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風險評估方法范文
時間:2023-07-06 17:43: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投資風險評估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項目風險;投資評估;多屬性群決策
對一個項目風險管理的好壞,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項目最終管理目標的實現。對項目的風險進行評價是項目投資決策中的重要環節,因為對其風險進行分析和評價,可以了解到各種風險因素發生的可能性和導致損失的后果,從而確定風險大小的先后次序和風險因素之間的內在關系。運用綜合評價方法對項目風險進行評價,首先要識別風險因素或風險事件和可能發生風險的具體環節,羅列出風險調查表;然后由相關專家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或者風險事件的重要性進行打分,以此來確定一個項目的綜合風險。
一、問題的提出
基于上述綜合評價方法,在一個項目投資決策中,個別專家因受個人情感等主觀因素的影響而對某些項目階段的風險做出失真的評價是無法避免的,這就必然會導致不合理的評估結果。而基于有序加權平均算子(WA算子)和加權算術平均算子(CWAA算子)的多屬性群決策方法則是:首先利用OWA算子進行縱向集結(即對一個專家所給定的某一項目階段的所有風險分值進行集結);然后利用CWAA算子對縱向集結結果進行橫向集結(即對不同專家得到的同一項目階段的綜合風險值進行集結),其結果可用于項目投資的風險評估。該算子不僅能充分考慮專家自身的重要性程度,還盡可能地消除了上文所述的那些不合理因素的影響,并增加了中間值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對過高或過低的某投資項目階段風險綜合屬性值賦予較大或較小的權重),從而增強投資評估結果的合理性。
二、 基于OWA算子和CWAA算子的多屬性群決策評估方法
1.OWA算子和CWAA算子的定義。(1)定義1:設FOWA:RnR,若F(a,a,…,a)=wb(j=1,2,…,n)(公式1)
其中,w=(w1,w2,…,wn)T是與函數FOWA相關聯的加權向量,且wj∈[0,1],w=1;bj是一組數據ai(i=1,2,…,n))中第j個最大的元素,則稱函數FOWA是n維有序加權平均算子,即OWA算子。(a,a,…,a)是任一組數據向量,(β,β,…,β)是(a,a,…,a)中的元素按下降序組成的向量,則有(a,a,…,a)=f(β,β,…,β)。根據上述定義,令w=
(1-a)/n,i=1a∈[0,1],為一調節值。則有fw=(a,a,…,a)=af1(a,a,…,a)+(1-a)f*(a,a,…,a)(公式2)。其中f*(a,a,…,a)是i≠1的情況。若a=0,fw=(a,a,…,a)=f*(a,a,…,a),若a=1,則fw=(a,a,…,a)=f1(a,a,…,a)。(2)定義2:設FOWA:RnR,若F(a,a,…,a)=wb(j=1,2,…,n)(公式3)。式中,w=(w1,w2,…,wn)T是與F函數相關聯的加權向量。bj是一組加權向量(nw1a1,nw2a2,…,nwnan)中第j大的元素,n是平衡因子,則稱函數F是n維組合加權算術平均算子,即CAWW算子。
2.評估過程。(1)決策矩陣的構造。在指標權重信息完全未知的狀況下,請k位相關風險專家dk對該項目計取權重,設X和U分別為方案集和屬性集,屬性權重信息完全未知。D={d1,d2,…,dn}為決策者集,λ={λ1,λ2,…,λn}為決策者的權重向量,其中λk∈[0,1],k=1,2,…,t,λk=1。假定決策者dk(dk∈D)給出方案xi(xi∈X)在屬性uj(uj∈U)的屬性值為a(k)ij,從而構成決策矩陣Ak。Ak經過規范化處理后,得到規范化矩陣Rk=(r(k)ij)nxm。(2)綜合屬性值計算。利用OWA算子對決策矩陣Rk中第i行的屬性值進行集結,得到決策者dk所給出的方案綜合屬性值z(w)=F(r,r,…,r)=wb (公式4)。(3)群體綜合屬性值的計算。利用CWAA算子對位決策者給出的方案xi的綜合屬性值z(w)進行集結,得到方案xi的群體綜合屬性值 z(λ,w′)=FCWAA[z(w),z(w),…,z(w)]=w′b(公式5)。
其中,w=(w,w,…,w)T是FCWAA的加權向量(投資單位應綜合考慮不同專家對風險的把握程度來判定各專家的打分在最終決策中所占的權重),b是相應的一組加權向量(tλ1z(w)),tλ2z(w),...,tλtz(w)中第k大的元素,t是平衡因子。(4)風險評估。利用 z(λ,w′)對方案進行排序。投資者根據以往對相關項目的投資經驗以及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投資招標、投資實施等環節投資單位所能承受的風險能力,給出項目投資的各個階段的風險標準值Ri,在z(λ,w′)
基于OWA和CWAA算子的多屬性群決策方法在實際項目風險投資評估中,計算比較簡單,同時也考慮到了眾多風險因素對各個項目投資階段風險的影響程度,因此,這一方法的評估結果的可信度比僅考慮單一因素的評估結果要高。
參 考 文 獻
[1]徐澤水.不確定多屬性決策方法及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5~22
篇2
一、風險管理內涵
企業通過對外投資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擴大企業規模,增強盈利水平和提高市場競爭力。但是,企業通過不斷對外投資、不斷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投資風險。無數案例說明,對外投資的成敗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對外投資風險管理是企業在風險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國內部審計協會2005年的《內部審計具體準則16號――企業風險管理審計》中指出“風險管理,是對影響組織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性事件進行識別與評估,并采取應對措施將其影響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的過程。風險管理旨在為組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企業內部審計的目標在于幫助企業實現目標。企業內部審計的目標決定了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對企業風險管理過程的了解,審查并評價其適當性和有效性,提出改進建議,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企業內部審計在企業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更了解企業面臨的風險因素,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有利于將內部審計的資源和成果與企業風險控制相結合。參與風險管理已成為內部審計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企業對外投資風險分析
企業對外投資的主要風險從風險來源上可以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從企業控制能力方面分可以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從資金要素分可分為“技術風險與財務風險”;從市場因素上可分為“資金市場風險與商品市場風險”等。
(一)外部風險與內部風險
外部風險是指外部環境中對企業對外投資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的不確定性,其主要來源于以下因素: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變化;經濟環境的變化;科技的快速發展;行業競爭、資源及市場變化;自然災害及意外損失等。內部風險是指內部環境中對企業對外投資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的不確定性,其主要來源于以下因素:組織治理結構的缺陷;組織經營活動的特點;組織資產的性質以及資產管理的局限性;組織信息系統的故障或中斷;組織人員的道德品質、業務素質未達到要求等。
(二)技術風險與財務風險
科技的進步,推動了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的不動更新,各種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企業對外投資的技術風險就是企業投資技術更新的風險。而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是當企業對外投資項目的效益達不到預計要求、現金流動性差,從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運營能力和償債能力,使企業面臨財務上的風險。
(三)資金市場風險與商品市場風險
資金市場風險包括匯率、利率變化的影響。產品市場風險主要有消費者與用戶消費嗜好或使用形式的變化、市場容量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新產品新技術的產生與發展對原產品市場的影響等。
三、對外投資風險管理審計的內容
(一)對外投資風險管理機制的審查與評價
企業的對外投資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進行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的基礎,良好的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對外投資風險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因此,內部審計部門或人員需要審查以下方面,以確定企業對外投資風險管理機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
1.審查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組織機構的健全性。企業必須根據規模大小、管理水平、風險程度以及生產經營的性質等方面的特點,在全體員工參與合作和專業管理相結合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包括風險管理負責人、一般專業管理人、非專業風險管理人和外部風險管理服務等規范化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該體系應根據風險產生的原因和階段不斷地進行動態調整,并通過健全的制度來明確相互之間的責、權、利,使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2.審查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業風險管理機構應當采用適當的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程序,以確保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3.審查對外投資風險預警系統的存在及有效性。企業進行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對外投資風險、減少對外投資風險,因此,風險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對外投資風險預警系統,即通過對對外投資項目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預計可能發生的風險,并提醒有關部門采取有力的措施。企業的風險管理機構和人員應密切注意與對外投資項目相關的各種內外因素的變化發展趨勢,從對各因素變化的動態中分析、預測對外投資發生的風險,進行對外投資風險預警。
(二)對外投資風險識別的適當性及有效性的審查
對外投資風險識別是指對企業面臨的以及潛在的對外投資風險加以判斷、歸類和鑒定風險性質的過程。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對對外投資風險識別過程進行審查與評價,重點關注組織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是否已得到充分、適當的確認。筆者認為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審查對外投資風險識別原則的合理性。企業進行對外投資風險評估乃至風險控制的前提是進行對外投資風險識別和分析,對外投資風險識別是關鍵性的第一步。
2.審查對外投資風險識別方法的適當性。識別風險是風險管理的基礎。風險管理人員應在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之后,運用各種方法對尚未發生的、潛在的及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系統的歸類,并總結出對外投資項目面臨的各種風險。風險識別方法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分析對外投資風險因素、風險的性質以及潛在后果。
(三)對外投資風險評估方法的適當性及有效性的審查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對對外投資風險評估過程進行審查與評價,并重點關注對外投資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對對外投資項目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的嚴重程度兩個要素。同時,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風險評估的方法,并對管理層所采用的風險評估方法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對管理層所采用的風險評估方法進行審查,并重點考慮以下因素:已識別的對外投資風險的特征;相關歷史數據的充分性與可靠性;管理層進行對外投資風險評估的技術能力;成本效益的考核與衡量等。
內部審計人員在評價對外投資風險評估方法的適當性和有效性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定性方法的采用需要充分考慮相關部門或人員的意見,以提高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在風險難以量化、定量評價所需數據難以獲取時,一般應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一般情況下會比定性方法提供更為客觀的評估結果。
(四)對外投資風險應對措施適當性和有效性的審查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對對外投資風險應對措施進行審查。內部審計人員在評價風險應對措施的適當性和有效性時,應當考慮以下因素:采取風險應對措施之后的剩余風險水平是否在組織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采取的風險應對措施是否適合本組織的經營、管理特點;成本效益的考核與衡量等。
四、內部審計人員實施對外投資風險管理審計的具體實務
(一)審閱企業有關文件資料,判斷企業是否成立對外投資相關的風險管理機構,是否制訂對外投資風險管理制度,審閱有關對外投資的會議記錄和相關的會計資料,判斷風險管理機構運行效果和對外投資風險管理制度落實執行情況。
(二)對對外投資內部會計控制執行力的審計
通過審閱對外投資相關的規章制度、會計資料、現場詢問有關人員、實地觀察等,調查、了解對外投資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詳細情況,并作出初步評價。
1.審查企業是否建立對外投資業務的崗位責任制,對外投資預算的編制與審批、對外投資項目的分析與評價、對外投資的決策與執行、對外投資處置的審批與執行、對外投資業務的執行與相關會計記錄等不相容職務是否分離。
2.審查企業對外投資授權批準的適當性。審批人是否按照授權批準的方式、權限、程序辦理對外投資業務,是否存在未經授權的部門或人員辦理對外投資業務。
3.審查企業對外投資決策控制的合規性和有效性。合規性審查,重點審查對外投資預算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單位發展戰略要求和社會需要,對外投資建議書有無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承擔可行性研究的單位是否具備相應的資格、研究人員的構成是否滿足需要,重大對外投資項目決策是否實行集體審議聯簽等;合理性審查,重點審查可研報告內容和深度是否滿足對外投資建議書的要求,是否能夠滿足項目審批機關投資決策及編制設計任務書的要求,是否明確回答對外投資項目在經濟和技術上的可行性,以及確定的對外投資項目所需資金、預期現金流量、投資效益、投資的安全性是否達到合理的精確度。
4.審查企業資產投出控制的有效性。重點審查:是否與合作單位簽訂合同,合同談判我方是否兩人以上參加;是否嚴格按照投資計劃確定的項目進度、時間、金額和方式投出資產;提前或延遲投出資產、變更投資額、改變投資方式、中止投資等是否經決策機構審批。
篇3
文章就金融投資中的風險評估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對常用的幾種評估方法進行了詳細而又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過分析了解不同方法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關意見。
【關鍵詞】
金融;投資風險;評估技術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進步,市場的經濟體制也在不斷的加快發展速度,大量的企業都逐漸往金融投資的活動中進行投入。自2008年由美國引發出來金融危機之后,諸多企業都經歷了股市上的巨大動蕩,動蕩之后,上市的公司在投資方面也變得更加清醒和明智,然而,還是會出現部分的上市公司,內部實質上擁有許多其他的上市公司股票,還有部分的上市公司把投資的重心進行了改換,向著創業模式的發展市場進行轉變。目前,常被了解的金融投資是將金融方面的市場當做基本操作中心進行基礎性的運行,從而展開金融市場中的全部金融交易活動,從實質上來看,這也就是對有價的證券進行一定的額投資活動。
1 金融風險
1.1 金融風險的概念
金融風險是指與金融方面有關聯的風險情況,諸如金融的產品風險、金融的機構風險、金融的市場風險等,一般,一家金融方面的機構一旦出現風險,所產生的后果要比金融機構自身受到的影響還要嚴重,在進行金融交易的活動中如果出現了金融風險,金融機構內部的整體體系都會遭受到嚴重的影響,有的對金融相關體系的正常運行都會造成威脅,如果發生的額金融風險是系統性的風險,金融的整體體系就會出現運轉失靈的現象,最終可以導致社會經濟的秩序出現嚴重的混亂,而政治也會出現十分嚴重的危機。
1.2 金融風險的分類
一般,金融風險可以從大體上分成三大類,分別是:結構的失衡使得風險集中、金融和財政方面的風險被放大、股票投資過程中的風險,其中,金融和財政方面的風險被放大這個方面又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方面:非正規式的金融過于龐大,最終形成隱患;機制轉化過程中國的風險十分突出;資本化的管理制度有效性很弱;人民幣的匯率機制損失;利率方面的風險日益的明顯;房地產中的風險不能被忽視;“拉美化”的風險。
以風險影響范圍的角度出發,金融投資風險可以分成非整體性和整體性兩種風險情況。非整體性的風險,就是對某一個投資種類當中的利益收支情況而造成的影響。例如,在某一家企業當中出現了訴訟情況或者是投資操作當中出現了失誤或是內部的管理人員不按照正常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操作工作,都會造成公司的股價出現大幅度下降的情況。這種風險只是對企業自身出現風險問題,對其他的企業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是一種能夠將其分散的風險操作。整體性風險指的是在某一個投資操作中心當中,每一位投資者都面臨著一樣的風險,這項風險是沒有辦法回避的。例如,在股票市場當中,因為國家宏觀的經濟政策的影響或者是股票價格發生的浮動影響等,這些風險是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承擔的,這種風險是無法規避無法解除的。
2 金融投資的風險評估技術介紹
2.1 β系數衡量法
在對整體性的風險進行衡量時,β系數是使用次數最多的一項操作性指標內容,它的定義內容可以簡單且準確的描述出某個資產收益中的整體收益情況與相關市場之間存在的具體關系。它明確的反映內容對市場中的組合關系而言,是對某種特殊指定風險的絕對性評價,β系數的表達式一般都表示為:β1=COV(Ri,RM)/o2M=piM(oi/oM),為了讓計算的公式變得更加簡單明了,通常可以使用一種經過調節之后的收益率以及β關系指數進行相關計算工作,表示的公式為:收益率=(股票買賣差價+股利收入)/股票買價={±(最高價-最低價)/[(最高價+最低價)/2]}+1/市盈率[1]。
2.2 VaR方法
Value at Risk 的字面意義就是“在線價值”,也就是金融市場在正常的波動情況下,某一家金融證券或者金融資產組合形成的可能出現的最大損失值,它的表達公式為Prob(ΔP>VaR)=1-α,在公式當中,Prob表示的是資產價值所產生的損失大于可能損失上限中的概率,ΔP則是表示某金融方面的資產在一定的持有期限之內Δt中造成的價值損失金額,α是確定的置信水平,而VaR則是表示在確定的置信水平α下存在的在險價值,也就是可能出現的損失上限。
置信水平和持有期都是VaR的定義當中十分重要的兩個參數。一般的情況下,VaR與置信水平的提高或者持有期的變長而進行增加,所以,整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適當的參數進行選擇。
2.3 均值——方差衡量方法
風險大小的決定因素是不確定的,而這個不確定性能夠通過出現損失的距離要求的偏差了解,也就是風險的度數。在進行風險測量工作的時候,可以使用方差和標準差的方式,或者變異系數等各種數學指標進行確定。
對于存在的隨機變量X,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往往是利用某一種金融工具投資的具體效益E(x)是變量隨機完成的
方差的算術平方根表示的是標準差,標準差是對測量值與平均值進行評價衡量離散程度的大小范圍,標準差的數值越大,數據之間的關系就越加的分散,損失的波動幅度就更加的明顯,出現較大損失的概率就更高。在平均數相等的情況之下能夠直接使用標準差進行數據的比較操作,當兩組分布的數據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時,可以使用變異系數對離散程度進行相關的比較操作。標準差和期望值之間的比表示的數值就是變異系數,也就是V=o-/E(X)。
一般情況下,變異系數越小,出現偏差的情況就越不明顯,出現重大風險的可能性因素就越小。相反,變異系數越大,出現偏差的情況就越突出,也就更加容易出現風險情況。假如企業為了將風險分散,而進行證券組合的投資工作,那么投資風險只要就是決定于證券之間各個協方差之間的大小關系。協方差主要就是對整體性的風險進行進行估計衡量,他沒有辦法透過證券之間的排列組合形式對其進行分散化研究。簡單的說也就是COV(X,Y)=E{[X-E(X)][Y-E(Y)}。除了協方差以外,還可以使用相關系數之間的關系對證券之間的收益互動進行相關的表示[2]。
3 金融投資的風險評估技術中出現的問題
3.1 風險描述的程度不夠精細
目前,金融風險的整體描述程度還不是十分的精細,跟風險有關的側面反映還太少。因此,不同的投資人員對于風險的相關信息掌握的程度也就不可能一樣,不過,至今使用的金融風險評估方法都做不到從諸多側面對投資人員的利益進行有效的保護。
3.2 事后的風險無法準確表示事前
在β系數方法和方差衡量法當中,進行計算的使用的數據都是過去歷史中的數據信息,算出來的最終結果和的出來的最后總結都只能說明資產處在過去的那個時間段的時候,可能發生的損失程度。VaR的計算方法其實也算是一種事前對風險進行預測的方法,然而,在計算的過程中,歷史的數據也是其中的依靠,因此,計算后得出的結果同樣會存在失效的情況。
3.3 多個指標中缺少可比性和統一性
對不同的資產風險整體水平進行高低順序的對比時,采用β系數方法和方差衡量法時,得出的結果極有可能出現背離的現象。
4 金融投資的風險評估技術中問題的相關建議
4.1 VaR的計算模型進行壓力測試以及后驗測試
在VaR方法中,應用的過程里隱藏了假設性的條件,對金融風險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就一定會存在缺陷,然而,VaR計算方法卻是以后總可以在事前對金融風險進行衡量的方法,它在表達的方式方面具有簡單明了的特點,同時還將風險的計量標準進行了統一。為了讓VaR方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有更加明顯的效果,可以讓VaR的計算模型進行壓力測試以及后驗測試。壓力測試從實際上來說,它就是一種采用情景模式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假設多種不利市場環境背景下,對資產或者資產組合在相關環境背景下可能出現的風險值進行計算,并且對有可能發生的變化價值進行提前估計。后驗測試的主要形式是正態性的檢驗,目前在相關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計算方法就是偏度檢驗、Kolmogorov Smirnov以及峰度。
4.2 把制定出來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相互結合起來,在分析計算的過程中,除了運用多種風險的衡量模型對金融風險進行準確的定量分析之外,還需要對有效定性分析方法所評價出來的風險進行有效的結合。在國際上,與這種方同樣流行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風險度評價法、管理評分法、風險圖評價法等。在諸多方法當中,風險圖評價法是以風險的發生可能性和嚴重性進行繪制的,這也是至今為止,最為實用的一種風險識別工具。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企業中金融投資風險的評估辦法里,包括了風險衡量和風險評價這樣的兩個方面主要內容,在實際的操作工作過程中,風險評價和風險衡量有時候是可以兩個內容一起進行操作運行的,這兩種操作內容一直處在相同的重要位置,因此,很難明確的規定究竟哪一個才是風險衡量的范疇,哪一個又是風險評價的專屬區域。但是,盡管目前還有諸多金融投資風險評估相關的理論操作,不過,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依然是存在著許多具有限制性的地方。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則是由于數據的信息化建設還沒有達到要求中的先進程度,相關方面的監管人員依然沒有辦法充分的利用現代化操作手段和技術,諸如此類的問題會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這些也都需要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改進的主要發展內容以及方向。
【參考文獻】
篇4
摘 要 現代農業企業是以現代企業制度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以食品加工業、種植業、養殖業、服務業等為基礎的涉農企業。如何加強這些農業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就顯得特別關鍵。在國家出臺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框架下,構建與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推動企業管理規范化和規避風險尤為必要。
關鍵詞 農業上市公司 財務風險 內部環境
一、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不足。很多農業企業沒有內控意識,沒有健全的內控制度,延續著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看重對供應、生產、銷售環節的控制卻忽視了對內部機構的控制。這會造成企業片面強調和利益的追求及對組織結構的改革,而將內部控制制度滯后,最終導致改革同治理不能協調發展。
(二)風險意識薄弱。農業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投資風險、融資風險、營運中的壞賬風險和股利分配的風險。農業上市公司建立財務風險框架來防范與控制財務風險的思路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企業風險管理框架設計農業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框架。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控制環境更改為內部環境,增加了事項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等三項內容,比內部控制整體框架更為完善。
二、建立農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框架的思路如下
(一)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是進行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的基礎。農業上市公司要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明確財務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面的職責權限,形成科學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主要內容是確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財務權限和職責。要有科學合理的程序對投資、融資、信用政策和股利分配等財務活動進行管理。
(二)設定合理的財務目標是財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條件。按照主流財務學觀點,企業的財務目標是相關利益者價值最大化。我認為,若以相關者為理性人假定,企業財務目標是使相關利益者滿意,限于篇幅,這里不論述。但只有盈利,才能滿足相關者的利益。財務目標的設定是其實現的前提條件。財務風險管理框架中的財務目標是,融入資本成本率、投資收益率、資產周轉率、呆壞賬比率和股利支付率,最終在公司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等上面體現。所以,農業上市公司要確定資本成本率、融資規模、投資收益率、投資規模、資產周轉率、呆壞賬比率和股利支付率等財務目標,并確定波動幅度和財務風險容量。只有先有目標,管理當局才能識別影響目標實現的潛在事項。農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要確保管理層采取適當的程序去設定要實現的財務目標,確保所選定的目標支持和切合公司的使命,并且與它的風險容量相符。
(三)事項識別是財務風險管理的關鍵因素。農業上市公司融資風險的識別主要有,融資規模是否適當,融資渠道是否可靠,融資成本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投資風險的識別主要有,評估工具是否適當,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和技術水平如何,目標客戶群在投資年限內的穩定性如何,替代品和競爭者如何影響公司的市場份額等;壞賬風險的識別主要有,哪些產品的壞賬水平比較高,哪些渠道產生壞賬的概率較大,公司的信用政策會面臨哪些風險等;股利分配風險的識別主要是股利分配政策是否與公司的戰略一致,是否能讓利益相關者滿意,是否能讓公司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等。
(四)風險評估是財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手段。融資風險評估的主要是金融市場環境變化對融資額度、融資成本的影響程度;投資風險評估的主要是內外部經營環境變化對公司凈現金流入的影響程度;壞賬風險評估的是確定公司可接受的壞賬準備率,對客戶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客戶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等;股利分配風險評估的主要是公司的股利政策對投資者或中小投資者的影響等。
(五)風險應對是財務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財務風險規避是公司對超出風險承受度的財務風險,通過放棄或者停止與該風險相關的業務活動以避免和減輕損失的策略;風險降低是公司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后,準備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或者減輕損失,將風險控制在風險承受度之內的策略;風險分擔是公司準備借助第三方的力量,采取業務分包、購買保險等方式和適當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風險承受度之內的策略;風險承受是公司對風險承受度之內的風險,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后,不準備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或者減輕損失的策略。
(六)控制活動是將財務風險控制在目標范圍內的保障。農業上市公司結合風險評估結果,通過手工控制與自動控制、預防性控制與發現性控制相結合的方法,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考評控制等。
三、結論和建議
我國農業上市公司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要用企業風險管理框架建立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框架,將公司的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建立財務風險管理框架要關注員工,特別是管理層素質和崗位
勝任能力;要有可持續融資理念,與資本市場保持和諧的關系,完善公司治理、改善經營績效,提高可持續融資能力;要利用科學的項目評估方法,對投資項目進行合理的評估;要對客戶信用狀況進行評估,建立客戶管理政策,建立應收款預警機制,減少壞賬風險等。
參考文獻:
[1]陳振年.淺談農業企業的成本考核.中國農墾.1980(03).
篇5
摘要:為完善海洋交通工程經濟評估分析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在借鑒先進區間經濟評估方法(區間凈現值法、區間投資回收期法及區間內含報酬率法)的基礎上,本文提出將區間海洋交通工程經濟評估方法有效地運用到海洋交通工程上,為項目可行性提供科學的判定標準。為檢驗區間經濟評估方法的實用性,對某港口工程以區間經濟評估分析方法進行了經濟評估和分析,來確定該項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經濟評估分析 區間 海洋交通工程
015年9月1日,國家海洋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27 303億元,同比增長6.94%。隨著海洋經濟發展的推進,海洋交通工程的經濟評估已頗受重視。以往海洋交通工程采用傳統的經濟評估指標,但卻不能消除海洋交通工程實施中存在諸多的信息不確定性和風險不可預見性。基于區間的經濟評估指標具有緩減和平衡海洋交通工程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足。
一、基于區間的海洋交通工程經濟評估分析方法的提出
以未來現金流折現為基礎的傳統經濟評估方法有凈現值法、投資回收期法及內含報酬率法。傳統評估方法的操作性強,關鍵參數也較易確定,但基于區間的經濟評估分析方法能消除和處理項目評估中不確定信息更簡單易行。近年來關于項目的區間經濟分析研究已有一定進展,肖峻(2008)等研究者提出區間成本的涵義來優化決策項目經濟評估;并在此基礎上延伸了確定區間情況下區間現金流和區間利率的概念,提出以區間凈現值為基礎的經濟評估新方法;上述文獻均將區間概念運用于電力工程的經濟評估。根據項目區間經濟評估方法的實用性和通用性,借鑒肖峻等人的區間經濟評估指標概念,筆者認為區間凈現值法、區間投資回收期法及區間內含報酬率法同樣適用于海洋交通工程項目的經濟評估。
結合海洋交通工程投資特點,投資內容獨特(每個項目都至少涉及到一項固定資產投資);投資數額多;影響時間長(至少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發生頻率低和變現能力差導致工程項目投資風險大。那么,基于區間的經濟評估指標方法更利于減少海洋交通工程項目信息處理的不確定性。本文擬在區間經濟評估指標概念的基礎上,提出系統的海洋交通工程經濟評估體系:區間凈現值法、區間投資回收期法和區間內含報酬率法。
二、基于區間的海洋交通工程經濟評估方法的介紹
根據估計投資項目各年凈現金流量的原則,以及區間概念是建立在項目計算期的基礎上的,可以確定海洋交通工程的計算周期。假設投資計算期為n,那么各期的現金流為NCF0,NCF1,NCF2…NCFn。NCFn=(CI-CO)n,表示第n期現金流入量CI扣除現金流出量CO的差額,(CI-CO)n即是區間數。
(一)區間凈現值法
以凈現值來體現項目計算期即整個區間數值的方法,以既定折現率折算至項目期初的現值之和。區間凈現值(Interval NPV),簡稱INPV。計算方法如下:
INPV=[(ci-co)t-/(1+ix)t,(ci-co)t+/(1+ix)t]
區間凈現值法運用如下:
若INPV>0,則意味著不僅能保證項目獲得預定收益外,還可得到更高收益,在經濟上項目可行;
若INPV
若INPV的區間最小值(NPV-)小于零,INPV的區間最大值(NPV+)大于零,即NPV-
(二)區間投資回收期法
就是結合動態的區間變化,主要采用以貨幣時間價值為基礎的投資時間回收期來確定項目可行性的方法。區間投資回收期(Interval PT,簡稱IPT),在項目現金流出量的基礎上,計算項目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可以回收的期限。計算方法如下:
(-)t(1+i)-t=[0,0]
也可表示為: =[PT-,PT+]
區間動態投資回收期是個區間化概念,有區間最小值(PT-)和區間最大值(PT+),在利用此方法進行判斷項目可行性時,需要以區間動態投資回收期和基準投資回收期進行比較和分析,以此來得出最優方案。區間投資回收期法運用如下:
若IPT區間最小值(PT-)和IPT區間最大值(PT+)都大于基準投資回收期,則表明項目投資回收期過長,投資風險過大,無法在確定周期內收回投資成本,表示項目在經濟上不可行;
若IPT區間最小值(PT-)和IPT區間最大值(PT+)都小于基準投資回收期,則說明項目投資回收期短,極易收回投資成本,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可控風險,表示項目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若IPT的區間最小值(PT-)小于基準投資回收期,IPT的區間最大值(PT+)大于基準投資回收期,即PT-
(三)區間內含報酬率法
就是在動態區間范疇下,根據項目本身內含報酬率來評價方案優劣的一種方法。區間內含報酬率(IIRR),是項目計算期區間內未來現金流入現值等于未來現金流出現值的貼現率,或者說是使項目整個計算期內投資項目凈現值為零的貼現率。計算方法如下:
(-o)t(1+IRR-)-t=[0,0]
也可表示為:
=[IRR-,IRR+]
區間內含報酬率是一個區間化的概念。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區間內含報酬率大于基準資金成本率(基準收益率)則項目可行,且在合理范圍內,區間內含報酬率越高方案越優。區間內含報酬率法運用如下:
若IIRR的區間最小值(IRR-)和IIRR的區間最大區(IRR+)都大于基準投資收益率,則表明項目投資能獲得預期收益,表示項目在經濟上可行;
若IIRR的區間最小值(IRR-)和IIRR的區間最大區(IRR+)都小于基準投資收益率,則表示項目投資根本無法獲得預期收益,該項目在經濟上不可行;
若IIRR的區間最小值(IRR-)小于基準投資收益率,IIRR的區間最大區(IRR+)大于基準投資收益率,則表示項目投資獲得預期收益具有不確定性,該項目實施在經濟上有風險。
三、基于區間的海洋交通工程經濟評估方法的運用
(一)某海洋交通工程簡介
該海洋交通工程位于東南沿海,交通工程建設規模為3萬噸級外海散雜泊位1個。項目計算期32年,其中項目建設期2年,使用期30年。項目設計年吞吐量80萬噸,本項目竣工投產后,第一年完成設計吞吐量的60%(計48萬噸);第二年完成80%(計64萬噸),第三年達到設計吞吐量80萬噸。
本項目總投資估算19 806.9萬元(含建設期貸款利息412.9萬元)。資金來源和籌措是自有資金6 932.4萬元(不計息),占總投資的35%;其余65%(計12 874.5萬元)由項目業主向商業銀行貸款解決。根據資金來源和籌措的比例,按目前銀行5年以上貸款利率計,再考慮潛在的通貨膨脹和風險系數。因此,本項目的財務基準收益率確定為8%。根據國家發改委、建設部頒發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的要求,目前對于海洋交通港口基礎設施項目社會折現率采用8%。
以該海洋交通工程為例,計算期內的區間現金流量如表1 所示。海洋交通行業區間財務基準利率為[8%,11%],基準投資回收期為12年,研究該項目在經濟上的可行性。
(二)基于區間的海洋交通工程經濟評估方法的計算和運用
結合各年的效益、費用量情況,在確定的海洋交通工程計算期32年內,利用選取給定的海洋交通港口基礎設施項目的社會折現率8% 作為區間折現率,分別用INPV 法、IPT 法和IIRR 法三種方法對該項目進行經濟評估,計算結果見表2 所示。
通過表2的計算結果,從INPV指標分析來看,區間凈現值的區間中位數2 605.52萬元大于零,表明不僅能保證項目得到預定收益,還可獲得更高收益;從IPT 指標分析來看,區間投資回收期的區間中位數9.1年小于基準投資回收期10年,能夠收回初始投資;從IIRR 指標分析來看,區間內含報酬率的區間中位數9.225%大于基準收益率8%,表明該項目預期收益明顯。可見,本項目經濟評估方法下各項指標均較好,符合經濟評價要求,經分析本項目經濟上可行。項目有較強的抗風險性,項目生命力較強。從經濟與社會影響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對腹地內的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起著較大的作用。
本文采用動態區間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區間現金流和項目區間計算期的海洋工程經濟評估方法體系,分別用區間凈現值(INPV)法、區間動態投資回收期(IPT)法和區間內部收益率(IIRR)法進行評估確定計算期內項目的經濟可行性。這個評估方法體系有助于海洋工程經濟評估實施者作出更科學的判斷。J
參考文獻:
1.肖峻等.基于區間分析的建設項目經濟評估方法比較[J].天津大學學報,2008,41(4).
2.羅鳳章等.計及電價波動的電網建設項目經濟評估區間法[J].電網技術,2005,29(8).
3.王凌燕.煤炭企業項目投資風險評估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2.
篇6
關于政治風險評估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經開展了多年,對政治風險評估方法的分類有許多種,有從是否可以量化分為定性和定量分析;也有從所涉各方來分類的,即從東道國角度出發的宏觀分析法,從跨國公司角度出發的微觀分析法以及綜合兩大方面的宏微觀分析法。但不論分析方法如何,具體的評估方法是不會改變的,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以下幾種類:
1政治制度穩定指數
政治制度穩定指數由丹·哈恩德爾(DanHaendel)、杰羅爾德·維斯特(Ger?鄄aldT.West)以及羅伯特·米都(RobertG.Meadow)提出,旨在為政治風險提供一個定量分析框架。它由三個分指數組成:國家的社會經濟特征指數、社會沖突指數和政府干預指數,其中社會沖突指數有三個分量:社會不安定指數、國內暴亂指數和統治危機指數。這些指數分別根據各類共15項指標測定,如下圖所示:
計算時可從年鑒、政府文件和政治資料等出版物中獲得。與其他方法相比,政治制度穩定性指數方法的優點是利用客觀數據而不是主觀判定資料作為衡量風險的指標,包含的因素也較全面。主要缺點是沒在政治制度穩定性指數與各個風險變量之間建立聯系,因而不能說明制度的穩定性或不穩定性與跨國經營或投資風險的關系。也就是沒有指出衡量了政治制度風險之后應該做什么以及投資決策者如何利用所評估的結論。
2失衡發展與國家實力模型
此模型由霍華德·約翰遜(HowardC.Johnson)提出。其基本前提是,政治風險(沒收)是該國失衡發展與該國實力相互作用的結果。決定一個國家失衡發展的因素來自五個方面:政治發展、社會成就、技術進步、資源豐度和國內秩序。失衡發展來自它們相互之間進步程度的差異性和非持續性。而國家實力表現為該國經濟、軍事與外交關系的結合。這一模型將世界各國依其實力與平衡發展狀況分為四類:失衡強大國家、平衡強大國家、失衡弱小國家和平衡弱小國家。四類國家中,發生沒收的概率最低的為平衡強大國家和平衡弱小國家,而失衡弱小國家存在中度沒收概率,失衡強大國家沒收的相對概率最高。在此模型中,與政治不穩定相當的變量因素是非均衡發展。
3國家征收傾向模型
此模型由哈羅德·克魯德森(HaroldKnudsen)拉丁美洲國家樣本統計分析資料提出。其涵義是:一個國家的挫折水平和大量外國投資的相互作用能解釋該國沒收傾向。而一國的挫折水平形成于該國的抱負水平、福利水平和期望水平,這些水平假定為代表一國生態結構。當一個國家的福利或經濟預期低于抱負水平時,該國的挫折水平就高,若此時有大量的外國投資涌入,那么這些外國投資就可能成為國家挫折的替罪羊而遭沒收。在此模型中,與政治不穩定相當的變量因素是國家挫折水平。
上述兩種模型雖容易理解(失衡發展與國家實力模型和國家征收傾向模型),但比較主觀、片面及缺乏可操作性,失衡發展與國家實力模型只是一種理論推導,不便于判斷失衡發展的程度。國家征收傾向模型的統計資料來源于拉美,不具全面性。
4政治風險指數
美國BERI公司定期在《經營環境風險資料》上公布世界各國的政治風險指數,動態考察不同國家經營環境的現狀以及未來5年后和10年后的情況。它先選定一套能夠靈活加權的關鍵因素,再由專長于政治科學而不是商務的常設專家組對評估國家多項因素以國際企業的角度評分,匯總各因素的評分即得該國政治風險指數。予以評估的因素有3類10項:如表1。
評分采用百分制,70分以上為低風險,表示政治變化不會嚴重影響企業,也不會出現重大社會政治動亂;55-69分為中度風險,表明己發生對企業嚴重不利的政治變化,某些動亂將要發生;40-54分為高風險,表明已存在或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嚴重影響企業的政治發展態勢,正周期性地出現重大社會政治動亂;39分以下為極度風險,表明政治條件嚴重限制企業經營,財產損失可能出現,已不能接受為投資的國家。
另外,美國紐約國際報告集團制定的ICRC—國家風險國際指南也較為實用。該指標體系每月公布一次,其構成因素及各自權重如下所示,
ICRC=0.5*政治指標+0.25*金融指標+0.25*經濟綜合指數
其中:政治指標包括領導權,法律,社會秩序傳統,官僚化程度等13個指標。
金融指標包括:外匯管制,停止償付,融資條件,政府撕毀合同等5個指標。
經濟綜合指數包括物價上漲,償付外債比率,國際清償力等6個指標。
不論政治風險指數還是國家國際指標,都采用定量的方式,方便實用。雖然結果由于評估人的觀點和立場不同不宜照搬,但風險指數的設置卻具有參考意義,經修改便可自成體系。
5政治風險評估總框架
政治風險評估總框架由杰夫雷.西蒙提出,他從東道國和跨國公司自身情況出發,將政治風險歸納為類50余種,見表2。
該評估方法的多維分類更加明確了政治風險的概念,有助于跨國企業認識風險事件及其可能帶來的沖擊,故能將風險分析更好融入投資決策分析當中。
6丁氏漸逝需求模型
該模型屬于微觀政治風險評估方法,丁氏(WenleeTing)的“漸逝需求模型”的基本命題是:在經濟民族主義競爭迅速上升、粗暴的社會政治風險不斷下降的條件下,外國投資項目的政治風險與該項目對東道國(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看中價值”呈反向關系。此模型考慮了漸逝協議現象以及非工業化國家發展工業經濟趨勢。這種趨勢為:當越來越多的國家加速工業化并致力于經濟發展時,對沒收和國有化這類暴力風險將逐漸變得罕見。而這里的“看中價值”表現為該項目為東道國所需要的程度,動態的看,它隨技術領先程度的降低和其他國際企業競爭的加強而逐漸下降。
決定投資項目看重價值的主要因素如表3:
表3中,1-7項因素的相互作用決定著投資項目的“看中價值”隨時間推進而下降的狀況,而8-11項因素則間接影響同一時間“看中價值”的大小。如果公司在項目實施中,正面因素作用加強,則該項目的看中價值上升,反之則下降。
7產品政治敏感性測定
產品政治敏感性測定方法是理查德.羅賓森提出來的,該方法的主要含義是: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政治敏感性,政治敏感性取決于該產品在東道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政治敏感性的大小與該產品面臨的政治風險成正比,即政治敏感性低的產品投資政治風險小,得到東道國關注的可能性也小;反之,則政治風險大。當然,即使產品的政治敏感性大,其面臨的政治風險也大,但如與東道國經濟發展政策同向,也可得到東道國的政治鼓勵而減輕政治風險。影響產品政治敏感性的因素共有12項,根據東道國的情況分別給予打分,對絕對否定者給10分,絕對否定者給0分,對介于兩者之間的情況分別給予相應的分數。最后累計12項因素總分,分數最低者表示該產品政治敏感性最強,分數最高者則表示政治敏感性最弱。
篇7
一、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界定
(一)相關概念闡述 具體如下:
(1)企業并購。企業并購是指一個企業在平等自愿原則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等價有償方式取得另一個企業全部或部分產權的行為,簡單理解就是一個企業部分或全部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行為。企業并購主要是通過資本運作形式實現的,主要包括資金交易、購入股權、合并重組等方式進行。
(2)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簡而言之就是由于財務運營的不確定性造成損失的可能,這種不確定性包括財務制度和流程不合理、企業投資回報不確定性、企業融資不確定性、財務外部政策環境不確定性等等,都會對企業的財務運營產生影響,并進而給企業財務帶來風險。財務風險是每一家企業都要面對的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以預防和規避的。
(3)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結合上述兩個基礎概念的含義,可以得出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從事并購活動時所引發的,由于投資收益和籌資成本以及并購中的財務重組和業務管理而引起的各種不確定性給企業財務運營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二)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特征 財務風險通常具有不確定性、隨機性、可控性等基本性質,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也有其自身特征。首先是它的復雜性。由于企業并購是一項長期復雜的項目,在整個項目實施中涉及眾多因素,包括內部管理決策因素和外部環境政策因素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會給財務運營帶來風險;其次是它的“結果決定論”特征。即財務風險一定要等到最終的結果出現,才能衡量這種風險對財務運營的具體影響程度,并由此評估項目目標和項目結果之間的差異,據此權衡股東收益變化及確定項目決策正確與否。
二、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因素識別及控制
(一)評估風險 這里的“評估”包括兩層含義:首先是對目標選擇的評估,選擇目標是企業并購的首要工作,也是決定并購成敗的關鍵一環。這就要求并購人首先要選定合適的企業作為并購對象,確保并購對象能夠有效融入自身企業,增強企業綜合實力,為企業帶來利益;其次是目標企業價值評估,合理地評估目標企業價值。考慮我國金融監管和財務政策實施現狀,企業自身的財務報表甚至第三方財務審計報告都有存在一定失真的可能,而被并購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角度,也會隱瞞一些公司實際情況,這就給并購人對被并購人的價值評估帶來誤導。以上兩個層次的評估一旦操作不當,就會給企業財務帶來巨大風險。
(二)融資風險 融資風險是指企業在并購過程中,通常都要以銀行借貸或者發行股票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由此會給財務帶來一定風險。這也需要從兩個角度去理解,首先企業融資環境不確定,利率、政策因素比較強,如銀行普遍銀根收緊,利率偏高,致使企業貸款困難,甚至面臨無法融資的風險;其次企業融資屬于負債行為,一旦對自身的資金流通狀況和償債能力估計不足,以及所屬項目收益達不到預期,則有可能面臨債務違約風險。
(三)投資風險 是指企業將資金和資源用于某一預期盈利項目的風險。因項目盈利與否、盈利多少都僅僅屬于預期目標,一旦項目收益達不到目標,則會對企業財務運營造成極大影響,甚至發生資金無法回籠導致資金鏈斷裂。考慮以上風險識別因素,筆者認為一個完整的財務風險分析流程應如圖1所示。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本文以聯想集團并購IBM公司PC業務案為例,對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因素識別及風險管理策略做進一步分析。
(1)聯想集團簡介。聯想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9年正式命名為“聯想集團公司”,主營業務為電腦產品。公司自成立以來,憑借其卓越的科技創新理念迅速發展壯大,占領市場份額。經過近10年的發展該公司的主營產品電腦銷量已經位居中國市場首位,占全國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2)IBM公司簡介。IBM公司是“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英文簡寫,該公司于1911年創立于美國,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老牌信息技術開發和服務公司,鼎盛時曾位列美國四大制造公司之一。在計算機方面IBM同樣業績不俗,被稱為“PC業鼻祖”。
(3)并購背景分析。對于聯想集團而言,過去的10年間電子產業在中國和外國市場飛速發展,更新換代也是日新月異,這樣的產業發展速度已經遠非某一個公司能夠單獨引導及掌控,新興電子公司憑借單一的技術優勢迅速搶占市場,給聯想集團的業務帶來極大沖擊。由此聯想集團決定拓寬發展思路,將戰略眼光投向了大洋彼岸。同時,IBM公司作為一家百年知名企業,在同樣的產業發展背景之下也顯得力不從心,尤其21世紀初的幾年美國經濟蕭條,該公司的PC業務銷量受其影響迅速下滑,拖累了整個公司的業績。由此IBM公司決定重點發展公司戰略業務IT服務以及服務器技術,而舍棄PC業務。
(二)并購目標選擇 聯想集團出于自身發展需求,決定采用并購的方式迅速獲取企業發展的必須資源,拓寬市場渠道,增值企業利潤。同時基于以上背景,在綜合評估收益目標風險及收益比后,決定將并購目標選擇為IBM公司的PC業務。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聯想公司在選擇收購目標時本著謹慎的原則,也否決過一些并購項目,如放棄收購巴西最大PC商Positivo,就是在聯想集團做了細致的財務風險評估之后做出的決定。
(三)并購目標價值評估 聯想確定收購目標之后,便開展了對收購目標的全方位價值評估調查。為此聯想集團聘請了國際評估機構麥肯錫公司以及高盛、普華永道等頂級會計師事務所對IBM公司進行財務調查,發現該公司自1998年起PC業務就已經萎靡不振,最高曾虧損達10億美元。收購前的2004年,IBM公司PC業務主要財務狀況如表1、表2所示。
從以上財務數據上看,IBM公司PC業務連年虧損為聯想集團的收購提供了契機,聯想可以據此壓低收購價格;同時該企業的歷史品牌價值、較去年有很大起色的銷售額,尤其是其24%的獲利能力讓聯想集團對本次收購的目標收益信心倍增。由此同IBM進行多輪談判,最終以12.5億美元(含5億美元負資產)的價格收購了IBM公司PC業務。
(四)企業自身財務狀況及風險評估 在并購前聯想集團也評估了自身的財務狀況和負債能力,2004年并購之初聯想集團賬面現金約為4億美元,同時融資授信能力約為3.87億美元。如果通過多層次的融資方案和支付策略,完全有能力控制財務風險。表3顯示的是聯想公司主要負債能力指標。
(五)并購項目融資風險控制 并購項目確定之后,接下來就是融資和支付,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及控制措施。聯想集團綜合當時的國際金融環境、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及發展戰略,選擇了一套最優融資和支付結構方案,由此將融資風險將至最低。具體支付方案如表4所示。
在確定以上融資結構的同時,聯想集團也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為了進一步降低融資風險,減輕企業財務壓力,公司首先通過對并購項目和企業戰略規劃的宣傳推銷,得到國內外眾多銀行信任,迅速獲得6億美元融資貸款。同時通過同三家大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合作,獲得3.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由此通過多種融資結構組合,將該公司負債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如圖2所示。
A:聯想集團原負債率;B:并購融資第一階段負債率;C:并購融資第二階段負債率
這兩項融資策略一經實施,不僅沒有使市場懷疑其償債能力,反而令眾多市場投資者更加看好聯想集團的未來發展,各大信用評級機構紛紛上調聯想信用評級,使得聯想公司的融資環境進一步優化,股票市值大增,企業并購之初就已經收獲了巨大的投資回報。
(六)并購項目投資風險控制 從并購目標價值評估中可以看出,聯想集團收購IBM公司PC業務考慮的是該業務的長遠盈利能力,并對這一能力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論證。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投資收益預期來控制投資風險:第一,IBM的百年品牌效應會擴大企業效益,降低投資風險;第二,通過收購IBM公司PC業務可以直接將公司業務打入國際市場,節省營銷和流通成本,由此降低風險收益比;第三,使聯想集團形成規模化效應,使整個集團更具市場競爭力和抗拒經濟風險的能力;第四,廣告效應,通過世界范圍內對此次收購案的連續跟蹤報道,無形中增加了聯想集團的國際國內市場影響力。事實也是如此,此次項目收購之初就被市場廣泛看好,并在股票價值上予以了聯想集團的初次盈利回報。
(七)投資目標實現 收購案成功之后,聯想集團制訂了詳細的發展戰略規劃,將IBM公司PC業務徹底整合進聯想集團,為集團發展貢獻效益。(1)初期合作階段:2004年~2006年,聯想需保持現有的IBM品牌及旗下電腦品牌;(2)中期合作階段:2006年~2008年,聯想與IBM公司發揮各自優勢,合作開發新電腦品牌;(3)后期階段:2008年以后,聯想品牌占據完全的主導地位,漸漸淡化IBM影響力,凸顯聯想品牌價值。
經過對并購企業的組織結構重組和資源優化以及長遠的發展戰略實施,此收購案的投資收益正在有條不紊地實現。來自聯想集團2005/2006財年的報告顯示,并購案之后的第一年,集團綜合營業額年比增長359%,達到1.33億美元,主營PC業務銷量年比增長11%,股東收益增加0.22億美元。
四、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一)謹慎選擇并購目標 目標選擇是企業并購成敗的關鍵所在,無論我國還是世界范圍內都不乏由于盲目并購而招致失敗的慘痛教訓,如TCL收購法國湯姆遜公司彩電業務以及收購阿爾卡特移動電話業務兩樁并購案,前者自收購起就成了TCL公司利潤黑洞,連年虧損,后者更是在一年之后就尷尬宣布并購失敗,終結業務合作。因此在并購目標的選擇上一定要本著謹慎原則,充分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不僅包括財務因素,還應涵蓋地域因素、政治因素、環境因素等等綜合考量。
(二)全面評估并購目標價值 聯想收購IBM公司PC業務案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為聯想集團在事前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邀請了世界頂尖的評估公司和審計公司對IBM公司PC業務進行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全面調查了收購目標的財務運營情況和目標價值,最終在談判時掌握主動,得以用17.5億美元的低價達成并購目標。
(三)適當選擇并購目標價值評估方法 在對收購目標價值評估方法選取上,應該依據項目特點和所處環境選取合適的方法和核定標準。如本文案例,由于IBM公司PC業務無法實現盈利,因此單單靠資產額、盈利負債額等傳統財務方法來衡量其價值則有欠全面,聯想集團選擇的評估方法則是另辟蹊徑,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從該收購業務的長期獲利能力和盈利預期上加以衡量,將該企業的品牌價值、市場份額、利潤率等全部納入價值評估標準中,由此獲取了更加全面完整的價值評估結果。
(四)優化并購融資和支付結構 目前經濟環境之下,金融產品也是多種多樣,除了現金借貸,還有股票、債券等多種融資途徑,因此企業應考慮收購項目自身特征和財務結構,尤其考慮當前的金融環境和政策導向,由此選擇一套適合公司戰略發展和財務狀況的最優融資結構方案,最大限度地控制企業財務風險。
(五)穩健控制投資風險 投資收益必然伴隨著投資風險,更大的預期收益同時也伴隨著更大的虧損風險,這是企業投資必須要面對的客觀事實。考慮企業投資的財務杠桿效應,符合預期收益的投資項目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利潤,同時也給企業股東帶來實際利潤增值;而投資一旦達不到預期,不止意味著投資資金的虧損,也意味著整個公司其他財務項目平均利潤率的下降,由此帶來全部股東權益縮水。因此,在投資時一定要本著穩健原則,在風險收益比之間更應傾向與“風險”的衡量,從而選取獲利可能性最大的項目。引用股票投資領域的一句話,入場容易離場難,錯過機會至少沒有損失,一旦盲目入場,則有可能進入無法擺脫的困境。
(六)并購后合理重組整合資源,獲取預計目標收益 企業并購過程中所有風險的化解最終要靠并購后的收益來實現。風險管理手段再完美,財務制度再完善,沒有合理的收益做支撐也只是空中樓閣。因此必須依照原有戰略目標規劃布局并購后的企業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加強企業管理,增強對新并入企業的企業理念和公司戰略規劃宣傳培訓,使被并購企業真正融入到整個企業環境中去,為企業拓寬市場渠道和形成規模化、集團化的戰略目標發展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企業并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期間涉及到多個因素多種問題,都會對企業財務運營造成極大影響,這就要求相關方面一定要做好必要而充足的準備工作:首先,要求企業自身必須有極強的財務管理和控制能力,有完善的運作流程和嚴格的內部監管程序,確保企業財務穩健運營;其次,要求政府的財務管理部門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機構職能,同時發揮領導組織職能,積極引導和規范企業間的并購行為,尤其對于跨國并購案,政府一定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和保障,以確保我國企業的財務安全。
參考文獻:
[1]胥朝陽:《企業并購風險管理的系統特與流程構造》,《商務研究》2005年第10期。
[2]張建華:《企業并購風險分析與風險管理》,《華南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
篇8
關鍵詞:項目投資;盈虧平衡點;評價指標
科研項目投資是一種以特定建設項目為對象,直接與新建項目有關的長期投資行為。項目投資決策的評價與分析是企業財務活動重要的部分,因為項目投資的規模大、風險大、回收時間長,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也大。因此進行項目投資決策時風險評估十分必要。
新投資項目由于處于項目的初始階段,科研人員只注重技術層面上的風險,專業方面的局限使他們無法從整體上看到財務風險的存在。而財務風險又是客觀存在的,要徹底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可能的,為防范新項目的財務風險,就要求我們財務人員介入項目的管理,結合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將風險量化并告之項目管理者,對風險進行預警,將損失降至最低,為企業創造最大的收益。
評估項目風險的關鍵在于如何確定預警指標及預警指標的臨界值,以判斷項目的風險是否存在,在對新項目進行日常財務風險管理中,應定期或動態地將預警指標與臨界值進行比較,若預警指標臨近或突破臨界值,則根據具體情況發出警報。使核心的決策人員能夠隨時獲取有關風險的信息資料。
對新項目進行財務方面的風險評估,首先從調研階段開始,項目的調研階段主要是由新項目科研人員,從各個渠道收集有關該項目的信息,如設備購置價值、原材料價格、單位用量、損耗率、人工、工時、以及市場同類產品的價格、外部的年需求量和該項目目標利潤率等等基礎信息,并據此出具調研報告。
其次,財務人員根據新項目科研人員在調研階段出具的調研報告,根據其中的基礎數據信息結合財務的分析方法提供財務可行性分析報告,主要包括對項目各風險值的說明,如根據設計成本信息(包括預計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以及目標銷售價格計算出盈虧平衡點(BEP),從而給出外部對該產品的需求所應該達到的最小值;通過對該項目的投資總額和未來幾年內現金凈流量的測算計算出投資回收期,同時與新產品生命周期的對比可以讓管理者知道投資回報期是否在產品的生命周期范圍之內;通過估計當某一不確定變量(如銷售量、銷售價格、材料價格、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固定性成本等)發生一定程度變化的時候,項目的投資決策指標(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利潤值等)將相應發生多大程度的變化,以此來預測新項目風險的大小,以及分析投資決策指標,明確項目的抗風險能力,從而成為項目風險評估的重要指標。
一、盈虧平衡點分析
盈虧平衡點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它是指企業經營處于不盈不虧狀態所須達到的業務量(產量或銷售量),即銷售收入等于總成本,是投資或經營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數量界限。近年來,盈虧平衡分析在企業投資和經營決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盈虧平衡點可以用銷售量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也可以用銷售額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如果預期銷售額與盈虧平衡點接近的話,則說明項目沒有利潤。盈虧平衡點越低,表明項目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強。
按實物單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按金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貢獻毛益率
盈虧平衡點可以通過研究產品的單位售價(P)、單位可變成本(V)以及總固定成本(F)來計算。可變成本是與產量水平成比例變化的要素,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利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隨數量變化的費用。通常包括折舊費、租金、保險費、管理人員工資以及辦公費等。盈虧平衡點的計算公式為:BEP=F÷(P-V)。
根據設計成本信息(包括預計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以及目標銷售價格計算出盈虧平衡點(BEP),從而給出外部對該產品的需求所應該達到的最小值,并提供給我們的管理決策人員,比較根據目前市場信息所預測出的銷售量,是否達到了該最小值,如果沒有達到就看其改善及增加銷量的可能,以從銷售方面確定產品的風險。
二、投資決策評價分析
投資決策評價指標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較投資項目可行性,以便據以進行方案決策的定量標準和尺度。從財務評價的角度,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可分為靜態評價指標和動態評價指標。按在計算過程中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的指標稱靜態指標,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在計算過程中充分考慮和利用資金時間價值的指標稱動態指標,包括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
(一)靜態評價指標
1.投資回收期是指以投資項目經營現金流量抵償原始投資所需要的全部時間。投資回收期可以自項目建設開始年算起,也可以自項目投產年開始算起,但應予注明。
投資回收期可根據現金流量表計算,其具體計算又分以下兩種情況:
項目建成投產后各年的凈收益(即凈現金流量)均相同,則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公式如下:不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PP/=原始投資合計÷投資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凈現金流量;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PP/+建設期。
2.投資收益率,又稱投資報酬率(ROI)是指達產期正常年份的息稅前利潤或運營期年均息稅前利潤占項目總投資的百分比。是作為評價項目投資價值的參數的一種方法,計算時使用會計報表上的數據。
投資收益率(ROI)=年息稅前利潤或年均息稅前利潤÷項目總投資
將計算出的投資收益率(ROI)與所確定的基準投資收益率進行比較,其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指標,則投資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投資收益率考慮了項目有效期內的全部現金流量。
(二)動態評價指標
1.凈現值(NPV)是反映投資方案在計算期內獲利能力的動態評價指標。投資方案的凈現值是指用一個預定的基準收益率(或設定的折現率)ic,分別把整個計算期間內各年所發生的凈現金流量都折現到投資方案開始實施時的現值之和。
凈現值(NPV)=∑NCFt(1+K)-t+∑Ct(1+K)-t
凈現值(NPV)是評價項目盈利能力的絕對指標。當NPV>0時,說明該投資項目在滿足基準收益率要求的盈利之外,還能得到超額收益,具有財務可行性;當NPV=0時,說明該該投資項目基本能滿足基準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勉強可行;當NPV﹤0時,說明該該投資項目不能滿足基準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不可行;凈現值(NPV)指標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并全面考慮了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的經濟狀況;經濟意義明確直觀,能夠直接以貨幣額表示項目的盈利水平,其取舍標準也較好地體現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
基準收益率ic也稱基準折現率,是投資者以動態的觀點所確定的、可接受的投資項目最低標準的收益水平。基準收益率的確定一般以行業的平均收益率為基礎,同時綜合考慮資金成本、投資風險、通貨膨脹以及資金限制等影響因素。
2.凈現值率(NPVR)是指投資項目的凈現值占原始投資現值總和的比率。
凈現值率(NPVR)=項目的凈現值(NPV)÷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
只有凈現值率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率,則投資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
3.獲利指數(PI),是指投產后按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折現率折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與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之比。
獲利指數(Pl)=投產后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1+凈現值率
只有獲利指數指標大于或等于1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它(下轉281頁)(上接279頁)是一個相對指標,反映投資的效率,即獲利能力。
4.內部收益率(IRR),就是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
內部收益率,是一項投資可望達到的報酬率,是能使投資項目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就是在考慮了時間價值的情況下,使一項投資在未來產生的現金流量現值,剛好等于投資成本時的收益率,而不是你所想的“不論高低凈現值都是零,所以高低都無所謂”,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想法了。因為計算內部收益率的前提本來就是使凈現值等于零。
內部收益率越高,說明你投入的成本相對地少,但獲得的收益卻相對地多。IRR大于項目所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或資本成本,方案可行;內部收益率法能夠把項目壽命期內的收益與其投資總額聯系起來,指出這個項目的收益率,便于將它同行業基準投資收益率對比,確定這個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建設。
通過對盈虧平衡點(BEP)的運用,計算出各因素在保本的前提下所達到的最大風險值或者說完成某一目標下的最高風險和最低風險指標,及這些風險對項目相關參數的影響情況,預測有關因素對凈現值、內部收益率以及投資回收期等主要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分析項目所能夠承受的風險大小,將靜態的管理數據轉變為動態的風險評估數據后反饋給項目決策人員,推動相關部門進行風險評估,了解各個要素的變化對項目相關的財務參數產生的影響,便于有效的進行項目后面各階段的評審和實施。
新投資項目的盈利及成功產業化,其前階段的實施過程不容忽視,風險評估對新項目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和認可,進入新項目投資的資本,其目的是追求投資的高收益,對新項目的風險投資也只有在保證能獲取高收益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成為企業快速成長的資金來源,而高收益的保障就是要對新項目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并有效控制投資風險。良好的風險控制體系正是我們新的科研項目能夠成功運行下去的制度保證,我們都是在尋找最合適的方法減小項目運行之初所存在的風險,運用以上的評估方法加上合理的風險評估方式也可以得出理想的評估效果。
篇9
新投資項目由于處于項目的初始階段,科研人員只注重技術層面上的風險,專業方面的局限使他們無法從整體上看到財務風險的存在。而財務風險又是客觀存在的,要徹底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可能的,為防范新項目的財務風險,就要求我們財務人員介入項目的管理,結合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將風險量化并告之項目管理者,對風險進行預警,將損失降至最低,為企業創造最大的收益。
評估項目風險的關鍵在于如何確定預警指標及預警指標的臨界值,以判斷項目的風險是否存在,在對新項目進行日常財務風險管理中,應定期或動態地將預警指標與臨界值進行比較,若預警指標臨近或突破臨界值,則根據具體情況發出警報。使核心的決策人員能夠隨時獲取有關風險的信息資料。
對新項目進行財務方面的風險評估,首先從調研階段開始,項目的調研階段主要是由新項目科研人員,從各個渠道收集有關該項目的信息,如設備購置價值、原材料價格、單位用量、損耗率、人工、工時、以及市場同類產品的價格、外部的年需求量和該項目目標利潤率等等基礎信息,并據此出具調研報告。
其次,財務人員根據新項目科研人員在調研階段出具的調研報告,根據其中的基礎數據信息結合財務的分析方法提供財務可行性分析報告,主要包括對項目各風險值的說明,如根據設計成本信息(包括預計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以及目標銷售價格計算出盈虧平衡點(BEP),從而給出外部對該產品的需求所應該達到的最小值;通過對該項目的投資總額和未來幾年內現金凈流量的測算計算出投資回收期,同時與新產品生命周期的對比可以讓管理者知道投資回報期是否在產品的生命周期范圍之內;通過估計當某一不確定變量(如銷售量、銷售價格、材料價格、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固定性成本等)發生一定程度變化的時候,項目的投資決策指標(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利潤值等)將相應發生多大程度的變化,以此來預測新項目風險的大小,以及分析投資決策指標,明確項目的抗風險能力,從而成為項目風險評估的重要指標。
一、盈虧平衡點分析
盈虧平衡點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它是指企業經營處于不盈不虧狀態所須達到的業務量(產量或銷售量),即銷售收入等于總成本,是投資或經營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數量界限。近年來,盈虧平衡分析在企業投資和經營決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盈虧平衡點可以用銷售量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也可以用銷售額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如果預期銷售額與盈虧平衡點接近的話,則說明項目沒有利潤。盈虧平衡點越低,表明項目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強。
按實物單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按金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貢獻毛益率
盈虧平衡點可以通過研究產品的單位售價(P)、單位可變成本(V)以及總固定成本(F)來計算。可變成本是與產量水平成比例變化的要素,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利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隨數量變化的費用。通常包括折舊費、租金、保險費、管理人員工資以及辦公費等。盈虧平衡點的計算公式為:BEP=F÷(P-V)。
根據設計成本信息(包括預計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以及目標銷售價格計算出盈虧平衡點(BEP),從而給出外部對該產品的需求所應該達到的最小值,并提供給我們的管理決策人員,比較根據目前市場信息所預測出的銷售量,是否達到了該最小值,如果沒有達到就看其改善及增加銷量的可能,以從銷售方面確定產品的風險。
二、投資決策評價分析
投資決策評價指標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較投資項目可行性,以便據以進行方案決策的定量標準和尺度。從財務評價的角度,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可分為靜態評價指標和動態評價指標。按在計算過程中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的指標稱靜態指標,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在計算過程中充分考慮和利用資金時間價值的指標稱動態指標,包括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
(一)靜態評價指標
1.投資回收期是指以投資項目經營現金流量抵償原始投資所需要的全部時間。投資回收期可以自項目建設開始年算起,也可以自項目投產年開始算起,但應予注明。
投資回收期可根據現金流量表計算,其具體計算又分以下兩種情況:
項目建成投產后各年的凈收益(即凈現金流量)均相同,則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公式如下:不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PP/=原始投資合計÷投資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凈現金流量;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PP/建設期。
2.投資收益率,又稱投資報酬率(ROI)是指達產期正常年份的息稅前利潤或運營期年均息稅前利潤占項目總投資的百分比。是作為評價項目投資價值的參數的一種方法,計算時使用會計報表上的數據。
投資收益率(ROI)=年息稅前利潤或年均息稅前利潤÷項目總投資
將計算出的投資收益率(ROI)與所確定的基準投資收益率進行比較,其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指標,則投資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投資收益率考慮了項目有效期內的全部現金流量。
(二)動態評價指標
1.凈現值(NPV)是反映投資方案在計算期內獲利能力的動態評價指標。投資方案的凈現值是指用一個預定的基準收益率(或設定的折現率)ic,分別把整個計算期間內各年所發生的凈現金流量都折現到投資方案開始實施時的現值之和。
凈現值(NPV)=∑NCFt(1K)-t∑Ct(1K)-t
凈現值(NPV)是評價項目盈利能力的絕對指標。當NPV>0時,說明該投資項目在滿足基準收益率要求的盈利之外,還能得到超額收益,具有財務可行性;當NPV=0時,說明該該投資項目基本能滿足基準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勉強可行;當NPV﹤0時,說明該該投資項目不能滿足基準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不可行;凈現值(NPV)指標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并全面考慮了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的經濟狀況;經濟意義明確直觀,能夠直接以貨幣額表示項目的盈利水平,其取舍標準也較好地體現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
基準收益率ic也稱基準折現率,是投資者以動態的觀點所確定的、可接受的投資項目最低標準的收益水平。基準收益率的確定一般以行業的平均收益率為基礎,同時綜合考慮資金成本、投資風險、通貨膨脹以及資金限制等影響因素。
2.凈現值率(NPVR)是指投資項目的凈現值占原始投資現值總和的比率。
凈現值率(NPVR)=項目的凈現值(NPV)÷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
只有凈現值率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率,則投資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
3.獲利指數(PI),是指投產后按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折現率折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與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之比。
獲利指數(Pl)=投產后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1凈現值率
只有獲利指數指標大于或等于1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它(下轉281頁)(上接279頁)是一個相對指標,反映投資的效率,即獲利能力。
4.內部收益率(IRR),就是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
內部收益率,是一項投資可望達到的報酬率,是能使投資項目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就是在考慮了時間價值的情況下,使一項投資在未來產生的現金流量現值,剛好等于投資成本時的收益率,而不是你所想的“不論高低凈現值都是零,所以高低都無所謂”,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想法了。因為計算內部收益率的前提本來就是使凈現值等于零。
內部收益率越高,說明你投入的成本相對地少,但獲得的收益卻相對地多。IRR大于項目所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或資本成本,方案可行;內部收益率法能夠把項目壽命期內的收益與其投資總額聯系起來,指出這個項目的收益率,便于將它同行業基準投資收益率對比,確定這個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建設。
篇10
【關鍵詞】工程造價風險管理;體系評估;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工程造價的風險評估體系具體含義
1.1工程造價的特殊職能作用
除了普通商品價格應有的職能作用以外.工程造價還有自身特殊的職能作用。如預測作用,即因為工程項目投資大,變化多.所以投資單位和承包單位在工程投建之前都會作出一個科學實際的預測.不但為投資單位進行項目選擇、資金預備和成本控制等工作形成依據.也給承包單位的招投標決策、評估報價和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控制作用,工程造價具有有力的控制職能.即對投資主體在工程建設中的全部投資活動及承包單位建設成本起到控制作有:評估職能。工程造價是評估項目總投資、各建設單元投資效能、生產效益和項目還貸的參考依據,在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工程造價還有調控的職能作用,工程建設與社會經濟、社會資源和分配利益流向有著直接關系。對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和促進.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經濟結構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
1.2工程造價的實質
顧名思義,工程造價就是建設工程價格成本,從管理學角度可從兩方面來理解:即投資方在工程某個項目建設中所需要的全部費用。以工程投資活動與管理形式為主.將構成工程造價的所有投資總額轉變成相對固定產業和無形資產.換句話說.建設工程項目固定資產所用的投資額即為工程造價:還有一方面,就是在社會主義寵觀經濟環境下,圓滿完成工程建設所需的土地、技術、設備、勞動力和承包等市場費用.以及市場經營活動中投入到建筑和安裝工程上的費用總和由于建設施工承包企業和投資主體市場角度不同.前者追求最高利潤,必然會提高工程造價.而后者則控制建設價格。追求成本最低化。所以說.不同利益主體需要實現的目標不同.解決這一矛盾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將市場供給作為主體管理目標.并不斷建全和完善管理活動中工程造價的管理內容與管理方式。
1.3工程造價風險管理要素
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是施工單位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采用相應有效的管理形式控制和盡量避免資源損失.分析不同管理形式、投資成本和建設結果得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法.實現風險安全管理的最終目標。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風險判斷.就是產生風險的誘因,風險預計和評估.是指判斷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和風險出現的后果.還有風險應對。即風險發生后,經過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解除風險,或將風險影響降到最低.以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2.工程造價風險的判斷和評價
風險判斷和評估是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活動中的重點工作.對施工企業有效控制建設成本.提高管理質量具有極期重要的意義。
2.1風險判斷的內容
工程造價風險判斷應貫穿整個項目施工過程始終.具有階段性.即以不同工作階段實現目標為基礎.對各階段工作有可能發生的風險作出判斷。首先是招投標工作期間的風險預測。以分析資訊信信風險、墊付投資風險、勘察設計的不確保因素、施工形式和技術處理有可能造成的風險、招投標價格和決策等潛在風險為途徑.為各主體實施有效的針對防止措施建立科學依據。其次。進入施工期后,對投資業主、管理主體,以及社會經濟環境、外界因素和相應的法規所帶來的風險進行識別判斷。包括由施工單位自己導致的風險識別。最后是竣工驗收期間的風險識別,包括投資方和工程造價單位壓價空間、由資金問題產生的核算風險.施工和設計變化等方面造成的工程造價不確定因素。同時,對工程財務評價的規定和條件變更使得項目利潤低于預期效果的風險進行分析和識別。
2.2工程造價的風險評估形式
隨著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項目工程風險管理技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豐富。工程造價風險評估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由于其本身的特點和影響因素,結合具體實踐,現階段通常采取的評估方法有模糊層次探析方式、概率評價方式等形式進行評估。并對影響整體工程的各種因素建立相應數據模.以分析和判斷影響因素的程度,使風險管理能夠明確目標和方向。
3.防范工程造價風險的對策
3.1制定完善合理的應對工程造價風險計劃
施工主體在自身經濟允許的基本上,采用多種相應控制手段防范風險,以提高風險管理質量。因此,必需要分析每一個策略投入成本和導致的后果,從中總結出最優方案,為實現利潤最大化而制定的全面且不斷完善的一系列計劃和策略
3.2提高風險意識,認真對待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工作環節
首先,在招投標期間要慎重應對,因為工程招投標工作是整個工程造價的基本前提,建設承包主體要盡可能地提供施工必須的條件和參考依據,如工程清單、施工圖、招標條件和法律合同等,促進招投標工作成功實現。在施工單位完全理解招投標文件內容的前提下.對一些可能導致風險的條件提出改進.將風險防范作為工程清單報價的重要內容。結合市場規律和企業實力,以工程總價不變為原則,對不平穩報價和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和變更,這就要求招投標報價必須合理實際,并能游刃有余地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應對發生的風險。在制訂合同時,必須嚴密、規范和謹慎。確定各方職責和利益,將合同帶來的風險限制在合理、最低的范圍內。同時。要加強施工期間的管理工作,這是實現風險控制的重要階段.施工承包單位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工程質量、資金支付、損失索賠和驗收工作的管理,減少風險發生。
3.3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規范主要設備和材料管理
以項目經理為中心建立統一的崗位責任制,給予項目經理管理權、人事選擇權和業績考核權。使其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對工程所需的主要設備和材料,從采購到購回后驗收都要進行嚴格把關,制定合格報告。在使用過程中要加強維護和管理,將消耗控制到最低程度,節省使用成本。
3.4強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工程建設是一個易發風險的過程,安全隱患比較多。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科學的項目安全管理體制.以合同和文件的形式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實現人人有責,保證安全管理實現。預防隱患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所在,在施工之前還要制定一系列的風險應對和事故救援預案,以應對威脅安全的隱患,將事故影響最小化,實現順利安全作業的目標。
4.結語
建筑工程項目是一個變化的不穩定的漫長過程,參與單位較多,各單位間的關系也錯綜復雜,同時,又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使工程造價的風險評估時常面臨風險。而構成工程造風險管理評估的所有要素,在整個工程建設中處于不穩定狀態,必然會對風險評估造成影響。所以,構建工程造價風險管理體系,對研究和建立良好解決防止風險對策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工程造價的風險評估對整個項目工程意義重大。因為影響工程順利建設的因素不但多樣而且復雜.做好工程造價的風險管理和評估.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設成本和實施風險防范對策.有利于工程的進展的后期結算.是項目工程商品化并與市場接軌實現效益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佚名.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土木工程[M].2008—02—07.
- 上一篇:長期投資決策分析的方法
- 下一篇: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