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11:11: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文精神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談到白酒廣告如何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塑造中國人在現代性進程中的價值觀問題,就不得不引入“人文精神”的視角。同消費社會的概念一樣,人文精神也是一個舶來品,它是西方文藝復興中時期的一種思想,英文為humanism,在中國也將它譯為人文主義、人道主義或人本主義。國內不同的學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其內涵的具體理解又有所不同。本文對人文精神的解釋主要參考了王蒙與張立文的說法。“人文精神是一個外來語,本身并沒有嚴格的界說,humanism從字面上看是人的‘主義’或‘學說’,那么,我們無妨視之為一種以人為主體,以人為對象的思想,或者更簡單一點來說,人文精神我們姑且可以假定為一種對于人的關注”張立文認為,“所謂人文精神,是指對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嚴價值意義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對價值理想或終極理想的執著追求人文精神既是一種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因此,本論文對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的理解是“以人為本”: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尊重人的生命、自由、人格、價值、權利和需要,基于此種對人文精神的理解展開瀘州老窖廣告的研究。
基于人文精神是“一種對于人的關注”的認識出發,我們認為,與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均有著深刻聯系的白酒同人文精神有著天然的聯系,因此在白酒廣告中,人文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這些方面瀘州老窖廣告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例如,從關注人類歷史的縱深感,以及白酒企業工藝傳承等角度,將白酒內在的傳統文化與歷史厚重感通過廣告符碼演繹,讓廣告觀賞者看到的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白酒,更能品味出其中“人性”的存在和關懷。這樣的廣告不僅能很好地傳遞商品信息,還能很好地宣傳企業形象。瀘州老窖特曲電視廣告,在悠揚的曲調中,展開的不僅僅是優美的畫卷,以及尋常可見的酒元素符號。一個富有男性魅力的嗓音比較低沉地發問:400多年來,世界發生了什么?隨后字幕上閃現著這樣的內容:30119部經典遺失,2065項技藝失傳,812處古跡被破壞,15種人類文明中斷……最后男性的聲音再起,“唯有珍稀之品,方可一脈永傳,傳世濃香,瀘州老窖特曲”。這樣的廣告,在強調這款酒的歷史、傳承、稀有之外,更表達出了對于人類一些優秀的物質文化遺產在時間長河中消失的深深憂慮,受眾在被廣告深深觸動的同時,會對這樣一個關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企業產生深深的認同感。
然而,當下包括白酒廣告在內的更多的商業廣告,人文精神缺失嚴重,不僅僅影響公眾的審美,而且對企業形象的塑造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已經成為業界和學界不能回避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主要借助以鮑德里亞為代表的西方消費社會理論,從兩個層面來探討在消費社會中,瀘州老窖廣告人文精神的缺失問題。首先是對于符號的盲目崇拜導致了在其廣告中,人淪為“物”的附屬,作為人的主體性喪失的問題;其次是白酒廣告日益增多,對人生存的現實世界的環境的破壞和吞噬的問題。為了將研究具象化,本文將以瀘州老窖的公開傳播的廣告作為案例,其一是因為瀘州老窖是中國釀酒歷史最悠久的白酒品牌之一,產品自身人文價值豐富;其二,瀘州老窖的白酒廣告曾經是央視廣告招標大會的“標王”,其廣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在消費社會的理論中,“符號”是一個關鍵的概念,鮑德里亞借用了符號學家羅蘭•巴特的符號理論,認為消費社會中,人們消費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商品的符號價值。而為商品附加上符號價值,最直接和常用的方式就是廣告。但是鮑德里亞也表示了隱隱的擔憂,他認為,“技術以它不斷的演進,有一天會達到(完美的)模仿,……人會變得失去功能、不理性、主觀,變成一個空洞的形式,開向功能神話,和與世界炫人耳目的效率相關的幻想投射”。這就是人的主體性在符號面前逐漸喪失的一個過程,廣告無疑在加速這個過程。臉譜化的人物以及符號化的人類情感,這是部分白酒廣告對人的主體性剝奪的最重要方式。
在多數白酒廣告中,符號占據了主體地位,少了人與人之間最真摯和質樸的情感。白酒有相對固定的消費者群體,大多是中年男性,他們擁有一定的社會資本和權力資本,成功、友情、親情是這類群體所追逐的目標,因此白酒廣告中對此類場景的刻畫比比皆是。這樣的廣告訴求本身可能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表達這類訴求的方式。瀘州老窖眾多的廣告中,場景、人物以固定化、臉譜化的符號出現,表現友情的廣告就會出現朋友間握手擊掌的畫面,表現親情的廣告一定會使用家庭團聚、言笑晏晏的和諧場景,表現愛情的廣告就會運用婚紗、戒指等元素。然而,這些都是冷冰冰的符號,是一種空洞的幻想,將人們的思維固化,指向消費的神話,仿佛消費白酒就能實現廣告場景中夢幻般的生活。我們選取一則由知名歌手周華健參演的電視廣告作為對象具體分析人物符號化、臉譜化怎樣使人的主體性喪失,放棄了人文精神內涵的問題。2012年,周華健正式成為瀘州老窖的形象代言人。此時,瀘州老窖的特曲老酒也開始大范圍地打出“友情牌”,在廣告推廣友情與白酒的聯系。恰恰周華健傳唱度最高的歌曲《朋友》中也有“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的歌詞,這自然用在了瀘州老窖之后的廣告中。2012年,一則15秒的特曲老酒電視廣告在央視播出,下面(表1)是我們根據廣告內容整理的廣告分鏡頭腳本。在這則電視廣告中,周華健處于整個廣告最中心的地位,所有人物都圍繞他和他的歌曲展開,廣告中飾演“友人”的演員達到20人左右,卻沒有一個能讓觀看者記住,他們或者在特寫鏡頭中被虛化,或者在中景中混雜在人群中;同時,周華健與眾人的互動也顯得過于程式化:碰杯、握手、擊掌等動作顯得平淡而做作,離現實生活太遙遠,缺乏基本的人性的共鳴。因此廣告顯得缺乏感染力,不能震撼和打動人心,自然廣告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身體符號化,這是人在白酒廣告中喪失主體性的另一種重要表現,而這里的身體專指女性身體。白酒無論在傳統觀念上還是現實的消費行為上,主體都以男性為主導,因此廣告中女性身體的出現自然是一種對原始欲望的呼應。鮑德里亞認為,“在消費的全套設備中,有一種比其他一切都更美麗、更珍貴、更光彩奪目的物品———它比負載了全部內涵的汽車還要負載了更沉重的內涵,這便是身體。”
在白酒廣告中,這種最美麗的物品的出現與白酒本身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而是作為一種男性話語權力的附屬品出現,是一種炫耀性符號。如一則推廣瀘州老窖青花瓷二曲酒的平面廣告中,一名身著青花瓷風格旗袍的女性側身坐在木椅上,女子坐姿端莊,手拿一把古典風格的小扇子,表情嫵媚。她側坐的姿勢完美地展示出了其曲線的身材。女子右側則是青花瓷酒瓶的瀘州老窖二曲酒。這幅平面廣告中,青花瓷的酒瓶占據了畫面的三分之二,是絕對的主體,女子只出現在畫面最左側三分之一且靠下的位置,這樣的空間布局安排明顯地顯示出了一種主次關系,女子的出現只是二曲酒的附屬品;同時,從該女性身體的造型來看,其曲線與酒瓶的曲線完美地重合,帶有一種強烈的暗示,即商品與女性身體的交融。在此類白酒廣告中,女性身體顯然已經失去了主體性,“嚴格地講,它不是個人財產,而是一種經過設計和包裝的、能令人產生欲望的、并具有公共影響力的消費品”。女性完美的身體曲線成為消費品,不得不說是對女性的一種褻瀆。
二、擬像世界:白酒廣告對現實環境的吞噬
如果說符號化的世界只是將立體的世界變為平面化的話,那么創造一個擬像的世界則是另一種人文精神的缺失。如果連真實生活的世界都無法被我們認知,那么我們將失去依托。如今,現代工業和技術創造出來的世界正在吞噬人們生活的現實環境。廣告、傳媒利用高科技創造的世界在現實中無跡可尋,卻每天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建構著我們的認知,這便是擬像的世界。所謂擬像(Simulacre)是后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征,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制造了“模仿”,大量的復制;而后工業社會則是以擬像為特征,按照詹明信的解釋,“仿像是那些沒有原本的東西的摹本。”白酒廣告,尤其是走高端路線的白酒廣告,往往追求一種宏偉的氣勢,多數皆以陽剛大氣的形象示人。為了追求這種恢弘大氣,白酒廣告常常脫離現實生活的語境,刻意制造一種擬態環境。如瀘州老窖特曲的一副平面廣告,為了追求宏大的氣勢,在設計時動用了多種元素:獅子、八角亭、龍、拱橋、園林,這些元素在畫面中按照遠近高低依次排開,利用現代的繪圖技術力求將這些元素綜合于一體。
單獨解讀這些符碼,其所指都與中國古代的“皇家”、“貴族”有聯系,給人一種高貴、威武、圣神不可侵犯之感。但是這些重疊組合的元素很難達到體現白酒內在高貴氣質的目的,反而會讓人產生一種強烈的疏離感及不真實感,這種不真實感就是來自于擬像。廣告將這些本來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如龍)或很難見到的(如園林)場景疊加地放在同一個平面空間里,試圖“充分”體現產品的貴族與高端。然而,這種超越真實的多元素生硬拼接,很難創造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同時那么多元素疊加在一起,使畫面空間顯得過于擁擠,缺少美感。這樣的虛幻、生硬的廣告風格,缺少了一絲平易近人的人情味,難以吸引消費者,更難對他們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最后,作為商品信息的這些視覺識別系統過于龐雜,也會增加受眾的記憶負擔,對廣告傳播效果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不僅在媒體上擬像的世界無處不在,廣告還“入侵”了我們真實的生活空間,將我們的客觀生活環境“擬像化”。在公交車上、地鐵上、廣場上、建筑上,城市幾乎已經被廣告包圍,無論在哪個角落總有廣告的身影。這些廣告或是平面廣告,或是影音廣告,通過LED、電視屏幕、燈箱廣告、車身廣告等各種方式進入民眾視線。但是這些廣告大多并沒有人文內涵,其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受眾每天將會受到廣告的“疲勞轟炸”。這種利用強制接收式載體的廣告,挑選了消費者很難逃脫廣告制約的環境,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只能接收其傳播的信息,其傳播的到達率會比較高。但是,“消費者失去躲避廣告的自由,他很快就會對廣告產生一種強烈的厭惡感。”
傳播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影響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美譽度。瀘州老窖的戶外廣告在這方面是有過典型的不成功案例。廣州商業新區火車東站商圈在2013年前后出現過一棟“最牛廣告大樓”,這是一座40多層高爛尾樓,占地近5000平方米,戶外廣告完全包住了整棟樓的四面外墻,這副戶外廣告也被調侃為“最牛戶外廣告”,其廣告主正是瀘州老窖集團。這副大型的戶外廣告顏色鮮艷,以深藍色及大紅色為主色,大大的酒瓶瓶身在廣告中央位置,非常搶眼,因為廣告覆蓋了大廈四面外墻,再加之大廈擁有引人注目的高度,所以在天河商圈的任何位置幾乎都能抬頭就看見此戶外廣告。這樣的戶外廣告無疑像一個“怪獸”安插在了城市里。由于廣告本身粗暴地破壞了城市景觀,使得市民在觀看時會產生一種不真實感,產生時空錯亂的感受,這樣的感受將受眾從現實空間中抽離出來,造成了視覺污染的同時,擾亂了市民對環境的感知。這就是“擬像的世界”所吞噬的現實。
三、結語
篇2
2004年馬加爵事件,2007年云南大學女馬加爵事件,還有令人扼腕的2013年復旦大學研究生遭投毒事件,這一系列惡性事件中主人公都缺乏一種對生命的愛惜和足夠的理智。就復旦投毒事件新華視點評論為:即使生存和競爭的壓力再大,人也應有底線。有外在知識無內在約束,教育應反思。誠然,某些高校的教育現狀之一是相對匱乏的人文精神教育。這就造成學生僅僅知曉課堂上學習的專業課程,掌握高職生必掌握的具體操作技能而已。先生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使僅僅為灌輸知識、練習技能之作用,而不貫之以理想,則是機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類也。”華中科技大學前校長楊叔子院士就曾明確指出:“現代大學應高度重視的第一件事是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我們看到,高校人才培育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過窄的專業教育,過強的功利主義,過弱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礎性地位未得到廣泛認同和深刻理解,勢必導致人文精神的嚴重缺失,如學生誠信的缺失,生活和就業方面誠信的缺失,以及文化藝術修養的缺失。網絡的發展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發展有一定影響。網絡環境也正在一點點侵蝕著大學生本該平靜的讀書心態。每每課堂上,至少一兩次總會有學生的微信或者QQ消息聲音提示響起。現代人感到的一天不帶手機無所適從的心理也同樣沖擊著當代大學生人群。網絡也盲目遵循短平快的經濟利益驅動,在新聞播報方面力爭“新、奇、特”,最大程度抓住人們的眼球,各種暴力圖片和刺激性語言較為泛濫。近年來,一些網絡的各色新聞標題也漸少人文關懷,一味片面追求點擊率,不考慮媒體本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大眾輿論導向功能。而對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的十七八歲當代大學生們,如何在各種媒體大肆沖擊的背景下,保持健康的思想,獨立的思維和判斷能力,以及較高的人文修養就是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育人精神所在。
二、提高人文素養的聚焦點
促進大學人文精神建設,受眾不僅僅是囫圇一個整體,需要重點對象和關鍵問題兩方面并重。大學校園中,貧困生是一個需要教育工作者傾注更多精力和愛心的群體。出身家境貧寒的學子,有的心理脆弱不堪一擊,相對敏感,通常處理不好同學之間人際關系;有的則較為激進,斤斤計較,對錢的欲望和認知存在一定誤區。比如:馬加爵出身貧寒,張超上大學后父母下崗,家庭中斷經濟來源。學生面對一系列現實生活問題捉襟見肘,心理問題又得不到及時疏導,大學教育的人文關懷濃度和及時性就頗受考驗。所以做為輔導員或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發現學生在一些價值取向方向的迷失應及時矯正并正確引導。大學教師應付出巨大耐心和愛心,具有高度的職業精神和敬業態度,像德國人一樣把社會上每一個陌生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訓導,才是教書育人的方向。人文精神建設的關鍵問題涉及同學之間的相處之道,如友情、愛情等方面。筆者在2014年5月6日的專業課導入部分有這樣一則圖片新聞:Forumtrends:Nohouse,nomarriage?Isitnecessaryforamantohaveanapartmentasaprerequisiteformarriage?MostwomenwillsayyesinChina.(論壇熱點:無房即不婚?對男人來說房子是不是結婚的前提條件?中國大多數女性回答是。)隨機做個課堂測試,學生為二年級文秘專業同學,80%女生持肯定態度,并且對于追加問題“是否婚后與婆婆共同生活”,回答基本也是否定的。而現實的戀愛態度造成畢業即分手的大學情侶不占少數。還有一個話題即金錢和財富。部分學生不能正確看待金錢,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把學習知識和技能僅僅當作眼下和未來攥錢的工具,忽視知識本身的價值層面。這個視野下,大學的部分學生也被異化,淪為物質眼中的工具。缺乏長遠眼光,缺少自學和進取精神,極易造就急功近利思想,凡事也勢必斤斤計較,胸無大志。人文精神的缺乏可以依靠素質教育來實現,素質教育提倡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中小學基本“應試教育”,高等教育更應凸顯素質教育,體現“以人為本”思想,真正弘揚“大學精神”。
三、人文精神回歸之道
(一)建議圖書館定期舉行新書推介活動
在明顯位置陳列經典圖書,比如文學經典作品和讀物。如有些高校定期在圖書館開展各專業經典圖書推介活動,請每個專業的1到2名教授或副教授推薦一本本專業必讀書,并且用簡短文字寫明推薦理由。這不失為一種很明智的做法。因為學生出入圖書館的同時,在看到書的實體擺在陳列玻璃窗里,而不是寫在海報上的書名,這種熏陶和浸潤能夠激發學生閱讀的愿望。并且,讀過自己身邊教師對該書的簡介和評價,也會增強學生在各個領域的求知欲,包括人文學科方面。
(二)校園環境、校園網站人文精神創設
比如在學生食堂,像北京師范大學那樣,就餐的桌子上縮小廣告版面,寫有勵志話語:真正的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有飯吃,而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口飯吃。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鼓勵真才實學的治學精神激勵了一屆屆的學子。這也是值得借鑒的做法。另外,鑒于網絡時代的異軍突起,學生好多時候本校的校園網站登錄機會比較多,可以適當在網站顯眼位置編輯飽蘸人文精神的語言并配好圖片,而且定期更新。如北京外國語大學首頁的一部分是一幅意氣風發的大學生照片,配有這樣一句“Miraclessometimeoccurunlessonetriesveryhardforit.”(只有非凡的努力,奇跡才會有時發生。)和“Theimportantthinginlifeistohaveagreataim,andthedeterminationtoattainit.——J.W.Goethe”(人生重要的事情是要有個偉大的目標,并且擁有堅定的決心去實現它。)可見,校園網站的人文精神建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組織師生攝影愛好者組攝影展活動
把提交的優秀作品展示在院校大廳中,學生從中也會欣賞到大自然的美與人類和自然的和諧。從而提高高校學生整體的藝術欣賞水平和鑒賞能力。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說,人的素質主要表現在四個正確對待上。其中第一個就是正確對待自然,理解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懂得愛好自然,保護環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圈。而這類攝影展活動,無疑可以無形中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是提升學生人文精神的一個簡便、可行方法。
(四)教師以小型報告模式分享旅游經歷和感悟,提高學生人文精神
寒暑假對教師來講是外出旅游、增長見識的好時機,而這種人人皆可在旅途中但每個人的旅行經歷和感受確卻是各不相同的。學院可每個學期開學頭三周請教師做報告,比如對旅游地做背景資料總結,對旅游經歷和照片制作成精美ppt圖片。如海南一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2009年日本旅游之后給外文系學生做了一場精彩的“日本印象及現狀”的報告。報告從Environment(環境):綠色、環保、愉悅;Transport(交通):便利、快捷、安全;Culture(文化):時尚、悠閑、優雅;Colour(色彩):美麗、美好生活的象征;Hospitality(好客):文明、友好五個方面詳實、生動介紹了當時日本國內狀況和旅游感悟。同為中國人在感受和學習外國先進之處之余,必然升騰起強烈愛國情感,不失為一次很好的愛國教育。筆者今年曾課下和學生談論過西安的兵馬俑“有能力開發,沒能力保護”的現狀,而日本則有這項技術但是有附加條件的。出于中華民族尊嚴的考慮,秦始皇陵基本定于70年內不開挖。學生對此頗多感慨。因為旅游本身讓人興奮,教師的經歷和感悟做成報告形式,學生一定比較樂于傾聽。
(五)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建議
如商務英語專業核心課程英語外報外刊選讀,選用北大出版社端木義萬的《大學英語外報外刊閱讀教程》這一“能力型”教材。其中涉及題材覆蓋面廣、文章內容典型、語言質量上乘等特點。諸多單元中關于社會邊緣群體的社會關懷問題,家庭婚姻涉及的婚姻觀念問題、健康問題,心理觀念關乎的工作學習倦怠與悶爆現象,及各種行為風尚如社會和個人審美及環保意識等。整個課程的考核制度也需改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展批評性思維和自我批評和反思精神。課堂采用探究式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學者楊啟亮曾講“:試卷上的評價痕跡是‘對’與‘錯’以及赫然如權威模樣的分數,少有對思維移向,與眾不同的判斷力,批判精神的支持與鼓勵。”勢必大學考試評價機制也應更朝向素質培養方面傾斜。
篇3
人文精神是高校學生必備的一種精神素質,在民族音樂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有利于學生養精神的品格。眾所周知,民族音樂具有風格獨特、題材廣泛的特征,學生們接受民族音樂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接受人文精神滋養的過程。通過對多元音樂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大家能夠在民族音樂的藝術寶庫中重新審視自我,堅定人文精神的思想追求。其次,人文精神的培養能幫助學生形思辨能力。思辨能力通常指學生的思考、辨析和識別能力,當然,人文思辨能力是整個思辨能力的有機構成部分,民族音樂教學恰恰為人文思辨能力的養成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民族音樂資源異常充足,風格迥然各異,強烈的多元化特征使學生深切地領會到不同音樂的差異和藝術魅力,進而對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展開思索和反思,從而穩步提高人文思辨能力。
二、民族音樂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方法和對策
(一)凸顯情感的功能與作用
民族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觸及人類情感和心靈的藝術形式,試想若缺乏情感的投入,那么即便音樂的演奏技藝再高超,也只能讓聽眾索然無味。例如,在民族器樂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重情感的投入和渲染,促使器樂的演奏以情打動人,創設民族音樂濃厚的文化情境。同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切不可一味地講述樂器演奏技巧,而是要千方百計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干勁。教師要將傳授與樂器密切關聯的基礎知識為首要環節,在學生掌握基本的器樂知識后,再培養學生在演奏樂器時的情感渲染和表達,這樣一來,學生們不但能提高器樂的演奏技巧,更能將自身的情感表達融入到音樂中,凸顯人文精神涵養。
(二)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塑造人文思辨能力
民族音樂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要準確抓住兩者的內在關聯,切不可將其人為割裂,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營造溫馨的教學氛圍。例如,學習《春江花月夜》時,教師要破除以往單方面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的教學方式,轉而以創設問題情境的形式幫助學生重新審視所學曲目,教師要提醒廣大學生將這首曲目放到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去欣賞,并向學生依次提出如下問題:該曲目創作背景如何?曲目與繪畫和文學的關系是什么?曲目的音樂風格是怎樣的?該曲目的演奏樂器都分別經歷了哪些變化?通過一系列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或分組展開探究協作式學習,不斷地拓寬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通過自我探究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民族音樂的藝術魅力和博大精深,在自主學習和獨立探究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
(三)學校要加大對教師人文精神的培養力度,提高教師的文化闡釋水平
長期以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一直是延續專業音樂學校的課堂教學體系,甚至會盲目照搬,教師在教學時對演奏技能的關注度明顯多于傳授教學技能,這種老套的模式直接致使教師人文素養普遍較低的局面。鑒于此,高等專科學校應有意識地對廣大民族音樂教師開展專門培訓,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以塑造和培養廣大教師的人文精神為基本目標,依靠教師人文素養的不斷提高帶動全體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除此以外,課程設置方式要獲得改進,例如,在民族音樂教師中可適時地滲透若干人文課程,如哲學、文學、美學和音樂人類學等,不斷地豐富教師課堂傳授內容,推動人文精神的培養。
(四)牢固堅持技能培養和人文精神塑造并重的原則
針對以往民族音樂教學一味地注重技能訓練而忽略人文精神塑造的現象,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深入挖掘民族音樂的基本內涵,促進人文思辨能力的提升,使廣大學生深刻地洞悉民族音樂的本質和精髓,將音樂的表演放到具體的歷史、文化環境中,這樣一來,方能準確地剖析民族文化作品的音樂風格和藝術價值,加深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知和印象,領略音樂的美妙與神韻,凸顯民族音樂課堂教學的人文價值。
三、結語
篇4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視人和人的價值觀的思想態度。它關注人存在的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關注人的自由與平等,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視人格完善為教育的終極目標。突出人文科學的價值,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部過程中,使整個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個性化。強調學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發現,自己體會人生哲理和文化價值;強調人的自由、尊嚴和人格,重視學習者的自發性和主動性及發展潛能。鼓勵學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斷價值,從探索和澄清中獲得知識和成就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納、相互關懷。在人本主義教育內涵中,不僅強調自我意識的完善,并且倡導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培養學生能夠與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諧共處。
現代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態度,對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價值取向,以及寬容樂觀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優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內在于主體的精神品格,其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通過各種美術實踐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經驗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從而獲得感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2.在美術教育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不斷發現自己、不斷發展自己。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他自己,尋求一種“個體的真實性”,以達到美術學習與個性培養并行和諧的發展。使學生認識生存的意義,珍視生命,熱愛生活。
3.通過營造寬松、民主,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與學習氛圍,形成尊重、關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進個性的完善與身心和諧發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術課程中的體現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美術課程標準關于課程性質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將美術課程定性為“人文性質”。
如果說自然科學更關心物,人文科學則更關心人。所謂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內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人文科學所體現出來的。
美術作為人文科學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內蘊于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因此、引導學生關注美術知識、技能與人的情感、價值觀、人類的變化、個性、生存狀態等關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美術課程所闡述的“基本理念”更是從人文教育出發,從不同側面,體現出鮮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2.發揮美術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適應不同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使課程內容呈現方式和教學方式活潑多樣,豐富多彩,并強調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
3.擴展學生美術文化視野,增強愛國主義情懷,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4.保護學生獨特的個性,并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空間,開發學生創造潛能,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反思、自我評價,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新課程帶給美術教學最根本的變化將是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美術學習方式的變化,從而使美術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更加豐富多彩、活潑多樣;使美術學習密切聯系個人成長環境,聯系學生生活經驗;使美術學習吸收人類歷史文化營養,緊密聯系人類生活、人類情感、人類變化…三、美術教學與人文精神的培養
1.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體驗生活的樂趣
美術課程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組織學生學習的,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來感受生活,體驗來自生活的情感和樂趣。如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生活、自然環境、自然景觀等,并用點、線、面、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繪畫要素,進行對比、和諧、節奏、韻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積、組合等構成因素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美感相聯系,將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感受、體驗與藝術家對它們的表達聯系起來。一、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價值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視人和人的價值觀的思想態度。它關注人存在的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關注人的自由與平等,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視人格完善為教育的終極目標。突出人文科學的價值,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部過程中,使整個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個性化。強調學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發現,自己體會人生哲理和文化價值;強調人的自由、尊嚴和人格,重視學習者的自發性和主動性及發展潛能。鼓勵學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斷價值,從探索和澄清中獲得知識和成就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納、相互關懷。在人本主義教育內涵中,不僅強調自我意識的完善,并且倡導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培養學生能夠與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諧共處。
現代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態度,對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價值取向,以及寬容樂觀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優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內在于主體的精神品格,其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通過各種美術實踐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經驗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從而獲得感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2.在美術教育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不斷發現自己、不斷發展自己。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他自己,尋求一種“個體的真實性”,以達到美術學習與個性培養并行和諧的發展。使學生認識生存的意義,珍視生命,熱愛生活。
3.通過營造寬松、民主,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與學習氛圍,形成尊重、關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進個性的完善與身心和諧發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術課程中的體現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美術課程標準關于課程性質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將美術課程定性為“人文性質”。
如果說自然科學更關心物,人文科學則更關心人。所謂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內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人文科學所體現出來的。
美術作為人文科學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內蘊于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因此、引導學生關注美術知識、技能與人的情感、價值觀、人類的變化、個性、生存狀態等關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美術課程所闡述的“基本理念”更是從人文教育出發,從不同側面,體現出鮮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2.發揮美術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適應不同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使課程內容呈現方式和教學方式活潑多樣,豐富多彩,并強調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
3.擴展學生美術文化視野,增強愛國主義情懷,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4.保護學生獨特的個性,并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空間,開發學生創造潛能,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反思、自我評價,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新課程帶給美術教學最根本的變化將是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美術學習方式的變化,從而使美術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更加豐富多彩、活潑多樣;使美術學習密切聯系個人成長環境,聯系學生生活經驗;使美術學習吸收人類歷史文化營養,緊密聯系人類生活、人類情感、人類變化…
三、美術教學與人文精神的培養
篇5
1.1觀察指標〔3〕記錄手術時間、出血量以及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及妊娠結局。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患者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研究組手術情況手術時間為4~15min,平均(6.1±3.8)min;術中出血量為3~41ml,平均(13.4±6.1)ml。所有患者術后行動不受限制,無需住院。71例患者術后2~4天陰道開始流液,1周后表面脫痂出血。1例患者因藥物治療無效改用微波止血,其余病例均采用止血藥好轉。無陰道感染、宮頸粘連等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2.2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及妊娠結局對比兩組產婦在流產率、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胎膜早破、新生兒窒息、產后宮頸破裂、新生兒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研究組早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3兩組產婦分娩過程相關指標對比研究組產程為(11.5±3.1)h,產后2h出血量為(271.2±91.3)ml;對照組產程為(10.9±2.7)h,產后2h出血量為(282.3±127.6)ml。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相關報道顯示,育齡婦女宮頸病變發生率呈上升趨勢,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可能發展成宮頸癌,給廣大婦女的健康帶來極大威脅。目前治療宮頸病變的方法很多,如微波、激光、冷凍等,但這些方法一次性治愈率低、復發率高,給患者治療帶來極大不便。LEEP刀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新技術,常用于瘢痕組織的切除、宮頸癌的預防治療等。該方法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等優點,受到了廣大臨床醫生的青睞〔6〕。但LEEP刀術后是否會增加流產、低新生兒體重、早產等風險目前仍有爭議。然而也有學者對LEEP刀術后妊娠結局持肯定態度。本研究對97例育齡婦女進行回顧性分析,證實LEEP刀治療宮頸病變不會增加產婦的流產率,說明LEEP刀治療對有生育要求的婦女具有遠期安全性。
篇6
正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提及“心靈”這樣的一個名詞,但,你們有沒有困惑過,心靈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呢?
對此,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心靈是我最近所發現的屬于人體的一個“新”器官,它不是我們的頭腦,它也不是我們的心臟,總之,它不是我們的肉體,但,它就在我們的頭腦里,在我們的心臟里,在我們的每一寸肌膚里。接著,我要指出的是,心靈是一個場,一個生命場,這樣的一個場有一個能量聚集的中心,那一個中心在我們的腹部。它是隨著作為個體的生命的誕生而誕生的。心靈有屬于它自己的組份以及屬于它自己的功能,就如同大腦有它自己的組份與功能一樣,但,它們并不是同一個東西,又或,心靈也不是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頭腦的一種功能;并且,就如同肉體一樣,心靈有著屬于它自己的成長與發育的過程和規律,盡管,在無數的因素的影響下,它不一定能夠成熟。
我們的心靈包含有我們的氣質(而非性格),我們的本能。另外,它有屬于它自己的判斷的功能;我們的選擇(也即決定,是行動之前的東西)是由我們的心靈所作出的,而非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由我們的頭腦所作出的(頭腦只可能產生動機);心靈是能量的調配者,盡管作為能量的調配者它并不是唯一的;心靈是一個感受器,是我們的情感以及情感取向的感受器,也就是說,我們的喜、怒、哀、樂、焦慮、恐懼以及喜歡、厭惡等感受是屬于我們的心靈的,而且,對此我要指出的是,當我們喜的時候,我們可以表現得好像怒一樣,但我們不可能同時是怒的,就如同當我們的舌頭感受著甜的時候它不可能同時感受著苦一樣,如此類推。
以上我所論述的是心靈的組份及其功能,心靈是伴隨著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而誕生的,不同的人又或同一個人的不同時刻的心靈會有不同的狀態,作為一個因素,它會對我們的感受、我們的認知、我們的選擇、我們的表現、我們的一切的一切發生著影響,這樣的影響是通過場這樣的一種方式去實現的。
心靈是一個生命場,同時,也是一個能量場,它的能量是通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后轉化而來的,并且,這部分的能量只會在履行其自身的功能以及在其成長發育的過程中被消耗掉。
接著,我要告訴讀者的是,當我們的心靈“扭曲”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處于痛(而非悲哀)之中,那實際上就是我們所常常言及的“內心的痛苦”。那么,我們的心靈為什么會扭曲呢?它源于一份不接受,對真實的自我的不接受,對終有一死的這樣的一個我的不接受。當這樣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就會扭曲,進而痛,但,這樣的一份痛是我們自己所甘愿承受的;并且,我們往往同時于內心建立起一個幻象,一個包含有強大的、絕對安全的以及永不死等內容的幻象,并時刻關注著它。這樣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就會處于一種狀態,我將這樣的一種狀態名之曰:精神分裂。對于心靈這樣的一種狀態,假若我們足夠細心的話,我們可以透過對方的眼神捕捉到它。在這里我要指出的是,一旦我們成其為人,那么,我們的心靈(精神)就會不同程度地處于分裂之中,我們就會時刻地處于對那一個不死的幻象的關注之中,因而,我們常常為焦慮、恐懼所縈繞;并且,因為我們同時是處于痛之中的,所以會輕易生發出憤怒,而美的感受卻難以發生;但是我相信,一旦我們拋棄那一個幻象,那么,我們的心靈就會處于愛之中,我們就會處于愛的狀態之中,美的世界亦隨即于我們眼前展開。只是,對那一個幻象的拋棄不是方法的問題,而只能夠是決心的問題,它是屬于心靈的,愛的最終實現與我們的頭腦無關,與我們的行動亦無關。
繼而,我要說的是,人是個體的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的總體都是不同的,也是不可能相同的,心靈分裂的程度亦有輕有重,因而,精神分裂者的表現亦會多姿多彩。而實際上,所謂的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以及各種各樣的神經癥也好,心理障礙也罷,它們都只不過是精神分裂的不同的表現形式罷了。
篇7
【關鍵詞】社區精神病病人;管理與防治;社會問題
Managementofpsychoticsincommunity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issuesrelatingofthesupervisionandtreatmentofthementalpatients.MethodsCombiningthetreatmentwithmedicine,psychotherapy,workingandamusementwasperformed.ResultsAfterthetreatmentfor6~8months,19casesrecoveredanddischarged,8caseswereinformedtotheirworkunits,amongwhich3recoveredandtheother5improved,9casesrecoveredbutstillinthehospital(norelativeandworkunit)andtheother1deceasedinthehospitalduetootherillness.ConclusionTheattentionandinvolvementofthewholesocietytothesupervisionandtreatmenttothementalpatientsisoneofthemainmeasuretoreducetheaccidentceventandmaintainthestabilityofthesociety.
【Keywords】mentalpatientsinthecommunity;supervisionandtreatment;socialissue
本文資料源自本院近10年來收治的由市政法部門批準經公安人員移送的嚴重影響社會秩序且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不良后果的精神病病人[1]。現將管理與防治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37例收治對象為1996年4月~2005年4月由市政法部門交辦的嚴重影響社會治安且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不良后果的精神病患者[2],全部病例臨床檢查與觀察均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35例,女2例,年齡28~51歲者34例,余3例具體年齡不詳。
1.2方法
1.2.1藥物治療入院后根據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及理化檢查結果與飲食情況選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藥物,因對病人的家庭情況及以前是否有過重大疾病、是否有藥物過敏史等均不了解,在選用藥物時盡量選用副作用小、發生過敏幾率低的精神藥物。從小劑量開始,如氯丙嗪從12.5mg開始,在病人無任何副作用的情況下再逐步加大治療量。因藥物劑量過小不能控制病人情緒時則加大安定或氯硝安定的日治療量,以使病人處于鎮靜狀態,達到減輕躁動情緒、避免意外發生的目的。
1.2.2心理治療經藥物治療1~3個月后,當病人情緒基本穩定且能與人進行簡單的交流時,與病人進行溝通。首先向其講明治病的目的就是使其早日康復,重返社會,與家人團聚。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與醫生配合,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此基礎上逐步詢問病人的家庭情況,是否有工作單位以及病人的姓名、年齡、學歷、住址和婚姻狀況等。根據收集到的有關資料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治療[4],最終達到病人要求治病、主動敘述自己的內心體驗與要求,這就是心理治療的目的所在。
1.2.3工娛療法當病人陽性癥狀完全消失,情緒穩定,生活基本自理的基礎上,對病人進行工療與娛療訓練。首先讓病人學會整理個人衛生和集體衛生,此后讓其從學習簡單的手工勞動到較復雜的勞動技能,如擇菜、洗菜、切土豆絲等,在此同時根據病人愛好與特長讓患者參加工娛療活動,從聽音樂到學習不同的樂器[5],以及學習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以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充分發揮病人的潛在能力。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后鼓勵病人多參加集體活動,從中逐步掌握社交技巧,以便達到完全康復的目的[6]。
2結果
2.1療效評估經過6~8個月的住院治療,經我院與病人住地派出所、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及病人家屬多次溝通聯系,痊愈出院19例(其中本市17例,外埠2例),已聯系到病人單位且其單位同意補辦住院手續的8例(其中3例痊愈,5例顯效),已治愈或基本治愈但無出院條件(屬三無人員)的9例,1例因合并軀體病在住院期間死亡。
2.2效益評估
2.2.1社會效益本資料中的37例病人在入院前表現有不同程度的沖動、毀物、影響交通、赤身露體、致人傷亡或殘暴異性,給一方治安和人民群眾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些病人入院后不僅得到了很好的有效治療,而且為社會治安秩序的穩定與建設祥和快樂、團結奮進的社區做出了難以用金錢衡量的貢獻。
2.2.2經濟收入概況本文中37例病人除8例病人單位同意補辦入院手續并原則同意補交一定數額的住院費用外,其余29例病人不是三無人員就是家庭無經濟能力承擔病人的住院費用,本院實際收費僅占病人應繳納費用的十分之一。
3討論
本文資料顯示與全國各地的有關報道相似,精神疾病患者給醫療單位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和經濟負擔,對政府交辦的收容治療任務理當堅決執行,可長期下去難以負重。就我國的國情而言,這些病人也難以完全由政府包干一切費用。像這樣的精神病人日趨增多,已經影響了社會的穩定,給社會、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精神病人造成的傷人事件已屢見不鮮,精神病患者對社會危害程度已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精神病病人的社區管理與防治已成為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
如何解決本文中述及的這類精神病病人的社區管理與治療,就全國而言目前還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筆者認為以下措施是否可行,僅供政府、社會團體及同仁參考。一是衛生主管部門盡快草擬精神衛生法草案以供國家權力機關審定,草案中應規定精神病人的親屬所承擔的義務與權利,以及違背了應承擔義務的職責;二是政府牽頭,集公安、民政、財政、衛生等職能部門共同負責這類病人的社區管理與治療的費用;三是在社區內成立精神衛生休養站,經過專業培訓的社區門診所的醫生或護士負責治療,由轄區民警負責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法制教育,由社區的街道辦事處負責安排力所能及的手工活,這樣在保持病人勞動技能的同時又能給患者一定的報酬;四是是否在精神衛生法中明文規定所有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全體人民群眾每年上繳一定數額的經費,由衛生、民政部門共同負責這筆費用的支出。在經費保障的基礎上才能保證三無病人及經濟貧困的精神病人得到及時的治療。
【參考文獻】
1王永梅,劉敏.精神病患者對社會危害的調查分析.臨床精神病醫學雜志,2004,6(14):7.
2朱文軼.精神病人的社會困境.三聯生活周刊(京),2002,3:15.
3郝偉,江開達.精神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9-240.
4馬惠霞.中國影響心理健康的個體因素研究綜述.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9(3):214.
篇8
檔案管理工作由于其繁復性和枯燥性,使得許多檔案管理工作者在工作壓力之下帶著自己的情緒工作,從而疲于應付檔案管理工作。因而,轉換態度,調整心態,以快樂的心態去面對每天的工作,尋之以道,漸漸摸索管理的技巧,在細節上突破改變。在檔案管理工作中,不管是資料整理、保存還是檢索,都要使使用者方便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信息為目的,對檔案管理細節,既要分類明確,也要保證各檔案資料之間的相關聯性。
二、檔案管理中人文精神滲透的作用
(一)促進檔案管理工作
人文精神不是只包含崇高的精神、高貴的品格,更需要的是檔案管理者具有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能夠創造性的工作。在檔案管理中,也需要管理者發揮個人的興趣愛好、意志、性格等,輔助管理工作。興趣愛好是個人跟隨自己喜好,喜好做一件事情。檔案管理工作者在自己狀態不佳時可以調整自己心態,試圖將檔案管理中的一些技巧培養成個人興趣,逐漸主動摸索經驗,積累專業知識,有利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進行。意志,是指人決心達到某種目的產生的心里狀態,代表了人的立場、底線、信仰。往往通過努力、奮斗爭取想要的東西。檔案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意志足夠強大的會堅持自己的意志,嚴格對待自己的工作,堅定自己的處事作風,在工作上嚴肅執行有關的規定,恪求自己一字一句的準確性,使自己工作上不出現誤差導致檔案管理資料上的差錯。性格,是指人在行為處事中表現出主要的個性心理特征,大多包含了個人思想的反射,性格中也包含了道德的映射。它是一個人個性中的核心部分。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實事求是,對人熱情真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對待問題沉著冷靜,有嚴謹的作風等等,將這些帶入檔案管理工作中,高漲工作熱情,提高檔案管理工作效率。
(二)培養檔案管理創造性精神
長期以來,由于各檔案管理部門存在檔案管理模式的差異,和人文因素的不足,影響了當前檔案管理的規范化。目前,有的文書檔案是將成套的文件拆開再進行整合,實行一文一欄,以“件”為單位處理,而這種分類管理方式不利于使用者在查找資料時,資料之間的相關聯性的搜索,違背了“保持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的檔案工作基本原則。這就需要檔案管理工作者主動探索有創造性的檔案管理方式,創造方便管理,使用者方便搜索,為結構合理、內容豐富的館藏系統奠定基礎。
(三)提升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素質
積極主動的檔案管理工作者會主動的思考提高檔案管理工作效率的點子、辦法,節約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檔案管理者在收集資料的同時,當今社會在不斷的發生著不同的事情,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因而需要他們積極地關注媒體最新新聞,了解社會大事件;廣泛收集民間文化檔案;把握時代節奏,了解國家時事;積極參加社會大型活動,做好大型活動等形成的檔案準備工作。
三、檔案管理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成果
(一)優化檔案管理程序
細節決定成敗,很多事物的關鍵都是由細節構成。很多企業看一個員工是否得力,很多是從細節上看出一個人來。大體方向的掌握容易,細節的把握也很重要。對于用戶來說,檔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用途是方便人民檢索資料,也是為了保存歷史檔案、信息資料。在檔案管理工作中,資料的征集、檔案保管和文件檢索,是主要工作內容,最重要的是方便使用者快速地搜索到所需要的資料。因而這之間需要檔案管理工作者的努力,使得在既不影響檔案管理分類的情況下,使用者又能方便快捷的找到資料信息。
(二)提高檔案管理工作質量
針對目前檔案信息電子化管理道路上的問題,檔案工作管理者更應該樂于投身于這繁瑣的檔案管理中。檔案管理者不僅要克服繁重的任務量,還要將自己的不良情緒轉化。既要有專業化能力,也要有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這就要求檔案管理者快樂的工作,彰顯人文情懷,也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人文精神在檔案管理工作中體現以下幾點:一、敬業。工作上做到一絲不茍,以還原檔案事實、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去面對每一天的工作。在繁雜、枯燥無味的工作任務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處理事務,工作效率會提升很多。二、保持終身的學習能力。在當前檔案部門軟件不一,檔案電子信息化要求統一規范檔案管理的形勢下,保持終身的學歷能力,也是自己適應社會發展的途徑。三、實事求是。本著以尊重科學,尊重歷史的態度,實事求是的做好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不確定的要主動驗證,追求真理,堅定不移地維護檔案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始終以樂觀、不斷進取、實事求是的心態去對待工作,工作也不會那么無趣,工作效率自然穩步提升。
四、結語
篇9
[關鍵詞]現代教育 教育 大學數學教學 人文精神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9-0015-02
一、現代教育與大學數學教學現狀
現代教育中流行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思潮。功利主義模糊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目標,學生的精神生活、個性特長、道德信念等被漠視,被踐踏。教育的本義是開啟心智、引人向善,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傳播文化、教養人心。[1]教育的功能本質就是延續人類的價值生命,教育的任何一個組成部分,究其實質是人的精神人格的完成。[2]數學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子系統,現代的數學教學已不同程度被扭曲為習題演練、考試訓練和獲取高分的機械過程和外在手段。[1]南京師范大學魯潔教授認為,近一個世紀的教育放棄了對學生進行“為何而生”的教育,致力于傳授“何以為生”的本領。教學過程缺乏對數學本質的研究,教學停留在數學的知識和技能上,缺乏對數學人文價值的挖掘,疏忽對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培育和關懷,讓部分學生“談數色變”, 認為數學課程就是概念、公式、定理的集合,枯燥而又乏味,為此不少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而文科大學生以為進了大學可以不再學數學,不再接觸數學,也不知道學習數學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會有何幫助,學習數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考試及格,掙學分,為了順利完成基本學業,他們體驗不到學習數學的快樂。但是,數學作為科學的工具,在人類物質文明的進程中已充分顯示其實用價值。數學更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價值已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數學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且是一種文化熏陶和素質的培養。數學教育的價值體現在可以通過數學的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數學的終極價值在于,當學生步入社會后,也許很少有機會用到某個數學定理或公式,但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和數學的精神一定會伴隨他們一生。在教育是科學性和人文性相融合的今天,轉變教學觀念,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已刻不容緩。
二、人文精神的內涵及重要性
《辭海》解釋:“人文”指人類社會各種文化現象。精神,首先它是一種觀念,一種思想,然后是能夠堅持某種觀念的一種勇氣,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處理人和物之間的關系的,主體是人。人文精神是指關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為中心來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種思想態度,體現在人能否正確對待自我、 他人、社會和自然,是人類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從“自在”狀態過渡到“自為”狀態的一種本事。據人文精神的特定蘊藏及其歷史性、時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應包括以下內容:以人為本的主體思想、創新精神、道德意識、社會責任感、平等觀念。它圍繞著“人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問題,本質上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情感、人的體驗,求善求美,理性兼顧。而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都蘊含著培養和發展人的人文精神。數學教人誠實和正直。英國律師至今要在大學里學習很多數學知識,美國的語言碩士導師更愿意招收理工科的學生,還有日本的公務員考試要考微分方程、線性代數等,不是因為這些崗位與數學有很大聯系,而是因為數學中有一種思維品質,就是講道理,講真理,實事求是,追求卓越,經過嚴格的數學訓練的人,能夠養成一種獨立思考而又客觀公正的辦事風格和嚴謹的學術品格,這一點對一個人的成長,比他擁有多少知識更重要。
三、數學教學中注意人文精神的滲透
(一)加強高校數學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而教師的自身素養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關鍵。教師的學識、能力、性情、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不僅是在教書,而且是在教人,育人,把數學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揭示在學生面前,把教師自身對待數學的態度中體現的人文精神傳感給學生。[3]首先數學教師必須有很深的基本功,精通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懂得教材的運用和課堂教學發揮,了解數學學科的發展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樹立良好的數學教學觀,引領學生走進數學學科及其文化的美妙世界。其次,數學教師要提高自身數學文化修養,在講解數學的概念、定理、命題時做到準確簡明,無歧義,在證明過程中借助形象生動的描述來完成,使學生養成縝密、有條理、求實、求真的思維方式,做事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第三,教師轉變觀念,從重視“教”向重視“學”轉變。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育人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數學學習過程實質上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對定理、結論以及解題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學生具有創新思維和開拓精神。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一個主動探索的空間,鼓勵學生進行探索、猜想,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甚至是錯誤的想法,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戰勝困難的熱情,從而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寬容學生,杜絕動不動就以考試不合格或重修來威脅學生。一堂課、一個定理、一句話都可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終生的愛。另外,教師的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無形中會給學生以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二)挖掘數學學科之統一美
數學美主要表現為數學的簡潔美、對稱美和奇異美,數學之美的真諦,就在于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的規律,它是更深刻地表達著自然之美。數學是如此美妙地體現著抽象和具體的統一,唯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復雜和簡單的統一,近似和精確的統一。[4]牛頓從力學的角度得到微積分,萊布尼茲從幾何學的角度得到了微積分,結果是一回事。微積分不僅表現在力學、幾何學、生物學、化學上,甚至涉及經濟學、社會學等。微積分統一地表現了眾多事物的變化狀態,而愛因斯坦把似乎全然不同的質量和能量統一起來了。在笛卡爾之前,代數和幾何全然是兩家,幾何的地位大大高于代數,經過笛卡爾的努力,幾何和代數達到了相當程度的統一,才有了解析幾何的誕生。數學高度的抽象性使數學能抓住一切規律的特征,相輔相成,這使數學幾乎可應用于一切科學;數學來自于現實世界,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世界聯系形式的一部分,所以才被應用,才能指導實踐,才能表現出數學的預見性。
(三)把握數學理性精神
數學是人類思維所能達到的最嚴謹的理性,數學科學是培養人們理性思維素質最有意義的學科。[1]數學的理性精神,要求學習數學的人不違背數學的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理智,不受感性、情感沖動去判斷是非曲直。數學講求人人平等,它相信邏輯推理的力量,只有老老實實、一步一步地論證、推理、證明,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它容不得急躁和夸夸其談,它需要的是內容的真實、邏輯的嚴密、結構的嚴謹、方法的巧妙、思想的深邃,需要學生分析、歸納、概括和推理才能把握。在這樣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意志品質會得到很好的磨煉,心理素質也會得到健全。牛頓曾經說過:“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學習數學,就是培養學生謹慎細心、一絲不茍的態度。數學的抽象性使得學好數學需要高強度的智力活動,數學問題的解決經常伴隨困難,需要勤奮、頑強和相互協作的精神。例如幾何的抽象可能帶來困惑,代數技巧難以捉摸,實數理論很艱深,一般微積分的運算、積分理論、空間理論等讓人感覺畏懼,要解決這些問題,學生會體驗到挫折和失敗,需要堅強的意志去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尋找幾何論證需要的輔助線,探索代數變換的奧秘,把握艱深理論的實質,必須不畏困難,不懼挫折,不怕一時的失敗,砥礪意志,打磨心理品質。同時,數學是訓練思維的體操,數學的邏輯性需要人高度集中精神,不容許無意注意頻繁出現,相對集中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另一方面數學也是修身的“氣功”,使人出神入化,修養性情。[3]如同M.克萊因所說:“在最廣泛意義上說,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有關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盡力去探索和確立已經獲得知識最完善的內涵。”[5]數學不僅能教人以知識,授人以智慧,給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使人懂得怎樣做人。
總之,人文精神無處不在,數學中的人文精神獨具魅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努力挖掘數學的人文精神,創設一種環境,使大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深刻感受數學的文化魅力和體會文化價值,做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之人。
[ 參 考 文 獻 ]
[1] 劉朝暉,黃黎明.現代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7).
[2] 檀傳寶.教育是人類價值生命的中介[J].教育研究,2000(2).
[3] 張楚廷.大學人文精神構架[C].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8).
篇10
[關鍵詞]: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關注的問題
根據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發展,教育部頒布的《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規范了教育系統內部審計的工作范圍和職能,要求通過內部審計工作把帶有傾向性、普遍性的問題披露出來,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促進有關單位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辦學效益上,充分發揮內審工作的建設性作用。
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對學校的資產、負債、凈資產、收支情況的真實、合法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經濟責任所進行的監督和評價。審計內容是校長任期內的財務收支、重大經濟活動、債權債務、流動資產、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等情況以及有關的工會賬、食堂賬;審計目的是為了加強對經濟責任人的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其經濟責任,促進學校加強對學校的財務收支、國有資產的管理,提高教育資金投入的使用效率。
太倉市教育局明確:內審機構對中小學校長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是加強對校級領導監督考核的重要切入點,要把學校的發展、教育資金的使用、學校資產的管理與校長所擔負的責任緊密結合起來,并做出公正的評價,為領導的決策當好參謀助手。隨著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各級政府對教育的經費投入和其他多渠道辦學經費來源的增長,學校的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財務管理的任務也日益繁重。如何管好、用好教育經費,是辦好教育事業的關鍵,通過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幫助領導管好、用好教育經費,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通過審計實踐,太倉市教育局內審機構在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著重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一、摸清家底,核實存量資產
在實施審計中,審計人員通過查閱賬目,計算分析、調查、咨詢等方法收集審計證據,檢查主要經濟指標和財政財務收支指標是否真實,了解被審計對象工作的實際政績;檢查資產、負債的凈資產是否真實、合法,了解學校國有資產的管理、保值增值情況;檢查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了解有無隱瞞轉移收入、私設“小金庫”和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現象;檢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了解學校內部財務管理和監督的作用,執行財務制度、遵守財經紀律的情況;檢查被審計對象任期內經濟活動是否符合財經法規,是否存在損失浪費、違規開支、違規占用公物等行為,了解有無侵占國家財產,和其他經濟方面的違法違規的問題。
實踐中,存量資產的清查確認是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難點之一,其表現:首先是數量上的差錯,賬面的資產價值與實際使用、管理的資產價值不符。原因有二,一是鎮級政府直接投入、建設的,在資產完成到使用過程中,缺少了資產轉移交接這一重要環節,學校的賬面支出中沒有此類資產的支出,更沒有資產移交的相關手續,造成此類資產管理的真空,資產的賬面價值無從體現。二是學校資產管理的隸屬關系不明晰,農村學校隸屬鎮級財政管理,有相當多的農村中小學未設置固定資產明細賬,只是按大類管理、登記,無法定期與學校的實物資產及統計臺帳進行核對。因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對存量資產數量上的差錯,很難界定是誰的責任。其次是存量資產報廢的確認。在資產清查中,學校往往遇到有相當的資產屬于應淘汰或作報廢處理,審計人員不具備對需要報廢處理資產做出質量鑒定的技能和知識,也沒有審批報廢資產的權限,對此類資產的最終界定較難把握。還有存量資產的價值確認。在學校發展中,既有接受捐贈的資產,也有政府建設、調劑撥入的資產,但因種種原因,學校賬目上未能準確反映此類資產的價值,若按重置完全價值估價入賬雖說可行,但也存在著一些人為的因素在里面。
二、注意工作方法,提高審計質量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審計工作,審計難度較大。必須依據有關內部審計規定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1、做好審前準備,編寫審計方案。審前準備工作是為了正常開展審計而事先通知被審學校做好接受審計的各種工作,也是依法審計的第一步。根據教育局提出的離、調任校長名單,制定出審計工作方案,明確審計重點,安排審計時間。在審計前,由局領導和內審人員一起找被審計對象談話,在明確對其任期經濟責任進行審計,提出審計要求的同時,自談話之日起凍結資金與財務賬目,為確保校長變動期間的資金安全和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證。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要求,通知被審學校準備好審計中必需的材料,并按照審計程序,進行審前調查,擬定審計工作方案,明確規定審計范圍和涉及年限。審計范圍包括學校的整個經濟活動、全部財務收支狀況、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等等,對于任期特別長的則明確涉及年限一般是近三年,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疑點和其他情況也可以延伸到以前年度和其下屬單位。
2、運用科學方法,實施審計過程。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采用審
閱、觀察、詢問、分析等方法獲取相關的審計證據,對所取得的審計證據進行鑒定、評價,篩選出有用的,具有充分說服力的證據。對被審計單位和人員懷有異議的審計證據,審計人員應該進一步核實,做到事實清楚,責任明確。現場審計結束以后審計人員應對所取得的證據加以歸類、整理和分析,做到條理化、系統化,并記錄在審計工作底稿中,作為日后做出審計評價的重要依據。三、實事求是評價,防范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由于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沒有依法行使審計監督權或不能有效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而造成一切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在審計監督過程中,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沒有依法行使審計監督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可能性;二是不能減少或有效控制審計結果與客觀事實的明顯誤差,不能有效地發現違反財經紀律和貪污舞弊行為,不能對審計事項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致使審計監督職能不能有效以及審計信譽受到不良影響的可能性。
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風險問題,對審計人員來說,應從自身的業務工作中尋求有效的辦法。明確任務和責任是防范風險的第一步。審計任務目的必須明確,能夠正確理解審計意圖,在此基礎上,參加審計的人員要明確各自承擔的責任,做到計劃分工;二是要執行復核、復查內控制度。內審工作的實際操作必須認真仔細,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差錯,在實際操作中,每步工作都做到真正的到位。三要公正、客觀地做出評價。
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的審計評價是對被審計校長在其任職期間應負有的經濟責任的狀況,評價結果將成為組織人事部門考核任用干部的一個重要依據,隨著對經濟責任審計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審計評價就變得相當至關重要。作為委托者,希望對被審計者有一個全面的結論,作為被審計者,期望對自己的經濟活動等各方面有一個全面的評價,但經濟責任審計不是萬能的,它不能面面俱到地在短時間內對被審計者任期內所有的經濟活動有非常透徹的了解。所以在審計評價中,審計人員應客觀、公正、謹慎地來進行評價。審計人員應站在公正的立場上,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說明問題,審計評價的依據和結論都應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要以法律為準繩,不得加入個人的感彩;應謹慎地對待審計中的證據,在審計過程中未涉及到的問題不評價,證據不足的不評價,不屬于審計范圍的不評價,另外,還應在文字表述中注意不使用主觀性的評語,這樣才能防范和規避審計風險。
四、離任審計與任期中審計相結合,重視審計后續監督
經濟責任審計一是對被審計對象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二是對被審計對象所在學校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以利于學校的內部管理、資金的有效使用和財務管理監督機制的健全。把離任審計與任期中審計結合起來,有利于發現及時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分解學校換屆時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壓力,又有利于學校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更進一步地規范學校的財務管理和經濟活動。
審計人員根據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學校經濟活動的內部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建議和要求后,還應對學校執行審計意見或決定的情況和結果進行跟蹤,督促被審計學校及時整改。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會出現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需要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地去總結、探索、完善。為了不斷完善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內審人員應該認真學習和借鑒審計工作的新理論,堅持與時俱進,積極創新,要牢固樹立“服務經濟,服務教育”的新觀念,強化依法審計意識,學習教育審計工作中的先進經驗,探索和運用先進的審計觀念、技術方法,不斷激發創新意識,營造創新氛圍,提高教育內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吳永紅方云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法制司《審計法修訂釋義讀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__年3月第一版
[2]審計署審計科研所《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__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