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導向范文

時間:2023-03-25 02:25: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就業導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就業導向

篇1

根據經濟發展和就業需要,會計專業在總體培養目標的設定上,要在致力于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

具體地講,就是要在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根據人才培養總目標的要求,具體確立會計專業的學生在職業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心素質四個方面的子目標。

(一)關于職業道德素質

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起點,讓學生最終達到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具體分為六個層次:

1.職業道德的基準。它是任何職業都必須遵守的社會主義公共道德,包括:為人民服務的觀念,集體主義精神,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思想,團結互助、平等合作的作風,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一般社會公德等。

2.會計職業的情操。包括:熱愛會計本職工作、安心會計本職工作和樂于會計本職工作等。

3.會計職業的態度。包括認真、仔細、誠實、守信、公正(道)、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

4.會計職業的責任。包括:對待會計工作的責任心(感),會計職責的履行(尤其是講原則,講方法),奉獻社會的精神,正確的榮譽觀等。

5.會計職業的作風。包括:循規蹈矩、實事求是、當“家”節儉、服務耐心、講求效率和效益等。

6.會計職業的紀律。包括遵紀守法、保守機密、清正廉潔和自警自律等。

(二)關于科學文化素質

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必需的文化基本知識、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它分為三個層次:

1.知識,包括較廣的人文社會通識,較高的文化修養等。

2.品質,即做人的基本品質,包括誠實、正直、心胸坦蕩、大公無私、嚴于律己等。

3.態度,即做人的基本態度,包括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取向、審美情感、人的基本關系(即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等。

(三)關于能力素質

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立業創業能力。具體包括:會計業務知識及相關知識、會計技能操作和會計技術創新等方面。在業務知識和能力方面,要求掌握專業所必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并能夠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事本專業的實際工作;具備一定理論水平和較高的實際操作技能;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初步的組織和管理財務會計工作的能力。

(四)關于身心素質

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具體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所具有的體質、情感、意志、性格、氣質和能力等。

根據四個子目標,結合會計專業的能力培養目標、人才的市場定位,本著“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觀,分別確定骨干學科及必要學科的具體的、實用的、可操作的教學目標,滿足學生從事相應職業群和相關職業群的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社會能力。

二、就業導向下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確立是時展的要求

2005年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根據市場和社會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根據決定精神,要想培養出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現代高素質會計人才,要堅持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的教學原則,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訓練。要深化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教材、學制安排等,都要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教學內容要注重學以致用。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職業教育要面向就業,重要的是面向企業,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

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一批應用型會計人才是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就業市場對就業者的要求,尤其是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職業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確立以就業為導的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時代特色、符合社會需求、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使學生一到單位就能適應工作崗位,或經短期培訓即可上崗的應用型會計人才就成了職業中學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確立的必然要求。

三、就業導向下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途徑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是就業導向下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實現的前提條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提倡,中等職業學校的會計教育也需要不斷地改革以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原有的會計教育方式是灌輸式,重理論和應試,輕實踐和考查。強調會計知識的系統性、歷史性和完整性,忽略了會計知識的應用性、需求性和更新性。這導致學生空有理論而不知實際,能考試而不會應用。而會計人員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專業判斷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在教學中極少得到體現。

在這種會計教學模式下,許多中職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也很難零距離上崗,用人單位反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知識面狹窄;缺乏對會計技能的整體掌握;缺乏對新生業務的思考和應變能力;對獨立進行財會工作缺乏信心;缺乏積極的工作態度,缺乏社會就業的適應能力等等。

通過反復調研,深入企業了解會計崗位的需求,同時結合市場需要,應特別突出以下專業基本能力的培養:

1.熟知會計的基本原理,掌握會計核算流程及其相關的管理規程。

2.具有熟練的財經基本技能(珠算、點鈔、計算器使用、數字書寫等)。

3.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使用應用軟件進行企業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管理。

4.具有對會計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獲取經濟信息的能力,掌握主要的分析和預測方法。

5.具有運用有關法規和制度進行經濟監督的能力。

6.具有分析研究企業經營成果,運用理財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7.掌握一定的納稅技巧,熟悉國家經濟政策和管理規律,具有基本的稅收籌劃和內部審計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理財意識和財務知識,進行處理、分析、應用的能力。

9.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意識,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鍛煉習慣。

鑒于以上原因,我認為:

首先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應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重點增強實踐性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為重心。提倡學式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實踐訓練為主線的新型教學模式。未來的會計專業培養目標要以素質為主體,突出學生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要實現以上能力的培養,具體落實到教學中應做到:

1.加強崗位針對性訓練,加強實務案例內容,倡導案例式教學;圍繞會計專業核心課程編寫學習包,并擴充會計專業專門化方向的校本教材。

2.參照職業資格認證標準,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為依托,利用相對集中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會計人員應知應會知識與能力”培訓。即積極推進"雙證制"的實行,努力使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取職業資格證書。

3.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打破原有學科教學體系,結合實踐教學,以任務、項目為中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就業上崗的適應性。

其次要提倡素質型人才的培養。所謂素質型人才培養,就是把教育工作重點放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上。通俗地說,就是要使學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學問和如何創新思維。素質型人才培養不同于以往人才的培養。它是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融合到素質教育之中,使之成為一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整體,素質型人才培養還強調將知識“內化”成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心理品質,它不只是著眼于學習一些立即有用的具體知識和技能,從而追求“學了就用,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教會學生終身學習的本領,使學生有駕馭處理復雜事務的基本才能。因此,會計學專業未來素質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要突出三個方面:一是要突出學生職業道德的做人要求;二是要突出知識、能力同素質的融合;三是要突出學生“常規本領”和復雜應變、開拓創新等“特殊本領”的培養。

(二)仿真實訓環境的建立是就業導向下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實現的必然要求

穩固的學生實踐基地的建立,是提高實踐環節教學效果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但是,受許多條件的限制,使得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可能到實際的工作崗位上去參加社會實踐。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去創設專業教學情景。研究課堂專業情景對教學的影響。情景的創設和利用,直接影響知識的建構與實踐操作能力的獲得與提高。在教學中,通過創設專業情境,把學生從理論教學中巧妙地帶入特定的事件環境中,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認真思考、分析、討論、體會、歸納、綜合,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提高綜合的專業分析和判斷能力,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仿真的會計工作環境,如我校的“金點子”會計記賬中心就使學生親臨會計工作的現實環境,讓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個人技巧解決實際會計工作中的問題,熟悉各個會計崗位的工作,鍛煉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財務和會計工作,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通過模擬企業實際運作方式,采用動態的業務發生處理方式,只有順利完成前項業務,才能接著開展下一項內容。而前期的業務處理又影響到后期業務的運行。同樣的操作資料,就會隨著學生業務能力、處理方式、決策能力、組織能力等不同而不斷變化并產生不同的處理結果,從而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再者可利用寒假、暑假組織學生進行和專業知識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

(三)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就業導向下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實現的重要保證。

職業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學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同時,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建設具有教師資格和專業技術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是培養學生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能力的重要條件。

1.建立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頂崗工作或實習鍛煉的制度。要求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到企事業單位頂崗工作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

2.教師通過業余自學,考取與所教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專業技術職務或資格。

3.專業教師(含專業基礎課教師)要積極學習本專業的最新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所任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的技能,教師應首先掌握。

4.教師利用節假日時間到企事業單位搞調查研究,學習專業技能,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提高全體教師指導實訓、實踐教學的能力。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應確定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具有終身學習本領和應付復雜變化環境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從事會計實務、財務分析的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學義《論會計學專業素質型培養目標》《會計之友》2007年第1期

2.周楊《面向21世紀會計教育發展的對策》《會計之友》2000年第10期

3.吳永立《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思考》《財會研究》2006年第5期

4.龐長蘭《會計人員應具備的素質探討》《財會研究》2006年第1期

5.王永生《淺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財會通訊》2007年第9期

篇2

[關鍵詞]高職教育 定位 就業導向 就業率

[作者簡介]付云(1980- ),女,四川樂山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管理。(廣西 柳州 545007)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3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高職基于以崗導學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3JGB416,課題主持人:付云)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3-0085-02

自2003年高職教育界提出“就業導向”概念時,就在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當時相關研究層出不窮,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就業導向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一種階段性措施,是為解決當時就業難問題的一種臨時性措施。但這些年的實踐證明,它并不是一種臨時性政策,在高職教育中堅持“以就業導向”的方針依舊是目前,也將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的政策。

目前,業界對高職教育“就業導向”合理性的質疑聲很少了,但對這個概念的解讀仍存在著偏差。當前,高職教育進入全面提升質量的發展新階段,新時期賦予了“就業導向”新的內涵,再用當初的內涵來引導高職的方向,也將是一種誤導。因此,有必要從概念提出的背景出發,和目前的形勢進行對比,提煉出當前高職教育就業導向的新內涵,從而指引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一、高職就業導向概念的提出

(一)就業導向的政策表述

2003年4月,《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教學[2003]6號)中提出:“高職要以就業和社會實際需求為導向,要特別對可能面臨就業困難的畢業生有針對性地強化短期職業技能訓練。”這是教育部文件中關于高職就業導向的最早提法,側重點是高校在發展規劃中要注重就業意識。

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政府方面“以就業導向”發展高職教育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提法逐漸被“以就業為導向”所代替。當時,高教司司長張堯學、副司長葛道凱等相關領導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就業導向的論述。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3年12月第二次全國高職高專教育產學研結合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明確提出高職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要以就業為導向。而且隨著形勢的發展,我們整個教育都要以就業為導向,因為所有畢業生都要走向社會,都有一個就業問題。”以上論述加強了就業導向的宣傳工作,為教育部以就業為導向正式文件的下發作了輿論鋪墊。

在《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 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教高[2004]1號)中,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明確提出以就業為導向,“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高等職業院校要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找準學校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在《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4]12號)中對就業導向加以強調,“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增強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隨著教育部文件的正式頒布,高職的就業導向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一時間,眾多的職業教育研究者及高職院校的教職人員取代了政府部門的工作者,立足學校教學實踐的論述取代了國家角度的宏觀指導,成為宣傳就業導向的主流。

(二)就業導向提出的社會背景

1.畢業生就業率低。高校擴招所帶來的嚴峻的就業形勢,主要反映在畢業生就業率低,尤其是高職生就業率低。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步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高職院校的數量占普通高校數量的比例為44%,成為高校擴招的主力軍,招生規模連年增長。2003年是我國高校擴招后本科學生畢業的第一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創了歷史新高,共212.2萬人,比2002年凈增67萬人。其中,2003年高職高專畢業生108.2萬人,占畢業生總數的51%;與2002年相比增加了35.5萬人。畢業生數量大、增幅高,但社會需求沒有明顯增加,尤其高職高專畢業生的需求明顯不足,2003年全國平均供需比僅約為10.3。于是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了嚴峻的就業形勢。

截至2003年9月,200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就業率達到70%,其中本科生約為83%,高職高專生約為55%。由此可見,就業問題最突出的還是反映在高職方面。一方面,高職畢業生人數增多,社會對高職畢業生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在當時勞動力市場出現了嚴重的技術工人、高級技術工人短缺的現象。這從側面反映出通過我國高職教育培養的技術工人,在當時并不能適應產業界的要求。

2.高職教育定位不清。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和繁榮,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重視和政策引導。我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1996年才確定了高職教育和高職院校的法律地位。從普通教育中分離出來的職業教育,始終擺脫不了普通教育的影子:注重理論,輕視技能。尤其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到底歸屬于職業教育還是高等教育,一直是高職教育發展之初的困惑,在夾縫中尋找出路。這種困惑帶來了高職教育發展中的兩種傾向:第一種是過多強調學科性的傾向,第二種是盲目攀高升格的傾向。這兩方面都涉及高職的定位問題,高職就業情況不理想,也和當時的實際定位有很大關系。

(三)就業導向的最初內涵

“以就業為導向”是針對現實問題、具有時代特點的提議。在這個概念提出之初有以下兩個層次的內涵:其一,通過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從而提高就業率,這是就業導向職業教育所要達到的首要目的。當時對此概念的一系列誤讀,都是從字面出發,只解讀了淺層次的內涵,認為職業教育僅僅是就業率導向教育,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二,引導處于起步期的高職,找準自身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增強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一線技術人才支持,這是深層次內涵。

1999年,有關部門首次公布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2003年,教育部又提出學校辦學“三個適度掛鉤”的要求,即將就業工作與院校的事業發展、專業設置、評估結論相掛鉤(教高[2004]1號)將學校招生規模與畢業生就業率掛鉤,把就業率作為評估職業院校的核心指標之一。對就業率的一再強調,深層次的目的是利用“就業”這根指揮棒來引導高職院校進行準確定位,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二、新時期高職就業導向的內涵演變

(一)相關政策表述

2006年,國家高職教育政策在強化特色、加快改革、提高質量方面進行了重點引導。教育部下發了一系列文件,從各個角度對就業導向加以強調。如《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教職成[2006]4號),從教學目標角度強調了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要注重培養學生具備適應企業工作崗位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敬業精神和嚴謹求實作風以及綜合職業素質。”《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從專業改革與建設方面強調了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要根據市場需求與專業設置情況,建立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輻射服務面向的區域、行業、企業和農村,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教育部關于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 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教高[2009]3號)強調了以就業為導向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以應對就業形勢的不利影響,促進畢業生就業。其中,教高[2006]16號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從政府層面確認了高職作為高等教育一種類型教育的特征、地位和作用,更進一步說明了高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的方針和目標。

2011 年,我國職業教育進入全面提升質量的發展新階段。為貫徹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關于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并將高職與高專教育處、遠教處由高教司轉到職成司,以統籌職業教育體系的“頂層設計”。從中央到地方,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藍圖已然繪就,高職步入全面提高質量的新階段,就業導向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這兩個《意見》明確了高職教育與中職教育在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的定位、功能、作用及其相互關系,對推進中高職協調發展的總體方向、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提出意見和要求,確定了實現中高職協調發展的基本政策框架。①《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對專業預警機制加以強調,要求“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和重點產業人才供需年度報告制度,健全專業預警、退出機制。……加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教育專題規劃〉的通知》(教高[2012]5號)提出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培養。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

(二)相關社會背景

1.復雜的就業形勢。2011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初次就業率達到77.8%,到年底總體就業率90.6%,高職畢業生年底就業率為89.6%,與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基本接近,實現連續兩屆較快增長。2011年高職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為2482元,實現兩屆連續上升,比2009屆上升了近三分之一。②在2011年實現了“十二五”就業的良好開局。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較以前有所提高,但就業形勢依舊嚴峻。

在《國務院關于批轉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國發[2012]6號)中對復雜的就業形勢作了分析:“就業總量壓力將繼續加大,勞動者技能與崗位需求不相適應、勞動力供給與企業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就業任務更加繁重。”具體表現在:一是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總量壓力持續加大。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80萬人,畢業人數再創新高,就業總量壓力加大。二是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技能人才短缺問題將更加凸顯。高校擴招導致畢業生人數快速增加,是我國勞動力供給的結構性變化的主要表現之一。隨著技術進步加快和產業優化升級,高校畢業生尤其是高職畢業生,自身能力與之不相適應的問題仍很突出。三是經濟社會環境變化對促進就業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勞動力市場需求正由單純的體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轉變,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當前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穩步提高的前提下,對就業質量的關注就成為必然。十報告提出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教育部在201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也首次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教育部在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首次要求每500名畢業生須配一名“就業導師”,以應對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勞動者獲得穩定、體面的工作,提升勞動者的就業質量已變得越來越重要。

2.高職定位的明晰。近年,高職教育在服務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自覺服務于高等教育面向經濟社會的基礎層面,即面向以往難以為高等學校所顧及的廣大低端服務領域,承擔著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歷史使命。③但高職院校的整體辦學水平還不能很好適應現階段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等的需要,《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指出,高職教育應服務經濟轉型,“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當前,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促進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這將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隨著高等教育逐步從大眾化階段向普及化階段過渡,當高等教育資源不再稀缺、而生源稀缺的時候,高職教育將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學[2013]3號)提出要著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提高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水平。目前來看,高職院校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的能力,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將是下一步發展中的重點。

(三)就業導向的新內涵

目前,就業導向已成為共識,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一種長期策略,新時期賦予的新內涵如下。其一,初層次的內涵:引導高職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其二,深層次內涵:高職應以對接產業為切入點,以加強高職專業改革與建設為重點,提升高職專業服務產業的能力,增強高職支撐產業發展的能力,發揮高職的引領作用,為現代產業體系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綜上,就業導向從概念的提出到現在已有近10年時間。在這期間,高職教育也經歷了起步、規模發展到全面提升質量的階段;高職的定位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了調整,逐漸明晰了當前的發展方向。通過兩個階段中相關國家政策和社會背景進行的對比分析,明晰了在新時期“以就業為導向”被賦予的新內涵,這將引導著高職教育前進的方向。

[注釋]

①于志晶,劉海.開局譜新篇 起步很精彩――2011年職業教育發展報告[J].職業技術教育,2012(3):76.

篇3

針對以就業為導向,對畜牧業獸醫專業的教學進行改革,在教學中實施校企合作,通過工作過程來開展項目教學,突出對崗位工作需要的教學,對比以就業為導向的模式與傳統模式的教學效果,并歸納總結出該教學模式在畜牧獸醫專業中的具體實施措施,以構建出高效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畜牧獸醫專業;就業;教學改革

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養工作技能、獲得工作崗位,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崗位工作技能是其主要目標,也是學生實現穩定就業的前提。為了滿足社會市場對人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模式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創新改革[1]。通常情況下,各個行業的發展也增大了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而為了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改革。黨的十七大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2]。畜牧獸醫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存在的缺陷日益明顯,以就業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使用該教學模式,根據其效果對該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進行了探究。

1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就業前景

畜牧業是馴化和培養有經濟價值的獸類和禽類,根據其生長繁殖等能力,取得畜禽產品,畜牧業包括馬、牛、羊、雞、鴨、鵝、豬、兔等的飼養,還有鹿、麝、狐、貂、水獺等的馴養。獸醫是一種能夠對動物疾病進行防治的行業,其主要任務是對家畜家禽疾病進行診療、防治、檢疫和畜產品衛生檢驗的研究[3]。由于畜牧和獸醫之間具有較大的相關性,尤其是在教學、生產和科研方面的聯系十分密切,所以畜牧和獸醫成為一個并行的專業。目前,畜牧獸醫專業已經成為國家、省級和校級的三級精品課程體系,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5門省級精品課和4門校級精品課,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為《牛生產》,省級精品課分別為《動物解剖生理》《動物營養與飼料應用技術》《豬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動物繁殖技術》和《家禽生產》,校級精品課分別為《畜牧場環境控制與規劃》《特種動物養殖與疾病防治》《動物解剖與剖檢》和《動物育種技術及應用》[4]。在畜牧獸醫專業中,其教學培養的核心能力為畜禽的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治,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畜禽養殖、疫病防治、獸藥生產與銷售以及飼料生產與銷售等領域,可以在動物防檢站、動物疾控中心、縣鄉級獸醫行政部門、動物屠宰企業、飼料企業、動物醫院、獸藥企業以及大型規模養殖企業等單位工作,主要崗位有動物疫病防治員、獸醫化驗員、動物檢疫檢驗員、獸藥技術員、執業助理獸醫、飼料技術員、動物飼養管理員以及牧場經營管理員等。在我國各個地區,畜牧獸醫機構大約有6萬多個,然而由于畜牧獸醫專業才開展不久,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據統計,目前的技術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僅有17.8%[5],而且很多人員的職業素質普遍不高。因此,在全國各地,該專業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加之城鎮寵物飼養日益興起,為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2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實踐

為了探究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在畜牧獸醫專業中的教學效率,將選擇該專業的2個班級為研究對象,2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性別、年齡等基本因素的差異經過分析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一個班級為對照組,使用傳統教學的方法;另一個班級為實驗組,使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2個班級教學內容都為《動物臨床診療》課程中的治療技術這一部分,包括投藥法、注射法、穿刺術、沖洗法以及輸液等技術。教學結束后,對2組學生成績進行考核并對比分析。

2.1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

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從而統一“教”與“學”的目標。然后再將教學融入實踐生產和管理過程,讓學生進行系統化的教學訓練,并結合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再次,學校也可以趁此機會加強學生課堂與職場互動,使職場和課堂對接、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對接,從而拉近學校和職場的距離,有效實現把學生培養成準職業人的教學目標。最后,再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考核評價,評價原則是以能力為主,使用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將教學效果有效的體現出來,并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2.2實踐結果

通過對2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其學習成績進行統一考核,其評級標準分為優秀(80~100分)、及格(60~80分)、差(40~60分)以及很差(≤40分)4個標準,然后將2組學生成績統計并對比,其具體教學效果見表1。根據表1的數據分析,實驗組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在畜牧獸醫專業中的實施

3.1以就業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

開設畜牧獸醫專業的院校可以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根據企業中相關職業所需的能力,明確培養目標,在畜牧獸醫專業教學中構建出“兩輪實踐,雙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6]。例如,畜牧獸醫專業在第4學期進行分方向專業時,可以安排學生參加生產實習和頂崗實習,學校和企業共同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進行培養,促進學生與企業的就業意向,同時大大提高了本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3.2科學配置專業課程體系

以畜牧業和獸醫的工作過程為導向,確定教學任務,對畜牧獸醫專業領域進行重新歸納,形成行動領域。與此同時,將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落實,著重培養學生的畜禽飼養管理、畜禽疫病防治能力和家畜繁殖改良等能力,并將家畜飼養工、動物疫病防治員、家禽繁殖工等職業的工作內容融合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去,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使教學內容與工作內容能夠有機的結合,從而培養學生職業能力[7]。

3.3優化教學課程內容

在每個教學領域中,其主要內容要以崗位工作為基礎,設計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內容。根據教學課程內容特點,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結合,例如項目教學,編制并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標準,重視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此外,在設計教學內容中,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8],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4結語

隨著現代化生產水平的提高,畜牧業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相關領域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需要我國開展畜牧獸醫專業的高校在本專業教學中逐漸重視起來,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具有專業的實用型人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將教學融入實際工作中,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加強其專業實際技能的進步,還能使學生能夠在畢業后踏入工作崗位時能夠盡快適應,從而有效提高畜牧獸醫行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明,李國江,趙世文,等.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途徑的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12):158-159.

[2]徐金花.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12):61.

[3]何春玫,李紅梅.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4):188-190.

[4]張元春.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與學科教學的改革[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12):93-94.

[5]趙春霞.新就業背景下高職院校畜牧獸醫教學結構的改革[J].河南科技,2013(24):282.

[6]陳曉華,陳翠玲,陳濱,等.基于就業導向的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畜牧獸醫專業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2011(26):38-39.

[7]楊曉花,張其艷.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學院畜牧獸醫學科教學改革探討[J].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2007(1):185-186.

篇4

一、中職財會專業“就業導向”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中職財會專業師資力量薄弱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扮演者,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角色,對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目標具有推動作用。當下中職院校師資力量薄弱,不能很好地推動財會專業教學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中職院校教師數量不足,一個教師擔任多門課程的教學,沒有充分的時間與精力教學財會專業;其次,中職院校教師學歷普遍較低,知識水平不夠,不能給予學生更好的指導;再者,較多教師自身沒有實踐經驗,只是紙上談兵,教學質量差。由上述問題可知,中職財會專業的教師整體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財會專業教學的開展。

2.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相關調查研究發展,我國現下中職財會專業教學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教師單純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不能全面提高財會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較高,學生在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還需具備如交流技能、禮儀規范等綜合能力,而僅擁有財會理論知識顯然是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的。

3.考核體制與就業需求不相符合

和不少專業一樣,中職財會專業的考核方式仍為期末閉卷考試,單一、片面的考核體制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本領。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下,學生逃課或上課不認真等現象頻發,導致一到期末考試,學生就臨時抱佛腳,對考試內容死記硬背,當考試結束后知識就容易忘記,參加工作時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另外,中職教師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學生的實踐經驗少,也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

4.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相分離

學習財會專業需要一定的基礎與時間,中等職業學校的學制通常為三年,而中職學生是由初中直接入學的,基礎薄弱,年齡較小。財會專業是一門技術型學科,要求學生同時具備良好的財會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我國現下的中職財會專業授課方法是以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學生聽課為主,學生參加實踐的機會較少,與目前財會市場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畢業生無法勝任相應的工作崗位。

二、優化中職財會專業“就業導向”教學模式的措施

1.優化中職財會專業教師的教學觀念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歷史較短,加上中職教師多是從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的,這易造成中職財會專業教師直接將普通教育的理念、教學模式等應用于中職財會專業教學中,使得中職教育的特色性、職業性、實用性弱化,財會專業的教學不符合實際目標。因此,中職財會專業教師必須對中職教育的特點有所認知,優化自身的教學觀念,明白中職財會專業的教學目標是面向中小型企業單位的,與普通高校財會專業相比的最大優勢是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改正以教學理論知識為主的錯誤觀念。在明確中職財會專業的教學目標后,教師以教學理論知識為輔,重點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具備扎實、實用的財會實踐技能。

2.優化中職財會專業的教學內容

中職財會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向為本地企事業單位,就業指向地域性較強,而當下較多的中職財會專業教材具有大眾化、社會化的特點,單純地以會計制度與行業共性為依據進行編寫,通常不適用于地方,無法滿足地區財會專業教學的需要。因此,中職財會專業的教師應在就業導向個性化的理念指導下,梳理、增刪通用教材的相關內容,使其與當地對財會人員的技能需求符合。例如某地區財會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為出納、輔助會計等,教師則可以在教學會計基礎時,將重點放在現金收支與結算、珠算、銀行轉賬等相關內容上,以提高學生適應崗位需求的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

3.優化中職財會專業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集教學思想、理念以及實踐為一體的教學框架與程序。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當下中職財會專業教師仍然持教師為主導的觀念,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阻礙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在新課改的推動下,現在職業教育的指導以構建主義教學理論為主,強調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此中職財會專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構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相關財會專業內容的教學時,可以采用將課堂分步的教學模式,首先通過呈現個案、創設相關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主動參與其中;然后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由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與思維方式;最后通過遷移,采用變式練習與實踐操作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獲得規律,在此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4.優化中職財會專業的教學手段

不同的教學手段有不同的教學效果,中職財會專業教師在確定教學手段時,要以學生的年齡、思想等特點為依據,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使得教學課堂氛圍活躍、和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會計核算程序時,可利用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下載并展示多個企事業單位的相關會計核算圖片、視頻等資料,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案例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的會計核算知識;又如在教學會計憑證與賬簿時,采用實踐教學手段,讓學生自行填制、登記會計憑證或賬簿,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5.優化學生實操能力的鍛煉途徑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鍛煉實操能力,學校方面可以建立起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在實際工作中演練的機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找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定期的實習、見習活動,使得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職業的價值。同時,在學生對基礎會計事物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學校方面可以邀請企業中富有經驗的會計人員為學生進行講解,幫助他們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工作實際中的操作技能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全方位綜合發展。從另一角度說,對于中職財會專業的校外實習基地,學校除了為其輸送優秀人才以外,還可以與其加強合作,共同開發、研究具有現實應用意義的經濟領域課題,從而在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學校綜合實力的提升,實現校企合作的雙贏局面。總而言之,作為優化學生實操能力鍛煉途徑的重要措施,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學習實踐環境,還有利于提升學校、教師的科研能力,最終充分發揮出就業導向模式的教學優勢。

三、小結

篇5

【關鍵詞】就業 高職院校 會計專業

一、在就業導向的原則下整理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

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就業能力的培養是高職院校在辦學時的一大重點,尤其是對于高職會計專業,畢業于該專業的學生能否快速的適應社會對其的要求,首先就要將就業率和就業的質量作為專業建設的目標之一。

(一)對于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基本能力的建設。

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從事社會職業活動的時候必需具備的能力就是高職院校對其的專業建設的一項重要的培養目標,當學生在校期間,高職院校不但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講授,還要對學生的其他能力進行培養,包括了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自理自律、責任感、誠信以及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等這些在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并且可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稱之為學生的基本能力,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在進行專業建設的時候,首要的培養目標就是使得學生具備這些基本能力,只有在具備了基本能力的基礎上,與會計專業有關的專業知識才可以以最佳的形態發揮出來。

(二)對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的建設。

高職院校的專業能力就是指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在進入社會之后具備適應會計崗位的能力,包括了對于會計崗位的專業知識,實際的操作以及專業能力的掌握程度等等呢過,這些在實際的工作中并不單是依靠著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衡量的,所以要求高職院校在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建設的時候充分的考慮到對其專業能力的建設。

首先,要保證學生對于會計、審計的相關知識充分的掌握。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就充分的了解到出納業務核算、供應銷售業務核算、投資基建設業務核算、成本費用核算以及電算化業務操作等流程和其中需要的注意事項,對于會計實際工作中涉及到的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高職院校需要在校期間就對學生進行培養鍛煉,為其提供真實的實踐機會,保障學生對于這些會計的基本準則了解的相當的清楚。

其次,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專業建設的期間,還要對組織學生對于法律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會計專業的學生在面臨著就業問題的時候,實際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是相當的多的,倘若在進行會計工作的時候出現了處理不妥當的行為,就會對學生的人生發展有阻礙,所以在進行會計專業的專業建設的時候,就要對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風險管理以及市場營銷等法律知識有所了解,使得學生在從事會計工作的時候時刻的將國家的法律作為約束工作行為的準則,按照法律的要求從事工作,維護服務公司的利益。

二、以就業為導向,推進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課程改革

(一)課程改革時突出會計崗位的就業目標。

將就業目標設置為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求教師在進行教育的時候清晰的將會計這一職業的基本的要求詳細的介紹給學生們,將職業崗位的人才規格、知識結構以及能力結構三者結合在一起,實施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每一門課程的設置都針對會計就業的時候的一項技能,將課程目標與就業目標直接相聯系,如此一來可以大大的縮短學校教育與就業需求之間的距離,使得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不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適應職場的環境。

(二)課程內容應將會計崗位的能力要求放在第一位。

以就業導向為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在實踐的時候注意將邪職業能力與會計專業的專業能力高度結合在一起,將會計崗位要求的能力融入專業知識、工作技能以及職業的態度,使得學生在高職院校的學習期間就可以深刻的體會到學校的學習與實際的會計工作之間的差距,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增強在就業后對于會計崗位的適應能力。

(三)在課程教學的時候突出多元的主體角色。

高職院校在將就業作為專業建設的導向的時候,應當注意加強學校與行業與企業之間的鏈接,三者倘若可以做到共同的面對課程的開發與設計,對于學生的全面培養有著相當大的意義。在企業內,加強教師與企業內的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的合作與交流,教師根據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將其作為教培養的方案,建立課程教學的標準,并與學生建立企業專家的互動交流學習的平臺,使得學生在在校學習期間就能夠充分的利用企業內的資源,給予學生參與實習的機會,提高教學的實踐動手能力。并根據就業的實際情況對一些會計的專業課進行改革,對于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上的應用較多的專業課程結合實際行業狀況進行改革教育,例如出納業務核算和計算業務核算。

三、總結

目前,社會上存在著嚴峻的就業問題,成為了很多畢業學生為之犯難的狀況,因此高職院校為了解決學生的這一問題,改變了對于學生的培養形式,使得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期間就進行了會計崗位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得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會計崗位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的環境,在學校期間就對學生的一些會計專業的能力進行教育,高職院校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得學生的就業前景更加的光明。

參考文獻:

篇6

摘 要:近年來,全社會密切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問題。本文從國家政策環境、高校、用人單位、大學生自身素質和社會環境五個方面探討了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因素,并根據上述因素,提出了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就業質量 影響因素

課?題:本文為2013年度浙江省教育廳課題《以提升就業質量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就業工作策略研究》(課題編號:Y201329536)、2012年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科技研究基金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2YXS10)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隨著社會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變化,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面臨的難題,為了實現高校畢業生的順利就業,需要通過國家政策。高校的教學改革和就業工作的創新等方面,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困難問題,從而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目前高職教育主要還是以就業為導向,高校辦學質量和就業工作的主要指標還是畢業生的就業率。但是就業率不能體現出就業“質”的高低,只能夠反映就業“量”的大小,無法科學和全面地反映就業質量。因此,社會開始質疑一些高校公布的高就業率。張瑤祥認為高等教育發展不能夠以就業率為指標衡量,高校應更加注重就業質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分析了影響就業質量的因素,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影響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主要因素

2015屆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創歷史新高的749萬人,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為了讓本學校的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所有高職學校都在研究如何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比較好的效果。但隨著就業率的提高,高職院校的就業質量卻不盡如人意。因此,本文認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因素既要從宏觀和微觀方面探析,又要從內因和外因方面探究,主要包含以下五個方面。

1.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1)錯誤觀念的影響。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對就業形勢認識不足,同時還具有錯誤的就業觀念,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其順利就業以及合理就業,如有的高職院校學生為了面子才去找一份工作,而不是從自己的興趣和技能出發。同時,高職院校畢業生受“先就業后擇業”的錯誤觀念引導,選擇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時主要靠薪酬、福利和文化氛圍,而不是從該單位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這個工作并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從而使其就業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2)個人綜合素質的影響。個人能力與素質可以從畢業生就業質量來體現。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生都是90后的獨生子女,對學校安排的實踐活動不感興趣,所以,動手能力也較弱,理論知識也不扎實,無法勝任很多自己喜歡的工作,從而影響就業質量。

2.政府因素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由于大學生的就業質量主要被國家政策所調控,很多就業政策都會影響到就業質量。由計劃經濟時代的“統招統分”到市場經濟下的“雙向選擇”雖激發了就業的活力,促進了人才的合理流動,使高職院校大學生們有更多的自由擇業機會,這也從積極的方面影響了畢業生就業質量。

3.高職院校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高職院校畢業生畢業后能否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發現自己在校所學到的專業知識不能夠很好地應用到工作中,還需要利用業余時間來學習崗位所需要的知識,這也會給畢業生自身造成壓力,導致就業質量的降低。并且我國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有部分專業設置和學科結構的重疊,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提升。

4.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隨著高職院校畢業生逐年增加,“人才高消費”現象會經常出現。在求職時,經常會被要求簽訂一些不符合《勞動法》的合同,這導致了高職院校畢業生頻繁“跳槽”,從而降低了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

5.社會環境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社會環境也會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那些經濟發展較好的地方,地域環境、經濟環境和文化環境發展相對較好,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也較高。反之,在生產力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經濟環境就相對較差,勞動生產率也就相對較低,這就無法獲得相對合理的薪酬,畢業生在這種環境下工作,他們的就業質量也就不會很高。

二、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對策

當高職院校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自我認知不是很清晰時,就很難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從而對就業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建立“五位一體”的大學生就業長效機制來提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質量。

1. 政府要發揮對大學生就業的導向和引領作用

政府應該制定相關政策,以較好的政策來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比如“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和“大學生小額貸款”等,這些對大學生創業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政府還應通過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基層選調生和支教等方式,讓高職院校大學生在基層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從而能夠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

2.高校要從培養模式層面加強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入開展校企合作。高校要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交流,根據企業和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拓展“3+1”企業實踐教學模式,培養應用型人才,從而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政策為導向、以市場為準繩和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育人,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做中學”的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并通過校企合作渠道實現高校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的對接,進而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

(2)高校要聯合學生家長,開展以學生為本的就業指導。中國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往往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或“建議”,這種做法會對他們的自我認知與定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們獲得了一份家長或親友們認為很不錯的工作,但卻不是這些高職院校大學生們所喜歡的和所擅長的,一旦這些大學生屈從于父母獲得了一份工作,則他們在工作時很不舒心,對崗位的認同度就很低,從而影響就業質量。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和家庭建立家校聯合機制,經常和家長溝通,向他們普及職業規劃知識,讓父母盡可能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會更加有利于學生的長遠職業發展和就業質量的提升。

3.大學生要全面提升自身就業競爭力

(1)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大學生在畢業時都希望能夠獲得較為穩定而且待遇不錯的工作,但實際上卻很難。高職院校畢業生由于第一次參加工作,在工作中經常遇到各式各樣的麻煩,可能還遇到不公正待遇,這就要求他們必須調整好心態,逐漸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適應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從自身來提高就業質量。

(2)打好專業功底,完善知識儲備。高職院校大學生要精通本專業的大部分知識,積累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運用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做自己所學專業的“專才”,為提升就業質量奠定理論基礎。

(3)提高就業技能,增強自身的就業競爭力。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主要包括素質性、技能性、職業規劃和應聘求職等四方面就業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大學生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和機會主動提高自己的就業技能,比如擔任學生干部、參加社會實踐、掛職鍛煉和頂崗實習等等,多渠道地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以真正增強自身的核心就業競爭力。

4.用人單位要發揮在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協同效力

用人單位要開通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綠色通道”,及時加強與高校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對接,通過校園招聘會和網絡人才數據庫等多種形式,增強企業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吸引力和接收力度,從而大大提高就業質量。同時,用人單位可以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給這些畢業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建立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使得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能夠真正地融入企業中,做到愉快的工作,以此來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

5.家庭要發揮在提升大學生就業方面的余熱效應和兜底作用

父母要幫助兒女端正就業態度,讓他們能夠合理看待就業、擇業和創業三者的關系,同時做子女的就業“導師”。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在法律的范疇內發揮家庭的“光和熱”以提升子女就業質量。如私營企業主可以給自己子女提供到自己企業實習鍛煉、工作的平臺,既有利于大學生就業,也有利于促進自己企業的發展壯大,在不侵犯他人或群體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就業質量。

三、小結

總而言之,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應把重點放在對就業質量的提高的研究上,而不能像以前那樣簡單地停留在就業信息的傳達和就業率的統計。只有讓畢業生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才能使就業質量得到本質上的提高,從而也會使就業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瑤祥.基于三方滿意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3(5).

[2]曾向昌.構建大學生就業質量體系討論[J].廣州工業大學學報,2009(6).

[3]王英杰.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義務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馬慶發.提升就業質量: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視角[J].教育與職業,2004(12).

[5]陳德明,祁金利.大課程觀視野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建構[J].前沿,2010(5).

[6]易玉梅.主體性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報,2010(1).

[7]吳宏偉,張國棟.人職匹配理論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應用[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6).

篇7

[關鍵詞]中職會計;就業導向;多方面培養;會計技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17-0137-02

1中職會計就業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企業的數量在不斷地增加,會計人員的需要量也是越來越多,會計是企業中的重要人員,核算企業的成本、收入、預算。會計人員的層次分布也是非常明顯的,基層人員過多,中層次之,高級企業會計師更是屈指可數,目前來看中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大多從事基層會計,各個企業都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好的企業會計對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能夠將企業的收入與支出、成本預算,利潤分配,記錄清晰,安排準確,通常會計人員性格要仔細認真,有耐心和毅力,所以從事會計行業不僅是對從事的工作壓力的考驗也是對人的性格的考驗。依靠穩重的會計人員可以使企業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實現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會計行業就是一個工作年限越久,收入也會相應增加的一種行業,會計規則的不斷變化,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而會計人員一部分是在校園內學習,另一部分在校外的培訓班學習之后到在企業實踐,那么,對于我們中職會計畢業的學生怎樣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凸顯出來,只有靠我們有特色的培養方式,全面培養,緊抓住年齡小,腦子活,動手能力強,培養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技能、適應企業的人才發展需求,才能越來越受到青睞。

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培養,多數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來接收行業知識,在實踐中學習會計提高能力,缺乏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發現在校內學習的知識沒有應用上,對于沒有出現過的問題還是不能自行解決。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增加中職畢業生的就業出路應當考慮適時轉變傳統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從比較單一和獨立的培養模式向開放、合作的模式逐漸轉變。

2多方面培養

人才培養主要由三方面構成,一是培養目標,即中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的社會定位;二是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三是技能訓練。

(1)中職會計教育的目標可以說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具有優秀品行和優秀技能的會計人員,在學校的教育中時刻以學生為本,關愛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負責,依品行樹人,靠技能立業,讓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前就具備進取、創新、質樸、誠信的優秀品格。在校內培養扎實的理論基礎及行為規范,使學生走出校門后具備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堅持準則的職業操守,掌握會計核算原則,精確記錄核算,逐漸培養日趨成熟的會計管理方式。

(2)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中職教育根據實際調整課程設置,教育部提出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方案,只有沿著這樣的發展思路不斷地開拓創新才能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在這方面與德國的教育類似,德國一直是以負責任,嚴謹的態度工作、做人,德國采取“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也就是學校和企業合作,將所學到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一種教育模式,這種雙元制的教育體制在德國職業教育中取得了明顯的成就。逐漸推行學校與企業相結合,訂單培養的人才計劃,學校負責學生能力的培養,具備一定的知識和能力,增強團隊合作能力,提高綜合職業素質,頂崗實習順利交接。

課程內容的設置要學有所用,講實際,跟變化,適應最新的會計規則,使得業務知識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會計工作中,會計從業資格證是跨入會計行業的門檻,在課程的設置中,基礎會計,會計職業道德與財經法規,會計電算化這三門課程是不可缺少的,抓住重點,引導學生在學習及之后的發展中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圍繞必不可少的證書開展課程設置。

教學方法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針對問題展開討論,以實際的項目,課題,案例為目標載體,設計教學內容,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訓練,設計網絡教學模式,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利用網絡教學可以隨時查詢資料,提供資源共享的平臺,時刻跟隨最新的知識理論體系。分階段的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考核,全面了解學生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有針對性的解決難題。

(3)會計技能在會計人員的發展道路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技能也是做好會計工作最基礎的部分,怎樣在中職院校中脫穎而出,會計畢業人員與企業順利接軌,突出的技能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會計技能主要包括:點鈔、翻打傳票、文字錄入,這些技能都是需要不斷堅持,長時間的反復練習,這其中的技巧也是有的,有的又快又準,有的慢而數不清楚。對于點鈔,分為單指單張和多指多張,單指單張的好處是對于點到的每一張鈔票都能夠看到鈔面的四分之三,點到每張鈔票,比較容易發現假鈔。多指多張則是多指聯動能夠比較快速地點出鈔票的張數,對于真假幣的識別度相對降低。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練出來的,沒有捷徑,只有在明白其中的技巧后不斷地用心練習,才能有提高,在鍛煉的過程中不僅是鍛煉技能,也能夠鍛煉人的心理素質和培養耐心做事的性格。

3日趨完善的后備保障體系

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后備保障體系,即專業教師的配備,教學設備,實訓基地的建立等。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中職的教育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稱為師傅,那么具備雙師型教師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具備本專業的知識,還具備熟練的業務操作實踐,有效地將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有內容可講,知識面擴大,全面的教師才能培養全面的人才。引進財務軟件,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就能夠訓練成熟的會計思維方式,將財務軟件中的各個板塊設計成學習任務,通過指導及之后的訓練能夠完成會計信息的吸收和處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維的延展性。實訓基地的設置,使得學生剛剛學完就能夠得到鍛煉,加深印象,一般來說實訓基地的內容都是與企業的工作內容相關,使得畢業的學生畢業后就能夠與企業無縫接軌,直接走上工作崗位。

4結論

中職會計人才的就業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地方性中小企業需要很大數量的中職會計畢業生從事一線會計工作。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學校中就能夠接觸到實際的業務知識,反復的訓練能夠節省人才培養的成本,而中職院校注重人本的思想教育,踏實學本領,虛心請教,學習技能,運用到實踐中,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還要繼續的研究,學習同類院校的優點,加大中職院校人才培養力度,爭取為我國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高樹田.世界通覽[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5.

[2]姜大源,吳全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與實踐創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吳雪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黃育云.職業技術教育在中國[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篇8

論文關鍵詞:就業導向;訂單式培養;雙證制考核;產學研結合;實踐與思考

最早、最原始的教育形態就是為了謀生而進行的職業教育…。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經歷了風風雨雨;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近年來,“就業導向”論者根據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提出了“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命題。筆者試圖結合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針對“就業導向”這種職教理念與模式中的“訂單式培養”、“雙證制考核”、“產學研結合”等關鍵性問題進行了實踐與思考。

一堅持以人為本,“訂單式培養”是航標

學院在近年的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就業導向”,將“訂單式培養”作為改革的航標。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障學生就業。所謂訂單式培養,就是以企業等用人單位的需求為導向確定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努力做到專業設置與企業需求相協調,培養目標與用人標準相協調,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相協調。將文化基礎課學時按比例縮減,但要求有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功能,更加注重知識的應用能力、學習能力和實驗能力的培養;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面向當前相關行業的實際人才需求努力培養技能型、崗位型、應用型的專門人才或高素質勞動者。當然,學校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完成一個人一生所需要的基礎文化知識、專業知識及能力的培養。關鍵的問題是學校如何在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教育、訓練及養成過程中把這種學習過程內化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和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職業轉崗等過程中形成一種具有廣泛應用的、可遷移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強調“以就業為導向”,就要求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都要有一個根本性轉變。比如,學院十分注重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及其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特別是在“專業整合、計劃修訂、教材選用、內容取舍、教法創新”等方面開展了序列研討、改革與實踐;且先后聘請了英語外籍教幣、知名武術教練、實踐經驗豐富的IT教師、深受同學們喜愛的音樂舞蹈教師和一批雙師型教師,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奠定了基礎。

近幾年來,學院與多家用人單位聯合辦學,實行訂單培養。學院與用人單位共同商定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其教學內容由用人單位為學生無償提供服裝一套,在寒暑假、法定節假日提供勤工儉學崗位,設立助學金和獎學金,以資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激勵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后即到用人單位頂崗實習、正式上崗。近年來,用人單位到學院“爭搶”學生的事情時有發生。以前,一般是“要”應屆畢業生;后來就發展到“爭”二年級的學生;最后就將目光“搶”先放在剛入學的新生中。這種訂單育人模式,對來自20余省(市)的3000多名在校生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

二、堅持能力本位,“雙證制考核”是基礎

能力培養是職業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以能力為本位”的“能力”不僅僅是指“技能”;就業崗位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僅僅是“技能”,而是包括職業道德規范、思維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繼續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等關鍵能力在內的綜合職業能力。個體職業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其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這三要素整合的狀態。在這里專業能力是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專門技能和專業知識,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識,獲得合理的知能結構;方法能力是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注重學會學習、學會工作,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社會能力是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行為規范及價值觀念,注重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學院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緊盯市場,從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需要出發,努力做到就業崗位需要什么就為學生提供什么、讓學生學什么。這既不是“目光短淺”,也不是“實用主義”,而是抓住了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比如,按照“大專業、小專門化”的思路,將在辦的十多個專業整合為旅游服務、經管貿易、信息技術、電工電子、生物工程五大類,并根據“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的內容和要求重新修訂了實施性教學計劃,選定了相關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計劃的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的標準有機結合,用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推動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及其考核方法的改革。既合理利用了現有教育資源又增強了學生的就業能力、拓寬了學生的就業面。

學院通過大力推行“雙證制考核”一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并重,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素質,使學生在畢業的同時獲得職業準入資格,幫助其順利就業,使其迅速成長為符合知識經濟要求的“灰領”職業技能人才,這是踐行“就業導向”的基礎。我校近5年的所有畢業生至少獲得了一項職業資格證書,且參考率平均合格率以及一次性就業率均超過了90%,受到了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用人單位的好評。

三、堅持行動導向,“產學研結合”是捷徑

行動導向,又稱為實踐導向或者行為導向,是20世紀末世界職業教育教學論中涌現出來的一種新的思潮。由于行動導向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創造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以及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界專家所推崇。學院在推廣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時,注重以職業情景中的行動能力為目標,以師生及學生之間互動的合作行動為方式,通過小組討論、生產實踐、項目工作等活動來體驗學習,并將客觀具體的動作行動與主觀意識的心志行動整合。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成為學習過程的策劃者和指導者,扮演教練或導演的角色而不是裁判。

從本質上講,“產學研結合”就是堅持“行動導向”的一種職教模式,是踐行“就業導向”的有效捷徑。學院通過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培養和發現了一批高素質的教師、組建了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社會所急需的,是能謀生創業、可發財致富的;學院依托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辦一個專業,建一個實體,育一批人才,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

例如,學院在辦的五大類專業中,生物工程和旅游服務類是省級重點專業,計算機網絡中心和生物工程實訓基地是市級示范實訓基地。學院利用所辦生物工程類專業的優勢,積極創辦校辦企業——宜昌市弘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形成產教結合、以教促產、以產養教的良性循環,創造了良好的產教結合的氛圍。近年來,我校教師先后承擔科技部、財政部、國家林業局和省、市l0多項科研、開發項目,共爭取項目資金418萬元;為社會新增產值10億多元;扶植出一批科技示范鄉(鎮)、天麻專業村和天麻狀元大戶;教師中有40余人次榮獲省、市政府科技進步一、二、三獎。近l0年的畢業生就業率超過80%,其中白手起家、自主創業、發家致富而資產過百萬的就有兩名學生。

篇9

【關鍵詞】 就業導向;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藝術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一、播音主持專業藝術實踐的價值及具體形式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誕生于20紀電視傳媒飛速發展的時期,其專業設定本身即以實踐性藝術展現為旨歸,在長期的專業發展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成果展示方式。與所有藝術類教學一樣,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日常教學必須緊密地結合藝術實踐,方能體現自身的學科特性,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性和應用導向性。正如天津美術學院院長姜陸教授指出的:“藝術教育有著自身的特殊規律, 實踐性是藝術教學的基本特性, 也是培養藝術創新人才的不二法門。”[1]

具體而言,藝術實踐的價值體現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過程的各個因素之中。于教學主體而言,藝術實踐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新興演播形式尤其是全新節目類型的主持能力,真正做到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的相互結合;另一方面,藝術實踐更能鞭策專業教師積極了解和掌握業內新興專業實踐形式和行業發展熱點,做到以行業實際促進教學內容的革新。于教學媒介而言,藝術實踐對于新興媒體,尤其是演播技術手段的關注,促成了教學硬件的更新換代,從技術手段上保證了播音主持教學的與時俱進。

播音與主持專業的藝術實踐形式趨于多樣化,如果以藝術實踐的時空維度進行區分,我們可以將播音與主持專業的藝術實踐形式分為教學環節內(校內)與教學環節外(校外)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成果展示,后者則內涵更為廣泛,包括短期社會實踐、畢業實習以及參與比賽等(表1)。

二、就業導向對民辦院校播音主持專業藝術實踐的重要意義

基于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對于大力發展民辦教育事業的側重,以及“十二五”規劃中積極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環境。我國民辦高校近年來集中開設了包括播音與主持藝術、視覺傳達、文化產業創意管理在內的諸多藝術類專業。與公辦院校不同,民辦高校一方面缺乏理論素養深厚、教學經驗豐富的專職師資力量,另一方面,在社會認可度上,又無法與知名公辦院校相抗衡。因而,如何體現民辦高校藝術類專業的辦學特色,是擺在民辦高校決策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相較于鼓勵學生在學歷上繼續深造或在藝術技能上不斷自我開掘,多數民辦高校更傾向于側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就業前景提前規劃,以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作為調整教學內容重心的主要指標。在此意義上,就業導向對于民辦院校藝術專業的辦學方向,對校內外藝術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它集中體現了民辦高校實踐性、復合型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在與就業實踐接軌的層面上凸顯出民辦高校特色定位與辦學優勢。

具體到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以筆者所在的南京一所民辦高校藝術系為例,就業導向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藝術實踐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建立市場需求數據庫,調整實踐類教學方向

明確藝術實踐的就業導向性,就應當在教學環節中時刻以就業市場的變化作為調整實踐類教學方向的根本依據,在此意義上,建立畢業生就業信息數據庫,及時分析就業市場需求,就成為促進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藝術實踐的重要手段之一。筆者所在的民辦高校即以近三年為一個分析周期,統計畢業生就業去向,并形成數據匯總,分析就業市場需求(圖1)。

(二)有利于比照就業信息,體現就業實踐對接性

對于就業數據的分析不應僅停留在靜態的、孤立的計算層面,而應在時間維度上對具體類別的就業需求進行動態性地比照分析,以期未雨綢繆地預測就業市場需求發展方向,在校外實踐的促成機制中,體現就業需求與校外藝術實踐活動之間的對接性。

筆者所在民辦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的畢業去向,主要集中在文化事業單位、教育培訓類公司、文化傳媒類公司三大類,在匯總三年內各類別就業人數的基礎上,還應當比照各年度同類用人單位的就業數據發展趨勢,進而得到更有前瞻性的分析結論(圖2)。

在2012年以來的數據匯總中,該民辦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生因為社會一般認可度的限制,能夠有機會進入廣播電臺等文化事業單位工作的學生并不占畢業生總量的絕對多數,而如少兒培訓、廣告傳媒類公司則在就業市場中占有相對可觀的比重。同時,通過比照分析近年主要就業方向,教育培訓類、文化傳媒類已逐漸成為民辦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畢業就職的新興增長點,這在客觀上就要求系部在校內藝術實踐中適當增加文案編輯、傳媒策劃方向的內容,并在課堂實踐類環節中增加學生面對大眾的講授、灌輸類口語表達等方面的練習比重。在實際操作中,筆者所在系部就通過邀請業內人士開設傳媒類講座、增設課堂口語講授環節,組織學生赴鄉鎮中小學支教等形式,以充分迎合就業數據所體現出的市場需求,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有利于遵循就業規律,設立實踐教學基地

就業導向對播音主持專業藝術實踐的指導價值還體現在實踐教學基地的具體設立上。在系統分析就業數據的前提下,藝術實踐教學基地的設立應當在實踐類型、實踐方式等層面充分體現近年就業市場的新形勢。同時還應充分發揮學校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將學生赴專項基地藝術實踐常規化、定期化,并以實踐教學基地與校方雙向考核的機制測評學生實踐成績。這樣,在促進學生藝術實踐積極性,樹立民辦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畢業生的良好形象的同時,也可提升企業自身的知名度,進而在基地化藝術實踐過程中真正實現校企雙方的共贏。

三、播音主持專業藝術實踐的改進措施

通過上文的分析,并參照本文選取的這一民辦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辦學實際,基于就業導向的實踐意義,播音主持專業藝術實踐的改進應當在教學環節前充分考慮人才市場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在教學環節中及時調整藝術實踐形式,更要及時調整實踐過程中的技術硬件;在教學環節后充分運用就業契合度的衡量價值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以及教學環節的實際展開各個方面進行改進和加強。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密切關注技術設備的就業市場需求,及時更新教學硬件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畢業生除了應具備聲、臺、形、表各方面的藝術技能外,還應在節目制作過程中初步掌握基本的聲像采集、編輯、加工等方面的設備操作技能。目前我國各級電視臺、廣播臺以及網絡流媒體的聲像采集、編輯技術更新迅速,操作軟件日新月異,這在客觀上對教學培養與實際就業之間的銜接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以接軌就業為辦學特色的民辦高校藝術專業更是如此。為此,民辦高校藝術系部應設立專人定期統計就業市場中的設備操作技術性需求,在經費允許的基礎上,以購買設備、軟件升級等形式及時更新教學硬件。對于昂貴的大型設備,也可通過組織短期實習的形式對學生加以培訓,以確保技術設備操作方面與就業市場相同步。

(二)大力支持學生參與各項賽事,形成“以賽促學”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具備一定的形象消費特質,社會公眾往往傾向于在建立對相關個人的形象辨識度之后,才開始進行藝術功底方面的認可。這在客觀上使得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方面的人才首先應擁有展現自我形象的平臺,才具備進一步展示自我藝術功底的機會;進而需要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展示平臺,在步入就業市場之前先行形成自我形象的社會認可度。目前開辦于國內的諸如“中國主持夢”主持人大賽、中央電臺央廣網全國大學生主持人大賽、“贏在創意”華語廣播欄目大賽以及全球華語網絡主播大賽等知名賽事,并不設置苛刻的報名條件,這就為民辦院校播音主持專業學生自由展現形象與才華提供了絕佳的契機。

為此,專業教師可以將參與定期舉辦的大型賽事作為相關課程的常設教學環節,在賽前有針對性地選拔、訓練相關學生,及時做好參賽準備,以參賽成績作為衡量課程參與度的指標之一,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專業學習積極性。同時這也可使獲獎學生能夠憑借賽事獎勵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形成以參賽促進就業的教學實踐體系。在具體實施中,還應注意學生的不同學齡,促成不同年級的學生有選擇性地參與賽事,最終形成大賽前集中選拔培訓,賽后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以參賽促進教學――以賽促學的長效機制。

(三)拓寬藝術實踐的涵蓋面,培養復合型、寬口徑播音主持藝術人才

針對目前就業市場對于播音與主持藝術人才需求量的持續下降,以及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生分流至文化產業、教育傳媒等其他業務領域的客觀現實(圖2),民辦高校在藝術實踐方式以及課程設置上,應當秉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方向性原則”[2],不斷拓寬藝術實踐的涵蓋面,在幼兒教育、文化產業創意、微博營銷、公關媒體等多個方面創造藝術實踐機會,促進播音與主持專業學生在上述領域實用技能的養成,積極創造就業機會。與之相對應,民辦高校還應在教學環節充分體現文化素質與專業素質并重的基本原則,避免類似“文化素質課少,學生知識面窄”[3]情況的發生,真正將培養復合型、寬口徑播音主持藝術人才的培養目標落到實處。

篇10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教育;文化課程現狀;課程轉型

“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辦學指導思想的提出,是目前職業教育生源少、質量低、就業難等一系列問題的一種解決策略,在大的方向上引領著職業教育的改革。職業教育以當前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有知識、有能力、會學習、能應用,全面發展創新人才來衡量,[1]文化課程的實施現狀仍沒有擺脫普教模式,一定程度地存在著諸如課程目標決策不明,內容選擇欠佳等問題,偏離了中職教育培養目標,不能有效地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的畢業生。本次調查主要從學生就業角度出發,對處于湖北省三個不同經濟區的9所中等職業學校(以下簡稱為中職學校)的文化課程(語文、數學、英語、政治)進行問卷調查、座談訪問和課堂觀察,系統地了解文化課程總體情況和師生

對文化課程認識的狀況,確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解析其成因,并為實現文化課程轉型提供具體的對策與建議。

調查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與樣本的選擇

本次調查、訪問對象為中職學校在校學生和文化課教師,學生總體為二年級和三年級,且以三年級為主,調查對象基本情況由表1所示。

(二)調查的方法與工具

本次調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問卷法、訪問、座談、課堂觀察。調查使用的工具為:教師、學生問卷各一份;教師、學生訪談提綱各一份;課堂觀察表一份。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文化課程的開發主體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開發應從單一學校主體轉向學校與行業、企業相結合,積極爭取行業、企業參與課程的開發和設計,使行業、企業成為課程開發的重要主體。表2調查結果顯示,文化課程開發主體雖然實現多元化,但學校自主開發、與企業合作開發的力度不夠,大部分文化課程仍以國家專家委員會編排為主。訪問發現,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學校對自主開發教材要求不夠;不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在校企合作方面,學校積極性比較高,而企業態度并不積極。

(二)文化課程的目標定位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目標設計,不僅要有一般文化課程的共性目標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職業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要求。表3顯示:(1)在各選項目標中,“知識學習與技能學習”是學生認為在自身體現得最好的目標,選擇這兩項的人數分別達到了70.6%和74.2%。(2)作為一個現代職業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從業能力――表達能力、操作能力、判斷能力,在學生身上體現得最好的人數分別為33.3%、25%和10.8%。(3)當前教育評價學生職業素養的關鍵能力指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搜集、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分別有80.8%、94.5%的學生認為自身較差或最差。(4)按照終身教育觀點,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成為最主要的智育目標。[2]對學生今后生活、學習、工作等都有重大影響的合作學習、學會學習、道德品質、人際關系等課程目標,選擇體現較差或最差的學生人數都在50%以上。

表3和表4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完成文化課程目標與文化課教師對課程目標的關注成正比。文化課教師對課程目標的關注程度越高,學生完成課程目標的情況越好,否則就越差。訪談發現,教師對課程目標的關注情況與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依據有直接關系。所有被調查學校,評價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是考勤、教案、批改作業、工作態度等,而對教師是否完成課程目標與教師的年終考核、獎勵沒有必然的聯系。

(三)文化課的課程內容

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傳統的以百科全書為范式的“囊括式”課程內容選擇模式,逐漸被“精選式”課程內容選擇模式所取代。其變化是強調學習者自身進行建構式學習以及創造新知識框架能力。[3]以就業為導向設計課程內容同樣要適應這種趨勢。筆者從課程內容規定性、應用性、選擇性、創新性四方面的調查發現,目前文化課程內容依然以知識本位為主,還沒有向職業能力本位轉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內容的規定性對“您是否能在規定課時內完成教學內容”,只有60.5%的教師回答能在規定學時內完成教學內容。訪談發現,校領導、教師普遍認為,文化課課程內容從“知識點”的角度來看繁而難,但從“知識面”的角度來看窄而深。

內容的應用性對“您是否經常用所學的文化課知識解決職業領域的問題”,回答“經常用”的學生只占被調查學生的10.3%,“不會用”和“不用”的學生占47.3%,“偶爾用”的學生占42.4%。訪談發現,70.3%的教師認為課程內容應打破學科界限,使內容組織服從于所要解決的職業領域的問題。

內容的選擇性每位學生都有自己觀察世界的獨特方式,只有按照這種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才能與學生的認知結構結合起來,才會發生有意義的學習。在問卷調查中,72.5%的教師認為“不同的專業應該學習文化課,其內容要有一定的選擇性”,89.3%的被訪談的學生都認為應當讓他們有選擇的余地。這表明,課程內容的規定性和選擇性是文化課程改革中的一個基本矛盾。

內容的創新性對問卷中“您認為現行教材是否有利于發揮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這一問題,在被調查的教師中,只有2.8%的教師回答“非常有利于”,18.2%的教師選擇“比較有利于”,選“不太利于”和“不利于”的教師達到79%。由此可見,現行文化課程內容不利于教師發揮自主性和創新能力。部分教師指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課本上的例題過于陳舊,開放題、情境題、應用題幾乎沒有,沒有為教師和學生學習留下質疑、探索的空間。這也是造成學生缺乏創新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文化課的課程結構

以就業為導向主張打破傳統知識本位的學科體系,以職業所需的能力為主線,設計課程模塊,增加課程彈性,對職業化課程進行優化和補充,其最終目的是指向培養富有能力的勞動者、問題解決者和終身學習者。

文化課模塊化教學模式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具體特征:[4]一是課程決策分權化――市場導向(以用人單位的需求轉化為學生培養目標);二是課程目標具體化――寬窄并舉(課程編制以崗位能力為中心開展);三是課程理論適度化――夠用為度(不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崗位、專業課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四是課程設計動態化――動態適應(課程內容不以學科為中心,向綜合化發展,隨著職業崗位要求予以調整);五是課程結構模塊化――能力為本(編排各種組合的知識單元、情境模擬單元或操作單元,各模塊既相互銜接,又相互獨立)。問卷調查發現,能按這種模式特征進行教學的教師僅占35.4%,有43.6%教師居然還不知道模塊化教學模式,更談不上進行模塊教學。

文化課模塊的開發以就業為導向的文化課模塊開發需要發揮其知識性和工具性兩種功能,以“必需、夠用”為度,淡化理論推導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對理論成果的應用能力,注重教學內容的精選和更新。整個課程結構因核心課程(專業課)內在結構以及方向課程的多種選擇性而富有彈性,以提高學生的就業適應性。調查發現,僅有46.7%的教師能結合核心課程的要求,以“必需、夠用”為度開展文化課教學。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文化課程的開發幾乎沒有專業課教師的參與。

(五)文化課的課程實施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實施過程,應是一種開放的教學過程。其教學不再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現成的學科概念,而是向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方法和學習路徑,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索、思考和運用。

學習方法在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問卷調查中,學生通過記憶策略、問題策略和多媒體學習策略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分別占76.5%、23.5%、5.6%,而應被廣泛使用的研究性學習策略,在所調查的學校幾乎沒有使用。從訪問結果來看,原因有三:一是教師科研意識淡薄,缺乏對相關課題的研究、指導;二是學校、家庭提供給學生的學習資源有限;三是學生對學習教材缺乏研究的心向。

學習路徑在“您認為現在的文化課教學中,最亟需改進的有哪些方面”問題中,約有69%的教師和67%的學生認為課程實施應加強實踐性。這意味著文化課教學行為應該以專業對應的典型的職業活動的工作情境為導向,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分量,使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將學科知識與職業實踐結合起來,從而增加學生職業的適應性。

結論與建議

實證研究表明,按照以就業為導向理念衡量文化課程的實施現狀,大部分學科偏離其職業屬性,需要與職業特征聯系在一起,實現文化課程轉型。

(一)實現文化課程開發主體的多元化

文化課課程開發主體雖然實現了多元化的局面,但仍有大部分課程過多地依賴專家委員會統編的課程。國家文化課程試圖擺正技術教育在學校中的地位,但由于技術太分散,文化課程只是解決概括性問題,而沒有專門的知識基礎和技能,[5]降低了文化課知識。因此,學校要提高對校本課程開發的認識,擴大與企業合作的規模和領域,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文化課程。

(二)文化課課程目標突出崗位就業目標

文化課課程目標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突出體現崗位就業目標的創新能力、合作學習、道德品質、人際關系等相對薄弱。課程設計要抓住“職業”特色,重新設計人才培養標準。學校管理要把教師完成課程目標與年終考核掛鉤,以增加教師對課程目標的關注程度。

(三)文化課課程內容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化

文化課課程規定過多,缺乏選擇性、創新性、應用性。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內容需要從知識本位轉向職業能力本位,需要增加與學生生活、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聯系,使知識教育能夠貼近實際、走向生活,[6]改變過去追求學科體系邏輯嚴密性的現象,打破學科界限,注重強調課程內容實際、實用、實踐,基礎理論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內容組織服從于所要解決的職業領域問題。[7]

(四)實現課程結構模塊化

文化課課程結構突出知識的系統性,缺乏與核心課程(專業課)相關性,有相當一部分課程還沒有實行模塊化教學模式,忽視了文化課程對職業化技能的優化和補充,對課程的工具認識不足。模塊設計應以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的需要為核心,以崗位和職業對知識的規范要求為標準,以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為參照,綜合考慮知識結構、常識水平、技能應用和個性化需求,形成與專業課相結合的文化課基礎知識模塊。這種文化課程模塊突破了以校園為中心的模式,構建開放式的課程模式。[8]

(五)課程實施開放性

學生學習知識就其性質來說,更多的是模擬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文化課知識對典型職業活動的實踐性體驗,學習效能感低,參與程度弱。因此,課程實施以職業情境為導向,通過對職業工作過程“學”的過程,獲取自我建構的隱性主觀知識――過程知識。[9]合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進而創建一種新型的、多元的課堂教學文化模式――思維型教學文化:對話、合作與探究,使學生從課堂的邊緣走向教學的中心。[10]

參考文獻:

[1]王鳳秋.當代知識的變化與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0,(4).

[2]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成為最主要的智育目標[N].文匯報,1999-12-30(8).

[3]鐘啟泉.開發新時代的學校課程――關于我國課程改革政策與策略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1,(4).

[4]劉欣.高職教育協調發展與特色辦學[J].職業技術教育,2005,(4).

[5]翟海魂.21世紀英國中等職教改革動向及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04,(16).

[6]鐘啟泉.發霉的奶酪――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讀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7][8]肖鳳翔.隱性經驗習得與高職教育課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