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范文

時間:2023-03-29 01:34: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無形資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無形資產

篇1

關鍵詞無形資產研究開發費用資本化費用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globaleconomy,ChinaisbecomingthememberofWTO.Insuchaperiod,intangibleassetoftheenterprisesareincreasingatahighspeed,regardlessofthetotalsumorthescaleofsocialasset.Sointangibleassetwillplayaveryimportantrole.ThisessaywillgivesomeadvisesaboutthevalueofintangibleassetinChinaAccountingStandardandwithcomparedtothe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theauthorhasfoundthenewmethodaboutit.Finally,theauthoranalyzestheimportanceoftheannouncein intangibleassetandgivessomefeasibleadvises.

Keywordsintangibleassetthefeeofresearchanddevelopment

capitalizecost

引言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無形資產對社會經濟進步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與此同時,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將產生約束性的影響。中國“入世”首先要解決無形資產的核算問題,對于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有關無形資產的具體準則里存在著幾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本文從無形資產的含義入手,對國際慣例中研究開發費用不同的會計處理進行比較,針對我國現存的問題,提出幾點改進意見。

一、無形資產的概述

我國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對無形資產的定義是: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

在理解無形資產這一概念時應首先明確無形資產對企業而言是一項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的長期資產。因此,我們在研究這一概念時,就應該從資產的含義入手。所謂資產,就是指:過去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且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那么,無形資產作為一項資產,就必須滿足資產的定義并具有自身的特點。從資產的實質內容出發必須具備兩個特點:其一,預期內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其二,成本能可靠的計量。下面,筆者擬從這兩方面入手,分析無形資產自身的某些特點,談談無形資產的確認問題。

首先,預期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地增加流入企業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潛力。這種潛力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單獨的產生凈現金流入,而某些情況下則需要與其他資產結合起來才可能在將來直接或間接產生凈現金流入。在這定義的理解基礎上,無形資產無疑具有這種特征。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進程在進一步加劇,無形資產所形成的未來的凈現金流入將會逐年增加。一是從高新技術企業上看,企業技術的含量與日俱增,相應地所形成的無形資產的價值也會為企業帶來預期的經濟利益。二是從服務行業的角度看,各種咨詢公司、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的建立和興起都很可能與企業其他硬件設備相互配合從而形成巨大的無形財富。三是從傳統的企業看,企業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高素質的管理隊伍,都會為該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當然,無形資產的預期收益性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它必須與其他資產相結合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而且在創造利益的能力上也較多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應考慮到相關因素并結合職業判斷來予以確定。

其次,無形資產的成本是否能夠可靠計量。資產的計量是指入帳的資產應按什么樣的金額予以記錄和報告,目前,在我們國家為了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一般都以歷史成本為主要的計量方法。即按企業各項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根據實際成本計量。現在,對于無形資產而言,在計量問題上也顯得尤為突出。因為無形資產本身具有某些特點如:無形的實體、非貨幣性資產等,所以在有關其計量問題上就或多或少帶來了許多困難。無形資產是否可以計量,應該如何計量是許多會計人士一直都在研究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在從資產定義的角度分析完無形資產的概念之后,就不難發現無形資產有別與其他資產。因此,這就迫切地要求我們要解決有關無形資產確認的諸多問題:首先是應當認真的反映無形資產,其次是必須謹慎的反映無形資產,再者必須解決無形資產中的若干計量問題。

二、關于費用化與資本化的處理問題

在了解了無形資產基本確認條件后,我們將進而分析有關自創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一)研究開發費用

國際會計準則第09號《研究與開發費用》中規定:研究活動是指“為預期獲得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和認識而進行的具有創造性和有計劃的調查。”其性質是因特定研究支出而形成的未來經濟效益將來能否實現,不具備足夠確定性。開發活動是指“在開始商業生產或使用前,把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與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工藝系統或服務。”其性質是在某些情況下,企業能否確定獲得未來經濟利益可能性。研究與開發費用應包括可直接計入研究與開發活動或一個合理的基礎分配計入這些活動的所有費用。具體包括:(1)、從事研究與開發活動的人員的薪金,工資和其他與聘用人員有關的費用;(2)、用于研究和開發活動中消耗材料和勞務費用;(3)、用于研究和開發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4)、與研究開發有關的間接費用;(5)、其他費用。在知道了何為研究開發費用之后,我們就可以比較目前幾種關于研究費用的處理模式。

1、美國模式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其頒布的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02號中規定:為研究與開發的所有支出均應列入費用。但是,對于內部自創計算機軟件的開發費用處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86號指出:內部自創計算機軟件發生的屬于研究與開發費用應在發生當時計入損益,直到所開發的產品建立了技術可行性為止。該種方法大體上是依據了謹慎性原則,持該法的人認為盡管發生研究開發費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形成無形資產,帶來未來收益,但是研究和開發工作本身是否能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按照謹慎性原則,應計入當期損益中。

2、國際會計準則模式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指出:為評價自行開發無形資產是否符合確認標準,企業應將自行開發過程中分為兩個階段,即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同時指出,研究階段不會產生應予確認的無形資產,因此,這個階段的支出或費用應在當期確認為損失。而在開發階段,則可能產生應予確認的無形資產,因而某些符合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開發費用應予資本化。

具體而言,只有當企業可以證明以下所有各項內容時,開發產生的無形資產才能確認:(1)從技術上講,可以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其能使用或銷售;(2)有意向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銷售它;(3)有能力使用或銷售該無形資產;(4)該項無形資產是否很可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5)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的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并使用或銷售該無形資產。(6)對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的計量。

3、我國研究開發費用處理模式

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理論上講,如果開發費用符合資產的確認條件,那么對其采用資本化政策是合理的。問題在于,對于某項目而言,要明確地定出研究階段何時結束或開發階段何時開始往往是很難的且不易操作。為此,本準則把研究與開發費用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相應地,自行開發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帳價值或成本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確定。

(二)有關后續支出的處理

所謂后續支出就是指無形資產購入或自創完成后的相關支出。對于后續支出的處理,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

1、美國模式

在美國,會計實務中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對于可辨認無形資產,允許資本化的后續支出通常僅限于那些能夠延長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支出。即:在符合某些條件時,內部使用計算機軟件的后續支出可以資本化。

2、國際會計準則模式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指出,無形資產后續支出應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除非滿足以下條件:第一,該支出很可能使資產產生超出其原來預定績效水平的未來經濟利益;第二,該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和分攤該資產。同時還指出,商標、刊頭、報刊名、客戶名單和實質上類似項目所發生的后續支出只能確認為費用,以避免確認自創商譽。

3、我國關于后續支出的規定

在我國,無形資產準則規定,無形資產在確認后發生的支出,應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三)簡要的分析和評價

對前面關于自創無形資產中有關研究開發費用及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通過對不同模式的比較,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各種會計模式從各自不同的立場出發得出各自不同的結論。就筆者看來,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自企業的人力資源、科學技術及高層管理體系對企業的整個運行過程將發揮著越來越多的重要作用。這就是說,對無形資產的確認和批露是迫在眉睫,即必需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一種比較規范的處理原則,使得各國會計準則能相互協調,以加強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對于研究開發費用及后續支出的處理,究竟是應該資本化還是應該費用化。一方面應遵循會計原則中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的劃分,另一方面則看其是否能為企業帶來預期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是否能可靠的計量。通過前面對各種模式有了一個基本了解之后,我們就不難發現,處理研究開發費用的方法可分為兩種方式,即資本化處理方式和費用化處理方式。

對資本化處理方法的合理性在于遵循了配比性原則。因為研究開發活動是為了獲得新的技術知識,創造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產品,材料設備或工藝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其目的是希望在未來時期獲得收益。研究開發項目一旦成功,作為其成果的專利權、商標權、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等,往往會持續在以后若干會計期間帶來收益,因此,按配比原則,可將研究開發活動的支出作為資本性支出,在未來收益期內分攤,如果不資本化,會對企業未來擁有的超額獲利能力難以解釋,也會對信息使用者產生誤導。誠然,資本化的主要缺點則是不符合穩健性原則,因為研究開發活動雖與未來的收益有一定的關系,但這種收益能否取得,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把研發費用計入資產,企業承受的風險太大。

對費用化處理方法的合理性在于遵循了穩健性原則。所謂穩健性,因為它考慮了研究開發活動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實務操作中采用這種方法也是與當時的特定客觀條件相適應的。另外,這種方法也易于會計人員掌握,便于操作。但是,費用化的處理原則也同樣會暴露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第一、費用化不符合配比原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費用、成本應當配比,同一會計期間的各項收入和其相關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而我國無形資產準則規定,將其研發費用作為當期損益,即在研制開發前費用,而當該支出作為無形資產依法申請成立是為企業創造收益時,其分攤成本則遠遠少于研制開發的總成本,這顯然嚴重低估了無形資產的價值,不符合成本與收益相配比原則。第二、不符合真實性原則。真實性原則要求企業會計核算應當與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由此看來,我國無形資產準則規定,將研究與開發費用作為當期損益,顯然歪曲了企業的財務信息。在開發過程中會虛減當期利潤,可能使企業由盈利轉為虧損;而在開發成功時,又潛在虛增了企業利潤,這就難以真實的反應企業的經營成果,有悖于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第三、不符合一致性原則。企業外購的專利、商標、專有技術、計算機軟件等支出全數計入無形資產,自己研究開發的只在特定條件下資本化,同樣的資產因其取得的渠道不同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不符合會計上的一致性原則,使會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比性。

三、對無形資產確認和披露幾點建議

通過以上比較分析,筆者認為對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要考慮因研究開發結果的不確定性帶來的企業風險,更要考慮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即在充分把握未來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且成本能可靠計量時將其于以資本化。比如:在判斷未來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且成本能可能流入時就應該要求會計人員準確地運用職業判斷,采取謹慎性原則的基礎上,準確詳盡的處理;而在成本計量方面,則應在新的政治、經濟、法律環境下改革傳統的確認標準,不僅進行初始確認,還要進行價值變動后的再確認,即在采用歷史成本法計量的同時,也應采用重置成本法和收益現值法等公允價值計價。綜合以上情況,筆者提出以資本化為基調,兼顧穩健性原則與配比原則的一種處理方法。

(一)關于研究開發費用新的會計處理

應專設一個會計科目來核算無形資產研究開發費用,該科目類似于“在建工程”科目,是用于核算正處于開發研究過程中無形資產,待其開發研究成功后轉入“無形資產”帳戶,若開發研究失敗則再轉入當期損益類帳戶。該科目的借方用于核算企業研究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注冊費等,貸方用于核算無形資產研制開發成功結轉到“無形資產”科目或直接分期攤銷計入“管理費用”科目中,科目的借方余額反映尚未結轉或攤銷形資產的研究開發費,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列于“無形資產”項目之后,以提供更為準確的會計信息。具體核算過程如下:1、在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研發費用等則借:在建無形資產,貸:銀行存款等。2、在研究開發各項無形資產成功后,借:無形資產,貸:在建無形資產。3、當研究開發失敗后,借:管理費用,貸:在建無形資產。經過這樣的會計處理之后,就能夠彌補前述的諸多不足,并且能真實的核算無形資產的價值,有利于企業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和使用。

(二)進一步與國際準則接軌,加強對無形資產的披露

對無形資產重視不僅僅應準確的加以確認,而且還應有一種較為完整的披露體系,以全面的提高無形資產的利用價值。在目前我國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有關無形資產的披露部分規定如下:1、各類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2、各類無形資產當期起初和期末余額,變動情況及其原因;3、當期確認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及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成本和取得方式。然而,在當前知識資本的比重日益提高的今天,僅僅披露這些內容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伴隨著世界全球化進程的加劇,許多新興的無形資產種類將會進一步增加,因此,在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過程中應更加完整地披露無形資產信息。所以,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1、應更明確指出各類無形資產的種類;2、其攤銷年限應分別披露,且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攤銷方法;3、期初,期末余額應包括“在建無形資產”部分;4、如有可能還應明確指明各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的數額是多少,以表明該公司潛在的創新能力。當然,考慮到無形資產成本和收益的原則及自身唯一性的特點,如果把無形資產披露的過于詳盡,這就會給競爭對手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危害到本企業的利益,也會使的成本和收益問題存在著嚴重的失衡。所以,我們在具體披露過程中應把握適度。

結束語在全面分析了國際會計準則與我國關于無形資產準則的基礎上,我們不難看出兩者存在差異性。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個公司、企業都將重點放在了高新技術的開發與研制領域問題上,因此,無形資產這一概念對每個企業而言將不再陌生,它對企業的未來發展也越來越重要。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技術管理者,信息資源的使用者將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企業自身的新技術開發上,所以我們就更應該用更詳實的信息資料來記錄計量無形資產,更加準確的來披露無形資產的相關信息。

當然,僅本文提出的幾點建議和意見來加強無形資產的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提高各界人士對無形資產的重要性的認識,注重開發、培育、創造、維護和保護各單位無形資產,建立專門的無形資產管理機構,配置專門的管理人員,加強無形資產管理知識的普及和培訓,利用無形資產的擴大、擴展和擴張作用,使企業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參考文獻

1朱光龍.由無形資產準則引發的幾點思考、財會月刊,2001.18

2傅晉豫.研究開發費用會計處理淺議、財會月刊,2002.2

3王氬.關于無形資產準則的一點思考、財會月刊,2001.12

4薛云奎,王志臺.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及其價值相關性研究、會計研究,2001.11

5郭華平.無形資產價值離合研究、當代財經,2001.11

6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P13-14)

篇2

求生存求發展,創新無疑是企業必須要過的一道門檻。對此,企業就必須不斷地研制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以適應千變萬化的信息時代。因此,無形資產的數量將越來越多,對企業發展和作用將越來越大,它將成為企業很重要的資產。同時資本市場中有關無形資產評估的爭議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注意。在這種背景下,財政部于2001年1月1日了《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以下簡稱“無形資產準則”)。對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作了明確規定。本文就部分有爭議的問題作以下個人見解。

關鍵字: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研發成本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一>無形資產的定義

二>無形資產的確認

三>無形資產的計量.

四>無形資產的攤銷

五)無形資產的減值

篇3

創業板已經開板,首批上市公司的發行市盈率高達54倍,相比之下,今年中小板企業平均發行市盈率才37.68倍,滬深股市的整體市盈率水平不過20倍。

相對于海外創業板寬松的上市條件,我們嚴格要求至少是現有盈利的企業才能上市。當年新浪、搜狐和網易海外上市時并未盈利,由此看來支撐其上市的“概念估值”并不適用于創業板,但創業板還是網開一面,給出了“概念估值”的另一個空間――撤銷無形資產的天花板。

對無形資產在公司總資產中的比例,主板明確要求不得高于20%,由此定下主板為實業型企業的基調。創業板卻不同,一個經營模式、一項技術專利,甚至一個“點子”,都可能演化為一個產業。為體現向自主創新型企業傾斜,創業板的上市門檻對無形資產在公司資產中所占的比例沒有特別要求。但無形資產也不可能無限制膨脹,《公司法》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于公司注冊資本的30%,理論上,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最高可以達到70%。

創業板對無形資產的寬松規定,文化產業無疑最為受益,經歷了4輪私募的華誼兄弟能在創業板第二批發行蓋因于此。在華誼的幾輪擴股中,眾多明星以股東及簽約演員的雙重身份加入進來,保證了這家娛樂公司擁有資產與股本同時擴張。華誼兄弟與明星似乎也簽訂了某種協議,員工或明星在離開公司后需要轉讓股權,進而保證了公司與明星寵辱與共的關系,為業績的持續成長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機制。

不過,在華誼的招股說明書上,無形資產一項卻是空缺的。何為無形資產?定義上,凡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可辨認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都是無形資產。它主要包括專利、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甚至員工忠誠度、工作團隊等難以量化的因素都是無形資產的一部分。在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前置驅動因素大多是無形資產。比如,高質量的工作團隊既能強化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優勢,又能降低企業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進而影響企業利潤。

相對于華誼,高科技企業的無形資產則要實在得多。首批發行的漢威電子的招股書中顯示,截至目前,該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共擁有31項專利、29項專利申請,9項產品取得高新技術產品認證,19項產品通過河南省科技廳的科技成果鑒定。北京立思辰科技招股書中則顯示,該公司有自主研發的10項核心技術及2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登記證書、9項軟件產品登記證。

篇4

無形資產可以為企業帶來超額收益。把無形資產運用到生產經營中可以轉化為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改變產品結構,加速產品更新換代,能發展新的顧客與市場。因此企業應加強無形資產的管理,其意義表現在:第一,促進我國企業生產的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高,促進全社會對知識性勞動的承認和尊重,引導企業開展科技和文化領域的創造性勞動。第二,有利于科技水平轉化為生產力,促使企業的技術實力不斷升級,企業資本不斷地積累,從而持續提高企業生產力水平。第三,有利于我國一些企業能夠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是企業沖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第四,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基礎產業和交通、能源、建筑、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改良;促進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擴大國際經濟、技術交流,發展對外合作和對外貿易。

無形資產的流失形式

無形資產的流失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中外合資合作過程中對無形資產價值缺乏有效的評估和認定,合資后疏于管理。由于現階段我國對中外合資合作經營過程中相關的法規不健全,資產評估機制不完善,國有資產沒有經過規范的核定和評估,有的雖在合資合作中進行了資產評估,但作價缺乏依據,對外商提供的專利、專有技術成果等無形資產作價過高,而對中方投入的商譽、經營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作價過低,造成國有企業無形資產相對減少。有些合資企業將中方投入的無形資產長期閑置,而在合資企業中使用外方商標,不僅使企業失去了原有著名品牌,而且削弱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成為了外方的一個加工廠,造成無形資產的變相流失。

第二,人員流動使技術和管理技能等無形資產流失。企業的管理、技術人才是企業特有的無形資產,這些人員具有的管理和技術技能是企業長期培養的結果,包含了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投入。在如今人才流動不規范的情況下,企業人員的外流帶走了企業的管理訣竅、專業技術和企業苦心建立的營銷渠道,使企業的管理水平受到影響,特有技術受到沖擊,從而使企業無形資產流失。

第三,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無形資產的流失。很多企業虧損面廣,虧損數額逐年增長,其原因之一就是企業經營不善。由于企業長期虧損,聲譽下降,其商譽等無形資產價值也喪失殆盡;另外,一些經營者對無形資產的保護觀念、法制觀念淡薄,不注意利用商標注冊、域名注冊來進行自我保護。

第四,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無形資產的流失。國有企業改造為股份公司時,按賬面資產凈值折股,大量未入賬的國有無形資產未進行折股,有些企業只把容易辨認的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折價計入國家股,而對商譽、經營特許權、商業秘密等評估難度較大的無形資產卻沒有折股,造成無形資產的流失。

無形資產流失的原因

無形資產的無形性、不確定性以及在經濟上的壟斷性的特征極易導致其流失,無形資產的流失原因可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客觀原因。一是無形性,無形資產不具有實物形態,其功能作用不能在感官上直觀反映,只能存在于觀念中,因而它極易被人們忽視。由于無形資產沒有有形實體,企業不能像有形資產一樣采取定期實地盤點等保管措施,使得無形資產流失非常隱蔽,在一般的財務審計中很難發現其流失狀況。在國有企業產權交易中,也往往忽視無形資產的存在。對于出讓方的商譽等無形資產也不加以確認,常常會由于遺漏這些無形資產項目而導致其流失。二是不穩定性,無形資產的價值體現在,可為企業帶來超額盈利水平,但這種盈利水平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相對而言,企業無形資產實際價值是隨時間變化、環境變化、企業經營狀況變化、人們意識變化而變化的,其實際價值很不穩定。

第二,主觀原因。一是缺乏無形資產利益主體的關注。無形資產可以使企業獲得超額利潤。它應當是企業經營者、外部投資者以及債權人關注的焦點。然而部分企業忽視知名廠商名稱的無形資產作用,盲目追求新、奇、特的名稱字號,將原有老字號束之高閣,企業多年來在流通領域樹立的良好形象無法得到重視。作為國有企業的經營者,由于無形資產的優劣以及是否完整、安全與其經營業績評價沒有直接關系,而且發生無形資產流失時在短期內不會對企業經營產生影響,因此經營者對無形資產缺乏保護、保密意識,缺乏有效管理。在評價企業經營狀況時,對無形資產的評價成了可有可無的項目,發生無形資產流失時,也沒有及時引起各方的注意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造成無形資產流失的長期性。二是人才流失導致無形資產的流失。人才流失引起的專有技術、營銷網絡、客戶名單等商業秘密的泄露,使企業無形資產遭受損失,主要表現為營銷渠道的流失和客戶群的流失。企業在改制和兼并的過程中,營銷部門、研發部門的人員由于不滿待遇或工作條件等問題而出現跳槽,隨之帶走客戶群或者專利而引發的無形資產流失現象不占少數。三是法律法規的缺陷。我國關于無形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己初具規模,但相對于無形資產的發展速度,相對應法律法規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尚不能完成全面保護無形資產的需要。

防止無形資產流失的措施

第一,轉變舊的資產管理的思想觀念,重視對無形資產的管理。企業應重視宣傳無形資產評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改變人們頭腦中“有形資產有價值,無形資產無價值”的錯誤觀念。通過報道正反兩方面的例子,喚起人們的無形資產意識,使企業認識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重視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保護,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使企業經營者把重視無形資產放到企業經營戰略的高度上來考慮。特別是國內企業在商標權、專利權方面要注意保護。

第二,設置專門機構,加大管理力度。企業應設置專門的無形資產管理部門,配備專門的無形資產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綜合、全面、系統管理,使無形資產得到保值增值。對專業管理人員進行知識培訓,學習掌握有關無形資產方面的相關知識,掌握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企業應建立無形資產管理責任制度,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業人員,進行無形資產的全面管理。充分關注自身無形資產的價值,加強無形資產取得、分期攤銷、對外投資轉讓的會計核算,確保無形資產的保值增值,從動態上掌握企業的無形財富。

第三,加強對資產評估中介機構的監督和管理。針對現階段我國企業在評估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我們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評估質量,做到有章可循,加強規范化管理。一方面,國家主管部門應扶持和建立一批具有權威性、公正性,能與國際接軌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對于不講原則,無視職業道德,進行虛假評估或評估不實的機構及有關人員要嚴肅處理,嚴重者吊銷資格。另一方面,國家要制定規范化操作的資產評估方法、指標體系,完善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制度,提高資產評估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國家應就無形資產的評估制定專門的法律和條例,根據市場經濟的需要,對現有無形資產評估法律規范進行補充完善。社會中介機構應重視無形資產的評估、保護,成立無形資產專案小組,集合優秀的專門人才,為企業無形資產的維護和管理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

第四,加強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正確認識利用外資的優惠政策,在與外商合資、合作中,對我方的無形資產以及外商提供的專利、非專利技術、境外營銷網絡等無形資產進行合理評估,評估數值由資產管理部門審核。國有企業改造為股份公司時,其資產大多是按賬面原值折股,這就意味著大量未入賬而給企業帶來收益的無形資產被排除在股本之外。即使有些企業考慮到了無形資產,在實行股份制時,只是把專利、商標等容易折價的無形資產計入國家股。有些企業即使把這部分無形資產計入了國家股,其價值也往往被低估。因此,在股份制改造中,要由評估機構與資產管理部門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據評估值把無形資產折合成股份,不能以不含或少含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值折股。

篇5

一、現行無形資產計量存在的問題

1.無形資產確認項目范圍過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將越來越高,知識成為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將日益成為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與市場價值的主要動力。在高新技術企業,衡量企業價值的主要標志不再是物質資源的多少,而是無形資產的多少。比如美國微軟公司,其賬面價值遠不及通用汽車公司一家的賬面價值,但其產值和利潤卻超過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總和。同樣,我國也有類似的高科技企業,例如網易公司。《新會計準則》規定予以確認的無形資產只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經營權等。新準則規定,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資產項目,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第一,該資產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即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第二,與該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第三,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可見,按新準則的規定,無形資產應當是具有可辨認性特征的資產,對于企業合并所形成的商譽,是不具有可辨認性的,由于新準則不應將其確認為無形資產,會使得這類企業價值不能得到全面反映。除此之外,在知識經濟環境下,還有很多新興的無形資產,如ISO質量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等。另外還有人力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企業對人力資源上的投入將會越來越多,如不及時加以確認和計量,將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2.無形資產價值的計量缺乏合理性

對于《準則》規定予以確認的無形資產,其計量標準亦缺乏合理性。對于自行開發并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僅將其開發成功后為取得專利所發生的直接費用——注冊費和律師費等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而對于其主要的研究開發費用則作為當期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這樣處理使得企業自創無形資產成本不能得到全部確認,同時也不符合收益和費用配比的原則。大多數無形資產在尚未開發成功的會計期間里可能不產生任何收益,卻要負擔大量的研究和開發費用,而開發成功以后的受益會計期間僅攤銷少量的申請、注冊費用,這顯然很不合理。

3.無形資產的計量過于注重貨幣實物性

所謂的貨幣實物性,就是指在對無形資產計量時沿用有形資產的計量方法,以貨幣為主要單位進行核算。這在一般情況上沒有什么錯誤的。但對于一些特殊的無形資產,諸如企業研發能力,企業人類資源價值、企業文化、企業顧客滿意度等反映企業競爭力方面的資源,就難以準確地用貨幣進行計量了。如果就此消除對以上資源的計量,將其排除在無形資產范疇外,那對于企業資產的核算無疑是很大的損失。

二、準確計量我國無形資產的對策

新準則的頒布,無疑是我國會計準則建設的一件大事,反映了會計準則在制度化、規范化等方面取得的進步。但不容忽視的是,企業在無形資產的處理方面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也對今后的會計實踐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這一具體準則中也存在著以下值得思考的問題。

1.擴大確認范圍

新準則規定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這導致很多重要的無形資源被排除在外,如自創商譽、人力資本等,從而使企業無形資產整體價值被低估。企業的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被排除在無形資產的確認范圍之外,但這些“資產”卻在現代企業價值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高度競爭環境下的創新型企業在這些方面表現得特別突出,如制藥業、無線通信業等,它們的投資重點主要表現在雇員知識、營銷和分配系統等方面。然而,這些在財務報表中都未能得到充分反映。可以考慮采取一種最適當的方式將此類無形資源的相關信息納入財務報表,有助于投資者得到靠且相關的會計信息。

2.逐步建立公允價值計價的環境

國外公司治理相對規范,監管體系完備、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成熟相適應,在計價手段上,國際會計準則,對于無形資產都采用的是以公允價值計價。此次頒布的新準則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產,債務重組等方面均謹慎地采用以公允價值。雖然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完善,但我國公允價值的應用環境并示完全建立,國際接軌是方向,是大勢所趨,因此我國應在今后逐步建立公允價值的計價環境。

篇6

[關鍵詞] 無形資產 界定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

對于無形資產的定義大都采用列舉方式來表示,或者以無形資產的特征和確認條件為基礎來確認無形資產,當前,存在的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種意見:

1.資本性資產論。持該觀點的人認為:無形資產是指無實體存在的資本資產,其價值依附于資產所有者所持有的權利;無形資產一般不能與企業或企業的有形資產相分離,對企業或者企業的有形資產具有較強的依附性。只有與企業或者企業的有形資產相結合,才能發揮無形資產的特定使用效能,為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無形資產的依附性要強于其他類的資產。無形資產是非物質資產,是在不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無形資產所帶來的收益超過一個營業周期。

2.非貨幣性資產論。持該觀點的人認為:無形資產指是沒有物質實體的經濟資源,其價值是由其占有權及其他未來利益所決定的,貨幣性資產(如現金、應收賬款和投資等)不被認為是無形資產;無形資產企業用于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行政管理的需要而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非貨幣性資產。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將無形資產定義為:“無形資產是指為用于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供應、出租給其他單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資產。”定義中給出了資產和貨幣資產的定義,也間接給出了非貨幣性資產的定義。

3.知識形態論。持該觀點的人認為: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以知識形態存在的重要經濟資源,它是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某種權利、特權或優勢的固定資產。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智力資源取代自然資源成為企業資源配置的首要因素。在這個定義中,“以知識形態存在”的資產,是無形資產的本質屬性,“獲取超額收益”是其獨特的功能和企業持有的目的,“長期使用”和“無實體性”則是它的外部特征。

4.固定資產論。持該觀點的人認為:無形資產也可稱無形固定資產,是有形固定資產的對稱,指企業中不具備物質實體,而以某種特有權利和技術知識形態等經濟資源存在并發揮作用的固定資產,盡管其價值形態缺乏橫向比較的可能,但它的存在和應用,能使特定企業獲取高于一般水平的盈利,在長于一年的不確定的未來期間內,為企業的經濟利益服務。無形資產屬于固定資產的一部分,因為它與有形資產具有共同的特性。例如,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都在有效的經濟壽命期間由企業所控制和使用,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兩者都能為其持有人帶來預期的經濟利益,受益的多少與其維護利用的程度有密切的關系;兩者都具有長于一年的預期使用壽命和較高的單位價值,與流動資產形成鮮明的對照;兩者的價值轉移都是非一次性的,即在其受益期間內逐漸損耗,一部分一部分地加入成本,然后通過產品價值的補償,將其逐步收回。因此,有人認為,無形資產的本質屬性是固定資產,通常稱為“無形固定資產”;并認為,無形資產是有形資產的對稱。

5.經濟資源論。持該觀點的人認為: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體,對生產經營與服務持續發揮作用,并能帶來經濟利益的一切經濟資源。

二、無形資產的本質屬性

無形資產作為資產的重要類別之一,必然具備資產的一般屬性,即具備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無形資產的存在及其作用的發揮,不僅在于無形性,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價值的可計量性。無形資產的效用及其價值,決定于宏觀經濟環境、微觀管理水平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在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有形資產的投入起決定性作用;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投入則起決定性作用。例如,美國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的無形資產已超過總資產的60%,許多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都擁有大量的專利、專有技術和馳名商標等無形資產。例如“可口可樂”僅商標價值約704.53億美元,“微軟”僅商標價值約651.74億美元。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無形資產的特性和內容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1.依附性。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有著依存關系、互補關系、包含關系、轉化關系等,無形資產沒有實物形態,所以無形資產必須依附于一定的載體存在并發揮作用。無形資產的依附性是指無形資產一般不能與企業或企業的有形資產相分離,對企業或者企業的有形資產具有較強的依附性。只有與企業或者企業的有形資產相結合,才能發揮無形資產的特定使用效能,為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

2.收益性。無形資產作為資產的一種細分具有資產的本質特征,即可以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一種資源。那么,作為經濟實體的企業持有某項無形資產的根本動機就是將其作為一種可以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在這一點上,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無形資產往往可以為企業帶來超額利潤,而有形資產為無形資產發揮作用提供物質基礎。

3.超額盈利性。無形資產的功能在于能為企業帶來高于一般企業的收益能力,在市場上,無形資產權利可以成倍放大,從而取得巨額收入。無形資產的高收益性是由于企業具有獨家壟斷的優勢。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下,企業一旦掌握了核心技術、獨特生產工藝或配方,就會形成競爭優勢,從而給企業帶來超額利潤。

4.獨占性。無形資產實質上是企業耗費的回報,因此企業對其擁有獨占權,這種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使得企業能夠獨自享有無形資產帶來的各種利益。如果無形資產公開化,其盈利能力將消失,無形資產本身沒有任何價值,所以企業無形資產價值存在與否取決于該企業所擁有的某種權利或優勢在同行業中是否形成壟斷,這種權利或者優勢的壟斷性越高,獲利能力就越強,無形資產價值越大。

5.不確定性。一方面無形資產具有非貨幣性資產的特點,非貨幣性資產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是不固定或不可確定的,所以無形資產的超額收益就具有不固定性和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具有不確定性。某些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一樣,存在功能性損耗和技術性損耗。但對于無形資產其技術性損耗應該是其主要的損耗,當今科技進步呈現加速度增長的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這就使得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6.無可比性。無可比性是指無形資產的獨占性使其沒有可比的市場價值,每種企業無形資產由于其在同業中的壟斷地位和優越程度不同,為企業帶來的超額盈利水平不同,因此當無形資產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沒有可比的市價,這就為其轉讓價值的確定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無可比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無形資產的壟斷性引起的,一些受法律保護的無形資產,往往是獨一無二。

三、無形資產規定性的設想

上述都承認無形資產具有無實體性、獨占性(壟斷性)、收益性、無可比性、非貨幣性等特性。但在無形資產的本質屬性上,還有“非物質資產”、“以知識形態存在的重要經濟資源”等觀點。其實這些觀點,顯然范圍過于狹窄。在市場經濟不斷迅速發展的今天,無形資產對社會經濟進步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對企業的未來發展的約束性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應擴大無形資產要素范圍。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無形資產要素還應主要包括:

1.市場資產。市場資產是指一個企業通過其所擁有的與市場相關聯的無形資產而可能獲得的潛在的利益總和,是知識資本的第一要素,包括:(1)品牌的信譽,如企業品牌、服務品牌;(2)與客戶的關系,如銷售網、分銷渠道、長期客戶;(3)合同,如特許經營權協定,專利使用權協定、經常性合同等。

2.知識產權資產。知識產權資產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和科學試驗等創新過程中,所發明創造的高新技術和技術決竅,而形成的精神產品的一種產權形式。包括專利權、版權、商標、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等。

3.組織管理資產。組織管理資產是指企業管理層在組織協調、管理、溝通等方面存在的優勢,可能獲得的潛在利益。如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方法、信息技術交流、網絡工作系統、融資關系等要素。知識經濟環境下,無形資產的資源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并逐漸成為企業資產的核心和主要收益來源。

4.人力資產。人力資產是指有利于實現企業目標、與企業員工有關的優勢。包括員工的教育狀況、業務能力、相關工作知識、職業評估、心理測試、相關工作能力等要素。

綜上所述,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可以在長于一年的未來期間,為企業帶來不確定經濟利益的、可以自由轉讓的各項經濟權利。無形資產的這一質的規定性,表明了無實體性、依附性、獨占性、不確定性、可轉讓性、無可比性等諸多無形資產的特征。

參考文獻:

[1]欒甫貴:試論無形資產質的規定性[J].財會月刊,2001

[2]金靜紅:現行會計對無形資產確認和計量存在的若干問題[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2

[3]郭宗文:對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創新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00

[4]魏哲妍:淺談無形資產會計創新[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0

篇7

一、我國無形資產評估現存的問題

(一)對無形資產的認識不足

由于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人們對無形資產的作用、地位和價值認識不足,無形資產的價值在很長時間內得不到承認。雖然我國有關法律明文規定要進行無形資產評估,但實際工作中并沒有貫徹執行,大量侵權事件和地方保護主義的產生、嚴重的無形資產流失至今未引起一些部門的重視,也是對無形資產缺乏全面深刻認識的必然結果。而國外企業經營者對無形資產的自我保護問題相當重視,尤其是商標權,并且一些馳名商標權的巨大價值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強大后盾。

(二)評估方法和評估參數的選擇具有較大隨意

從理論上講,無形資產評估較適合的方法是市場法和收益法,市場法要求有一個活躍的交易市場和大量公開的成交案例,而我國目前無形資產尚不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并且有限的無形資產交易情況的有關資料也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取得,收益法評估中需要收益、成本、折現率、無形資產壽命期限等重要數據,這些數據從目前市場上公開的資料中也很難正確分析出來。另外,由于地區差異,在我國缺少無形資產評估的實施細則,評估缺乏量化標準,很難精確提供客觀數據,評估結果往往誤差很大,人們對評估的公正、客觀心存疑慮。

(三)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制度不夠健全

我國目前各類無形資產中,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均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加以管理,而非專有技術和商譽的專門法律保護則還屬于空白。有些企業在沒有產權變動的情況下,聘請或者委托資產評估機構評估其“商譽”,有的還通過新聞媒體公布其價值,這就違背了國家關于嚴格禁止沒有產權交易目的的商譽評估公布的規定。一些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無視國家的法規和職業道德,對評估結果的確定不是根據科學方法和客觀現實,而是按照被評估單位的某種需要去做,致使評估結果失真。

(四)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發展緩慢

對于我國廣大評估工作者來說比較陌生,國內可供借鑒的實踐和經驗不多,況且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工作起步晚,經驗欠缺,從事評估人員素質不高。因此,應花大力氣促進這方面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交流,努力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五)無形資產評估管理亟待規范化

1.人才方面。無形資產評估是十分復雜和困難的工作,不僅要求評估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而且要有很深的專業知識,尤其是要知曉國內外科技發展趨勢,以及被評估技術本身的成熟度、壽命期限、風險程度等。從我國情況看,資產評估行業剛剛起步,很多評估人員都是通過考試從其他行業中新近進入評估業的,從事資產評估工作時間較短,缺乏相關學科領域內的知識積累和評估實踐的經驗積累,難以將影響企業經營的各種因素有機地綜合在一起,從而正確分析和判斷。

2.評估機構獨立方面。目前我國政府機構與中介機構之間權責不明確,政府機構仍然對中介機構保留某些權力,同時在中介機構的業務中政府業務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企業為了爭取這部分利益,會聽命于政府機構。另外中介地位還體現在客戶的關系方面,由于中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為贏得客戶,容易出現些違規行為。

3.中介存在的問題。由于種種原因,與市場經濟發展配套的資產評估、產權交易、產權保護等一套中介服務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比如無形資產沒有活躍的交易市場,無法讓更多的人認識無形資產的價值,導致無形資產價值失真和流失,不利于無形資產及其評估的發展。

二、解決無形資產評估現存問題的對策

(一)增強企業的無形資產意識,不斷普及評估知識

要擴大宣傳力度,使整個社會尤其是產業部門的領導者和工作人員都能了解并熟練運用無形資產評估的有關知識。讓社會各界運用自己掌握的無形資產評估知識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工作進行監督,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管理,防止無形資產評估的失實、失真和失范,并自覺監督無形資產評估工作。

(二)明確評估方法,完善評估標準

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存在原則過強、可操作差等缺陷,同時由于我國資產評估執業人員整體水平不高,從事無形資產評估時間又較短,對理解和執行該準則存在一定的難度,行業協會應通過制定無形資產評估準則指南,對有關問題進一步明確和規范。

1.應明確說明無形資產評估中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各自的適用范圍,同時說明如果在同一評估項目中三種方法均適用,應如何選擇評估方法,如果三種方法的評估結果相差很大,其最終的評估是按最佳評估方法的評估值確定,還是按三種方法的評估值加權平均確定。

2.對無形資產評估中有關參數的確定方法進行說明,例如對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預期收益額、收益分成率、折現率的確定方法進行說明。

3.無形資產評估準則指南可參照企業會計準則指南的格式,通過一個或多個具體案例對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各種參數的確定進行示范。

(三)強化法律的職能作用

規范無形資產評估工作,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按照《會計法》、《資產評估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等法律規定,制定相應的策略。通過制定資產評估行業的相關法規嚴格評估從業人員及評估機構的責任,加強資產評估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強化評估從業人員的責任心,防止舞弊。

(四)成立由上而下的無形資產評估協會

無形資產評估協會的主要職責是完成國家法律規定的工作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授權辦理的工作,開展無形資產評估理論研究和經驗交流,推動無形資產評估業務的健康發展。在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無形資產評估協會的寫作論文指導監督、統一管理下,成立各級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形式、設立條件、法律責任由有關法律明確規定,這是無形資產評估的具體操作主體。無形資產評估師執行業務應當納入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新晨

(五)建立健全評估監督機制

對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的監督要有政府機構監督、社會監督、法律監督和技術監督等。對評估機構所做出的結論在必要的時候要進行一定的審核,尤其是對重大項目的評估最好選擇幾個不同的評估機構進行背靠背的評估,對他們的評估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可靠的評估結論。

(六)加強無形資產評估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建設

目前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多是科技人員或財會人員,迫切需要對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擇優選拔、嚴格錄用。可以通過建立健全技術評估師資格認證制度,盡快建立一支熟悉評估業務,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無形資產評估專業隊伍,為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篇8

要對無形資產進行合理的會計核算,首先要對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制度》和《準則》都將無形資產定義為“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也就是說,無形資產是指那些由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體,而對生產經營長期持續發揮作用并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經濟資源;無形資產擁有非實體性、壟斷性、收益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

其次,無形資產既屬“資產”范疇就與其他資產一樣,按照一定的計量標準計價并且予以入賬。《制度》和《準則》分別對企業通過購入、非貨幣易換入、債務重組、接受捐贈,以及自行開發并依法申請等方式取得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作了恰當的規定,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對“接受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入賬價值問題,《制度》和《準則》規定:“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入賬價值;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準則》的“指南”指出,“對于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由于發行當時股票沒有明確的市價,因而應以該無形資產在對方(即投資方)的賬面價值入賬。這也說明,如果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在投資者賬上沒有記錄,那么首次發行股票的企業在接受這項無形資產時不應將其入賬。”而《制度》在介紹“無形資產”會計科目的使用說明中還規定了“企業用無形資產向外投資,比照非貨幣易的規定處理。”

這里會有三種情況:

第一,投資方已經將投出的無形資產在自己的賬面上進行了記錄,而且賬面價值正好或者大于發行給投資方的股票面值。這種情況下,從投資方來看實際上是進行了一次非貨幣易,而從接受投資方來看完全可以理解為企業是按照股票面值或者溢價發行股票。例如:A公司以賬面價值為50000元的某項無形資產投資于B公司,取得B公司首次發行的普通股3000股(每股面值10元,為了說明問題方便起見,這里假定A公司是以成本法進行核算的)。

A公司投出無形資產時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50000

貸:無形資產50000

B公司接受該項無形資產時的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50000

貸:股本30000

資本公積20000

第二,投資方也已經將投出的無形資產在自己的賬面上進行了記錄,但是賬面價值小于發行給投資方的股票面值。這種情況下,接受投資方再按《制度》和《準則》的要求進行賬務處理的話,就等于允許我國的企業可以折價發行股票,這與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相違背。仍以上例為例(假定A公司取得B公司普通股6000股,其他條件不變)。

A公司投出無形資產時的會計分錄同上。

B公司接受該項無形資產時就只能編制如下的會計分錄了:

借:無形資產50000

資本公積10000

貸:股本60000

其會計核算的結果就變成以50000元的價格折價發行了60000元面值的股票。

第三,投資方由于某些原因而沒有將投出的無形資產在自己的賬面上進行記錄,這種情況在會計實務中確實存在。但是,如果仍要執行《制度》和《準則》的規定,企業就無法進行賬務處理了。還以上例為例,只是假定A公司并未在有關賬戶中反映過該項無形資產。

A公司在投出無形資產時比照非貨幣易的規定(必須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其編制的會計分錄將會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0

貸:無形資產0

B公司在接受該項無形資產時也只能按照投資方賬面價值的“0”來編制會計分錄了:

借:無形資產0

資本公積30000

貸:股本30000

這樣一來,A公司不能反映對外投資的價值,投出去的無形資產就被“蒸發”掉了;而B公司明明已經發行了一定量的股票給投資方,但是也不能反映通過籌資所“獲得”的資產,那就相當于折價到將這批股票白白地送給投資方了。

筆者認為,有關的會計制度在這個問題上的規定應該修改為“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原賬面價值(無形資產原賬面價值等于或大于發行給投資方股票面值時)或者以發行給投資方的股票面值(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無賬面價值或者無形資產原賬面價值小于該批股票面值時)作為入賬價值。”

Ⅱ。關于“出售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問題

企業所擁有的無形資產可以依法轉讓,其方式有兩種,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者是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這里提到的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就是通常所說的出售無形資產。企業在出售無形資產時,主要是進行“注銷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取得轉讓收入”以及“反映各種與轉讓無形資產有關的費用支出”等方面的賬務處理。

如何進行“出售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制度》和《準則》規定,“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應將所得價款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準則》的“指南”解釋,“出售無形資產所得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收入》中的收入定義。因此,出售無形資產所得應以凈額核算和反映”;《制度》在解釋有關的會計科目使用時規定為,“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按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科目或者借記‘營業外支出一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科目”,“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包括……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等”,“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如……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等”。

這些規定中有一點是必須肯定的,那就是應該將“出售無形資產的凈損益”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原先的有關會計制度不管是“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還是“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都要求將它們的損益分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或者“其他業務支出”,就顯得有些牽強。“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就好比是企業的一項臨時性出租業務,將其作為企業的其他類業務進行會計核算基本上沒什么問題;但是,“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就應該看作是企業的一項偶然性的、非營業范圍內的經濟行為,現行《制度》和《準則》要求將其凈損益計入“營業外收支”就比原來的規定合適多了。

上文提到的一些規定看起來很規范,其實在企業的會計實務中很難,因為無形資產出售業務的各項工作往往不可能全部在同一天完成,前后可能會相差一段時間。于是,在進行此項業務會計核算時就會產生如下一些問題:首先,與“出售無形資產”有關的某些事項(比如企業的收款業務和付款業務等)在發生的當時(不可能等到計算出最終的出售凈額時再進行會計核算)就必須按照其發生額及時進行會計處理,屆時企業就無法編制出合理的會計分錄,如果編制成如下的會計分錄又違反了現行的有關規定,因為“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會計科目只能反映出售無形資產的凈收益或者凈損失,而不能反映出售無形資產的毛收入或毛支出:

借:銀行存款借:營業外支出

貸:營業外收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金

其次,在“出售無形資產”整個過程沒有結束之前,誰也不能武斷地認為此項出售結果一定形成“出售凈收益”或者產生“出售凈損失”,也就是說,企業實際上沒有辦法按照“無形資產出售凈額”來進行會計核算和反映。

再有,當與出售某項無形資產有關的各項業務發生在不同月份時,即使企業已經將出售收入和出售支出分別計入了“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因為“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都是損益類科目,每個月末都要將其發生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而不保留余額的,由于跨越不同會計期間的緣故,企業依然無法實現對“出售無形資產”采用凈額加以核算和反映的目的。

筆者認為,在核算“出售無形資產”會計業務時完全可以參照核算“固定資產出售”的辦法,設置一個類似于“固定資產清理”的會計科目-“無形資產處置”(具體的名稱尚可探討)會計科目解決以上問題。

為此,《制度》可以這樣規定:企業在出售無形資產時,利用“無形資產處置”會計科目“注銷無形資產賬面價值”、核算出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轉讓收入”以及與之有關的“費用支出”等。在辦理無形資產轉讓手續時,按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借記“無形資產處置”科目,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按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結算出售無形資產價款時,借記“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無形資產處置”科目。核算出售無形資產的相關費用和應交營業稅時,借記“無形資產處置”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等科目。在出售無形資產的各項事務全部完成以后,結轉出售無形資產凈收益時,借記“無形資產處置”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科目;結轉出售無形資產凈損失時,借記“營業外支出-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科目,貸記“無形資產處置”科目。“無形資產處置”科目的期末余額分別反映尚未完成出售無形資產全過程的凈損失或凈收益。

例如甲公司4年前支付550000元的買價和10000元的相關費用購入一項專利權,該專利權的法定使用年限還剩10年;甲公司還為此專利權計提過減值準備10000元。甲公司現以460000元的價格將其轉讓給丙公司,支付了注冊登記費27000元,營業稅率5%,甲公司應該編制如下一些會計分錄:

①借:無形資產處置3900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0000

貸:無形資產400000

②借:銀行存款460000

貸:無形資產處置460000

③借:無形資產處置5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23000

銀行存款27000

④借:無形資產處置20000

貸: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20000

如果上例中甲公司是以420000元的價格轉讓給丙公司的話,那么會計分錄就變成:

①借:無形資產處置3900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0000

貸:無形資產400000

②借:銀行存款420000

貸:無形資產處置420000

③借:無形資產處置48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21000

銀行存款27000

篇9

關鍵詞:無形資產技術創新價值研究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在人類經濟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識經濟的本質就是知識的資本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成為資本,只有那些具有新的市場價值,并能夠在市場中進行交易的知識商品,才能成為知識資本。企業能否充分利用以無形資產形態存在的知識資本來保證企業的發展,就必須認清無形資產在技術創新中的價值和作用,使無形資產適應企業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的需要。

一、技術創新與無形資產的種類及特點

技術創新通常是指新的技術(包括新產品和新的生產方法)在生產等領域里的成功地應用,包括對現有技術要素進行重新組合而形成新的生產能力的活動。技術創新是一項風險系數很高的創造性的技術經濟活動。盡管技術創新投入大,失敗率高,而創新一旦成功,會給企業乃至產業、社會經濟發展產生推動的作用。然而,只有成功創新成果的擴散才能真正促進發展及增加財富。無形資產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準:(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并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于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按照國際通行的觀點:無形資產一般由知識產權(包括版權、專利權、商標權、廠商名稱、域名等)、技術秘密、經營秘密、特許經營權(經營權、冠名權等)等內容組成。技術創新資產是指創新者擁有或控制的、能夠為其通過實現技術創新獲得商業價值的資源與能力。技術創新資產的表現形式既可以是實物資產,也可以是能夠帶來某種未來收益的無形資產。技術創新無形資產一般分為三類:知識類無形資產、權利類無形資產和關系類無形資產。技術創新無形資產的特點:信息特征、磨損的特殊性、滲透性、獨創性、收益性、積累性、動態性、公共屬性、時效性。

二、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J·K·Galbrainth)是第一個提出知識資本這一概念的,在他看來,知識資本是一種知識性的活動,是一種動態的資本而不是固定的資本形式。

史特華(T·A·Stewart)進而在1994年又進一步論證知識資本是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Stewart認為知識資本是無法觸摸到的,但卻是能使你富有的東西。員工的技能和知識、顧客忠誠以及公司的組織文化、制度和運作中所包含的集體知識都體現著知識資本。Stewart指出知識資本的價值體現在人力資本(HumanCapital)、結構性資本(StructuralCapital)和顧客資本(CustomerCapital)三者之中。人力資本是指企業員工所具有的各種技能與知識,是企業知識資本的重要基礎。結構性資本是企業的組織結構、制度規范、組織文化等。而顧客資本則指市場營銷渠道、顧客忠誠、企業信譽等經營性資產。人力資本、結構性資本、顧客資本三者相互作用,推動企業知識資本的增值與實現。

最近幾年張茹苓、楊桂英、張繼光、楊文圣、孔斌、余來文、陳明等學者就知識資本中無形資產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做出相關的評價,指出企業無形資產與技術創新是密切相關的。技術創新通常可轉化為無形資產,而無形資產往往又為技術創新成果提供專門法律保護。就技術類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技術秘密)而言,無形資產離不開技術創新,其專有權保護的對象就是技術創新的成果。技術創新的過程也就是無形資產的開發過程,持續的創新有利于增強品牌效應,是無形資產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

三、無形資產在技術創新中的價值與作用

(一)可以提升無形資產自身價值及增值

以無形資產形態存在的知識資本,在產品中復制自身的價值并增殖。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產業不斷向技術密集和智力密集型轉化,以無形資產形態存在的知識資本,如專利技術、專業知識、經驗技能、產品設計、管理方法、規章制度等,在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當具體勞動應用這些知識資本制造產品時,也就把這些知識資本的價值復制到產品中,成為產品價值的構成部分。當產品銷售后,收回相當于復制知識資本價值的貨幣收入,除少部分用以補償專利等預付知識資本的支出,大部分形成價值增殖。(二)具有促進和提升社會收益作用

由于本企業的技術創新投入增加,使得本企業擁有先進的創新技術,這些先進的技術再轉化為無形資產成果,這樣的無形資產成果必定是領先于其他社會企業,而由于溢出效應,必然擴大其他社會企業對創新的無形資產的模仿和利用,從而引起社會收益的增加。

(三)具有提升社會技術創新的開發效應

由于已有的無形資產的廣泛使用,引起社會收益的增加,并使得創新者及競爭者為了取得新的比較競爭優勢(如質量比較優勢、技術比較優勢、市場份額比較優勢等),引發雙方在相應的技術創新領域的競爭,以獲得新的無形資產產權,從而導致該領域創新活動的增加。

創新致力于擴大企業間的經濟技術差距,模仿或擴散趨于縮小這些差距。當兩者之間的技術差距縮小后,創新就變得更加重要了,新的創新再次擴大兩者之間的差距。如此循環往復,使得創新是一個不斷擴大和縮小技術差距的動態過程。

(四)具有增強技術創新的保護作用

技術是企業生存的支撐,技術創新則是企業在競爭中發展、贏得和保持某種或某些競爭優勢的根本動力所在。為此,各國企業不惜投入巨額資金用于開發研究、用于產品和工藝創新,用于組織和管理創新。但是在創新成果的商業化過程,易被他人仿冒,搶先申請專有權等,使原創者不但得不到技術優勢和超額收益,甚至連開發成本也無法收回。

企業有了先進技術及其成果和雄厚的經濟資源還不能算作具備真正的技術經濟實力,若達到此目標,必須借助各種有效手段尋求法律的保護,把企業的先進技術及其成果和品牌通過法律程序轉化為無形資產專利權和商標權等。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無形資產,受到法律的相關保護,使得外來企業只有通過該企業的無形資產的轉讓來獲取使用權,這也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利益。

四、簡要總結

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自身實現所帶來的經濟價值上,而且由于圍繞獲得這種無形資產進行的競爭和模仿所帶來的效應,更是增加了無形資產對技術創新的促進和保護作用。企業的競爭體現在市場上,市場競爭體現在商品上,商品競爭體現在技術上,技術的競爭體現在無形資產產權保護上,在技術創新的資產中是以無形資產為核心,無形資產對企業技術創新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1]約瑟夫,熊彼得,經濟發展理論,何畏,易家詳譯

[2]何煉成,徐鴻,無形資產的價值源泉,當代經濟研究

[3]呂天奇,知識資本理論與我國企業管理創新探析,理論與改革

篇10

一、域名的涵義及特性

1、域名的涵義

域名是在Internet網上登陸的地址。上網的企業或個人,都必須在某一網絡服務商處申請專門屬于自己的主頁,宣傳自己的信息資料,進行網上交易。該主頁的專有代碼,即網頁的名稱,稱為“域名”。例如,就是搜狐公司的域名。域名雖然是網絡中的概念,但它已具有了類似產品商標的作用,被稱為是企業在Internet上的“網絡商標”。

2、域名的特性

域名具有無形資產的特性,類似于企業品牌。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使得域名成為企業爭奪和占領的對象。我國海爾集團上網僅數月,被國外客商訪問的次數就翻了一番,并使出口商品貿易額猛增。而長虹集團沒有重視域名這一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域名被搶注,結果造成巨大損失。

由此可見,域名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且具有無形資產的基本特性。

二、域名的會計確認

域名的會計確認標準,目前并無統一的規范。但筆者認為,要想確認域名,必須以企業是否擁有使用該名稱的合法權利為標準。如果企業自己申請注冊域名,注冊完成后便可以在會計上予以確認。如果從其他使用者手中購入或投資者作為無形資產投入的情況,應按照合同規定在會計中予以確認,確認時間即為企業獲準使用該域名的時間。

三、域名的會計計量

既然域名可作為網絡時代的無形資產加以確認,對它往往采用評估方法加以計量。而作為無形資產的評估對象,域名的價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來準確衡量它,但我們可以借鑒商標評估的做法。

1、歷史成本法。歷史成本是通過會計事項業已發生并完成的資本性價值,其計價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的優點。對企業注冊或從其他人手中購入的域名,可將注冊費用、購買費用及手續費等一切支出作為域名的取得成本。但這種作法也有局限性,一方面,這種歷史成本不代表任何未來的經濟利益,不能成為管理上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隨著競爭的加劇,域名的價值會有較大變動,歷史成本卻不隨時間的變化而增值或減值。因此,筆者建議一些中小企業采用歷史成本法,一旦有確鑿證據證明其價值有重大變動時,應在賬戶和報表中予以修正。

2、收益現值法。收益現值法是從未來預期收益的角度對無形資產的現時價值予以計量。企業申請注冊域名后,其現金流入主要表現在由于銷量的增加而為企業帶來的收入,現金流出表現為注冊費用、網頁設計費用、廣告宣傳費用等。我們在綜合考慮企業的凈現金流入和流出后,折算后的現值就是域名的價值。由于收益現值法不可避免地帶有較強的主觀判斷色彩,因而在采用時應注意:(1)遵循謹慎性原則,避免高估其所帶來的未來現金流入。(2)折現率的選擇。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網絡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域名的作用與網絡的發展休戚相關,面臨的風險相當大。因此,在選擇折現率時,企業應選擇與高風險相匹配的高折現率。

四、域名的攤銷

因為域名屬于無形資產,所以必然面臨攤銷的問題。企業首先應確定攤銷期限,然后確定攤銷方法。在對攤銷期限進行合理估計時,應注意考察下列幾個因素:1、企業的經濟壽命;2、IT技術的革新速度;3、顧客要求變化和其他經濟因素的影響;4、競爭對手可能采取的具有威脅的行為。另外,在必要時,企業可聘請專業人士協助。至于攤銷方法,雖然《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無形資產采用直線法攤銷,但在技術進步和創新的強烈沖擊下,與IT技術相聯系的域名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所以,筆者認為,域名的攤銷應采用加速攤銷法,類似于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法。

五、域名的披露

域名的披露問題,牽涉到整個無形資產在財務報告中的揭示問題。隨著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會計信息使用者越來越關心企業無形資產的狀況,以盡可能地降低決策風險,所以應重視域名的披露。

1、資產負債表上的披露。在資產負債表上,增設“域名”、“累計攤銷”、“域名凈值”項目,“域名”以原始價值列示,同時將“累計攤銷”列在其下方,作為抵減項目,“域名凈值”為“域名”減去“累計攤銷”的余額。這一做法類似于披露無形資產,只是將域名單獨列出。

2、現金流量表上的披露。在現金流量表上,增設“處置域名所收回的現金凈額”、“購建域名所支付的現金”項目,出售域名的金額列在“處置域名所收回的現金凈額”中,企業自己申請注冊域名的金額列在“購建域名所支付的現金”中。在補充資料中,增設“域名攤銷”一項,域名的攤銷金額類在“域名攤銷”中。

3、在會計報表附注上的披露。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應列示關于“域名”的詳細信息,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具體內容如下:

(1)“域名”的計價依據;

(2)攤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