬升,2000年大幅上升,2001年又大幅回落。雖然出口部門力促人民幣貶值,中國人民銀行為了實現國民經濟內外均衡,仍然保持匯率穩定。2002年初,國家進一步改革、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制度和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制度,提高外匯指定銀行周轉金額度,降低進口企業設立外匯賬戶門檻;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出口企業售匯自主意愿。前不久,金融管理當局又批準四大國有銀行開展外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至此,在經常賬戶項下,人民幣與外匯間的兌換(交易),在市場機制對管制的替代過程中,不斷向市場化方向演變,現在離進出口企業完全意愿結售匯越來越近。

筆者認為經常項下外匯市場的開放,客觀地看,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是比較成功的。資本市場的開放應遵循著這一基本思路:在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規模和逐步放松對涉外金融交易的管制中,逐步開放資本市場。

參考資料

篇10

對于軟預算約束的形成原因,理論界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社會主義國家中普遍存在的“父愛主義”和政治家們追求政治收益所導致的行為選擇,是一種外生性變量引起的經濟后果。

軟預算約束是科爾奈在分析集權(計劃)經濟中普遍存在的短缺現象時提出的,是政府“事后”不能夠承諾不去解救或扶持虧損的國有企業的結果。認為軟預算約束是社會主義經濟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即國有企業一旦發生虧損,政府常常會采取諸如追加投資或者貸款并提供財政補貼等措施解救虧損的企業,使其免于破產。社會主義國有企業軟預算約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對國有企業實行了“父愛主義”,而“父愛主義”又根源于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他把政治和經濟因素結合起來研究,并認為只有改變國有企業的所有制性質,軟預算約束問題才能得到解決。但是,他從所有制層面來界定軟預算約束,受到了實踐的挑戰。因為軟預算約束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社會主義國家,在轉軌經濟國家和市場經濟國家也會發生。

同樣認為軟預算約束與國有企業性質“父愛主義”有關的還有Hillman、Goldfeld、Schaffer、Sh1eifer和Vishny,他們認為預算軟約束源于政治家們的行為偏好,用于追求社會效益或政治目的而非贏利目的。

林毅夫等人也有類似觀點,認為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需要控制相當數量的戰略性國有企業,但這些企業在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是無法生存的,所以要用行政手段干涉市場運轉。在趕超戰略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普遍承擔著兩方面的政策性負擔:戰略性政策負擔和社會性政策負擔。為了讓這些企業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繼續生存,國家就必然要給予這些企業不同程度的適當惠顧,在信息不對稱、激勵不相容的情況下,企業經理人員會將各種虧損,包括政策性負擔形成的政策性虧損和道德風險、管理不當等造成的經營性虧損都歸咎于政策性負擔。政府沒有有效的監督與激勵機制,不能分辨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虧損,而又不能推脫其責任歸屬時,就只好把企業所有虧損的責任都承擔下來。所以,只要企業承擔著政策性負擔,就會引發企業的軟預算約束,而與社會制度沒有必然聯系。

第二種觀點:對軟預算約束的研究轉向經濟系統內部,從不同經濟主體的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角度來討論預算軟約束發生的機理。這種解釋將預算軟約束視為內生的現象,起因于時間非一致性問題。

德瓦特里龐和馬斯金突破了社會制度的界限而從經濟系統內部研究軟預算約束,從不同經濟主體的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探討軟預算約束發生的機制。從不一致的動態承諾視角把軟預算約束看作特定體制內生的東西。認為軟預算約束是一種動態的激勵機制問題,預算約束支持體不能承諾使企業遵循一個固定的初始預算,并在事后解救企業于困境。他們構造一個兩期時間非一致模型,將軟預算約束問題的研究同經濟制度分離開來,說明“父愛主義”既不是預算軟約束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指出政府事后對虧損企業的救助實際上是出自政府的自利行為,是政府以犧牲整體利益為代價而施惠于自己或政治支持者的企業或經濟組織。軟預算約束是一個在任何一種形式的現代經濟中都可能發生的一般性動態承諾問題。

錢穎一從德瓦特里龐和馬斯金的分析中獲得啟發,將社會主義經濟的物資短缺歸因于時間非一致性產生的預算軟約束。他把消費品的短缺同國有企業聯系起來,把企業的需求同銀行所施加的財務約束聯系起來,分析了實物部門與金融部門之間的互動關系,并由此可以得出低價位的短缺現象是社會主義所特有的一種均衡。通常在企業陷入困境時,國有銀行提供貸款和補貼。這類事件頻繁發生,虧損企業會繼續生存下去,導致企業投資需求難以遏制的增長。對于價格在經濟短缺中所起的作用:科爾奈認為,由于經營不善的國有企業會得到國家足夠的資金支持,其投資需求基本上是無彈性的,因此就不存在一個總需求等于總供給的價格水平。不論什么價格水平,短缺現象都存在。價格沒有起到配置資源的作用。錢穎一則認為,存在一個市場出清的價格,但是為了減少社會福利損失,在預算約束軟化的情況下,政府把價格壓制到低于市場出清的價格。

錢穎一和羅蘭從財政集權和分權的角度對DM模型進行了改進,由于財政分權,在第二期政府的資金有了多種用途。政府對資金的使用有了多種選擇之后,就會衡量資金在用于不同的用途之后產生的效益,當救助企業的效益低于資金用于其他用途產生的效益時,企業就無法獲得政府的救助,就不會出現預算軟約束。因此,財政分權相對于財政集權來說增加了上述可能性,從而也就增加了企業預算約束的硬化程度。

黃海洲和許成鋼認為,資本主義經濟中多個投資者參與投資,有助于硬化項目的預算約束。他們進一步研究了預算軟約束與企業開展研發活動(R&D)的關系。論述了多個投資者參與往往比一個投資者更有效率。薛曉斌認為,社會的資源配置、權力結構與意識形態等制度性結構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化作用機制產生了軟預算約束。龐澤最早運用博弈理論分析企業的軟預算約束問題,認為每家銀行只擔心自己貸出去的款項的利息能否按時收回,而單家銀行不會擔心自己的收益,也不會對企業實施嚴厲的約束。西格爾認為,壟斷也是造成企業預算軟約束的重要原因,打破壟斷的不僅是增加競爭了,它還能減輕該行業企業的預算軟約束。

也存在多種觀點如委托理論、信息不對稱等解釋軟預算約束產生的原因。胡鞍鋼認為,軟預算約束是由于市場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對稱導致的外部性造成的企業“成本外部化”。張宇峰、王長江等人也有類似觀點,認為由于中國國有企業存在“內部人控制”導致了預算軟約束問題。

由此可見,預算軟約束理論對于我們理解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市場經濟以及向市場經濟過渡轉軌經濟中的諸多經濟現象以及政府有效使用資金有很大幫助。但是,對于軟預算約束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理論界沒有一致的結論,尚待研究。

(作者單位:1.河北大學管理學院;2.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公司)

參考文獻:

[1]Kornai,Janos.“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J].Kyklos,1986.1.

[2]林毅夫等.企業預算軟約束的成因分析[J].江海學刊,2003.5.

[3]林毅夫等.政策性負擔、道德風險與預算軟約束[J].經濟研究,2004.2.

[4]羅丹等.軟預算約束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轉軌[J].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