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范文
時間:2023-03-13 16:29: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文精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人文精神 人文素質教育 教學環境 教學方法
前言
高職教育的任務也是育人,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使人更好地生存、發展,并在從事一定職業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人文素質教育與素質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文素質教育就是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等各種教育活動,使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內化為人的人格、氣質,成為人的穩定的內在品質。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肩負起責任,迎難而上,傳導人文精神,堅持人文素質教育。
一、高職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困境與分析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而今天的學習的功利性目的要更強烈,也更復雜,所以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背景下單純地倡導“為己之學”,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傳導人文精神,是很難的。但是,我們知道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的“發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違背、相脫離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高職語文學科地位日趨邊緣化。
我國人口眾多,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業結構和人才成長道路相對單一,就業競爭和人才選拔日趨激烈,這種壓力層層傳遞到教育內部,職業教育更是首當其沖,學生與家長關注的更多的是這種知識有沒有用,能不能帶來“效益”。因此高職學生從思想上就重視專業學習而輕視公共課的學習,這給語文教學的正常進行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許多新的知識和技能被引入高等職業教育,但作為普通高校必修課的大學語文在高職院校各專業中的課時分配明顯減少,大學語文學科的地位出現了邊緣化的趨勢。許多高職學生認為語文學與不學對其專業技術學習和將來的就業并沒有多大的影響,有的學生甚至說語文課就是消遣課。同時,隨著傳播媒體的增多,現代大學生文學閱讀的時間也減少了。總之,從學生用于學習語文時間不多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語文學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經邊緣化,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傳導人文精神,更是難上加難。
(二)“重技能、輕人文”社會擇才標準。
高職院校畢業生最終多數都將進入勞動力市場,接受企業的挑選。受市場競爭、商業利潤的趨使,一些單位在選拔人才時更青睞那些不需要太多培訓,最好是能夠“零距離”上崗的熟練技工,至于這些學生的文化素質、思想修養如何,他們就不太在意了。在這種“重技能、輕人文”的市場需求導向下,學生敏感地認識到,學文化課“沒用”,還是學好專業實惠。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學生很難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
(三)、高職語文教學內容、教學觀念方法滯后,不利于人文素質教育的進行。
首先,現在高職語文教材盡管進行了多次的修正,但是多以提高教材的實用性為前提,忽視人文思想的傳達,不利于教師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其次,教師重“教”輕“育”。語文教學不僅要教“文”,更要尋“質”悟“道”,不僅要教學生明白作者所使用的語文材料和寫作技巧的巧妙之處,更要教學生感受這些組合所產生的質與神以及它們可能給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為我們培養學生豐富的個性、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創新的精神和創造的欲望服務。最后,教師教學方法老套,作為語文教師要想切實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首先就應從教學的方式方法入手,徹底改變舊的模式,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
(四)人文素質教育政治化。
首先,我們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文素質,什么是人文素質教育。人文素質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性能、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個人內在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人文素質教育是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實踐,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的一種教育活動。它致力于用人類在漫長社會活動中所積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強調人的道德精神價值,注重對善與美的理解與追求。而有一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談到人文素養問題就馬上聯想到一些富有政治色彩的觀點、詞藻,只要把文章中心思想一講完就萬事大吉,把人文素養看成單純的政治與倫理之類的東西,或者只重政治不重藝術,只重德育,不重美育。
二、 高職語文教學中人職文素質教育的思考與對策
(一)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看出,高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困境,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如何很好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如何傳導人文精神,僅僅是有語文教學工作者的自身努力是不夠的。人文素質教育的進行必須得到國家相關教育政策的支持,比如讓社會和人們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還可以增加有關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輿論宣傳等手段,從而使人文素質教育得到師生和家長的重視。
(二)人文素質教育不是一種簡單的說教,更重要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校園的氛圍,課堂的氛圍,教師的影響,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師的影響最為重要,教師人文素養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水平,教師的人格魅力則可以直接對學生產生無言的持久的影響,教師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會文化的價值觀、審美情感等,是學生人文素養建構的重要參照。因而學校應該重視教師人文素養的提高,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整個社會進步必不可少的條件。
(三)人文素質教育的水平有待提高。主要是高職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力求創新,要認識到人文素質教育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不要認為它只存在于某個教學環節上。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當把它作為一種教學理念,首先要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感化、鞭策學生。其次是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自然狀態下接受人文素質教育,而不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
小結
“缺乏人文素養,失落人文精神,必然會制約個人乃至社會、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語文教育工作者,更是要肩負起傳導人文精神的重任,為社會、國家、民族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篇2
人文精神
五年級二班李夢薇
在我們邯鄲,我就見過一些好的人文精神,比如說:“讓座、照顧婦女、兒童、老人等,一些好的品質。”
有一天晚上,我和媽媽去廣場玩,看見有一個小妹妹摔了一跤,后面有個阿姨,我以為是***媽,但不是,我忙上前扶起了小妹妹,我問她:“***媽在哪?”她向遠處指了指,原來***媽是個坐輪椅的,不方便。我把她送到***媽那,對她說:“以后不要跑那么快,不然,媽媽會跟不上你的。”她點了點頭,***媽對她說:“快謝謝姐姐!”她不好意思的沖我笑了笑,***媽對我說:“她有點害羞,謝謝你了!”我說:“不要客氣,老師教過我們要尊老愛幼,這是應該的!”這是我壯著膽子說出了這句話。
就憑我這句話,我以后要遵守諾言,要尊老愛幼。
篇3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作為“貴州人文精神”,再好不過。但關鍵是在貴州人中如何淬煉,積聚,蔚然成風,真正成為貴州的民氣民風民魂、精氣神?
“天人合一”,就要求有經天緯地的胸懷和氣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知行合一”,就要求能不畏艱難困苦,奮斗永不止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由莊子闡述,后被漢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發展為哲學思想體系,并由此構建和擴展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為什么貴州要特別強調以此作為自己的人文精神?
因為,貴州要后來居上,就要特別注意處理好人與環境的關系,促進綠色發展,用好綠色資本。“天人合一”對貴州的發展,在今天更有一層特殊的意義。
記得1960年總理在貴陽對千余干部的講話,他把“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作為貴州后來居上的自然條件基礎和“綠色資本”來看待了。
今天,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優美的生態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社會財富;“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比金山銀山更基礎、更寶貴。這就挑明了,“綠色”也是“資本”,是比“金山銀山”更重要、寶貴的資本。
貴州,是中國最不發達的省份之一。但君子人窮志氣不窮,貴州人畢竟也姓“貴”!今天看來,這個“貴”,就貴在有豐富的“綠色資本”。這個“志”也不是提虛勁。憑什么“后來居上”?就憑“綠色資本”,就憑保護好、使用好,且不斷擴大這個“綠色資本”。
貴州要上,當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不能掉隊。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前最大瓶頸制約是資源環境,最大心頭之患也是資源環境。貴州只要解決了這個瓶頸問題,就可以靠自己的貢獻,為全面小康加分;貴州要上,當然還要有世界眼光。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是人類發展不可抗拒的規律。貴州后來居上,是循著規律在走。
無論怎么看,無論與誰比,無論走多遠,無論說多近,“綠色資本”,正是今天貴州彎道取直、后來居上之本!
“綠色資本”天然,卻無價,它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人民群眾的期盼。貴州要用好“綠色資本”,踏著已走出的“生態建設、開發扶貧”的步伐,鍥而不舍地努力,以山幽、林茂、水清、氣凈、景美的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為可持續發展拓展更大的空間。
貴州以“天人合一”為自己的人文精神,有宏大的氣象,有實在的目標。如《易經》所說,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萬物”。貴州有志,萬物竟成。
天高地遠,難在務實。天荒地老,最忌空談。奇了,也在貴州,史上就有圣賢,專門研究如何落實,提出“知行合一”。
十六世紀初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貴州是“知行合一”說的發源地,當然有資格把“知行合一”作為自己特有的人文精神。
篇4
關鍵詞:書法藝術;嘉定新城;綠地規劃;景觀設計;可持續建設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gle of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view of its application in Jiading Metro Gree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landscape convergence solutions, and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us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characteristic of city crisis this objective phenomenon, convergence of city appearance has the inevitability and objectivity of certain, solve gay city trend is a process of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the art of calligraphy; Jiading city; green spac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全球化景觀發展與中國傳統藝術
目前,全球化演變成一個概括未來時代特征的綜合概念。隨著世界各地掀起的經濟化浪潮導致信息技術的跨地域傳播和人員的跨地域遷移,一種文化可以隨著傳播到全球的各個角落。文化均質性發展,統一的景觀營建技術,相同的建筑材料,相似的結構背景下導致了地域文化景觀的趨同,但外來文化只有與本土環境條件相適應才能被接受,本土文化只有進行廣泛的對外交流、吸收,才能保持青春和活力。
一個民族的藝術必然體現這個民族傳統文化的特征,書法尤其如此。書法是我國國粹之一,其審美理論中最重要的幾對范疇形質與神采,氣勢與風韻,姿態與法度,亦無不與人格的象征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這種人格象征意味是人類基于自身特殊的精神本質賦予書法的一種觀念的聯想,正是這種聯想使富有靈性的漢字有了生命的活力和精神的內涵。當這種聯想成為普遍的現象,成為一種有意識狀態下的自覺行為時,書法就在更高一級的文化層次上成了人的生命形式的外化和人格精神的象征。這樣,書法藝術的內涵就不僅是技巧的展現,也不僅是自然美的抽象和升華,而且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正因如此,書法才真正成為了一門藝術。
2書法藝術對于嘉定新城綠地系統規劃類型的應用
2.1整篇的氣韻——總體綠地系統規劃
林語堂先生曾說過:“書法不僅為中國藝術提供了美學鑒賞的基礎,而且代表了一種萬物有靈的原則。這種原則一經正確地領悟和運用,將碩果累累。”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之美除了和國外著名城市一樣具有空間疏密有致,肌理豐富,建筑園林風格協調一致而又富于變化等特點,還尤其強調了這種空間秩序背后的天人合一,以及皇權天授、等級有序等理念,城市的整體性和邏輯關系尤為突出。
嘉定新城是上海重點發展的新城之一,將建設成為“文化特色鮮明、社會和諧發展、具有綜合實力和較強輻射能力的組合型現代化新城”。嘉定新城由主城區、安亭和南翔三個組團組成,規劃面積22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00萬。嘉定新城不僅僅是上海郊區城市的新亮點,同時也是輻射長三角經濟圈的一顆璀璨星星。新城中心區在規劃之初,就確定了“文化引領規劃”的原則,充分開展文化策劃,從文化角度研究新城定位。在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上,不僅體現了決策的引導性與前瞻性、實踐的協調性與均衡性、也體現了實體空間的藝術性。
新城中心區規劃層面采用九宮格的書法布局,在整個綠色系統內運用。“九宮格”是我國書法史上臨帖寫仿的一種界格,又叫“九方格”。嘉定的整體綠化結構是“一環、多楔、多廊、多園”綠地體系,“一環”:繞城森林,猶如書法九宮格“印邊框界”詮釋“生態綠墻,展現一個綠色圍城,由“多楔”的沿景觀河道、道路,由主城區繞城森林、防護綠廊向城區內部滲透組成的大片楔型綠廊。“多廊”則猶如九宮格內的分割線,沿道路和景觀水系形成的多條綠化走廊,包括沿高速公路(快速路)的大型防護綠廊以及沿一般道路和景觀水系的結構綠帶把整個嘉定新城隔成不同的區域,從而形成整體架構的穩定。“多園”代表城市公園,好比九宮格內字體的橫平豎直,嚴整布局。
新城中心區規劃層面在標志性項目的布局上,也傳承著文化。與F1賽車中國大獎賽的“上”字型上海國際賽車場交相輝映,嘉定新城在距離“上”字型賽道約三公里處利用原有水系,疏浚開挖了一個造型為“海”字型的遠香湖,水體面積約34公頃,名稱取自《愛蓮說》“香遠益清”。 在“上”字型賽道和遠香湖之間,嘉定新城設計了一條長約3公里,寬400米的中央景觀軸線“紫氣東來”,相繼穿過上海國際賽車場、城市之門、創意廣場、市政公園、湖濱天地等一系列城市公共活動中心。
2.2字間的氣息——景觀層面
2.2.1嘉定新城遠香湖公園
總體布局上,遠香湖用“海”字做結構,深刻挖掘其內涵。海,兼容的異質性,開放的漫延性,延續的沉淀性,寬容的秀美性,各中性質的體現構成景觀與字體間架結構的結合,內部組團景觀根據字體的結構安排,書法藝術直接構架景觀結構。在“海”字的形成過程不僅是書法筆意上的氣韻連貫,在水動力上也有著技術性的體現。這其實也是傳承書法藝術的一種體現,少一筆則少,多一筆則多的不差分毫,在書法的藝術形式下達到“雨落桐花輕自點,風至慢攜弱柳扶岸”的意境。
圖1 遠香湖規劃“海”字平面圖
海字形湖面的形成,同時也是科學語言的體現。把書法的結字方式納入在景觀的水體布局內,圍繞水體循環與凈化通過自然的方式解決,同時考慮水景的視線組織以及水上觀賞活動的合理安排,在水面的演變過程中遵循自然條件的演繹。平面布局尊重了現場原有風貌,民居等客觀現實,水體應運而生,局部微生物群落的營造,按照需求組織分配,自成一體,天人合一。
布局比例上,硬地和水體的鮮明對比,正如書法藝術中章法布白的運用。虛實形成鮮明對比,中心區大面積留白的水面,如美術中的構圖,“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主”,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勢與意均體現在章法之中。也如同古典哲學中的陰陽、虛實對比的理論指導下,書法以黑為陽,以白為陰,黑中孕白又以白領黑,具備抽象之美感,既具備整體結構的完整性,又具備細節的豐富性。“海”字湖面經過調整和演化,最終更關注紫氣東來軸線與滬宜路視線通廊的延續與交匯,拓展與其聯系,擴大主體水面,形成視覺中心;設置人行濱水步道。同時遠香湖公園設計與大面積湖面相結合呼應,產生江南園林里布景、障景、對望、掩映的效果。湖泊一面的背景成為對岸的屏風。湖岸為柔和的曲線,緩緩延伸到水中,散步道環繞全湖。湖岸的不同段落以不同的主題和不同的處理方式來區分,幾大區域相互對應,形成對景。
遠香湖公園在細節處,以書法的“筆力”,創造了細節的精髓。于園林的造景手法、裝飾物、楹聯、鋪地、石碣、建筑等多種園林景觀細部要素之中,重要節點景觀石的題詞,植栽的“結字”塑造,現代的燈具、座椅,甚至是垃圾桶,無處不在彰顯著嘉定書法藝術的傳承。
2.2.2嘉定新城紫氣東來景觀綠軸
紫氣東來景觀綠軸是連接嘉定新城中心區遠香湖和F1賽道之間的重要綠軸,也是新城中心區核心軸線。這象征著城市的虛軸,也如書法之脊柱,承載著城市人群活動的場所。書法藝術強調結構勻稱、韻律、節奏、變化在紫氣東來項目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紫氣東來景觀軸線中演繹了動感走廊、靜謐走廊,水體的蔓延,如林中的舞蹈般,行云流水。以“舞”的概念詮釋,自然中的行云流水啟迪了傳統舞蹈和書法藝術的形式,反過來,這些傳統藝術形式又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得到回應。其景觀設計強調重點、層級的分配,從西至東,綠化景觀的次生態系統逐步減弱,城市化逐步增強,與城市中心廣場相接。植栽布局上,從西區至東區植栽密度逐步減弱,硬地系統逐步增加。如同書法字帖里,強調疏密有致,循序漸進。同時提供給城市居民參與性和互動性也呈現序列性的層級變化。整個紫氣東來南北側,與天祝路、塔秀路整個街面的交接手法幾乎完全相同,強調整個城市沿街面過度的均質化處理。但在內部廣場上,卻是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整個紫氣東來景觀綠地項目自成一個體系,猶如一幅完整的字帖,演繹給城市一幅完整有序、張弛有度、褶皺精美的畫卷。
圖2 紫氣東來綠軸平面圖
篇5
1.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整體精神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強調整體高于個體,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和國家的利益,強調個人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一定程度上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是我國傳統人文精神的主旋律,愛國主義則是它的最高表現。
1.2以人為本精神從古至今,我國都一直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名言古文都是強調要以人為本,這一系列重民思想是中國傳統人文精神迥異于西方人文主義的重要表現之一,是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現。
1.3貴和包容的和諧精神貴和包容的和諧精神是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精髓,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就是圍繞著“和諧”展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等等,這些都是傳統人文精神和思想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一種體現,是對傳統人文思想的一種傳承和發展。
2傳統人文精神在教師師德培養中重要作用
2.1加強師德培養的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對于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增強學校自身凝聚力,樹立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提高教師素質,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2傳統人文精神在教師師德培養中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面臨改革的新形勢,我國提出要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促進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師德建設是保證教育質量和體現教育精神的重要一環,師德建設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為此,我們必須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強化教師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師思想政治覺悟,樹立獻身教育、愛崗敬業的師德風范,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2.2.1傳統人文思想為教師師德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充分認識傳統人文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價值并為其所用,這既是社會對學校和教師的要求,同時也是學校和教師面對教育國際化與民族化所應做出的合理選擇。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富的人文思想,是重構教師師德建設過程中值得重視和挖掘利用的寶貴資源。
2.2.2傳統人文思想是教師提高自身素養的重要載體在教師節同北師大師生座談時談到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他說:“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因此,教師師德的培養,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教師師德培養也離不開傳統人文精神這個載體。
篇6
關鍵詞:創新人才;人文精神;通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C961;G7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5-0004-02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是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發出的感嘆。看似平常的一句話為何至今仍然振聾發聵?這不僅在于錢老對我國當前人才培養模式的憂慮,更在于其對國家民族前途的憂慮:落后就要挨打。在當前科技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前提之下,中國如果沒有一批拔尖人才出現的話,中國在世界科學技術方面就很難占有一席之地,也就很難在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地位。
由于錢老振聾發聵的一問,使得國內學術界紛紛反省并開始尋求這一問題的答案。學者們從多個方面來求解錢學森之問。有從國家政策方面去尋求答案的,有從高校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改革方面來尋求答案的,也有從當前教育模式改革方面來尋求答案的。 這些探索,對當前人才培養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啟迪作用。但多是從人才培養的外延或具體方式方法上去尋求答案,很少從人才培養本身來尋求答案,也很少從錢學森成長經歷和晚年思考的重心來尋求答案。根據錢老之問與2009 年 11 月 5 日的人民網與人民日報所刊登的錢學森最后一次談話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錢老在晚年其實也一直在思索中國當前的人才培養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出路。錢老之問是人才培養問題,而錢老的最后一次談話雖然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如何培養人才問題的答案,但卻詳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教育經驗,實際上就是給我們一種啟示:就是在培養模式上,不能只重視專業教育,更要重視通識教育;不能只重視教育本身,更要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不能只重視學生素質發展的某一片面,更要重視人的全面發展。而錢老在2008 年 1 月 28 日復函祝賀科大五十年辦學成就時也曾提到:“我想,過去科大所走的理工結合的道路是正確的。今后還要進一步發展,走理工文結合的道路,在理工科大學做到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我相信在未來,科技大學一定能為我國培養出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鑒于錢老之問與錢老最后一次訪談涉及其自身成長經歷,我們主要從人才培養與人文精神之間的內在聯系來探討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可能性。
一、創新與創新人才
1. 創新的科學內涵及特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同志從創新外延的高度指出了創新對于民族、國家及政黨發展的重要意義。
創新一詞,由于其范圍很廣,涉及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要將創新這個概念上升到統一性的高度,有一定的難度。不同的學者,對創新有不同的解釋,如馮增俊先生認為:“它不但是發明、發現,也不僅僅是新思想、新行動,而是把新思想、新行動、新事物、新工藝在社會中推廣開來,并得到足夠數量人群認可的活動。”陳廣仁先生認為:“從科學實踐來看,創新指科學活動中發現事實、發明方法和創造理論三種基本形式;而從哲學上來分析,創新則是觀念的轉變,是思想革命的過程。”雖然對創新含義的表述不同,但是卻有其內在的一致性,即都強調 “新”,強調“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創新實際上就是建立在對前人研究或實踐的基礎上,突破原有的模式或框架而產生的新發現、新認識、新方法或新理論。而“創”字,則體現了在實踐或認識過程中人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正是這種能動性,才使我們能夠突破陳規,實現認識、思想、方法及理論上的進一步飛躍。
根據上述對創新一詞的定義,可以看出創新具有如下特征。
(1)原創性。創新是解決前人尚未解決的東西,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理論或實踐推進一步。
(2)實踐性。創新雖然以前人的理論或實踐為基礎,但是創新離不開實踐。人類往往在提出新問題的基礎上,根據理論與實踐來尋求問題的答案。因此,創新要以不斷深入的實踐為基礎,在實踐基礎上的創新最終要放回到實踐當中去,指導實踐和接受實踐的檢驗。
(3)前瞻性。創新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前人尚未解決的,創新解決的問題在當下,但是著眼于未來。除此之外,創新還有價值性、工具性、先進性等特征。因此,創新對于社會的發展、歷史的進步、民族的偉大復興及國家繁榮昌盛,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創新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而創新的主體,則只能是人。因此,歸根結底,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的繁榮富強,就必須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上面。
2. 創新與創新人才
根據我們對創新內涵及特征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創新性人才而言,關鍵在于能求新和求變。 但是對于創新人才本身而言,是否只是能做到求新求變就已足夠?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怎樣做到“新”與“變”?這些問題表明了創新性人才的養成,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及特征。創新性人才的標準是:第一,積極進取的開拓精神;第二,崇高的道德品質和對人類的責任感;第三,在急劇變化的競爭中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第四,寬厚扎實的基礎知識,有廣泛聯系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五,有終身學習的本領,適應科學技術綜合化的發展趨勢;第六,豐富多彩的個性;第七,具有和他人協調與進行交往的能力。上述七點,并不僅僅指向創新本身,更涉及到能力、人格、素質及創新精神等多方面。而這些內容不僅僅屬于創新本身的內容,而且更指向了對人才培養的更廣層次――人文精神層次。
二、人文精神與創新人才培養
1. 人文精神的內涵界定
所謂人文精神,是指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及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觀念、心理傾向及價值取向等精神品質。然后將這些精神品質灌注于個體生命活動之中,成為個體內在的精神動力。 從這一定義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文精神著眼于人類世界,其核心是人自身,既包括群體在長期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精神品質,又包括將共同的精神品質灌注到個體之中,外在化為具體的。因此,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內在性、時代性、積極性的特征。超越性指的是人文精神作為對人類世界的超越,是超出事實與經驗領域。把握這種精神,只能靠我們自身不斷地自我反思與總結。內在性,即人文精神雖然是對現實世界的超越,但是卻內在于現實世界之中,內在于個體生命當中,對生命起到一種積極的推動作用;時代性,即人文精神雖然有其歷史傳承性,但是毫無疑問,其存在方式是依附于它所屬的那個時代的;積極性,指的是人文精神本身具有一種積極的推動作用,指導和推動人文世界的前進。根據人文精神內涵,結合人文精神的特點,我們將人文精神具體分為科學精神、藝術精神和宗教精神。這三個方面均指向人自身的精神世界,是真善美的統一。科學目的在于求真,在于探索真理。因此,科學精神主要是一種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和實證精神。科學精神主要是培養人類的理性精神,是人類從愚昧無知走向文明的重要條件。藝術是滿足人類自身成長過程中的精神需要,是人類內在精神力量的外部顯現。人類通過藝術作品來表達自身對外界的認知與情感。因此,藝術精神的作用在于培養一個健全的文化人,包括對個體的人格、涵養、氣質、品行等方面的塑造。宗教也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精神需要,主要是指向人自身的終極關懷,解決人自身生存和成長的根本性問題,即自身超越性問題。 如人的理想、信念、人存在的價值、意義及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側重于人對價值世界的理解與把握。 因此,我們將這種精神歸之于善。這三個方面正指向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即作為一個人應當具有的完整的人格特征。
2. 當前人才培養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當前由于科技的迅速發展,社會的深刻變革,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全球化、信息化的廣泛傳播,導致我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無論是高職教育,還是普通本科教育,還是研究生教育,都存在著以工具理性代替價值理性的傾向,存在著嚴重的功利性、工具性和目的性。這樣導致我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3. 人文精神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全面性。而人文精神對于培養人的品質、素質、能力等各方面都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創新人才培養,離不開人文精神的培養。其重要意義在于:第一,有助于提高科學素養。科學精神對于創新人才的培養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使學生樹立科學精神,才能使其具備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才能使學生具備為科學而獻身的決心和勇氣。第二,有助于陶冶藝術品質。藝術精神對于創新人才的培養而言,不僅可以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且藝術可以給科學創新提供思維上的幫助,正如錢老所說:“這些藝術上的修養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藝術作品中那些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學會了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形象思維。我認為,這些東西對啟迪一個人在科學上的創新是很重要的。科學上的創新光靠嚴密的邏輯思維不行,創新的思想往往開始于形象思維,從大跨度的聯想中得到啟迪,然后再用嚴密的邏輯加以驗證。”
三、創新人才培養中深化人文精神教育
破解錢學森之問,使我國真正能夠培養出世界一流的杰出人才,不僅要從社會環境、辦學體制、辦學思路上解決制約創新人才培養的種種困境,在其內在性上,要改變當前無法培養世界一流杰出人才的尷尬局面,就需要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上轉變,由過去的只重視專業教育轉變為通識教育;只重視能力教育轉變為能力、思維、素質、人格等全面性教育。具體應做到:首先,倡導通識教育。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過程中大多過度強調專業知識教育,在課程開設上過于注重專業課程而忽視其他課程。當前我們所開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而言,遠遠不夠,因為人文精神除了包涵科學精神之外,尚有藝術精神與宗教精神。而通識教育就應當覆蓋對上述三種精神的培養。在通識教育中,要將人文精神貫穿到通識教育的全過程。其次,將人文精神滲透到專業知識學習當中。人文精神作為人類本質力量的精神化,滲透到各個學科當中,因此,專業課內容也同樣包含人文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不僅僅是講授專業知識,使學生學習專業課內容,更重要的是在講授過程中將知識體系中暗含的人文精神凸顯出來,潛移默化,逐漸內化到學生思想當中,形成其良好的科學品質。第三,強調對人才培養的全面性。能夠成為創新性人才,需要一系列的條件,如生理條件、心理條件、思想條件、能力條件及道德品質條件等。因此,對于教育者而言,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實際上就是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
總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對當前人才培養理念、人才培養體制及人才培養環境等各方面進行改革之外,從內容上,應當以人文教育替代單純專業教育,以人的全面發展替代人的片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學森.祝賀中國科技大學成立五十周年校慶[N].中國科大報,2008 -05-19.
[2].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馮增俊.教育創新與民族精神創新[M].廈門: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4]陳廣仁.科學創新的涵義[J].西北師大學報,2003(05).
篇7
(一)創建良好的人文教學環境
語文作為中國人的母語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就體現了較強的人文因素。目前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學的新特點是能夠做到充分考慮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幫助學生對培養情感的方法進行探究和學習,進而使健康向上的人格思想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針對這種情況,教學工作者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為學生創建良好的人文教學環境,并且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向學生傳授人文方面的知識,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活躍積極的語文學習氛圍,這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學習興趣來自主地對學習交流的同學進行選擇,進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思維活力
充分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最好辦法是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使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具備較高的注意力、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許多研究與應用均表明,興趣可以引導學生對未知問題通過各種可能的手段進行發現、分析、研究和解決等,進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學工作者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擺脫傳統課堂中教學工作者作為課堂主體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愿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去,進而享受自主的學習過程,搞活學生的思維,達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效果。教學工作者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多地安排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對與語文相關的課堂活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活力,進而使教學效率有所增強。
教師應十分注重學生學習潛能的挖掘。在這個過程中,教學工作者一定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觀點主要是學生不具備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需要教學工作者盡可能多地灌輸相關知識才能有所改進。這種錯誤的教學理念嚴重制約著當代高中生潛能的挖掘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而影響到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學工作者需要用科學合理的觀念來衡量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
二、結語
篇8
關鍵詞:人文精神;科學精神;融合;工科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7-0230-02
現代大學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即在教育工作中堅持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的統一,培養通專結合,具備創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學素養的綜合型人才。針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高等教育健康發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領,但同樣離不開科學方法論的指導和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因此,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精神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要求。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精神教育相互滲透融合,在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教育的內涵
1.人文精神教育的內涵及其特點
人文精神是人類通過長期的文化實踐活動,在對自身的認識、發展、完善過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價值觀念和主體性的社會意識。人文精神是整個人類文化所體現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類文化生活的內在靈魂,其實質是人生意義和人的文化價值屬性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人為尺度,尊重人的精神文化價值,追求人生的價值理想;以人自身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注重社會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榮的重要性;強調主體自我反思、自我抉擇和自我負責的自律性和不斷創造超越的自由創造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人性養成”,其價值追求是培育健全的“人”,是把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內化為學生的人格,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培養出來的學生應具有獨立自由理性的人格和創新精神,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有學識、智慧、熱情、能力、修養、愛心和膽識。
2.科學精神教育的內涵及其特點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中形成的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和變革自然活動的信念追求、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的集中體現;是人類認識自然及其認識成果的精神升華,是對科學這一特殊社會存在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應[1],是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
科學精神作為人類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達的是一種敢于堅持科學思想的勇氣和不斷探求真理的意識,它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方面特征。追求認識的真理性,堅持認識的客觀性和辯證性,是科學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評,是科學精神的突出特點;其內在要求則是以創新為靈魂,以實踐為基礎。
二、加強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現代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不僅要求經濟的知識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識化,因為知識經濟時代所追求的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它追求的是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觀念等等在內的社會的全面進步。這里所說的知識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僅包括了科學技術知識,還包括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這就要求我們既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更要重視人文和科學精神的教育融合統一。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內在統一的。單獨提升科學精神,必然會使科學主義泛濫起來,從而導致對人文主義的忽視;反之單獨提升人文精神,不用科學精神來限定人文精神的界限,人文精神就會淹沒在神秘主義和信仰主義中。只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共同推進社會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長期以來,中國工科高等教育存在著重科學教育輕人文教育的傾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沒有把人文教育擺在應有的重要位置。這種狀況直接影響了高校的學科建設、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也影響到在校生的學習與發展,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都表現出明顯的實用主義和急功近利傾向,重理工輕人文,重實用輕修養,從而難以形教育的應有氛圍。人文教育的薄弱及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相脫離已經成為嚴重的現實問題,已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憂慮。針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應然取向。高等教育健康發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領,但同樣離不開科學方法論的指導和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 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別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須強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加強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融合的途徑和措施
1.樹立人文和科學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國高校長期單科性教育形成的重專業知識教育輕人文教育的氛圍,從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到決策導向,都體現出與應有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觀念的距離。要實現大學現代化及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融合, 必須重建現代大學教育理念,強調整體協調性,多學科綜合解決問題,以培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充分發展、和諧結合的人才為核心。
針對當前工科院校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處于分離缺失狀態,必須形成關于工科大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教育的共識,充分認識加強培養綜合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加強人文科學研究和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強調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繼承與綜合,在學科教學的同時注重介紹學科專業中涵合的人文知識和所學理論的社會價值。在教學實踐中把專業教學和人文科學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把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判斷力、意志力,與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結合起來;把人文精神浸潤在專業知識中。讓學生從傳統的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完善教學體制,優化課程設置,構建人文科學融合的平臺。目前眾多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識層面,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明顯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養必須是依靠熏陶。為此高校必須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體制,科學設置人才培養課程結構,有計劃地進行學科整合,拓寬專業口徑,擴充專業內涵,在課程設置上注重文理滲透。
在原有人才培養方案中增設文、史、哲、社會學等核心課程。對學生實行通才教育,是學生全面了解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在學籍管理上努力推行彈性學分制,鼓勵學生文理交叉學習,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知識和能力,塑造完善人格。
3.注重教師在課程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教育者要有人文素質教育的主導意識。現代教育的理念,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科學技術素質,而且更要關注學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素質,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終身學習、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從專業中挖掘出豐富的科學與人文教育內容,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其獨立學習、研究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將傳授理性知識、培養理性能力和關注學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機地統一起來。
教師必須準確把握教師崗位和教育職業的時代特征, 塑造新的師德, 不斷優化知識結構, 除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之外, 更要拓寬知識面, 廣泛涉獵其他相關學科特別是人文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知識, 增強對自身教育教學反省的能力, 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素質。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人文科學和諧發展的文化氛圍[3]。校園文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隱性課程, 其中蘊涵著價值觀、態度、理想、信念等意識形態內容。重視隱性課程的設計與對人才的教育作用。學校要以先進文化為切入點,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教育導向、自我實踐和自我完善功能,創造出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首先要大力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培養學生的求真、求善、創新精神,在師生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的治學態度、民主的學術空氣,這些都對大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次, 要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參與,讓學生明白自己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和受益的主體。大力開展健康向上、格調高雅、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在舉辦活動過程中盡可能考慮到學術并進、文理交融。再次要充分發揮輿論的導向宣傳教育作用。要注重加強校報、校園網、宣傳櫥窗、校內廣播電視、論壇沙龍等宣傳輿論陣地的建設和管理,做到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從而引導學生從中獲取豐富的精神價值, 陶冶情操,鑄造人格。
總之,高等教育健康發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領,但同樣離不開科學方法論的指導和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培養學生過程中將提高人文修養和增強科學精神有機融合起來,努力搭建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融匯的教學平臺,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樹立起可以傳承的大學精神。
參考文獻:
[1]聶莉娜,周金聲.論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互滲教育[J].教育探索,2006,(12).
篇9
我國自1996年才將體育學正式列為一級學科,在此之前體育從未提及“人文”這個詞匯。1997年我國設置了體育人文社會學作為體育學的二級學科,自此體育中才正式將“人文”的理念融入體育教學中。盡管體育人文觀念已經在我國存在了十多年,但仍處于初級階段,體育教育中“人文精神”依舊比較匱乏,專業教育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機械的給學生灌輸體育技能知識,而隨著體育專業知識不斷地更新、拓展,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教師要想教你的東西也越來越多。這種情形中,學生將完全被局限在某個專業領域,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辛苦。因此,有必要改變這種固化的專業的培養模式,著重培養學生成為有足夠的知識寬度、卓越的學習能力以及創新的實踐能力,能夠靈活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體育教育必將進入“人文”“人道”“人本”的新階段。“人文”精神體現在體育教育中的目標就是要尋求人文精神的回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使學生在知識的融會貫通中,集聚智慧,獲得心智的提升,使他們不僅要具備創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維及跨學科的知識,同時,也應該具有愛心、責任心、崇高的道德水準,與人和諧共處、共贏的健全的人格。
二人文精神融入高校體育教育的價值
我國高校教育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一般為“一言堂”方式進行教授,師生關系基本為“教師權威制”或“師道尊嚴制”,[3]教師存在著很強的本位主義思想,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嚴重抹殺了學生的個性。[4]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過分強調學生對體育專業技術的掌握程度,忽視了學生個人情感和身體素質的不同需求。教師以學目的、材內容、學進度、學方法、統一考核標準要求學生,忽視或不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嚴重束縛了學生體育運動個性要求。[5]另一方面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動作的準確性及規范性要求過高,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學生往往容易產生學習主動性不高,情緒低落,對于教授內容疲于應付等現象。同時由于師生缺乏平等、和諧的關系,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和對話,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被嚴重壓制,教學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部分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在這種環境下非常容易導致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尤其是器械運動)中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高校體育教育如果要克服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各項弊端,消解因體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對高校體育發展的影響,必須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健康為基礎”的人文精神目標,充分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多重性、可塑性,教師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展示個性、發展個性、塑造個性。人文精神融入高校體育教育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展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人文精神”科學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實踐途徑
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人文精神”融入高校體育的前提條件。俗話說:“打鐵首先自身硬”,教育方針的貫徹、教育目標的實現教師起直接決定作用。教師隊伍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到是否能將“人文精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正確實施。熱愛、尊重、信任、關心學生的教師,是“人文”體育教育在高校實施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教師素質評判不應該僅僅考核教師的業務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更應該注重教師的政治思想素養、教育思想素養及職業道德素養,提高教師隊伍自身素質是“人文體育教育”能否成功的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
2.教師自身轉變觀念,明確“以人為本,以學生健康為基礎”的人文精神目標。我國高等體育教育現階段急需解決人文精神匱乏的問題,但是部分教師長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一時很難擯棄舊觀念的干擾,仍不肯放棄自身“高高在上”的“主導”角色,無法立即轉變觀念。但是“以人為本,以學生健康為基礎”的人文體育精神目標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將自身角色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需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感情溝通,做學生的“平等的朋友”。
3.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教學相長”的教學方法。師生關系(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保證,[6]而和諧師生關系是一種互動的教育關系。“人文體育教育”將重點改變以往“教師權威制”下教師與學生的不對等教學關系,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改善了課堂氣氛,同時通過同學間互動,也營造了學生團體協作的氛圍,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7]教師不再以“傳道、授業、解惑”的主導者自居,努力營造“教學相長”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發問,大膽提出意見,敢于堅持自己合理的見解,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形成堅持真理、改正錯誤、實事求是、相互尊重的體育人文精神。[8]
4.改變體育統一的標準,充分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教學主體由教師轉變為學生,教師要充分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每個學生身體素質、技術基礎、情緒狀態等具體情況在“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下因材施教,制定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及內容,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素質、技術較差的學生,一定要避免指責、譏笑、諷刺、挖苦,要盡量耐心引導、鼓勵,避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減少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反感與逆反心理,讓學生主動積極融入教學過程,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充分體現人文體育教育“以人為本”的實質核心。
篇10
[關鍵詞]:課程整合;科學精神;人文精神
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院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自理信息的能力。”面對迅速發展的社會,面對層出不窮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理念,新課程標準要求“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勿庸置疑,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成了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的工具,信息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并特別強調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構建既符合教學規律,又符合信息時代需求的整合型教學,成了當務之急。課程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是繼承傳統學科教學富含人文素養優勢,同時又展現時代科學精神的相對獨立的教學模式。
一、課程整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共同需要
什么是科學精神?簡單地說,科學院精神就是指由科學所決定并貫穿于科學院活動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它是人類在追求真理過程中創造的,表現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并反過來成為人們追求真理時的科學指導。在網絡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現代社會,科學精神表現為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競爭包容的協作精神和執著不懈的敬業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類在對社會與自身的認識、發展、完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理性認識,它用來規范、指導、約束人類社會與人自身的各項活動。集中表現為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價值等,反映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追求人類高尚的、善良的、健康的精神。現代社會倡導弘揚人文精神,就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努力挖掘人自身的本質力量,努力使客觀的現實社會適合人的主體需求和滿足,同時還要重視人的精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能動作用。
人類社會實踐的每一個環節無不打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烙印,它們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并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發展、完善和升華。如果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比喻為一只前進中的舟船的話,那么科學院精神與人文精神則是它的雙漿。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整合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則為課程整合提供了實踐的平臺,而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則為課程整合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承載科學精神的信息技術與蘊涵人文素養的傳統教學相互整合,成了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一個全新的課題。
二、課程整合如何體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課程整合,就是通過在學科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把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學習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從而實現雙重教學目標:既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又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課程整合的首要任務是打破傳統的單一課堂教授的教學模式,構建一種互動的師生與教學關系,使教學活動成為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人----人、人----機之間的良性互動,并在互動的過程中實現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信息的交流與升華,從而實現知識的積累與人格的完善。作為教育的核心,培養學習者高尚的人文素養依然是現代教育的基礎,而科學精神則成了現代教育對新時期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成功的課程整合在以下四方面體現著這兩種精神的融合。
1、以提高自主發現、探索學習能力為目的,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自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格局,從課程設置到教材編寫,從授課方式到授課內容,都出現了跳躍式的進步。課程整合適應了時代變化的要求,探索并建立一種通過教學目標、內容、途徑和方法的調整,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單純的接受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自主發現、探求學習,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在實施過程中,注重以下幾個指標的操作與實現:
(1)學習者參與和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參與設計并制訂學習進度與評價指標;
(2)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
(3)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并作出相應的調整。
未來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社會,學會自主發現、探究學習,是個體進行終身學習以適應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習者這種良好的理性精神與學習意識,既有利于學生完整獨立的人格的形成,也順應了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需求。
2、以提高信息研判、表達交流能力為目的,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
從單純的課堂教學走向開放的整合型號教學,學生面臨的不再是簡單而有限的書本知識,我們的教學也不能再像小鳥喂食一樣精挑細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我們應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所以,現有的教學方式和要求必須進行有效的調整,學生對信息的研判與再創造能力必須得到迅速的提高。課程整合在實現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加強以下四個方面的訓練:
(1)信息分析,從豐富的信息中篩選鑒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參照老師或自己制訂的學習目標判斷其可信度,并對起初有用的部分進行分類;
(2)信息加工,將從不同中渠道獲取的同類信息進行綜合、歸納,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重新整理、組織、存儲,并能夠簡潔明了地傳遞給他人;
(3)信息創新,在信息加工的時候,通過歸納、綜合、抽象、聯想的思維活動,找出關聯性、規律性的線索,或者能從表現現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創新的結論,形成新的資料信息;
(4)信息交流,在傳統的學習交流的基礎上,能夠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平臺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圍,面向世界,面向其他受眾與學習伙伴,就某些問題或觀點進行聯系、協作、溝通、學習,在交流中實現自身與他人文化素養的雙向提高。
在信息的分析與加工階段,批判地處理信息是學習者科學精神的重要特征:對信息的檢索方略,對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對所獲得的信息內容都能進行逐一的評估;在接受信息之前,認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與陳述的準確性,能夠識別信息推理中的邏輯矛盾或謬誤,識別信息中有根據或無根據的論斷,確定論點的充分性。而在信息的創新與交流階段,科學地處理信息則是學習者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創設富有人性化特征的新的信息源,在信息交流中實現平等對待、協作互通、共同促進。這些精神的形成不僅要通過信息技術技能訓練來培養,還要通過加強科學的分析與思維能力的訓練來實現。這是求知、求是、求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貫穿著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它要求學習者對形形的信息知識決不盲目地相信和接受,通過獨立思考,理性思維,以一種合理的、懷疑的態度,讓它們在科學理性的批判和審查面前證明自身的合法性;同時還要求學習者能夠有理有據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不囿于原有的知識框架,創造性地進行人文知識的交流與學習。
3、以提高交互合作學習能力為目的,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什么是學習?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對傳統的“學習”提出了質疑。課程整合后,學習不再是簡單的“教”與“學”的直接交流,而是一個交互與合作的過程,教育者與被教育者、被教育者群體之間的互動成了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信息技術為交互合作學習提供了支撐平臺,它支持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為學習者提供了對同一問題的多種不同觀點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綜合的機會。課堂不再是獲得答案的唯一地方,在協作交流的環境中,學習者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通過競爭、協同和角色扮演等多種不同形式,集思廣益,最終完成任務。在新的學習環境中沒有課堂和時間的限制,有的只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競爭或學習伙伴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習者的合作、協商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習者的民主參與和自主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習者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
學習者之間的協同合作關系是認知發展和學習社會化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也是學習者身心發展和學習社會化賴以實現的基本元素。國內外大量實證研究證明,合作學習的互動觀是一咱先進科學的互動觀,是對現代教學互動理論的發展。它讓學習者在互動與交流中“共同”去完成某項學習任務,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充分發愛國學習者的潛能,對人的認識、情感、技能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它可以促進學習者認知過程的重建,提高學習者思維的自由性、靈活性,還可以培養學習者積極的情感,增強學習者的團隊協作意識,對團體產生參與感、認同感、歸屬感、親近感與依賴感,還可以培養學習者的協作技巧和人際交往能力等。其表現出來的自發性、合作性、高效性、交互性、多樣性一直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所望塵莫及的。
4、以提高自我評價與自我調整能力為目的,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學習的持續動力來自內在的、自發的學習動機,而不是外在的教師、家長、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它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因此必須要有一套新的教學評價體系與其相適應。課程整合至少在以下兩個方面對傳統的教育評價實現了質的突破。
(1)強化了自我評價與調整,新課程標準指出“自我評價是體現學生評價中主體地位的重要途徑。”認知心理學也認為,學生自我評價與調整是其綜合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習者在起點時就明確知道自己在達到終點時的評價標準和內容,自己在學習的進程中不斷與評價標準和內容對照,并通過在終點進行達標與否的評價、反思、調整,最終達到學習目標的實現。自我評價與調整既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目標。課程整合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一步,學習成了學生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
(2)關注了個體差異,傳統的教學評價熱衷于分數排隊,比較強弱勝負,把是否“成功”作為衡量學生學習優劣的唯一標準,因此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取得分數意義上的成功,這不利于大多數學生的發展。事實上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生理特點、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等。有鑒于此,課程整合依據學生的不同背景和特點,為每一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它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的全新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學習群體之間的競爭,使得整個評價的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達向大家合作達標。指導學生的著力點定位在爭取不斷的進步與提高上,自己與自己的過去比,只要比自己過去有進步就算達到了學生提高的目標。這樣的評價體系具有很濃厚的人性化的色彩,它把學生的利益與需要放在了第一位,這有利于我們走出競爭教育的怪圈,實現教學評價的科學化與人性化。
三、課程整合貫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意義
1、課程發展的需要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真正的知識理解與學習只能是由學習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的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活動過程,它依賴于良好的學習環境來滿足“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的需要,這種環境是單純的課堂教學難以企及也無法實現的。因此,傳統的課程教學發展到今天,需要對自身進行革命性的變革,需要將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引進來、融化掉,并使其最終成為課程教學發展與突破的動力和保障。
現代教育和課程理念的發展需要突破“講授”和“課堂”這兩個狹小的概念,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色彩應該越來越濃厚。首先,我們培養的是適應時展需要的,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知識型人才,決不是一臺僅僅可以產生動力的機器;其次,學習不是個體實踐的過程,而應該是與社會的融合統一,是與社會文化生活整合為有機整體的和諧、自由、幸福的發展過程。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的整合,促進了師生民主合作的課程與教學組織方式的實現和以人為本的新型課程與教學活動模式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向教學生產力的轉化,其信息化、民主化、科學化、人文化等豐富的內涵是傳統的課程教學所不具備的。因此,課程整合貫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是課程發展自身的實際需要。
2、人才培養的需要
在“21世紀高校科學與人文教育研討會”上,很多教育專家達成這樣一種共識:“科學與人文作為兩種不同的文化現象,有各自獨立的價值與功能,是統一的人類精神活動的兩個不同側面。科學與人文的協調發展,是社會健康發展和個人精神完善必不可少的條件。”應該說,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實現發展型號人才培養的兩個基本方面,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只有受教育者在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身體素質等諸方面都得到發展,才是素質教育的真正目標。而這個目標充分體現了科學和人文的統一,只有二者渾然一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全面發展和自主發展的人。
3、時展的需要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大批追求真理、立志報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一代,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與強烈民族自尊心、社會責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備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才能為國家進步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巨大作用。
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課程整合”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才剛剛起步,它本身也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和教、學雙方與整個社會群體的人文關懷,需要實施操作者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作為新的教學方式,它既是基礎,又是目標,只有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時注入學生的素質,才能使每個學生成為志向高遠、人格健全、基礎扎實、特長明顯、勇于創新、善于實踐的有用之才,也才能成為21世紀所需要的、實現民族復興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鐘啟泉.崔允郭.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12.(1)
4、馮秀琪.徐紅彩.淺論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語文教學的整合[J].中國電化教育.2001.(5)
5、章慧敏.傅德榮.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術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
6、朱廣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與實踐----訪北京師范大學劉儒德博士[J].中國電化教育.2003.(3)
7、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8、李克東.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電化教育研究.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