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問題研究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10:51: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就業問題研究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就業問題研究論文

篇1

關鍵詞:城市化;征地;失地農民;再就業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民的土地被大量占用。全國失地農民總數估計在4000萬人左右,今后每年還要新增200多萬人。按照《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提要》,2000—2030年的30年間,失地農民將超過7800萬。有研究顯示,估計到2030年我國失地農民將達到1.1億人,其中有5000萬以上的農民既失地又失業,而從動態來看,這一數字可能達到8000萬人。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農民的思想觀念陳舊、非農勞動技能欠缺等因素,導致農民失去土地之后,有很多農民未能就業,成為失地無業農民。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失地農民是農民中的弱勢群體,應該關注這部分人的生活,而就業是解決生活的較好途徑,因此有必要重視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

一、失地農民就業現狀及影響

(一)失地農民就業渠道少,并且缺乏穩定性

張彥麗等認為,失地農民的就業渠道大致有兩種:(1)在本地企業務工或開店經商。這些農民有的會隨著企業技術進步以及用工市場化,由于自身缺乏知識技能而失業。(2)做臨時性工作。受季節性或市場需求等影響,失地農民就業不充分或失業[1]。

(二)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下降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農民失地后消費增長的幅度大于收入增長的幅度。徐忠紅認為,失地農民的生活方式轉化為市民的生活方式,家庭的食品如糧、菜從市場上購買,這樣食品消費的增加導致固定消費支出增加[2]。

二、影響失地農民再就業的因素

(一)城鎮吸納富余勞動力的能力有限

孫緒民認為,我國許多地方的城鎮化陷入誤區:用城鎮建設代替城鎮化。用城鎮建設的現代化代替工業化來推進農村城鎮化,不僅沒能帶動經濟增長,反而排斥了農民就業[3]。李培林指出,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技術創新的加快,技術和資本對勞動的替代優勢日趨強化。在制造業,大量的手工操作過程變成了機器的流水線;即使在管理領域,電腦的廣泛應用使很多人腦的工作崗位縮減[4];有些地方超常規開發,但經濟總量尚未超常增長,吸納勞動力的能力有限。

(二)征地補償不合理

征地補償標準沒有考慮土地對農民承擔生產資料和社會保障雙重功能,又沒有體現土地市場的供需狀況。張彥麗等指出,失地農民不但得不到土地的增值收益,就連在發放補償安置費中,政府巧立名目提留發展基金或收取稅費等層層盤剝。除此之外,村委會很可能會截留補償費。李世平等指出,征地人為降低行政成本,將安置補助費與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也一起交給了村委會,這為村委會截取安置補助費等提供了方便[5]。

(三)失地農民的就業培訓跟不上

對失地農民的培訓沒有硬性要求,導致培訓率低。徐君認為,失地農民培訓彈性大,約束力不強,對失地農民是否組織培訓、失地農民是否參加培訓,往往取決于培訓部門和失地農民對培訓的認識[6]。許方麗指出,國家承擔了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培訓費用,政策上也有許多優惠,而對失地農民的就業培訓無具體安排[7]。

(四)失地農民觀念陳舊

失地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養成了保守的觀念,武玲娟認為,許多失地農民對政府和集體有“等、靠、要”的思想。大部分年輕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他們認為“低工資、重勞力、苦臟活”是外來民工的職業,自己從事這些工作會丟面子,存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8]。

(五)失地農民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勞動技能欠缺

失地農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專業技能缺乏,缺乏應對市場競爭的能力。陸飛杰認為,學歷越低,意味著他能夠從事的工作的專業化程度也就越低,工作的可替代性也就越強,競爭也就更為激烈。一個勞動力要找到一份工作,除了要具有比較高的人力資本之外,就業信息對他來說也比較重要,而就業信息的獲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個人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的數量。失地農民與其交往對象之間大多具有共同的背景,從關系網中獲取的信息比較單一。失地農民的社會資本薄弱,嚴重影響就業信息的獲取[9]。

(六)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

馬弛認為,國家向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社會保障,而農民基本上沒有。失地農民不能享受“國民待遇”,導致農民在市場競爭中失敗時沒有社會保障這個“避風港”。如國務院頒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其適用的范圍僅限于城市居民,而將廣大農民排除在保障范圍之外[10]。

三、解決失地農民再就業問題的對策

魏有玲等認為,縣級有關部門要明確分工。國土資源局負責征地補償,公安局負責做好“農轉非”工作,勞動局負責就業培訓工作,民政局、社保局、人壽保險公司負責社會救濟、養老保險,扶貧局負責扶持產業開發,為失地農民就業創造良好的環境[11]。

(一)發展經濟,創造就業空間

工業化是帶動就業的基礎,葛紅巖等認為,工業化進程將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產生直接的需求,而工業化對服務業的衍生需求也增加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12]。沈志蘭指出,政府應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力度,加大發展第三產業[13]。

(二)建立公平補償和利益分享機制

有必要合理分類提高現行補償標準。付嬈認為,對純公益性項目用地仍由國家統征后撥付,但應提高征地補償標準;對準公益性項目用地,除了提高征地補償標準,還應允許集體經濟組織代表農民同征地主體協商談判,讓農民分享所征土地的增值收益;對開發性項目用地,引入談判機制,讓集體經濟組織代表農民作為市場主體一方,直接參與市場交易[14]。

(三)建立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1.對失地農民進行培訓。培訓要根據失地農民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求職意愿等,開展多層次培訓。林惠玲認為,政府要協助建立以市場為導向,針對不同崗位進行對口職業培訓,并探索校企聯合辦學模式——即先在培訓機構學習文化理論知識,然后到定向單位學習實踐知識[15]。政府通過制定評價標準、對培訓單位進行考核、并向社會公布等方式加強對培訓單位的監管,促使培訓單位提高培訓質量。培訓費用要遵循政府補貼與農民合理分擔的原則,明確各級政府對農村職業教育的投入比例和法律責任。

2.應轉變失地農民的觀念。鼓勵失地農民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武玲娟認為,使失地農民由原來散漫的小農意識轉變為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紀律性強的企業管理意識[8]。通過大眾媒體,加強擇業觀念的教育。邢月梅認為,使農民摒棄只有正規就業才算就業的傳統觀念,樹立工作不分高低貴賤,職業平等和勞動光榮的觀念[16]。

(四)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

考慮到失地農民的經濟狀況,為其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時,應該堅持低標準繳費,并建立合理的籌資機制。惠曉峰指出,在國家財政負擔不起的情況下,應建立國家、集體、個人及征地主體各負擔一點的籌資機制[17]。中國的傳統和現實決定了社會養老不可能替代家庭養老。劉同昌認為,不能把養老的責任推給家庭后只是事后被動的監督。精神宣傳和鼓勵遠遠不夠,要求建立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相一致的約束機制,加快完善地方性老年法規[18]。

參考文獻:

[1]張彥麗,王峰.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06,(12).

[2]徐忠紅.建立湖南省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思考[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穴1?雪.

[3]孫緒民.我國失地農民保護問題研究[J].理論探討,2006,(5).

[4]李培林.中國就業面臨的挑戰和選擇[J].中國人口科學,2000,(5).

[5]李世平,江美麗、孫寒冰.失地農民貧困現狀緣于中國農民權利貧困[J].農村經濟,2006,(1).

[6]徐君.現代遠程教育?押失地農民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J].遠程教育雜志,2005,(2).

[7]許方麗.對失地農民生存和發展問題的思考[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6,(1).

[8]武玲娟.城市化進程中“政府主導型”的失地農民就業安置模式[J].山東省農業干部管理學院,2006,(2).

[9]陸飛杰.對城郊失地農民再就業問題的思考[J].城市問題,2006,(3).

[10]馬弛,張榮,彭霞.城市化與失地農民就業[J].華東經濟管理,2005,(1).

[11]魏有玲,王青娟.青海失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思考[J].青海社會科學,2006,(1).

[12]葛紅巖,呂彥儒.城市化與失地農民就業問題思考[J].農業經濟,2006,(5).

[13]沈志蘭.南匯區失地農民就業狀況和對策建議[J].上海農村經濟,2006,(1).

[14]付嬈.失地農民利益保障問題的現實分析和政策思考[J].開發研究,2006,(4).

[15]林惠玲.關于失地農民就業的幾點建議[J].臺灣農業探索,2006,(4).

[16]邢月梅.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再就業問題探討[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1).

篇2

論文摘要:管理是一門科學或至少是一門不受文化價值觀與個人信念支配的學科,業務管理問題直接制約著基層臺站的全面發展,基層臺站業務管理問題在氣象業務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突出,值得管理者反思,管理也即將成為一項獨立的業務,參與到行業的競爭當中。

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氣象事業飛速發展的三十年,隨著商品經濟大潮的涌入,我國的氣象事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基層氣象臺站也不斷尋求著自己的發展之路,氣象業務由單一化的地面觀測逐步擴展為地面測報、預報服務、信息服務、雷電防護、防雷工程等多項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氣象業務。為適應新型的氣象業務體制,基層氣象臺站原從事業務的工作人員也從地面測報業務人員中得到分化,但臺站的發展首先基本業務必須要發展。新氣象業務體制的建立,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對于基層臺站從事基本業務工作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員的管理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特別是業務管理問題直接制約著基層臺站的全面發展。經過多年來的工作體會,和對先進與落后,成功與失敗的反思,我認為,管理也即將成為一項獨立的業務,參與到行業的競爭當中。

管理是一門科學或至少是一門不受文化價值觀與個人信念支配的學科,是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產物,同樣是我們基層臺站參與行業內部與不同行業之間競爭的有力保障。因此說管理的落后比技術的落后更可怕。說到技術落后,我們大多表現得非常坦率,甚至能夠具體說出相對落后多少年,但論起管理的落后,人們就比較愛給自己留面子了,喜歡用“跟不上”這樣一個詞。落后的管理水平帶來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管理的落后能使先進的技術設備變為擺設;管理的落后會使先進的技術管理手段無用武之地;管理的落后會造成優秀的技術人才的流失。

其實,我市大多數氣象臺站的管理水平依然相當落后,管理的落后對氣象事業的生存及可持續發展的危害性遠遠甚于技術的落后。

那么,具體到基層臺站的業務管理落后又落后在哪里?這也是困擾氣象業務管理人員的一個長期性問題。我們不妨給自己提出以下的疑問:與全市范圍內其它基層臺站相比,我們有沒有某一方面的優勢?對于現有的現代化觀測、預報設備,我們究竟能否應用得得心應手?以業務科為單位,我們獲得過哪些集體性榮譽?以前在本局業務科工作的優秀業務技術人員如今都去了哪里?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類活動我們能否主動積極參與?問題的答案恐怕要讓我們自己失望了。

那么什么樣的管理才是先進的?什么樣的管理才能使我們的業務技術位居行業的榜首?什么樣的管理模式才能夠適應新業務技術的發展需求呢?什么樣的管理模式才能盡快實現“一流臺站,一流裝備,一流技術,一流人才”的最終目標?那就是要建立“以人為本”的業務管理模式。

“以人為本”的業務管理模式,就是在管理過程中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圍繞著激發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展開的,以實現人與行業共同發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動。以人為本的業務管理模式應該具有下列幾個特點:

1.以人為本的業務管理模式是指在業務管理過程中遵循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的指導思想。

業務管理的主體是人,客體同樣是從事業務的人,管理者的出發點應該是一切從業務人員的實際需求出發。

1.1首先要設計制定適用于氣象業務特點的規章制度。

改變以往無章可循或雖有規章卻不適合業務科,完全或部分執行局內的統一規章,體現不出業務的專業性特點,在執行中很難對照其開展工作,而且有很多流程停留于書面,真正被用于實際業務工作中的很少,形同虛設。

業務規章制度的設計首先應從業務實際出發,密切結合氣象業務的特點,形成切實可行的業務規范制度,以提高基層業務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追求高標準,為全面促進氣象業務的發展服務。

其次,業務規章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講求民主,要讓制度的執行者也參與到管理中來,讓參與者對設計者的方案消化并認同,讓規章制度與員工的切身利益相互統一。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應該熟悉規章制度的內容,經過充分探討后達成共識,這樣就避免了制度與實際執行中的脫節。員工會認為制度是自己制定的,自己在執行過程中就會有所顧及,違反制度就是對自己的否定,員工們既是制度的執行者,也是監督者。另外,業務規章制度應該與業務發展同步,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要根據業務發展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消除墨守成規的落后思想,管理者也不能因已制定好的制度在執行中遇到阻礙而對員工失望,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檢驗制度的可行性,找出問題的關鍵加以糾正就是了。[

1.2要有明確的業務工作流程

要想提高業務質量,建立明確的業務工作流程是十分必要的。業務工作流程要適用性強,框架合理,全面細致,完整無疏漏。之前業務科有過這樣或那樣的工作流程,但大多數都是業務值班員自己把平日的工作進行籠統的歸納,在心里形成一個大概的串接模式,提示自己別忘記班內應該做的工作。但隨著業務工作的不斷擴展,每天增減的工作會隨時改變。因此管理者應該做這樣的工作:區分日常工作和臨時性工作。一般來講,日常工作可能常年不變,甚至多年不變,臨時性工作應該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令而隨時變更。因此,日常工作應該單獨列出,臨時性工作要緊跟業務工作的變化制定和修改,提早制定流程,并向科室人員通報,使大家在工作之前心里有數,避免盲目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一點,大多數業務工作流程中往往不包括完成工作的登記這一項,往往是做完的事自己都不確定是不是做了,加入隨手登記這一條后就可以大大避免因遺忘或粗心對工作造成的損失,也便于接班員對前一班工作的檢查校對。

1.3因人而異,建立業務分散管理模式。

目前大多數臺站的業務科都有兩種以上的業務工作,主要業務是地面測報業務和天氣預報服務任務,多項業務都交由業務科長統一管理難免有顧此失彼的缺陷。作為地面測報業務的主要手段——自動氣象站的建立與完善對地面測報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合性的業務技術人員已經成為現今業務的主流。但由于新舊體制尚未完成全面的轉換,有一部分老的業務人員仍然適應不了目前的新型業務體制,在計算機、自動氣象站的應用上還存在相當大的困難。新業務人員的加入,雖然解決了老業務人員不能勝任新工作的問題,但地面測報的一些規范卻遠不及老業務人員熟悉,氣象業務仍然要在新老體制中徘徊很長一段期間。因此,新老業務人員要有所區別,優勢互補,盡可能在業務工作中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所以業務分管應按不同人的特長分為自動氣象站、報表制作、天氣預報服務、計算機和網絡管理。這樣一來,業務管理才不會盲目無序,哪方面出現問題,直接找分管的人就可以了。

2.以人為本的管理活動圍繞著激發和調動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來展開。

管理者要盡可能地發揮想象力,抓住工作生活中的細節,根據個人特點,挖掘其最大潛能,使其把全部積極性用于業務的發展中來。

2.1創造業務工作的吸引力

業務工作枯燥乏味,這是業務工作缺少吸引力的最主要原因。氣象業務體制改革之后,許多原從事業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都調整到本局其它崗位中,有的甚至轉了行,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業務技術人員,優秀業務人才的流失是無法避免的。如何提升業務工作的吸引力值得每個管理者認真思考。業務的綜合性不妨這樣理解:專業性+趣味性,專業性是顯而易見的,但趣味性卻極難以實現。我們要把二者綜合到一起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業務工作的吸引力,吸引大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補充到基層業務人員隊伍中來,讓他們熱愛自己的小團體,愉悅地留下來工作,為基層臺站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技術保障。

其實業務的吸引力來自于開發業務工作者的興趣,這就要求業務管理者開動腦筋。我們不妨在工作之余可以組織業務人員開展一些趣味性活動,當然是以小的經濟成本為原則。例如,簡單易行的文體活動,知識競賽活動,以科室為單位參與有利于社會的公益活動,讀書活動等等,創造和諧愉快的工作環境,職工才不會在一成不變的工作中壓抑情緒,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提升了業務工作的吸引力,這對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十分有益。[

2.2充分發揮業務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業務管理者大多是本單位經過多年培養出來的業務精湛,工作積極主動一絲不茍的專業技術人員,但大多數管理人員會擔心自己的下屬會超過自己,顯現不出自己突出的專業水平,往往不愿把自己得心應手的工作交給新人去做,新人則認為既然不是自己的份內之事,不做也罷,這樣一來,業務水平只能停滯不前,新員工也不能在工作中發揮其想象力,創造性地完成業務工作。其實,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能夠帶動員工共同發展,要給員工充分的信任,挖掘員工的潛力,不妨把一些棘手的工作交給員工去完成,對于完成較好的員工要及時表揚,對暫不能解決的問題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幫助,這樣才能提高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業務工作更快發展。

3.重視人才引入和培育,全面提高業務人員素質。

3.1嚴格控制業務人員的使用

由于現代化氣象業務的多樣性,和基層氣象臺站為地方政府部門所承擔的服務責任越來越多越重大,對從事氣象基本業務的人員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僅僅具有單一技能的業務人員已經無法勝任新業務的要求,業務要發展,必須使用知識技術全面、成績優秀的新人。多年來的經驗表明,業務科室如果招聘經過簡單培訓就可以上崗的新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業務質量,并可以促進業務的發展。而使用達不到要求的新人,放在業務科要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再培養,這樣對業務的發展是不利的。因此,業務管理者應該有一套嚴格的考核標準,嚴格控制新業務人員的流入。

3.2注重現有業務人員的全面培養

老業務人員的知識水平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業務體制的需求。隨著新業務體制的深入,他們從事業務工作的困難越來越嚴重,因此要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業務技能,提供在崗培訓的機會,多組織業務學習實踐活動。新業務人員大多具備了大專以上學歷,知識面廣,在業務工作中,要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展現自我能力的平臺,充分發揮他們在工作中的作用,又要積極培育他們在工作當中的創造性,尋求業務向縱深方向發展。

4.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致力于集體的共同發展。

篇3

旅游類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現狀

職業生涯設計對大學生而言,就是在了解自己興趣、愛好的前提下及認真分析個體性格特征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專業特長和知識結構,對將來從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職業生涯設計包括對擇業的偏好、意向、期望等觀念的研究,也涉及就業準備和對就業影響因素的分析。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旅游類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設計方面存在以下問題:自我職業生涯設計意識缺乏。調查顯示,當前旅游類專業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設計的情況相當普遍。有62%的學生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和工作沒有規劃,有33%的大學生不夠明確,表示“不知道今后的路該怎么走”,近20%學生表示“對前途比較迷茫”,而只有5%的學生有明確的規劃設計。有30%的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個人興趣、氣質、性格特點等并沒有很清晰的認識。近60%學生沒有做過職業測評,更不知道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如果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沒有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到了畢業時往往就會茫然不知所措,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崗位,更談不上對今后長遠的職業規劃。旅游類專業學生對自身職業生涯設計的盲點,無疑增加了他們在就業過程中的盲目性。受傳統意識的沖擊,對旅游行業的職業認可度偏低。中國傳統觀念里,認為從事服務工作的職業是低人一等的,這種舊意識對大學生擇業會產生影響。另外,酒店、導游是吃青春飯的觀點也使得大多數學生沒能將旅游職業看成自己追求的終身職業,在輿論壓力或父母壓力下放棄在旅游行業工作。這種對職業的偏見及短見是現階段旅游行業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我國現行高校招生制度仍以分數為基礎,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對大學專業的選擇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和被動性。有些考生只是憑一時興趣,或是對旅游和酒店行業的新鮮感、好奇感,填報了該專業;有的學生則是因為所報志愿已錄滿,被動調劑到該專業。當他們經過專業學習和實習,對本專業和行業有了一定的認識后,有人會發現該專業與自己當初報考時的想法大相徑庭,或者認為自己不適合在旅游行業發展,于是產生專業與意愿的背離。這種對職業的不認同感就會促使他們在畢業時選擇其他行業就業。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目標。旅游類專業的學生往往“終身職業”觀念缺失。是“無業可就”,還是“有業不就”,這是旅游專業的學生存在的一個特殊的就業問題。在旅游院校舉辦的招聘會上,經常可見到這樣的場景:很多酒店等服務型的單位急需人才,學生對此卻反應一般,問他們自己想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很多人也說不清楚。由于缺乏明確的職業目標,旅游類專業的畢業生往往就業穩定性差,跳槽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職業生涯的發展。各類旅游院校缺乏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輔導。由于對職業生涯輔導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重視,或者是由于學校的人力、物力、資金缺乏,導致當前還有一些旅游類院校沒有開展職業生涯輔導工作。許多學校只在畢業班開設就業指導課,或者不定期為學生舉辦就業講座。學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存在“不實用”、“信息量小”、“內容太陳舊”等問題。上課的教師有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對就業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只是空談理論,不能針對旅游類專業學生的特點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輔導,使得職業生涯輔導形同虛設,根本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旅游類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設計輔導對策

開設正規的職業生涯輔導課,對學生進行職業引導,提供正確的自我評估教育。根據全程化職業生涯輔導的理念,學校應該在學生入學時就開設正規的職業生涯輔導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引導,借助于職業測評和性格測驗,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的性格、興趣、價值觀等方面的特點,引導學生合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全面客觀地思考職業發展問題。比如,自己的性格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自己對哪些問題感興趣,是管理問題還是經濟問題;擅長哪些技能,是邏輯分析能力,還是語言表達能力,等等。根據學生個性評價的結果,結合專業就業趨勢及就業環境等客觀因素,幫助學生設計符合其發展的職業生涯和培養方案。例如對選擇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應鼓勵他們多選修相關課程、注重外語學習、留意酒店行業發展動向等等。幫助旅游類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獲得全面的專業、行業信息。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僅局限于對畢業班開設職業指導課,介紹當年的就業形勢,提供一些面試技巧、擇業心理、如何寫求職書等淺層次的服務。這已經不能解決大學生職業發展錯位等一系列問題了。事實上,旅游專業的學生從剛入校時就需要針對職業方向進行多方面的了解、調整。這涉及到個人對所選專業的學習動力和自我激勵。學校應該通過新生入學教育,職業發展講座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對有關旅游行業的發展前景、旅游職業的性質及發展空間、旅游就業環境等信息有一個正確全面的了解,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培養學生對旅游專業的興趣。注重合理的課程設計,突出學生的素質教育和能力教育。從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現狀來看,學歷很高而能力一般已成為市場對畢業生的新“恐懼”,旅游行業尤為如此,“能力大于學歷”已經成為行業選才的通用標準。決定大學生能否就業的關鍵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個人能力、敬業精神以及對自己的正確定位。旅游行業的選才標準決定了旅游專業的教育必須要突破傳統。

首先,培養學生的“能力”觀念。學校要把這種“能力”觀念的培養放到各門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從大學二年級開始,通過對專業課的學習,加深學生對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增強學生學習專業的自覺性,真正激發其個性發展。其次,根據旅游專業職業市場的需求,對學校的專業課程進行合理調整,增加職業教育及實踐培訓課程的比例,開設培養大學生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創業能力、職業道德等相關課程,不斷強化大學生的職業意識、觀念和責任感。最后,對旅游專業的學生要安排實習和培訓活動,一般在三年級進行。實習與培訓可以使學生與社會近距離接觸,了解市場競爭,在理論轉化實踐的過程中找到自身的差距。注重職業生涯設計的長期性,提倡務實的就業觀。職業生涯需要規劃,不能有短期行為。要讓學生意識到一個成功者是靠長期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并且成功的路徑不是唯一的。對就業而言,不能簡單地去看公司開出的薪水怎么樣,一個單位的發展機會、職業生涯的前景都非常重要。認為高職位和高薪就是成功的職業生涯往往會導致盲目從眾。在職業生涯中,個人也不能完全決定自己一定是成功或失敗,職業規劃只是減少這種風險而已,因此,讓學生放低眼光,選擇合理就業是十分必需的。工作經驗是在工作中磨煉出來的。要承認,剛畢業的大學生從各方面來看創造出的價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在期望方面也應該有理性。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克曼指出,學校教育最多只能占一個人一生的1/3,其他的2/3是教育,一方面與早期的家庭教育有關,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是來源于工作地點的培訓和不斷學習。他認為,人們高估了學校教育在一個人一生中的作用。大學生在就業時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非常容易造成期望值過高而落空,以致最后對就業牢騷滿腹。#p#分頁標題#e#

旅游類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設計輔導步驟

篇4

關鍵詞體育產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體育的產業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國際體育商業化沖擊的必然結果。在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其體育產業已經成為最活躍的、最有潛力的產業之一,同時也為國家擴大就業人口、獲取巨額收入(年產值已達上千億美元)發揮了作用,是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顯著地位的重要行業。改革開放已經20多年了,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為加快體育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總的來說,我國體育產業相對西方發達國家來說,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從理論研究、產業立法、產業開發及市場運作等諸方面都還處于起步階段,體育自身的價值潛力和優勢尚未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工作還遠遠不能適應新時期體育事業迅速發展的需要。據此,有必要對體育產業的相關理論和產業化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再作探討,抓住我國體育產業處于起飛階段的有利時機,以更好地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化的健康持續發展。

1體育產業化的涵義

1.1體育產業的概念綜述

目前國內外對體育產業的概念理解基本有三種觀點,即鮑明曉、張巖等提出的體育事業說;韓丹、鮑明曉等認為的體育企業集合說;楊年松、叢湖平、陳少宇等提出的體育服務業說。另外,韓國、日本、美國等體育產業發達國家和我國的體育行政部門及體育產業經營者則認為體育產業是指為滿足人們的體育需求,使各種形態的體育產品(包括實物形態與非實物形態產品)進入生產、流通、消費的部門。目前對各種觀點的爭論比較激烈,有相互質疑甚至否定的傾向。筆者認為對任何一種觀點的評說,不應簡單地判斷它的正確與否,而需結合提出這種觀點的作者界定時所處的時代(或視角)來分析,并且需要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現實性與歷史性相結合的思維方法,同時結合體育產業的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來進行,才有利于理論的發展和成熟。

1.2體育產業化的再認識

體育產業化是指體育由非產業部門向產業部門轉化,并成為國民經濟有機組成部分的過程。產業化是一個經濟學范疇,是指一定條件下或歷史時期提供某種特殊服務或成果的非國民經濟部門或行業,通過商品貨幣關系的轉變,對自身規模組織目標調整改造,實現由非產業部門向產業部門轉化,成為國民經濟一個部門或有機組成部分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就是改革體育體制,建立充滿活力的新機制,使體育具有自我發展能力,由事業型、公益性向經營型轉變,使其能夠向社會提供體育產品和勞務。其實質是體育思想觀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創新,是要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符合現代體育運動規律的基礎上,開發體育的經濟功能,把體育與經濟結合起來,通過一系列經濟行為,刺激體育產品(勞務)的需求,拓展體育市場,加快體育的產業化進程,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體育產業的分類

體育產業的分類是根據體育產業的性質和范圍來定論的。范圍不同,對產業的概念理解相應存在很大差距,劃分體育產業的標準就不同。國外體育產業主要從營銷學的角度進行劃分,體育產業分為:核心產業、中介產業和產業。而我國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將體育產業分為本體產業、體育相關產業和體辦產業。趙芳認為體育產業分為體育核心產業和體育相關產業兩類。她認為體辦產業(即體育部門為創收和補助體育事業發展而開展的生產主體產業以外)的某些內容與體育相關產業類有所重復,所以將體育相關產業類和與體育有關的其他產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這兩類歸為一類。盧元鎮根據體育產品類型將體育產業分為體育用品業(包括體育服裝業、體育建筑業、體育設施業、體育運動飲料業、體育科研儀器業)、體育服務業(包括競賽表演業、健身活動業、體育培訓教育業、體育信息咨詢業、體育空間服務業、體育會展業和體育養殖業);按照消費者的參與動機分為體育健身業和體育娛樂業;按照經營、集資方式分為體育彩票業、體育贊助業、體育廣告業、體育節目電視轉播業和體育經紀人業等。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體育產業的這種劃分,都是一種靜態的劃分。任步攀等學者認為,從體育運動市場開發、走產業化發展道路這個視角,對體育產業可以進行動態量性劃分: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輔助產業。這種劃分是根據體育相關資源和體育產業結構內部規律進行的,為體育產業有重點、分先后、有步驟和合理利用體育資源等形成良性的發展模式,值得學者們探討和借鑒。

從2003年國家統計局修訂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和2005年文化管理部門出臺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這兩份文件中可以看出,體育產業的地位在不斷上升,范圍也在逐漸擴大,為我國體育產業的更快更寬泛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隨著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對體育產業的分類可能還有更多的觀點,值得今后不斷探討。

3國外體育產業發展狀況及特點

3.1規模大、產值高

在美國、英國、意大利及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他們的體育產業門類非常廣,像美國體育產業的門類達到19個之多。所以該國體育產業20世紀80年代的總產值就超過600億美元,2004年達到1786億美元,這一產值占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37%,居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第22位,成為四大產業之一(石油、汽車、鋼鐵和體育產業)。這些國家體育產業國民產值一般占到本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3%,行業站位擠入前20名。經濟影響越來越大,產業地位越來越高。

3.2產業遵循“消費決定論”

發達國家體育產業是一個復合結構,既包括與體育相關的物質產品的生產與經營,也包括體育服務產品的生產與經營。他們強調體育消費決定體育市場,體育市場決定體育產業。從政府到體育企業都非常重視啟動體育消費,拓展體育消費領域。

3.3產業發展重點有所側重、有所區別

意大利以“足球產業”為主,法國和韓國以健身娛樂業為主,日本和德國以體育用品業為主,瑞士則結合自身的情況重點發展登山、滑雪等體育旅游業。3.4解決就業,帶動社會文化經濟的發展

體育產業是個龐大的經濟部門。如美國有近百萬各種職業運動員,從事與體育產業有關的人員達數百萬人,而業余時間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員達1.8億,美國的“三大球”——棒球、橄欖球和籃球,每年吸引了數以億計的愛好者觀看參與。我國香港的賽馬會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市民參與,其下注額為1000多億港元,平均每人2.3億港元,為政府帶來大量收入。發達國家的體育賽事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牽動了億萬人心,為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文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按照2003年的統計,體育產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為87.6萬個,相當于整個英國化工和人造纖維工業的就業人數,超過煤礦、農業和汽車零件制造業的就業人數。

由以上可見,體育產業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重要經濟部門,是國民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我國的國情與西方存在明顯差異。西方是自由經濟,產品和勞務的產值是按用途種類直接在其賬戶上反映,我國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實行的是部門經濟,由此產生了體育產業中的“體育”,究竟是指體育部門,還是指體育行業,還是指體育需求,還有待研究。

4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和對策

4.1需要研究一整套適合我國國情的體育產業發展相關理論體系

三次產業結構劃分的初衷是為了發展經濟、發展產業和發展包括體育在內的其它事業。如果影響了經濟、產業和事業的發展,這種劃分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我國體育產業屬于勞務的第三產業,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體育產業的內涵和外延將隨之發生變化,所以在研究我國體育產業的相關理論時應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現實性與歷史性相結合、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需要相協調的思維方法,從符合我國的國情需要出發。

4.2需要明確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

從目前狀況來看,我國體育產業化水平不高,其規模、結構和層次都沒有達到一個完美成熟的產業部門的水平,體育的經濟功能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壯大有賴于體育市場的培育和發展,培育市場就應該從影響市場形成和發展的因素來做文章,只有這樣,才能運用市場機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育資源,提高體育事業為社會服務的整體效能。現階段我國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群眾的閑暇時間增多,對體育產品(勞務)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多。在這種情況下,不失時機地把一些群眾基礎好、易于形成市場需求的體育產品推向市場,是體育產業化的必由之路。體育不應該只是消耗國家資源的部門,集刻苦、拼搏、藝術健身與振奮民族精神于一體的體育產業,應該成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在體育產業起步階段,應形成“放水養魚”的市場氛圍。但開發、培育體育市場,并不等于放松對體育市場的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經濟行為都應當在法律的軌道上運行。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培育體育市場與管理體育市場并舉的方針,邊培育邊管理,在培育中加強管理,在管理中積極培育。隨著體育產業的開發和體育市場的逐步形成,對體育產業政策和市場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針對目前的狀況,筆者認為可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政策性支持。國家在制定產業政策時,應對體育部門有所傾斜,給予稅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勵體育生產經營部門的發展。②大力推行運動項目的行業協會制和俱樂部制,建立社會化的群體體育組織網絡,形成全方位的社會共辦體育的格局。③投資體制方面,應該變單純依靠國家財政撥款為體育部門的自身創收、社會集資并舉,同時注意引進外資,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資體制。④要積極培育和完善體育市場,逐步建立體育商品勞務和信息市場,形成全方位市場體系。⑤要加強體育經濟理論研究,培養一批既懂體育又懂經營管理的體育產業人才,滿足體育產業經營不斷發展的需要。⑥加快體育的職業化進程,這是體育產業化的必經之路。一是組織者必須是企事業單位如俱樂部等,二是運動員是商品,即運動員可以向其他實戰要素一樣自由流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提高體育部門的經營效益。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不是太高,不可能對所有的項目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最好的辦法是找準突破口,由點及面,通過培育若干個有影響的體育項目的市場,刺激對體育的需求,進而擴大到其他項目,形成體育的產業化格局。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從事體育運動,關心體育事業,體育一定會成為新世紀我國重要的產業部門。

參考文獻

1鮑明曉.對我國體育產業熱點問題的思考[J].體育科學,1999(7)

2張巖.體育產業辨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5(2)

3韓丹.“產業”與“體育產業”辨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2)

4鮑明曉.體育產業基本理論問題研究[J].體育科研,2005(4)

5楊年松.論體育產業之界定[J].體育學院學報,2002(1)

6叢湖平.體育產業若干界說的辨析及相關問題的討論[J].中國體育科技,2001(12)

篇5

關鍵詞:人本體驗;綜合;豐富;多樣;趣味

Abstract:Currentcommercialactivitieshavenotonlyconfinedtomereshopping,butwillbeshopping,leisure,diningandentertainment,avarietyofactsintoone,paymoreattentiontopeople''''sleisureexperience.Intheideaofthisprogramme,theexperienceofthepeopleonthebasisofdynamicopenspace,sothatcustomersshoppingatthesametime,toexperiencemorecomfortableandpleasant,stylishfeel.

Keywords:humanexperience;integration;abundance;multiplicity;interesting

商業是城市中最活躍的經濟元素,亦是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推動力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商業活動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并且現在的商業活動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商業活動,而是與購物、休閑、餐飲、娛樂融為一體。與之相適應,商業建筑也表現出專門化、多樣性、高效便捷、綜合集聚的特點,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消費成為一種文化,商業建筑變為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它是人們認知、評價一座城市的重要參照標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城市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水平。

1工程概況

該項目是對舊城的改造以及小范圍的重新規劃。地塊位于阜新市火車站北側,西南與東南為阜新火車站

前兩條寬闊的主干道以及站前廣場,西北、東北兩側為住宅小區,地塊內西南側為兩座賓館建筑。本項目用地近似為一長150m,寬105m的矩形,參與平衡用地面積為18171m2,可建筑用地面積為12531m2。商場、餐飲及休閑娛樂會所布置在群房部分,辦公商務布置在高層塔樓部分(圖1)。

2設計構思

在設計中把與商業相關的各種功能,集中于群房的大空間中,包括綜合性商業、餐飲類、文化娛樂類,

使該商業中心在不同的時間段內均能保持較高的使用效率,形成購物、休閑、餐飲、娛樂融為一體的人性化商業建筑空間(圖2)。

2.1人本體驗式商業環境

目前的商業開發模式很少做到人性化,很多商業中心雖然面積大、業態種類豐富,但是讓人逛著覺得很累。在本方案中,初步探索了如何在一個商業建筑設計中尋找它的創新點,尋找商業建筑空間與人的體驗最切合的方式,使建筑對人呈現出關懷的姿態。

2.2功能整合與空間營造

要設計出人性化的商業建筑,首先要根據使用者的心理和使用習慣,進行合理的業態規劃和商業空間布局,適應不斷更新的使用要求。

現今商業營銷的內涵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的銷售、倉儲及管理功能,餐飲、娛樂乃至展示、表演等看似與商業無關的內容,越來越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本方案中更多地考慮了室內外空間的構建,以及商業設施和休閑娛樂設施的整合,在空間結合以及建筑與環境景觀的結合等方面達到豐富性、多樣性、趣味性的綜合協調,促進人與建筑及空間環境的互動。

對于使用功能的整合沒有采用同一平面內機械的拼接,而是在立體空間中使其互動融合,營造具有包容性與流動性的空間氛圍。此外,項目中體驗性及休閑性空間的設計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采用了一些藝術及技術手段,營造空間效果,烘托商業氣氛。

2.3建筑設計中的節能和生態

本設計中考慮了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達到建筑設計價值、商業價值、城市價值及環境價值的多方共贏。設計中使用玻璃天頂,強調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等節能和生態的元素。

3建筑設計

3.1建筑與地形

由于基地的面積限制,不能形成有規模的商業街,于是本方案選擇了較完整的體量,充分利用現有場地產生盡可能多的使用面積,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3.2建筑體量與立面設計

在進行體量設計時,考慮到火車站的位置對各個使用功能有不同的影響,所以對建筑各功能部分采用了不同的設計方法。對于商場部分,火車站是人流量最大的部分,于是主入口設置在正對火車站的南面,這個方向通過體量切割,形成了入口處巨大的尖角空間,這種視覺沖擊使建筑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通過將建筑體量朝向西南面和東面以減弱火車站的嘈雜喧鬧對于高層辦公部分的不利影響,這樣產生的三角形高層體量,使建筑顯得更加挺拔,并且與商場部分的體量也有了一定的呼應。在處理高層體量時使其與群房交界處進行小體塊的切割、穿插,產生一種玻璃與實體互相咬合的嵌入感,避免了完整建筑體量的呆板,并且使建筑沿街面產生一系列有韻律的凹凸與虛實變化,以打破平整立面的沉悶感。

立面設計上采用簡潔、完整的立面效果,預留了大量的廣告位置。廣告、燈光、環境裝飾的綜合作用以營造更濃郁的商業氣氛(圖3)。

3.3內部空間的營造

為保證商業空間使用上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商業中心采用8.1m×8.1m的柱網,并把垂直交通放置于公共開放空間內,將商業人流高效地組織到交通中。商場中貫通四層的室內中庭不僅成為整個建筑的交通樞紐,也是創造別致商業氣氛的重要場所。其中結合了游樂活動、文娛設施、文化展示、休息交流等多種功能。在中庭四周布置了開放的購物空間、形形的精品商鋪、開敞的餐飲空間以及娛樂休閑中心,并對各部分進行有機整合。在中庭上空設置了幾條空中連廊,將各個部分聯系起來,更增添了中庭空間的層次感和趣味性。由于基地周邊建筑底層大多為商鋪,所以本方案中的一層也布置沿街店鋪,既保持了原有商業立面的連續性,又能更好地吸引顧客(圖4~圖6)。

高層辦公部分采用尺度稍小的7.2m×7.2m的柱網。辦公空間利用了建筑形體的變化設置了較私密的空間和自由靈活的空間,以適應不同辦公性質的需求(圖7)。

4交通設計

城市道路交通是聯系顧客與商業設施的媒介。現代商業要求方便的交通和大量的停車位,因此在設計中,我們在商業中心的四周均設計了機動車交通的環路和停車位,并在地下一層設置了大型停車場(圖8)。

方案中各個沿街面均設置出入口,并在每個入口前都采用了環境設計元素以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5環境設計

商業建筑的外部環境一般不參與直接經營,也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其對吸引人流與聚集人流具有重要的意義。商場主入口處的廣場上設置小型噴泉,讓人和水可以親近,并形成中心廣場主景。對商業建筑環境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廣告系統,所以在方案中設計了醒目與適宜的廣告位置,并裝飾了與其相輔相成的燈光系統。此外,室外的休息空間、綠化景觀及鋪地系統,更加完善了商業空間的氛圍和整體性(圖9)。

篇6

[關鍵詞]交叉持股公司治理資本市場財務風險

公司間交叉持股在我國雖然發展的歷史并不是很長,但由于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其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其在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借鑒國外及臺灣地區的歷史經驗,我們發現交叉持股如同一把雙刃劍。本文從公司的治理結構、資本市場、財務風險角度,對交叉持股的影響進行分析,以期對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有所貢獻。

一、交叉持股的概念及其類型

所謂交叉持股(CrossOwnership),是指二個以上公司,基于特定目的,相互持有對方所發行的股份,所形成的企業法人間相互持股的現象。

企業為了實現不同的經濟目的,可能安排各種不同模式的交叉持股。通常而言,按交叉持有股份的公司間是否存在從屬關系,可將交叉持股分為垂直式交叉持股和水平式交叉持股兩種情形,即子公司取得母公司的股份與不具有控制關系的公司間相互持股。如按照交叉持股進行方向與結合企業數目觀察,則可出現五種不同型態:單純型、直線型、環狀型、行列型和放射型交叉持股。但在現實中,公司交叉持股的形態可能更加復雜,很可能是上述幾種基本形態的復合態。

二、交叉持股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分析

企業交叉持股正日漸成為實現股權多元化,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有效手段之一。通過交叉持股各股東互相制衡,由單一的行政管理變成多元的法人治理,形成為一個經營者集團。這些企業的經營者就會帶著各自的經濟利益相互參與、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經過一個時期的選擇、組合,企業就會向股權多元化、分散化發展,徹底解決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狀。但不容忽視的是交叉持股在促進公司股權結構健康發展的同時,它也容易導致經營者控制股東會,使得公司治理結構失去制衡。公司的治理模式一般是“三會分立”,即股東會作為權利機構,董事會作為執行機構,監事會作為監督機構,三會通過其權利的行使而相互制衡。在交叉持股的情況下,這種權利制衡機制很容易被打破,雙向監督機制形成一種博弈。經營者們在該博弈將在互相禮讓和互相尊重的情形中達到均衡,造成公司管治系統的價值理念的紊亂。把公司治理結構悄然轉變為了優先保障經營者(即董事會成員)的位置為出發點,將股東會架空,導致產生“內部人控制”問題。公司法所苦心設計的分權和監督機制就落空了,股東也就相應地被進一步消解。

三、交叉持股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分析

企業間的交叉持股很容易形成以股份為紐帶的策略聯盟,維持彼此在資金調劑等方面的伙伴關系,形成安定的市場環境。當持股達到一定比例,就成為企業集團,形成穩定的內部交易關系,構成集團優勢,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但是由于交叉持股的股東間的穩定持股,使股票的流動性受到了限制。這是因為一方拋售必然引起對方也拋售自己企業股票,結果對雙方都不利。在這種情況下,交叉持股企業很少出售其所持股份,導致法人企業的股票的供給量受到控制,股價維持在較高水平,即使其他企業想兼并也因成本太高難以下手。這就使經營者免除了來自市場的壓力,使資本市場的股票公開性和流動性受到了極大限制,最終使資本市場的兼并機制很難發揮對經營者的監督制約作用。此外,由于交叉持股雙方具有外人難企及的信息優勢,極容易導致證券市場的內部交易,破壞資本市場秩序。

四、交叉持股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分析

交叉持股公司之間通常聯系密切,相互融通資金,優化資源配置,當企業處于特殊境況時,相互支援扶持,調度資金周轉,在一定程度上結成“命運共同體”。但是,面臨重大財務危機,相互支持就可能轉變為相互拖累,風險沿著彼此聯系而蔓延,引發多米諾骨牌似的連鎖效應。同時,交叉持股所隱含的資本虛增和抽逃出資違反了資本維持和充實原則,將導致資本對廣大債權人和投資人的保障功能如同虛設。企業進行交叉持股時,雖然實質上只有同一資金在企業間輾轉流通,但每經過一手,形式上各該企業的資本額就有同額的增加,而實質資本并未增長,因而導致各該公司資本額虛增及實質資本空洞化的結果。由于虛增資本及“空洞股份”的出現,必然使公司的真實股東的“真正股份”在總股份中所占比例下降,其表決權即公司支配權亦隨之稀釋。經營者會迷惑于巨額的賬面資本甚至借助其杠桿作用,致使經營風險與經營能力的不匹配,而外部債權人和中小股東也會被注水的資本假象所蒙蔽,不能正確判斷投資價值與風險而墜入陷阱。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交叉持股就如同一朵帶刺的玫瑰花,在各方面對企業的影響都具有正反兩方面作用。當我們強調經營權穩定,促進經營者關系專屬性投資的優勢時,必須考慮其對公司內部人控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而當公司利用交叉持股以增進彼此間資金籌措的彈性時,其對公司資本充實以及證券市場交易秩序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我們不能因交叉持股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就隨意放任,也不能因它有不少的弊端,就因噎廢食。總之,只有在充分認識和分析交叉持股對公司各方面影響基礎上,借鑒吸收其他國家關于交叉持股的成功的管理經驗,才能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司交叉持股制度。

參考文獻:

[1]儲一昀王偉志:我國第一起交互持股案例引發的思考.管理世界.2001,5

篇7

[關鍵詞]漁業保險漁業保險經營主體漁業保險法規北海市

一、廣西北海市漁業保險的現狀

北海市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北海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捕撈的龍頭,全區70%的漁船都集中在北海市,漁業也是北海的傳統優勢和支柱性產業。2007年北海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104.26億元,比上年增長3.04%。其中漁業產值為54.36億,占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的52.1%。水產品產量98.28萬噸,比上年增長1.81%。隨著漁業的快速發展,北海漁民對漁業保險的需求也更為迫切。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北海分理處下轄電建、地角、港管和潿洲等5個代辦處。截止到2007年底,轄區共有大小漁船8700多艘,其中220kw以上大功力漁船2200艘,漁業人口28萬人。近幾年來,該分理處在上級漁業主管部門、業務部門和當地政府部門的正確指導和支持下,認真結合北海實際,充分發揮全體干部職工的積極性,真抓實干,努力開拓漁業互助保險,使參保漁船和漁民數量逐年提高,互保費收取額也逐年增長,2007年互保費收入突破了320萬元。

二、北海市漁業保險存在的問題

1.漁業互保投保率低,覆蓋面不全,應對風險能力差

北海市漁業互保十幾年實踐證明,互保為北海漁業生產發揮了一定的風險保護神的角色。但是,這種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據中國漁船船東互保協會北海分理處的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北海漁船擁有量達8500多艘,其中小型漁船約4000艘,中型(包括以上)漁船4500多艘,長期活動在海上作業的漁民更達4萬人。可在這樣龐大的數字背后,參加互保協會的漁船竟不到600艘、漁民也不足2000人。絕大部分漁民群眾和中小型漁船未加入漁業互助風險保障體系。漁船投保率僅為應保漁船的13%,漁民投保率不足5%。而農業部漁業局的統計數字顯示,同期我國海洋捕撈漁民和20馬力以上機動漁船入保率達22%和25%。

2.保險意識淡薄,意外事故時有發生

應該說一個地區的漁業保險發展狀況也取決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漁民保險意識。目前北海市漁民的收入普遍不高,2007年北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334元,而農民純收入僅有3846元。當地“多子多福”的傳統生育觀念又根深蒂固,家庭的生活和教育支出有很大壓力。因此,大部分漁民不愿意夠買保險或無力承擔保費支出。一方面,北海市漁民不愿買保險或無力購買漁業保險;另一方面,北部灣傳統漁場的意外事故卻時有發生。這二者形成了強烈反差。近幾年來,北海漁船在北部灣傳統漁場遭到越南武裝艦船抓扣的事件時有發生。據新聞報道,2005年9月23日,廣西北海市“桂北漁82018”號和“桂北漁63055”號漁船在北部灣海域傳統漁場作業時,遭到越南兩艘武裝船只的追趕和槍擊。2007年7月4日,桂合漁80151號漁船在我國南沙傳統疆界線內海域(東經112°18′,北緯5°40′)生產時,被馬來西亞炮艇無理抓扣,船上10名船員被判監禁6個月,漁船被沒收。此外,漁船的火災以及碰撞事故也時有發生。

3.缺乏切實可行的地方性財政扶持制度

漁業保險是具有很強外部性的準公共產品。高賠付率、系統性風險、信息不對稱等特點,導致漁業保險的“市場失靈”,必須得到稅收優惠政策才能產生有效的制度供給。與發達國家大幅度補貼漁業保險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政府對漁業保險的補貼歷來非常有限,對農業保險(包括漁業保險)的稅收傾斜力度還非常不夠。目前,北海市政府還沒有出臺針對漁業保險的地方性財政扶持制度,漁業保險難以走快走遠。由于漁船海上作業的高風險,漁業保險賠付率非常高,所以北海市尚無一家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漁業保險業務。

4.地方性的漁業保險法規亟待建立

目前,北海市還沒有對漁船和漁民保險做出相應的規定,地方性的漁業保險法規仍是空白。由此引發船東和漁民投保率低,風險意識淡薄。一旦發生意外事故,漁船等財產和漁民的生命安全都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風險補償,不利于當地的漁業生產和社會穩定。相比之下,漁業發達的廣東、浙江等省對漁業保險均有注明,如《浙江省漁業管理條例》規定第二十五條:漁業船舶所有者或者經營者應當為海上從業人員辦理人身保險。

三、推進北海市漁業保險的建議

1.建立健全漁業互助保險

針對北海市漁民投保率低,應對風險能力差的問題,漁業互保機構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漁民的利益為出發點,樹立“誠信”原則,在漁民遭遇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損失后,能夠主動、迅速、合理地給予經濟補償,充分體現漁業互保協會對廣大漁民的關懷和溫暖,力爭在三年內將漁民和漁船入保率提高到30%以上。漁業互助保險機構要以對漁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行業自律,強化內部管理,規范和完善各項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要發揮互助保險扎根基層、面向漁民、服務漁業的優勢,協助政府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搞好漁民安全知識普及、引導漁民配備安全設備、倡導漁船編隊生產,增強漁民自救能力和互救意識;協助做好災害緊急救助,在災害發生后,迅速開展定損理賠工作,盡快幫助受災漁民恢復生產生活。

保險意識淡薄是阻礙北海市漁業保險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從北海市漁業互助保險發展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廣大漁民群眾的安全教育力度。北海市相關漁政工作部門可以利用伏季休漁的有利時機,對漁民進行海上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安全操作技能和漁業安全法律法規的培訓,進一步增強漁民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海上自救與互救能力,逐步提高漁民整體安全生產的素質,確保漁船安全生產,扎實推進“平安漁場”、“和諧漁場”建設。宣傳形式可以多種多樣,2007年浙江省舉辦了“互保杯”漁民安全知識電視總決賽,題目涵蓋水產品質量安全、漁業互保、漁船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要求參賽選手必須是一線的漁民和養殖戶。既普及了漁業安全知識,又有趣味性,使他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這種模式,北海市是可以很好地借鑒的。

2.抓住機遇,積極爭取開展政策性漁業保險試點工作

政策性漁業保險是今后我國漁業保險的發展方向,農業部也在積極推進政策性漁業保險試點工作。自2005年以來,上海、浙江、廣東和海南等省市在漁業互助保險基礎上,以漁業互助保險機構為載體開展了政策性漁業保險試點,取得了顯著成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政策性漁業保險工作的開展,大大提高了當地漁業安全生產的風險保障力度,得到了漁區廣大干部群眾的普遍贊同。漁船、漁工入保率也有明顯提高,2006年1-11月份,共有1381艘漁船和12834名漁民參加了政策性漁業保險,獲省財政補貼201.7萬元。自2006年4月起,浙江省嵊泗縣開展了政策性互保試點工作。近兩年來,該縣的漁工雇主責任險投保面達到了98%,漁工投保由原來的人均2份提高到目前的人均10份以上,有效提高了漁民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也減輕了政府部門災后經濟補助的壓力。北海市政府可以借鑒浙江省舟山市等漁業發達地區開展政策性漁業保險的成功經驗,抓住機遇,積極爭取地方政策、財政支持,開展政策性漁業保險試點工作,逐步建立政策性漁業保險制度。3.加大地方財政支持力度

由于漁業本身屬于弱質產業,經濟效益不高,商業性和互的漁業保險,單靠保險的收入難以支持其自身的良性循環發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制訂特殊的政策保護措施,如實施針對投保漁民的保費補貼和針對承保機構的業務費用貼。一方面:北海市地方財政應針對漁業保險提供相應的保費補貼,吸引漁業生產者投保,并通過自愿投保與法定投保相結合的方式,擴大投保范圍;另一方面,除了保費補貼外,政府還可以向經營漁業保險的機構提供一定比例的業務補貼,以提高其償付能力,增強經營積極性。2004年寧波市象山縣政府專門撥出200萬元用于支持漁業保險,當年該縣的漁業保險工作碩果累累。參加漁業人身保險人數由2004年的7736人上升到2005年的10002人,漁船保險由2004年的不足70艘上升到2005年的1891艘。至2005年底,全縣參加漁船財產保險的漁船達2366艘,共收取保費933萬元;參保船員45075人,收取保費1853萬元。共理賠3145起,理賠款1228.7萬元。他山之石尚可攻玉,那么象山縣的成功經驗則更應該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甚至是創新。針對目前北海市水產養殖險的空白,地方政府應當“兩頭扶持”:養殖戶購買保險時,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商業保險公司理賠達到一定風險警戒線的時候,政府在資金上也將給予相應的扶助。

由于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政府批準啟動的一個沿海開放經濟區,國家對其發展規劃有許多扶持和優惠政策。除了對漁業保險進行補貼外,北海市政府還可以向有關政府部門爭取對經營漁業保險的承保機構實行一定的稅收優惠,如減免漁業保險承保機構的營業稅。因此,如果政府對經營漁業保險的承保機構實行一定的稅收優惠,如減免承保機構的營業稅,那么承保機構的稅收負擔就大大減輕了,商業性保險公司經營漁業保險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

4.盡早出臺地方性漁業保險法規

國外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保險理論認為,漁業保險同漁業本身一樣,帶有明顯的公益性,經營漁業保險不能完全以盈利為目的,其政策目標應與國家農業財政政策相一致,以為漁民提供風險保障,提高漁業勞動生產率、保證食物供應、穩定市場及確保漁民生活水平等為最終目的。當前,我國漁業正處于一個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但同時也面臨加入WTO后競爭加劇的挑戰。為了貫徹國家“依法治漁,以法興漁”的漁業方針,我國應當對漁業保險的管理體制、發展資金進行立法保證。同時,對于漁業保險的經營主體、參與主體、收益主體及相關的權利義務進行立法加以規范,并立法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進入漁業保險。為了盡快改變目前北海市漁業保險無法可依的現狀,北海市人大應組織漁政、工商、海洋與漁業局、保監局、互保協會等有關單位和相關專家在依據我國《保險法》、《漁業法》等法律規定,并參照舟山、寧波等地級市制定地方性漁業保險法規的基礎上,結合北海市漁業保險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管理機構和相關職能,加強監督管理,引導漁業保險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瓊:我國漁業保險的現狀及其對策[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7(6)

[2]徐英:政策性漁業保險初探[J].上海保險.2005(10)

[3]孫穎士:論漁船船員風險和漁業保險[J].中國漁業經濟.2006(2)

[4]孫祁祥鄭偉:經濟社會發展視角下的中國保險業——評價、問題與前景[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6.p92-p98

[5]王曉波:中國漁業保險模式構建與發展探索[D].上海水產大學,2005

[6]鄭輝:我國政策性漁業保險機制研究——以寧波市象山縣為例[D].同濟大學,2006

[7]魏華林林寶清:保險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p29

[8]虞國柱王國軍:中國農業保險與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篇8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一)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不力1、部分單位領導認識存在偏差。一是認為行政事業單位不同于企業,不搞經營,抓不抓財務管理無所謂。二是認為抓內部財務管理是“作繭自縛”,捆了自己手腳,開支卡嚴了,得罪干部職工。三是認為抓管理是單位領導的事情,會計人員只要把數字搞準就行了。領導認識存在偏差是導致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不力的關鍵所在。2、審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堅持財務審批“一支筆”制度,這項制度是對領導決策事項合理性的規范,但缺乏科學性。一是權力比較集中,開支不管是否合理,單位領導說了算。二是凡是領導簽字就能開支,直接把財務人員排除在管理范圍之外,不利于財務人員進行核算。三是單位領導對財務規定不一定熟悉,缺少專業財務人員的審核和把關,簽批質量難以保證。3、缺少真正的第三者監督。盡管有的單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但落實明顯不夠到位。有的單位以成立民主理財小組、設定財務公開欄等形式進行監督,但由于單位內部千絲萬屢的利益關系,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各類外部檢查不及時、不全面,大多是事后監督,處罰的力度也不夠,有的單位屢查屢犯,甚至是明知故犯,效果不佳。沒有真正的第三者參與,僅靠自我監督,零星的檢查,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很難落實到位。(二)會計人員作用難以有效發揮。1、會計人員的撤換領導說了算。會計人員是單位根據需要設定的,撤換是單位領導說了算。這就存在一個問題:法規和領導之間該遵循那一個?違反法規,處罰的一般是單位,違抗領導,影響的一定是個人,權衡利弊,會計人員往往只能是傾向于領導。自身難保的境地,會計人員的作用確實難以發揮。2、會計人員的職責不明確。調查中發現,很多單位的會計人員是兼職,會計人員可能是打字員,也可能是檔案管理員,或是其他崗位,身兼數職,更有甚者身兼要職,會計業務成了附帶工作。個別單位違反規定設會計和出納員為一人。3、外界的支持比較弱。財政、稅務、審計等業務管理和監督部門,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之間,多是部署工作、監督檢查,對于出現的問題,或批評、或通報、或處罰,真正深入單位幫助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少,另外,定期的、系統的專業培訓組織開展的少,而且培訓多為業務基礎工作培訓,不注重加強單位財務管理的要求,使會計人員在參與管理上產生惰性。(三)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偏低調查中發現,縣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明顯偏低。截止2007年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共計125人,第一學歷為財會類院校畢業的13人,占總人數的10.4%;具有會計系列初級以上職稱的22人,占總人數的17.6%;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11人,占總人數的8%;從以上統計資料可以看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知識水平明顯偏低。調查中還發現一種現象,部分單位會計人員對核算內容及會計科目的應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甚者,延續了一種“師教徒”的做法,前任會計怎么記,后任會計就怎么學,照貓畫虎,不問對錯,新的會計制度實施了,也不會運用,依舊是老一套。從此可以窺見一斑,單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素質問題成為制約會計作用發揮的內在原因。

三、措施與建議調查分析中我們認識到,搞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僅僅依靠單位本身是無法實現的,有些問題單位解決不好,甚至(一)政府介入,財政部門負責,全力抓好單位內部財務管理1、合理是界定單位財務管理內容。區分哪些是應該由政府管理的內容,哪些是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容;哪些是單位有能力做好的,哪些是無能力管好,甚至是管不好的。區分責任,區別情況,有的放矢的開展管理。2、制定監督考核機制,對單位負責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以引起單位負責人的重視。把對單位財務管理的考核納入縣委、縣府對單位的綜合考核和單位領導的政績考核。3、認真修訂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在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管理經驗,廣泛聽取各單位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科學論證,按照“統一尺度,統一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要求,認真修訂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真正實現有章可循。(二)財政部門參與,支持會計人員作用的發揮1、做好會計人員的保護者。《會計法》盡管對會計人員的保護做了明確規定,但僅限于受到打擊報復的,對會計人員的撤換和任用沒有明確規定。受到打擊報復才去保護,“亡羊補牢”,這項規定不全面。我們認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任用與撤換,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經過財政部門的審批,不能單位自己說了算。2、做好會計人員的管理者。主要是抓好會計隊伍的建設,保障會計隊伍質量。必須堅持持證上崗的做法,同時嚴把會計證的發放關,不合格人員一律不能從事會計工作。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對現有會計人員定期進行考核,建立會計人員檔案,對于優劣情況進行評議和獎懲,對于不勝任人員進行撤換。(三)加強繼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一是通過一年一度的繼續教育,幫助會計人員盡快提高個人業務素質和參與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培訓要形成制度化,要嚴格考核,避免流于形式。三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我縣五年以來的會計基礎工作幫扶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應該繼續堅持,》接259頁

【參考文獻】

1、葛劭芳.論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和發展[J]現代商業,2006,(08).

2、胡錦.對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問題的探討[J]當代經理人(中旬刊),2006,(21).

3、陳玲云.淺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J]華商,2007,(24).

篇9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范疇包括種植業和養殖業,種植業的糧食食品,是不可替代的、人們生活必需的;養殖業的肉蛋食品也是不可替代的、人們生活必需的。商業性農業保險應包括政策性農業保險以外的涉農的可保風險,如財產險、人壽險等。政策性農業保險應為以下幾方面提供保障:

一是為植物食品安全提供風險保障。涉及全民植物食品安全的農作物應包括: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等糧食作物;花生、油菜等經濟作物;蔬菜、水果也應考慮適用政策性農業保險。至于棉花等作物,雖不危及食品安全,但因為是重要的、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宗農作物,也應進行政策性農業保險。

二是為動物食品安全提供風險保障。涉及全民食品安全的動物應包括:牛、豬、羊等家畜;雞、鴨、鵝等家禽;養殖的魚、蝦、蟹等水產品。

三是為漁民漁船安全提供風險保障。從事海洋、大河捕撈的漁業生產,需要保險的保駕護航,應對漁民的人身傷亡和漁船進行政策性農業保險。

在上述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內,政策性農業保險應主要承保旱災、水災、雹災、風災、凍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主要承保日常性疾病等動物死亡風險。對超出一般水平的巨災,國家應另行安排救濟和幫扶。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最大受益人是農戶,但是農戶獲得保險利益是有一定前提條件的,一是需要支付一部分保費購買保險,二是要在出現災情損失時才能實現政府補貼帶來的好處。農村可以實現人人有低保,但是人人皆保險尚需時日。所以,即使在政府補貼、龍頭企業幫扶的情況下,農戶購買保險也需要動員。在日本,加入政策性農業保險是需要一定條件的,例如,水稻、陸稻及麥類的栽培面積合計超過1畝或3畝(日本制,下同),才有資格加入。同時,一定經營規模以上的農戶又必須加入農業保險,例如,北海道地區的麥類耕作面積4畝至10畝的,必須加入農業保險。在我國,保險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模式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

一是對基地型農戶進行保險。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載體帶動農戶參加保險,對基地型農戶進行保險。基地型農戶是指根據訂單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農作物種植和動物養殖的農戶。這些農產品作為工業原料從農戶的田間、地頭和院落、場房進入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廣大農戶與龍頭企業形成了比較緊密的生產流程上的上下游關系、原材料和產成品的基地與前沿關系。農業保險通過對訂單農戶提供保險服務,能夠有效保障產業化生產基地的穩定發展,穩固產業化鏈條源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可適當給訂單農戶部分保費補貼,組織訂單農戶參加保險,降低了農戶的保費負擔,擴大了保險覆蓋面;為訂單農戶提供保費補貼,加強了公司與農戶聯系的緊密度,保證訂單農戶生產穩定,龍頭企業原材料供應充足,有利于龍頭企業擴大再生產,把農業產業做大做強。

二是對專業農戶進行保險。以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載體帶動農民參加農業保險,對專業農戶進行保險。專業農戶是指種養業規模較大、技術較先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戶。專業農戶往往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密切聯系,保險公司可以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載體,向合作組織內的成員提供保險,充分發揮社員之間信息比較對稱、聯系比較緊密的特點,相對集中地開展較大規模的保險業務。合作社社員比較集中,養殖規模較大,多數社員已成為種、養專業戶,風險意識較強,投保積極性較高,農戶之間的示范作用較明顯。同時,農業保險還對合作社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比較規范的合作經濟組織,一般都有一個經營實體支撐,如飼料加工廠或屠宰加工廠,還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在保險的開展上,有的合作社對參加保險的飼養戶給予飼料或銷售上的一些優惠,這就吸引了更多農戶加入合作社,從而擴大合作社的規模。

三是對傳統農戶進行保險。以縣級為單位對大宗農作物進行統保,對傳統農產進行保險。我國的農業生產依然以傳統方式為主,生產經營相對分散、地域差異較大,特別是大宗糧食作物保險的承保和理賠難度較大。對傳統農戶的保險難度更大,而傳統農戶經營的往往是傳統的種植業,急需保險來分擔和轉移風險。

二、政府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幫扶方式

(一)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支持農業保險

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支持農業保險,是全社會分散和轉移農業風險的重要渠道。農業保險的開辦歷史表明,沒有政府的財政支持,任何國家的農業保險都無法維持下去。美國作為世界級的農業生產大國,農業保險也辦得較好,政府的財政支持更是一大亮點。目前美國政府對農作物保險的經濟支持大致包括:保費補貼,各險種的補貼比例不同,2000年,補貼額平均為純保費的53%(保費補貼額平均每英畝為6.6美元),其中,巨災保險補貼全部保費,多種風險農作物保險、收入保險等保費補貼率約為40%;業務費用補貼,向承辦政府農作物保險私營保險公司提供20%—25%的業務費用(包括定損費)補貼;另外,政府還承擔農業部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的各項費用,以及農作物保險推廣和教育費用。聯邦農作物保險法明確規定聯邦政府、州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對農作物保險免征一切稅賦。

(二)政府通過條件救濟支持農業保險

即便政府為農業保險提供補貼,農戶還是有不愿意購買農業保險的,保險對于農戶來講首先是一筆支出,然后才有可能在出險后獲得補償,農民并不踴躍參保。即使在美國,也在實行了把購買農業保險作為獲得政府其他支持的條件后,農業保險的覆蓋面才獲得突破性發展。1994年通過的美國聯邦農作物保險改革法令,鼓勵農場主購買農業保險,進而降低農場主對災害救濟的潛在需求。它規定,除非農場主購買了農作物保險,最少也要購買巨災保險保障,否則他們不可能得到農業保護計劃中的其他好處,即取消了政府救濟計劃。通過提供基本保障的巨災保險(新設立)、提供較高保障水平的擴大保障保險、集體保險和非保險作物保障計劃等四大險種把所有農作物生產者都納入了農作物保險計劃。該法令還規定,不參加政府農作物保險計劃的農民不能得到福利,如農戶貸款計劃、農產品價格支持和保護計劃的支持等,對農作物保險實行了事實上的強制參加。該法令的實施使保險作物從1980年的30種擴大到47種,農作物保險的投保率迅速提高,1995年,農作物保險承保面積達到2.2億英畝,占當年可保面積的82%,是美國歷史上承保面積占可保面積比例最高的一年。

(三)政府通過立法支持農業保險

通過法律確定農業保險的標的、范圍、機構、補貼等各種內容和環節,使農業保險能夠獲得穩定、持續和透明的發展,不因政府官員的更迭而起落,不因市場的變化而消長。日本自1929年以來,有關農業保險的立法、制度及修改多達10部之多,對農業保險作物的品種、農業保險的準入條件、保險范圍、承保方式、財政補貼、保險費率計算方法、保險費國庫負擔方式等方方面面,都進行了規定,有力地推動了農業保險的發展,也合理地利用了國庫的財政資源,有效地保護了農戶。

三、農業保險公司的營銷渠道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三家試點專業農業保險公司,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從對農業保險的政策研究、立法勸說、機構設置、產品設計開發、銷售渠道建立、人培訓、定損人員培養、統計、精算、資料收集加工,以及農業保險的宣傳、推廣和教育等方面,逐漸獲得了經驗和方法,試點公司也漸趨成熟。試點公司承擔了農業保險的直接業務,通過開展農業保險的經營活動(銷售、簽單及其他服務),具體實施政府補貼的農業保險計劃。試點公司還培訓、管理、監督和使用保險人和農險查勘核損人。農險查勘核損工作由農險專業核損人來進行,查勘核損人需經過專業農業保險公司長時間的培訓,通過考核取得資格后才能從業。專業公司有動力、能力和愿景,將作為主業來看待,必將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

試點公司對農業保險的專注,不只是停留在領導的一般號召與員工的象征性響應上,而是深入實際探索農民的需求、要求政府的財政支持、教育員工精做農業保險。試點公司應根據區域特點制定農業保險發展規劃,并在農業保險業務上始終堅持按照試點區域的特點進行設計和規劃。例如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吉林省是以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為主的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i對國家糧食安全起決定性作用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該省近年來的畜牧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快的現實,公司在吉林省內主要規劃開展玉米、水稻、大豆種植保險和規模化養殖保險,并主要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載體開辦農業保險業務;根據畜牧業發達,要建設中國乳都的實際,公司在自治區主要規劃開辦奶牛等養殖保險品種,并與當地重點產業化龍頭企業相結合開展農業保險業務;根據山東省種植業、養殖業均比較發達,小麥等糧食作物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同時還是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出口基地的實際,公司規劃在山東探索開辦小麥、棉花、蔬菜、水果等種植保險和奶牛、肉雞、水貂等養殖保險;根據北京在發展都市農業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郊區農業比較發達的實際,公司在北京地區探索以奶牛養殖和水果、蔬菜種植為主開辦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通過兩年多試點,農業保險業務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試點公司堅持圍繞試點區域特點研發農業保險產品。比如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吉林省等試點地區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是種植面積最大、關系農民數量最多、事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的品種,公司集中研發玉米、水稻、大豆等大宗糧食作物的巨災保險產品。由于內蒙、山東、吉林、北京的畜牧業也都非常發達,各試點省區的畜牧業生產都逐漸呈集中化、專業化的發展態勢,公司相繼研發了肉雞、生豬、奶牛、肉牛、梅花鹿養殖保險,并根據各地養殖成本、風險特點等因素在具體條款中進行調整,體現區域特色。同時,公司還針對試點地區農業經濟特點,相繼研發了經濟作物草莓、煙葉等種植保險條款和朗德鵝、水貂等特色養殖保險條款。作為試點公司之一的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為降低農業保險開辦成本,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保險服務,通過兩年多來的探索,主要開辟了五個營銷渠道。

一是與農業經營管理部門相結合的渠道。省農委領導的農業管理部門與農民聯系密切,并在各個鄉鎮都有機構網絡,人員專業性較強,素質較高,是農業保險業務的良好渠道。在吉林保監局和省農委的大力幫助下,公司與省農經管理總站簽訂了保險合作協議,全面啟動并推進了試點工作的開展。

二是與農村信用合作社相結合的渠道。公司與省農信社聯社簽署協議,利用其在農村的營業機構網點優勢和人員優勢廣泛開展業務。公司在開業當天即與省農信聯社簽訂了全面協議,公司各分支機構與當地農信社關系十分緊密。2006年,農信社代辦農村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業務,全年為200多位死亡和傷殘的貸款農戶進行了賠償。

三是與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結合的渠道。公司已經與中國農業銀行、省郵政系統等機構簽訂了協議,并與省農業發展銀行正式合作。農村金融、郵政機構的兼業方式,在公司廣開渠道建設的同時,也為農業保險在更深層次上的開展埋下了伏筆,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礎。事實上,國外成功開辦農業保險是和農村金融政策緊密相連的。

四是與農機、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相結合的渠道。農委所屬的農機站、農業技術推廣站在農村也擁有豐富的網絡資源,公司通過這些部門開展保險業務,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開辦成本,另一方面在防災、防損和理賠工作上更容易得到投保農戶的認同。

五是探索開辟農村個人渠道。兩年來,公司在農村借助具有較高威信和素質的干部、教師等人員,通過統一的培訓、考試,按照保險營銷的架構和模式,組建起相對固定的農村隊伍,持證上崗,持證率達86%。

試點公司的探索,為在全國開展農業保險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方法、教訓和渠道,具備了深入、全面開辦農業保險的觀念、態度、方法和實力。

篇10

在企業集團的發展過程中,究竟存在哪些基本的財務問題,我們又將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呢?通過對目前企業集團發展的基本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筆者認為在企業集團的發展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的財務問題:

一、有關負債經營問題

1.為避免企業過度的負債經營,迫切需要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將資金配置機制由行政配置轉為市場配置,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作用,使有限資金投向效益與市場前景好的企業和項目,從而強化企業的信貸約束,迫使企業注重自我積累,提高經濟效益,在市場中逐步發展壯大。

2.在解決過度負債經營問題時,還應正確處理好企業合理負債和過度負債的關系,不能把解決企業過度負債問題理解為卸掉企業所有債務。企業保持合理的負債率是其生產經營的正常理財手段。我們重點是減輕企業的過度負債,目標是把企業負債率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從理論上和西方發達國家傳統的經驗判定。企業資產負債率以不超過50%為佳,但從目前世界各國大公司的情況看,資產負債率一般在60%左右,有的甚至還要高一些,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看,企業資產負債率保持在65%左右是比較現實、可行的目標。

二、有關資金管理問題

1.資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資金分散,導致資金利潤率降低。在一些企業集團中,由于其內部各二級單位都設有財會機構,都開有銀行賬戶,都占用一定的閑散資金,使集團中原本有限的資金分散、沉淀和閑置,導致資金周轉速度慢,資金利潤率低。

(2)資金管理失控,影響公司信譽。在一些企業集團中,各二級單位都掌握一定數量資金,而這些資金都是由公司總部貸款獲得。當貸款到期時,如難以在各二級單位及時調回,會使總部財源枯竭,影響資信。

(3)投資失控,導致整體投資效益差。由于各二級單位實行承包經營,對于中小項目的投資具有自,致使一部分項目投資決策缺乏民主化,科學化。有些投資項目經濟效益很不理想,而公司遇到經濟效益較好的項目時,又缺乏資金投入,導致整體投資效益差。

(4)子公司長期占用資金,導致應收賬款難以收回,隨著企業集團的發展和多元化戰略的實施,企業集團內二級子公司不斷成立。但這些子公司有的經營資金完全靠母公司支持,在海外建立的窗口企業,從其自身利益出發也不愿在當地籌集資金開展業務,長期依賴母公司提供貨物和占用應付母公司的貸款進行周轉,影響了母公司的資金周轉。

2.對存在的資金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1)廣泛進行資金風險宣傳,牢固樹立資金意識和風險意識。首先,作為企業集團的負責人一定要有高度的資金風險意識,不只是抓資金的籌集,更要抓資金的管理。其次,企業內部要進行廣泛、深入的資金風險宣傳活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一是提高對盲目放賬,隨意放賬風險的認識;二是改變靠單純放賬來完成出口任務的認識;三是明確收賬,催賬是業務人員相關部門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的認識,特別是要認識到,只有貸款及時安全入賬,一筆業務才能真正完結,所承擔的責任才算真正了結。

(2)加強業務管理,規范業務操作。①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企業對全體員工特別是對企業人員調離、換崗、解聘等一定要事先進行審計,清理債權債務,分清責任,做到債務有人認,債權有人接,庫存有人背。②重視客戶資信調查,加強客戶檔案管理,客戶的資信好壞是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在業務往來中,企業要建立資信調查制度,確認客戶的付款能力,并應有一個專門部門負責企業的客戶檔案管理,按照業務交往中客戶的付款情況和信用情況,建立、評定自己的客戶信用等級。③嚴格控制結算方式,設定放賬額度,運用信用保險,減少貿易風險。貸款結算方式是決定能否安全、及時收回的主要因素。必須從嚴掌握付款單結算方式,決不能遷就于客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而喪失自身的利益。根據企業自己評定的客戶信用等級,分檔實行放賬最高限額控制。并要積極進行投保,合理運用保險手段保護企業正當收益。④加強合同管理。企業要按照符合法律和國際慣例的要求,規范合同的格式、內容等。各種合同的簽訂、審核、審批環節應分開,多重把關,防止客戶利用合同的漏洞進行欺詐活動。對無故不按合同規定執行的,及時向公司領導匯報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3)建立核算跟蹤體系,改革業務考核辦法。①核算到人,建立資金跟蹤監控體系。電算化將以往公司一級核算、分公司二級核算,細化延伸到業務員個人的三級核算,全面細致地核算每一個業務員,每一筆業務資金的投放,使用和收回,建立資金跟蹤、監控體系。②以收付實現制考核業務員的經營業績。按照會計準則中的權責發生制原則,不管貨款是否收回,只要確定出口銷售發生,就作為銷售收入,結轉成本,所反映的“利潤”只是預計或希望的利潤,有可能因發生壞賬而不能實現。只有當銷售貨款安全,及時回籠時,利潤才能實現。因此對業務員的經營業績必須以收付實現制考核,并以此作為獎懲依據。

(4)強化責任制,健全逾期賬款催收制度和獎懲辦法。財會部門應每旬定期提供逾期未收回賬款明細表,及時向分管經營和有關業務部門反映,共同分析逾期原因。按照“誰造成,誰崔收”的原則,積極、主動盡快收回貨款,同時逾期應收賬款的催收應與個人的獎懲掛鉤,以調動業務人員的積極性,對于因當事人的工作失誤造成損失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5)加強對子公司的管理,促其逐步離開母體,自我發展。要逐步撤回借給和被子公司長期占用的周轉金,提高母公司的資金周轉效益,在今后母公司與子公司業務往來中,應實行與其他經濟實體同等的待遇,促使子公司自己籌集使用資金,真正做到自主經營,自我發展,促使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三、有關資本運營問題

資本運營是企業集團商務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企業的資金運動,包括資金的籌集、運用、收回和分配。從資本營運的角度來看,現代企業的目標是公司資本價值的極大化,這是由投資者的目的——資本保值、增值決定的,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保證企業長期獲利能力和相應的穩定性。下面就以榮事達集團為例,來分析一下企業集團如何才能搞好資本運營:

榮事達作為一家集體企業,沒有國家資本金投入,在10年之內,從300萬元資本發展到10.5億元,很大程度上在于有效的資本運營。

1.籌措資本、把握時機、不斷發展

(1)榮事達抓住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經濟高漲的時機,在1985年貸款2700萬元人民幣,引進洗衣機生產設備。當時企業資產僅300萬元人民幣,負債率高達900%,頗讓人膽戰心驚

。但到了1987、1988年經濟到來之時,企業不僅還清了欠債,獲得了高額利潤,還使企業有了初步的原始積累,具備了進入洗衣機行業競爭的經濟規模。當然,榮事達集團的成功與當時中國的經濟政策和時代背景有關,但企業勇敢地抓住了這次機會,奠定了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這種宏觀緊縮時敢于投入,經濟高漲時大賺利潤的策略不能不說是一次勇敢的成功嘗試。

(2)大型家電生產投入大、規模經濟突出,市場會由競爭逐步走向壟斷。要想保持市場地位就必須不斷實現資本擴張,增強競爭實力。“八五”期間,榮事達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了引進外資為主的擴張戰略。1993年與香港合資,以轉讓49%股權的方式獲得了1億多元資金,用這1億多元資金再與日本三洋合資,1994年又引進了1億多元外資。在兩年的時間內,公司資金翻了兩番,改善了資本結構,資本實力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榮事達也采取了兼并聯合的方式來實現資本擴張,八年來榮事達先后兼并了三家企業,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每一次兼并都取得了明顯的效益。榮事達此時還處在發展時期,實力不夠雄厚,選擇的是縱向兼并的方式。

2.資本增量的集約經營

資本營運不僅在于如何籌集資本,還在于如何運用資本。榮事達在資本投入上,堅持了不斷加大企業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即R&D投入。榮事達除了引進日本的先進技術外,還組織了強大的研究隊伍,建立了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模具中心、產品檢測中心、計算機工作站,使企業具有了較強大的研究開發能力,并給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果。1995年洗衣機大戰時,榮事達依靠科技投入所產生的數量、質量優勢,年產銷量上升了53%,產銷量、銷售收入為全國第一。

3.重視無形資本運營

無形資本的有效運用和不斷增值是高層次的資本運營,其重點是爭創名牌。榮事達首先拋棄過去的“百花”品牌,借用“水仙牌”打開了銷路,又于1992年爭創自己的品牌“榮事達”,三年確立了國內名牌的地位。企業創名牌要靠產品的物美價廉、適銷對路,而這來源于企業有形資本高效運作。因此,兩種資本運作互相促進,相輔相成。

對于那些在資本運營方面還不太成熟的企業來說,榮事達集團有效的資本運營經驗是值得借鑒的。當然,只有結合集團自身的特點才能真正的搞好資本營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集團的發展。

四、有關采購成本管理問題

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及買方市場和企業集團批量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集團公司采取何種管理模式來克服分散采購所形成的過程浪費,已成為集團降低采購成本,爭取效益最大化的需要之所在。

1.集團公司采購管理現狀

(1)集團公司采購渠道分散,各自為政的現象較為嚴重。以一汽集團為例,近幾年來,由于一汽汽車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所屬專業單位、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采購管理多、散、亂、差的現象非常嚴重。目前52個總成及整車裝配單位對外有采購權和外委加工權的有46個。這些單位在公司走向集團化之前,多數都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采購體系,且每個單位的采購網絡之間很少重疊。同時多數供應商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低、不具備產品開發能力。據初步統計,全集團協作產品及原材料供應商約4000家,采購資金額度約250億。

(2)集團公司采購價格混亂,采購資金浪費嚴重。由于沒有統一的集中采購管理,采購渠道不統一,使供應商面對集團的大批量產量,難以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以一汽集團的各車型所用輪胎和蓄電池為例,以1998年集團生產經營計劃為基數計算,全年需要采購資金約6.65億元人民幣。輪胎共有17個供應商供應,平均每個供應商配套產值不足400萬元。蓄電池全年約需要采購資金7800萬元,共有15個供應商供應,平均每個供應商配套產值不足500萬元。而且采購價格混亂是集團采購分散的最突出現象,以一汽集團公司采購通用機床油的采購價格為例,采購價格就高低不齊。按N32通用機床油采購最低價與最高價差計算,全年可降低采購成本660萬元。按N46通用機床油采購最低與最高價計算,全年可降低采購成本459萬元。累計全年可降低采購成本約1200萬元。這只反映了集團公司采購領域的一小方面。

(3)集團公司采購權利的分散,造成了集團經濟效益流失現象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發展的后勁。要想解決上述問題,克服分散采購所形成的過程浪費,降低采購成本,爭取效益最大化,就需要通過集中采購這一管理模式。

2.集團公司建立、實施和完善集中采購管理,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之必然

(1)企業集團實行集中采購管理是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需要,是與國際接軌的趨勢之所在。①所謂集中采購管理是指采購方依據國家法規,將采購方所使用的物質或服務的采購與供應都集中到所設立的特定機構進行的一種制度。由于集中采購可以集中需求,使采購數量增加,減少分散采購造成的重復和浪費,從而降低采購成本。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集中采購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必須解決深層次矛盾。所以,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必須需要大量的內部管理制度,克服人為因素,增強制度化約束。強化和規范企業的采購管理也就正是這一制度的充分體現。

(2)強化集中采購管理是買方市場形式的必然要求。其一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賣方競爭激化,在方便和有利于買方的同時,也對買方提出了新的挑戰。因為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所涉及的采購金額比個人購物大得多,而且是一種組織行為。這就對集團公司加強集中采購管理提出了切實的要求。其二正是強化市場營銷的結果,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甚至是不規范的返利、回扣、提成等方法,就會使沒有嚴格的采購管理制度的買方不但沒有因此受益,反而造成了經濟利益和資產的損失。所以只重視銷售而忽略采購管理的企業只會前門耬錢,后門漏錢,并沒有真正提高經濟效益。

(3)集中采購管理是企業集團內部完善財務成本控制的管理手段。在以母公司為主體的企業集團中,母公司是企業的核心,控制子公司一定數額的股權。子公司仍是獨立的法人主體,自主從事經營活動,承擔自負盈虧的經濟責任,因此,正確處理母公司和子公司集權與分權的關系是尤為重要的。鑒于國外大公司企業發展的經驗,集權和分權是辯證統一的。母公司要做到以下“四統一”:財務控制集中統一,規劃投資集中統一,產品布局及產品開發集中統一,產品銷售集中統一。子公司應在母公司集中統一的前提下,負責所屬公司的生產經營。那么集中采購管理作為公司財務管理的一部分,也要實行母公司的集中統一管理。

五、有關利益分配問題

經濟利益既是企業集團發展的動力源泉,又是企業集團的歸宿。企業集團利益分配的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集團凝聚力的高低,決定著企業集團能否健康穩步地發展。

企業集團的利益分配格局十分復雜,不僅存在于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縱向分布,

還存在于各子公司之間的橫向分布,因此,采取的利益分配方式也不可能單一化。一般而言,企業集團的利益分配應通過以下兩個環節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