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10:32: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校園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校園文化論文

篇1

構建尊重、關心和支持師生發展、成長的文化模式,促進師生成就完善人性和健康人格,實現個體的順利發展及幸福美滿,進而保證校園和諧、社會和諧,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F代大學不僅是追求真理、授業解惑的地方,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精神殿堂,是樹人立人之所。大學應是“由科學而達至修養”。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應該注重從人的需求出發,體現“對人的尊重和培養”,確立人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真正把大學師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師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良好運行機制,創造以人為主體的良好校園人文環境[1]。大學文化是體現高等教育價值觀的文化,高等教育價值取向是“全人教育”,即在健全人格的基礎上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讓生命個體的潛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諧、持續的發展,讓教育為個體而存在。大學文化模式的重塑就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現代大學的教育目標為依據,倡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堅持辦學以教育為主體,育人以學生為主體,尊重教師、關愛學生,把發揮師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動力,不斷滿足師生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輿論氛圍和文化環境。

二、大力培育和弘揚以獨立自由、批判創新為精髓的大學精神,打造大師級人才

不斷培育、升華大學精神,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目標和中心任務。大學精神是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積淀而成的文化精髓,是一代又一代大學人心血和汗水的文化結晶,是大學的立校之本、力量之源和精華所在。沒有大學精神,校園文化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了支撐和動力。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要在繼承大學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革新大學的辦學理念,形成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造并信守的精神品格和理想價值,并將這種集中反映學校品質、個性的精神文化內涵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培育大學精神,要挖掘和發揚大學的優良傳統,凝練學校的核心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既要符合學校的組織特性和發展定位,又要體現大學的辦學目標和師生的共同愿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要充分挖掘學校的歷史淵源、特點優勢,提煉大學的辦學理念,突出大學的辦學特色,培育出全校師生廣泛認同和大力傳承的大學精神。弘揚大學精神,還要著力打造大師級人才。大師是大學精神的締造者和發展者,任何一所大學的精神,主要是由這所大學的大師來代表的。有一流的大師,才會有一流的學生,才會有一流的學術成果,也才會有一流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要通過建立一系列激勵人才成長的制度和機制,健全一套科學的評價和管理體系,培育獨立與自由、批判與創新的大學精神,為大師級人才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積極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建設崇尚人文、學術為先、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環境

營建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創造和諧、文明、優質的校園文化環境,這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優質的校園文化環境是大學辦學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大學的生命力所在,是催生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身心發展的深厚土壤,也是大學人文傳統和優良校風的根本之源。校園文化環境具有隱性教育功能,師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等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而內化師生的修養、外化師生的言行。創建和諧校園文化環境,既要重視硬環境的打造,也要注重軟環境的培育,要加強校園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建設,建造精神內涵豐富的物質文化環境。不僅要達到校園的自然環境美,賦予自然環境以人文底蘊,實現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更重要的是,要達到人文環境和諧、育人環境優良、心理環境健康。要通過不斷探索、積淀、完善學校的文化體系和文化內涵,創建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教學文化、學生文化、課程文化、管理文化、環境文化、特色文化在內的文化建設體系,形成“文化效應場”,創設出能夠使全體師生員工奮發向上的物質環境、管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來推動組織變革,使崇尚和諧、維護和諧內化為師生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促進學校事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2]。

四、廣泛開展形式多樣、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提升文化品位與文化自信

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營造昂揚向上、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的良好氛圍,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自信,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又一個重要目標。校園文化品位是指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的層次和水平,亦是從審美角度對校園綜合育人環境的一種審視,更是一種包含深刻思想內涵在內的文化形式和價值取向。校園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建設高品位、高格調、高層次的校園文化,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造就高素質人才、建設和諧校園以及促進高校健康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顒邮俏幕妮d體,校園文化活動是大學辦學理念外化為廣大師生員工行為的最有效的途徑。新時期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教育塑造、主體突出、開拓創新三大原則,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寓教于樂的思想教育、學術科技、文藝體育等校園文化活動,讓師生樂于和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在活動參與中使思想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同時,要通過長期探索和實踐,逐步打造一系列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校園品牌文化活動,努力形成健康向上、富有生機、底蘊深厚的大學校園文化,不斷提升校園文化的層次與品位。

五、不斷推進文化創新,創設海納百川、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范式

篇2

國內如火如荼的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實踐呼喚并激發了相關學術界的研究熱情,并催生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概括而言,這些成果主要圍繞著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定義、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內涵與性質、思想(哲學、文化)基礎、功能與價值、目標及路徑等六個方面。

(一)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定義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定義的界定是有關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研究的基礎。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學術界尚未出現公認的定義。研究者們基于不同的學科背景、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分別進行了定義的界定,筆者將其歸納為“5說”:(1)生態系統說:祝楊軍(2010)在其碩士論文《論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目標與實現路徑》里,從生態學及生態哲學的視角,主張大學校園文化本質上是一個生態系統,是以生態哲學視角切入的、消除了本體論意義上二元對立的、理想目標與現實路徑相統一的大學校園生態文化體系[4];于巍(2014)同樣基于生態學的學科背景,認為大學校園生態文化是社會經濟等復合生態系統的子系統,不僅具有生態系統的運行規律,而且可視為一個區域性的、抽象的生態系統[5]。(2)和諧文化說:莊景全(2009)從文化學的視野出發,提出“大學校園生態文化是校園內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文化,它是一種有利于學生成長、發育的文化,重視教育的人文性和對個體生命性的尊重?!盵6]不過,事實上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包括學生、教師等的眾多利益相關者,而本定義的利益相關者主要聚集在學生身上。(3)新文化(觀念)說:林莉(2002)主張,生態文化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最新取向[7];張娟娟、寧巖鵬(2012)認為,校園生態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觀念”[8]。(4)文化環境和精神氛圍說:葉宗波(2005)提出,校園生態文化是一種有形或無形的文化環境和精神氛圍,是把握道德價值的重要載體[9]。(5)五要素反映說:杜君芳、江紅巖(2011)強調校園生態文化是指在教師、學生和管理者和諧作用于校園以及與校園緊密相關的社會環境的過程中,對師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團體意識、群體形態和行為體系”的直接反應,是師生共同適應和改造環境的產物,具有和諧性、整合性和與時俱進性[10]??傮w來說,盡管學界尚未對校園生態文化做出統一的界定,但基本上認同上述“五要素反映說”這一觀點。

(二)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內涵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內涵議題,國內眾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筆者將其歸納為“4說”:(1)四生態化說:胡祖吉(2007)指出,大學校園生態文化注重人與環境的和諧,包括學校傳統和現代文化觀的生態化、教學生態化、管理生態化和行為生態化,具有科學化與前瞻性、系統性與規范性、和諧性與持續性的特點[11]。(2)三文化生態說:高永蓉(2006)認為大學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系統的子系統,必須借鑒生態文化理念致力于校園文化生態的建設,構建良好的管理生態、學術生態和信息生態,以推進新世紀大學的可持續發展[12]。(3)全新文化說:覃逸明、吳文亮(2003)及徐建芬(2008)均認為,校園生態文化是全新的校園文化,它強調校園生態環境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和諧發展的關系,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校園生態文化建設既要重視客觀自然生態環境的建設,又要重視主體人的主觀意識方面的培養[13]。(4)三特定環境說:田傳信(2012)強調,校園生態文化建設可為大學生發展創造良好的特定環境:物質層面的生態文化環境、精神層面的生態文化環境和制度層面的生態文化環境[14]。

(三)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思想(哲學、文化)基礎思想、哲學或文化基礎事關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方向和深度,其重要性非同小可,故研究者對此議題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他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相關論述,筆者將其歸納為“4說”:(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說:賀旭輝(2004)認為,堅持科學發展觀,有助于正確認識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含義和建設的必要性,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大學文化傳播、開發和研究,有助于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15]。(2)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說:馮婕、祝楊軍(2008)提出,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具有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元素。它一方面揭示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存在的系統性、開放性、超越性和動態性;另一方面,又從本體、價值取向和歷史性的視野指出了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源頭和走向或歸宿[16]。(3)生態價值觀說:劉艷華、張冬玲(2009)強調,校園生態文化是指校園中全體師生員工以生態價值觀為指導而共同創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17]。(4)儒家文化說:蔣黎黎、葉爽(2012)主張,建設校園生態文化應努力尋找儒家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點,挖掘儒家文化中和諧觀念、義利觀和人生價值觀的內在價值,發揮其積極作用[18]。

(四)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功能、價值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功能和價值問題,研究者們也提出了多樣化的觀點,筆者將其歸納為“6說”:(1)踐行說:徐達(2012)認為,構建校園生態文化是對“生態文明”的踐行[19]。(2)育人說:覃逸明、吳文亮(2003)認為,良好的校園生態文化有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師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和充滿生機的文化觀念,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3];佟瑛(2008)指出,高校校園生態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實現育人的功能[20];吳燁;朱玉芹(2011)提出,優秀的校園生態文化品位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環境和氛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催人奮進的激勵作用和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21];蔣黎黎、葉爽(2012)主張,高校校園生態文化承載著“育人重任”[18]。(3)保證說:喻秋蘭、余文龍(2011)提出,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大學持續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4)關鍵說:朱玉芹、吳燁(2011)強調,校園生態文化是一個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23]。(5)基礎說:杜君芳、江紅巖(2011)認為,和諧的校園生態文化是高??沙掷m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校園生態文化建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高校的必由之路[10]。(6)“三生態”說:劉月嶺、武立敬(2010,2011)主張,大學校園生態文化作為人類生態文化的具體樣式,作為生態文明走向生態文化的路徑選擇,具有“生態育人、生態立校與生態服務”的功能。顯然,“育人說”是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功能和價值的主流觀點。

(五)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目標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目標,未見直接的、系統的研究報道,也未出現學術界普遍認可的目標譜系。研究者們基于不同的研究視角或著眼于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對此議題進行了一定的探討,有的具體,有的抽象。概括起來,有“4說”:(1)四目標說:祝楊軍(2010)提出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目標包括教育目標、學術目標、環境目標和系統目標四個部分[4]。(2)三目標說:于巍(2014)強調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實踐目標由人才培養目標、學術科研目標及和諧環境目標三部分組成[5]。(3)文化共同體說:張華、聞彥(2011)認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注入生態精神,形成文化共同體,是生態文化背景下建設校園文化的目標[26]。(4)四生態化說:李國新(2012)主張,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目標分別為教育目標的生態化、學術目標的生態化、環境目標的生態化及系統目標的生態化[27];可以看出,本目標的“四生態化說”與祝楊軍(2010)的“四目標說”在目標的內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顯然,除“文化共同體說”外,其他“三說”在目標譜系上具有一定的交集,即均將教育、學術和環境納入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目標體系。

(六)關于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路徑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路徑涉及到理論與實踐對接的問題,研究者們從多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設想、措施或建議,筆者將其歸納為“6說”,分別為:(1)四層面說:葉宗波(2005)認為,可從校園建設、學校管理、學術研究、情感交流等四個層面上創建良好的校園生態文化[9]。(2)三層次說:佟瑛(2008)提出,要圍繞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精神文化和校園制度文化三個層次來展開高校校園生態文化建設[20]。(3)二環境說:杜君芳、江紅巖(2011)認為,應從外部和內部環境構建和諧的校園生態文化[10]。(4)生態化教育、教學系統說:喻秋蘭、余文龍(2011)主張,建立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化教育、教學系統,可建立一種新型的大學校園人際關系和行為體系[22]。(5)生態教學觀說:劉海仁(2013)提出,大學生態文化建設的路徑應樹立生態教學觀以促進生態課堂中師生生態主體生命質量的升華,并推動校園生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28]。(6)景觀設計說:李靜(2007)根據安徽大學新校區南實驗樓———篤行南樓的現狀與特點,提出了“體現景觀特色,營造文化家園”的設計思想,主張應遵循自然式植物配置原則,在相似的空間環境中,展現不同的景觀效果和獨具特色的校園風貌[29]。(七)其他相關研究以上是有關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議題研究成果的主流,此外,國內的個別研究者還關注高校校園生態文化運行機制的構建、高校校園生態文化建設基于大學所屬層次(佟英,2009[30];朱玉芹,2011[23])和學科專業(朱玉芹,2011[19])的建設特色,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與其他管理、服務活動的關系(徐建芬,2008;王改紅,2011[31];胡薇,2011[32])以及關于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機理。對于后者,張華、聞彥(2011)探討了校園生態文化共同體的生成、核心價值的建立及文化信念和精神品質在多重文化系統中的共享和浸潤對校園生態文化利益相關者的文化歸屬感與認同感的催化作用[26]。

二、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啟示

(一)存在的問題概括而言,國內研究者在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相關研究方面視野較開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已達到了較深的理論深度。然而,也存在著某些明顯的不足或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定義、內涵與目標的界定等方面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定義尚處“百家爭鳴”的狀態,目前尚無公認的定義;在內涵方面也是“百花齊放”,也未出現獲得共識的表述;在目標的論證方面也呈多樣化的態勢,目標體系欠系統和全面。研究者們基于自己的學科背景或個人喜好各執一詞,這有礙于相關研究理論水平的提升,也制約了實踐指導效果的提高。因此,規范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的定義與內涵等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2.在研究內容的結構方面比較而言,國內學術界對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意義、功能、價值、重要性、對策等闡述過多,而對一些基礎性、專業性的問題(如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基礎理論、建設資源評估、建設效果評價以及利益相關者的生態文化需求調查等)鮮有研究,后者幾乎處于空白狀態。這可能說明后者是有關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研究的難點。然而,后者卻涉及到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理論體系的完善、對實踐指導效果的提高等諸多重要問題。因而,它們應該是今后相關研究的主攻方向。3.在研究方法方面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對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問題進行一般性描述、經驗性介紹或主觀性對策建議,以思辨、定性研究為主,實證、定量的研究缺乏,研究尚顯粗放化。今后,新的研究方法的創立、相關學科(尤其是生態學、文化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研究方法的借鑒運用以及基于某些具體高校的大學校園生態文化建設的實證、實驗研究將受到重視并成為主流。

篇3

關鍵詞: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 四項原則 四個關系 重點工作

校園文化建設是大學建設的一個永恒課題。從大學產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大學的一切活動都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culture)原意為種植、耕作,含有通過勞作獲得成果之意,到后來才逐漸演變為培育、教養等意義。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各級、各類大學如何更好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其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中的獨特作用,需要我們每一個大學人認真思考和努力實踐。

一、大學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其職能的必然選擇

不同的高校,因類別不同、人才培養的規格不同及社會文化背景和辦學理念上的差別,會表現出類的屬性和個性化特征屬性,但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屬性卻是一致的,反映在教學、科研和服務三大職能中,就是育人是根本,科研是重要職能,服務是職能的延伸。大學校園文化因其特殊的價值,在大學校各項職能中,始終起著獨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就校園文化的功能而言,它表現為一種特殊的課堂,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概括起來有精神激勵、價值導向、行為約束、情操陶冶等教育功效。其次,從校園文化的育人方式上講,校園文化的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環境創設”和“文化營造”潛移默化而非強制性地發揮影響,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不教之教化。最后,從美學角度分析,校園文化的構建和發展過程就是對能夠啟迪、感化學生各種美的潛在客體進行精神化再創造的過程,也是對其文化價值挖掘和升華的過程。通過審美,學生得以解讀校園環境中蘊涵的精神;通過審美,學生能夠將個體耳濡目染的感悟和體驗,內化為一種價值取向和行為認同,成為約束和指導個人的處世方式和人生的指航明燈。

二、當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不足之處

1.沒有擺正校園文化各組成部分,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制度的、行為的、組織的等在整個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過于追求物質文化建設,忽視精神文明建設。

2.在特色建設上,沒有很好地考慮學校的歷史背景、學校定位、培養目標,盲目從眾,滿足于借鑒他校現成的經驗,自主與創造不夠,致使校園文化特色不突出,個性不鮮明。

3.在實踐操作層面,沒有長期的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和方案,不能把校園文化建設同學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學校主體活動結合起來,始終形不成對校園文化具有統領作用的學校精神。

4.在組織管理上。把校園文化建設只視為某個或幾個部門的職能,沒有發揮和調動校園人(教師、職工、干部和學生)廣泛參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導致校園文化建設許多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實,流于形式。

三、新時期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應堅持四項原則,處理好四個關系

1.堅持傳承原則,處理好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雖然我國的近代大學直到十九世紀末才出現(以1862年的問世、1903年“癸卯學制”的頒發為標志),比歐洲(我國學者普遍認為西方現代大學萌發于中世紀的歐洲)晚了數百年,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積淀,卻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不能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遺失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新時期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正確選擇就是要堅持文化傳承原則,認真梳理、發掘和反思辦學歷程,正確處理好現代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與民族傳統文化的關系,將校園文化建設根植于中華民族文化這片沃土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廣大校園人通過對祖國歷史文化的了解,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在對祖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的過程中增強校園文化的先進性,進而對整個社會文化建設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2.堅持時代性原則,處理好與時代文化的關系。

“文化并非別的,乃是人類生活的樣法”。[1]生活是與時俱進的。顯然,文化也并非永恒不變,它必然會隨著社會環境和時代的變化而發生一定的嬗變。大學校園文化的形成,即是一個營造過程,也是一個發展過程。只有在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淀的基礎上,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才能實現創新與跨越,而且這種創新越多,跨越越大,大學校園文化就越富時代朝氣。哈佛大學的成功歸根結底就在于她不斷主動迎接時代的挑戰,敢于推陳出新,領導潮流的創新精神。北京大學在“五?四”時期之所以成為新思想、新文化的搖籃,也是得益于敢為時代先的文化創新精神。由此可見,校園文化建設如果不能體現時代的特征,站在時代改革發展的前沿,也就失去了其先進作用。

3.堅持多元化原則,正確處理與域外文化的關系。

在教育日漸走向終身化、民主化、個性化、信息化和國際化的今天,大學正以其廣博的胸懷接納來自世界不同的文化與聲音。開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已成為現代大學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大學校園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擁有多元文化的交融與激蕩,青年學子們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不出國門就能快速便捷地享受世界各國的文化大餐?,F代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主動適應這種開放式的趨勢,以海納百川的氣魄,正確對待域外文明,廣泛借鑒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也唯有如此,現代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才能吸引廣大青年學生的積極參與,進而被廣大青年學生所接受。

4.堅持區域化原則,正確處理與區域文化的關系。

一切大學的校園文化都有具有一定的時空特征,也無不打上她所在區域的文化烙印。身居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國際化大都市中的大學,其時代氣息和前瞻意識要強一些;而地處經濟偏遠地區的大學,則更貼近寧靜志遠、淡泊明志的精神港灣。因此,現代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既要注重規范化、科學化,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發揮區域文化的優勢,形成人無我有的獨特區域個性特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越能吸收她所在區域文化的優勢,校園文化建設就越具特色。越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就越能提升校園人的個性品位。

四、新時期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應重點加強的幾項工作

1.凝心靜氣,突出學校精神的培養。

學校精神在整個校園文化中處于靈魂的地位,是由學校辦學的歷史傳統、學科特色和名師、名生的品格、修養、社會影響力等共同孕育而形成的,集中體現了一所學校獨特、鮮明的辦學理念和個性特色,反映著校園人群體意識的價值追求。學校精神所具有的號召力、凝聚力、感染力和向心力是辦好一所學校所必須具備的寶貴精神財富。世界上所有特色鮮明的大學都具有獨特的辦學理念和精神。牛津大學在八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獻身上帝、獻身學術的精神和求實、辯證,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耶魯大學的“教育不是為了求職,而是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我國北大的“兼容并包”,清華的“厚德載物”,南開的“允公允能”無不都是這些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精神層面的凝聚和結晶。

學校精神主要是通過校訓、校風、校歌和?;盏刃问奖憩F出來的。校訓是一所學校傳統和特色的簡要概括,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校風則是學校風氣的總稱,是由學校成員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相對穩定的行為傾向,是校園文化建設諸方面的綜合反映。二者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處于“文化核”的作用。一旦被廣大師生所接受,就會自然而然地被他們自覺發揚,從而演變、升華為代表學校整體價值追求的學校精神。成功的校訓和優良的校風的形成不是空穴來風,也不能通過某種方式從別處移植而來,只有在學校深厚的文化積淀,獨特的辦學理念和合理的現實存在的基礎上,經過校園人(幾代,甚至十幾代人)倡導、踐行、提煉、升華、結晶而形成。因此,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者們要潛下心來,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目標,認真總結和梳理本校的優秀文化傳統和辦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廣泛征集、挖掘、設計最能體現本校辦學特色的校訓、校風、校歌、校徽,并在實踐中積極倡導,身體力行,循序漸進。大力營造學術自由和科學、民主之風,自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學術腐敗等不正確文化的侵蝕和蔓延。引導廣大教師潛下心來做學問,管理人員專下心來做管理,全體學生靜下心來做功課,為學校精神的早日形成而努力奮斗。

2.強化行為習慣的養成,促進校園和諧。

校園人的行為主要是指師生員工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從事教學、科研、文體娛樂及對社會服務等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有意識的能動反映,是學校辦學理念、學校精神在師生員工個體及群體身上的具體體現。養成師生員工良好的行為習慣,創建和諧校園,對當前我國高校由外延型擴張發展向內涵式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各級、各類高校都要根據總書記在清華大學成立一百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立即行動起來,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大學生開展行為規范教育、文明禮貌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從言談舉止、勤奮學習、勇于創新、尊敬師長等方面強化當代大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全面而系統地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從精神風貌、敬業態度、專業水平、人際關系等方面塑造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形象;廣泛而深入開展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本領的教育,促使各級管理、服務人員形成履行職責,忠于職守,敢于負責和樂于奉獻的優良工作作風。

3.營造多元智能型校園,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大學校園文化的主體(教師、學生、干部、職工等)屬于高深知識密集型的社會群體。較高層次的智能型知識文化是大校園文化區別于其他亞文化(如企業文化、商業文化、鄉村文化、城市文化等)的重要標志。美國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打破了傳統智商理論的局限。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至少8項智能,即語言、數理邏輯、視覺空間、身體運動、音樂韻律、人際溝通、自我認識和自然觀察智能[2]。這不僅為教學策略,而且為現代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指明了一個新的方向: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要重視差異教育和個性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主動地發展。首先,要在廣大教師中大力宣傳倡導多元智能理論,促使他們更新觀念,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自覺地把促進大學生的智能發展同專業設置、學科建設、課程開設等結合起來。自覺實現由學生的控制者向學生的觀察者轉變;由學生的監護者向學生的協助者轉變;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習情景的提供者轉變。其次,要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由學生會、團委會牽頭組織,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各種有益于大學生智能發展的活動。除了定期開展藝術節、科技節、科普講座等活動外,還要組織起學校、院系和專業三個層面的各種社團和興趣小組,努力做到:學期初有計劃,學期中有檢查,學期末有總結。確定好輔導教師、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內容和資金投入,使各項活動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最后,要全面規劃,綜合考慮,圍繞著大學生智能活動的開展,優先配置好各項教學設施、活動設施和生活設施,進一步完善學分制度,為大學生智能的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和制度保障。

參考資料:

篇4

一、構建服務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高校圖書館

(一)高校圖書館建設重在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圖書館管理的對象包括圖書館館員和廣大讀者。因此,圖書館以人為本的管理,既要注重“以讀者為中心”又要強調“以館員為本”。

高校要加強對圖書館館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圖書館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培訓全面提高館員專業水平,使圖書館館員能以優良的道德情操和扎實的專業功底為讀者開展優質服務,讓讀者在圖書館能得到尊重、獲取知識,從而體現圖書館的價值。

(二)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應當科學合理、高效平穩高校圖書館作為高等學校的一個重要部分,其內部建設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的工作效率,直接關系到圖書館能否為教學科研服務。因此,在圖書館的機構設置上應充分考慮到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科學合理地設置圖書館部門,根據館員的不同特點安排與其特長相符的工作以發揮各人的最大作用。同時應采取各種途徑大力提高館內人員的素質,以適應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從而能高效快捷地服務校園。

(三)嘗試構建承諾制服務機制,強化信息服務意識承諾制服務是圖書館的一種創新的讀者服務模式,是以一系列規章制度為基礎向讀者開展可監督的、可操作的服務。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是以讀者需求為中心、圖書館館員隊伍為依托的,因此要求圖書館館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的業務工作技巧以及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承諾和諧服務既能增強高校圖書館自身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又能增強自身的市場開拓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失為新形勢下讀者服務模式的一種創新手段。

(四)積極開展閱讀推廣等系列活動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圖書館要改變傳統的思維定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結合全民閱讀活動,在高校廣泛開展閱讀推廣,針對高校特點將館藏資源向廣大師生進行推送,開展內容多樣的讀書活動和學術講座,通過定期編發圖情通訊,新好?)書介紹等,采用知識發現技術深入挖掘、開發文獻資源,向讀者提供信息服務,提高文獻利用率;在學校范圍內加強圖書館宣傳營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閱讀方向。通過系列活動,在全校形成一個人人關心圖書館、愛護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的氛圍。寓育人于管理、服務中,使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在服務管理中得以強化。

在高校構建和諧圖書館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為高等教育服務,更好地在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一)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文化導向作用

圖書館應密切配合學校,積極參與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配合學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為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圖書館可利用館藏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獻開展專題書展等活動對讀者進行思政教育,培養讀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二要幫助提升讀者獲取知識的能力,通過開設文獻檢索課和圖書館利用方面的講座來培養讀者的信息素養和獲取知識的技能,為他們的學習和科研提供技術保障。三要注重提升讀者的綜合素質能力,圖書館可利用優美的閱讀環境和豐富的信息資源為讀者建立基于學習與研討的信息共享空間,吸納讀者參與圖書館日常管理工作,從而提升讀者的綜合素質。

(二)圖書館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

教育部2015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規程》中指出高校圖書館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高等學校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中形式多樣,許多高校每年讀書曰期間都會在全校范圍內開展讀書月活動,高校圖書館是活動的主要陣地,能為活動提供專業的指導,并積極參與其中,從而進一步促進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通過參與活動,吸引讀者關注圖書館、深入圖書館,把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巧妙地融入到校園文化活動中。由此看來,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和場地、環境是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并在此基礎上支持和推進校園文化的建設。

(三)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信息保障作用教育部對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高度重視,在《普通高校圖書館工作規程》里將其納入高校的文獻資源建設體系中,明確了圖書館是高校文獻信息資源中心的地位。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信息中心,是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信息保障的,文獻資源是圖書館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圖書館開展信息服務的基礎。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既具有專業性、學術性的特點,同時又具有歷史的連續性、現實的時代性,因而它能較全面地支持和服務于不同類型的校園文化。圖書館要以自身的任務、類型和讀者需求為依據,科學、合理地組織文獻資源,使讀者通過閱讀提高自身修養、培養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積極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者。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展開離不開文獻信息資源提供的借鑒與參考作用,因此,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直接影響著各種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影響著校園文化的整體發展態勢和水平。

篇5

1.容易養成不理性的消費觀。校園廣告中的一些購物類廣告容易激發學生的消費欲望,而這類廣告往往大量發放且重復發放,有時還打著打折促銷的幌子進行宣傳,而且這類產品往往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個性和品位,加上大學生自制能力較差,往往受到這類廣告的誘惑,養成不良消費觀念,甚至會引發盲目攀比、奢侈浪費、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習慣。2.影響思想道德觀念。虛假信息、不良信息的泛濫使大學生接觸到他們本不需要知道的信息。販賣各種考試答案的廣告,使一些存在僥幸心理的學生上當受騙,而且容易養成投機取巧的不良道德觀念。一些中介傳銷機構發放的虛假廣告,更是使一些同學不僅失去了金錢,還容易產生對整個社會的不信任感,在本就出現“信任危機”的社會,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挑戰。3.滋生金錢心理。廣告是付費的大眾傳播,其最終目的是引發人們的消費欲望,商家從而能取得更大的收益。校園廣告雖然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方便,但其最看重的還是學生口袋里的錢。這種極強的功利性,極易誤導學生,使其滋生金錢心理。4.影響心理健康。校園廣告帶來的各式各樣的信息,給一些學生帶來了心理上的沖擊,外界與自己的想象不同,容易造成一些學生產生心理落差,影響心理健康。5.影響日常行為習慣。部分校園廣告隨處亂貼,臟亂差的廣告環境,易引起一些同學跟風張貼,養成不良習慣,嚴重破壞校容。還有部分校園廣告以傳單形式直接發放到學生手中,而且只管發放不管其他,致使一些同學養成了隨手亂扔傳單的惡習。

二、加強校園廣告管理、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對策建議

(一)多管齊下,加強對校園廣告的管理

1.設置校園廣告專區。通過對濟南高校走訪調查發現,各種廣告的張貼很不規范,在短時間里,宣傳廣告會相互覆蓋張貼數次,這種投放方式,不僅浪費了資源,也達不到很好的宣傳效果。而設置廣告專區,可以使廣告宣傳集中起來。既有利于大學生更好地接收校園廣告信息,也有利于美化校園環境,為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提供一個良好的客觀環境。2.設立專門部門,及時清理垃圾廣告。校園廣告中存在許多不良廣告,這些廣告往往張貼在衛生間等隱蔽場所,包括:四六級助考,考研助考,販賣各種答案等。這嚴重影響了學風建設,極易對大學生的文化素養產生不良影響,助長投機取巧的心理,不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因此,需要設立專門部門,加強對進入校園的廣告的甄別,嚴禁不良廣告進入校園。而對于已經進入大學校門的不良廣告,需要進行及時的清理,避免不良信息在學生中蔓延,從而為大學生文化素養提供良好的文化環境。3.主動吸引優質廣告進入校園。校園廣告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展示校園文化的一個窗口。但校園廣告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為使更多的校園廣告對大學生的文化素養產生積極影響,學校要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吸納優質廣告。如讓更多優質培訓機構進入校園進行宣傳,并在宣傳欄內張貼富有創意的廣告海報,提高大學生的求知欲和審美能力。4.發展校園公益廣告。公益廣告具有獨特的魅力,有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能有效提高人們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校園公益廣告更是具有一定的啟發教育性、公益服務性和藝術審美性。校園公益廣告可以看作是一種隱性的教育手段,加大對校園公益廣告的發展力度,可以對學生起到教育和引導作用,從而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產生影響,為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提供新的途徑。

(二)充分利用大學生自身在校園廣告管理中能夠發揮的作用

篇6

關鍵詞: 大學校園文化 德育功能 五種功能

大學校園文化在創建和諧大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學校園文化系統的諸種育人功能中,德育功能居于核心地位。校園文化以其內容的豐富性和開放性、主體的廣泛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已成為當今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它對大學生的政治素質、思想觀念、精神狀態、道德水準,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巨大影響。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對于加強學校管理,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及社會大文化的健康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大學校園文化從各種層面影響和制約著校園人,從高校德育的角度來看,大學校園文化主要有以下五種功能。

一、大學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

大學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大學校園文化可以通過自身各種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導師生員工主動接受一定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使他們向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校園文化的價值體系包括領導集團的工作作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辦學理念、學校定位、管理理念、人才觀、教育觀、發展觀、質量觀等,這些價值觀在實際的學校管理中是通過規章制度、工作計劃等來具體體現的。在校園文化中,領導集團的價值取向是處于主導地位的,它決定著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所以,校園文化中蘊涵的領導集團的價值取向直接制約著各種管理行為,管理實踐中的所有管理活動都是圍繞實現領導集團所確定的預定目標(價值取向)來展開的。師生的價值觀是校園精神的內核,制約著師生理想的產生、行為的選擇,構成他們的活動方式和目標,影響著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程度,體現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

二、大學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個學校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源于學校絕大多數成員對學校價值取向的認同。然而,這種認同并不是天生的,是學校通過灌輸、教育、約束等多種途徑逐步達成的。學校管理和學校領導的實踐證明: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全體師生員工對大學校園文化所創造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行為規范等,尤其是大學精神的認同過程,也是校園文化教育功能充分發揮的過程。

1?郾學校的校訓、校風、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對學校的成員時刻發揮著陶冶情操和規范行為的教育作用。

2.教育在學校規章制度的實施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是學校價值取向最直接的反映,也是管理過程中規范各成員行為的依據;規章制度從制定到變為絕大多數成員的自覺行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一過程中,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校園文化中的環境因素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幽雅宜人的校園環境、生活環境、工作環境不僅彰顯著學校集體的審美取向,而且對廣大師生員工的精神境界、審美情趣、集體意識的培養等都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大學校園文化的同化功能

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進程中,文化傳統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校園文化的價值體系為絕大多數校園人所認同,則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強大的同化功能。這種同化功能首先表現為文化傳統的影響和同化作用。文化傳統實際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先進的、優秀的觀念、價值取向、管理模式及物化形態的文明成果之總和。文化傳統是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沉積并經過歷史檢驗的。因而,文化傳統對師生員工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同化作用。

校園文化的同化功能還體現在行為示范上。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校園文化通過示范而體現的同化作用主要表現為領導集團的行為和學校成員的行為的相互作用。領導集團的行為是對學校價值取向的演示;學校成員的行為則是對學校價值取向的認同。在領導集團行為和學校成員行為產生的影響合力下,任何不同價值取向的言行都會被逐漸削弱,且最終被同化。

四、大學校園文化的規范約束功能

大學校園文化的規范約束功能,主要通過有形的與無形的規范和約束兩種形式來規范、約束人們的行為。有形的約束主要通過高校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等來規范師生的行為;無形的約束主要通過校園精神輻射作用體現出來,它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管理、制度、紀律的控制作用所不能替代的。校園文化主要借助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來影響人們的思想和情操,這種觀念形態的東西雖不具有強制性,但卻能引導學生產生感情上的認同,進而形成一種自覺的、內在的驅動力和強大的感召力,促使他們去主動地完善自己,適應并改造社會。校園文化對個性的影響力和約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點。從根本上來說,校園文化是一種歷史的繼承和傳遞,它融化在學校這個集體的血液中,積淀下來并一代代地傳遞下去。校園文化所具有的這種強大的規范約束力量,使受教育者在日常校園生活中完善了個性,促進了創造力的發揮,并為其今后走向社會打下了全面的、良好的基礎,從而把自己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大量的管理實踐證明:在一些條件下,這種來自校園人“內心”的價值約束比行為的約束更加有效。

五、大學校園文化的激勵功能

校園文化的激勵功能的實質是解決動力問題。價值觀作為校園文化的核心,一方面,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在指明方向的基礎上,還表現為一股推動力量,推動師生員工朝向校園文化所倡導的方向不斷努力,從而起到激勵的作用。另一方面,價值觀本身就是驅使人們努力朝某一方向前進的動力。因為價值觀指向的是未來的目標,它不是一種對“實然”的事實描述,而是一種對“應然”的理想設定。無論是對教職工,還是對學生,這種理想目標都具挑戰性和激勵性,能激發他們奮發向上、銳意進取,從而促使其努力實現更高的目標。

校園文化就其短期影響而言,它能形成對教職員工士氣的激勵、鼓舞作用,會幫助學??朔簳r的困難和挫折,從而形成學校良好的環境氛圍;從長遠發展來看,校園文化對于一個學校的成長壯大更是起到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成為影響學校發展的最持久的決定性因素。高校管理者,尤其是中層以上干部,都應深化認識校園文化的管理功能,努力學會以學校核心價值觀去建設校園文化,去抓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積極主動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多種管理功能。

參考文獻:

[1]李雷.校園文化的管理功能[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2]謝秀軍.試論高校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2).

篇7

關鍵詞:校園文化 大學生 人格塑造

一、當代我國校園文化的主要特點

一般認為校園文化應包括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從廣義上講,校園文化是學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總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質文化、規范文化、精神文化。從狹義上講,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是高等學校師生員工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學習、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獲認可和遵循的帶有學校特色的價值取向、校園精神、校風、教風、學風、治學傳統、行為方式等的高度概括。隨著時代的變遷,作為社會子文化的校園文化在當今呈現出了諸多鮮明的特點,其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特大群體性:現代大學的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大學在校師生少則幾千多則上萬,這一特大群體所共同營造的校園文化也就具有了相當的群體性。由于參與營建校園文化的人數多,成員之間交往的頻率高,他們在不同活動中體現的精神傾向也往往容易相互感染或批判,校園內的一種思潮、一種價值觀、一種時尚,往往是成千上萬人心理碰撞、反應乃至相交、融合的結果。

(2)綜合性:大學學科專業眾多,人才濟濟,思維活躍,活動多樣,文化載體也多樣,在經過彼此的融合之后這里的文化具有必然的綜合性。大學校園文化的綜合性主要通過學科的多樣性;因師生地域的廣泛性而帶來的觀念、行為等的多元性;學術觀點的差異性;教學行為的多樣性;學生活動的豐富性等體現出來。雖然如此眾多的元素彼此各異,互不相同,然而各個元素在校園這一載體的共同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的交融便會形成一個有多種元素融合而成的文化綜合體。而這一個文化綜合體有著較好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能適應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元素在這一綜合體中存在,較之于社會這一大文化載體有更強的包容性。

(3)雙重性:校園作為社會的一部分,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子文化,其形成受到社會和學校自身的雙重影響。首先,社會環境下的價值觀、行為方式、思維模式在市場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直接、明顯地影響到校園文化,使得校園文化在越來越活躍、開放的情形下泥沙俱下,部分具有腐蝕性的思想正慢慢得滲透到這種純潔的文化系統中;其次,校園文化更重要的是受到學校自身辦學理念、發展方向、歷史傳統、教育設施、師生行為觀念等直接的影響。

(4)高雅性:大學師生群體的文化認知與道德審美的水平較高,因而,由他們創造的大學校園文化在整體上具有品位較高的特征。這種特征主要體現在理論層次較高的大學科研活動、教學活動等方面,還有一系列人文知識講座、各種全國性或國際性學術會議,舉辦各種學術沙龍、詩書畫展覽、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系列文化活動和表現形式上。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校園文化的高雅性也廣泛體現在獨具特色的校園景物環境上,校園建筑設計別具一格,景觀設置各具特色,充滿濃郁的書香氣息。

(5)定向性:校園文化較之于社會文化的另一大區別是受影響人群的定向性。校園文化因有其特定的載體---校園,因此其影響的人群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學生,有著極其特定的人群,而對于校園之外的人群影響有限,所以校園文化便顯示出極強的定向性。

二、校園文化對大學生人格的塑造

校園文化較其它文化有著自身的特色,它對于生活在其中的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對于學生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心理特征等的形成都發揮著直接的作用。校園文化對于人格的塑造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世界觀、價值觀的塑造:

校園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功能,即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適應當代社會需要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首先,大學教師是高校德育的主體之一,是學生形成價值觀體系的直接作用點。正因為如此在高校的教育過程中要格外重視教師素質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質。其次,大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還與校園中總體的價值觀導向、學術文化氛圍也有密切的關聯,正值青春期的大學生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特別是身處其中的校園環境的影響,很易接受外界的新鮮知識和事物,但是與此同時也缺乏辨別的能力,往往不考慮后果。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樹立校園典范,通過榜樣進行示范教育,引導廣大多的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教育工作以榜樣帶動整體即以點帶面的優良傳統,在今后的教育過程應堅持并予以創新。

2、思維方式的塑造:

校園文化會給大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較大的影響,如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學科由于理論構架的不同往往在培養學生思維方式方面各有差異,理工科類院校的學生在邏輯思維方面較突出,而文科類院校的學生以發散思維見長。

3、行為習慣、方式的塑造:

學校的規章、制度、紀律屬于校園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學校制度文化對大學生的行為習慣、方式起著引導和規范的作用。制度文化反映了校園的文化準則,它在發揮規范作用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導向、調控和紀律訓導。大學生一方面要學知識,另一方面要學會做一個社會化的人,按照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在思想上和行為上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我,學校的制度建設在這一目標的實現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校園制度文化對大學生行為方式的塑造滲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學、人際交往、課余活動等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

4、心理特征的塑造:

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左右著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一方面,通過開展各種積極的校園文化活動,滿足校園主體的集群需要和歸屬需要,促進身心健康協調地發展;另一方面,大學生正處于心理能量的高能區,如不能及時平穩地釋放能量,就會引發心理疾患,如焦慮癥、孤獨癥、偏執癥等心理疾病。人際關系是大學生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關系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所處人際環境,在完善大學生心理素質和調節其心理狀況方面,校園文化活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總結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高校校園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對大學生的品行陶冶、行為規范、人格塑造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往往伴隨著個體一生的發展,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在校園文化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忽視傳統教育,校園文化良莠不齊,以及校園重物質文化建設輕精神文化建設等一系列問題。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文化發展大繁榮”、“文化生活方式”以及鮮明的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等問題,高校作為文化發展的前沿陣地,應當自覺地扛起文化發展的大旗,重視校園文化,發展和優化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潘懋元 [新編高等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590頁.

[2]李春玲 [論新時期大學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西部》2007年第16期.

篇8

【摘要】在對中醫院校大學生培養過程中,高等中醫院校與其他醫學類院校不同之處在于,高等中醫院校還秉承我國傳統的中醫文化精神。當前,高等中醫院校的中醫文化教育工作面臨著危機與挑戰,高等中醫院校應加強對中醫院校大學生的中醫文化教育工作。

【關鍵詞】高等中醫院校;大學生;中醫文化教育

一、中醫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培養一名真正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醫術精湛、醫德優秀的醫學人才,是高等中醫院校工作的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高等中醫院校與其他醫學類院校不同之處在于,高等中醫院校還秉承我國傳統的中醫文化精神,是中醫院校大學生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工作對象的一個顯著特征,在中醫院校大學生中開展中醫文化教育是高等中醫院校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從專業教育和行業特色角度的分析

中醫學專業不同于其它專業,其產生根源和學習過程與中醫文化密不可分。中醫文化也就是指有關中醫的思維方式、傳統習俗、行為規范、生活方式、文學藝術,甚至一些影響深遠的事件等。[1]對中醫院校大學生來說,中醫文化對中醫院校大學生來說,是伴隨著他們學習和今后工作的精神基礎。中醫文化蘊涵的價值觀念、倫理道德、人文精神影響了中醫院校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中醫院校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我國傳統文化知識基礎。中醫學的和諧觀體現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各個環節中。[2]中醫文化中蘊含著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樸素的辯證思維方式,注意調整陰陽的平衡觀;動靜結合的恒動觀有助于培養中醫院校大學生的辯證思維,也將影響中醫院校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

(二)從學生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分析,中醫文化教育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1.從對人的教育角度分析,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醫道不僅僅是治病之道,它關涉到每個人的精神內涵和人格確立,關涉到我們對宇宙萬物整體的認識。于是,一個獨特的,不同與其他醫學的一種新型醫學就是在這樣的人文背景下產生了。

2.中醫文化倡導“懸壺濟世、大醫精誠、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救死扶傷精神是中醫醫德觀的體現。對此,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名利思想“此醫人之膏育也”,作為一名醫生必須“無欲無求”、“志存救濟”。張仲景的醫德[3]觀完全體現了中華民族以“仁愛”為核心的傳統美德,形成以“仁”為核心的職業道德。中國醫學史上著名的“醫乃仁術”的命題,充分體現了醫療實踐的倫理價值。

可見,中醫文化的內涵與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達到的目標在許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當前高等中醫院校中醫文化教育工作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從目前中醫院校大學生對待中醫學和中醫文化的態度看,有的學生不熱愛中醫專業,不相信中醫、學習不認真、缺乏職業道德和人文精神,更不愿意去了解和學習中醫文化,有的學生畢業后不愿意從事中醫藥事業,而已經走上中醫業崗位的人員,他們的中醫文化知識和底蘊不能讓人滿意,這樣就難以培養出合格的中醫從業人員。形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新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給中醫文化教育帶來了挑戰

1.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復雜的國際形勢變化和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滲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給中醫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帶來了挑戰,也給高等中醫院校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

現代中醫大學生,進大學前接受的主要是以現代科技文化為主的教育,再加上他們從小就接觸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一旦接觸到精氣、陰陽五行這些傳統理論,自然就會與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發生沖突,容易導致認識上的困惑、理解上的偏離,甚至對所學專業失去信心。

2.此外,近代以來一直沒有消除的中醫廢存之爭給中醫文化帶來了危機。近代百年曾有過三次關于中醫廢存的論爭。在中醫文化發展過程中,近代以來的中醫廢存之爭給中醫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危機和困境,同時,也給中醫院校大學生中醫文化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個新的課題。

(二)現代高等中醫教育模式中中醫文化教育的淡化

現代高等中醫教育模式的偏差也是導致中醫文化教育淡化的主要原因。面對強勢西醫的沖擊,現代高等中醫教育應該遵循繼承與創新并舉的原則,在堅持中醫傳統理念、保留中醫精髓的基礎上,學習借鑒西醫學的先進技術和方法,以培養具備傳統醫學知識和技能的高等中醫人才為目標。然而,目前高等中醫教育強調掌握中西醫兩套本領,即“兩條腿走路”,這種教育模式使得高等中醫教育正在喪失中醫特色。同時,因有限的教育時間變得更加有限,也就決定了學校的目標定位和質量標準以及課程設置等方面中醫文化教育的淡化。

1.中西醫課程同時開設的教育模式,沖淡了中醫傳統理念的確立和中醫特色思維方式的養成。由于就業壓力和中醫創新發展的需要,現代中醫院校普遍開設西醫課程,中西醫課程開設比例普遍達到了6:4,有的甚至達到了5:5。[4]這種教育模式也造成了中醫思維模式養成的滯后性。

2.傳統人文課程開設不足。從中醫院校目前開設的課程結構來看,人文素質類除必須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外,某些院校也探索性的以選修課形式開設了一些醫學人文課程,諸如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但作為中醫學文化基礎的《中國傳統文化史》、《中國古代哲學史》等課程則普遍沒有開設,或者也僅僅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很難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中醫學術研究“西醫”化。近年來中醫學術研究嚴重偏離中醫傳統,走上了西醫化的研究道路,中醫科研在中醫現代化的光環下,被“異化”為采用西醫的實驗方法對中醫的印證性研究,卻放棄了經典著作的研讀,忽視了中醫臨床能力的培養。

三、建議與對策

面對中醫文化教育工作面臨的危機與挑戰,高等中醫院校工作者不僅要從意識和理論上重視中醫文化教育工作,也應在實踐中加強中醫文化教育工作:

(一)課堂教育:課堂教育是對中醫院校大學生進行中醫文化教育的主陣地

在課程體系建設中體現中醫文化教育,提高中醫文化育人效果課程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要加大傳統文化課程比重,形成對中醫大學生進行多學科的中醫文化教育的課程體系;將專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醫文化教育相結合,在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加入中醫文化相關知識教育課及在其它學科中滲透中醫文化思想。

(二)在校園文化活動突出中醫文化主線

大力發展中醫文化,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必須構筑濃厚的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學習中醫文化相關社團建設,定期組織中醫文化等傳統文化講座;在校報、網站等媒體開設專欄;開展征文比賽等方式,讓學生潛移默化接受中醫文化的精髓,在繼承祖國醫學的同時,也得到品性的培養和鍛煉;在人文素質教育中側重進行醫學人文與中醫文化教育。

(三)在科研活動中重視中醫文化研究

中醫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突出中醫文化研究的地位與作用。中醫院校應注意培育中醫文化科研隊伍;在各類各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申報中,加大中醫文化相關課題的申報力度;撰寫和發表高質量的中醫文化研究論文;培育和建設中醫文化研究與教育基地;指導大學生學習和研究中醫文化。

(四)在中醫院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傳播中醫文化

鼓勵中醫院校大學生走出校園宣揚中醫文化,引導中醫院校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在中醫院校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教育中融入中醫文化內容。

進一步發掘中醫文化,結合時代特征,對中醫文化進行揚棄,找出時代背景下中醫文化的合理內核,將中醫文化與中醫院校大學生的培養工作有機聯系起來,進一步探討中醫文化與中醫大學生的教育工作的聯系,探索將中醫文化中的合理內核內化到中醫院校大學生培養工作中的手段、方式,對中醫院校大學生開展中醫文化教育,培養具有中醫文化精神的中醫藥從業人員,顯得尤為重要。轉貼于

參考文獻

[1][3]曲黎敏.中醫與傳統文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15.

篇9

論文摘要:在思想開放、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大學校園文化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要求我們用和諧文化和先進文化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方向,應當實施突出主體、包容多樣的建設方針,應當采取硬文化和軟文化建設齊頭并舉和協調發展的基本措施,應當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形式讓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學文化精神得到大力踐行和弘揚。

大學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甚至引導著社會文化的進步。高校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著力探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從而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當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現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在物質方面投入較多,在精神方面投入不夠。在高校掀起的一輪輪舊校區改建、新校區建設熱潮中,許多院校一味強調美化校園環境,重視物質條件的改善,一些上級主管部門的評估檢查也只看重這些外在因素。殊不知精神文化才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涵,是校園文化存在的價值意義、職能作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多局限在學生管理和娛樂層面,思想意識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彰顯。校園文化雖然有管理和娛樂的功能,但更重要的卻是它的思想教育功能、控制功能和導向功能。校園文化的核心和實質是超功利主義的,它以文化為載體,著眼于精神建設,直接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它要賦予大學生一種文化意識,使其長期置身于濃郁的精神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不自覺地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識和文化品格。(三)多元化社會思潮的影響,使大學生的政治觀和價值觀易偏離社會主義方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各種非主流文化蜂擁而來,紛紛以“時尚”的面目在青年大學生中大行其道,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社會思潮與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趨勢,道德主義與功利主義、群體主義與個體主義、等級觀念與平等意識的沖突,也在大學生群體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現。。(四)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更多地側重于職業價值觀教育,忽視核心價值觀教育。隨著職業忠誠、責任感、專業進取與創新、團隊協作與職業規范等職業道德、職業態度以及職業價值觀成為企業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許多高校紛紛把職業價值觀教育放在首位,而忽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職業價值觀雖然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分內容,但職業價值觀并不等同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價值觀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為指導,來落實工作領域提出的具體要求。

二、高校領導者價值觀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一般來說,高校領導者的價值觀對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影響:〈1〉高校組織的主導價值觀是高校領導者個人價值觀的群體化,高校領導者的價值觀影響校園文化的主導價值觀,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組織主導價值觀。形成學校校園文化的主導價值觀的過程,必然要求學校領導者對校園內各種價值觀進行篩選、揚棄,引進和倡導優良的價值觀。而高校領導者這種行為過程必然受到其自身價值觀的支配。因此,高校領導者價值觀對校園文化的主導價值觀必然產生重要影響?!?〉高校領導者的價值觀對校園文化的不斷提升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進步對高校的發展提出了現實的要求。而高校的發展同樣也要求學校組織共有價值觀先行得到提升。也就是說,學校必須通過不斷提升校園文化,更新校園文化的主導價值觀,從而才能推動學校各項建設的發展。由于高校領導者在高校組織管理層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高校領導者是高校組織文化提升的推動者。推動學校建設不斷發展是高校領導者的主要職責,而形成學校發展的建設力量必須依賴學校組織共同價值觀的驅動,因此,高校領導者必須倡導和推動校園文化的不斷提升。高校領導者在推動校園文化提升的過程就是其價值觀實踐的過程,因此,高校領導者價值觀對校園文化的提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領導者的價值觀通過其在建設校園文化過程中的組織指揮工作中發揮作用。校園文化的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復雜工程。由于這種文化工程的無形、易變、復雜、系統等特性,決定了開展這一工程所具有的相當大的難度和巨大的工作量,必須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團隊進行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程是學校建設的基礎,影響甚至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作為學校發展的主要負責人,高校領導者必須把校園文化建設當作自己的一項關鍵的建設工程來抓。因此,高校領導者必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組織指揮者。高校領導者組織指揮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其不斷調整自己的價值觀,不斷影響他人的價值觀的過程,其價值觀通過其在建設校園文化過程中的組織指揮工作中發揮作用。

三、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推進價值觀教育

學校是學生走向社會的的預備期,是走向社會前的集訓,學校生活是校園學習過程的深化和拓展,是對社會實踐的展望和準備。學校校園又是一個小社會,校園文化和創造的文化環境同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對社會的認識,在校園里化成實實在在的切身體驗,對學生素質的提高和今后認知社會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因此,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全面推進價值觀教育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對形成高校教學能力和取得優異教學績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是要讓大學的和諧文化和先進文化精神在具體實踐中得到踐行和弘揚。大學的和諧文化、先進文化與其創建活動本身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高文; 李燕;新形勢下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 黃山學院學報 2010年06期

[2]李春梅;魏忠明;劉會亭;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J].湖北社會科學 2010年09期

篇10

關鍵詞:大學校園;建筑;城市規劃;校園文化;跨學科研究

隨著大學校園建設量成倍增長,有關大學校園的研究也日益升溫。因為大學校園具有兩種基本屬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對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學、城市規劃和高等教育三個學科領域。

一、建筑及城市規劃界對大學校園的研究

我國的大學校園建設開始是以西方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校園規劃理論為指導原則的。建國以后,根據經驗,結合國情,確立了以功能分區為核心準則的校園規劃理論和規劃指標體系,指導了我國現有的絕大多數大學的建設與發展。然而,那些曾被奉為經典的校園規劃理論和規劃指標體系都是建筑、規劃界的學者站在自己學科視野中的階段性經驗總結,是相當不成熟的,至今,這些欠成熟的校園規劃理論仍是我國大學校園規劃建設的根本依據。在理論欠缺的情況下,建筑、城市規劃領域對大學校園的研究只能是實踐走在理論前面。

隨著近幾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園建設工程量比過去翻了幾翻,建筑和城市規劃界開始頻繁關注大學校園建設的理論建構。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臺北分別舉辦了“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研討會”,在大陸和臺灣的建筑規劃界掀起了大學校園的學術熱。與以往相比,兩次會議的論文開始重視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分析大學校園建設的歷程,不再局限于校園工程的階段性總結。

一些建筑學者開始關注高等教育思想對校園建設的影響,只是他們的觀點闡述不太系統,只能說是一種“散見”。如:《大學校園規劃結構的研究》一文認為“大學校園形態與大學當時的辦學理念、教學制度和內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紀的大學主要職責是培養神職人員和為王室服務的人才,大學校園必須是封閉的,能夠使學院排除外界各種影響,完全服從教會,校園生活充滿清規戒律。因此,校園多附屬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為樣本進行設計建設。19世紀工業革命后,美國高校將學術自由理想和為社會服務的辦學宗旨相結合,創立了獨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創立了影響全世界的開放式校園形態。20世紀后期,教育體制走向多元化,校園形態也越來越多元。這種對教育思想和校園建設關系的描述,雖然稍稍打破了一點建筑界習慣性思維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對高等教育理論淺層次的理解上,并沒有闡明在大學校園形態演變中表現出的教育與建筑之間的互動關系。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些建筑學者除了對校園形態的“過去時”進行歸納總結外,對于校園的當下形態和未來趨勢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討。一部分人認為,大學城將是我國大學校園在新時期的某種發展趨勢?!按髮W城”是國內近年來新興的概念之一,至今并無確切定義。一些文獻資料認為,“大學城”是一種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發展模式大致分為“傳統學術型”、“商業創新型”,或介于兩者之間。前者多起源于歷史悠久、具有強大學術號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學,經過漫長歷史時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環境,如英國的牛津、劍橋大學城,德國的洪堡大學等。“商業創新型”大學城起源于新興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創新與市場緊密結合,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如美國“硅谷”和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和中關村則兼有二者的特征。

雖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對大學校園建設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運動都在校園形態上留有痕跡。但是多數情況下,建筑界與高教界的對話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對高教體制改革所作出的單方面呼應。在現代教育哲學的指導下,現代大學不斷構建著新的教育理論,這些理論雖然對校園建設有一定影響;可這種影響對建筑界來說是被動的,因為建筑界還沒有系統地探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與大學校園建設的關系。憑著對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領悟,喊幾句時髦的教育口號,校園建設只能停留在膚淺的、“聞風而動”的層次,不可能有深度??傊斍敖ㄖ统鞘幸巹澖鐚Υ髮W校園的研究大部分是針對我國大學校園建設的實際問題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圍繞這些實際問題展開的。他們本著務實精神對教育界的熱點理論進行可行性探討,從建筑和規劃的視角提出方案、進行實踐,為新時期大學校園形態的發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為下一步更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創造了氛圍。

二、高等教育界對大學校園的研究

大學作為實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機構,一直是高等教育學科領域的重要研究對象。但長期以來,高等教育學科領域對大學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機構等非物質層面,很少關注大學的物質實體——校園,即使有所觸及也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同大學校園形態有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園文化”的研究領域。

校園文化是置身于社會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亞文化形態,它滲透到學校的各個方面,涉及到全體師生員工的觀念和行為。高校校園文化是在“大學這一特定的環境氛圍內生活的成員所共同擁有的校園價值觀和這些價值觀在物質與意識形態上的具體化。它的主體是包括學生以及教師、行政人員在內的大學校園文化群體;它的內容分為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兩大層面: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文化,包括師生員工的價值觀念、文化素養、心理素質及校風和校訓、學風和教風、學校的傳統習慣、校內文體活動等,物質文化包括校園建筑特色、文化活動場所和設施、校園綠化美化、學校的信息傳媒等。校園文化的核心是校園價值觀”。從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學者們傾向于把校園形態劃分到校園物質文化領域。

過去,大學校園形態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著,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數人認為:建筑與教育沒有多大關系。是的,建筑沒有以“知識”的身份、“課程(狹義)”的姿態進入人們的“學習”視野,但它對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識”和“課程”所不能給予的。這一點,中國古人深有體會:《三字經》的頭幾句,“昔盂母,擇鄰處”可謂家喻戶曉。正是孟夫子本人,親身體驗到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氣,養移體”(《孟子•盡心》)的總結。中國古人早就懂得環境對人的“模范”作用,環境就是“?!?,就是“范”;使用什么樣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樣的人物。英國首相邱吉爾也講過“先是人創造了建筑,建筑反過來創造人”,非常準確地表述了建筑與人的關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當前,教育界在反思現代教育中的弊病時,把環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學的高度。金生在《理解與教育》一書中談到“在科學技術和大工業生產的沖擊下,現代教育本身也被工業化和技術化,學生被納入教育生產的流水線,與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絕”。面對這個現實問題,走向哲學解釋學的教育哲學呼吁到:“人類教育的產生和發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來源于并且歸根于實踐生活世界的需要”,“對教育的認識并不是一種事實的因果關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為孤立的客觀對象去解剖,而是在現實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釋,也是‘同情’與‘參與’”。狄爾泰指出“理解和解釋是貫穿人文科學的方法”。人文學的對象是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而生命總是具有意義并且要不斷需求意義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斷地理解和解釋。這種方法把研究活動、研究過程看作是解釋者和被解釋者之間不斷進行的對話,通過這種對話使研究者直觀地體驗和把握對象的內在精神。學生在校園中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與周圍環境不斷對話的過程。大學校園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充滿意義的“生活世界”,呈現出各種各樣的“意義形式”,學生生活在其中,通過理解和解釋與之“對話”、“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使教育不知不覺進入學生的精神整體。大學校園形態就是一種教育表達式。

對于大學校園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課程理論也有所觸及。在課程理論中,校園建筑、文化設施、綠化設施、文化生活、校風、學風、人際關系、環境氛圍等都屬于“隱性課程”,與其對應的“顯性課程”是指學校規定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思想觀點、行為規范等。同顯性課程的明確性、強制性相對照,隱性課程的特點是:(1)潛在的規范性。無論是校園建筑、文化設施或校風、學風都潛在地蘊涵著一定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應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2)非強制性。不通過強行灌輸、紀律約束,而是通過陶冶和感染,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凈化人的心靈。(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環境變化或遷移,已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習慣仍能長期保持。我認為“隱性課程”也包括“隱性”和“顯性”兩個狀態。校園形態屬于“隱性課程”的物質方面即顯性形態,而校園形態所構成的文化氛圍,所凝聚的價值觀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則屬于“隱性課程”的精神方面即隱性形態。對于隱性課程的規范系統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國教育領域不多見。上一頁1

最近幾年,教育界的學者開始用跨學科的方法和視角研究“隱性課程”中的“隱性形態”,如南京師范大學的劉云彬博士進行的學校生活的社會學研究等。但是對“顯性形態”——大學校園的系統研究一直被忽略著。

三、大學校園研究的緊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時代背景而言,世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學改變了以往作為社會產品和最終用戶之間的中介身份,不僅承擔著教學科研的基本任務,更成為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主要環節。大學為社會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功能也越來越復雜,大學校園建設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我國大學校園的現狀在數量、質量、規模上都相對滯后,極大地限制了我國培養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學校園建設(改建、擴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時代在變,大學的功能、職責、理念在變,校園建設的理論指導當然也要“與時俱進”。我認為,當務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規劃界的專家學者打破學科壁壘,站在跨學科的視角對大學校園進行系統研究。因為理論的蒼白將導致實踐的浮躁,校園建設的失敗必然會影響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希望高教界對大學校園的理論探索中多一點對物質形態的關注,改變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園建設中的“失語”狀態;希望建筑界對大學校園的理論研究多幾個視角,改變一下建筑人在校園建設中的“自語”狀態。

參考文獻

[1]姜耀明,王曉丹.大學校園規劃結構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吳.彈性與共享:大學城規劃[J].規劃師,2002,(5).

[3]胡智丹.關于有效控制校園文化整合方向的幾點思考[J].江南學院學報,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