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教學法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1 17:01: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任務驅動教學法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任務驅動教學法論文

篇1

1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就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所要學習的知識隱含在一個或幾個具體的任務中,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緊緊圍繞著學習任務,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對任務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的占有和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把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激發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知識的自我建構。[3]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

2教學模式設計

創新改革教學模式,注重任務驅動,推行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以系統化專業知識為主線,以開放的教學實驗室為基地,以激發學生興趣、主動求知為動力,以培養創新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模式。在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教學中廣泛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課堂講授模式,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教學環節,培養應用型人才。針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特點,在“發電廠電氣部分”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推行任務驅動式教學,可從工程實例方面選擇適合的綜合項目,通過布置任務提出工程實例項目講解相關知識分析解決方案討論總結經驗等環節,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驅動、組織教學。通過基于實踐基地的模擬設備模擬實操環境,拉近理論與應用的距離,使學生得到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鍛煉,為學生就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打下堅實的基礎。

3教學任務設計

在講授變壓器的絕緣老化定律內容時,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首先提出面向工程實踐的教學任務,假設某變電站的主變壓器容量已經不能滿足負荷需求,但由于某種原因不能立即擴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盡量保證負荷的供電?提出任務后,首先引導學生將任務進行分解細化,然后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任務。分析如果仍然要求變壓器滿足增長后的負荷,即過負荷運行時可能帶來的影響,按照在電機學課程中學習的舊知識,得到結果———過負荷會使得變壓器發熱量增加,熱量會經過散熱途徑散失。然后再研究當變壓器過熱時對變壓器的作用,此部分為新知識,老師講授變壓器溫度與預期使用壽命之間的關系,得到結論,變壓器熱點溫度維持98℃,可得到預期使用壽命,另外引出變壓器的熱老化定律———溫度每升高6℃,壽命減少一半。接著提出問題,如果一段時間內變壓器熱點溫度超過98℃,另一段時間內變壓器熱點溫度低于98℃,這種情況對于變壓器壽命有何影響?經過分析得到等值老化原則,在此種運行情況下,只要熱點溫度高于98℃時多損失的壽命與熱點溫度低于98℃時少損失的壽命相平衡,仍然可以得到預期使用壽命。然后討論變壓器的正常過負荷和事故過負荷,正常過負荷遵循等值老化原則,不會多損失變壓器的預期使用壽命,而事故過負荷為了保證事故時負荷的供電,犧牲了變壓器的預期使用壽命。所以在授課前提出的工程實踐問題得到解決,雖然變壓器為了滿足負荷用電會過負荷,但只要符合等值老化原則,就不會造成壽命的多損失。

4結論

篇2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摒棄了傳統教學方法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進而轉變為以“制定任務、完成任務、評估任務”為一體的互動式教學模式,該方法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讓學生自己成為教學活動的探究者,目前該方法在我國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已日趨成熟。

我國中職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初級技術型人才的重任,其教育理念應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原則。中職學生的特點在于對傳統理論教學接納能力不強、對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較為排斥,這一點在以語文課為代表的基礎公共課中表現尤為明顯,學生往往表現出懶散、被動、提不起興趣等問題。所以,在中職語文課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課堂中掌握主動權,在典型“任務”的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這十分符合中職教育改革與發展提出的課程新理念、新標準。

二、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步驟探析

1、設置任務:找準切入點,有的放矢。任務設置的質量關系到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好的任務融知識、技能、方法、態度及價值觀于一體,學生在任務中才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任務設置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在設置任務時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課程的關鍵點和學生的興趣點。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總目標的基礎上,把總目標分割成一個個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分成單獨的“任務”,這些細分出來的任務來體現學目標。例如,現代文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占有較為重要的位置,其任務設置可以圍繞了解作家及作品的背景、分析重點人物形象、探討人物描段、總結課文主題、探究課文的現實意義等等。當然,任務的設置講究詳略得當,指向性必須明確,能夠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所以有些任務可以簡單帶過,而有些核心任務必須做重點設置。

2、任務分配:以優帶差,在合作中完成目標。由于中職學生語文水平普遍不高,教師的注意力又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所以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班級分組不宜過多,控制在5個左右,重要的是每一個小組要設立帶頭人的角色,帶頭人不僅學習能力突出,還要具備領導能力。小組內及小組之間要大體均衡,成績好的學生搭配成績差的學生、內向的學生搭配外向的學生,這樣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尤其是對于差生來講,在小組內更有利于其縮短差距、迎頭趕上。另外,為了增加小組成員的凝聚力,還可以通過打造小組品牌、營造小組文化、制定小組激勵口號等方式促進任務完成。

3、任務執行: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可或缺。任務設置、分配完成以后就進入到執行階段,此階段的主角是學生,但教師的功能不可忽視,因為教學的引導者、實施者仍是老師,教師在學生執行任務過程中扮演的是調度的角色,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任務完成效率,尤其是要幫助那些跟不上進度的學生找出問題的根源。另外,在任務執行過程中,學生之間一定要通力合作,把小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問題共同協商,大家為了一個目標相互鼓勵。

4、任務匯報:在相互借鑒中取得進步。任務匯報階段是小組學習成果的展示階段,展示的形式有很多,多媒體演示、小組情景展示等等,匯報的過程力求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上臺,對心理素質、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原本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在匯報環節也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充分展示出個人和團隊的能力。任務匯報的課堂是競爭的課堂,也是精彩的課堂,各個小組在良性競爭中相互提高、相互借鑒,老師徹底把課堂交給了學生,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差等生,都在匯報的課堂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語文課堂上的作用體現的淋漓盡致。小組競爭的出現,讓學生不再只是個人的代表,更多的是成為了團隊中的一份子,學生為了整體的榮辱拼命發揮自己的特長。

5、任務評估:“自評”與“他評”相互融合。當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評價體系仍以教師為中心,明顯呈現出“他評”的特點,而在應用任務驅動法之后,語文教學的評價應是“自評”與“他評”相互結合的體系。學生在這種體系下擺脫了被動的位置,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始發揮。具體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效果的評估應考慮四個方面,即學生有無成就感、職業素養提高與否、實際操作能力是否提高以及應變能力是否提升。教師通過“觀察法”觀察學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是否進行主動學習、是否具備合作能力等等,而學生則通過自評的方法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另外,“自評”還包括組內互評和組間互評,使學生在評價中學會欣賞對方,領悟到分工協作的重要性。這種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對改善人際關系、強化競爭意識、提高社會認知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結束語

“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顯而易見,在提出學習任務的前提下,通過任務分配、任務執行、任務匯報、任務評估等步驟進行語文學習的掌握和探討,而教師在其中則發揮出了發現問題、跟進問題、及時點撥指導的作用。在整個過程當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分別扮演了學習任務設計者、學習資源分享者、學習活動組織者及學習方法指導者的角色。可以說,“任務驅動教學法”給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拓寬了路子,既充實了學生語文知識,又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

參考文獻

[1]仇汝蕓,李傳信.論語文教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期刊論文]

篇3

1.1任務設計的適宜性原則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從各個方面去考慮。第一,要考慮學生的能力。第二要考慮布置的任務里各個知識點的含量、以及各個知識之間的聯系等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情況下,給學生布置的每個任務最好只有一個的重點和難點。任務的規模也要適合學生的能力,規模不能太大,規模大了,對學生來說太難,會偏離任務驅動的本意。教師要做到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需要仔細推敲。每節課有每節課的任務,每一章學完后要有每一章的任務。教師要能了解學生的能力,布置的任務讓大部分學生能完成為原則。課程設計類的任務的綜合性相對其他任務大一些,通過解決這類復雜任務學生自身得到鍛煉,學生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③

1.2任務設計的真實性教師設計的任務要切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不要覺得學習只是紙上談兵,而是在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做讓學生更有學習成就感,對學習更有興趣,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上VF和Access這類數據庫課程時,可以設計本班或本學校學生的數據庫,本班或本學校學生的成績數據庫等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學生在完成這些真實的任務中,不僅靈活的掌握了新知識,而且提高了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創造性原則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去考慮和解決這個任務,試著用不同方法去解決這個任務。在完成任務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擺脫已有的固定的思考模式的約束,敢于設想、敢于創新,提倡和鼓勵學生去大膽的去嘗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任務最終的結果不一定只是單一的一個,允許出現不同的結果,任務驅動教學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重點要引導學生學會探索式的學習方法,利用這種新方法去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例如對于大三的多媒體課程,學生在學習制作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去探索、去創新。隨著網絡的普及,學生們從網上搜到自己需要的資料,還可以在學校的圖書館收集資料,通過各種方法收集各種素材,再利用自己學習熟練掌握的工具軟件作出具有自己設計的作品。

1.4開放性原則開放主要包含兩層含義:第一,任務驅動法里的老師布置的任務是半開放式或開放式的,這樣可以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空間和時間,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第二,完成任務的方式也是開放式的。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和以前有很大區別,都是開放式的,不再具體規定和限制。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也是開放式的。學生在完成整個任務過程中獲取新知識的方式也是開放式的,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從網上、閱覽室、圖書館等不同地方,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1.5協作性原則協作是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和要求,“學會共同生活”是國際上教育的四個目標(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之一。④教師在監控學生完成設計任務時,除了讓學生完成任務,更要引導和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學會和別人交流知識和經驗,懂得欣賞和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在完成任務時,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小組為單位相互協作完成任務。每個小組中每個學生完成任務的一部分,最后大家綜合完成整個任務。

2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步驟

2.1提出任務,設置情景在剛開始上課時,教師設置出能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教學情景。一般情況下教師通過復習舊內容引出新知識,從而引出新的學習任務,新任務才是本次課的主要任務。任務盡量切近現實生活,切近現實生活的任務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⑤老師布置的任務要能全面涉及到所有將要學到的新知識點。

2.2分析任務學生接到任務時,教師先整體講評整個教學任務。教師可以演示自己或以前學生的作業給學生示范,告訴學生對這個設計任務在知識點上、表現手法上、創新性等方面的具體要求。⑥然后學生分組相互交流討論,尋求解決任務的辦法。由討論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高學生潛在的主動性和創造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先讓學生相互之間大膽的討論,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最終討論的結果做概括講解,教師在講解時要注意,不要講得太少,也不要講得太明白。讓學生自己在下面多做些工作。

2.3搜集材料,完成教學任務解決問題遇到的新知識點,需要學生上網搜索相關資料和查看相關的參考書。材料搜集好之后,學生在學生機房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期間,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講解,輔導和答疑,學生相互討論交流,共同協作,最終完成教學任務。

2.4展示學生成果,教師評價成果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一一仔細檢查,對完成的任務中創意新穎的,有創新的,一一給予表揚,肯定學生的付出,并指出還需要改進的地方。除了老師評價外,學生也要積極參與討論,相互肯定。最終老師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并再次修改自己的成果中的不足之處,設計出更高更出色更完美的任務。⑦

3結束語

篇4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計算機;實驗教學;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而設計的教學模式[1]。它把傳統的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實際問題、完成實際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能夠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解決方案、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方法應用在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中,通過創設任務,讓學生帶著特定任務自主探索問題,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創新的能力。

1.引言

計算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動手、動眼、動腦的過程,可以發掘學生較大的潛能,從而能夠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實驗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概念,理解和鞏固科學知識,正確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究問題的科學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2]。

2.“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提出

美國教育家杜威以實用主義作為教育理論基礎提出了“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3]。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新方法。根據這種教學法的核心理念,教師的課堂教學始終圍繞既定的教學任務展開,教師把新知識的傳授隱含于每一個實際的任務中,強調學生密切聯系生活、學習和未來實際工作中有意義的“實際任務”情境中去,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全新方法,目前很多課程已經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積極主動對學習資源的應用,共同進行自主探索和協作互動的學習,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踐活動[4]。它將以往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理念,轉變為了以解決實際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新理念;從而將再現式教學模式轉變為探究式學習模式,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這種方法更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解決方案,從而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要求創建“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真實性,能夠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能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更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通過對美國教育家杜威等提出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進一步理解,而我認為所謂“任務驅動式”教學新方法,就需要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些具體的實際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實際任務,掌握教學新內容,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的發展空間, 更好的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3.傳統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的弊端

3.1 “以教師為中心”和以“滿堂灌”的方式傳授知識

“以教師為中心”和以“滿堂灌”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體作用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只把學生看作是外部環境刺激的被動反應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5]。長期以來,實踐教學主要依附于理論教學,致使學生在思想上也不夠重視,學生普遍實踐動手能力比較差。進入大學雖然有很多獨立的實踐課程,但上實踐課時,大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學生看”的形式,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缺少主動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在進行實踐操作時,學生都習慣于機械地按照實踐講義,照方取藥。不能主動對各種現象進行觀察和思考、測量分析和研究,完成對內在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往往是動手不動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實踐課在培養學生科學實踐能力上的優勢。如何在實踐教學實踐中,轉變學生對實踐可態度,使學生從實踐中真正培養科學實踐方法和實踐技能,是深化實踐教學的重點。任務驅動是一種探究式教學模式,我們在實踐教學中通過任務驅動,改革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

3.2 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單一

傳統的“先理論再實踐”實驗教學模式使計算機課程理論知識學習與實際操作分離,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6]。

3.3 校內實驗教學與社會實際工作內容脫節

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仍然僅限于課本上的上機操作,學生沒有進入社會實際角色中,因此不清楚當前社會對計算機課程真正需要掌握哪些必備的知識,對社會實際業務處理缺乏直觀了解。

4.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優點

經過多年的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后發現,實施任務式驅動式教學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驗課堂氣氛明顯活躍,互動效果較好。任務驅動是一種探究式教學模式,我們在實踐教學中通過任務驅動,改革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

5.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實施

5.1 強調任務的可操作性

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大部分在實驗室進行。而現在許多院校由于條件限制,實驗設備簡陋,導致任務無法正常開展。因此在對任務進行設計之初,教師除對相關的實驗室有一定的考慮外,還要考慮可供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是否齊備等,以便于對任務的實施進行掌控。

5.2 設計任務的原則

任務的選擇不是隨意的,需要熟悉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掌握教學內容,分清教學重點及難點,再結合實踐,自主研發設計滿足教學要求的任務。為了做好任務準備,可遵循以下設計原則[7]:

(1)針對性強先將教學總目標分成多個小的學習目標,再將學習模塊細化成若干個容易掌握的具體任務,通過完成這些針對性強的小任務來最終完成綜合設計任務。

(2)可操作性強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只有學生親自操作完成相應的任務,才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從被動變成主動。

(3)簡單易懂分解后的任務應簡單易懂,容易實踐,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可以輕松學習和實踐,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興趣。

(4)具有一定擴展性在任務實現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來擴展任務,深入挖掘出不同層次學生的潛力,使每個學生都能依據自身能力獲得最大收益,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技能應用型計算機人才。

5.3 精心設計任務

教師編排合理的實際任務對學生就是一個興趣,計算機實驗教學中,任務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設計和編排任務非常關鍵,必須具有趣味性、難易適中并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設計編排任務時要盡量從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出發,例如大學生畢業時畢業論文是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在學生學習Word中,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份畢業論文的排版樣本,同時提供一份未排版完成的畢業論文,讓學生自己按照排版的要求完成排版工作。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夠調動起來,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行動起來進行到任務中去。設計任務時一定要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指導,展示情景和樣本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知道某個工具或軟件能夠實現的功能, 通過讓學生直觀而真切地感受具體的任務實例,能夠使學生頭腦里分散的知識點表象形成一個個相對具體的知識結構, 通過這種情境,學生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巧妙的隱含在相應的實際任務中, 使學生更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通過完成實際任務掌握任務包含的知識點[8]。

5.4 自主實踐任務

通過在創設的情境下完成任務,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選擇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實際任務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讓學生去面臨一個個需要立即解決的現實任務。不要害怕學生理解不了課本的教學內容,如果就算理解不了,也應該盡量讓他們去嘗試。當然,關鍵的操作步驟可以強調,否則學生如果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畏難的心理,對任務的完成產生負面的影響。在任務完成階段,教師只是一個幫助者和指導者,只起著引導作用。因此,要注意觀察學生和發現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自由地和大膽地去完成實際任務。學生可以探討完成實際任務的方法和途徑,引起對先前知識的進一步回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在完成實際任務的過程中都有著各自的不同方法。多個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和溝通后,可以得出幾種不同的方法,并作出分析和比較,這樣會大大的開闊學生的思路[9]。整個課堂倡導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更進一步增強師生間的朋友關系。隨著實際任務的完成,學生會在成就感中掌握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

5.5 重視任務結束后的總結與評價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并不單單是一個任務布置與完成的簡單過程,師生們應該做好課堂的階段性總結,在每個任務的布置與完成之后,應該回顧本堂課學習的內容,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進一步提高,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10]。首先可以讓學生每一組派代表對他們這組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對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自我剖析;然后由老師對各組在總結中提出的共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剖析,分析原因,總結同學們出現問題的情況,并給出實際的解決方法,以達到提高掌握知識的目的。

6.結論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我國高校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中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它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也必將面臨眾多的新問題,如何構建“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體系結構和模型仍然需要我們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地探索、總結研究。我們相信通過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一定會被有效地運用于高校課程教育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李興霞.“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教學中的研究[J].職業教育,2012(3).

[2]許雪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信息技術基礎教學中的實踐及效果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3).

[3]徐兵,張南賓. 大學計算機基礎任務驅動式實驗教程[J].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4]陳小陽,駱竹梅.基于任務驅動導向的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探討[J].科教導刊,2012(3):42.

[5]梁紅.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運用原則[J].廣西教育,2007(Z5).

[6]向生.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VFP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09).

[7]王延平.試論化學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J].職業技術,2009(05).

[8]王曉巖.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01).

[9]張永志.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PLC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09(05).

[10]徐兵,胡寧.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3(03).

篇5

論文摘要:中職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特色鮮明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小組合作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并實時評價任務,使信息技術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豐富與發展中職信息技術教學。

一、前言

“任務驅動”教學法,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是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力求以任務驅動,以案例為引導,進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合作能力。中職信息技術課是一門以實踐性為主要特色的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中職學校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既符合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又符合其學科特點。同時,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概念及意義

“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把學生視為主體對象,以任務為驅動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以細化具體的任務為主線,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在每個任務之中,通過教師引導,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形成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適合于信息技術等以實踐性為主的學科,對其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運用進行研究,必須使該種教學方法和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契合點。從學科特點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從學習者角度考慮出發,特別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教學,尤為適用于工科,如信息技術等專業類課程的教學。該方法克服了以往計算機教學的一些弊端,從完成具體、可操作的“任務”出發,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習相應的知識或技能。

任務驅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應該是一個人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等經歷后產生的新認識。從這意義上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提倡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符合信息技術課的探究式教學需要,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任務教學法在中職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運用

(一)設計任務

驅動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為目標的。由此,精心設計任務,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是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在中職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聯的學習場景,把學習內容巧妙地隱含在任務主題中,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課堂直觀性和形象化。在信息技術課的“任務”設計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具有綜合處理圖形圖像、動畫視頻、聲音、文字等多種信息的功能,設計出具有某種繪聲繪色、多姿多彩的“情境”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想象、判斷、分析,進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更好的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此外,設計任務也要考慮到吸引激發學生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精心設計富含趣味性的“任務”,可以有效激發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激情。在中職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任務。如在多媒體技術教學中,可以設計任務如flash格式的“個人電子相冊”,母校校園風光MTV制作;在講授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圖片、自選圖形、母版選用、藝術字插人等知識點時,可以布置同學之間為對方制作一個精美電子賀卡,使學生帶著興趣與真實的“任務”快樂學習。

(二)分析任務

決定任務能否被正確執行的關鍵就是合理恰當地對任務分析。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先讓學生自主討論,分析任務并提出問題。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去分析任務,理清思路,制定出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步驟和方法。筆者精心設計了校園民謠MV制作任務,通過啟發、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分析MV的制作,將整個過程細化為幾個具體、可操作的步驟:提出創意(頭腦風暴法)一編寫腳本一拍攝一剪輯一配音一特技一合成一成品,然后引導學生對每一步進行分析,教師根據情況指導,最后幫助學生掌握MV的制作過程和相關步驟。再如在VB程序設計課程中關于定時器控件一節,設計“臺球撞擊”任務,然后要求學生對此進行分析,討論是否能用學過的控件來完成,進而引導學生制定出利用所學控件知識完成任務的具體實施方案。

(三)完成任務

教師設計好任務,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討論分析并制定出完成任務的具體步驟后,學生就要通過多種途徑、方法和手段去完成任務,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以制作一個簡單的個人網站為例:設計任務時,將整個網站細化為幾個小模塊如“基本情況”、“我的相冊”、“我的日記”、“與我聯系”,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分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完成不同模塊。最后共同討論設計統一的模板樣式并制作個人網站首頁,最后再將各個網頁鏈接在一起。再如子VB程序設計課程設計教學安排系統時,師生們共同完成了任務的設計和分析后,在實現環節采取上機實驗來完成,如排課系統的界面設計、模塊功能等各個環節由學生自主實施。

篇6

關鍵詞:梳理與探究;任務驅動;引導;案例

一、 “梳理與探究”版塊的整理及分類

人教版教材共設計了15個專題,每冊安排3個專題。“梳理與探究”板塊教學研究從內容上說分作三大類,第一是知識類,第二是能力評價及運用類,第三是鑒賞類。

(1)知識類:優美的漢字、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修辭無處不在、文言詞語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識:(2)能力評價及運用:奇妙的對聯、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交際中的語言運用、邏輯和語文學習 、有趣的語言翻譯;(3)鑒賞類: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走近文學大師、 影視文化;對于高中語文梳理探究教學板塊主要采用的教學模式是“任務驅動――收集梳理――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碰撞創新――整合提升”。什么是任務驅動?那么對每一類專題如何指導?采用什么樣的任務驅動方式呢?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

任務驅動式的活動課不僅有助于營造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調動學生自助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在活動教學中為了實現任務驅動式的教學目標,出來要遵循自主合作、策略評價的原則以外,還要落實到每類主題常用的驅動方式。

任務驅動教學法基本環節:

創設情境――確定問題(任務)――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評價

二、知識類的任務驅動方式

知識類包括――優美的漢字、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修辭無處不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文言詞語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識。

案例1:“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學任務驅動

教學流程圖:

姓氏的起源與相關知識的積累――學生課下調查自己的姓氏來源――探究思考姓氏尋根的熱潮(撰寫小論文)――匯報總結

任務驅動一:課前積累

1.關于姓氏的起源與相關知識的積累;閱讀《百家姓》。2.學生自己查字典,了解自己姓名所用漢字的意思。3.了解本姓氏的起源與杰出人物。

任務驅動二:課堂展示

按姓氏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查找本組姓氏的歷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來。初步總結姓氏的不同來源。從文化尋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任務驅動三:課后提升

1.最近,社會流傳一股姓氏尋根的熱潮,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2.用一幅對聯或兩個成語評價自己的名字。3.收集你整個家族自豪的人,嘗試為其中一位寫個小傳。300字左右。

對于知識類的梳理探究活動,主要采用問題式的指導方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自主積累。如成語的來源、成語的運用、成語的結構、成語誤用示例、成語文化、外國成語等等。這樣學生就有了積累的方向。

三、能力類的任務驅動方式

能力評價及運用――奇妙的對聯、交際中的語言運用、邏輯和語文學習 、有趣的語言翻譯。

案例1:“奇妙的對聯”任務驅動

社會調查示意圖:

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內容――春節文化調查方向――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全高中部進行匯報

對于能力類的梳理探究活動,主要采用實地調查式的指導方法。格物致知,操作能力就在調查中得以實現。在生活中積累語文知識,又將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四、鑒賞類的任務驅動方式

鑒賞類――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走近文學大師、 影視文化。

案例:“走近文學大師”任務驅動

教學流程圖:

析內容――提出問題,挖掘任務;探原因――分析問題,分解任務;尋方法――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任務驅動:

1.給出書目,學生先讀完,評價書中的內容、語言以及作者傳達的價值觀。2.以某一話題為線索,作品詳解。3.觀點提煉,知識遷移。學生通過討論,對比閱讀,寫出小論文或讀后感。

如:文化觀

閱讀書目《論語》、《中華文化精神》、《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足下的文化與野草之美》、《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文化苦旅》、《孝經的禮運》……

學生閱讀其中部分書籍,可談全球文化,可談中西文化的對比。對于鑒賞類任務驅動,主要是展示探究路徑,確定探究任務,對比閱讀梳理觀點的方式。這樣共10個課題,將閱讀與高中生應該樹立的觀念融合,既解讀文學作品,也將不同作品進行比較。

總之,梳理與探究活動課運用了任務驅動之后,學生明確了探究的方向,找到了探究的路徑,明確的學習的方法。這也是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維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教師的指導性吧!

參考文獻:

著作類:

[1]孫春成著.語文研究性學習:學與教的融合策略[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顧黃初,顧振彪.語文課程與語文教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論文類:

篇7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 PLC技術 機電一體化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技術是一門專業性、實用性、實踐性很強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主干課程。學好這門課程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開了廣闊的大門。但對于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的中職學生,學習該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隨著課程的深入,難度的逐漸提高,導致許多學生漸漸對專業課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在PLC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通過進一步激發中職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環節,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實用型人才。通過實踐發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邊做邊學,以具體的任務為目標,使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新的工藝和方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與特點

1.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將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達到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的目的。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等。學生通過對工作任務和學習資源的主動分析與探索,培養了獲取、加工、表達、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開展協作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它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導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以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學生在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中,會不斷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轉變成自我學習的內在動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最終形成一個認知、情感活動雙邊的良性循環。

1.2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學生能更好更容易掌握教學內容。(2)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調動主動參與意識。(3)培養學生注重掌握方法, 鼓勵學生自主創新。(4)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所碰到的問題的能力。

2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流程與實踐

任務驅動教學法一般由“設計任務――剖析任務――完成任務――評價任務――升華任務”五個階段的教學流程,每個階段緊密相聯,層層推進。根據這一操作流程,結合PLC控制的循環彩燈教學內容,在PLC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歸納出任務驅動教學過程的實施主要有以下五個環節。

2.1創設情境、吸引眼球、導入任務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利用彩燈裝飾美化環境、烘托節日氣氛已成為當下的一種時尚。彩燈的變化也使人耳目一新,流光溢彩。有彩燈串交替閃爍,有彩燈串像流星快速劃過的效果;又有使彩燈串的變化與音樂節拍相互交容的絢麗效果等等。可以通過DV拍攝周邊一些學生非常熟悉的燈光景觀,把實訓的項目通過多媒體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引起學生的興趣。根據生活實例,教師向學生演示通過PLC控制的循環彩燈,吸引學生眼球,利用視覺的刺激,引發學生思考,導入項目任務。

2.2討論交流、發現問題、剖析任務

教師引導學生對循環彩燈控制項目進行分析討論,幫助學生分析項目的設計思路。學生對項目進行分組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課本引導分析知識技能點,使學生理清循環彩燈控制實訓項目中的知識點和技能。

2.3自主探究、提示要點、解決任務

(1)各小組成員根據項目任務,羅列出循環彩燈控制所需要的輸入、輸出信號。(2)根據輸入、輸出信號,對三菱FX2N-48MR-001系列PLC進行I/O端口地址分配,繪制I/O端口地址分配表。(3)繪制PLC輸入輸出端口硬件線路的接線圖。根據所選用的PLC型號,理清輸入輸出端口的排列順序號,根據硬件線路的接線圖并在實訓臺上進行接線操作。(4)程序設計與調試。編程的方法有多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編程經驗,應用所學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編寫思路清晰的程序,這也是整個項目中的難點和關鍵點。硬件上出錯的問題一般不多,很多學生在程序調試和編寫上往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調試的過程當中,讓小組成員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組內成員的團結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保證整個項目的調試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

2.4展示成果、評價反饋、總結經驗

學生展示自己的設計成果,匯報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什么了問題,解決的辦法是什么,是否有新想法等。以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概括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對學生思維和操作上的閃光點,及時總結和推廣,并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組員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2.5拓展實踐、知識升華、提升任務

一個任務的完成恰等于下一個任務的起點,通過教師的引導與點撥,使學生能對課程學有余味。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因此任務的提升要有彈性,要解決好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在循環彩燈控制實訓項目完成既定的任務后可以補充擴展任務。如會控制循環彩燈兩種變化模式的學生,可以思考采用單按鍵實現兩種模式的切換。還沒完全掌握學習內容的學生,可以思考采用單按鍵實現一種模式的起動和停止控制。

3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效果與思考

根據教學過程的探索與實踐,歸納出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于PLC技術課程教學中的顯著效果。(1)目標明確,針對性強,使學生更加容易掌握PLC技術的教學內容。(2)便于因材施教,將個性化教學與分層次教學完美結合,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3)生活實例情境的導入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通過團隊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5)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PLC基礎知識的掌握,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4任務驅動教學法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4.1協作學習要合理地進行分組

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首先要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主要是以互補的形式為主,好、中、差三個等級相互搭配。一般每組實訓臺由3個小組成員組成,三人分工合作,設立1名“安全員”,監管安全工作和整組的調協組織工作,一人擔任“工程師”,負責軟件編程等問題,一人擔任“技術員”,負責模塊的選擇,硬件接線等問題。小組成員采用分工協作學習,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任務,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4.2及時點評不可少

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把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主角的同時,教師要發揮好引領的作用,要當好配角。巡回指導的過程中采取針對性輔導與群體指導相結合的原則,對于共性的問題要加強階段性的總結與指導,使學生能少走彎路,使基礎薄弱的學生能跟上教學進度,能更有效的把握課堂的節驟。

4.3任務設計趣味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

把枯燥的任務設計得富有趣味性,設計的任務和實際生產生活相結合,同時又不偏離教材,學生就越容易理解,對求知的欲望就越大。“任務”的設計要對學情進行分析,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專業基礎水平、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注意分散重點和難點,并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知識拓展空間。避免任務設計成過于簡單和遙不可及兩種極端,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4.4教師的指導要把握分寸

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應及時提供幫助,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指導的深度也要有區別。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只需要在關鍵點的地方給予一定的指導和點撥,給學生留有想象和創新的空間。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要稍詳細的給予指導,為其后面的任務能順利實施把好脈。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的,只有讓他們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才能有發展和創新的空間。

通過教學實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PLC技術課程教學中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通過一個個項目任務的實踐,培養出具有較強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學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教師要發掘更多符合生產實際的項目,開展更多符合生產實際的實踐活動。在今后PLC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繼續努力,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更好地加以實施,為企業、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宋國杰.淺談任務驅動法在PLC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9(26).

[2]張曉海.任務驅動法在PLC教學中的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11).

[3]唐菲.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CAD》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硅谷,2010(24).

[4]嚴其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單片機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西部科技,2011(15).

[5]黃偉強.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工技能》課中的實施[J].職業,2009(12).

[6]王巧雁.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010(5).

[7]閔凡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化工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2(6).

[8]韓梅.任務驅動法在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教學中的應用[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2005(12).

篇8

關鍵詞:制圖;地質軟件應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139-02

“地質軟件應用”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基礎課程。據了解,目前在各個石油高校中只有西安石油大學開設。該課程涉及了通用軟件(Office、Grapher、CorelDraw)、行業軟件(Carbon、GeoMap)等多個實用軟件。課程的面向對象為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學專業的本科生,開課時間為第五學期。由于沒有前人經驗可借鑒,沒有模式可循,筆者在教學過程逐漸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思路。在本課程的教學中,將“任務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綜合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根據教學經驗,談談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法在《地質軟件應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任務驅動型教學法

任務驅動型教學的基本框架最早由Prabhu提出,隨后很多研究者對其進行了多維的研究,涉及任務的各個層面,包括任務的界定、任務的選擇標準、任務的排列、情感與任務、認知與任務、交際與任務等[1-2]。

1.任務驅動型教學執行過程如下:①分配任務。首先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實際操作的需要,結合將來畢業設計的需求,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該項工作在一次課程結束前實施。②信息搜集。學生根據個人或者小組分工獨立搜集信息,該項工作為課下進行。③實地演練。每個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資料、材料、方法、技巧進行演示與展示。④任務評價。包括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

2.實例。excel教學中實施該法。由于學生開課為第五學期,在大一期間都接觸過“計算機基礎”課程,有了一定的基礎,而且大家平時或多或少的都有使用。①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布置的任務就是使用excel的制圖功能制作地質上常用的相關圖件,比如孔隙度的分布頻率及累積概率曲線圖。安排2~3名學生完成該項任務。②任務展示給學生后,先不忙于進一步的講解和演示,而是讓學生先討論任務,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任務,提出發現的問題,通過問題總結出完成任務具體所需要的步驟,并找出完成任務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困難。比如,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頻率?什么是累積概率?之后要考慮研究孔隙度的分布頻率及累積概率有何地質意義?將軟件與專業相結合起來。最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信息搜集。③再次上課時,讓學生進行實地演練,給每名學生5~8分鐘的時間展示自己具體做法、具體步驟。比如,在excel中實現數據的分析功能,實現該功能前需要加載宏,加載宏中的分析工具庫,然后分析過程中要給出輸入區域、接收區域、輸出區域等。④給出3~5分鐘時間進行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評,評價內容包括自己任務執行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任務的完成情況;學生互評,同樣,對過程和結果均應客觀評價。教師點評,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如何加以改正。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初引入,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案例教學法在很多學科得到廣泛的應用[3-4]。

1.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操作:①案例選取。案例是教學內容的載體,也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載體。一個好的案例,首先是學生感興趣的案例,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②案例的分析和講解。通過分析和講解已經選取好的案例,讓學生在案例講解過程中,水到渠成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③案例的討論。通過選取案例的分析、講解以及學習,學生必然對案例中涉及到的相關知識點以及具體應用都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案例討論的目的就是解決學生在學習案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相關問題。同時,對案例組織、完成過程等方面進行評價,以及提出下一步的改進意見。

2.實例。Geomap教學中實施該法。Geomap為國產行業軟件,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符合我們的日常使用習慣,而且中石油系統內的地質平面圖基本要求使用Geomap成圖。①根據行業的實際情況,拿出科研成果圖冊展示給學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圖件如何做成圖冊?每個圖件是由哪些圖元組成的?圖元又是如何產生?按照什么方式組合的?如何組合才是合理的?②在圖冊中拿出其中的一個圖件進行詳細講解。比如,讓學生觀摩鄂爾多斯盆地的構造圖,將西傾單斜的構造特點完全展示出來。進一步分析,該圖分別由圖名、圖例、制圖人、制圖單位等基本圖元組成。不同類型的圖元組成一個圖層,不同圖層按照坐標疊合組成了圖件,各種圖件組成了圖冊。井位圖元與構造數據圖元為了后期調整方便,不宜放在一個圖層等等。③通過講解和學習,學生對制圖過程中的圖元、圖層、圖件、圖冊等知識點都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時結合常見的比如旅游地圖冊,舉一反三進行思考,會加深理解。這樣下來,思路就理清了,學生可以很快地掌握該軟件的制圖過程。

三、實施效果

任務型驅動型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從實施效果來看,一改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單向傳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的弊端,該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反響良好,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認可,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有了很大提高。任務型驅動型教學法不僅能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軟件操作的動力,調動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教師一起討論,通過互動,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穿插使用參與式教學法[5],更加注重師生互動、雙向交流,學生的主體地位明顯增強。比如本來給出學生5~10分鐘的實地演練時間,但是往往學生自己講著就不由自主的超時了,總是感覺意猶未盡,有很多話要說,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案例教學法以專業知識為背景,結合行業特點,并考慮大部分學生將來的工作基本會做鄂爾多斯盆地的研究,選取他們關心和感興趣的案例,引起了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興趣。讓學生體會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樂趣,體驗到知識探索的新奇與美妙,并且極大地提高了專業熱情。當同學們在第六學期末投入畢業設計工作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在“地質軟件應用”課程中講到的軟件都會用到,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基本都會應用到論文的研究中。比如,學生進行地層對比要用到Carbon軟件、編制平面圖要用到GeoMap軟件,做物性直方圖、建立物性模型等用到Excel,論文用Word編排,答辯要用到PowerPoint等等。該課程為學生順利地完成畢業設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比較受本科生歡迎。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對油氣資源的需求急劇增長,油氣資源供不應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油氣資源的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從而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尋找更多的油氣,開展資源調查,培養地質人才都成了當今石油院校的首要任務。作為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學專業的學生,掌握行業軟件的使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必修課。作為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更是義不容辭。

參考文獻:

[1]李蕾.任務型教學法在“視聽說”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2):157-158.

[2]李占宣.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0,(12):52-53.

[3]秦建,鄒顯春.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6),224-226.

[4]李淑燕.案例教學法在旅游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0,(12):157-158.

[5]黃江泉,于普選,張世仁.參與式教學在“管理學”教學中的五個設計原則[J].中國地質教育,2010,(3):81-84.

篇9

論文摘要:根據數據庫及應用課程教學現狀和課程特點,在網絡環境下選擇“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整個教學圍繞三個數據庫項目以完成任務的形式展開,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達到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目的,使學生在項目數據庫設計和實現過程中掌握數據庫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重要分支,是數據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幾乎所有應用系統都需要數據庫的支持。“數據庫及應用”課程是高職計算機類專業學習數據庫技術的一門職業技術課程,它擔負著為企業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數據庫設計、數據庫應用、數據庫管理及維護能力的高等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重任。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在網絡環境下的各種教學模式的應用也得到發展。網絡教學以其資源豐富、共享性、開放性和交互性等特點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已越來越廣泛。在數據庫及應用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網絡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是擺在我們每個教師面前的一個課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數據庫及應用課程通常采用“教師講授——教師操作演示——學生練習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此教學模式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①學生不能靈活運用知識。教師在講授舉例時,是根據所講的內容來舉一些例子,例子涉及的內容范圍較廣且零亂,學生學到的只是一個一個的知識點,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所以,學生不能融會貫通、靈活地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②沒有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在教學中雖然引入了計算機網絡,但主要是用于演示型的輔助教學。③教學的基本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在此模式下,課堂完全由教師主宰,學生只是被灌輸知識的對象,學生的任務就是消化、理解老師講授的內容,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

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數據庫及應用”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在此課程的教學中采用了“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這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收到了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模式是以真實的項目作為整個教學的主線,將項目中的典型性工作任務提取出來,將工作任務合理有序化后,對每一項工作任務分析所涉及的相關知識、技能和職業素質,將理論知識分散到項目的任務中。教師的教學始終圍繞著項目展開,以任務為驅動,逐級深化,構成一個由淺入深的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有機結合的體系。學生的知識學習緊扣任務要求,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來提高學生的主動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具體實施

1.項目的選擇。實施“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項目的選擇是成功的關鍵。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程選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和一個自選數據庫項目作為教學項目。一個用于教師示范講解,即示范項目,另一個用于學生實訓操作,即實訓項目,第三個用于學生實習訓練,即實戰項目。在選取項目時,主要從這樣二個方面考慮:一是所選擇的項目既要與書本知識緊密結合,又要有一定的探索空間。二是所選的項目要以學生為本,選擇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貼近實際生活的項目,這樣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收,可以減小學生學習的難度和壓力。

2.任務的設計。本課程將項目分成4個學習情境,即數據庫設計、數據庫實現、數據庫應用、數據庫管理和維護。每一個學習情境就是一個獨立的工作任務,再將每一個工作任務分解成若干個教學任務,教學任務的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

(1)緊扣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中應達到的學習標準,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實施的。所以,在設計任務時要緊扣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能達到教學目標。

(2)貼近實際生活。任務的設計應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生活情境來激發興趣,使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

(3)精心設計情境。“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上,學生并不是對所有的問題都感興趣,只有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留有探索空間。任務設計要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5)強調綜合性。任務的編排不能僅限于某個知識點,要具有綜合性,便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于主要知識點要在不同的任務中多次反復出現,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運用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

轉貼于

3.教學內容的整合、序化。以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在選取課程內容時,實行“理論夠用,注重實踐”的方針,既注意基礎理論的講解,以給后續課程的教學提供便利,同時也重點針對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素質來合理選取、組織教學內容。

4.教學的組織。本課程所有的教學都安排在一體化實訓室進行,學生人手一臺計算機,實施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在教學中以真實的數據庫項目貫穿整個教學全過程,課程內容的安排圍繞項目中任務的完成而展開。在課程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實施的是示范項目,這是一個貫穿整個教學全過程的項目;實訓項目安排在示范項目每個學習情境完成后同步實施;實戰項目安排在前二個項目學習結束后與數據庫應用系統前臺實現語言相結合進行實施。具體進行教學組織時,每個任務按照:任務描述-任務分析-方案設計-方案實施-知識小結-拓展思考六步教學法進行實施。

示范項目以“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數據庫項目為主線,以完成項目開發的典型工作任務為中心,教師將所要講解的知識融入到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任務完成過程就是工作過程,也是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過程。

實訓項目以“圖書管理系統”數據庫項目為主線進行的,實訓項目的知識點與示范項目基本對應,從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加強學生對不同數據庫應用系統的認識與應用能力。

實戰項目主要是與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前臺語言課程進行整合學習的一個項目(如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整合),具體的項目內容是由學生自主選擇,所有的項目規劃及工作任務的劃分均由學生自己完成。實戰項目主要是為了開闊學生的思路、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一個綜合項目的開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5.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程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三結合教學法、小組討論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和實踐教學法等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個數據庫項目因教學目標、教學特點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示范項目,主要采用“三結合”教學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邊觀摩思考,邊動手實踐——教、學、做一體,學習的過程即是實踐的過程,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有機融合;實訓項目,主要采用引導文教學法。通過為學生提供詳細的引導文,并采用教師輔導的方式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實戰項目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法,將數據庫開發項目交給學生,由學生在沒有教師輔助、沒有現成的參考資料的前提下獨立完成項目的設計和實現。

6.網絡平臺的利用。教學中,除了可以利用學院圖書館的書籍與資料作為擴充性資料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教學服務。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能有效地控制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教師進行任務布置、演示;組織分組討論;學生提交完成的任務等,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2)利用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教學中使用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利用圖、文、聲、像將一些抽象的內容形象化,使課堂形式豐富多彩,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3)使用網絡通信工具。通過電子郵件、QQ等網絡通信工具,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廣泛,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

(4)建立網絡學習資源庫。建立一個本課程的網絡學習資源庫,它包括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實訓指導,課程視頻動畫、疑難問題查詢、案例庫、試題庫和網絡課程資料等。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7.教學評價。課程考核作為課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施“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的綜合評價。采取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技術知識評價和實踐技能評價相結合。知識方面成績占30%,成績來自筆試,主要考查學生對數據庫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技能方面成績占50%,成績來自學生平時的上機操作考核和完成實訓、實戰項目的質量,主要考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方面占20%,成績來自實訓和實戰項目的完成情況,主要考查學生數據庫設計應用能力、收集整理資料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

四、結束語

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進行數據庫教學,教學過程中以真實的數據庫項目為導向,在教師精心設計的任務驅動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交流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靜.“項目驅動”教學法在SQL Server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0(4).

[2]裴大容.高職《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福建電腦,2010,(7).

篇10

論文關鍵詞: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方案設計

 

0引言

目前在不斷深化的教學改革中,各種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而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在職業教育領域里廣為推廣,并引進到各門課的教學改革中。項目教學法在專業課的實施中已取得好的效果,而《圖形圖像處理》是數字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教學對象是剛入學的新生,還不具備計算機多媒體和圖形圖像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針對這樣的基礎課和面對這樣的教學對象,如何進行項目教學?教學如何設計?教學內容如何選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討。

1 課程教學總體設計思路

1.1分析課程標準,明確培養目標

課程標準是規定課程的性質、目標、摘要的指導作用。

通過對課程標準內容分析,了解了《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平面設計軟件的綜合應用能力,為后續的平面設計方向的專業課《廣告設計》、《標志設計》以及《包裝設計》、《插圖設計》、《VI設計》、《版式設計》等課程打好基礎,使學生能夠具備平面作品制作的職業能力,那么課程設計應圍繞培養目標進行設計。

1.2 以職業崗位需求設計教學內容

高職教育,不同于大學普通教育,它的職業性和技能性很強,所以在設計課程內容上就不能單純追求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項目教學法,而是要根據課程標準中制定的能力目標和職業崗位需求,選出與培養職業能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一定要以能力為重點,以職業崗位目標需求為原則來選擇教學內容,要體現出學以致用的目的性,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

通過對行業所需的職業崗位進行分析、調研,了解到目前該專業的學生就業崗位大多是廣告公司、網頁設計公司、出版社、影樓等設計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所以可以根據這些職業崗位對技能、知識的需求,選取課程教學內容,并從這些職業崗位中選擇一些真實項目作為實踐教學內容。

1.3 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

以往該課程的教學模式一般是采用案例式教學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講解演示后把知識和技能傳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上機模仿操作得到教師所要的結果。這種教師講學生練、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學生往往只是學會了老師傳授給的知識,而沒有具備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設計教學活動時,可以在理論課時階段先利用從典型工作任務中提煉出來的教學案例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通過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把案例中用到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完成最終的結果,從而具備一定的圖形圖像處理的能力,為后面的項目教學打好一定的基礎。實踐證明,通過大量的實踐訓練,以“教學做一體化”、任務驅動和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好地完成實際任務,從而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任務驅動式和項目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參與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職業技能。

1.4 課程考核評價模式

課程考核評價用于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過去的考核模式缺乏對過程的考評,已不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探索科學的考核方式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

本課程在考核中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評,如對平時、上機操作、任務、項目等各環節進行多次的考核,最后綜合各部分的考核,得出學生該課程的總成績。

1.4.1平時考核,平時成績包括學生學習態度、出勤情況、完成課堂任務和課后作業情況。教師根據平時課堂的學習紀錄和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評價。

1.4.2階段考核

階段考核是在整個學期學習過程中所進行的各項任務考核的總評成績,主要考查學生階段性知識掌握情況與實踐操作能力、自學能力情況。在布置各階段任務時,教師同時也將評分標準公布給學生,學生完成每一階段任務后都將提交作品和制作說明, 教師根據上交的材料項目教學法,按照任務要求進行評價考核。 1.4.3項目考核

項目是一項綜合性的考核,主要考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職業能力等綜合能力,。由于項目是小組人員共同完成的真實課題,所以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1.4.4考核成績計算方法  學習過程中的所有成績以百分制計,具體劃分如下:

學期總成績=平時考核成績×30%+階段考核成績×40%+項目成績×30% 平時考核成績=課堂練習成績×35%+課后作業成績×35% +課堂表現((出勤率、學習態度)成績×30% 階段考核成績= (任務成績之和÷任務個數)×80%+上機操作練習成績×20%項目考核成績=項目調研×10%+提交文檔×20%+團隊協作成績×10%+小組評價成績×10%+自我評價×5%+教師評價×5%+作品效果×30%+展示情況×10%通過整個學習過程的多層次的考核,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紀律、自學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協作能力等都能得到一定的評價,可以較科學地反映出學生學完該課程后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水平。

2 課程中教學模式的應用

在本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將幾種教學模式結合起來應用,在課程教學初期,可以利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邊教、邊學、邊練,為學生打好基礎知識和技能,之后可以通過任務驅動法,在一個個典型任務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了一系列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實訓階段則可應用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2.1 對幾種教學模式的認識

2.1.1“教學做一體化” 教學模式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就是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練,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任務中,培養專業知識和技能,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1.2“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是以若干個具體任務為中心,在完成任務中來學習基本知識和技能,并通過完成任務的過程,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組織學生,使他們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去探究完成任務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

2.1.3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德國聯邦職教所制定的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去尋找得到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學習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教師已經不是教學中的主導者,而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在項目教學中項目教學法,學習過程是一個人人參與的實踐活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

2.2 應用項目教學法時要注意的問題

2.2.1 以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選取項目內容

根據目前社會對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能力培養與實踐越來越重要,在項目訓練時,應以培養職業能力為重點,來選取訓練內容,以適應社會崗位對人才需要的知識、技能、素質的要求。所以項目可以選擇來自社會、企業的真實平面設計項目進行訓練。例如: 銀行信用卡片設計,公司禮品設計, 公司形象宣傳設計等,這些來自社會和企業的真實項目,對學生的崗位技能、職業能力、認知結構和個體發展等方面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2.2注重按實際工作流程實施項目

在項目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可參照企業的工作流程,把項目實施當作一個工程去做,可以參照“軟件工程”的基本思想來實施項目,通過需求分析→制定工作計劃→設計詳細方案→完成整體設計制作→提交審核→成果評價等步驟來進行,將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通過項目的實施而完成,使學生了解實際工作過程的方法和步驟。

2.2.3制定詳細工作計劃,保證項目活動的完成

項目確定之后,學生要對項目進行討論,制定實施項目活動的計劃、給小組人員分配任務,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計劃加以指導,確定詳細的步驟,根據任務情況合理安排好時間,以保證項目活動按時完成。

2.2.4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靠自己通過各種途徑來完成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和交流學習各種技能和知識,從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將得到提高。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會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參與意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促進了創新能力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增強他們的信心,當好學生行為的指導者和咨詢者。

2.2.5重視階段總結和評價

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項目計劃的進行情況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寫工作日志,記錄任務完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獲得的收獲等。教師也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并及時加以指導。可以對某階段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教師和其他組學生進行評價,對好的方面進行表揚和鼓勵,并指出不足的地方,這樣可以引導學生互相學習,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總結評價中得到提高。項目教學過程的流程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