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范文

時間:2023-03-24 21:42: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文主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文主義

篇1

[論文摘要]拉斐爾從前代藝術大師們的畫風和技法中擷取養分,并認真領悟,博采眾長,最后形成了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他主張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真實地再現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畫的圣母以世俗化的手法,突破了中世紀那種頭罩光圈、表情呆板的模式,而是將傳統的宗教題材描繪成現實生活中的理想美,塑造成生活中神態優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親的形象,以稱頌一般人類母性的光輝,體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

一、時代背景

14-16世紀,文藝復興首先發生于拉斐爾的故鄉意大利,人文主義思想是文藝復興的主導思想。人文主義體現在美術創作上,是重視現實生活的描繪,重視對人倫關系和人的情感的表現,呼喚人性的覺醒,對人的本質力量進行充分的肯定,美術題材空前擴大。肖像畫迅速發展,人體美在美術中的地位得到恢復和發展,風景畫日趨成熟。由于對科學的重視及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美術家們開始悉心鉆研解剖學、透視學,將其運用于美術創作之中,從而使形體寫實主義繪畫日趨成熟。同時,一些美術巨子,憑借他們廣博的學識,全面的修養與科學的威力登上了世界藝術的峰巔。

拉斐爾就生活在文藝復興的這一盛期,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產生巨人的時代,但因從中世紀脫胎而來,也不可避免地帶有中世紀宗教的局限性。拉斐爾從文藝復興各個大師中汲取經驗和營養,憑借自己的藝術才華和努力終于開創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繪畫風格——古典精神的“秀美”風格。他的風格不僅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并且延續了四百年之久,成為后世古典主義者認為不可企及的典范。

二、拉斐爾圣母像的藝術特色

拉斐爾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他以優美的、詩一般的繪畫語言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拉菲爾既崇拜達·芬奇,也尊重米開朗基羅。他潛心研究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并認真領悟,博采眾長,尤其是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他主張客觀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準確地描寫現實,真實地再現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最后形成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

拉菲爾的一系列圣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從他的一系列圣母像作品,我們可以看出他善于把“神”畫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畫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態優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親的形象。大都具有意大利民間女性的魅力,有著人間最能感受得到的情感。他的圣母寓崇高于平凡,是平民式的母親,純樸善良和藹可親,充滿母愛與人情味,而圣母的背景經常是優美的田園風光,孩子在膝下玩耍,完全沒有禁欲主義色彩,歌頌普通女性之美,透過圣母表現他人文主義的色彩。

三、人文主義色彩的具體體現

1人物形像的刻畫。

在拉斐爾留下的無數杰作之中,最為著名的是《西斯庭圣母》。這幅被繪制于梵蒂岡著名的西斯廷大教堂內的圣母像,幾乎可以被認為是圣母畫中的絕品,它體現了拉斐爾獨特的畫風和人文主義思想。畫中的圣母一掃中世紀以來的圣母像中那種冰冷、僵硬,不可親近的模樣,將圣母描繪成一個美麗、溫柔、充滿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婦女,她的臉上洋溢著坦然的驕傲;為自己手中懷抱著的基督,她的臉上又洋溢著深厚的帶有犧牲精神的母愛,因為她將要把心愛的兒子奉獻給人世。這種偉大的母愛,顯現于這個身著簡樸衣裙、赤足的年青的婦女身上,拉菲爾以精湛的技藝塑造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形像,她為了人類美好的未來,獻出了自己唯一的兒子。

拉斐爾極善運用曲線塑造形像,《椅中圣母》從畫幅圓形外框到人物的組合、體態、衣著、褶紋都以長短不等的各種曲線構成,整個畫面形像給觀賞者以豐滿、柔潤與高度和諧的完美之感。在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和藹的母親取代了神圣、莊嚴的圣母,她像普通的母親一樣,把自己的孩子耶穌抱在膝蓋臉頰上,靜靜地擁親著孩子,從中可以體會到母親的一片溫情。在作品中,畫家特別著意于圣母的目光,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一雙眼睛可以窺視到畫中人的靈魂。

2構圖形式的運用。

篇2

一、在美術作品中的體現

在在歐洲中世紀文化中,基督教的影響占有統治地位,決定了當時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意識形態,在中世紀早期即使最杰出作家和作品,也都具有盲目的的特點,當時人們的行為、思想及文化活動都需要服從于宗教這一準則。藝術也不可避免地蒙上濃厚的宗教色彩。當時宗教教義是藝術創作中的主題,幾乎完全表現,成為宗教教條的插畫。

在經歷了封建教會勢力1000年統治后,人們開始掙脫精神上的束縛與奴設,被禁錮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們的重視。個人價值的確立,肯定了現實生活的積極意義,促進了世俗文化的發展,并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與宗教神權文化相對立的思想體系――人文主義。人文主義遠承古典的遺緒,同時揚棄中世紀那種文化,恢復對人性的贊美。

同時,這一時期的畫家開始受自然科學的影響對藝術作品的創新,由于人們的思想從長期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來,發揚了勇于探索、富于進取的精神對人體進行解剖,畫下不少的解剖圖。科學的透視法的發明使畫家們可以在平面上如實地再現客觀世界的真實面貌,極大地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油畫材料、油畫技巧的改進使歐洲繪畫寫實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開始體現遠小近大的自然規律。

世俗體裁得到極大發展,楊凡?埃克的《阿爾諾非尼夫婦像》和《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西方肖像畫中最重要的作品,它以肖像的情節性處理和人物內在的感情和形象化的表達取勝。這幅畫已具有風俗畫的雛形了。《雪中獵人》也是一幅展示農村純樸的冬獵生活的作品。中景是兩處結了冰的池塘,有人在滑冰、捕魚,這些細小的人物打破了冬日的荒涼與靜寂。天色陰沉,三兩寒鴉或棲息或飛翔,這一切是那樣自然樸實,那樣充滿暖意。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創造了許多歌頌生活和自然、歌頌愛情、歌頌英雄人物的畫幅和雕塑,這些作品拋棄了中世紀的神秘主義,具有清晰、簡樸和真誠的美的感染力。在粉碎中世紀精神枷鎖的過程中,人們不僅發現了世界,也發現了自己。這在他們的生活和文化追求及文學藝術諸多方面都有所反映。

二、在文學藝術上的發展

在文學、詩歌、等作品中,追求探索自然界的美,表現了自然對人類精神的影響,不再向中世紀的人們那樣有意地避開自己,而是大膽地探索自己的靈魂,揭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丁是人文主義的先驅者,他在詩歌和學術著作,特別是《神曲》中,表達了對古典文化的崇敬,第一次從多方面鮮明地抒發了人文主義新思想。人文主義初期的杰出代表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彼特拉克學識淵博,對希臘羅馬文化有精湛研究。他熱心搜求古籍抄本,發現了西塞羅等古典作家失傳的書信和著作。他是用人文主義觀點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把人和現實生活放在中心地位,通過注釋、闡述古籍,批判中古文化,譴責禁欲主義,宣傳人情世道。薄伽丘也致力于人文主義學術的研究,是當時西歐第一個掌握希臘文的學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活動與創作,對意大利和歐洲傳播人文主義、促進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發展,都發生了很大作用。他們所在的佛羅倫薩,成為意大利人文主義運動的中心。

三、在建筑藝術上的發展

文藝復新時期的建筑能閃爍著智慧的光輝,與當時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分不開。1414年,人文主義者波焦在瑞士的一座修道院中發現了古羅馬建筑家維特魯維奧的著作《論建筑》手稿。維特魯維奧認為,建筑是一門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精密科學,并介紹了有關修建神廟、劇場以及其它建筑物的技術。但人們在學習古籍中遇到很大困難,阿爾貝蒂據此并結合他的研究寫了《建筑十書》,對后世影響甚大。帶古代裝飾風格的建筑,它的基礎仍然是表明理智和智慧的進程。

人文主義者認為,建筑的首要功能是為人的世俗生活服務,特別是為城市公民生活服務。建筑的最大榮耀在于為城市提供實用之需與現實之美,因此商業利益、軍事防衛和生活日用是建筑服務的主要內容。公共建筑主要服務于市民。在陵墓建筑方面,則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則大大減少了宗教因素,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現死者生前的生活和業績。

四、在音樂藝術上的發展

在音樂作品中,要求音樂和諧、悅耳并能滿足聽覺的要求。人們審視音樂協和與否的標準,是根據音樂自身的因素,而不再是采取它外部宗教的、社會的、論理的觀點左右。

篇3

關鍵詞:科學人文主義;薩頓:人本主義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97(2008)12-020-02

“科學人文主義”一詞是薩頓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為了解決科學和人文這兩種不同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緊張關系的。然而,在內在論影響之下,科學哲學向來是見物不見人,把科學活動看作一個封閉的系統,只研究科學自身的因素,而忽視了研究科學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來,邏輯實證主義者片面強調主觀感覺的“中性”,更使科學逐漸脫離社會因素和人的因素。這里仿照薩頓科學人文主義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尋求一種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即人本主義思想。

一、科學人文主義的緣起、內涵及意義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并展現出了無窮的魅力,使“瓷本主義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科技的繁榮壓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獨尊的大科學主義。但是,繁榮的背后往往總是存在著陰影,科學過度發展所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也日漸突顯,人文主義者們對其的批判之聲越發之大,發科學主義的浪潮也變得日漸高漲,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學與人文的分裂對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嚴重。對此,薩頓指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沖突”。這種沖突必將伴隨著科學和人文的發展進一步加深?舊人文主義是以解放人性、尋求自由為主題的,而薩頓就針對科學與人文的矛盾敏銳地提出了新的科學人文主義。薩頓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使科學人文主義化,最好是說明科學與人類其他活動的多種多樣關系――科學與我們人類本性的關系”。在薩頓看來,只要關注科學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學中“注入”人性,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他于是提出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新人文主義,即“科學人文主義”,他又將之稱為“科學人性化”。

薩頓指出僅僅依靠科學并不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愛因斯坦也曾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取決于工具。”所以,必須使“科學人性化”,強調促進科技發展的目的是服務于人,在這一點上。科學發展觀與之完全一致。它主張科技發展要以人為本,因此,是薩頓科學人文主義的繼承、弘揚、創新與實踐。

如僅就文化層面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總背景是“兩種文化”的分裂與對立。所謂“兩種文化”,在目前狀況下,可按薩頓和斯諾所指認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專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學者(文學知識分子)的文化。具體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基礎至少有三:一是傳統人文主義,二是近現代科學及科學文化:三是現當代的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沖突以及人們對此問題的求解。薩頓的科學人文主義是一種理想的科學技術發展觀,它至少包含四層意義:作為一種新人文主義,其以科學為基礎:同時肯定人文的價值,強調必須以正確的人文價值觀為導向促進科技的發展;倡導科技與人文的協調共進;其目的是使科學發展完全為人類服務。

科學人文主義自提出后,引起科學哲學等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及深入探討。至20世紀50年代末,斯諾明確指認了“兩種文化”現象,之后布羅克曼提出“第三種文化”,同時伴隨著“索卡爾事件”、“科學大戰”,科學人文主義思潮在西方得到時代的關注,獲得了新的發展。

既然科學人文主義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呢?這需要尋求一種適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科研人本主義

(一)人本主義思想的起源和特點

在古希臘時期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就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紀,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封建神學的蒙昧主義和禁欲主義成了束縛人的枷鎖。到了14世紀時,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新興的學者以研究古代文化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開了反封建主義和天主教的神學統治的斗爭。文藝復興在15世紀擴展到了整個歐洲,到16世紀達到。在文藝復興運動中,資產階級思想家抨擊封建神學的“神本主義”,要求“以人為中心”,提倡以“人性”來反對教會的“神性”,主張個性解放和自由,把人們的價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間,高揚人的意義和價值,形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

現代西方人本主義的再次興起則首先是基于其發展之中面臨的新矛盾,因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與傳統的人本主義比較出現新的特征:傳統人本主義從人本身出發研究自然、以某種精神或物質的實體為基點來說明人。在認識論上要求得某種共性的東西,因此是本質主義的,并且強調人的理性作用。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反對自然的研究,認為哲學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體的高度,主張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本體論。對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義、理性主義的解釋,認為人是孤立的個體,其存在及本質是情感意志和心理體驗等,是超出精神物質之外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不承認世界有所謂共性的東西,強調人的個體性,在個體的自我中尋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體驗。

(二)從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發現科研中的人本主義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羅杰斯是現代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創立的“以人為中心”理論在當代社會工作教育、實務的發展上都享有特別的聲譽。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的人性觀,“性本善”、“自我實現性”、“潛能”及 “以人為中心。“達到良好的心理氛圍中的尊重與理解”是羅杰斯人本主義思想的主要觀點。羅杰斯信奉“人性本善”,認為人生來是積極的、要求上進的,并在條件適合時努力使自身不斷發展完善。在《論人的形成》中,他曾這樣描述:“人的行為是理性的。伴隨著美妙的有條理的復雜性,向著他自身機體所能達到的目標前進。”他指出人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我實現傾向”,并認為“所有的生物學趨力皆可歸屬于這種實現傾向的名義之下”。這種傾向使人不僅要在生理、心理上滿足,而且要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羅杰斯還認為,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斷趨向成熟、產生積極建設性變化的巨大潛能,這種潛能性使人得以發展和進行自我塑造。

篇4

14-16世紀,文藝復興首先發生于拉斐爾的故鄉意大利,人文主義思想是文藝復興的主導思想。人文主義體現在美術創作上,是重視現實生活的描繪,重視對人倫關系和人的情感的表現,呼喚人性的覺醒,對人的本質力量進行充分的肯定,美術題材空前擴大。肖像畫迅速發展,人體美在美術中的地位得到恢復和發展,風景畫日趨成熟。由于對科學的重視及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美術家們開始悉心鉆研解剖學、透視學,將其運用于美術創作之中,從而使形體寫實主義繪畫日趨成熟。同時,一些美術巨子,憑借他們廣博的學識,全面的修養與科學的威力登上了世界藝術的峰巔。

拉斐爾就生活在文藝復興的這一盛期,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產生巨人的時代,但因從中世紀脫胎而來,也不可避免地帶有中世紀宗教的局限性。拉斐爾從文藝復興各個大師中汲取經驗和營養,憑借自己的藝術才華和努力終于開創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繪畫風格——古典精神的“秀美”風格。他的風格不僅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并且延續了四百年之久,成為后世古典主義者認為不可企及的典范。

二、拉斐爾圣母像的藝術特色

拉斐爾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他以優美的、詩一般的繪畫語言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拉菲爾既崇拜達·芬奇,也尊重米開朗基羅。他潛心研究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并認真領悟,博采眾長,尤其是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他主張客觀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準確地描寫現實,真實地再現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最后形成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

拉菲爾的一系列圣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從他的一系列圣母像作品,我們可以看出他善于把“神”畫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畫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態優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親的形象。大都具有意大利民間女性的魅力,有著人間最能感受得到的情感。他的圣母寓崇高于平凡,是平民式的母親,純樸善良和藹可親,充滿母愛與人情味,而圣母的背景經常是優美的田園風光,孩子在膝下玩耍,完全沒有禁欲主義色彩,歌頌普通女性之美,透過圣母表現他人文主義的色彩。

三、人文主義色彩的具體體現

1人物形像的刻畫。

在拉斐爾留下的無數杰作之中,最為著名的是《西斯庭圣母》。這幅被繪制于梵蒂岡著名的西斯廷大教堂內的圣母像,幾乎可以被認為是圣母畫中的絕品,它體現了拉斐爾獨特的畫風和人文主義思想。畫中的圣母一掃中世紀以來的圣母像中那種冰冷、僵硬,不可親近的模樣,將圣母描繪成一個美麗、溫柔、充滿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婦女,她的臉上洋溢著坦然的驕傲;為自己手中懷抱著的基督,她的臉上又洋溢著深厚的帶有犧牲精神的母愛,因為她將要把心愛的兒子奉獻給人世。這種偉大的母愛,顯現于這個身著簡樸衣裙、赤足的年青的婦女身上,拉菲爾以精湛的技藝塑造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形像,她為了人類美好的未來,獻出了自己唯一的兒子。

拉斐爾極善運用曲線塑造形像,《椅中圣母》從畫幅圓形外框到人物的組合、體態、衣著、褶紋都以長短不等的各種曲線構成,整個畫面形像給觀賞者以豐滿、柔潤與高度和諧的完美之感。在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和藹的母親取代了神圣、莊嚴的圣母,她像普通的母親一樣,把自己的孩子耶穌抱在膝蓋臉頰上,靜靜地擁親著孩子,從中可以體會到母親的一片溫情。在作品中,畫家特別著意于圣母的目光,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一雙眼睛可以窺視到畫中人的靈魂2構圖形式的運用。

篇5

摘要:《小公主》是一部極具童話色彩的電影,故事中薩拉從一位養尊處優的公主淪落為卑賤低下女仆,然而薩拉是堅強勇敢的她并未因為外界物質生活的變化而變得憤世嫉俗亦或是自甘墮落。相反,薩拉堅信著每個女孩都是公主,正因為如此整部電影充斥著濃濃的人文主義精神,是追求個性解放,平等幸福的杰出代表。

關鍵詞:人文主義平等自由個性解放追求幸福個人尊嚴《小公主》

一、人文主義及其核心觀點

人文主義指追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以及個人幸福,反對宗教束縛,一切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人文主義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對人文主義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容忍、無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原則。它否定了以神為本,轉而肯定了人的價值,鼓勵追求現實的歡愉,個性解放以及自由平等。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它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思想的解放,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二、從人文主義分析新版電影《小公主》

《小公主》作為一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它兼具夢幻的童話色彩與淡淡的詼諧幽默。薩拉作為電影的主人公堅強勇敢,她身處高位卻不頤使氣指,她墜落低谷卻不自怨自艾。薩拉用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公主。真正的公主熱愛自由,崇尚平等,并且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論貧富貴賤,人人生而平等,每一個女孩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一個女孩都是小公主。而“每個女孩都是公主”這句話恰恰是人文主義的最佳體現。

1.人人生而平等――平等至上

薩拉作為一個富家小姐,她擁有奢華的房間,美麗的衣服和數不清的玩具,卻異常難得的擁有一顆熱愛平等的心。薩拉對每個人綻放燦爛的微笑,就連對黑人女傭貝琪也不例外。盡管校長不讓孩子們和貝琪說話,薩拉卻還是對這個黑人小女孩充滿好奇,她甚至偷偷送了一雙漂亮的鞋給貝琪。而薩拉的一視同仁也給她帶來了極好的人緣,孩子們都喜歡這個開朗熱情的小公主。

即使在父親失去消息,自己淪為女仆后,薩拉依然堅信著人人生而平等。在米切恩諷刺的說“你以為你還是公主嗎?”時,薩拉大聲反駁道“每個女孩都是公主!哪怕她身處破舊的閣樓,哪怕她衣衫襤褸,哪怕她不漂亮不聰明不再年輕,她依然是公主!”薩拉之地有聲的話語是她的心聲,也極好地表現了她對平等的向往與追求。人人平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歧視無處不在,但薩拉的宣言卻在觀眾心里燃起了一把熊熊大火,照亮了通往平等的前行之路。

2.渴望自由――自由無罪

薩拉從小與父親在一起,深受父親感染對自由充滿了無限的熱愛與向往之情。而薩拉就讀的米切恩女子學校是一個充滿規矩與束縛的世界,盡管如此,薩拉卻并不妥協,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自己以及身邊的小伙伴們爭取自由。

米切恩校長不允許學生佩戴首飾,但薩拉卻無法舍棄自己母親的項鏈。這也是薩拉與米切恩校長的第一個沖突,薩拉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愿望,最終米切恩校長妥協了。這是薩拉的勝利,同時也是自由的勝利。

非但如此,薩拉也打破了學校一成不變的故事內容,她將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與在印度的所見所聞結合起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秘美好的冒險故事。這些故事解放了孩子們的內心,讓米切恩學校的學生首次踏上了通往自由的大道。

自由無疑是可貴的,它不僅是指身體的自由更是指心靈與思想的自由。對自由的推崇也是人文主義的一個重要方面,薩拉對自由的渴望以及不斷追求也是《小公主》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之一,讓人眼前一亮。

3.追求幸福――幸福可求

薩拉在父親消失之前是幸福的,她擁有極佳的物質生活,大人們的寵愛以及同伴的喜愛與羨慕。然而這一切隨著父親的消失而消逝了,薩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她跌落谷底成了一文不名的女仆。但是她卻從未放棄對幸福的追求。正是對幸福的渴望讓薩拉不斷努力,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尋找父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最佳體現。

非但如此,薩拉還盡己所能鼓勵他人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被世俗規則所束縛。米切恩學校的一名教師與送牛奶的人相愛了,但因為社會地位的差異她卻羞于承認這段關系。最終在薩拉的鼓勵下,她勇敢地拋卻了世俗的偏見與所愛的人私奔了。女教師獲得了渴望的幸福不僅讓薩拉欣慰不已,也讓電影屏幕前的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人人都有享受現世歡愉的資格。而這也是人文主義中至關重要的一點,世俗的眼光在真正的幸福面前都是蒼白而無力的。我們人人都應該勇敢的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享受應有的歡樂。

4.維護尊嚴――尊嚴無價

薩拉在這部電影中至始至終都致力于維護自己的尊嚴,同時她也維護那些飽受歧視的人的尊嚴。薩拉一無所有后仍然高喊“每個女孩都是公主”這是她對自己尊嚴的最終維護。她不在乎別人怎么奴役欺負她,但她深知自己的尊嚴不容踐踏,因為失去尊嚴她將真正一無所有。

薩拉將一朵紅玫瑰插在鄰居門上,這是她對鄰居無言的安慰與祝福,也是她表達自己尊重的一種方式。薩拉沒有因為自己衣衫襤褸,饑寒交迫就放棄幫助機會。與此相反,她竭盡所能幫助別人,而通過幫助他人薩拉獲得了內心的滿足及他人的尊重。薩拉的尊嚴就像是那朵冬天的紅玫瑰,即使天寒地凍依然燦爛動人。

尊嚴無價,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也是無法被輕易剝奪的。對尊嚴的維護是人文主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沒有尊嚴又何來自由何來平等。《小公主》中薩拉的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中展現了她對尊嚴的維護,而她的努力又讓人唏噓感嘆。一個小女孩尚能不遺余力的維護自己的尊嚴,更何況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5.個性解放――擺脫陳規冗則,追隨本心

個性解放并不代表著離經叛道或是標新立異,個性解放意味著尊重個性,個性自由,從而使個體創造力達到最大的發揮與保障。從這個角度來說,個性解放也在《小公主》這部電影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個性解放是建立在崇尚自由的基礎之上,沒有對自由的熱愛,就沒有對自身個性的尊重,自然也就沒有個性解放這一說。

在上文中提到薩拉通過講述一個又一個自編的冒險小故事,把米切恩學校的孩子們帶離了充斥著規矩與束縛的學院,讓孩子們的思想在夢幻而神秘的國度里自由翱翔。這不僅僅讓孩子們重拾了久違的天真與快樂,也讓孩子們正式踏上了追尋自由之路。毫無疑問有了對自由的追尋,孩子們學會了尊重自我以及他人的個性,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這無疑也為米切恩學院的孩子們打開了通往個性解放的大門。

孩子們的個性解放就極為清晰的體現在孩子們對薩拉持之以恒的喜愛上。薩拉在失去一切后成了一名卑賤低下的女仆,然而身份的差異并未讓孩子們遠離薩拉。與此相反,女孩們依舊喜愛薩拉,并且還想盡一切方法幫助薩拉。她們見到失去項鏈后痛苦無比的薩拉,就立刻下定決心為薩拉奪回項鏈。為此女孩們制定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并且成功的騙過了米切恩校長拿回了項鏈。

孩子們的成功無疑是個性解放的最佳表現。正是由于個性的解放,孩子們的本心才沒有被束縛。他們沒有依照社會規則原理身份低賤的薩拉,而是遵從本心幫助她。不僅如此,個性的解放也讓孩子們更好地發揮了聰明才智即上文所說是個體的創造力得到最大的發揮。正是這種個性的解放吸引了無數的觀眾,讓他們會心一笑,讓他們感觸良多。

篇6

論文摘要: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崇尚人的價值、尊嚴和高貴。反對宗教神學的禁欲主義。熱情謳歌了美好的愛情,純潔的友誼。充滿真善美的人性和人類征服時間、主宰命運的美好愿望。雖然他的詩歌中摻雜著資產階級人文主義的精神糟粕。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卻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個人幸福的人文主義精神。具有積極進步的社會意義。

一、人文主義理想的起源

在英語中,“humanitarianism”一詞譯作人文主義。人道主義或博愛主義。人文主義思想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對當時的英國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人文主義思想主要體現在:一、關注人性,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重視人的個性發展,反對宗教神學對人性的束縛和心靈的壓抑。二、主張靈肉和諧。肯定現實人生和塵世生活,追求個人幸福和世俗享樂。人文主義思想擊碎了由來已久的神學統治一切的精神枷鎖,肯定了個人的崇高和偉大,主張個人是自身命運的主宰。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與以“神”為本的“神道主義”背道而馳。它注重個人首創精神,提倡全面發揮個人潛能準崇人的自尊自信和人格魅力。

二、莎士比亞詩歌中的人文主義理想

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一生創造了兩首長詩(《維納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11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其中包含了許多以歌頌愛情、友情和真、善、美等人性光輝的不朽詩篇。莎士比亞的很多詩篇完成于其藝術創作的早期。這一時期莎士比亞人文主義思想和藝術風格逐漸形成。當時的英國正處于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鼎盛時期,王權穩固,經濟興旺,國力昌盛。人心安定。此時的莎士比亞青春年少。意氣風華。對人生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對理想充滿了無限的向往。作品中洋溢著樂觀明朗、積極向上的主流色調。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以優美的旋律和動聽的辭章歌頌了世間最為美好的情感——愛情和友誼,征服了古往今來一代又一代的眾多讀者。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流溢出強烈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這些思想無情地抨擊了中世紀黑暗時代的封建禮教,熱情贊揚了人的個性。宣稱人的平等,賦予了人以嶄新的內容和意義。達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最高水平。

1、莎士比亞詩歌中的“美好愛情”

愛情可以給人帶來自信和勇氣,希望和快樂。幸福和安寧。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為之傾倒,為之癡狂。人文主義者認為追求愛情是人的天性,人人擁有享受愛情幸福的權利和自由。愛情是純潔的、高尚的,它不受父命、君命和權命的擺布。也不受金錢、門第、宗教和種族的限制。這種嶄新的愛情觀念與神權主義所宣揚的禁欲主義是截然對立的。

莎士比亞在他的詩篇大膽歌詠愛情。盛贊塵世的,以熾熱的情懷譜寫出一曲曲愛的贊歌。詩人抒發了愛情給人帶來的歡愉與欣喜,悲涼與憂傷。表達了對矢志不渝的忠貞愛情海枯石爛誓死不變的堅定信念。在詩人的心目中,愛情是那樣的珍貴和美妙,神圣而又崇高。在莎士比亞的愛情詩篇中,詩人使用了一系列的繽紛“意象”。烘托出愛人的嬌媚容顏和美好心靈,謳歌了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一。他把愛人比作“太陽”、“夏天”和“芳艷”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即使這樣。這些自然尤物仍然稍遜一籌,因為它們都有自身的缺點。而他的愛人卻是那樣的完美無缺。

2、莎士比亞詩歌中的“真摯友誼”

莎士比亞的絕大部分十四行詩是獻給他的一位年輕男友的,這說明在他的生命中,地久天長的友誼至高無上。莎士比亞親歷了封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等丑惡的社會現實,所以他痛切地感到人與人之間的坦誠相待是多么的至關重要。友誼是人生的無價之寶,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朵,贊美人與人之間真誠無私的友誼成為莎士比亞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當然,莎士比亞筆下的純潔友誼只是他的一廂情愿,這種滲透著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精神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在當時的社會里是不能兌現的癡心妄想。但是莎士比亞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中能夠獨具慧眼地發掘它、宣揚它。堅定執著地維護它,并全力以赴地力求去實現它。確是難能可貴的。隨著他對社會現實認識的不斷深化。他的樂觀情緒開始泯滅,在殘酷無情的現實面前,他的美好暢想皆付諸東流,一敗涂地。

3、莎士比亞詩歌中的“人性光輝”

莎士比亞一生執著追求的是一種至真至純的包涵著真善美的美好感情。對于敏感和多情的莎士比亞來說。至善的美德是不朽的,至真的情義是不朽的。完美的名望也是不朽的。在詩人的筆下,人性充滿自尊、自信、仁慈和友愛。詩人毫不掩飾對人性的熱烈頌揚。不惜筆墨著力描繪光彩奪目的人性光輝。熱烈地謳歌著人性之美。詩人在他的詩歌中運用了的很多美好的字眼,如:“夏日”、“鮮花”、“光榮”、“燦爛”、“忠貞”、“永恒”等來形容人性的本質。崇高而美好的人性與真、善、美交相輝映,人也因此獲得了永恒。在那首“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的十四行詩中。詩人用盡人間美麗的語言歌頌愛友。使之成為經久不衰的千古名篇。莎士比亞的詩歌賦予了他所歌頌的美與善以永恒的聲名。所以莎士比亞的詩歌能夠超越時間而世代相傳。就像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只要人類在呼吸,眼睛看得見。我這詩就活著,使你的生命綿延。”

4、莎士比亞詩歌中的“時間鐮刀”

莎士比亞在他的十四行詩中一再提及“時間的鐮刀”。我們不禁要問:詩人為什么用“鐮刀”作為時間的象征呢?歐洲中世紀的神權主義認為人只有今生受苦。才能在來生獲得幸福。而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們則認為人的價值在今生,而不在來世。因此人在今生就應當及時行樂。因為來世虛無縹緲,遙不可及。人生苦短,時不待我,何不趁早把酒當歌。及時行樂。這種睿思顯示了人們渴望戰勝自然的強烈愿望。在當時具有積極進步的社會意義。時間的大河汩汩流淌。帶走一切的人世滄桑。時間摧毀生命。摧毀容顏。然而人們極其渴望戰勝時間,做時間的主宰。這種渴望激勵著人們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奮進以獲得光輝的成就。不斷地追求在短暫的時間里獲得永恒。時間的威脅激勵著人們爭相成就英雄的業績,去航海,去冒險,去為自己的國家建功立業。從而贏得不朽,達到永恒。

5、莎士比亞詩歌中的“消極思想”

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是一種進步的思想。但是它也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詩中彌漫著資產階級的“人性論”、“戀愛至上”、“個人奮斗”和“人生無常”等消極思想。他的詩中過分渲染了拋開天國的虛幻。追求塵世生活。享受現世愛情的人生哲學。這種對“花開堪折只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悲觀態度的過分強調終會使人沉溺于感官享樂。玩世不恭。并導致對生活的極度放縱。莎士比亞以“人類之愛”作為最高的社會理想顯然也是不切實際的癡人說夢。

篇7

關鍵詞:平等待人  尊重個性  共同的人文思想  封建禮樂的虛偽

人文主義關注的核心是“人”,《紅樓夢》寫出了封建社會對人的奴役與壓迫,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不是什么“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的世界,而是一個殘忍的社會,在那里每一個人都得不到幸福。而《紅樓夢》中一號主人公賈寶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其身上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優秀品質。

賈寶玉憎惡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于被壓迫地位的女性,他極力抗拒封建家族為他安排的傳統生活道路,對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祿、封妻蔭子,十分厭惡,全然否定,這實質上是對自己出身的貴族階級的否定。他只企求過隨心所欲、聽其自然,即在大觀園女兒國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賈寶玉人文主義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賈寶玉人文主義思想和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說描寫了造成他思想性格的生活環境。一方面,以男子為中心的貴族社會是那樣虛偽、丑惡和腐朽無能。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讀四書、五經,但家塾的內容和風氣是那樣的腐朽敗壞。他很少接觸做官的父親,畏之如虎,敬而遠之;另一方面,家長從小把他交給一群奶娘丫鬟,丫鬟們的深摯純潔、自由不羈的品格感染著他,她們所遭到的種種不幸也啟發著他,賈寶玉在這樣的環境里,逐漸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愛憎傾向。

二、賈寶玉人文主義思想的形成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賈寶玉對待身邊的女孩子們的態度,同情和親愛始終是主導的方面,但在初期有時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風,如攆茜雪,踢襲人,訓晴雯等事。后來在目睹了秦可卿之死、秦鐘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飄零、身為貴妃的姐姐內心的悲苦等一系列不平之事后,賈寶玉開始認識到在男女關系方面尊重與玩弄、純潔與腐朽、美好真摯與罪惡虛偽的區別。他永遠拋棄了打罵丫鬟的行為,對被壓迫、被糟踐的女孩子的同情體貼之心,更為深切周到、無微不至。賈寶玉無視“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和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封建等級制度。他不高興跟那些為官作宦的“俗人”應酬往來,卻愿意跟那些處于社會下層被封建階級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壓迫被剝削的奴隸,有時跟他們簡直沒有主奴的界限,他們的悲慘遭遇常常激起他對摧殘他們的封建制度的憎恨。

三、大觀園是賈寶玉對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朧向往與追求。

賈寶玉在那個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國里,從愛與恨中,逐漸地產生了一種對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朧的向往與追求。賈寶玉迷戀的大觀園,是少男少女們的樂園。盡管少男少女們之間有等級,有不同的性情和文化修養,但都有著年輕人的純情和聰慧。作為“諸艷之冠”的賈寶玉,比較懂得人的價值和感情的價值,知道同情人,尊重人;在和女孩子們的交往中,特別是和女奴們的交往中,他一貫從內心表現出對她們的尊重。其他女孩子們,也能相互尊重,主奴之間沒有明顯的隔閡與歧視,氣氛和諧友好,行動較少受“禮”的拘束。他們在園中結社吟詩,才情和創造力得以從充分發揮。寶黛真摯純潔的愛情也是在這片凈土上得以滋生、發育。當整個社會以“綱常禮教”規范人們的行為時,大觀園兒女卻以“情”作為人生的追求。從思想性質上說,這是帶有人文主義色彩的世界,是曹雪芹理想的展示。

四.寶黛愛情建立在有著共同人文思想和自由傾向的堅實基礎上。

賈寶玉這個孤獨的反抗者,除了在那些被壓迫的純潔的女孩子身上得到一些生活的樂趣和精神寄托以外,還更需要同情與支持,需要一個與他有共同的思想、愿意走共同的人生道路的伴侶。他終于找到了林黛玉,林黛玉確實比她同時代的一般貴族婦女的思想要高出一籌,她無視“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規范,喜歡讀書寫詩,表現了出眾的才華。對黛玉而言,寶玉對他人的尊重,聰俊靈秀的豐采,離經叛道的性格,黛玉也最能理解,最為欣賞,從而引為知己。黛玉愛賈寶玉,期望著能跟他結合,但卻從不勸他去讀書應舉,立身揚名,在她身上聞不到一般貴族婦女常有的那種夫貴妻榮的庸俗氣味。真正聯結寶玉、黛玉這一對情人的紅線,是他們共同的思想和志趣。他們都是從傳統禮法中開始覺醒的人,是貴族階級中有著自由傾向和人文主義思想的人物。

比如寶玉挨打是一次因多種矛盾糾結在一起而引發的大沖突。在這場尖銳的沖突中,真正站在寶玉一邊深切而真摯地同情和疼愛他的,并不是在關鍵時刻喝令賈政住手因而使整個局面化險為夷的賈母,不是大呼心肝寶貝哭得死去活來的王夫人,不是表現出很有分寸的親切而骨子里卻冷若冰霜的薛寶釵,而是那個情深意切深沉柔弱的林姑娘。寶玉被打之后,黛玉去探傷,半天,只有無聲之泣,萬句言詞只化出的一句矛盾的話:“你從此可都改了吧!”黛玉就是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將她的心剖視給了寶玉,給了寶玉巨大的體貼、慰藉與支持。而寶玉那句“我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表示誓不回頭的話,只在林姑娘一個人面前說出來。在那樣一場使寶玉幾致喪生的大風波之后,這樣的話是只能在心心相印的知己面前才能說得的。

        五、《紅樓夢》中“禮樂”的殘忍和虛偽。

        《紅樓夢》特別突出地寫出了“禮樂”的殘忍和虛偽。元春省親時,老祖母、母親需品服大妝,向她下跪;父親前來相見,只能隔簾行參,這種為突出君權而違背人性的儀禮,是歷代儒家制禮作樂的產物。當元春和家人在笙歌繚繞中“嗚咽對泣”、“硬噎難言”之時,讀者都會體會到“禮樂”的滋味。《紅樓夢》里面,從子女對長輩的昏定晨省,到逢年過節、生日喪葬、宗祠祭祀,等等,處處都是維護尊卑、貴賤、長幼、嫡庶等封建宗法關系的禮,處處都顯示出“禮”的不可逾越。王熙鳳強調辦事“不過是個禮”,她就是憑著這個“禮”,肆意虐殺丫頭、奴仆,欺負上輩的姨娘,不擇手段把尤二姐逼上絕路。

康雍乾時期人文主義的社會基礎還很薄弱,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追求與抗爭,必然是失敗的結局。賈寶玉性格柔懦,帶有嚴重的寄生性,他雖然一再發表憤世嫉俗的言論,但從沒有改造現實社會的能力與勇氣。當大觀園這個“地靈人杰”的女兒國一旦被毀滅,賈寶玉便找不到出路。他不肯走上封建家長期望于他的“仕途經濟”之路,對強行捏合的婚姻又感到厭煩,那么擺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出家做和尚。寶玉出家,是一個弱者在嘗盡人生辛酸苦痛之后的悲劇性選擇。黛玉“淚盡而逝”和寶玉出家為僧,正表明了18世紀中國人文主義的局限性,但《紅樓夢》所貫串人文主義思想,對當時人和后世人都有著極大的啟蒙作用。

參考文獻:

[1]  關于賈寶玉的評析zhidao.baidu.com/question/7490748.html?si=5&wtp=wk

[2] 李廣柏.  中國歷史上的人文主義思潮./wenhuayanjiu/080804/16464740-2.html

篇8

提起日本動畫,就不得不提起宮崎駿,這位動畫大師用自己的一生創造了許許多多輝煌璀璨的作品。宮崎駿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在他一系列動畫電影中,深入演繹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夸張的造型和奇異的構思,形象化的表現了當代社會中人們對生態問題的困惑與關懷。

一、宮崎駿動畫電影始終關注的重點:生態人文主義

生態人文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和自然主義相結合的新的時代精神,既包含人的維度又包含自然的維度,提倡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發展與環保的雙贏。“人類應該把自己的生存納入到偉大的自然生命洪流之中,以保障生命長期存在和促進生命過程的蓬勃展開為前提,來規范和調整科學技術,發展和利用科學技術,從而切實有效地避免科學技術對自然的毀滅性破壞。[1]”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生態意識貫穿始終,但宮崎駿并不是一味地批判現代工業文明,盲目地崇尚回歸自然,而是抱著一種矛盾求和的心態。因為對于人類來說,工業意味著生存,如果完全放棄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就會導致人類文明的停滯不前。所以,在宮崎駿的眾多作品中,既有對人類工業文明高度發達的幻想,又有人類過度開發自然帶來的環境惡果的真實寫照。他既不反對人類利用環境求得生存,也不贊成人類只顧自身利益盲目開發,他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種和諧正是基于人的生存發展和環境保護而衍生出來的生態人文主義。

二、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生態人文主義的形成

(一)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生態人文主義淵源

日本是一個森林大國,日本人有著歷史悠久的森林文化。在日本人的傳統觀念中,森林賦予了他們生存的權利。宮崎駿在作品中體現了日本人對森林真摯深厚的感情。參天的大樹、郁郁蔥蔥的森林、可愛純真的精靈,畫面一幀一幀安靜流淌在宮崎駿的動畫中,這是日本人對于森林的一種向往,更是對森林的一種致敬。

“日本人自古就認為,人和自然(天、地、日、月、山、水、草、木、鳥、獸等)是融合在一起的整體,人和自然沒有明顯的區別,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萬物的一個種類,應與自然親善地共生共存,人不需要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相反地,應該順從自然,熱愛自然。[2]”日本人認為萬物皆有靈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他較多涉及的主題,他在作品中不遺余力地表達了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在《千與千尋》中,自然萬物都幻化成神靈,他們像人類一樣會行走、說話,聚集在湯婆婆的浴場里沐浴享樂。人類女孩千尋誤闖了這個充滿自然神靈的地方,最終在浴場里幫忙求得生存。骯臟不堪的“腐爛神”來到這個浴場,所有人都避而遠之,只有千尋盡力幫“腐爛神”清潔,最終“腐爛神”體內的人類垃圾被拉出,化身為“河神”。變干凈的“河神”給予了千尋一顆黑色丸子,這顆丸子最終救了千尋一家的性命。人類讓自然神靈陷入困境,但只要人類知錯就改,幫助神靈擺脫困境,最終會得到自然神靈的回饋。這寓意著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只有和諧相處才能共同發展。

日本資源貧乏,于日本人而言,自然資源是神靈給予的饋贈,保護生態環境是日本人的共識。在宮崎駿的動畫中,為搶奪資源而引發的戰爭并不鮮見。《天空之城》中,擁有飛行石就意味著擁有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拉普達,也就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資源,人們為了搶奪飛行石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泯滅了人性和良心。影射了現代社會中,人類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對自然狠下毒手,不惜違背良心去欺騙、搶奪,滿足自己貪婪的欲望。總而言之,久遠的森林文化、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以及對自然資源的珍惜,這些日本人傳統的自然觀就像一顆顆明珠,讓宮崎駿大師的作品閃耀著生態人文主義的光輝。

(二)現代日本人具有很濃的人文情懷

19世紀60年代,日本開始明治維新,走上了工業化發展的道路。現代工業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為人類的生存空間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二戰后,日本人大力發展工業,致力于恢復戰后經濟,環境問題也愈發的嚴重。其中由工業廢水引起的日本“水俁病”震驚全世界,日本人為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的日本人慢慢覺醒,開始善待生存環境。“現代的日本人,真正懂得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美好關系;不亂丟垃圾是日本人的習慣;在家里,他們按可燃物,不可燃物、金屬罐物等分類裝入垃圾袋,送到垃圾站回收處理,能燃燒的可發電,有利用價值的制成其它用品,既節約了資源,又避免了污染環境。[3]”正因為經歷過環境污染帶來的陣痛,日本人才在自己的動畫作品中不斷地自我反思,不斷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宮崎駿曾說過,“日本背下的大債,我想去償還”,他做到了。在他的作品中,反戰和環保是永恒的主題,被戰爭和人類踐踏的環境,化成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深深拷問了每一位觀眾的靈魂。

從宮崎駿動畫電影中,可以看出現代日本人濃濃的人文主義情懷。《幽靈公主》中,人類不顧一切去捕殺山獸神麒麟獸,當麒麟獸的首級被人類的首領幻姬射殺下來的那一刻,萬物失去了生氣,大地變得一片灰暗,人類也被泥漿包圍陷入了困境。麒麟獸就代表著自然,人類破壞了自然,最終毀滅的必將是自己。動畫終究是給人希望的,在主人公阿西達卡和桑的努力下,最終將麒麟獸的首級歸還,萬物恢復了生氣,混沌的畫面變得充滿了綠色和生機,觀眾緊張的心這才得以釋懷。現代日本人正像《幽靈公主》中表現的那樣,經歷著從破壞環境到保護環境的轉變。

雖然環保意識已經植根于現代日本人的觀念中,但日本人卻常常陷入一種矛盾的狀態。一面是保護生態環境,一面又是日新月異亟需發展的社會,如何在這二者之間權衡成為現代日本人的難題。宮崎駿在其動畫電影中所提倡的生態人文主義,正是基于這一難題而表現出來的。動畫中的主人公常常呈現出一種矛盾的狀態,一邊是對破壞環境的人類深惡痛疾,一邊卻又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這些“壞人”。《幽靈公主》的結局就很好的化解了這一矛盾,在人與自然關系崩潰的邊緣,主人公阿西達卡拯救了自然也拯救了人類,女主人公桑回歸森林,阿西達卡卻留下和人類一起重建村落,這兩位互生情愫的年輕人終究是不能在一起,但是卻在各自的世界里順其自然地活下去。在《風之谷》中,女主人公娜烏西卡一面保護王蟲,一面又拯救人于危難之中,當人類與王蟲相互憎恨的時候,只有娜烏西卡選擇與王蟲對話,勇敢的挑起了保護自然、保衛人類的重任。娜烏西卡一直在尋求人類與自然的平衡點,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化解了人類的災難。這是宮崎駿對某些極端觀點的反思,完全反對自然或是反對現代化都是不可行的,人類和自然終歸不能完全和解,只要有人類文明的發展就一定會有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所以只有順其發展,相互傾聽,和睦相處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幽靈公主》是宮崎駿作品中鮮見的非大團圓結局,卻帶給人們以更多的反省和深思,只有堅持生態人文主義,在維持生存的同時保護環境,人類和自然才能一同活下去。

(三)宮崎駿的個人成長經歷催化其動畫電影中生態人文主義的建構

宮崎駿的動畫風格有著強烈的個人色彩,這與他的個人成長經歷密不可分。宮崎駿1941年出生于東京,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躲避戰亂,宮崎駿全家由東京遷往宇都鄉下,宮崎駿在鄉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宮崎駿所在的家族經營著一個飛機工廠,飛機是他終身的愛好,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飛行元素無處不在。無論是《風之谷》還是《天空之城》《紅豬》或是《魔女宅急便》,甚至收官之作《起風了》都是訴說著與飛翔有關的主題。在鄉下那段純真美好的時光,直接影響了宮崎駿清澈、干凈、溫馨的畫面風格。《龍貓》是宮崎駿的經典之作之一,龍貓這個形象已經深入了全世界幾代人的心,對于龍貓形象的由來,宮崎駿說:“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潔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里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4]”

在宮崎駿小的時候,因為戰亂全家失散,一次逃亡的過程中,一位懷抱嬰兒的母親向他們求救,但是最終遭到了拒絕。雖然最后得知這對母子得到了救助,但是這個凄慘場景在他的腦海中始終不能揮去。所以宮崎駿是極其地反對戰爭,他在作品中表達了對和平強烈的呼喚,處處充滿著對被戰爭傷害的人們的人文關懷。隨著時代的變遷,宮崎駿發現原先童年中那種美妙的自然環境已不復存在,天空越來越灰暗,河水越來越渾濁,人類越來越貪婪。為了讓人類能夠記起自然曾經給予的美好,所以他創造出《風之谷》這樣歌頌自然、呼吁保護環境的作品。十三年后,在不斷創作和歷練的過程中,他發現人類和自然的矛盾是不可完全調和了,他也找尋到了人類生存意義,并在《幽靈公主》中爆發出來。無論是自然還是人類,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社會文明,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展,都一定要活下去,生生不息的活下去。所以生態人文主義成為了他作品最后的落腳點和歸宿,這是受他個人成長的經歷的影響,更是動畫大師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

篇9

“我從來沒有在日本的電視上看到什么‘感人’的畫面。”旅日專欄作家唐辛子在博客中寫道:“我只看到不斷報道還有多少人需要救援,死亡人數又增加了多少,專家分析和官方發言人講話,偶爾電視里會出現采訪受災者的鏡頭,但大都是安坐在避難所的避難者,他們說得最多的是:我們還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快些得到周圍的信息……”盡管在災難最初發生時,偶爾也能發現主播和前方記者的聲音略有些顫抖,但殘忍的死亡、失態的呼號或過度的淚水、昏厥則從未被呈現。“這種風格使得觀眾沒有大的情感波動,更加沒有恐懼和逃避,再加上信息非常及時透明,人心才能迅速得以穩定。”長期在日本工作生活的媒體人陳言說。即便是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超時工作受到核輻射傷害,《朝日新聞》也沒有報道其的“英雄獻身”,只是表示關注其健康,并引用厚生勞動省責令該公司改過的發言。

這樣的報道風格并非自然形成。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報道中,日本媒體“大量航拍扭曲斷裂的高速公路、居民區一片火海,災難片一般的殘酷畫面在很大程度上定格為人們的災難記憶”。日本問題專家劉檸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普通的救災場景、基本的災難信息反倒被忽視,這樣的媒體倫理問題事后遭到日本國民反感而被大量批評,我想這次地震后日本的媒體多少吸取了之前的教訓”。

現今的媒體報道中,即便受難者家屬接受訪問,也很少被拍攝到面孔,很多受訪兒童更是只露出了背影或鞋子。“我們現在更多地注意了,不能侵犯受訪者的基本人權。”日本共同社駐北京記者鹽則英一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如果災民過多地被采訪,不斷有麥克風放在他的面前,可能對他是另外一種傷害。畢竟,受災的樣子是不好看的。”

鹽則英一表示,隨著救災過程日益深入,可能電視上也會出現略微煽情的畫面,“但新聞節目肯定不會加背景音樂來打動人,這在日本是不能想象的”。

從日本的這次地震災難報道中可以看出,現在災難報道中媒體更多關注災難中人的感受,彰顯出人文關懷。災難報道往往牽連一個國家形象和民族情感問題,遠遠超出單純的新聞事件報道。災難新聞有自身的特殊性以及面臨的挑戰:第一大挑戰就是信息高度“碎片化”,每個記者都是看到自己眼前的一點東西,無法做到持續地觀察;第二挑戰就是記者要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第三個挑戰就是災難時期的宣傳禁忌比較多,有許多人為設置的宣傳。災難報道非常不容易,發出有深度有內涵的災難報道更是不容易。

災難新聞具有鮮明的特點,首先,災難新聞具有突發性,災難大多突如其來,需要記者呼之即來。其次,災難具有嚴肅性和客觀性,災難本身悲慘,災難新聞則應該起到傳播災情、爭取救援的重要作用,人命關天,必須客觀、準確、真實。災難新聞還要具備科學性,災難發生后,媒體必須通過報道澄清人們認識上的愚昧和麻痹,排除迷信等非科學色彩,通過對專家的采訪,尋找災難的原因,警惕人們防止災難再次發生。

由于災難事件的特殊性,決定了災難新聞報道也具有特殊性。災難性事件給人們帶來的是悲痛恐慌、焦慮不安,而災難新聞的任務是在滿足公眾知情權的同時,喚起各方關注,盡量減輕災害損失,并轉變公眾的消極情緒,使他們的悲痛得到撫慰,恐慌得到減緩。這就要求我們在災難事件新聞報道中要“以人為本”,關注弱者的生存狀態,維護被采訪對象和受害者的尊嚴。從這一角度上說,災難新聞的報道方法不僅關系到災難信息的傳播效果,還直接影響到災難事件主體的精神狀態,有時甚至會改變事件的走向。對于災難新聞的采訪、寫作、編輯以及圖片的運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而“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則是所有原則中的第一原則。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以人為本”簡言之就是要關注災難事件中生命個體的生存狀態,維護和尊重被采訪者的權益和尊嚴,從精神和心理層面將災難對當事人的危害降到最低。災難報道不僅僅是展示災難,而是使報道影響人們為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做出努力。阿倫?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一書中指出,人文主義的兩個核心:一是人文主義以人和人的經驗為關注對象;二是人文主義尊重人的尊嚴。因此災難新聞的寫作應強調人文主義的關懷,強調對人的精神層面、心理層面、生存狀態的關注,倡導社會公平,維護每個人的尊嚴。

當代中國的災難報道經歷了由“黨本位”到“事本位”再到追求“以人為本”的過渡。2003年,我國SARS疫情開始時“禁報遲報”的嚴重后果,終于使黨和政府覺醒,確立了及時公開報道疫情的全新機制。黨的“十七大”確立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也促使媒體的人本理念和報道的人文關懷不斷加強。媒體不僅重視災難本身的報道,重視救災工作的報道,而且在報道中充當關懷者角色,關注受災者的困境及精神狀態,將人文關懷始終貫穿于新聞報道之中。汶川地震的報道,把當代中國災難新聞報道推向新的歷史高度。近年來,極端惡劣天氣頻繁光顧我國,通過對新聞報道的整理我們不難發現,報道不再局限于災害對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等方面帶來的經濟損失,地方各級政府開展災害應急處理,大量對于災害本身的認識、如何防護、如何克服恐懼心理等方面資訊的出現,說明媒體更多地站在了人民群眾的角度,拉近了媒體與群眾的距離,這是人文關懷的體現,更是媒體的成功之處。

如何才能在報道中彰顯人文關懷呢?首先要轉變觀念,變被動為主動。災難發生,就成為客觀存在的事實,“捂”的辦法已經不再奏效。其次,要把握采訪時機,考慮被采訪者的心理。對于死里逃生、歷經劫難的人們,采訪中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對采訪對象造成“二次傷害”。在采訪中,不影響救援、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情感是人文主義的重要原則。第三,盡量減少對災難中的血腥場面的拍攝和描寫。如果過多刊發血腥場面的描寫,無疑是在受害者傷口上撒鹽。第四,考慮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災難報道中,要給受眾心理幫助,引導社會走向正常軌道。

篇10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人文主義 教學策略

捷克的夸美紐斯主張“能使教師和學生全都得到最大快樂”的教學。目前,情感因素在教與學、師與生的活動中,其重要作用的認可度越來越高。特別是我國第八次新課程改革,在各學科課程的總目標中,有關情感目標的論述與認知目標的論述呈“半壁江山”之勢,而在分目標中,情感目標與認知目標、技能目標相輔相成,呈“三足鼎立”之態。在這樣形勢下,如何在教學層面上落實教學的情感目標,形成知情互促并茂的教學實踐,扭轉應試教育激化下日趨嚴重的重知輕情的教學失衡狀況,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心理學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課題。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從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評價、教學環境四個方面構建了以人文主義情懷為指導的教學策略體系。

1. 當前大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經歷了由教材、教學手段從單一到多樣,教學的目的由應試教育逐步轉向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過程,但是當前的大學英語教育理念及方法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①把英語簡單的等同于其它純科學性的學科來對待。在英語教育中,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到英語是一門語言,它的運用是人的多種智能共同發揮作用的過程,如語言表達、邏輯推理、空間把握、肢體語言、談話的節奏美感、情緒態度等等,因此孤立地看待英語學習是片面的,也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和學習效果。②忽視了英語本身和學習者智能所帶有的社會和文化特性對英語教學的重要影響。英語既然作為一種語言,就決定了它必然帶有一定的社會和文化特性,而多元智能理論中突出強調了智能的社會和文化特性。這樣,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和英語本身的社會文化背景之間往往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尤其到了大學階段,學習者本身所具有的社會和文化屬性也更加深刻,因此,在大學英語教育中更應該充分結合各自的社會和文化背景進行教學實踐。③把本該以聽覺為主導、為起點的英語學習變成了以視覺為指導、為起點的學習,這樣勢必造成聽英語時必須進行一個艱難的轉換:將聲音信號還原為視覺信號,而由于短時間記憶空間的有限,要用這樣的轉換方法聽懂英語幾乎是不可能的,導致博士、碩士畢業,學了幾十年的英語,仍然連最簡單的聽和說都會有困難。④忽略了學習者智力構成的差別,學習者被當作一個整體,老師同時給大家相同的學習任務,并要求在同樣的時間給出相同的答案,側重的是語言智商和邏輯智商的開發。而多元智能理論則認為智力是多元的,一個班的學習者來自不同的經濟、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具有各自的長處和弱點,構成智力的各因素之間存在差異,因此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往往不能夠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充分的發揮自己智力的優勢因素。⑤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大學生相對于高中、初中的學生來說,具有更高的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因此大學英語教育更加適合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則應該主要起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

2. 以人文主義為指導建立人本化課堂

創新教育是面對未來的教育,其目的是為了優化未來的人的生活狀態,提高未來的人的生存質量,實現對人性的最終關懷。課堂教學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渠道,教育創新從行為上來說,首先應促成課堂的創新,這一點在新課程改革中尤為重要。創新教育的課堂要尊重生命的個體發展和個性需要,重視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自我意識,使其能自主學習、自主生活,站在生命發展的高度去認識課堂,才能在課堂上突顯對學生人性的關懷,促進學生的和諧、健康發展。

2.1 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教育的主體。一節課的實際效果歸根到底是學生在課堂上學了多少知識,能力有沒有得到培養,素質能不能得到提高。任何一種教學法,無論其如何創新,都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并以此為依據來進行有關的教學設計。初中學生活潑、好動,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型的階段,他們渴望成熟、渴望獨立、喜歡自由、張揚個性,對新鮮事物好奇,愿意去探尋世界的奧秘。教師要實現教學上的創新,就必須認識了解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尤其是認知特點,并以學生的認識特點為根據,結合課堂內容去進行科學的、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使其充分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使教學更大程度上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得到全面健康地成長。現在研究性學習和活動性教學研究的廣泛開展,就是教育開始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有力證明。

2.2 課堂要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其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需要應在課堂上得到滿足。教師不能仍把課堂目標局限在傳統的知識傳授上,而應向學生的價值實現、人格完善、個性需求、能力提高、興趣滿足、感情優化等方面定位,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自己教的過程,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包括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的變化、思考過程中的思維發展,要尊重學生的追求和能力、素質的提高,重視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課堂中讓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與辯論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反思能力、合作競爭意識,更把學生提前放入社會中,讓他們從這件事上反思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對如何培養未來的人做了一個嘗試。課堂應從小處考慮到了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發展需要。

2.3 課堂要體現個性化與社會化的和諧統一

創新教育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張揚個性,重視人的個性發展,讓師生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均得到自由的成長。無論是教師的個性追求還是學生的個性需求,無疑要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教師潛能與學生潛能的共同發展,這也是人本性的創新課堂應具備的一個重要特點。

一位教師在教學上有其擅長的一點,個人表達上有其突出的一方面,而這些特長之處應用于他的教學中,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之所以會這樣,當然是他把自己的個性特長在課堂上作了最佳展現,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和投入。比如,有的語文教師書寫好,適當地板書可引起學生敬仰和喜愛;有的教師語言表達好,會用講故事、朗誦渲染情境,把學生領進美麗的藝術境界里等等。因此我認為,老師的個性在課堂中一覽無余,無疑應是課堂生命活力涌動的原因之一。

同樣,學生在有個性的教師創造的有個性的氛圍中,得到教師的尊重和關注,得到個性張揚的自由和空間,其個性會得以更好地發展,智慧會得以更好地開發。這要歸功于有發展眼光的教師創造的個性化的創新教育課堂。

但是,我們尊重教師和學生的個性發展,并不代表我們能肯定他們的一切個性展現,其個性化必須要在社會許可的道德、法制、風俗、人情等規范和規律許可的范圍之中。學生的個人行為尤其是明顯的謬論出現了,作為教師應加以引導,采取適當的方法,除其誤、立其正,決不能放任自流;同樣,不尊重學生特點的個性張揚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只顧教師本人的特長展示,可結果往往是一節課下來,教師高高興興,學生垂頭喪氣,大腦空空,這樣的課堂忽視了學生的發展需要。如南方某地,一位教師在課上公然向學生宣揚“上學是為了掙大錢、娶美女”等低級趣味的東西。我想,這位教師的觀點只能代表他自己,也可能迎合了少部分人,但他忘記了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不是孤立的,都對社會有著自己的責任,過于自私、消極的思想會影響到社會的健康發展,也最終會被社會所拋棄;而且,作為教師,向學生過分宣揚了社會的陰暗面,更會影響到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是有悖師德的。因此,創新教育課堂尊重教師的個性發揮,也尊重學生的個性成長,但決不能無限縱容其個性,其個性應是社會范圍內的個性,不能脫離社會獨立存在,即個性化和社會化要達到和諧統一。

3. 人文主義指導的課堂教學體現創新教育目標

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這個目標,必須落實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中,創新性人才的諸多標準和條件,就應成為我們創新課堂的重要目標或價值取向。有了明確的創新理念指導下的教學目標,具體的學科教學就需要揚棄傳統的教學目標,盡可能地更新以往的教學方法,以盡可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潛能開發的需要,并逐步在教學實際中向這個目標努力。

傳統的教育過多地注重了知識的傳承,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因素和發展需要;創新教育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學會學習和健康人格形成的過程,并且在教學中滲透了情感、價值觀、品德、意志等因素的培養,這是教育發展的趨勢,是教學目標創新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