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評估的收益法范文

時間:2023-07-07 17:36: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無形資產評估的收益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無形資產評估的收益法

篇1

[關鍵詞]無形資產評估收益現值法;差額法

[中圖分類號]F273.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2880(2011)03-0134-03

作者簡介:姜潔(1966-),女,大連人,東北財經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學 。一、無形資產評估的必要性

1.知識經濟時代市場化的要求

無形資產評估可使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定位并使其價值不斷得以發掘和提升,在企業改制、合資合作、聯營、兼并、重組、上市等各種經濟活動中,以專利技術、商標權等無形資產作為投資已很普遍。對于出資方來講,用無形資產投資可以減少現金支出,以較少的現金投入獲得較大的投資收益;可以擴大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或服務項目的生產經營規模,進一步提升商標價值。對于接受無形資產投資的企業來講,商標權資本化可使其直接獲得知名商標的使用權,進而打開市場,擴大生產經營;接受商標權投資,也可促使企業嚴格依法使用注冊商標,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商品或服務質量,增加產品品種,增強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市場競爭力。評估的結果既是投資者與被投資單位投資談判的重要依據,也是被投資企業確定其無形資本入賬價值的客觀標準。

2.培養品牌意識

在市場經濟下,知識產權就是財富。企業都在想盡各種方法對自身現有的無形資產進行挖掘、開發、整合,通過評估將各種附加值體現出來。商標、品牌等資產的評估及宣傳是強化企業形象、展示發展實力的重要手段。

3.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隨著企業并購不斷深化,管理層收購在我國資本市場上悄然興起。據有關統計,目前我國通過管理層收購達到控股的上市公司已經超過100家,管理層收購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對相關的無形資產進行科學評估并使其具體量化,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無形資產的保值增值。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無形資產在企業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而引起的糾紛也日益增多,各種無形資產的案件也越來越多,對于無形資產所有者被侵權的損失額和賠償額等的確定,也要通過無形資產評估來解決,無形資產評估是公正、妥善地解決無形資產權糾紛和侵權現象的必要手段。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系到評估結果,在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于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所以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有收益現值法、成本法和市場法三種。但是基于無形資產具有成本與效用的非對應性和無形資產難以復制的特征,在評估實踐中運用最廣泛的評估方法是收益現值法。收益現值法是以動態方式估價資產,著眼于資產的未來收益,是無形資產轉讓和投資價值評估的依據。

二、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收益法是運用貨幣時間價值的原理,根據無形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按折現率折算成現值的一種評估方法。收益法的基本假設前提是任何投資者在購買該項無形資產時,所支付的價款不會超過該項無形資產的預期收益的折現值。從理論上說,在獲利能力真實、預測科學的情況下,該方法能夠較準確、合理地評估出無形資產所具有的內在價值。

收益法涉及三個變量:第一,無形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未來預期收益越大,無形資產價值越大。第二,預期收益的持續時間。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未來預期收益持續時間越長,無形資產價值越大。第三,投資者期望收益率,即折現率。這體現了投資者對未來預期收益風險水平的判斷以及基于“高風險,高收益”原理的對收益率的期待。投資者期望的收益越高,無形資產價值越小。合理預測其未來收益是正確評估無形資產價值的關鍵所在。

三、采用收益法中的差額法評估無形資產價值原理及實例分析

如果無形資產能夠單獨發揮作用,其產生的新增效益能夠單獨計算,則可以根據使用技術標準后帶來的超額收益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即采用直接收益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不能直接計算出無形資產產生的新增效益,無法將使用的無形資產和沒有使用的無形資產收益情況進行對比時,就無法直接計算無形資產價值,此時可考慮采用間接預期法即差額法估算。所謂“差額法”即通過預測使用技術標準后的收益,從中分離出技術標準帶來的收益部分就是無形資產的評估價值。評估程序為:先用“收益現值法”評估出企業的整體資產的價值,然后用“重置成本法”評估出企業有形資產的價值,然后用前一種方法評估出整體資產的價值總額,減去后一種方法評估的有形資產價值額所得到的差額就是無形資產的評估價值。

“差額法”基本公式如下:

姜潔:論收益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應用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評估值)=年凈利潤-企業有形資產評估值×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

由于無形資產屬于創造性勞動成果,無形資產的內涵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外在的含義,其在企業會計賬面的生產成本只具有象征意義,因此在評估時,應該根據無形資產的自身特點,考慮影響其價值的相關因素,主要因素有:

1.無形資產的收益能力。一項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越強,證明其未來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就越大,其價值就越高。

2.無形資產的壽命。無形資產的壽命包括法定壽命和經濟壽命。有的無形資產雖然法定壽命很長,但是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可能會在法律保護期內被新技術淘汰,已經喪失了經濟上的壽命,因此在評估時必須考慮這一因素。

3.無形資產的發展前景。影響無形資產發展前景因素主要包括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態、行業的整體走勢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等。

4.無形資產的以往交易歷史情況。包括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信息、無形資產的轉讓方式和轉讓次數等。一般認為轉讓次數越多,競爭對手就越多,無形資產的價值就越低。

5.無形資產受法律保護的程度。有的無形資產受法律保護,有的無形資產尚未納入法律保護范圍,一般來說無形資產受法律保護的程度越高,其獲利的穩定性就越強越持久,其價值就越高。

6.無形資產的市場供需狀況。一是無形資產的市場需求情況;二是無形資產的適用程度。需求者越多,適用范圍越大,評估值就越高。

案例:甲公司是一個以生產銷售礦冶設備中振動機械為主的工業企業,擁有一系列企業自主開發的專利技術,企業打算以專利技術投資入股擴大收益,評估目的是為合資作價入股提供參考依據,與乙公司合資生產礦冶設備。考核超額收益主要從企業的銷售凈利潤率和資產凈利潤率看是否超出同行業的、社會的平均水平。甲公司2001—2004年銷售收入情況報告如下:

甲公司2001—2004年銷售收入表

單位:萬元

項目名稱2001200220032004合計年平均額年銷售

收入1652.082291.452825.723462.882553.03年收入

增加額639.37564.27607.161810.8603.6年凈

利潤209.54282.31380.86430.551303.26325.82年凈利潤

增加額72.7798.5549.69221.0173.67年增

長率34.73%34.91%13.05%27.13%總資產2257.962944.243493.513971.313241.76銷售凈

利潤率12.68%12.32%13.34%12.43%12.7%資產凈

利潤率9.28%9.59%10.9%10.84%10.05%從2001—2004年財務報告中分析得出,前4年該企業的銷售凈利潤平均為12.7%(高水平),該公司屬于礦山冶金機械制造行業。據統計同行業5萬戶工業企業銷售凈利潤平均3%;前4年該企業資產凈利潤率10.05%,同行業資產凈利潤率平均為1.18%;該公司前4年資產收益率平均為10.05%,一年定期銀行存款利率4.77%,可以認為社會平均收益水平指標,則該公司是社會平均收益水平的2.11倍。可以看出,該公司前4年的銷售凈利潤率、資產收益率大大超過了同行業平均水平,表明該企業資產有超額收益,資產價值評估應該采用收益現值標準,應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評估。

接受評估委托后,評估機構組織人員對委托方技術開發、產品開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就該技術的權屬、廠房設備及動力需求、原材料供應、市場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咨詢了有關專家,調查表明,技術資產是該公司無形資產的主體。從國家產業政策、產品的應用范圍、產品性能價格比、產品壟斷性的可能性等方面分析得知,市場前景很好,估計專利技術未來經濟壽命還有7年。從財務報告中評估師分析計算出企業平均每年增加銷售收入603.6萬元,前4年銷售凈利潤率平均為12.7%,經過測算,預計該收益水平一直持續到未來第3年,未來第4年到第5年收益大致持平,第6年到第7年銷售收入略微下降。評估該無形資產步驟如下:

1.該公司無形資產的資產清查

該公司承擔并完成了部、省科技計劃項目35項(其中省部級項目12項),獲得各種科技獎勵28項,獲得實用新型國家專利6項,獲得各種獎狀、獎杯58個。眾多的科技成果和有關技術的基礎工作和成績,使得該公司振動機械產品迅速發展成為有25個系列,近千個規格。產品暢銷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遠銷東南亞和非洲地區。

2.測算未來7年的年凈收益

評定估算的思路:先計算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用每年凈利潤——企業有形資產評估值×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得出。再計算評估值,即把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采用適當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然后加總求和,從而得出無形資產評估值。

未來第1年凈收益=(3462.88+603.53)×12.7%=4066.41×12.7%=516.43(萬元)

未來第2年凈收益=(4066.41+603.53)×12.7%=4669.94×12.7%=593.08(萬元)

未來第3年凈收益=(4669.94+603.53)×12.7%=5273.47×12.7%=669.73(萬元)

未來第3年=未來第4年=未來第5年=669.73(萬元)

未來第6年=(5273.47-603.53)×12.7%=4669.94×12.7%=593.08(萬元)

未來第7年=(4669.94-603.53)×12.7%=4066.41×12.7%=516.43(萬元)

3.該企業有形資產評估值=流動資產+建筑物+在建工程+機器設備=5670.48(萬元)

4.測算未來7年的年超額收益(扣除有形資產)

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年凈利潤-企業有形資產評估值×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

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為4.77%

未來第1年超額收益=516.43-5670.48×4.77%=245.95(萬元)

未來第2年超額收益=593.08-5670.48×4.77%=322.6(萬元)

未來第3年=未來第4年=未來第5年=669.73-5670.48×4.77%=399.25(萬元)

未來第6年超額收益=593.08-5670.48×4.77%=322.6(萬元)

未來第7年超額收益=516.433-5670.48×4.77%=245.95(萬元)

5.折現率確定,折現率一般由無風險利率和風險報酬率兩部分組成。由于礦冶設備處于中期,技術風險應中等,風險報酬率估算為5%,以一年定期銀行存款利率4.77%作為無風險利率,折現率估算應適當=4.77%+5%=9.77%。

6.無形資產評估值確定,無形資產評估值=245.95/(1+9.77%)+322.6/(1+9.77%)2+399.25/(1+9.77%)3+399.25/(1+9.77%)4+399.25/(1+9.77%)5+322.6/(1+9.77%)6+245.95/(1+9.77%)7=1631.6(萬元)

“差額法”應用的關鍵在于如何取得各變量相關的信息資料,以及如何確保這些信息資料的可靠性。

四、提高無形資產評估水平的思考

1.應進一步把握無形資產評估對象和范圍

由于無形資產一般不會單獨產生效益,它要與企業中其它資產共同協同才能夠產生收益。這樣,在評估無形資產時,往往要將各項資產協同作用產生的收益進行分離,界定屬于被評估無形資產直接產生的收益即超額收益。我國仍有部分合資企業在合資初期未將其商標權、專利權、商譽等無形資產進行評估。一些企業即使對無形資產作價計股往往也只限于商標、專利等易于評估的無形資產,而對那些評估難度較大的商譽、特許經營權等則忽略不計。有的企業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對無形資產評估值越來越高,對評估的對象、范圍越來越大。其次,無形資產的超額收益是個受內在和外在多種因素影響的概念。內在因素包括無形資產自身的性能、無形資產經濟壽命、無形資產壟斷程度及轉讓內容等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市場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和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相比較而言,內在因素是影響無形資產超額收益的關鍵,而外在因素對無形資產超額收益的實現也有重要影響。

2.加強無形資產評估業務培訓

無形資產評估業是依托科學技術和其他專業知識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新興行業,涉及到評估學、會計學、工程技術、市場營銷學、法學等多門科學,知識含量高,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綜合性及復雜性。因此不僅要求執業人員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而且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廣闊的知識視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等。這就要求執業人員一要認真學習、熟悉掌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做到依法評估;二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訓,需要認真學習研究無形資產評估的理論、方法和技巧等。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評估的技術和水平。

[參考文獻]

篇2

經濟壽命是指一項資產有效使用并創造收益的持續時間。經濟壽命的結束是指使用一項資產不再獲利,或使用另外一項資產可獲得更大收益。經濟壽命與使用壽命不同,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指一項資產從安裝使用到最終報廢的期間,而不管它是否能有效使用并創造收益。

二、無形資產壽命的特點

無形資產同有形固定資產相比,其壽命具有以下特點:

1.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與自然壽命距離較大。但同法定(合同)壽命聯系密切。決定無形資產價格的是經濟壽命,在經濟壽命期間無形資產不僅具有使用價值,而且能夠為它的控制主體帶來收益。但是無形資產使用中大量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即無形資產雖能實現較高生產率,但由于普遍采用等原因,并不能為持有者帶來額外的收益,這時我們稱無形資產被使用的時間為自然壽命。顯然,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間即自然壽命通常遠遠超過它的經濟壽命。這說明無形資產剩余經濟壽命的評估,主要應直接根據其能帶來額外收益的時間來評估。而不同于有形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

許多無形資產具有明顯的法律或合同壽命,比如,專利、版權、租賃權、供貨合同與銷售合同專營權等,由法律(合同)規定了其有效期或保護期。在某些情況下,法律壽命仍然存在,但由于技術更新,原有的專利技術即使繼續經營使用,也不能帶來額外收益,這時,它的經濟壽命即宣告結束。評估者要分析實際情況,以確定剩余經濟壽命與相應的法律(合同)壽命是否一致。但無論如何,法律(合同)壽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

2.無形資產損耗僅僅存在無形損耗。有許多知識性資產,特別是科學定理,其基本原理作為知識財富,永葆輝煌,并不存在實際“損耗”。所以,無形資產的無形損耗,完全是從相對意義上來說,僅僅是從知識運用的替代性、積累性、更新和發展的角度來說,僅僅是從它為持有者帶來收益的角度來說,而不是說知識不存在了。

無形資產往往有實物載體或實物憑據,作為實物會有有形損耗,這種損耗與評估無形資產的剩余經濟壽命無關。

3.無形資產的無形損耗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新的,更為先進、適用或效益更高的無形資產的出現,使原有無形資產貶值。第二種是因為傳播面積逐漸擴大,無形資產所帶來的市場或價格、成本方面的優勢逐漸消失,無形資產逐漸貶值,當全面普及時,它的交換價值優勢完全喪失。第一種無形損耗使新的無形資產替代舊的無形資產,這樣,被替代的無形資產同時喪失價值和使用價值,為無形資產的自然壽命和經濟壽命劃上了句號。第二種無形損耗并不是現實發生的,它還具有使用價值,并且在更為廣泛地使用,社會效益很大,它的價值也沒有喪失。但是,由于它不能為持有者帶來額外收益,不具有獨占性,從而也不能作為無形資產來評估,這也使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結束。

4.無形資產的壽命是時間的函數。由于無形資產的損耗僅僅是無形損耗,而無形損耗往往與被估無形資產的存在和實際使用無關。例如,知識性資產的貶值主要是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各種具有法定(合同)年限的權利本來就是一定時期的權利,即無形資產每閑置一年與高強度地利用一年,對它的剩余壽命的影響是等同的。這與有形固定資產的剩余壽命不同,有形資產的壽命受使用強度和保修狀態的影響很大。

三、無形資產經濟壽命的評估

(一)法定(合同)年限法無形資產的相當一部分是因受法律和合同的特定保護,才形成企業控制的資產,如專利的年限,因此法定保護年限,就是經濟壽命的上限。合同規定有效期的情形也是一樣。一般說,版權、專利權、專營權、進出口許可證、生產許可證、購銷合同、土地使用權、礦業權、租賃權益、優惠融資條件、稅收優惠等,均具有法定或合同規定的期限。這時關鍵的問題是分析法定(合同)期限內是否還具有剩余經濟壽命。對于版權、專利權來說,法律保護期限長,而技術和知識更新的速度較快,當剩余法律壽命還較長時,剩余經濟壽命較難預期,需采用其他方法來評估。而對于專營權、進出口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租賃權益等法定[合同)壽命長,而收益相對穩定,可以根據法定(合同)壽命的剩余年限,確定剩余經濟壽命年限。

〔二)更新周期法根據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評估其剩余經濟年限,對部分專利權、版權和專有技術來說,是比較適用的方法。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有兩大參照系:一是產品更新周期。在一些高技術和新興產業,科學技術進步往往很快轉化為產品的更新換代。例如,電子計算機每2-5年有一次技術換代。產品更新周期從根本上決定了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特別是針對產品的實用新型設計、產品設計等,必然隨著產品更新而更新。二是技術更新周期。新一代技術的出現替代現役的技術。

采用更新周期法,通常是根據同類無形資產的歷史經驗數據,運用統計模型來分析、而不是對無形資產一一進行更新周期的分析。

(三)剩余壽命預測法剩余壽命預測法直接評估無形資產的尚可使用的經濟年限。這種方法是根據產品的市場競爭狀況、可替代技術的進步和更新的趨勢作出的綜合性預測。十分重要的是要與有關技術專家和經驗豐富的市場營銷專家進行討論,特別是企業的技術秘訣,沒有其他辦法進行較客觀評估,依靠本企業的專家判斷能比較接近實際。但需對判斷中的片面性進行修正,才能得出綜合性結論。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無形資產的剩余經濟壽命本身就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知識型的無形資產的剩余經濟壽命更具有隨機性。所以,無論采用哪種方法來評估,實際上就是根據一定的概率來估算的,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樣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交易價格,使買賣雙方都遇到較大風險。因此,在實際無形資產的交易中,現在又興起“動態技術”的交易,即不僅是交易現有技術,而且交易今后開發的替代技術。更新技術也確定了交易條件。這樣,就不存在評估無形資產壽命周期問題,只要這種交易持續下去,它的“壽命”就可不斷延續下去。

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反映了這類資產從其開發、形成到廣泛應用乃至為另一種新資產所替代的全過程。這一過程同生物的生命歷程一樣。經歷著發生、發展、成熟和衰亡這四個階段。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周期,是該類無形資產在實 際應用中的有效時間。以技術為例,普通技術中的大多數,其更新換代的周期不超過10年。而電子計算機、家用電器的換代周期為2—5年。一般說來,無形資產使用價值失去之時,即為其壽命周期的終結之日。

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周期是一個多因素影響的復雜問題。一般說來,在現階段,需要一個專家系統來加以確定。

四、評估參數的匹配

收益現值法各個評估參數的選用是不能孤立地進行,必須遵循統一的原則。各個參數應保持財務內涵的統一和計算口徑的一致。收益額的種類和折現率的選用尤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匹配,不允許財務概念上的交叉和計算口徑的差異,否則將導致誤評。

評估操作中一般應先選定預期收益額的種類,然后按所選用的收益指標的財務概念和計算口徑選用與之相匹配的折現率。

1.當預期收益額為稅前凈現金流量和利潤總額時,折現率可選用國家和國家計委的現行社會折現率(當前為12%)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若系涉外業務,則應同時考慮相關國家的社會折現率。上述搭配,在財務概念和計算口徑上完全統一。這種搭配還有三個優點:一是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是政府部門的具有客觀性和權威性,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這種選用也有利于評估機構的自我保護;二是極易查得,因為是公開的;三是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都是相應范圍內大量數據的統計平均值,風險已經溶入,因此企業整體資產評估時無需另計風險報酬率。但在評估高新技術資產時,因其高風險,所以還應適當考慮風險報酬率。

2. 當預期收益額為凈利潤和凈現金流量,不能選用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可以無風險利率與風險報酬之和作為折現率。若以國庫券或個人長期儲蓄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則必須予以換算和調整。因國庫券和長期儲蓄存款均是期末一次還本付息,利不生利,即是屬單利而折現率的內涵則是‘復利“,因此利率必須換算。換算后的復利利率即可作為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情況下的無風險利率。如果是利潤總額指標,則換算后的復利利率還需要再向下作適當調整。這是因為利潤總額是稅前指標,含有所得稅金,而國庫券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稅。調整時可根據評估對象所在行業的所得稅在利潤總額中所占份額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3.選用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作為折現率時,應首先弄清其統計口徑和已選定的收益指標的計算口徑是否一致。當前中央各職能部門、各產業部門和各行業協會所的平均資產收益率一般是按下列公式進行統計計算: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各企業利潤總額/(∑ 各企業固定資產平均余額+ ∑各企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因此,當收益指標是利潤總額時,可直接選用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作為折現率。當收益指標是凈利潤時,應對公布的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向下作適當調整。調整的辦法也是根據行業交納所得稅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也可以用修正系數法,即公布的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乘以0.67一0.85(參考數據)。當收益指標為營運型凈現金流量時,可大體比照凈利潤情況下的辦法處理。

當折現率按綜合資金成本法進行計算時,需要注意其各種資金來源的成本與所選定的收益指標在計算口徑上應保持一致,單利、復利,息前、息后,稅前、稅后等,否則應予換算或調整。

在用收益現值法評估整體企業資產時,要根據產權交易的特征,從實際出發,決定其資產報酬率,投資機會成本,來確定適用本金化率。產權交易的目的不同,選擇適用本金化率也應不同,下面提供幾種不同的產權交易目的,選擇本金化率的標準,供評估時參考。

1. 同外資進行合資,合作經營,對企業資產評估目的是公平估價,所要求的適用本金化率,原則上是由國際資本市場平均收益率來決定。也可根據國際金融市場本金化率,并考慮我國投資風險報酬率來確定。

2.不同企業之間,或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的產權交易,應根據社會平均資產收益率;并考慮將被評估企業的風險因素,附加風險報酬率,作為本金化率來確定企業的收益現值。

3. 企業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評估企業收益現值的本金化率,要依據無風險國庫券利率,并考慮投資風險報酬率來確定。

篇3

【關鍵詞】無形資產,評估風險,風險防范

一、無形資產的定義

無形資產的概念源于美國經濟學家托爾斯·本德,包括無實物形態、具有超額獲利價值和能持續發揮作用這三點涵義。國內外對無形資產還沒有形成共識,目前對其的定義方法有比較法和列舉法。如無形資產是有形資產的對稱,是無物質實體的資產是從比較法的角度予以定義,而美國的哈特菲爾德于1927 年提出的無形資產的涵義是指專利權、版權、秘密制作法和配方、商譽、商標、專營權及其他類似的資產則開創了列舉法定義無形資產的先河。之后又有不同學者對其不斷的完善。本文所指的無形資產是廣義的無形資產。

二、無形資產風險的體現

由于其性質的特殊,無形資產評估風險可能會使評估結果與客觀價值存在偏差,從而誤導交易雙方而引發糾紛。無形資產評估風險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評估對象的不確定性。《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試行)》將專利權、專有技術、生產許可證等列舉為無形資產,但近年來出現的客戶價值、營銷網絡、企業綜合人力資源、企業管理水平、網址和域名權等新型資產等都具有被列舉的無形資產同樣的性質,卻沒有被收錄。法律沒有列舉而實際又存在的無形資產是否是評估的對象?對這些無形資產進行評估尚無可參考依據和公認的標準,各評估機構只能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評估,導致評估結果沒有可比性。另外,企業某項無形資產價值的實現可能是由于另外幾項無形資產的綜合效應,這便造成了無形資產的交叉重復評估。例如海爾商標是對海爾商品的質量、性能、服務等因素的標識,綜合反映出海爾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融合了海爾企業的商標權、專利權、專有技術、營銷網絡、客戶價值、管理水平等多項無形資產,這便給海爾商標的評估帶來了困難,容易造成重復評估。

(二)評估方法的選擇受限。無形資產評估主要用于對外投資和轉讓,其轉讓的是收益能力,其使用權和所有權具有可分離性。因此無形資產的交易價格主要取決于它所創造的超額收益。從評估對象和市場條件看,無形資產的投入產出具有弱對應性,賬面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和虛擬性,加之研制與開發耗費的非標準性,這些特征都限制了成本法和市場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應用,而使收益法成為評估無形資產的首選方法。在收益法評估無形資產中,必須確定收益額、收益期限和折現率這三個基本指標。但無形資產的收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如企業狀況、行業競爭、外界市場環境等,企業收益額預測不確定性非常大。同時,無形資產的收益期限除了法制的保護期限和合同約定外,還受到科技發展的沖突,無法準確預測和確定。最后,無形資產的折現率由于受到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和評估機構的主觀判斷的影響,難以合理確定折現率。

(三)評估主體的執業風險

執業風險主要指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在執業中業務素質未達專業要求或違反職業道德而導致評估結果失實,使評估報告使用者權益受到影響,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因此承擔訴訟或仲裁及賠償責任等風險。知識、技術型無形資產,專業性強且種類繁多,在公開市場上難以找到參考物,需咨詢相關的專家;某些無形資產如非專利技術和商業秘密對外是保密的,信息資料和技術經濟參數的收集較困難,加之評估中很多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不僅增加了無形資產評估的困難,并且對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發育沒有完全成熟,資產評估行業不規范,由委托方提供數據和資料,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存在一定的質疑。

(四)評估結果的使用風險

評估結果使用風險一般是在評估工作結束后,外界各種相關因素出現并發生變化而引起的。無形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測主觀性較大,市場因素變動多,但其實際價值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因此,無形資產評估需要在嚴格的技術性能鑒別基礎上,在較多評估假設條件下,借助于數學模型進行測算得出模擬價值。并以評估基準日為時間參照,按照無形資產實際狀況對其進行的評定估算。由于無形資產評估的時效性和現實性特點,評估報告書通常約定有效期為一年。但是,評估報告書的使用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不按約定,策略性使用評估結果,或因使用人本身素質問題,不清楚此方面相關規定,從而引起評估結果使用風險。

三、無形資產風險的防范

(一)規范無形資產評估環境,完善無形資產評估法律法規。我國無形資產評估風險與當前經濟中法律、法規的相對滯后密不可分。加強無形資產評估的理論研究,探索無形資產評估操作實務,完善的無形資產評估專業標準,使無形資產評估有法可依。其次,建立統一的資產評估信息服務網絡體系,成立專門機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與咨詢,向評估機構提供可參考的市場平均風險報酬率、行業風險報酬率等信息,降低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從而規范資產評估行為。最后,強化行業協會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自律管理,保證資產評估市場行為和業務操作的規范化,使其真正成為履行獨立、客觀、公正原則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社會中介行業。

(二)評估機構加強自身建設,增強風險意識。評估機構應當努力塑造企業形象,樹立以質量求發展,以信譽求生存的理念, 對于超出自身評估能力的資產業務,應不予接受。健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立評估損失理賠制度和評估風險保障機制,提高評估機構的風險承擔能力。建立以評估質量為核心的績效評估考核制度,促使員工積極提高評估的質量。加強職業道德觀的建設,做好評估人員的后續教育,做到職業技能和道德修養的雙提高。

參考文獻:

[1]宗義湘,張潤清,張洪杰.量化研究在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意義及應注意問題【J】.經濟論壇,2004,(19)

篇4

一、研究無形資產評估的重要作用

當前無形資產的交易越來越廣泛,促成無形資產交易成功的不僅僅是其技術水平和知名度,無形資產應用后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和公正的交易價格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之一。無形資產交易不像有形資產那樣有可以參考的市場價格,作為中介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可以依據無形資產的綜合因素評估出交易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公正價格,從而促進無形資產的公平交易。同時無形資產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因此引起的糾紛也日益增多,各種涉及無形資產的案件也隨之上升,而此時這個公正價格是針對無形資產所有者被侵權而遭受的損失額度的中重要參考依據。

會計準則規定了無形資產的計價入賬核算方法,無形資產評估所提供的數據在為交易、損失賠償提供數據依據的同時,也為含有無形資產投資入股企業和重估無形資產價值企業的計價核算提供了依據。無形資產是企業總資產的一部分,產權變更及股份制改造企業的資產評估必須包括無形資產評估。

二、無形資產評估的特點

首先,無形資產評估具有獨立性,獨立性是指無形資產評估的對象是單一的,不是成批的,無形資產評估是因不同的評估對象而異,這樣,才能正確地反映特定的評估對象的價值;

其次,無形資產評估還具有復雜性,是說其評估工作復雜,因為無形資產項目多、種類多,而且同類無形資產的可比性較低;而且預測無形資產的預期收益難,由于各種無形資產對象不同、功能不同,因而預期有效使用年限測定難度大,且收益預測甚為艱難復雜;

第三,無形資產評估還具有效益性,無形資產評估絕大多數要認真測算該項無形資產在未來有效時間內能夠獲取的經濟效益,并以此為主要依據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是因為其他形態的資產評估所少見的。所以,以效益為基礎來評估無形資產價值,是無形資產評估中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

最后,動態性也是無形資產評估的一大特點,動態性是指無形資產評估是從動態的角度去考察評估對象和評價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是因為:一方面,技術無形資產是處在發展過程中的,任何一項技術成果終會被另一種新的技術成果所替代;另一方面,有些無形資產自身也有發展變化的可能,比如商譽、商標,或因某種原因而更完善、更出名;也會因某種原因向相反的方向變化。同時,貨幣時間價值變化在無形資產評估中也顯得特別突出。因而,從動態的角度評估無形資產價值是無形資產評估的一個基本要求。

三、強化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的對策

1.建立無形資產保護的法律環境

法律環境是指立法、執法和公民守法意識的狀況。此三者盡管有前有后,但缺一不可。當然,目前我國已在逐步完善這方面的法律,盡管《商標法》等知識產權法律的建立充實了無形資產保護的內容,但并非全部。無形資產還需要有更合適于整體保護的法律條文出臺,并應培育和建立一批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作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總之,無形資產法律環境的改善涉及產權管理,國內外法律規定,公民的法律意識等諸多方面,是需要長期建設的系統工程。

2.組織建立規范化、專業化的評估機構

無形資產的評估及管理,應考慮無形資產的特性和經濟管理的客觀要求。評估機構應由懂技術、經濟、財會、貿易、管理及無形資產法律等方面知識的人員組成。可組建專業性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也可成為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會計或審計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的一個分支。為突出無形資產評估的特色,強化全民的無形資產評估意識,對無形資產評估的組織管理及其監督宜歸口專職機構負責,實現統一管理。

3.準確地界定無形資產投資者、無形資產創造者之者的關系

無形資產大多數是智力勞動成果,每一項無形資產的創造都凝聚著一次次的探索、風險才能取得最終成功。所以對無形資產的保護也隱含著對無形資產創造者權益的保護,從而促使更多的無形資產得以產出。因此在對無形資產評估師在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的區分條款上作一些補充規定:其一是承認介于兩者之間的共有發明區域,對此區域內的共有發明,應注意利益的分配,決不可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其二是允許單位和個人間以合同的方式來確定雙方的關系,以無形資產投入者投入的多少來界定與無形資產創造者的分成比例。

4.提高無形資產評估質量,堅持遵循以使用價值為計價基礎的原則

篇5

[關鍵詞] 國有股權 資產評估 完善對策

資產評估是對國有資產某一時點價值的評估。由于國有股權是一種無形資產,因此,對國有股權的評估顯得比較復雜,而我國對于無形資產的評估恰恰顯得比較薄弱。

一、國有股權資產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1.對于國有股權的評估的認識不夠到位。有時候甚至存在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后補辦資產評估手續的情況,使得國有股權的資產評估流于形式,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

2.對國有股權評估的內容不完整、不科學。由于無形資產的評估較為困難,在評估過程中會出現漏估、定價不準和虛假評估的現象,而使國有股權轉讓的實際價格遠遠低于現實的價值。無形資產從形象上看它不具有實物性,一般都依附于有形財產,當被依附的有形資產發生變化時,對應的無形資產才會發生變化。從價值上看,它具有不完全確定性,企業無形資產實際價值隨時間的變化幅度要大于有形資產的變化幅度。而且無形資產的流失具有很大隱蔽性,客觀上無形資產流失了,在財務報表上卻不能發現有什么對應的數字變化,也不會在管理場所發現少了什么實物。

3.資產評估機構不獨立,公正性較差。我國無形資產評估組織雖然近年來得到較大發展,但管理相對滯后,還很不完善,行政干預行為時有發生。無形資產評估市場大,利潤高,誘惑力強,一些行政部門紛紛出動,極力把無形資產評估管理的權限控制在自已手中,于是各自為政,令出多門,加劇了評估市場的混亂。由于缺乏統一的法律及權威的管理部門,評估市場的混亂給評估機構可乘之機。這些機構有的是社會中介組織,但也有的是依托其行政主管機關,,或是上級主管衍生新的所謂“中介組織”。他們壟斷某一行業的評估市場,使其他機構失去競爭機會,違背評估的市場規律,所作結論難以客觀公正,從而失去其權威性。同樣的國有股權,在不同的評估機構評估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這些無形資產評估機制的不完善,給國有股權轉讓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4.評估標準不統一,方法不科學,誤差大。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對無形資產評估制定有統一的標準,在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國有無形資產評估法》,更沒有無形資產評估的實施細則。無形資產評估缺乏量化標準,很難精確提供客觀數據,無形資產評估結果往往誤差很大,超過國際認可的20%的可接受界限,人們對評估的公正性、客觀性心存疑慮。

5.評估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資產評估工作涉及到會計學、工程技術、市場學、法學等多門科學,知識含量高,要求執業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而對于無形資產評估人員素質要求則更高。我國目前不少執業人員是從行政機關分流的離退休人員及聘用人員,未經嚴格的業務培訓和資格審查,結果導致評估中操作不規范,鑒定不科學,數據不準確,評估質量不高。

二、國有股權資產評估諸問題產生的原因

同國有股權轉讓審批程序問題所產生的原因一樣,評估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既有法律層面上的原因,也同樣有實踐上的原因。

1.立法層面上的原因。立法上的不完善,總是造成國有股權轉讓程序中存在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在資產評估方面,雖然我國有針對國有資產評估的法律,但是卻缺少專門針對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對于國有股權如何進行評估,只能找到一些原則性的法律,而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以至于國有股權在評估過程中出現不準確的現象。例如,《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三條僅僅是規定“轉讓方應當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 從法律規定看,這句話的彈性太大,不符合法律嚴謹性的要求,從實際操作看,也容易給有些企業有機可乘,與某些資產評估結成聯盟,侵吞國有資產。

2.實踐層面上的原因。首先是在資產評估過程中,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對無形資產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手段缺乏。認為對國有資產的保值主要是針對企業的有形資產,而對于股權等無形資產,則不加重視,這導致了在評估過程中實際執行管理職能的機構往往是混亂的,相互扯皮的事情也屢見不鮮,在這種沒有明確的管理和負責機構的狀況下,股權轉讓過程中的無形資產的流失顯然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無形資產評估的結論是否公正、客觀、實事求是,不能僅僅由評估機構單方面做出決定,必須有一定的權威機構予以復核、認定。沒有監督機制,無形資產的評估結論是很可能失真和失范的。無形資產評估的監督機制就是要求有多方面的監督,包括政府部門的監督、技術部門的監督、財政部門的監督和社會的監督等。最后,評估機構自身的原因。主要體現為缺乏專職的權威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缺乏專門的、獨立的工作機構和專業工作人員。同時評估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也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很難適應無形資產評估的復雜情況。

三、完善的對策

我國從改革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面臨的國外競爭日益激烈,無形資產已受到了越來越多理論界與實業界的關注,無形資產評估工作也就顯得越發重要。 因此,建立完善的無形資產評估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1.加快無形資產評估細則的制定。國家對無形資產評估的許多具體項目沒有具體細則,對無形資產評估體系中的具體問題未能也不可能做出明確規定。因而給無形資產的評估帶來了操作上的困難,往往容易引起評估結論偏離規范的現象。目前我國只出臺了《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這只是無形資產評估的一般準則,具體的分類和分項的無形資產評估細則還沒有出臺,在評估實踐的具體操作過程中缺乏規范、明確的約束和指導,所以,我國應該抓緊制定無形資產評估細則,特別是有關商譽和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評估細則。

2.形成專業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鑒于國內還沒有形成專業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在具體的評估過程中,多是調整賬面價值不科學的做法。應該建立專業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采用國際通用的方法和評價體系,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科學的評估,反映其公允的價值。具體的措施可以在綜合的評估機構下設專職的無形資產評估部門,或者設立只進行無形資產評估的獨立機構,在進行整體企業評估時采取多家評估事務所聯合評估的方式。

3.提高評估人員素質。無形資產評估業是依托科學技術和其他專業知識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新興行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綜合性、創造性及復雜性。因此不僅要求執業人員要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而且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廣闊的知識視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等。 然而,我國目前無形資產評估從業人員從總體上來說,素質與實際需要還不相符,有待進一步提高,這就要求執業人員一是要認真學習,熟悉,掌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做到依法評估; 二是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評估的技術和水平;三是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使執業人員能夠提高自我約束力,不出現越軌、失職行為。

4.采用有效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目前我國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有收益法,市場法和成本法。在評估實踐中主要使用的是收益法,使用收益法主要是確定科學精確的收益期限、收益年限和折現率。由于我國關于收益預測技術的不完善以及無形資產交易的可比較案例較少的緣故,所以評估人員在評估實踐中往往無所適從。目前,國際上對于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的研究較多,如在評估商譽和商標價值采取倍率法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這種方法是英國老牌商標評估機構經多年實踐探索得出的,對于我國的商標評估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和我國經濟對外交流的增多,我國的無形資產評估也有必要符合國際慣例,評估方法應該采用國際通用方法。

5.加強無形資產評估活動的監督和約束。解決國有企業在改制過程中無形資產出現評估缺失和不規范的問題,保證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和評估結論的可靠性,必須有一定的監督機制,只有加強對評估工作的監督,才能有效地鞭策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依法依德進行無形資產的評估,防止評估結論的失真和失范。目前我國主要由財政部對評估機構所做出的評估結果在必要的時候進行一定的審核,沒有建立普遍性的監督機制。故此,對重大項目的評估最好選擇兩個不同的評估機構進行背靠背地評估,比較他們的評估結果,從而得出可靠的評估結論,防止單一評估機構的主觀偏差對評估結果造成影響。

參考文獻:

[1]錢衛清:《國有企業改制法律方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頁

[2]徐開墅 湯奧博:《論無形資產評估管理的法制化》.《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3]參 見:《企業國有股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13條

[4]吳天寶等著:《國有企業改革比較法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頁

[5]王景生:《國企改制中企業無形資產的評估原則》.載《經濟論壇》,2005年第7期

篇6

一、無形資產評估傳統方法評析

在無形資產評估過程中,評估方法的選擇和運用處于核心地位。目前無形資產評估的主要方法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下面對這三種方法進行評析并對應用中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成本法。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歷史成本(即最開始購置或創造無形資產時所支付的完全成本)或簡單重置成本(即以重新購進或創造無形資產時所需的支出費用)作為推算無形資產價值的主要依據。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評估無形資產時,按被估資產的現時完全重置成本(重置價)減去應扣減損耗及貶值,或乘以成新率來確定被估無形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公式為:無形資產評估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成新率。在實際運用中,重置成本是根據歷史成本調整得到的。歷史成本體現了資產的原始形成過程,具有易獲得性和可驗證性,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容易被人們所接受。成本法的適用場合是以攤銷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評估,但相對于有形資產來說,無形資產有其特殊性,所以成本法的使用也有局限性。一是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弱對應性及虛擬性等特點,因此根據歷史成本調整得到的重置成本來評估無形資產現值是不合理的。二是無形資產的成新率很難確定。三是大多數無形資產常常存在著開發成本高而應用前景差或開發成本低而應用前景好的現象。對這樣的無形資產用成本法進行價值評估是不合適的。

(二)收益法。收益法是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資產未來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采用適當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被評估無形資產評估值。不論是收益現值法還是成本收益加法,其出發點均是將所預計的無形資產的未來收益、收益期限和收益率作為資產評估的主要依據。優點主要表現在:第一,運用此法時基本上不用考慮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克服了無形資產歷史成本的不完整性缺陷。第二,從理論上講,收益法以資產的預期獲利能力為基本依據決定資產現行公平市場價值,評估結果能夠比較真實、準確地反映出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有較強的說服力。第三,它克服了無形資產成本的弱對應性和虛擬性特點給成本法使用帶來的不便,對于成本和收益相關性差的無形資產也能評估。第四,采用這種方法會使評估者站在買者(或受讓方)的角度來確定各項指標,評估結果往往對無形資產的接受方比較有利。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時也存在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的問題。因為在收益法運用中評估者需要對收益額、折現率和收益年限等指標做出預測,預測帶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隨意性。評估者對這些參數預測的主觀態度都將會直接影響評估結果。

(三)市價法。市價法是指在市場上選擇若干具有可比性的相同或相似的無形資產作為參照物,并根據它們的交易條件,市場交易價格和價值影響因素的差異,以及使用權轉讓次數,綜合分析調整,來確定無形資產評估值的方法。市價法在使用時應注意其前提條件:(1)存在一個充分發育、活躍的市場;(2)參照物及其與被估無形資產相比較的指標、技術參數等資料是可搜集到的。從這個角度看,運用市場法進行資產評估是一種很直接的方法,得出的結果也很有說服力。但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不存在充分發育而且很活躍的市場。再者,由于無形資產壟斷性強、透明度不高,使取得相關信息資料十分困難,在市場上難以找到相同或近似的評估參照物,有時甚至是不可操作的,現行市價法的局限性就顯得更為突出。這些因素限制了市場法在我國無形資產評估中的運用。

二、無形資產評估的新方法

傳統的方法在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時存在的一定的缺陷,在此介紹幾種新的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復合成本法、生存曲線法、成本收益雙折現法、成本收益現值法。

(一)復合成本法在評估無形資產中的應用。所謂復合成本法,就是在評估一項無形資產時,不僅考慮其歷史成本或重置成本,還要考慮其稀缺性及其效用的大小。用公式表示為:

無形資產重置成本=(效用函數/稀缺系數)×100%

通過上面的公式,可知無形資產的價值是勞動量、效用性和稀缺度3個因素共同決定的。

(1)勞動量。無形資產具有存在唯一性,理論上講應當取最先研制成功的具有相同功效的一批無形資產中包含的最小勞動量。未獲得成功的無形資產所耗費的勞動量則不能計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在研發成功的無形資產中,也只有包含最小勞動量的無形資產交易才最容易成功,價值得到認可。不過最小勞動量在確定時有一定的難度,在實務中應當盡評估師所能,多收集資料,篩選對比后選出最小勞動量使用。也可以用歷史成本或傳統成本法求得的重置成本替代之,因為勞動量在無形資產價值中的影響并不顯著。

(2)效用及效用系數。無形資產的效用可以劃分為生產資料效用和生活資料效用。生產資料效用的測量標準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推動社會生產力進步。效用對勞動量起著約定作用。效用系數通常用0,0.1,0.2,……1,1.1,1.2……表示。系數越大表明效用越大。無形資產效用系數的確定可參考專家和專有技術人員的建議按其作用的大小確定,專家如果認為使用一項無形資產可提高產量100倍,則可將效用系數定為100。

(3)稀缺度及稀缺系數。稀缺度指的是無形資產的稀缺狀況以及市場上無形資產的供求關系,通常用稀缺系數表示。在理論上稀缺系數存在0的值,但是當其為0時實際意義及不大,所以我們將稀缺系數定在0.01至1的范圍之內。而1則代表著供求平衡時的稀缺系數。系數越小表明越稀缺,反之亦然。

可以看出,復合成本法的優點是可以很好地解釋無形資產價格和成本背離的現象,在評估實務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而且,與傳統成本法不同的是,它考慮了無形資產的未來收益情況,因此是比較科學合理的。

(二)生存曲線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應用。生存曲線法主要用來預測無形資產的剩余壽命。無形資產經濟壽命又叫有效期限,是指無形資產發揮作用,并具有超額獲利能力的時間。所有系統,都會隨使用年限而退化并最終失效。而失效的時間往往是一個隨機變量。生存模型就是以無形資產的生存和死亡狀態(生命狀態)為研究對象的,視無形資產的生存和死亡為隨機變量,用一個恰當的概率分布函數(生存分布)去描述,對生存分布函數進行統計處理從而預計無形資產的剩余壽命。

采用生存曲線法預計無形資產的受益期限一般需要經過以下六個主要步驟:第一,收集生存數據。我們可以選定一個樣本進行觀測,所有觀測點由存活的初始狀態轉變為死亡狀態后試驗終止。另外,我們還可以觀測市場上同類無形資產的生存、死亡情況來收集生存數據。第二,數據的初步分析,繪制數據圖以獲取模型選擇的一些信息。第三,模型選擇,即選擇一個恰當的模型去擬合生存數據。第四,參數估計。第五,模型檢驗。第六,求出無形資產的期望剩余壽命。

(三)成本收益雙折現法。成本收益雙折現法,即歷史成本雙折現及超額收益現值法,是指在無形資產評估時,按被評估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折現值,加上其使用過程中的價值積累和超額預期收益現值,減去應扣損耗或貶值,來確定被評估無形資產價格的一種方法。該評估方法適用于一切易于獲取歷史數據的無形資產的評估,重置成本可以獲得的無形資產的評估。對于不可辨認的無形資產“商譽”的評估,該評估方法也是適合的。當涉及到無形資產的使用權的轉讓和許可權時,該評估方法是不適宜的,因為其評估的結果不易為交易雙方所接受。

成本收益雙折現法的計算公式為:

無形資產評估值=歷史成本折現值+使用過程中的價值積累+超額預期收益現值-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1)歷史成本折現值,即無形資產的歷史折現至評估日的值。當評估該項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數據資料易于獲取時,可根據該項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按照一定的復利率折現為評估日的數據;如果評估日該項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數據資料不易或不能獲得時,可用其完全重置成本代替之。(2)使用過程中價值積累,即無形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投入積累。(3)實體性貶值,也稱有形磨損貶值,它是指資產在使用或閑置中因磨損、變形、老化等造成實體性陳舊而引起的貶值。(4)功能性貶值,也稱無形磨損貶值,它是由于技術進步出現性能優越的新的無形資產,使原有的無形資產部分或全部失去使用價值而造成的貶值。(5)經濟性貶值,指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與同性質資產相比活力能力下降而造成的損失。市場需求的減少、原材料供應的變化、成本的上升、通貨膨脹、利率的上升等因素都可能使原有無形資產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而貶值。(6)預期超額收益現值。如果至評估日,無形資產才開始出現,則公式中除第一項和最后一項外其余各項均為零.這時該評估方法與現行的三種評估方法中的收益現值法等價。

(四)成本收益現值法。成本收益現值法,就是考查評估基準日以前評估對象所費成本,并通過一定的物價指數將此成本調整為評估基準日時的價值(現值)作為評估對象評估價值的一部分;評估價值的另一部分是在預測未來一定時期內企業各年銷售收入的基礎上確定合適的提成率,其提成額除稅后作為評估對象帶來各年收益,再通過折現求和計算所得的結果,以上兩部分之和即為該評估對象的評估值。由上述可見,該方法同時考慮重置成本標準和收益現值兩種標準,它比單一的重置成本或收益現值標準全面,該方法適用于商標所有權價值的評估。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V評估值;C評估對象成本現值;α企業各年的銷售額;β所得稅率;r折現率;m評估對象經濟壽命期分界段。

篇7

雖然無形資產的作用日益為人們接受,但無形資產的管理、計量、評估遠遠落后于人們對無形資產重要作用的認識。特別是對無形資產評估指標體系的認識,已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由于無形資產的特殊性,特別是在確認和計量上的難度性,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及其會計處理應當持有必要的謹慎和穩健的態度,其核心問題在于如何才能合理評估無形資產這一特殊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反映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應當說無形資產評估與無形資產會計處理是兩個緊密相聯的問題,對無形資產進行合理評估是進行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改制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傳統經濟中發展而來的會計體系從穩健的角度出發,不傾向于將計量難度較大的無形資產反映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一般只將外購獲得的無形資產予以確認,并按其經濟壽命或一定期限進行攤銷,而對于企業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則將其開發費用在各期作為費用處理,即使該企業所創造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其結果導致企業大量寶貴的無形資產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企業財務報告中的凈資產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企業財務信息的相關性和真實性受到嚴重質疑。以美國為例:由于美國企業間購并現象較為普遍,尤以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受到的抨擊最大。有關美國經濟界人士指出,在許多企業購并行為中購并方看重的是被購并企業所擁有的,但并沒有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的無形資產,而并不是看重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有形資產,并以“在21世紀中采用20世紀30年代的財務報告模式”的評估,批判傳統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的忽視。國外經濟界、學者對會計制度中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質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固定資產資本化處理,無形資產的費用化處理;(2)無形資產的攤銷;(3)無形資產的確認。

二、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及評估的影響因素

無形資產是企業的重要經濟資源,是知識產權與工業產權相統一的結晶,是維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增值效能。據有關統計資料,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無形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達35%,高科技企業則達60%-70%。它不僅能使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經濟效益,而且其自身價值也有巨大的增值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生存發展,最終將體現于無形資產的競爭。無形資產對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及其確認。新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準:(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并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于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新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第十一條規定:“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無形資產評估包括商標、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譽、營銷網絡、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特許經營權、土地使用權、資源性資產、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無形資產價值及品牌評估等。

2.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價值的法律依據。從元形資產本身看,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版權、計算機軟件等涉及的法律有《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這些法律對于保護相應的無形資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利于企業維護其合法權益。如商標權評估后,在商標的侵權訴訟和行政保護中,可依據《商標法》對假冒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進行量化并認定賠償額,不僅有利于為商標權人打假維權提供索賠依據,而且有利于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提高其知名度。但從與國際接軌的角度看,我國有關無形資產的法律、法規尚不能完全適應WTO的要求。wTO規定的無形資產除上面提到的還包括版權與鄰接權、地理標志權、工業品外觀設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未披露過的信息專有權(商業秘密)。而在我國的《憲法》中沒有關于知識產權的內容,其涉及評估的一些法律規定也只是包含在《公司法》、《證券法》、《擔保法》等法律當中。雖然《公司法》、《證券法》、《擔保法》等法律在無形資產評估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合資、聯營、兼并、拍賣、轉讓、無形資產抵押貸款等經濟活動,有利于企業認識自己品牌的價值,有利于被消費者所認可,但對其他類無形資產尚未制定特別法律或行政法規,嚴重滯后于當今實踐。

3.2001年9月1日起施行的《無形資產評估準則》作為資產評估行業規范,在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應該遵循此項基本準則。《無形資產評估準則》是中注協擬定,財政部印發的規章制度性文件,其依據是國務院行政法規9l號令和《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無形資產評估至今尚未立法。使得評估的法律依據不足,這也決定了《無形資產評估準則》只能側重技術層面,忽視了評估、披露、使用是資產評估三個環節的重要特征,且三者缺一不可。它難以適應目前我國多種經濟體制并存的客觀需要。體現到現實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在涉及無形資產評估業務時,《無形資產評估準則》沒提及如何使用,而這個問題在做具體評估項目時是無法回避的。因為資產評估的最終目的是使用,不能只強調和規范評估師的行為,更要考慮使用者的接受情況,在《無形資產評估準則》中,強調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中明確說明有關使用的評估方法及其理由。對于使用的評估方法及其理由,在無形資產評估條款中很空泛,因沒有具體考核指標,缺乏可操作性。4.評估方法對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價值的影響。無形資產主要有三種評估方法: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和收益現值法。評估方法對無形資產價值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首先是評估方法選擇不當造成的影響——沒有明確評估的目的,評估目的錯位;或是由于最佳的評估方法中的一些評估參數難以確定,而只好改用別的評估方法。其次是評估方法本身存在的風險。(1)成本法也稱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在現實條件下,按功能重置資產,并使資產處于在用狀態所耗費的成本。重置成本評估法就是按重置成本價格對無形資產進行估價,即按照評估無形資產全新狀態的重置成本減去該項資產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無形資產價值的方法。由于無形資產具有賬面成本不完整、投資成本的弱對應性和人賬成本虛擬性的價值特點,在采用重置成本法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時,會遇到成本資料缺乏完整性和原始成本無據可查而帶來的不確定性問題,故在使用重置成本法確定無形資產的評估值時,會存在數據資料不準確和不精確的風險,難以確保評估結果的真實準確。(2)市價法也稱現行市價法,現行市價評估法是通過市場調查,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評估對象相同或類似的資產作為比較對象,針對各項價值影響因素,分析比較對象的成交價格和交易條件,將被評估資產與比較對象逐個進行對比調整,估算資產價值的方法。由于無形資產的不可比性,使其沒有可比的市場價值。每個企業無形資產由于其在同業中的壟斷地位和優越程度不同,為企業帶來的超額盈利水平各異,對于相同種類的無形資產,其價值是不同的。因此當無形資產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難以找到可比的市價。另外,我國企業從80年代中期才開始逐漸重視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交易時間短、數量少,可使用的無形資產交易的歷史資料有限,采用市價法對這些行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必須面對數據選用的風險。(3)收益法也稱收益現值法,收益現值是指企業在未來特定時期內的預期收益折現的總金額。收益法是把被評估無形資產剩余壽命期間內的預期未來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成現值,來確定被評估無形資產價格的方法。運用收益法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的風險主要體現在評估參數收益額、收益期和折現率等因素的確定上。收益額選取的風險是:無形資產的具體類型不同,其使用價值表現不同,帶來的超額收益也不同。收益期選取的風險是:無形資產收益期的確定一般有年限法和更新周期法兩種形式。年限法指在形成企業控制的無形資產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受到法律和合同的特定保護,如商標、專利權等年限,也稱法定(合同)年限,而法定(合同)期限內是否還具有剩余經濟壽命是評估時應考慮的重要問題。更新周期法是指產品更新周期和技術更新周期。在一些高技術和新興產業,科學技術進步往往很快轉化為產品的更新換代。折現率選取的風險是:根據折現率的概念可確定折現率的計算方法即以無風險報酬率加上風險報酬率作為折現率。無風險報酬率的確定一般為政府債券的利率,風險報酬率的確定常用的方法主要為累加法。

三、完善無形資產評估指標的重要性及措施

1.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企業改制中無形資產價值的公正性、合理性為方方面面所關注。首先應明確的是資產評估價值的合理范圍其內涵應是資產評估價值與實際成交價格的合理差異范圍,也可理解為資產評估結果在具體數字上的可應用范圍,可確定評估價值與賬面價值或與實際成交價格的差異的合理范圍。可減少乃至消除國有無形資產低于正常價格出售和大量流失的現象,避免企業主管部門與原企業經營者或個別人一對一的暗箱操作,提高企業改制工作的透明度。

篇8

【關鍵詞】無形資產評估;失真;方法

無形資產這一術語,在不同的學科,不同應用環境中,有不同的定義。《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對無形資產的表述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國際評估準則》中的定義是以其經濟特性而顯示其存在的一種資產,無形資產無具體的物理形態,但為其擁有者獲取了權益和特權,而且通常為其擁有者帶來收益。

一、無形資產評估的必要性

(一)定期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維護企業資產的完整

一個企業到底有哪些無形資產,其價值量如何,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并不清楚,形成了資產管理的盲點。只有充分揭示這部分資產的真實價值,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進而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使之規范化,保證企業資產完整性。

(二)資本運營需要,以無形資產為先導,實現低成本擴張

企業在市場經濟中作為投資主體的地位已經明確,但要保證投資行為的合理性,必須對企業資產的現時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評估。企業改制、合資、合作、聯營、兼并、重組、上市等各種經濟活動中以技術、商標權等無形資產作為投資已很普遍。

(三)為經營者提供管理、決策依據

評估的過程是資產清查的過程,重點在于發現企業在資產管理、經營過程、資本結構、企業效率和盈利能力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解決或為企業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經營者對無形資產投資做出明智的決策,合理分配資源,減少投資的浪費。

(四)無形資產評估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貿易呈現飛速發展趨勢。其中以技術貿易為代表的無形資產貿易增長尤為突出,其年平均增長速度已大大超過了有形商品貿易的增長速度,因此對于技術類商品價值進行合理評估是很有必要的。

二、無形資產評估失真的原因

(一)評估范圍和對象界定模糊,造成無形資產虛評

確定無形資產評估標的物是無形資產評估的出發點,但無形資產無實體性的特點使其評估范圍和對象的確定成為無形資產評估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評估過程中,被評估企業和評估師往往對無形資產認識不足、漏評無形資產從而造成資產的流失。對無形資產認識不足的另一種表現是:只注重外在形式不關注實質內容,造成無形資產的虛評。

(二)評估標準不統一,方法不科學,計算誤差大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對無形資產評估制度有統一的標準,而我國至今沒有統一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無形資產評估缺乏量化標準,使得對同一無形資產不同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往往大相徑庭。我國的無形資產評估標準、方法仍處于摸索之中,各行業根據自身需要各自制定相關的具體評估標準,這就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各評估單位過分依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業標準、數據和方法;阻止其他行業的評估機構進入本行業市場,評估工作的透明程度比較低。

(三)評估委托方提供的資料不準確、不齊全,評估方法的選取受限

由于外部數據參考價值不大,又缺乏行業統計數據,評估中所需的資料大多來自委托方提供的數據。企業在長期實務工作中對無形資產不夠重視,導致往往在委托方要求進行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時所提供的無形資產相關數據不準確。我國目前對無形資產評估多采用成本法,但由于無形資產成本與收益的弱對應性,成本的增加并不意味著無形資產價值的增加,這些做法都使得成本法不一定能真實反映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

(四)評估人員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缺乏專門評估機構

無形資產評估是一項全面、系統、復雜的工作。這就要求執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但我國無形資產評估行業從業人員多是從行政機關分流的離退人員,缺乏嚴格的專業培訓和資格認證,容易導致評估中的操作不規范,鑒定不科學從而影響評估質量。

三、解決無形資產評估失真的方法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四點意見來解決這些問題:

(一)明確無形資產評估的目的和對象,拓寬無形資產的外延

要確定無形資產評估對象首先要明確評估目的,因為有些無形資產只有在特定評估目的下才能成立。例如合并商譽在不涉及合并時就不能作為評估對象,在明確評估目的之后與評估目的有關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的都應作為評估對象。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在確定評估范圍時,應擴大無形資產的外延。拓展后的大致包括市場資產如企業品牌、營銷渠道和特許經營權等。

(二)制定完善的無形資產評估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現行的相關評估標準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應盡快出臺與世界接軌、又滿足我國具體國情的相關法律法規,從法人、非法人組織和個人的角度確定無形資產的權屬。同時對相關人員的資格取得、執業范圍、權利、義務、行業管理等方面做出規范。

(三)建立網絡評估數據庫,便于資料的收集

資料的缺乏成為制約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公允性的關鍵因素。這一現象要求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完整公允的無形資產評估數據庫。該網絡數據庫的建立,對于無形資產評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必然能消除以往評估工作中的很多弊端,促使無形資產評估工作高效化、規范化、現代化和科學化。

(四)提高評估人員的專業素質,建立專職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

提高評估人員的專業性以勝任無形資產的評估,提高評估結果的可信度。可考慮將注冊資產評估師的執業資格具體細分為機器設備評估師、無形資產評估師和企業價值評估師等。同時應加強評估人員職業道德教育,讓廣大從業人員在外界干擾下仍能以崇高的職業道德來要求自己,做出真實的評估報告。

【參考文獻】

[1]劉毅.淺議我國無形資產的評估失真原因及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1(9).

篇9

關鍵詞:無形資產;資產評估;攤銷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無形資產評估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收錄日期:2013年5月31日

引言

隨著社會及信息的發展,無形資產在整個社會資產中所占的比重逐漸上升,知識、技術等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的無形資產評估起步還較晚,交易市場還存在著一些不規范的現象,導致無形資產的評估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對無形資產評估事業的發展造成了障礙。

一、無形資產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無形資產的評估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為此,我們必須做好無形資產評估工作,但是由于資產評估工作的起步較晚,在評估過程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下面就無形資產在評估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對無形資產的定義界定不夠清晰。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無形資產的重要性,也就對無形資產產生了比以往更為重要的關注。但是,不同的領域,不同的目的、出發點等又賦予了無形資產不同的概念定義,時至今日,對無形資產的定義仍然沒有一個清晰的結論。我國的評估準則和國際上的評估準則對無形資產不具有實物形態,能夠給擁有者帶來經濟利益這兩個特征加以強調;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站在謹慎性的角度,對無形資產應為特定主體所控制,長期發揮其效用加以強調,這也就將國際評估準則中明確的關系類無形資產排除在外,例如與顧客的關系等因為是在短期存在的且難以對其控制等原因,排除在無形資產范圍之外。關于無形資產的定義至今還沒有統一,這也就導致了不同行業人士對其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給無形資產評估報告的使用者也帶來了理解上的困難和偏差。

(二)對無形資產的外延界定不夠清晰。對無形資產的外延界定不清晰,也就給無形資產對象的確定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無形資產的外延,是指具體資產的名稱和范圍,這是由無形資產的本質及內涵決定的。上文已經介紹,對于無形資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也就決定了對于無形資產的外延邊界和分類也沒有形成統一。

會計界對于無形資產的定義是最為嚴格的,其外延和范疇的范圍也是最小的;而法律界對于無形資產的定義就比較寬泛,外延相應也就最廣;評估界居于會計界和法律界之間。這樣,就導致了在評估上認為是無形資產而在會計上可能不認為是無形資產,不對其進行確認和記賬;在法律上認為是無形資產,而在評估學上卻不屬于無形資產的范疇,評估機構無法對其進行經濟價值的評估。

(三)無形資產的評估理論、法律法規不夠成熟。無形資產的評估理論還較為薄弱,無法對無形資產的評估提供可靠的支持,限制了無形資產評估的發展。無形資產的法律法規建設方面也還缺少完善的法律體系,多個部門同時管理的結果是導致資產評估業存在諸多技術標準,而且評估的透明度不高。

(四)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問題。由于沒有制定統一的無形資產評估辦法,也沒有無形資產評估的實施細則,因此對于無形資產的評估,還沒有統一的量化標準,根本不能提供準確的客觀數據,評估人員只能根據主觀判斷來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但卻導致了評估結果的誤差,甚至有可能超過國際標準20%的界限。《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中對無形資產的評估辦法規定有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收益現值法三種。同時,根據無形資產的具體情況又派生了一些其他的具體方法。評估方法不同,評估的結果也就會有所不同。

重置成本法,先對被評估資產的現時完全重置成本進行評估,再扣減掉由于有形損耗、無形損耗等原因造成的價值貶值,進而來對資產重估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重置成本法的公式為:

被評估無形資產評估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陳舊性貶值-經濟性貶值-功能性貶值或被評估無形資產評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

雖然這種評估方法對于資產的損耗進行了考慮,評估結果較為合理,也有利于單項資產和特定用途資產的評估,能夠在不容易計算資產的未來收益時廣泛使用,并且能夠有利于企業的資產保值,但是重置成本法仍然存在著問題。

首先,使用重置成本法進行無形資產價值評估,工作量較大,且對目前價值的確定是以歷史資料為基礎的。但是,現在社會技術更新速度之快,使得技術經濟壽命日趨縮短,可能之前還是身價百萬的技術,今日就可能不值一文。因此,重置成本和資產原始價值在無形資產的轉讓中,影響力逐漸降低。即便是在構建時投入了巨大資金的無形資產,也會引起無形損耗,而使得實際價值大打折扣。

其次,無形資產的損耗主要體現在無形損耗上,無形損耗的大小落實在企業賬目的累計資產折舊科目中,無形資產的折舊多少由資產原值及折舊率確定。但是,如何確定無形資產的折舊率,這卻是個難題。作為賣方,折舊率過高能夠使企業較早收回無形資產的投資,但也會過多增加企業的賬目成本,沖銷利潤;折舊率過低,企業的賬面價值又會高于無形資產的實際價值。而若是一味依據會計法的規定,實行統一的折舊率,又會與無形資產的實際價值不符,必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

二、無形資產評估的解決對策

(一)選擇恰當的無形資產定義指導。對于無形資產定義的學習和把握,要站在其產生背景上來理解。雖然我國會計準則對于無形資產的規定給評估界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其始終在無形資產本質上還是不能夠完整清晰的反映出來。因此,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首先應以評估準則為依據,來對無形資產進行界定和評估。

(二)理解無形資產的本質,把握無形資產的外延。隨著社會及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于無形資產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深化和發展,比如網站、微博等以前沒有的事物,現在也成了人們普遍認可的無形資產。這也就要求無形資產評估人員能夠根據無形資產的具體情況,不斷地對無形資產的具體評估范圍進行調整,不能以一成不變的眼光來確定無形資產的外延。另外,還需要根據無形資產的特點、本質、被評估企業的具體情況等,對無形資產進行客觀的界定,從而為無形資產的評估對象打下基礎。

(三)加快對無形資產理論的研究。近年來,我國的資產評估機構中派出越來越多的人員去國外的事務所、高校等進行學習,或者直接從國外聘請行業內較為權威的專家來國內進行資產評估培訓,借以能夠引進國外先進的研究理論及成果。這樣直接的交流方式對我國的資產評估事業有著快速的提高幫助,能夠促使我們更快了解世界無形資產評估行業的最新前沿課題等,逐漸縮小我們與發達國家資產評估的差距。

(四)正確選用無形資產評估方法。鑒于對無形資產的評估采用任何方法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資產評估人員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需要特別注意評估方法的選擇。重置成本法不適于無形資產評估,現行市價法也存在較大缺陷,不是評估方法本身存在問題,而是其是否適用于被評估項目。對于資產特性簡單,以成本攤銷為評估目的,側重現實可用程度的無形資產,可以對其采用成本法、市場法等;對于資產特性復雜,以轉讓、投資為目的,強調資產未來使用效果的無形資產,可以采用收益法對其進行評估。在無形資產的評估中,首先要詳細了解被評估資產的基本情況,然后對其加強數據資料的收集、分析等,在評估時對數據資料的來源加以重視,對可能發生誤差的可能性做出恰當的處理。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小陽.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科技,2011.6.

篇10

關鍵詞 無形資產 資產評估 成本法 市場法 收益法

一、研究背景

無形資產所具有很高的價值,國際上許多著名的大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量往往超過有形資產,不少企業的無形資產甚至超過有形資產的數倍乃至數十倍,而這些無形資產的形成是需要長期努力的。任何一種無形資產的價值都要經過一個相當漫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需要企業具有強烈的無形資產意識,精心進行累積。

目前,人們已充分認識到了無形資產是國家和企業發展的動力,而這通常都需要無形資產評估作為依托。

二、無形資產概述

(一)無形資產的含義

無形資產從字面上理解是相對于有形資產而言的,即它是一種摸不著、看不見,沒有實體的一種資產。迄今對無形資產還沒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增長、社會日益進步,其概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由于無形資產的定義有不同的解釋,加上我國對無形資產熟知較晚,人們對于如何理解和認識無形資產方面尚不成熟。但是只要把握了無形資產的幾個基本要點,便能夠有較清晰的理解。

(二)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程序

評估機構接受評估委托后,需要通過一些步驟完成無形資產價值的有效評估。

(1)對評估的資產進行資料核實和調查。根據評估對象的基本情況和評估的基本理論,確定評估對象是否與委托方提供的信息相同,是否滿足無形資產的性質,得出合理的判斷。

(2)對評估的資產的功能進行分析和取證。由所評估無形資產的具體類型、特點、評估目的及外部市場環境等具體情況,對無形資產功能的判斷來測算某些關鍵的數據。

(3)確定合理的評估方法。經過前兩個步驟,由評估人員選取適當的評估方法,如成本法、市場法或收益法,最后進行測算。

三、無形資產評估三種基本方法介紹

(一)成本法

(1)歷史成本法。這種方法是進行無形資產會計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標準,用歷史成本法計算的無形資產成本,可以準確反映出各類資產的構成比例,反映出無形資產價值形成過程,也是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和利潤的依據是真實的。

(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在現實條件下被評估資產全新狀態下的重置成本減去該項資產的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格的一種方法。

(二)市場法

市場法是通過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評估對象相同或類似的資產作為參照對象,進行分析參照對象的成交價格和交易條件,對被評估對象進行對比調整,從而估算出資產價值的方法。

市場法能夠充分考慮市場變動因素,可以較真實地反映被評估資產在評估時的市場。

(三)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過評估估算無形資產在未來的預期收益,并采用適宜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使未來各期收益現值累加之和作為評估對象重估價值的一種方法。運用收益法進行資產評估的基本公式為:

其中,P――資產現值;

F――第t年的凈收益;

i――適用的折現率;

n――凈收益可以持續的年限。

四、無形資產評估三種方法的優點和局限性

第一,成本法的優點在于原理較簡單,易于掌握運用,只需要確定重置成本和損耗值,這兩個評估參數對于某些資產來說易搜集,較充分地考慮了資產的損耗,使評估結果更趨于公平。在不易計算資產未來收益或難以取得市場參照物時能夠應用,利于企業資產保值。

第二,市場法的優點在于能夠客觀反映資產目前的市場情況,選取參照物已經包含了經濟性貶值,可以體現資產的現行價值,并且適用的范圍廣,評估的結果更易于被各方面接受。

第三,收益法在無形資產評估實務中運用的十分廣泛,收益法能較真實和準確地反映企業本金化的價格,可以與投資決策相結合,更容易被買賣雙方所接受。

五、專利權的評估

(一)專利權的概述

專利權是依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對發明創造人或發明創造人(專利權人)授予的在一定期限內對其發明創造所享有的獨占權利。

(二)專利權評估程序

首先,證明和鑒定專利權的存在。作為被評估的專利權,應該具有其明確的、核心的、區別于其他已有技術的實質性內容。這些內容包括對專利權產權的確認,確定專利權的法律狀態,對專利權的有效期和適用地域或者界限的審核實。其次,確定評估方法。這是專利權評估的實質性程序,包括對專利權的技術狀況分析、收益能力分析等等。因此,搜集資料并加以整理時專利權評估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再次,完成評估報告,加以說明。

六、商標權的評估

(一)商標權的概述

商標是區分同類商品的標志,而商標權是商標注冊以后,商標所有者依法享有的權益。

(二)商標權評估程序

(1)收集有關資料。接受評估委托后,需要進行產權界定,被評估商標是否注冊商標,是否使用,是否按商標核準使用范圍使用,注冊人名字和地址是否變更,還要查閱企業的歷史資料、市場環境、發展前景和同行業情況。

(2)市場調研。根據市場調研,確定產品市場需求量,分析商標權的現狀和前景,由此推斷商標產品在客戶中的信譽、競爭情況,以及商標產品在市場上的市場占有率,預測市場環境變化可能帶來的風險。

七、無形資產評估中的價值偏離

無形資產評估的實踐中,對無形資產的預測為、評估、定價等方面,不同評估機構處理方式的不同常使評估結果形成較嚴重的分離。

一些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無視國家法規,對于評估結果的確定不是根據科學的方法和客觀事實,而是按照被評估單位的某種需要去做,甚至拿評估結果做交易,使評估結果嚴重失實。

八、部分企業自身對無形資產的不重視

一些企業不重視自己的無形資產,流失及被侵犯現象時有發生,認為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會有多大作用,而且多付出一筆評估費用也覺得是負擔。有的企業不到侵權損失慘重,就不去評估,有的企業在損失慘重后仍然茫然,無形資產的擁有者對于自己的無形資產必須重視,它是企業生產的基本因素,一個沒有無形資產的企業將難以生存,對于企業的無形資產要評估其價值。

九、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管理

對無形資產評估工作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管理,是當前在資產評估工作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因為在無形資產過程中有諸多的影響價值的因素,主觀隨意性較大,科學合理尚待進一步研究。一些企業在虧損或者效益不好的情況下,企圖借此提高企業身價,有的在注冊資金增資遇到困難時,而采取評估商譽這項不可確指無形資產的捷徑手法。

十、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