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文學的特征范文

時間:2023-12-18 17:57: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文主義文學的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文主義文學的特征

篇1

【關鍵詞】英美文學 人文主義 人格 情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049-01

英美文學教學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具備良好語言技能及開闊文化視野的合格人才,英美文學教學本質上是人文主義學科的教育,關注個體的價值與精神。英美文學教育一方面突出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訓,更重要的是突出對個體作為人的培養,以讓人的精神內化到品格塑造過程中。英美文學課程受文學作品自身天然的直觀與感性特點,而成為傳承人類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

一 人文主義精神

人文主義精神的主要出發點表現在對人類命運的關注與態度,引導人們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進行深入分析。人文主義精神以形而上學的基本特征來展現人類的生存本質,真切的解除人類精神世界,以塑造良好的精神世界。人文主義的基本核心價值觀念主要包括個體內在的價值、個體自我實現的途徑與個體尊嚴、個體自由與平等等觀念。尤其是現階段,社會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物質文明的極大進步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精神文明的發展,但多元文化的沖擊又導致物質與精神的失衡,對人類精神世界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一名高素質的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與人文素養,以利于學生積極地面對社會發展,因此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育應該成為傳遞人文主義精神的重要途徑。

二 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不合理的課程設置

英美文學教育教學既要倡導基本技能教育,同時還需要強調對學生基本價值觀念的教育,但現階段,英語專業教學的課程改革過于重視英語教學而輕視人文教學,這種課程設置旨在加強關于學生處理英語實務的能力。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學生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的個體綜合素質決定的,而這些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學生進行長期情感教育才能實現的。分析現階段英美文學教學課程的設置可以發現,很多高校并沒有設置英美文學課,有些學校即便開設了,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英美文學課堂缺乏人文氣氛,教學效果不理想。

2.傳統的教學理念

現階段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一般放在三四年級開設,而這時正是學生最忙的時候,同時受英美文學課程知識深度的增加,學生對英美文學內涵的理解不深刻。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依然采用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按照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記筆記的方式學習,會在很大程度上抹殺學生的個性,抑制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很難投入自己的真實情感。雖然文學作品本身具有人生智慧與感情經驗,但在這種傳統刻板的教學模式中逐漸失去了其生命力,不能發揮其在人格塑造與素質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 如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提升人文主義精神

1.在教學目標中體現人文主義精神

英美文學教學重視講授內容的自由度,因此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圍繞中心內容展開闡述,從而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設置一些生動合理且具有現實意義的目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在學生欣賞文學語言的同時,主動的參與到文學作品對人生觀的理解方面,進而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婚戀觀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修養。

2.在教學內容中體現人文主義精神

英美文學教學倡導教學內容的兼顧性,包括戲劇、詩歌、小說等多種載體,在這些作品中,通常凝結了作者的創作精髓與內涵,也較好地展現了時代主題,現階段在英美文學教學時間相對有限的情況下,應帶領學生進行文學作品鑒賞,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對教學內容的人文主義精神理解,將人文主義精神滲透到實際的教學內容中,使學生潛移默化的理解人文主義精神內涵,提升學生的人文主義情感。

3.在課程設計中體現人文主義精神

英美文學教學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的啟發,通過規范的課程設計,來展現文學作品本身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同時通過實際的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這要求教師要從科學教學的角度出發,重視對教學課程的設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為根本目標,推動教學過程與教學能力的規范發展,突出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與外在顯現。

四 結論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教學作為有效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質的重要途徑,需要充分結合人文主義內涵,滲透人文主義精神,使學生在接受英美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同時接受人文主義精神的洗禮,從而推動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科學人文主義;薩頓:人本主義 

 

“科學人文主義”一詞是薩頓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為了解決科學和人文這兩種不同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緊張關系的。然而,在內在論影響之下,科學哲學向來是見物不見人,把科學活動看作一個封閉的系統,只研究科學自身的因素,而忽視了研究科學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來,邏輯實證主義者片面強調主觀感覺的“中性”,更使科學逐漸脫離社會因素和人的因素。這里仿照薩頓科學人文主義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尋求一種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即人本主義思想。 

 

一、科學人文主義的緣起、內涵及意義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并展現出了無窮的魅力,使“瓷本主義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科技的繁榮壓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獨尊的大科學主義。但是,繁榮的背后往往總是存在著陰影,科學過度發展所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也日漸突顯,人文主義者們對其的批判之聲越發之大,發科學主義的浪潮也變得日漸高漲,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學與人文的分裂對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嚴重。對此,薩頓指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沖突”。這種沖突必將伴隨著科學和人文的發展進一步加深·舊人文主義是以解放人性、尋求自由為主題的,而薩頓就針對科學與人文的矛盾敏銳地提出了新的科學人文主義。薩頓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使科學人文主義化,最好是說明科學與人類其他活動的多種多樣關系——科學與我們人類本性的關系”。在薩頓看來,只要關注科學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學中“注入”人性,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他于是提出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新人文主義,即“科學人文主義”,他又將之稱為“科學人性化”。 

薩頓指出僅僅依靠科學并不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愛因斯坦也曾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取決于工具。”所以,必須使“科學人性化”,強調促進科技發展的目的是服務于人,在這一點上。科學發展觀與之完全一致。它主張科技發展要以人為本,因此,是薩頓科學人文主義的繼承、弘揚、創新與實踐。 

如僅就文化層面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總背景是“兩種文化”的分裂與對立。所謂“兩種文化”,在目前狀況下,可按薩頓和斯諾所指認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專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學者(文學知識分子)的文化。具體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基礎至少有三:一是傳統人文主義,二是近現代科學及科學文化:三是現當代的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沖突以及人們對此問題的求解。薩頓的科學人文主義是一種理想的科學技術發展觀,它至少包含四層意義:作為一種新人文主義,其以科學為基礎:同時肯定人文的價值,強調必須以正確的人文價值觀為導向促進科技的發展;倡導科技與人文的協調共進;其目的是使科學發展完全為人類服務。 

科學人文主義自提出后,引起科學哲學等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及深入探討。至20世紀50年代末,斯諾明確指認了“兩種文化”現象,之后布羅克曼提出“第三種文化”,同時伴隨著“索卡爾事件”、“科學大戰”,科學人文主義思潮在西方得到時代的關注,獲得了新的發展。 

既然科學人文主義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呢?這需要尋求一種適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科研人本主義

(一)人本主義思想的起源和特點 

在古希臘時期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就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紀,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封建神學的蒙昧主義和禁欲主義成了束縛人的枷鎖。到了14世紀時,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新興的學者以研究古代文化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開了反封建主義和天主教的神學統治的斗爭。文藝復興在15世紀擴展到了整個歐洲,到16世紀達到。在文藝復興運動中,資產階級思想家抨擊封建神學的“神本主義”,要求“以人為中心”,提倡以“人性”來反對教會的“神性”,主張個性解放和自由,把人們的價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間,高揚人的意義和價值,形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 

現代西方人本主義的再次興起則首先是基于其發展之中面臨的新矛盾,因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與傳統的人本主義比較出現新的特征:傳統人本主義從人本身出發研究自然、以某種精神或物質的實體為基點來說明人。在認識論上要求得某種共性的東西,因此是本質主義的,并且強調人的理性作用。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反對自然的研究,認為哲學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體的高度,主張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本體論。對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義、理性主義的解釋,認為人是孤立的個體,其存在及本質是情感意志和心理體驗等,是超出精神物質之外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不承認世界有所謂共性的東西,強調人的個體性,在個體的自我中尋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體驗。 

 

(二)從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發現科研中的人本主義 

篇3

【關鍵詞】奧德修斯;《荷馬史詩》;《神曲》;人文主義

伊卡塔王奧德修斯是希臘聯軍的重要將領,是貫穿整部《奧德修記》始終的主要人物。他英勇善戰、足智多謀、屢建奇功。獻木馬計攻陷伊利昂城后,奧德修斯和同伴啟航還鄉,歷盡劫難,終于在漂泊海上九年之后獨歸故土,和兒子特勒馬科斯一起殺死糾纏妻子、揮霍家財的無恥求婚者,終于合家團聚。而在《神曲·地獄篇》中,奧德修斯卻作為犯欺詐罪者,靈魂墮入第八層地獄第八惡囊之中,遭受酷刑折磨。同一個人物的命運,為什么不同的作者竟做出了如此不同的安排?既然觀點大相徑庭,為什么我們還說兩部作品都秉承了“人文主義”的創作傳統?且待下文分解。

一、“悲劇”與“人文主義”:《奧德修記》中的奧德修斯

悲劇是古希臘對人類文學的卓越貢獻。毫不夸張地說,一部悲劇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人文主義”發展的歷史。

嚴格說來,《奧德修記》應該稱為“史詩”。但是,《詩學》之中論及悲劇,多引《荷馬史詩》為證。因此,史詩(尤指《荷馬史詩》)與悲劇之間,無疑存在某種內在聯系、共同因素。故筆者采用亞氏之說,以悲劇,或至少是“潛悲劇”論荷馬。

亞氏認為,“史詩和悲劇……有些是兩者所同具,有些是悲劇所獨有……史詩的成分悲劇都具備,而悲劇的成分,則不是史詩里都能找到的。”對于荷馬,他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詞,認為荷馬是“真正最大最卓越的創作者”,“神圣般地超過其他人”,是“第一個人”,是“最大的一位”。為何諸如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德斯等偉大的悲劇作家都未能享此殊榮,而史詩作家荷馬卻能獲得如此程度的贊頌?亞氏曾經指出,“史詩的種類也應和悲劇的種類相同,即分為簡單史詩、復雜史詩、性格史詩和苦難史詩;史詩的成分(缺少歌曲與形象)也應和悲劇相同,因為史詩也應有突轉、發現和苦難。”這樣,一切不言自明——荷馬的史詩創作和亞氏的悲劇理論相當契合。從形式上來看,史詩可以摹仿很多行動、包含很多情節,但無論簡單史詩《伊利亞特》,還是復雜史詩《奧德修記》,都只摹仿一個行動;從情節上看,《荷馬史詩》完全具備“突轉”、“發現”和“苦難”三個要素。

所謂“悲劇”,“不一定要有我們今天的悲慘結局,它的結局一般都是平靜而和解的。”“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這種理念,顛覆了柏拉圖“藝術摹仿自然”的哲學框架,把“人”提升到了突出地位。這樣一來,便促使人們將目光從傾心自然轉向審視社會,將信仰從膜拜神祇轉向矚目自身,將希望從企盼來世往生轉向關注現實生活。他認為,作為人性的固有部分,感情和欲望生而有之,不應也不能被忽視甚至禁錮,而悲劇恰好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性的這一需求。這是因為,悲劇能夠“借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也就是說悲劇能夠宣泄憐憫、減輕恐懼、陶冶感情、制造,對于社會道德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對于個人品性具有良好的規范作用。亞氏本人也相當重視悲劇的教化和規范作用,他指出,“第一,不應寫好人由順境轉入逆境,因為這只能使人厭惡,不能引起恐懼或憐憫之情;第二,不應寫壞人由逆境轉入順境,因為這最違背悲劇的精神,不符合悲劇的要求,既不能打動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憐憫或恐懼之情;第三,不應寫極惡的人由順境轉入逆境,因為這種布局雖然能打動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憐憫或恐懼之情。”綜上所述,亞氏對于悲劇作用的闡釋明確了他藝術為人服務的功能指向;對于悲劇實質的定義體現了他追求人性解放的道德趨向。

《奧德修記》采取的是雙線并進的敘事方式——一條線索是特勒馬科斯蒙雅典娜相助外出尋父;另一條線索是奧德修斯蒙宙斯恩典輾轉還鄉——兩條線索因父子相認而最終匯合,全詩依照線索,有序展開。亞氏評價,荷馬“與這些人(其他史詩作者)不同,不僅從藝術上,而且從創作本質上皆相信見到一道好的光芒。”荷馬嚴格按照“突轉”“發現”“苦難”三重標準展開敘述,重點描述了奧德修斯還鄉途中遭受的磨難和困厄。這些磨難和困厄來自各個方面:來自神、來自人、來自自然……然而,荷馬并非單純為了描寫苦難而描寫苦難,而是旨在通過苦難表現奧德修斯執著的追求、頑強的精神與無畏的抗爭。正因為人文主義所矚目的是“人”,所以恰恰是通過這種執著的追求、頑強的精神與無謂的抗爭,奧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才顯得血肉豐滿,荷馬史詩的人文主義才顯得淋漓盡致。

《奧德修記》中的人文主義觀念,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顯示出來的——一方面,作者矚目于人,通過對人性的褒揚直接宣揚關心人、尊重人的人文主義內核;另一方面,作者又不脫離神,通過對眾神的描寫間接襯托重視人性、強調理性的人文主義要求。

首先,奧德修斯與人和自然的奮力抗爭是作者人文主義精神的良好載體。離開伊利昂后,他們先是踏上洛托法戈伊人的國土,洛托法戈伊人給他派出的三人吃下了洛托斯花,讓他三人不知歸返,奧德修斯果斷地把“享用洛托斯花,完全忘卻回家鄉”的同伴縛在船上迅速離開;他們而后來到庫克洛普斯的居地,面對震地神波塞冬的兒子波呂斐摩斯,奧德修斯沉著冷靜、足智多謀,他先告訴巨人自己的“名字叫‘無人’”,騙過了巨人的同伴,接著灌醉并刺瞎波呂斐摩斯,把自己和同伴綁在公羊肚子下面逃出巨石封鎖的洞穴;船隊接著駛過特勒皮洛斯,萊斯特律戈涅斯人“從崖頂向下拋擲巨大的石塊”,“叉魚般把人叉起帶回作駭人的菜肴”,除了奧德修斯所在的船只外其余都慘遭不幸;僥幸逃脫后,他們又登上了海島艾艾埃,可他派出的九名同伴又被美發的神女基爾克“變出了豬頭、豬聲音、豬毛和豬的形體”,趕進豬欄,幸而奧德修斯得到赫爾墨斯的曉諭,制服基爾克,使被施魔法的同伴復歸人形,不過他們也因此在神女的宅邸居留了一年;而后,奧德修斯在基爾克的指點下,“前往哈得斯和可畏的佩爾塞福涅的居所,去會見特拜的盲預言者特瑞西阿斯的魂靈”;在冥府,他見到了死去的同伴、故去的母親,見到了先知特瑞西阿斯,被告知歸途的命運;從冥府歸返后,他們從艾艾埃島再次啟程,沿途戰勝了女妖塞壬的誘惑,躲過了卡律布狄斯懸崖的兇險。當然,他們也曾為自己的愚蠢和貪婪付出代價,他的同伴趁奧德修斯熟睡之際偷偷打開艾奧洛斯贈予的皮囊,結果一行都被從伊卡塔的岸邊吹回風神的島嶼。作者通過奧德修斯一系列的探險經歷,展現了他在與敵人斗爭中體現出的果敢和智慧,以及在與自然斗爭中體現出的決心和勇氣。面對外界給予的一次次沉重打擊與艱難困苦,奧德修斯沒有放棄、沒有屈服,而是始終固守著重歸故土的堅定信念。他把永不言棄的頑強意志與萬物之靈的高度智慧相結合,戰勝了諸多的磨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顯示了人類的力量。通過第八卷到第十一卷中對奧德修斯行動的一系列摹仿,荷馬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全面闡釋了人文主義精神:第一,是面對磨難與困厄時堅定不屈、永不言棄的頑強意志;第二,是面對危難與困境時沉著冷靜、隨機應變的理性思考;第三,荷馬同時又從反面抨擊了自私、貪婪和猜疑等人性中的弱點,為人文主義的失控敲響了警鐘。通過前兩點,荷馬正面贊揚了關心人、尊重人,重視人性、強調理性的人文主義精神;通過后一點,荷馬反面批判了自私、貪婪、猜忌等過分強調人文主義帶來的問題。從而對人文主義做出了全面的闡釋。

其次,奧德修斯與眾神之間的恩怨糾葛同樣是作者人文主義精神的突出體現。歸返途中,他的同伴背棄誓言,烹食赫利奧斯的牛群,集云神宙斯用雷霆擊毀他的船只、擊斃他的同伴,他只身一人“漂流九天,直至第十天黑夜”,登上奧古吉埃島;來至島上,他又被美發的神女卡呂普索留居七年,神女許以長生不死、永不衰朽,他卻終日“坐在海邊哭泣……用淚水、嘆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靈”;終于獲準離開,強大的震地神波塞冬又掀起風暴巨瀾,撕裂他的船帆、折斷他的桅桿、擊毀他的船閥,他“奮力浮游”,“在洶涌的波濤里漂浮了兩夜兩天”后,踏上費埃克斯的國土。面對諸神降下種種的磨難、抑或是神女給予的綿綿情意,奧德修斯沒有放棄希望、引頸受戮,也沒有拋棄信仰、屈膝委從。這樣便突出了奧德修斯自主判斷的理性精神和獨立意志,贊揚了奧德修斯面對苦難的堅忍不屈和奮力拼搏,從而高度肯定了人的尊嚴、力量和價值,突出體現了人文主義的訴求。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困境、蒙受苦難,但人生的價值也就在于此——用精神去激發自己的力量,在拼搏中掌握自己的命運。永生不死的眾神固然可敬可畏,但在《奧德修記》中,他們不再高不可攀、遙不可及,而是和奧德修斯的行動息息相關。一方面,奧林波斯諸神的行動始終圍繞著奧德修斯而展開,從而側面襯托了人性的可貴;另一方面,奧林波斯諸神的形象普遍具有著復雜的人性特征,從而直接體現了人性的價值。從而使人文主義得到了良好的彰顯。

綜上所述,《奧德修記》通過描寫奧德修斯凱旋還鄉途中面對種種艱難險阻時表現出的沉著冷靜、堅定不屈的精神,集中表述了關心人、尊重人,重視人性、強調理性,反對以神性壓抑人性、以神學貶低理性的人文主義思想,忠實地繼承了西方文學的人文主義傳統,直至今日仍然有著相當的意義。

二、“喜劇”與“人文主義”:《神曲》中的奧德修斯

但丁號稱“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在《神曲》這部一萬四千余行的史詩性巨著中,但丁在維吉爾和貝雅特麗奇的指引下游離與地獄、煉獄與天國,通過與諸多著名人物的對話,一方面反映了中古時期文化領域的突出成就和重大問題,另一方面也透出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蓬勃萌芽和燦爛曙光。

正如但丁所言,“在任何一部教誨性作品的開篇,必須探討六點:主題、作者、形式、目的、標題、哲理”,可見作者本人對《神曲》的定位,就是“一部教誨性作品”;因為教誨的目的所在,所以《神曲》的意義“不是簡單的,而是‘多義的’。第一種意義是照文字上的意義;第二種意義是照文字所表示的事物的意義。第一種可以稱為字義的意義,第二種可以稱為諷喻的或神秘的意義。”“全書的主題,僅就字面意義來說,不外是‘靈魂在死后的情況’……但是,如果從諷喻方面來了解這部作品,它的主題便是‘人,由他自由意志的選擇,照其功或過,應該得到正義的賞或罰。’”這樣一來,但丁創作《神曲》的目的也就相當明確,即“解脫生于斯事的人們于悲慘的情況,而領導他們達到幸福的狀態。”旨在通過獲罪的靈魂和“得福的靈魂在死后的狀況”,曉諭世人“人憑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惡,理應受到公道的獎懲。”《神曲》,意在規范人的實際行動,“對邪惡的世界有所裨益。”

但丁“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提倡發展文化、追求真理……他以贊頌的筆調描寫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受了求知欲的推動,在遠征特洛亞勝利后,不肯還鄉,堅持航海探險的英勇行為,并借他的口指出,‘人生來不是為了像獸類一般活著,而是為追求美德和知識。’”可見,作為求知欲的化身,但丁給予奧德修斯相當程度的褒揚與肯定。《奧德修記》在奧德修斯合家團圓后便告結束,奧德修斯此后命運如何,我們不得而知。然而,冥府中的特瑞西阿斯曾有一段隱晦的預言:“死亡將會從海上平靜地降臨于你,讓你在安寧之中享受高齡,了卻殘年。”根據這段預言,但丁在《神曲地獄篇》中補充了這位英雄的結局——他們出海航行、終于到達西方,卻因神靈之意葬身煉獄山前。

不難看出,奧德修斯的諸多思想與行為都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追求。首先,在他的心中,認識世界的欲望遠比對兒子的慈愛、對父親的孝心以及對妻子的恩愛強烈,促使他毅然決然地乘船遠航,去探索“太陽背后的無人的世界”;其次,奧德修斯提醒同伴,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具有心智和理性,能夠認識和改造世界,不應像獸類一般渾渾噩噩,而應努力追求美德和知識。通過奧德修斯的思想和行為,但丁全面闡述了尊重人性、推崇理性的人文主義思想。

然而我們也看到,就是這樣一位但丁給予高度贊譽的奧德修斯,死后靈魂卻被但丁安排在深層地獄受到懲罰。奧德修斯所處的第八層地獄被用于懲罰“對非信任者的欺詐罪”,是懲罰重罪者的深層地獄。奧德修斯因為獻木馬計攻陷特洛伊城而被判作“出陰謀詭計者”,靈魂墮入第八層地獄第八惡囊,永受烈焰灼身之苦。為何如此?

這是因為,但丁畢竟處在新舊交替之時。雖然大力宣揚人文主義,可是依然難以摒棄信仰和神學高于理性和哲學的經院哲學觀點里。這體現在,他一方面肯定榮譽的必要價值,一方面又感嘆榮譽的虛幻無常;一方面根據教會的道德標準將奧德修斯墮入地獄受罰,一方面又依據自身的價值評判對奧德修斯表示同情嘆惋。《神曲》中,這種宗教道德觀念曾不止一次第體現。在煉獄海濱,他“看到四顆除了最初的人以外誰都未曾見過的明星”;在第八重天,三圣人又向他通過詢問考驗他的“信、望、愛三德”……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總之,但丁的出發點依然是教會——“沒有這種信仰,單靠善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敬拜上帝、不信仰基督,即使終身行善,靈魂也難得救。

不過,總而言之,但丁筆下的奧德修斯,是求知欲的載體和化身、是美德和知識的集合體。即便但丁將他打入深層地獄永受烈焰灼身之苦,我們無需、也無權站在今人的角度上過分苛求古人。我們更要關注的是表象背后的真實——正如上文論述,不與兒子、父親、妻子安享天倫,而是啟程、探索世界,體現了他崇尚理性的傾向;對同伴強調人的心智和理性,主張人能夠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追求美德、獲得知識,則體現了他尊重人性的傾向。但丁通過奧德修斯的言語和行動全方位展示了他尊重人性、崇尚理性的人文主義精神。

三、結語

奧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是不朽的。漂泊外鄉九年之久,他的足智多謀、沉著冷靜、堅定信念和頑強意志業已成為無數人的信條。也恰好是這集于一身的優秀品質,使他的身上無時無刻不閃爍著人文主義的耀眼光芒。諸如關心人、尊重人,強調人性、推崇理性等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核,無不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至于具體的論述,已詳于上文,此處不再贅述。總而言之,無論是最偉大的“悲劇”還是最偉大的“喜劇”,都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繼承者;而奧德修斯,則仿佛作品的靈魂,使兩部巨著中的人文主義精神更加熠熠生輝。人文主義是不滅的,奧德修斯是永存的。

【參考文獻】

[1] 亞里士多德. 詩學[A].//羅念生. 羅念生全集(第一卷)[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創作學注疏[M].王士儀,譯. 臺北: 聯經出版社, 2003.

[3] 呂新雨. 神話?悲劇?詩學—對古希臘詩學傳統的重新認識[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5.

[4] 但丁. 致斯加拉親王書—論神曲·天國篇[A]. 繆靈珠. 美學譯文集(第一卷).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

[5] 朱光潛. 西方美學史[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

篇4

關鍵詞:科學人文主義;薩頓:人本主義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97(2008)12-020-02

“科學人文主義”一詞是薩頓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為了解決科學和人文這兩種不同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緊張關系的。然而,在內在論影響之下,科學哲學向來是見物不見人,把科學活動看作一個封閉的系統,只研究科學自身的因素,而忽視了研究科學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來,邏輯實證主義者片面強調主觀感覺的“中性”,更使科學逐漸脫離社會因素和人的因素。這里仿照薩頓科學人文主義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尋求一種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即人本主義思想。

一、科學人文主義的緣起、內涵及意義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并展現出了無窮的魅力,使“瓷本主義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科技的繁榮壓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獨尊的大科學主義。但是,繁榮的背后往往總是存在著陰影,科學過度發展所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也日漸突顯,人文主義者們對其的批判之聲越發之大,發科學主義的浪潮也變得日漸高漲,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學與人文的分裂對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嚴重。對此,薩頓指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沖突”。這種沖突必將伴隨著科學和人文的發展進一步加深?舊人文主義是以解放人性、尋求自由為主題的,而薩頓就針對科學與人文的矛盾敏銳地提出了新的科學人文主義。薩頓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使科學人文主義化,最好是說明科學與人類其他活動的多種多樣關系――科學與我們人類本性的關系”。在薩頓看來,只要關注科學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學中“注入”人性,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他于是提出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新人文主義,即“科學人文主義”,他又將之稱為“科學人性化”。

薩頓指出僅僅依靠科學并不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愛因斯坦也曾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取決于工具。”所以,必須使“科學人性化”,強調促進科技發展的目的是服務于人,在這一點上。科學發展觀與之完全一致。它主張科技發展要以人為本,因此,是薩頓科學人文主義的繼承、弘揚、創新與實踐。

如僅就文化層面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總背景是“兩種文化”的分裂與對立。所謂“兩種文化”,在目前狀況下,可按薩頓和斯諾所指認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專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學者(文學知識分子)的文化。具體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基礎至少有三:一是傳統人文主義,二是近現代科學及科學文化:三是現當代的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沖突以及人們對此問題的求解。薩頓的科學人文主義是一種理想的科學技術發展觀,它至少包含四層意義:作為一種新人文主義,其以科學為基礎:同時肯定人文的價值,強調必須以正確的人文價值觀為導向促進科技的發展;倡導科技與人文的協調共進;其目的是使科學發展完全為人類服務。

科學人文主義自提出后,引起科學哲學等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及深入探討。至20世紀50年代末,斯諾明確指認了“兩種文化”現象,之后布羅克曼提出“第三種文化”,同時伴隨著“索卡爾事件”、“科學大戰”,科學人文主義思潮在西方得到時代的關注,獲得了新的發展。

既然科學人文主義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呢?這需要尋求一種適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科研人本主義

(一)人本主義思想的起源和特點

在古希臘時期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就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紀,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封建神學的蒙昧主義和禁欲主義成了束縛人的枷鎖。到了14世紀時,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新興的學者以研究古代文化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開了反封建主義和天主教的神學統治的斗爭。文藝復興在15世紀擴展到了整個歐洲,到16世紀達到。在文藝復興運動中,資產階級思想家抨擊封建神學的“神本主義”,要求“以人為中心”,提倡以“人性”來反對教會的“神性”,主張個性解放和自由,把人們的價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間,高揚人的意義和價值,形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

現代西方人本主義的再次興起則首先是基于其發展之中面臨的新矛盾,因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與傳統的人本主義比較出現新的特征:傳統人本主義從人本身出發研究自然、以某種精神或物質的實體為基點來說明人。在認識論上要求得某種共性的東西,因此是本質主義的,并且強調人的理性作用。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反對自然的研究,認為哲學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體的高度,主張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本體論。對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義、理性主義的解釋,認為人是孤立的個體,其存在及本質是情感意志和心理體驗等,是超出精神物質之外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不承認世界有所謂共性的東西,強調人的個體性,在個體的自我中尋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體驗。

(二)從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發現科研中的人本主義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羅杰斯是現代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創立的“以人為中心”理論在當代社會工作教育、實務的發展上都享有特別的聲譽。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的人性觀,“性本善”、“自我實現性”、“潛能”及 “以人為中心。“達到良好的心理氛圍中的尊重與理解”是羅杰斯人本主義思想的主要觀點。羅杰斯信奉“人性本善”,認為人生來是積極的、要求上進的,并在條件適合時努力使自身不斷發展完善。在《論人的形成》中,他曾這樣描述:“人的行為是理性的。伴隨著美妙的有條理的復雜性,向著他自身機體所能達到的目標前進。”他指出人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我實現傾向”,并認為“所有的生物學趨力皆可歸屬于這種實現傾向的名義之下”。這種傾向使人不僅要在生理、心理上滿足,而且要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羅杰斯還認為,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斷趨向成熟、產生積極建設性變化的巨大潛能,這種潛能性使人得以發展和進行自我塑造。

篇5

通常情況下,文學史的敘述往往會面臨相互糾結的三個層面的問題:作品研究、作家研究和思潮研究。文學思潮是指在特定歷史時期社會文化思潮影響下形成具有某種共同思想傾向、藝術追求和廣泛影響的文流。對此,人們一般可從4個層面來對某一文學思潮進行觀察和界定:(1)往往凝結為哲學世界觀的特定社會文化思潮(其核心是關于人的觀念),此乃該文學思潮產生發展的深層文化邏輯(文學是人學)。(2)完整、獨特的詩學系統,此乃該文學思潮的理論表達。(3)流派、社團的大量涌現,并往往以運動的形式推進文學的發展,此乃該文學思潮在作家生態層面的現象顯現。(4)新的文本實驗和技巧創新,乃該文學思潮推進文學創作發展的最終成果展示。在此,筆者主要從文化哲學與文學傳統的角度,談談西方文學課堂教學與教材編寫中堅守人文傳統與思潮流派這兩個關聯性元素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文學是一種審美生命形態。文學史應該通過學科內外部關系的諧和,把握學科品格的核心特征。文學史教學必須講述文學與傳統的關系,這里既有文學自身的傳統,也有文學賴以置身的文化傳統。從概念到概念的歷史敘述是無法回到當年的理論框架中去的,必須著眼于發現歷史的相關性,并在既定的文學史與概念的反思中探索主體如何在敘述中回歸歷史或最大限度地切近歷史。就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學來說,如果不能抓住“人”或者“人文觀念”這一紅線或母題,我們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西方文化之精髓,也無法找到進入西方文學殿堂的鑰匙。“人”之文化屬性,彰顯的乃是“人”之精神存在。人之精神自由的前提乃是精神獨立,人的自我意識的真正起點在于發現自身的本質是靈魂。就西方文化而言,正是靈魂之于肉體的獨立所生出的個人的精神自由,開啟了人之無窮的猜測――實驗,西方人才創造了輝煌的科學;開啟了人之無限的想象――反叛,西方才創造了豐饒的藝術;開啟了人之無盡的懷疑――思辨,西方才有了深刻的哲學;開啟了人之無比的敬畏――虔誠,西方才有了博大的宗教。雖然生命哲學和現象學哲學興起之后的當代西方文化自身內部發生了一些微妙調整,但總體來看,不同于中國文化“天人合一”式的一鍋煮,西方文化強調靈與肉、個體與群體、生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的對立。“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乃是西方古典文化言說方式的基本特征。對立的雙方既分立沖突,又互補共生,并最終統一于激越豐沛的生命意識與厚重豐富的人文精神,這正是西方文化生生不息不斷展開的內在邏輯機制。

“認識你自己!”這是寫在古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神廟上的一句名言。這一名言正好體現了西方文化精神的本質特征:把人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不斷探尋人的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種執著的探尋精神,乃西方文化演變的深層動因。受這種文化傳統的影響,西方文學也自始至終回蕩著人對自我靈魂的拷問之聲,蘊含著深沉而深刻的生命意識和人性內涵,從而形成了綿延不絕的人文傳統。自文藝復興始,西方文學先后出現了人文主義、古典主義、啟蒙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文學現象,形成了思潮流派更迭相繼的獨特發展模式,而貫穿這些思潮流派的恰恰是人性探索、靈魂拷問的人文精神和人本傳統[1]。

學術界向來認為,古希臘―羅馬文學與希伯來―基督教文學(簡稱“兩希)是西方文學的兩大源頭,然而,對這兩大源頭在文化內核上的異質互補特性卻缺乏深刻的認識。在西方文學的課堂教學和教材編寫中,對這兩大傳統在西方文學中如何延續與發展,更是缺乏深入闡釋。尤其是對這兩種異質文化傳統如何影響近代西方文學,并在西方文學中既對立又互補地得以延續,沒有作深入的闡釋。

古希臘文學是西方文學的源頭之一,其間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童年時期那的天真、浪漫的人性,蘊含著一種放縱原欲、個體本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個體生命價值的世俗人本意識。作為西方文學的另一源頭,希伯來文學中雖無古希臘文學那樣的對自然人性的與張揚,卻有一種內斂式的人性追尋。它重視對人的精神、理性本質的追求,強調理性對原欲的限制,蘊含著一種尊重理性、群體本位、肯定超現實之生命價值的宗教人本意識。古希臘-羅馬文學體現了原始初民無窮的生命活力,而希伯來-基督教文學既抑制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現出對人的理性本質的追尋,既有人的主體性的萎縮,又有人對自我理解的進步與升華。理性與原欲是人性中相反相成的兩個層面。原欲型的希臘-羅馬文學和理性型的希伯來-基督教文學,因各自蘊含著人性中既對立又統一的雙重內涵而成為既沖突又互補的異質文化范疇。“兩希”文學對人性追尋的這種對立與互補,構成了西方文學人性探索的基本價值核心,也是西方文學貫穿始終的人文主題。

中世紀的希伯來―基督教文學與文化直接地接納了古希臘―羅馬理性哲學精神的影響,體現了兩種異質文化的融合與人文性的互補。希伯來―基督教文化與文學引導人放棄自我努力、放棄現實而追求超現實世界,這固然有重神而輕人,使人的主體性萎縮的一面,但這種文化與文學在抑制人的自然原欲的同時又把人提升到精神層面,這是人對自我理解的一種進步與升華,合乎人的理性之本質,因而也有其人文性。中世紀希伯來―基督教文化與文學的這種宗教人文傳統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來源之一。

文藝復興是西方社會重新選擇文化模式的時期,這個時期“兩希”傳統在經過了沖撞與互補之后形成了新質人文傳統。文藝復興前期人文主義主要是古希臘―羅馬人文傳統的“復興”,呈“原欲+人智”形態;后期人文主義則吸納了希伯來―基督教人文傳統,呈“原欲+人智+上帝”的形態。可見,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并非古希臘―羅馬傳統的簡單“復興”,同時還有中世紀宗教人本傳統的弘揚。因此,文藝復興與中世紀在人文傳統上并非斷裂的而是延續與發展的。

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對“古典”的崇尚側重于古羅馬文化與文學,汲取了其中的政治理性意識。這種“政治理性”投合了當時歐洲人的“王權崇拜”心理,它在科學精神催化下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加深了人對宗教宇宙觀與世界觀的懷疑。古典主義文學中的“政治理性”體現了這一時期人對“人間上帝”的追尋,也體現了“兩希”傳統的新形態。

18世紀啟蒙文學借助“自然原則”張揚了古希臘―羅馬的人本傳統和近代科學理性,同時又從道德意識的角度使宗教理念世俗化,使古希臘―羅馬式的人本意識在希伯來―基督教人本意識的牽引下向著道德理想的方向提升,從而形成了基本穩定的“兩希”人文傳統的現代構架:既張揚自我,重視個體人的生命價值的實現,又尋求道德律令對自我的約束,尋求理性與原欲、靈與肉、個體生命的自然欲求與社會道德律令之間和諧統一的“自由”境界。這就是通常所謂的近代“人道主義”范疇。這說明,“人道主義”乃“兩希”文化傳統融合之產物,其中蘊含著古希臘―羅馬世俗人本意識,也蘊含著希伯來―基督教宗教人本意識。

18世紀末、19世紀初浪漫主義文學的文化價值觀念總體上屬于近代范疇,但已孕育了現代文化基因。浪漫主義文學表現了對人的自由生命的熱切向往,“回歸自然”的境界乃人的自由觀念與生命意志之寄托。浪漫主義文學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張揚個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豐富而纖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滿擴張意識的“自我”,表達了現代人要求擺脫傳統理性束縛的個性主義愿望,使西方文學的人性意蘊與人文傳統擁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主體意識。浪漫主義文學中的“人”充溢著被文明壓制下的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命意識。同時,浪漫主義文學的自由觀念和生命意識帶有非理性色彩。

19世紀現實主義作家力圖通過文學創作細致地展示物化社會人的生存現實,深入地解剖物欲驅動下人的心靈世界的千奇百怪,從而警告世人:不要在“物”面前失去人的自尊和人的天性。在現實主義文學中,人總是既被物化又反抗物化,他們猶如處在物質世界的“煉獄”之中,在經受心靈的磨難之后,有的向“天堂”飛升,有的則向“地獄”沉落,人性處在高揚與失落的十字路口。在這些“人”身上,既有強烈的自然欲望和生命意識,追求人性的自由與解放,又始終受制于道德理性的規律,靈魂深處蘊積著靈與肉、善與惡的沖突而生的心理張力。

在自然主義文學中,為現實主義作家所疑慮的人的“動物性”被看成既定的科學事實,生物界“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被用來解釋人的私欲、“惡”以及永恒的破壞力產生與存在的原因,以前文學中那高貴的“人”的形象,從神圣的理性殿堂跌入到動物王國。

20世紀文學,特別是現代主義傾向的文學,把傳統文學業已表現的理智與情感、理性與本能欲望、靈與肉、善與惡等二元對立的母題推向深入甚至走向極端,蘊含著一種非理性人本意識,表現出對傳統的以理性為核心的人本意識的一種反撥,也顯示了西方文學在“人”的觀念和人文傳統上的新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20世紀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特別值得重視的是,20世紀50年代后的許多作家又熱衷于追求一種更高意義上的“理性”與“上帝”,表現出西方文學中人文傳統觀念的又一新趨向。這是傳統人本意識在更高意義上的回歸[2]。

歷史是斷裂的碎片還是綿延的河流?對此問題的回答直接關涉到“文學史觀”乃至是一般歷史觀的科學與否。不用說,國內學界在文學史乃至是一般歷史的撰寫中,長期存在著嚴重的反科學傾向,在西方文學史教學和教材編寫中也不例外,一味強調“斗爭”而看不到“揚棄”,延續的歷史就被描述為碎裂的斷片:20世紀現代主義與19世紀現實主義是斷裂的,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是斷裂的,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是斷裂的,古典主義與文藝復興是斷裂的,文藝復興與中世紀是斷裂的,中世紀與古希臘―羅馬是斷裂的。這樣的理解脫離與割裂了西方文學史發展的傳統,也就遠離了其賴以存在與發展的土壤,其根本原因是沒有把握住西方文學中人文傳統與思潮流派深度關聯的本原性元素。其實,西方文學因其潛在之人文傳統的延續性及其與思潮流派的深度關聯性,它的發展史便是一條綿延不絕的河流,而不是被時間、時代割裂的碎片。因此,從人文傳統和思潮流派的更迭演變入手解說與闡釋西方文學,深度把西方文學發展的“紅線”與“基脈”,就切中了西方文學的精神實質,課程與教材的“改革”與“創新”也就有了學理的前提與根基,而這恰恰是我們所缺乏或做得不夠深入的[3]。

參考文獻:

[1] 蔣承勇主編. 外國文學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篇6

論文摘要: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論,人文主義思想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剖析人文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結合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際,認為人文主義“以人為本”的思想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

1 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

人文主義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論,14世紀發源于意大利,然后流傳到其它國家。人文主義這個稱謂來源于“人文學科”,是由世俗學校設置的,以人和自然為研究對象,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和經院哲學針鋒相對的世俗文化。人文主義者的活動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是當時反封建的主力軍。

人文主義的主要內容是:

(1)用人性反對神權。

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質,有無窮的智力,可以創造一切,以此與神權相對立。“人性論”是人文主義者的理論綱領。 

(2)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

人文主義者提出“個性解放”,肯定現實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個人的幸福,從而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 

(3)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

人文主義者鼓吹理性,重視人的聰明才智。他們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識是快樂的源泉”。 

(4)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

這是人文主義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現代性的人文主義是在19世紀作為術語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問世的。人文主義作為對唯科學主義的反撥,強調“人”的主體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個性、不可預料性、非工具性等。現代人文精神可以說是一種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棄了幾千年來封建社會對個人價值的漠視,把人看作宇宙間 最高價值來尊重,肯定每個人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價值和意義。強調人在這個世界上人生價值的體現,不是烏托幫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規律之外,還是精神性的存在。但這種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須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臺上,是每個人都應遵循的規則。

2 人文主義思想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

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順應人文主義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創新人文主義特征,營造鮮活的人文教育氛圍,直接體現人文主義理念與特征的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得以實現: 

(1)改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人文主義心理學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因素和心理環境,尊重學生的個人感情和個人需要,提倡包括認知和情感在內的教育。

人文主義教育思想認為: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形成個性化知識結構、認知結構和思維品質的過程,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個性,造就學生的人文素質。以人文主義心理學為基礎的教育哲學主張學習者與教育者分享控制權;主張以協商的形式進行學習;主張共同承擔;主張學習內容要符合學習者自身的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人文主義教學大綱強調學習者要為他們自己的學習負責,比如自我決策、自我選擇并實施學習活動、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愛等。在這種學習模式中,教師的作用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還是學習者的指導者和顧問。人文主義心理學所倡導的教學思想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和以自由為基礎的學習原則。它強調每一個學習者皆有學習潛力、學習天賦;學習應當是在沒有壓力的條件下自由學習等等。人文主義教學大綱的遠期目標是培養符合人文主義心理學標準的人才;其近期目標則是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  轉貼于

自主性學習就是指學習者能夠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計劃的實施以及學習技能的運用和發展,自我檢查評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擴招的形勢下,由于學生的水平各異、學習能力各異、學習策略各異、學習動機各異以及普遍的師資匱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語言學習中心”或“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甚至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自主學習英語,從而最大程度地實行個性化學習。校園網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室時空限制,構建了一個無限開放的教學空間,學生可以在校園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開展學習,需要學多久就學多久。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習材料,設定學習目標,決定學習進度,不斷作出調整,并最終實現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

(2)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國180所院校試點實施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這次英語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來以閱讀理解為主轉變為以聽說為主,把教學中心轉移到全面提高英語的綜合實用能力上來。此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加上課堂教學,來推進英語教學改革。改革內容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把現有的大綱朝著大學英語教學要求方向改變;二是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三是改革評估方法。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具備以下優點:①大班授課與小班操練相結合;②課堂教學與開放式自主學習相結合;③光盤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④第一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這些優點與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有著天然的聯系。 

(3)改革評估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變化必然要求評估方式發生相應的變化。眾所周知,語言測試的目的是根據被試的考試分數來衡量其語言能力,因此在語言測試中要充分考慮試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實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響(impact)和可實踐性(practicality),利用測試的反撥作用來促進教與學的理念的變化,保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良好的語言測試應該建立在語言學、語言教學法、學習論和心理測量學等理論基礎之上,它是教學工作的輔助手段,并只能服務于教學工作。

3 結語

基于上述分析,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必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而不是簡單地移植國外二語教學理論;二是推行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是改革評估方式,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我們只有順應人文主義思潮,在教學中滲透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把單純對教學法的研究轉移到對教學法和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雙軌研究方向上來。

參考文獻

[1]蔡基剛. 大學英語教學若干問題思考[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5,(2).

[2]程曉堂. 論自主學習[M]. 學科教育, 1999.

篇7

關鍵詞:人文主義思想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啟示

1 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

人文主義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論,14世紀發源于意大利,然后流傳到其它國家。人文主義這個稱謂來源于“人文學科”,是由世俗學校設置的,以人和自然為研究對象,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和經院哲學針鋒相對的世俗文化。人文主義者的活動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是當時反封建的主力軍。

人文主義的主要內容是:

(1)用人性反對神權。

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質,有無窮的智力,可以創造一切,以此與神權相對立。“人性論”是人文主義者的理論綱領。 

(2)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

人文主義者提出“個性解放”,肯定現實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個人的幸福,從而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 

(3)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

人文主義者鼓吹理性,重視人的聰明才智。他們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識是快樂的源泉”。 

(4)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

這是人文主義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現代性的人文主義是在19世紀作為術語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問世的。人文主義作為對唯科學主義的反撥,強調“人”的主體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個性、不可預料性、非工具性等。現代人文精神可以說是一種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棄了幾千年來封建社會對個人價值的漠視,把人看作宇宙間 最高價值來尊重,肯定每個人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價值和意義。強調人在這個世界上人生價值的體現,不是烏托幫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規律之外,還是精神性的存在。但這種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須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臺上,是每個人都應遵循的規則。

2 人文主義思想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

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順應人文主義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創新人文主義特征,營造鮮活的人文教育氛圍,直接體現人文主義理念與特征的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得以實現: 

(1)改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人文主義心理學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因素和心理環境,尊重學生的個人感情和個人需要,提倡包括認知和情感在內的教育。

人文主義教育思想認為: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形成個性化知識結構、認知結構和思維品質的過程,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個性,造就學生的人文素質。以人文主義心理學為基礎的教育哲學主張學習者與教育者分享控制權;主張以協商的形式進行學習;主張共同承擔;主張學習內容要符合學習者自身的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人文主義教學大綱強調學習者要為他們自己的學習負責,比如自我決策、自我選擇并實施學習活動、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愛等。在這種學習模式中,教師的作用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還是學習者的指導者和顧問。人文主義心理學所倡導的教學思想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和以自由為基礎的學習原則。它強調每一個學習者皆有學習潛力、學習天賦;學習應當是在沒有壓力的條件下自由學習等等。人文主義教學大綱的遠期目標是培養符合人文主義心理學標準的人才;其近期目標則是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性學習就是指學習者能夠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計劃的實施以及學習技能的運用和發展,自我檢查評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擴招的形勢下,由于學生的水平各異、學習能力各異、學習策略各異、學習動機各異以及普遍的師資匱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語言學習中心”或“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甚至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自主學習英語,從而最大程度地實行個性化學習。校園網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室時空限制,構建了一個無限開放的教學空間,學生可以在校園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開展學習,需要學多久就學多久。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習材料,設定學習目標,決定學習進度,不斷作出調整,并最終實現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

(2)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國180所院校試點實施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這次英語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來以閱讀理解為主轉變為以聽說為主,把教學中心轉移到全面提高英語的綜合實用能力上來。此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加上課堂教學,來推進英語教學改革。改革內容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把現有的大綱朝著大學英語教學要求方向改變;二是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三是改革評估方法。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具備以下優點:①大班授課與小班操練相結合;②課堂教學與開放式自主學習相結合;③光盤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④第一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這些優點與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有著天然的聯系。 

(3)改革評估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變化必然要求評估方式發生相應的變化。眾所周知,語言測試的目的是根據被試的考試分數來衡量其語言能力,因此在語言測試中要充分考慮試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實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響(impact)和可實踐性(practicality),利用測試的反撥作用來促進教與學的理念的變化,保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良好的語言測試應該建立在語言學、語言教學法、學習論和心理測量學等理論基礎之上,它是教學工作的輔助手段,并只能服務于教學工作。

篇8

論文摘要:林語堂是“五四”以來中國現代文化文學史上一位風格獨特的文化學者,他一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宗教信仰探索過程,探索歷程就是尋找、認同各種宗教思想中人文主義精神的歷程。但在林語堂的思想觀念中,西方的人文主義與中國的人文主義的內涵是有所差異的,這正是促使林語堂最后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

在“五四”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化文學史上,林語堂是一位風格獨特的文化學者,他一生執著于“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文化追求,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林語堂出生在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在“親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的熏陶下,林語堂自然地成了一名基督徒。1917年從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之后,林語堂到北京清華學校任教。在清華學校,廣大的異教智慧世界向他敞開,他造訪孔子的堂室,攀登道山的高峰,撥開佛教的迷霧,在儒道釋的文化氛圍里徜徉,宣稱自己由基督教走向了“人文主義”。“三十多年來我唯一的宗教乃是人文主義: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導已很夠了,而知識方面的進步必然改善世界。這是林語堂對自己三十多年“異教徒”生涯的總結。然而他后來又說,這時期盡管“自稱異教徒,骨子里卻是基督教友”。終于在1959年,64歲的林語堂明確宣告結束了三十多年的“無信仰時代”,重新回到基督教,宣稱“我的搜尋已告終結,我己回到家中了。

    綜觀林語堂一生的宗教信仰,似乎可以作如此的簡筆勾勒:基督徒—異教徒(儒、道、釋)—基督徒。但是這樣的簡筆勾勒不能夠描述林語堂一生精彩的宗教信仰探索歷程,也不能反映出他在宗教信仰上的探險、懷疑及困惑,更不可能把握林語堂宗教文化思想的精髓。因為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被忽略掉了,那就是林語堂自始至終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無論是受到家庭環境的熏染接受了基督教,還是在廣大的異教智慧世界里徜徉,以至于最后的重新阪依基督教,他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以人文主義的理性意識觀照自身思想領域里的宗教精神,他的宗教信仰探索歷程就是尋找、認同各種宗教思想中人文主義精神的歷程,只不過在林語堂的思想觀念中,西方的人文主義與中國的人文主義的內涵是有所差異的。這正是林語堂最后決心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有必要追隨林語堂的靈性大旅行,看看他是如何在耶穌、孔孟、老莊、禪宗的世界中,探素出人文主義的光芒,并燭照了自己一生的宗教文化思想。

    林語堂靈性之旅的第一個異站是孔子的堂室。林語堂對儒家經典思想的把握是從儒學是智慧型宗教這一角度切人的。他說:“孔子是一個實證主義者”、“孔子最關切的是人”、“我認為孔子對上帝及上帝意旨的關心及他對于宇宙的靈性性質的看法,已被孺家通常的實證主義所蒙蔽。”“我想考察孔子對于死、上帝、上帝的意旨,及人的靈性等較大問題的態度。

    林語堂把儒教的精神本質歸結為一種近情人理的“人文主義”,即所謂中國的“人文主義”:第一點,人生最后目的之正確的概念;第二點,對于此等目的之不變的信仰;第三點,依人類情理的精神以求達到此等目的。他認為,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國人用一種單純而顯明的態度決定了,它在于樂天知命以享受樸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與和諧的社會關系。

    林語堂在儒教中所探尋到中國的“人文主義”實際上是儒家的人本觀念。仁.‘義、禮、智的道德倫理也好,“中庸之道”的近情精神也好,還有回向常識.都體現了儒教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因而也形成了林語堂人文思想的特征:以人和人生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只關心人和人生,探尋怎樣才能獲得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一切立論以真實的人生、人生實踐和人生感悟為基礎。

    然而,在領悟儒教之人本觀念的同時,先人為主的基督教觀念總是在干擾著他.促使他把儒教與基督教作潛在的對照與選擇。他認為儒家教人在個人行為上要有好教養,在社交上要有好儀式與基督徒相信人要做一個君子和有禮貌的人是殊途同歸的,所以林語堂說“我們不能說一個基督徒不能同時是儒生”。而且.林語堂發現孔子也像圣公會教士和夭主教教士一樣,是個保守派的哲人,相信權威有其價值,相信傳統與今昔相承的道統。對于儒教與基督教之異”,林語堂也了然于胸。他說:“孔教精神的不同于基督教精神者即為現世的.與生而為塵俗的。基督可以說是浪漫主義者而孔子為現實主義者,基督是玄妙哲學家而孔子為一實驗哲學家,基督為一慈悲的仁人,而孔子為一人文主義者。所謂孔教精神之“現世的”、“生而為塵俗的”是說明孔子是倡導“克己復禮為仁”的人杰;而基督是神子,代表著上帝在人世的“道成肉身”,因而是負有拯救世人之使命的“救世主”。所謂“現實主義者”與“浪漫主義者”意即孔子是現實主義的務實者和善變者,他雖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之抱負,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不走極,而是出仕與通世相機而行、進退有路。而基督是理想主義的獻身者和殉道者,他生于世界淪落之際,以一種不合時宜的冒險精神來力挽狂瀾,為了救世濟民而不惜自我受辱、蒙難和赴死。所謂“實驗哲學家”與“玄妙哲學家”是指孔子向往名正言順的作為,一生抱著“士為知己者用”的態度,其道亦“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并不強求“不可為而為之”;而基督推崇忘我之愛、犧牲之愛,相信以信仰生命之超越而能達其神圣人格。所謂“人文主義者”與“慈悲的仁人”是說明作為儒教思想體系核心的“仁”表現出一種“人本”精神,而基督教信仰核心中的“愛”體現了一種“神本”精神,前者屬世,后者超越。“仁”無論是作為個人修養之“內圣”還是作為濟世救國之“外王”精神,都沒有離開這一“人本”。所以林語堂稱基督為慈悲的仁人,而孔子為一人文主義者。

    在中、西宗教文化思想中,道教文化思想對林語堂的影響最為巨大,學者陳平原把林語堂視為“道家文化的海外回歸者”。林語堂也把道家看成自己的宗教信仰來崇信,他說:“倘若強迫我在移民區指出我的宗教信仰,我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對當地從未聽過這種字眼的人,說出‘道家’二字。林語堂從道家的宇宙觀出發,認為人要順從天道,要讓人的自然之性獲得自由發展,而不受社會倫理、道德的束縛,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在林語堂看來,道家學說之價值并不表現為為求知者認識和闡釋世界提供邏輯的、理性的方式,而是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并在此基礎上來建立一種有益身心且又簡樸純真的生活方式。道家所推崇的那些終身察持自然理想,過著怡淡素樸、無知無欲的生活,超然于凡塵世俗之外的“圣人”、“真人”、“至人”以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中所體驗的厭智、棄智的人生境界,是林語堂終生向往的人文主義境界,這與儒教之人生目的在于樂天知命以享受樸素的生活有異曲同工之妙。林語堂總結出道教的出世觀念,著眼于現實人生的自我完善,把“享受淳樸的生活,當作人生的真正目的。這種“人文主義的倫理觀”正好包含了現實人生的兩個側面,又互為約束,使人優游進退,處變不驚,游刃有余。儒家倡尚賢之道,道家講無為而治,都“適宜于好放任自由個人主義的中國民族,而合于中國人文主義的理論。

    林語堂在爬登道山的途中驚喜地發現道教與基督教有許多融會貫通之處。他感到老子柔弱的教義好像是耶穌澄山寶訓的理性化。老子柔弱的教義的基本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從此出發,老子相信不斗、不爭、不抵抗,警告人不要用強力,認為用強是弱的征兆。同樣,《圣經·馬太福音》記述耶穌在山上向眾門徒講道的故事.即所謂“登山寶訓”.其中“論福”有一條:溫柔的人有福,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可見,老子與耶穌都相信陰柔之物能制勝,“強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并且,林語堂總結出老子對愛及謙卑的力量的訓言,在精神上和耶穌來自他獨創的、卓識的、閃光的訓言相符合,有時字句的相似也是很驚人的。

    林語堂之所以能發現道教與基督教的許多契合之處,在于他從根本上把握住了道教與基督教在“道”上的同一之處。道教之“道”,深奧莫測,是先于物質的存在,是產生物質的根源,是宇宙萬物的創始者,這是組成道教理論的核心和基礎。基督教教義的“上帝之創造”認為宇宙被造出之前沒有任何物質存在,連時間、空間也沒有,只有上帝和他的“道”,他的“靈”。上帝通過“話語”,亦即通過“道”來創造天地萬物。這是關切人的靈性問題的林語堂最料想不到的收獲。道教思想的人文主義精髓使林語堂否定了基督教經院神學思想,也促使他更加堅定地去尋找具有人文主義情懷的“上帝”。

   在孔子人道主義的堂室住過,且又爬登了道山的高峰,林語堂信仰之旅的下一站到了佛教。在林語堂的佛學思想里,他最感興趣的還是禪宗。從思辨上來講,禪宗主張不立文字,當下自識本心,強調自性是佛,平常即道。一旦見到自己的真性(本性)和本有心靈,我們就了解了終極的實在和得到了菩提(智慧)。禪宗主張,在實際的人生中才有自由,在自由中才有實際的人生。禪宗以創造人的生活和自我覺悟的日常途徑,來揭示人生的秘密,化平淡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禪宗極大地張揚了人的主體意識,肯定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就人格。林語堂極為精微地剖析了“禪”的深邃性,對其直覺頓悟、直指人心的思想給予很高的評價。他在“禪”的精義中也看到了人文主義的靈光閃現:那就是解除一切空間、時間、及精神的束縛,追求心靈的完全自由,從而得以悠然處于人世,達到人與自然人生的和諧。禪宗與儒教、道教共有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與解脫,使林語堂更加執著地站在人文主義的立場上而標舉禪宗.他認為“禪”和每天的生命及每天的生活密切相關,“禪”就寄托在簡單的日常生活里,且視簡單的日常生活為幸福的恩賜,而享受它的每一瞬。在佛教的世界里,林語堂也發現了能勾連起他的基督教情懷的東西。他首先發現佛教與基督教有一個共同的基本出發點一對于罪的承認及深深地關切人類受苦的事實。佛教中有一特殊的觀念是“業”,意即孽障或“罪的重擔”,這是由于人沉溺于不正當的欲望及精神上種種形式的卑瑣造成的,因此人注定要永久墮人輪回。“原罪”說是基督教的基本觀念,亞當、夏娃偷吃“禁果”犯了罪,成為整個人類的原始罪過,傳給后代子孫,成為人類一切罪惡和災禍的根由,并使人類有了受苦及必然死亡的不幸命運。接下來,林語堂對佛教及基督教罪的觀念與拯救方式進行了批判。他認為佛教的悲觀主義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佛對人類生命的評語可以合并為四個字:憐憫一切!對佛教教人否定人生,忘卻人生,進而出世、遁世,以消極態度回避人生的悲觀主義情結,林語堂難以接受。另一方面,對于基督教的“原罪”觀念,林語堂也堅決予以摒棄。林語堂對佛教基督教“罪”的觀念及拯救方式的否定,是因為這些觀念與林語堂的執著于現世的人文主義情懷背道而馳,必然要道到林語堂的抨擊。

    在這次靈性之旅中,林語堂發現了儒、道、釋三教深蘊的普遍人文價值,也能夠指出在那里他們已達到他們的最高峰及他們對給人以完滿答復不足的地方。所以林語堂說:“三十多年來,我唯一的宗教乃是人文主義: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導已很夠了,而知識方面的進步必然改善世界。可是觀察20世紀物質上的進步,和那些不信神的國家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我現在深信人文主義是不夠的。人類為著自身的生存,需要與一種外在的、比人本身偉大的力量相聯系。這就是我歸回基督教的理由。我愿意回到那由耶穌以簡明方法傳播出來的上帝之愛和對它的認識中去。正是因為有了儒、道、釋三教人文主義思想的深邃內涵做底基,當林語堂降在基督教信仰的瑞士少女峰的時候,也是他對宗教、上帝、人的靈性等問題已經探求了其所以然的時候,所以這時的林語堂,有了相當成熟的宗教、上帝觀念。

篇9

我們此處所論及的“及時行樂”,源自拉丁語“carpe diem”,英語通譯為“seizethe day”。該詞組本是一個中性詞組。漢語中也有人將此直譯為:“捉住這一天”, 另有人譯為:“把握今天”、“珍惜時光”等等,甚至有人將此譯成“只爭朝夕”。作 為中性詞組,翻譯過程中過份褒貶似乎不妥,而通常所譯的“及時行樂”雖然在含義方 面較為消極一些,有些貶意的成份,但哲學意味更濃一些,哲理性更強一些,實際上與 原文的思想意義還是比較吻合的,如《簡明文學術語辭典》對此的解釋是:

Carpe diem:A theme,especially common in lyric poetry,that emphasizes thatlife is

short,time is fleeting,and that one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present  pleasures.(“及時行樂”:一種主題,在抒情詩別普遍,強調生命短暫,時光飛 逝,一個人應該最注重現實生活的樂趣。)

“Carpe diem”最早出現于古羅馬詩人賀拉斯的詩句中。我們從這一出處的上下文中 可以看出這一詞語的確切含義。賀拉斯在《頌歌·卷一·十一》(Odes I XI)中寫道:

聰明一些,斟滿酒盅,拋開長期的希望。

我在講述的此時此刻,生命也在不斷衰亡。

因此,及時行樂,不必為明天著想。(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

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

雖說賀拉斯(65~8B.C.)最早使用了這一術語,但他并不是最早表現這一思想的詩人。 實際上,這一主題思想的出現,要比賀拉斯的《頌歌》早得多。我們無法考證究竟這一 主題思想最早出現在什么時代,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作為古羅馬文學直接先驅的希 臘文學中,“及時行樂”主題就已經出現。如公元前3世紀的萊昂尼達斯(Leonidas)在 自己的作品中就典型地表現了這一主題:

應當明曉:你生來是個凡人,

鼓起勇氣,在歡宴中獲取快樂。

一旦死去,再也沒有你的任何享受。(注:J.E.Wellington,An Analysis of the

Carpe Diem Them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ish Poetry(1590-1700),diss.,

Florida University,1955,p.42.)

古希臘的其他抒情詩人薩福、阿爾凱奧斯,也著意描寫現世生活的樂趣,薩福在《哪 兒去了,甜的薔薇》一詩中,就寫下了“一旦逝去,永難挽回”的詩句。尤其是阿那克 里翁在一些描寫人生樂趣和愛情以及頌酒的詩作中表現了強烈的“及時行樂”的思想。

古羅馬詩人中,也有早于賀拉斯的詩人描寫了這一主題。如早于賀拉斯的古羅馬杰出 詩人卡圖魯斯(84~54B.C.)就在《生活吧,我的蕾絲比亞》等詩歌作品中表現了人生無 常、生命短暫、光明有限、黑夜漫漫的時空觀,因而不要顧忌任何流言蜚語,盡情享受 現世愛情的歡樂:

生活吧,我的蕾絲比亞,愛吧,

那些古板凳指責一文不值,

對那些閑話我們一笑置之。

太陽一次次沉沒又復升起,

而我們短促的光明一旦熄滅,

就將沉入永恒的漫漫長夜!

給我一千個吻吧,再給一百,

然后再添上一千,再添一百,

然后再接著一千,再接一百。

讓我們把它湊個千千萬萬,

就連我們自己也算不清楚,

免得胸懷狹窄的奸邪之徒

知道了吻的數目而心生嫉妒。(注:飛白:《詩海——世界詩歌史綱》(傳統卷),漓江 出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頁。)

這一“及時行樂”的世界觀甚至影響了17世紀的古典主義作家本·瓊森等詩人。本· 瓊森不僅對此詩極力稱贊,而且還經過改寫將這一思想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

Come,my Celia,let us prove,

While we can,the sports of love,

Time will not be ours for ever,

He,at length,our good will sever…(注:Robin Sowerby,The Classical Legacy

in Renaissance Poetry,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4,p.144.)

(來吧,我的西麗雅,趁現在力所能及,

讓我們前來體驗愛情的游戲,

時光不會總是歸我們所有,

它最終將要中斷我們的意志……)

可見,在賀拉斯之前,在“carpe diem”這一詞語尚未出現之前,就已經有為數不少 的詩人表現了這一思想。

然而,對后世的詩歌創作產生重大影響的,還是賀拉斯的“及時行樂”。其中影響最 深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以及17世紀的玄學派詩歌。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以人文主義思想為旗幟,復興古代文化,反對封建和神權,因此 ,以體現現世生活意義的賀拉斯的“及時行樂”的主題思想也在經過漫長的中世紀之后 ,重新得以重視。莎士比亞、龍薩等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作家創作了不少這一主題 的詩作。他們在詩中表現出拋開天國的幻想,追求現世生活,享受現世愛情的人文主義 思想。如龍薩在《當你衰老之時》一詩中,發出了“生活吧,別把明天等待,/今天你 就該采摘生活的花朵”(注:飛白:《詩海——世界詩歌史綱》(傳統卷),漓江出版社 ,1989年,第91,183,107頁。)這樣的呼吁,強烈地表現出“及時行樂”、莫失良辰 的思想,表現出了人文主義的生活信念和處世態度。

而在17世紀的一些具有玄學派特征的詩歌中,“及時行樂”的主題更是得到了相當集 中的表現。英國玄學派詩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的《給少女的忠告》(To theVirgins,Make Much of Time)、《考里納前去參加五朔節》(Corinna's Going aMaying),馬韋爾(Andrew Marvell)的《致他的嬌羞的女友》(To His Coy Mistress), 愛德蒙·沃勒的《去,可愛的玫瑰花》,西班牙具有玄學派傾向的著名詩人貢戈拉的《 趁你的金發燦爛光輝》等,都是表現這一主題的杰作。如《致他的嬌羞的女友》一詩以 極強調演繹推理的結構方式,一層一層地揭示出把握時機、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該詩在 第一詩節中聲稱,如果“天地和時間”能夠允許,那么我們就可以花上成千上萬個“春 冬”來進行贊美、膜拜,讓戀愛慢慢地展開;到了第二詩節,筆鋒突然一轉,說年華易 逝,歲月不饒人,“時間的戰車插翅飛奔”,無論是榮譽還是,都將“化為塵埃” ;于是,詩人在第三詩節中得出應當“及時行樂”的結論: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還留駐

在你的玉膚,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靈魂從你全身的毛孔

還肯于噴吐熱情,像烈火的洶涌,

讓我們趁此可能的時機戲耍吧,

像一對食肉的猛禽一樣嬉狹,

與其受時間慢吞吞地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們的時間立刻吞掉。

讓我們把我們全身的氣力,把所有

我們的甜蜜的愛情糅成一球,

通過粗暴的廝打把我們的歡樂

從生活的兩扇鐵門中間扯過。

這樣,我們雖不能使我們的的太陽

停止不動,卻能讓它奔忙。(注:飛白主編:《世界詩庫》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 年 ,第204,167頁。)

(楊周翰譯)

雖然這是獻給“嬌羞的女友”的詩,但是,該詩卻是對生命的意義的沉思,正如有的 論者所說:“這一首以及時行樂為主題的詩所要表現的不是一種愛情的關系,也不是馬 韋爾的激情,而是他對處于時間支配下的生命的感受。”(注:David Reid,TheMetaphysical Poets,London:Longman,2000,p.226.)

18世紀以后,“及時行樂”的主題雖然不再像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那樣典型和集中 ,但仍然被許多詩人所關注。直到20世紀,還出現了索·貝婁的重要小說《及時行樂》 (Seize the Day)以及弗羅斯特的同名詩作《及時行樂》(Carpe Diem)。轉貼于

“及時行樂”這一主題的盛衰和發展與各個時期的思想思潮密切相關。在古希臘羅馬 及其以前的文學中,由于受到樸素的唯物論的影響,以及最初的現實主義的影響,“及 時行樂”這一主題得以產生。但是,這一時期的“及時行樂”的主題仍缺乏深刻的哲理 性,主要是局限于享受愛情、美酒,突出現世生活的意義,雖然也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但主要是充滿著悲觀主義的色彩,其基本定義仍然局限于:“吃喝玩樂吧,因為你明天 就會死去。”(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而在隨后的中古時期,由于宗教神權統治 一切,成了時代的基本特征,因此,來世主義等思想占據了決定性的地位,這樣,以反 映現世生活幸福為前提的“及時行樂”的主題,在此期間也就極少有所體現了。即使是 個性解放色彩較濃的“普羅旺斯抒情詩”等作品,雖以情愛與教會神權進行抗爭,但多 半是抒寫對女性的贊美和崇拜。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由于自然科學的成就以及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強調現世生活意 義的“及時行樂”的主題從而有了人文主義的內涵。因此,盡管仍是“及時行樂”的主 題,但思想卻顯得更為深沉,具有了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神權、反禁欲主義的進步意 義。與此同時,表現手法也有所改變,尤其是到了17世紀,一些詩人的表現手法已經顯 得十分新穎奇特。如在《給少女的忠告》一詩中,赫里克寫道:

含苞的玫瑰,采摘要趁年少,

時間老人一直在飛馳,

今天,這朵花兒還滿含著微笑,

明天它就會枯萎而死。

太陽,天庭的一盞燦爛的華燈,

它越是朝著高處登攀,

距離路程的終點也就越近,

不久呀,便要沉落西山。

人生最美便是那青春年華,

意氣風發,熱血沸騰,

一旦虛度,往后便是每況愈下,

逝去的韶光呀,永難重溫。

那么,別害羞,抓住每一個時機,

趁著年輕就嫁人,

因為,如果你把美妙的時光丟失,

你一定會抱憾終生。(注:飛白主編:《世界詩庫》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第2 0 4,167頁。)

(汪劍釗譯)

玄學派詩人特別喜歡使用自然意象。馬韋爾在《致他的嬌羞的女友》一詩中,把愛情 也形容為“植物般的愛情”(vegetable love),赫里克在《致水仙》等詩中,則使用“ 夏雨”(summer rain),“晨露”(morning dew)等一些自然意象來象征人生的短暫。在 這首《給少女的忠告》的詩中,玫瑰、時光、太陽等意象都作為喻體,烘托“青春易逝 ,抓住時光”的道理。尤其是“含苞的玫瑰”作為美和愛的象征,極為妥貼、形象。整 首詩中,不僅強烈地感受著時光的飛逝,而且還聯想著死亡的逼近,從而突出了“及時 行樂”的哲理性。

其后,在強調公民義務的古典主義的詩歌中,以及在宣傳和勾勒資產階級理想王國和 強調教育和啟迪功能的啟蒙主義的文學作品中,“及時行樂”的思想也就不再具有時代 的特征,極少有人涉及了。而浪漫主義詩歌雖然“重情輕理”,沉溺自我,但是,在強 調“情感”和“自我”的同時,浪漫主義又十分注重“想像”,從根本上說,浪漫主義 是理想主義的文學,因此,十分現實的“及時行樂”的思想,仍與浪漫主義顯得格格不 入。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文學中,雖然這一主題偶有涉及,但文藝復興時期以及17世紀 那樣的突出的現象,似乎也不復重現了。

盡管“Carpe Diem”這一詞語為古羅馬詩人賀拉斯首次使用,而且,“及時行樂”這 一主題在古希臘羅馬文學中曾得到極大的關注,然而,這一主題并非西方詩歌的特產。 在東方詩歌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就表現這一主題而言,不少詩歌可謂達到了“異曲同工 ”的境界。例如,被譽為人類最早的史詩——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古代東方巴比倫的《 吉爾迦美什》,就已經包含了這一思想:

當諸神創造了人類的時候,

他們也為人類設置了死亡,

用他們的手阻止生命的存在。

因此,吉爾迦美什,你應該大吃大喝!

日日夜夜歡欣開懷,

每一個夜晚狂舞高歌!

讓你的服飾珠光寶氣。

讓懷中的嬌妻心滿意足。

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旨。(注:Maureen Gallery Kovacs trans.,The Epic of

Gilgamesh,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85.)

在中國古代的詩歌作品中,這一主題也同樣得以關注。現以唐代《金縷衣》一詩為例 ,來看“及時行樂”這一人類共同的主題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度的具體的表現形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該詩同樣是以鮮花的意象作為喻體,來表現“及時行樂”的主題。該詩的意義在于強 調愛惜時光,莫要錯過青春年華。花開時節畢竟短暫,青春年華轉瞬即逝,所以,詩人 坦誠宣稱:不必猶豫,大膽享受現實生活,否則只會遭遇“空折枝”的處境。從構思上 看,該詩與貢戈拉的《趁你的金發燦爛光輝》極為相似,前部分使用祈使句的形式,勸 說對方享受生活,最后一行所表現的也是形成強烈對照的“將來”的衰敗狀態。從措辭 上看,同是表現“及時行樂”,中國詩歌顯得更為含蓄、婉轉,而西方詩歌則更為熱烈 、奔放、直率。

再從哲理性來看,東方詩歌在這一主題的表現方面更具哲理的深度。題材范圍也更具 有開拓性,不再局限于男女情愛,而是重視個性生命的存在價值,并且從人類社會、戰 爭、存在之謎等各個方面來思考和探討這一命題。如王翰的《涼州詞》,在盡情盡致狂 歡作樂之時,仍表現出戎馬生涯的悲涼以及厭惡征戰的情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種既豪邁奔放又凄楚悲涼的情緒結構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征戰者的心理狀態。尤其是 “古來征戰幾人回”一句,突出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從而使“及時行樂”的主題 具有了消極反戰的進步意義。而李白在《將進酒》中的詩句更使“及時行樂”的主題充 滿了昂揚的生命意識: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東方的另一詩國——波斯的重要詩人海亞姆的《魯拜集》中的一些詩篇,雖然表現的 也是“及時行樂”的主題,但卻是對人的存在之謎的探討。如在第24節詩中,詩人認為 生命來自于土,歸之于土,一旦“沉淪成泥”,便毫無聲息,“永無盡期”,因此,人 的生命的意義就在于“盡情利用”現實的時光:

啊,盡情利用所余的時日,

趁我們尚未沉淪成泥,——

土歸于土,長眠土下,

無酒漿,無歌聲,且永無盡期!

海亞姆甚至從陶樽、泥土等無生命的物體中,探討存在之謎和生命的價值,并借無生 命的陶樽的口來敘說“及時行樂”的哲理:

我把唇俯向這可憐的陶樽,

想把握生命的奧秘探詢;

樽口對我低語道:“生時飲吧!

一旦死去你將永無回程。”(注:飛白:《詩海——世界詩歌史綱》(傳統卷),漓江出 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頁。)

由此可見,當西方詩歌在古希臘羅馬文學中開始出現“Carpe Diem”這一詞語,并展 開這一主題時,在先于千年的《吉爾迦美什》等東方詩歌作品中早已表現了這一主題思 想;當西方尚處在中世紀的教會神權的統治之下的時候,東方詩歌中已經強烈地閃耀著 具有人性色彩的“及時行樂”的思想,尤為重要的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古時期東 方詩歌中的這一主題,在不同的地理方位上表現了西方的人文主義的先聲。

注釋:

篇10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中外教育簡史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課行代碼0046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毎小題1分,共20分。

1.C2. A3.A4.B5. D

6.A7.B8.B9.D10. B

11.D12. D13.D14.B15. B

16.D17. D18.C19.C20. 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 ABD 22. AB 23. BC 24. AD 25. BCD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稷下黃老學派27.思孟學派

28.捐監29.五經正義

30.小學31.壬戌學制

32.國家教育論 33.學制令

34.家庭35.兒童期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毎小題3分,共12分。

36.是北宋教育家胡璦在蘇州、湖州州學講學時所創的教學制度。(1分)其法是設立經義齋、治事齋,入經義齋的學生主要學儒經,入治事齋的學生主要學習軍事、民政、水利、算數等。(1分)這種經義與實踐并重的方法改變了當時重辭賦的形式主義的空疏學風,提高了教學質量。(1分)

37.是近代教育家黃炎培提出的職業教育思想。(1分)這一思想集中體現了職業教育社會化的方針,即不能就教育論職業教育,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來發展職業教育。(1分)這一思想構成了中華職業教育社的一個思想基礎,并在它的指導下促進了職業教育實踐的發展。(1分)

38.騎士教育是中世紀一種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1分)分三個階段:從出生到7-8歲為貴族子弟在家庭中接受雙親的教育;7-8歲-14歲為“禮儀教育階段”,貴族子弟被送到高一級貴族家中,學習上層社會的社交禮儀、習慣;14、15歲-21歲為“侍從教育階段”,學習“騎士七藝”。到21歲進行宣誓,獲得騎士封號。(2分)

39.“實驗教育學”是20世紀初在歐美流行、影響較大的教育理論。(1分)“實驗教育學”的理論基礎是“實證論”,認為人的認識不能超越感性知覺的范圍,只有“科學”證明的東西才是可靠的,在教育研究上,實驗教育學強調用心理實驗的方法研究兒童的身心發展;依據實驗獲得的數據去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實驗教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國的莫伊曼、賴伊和美國的桑代克。(2分)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0.改革太學,創立“三舍法”融育才與選才與太學。(1分)整頓地方官學,改變州縣有學無教的狀況,加強地方教育管理。(1分)頒定《三經新義》,對儒家經典詩、書、周禮重新調釋,作為各類學校的材,并作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1分)設置武學、律學、醫學等專門學校。(1分)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帖經、墨義、詩賦,試以經義、策論。(1分)

41.1898年,張之洞著《勸學篇》,系統闡述了“中體西用”思想。(1分)“中體西用”的具體內涵:中學指封建典章制度、*道德、中國的經史之學、孔孟之道。他認為這是一切學問的根本,應當放在首位。(1分)西學主要指“西政”、“西藝”“西史”三方面,辦西學的目的在于“治”,以補中學的不足。(2分)“中體西用”是洋務教育的中心,是創辦中國近代新教育的綱領。(1分)

42.中世紀大學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解和辯論。(1分)基本程序是:由教師先向學生講解教科書的主要思想:(1分)簡要敘述與課文有關的知識;(1分)誦讀原文;(1分)復數課文的內容梗概;釋疑。此外還組織學生分組展開辯論。(1分)

43.新托馬斯注意教育是一種以*教思想為基礎的教育理論,它以13世紀*教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的名字命名。其代表人物是法國的瑪麗坦。(1分)基本主張包括:人雖然是由上帝創造的,但是為了達到人性與神性的統一,需要由教會負責進行教育;教會要通過學校教育使人的靈魂得救;(2分)要對青少年進行文學、藝術、乃至科學知識的教育;要求學生要多讀宗教經典名著;學校在教授數學、自然科學和科學史等學科時,不要觸犯宗教信條等。(2分)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