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型教學法范文

時間:2023-04-06 11:40: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任務型教學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任務型教學法

篇1

【關鍵詞】 任務教學法 體驗 英語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09-023-01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理念

任務型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教學的。這是強調在“做中學”的語言教學法。近幾年來這種“用語言做事”的教學理論引入我國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是我國外語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

二、新課改中傳統英語教學必須改進的原因及緊迫性

其實,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獲取用英語聽、說、讀、寫、譯的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換句話說,英語就是一種交際工具。但是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特別是我國農村地區的英語教學只注重學生的分數,而忽視了英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有違語言學習的初衷。英語學習是否達標也不能只以學生掌握了多少詞匯,答對了多少語法點為標準,而要看學習者是否能熟練的用英語來表達思想,用英語來完成各種任務。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性。而任務型教學法正好體現了這一教育理念,強調教學要從學生興趣,生活經驗出發,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課堂實踐中的操作

知名的教育工作者Willis早在上個世紀末就提出了任務型教學法的三個步驟:任務前,任務中,任務后。其中,任務前是課題的導入,任務的呈現階段,使學生帶著任務有目的的進入學習狀態。任務中,也有人稱任務環,在這一環節是學生通過個體單獨學習,小組合作討論等方式完成任務,最后展現任務。教師在這一環節是疑難問題的解答者 ,學生活動的組織者,課堂秩序的控制者。在任務后階段, 是展示新知的應用時期,這一步驟是對前兩個步驟的總結和歸納,是讓學生真正掌握語言的過程。這三個步驟互為犄角,缺一不可。

四、任務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 教師和學生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在任務型教學的前期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確保各個任務高質量的完成。

1)教師要收集足夠的信息資源,精心設計真實任務,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用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選修七Unit 2 Robots這一單元中的單元任務是:The Future Robot Company in China is holding a robots design competition.Design your robots and write a design plan.學生在這一單元開始學習新知時,聽教師布置任務,思考任務,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有目的的進行學習,激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任務的設計要難易適中,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有清晰的指令語言提示,以使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有所獲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學生應該充分的預習教學內容,有效的落實預習環節。預習是新課改的精髓所在,也是預設教材內容能否順利完成的保障。任務型教學的要求就是“先學后教,過程前移”。這一點做不好,則任務型教學實踐中其他環節都會落空,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授課前要求學生做到熟讀教材,領會大致內容,借助工具書掃清單詞障礙,做好預習筆記,這是個人自學的第一步,為上課預熱。筆者認為,無準備的,或準備不充分的教學有違任務型教學的初衷。

2. 注重展示的策略

在“任務中”,學生學習新知后的展示環節是任務型教學的特點,是一種嶄新的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平臺。在這一環節,教師應特別注意讓學生展示的策略。展示新知識,應指定學習基礎好,語言表達能力強的的學生展示。因為我們的目的是通過這一展示,給全班同學形成正確地認識,清晰的印象,具有較強的示范性。如果指定的是一些表達能力弱的學生,上來支支吾吾表達不清楚,就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消弱對新知識的認識效果。

在“任務后”階段,是展示新知識的應用階段,此時可指定中下等的學生,它的示范性要求不高了,同時也想通過這些展示了解知識和技巧的掌握情況,所以不怕出錯,有錯誤出現正好可以作為反例加以點評和補充,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

在對具有一定難度,有挑戰性題目的展示時,可不指定小組和個人,學生自由發言,并以鼓勵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使學生有一種自我展示的成功體驗,享受學習的樂趣。展示的環節也是形成性評價的過程,教師要及時對學生中從在的問題進行點撥,并以鼓勵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使學生有一種自我展示的成功體驗。

總之,“任務型”的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展示的方式來完成各個環節的任務目標,習得英語,體驗英語學習的成功與樂趣。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實施原則、步驟

一、“任務”的定義

任務型教學法源于英語教學領域,以任務為核心計劃、組織教學,既重語言的顯性或陳述性知識的輸人,又重語言的隱性或程序性知識的輸出和交際。它提倡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做中學”,圍繞任務,調動學生運用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參與任務型學習活動中,通過思考、體驗、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認識語言,運用語言,發現問題,找出規律,歸納知識和感受成功,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該教學法重視學習過程而反對現成知識的簡單傳授,強調人的學習與發展。

二、任務型教學的設計和實施原則

設計和實施“任務”時,應根據教學目的、對象和階段,根據自己的教學優勢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和運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任務應有明確目的性。對學生的活動,應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和操作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大腦始終處于激活狀態,他們獲得的不僅是語言知識點,還獲得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任務應有充分的信息輸入。任務的實施需要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前期準備,如收集足夠的信息。輸入的信息既可是語言性的,也可是非語言性的。任務的實施要為學生提供獲取、交流、處理和應用信息的過程。

(三)任務應包含一系列活動設計和指令以幫助學生完成任務。任務的實施,須有清晰的步驟指引和操作指令,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夠行動起來,設計要適合語言能力不同的群體,使各類學習者均能投入其中。

(四)任務型教學中,教師設計的任務須有可操作性。設計任務應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主題的熟悉程度、情景的真實性、語言的難易度等,所以任務設計要靈活,不僅針對所學內容,針對完成任務的對象,還要兼顧學生的專業及將來的工作。任務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可操作性強。任務應該是學生通過努力可完成的,難度不能超出學生能力太多,否則學生會喪失信心。也不能太容易,不須努力即可完成,學生會失去進取的斗志。

(五)任務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教師要創設平臺,讓學生表現自己,使其感受到英語學習和自己的生活密切聯系,這既能調動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能促進他們自主學習。

三、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結合高職英語課的特點,任務型教學可分以下步驟:

(一)呈現任務。這是任務型課堂教學特有的環節,以知識做鋪墊,為開展后面的任務做準備。課堂教學一開始就呈現任務,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明確要完成的任務。然后,通過學習教學內容獲得完成任務必需的知識、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這是任務驅動的過程,有助于強化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也體現了任務的真實性。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一開始不呈現任務,而是在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后才呈現任務并讓學生完成任務,那么這就不是任務呈現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動力就不如任務呈現過程那么強烈。呈現任務過程中,教師處理語言點時目的要清楚,所涉及的語言項目都是后邊要用到的語言、知識或技能。要根據不同的課文設計形式多樣的任務,并把任務的主題、內容及要求介紹給學生。任務要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因課堂時間有限,任務前期準備一般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

(二)執行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困難,應由學生提出阻礙其完成任務的問題,如生詞讀音、語法結構、復合句及對篇章理解等,之后由教師或學生講解(根據問題多少而定)。根據任務的不同要求,每設計一個任務后,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遇到難點可向老師求助。

(三)完成任務。討論、交流后,由學生單人、成對或以小組形式在全班學生面前實施任務。此時學生成了課堂的主宰,實施任務的學生力爭準確表達課文的思想內容,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詞語使其表達連貫、生動、有趣,其他學生則獲得了聽的機會。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語音是否正確、對課文的理解是否準確、用詞是否得當、語言是否得體,并記錄出現的問題。

(四)總結。學生使用語言后,要落實一些重要語言項目,教師把本課的語言點提煉出來,歸納總結。對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更正,并布置適量練習,最后對任務完成情況做出評價。

四、任務型教學法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

任務型教學法有利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可以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完成“任務”的實踐中。在學習過程中,這種情感因素至關重要,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并獲得自主發展。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設計出適合學生水平的、真實的、交際性的活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在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給予引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從而使任務順利完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者;

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需要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合作交流,這不但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更有利于其表現自己,打消自我防衛心理,培養良好的性格,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五、結束語

總之,任務型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符合高職教育培養面向生產和社會實踐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高職英語教師必須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與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使這一教學模式不斷完善,更好地服務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Willis.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don [M]

[2]谷仙春,韓照紅.任務型語言教學

[3]龔亞夫等.任務型語言教學

篇3

關鍵詞:語感;語感教學;任務型教學法

一、什么是語感

語感指的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習者能夠逐漸積累并發展出一種對于語言形式和功能的意識和敏感度。語感有兩個顯著的特征:(1)它從社會、文化以及意識形態這三個更大的層面去研究語言。(2)它是學者從自身主動在語言的運用中所習得的,即讀者根據自己對于語言運用的經歷以及對于語言規律的探索,發展出語感。

二、語感教學

1.語感教學的特點

語感教學是當今ELT領域中的趨勢,對于推動英語教學有積極的作用。

首先,語感教學法脫離了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學習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習者最大限度上的積極思考。其次,語感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語感的建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身能夠注意到某些語言特征,他們就會成為“積極好奇的學習者”,與此同時他們所獲得的這種意識會被記錄下來,最終內化。這就好比我們在說自己的母語時,能夠不加以思索就能表達出正確流暢的語句。學者Hawkins認為語感的建立是一種“積極感知”的過程。因此,語感教學的一個主要原則就是當學生愿意積極地投入精力與注意力,讓自己浸入到語言中,語言學習能產生最大的效果。

從一個更廣泛的意義上講,語感教學的最終目標不僅要體現在語言架構上,還要體現在文化和社會的層面上。學生能熟記一些不規則動詞的變化不是語感教學的目標。然而,如果學習者在對于英語文化知悉甚少的情況下能流利表達,這也不能體現語感教學的本質。所以,還需在語感教學的過程中建立起文化意識,這種文化意識能夠拓寬學生的好奇心,并且能夠超越文本的內容,最終將學到的語言運用到真實生活中去。

2.語感教學對于教師和教材的要求

鑒于以上語感教學的特點,首先,在實踐語感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從傳統的知識灌輸者轉為引導者。教師應該激勵學生提出問題,激發他們的興趣以及讓他們參與到能夠自我探索語言規律的過程中去。其次,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語感課堂的構思,這樣就可以篩選出一些合乎學生學情的課堂活動,以更好地激勵學生有效的交互,增強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

在教材以及教學設計方面,傳統的英語教材以及教學活動側重學生對于語法和詞匯的掌握,也就是說書上出現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此外,教材的內容(課文)通常是中國人所編寫而非純正的英語文章,每一個章節都有語言側重點,完全為了考試而服務。

可喜的是近年來中國中學生的英語教材進行了改革,課本中每個單元的內容都涉及真實生活,并且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題材,文章也有不同的來源。每個單元中會出現一些精心設計的活動,比如,腦力風暴、開放性問題討論、復述故事、短劇表演等。這些任務都能告訴學生,英語是一種活生生的具有創造性的語言,其用法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3.常用的口語語感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法

(1)任務型教學法的定義

任務型教學法的理念是通過設計一系列的任務讓學生參與,比如,討論、解決問題、游戲等,以促進學生在真實環境下的語言使用。同時在EFL領域被廣泛認為是一種改進了的交互式教學法。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有充分的機會通過互相交流合作,理解對方所表達的含義并且給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2)任務型教學法的特征

①以meaning為核心

和傳統的3P教學法(Presentation-Practise-Production)有所不同,任務型教學法的核心在于meaning(意思)而不是form(結構)。和專家Nunan的觀點相符。為了確保順暢的交流,學生需要盡可能多地使用語言,即使這意味著有時候會出現表達不正確、不準確的情況。

②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定位

語言學家J. Willis在1996年說道:“Tasks are activities where the target language is used by learners for a communicative purpose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utcome.”由此可見,在執行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學習的核心是學生,大多數的交流都應在學生之間進行。而對于教師來說,除了設計各式各樣任務,整個課堂中,教師應該引導和輔助學生去完成設定的任務。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對話時給予必要的語言幫助。

③真實的素材來源以及真實的語言環境

任務型教學并不是閉門造車的教學方法,它所涉及的語言教材(素材來源)必須是來自真實的語言使用環境,不能僅局限于為了語言教學而專門涉及的教材。Brinton認為真實的語言素材和媒體通過強化語言課堂和外部世界的聯系,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

Gebhard將真實的語言材料看做一種將語言學習“語境化”的方法。

4.任務型教學法和語感教學之間的聯系

簡而言之,從任務型教學法的定義以及上述一些主要的特征來看,任務型教學的理念和語感教學法很大程度上都是吻合的。首先,它旨在建立以學生為核心、教師為輔助,讓學生積極參與語言的使用中,以積累語感。其次,它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的“以語言結構為核心的”的限制,將語言教學延伸至真實生活以及更高的生活層面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最終培養學生的語感。

參考文獻:

[1]Brinton,D.M.The use of media in language teaching. In M.Celce-Murcia(ed.),1991.

[2]Carter. R. Key concepts in ELT: Language awareness. ELT

Journal. Oxford: OUP,2003.

[3]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1999.

[5]Tomlinson,B.Developing Materials in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Continuum Press,2003.

[6]Van Lier,L. Language Awareness. The Cambridge Guide to

篇4

任務型教學法是近年來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這種教學方法則倡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身參與、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標,十分符合新課改理念。因此,在高中英語語法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任務型教學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上的教學理論和遵循原則

(一)任務型教學理論

事實上,任務型教學法應該歸納在交際語言教學思想的理論范疇,它的主要宗旨和理念很大程度上和交際語言教學類似,也可以把它當做交際語言教學的一個分支。任務型教學強調的因素有很多,各個因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契合,能夠自然地聯系生活背景和英語教學的理念,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培訓體系,并從根本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任務型教學需要遵循的原則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學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最大程度上幫助一個人進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任務型教學的設置需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如說學生在學習定語從句的時候,讓學生欣賞《Home alone》這部電影的片段,學生從傳統枯燥無味的英語語法教學中脫離出來。學生看完電影之后,教師開展趣味性的比賽和活動,讓學生靈活掌握定語從句的用法。

合作學習也是高中英語課堂當中務必遵循的一個原則,主要是指學生在不同學習氛圍之下互幫互助,共同思考問題并有效地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小組的表現情況來進行具體的獎勵,以此來促進課堂的教學效果。比如說學習虛擬語氣的時候,讓學生自動分成若干了小組,進行分工合作,通過多種方式搜集相關信息和圖片,然后對信息進行整合,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話可說,并且能夠說好自己的觀點。實際的活動容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語法的環境和空間。

當然,語法來源于實踐,它又反作用于實踐。在高中英語語法課堂的任務規劃當中,教師應當把所要講授的內容和學生所處的實際環境相結合,最大程度上讓學生接受所要傳達的知識。

二、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語法課上的教學模式

一般來說,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語法課堂當中的應用應當分為三個階段,只有這三個階段都能夠做到游刃有余,才能達到一個良性的教學目的。

(一)任務型教學法前期活動

在第一階段,教師所要做的工作主要分為兩點,一是介紹話題,二是研究性學習。前者將話題作為課程開展進行的一個話題,然后把不同范圍內的語法任務呈現在學生面前。在介紹話題之后,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并了解接下來的任務。后者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完成某一個語法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可利用的參考資料。在如今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查閱相關的語法信息,然后對所搜集的信息進行整合。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過程

具體使用任務型教學法的過程當中,應當將重點放在主題討論上面,最大程度上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語言的輸入量和輸出量。學生可以分為若干個小組,然后進行小組討論,針對相關的語法結構發表自己的觀點,做好學習交流。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選派代表發言,總結本小組的學習成果。

(三)任務型教學法的后期總結

這一階段主要是為了達到能力遷移的目的,由于學生剛剛接觸一個嶄新的知識點,所以在領悟和應用的過程中難免出現紕漏或者不足之處,這個時候就要求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接收情況,做好學生反饋工作。

篇5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它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本文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應用“任務教學法”的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問題談幾點體會。

1. 任務教學法的原則

首先,真實性原則。活動應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特定的交際任務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任務的設計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并形成由初級任務向高級任務以及高級任務包含初級任務的循環;其次,形式、功能原則。形式、功能原則就是在真實性原則的基礎上,將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明確化,讓學習者在任務履行中充分感受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以及語言與語境的關系,增強學習者對語言得體性的理解、第三,連貫性原則。任務型教學是指教學通過一組或一系列的任務履行來完成或達到教學目標。在任務型教學中,一堂課的若干任務或一個任務的若干子任務應是相互關聯、具有統一的教學目的或目標指向,同時在內容上相互銜接。

2. “任務”的設計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學看成“教師灌、學生裝”,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對象。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事物內在的矛盾性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性質和方向,因而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的知識、能力、品質、性格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本身內部的矛盾性。

3. 操作性強的任務能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

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一定要注重“任務”的可操作性,要設計出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才能完成“任務”,學生要根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閱讀課文,先用較快速度瀏覽課文了解此節課的結構及段落,明確重、難點;然后仔細閱讀,準確完整地理解內容;最后重點閱 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素質,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新授課伊始,教師要根據學生心理、生理上的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生容易達到的“階梯式”的教學任務,然后向學生提出本課的學習任務,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學生個人自學,讓其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

4. 注重“任務”的層次性,有助于全體同學的主體性

老師進行教學“任務”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時,盡管已經把問題講解、研究、討論得比較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個別學生仍會提出不同層次、有待解決的問題,這時作為教師要隨時隨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完成任務。

在學生自學、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始小組討論。這樣一來,快的學生可以往深的地方研究;大部分學生完成課堂任務;“菜鳥”可以得到同學們的幫助,縮短與同學們的差距。

5. 解決問題多元化的“任務”,有利于學生主體創造力的發展

引導學生從各個方向去解決問題,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防止思維的絕對化。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產生大量疑問、不受固定模式約束的能力,還要鼓勵學生學會大膽猜想、判斷,并將其猜想作為邏輯推理的一種形式和發展學生創造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式。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開闊思路,增加完成類似“任務”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盡可能多地產生學習遷移。

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共鳴的任務。讓學生在獨立思想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

6. 任務型教學實施的具體方法

(1)更新教學觀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質。不管采用何種教材,最終能否體現任務型教學的思想與方法,教師是關鍵。目前我國各學校英語教師隊伍雖然總體素質不容懷疑,但與任務型教學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這很可能是制約任務型教學推廣使用的瓶頸。因此,一方面,學校應設法提高教師素質,支持現有教師繼續深造,創造條件為教師開展相關培訓。另一方面,教師自身應有清醒的時代意識和強烈的責任感,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自覺地提高相關素質。教師應將語法、詞匯和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是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教學總是把語法、詞匯和活動兩者隔離開來進行,通過這次新課程改革必須將這兩方面形成統一的整體。

(2)靈活運用教材,整體把握教學進度。實際教學中,初中的許多英語教師都覺得任務型教學時課堂時間不夠用。其實靈活運用教材就能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很好的掌握教學內容,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有一定關聯性,只要教學“以人為本”的思想明確,那么教學中的各環節可以互動,從而促進教材最大效能的發揮。在教學中,老師要把關注的焦點真正放在學生身上,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每一個環節。

篇6

關鍵詞: 任務型 英語語言 教學法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層次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不僅得益于不斷完善健全的國民教育體制,更重要的是引入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教育教學方法。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作為較新穎、具有可操作性且易于實踐的教學方法,其開發、設計及實際應用對于提高我國英語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內涵

2.1任務型英語語言的概念。要分析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優勢,首先需要辨別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內涵,具體來說,就是任務型英語的內涵及識別其具體的模式與方法。按照定義,任務型學習是指在學習第二外語的過程中(尤其是英語),有意或無意地加入具體的學習任務(廣義或狹義)、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以期達到學習者既定的學習效果。

任務型英語與傳統英語語言的教學既有差異又有相似之處,相似的是兩者的最終目標是相同的,即都以較好地掌握英語語言為目的。主要的不同之處為學習方法的不同,即傳統英語語言的學習一般來說都無具體的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而任務型英語的學習則會在學習之初就設定具體的甚至是長遠的學習計劃,并使學習計劃切實可行,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納入任務型方法,不僅對短期英語學習的拔高,而且對長期的英語學習、鞏固有較好的幫助,甚至有助于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2.2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一般框架。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包括兩個方面:任務型英語語言及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對于任務型英語語言的教學,可簡單地概括為以學習英語語言為目標,以完成學習任務為過程,并且以學習成果來體現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強調任務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張先講授語言知識,再設計一系列的任務讓學生練習語言,然后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歸納和總結知識。

因此,根據兩者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涵,本文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一般框架。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種學習方法或學習手段都不能生搬硬套某種具體的模式而使教學僵化,應該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有選擇地實施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因此,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一般框架更具指導意義。具體而言,在實際教學中,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一般包括課堂導入、參與任務、學習新知、鞏固新知、實際應用等方面,指導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地進入英語語言學習的語境之中。尤其是參與任務和鞏固新知兩個環節,避免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無目的性和復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在每個環節都嵌入具體的學習任務,通過高效的學習與鞏固,最終運用于語言的實際應用中。

3.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優勢與教學案例

3.1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優勢。通過分析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內涵及一般框架,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優勢就很容易體現出來。一般而言,其具體的優勢可以分為:學習目的性強、學生參與性高及可操作性強。

首先,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具有學習目的性強的優勢。按照定義,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首先要確定英語語言學習的目的或目標,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可以為每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包括掌握的詞匯量、語法、長短句的語境等,短期目標主要是一些小而容易實現的目標,由不同的短期目標可以逐步實現語言教學的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以此達到英語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

其次,學生參與性高是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另一個優勢。由于傳統英語語言的教學一般來說都無具體的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因缺乏目的和計劃,課堂上一般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難以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有效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發生。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通過設計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和學習任務等方案,以教師教學為輔,以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任務為主,教師通過對教學任務的不斷優化達到教學目的,而學生則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發揮各自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性。

最后,可操作性強是保障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切實可行的重要一環。即使一種英語語言教學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有效,若沒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那么都無法從實際上解決現有教學的難題。換句話說,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可以從不同的目標(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學生參與性等方面不斷優化教學效果,同時在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一般框架下,根據學生不同的反饋從而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這是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較之傳統教學方法的重要優勢。

3.2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教學案例。在明確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內涵、一般框架及優勢之后,本文以一個教學案例來體現其具體的實踐操作優勢。如課程中有題為“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ercial Movies between CHN & USA”的文章,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比如詞匯量、句子語法、文化價值觀的比較等。其次,通過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將學生帶入學習過程,比如設計觀影交流、電影賞析論壇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掌握知識。最后,通過不同的教學任務鞏固已學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4.結語

英語語言教學改革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設計和運用作為英語語言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其充分理解和把握可以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需要逐漸加深對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認識和運用,以期達到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小燕.任務型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實際的適應性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2]周莉,劉殿剛.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

篇7

任務型教學法在職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分內在條件與外在條件的影響。

(一)內在條件的影響

1.內在條件的影響首先便是來自教師的問題。而教師的問題又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教師對于任務型教學法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國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許多教師卻對這種教學方法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因此導致自己對這種教學方法存在著認識上與理解上的誤差。這樣就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停地給學生布置任務。(2)教師對任務的設計也存在著認識不清或是認識不準確的問題;任務的設計是為了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某一學習目標得以實現的一種活動。但是,在職業院校的英語寫作教學中,英語教師對自己的任務設計的目標并不明確,因而就不能將任務的目標明確傳達給學生,這樣就嚴重降低了教學的效率與教學的質量。

2.除了來自教師方面的問題,任務型教學法在職業英語教學中還有來自學生方面的問題,具體表現在:(1)學生的學習觀念不能及時轉變;任務型教學法是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的,但是學生在接受多年傳統的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之后,一時很難適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對于任務型的教學法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寫作靠口頭的交流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對這種教學方式缺乏一定的興趣與積極性。(2)學生中存在著許多的“啞巴英語”學生;許多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都已經習慣了被動地去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另外,有些學生英語的基礎較差,再加上存在著地方口音的問題,又受一定性格上的影響,導致在英語的學習中羞于表達、不敢開口,對教師布置的任務更是不敢大膽去嘗試并完成,導致教學任務難以順利完成。

(二)外在條件的制約此外,還有一些外在的條件制約著任務型教學法在職業院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在職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學的時間受到了限制。通常,一周安排的英語只有有限的3-4節左右的課時。而教學改革更是提出了縮短課堂教學的時間,將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在課外學習,確保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能夠有效地發揮出來,這樣就更加減少了教學的時間。而教師教學中的任務設計在如此短的教學時間中,能夠全部完成是非常困難的。

2.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著“大課堂”的教學現象。現在,學校的招生規模都在擴大,職業院校也不例外,這樣就導致英語課堂中的人數大量增加。隨著人數的增多,教師要想保證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的交流就顯得尤其困難了。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的語言交流與學習機會的喪失,同時也加大了教師有序組織教學活動的難度。

3.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缺乏專業的任務型教學的教材。雖然目前的一些教材有涉及到任務的設計與材料的準備等內容,但是卻不能滿足當前任務型教學法在職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需求。此外,相關的書籍中也只是關于教學法概念的介紹,缺少關于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聽、說、讀以及寫的進一步講解與運用的介紹,這樣也就影響了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程度。

二、有效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的若干建議

(一)教師應系統學習國內外相關理論和教學方法確保任務型教學法能夠在職業院校英語寫作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必須注重教師對于任務型教學法的相關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學習。教師應該對國內外的相關理論與教學方法都一個細致且深入的了解與學習,確保對這種教學法的概念、特點、模式以及原則都有清晰明確的認識。此外,還需要多開展這方面的講座。將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邀請過來對這種英語教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的介紹與說明,并且將自己的成功教學經驗分享給學校的教師。同時,教師還需要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任務的完成工作中去。例如,教師可以對相關英語考試的作文類型進行歸類,然后設置相應的寫作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既掌握了某種類型的寫作方法,還能熟悉考試的題型設置技巧。

(二)合理運用小組活動,提高大課堂教學效率

篇8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應用

一.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它是一種強調在“在做中學”的語言教學方法,要求學習者通過完成任務,通過用語言做事情而學會語言。

任務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閱讀教學中的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練習為輔的教學模式,加強了閱讀教學中的任務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有利于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缺失

現在多數的高中課堂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課堂互動很少,這種講授閱讀的方法不能滿足學生的期待,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二)學生對于閱讀有畏難情緒,缺乏自信心

有的老師給學生的閱讀文章偏難,并缺乏背景文化知識的介紹,導致很多同學認為閱讀難,產生一種抵觸心理,缺乏做閱讀題目的自信心,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勢

(一)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任務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共同進步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共同計劃任務,討論問題,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不斷地提升自己,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下慢慢成長。

(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務型教學法強調把真實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環境,在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生更主動的參與到交際活動中去,使得原本枯燥的語言材料變得生動起來,進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有利于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任務型閱讀教學涉及多種學習活動、多種知識與技能,因而它促進了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滲透,有利于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三個階段

(一)讀前任務

在高中英語的閱讀課上,閱讀材料內容是多種多樣并且貼近生活的,在閱讀之前講解一些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激發學生從閱讀中獲取信息的欲望。

在學習新課前,需要教師給學生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完成,通過完成前任務,不僅要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而且要使學生通過探究掌握與課文相關的其它知識,以擴大他們的知識面。

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所學的課文,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讓學生學會學習策略,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讀中任務

任務型教學強調教學過程,強調在運用中學習,力圖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參與學習過程。

高中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要根據課文所提供的內容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分組討論等形式來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將閱讀任務分配給各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獲得閱讀能力,這是任務型教學的核心階段。

(三)讀后任務

在課文講解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后的任務來鞏固學習的知識要點,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設計一些題目測試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拓展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設計一些讓學生大量接觸閱讀的任務。比如,讓學生將所學的課文進行縮寫或者是擴展,讓學生閱讀名著并寫讀后感,讓學生背誦喜歡的英文短句等。

任務型教學法具有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英語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優點,是一種有利于培養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把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到高中閱讀教學中是非常可行并且有效的。

參考文獻:

[1]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魯子問.中小學英語真實任務教學實踐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3]沈琴.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3期.

篇9

任務型教學法能為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播音專業技能的實踐創造有利的條件。在具體的任務下,學生能夠獨立思考,把學習的焦點放在韓語的表達和采編播綜合知識的運用上,從而促進韓語語言的自動生成和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

2任務型教學法在韓語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實施步驟

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具有結構性,可以把韓語播音與主持的專業教學目標任務化,使學生在做中學,以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2.1任務導入教師通過播音主持專業相關的影像資料設計相關任務,并向學生提供完成任務所需要的韓語語言知識和采編播知識,激活學生對已有的認知中與任務相關的背景知識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為課堂真實化、實踐化創造良好條件。任務設計應體現由簡單到繁瑣,體現知識的前后銜接。

2.2任務執行在任務實施過程中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可以根據任務教學法的探究合作的特點,讓學生分階段、分步驟,一個人、或小組形式來完成任務。注意性別、學習能力的差異與搭配。

2.3任務展示及評價利用任務展示和評價糾正學生有關韓語句法、詞組搭配、詞匯等方面的正確用法,強調語言使用的精確度,對播音主持知識給與指導,并對任務給予總體評價,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與任務相關的知識點。

3任務型教學法在韓語播音主持教學中的實施要求

韓語播音主持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具有跨專業的特性,那么在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能否同時兼顧藝術與韓語的跨專業培養以及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主是能否達成目標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實施任務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要求。

3.1情景設計要真實設計任務時要提供給學生貼近生活真實的韓語語言情景,語言情景要符合韓語的表達思維,要使學生在模擬真實的播音主持情景中體會韓語的表達。

3.2任務設計應由易到難任務的設計應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形成由韓語表達的鞏固到后期作品設計剪輯,以及后期檢查及展示的過程,做到韓語從輸入到輸出的轉換,使任務環環相扣。

3.3強調在做中學在任務設計中,要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要使學生在設計的各種任務中學習,能夠不斷地對韓語和專業知識進行練習和鞏固,從而獲得韓語運用的能力,這樣,隨著任務的完成過程,整個專業知識的運用會越來越自主化。

3.4強調學生間小組合作強調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學生通過獨立或小組完成具體的任務來學習語言,并通過完成特定的任務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提高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夠,主動性不強的問題。可以說以上要求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操作中要注意他們之間的相互制約,從而推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專業能力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

篇10

關鍵詞:英語教學;任務型;運作;模式;特點

隨著英語課堂改革的深入,任務型教學法已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在實施任務教學時,必須確定與把握與之相適應的特點與運作模式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僅對此談談自己的實際體會。

一、任務教學法運用的示例

這是在實施新課標后高二年級的一節英語教學活動成果展示課。選用的教材是《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五、Unit 2)。Unit 2的主題是 The Environment ,其中Reading 的題目是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 ? 學生在學習了Reading 以后,結合課前一個星期老師布置的任務,先分組討論,然后由各小組推出最有代表性、其方案也相對最切合本地實際的學生參加全班發言。發言的方式是,學生在視頻展示臺上,通過投影屏幕向全班師生展示、解釋自己經過小組討論、修改后的書面調查報告及解決方案,其中一些方案不乏實際應用價值。這樣的英語課堂正是《英語課程標準》的最好體現。課前一周,我向學生布置了書面任務:針對當前本地區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損害、污染環境等問題,搜集素材、思考對策,并設法就某一問題提出相對可行的、符合實際的解決措施。也就是,任務(task) 的主題(theme)就是上述Reading的題目: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 ? 任務是:Trying to find out 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and offer a solution to it.如今,環境污染問題每天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這其中大部分問題都與經濟發展有關,少數與民眾的素質有關,如亂拋亂扔等。這樣的主題切合實際,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責任感、危機感,又具有實際應用價值。這類主題的開發,能使學生圍繞主題,按照任務要求去主動學習、搜索、查閱和運用詞匯,啟發思維,培養其用英語做事、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與任務法相關理念的含義

(一)主題教學法

所謂主題教學法是指在一定的專題(問題)情境下,以學生主動建構為活動主線,旨在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的教學活動方式,是在傳統詞匯――語法教學方法基礎上的提升。劉潤清教授說,就是將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將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不分你我,課內課外連成一片;課內從不同側面圍繞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引人思考的共同主題,把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教學活動包括主題預演、以聽和閱讀為中心結合辯論、演講、排演小短劇、寫作文等進行的相關活動。主題教學需要開發學習主題。一般來說,主題的開發有以下三個基本的思考視角:即以學生的多元智能特點為中心,以社會為中心和以學科為中心。主題開發的基本標準是:1.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2.要融入多元智能理論的精神;3.要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4.要重視主題內容的現實性、適宜性、趣味性和應用性,使主題教學形式真正對學生的多元智能發展起作用;5.要重視與學科課程的統整,使主題教學與單學科、多學科或跨學科統合起來。

(二)任務型主題教學法

新課標準倡導采用任務型教學方式,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逐步達到教學目標規定的要求。教師要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施教,使學生能在任務型教學方式下感受成功,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和調整學習策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其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任務型教學強調學習過程,教學的重點不在結果上,強調有目的的交際和意義表達,鼓勵學生多開口,強調語言學習活動及其任務具有生活現實性,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在生活中運用語言,教學活動和任務遵照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強調語言學習是獲得技能的過程。在設計任務時,教師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要有助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語言技能的發展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要積極促進英語學科與其它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審美情趣、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任務型教學是交際教學的發展,是它的變體。這一教學途徑的基本理念是,利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培養真正的交際能力。表達意義是任務的首要目的。要能體現意義,首先要有主題。只有“主題”統領下的“意義”,才是自然、自發的。一個主題范圍內的意義,也才是相對全面和完整的。

三、任務教學法的特點與實踐途徑

(一)任務型主題教學的特點

主題教學可以使任務變得相對集中,避免零散。可以使任務變得明確,尤其是貼近生活實際,符合時代主旋律,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強烈的參與欲,使“由教師要學生說”,變成“學生想說”,有助于激發學生思維,使學生逐步形成用英語積極思維的習慣。

(二)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