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手術范文

時間:2023-04-05 05:29: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節鏡手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節鏡手術

篇1

[關鍵詞]關節鏡手術;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透明質酸;關節功能

退行性骨關節病發病因素較多,在發病后可出現關節邊緣骨贅形成、局灶性關節軟骨退行性變、關節畸形、軟骨下骨質硬化等,患者關節疼痛,且活動后疼痛加劇,出現局部壓痛,活動可明顯受限,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為常見退行性骨關節病類型,其發病率占退行性骨關節病6%~13%,目前治療上多通過活動療法、體重控制、止痛、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物理療法、開放手術、關節腔藥物注射等方式進行治療。其中,關節鏡手術治療可對關節內病變進行直接處理,安全性高,創傷小,術后可快速康復;而保守治療也具有其自身的優勢,如用藥方便、無創傷等,目前臨床上對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治療方法尚無統一定論,本研究探討了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療效比較,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并納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68例進行分組研究。納入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x線顯示早期無異常,中晚期有骨贅增生、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囊性變等癥狀。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將因創傷所致踝部骨折畸形愈合、踝關節先天發育異常、踝關節關節鏡手術史、踝關節感染、合并痛風、嚴重內科病、神經肌肉系統疾病、類風濕、結核病所致踝關節炎和哺乳期、妊娠期婦女排除。

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為手術組和非手術組,每組34例。34例非手術組患者中:男17例,女17例;年齡在32~78歲,平均(42.1±4.6)歲。病程為0.5~8年,平均(2.51±1.42)年。左右踝例數分別為21例和13例,輕中重度例數分別為11例、8例和15例。有23例伴隨踝關節腫脹、34例均伴隨踝關節疼痛、29例伴隨活動受限。

34例手術組患者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在30~76歲,平均(42.2±4.3)歲。病程為0.5~8年,平均(2 55±1.52)年。左右踝例數分別為21例和13例,輕中重度例數分別為12例、8例和14例。有25例伴隨踝關節腫脹、34例均伴隨踝關節疼痛、28例伴隨活動受限。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病程、疾病類型具有良好對比性。

1.2方法

手術組:采用關節鏡手術治療。取仰臥位,將患側臀部墊高,足跟位于手術床尾部。應用40mL生理鹽水和2%利多卡因(河北長天藥業有限公司,H20057825)混合,按照10mL混合液加1滴01%鹽酸腎上腺素(陜西京西藥業有限公司,H61020144)的比例進行調配。進行局麻,選擇內側人口一踝關節前側脛前肌內緣,分離皮下組織后將關節鏡置入,在鏡下進行前外側入口制備。持續灌注制作好的腎上腺素和生理鹽水混合灌注液。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采取軟骨修整術、鉆孔微骨折術、游離體摘除術等。術后進行踝關節鍛煉,兩周后部分負重,之后完全負重。術后每周給予玻璃酸鈉(每次0.2mL)(山東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H20143093)注射1次。

非手術組:采用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保守治療。指導患者進行肌力功能鍛煉和關節活動,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軟骨保護劑一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山西中遠威藥業有限公司,H20020306),每天230~470mg,分3次服用,或給予2mL透明質酸(貴州益佰上海佰加壹,H20000643)關節腔內注射,5周為1個療程。另結合患者情況給予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治療,在VAS評分高于6分時服用,連續口服1~7d。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優良率、治療前后VAS評分、Tegner評分、Mazur評分變化。以下均有標注

參考文獻。

視覺模擬評分(VAS):無痛計為0分、1~3分計為輕度疼痛、4~6分評價為中度疼痛、7分以上評價為重度疼痛分數越高,疼痛越劇烈。最高分10分。

Mazur評分0~100分,包括疼痛、功能、行走距離、拐杖或支具、登山、下山、上樓、下樓、提踵、跑步、中立位背屈活動范圍、跖屈活動范圍12個項目,總分0~100分,分數越高,踝關節功能越好。

Tegner評分0~10分,其中,0分為殘廢或休假;1分可坐著工作和在平坦路面行走;2分可從事輕體力活動,在不平坦路面行走;3分可進行游泳、森林行走等娛樂體育和輕體力勞動;4分可進行自行車、滑雪等娛樂體育,并進行中等重體力勞動;5分可進行自行車、滑雪等娛樂體育,并進行重體力勞動;6分可進行羽毛球和網球等娛樂體育;7分可進行跑步等競技體育和足球等娛樂體育;8分可進行壘球等競技體育;9分可進行冰球,摔跤等競技體育;10分可進行國家或國際級競技體育。分數越高,活動能力越好。

根據Mazur將患者療效分為優(>92分):踝關節無腫痛,活動自如;良(87~92分):踝關節輕微腫痛,活動度輕微受限;可(65~86分):踝關節活動時疼痛,需服用非甾體類藥物;差(低于65分):無活動時也出現疼痛,活動嚴重受限,關節腫脹。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的相關數據均錄入到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的形式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結果

2.1治療優良率比較

手術組治療優良率跟非手術組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前vAs評分、Tegner評分、Mazur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Tegner評分、Mazur評分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Tegner評分、Mazur評分均明顯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以活動后疼痛加重為典型表現,其發病因素較多,包括創傷、遺傳、內分泌、特發性因素、繼發性因素等,目前尚無標準治療方案,多通過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實現患者踝關節功能的改善,其治療目標主要在于減輕疼痛感,避免踝關節功能減退。

目前,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關節鏡手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在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中應用具有低創傷和并發癥的優勢。關節鏡手術主要通過將炎性因子消除,對軟組織進行撞擊改善骨性組織,減輕水腫所致疼痛和滑膜炎癥。關節鏡手術具有視野清晰,炎癥消除徹底的特點,對骨贅所致關節活動度減少、局限性骨關節病、游離體和滑膜炎等均有良好效果。

而非手術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療法、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及補充關節內黏彈劑等,其中補充黏彈劑是較好方法。其則注重對關節周圍肌力的提高和韌帶關節囊穩定性的改善,通過藥物對炎癥和疼痛加以控制,并給予透明質酸加強對軟骨的保護,改善關節內力學環境,從而達到效果。非手術方法安全性高,不會對患者帶來創傷,且藥物作用持久穩定。

篇2

[關鍵詞] 膝關節損傷;關節鏡;微創手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1(c)-0102-03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Injury

WANG Pei, ZHANG Hai-fe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Central Hospital of Wulanchabu, Jining, Inner Mongolia, 0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injury. Methods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injury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 and sequelae and symptom improve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last follow-up time was (7.3±2.4)months, and the last follow-up reached (85.0±6.3)marks and (0.5±1.2)marks, and the difference at different time phas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Knee joint injury; Arth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膝關節是人體承重最大、最復雜、運動量最大的關節,也是最易發生損失的關鍵,劇烈運動、運動超負荷、膝關節部位高能量創傷等都會容易導致膝關節損傷,有報道顯示約40%的多發創傷患者伴有膝關節損傷[1]。膝關節損傷可輕可重,絕大多數創傷無法自愈,保守治療療效往往不理想,易出現關節功能障礙。膝關節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治療方法,但手術不可避免存在相關并發癥,部分患者經膝關節手術可能無法獲益,規范膝關節手術治療策略非常必要。該研究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醫院膝關節損傷關節鏡手術治療患者84例病情、康復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84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24例,年齡16~79歲、平均(29.3±6.2)歲。納入標準:①創傷性疾病;②有明顯的受傷史,出現疼痛等癥狀,符合手g適應證。經MRI、CT以及關節鏡術中診斷,最終確診為脛骨平臺骨折34例,股骨單踝骨折16例,股骨單踝骨折12例,髕骨骨折10例,韌帶損傷24例,半月板損傷22例。致傷原因:運動損傷41例,車禍傷21例,墜落傷/跌到傷/打擊傷22例。

1.2 方法

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病理檢查,如抽屜實驗,了解致傷原因。選擇影像學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MRI、CT或兩者聯合,仰臥位,外旋患膝,MRI檢查采用:梯度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檢查,層厚4 mm,間隔0.4 mm,CT檢查采用64×螺旋CT,針對骨折患者采用標準重建及骨算法,標準容積成像。擇期手術,術前石膏固定、支架制動,給予鎮痛、冰敷、抗炎等對癥治療。新鮮性創傷,傷后3~10 d(5.3±1.2)d手術,陳舊性創傷10例,傷后(3.4±1.0)個月內手術。35例腰硬聯合麻醉,其余均采用全身麻醉。據術前診斷受傷部位、病情選擇合適的入路,一般采用外側標準切口入路,水壓80~130 cm,部分選擇無水環境下手術。留置鏡鞘,灌注生理鹽水,沖洗直至沖洗液澄清。內側切口,置鏡觀察,鏡下處理凝血塊、滑膜,以獲得更清晰的術野。檢查受傷部位,特別是對于嚴重骨折患者,需全面檢查韌帶、半月板情況,確認損傷部位,判斷嚴重程度,如韌帶損傷需判斷是否為完全撕脫,同時清理細小的游離碎屑,主要為破碎的半月板、骨髓碎屑等組織。對于半月板損傷,均采用保留半月板手術,進行半月板縫合。若為骨折導致的半月板異位,需絞索卡壓復位。對于脛骨平臺骨折,據分型選擇擠壓復位、拉力螺釘固定,或平臺下切口復位分離骨塊,撬撥復位塌陷軟骨,克氏針臨時固定修補塌陷后再拉力螺釘固定。股骨單踝骨折,克氏針臨時固定,經皮擠壓、撬撥復位,拉力螺釘固定,髕骨骨折雙切口臨時固定,建立皮下隧道,經隧道置入鋼絲張力帶固定。對于韌帶損傷,據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內固定方法,以內側副韌帶損傷為例,關節內側切口入路,直抵后內側角,部分從關節囊切口入路,先修補關節囊,依次修復韌帶殘端,打磨骨面,選擇合適的TwinFix柳釘,垂直釘入骨面下2~3 mm,牢固固定后,褥式縫合內側副韌帶,特別注意與周圍軟組織、骨面的牢固縫合,必要時縫合骨塊,交叉固定。術后給予中藥活血化瘀治療,冰敷、制動,積極預防腫脹。石膏外固定4周,按病情、康復情況,安排膝關節活動功能、股四頭肌訓練,一般6周后可攙扶、拄拐下床行走,3個月后無扶持和下床活動。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術后1周、術后3個月、末次隨訪,HSS膝關節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分、VAS疼痛水平。并發癥、后遺癥發生情況,癥狀改善情況。

1.4 統計方法

使用Excel表記錄數據,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采用(x±s)反映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前,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檢驗是否符合正態分布,若符合則采用方差后LDS-t檢驗,否則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檢驗,多組間比較單因素方差分析(ANONA),采用[n(%)]反映計數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性檢驗,以P

2 結果

隨著時間的推移,HSS膝關節功能評分、VAS疼痛評分呈下降趨勢,不同時間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膝關節損傷類型復雜,主要可分為骨性損傷、軟骨損傷兩類,前者包括關節內骨折、關節外骨折,后者可包括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等。損傷部位、損傷嚴重類型,直接Q定治療策略,少部分膝關節損傷可采用保守療法,需注意的對于老年人而言,常伴有原發膝關節骨病,膝關節手術可能加重病情,手術需慎重。術前明確診斷對于入路、治療策略的具有重要意義,MRI在韌帶、半月板損傷診斷中具有較高的價值[2]。針對膝關節骨折性疾病,如脛骨平臺骨折,近年來關節鏡技術不斷發展,已成為治療膝關節內骨折治療重要方法,膝關節鏡檢查可及早診斷,避免誤漏診[3]。單純從療效來看,膝關節鏡治療創傷疾病療效肯定,研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HSS膝關節功能評分、VAS疼痛評分呈下降趨勢,末次隨訪達到(85.0±6.3)分、(0.5±1.2)分,不同時間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膝關節鏡也具有并發癥,該組對象并發癥發生率15.5%(13/84),功能障礙發生率9.5%(8/84),處于較高水平,可能與入選標準差異有關,有文獻不將術后腫脹納入術后并發癥發生范疇[5-6]。膝關節鏡術后間隙增寬、軟骨退變是常見表現,該組對象關節間隙增寬發生率13.1%、軟骨退變6.0%,發生與嚴重程度、年齡、輔助治療、營養狀況、醫師操作技術水平等因素有關[7-8]。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損傷還存在許多基礎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如半月板損傷治療適應證,一般認為較短的放射狀損傷、全層垂直或斜形裂傷,其具有自愈的可能,但實際情況是,許多保守治療患者療效欠佳,但膝關節手術本身帶來的醫源性傷害也不利于患者康復[9]。近年來,硅橡膠移植、鉆孔修復術、富血小板聚集、干細胞移植等技術不斷發展,為膝關節鏡療效的提高提供了可能。醫師需加強新技術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10]。

綜上所述,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損傷的療效療效肯定,但也存在并發癥、后遺癥,需做好綜合管理,做好術后輔助治療。

[參考文獻]

[1] 劉軍,孫云波,王磊,等.膝關節半月板根部損傷的診斷和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4,28(10):1298-1302.

[2] 鄧珍萍.采用流行病診斷學方法探討MRI在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14):2666-2668.

[3] 張中興,許峰,陳煥詩.帶線錨釘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止點Ⅲ度損傷[J].骨科,2014,5(3):140-141,

[4] 李波,張樹明,喬雅楠.髕骨骨折各種治療方法的利弊綜述[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8):719-721.

[5] 游文富.關節鏡微創技術在膝關節骨創傷治療中的應用[J].樹立醫藥學雜志,2016,29(10):1577-1578.

[6] 吳錚. 關節鏡微創技術在膝關節骨創傷的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 2013(30):148-149.

[7] 許飛,王義生,連鴻凱,等.關節鏡微創技術和常規方法在膝關節骨創傷患者中的療效對比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16,37(5):94-95.

[8] 李玉潔,謝敏.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治療進展[J].貴陽中醫院學報,2014,36(5):152-154.

篇3

方法:40例接受膝關節鏡手術的半月板損傷的患者,分為2組,各20例,A組采用改良的護理方案,B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案,觀察和比較2組術后的VAS評分、舒適度和滿意度。

結果:兩組病人間術后VAS評分、舒適度和滿意度均有顯著性差異(P

結論:術前不留尿管,術后不留引流管、局部冷敷等可減少患者的痛苦,不斷完善的護理方法和早期綜合的康復鍛煉是提高關節鏡圍手術期膝關節功能恢復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關節鏡 圍手術期 護理 持續改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91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8-0341-01

關節鏡是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常規技術,可在直視下觀察關節的形態、動態,對關節的病損做出準確可靠的診斷,并做相應的治療,與傳統的膝關節切開術相比視野清晰,顯露充分,創傷小、切口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減少等優點深受患者歡迎[1]。成功的關節鏡手術除了精湛的操作技術,正確的護理措施及良好的功能鍛煉也非常重要。我們根據多年膝關節圍手術期護理措施不斷改進來提高患者的舒適滿意度,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18-50歲,平均32.9歲,其中右側29例,左側11例。行半月板成形術22例,半月板縫合術18例。

1.2 護理措施的改進。

1.2.1 術前功能鍛煉。術前3天指導訓練股四頭肌舒縮練習和踝泵運動[2],患者取仰臥位,主動下壓膝關節,保持大腿肌肉收縮狀態5秒,放松5秒,每組進行10-20次,每日4-5組,同時足背上勾、下踩循序漸進練習。

1.2.2 術前不留置尿管。

1.2.3 術后不留引流管及局部冷敷。術后即刻開始冷敷以減輕腫脹及疼痛,冰袋橫置于患膝,30min后取回置于冰箱冷藏室內,間隔1h后更換另一冰袋橫敷于患膝,如此重復冷敷24h,可有效減輕疼痛及關節腔內出血。冷敷可促進血管收縮,減輕水腫,防止進一步滲血,減輕疼痛。

1.2.4 合理指導病人進行術后康復訓練。關節鏡術后有計劃、完整性地早期活動,對維持肌肉組織的力量和形態、骨組織的正常代謝、關節囊及韌帶的正常張力有重要作用。護士應給患者及家屬充分講明功能鍛煉的意義,按照術前教其掌握正確方法,也可術后先用健側肢體鍛煉,掌握鍛煉方法后進行患肢的功能鍛煉。應根據不同康復時期的需要及功能恢復情況及時調整鍛煉時間、方式及強度,使主動鍛煉與被動鍛煉相結合,并鼓勵患者持之以恒,堅持每日練習。

1.3 研究方法。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兩組,每組20人,A組采用改良的護理方案,B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案。術前1天和術后1周進行VAS評分,觀察VAS評分改善情況。術后1周進行舒適度和滿意度調查,舒適度調查分為很不舒適、不舒適、比較舒適及非常舒適四個級別,滿意度調查分為很不滿意、不滿意、比較滿意及非常滿意四個級別。兩組間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P

2 結果

A組病人術前VAS評分平均為7.1±3.5分,術后VAS評分為2.3±1.0分。B組病人術前VAS評分為7.5±3.2分,術后VAS評分為4.8±1.6分。兩組間術后VAS評分較術前較少值有統計學差別(P=0.02),A組病人術后VAS評分較術前改善更多。

A組術后1周感非常舒適者5人,比較舒適者12人,不舒適者2人,很不舒適者1人。B組術后1周感非常舒適者2人,比較舒適者10人,不舒適者5人,很不舒適者3人。A組舒適度為85%(17/20),B組舒適度為60%(12/20),兩組間舒適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A組術后1周感非常滿意者6人,比較滿意者11人,不滿意者3人,無很不滿意者。B組術后1周感非常滿意者4人,比較滿意者10人,不滿意者4人,很不滿意者2人。A組滿意度為85%(17/20),B組滿意度為70%(14/20),兩組間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軟骨組織損傷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但對于軟骨組織的修復和功能提高一直以來是臨床上的一個難題,尤其是膝關節半月板軟骨組織損傷或缺損的治療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由于半月板自身增殖、修復能力有限,損傷后的半月板得不到有效修復,病程會進一步發展,最終導致整個關節功能喪失。一般常見的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有半月板撕裂、半月板變性或周圍炎以及膝盤狀軟骨損傷等。從其發生機制來看,研磨力量是產生半月板損傷的主要原因,比如半蹲位或蹲位時,膝關節處于半屈曲狀態,股骨髁與半月板的接觸面縮小,受重力影響,半月板的下面與脛骨平臺的接觸比較固定,這時膝關節猛烈的旋轉所產生的研磨力量會使半月板發生破裂。通過以上膝關節鏡手術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的持續改進,患者術前未留置尿管、術后未留置引流管,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時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有效的預防感染、跌倒等并發癥的發生,能更好的認識到護理對于圍手術期及術后康復期的重要性,認識到關節鏡手術后早期冷敷可有效減輕疼痛及關節腔內出血,為早期進行患肢功能鍛煉創造了條件。康復護理的關鍵是恢復膝關節正常的主動與被動關節活動度和關節的穩定性。關節鏡手術后正確指導患者進行有計劃、分階段的功能鍛煉,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篇4

我最近感冒后,時常出現右耳悶脹,有時覺得耳朵里面有水的感覺,聽力也有下降。到醫院看病,醫生讓我做鼻內鏡檢查,我當時沒做。我想知道,耳朵不好,檢查鼻子有必要嗎?鼻內鏡檢查痛苦嗎?

浙江 劉文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厚勇:從您描述的病情看,您可能患了分泌性中耳炎,這種疾病多是感冒誘發。但是除了感冒,其他因素也會引起此病,尤其是鼻咽部疾病可引起中耳與鼻咽部的通道——咽鼓管咽口的阻塞,引起咽鼓管引流不暢,使得中耳腔內的分泌物無法經此管道引流至鼻咽部,從而引起中耳腔內的分泌物積聚,導致分泌性中耳炎。做鼻內鏡檢查的目的,就是要排除鼻咽部病變引起此病的可能,是完全有必要的。這項檢查是將金屬硬管鼻內鏡或軟管纖維鏡插入鼻腔,檢查鼻腔和鼻咽部病變的一種方法。檢查前醫生會在鼻腔內用少量表面麻藥以降低鼻腔黏膜的敏感性。在檢查過程中,醫生也會根據患者的鼻腔結構,調整推進鼻內鏡的角度和位置,以減輕病人的不適,人們完全可以耐受,小孩也可以檢查。所以您不用擔心。

關節鏡手術治膝關節炎效果如何

我媽媽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聽說關節鏡手術創傷小,不知道效果如何?

山東 許慧心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教授王友:早期骨性關節炎患者可進行關節鏡下清理手術,清除關節內增生充血的滑膜組織、骨贅、剝脫的關節面軟骨及關節游離體等。手術后由于關節內的致病因素得到暫時性的解除,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仍會反復。這是因為關節面破壞的大面積的軟骨組織不能得到有效的修復,而且會進一步加重。因此,對于較為嚴重的骨性關節炎,做關節鏡清理手術的意義不大,只有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才能徹底緩解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

專家門診: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輸卵管造影檢查前后要注意什么

我第一次懷孕時是宮外孕,醫生說再次懷孕前最好做一下輸卵管造影檢查,明確另一側輸卵管的通暢情況。不知道做這個檢查前后,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上海 汪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陳焱: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應在月經干凈后3~7天進行,術前要進行婦科內診和白帶常規等檢查,排除急性和亞急性內外生殖器炎癥,排除已經妊娠的情況,術前3天還應禁止性生活。一般地說,檢查后一周內可能有少量陰道出血,如果沒有其他不適,則屬于正常現象,如出血量較多超過平素的月經量或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診。檢查后,應禁盆浴及性生活兩周,最好避孕1~3個月。

專家門診: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新生兒為何易感染

妻子最近早產生下女兒,醫生說新生兒容易發生感染,早產兒尤甚,要特別注意預防。新生兒為什么容易感染?應該如何預防呢?

江蘇 張愛彬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教授曹云:新生兒存在許多容易發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從導致新生兒感染的內因來看,最重要的高危因素是新生兒自身免疫功能不全,無論是體液免疫還是細胞免疫都不完善。胎齡越小、體重越低的新生兒,其免疫功能就越不成熟,即使是足月兒,免疫功能也較差。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兒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全身臟器發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極弱。從導致新生兒感染的外因來看,感染因素很多,如:臍帶消毒處理不好易感染,飲食不衛生造成經由消化道的感染,空氣污濁或有病毒等造成經由呼吸道的感染,細菌病毒經皮膚黏膜的感染等,新生兒的周圍環境也很重要。預防新生兒感染,要從避免上述這些感染因素做起。

專家門診:周二上午

大便不規律要不要做腸鏡

現在腸癌患者越來越多,我身邊的同事就有好幾個得了腸癌。我50出頭了,經常大便不規律,心里挺害怕的,不知道是不是需要做一下腸鏡檢查?聽說做腸鏡很痛,有沒有無痛的?

上海 吳景飛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普外科教授傅傳剛: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最好的方法,不僅可以看見整個大腸腸腔內的病變,還可以取一小塊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明確診斷。而其他檢查,包括CT、磁共振和PET-CT檢查,都很難發現早期腸癌。因此,懷疑有腸癌的患者,一定要進行結腸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斷。一般地說,有便血、黑便、膿血、粘液,大便次數多、不成形、變細變形、大便不規律者,長期腹痛、腹脹、腹瀉者,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者,不明原因的貧血者,慢性便秘或慢性腸炎久治不愈者,以及有腸癌及腸息肉家族史者,要進行結腸鏡普查。40歲以上的人最好常規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便盡早發現一些無癥狀的早期結直腸癌。結腸鏡檢查有一定的痛苦,但是絕大部分人都可以忍受,如果實在害怕疼痛,也可以做無痛結腸鏡檢查。

特需門診:周三全天

激素替代治療有副作用嗎

我絕經5年,尿路感染反復發作,有醫生建議使用激素替代治療。請問服用激素有副作用嗎?

上海 王玲玲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華克勤:激素治療是針對絕經過渡期和絕經后相關問題的必要醫療措施。但是,激素替代治療并非人人適合,需要排除禁忌證和慎用情況,應用最低有效劑量,使其利大于弊。建議你到正規醫院請婦科醫師進行檢查和評估,再確定是否可以使用激素替代治療。一般地說,圍絕經期激素治療的副作用和危險性主要有:用藥期間的異常子宮出血;雌激素劑量過大時可引起脹、白帶多、頭痛、水腫、色素沉著等;孕激素的副作用包括抑郁、易怒、痛和浮腫,以及水鈉潴留造成體重增加;子宮內膜癌;乳腺癌。

專家門診:周二上午(楊浦院區),周三上午(黃浦院區)

體檢發現腎結石怎么辦

最近單位體檢,我被查出有腎結石,醫生建議去醫院進行進一步診療。腎結石的一般治療方法有哪些?

安徽 劉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吉俊:腎結石的治療方法,因結石部位、大小以及有無梗阻、腎積水等情況而有所不同。如果腎結石很小,患者沒有腰痛、血尿等癥狀,也不是生長在腎盂等重要部位,可以暫時不治療,通過大量飲水來促進結石的排泄,并通過定期復查來觀察結石有無增大或移動。若結石較小,可以采用保守治療,如服用排石湯等。如果結石已較大,直徑在0.5~1厘米,一般采用體外震波碎石法。如果結石直徑在2厘米以上,多采用微創治療

專家門診:周一、周三、周四上午,周二、周五下午

患乳腺癌怎樣規范治療

我媽媽最近被確診為乳腺癌,我上網查了很多治療方面的資料,發現手術方法有好幾種,而且除了手術治療,還有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太復雜了。我想知道,規范的治療方法和程序是怎樣的?

上海 張逸蓉

篇5

【關鍵詞】關節鏡;耗材;精密儀器;規范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medicine, arthroscopic surgery develop quickly-and the new equipment, precious materials andinstruments are consequent on, in this article we summary some standardized administrations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ment of them.

【Key word】 ArthroscopyConsumable itemsPrecise instrument Standardized administration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8-0530-01

近年來隨著運動醫學的快速發展,各種關節鏡手術開展得越來越多,伴隨而來的是新型器械、貴重衛生材料和精密儀器的種類也很多、價格也很昂貴,這樣給手術室的管理帶來了難度。為了更好的適應手術的需要、合理控制成本、正確的保養配套器械以及對精密儀器的維護等方面,一年來,我們不斷的改進管理方法,逐步的形成了一套良好的管理模式。現總結如下:

1 器械管理

1.1 由于關節鏡的器械更新較快,建立單獨的關節鏡器械常規本,并隨時完善。

1.2 建立器械查對卡,將每包器械的器械常規塑封,放在器械包內,以便在護士核對和打包時可以按照名稱進行對照。避免僅僅點件數出現清點差錯。

1.3 設立專職護士。每天早晨由專職護士按照器械常規本進行器械清點,并簽字。護士長每周進行器械抽查清點。如有損耗,應及時登記并進行更換。

2 衛生材料管理

2.1 耗材選擇上嚴格遵守招標制度,院內和科內設專人管理,對耗材進行檢驗,并簽字。同時在備貨的選擇上盡量與手術醫生溝通,根據耗材的種類不同、功能的不同、價格的不同來制定品種和數量。

2.2 建立“關節鏡手術專用入出庫登記表”登記表包括備貨的名稱、金額、數量,并根據表單進行檢查、核對和請領備用耗材。

2.3 術前由巡回護士和專職護士共同清點耗材總數。然后由巡回護士根據當天手術情況預借出當天所需耗材,并填寫借領單。在手術使用時需隨用隨登記。等手術結束后由巡回護士和專職護士共同核對借領單、登記本以及收費單。三項確認無誤后方可簽字。

2.4 每周進行賬目清點護士長每周五負責清點核查登記本和耗材一次,并根據關節鏡手術專用入出庫登記表的使用情況及時上報醫院產業辦給予補充。具體核查內容:各種耗材的入出庫數量、使用量、庫存量、庫存耗材的有效期,并隨機抽查病人的收費情況,以核查登記的準確性。每半月護士長根據使用情況進行耗材出庫一次,保障收支平衡。

2.5 為了避免耗材積壓而占用資金量,我們通過院里產業辦與廠家協商,在我院采用寄銷產品,高值耗材在我院為寄銷產品,使用后每月和廠家按實際結算、核賬、核銷。基本不占用醫院資金。同時也避免由于更新換代過快造成高值耗材積壓過期等現象的發生。[1]同時,為了滿足手術中情況變化需要,我們和廠家建立了供貨應急通道,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3 精密儀器的管理

3.1 術前準備:在手術前1小時檢查調試好關節鏡顯示系統、電動刨削動力系統、光源系統、攝像成像系統、監視器、和電動氣壓止血帶等設備,確認其處于完好狀態,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3.2 手術過程中:在使用前后均應二人檢查物品的完好性。術中正確連接、調節關節鏡攝像系統和灌注系統。在手術過程中應提醒和關注術者操作,避免術中操作粗暴和不精心造成器械損壞。尤其是鏡頭、攝像頭等貴重、易碎物品要輕拿輕放,最好單獨拿取。術中傳遞鏡頭等器械應詢問對方,得到肯定答復后方可松手。保持器械的完好。導線在不使用時一定要放置在安全位置,避免針刀等銳利器械造成損壞。保證術中導線根根理順、有條不紊、放置妥當。術中導線盡量避免落地,防止腳踩導線,影響使用壽命。也避免因腳踩導線導致過度牽拉,造成斷裂。

3.3 手術后器械物品的處理:

3.3.1 器械:嚴格遵守腔鏡器械處理流程。將腔鏡鏡頭,各種導線,管道采用先單純手洗的方法,其它器械做到可拆卸單位最小化,拆卸下來的零部件小心保管,防止丟失;在清洗的過程中注意對鏡面的保護;其余器械初洗后放入超聲清洗機內,清洗10 min,水溫控制在40℃左右,避免有機物凝固,此種清洗能夠發揮多酶清洗劑和超聲機的最大功效,提高清洗效果。酶洗后自然控干,必要時使用干燥器進行干燥。

3.3.2 導線:手術結束,關閉儀器后立即收納好所有導線、器械。以免撤單時器械掉地,引起損壞。對于冷光源線和攝像頭線應特別保護。盤狀水平放置,避免折疊、打結,嚴禁成角折疊。過度彎曲,可致光源線內導絲斷裂,不能傳導光束,直接影響光源線壽命。

3.3.3 鏡頭和鏡體:目鏡和物鏡端用橡膠套保護。不要使用粗糙材質擦拭鏡頭,應使用光學拭紙進行擦拭。

4 做好記錄

4.1 建立精密器械使用登記本,由巡回護士于每次術后負責登記,如日期、科別、手術名稱、手術者姓名、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姓名、器械使用情況以及有無損壞,以備日后的工作查對。如有器械損壞及時報修和更換。

4.2 設備、儀器發生故障,要及時上報到專職護士處。與設備科維修技術人員聯系,及時維修,不要影響下次手術的開展。

5 討論

關節鏡能對關節內疾病進行檢查、診斷、治療,適用范圍較廣。被認為是對膝關節病變較好的治療手段。與傳統的關節手術相比較,關節鏡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療效確切、恢復快、并發癥少以及手術瘢痕小等優點。隨著手術方式的改進和手術操作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器械耗材、設備的準備和管理必須與時俱進。近一年來的不斷改進管理方法,逐步實現了關節鏡手術相關物品的規范管理,建立了規范的表格書寫和三級管理模式。2010年共完成500余例關節鏡手術,無一例由于物品和器械準備不足原因而延誤手術和延長手術時間的情況發生,也無一例收費和耗材丟失情況的發生。同時由于規范的管理和與手術醫生良好的溝通合作,提高了手術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了手術醫生的滿意率,同時使各種高值精密的儀器設備得到良好的保養和維護,也降低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我們也會在工作中持續的改進管理方法,以點帶面,對其他相關手術方面的管理也能做好鋪墊。

篇6

關鍵詞:膝關節鏡手術 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57-02

1 臨床資料

本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齡25歲~67歲,其中膝關節滑膜炎8例,關節內游離體6例,半月板損傷15例,類風濕性關節炎3例,膝關節軟骨瘤3例,交叉韌帶損傷4例,膝關節創傷性血腫1例。

2 術前準備

2.1 術前訪視。術前一日到病房探視病人,了解病人的狀況,向其介紹手術目的、方法以及手術的安全性、先進性,以取得合作;介紹手術室的一般情況,讓病人對手術室環境有所了解,以消除緊張焦慮心理;了解醫生對手術的特殊要求,查看病歷,掌握病人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患有傳染性疾病,以便采取應對措施。

2.2 房間準備。骨關節手術,對手術間環境有較高的要求,手術間應嚴格消毒。

2.3 儀器準備。術前一日將監視器、攝像機、冷光源、電動刨削打磨器、吸引器等放置于手術間的適當位置,通常將光源及顯像系統放于手術者對面,檢查各儀器性能,完好率100%。

2.4 器械準備及消毒。根據器械的材質,選擇不同的滅菌方式,原則上盡可能采用高壓滅菌。刀頭(全半徑滑膜刨刀,半月板刨刀、磨鉆)、關節鏡鞘套及管芯用2%堿性戊二醛溶液浸泡10h以上;關節鏡、光纜、刨削打磨器手柄、探針、半月板刀、直鉤刀、香蕉刀、反角刀、玫瑰形齒刀、切鉗(直、左彎、右彎、上彎)、手術剪(直、左彎、右彎)、活檢鉗、游離體鉗及常規手術器械行高壓滅菌。

3 術中配合

3.1 麻醉方式。常采取全身麻醉或持續硬膜外腔阻滯麻醉。全身麻醉時關節會更松弛,利于鏡檢。

3.2 手術。根據病變不同,常取伸直位和屈曲位兩種[2]。伸直位:病人仰臥,膝關節平放于手術臺上,髕上囊和髕股關節病變時常用,半月板手術時,膝關節置于“4”字位。屈曲位:將手術床升高,用固定器固定大腿,屈膝90度,小腿垂于臺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脛骨平臺骨折復位內固定,內側半月板后角切除等手術時,更為方便。

3.3 配合步驟。①在上肢建立靜脈通道,協助麻醉師進行麻醉;②準備灌洗液,將灌洗液袋懸掛于距手術關節1m以上高度;③常規消毒鋪巾,在患肢大腿中上1/3處綁上滅菌氣壓止血帶,臺面鋪無菌隔水布,患肢覆蓋無菌護皮膜,正確連接固定各儀器部件、電纜、光導纖維。接通電源,調節冷光源亮度,攝像機清晰度,使之處于工作狀態;④再一次檢查關節鏡及其他器械的完好情況,并按手術中使用的先后,有序地擺放在器械臺上,暫時不用的,無菌巾遮蓋;⑤協助醫生插入灌洗針,留置關節腔內,連接灌注管,調節輸液架高度,保持適當的灌注壓力,以擴張關節囊;⑥根據手術需要,選擇恰當的入路,插入鏡鞘,置入關節鏡,配合鏡檢,與此同時,將手術間燈光變暗,保證監視器屏幕影像清晰,移動肢體沿髕上囊,髕股關節、髁間窩、內側間隙、外側間隙、外側隱窩和內側隱窩的順序鏡檢;⑦根據鏡檢結果,確定手術方式,準備好相應的器械;⑧根據病人情況,放置引流管,防止術后關節積液以及短期內關節腫脹;⑨巡回護士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添加灌注液。術中盡可能保證病人舒適,減輕痛苦。

4 討論

膝關節鏡手術是在關節內進行,關節內感染將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所以應當從各個環節加以控制,嚴格掌握手術指證。病人自身情況如局部有炎癥或感染灶,全身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存在的其他易感因素,需控制后再行手術;術前器械嚴格滅菌,參加手術人員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參觀人員有效控制;浸泡器械的足夠時間保證等都是至關重要的。為防止感染及交叉感染,不主張連臺關節鏡手術。手術室護士密切有效的配合,對手術的順利完成有著重要作用。器械護士必須熟悉手術器械的名稱及手術步驟,了解醫生的習慣,配合應熟練、準確、默契[2]。關節鏡器械有長、利、銳、極易折斷幾大特點,在使用時特別注意操作輕柔、穩、準,以防損傷膝關節及器械,甚至將器械折于關節腔內[3]。巡回護士應熟練掌握各儀器的性能、使用步驟、連接方式和注意事項。手術前檢查關節鏡器械的完好情況,避免器械不當而影響手術[2]。如關節鏡的鏡面有無損傷和隱傷,外套管與接口是否緊密,有無漏水現象。金屬芯與鞘套、關節鏡與鞘套之間間隙是否均勻;芯桿是否位置居正中,手術鉗與鞘套是否匹配;手術鉗在鞘套保護下是否開合自如等。凡浸泡的器械,在不影響內部結構的情況下,要用生理鹽水或蒸餾水徹底沖洗,將殘留的消毒劑沖洗干凈,防止將消毒劑帶入關節腔內。為延長關節鏡器械的使用壽命,應加強保養做好清潔處理。每次手術后,金屬部分用軟布蘸軟皂水輕輕擦洗,內徑及手術器械的關節處用紗條或棉棒拭擦并沖洗干凈[2];鏡面及鏡頭用濕棉輕輕拭洗,套管內部用高壓生理鹽水沖洗,然后再用蒸餾水沖洗。最后及防銹處理。使用前用75%酒精將油擦掉,再行滅菌。使用纖維光纜時,切記不可使其折曲,貯放時,最好伸直平放,或盤成內徑為10cm的圓形,開冷光源時應由弱到強。

參考文獻

[1] 倪磊.膝關節鏡彩色圖譜[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39

篇7

1.臨床資料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開展各類膝關節鏡手術460例,男308例,女152例,年齡15~65歲,平均年齡40歲。其中膝關節鏡檢術170例,膝關節鏡下半月軟骨切除術98例,膝關節鏡下關節腔清理術43例,膝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57例,膝關節鏡下游離體取出術64例,膝關節鏡下交叉韌帶斷裂修復術28例。

2.巡回護士配合

2.1巡回護士術前Id到病房訪視患者,了解病情,準確評估患者的心態,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加強術前健康宣教,詳細介紹手術目的、麻醉方法、手術過程及此類手術的特點、優越性,消除患者的顧慮,幫助患者樹立對手術的信心。

2.2由于手術應用的器材、設備較多,合理安排、放置有序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因此,在手術間擺放設備時做到所有的設備符合手術、醫生的要求及習慣并充分利用空間。錄像系統及顯示器放于患者頭部術者的對面,利于術者及助手觀察顯示屏,灌注液及靜脈輸液放于患者頭部術者的同側。同時必須掌握膝關節鏡各種管道的連接方法,各種參數的調節。

2.3術中保持良好的手術顯露(1)通過持續良好的進水充盈關節腔,維持清晰的圖像顯示、合適的肢體可保持良好的手術顯露。患者仰臥,可采用局麻、硬脊膜外腔神經阻滯麻醉、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或全麻。患肢自然下垂于臺邊或屈髖屈膝于手術臺上,由醫生根據手術需要,隨時調節肢體;(2)保持膝關節鏡面的清晰,顯示器的圖像、色彩、亮度處于最佳狀態[1];(3)有效的驅血和合適的充氣止血帶壓力也可保持良好的手術顯露。同時要記錄好氣壓止血帶的使用時間,50歲以下的健康成人,一般單次使用不超過1.5小時,連續使用最長不超過2小時[2]。止血帶的壓力參數根據病人的年齡、收縮壓、肢體的周徑大小來確定[2]。

2.4嚴格無菌技術(1)嚴格鏡檢物品的消毒,能高壓消毒的器械要盡量高壓消毒,不能高壓消毒的物品如攝像線、鏡頭、光源線、刨削線、刨刀頭等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10小時以上,連臺手術用低溫消毒鍋滅菌;(2)膝關節鏡手術應全肢體消毒,以免包腳部位的敷料被沖洗液浸濕而污染手術野;(3)防濕:膝關節鏡手術是水中手術,每次手術都要施用大量生理鹽水或復方氯化鈉注射液持續或間斷灌注關節腔,同時在沖洗液中加入慶大霉素,所以防濕很重要,肢體下要墊無菌油布中單,術者穿防水手術衣[3],同時使用接水袋。

2.5包扎止血帶袖帶時應靠近大腿根部,其接觸皮膚處要墊厚且柔軟的管型棉墊[3]。止血帶袖帶要松緊適宜,其上用薄紗布繃帶纏擾2周,再用手術薄膜粘貼在最外面,這樣可以防止袖帶因包扎不緊或滑動而影響止血效果,還可以防止袖帶被污染和浸濕,從而也保護了袖帶的清潔。手術結束患肢用棉墊繃帶加壓包扎后,再緩慢放松止血帶。

2.6刨削器腳踏要用塑料保護套,吸引管與刨削器手機柄的末端相連,邊切除邊吸引,將切除的碎片全部吸盡,必要時用藍鉗或攫物鉗將游離體碎片取出,所以很多時候標本要由巡回護士將吸引瓶內的游離體及碎片用紗布過濾出來,再送檢。

2.7術中隨時觀察手術視野的清晰度,若出現視野模糊,要及時尋找原因,排除故障[1]。不能隨便增加或減少止血帶的壓力,而首先要尋找原因,是氣壓止血帶管道接口漏氣還是鏡面模糊或水壓不足,然后針對性地解決。

2.8膝關節鏡手術后患肢均用棉墊和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可減少創面進一步滲血滲液,緩解關節腔內壓力過大所至的疼痛,包扎期間密切觀察患肢血液循環,隨時檢查彈力繃帶的松緊度。術后用軟枕抬高患肢20~30度[4],以利于靜脈血液回流,減輕腿部充血。

3.洗手護士配合

3.1洗手護士相對固定,應熟悉手術步驟、操作程序,根據醫生的要求能主動及時將器械傳遞到位,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3.2膝關節鏡器械很貴重,洗手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養。器械用后應及時做清潔處理,以免血液和黏液干固不易清洗,特別注意清除各種接頭套管上內部手術時組織及液體的殘留,刨刀頭等中空器械更要徹底清洗內部,防止組織殘留,鏡面及鏡頭用濕棉輕輕拭洗,水溫在35℃以下,清洗后應將鏡面擦凈,器械應擦干上油[2]。各種鏡面、器械刃、尖部均應有保護套,各種導線、光纖都要順延盤曲,防止銳角盤折,放在墊有海綿的特制盒內。

4.體會

4.1各種儀器應固定放置,避免經常搬動,并套上防塵罩。使用光源先打開燈泡開關,再調節亮度,手術結束后,將光源亮度調至最弱,再關閉燈泡開關和儀器電源。攝像頭、刨削器連接頭插入主機插孔時,動作要準確,不要使插孔導針扭曲變形影響使用,關機時要先關閉開關,再關閉電源,而后將攝像頭、刨削器插頭脫離主體。鏡頭要輕拿輕放,鏡面用擦鏡紙擦拭,防止鏡面磨損。攝像線、光源線在連接鏡頭時不要將光導纖維打折,以免折斷光纖。術中鏡面常因氣霧產生冷凝,可在鏡面上涂防霧油或碘伏[1]。攝像線和光源線、刨削器手機炳要及時妥善固定,防止精密儀器墜落手術臺面下,造成污染和損壞。

4.2膝關節鏡是融機械、電學、光學技術于一體的先進設備,其中光導纖維和鏡頭非常精密、貴重,而膝關節鏡手術是依賴設備較強的手術,膝關節鏡設備及器械的良好養護對保護設備及器械、減少損壞、延長使用壽命至關重要[1]。因此,手術室護士要配合好膝關節鏡手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使手術室護士專科化,實行專人管理、養護和進行準備,就必須要加強膝關節鏡手術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習儀器的性能和操作規程,學習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養, 并對常見故障能及時排除, 才能更好地適應醫學高新技術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朱麗女奉、安如林.腹腔鏡手術中專科護士的配合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7):664-665.

[2]劉志雄、王衛清.實用骨科護理手冊[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318-322

篇8

膝關節是關節疾病的好發部位,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疾病具有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等優點,已經成為微創外科的重要部分。我院自2008-2010年開展膝關節鏡手術150例,現將護理配合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共150例,男100例,女50例,年齡40-60歲。其中半月板切除手術10例,部分切除術50例,滑膜切除術10例,膝關節清理術50例,游離體摘除術15例,交叉韌帶重建術15例。

2 術前準備

①術前訪視 : 術前1天,巡回護士到病房探視患者,向患者介紹手術、麻醉方法、手術部位、皮膚準備,進行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情緒,配合手術,并告知禁食、禁水時間。

②手術間與儀器準備: 術前1天,檢查儀器是否處于功能良好狀態,將常規、特殊器械儀器按相應方式滅菌消毒。手術間的空氣消毒機消毒1h以上,定期空氣細菌培養,室內光線調節到一定亮度。

③用物準備: 氣囊止血帶、負壓吸引器、繃帶、一次性無菌手術單、生理鹽水、棉墊

3 術中配合

①患者躺于手術床上,開放上肢靜脈,協助麻醉,擺好。關節鏡手術通常使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完后,安裝患肢止血帶,應在大腿上1/3處,松緊以1指為宜。充氣時間不超過90分鐘。如再次使用,間隔時間應該在10分鐘為宜。手術開始前,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需認真清點核查。

②消毒鋪巾后,準備灌洗液(生理鹽水3000ml+1mg腎上腺素),距離手術部位1.5m左右。手術過程中及時補充生理鹽水,保持灌洗持續進行。使用止血帶時,患者會感覺下肢麻木,甚至煩躁,巡回護士應15-30分鐘檢查壓力指數及時間。器械護士注意力高度集中,密切注意手術步驟,傳遞器械要迅速準確。

③手術結束后,術者確認無出血方可取出鏡頭。在松止血帶之前,器械護士要用消毒棉墊在患處做加壓包扎,保留標本。膝關節內鏡手術后,患處要注入10-15mg地塞米松。

4 體會

①關節鏡能清楚看到關節內組織的正常或病理形態,診斷明確,有利于徹底清除病變組織。通過屏幕,器械護士可以觀察手術進程,很大程度上提高配合主動性。

②關節鏡手術切口小,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為病人減輕痛苦,縮短住院日期。

③術前了解患者病情時,要注意有無血栓性和周圍血管疾病史,對此類患者術中禁用止血帶。常規使用止血帶,可使膝關節滑膜和其他帶血管組織變白,給診斷造成困難[1],我院對于小兒(為減少術中煩躁)、老人(為減少下肢靜脈淤血引起血栓),一般不使用止血帶,術中備用布充氣。如關節膜內出血多,可使用止血帶,壓力控制在40-60kpa,時間在1-1.5小時,若手術時間過長,中間間隔5-10分鐘再充氣[2]。

④膝關節手術在整個過程需要持續沖洗關節,吸出刨削的碎屑和沖洗液,以保證視野的清晰。因此忽視應檢查吸引器,保持術野的干燥,減少感染機會。

⑤關節鏡手術是靠生理鹽水灌進關節腔顯露視野的清晰度,因此要隨時注意添加生理鹽水,olszewski在一個前瞻性的隨機,雙盲試驗中發現每升鹽水中加1毫克腎上腺素的安慰劑能夠顯著提高清晰度并能減少50%止血帶的使用概率[1]。我院均用3000毫升的鹽水加1毫克的腎上腺素灌洗液,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⑥關節鏡下反復沖洗,可以去除凝血塊纖維素滲出和骨軟骨碎屑[3],可使關節得到清理,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關節鏡手術能夠恰到好處的切除病變組織,最大程度的保全健康部分,而且能夠進行關節切開術不能實施的手術。

參考文獻

[1] 卡納爾.坎貝爾,骨科手術學 盧世壁 譯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400-2411

[2] 周立 孫建何 手術室專業護理知識 北京可續技術出版社,2007:161

篇9

摘要 目的 總結和探討膝關節鏡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12例脛骨平臺骨折病人采用關節鏡檢查,根據鏡下所見骨折線的位置,在相應脛骨平臺的上端切口,關節鏡監視下墊起脛骨平臺關節面、支撐和填塞植骨,支撐鋼板或鈦板固定。根據關節鏡所見、骨折愈合情況、功能恢復情況分析效果。結果 術后隨訪6月~2年,平均11.2個月,均達到骨性愈合,X線片顯示關節面光滑,自主活動功能基本正常,恢復日常工作和生活。結論 膝關節鏡輔助治療脛骨平臺骨折損傷小、觀察關節面準確、可同時治療關節內的其他病變、有利于早期恢復功能,減少后遺癥和并發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技術。

關鍵詞 脛骨平臺骨折;關節鏡

微創脛骨平臺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損傷,為關節內骨折,多見于輕微損傷后的老年人及遭受高能量損傷的中、青年人,在臨床上并不罕見。我院2002年4月至2006年10月以來對其中的12例脛骨平臺骨折給予關節鏡輔助下行有限切開復位內固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例,男9例,女3例,年齡21~65歲,平均48.6歲。左側膝關節5例,右側膝關節7例。12均為交通事故中直接受傷,骨折按Schatzker分型為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2例。既往有膝骨關節炎病的1例,膝關節滑膜炎的2例。

1.2 適應證 本方法適用于SchatzkerⅠ~Ⅲ型及部分Ⅳ型骨折。對于SchatzkerⅣ型骨折患者術前應進行牽引,以恢復力線并盡可能使骨折對位改善后再手術;而移位很大,通過閉合復位方法不能達到滿意復位、軟組織損傷嚴重(如前后交叉韌帶完全斷裂,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的患者不適合本方法。

1.3 手術方法

1.3.1 關節鏡檢查 常規行平臥位,連續硬膜外麻醉,患肢消毒后上驅血帶備用,膝前外入路入關節鏡,前內入路入器械。可檢查滑膜的增生情況,半月板及交叉韌帶有無損傷,可同時進行關節的清理,成形及修整縫合。主要是探查關節內脛骨平臺骨折后軟骨損傷程度,了解骨折線的部位和范圍,探查關節面的塌陷程度、分離移位等。

1.3.2 關節鏡監視骨折復位、植骨、內固定 檢查及清理完關節腔后,根據鏡下所見的骨折部位,在脛骨上端相應部位做切口,切口不必太大,直接顯露骨折端,無須打開關節囊,切開達骨折端,關節鏡監控下掀開骨折片或鑿開骨皮質達骨折處的關節面下,推頂復位塌陷,擠壓糾正分離直至鏡下探查關節面完全平整,摘除小塊游離軟骨、鏡下清創和修整軟骨面;復位后脛骨上端殘留空腔,取合適大小的自體或同種異體皮質骨支撐,周圍用松質骨填滿、夯實,再次鏡下證實關節面平整后,骨折處用合適的支撐鋼板或鈦板固定。術后治療術后常規給予病人膝關節冷敷24h,術后石膏或支具固定,常現應用抗生素5~7d,2wk后可不負重主動、被動鍛煉關節活動,6~8wk后扶拐下地,根據骨折愈合情況決定負重時間,一般為24wk可完全負重行走。

2 結果

2.1 所有骨折均達到解剖復位 X線片示關節面平整;合并半月板損傷3例,都行鏡下縫合或修整成形;交叉韌帶損傷2例,1例為不完全斷裂,給予皺縮后固定;1例完全斷裂,因考慮到鏡下重建需脛骨鉆孔、定位等,會影響骨折的復位、固定,故未行1期重建。

2.2 骨折愈合情況 術后隨訪6m~2y,平均11.2m,骨折均愈合良好。X線片示骨折愈合、關節面平整。

2.3 評價 根據Honkomen和Jarvinen脛骨平臺骨折評分標準[1],通過病人主觀感受、臨床評價、功能和放射學評價四部分進行綜合評價,可分為優、良、可、差,此組12例病人均為優良。膝關節的主動活動范圍基本恢復正常,無疼痛和彈響;2例交叉韌帶完全斷裂的患者中1例后交叉韌帶損傷的患者無癥狀,另1例2個月后行前交叉韌帶重建后恢復;都恢復原工作。其中1例病人脛骨平臺骨折端已達到骨性愈合,內固定物已取出。

3 討論

脛骨平臺骨折約占全身骨折4%[2],屬于高能量創傷所致的關節內骨折,因常累及脛骨近端故多采用手術治療。關節面解剖復位、骨折堅強的內固定和塌陷骨折復位后植骨是目前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公認的三要素[2]。其治療原則為:任何可導致關節不穩定的脛骨平臺骨折應該采用切開復位堅強固定;最大程度的關節平整度的恢復只有通過切開復位才能獲得,關節內骨折碎片的堅強固定和解剖復位對于關節軟骨的再生來說是必需的;治療要有個性化原則。治療上多采用切開復位,填塞植骨及解剖鋼板固定,雙鋼板固定,及外固定結合有限內固定,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等方法。手術要求大切口,同時切開關節囊檢查關節內受傷情況及復位情況,切口長,軟組織損傷大是其特點。術后易關節僵硬,直接切開關節顯露關節面困難、難以準確復位關節面,且無法同時檢查關節內的其他情況。隨著關節鏡技術不斷成熟,在關節鏡監視下,對Ⅰ~Ⅳ型脛骨平臺骨折應用關節外骨折復位植骨與固定,同時鏡下修復伴有的交叉韌帶、半月板損傷已顯示出明顯優勢。優點:(1)關節鏡檢不切開關節囊,術中軟組織剝離少,創傷小;(2)鏡下視野寬敞,可整體了解關節面塌陷、移位的具置及范圍,并為手術小切口的準確定位提供依據;(3)關節鏡下可以發現關節內其他結構損傷,并可在鏡下做處理;(4)切口小,感染機會少;(5)優點:(1)關節鏡輔助復位準確、可達到<2mm的解剖復位[3-4];(2)損傷較切開手術小,手術時間相對減少;(3)因為可以直視下觀察,能夠診斷和處理關節內的病變,用可以少用或不用C型臂X線機;(4)鏡下清創軟骨骨折處有利于軟骨的修復;(5)可靠的復位和固定使術后康復容易、迅速[5];(6)能早期功能鍛煉,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6];(7)幾乎沒有關節鏡相關并發癥[7],是一種安全、有前途的手術方法。該術式的局限性:鏡下不能復位,只能用探鉤類器械輔助撬撥關節面。鏡下同時重建交叉韌帶因考慮到需脛骨鉆孔、定位等,會影響骨折的復位、固定,且時間延長、有增加并發癥的危險,雖可增加即時的穩定,不主張應用。

篇10

【關鍵詞】 肩關節鏡手術; 手術配合;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5-0121-03

doi:10.14033/ki.cfmr.2016.25.065

肩關節鏡是近年來新興的微創術式,術者可在鏡下直視觀察和手術操作,且該術式具有損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對診治肩關節疾病有重要作用[1]。然而,該項手術因操作空間小,且手術操作及環節較多等因素,常增加手術難度,由此對手術室護士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本文將對近年筆者所在醫院開展的75例肩關節鏡手術患者的手術配合及護理予以回顧性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2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75例肩關節鏡手術患者,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齡27~73歲,平均(45.6±2.7)歲。基本病情:肩關節損傷27例,肩峰下撞擊綜合征17例,肩關節脫位18例,肩周炎13例。所有患者均擇期手術,采用全麻氣管插管。

1.2 手術方法

臂叢阻滯復合氣管內麻醉滿意后,協助患者取側臥,將各種接頭分別于關節鏡各系統正確連接,待將穿刺器置于關節腔內后,插入攝像鏡頭,協助術者觀察監視屏,并配合做沖洗、檢查及相應手術治療。

1.3 手術配合及護理

1.3.1 術前護理 (1)術前訪視。術前1 d,巡回護士到病房了解患者具體病情及相應手術方案,并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若患者術前較為緊張,需向患者及家屬予以心理疏導,并講解肩關節鏡治療的微創性、安全性及術后關節恢復預期程度,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配合的主觀性。(2)設備及器械準備。術前2~3 h準備好穿刺器、關節鏡鏡頭、電動刨削器、低溫等離子消融刀等手術器械,并保持無菌,待用;調試成像系統、冷光源、圖文處理系統等手術設備,并保持性能完好。

1.3.2 麻醉配合 患者入室后,將牽引床和手術床連接,暫不安裝牽引床頭,協助患者取仰臥,并在健側上肢建立靜脈通道,用延長管延出,待配合麻醉醫師對患者麻醉誘導滿意后,予以氣管插管,再將其固定于健側臉頰,留置導尿。

1.3.3 術中配合

1.3.3.1 巡回護士配合 (1)手術擺放。待麻醉滿意后,將電動床調節成沙灘椅樣,即將背板抬起使患者上身呈30°~40°傾斜,使床中部1/3和上部1/3呈一個夾角,髖部屈曲90°~100°,再將手術床腿板下移20°~30°,保持床中部1/3和下部1/3呈一個夾角,膝關節屈曲20°左右;協助患者使患肩與手術床床沿相平,撤除患肩下的軟墊,使患側上肢游離懸空并自然屈曲置于胸腹部,充分暴露肩部后方,并將患側上肢和肩關節進行消毒,健側上肢放置于托手架上;頭部略偏向于健側,并用頸托固定,將膝蓋上方2~3 cm處用約束帶固定,下肢適當屈膝,N窩處墊一軟枕,足跟用海綿墊保護;術中需密切監測動脈血壓,以免引起腦血管灌注不足。(2)連接手術設備。正確連接關節鏡攝像系統、冷光源導線、沖洗吸引管等儀器設備及配套管路,打開各儀器開關,檢查使用狀態是否完好,并調節設置各相關參數。同時,將所有設備安置在患者健側,顯示屏正對醫生,方便術者在術中觀察及操作,手術開始時固定冷光源導線,調整好關節鏡的對比度、平衡及焦距,協助醫師在插入鏡鞘后再放入關節鏡。(3)灌注生理鹽水。因術中出血常影響術野的清晰度,故此常需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在輸液架上掛4袋3000 ml的等滲生理鹽水,溫度控制在37 ℃左右,以防止低體溫發生,若患者無高血壓病史,可按1∶100萬單位比例加入腎上腺素,以利于在持續沖洗時減少關節腔出血;生理鹽水袋懸掛高度需高于灌注泵,若術野較渾濁時需適當調節高度或加壓輸液器上的滴壺,同時,選擇兩路液體灌注管路,以確保手術視野清晰;術中可根據術野清晰度、關節腔出血狀況,適當調節壓力和流量,若沖洗液不足時,需及時添加,并要求無氣持續沖洗,同時密切監測患者血壓和心率的變化,密切觀察肢端血運、肢體有無腫脹等異常情況;對關節腔較狹小或關節粘連較嚴重者先采用生理鹽水200 ml+腎上腺素1 mg,經50 ml的注射器對關節腔進行注射,待插入窺鏡后再常規沖洗灌注,術中在根據關節腔壓力和沖洗速度調節沖洗泵,以保持關節囊有足夠的空間,以利于鏡下操作,以免造成誤傷。

1.3.3.2 器械護士配合 (1)器械準備。協助術中常規鋪巾和皮膚消毒,將消毒好的各種導線接頭遞給巡回護士,用無菌敷料將前臂包繞,手術野用腦外科手術薄膜粘貼緊密,再按照手術步驟將手術器械依次擺放,并根據手術進展及時準確地遞給術者,并在使用后理順線路,以保障術者專注于術野。(2)手術配合。手術開始時,先遞尖刀于術者,作5~6 mm大小的切口,遞銳性穿刺器關節鏡鞘,以穿破滑膜組織,再遞鈍性穿刺器進入關節腔,待拔出鈍性穿刺器后,遞30°攝像鏡頭插入關節腔。具體術式配合:配合術者對盂唇損傷者進行關節鏡下縫合固定,遞Arthrex錨釘,待錨釘植入后,遞過線器,穿線成功后,配合術者打結固定;對肩袖損傷者,先配合術者檢查受損組織活動度,再根據手術需要,遞電動刨削打磨器、消融刀進行清理修補固定;肩周炎進行關節鏡下關節內清理、關節滑膜清理,術中護理人員將摘除的組織放在指定容器中以待送檢做活組織檢查。(3)術后處理。術后反復沖洗肩關節腔,并將碎屑及殘液洗凈,遞給術者欣可聆、耐樂品等藥物注入關節腔內,并配合術者將穿刺口縫合1~2針,在切口處貼敷料,常規加壓包扎,同時,固定各引流管、輸液管,并保持其通暢。(4)術后加強肩關節鏡等設備器械的清洗和保養,光導纖維切記打折、扭曲,并防治器械損壞或摔斷。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中醫護配合默契,術后患者癥狀均得以改善,功能恢復良好,且均未發生感染、臂叢神經損傷等并發癥。

3 討論

肩關節鏡手術是治療肩關節疾病的新式微創術式,可有效避免傳統術式對關節囊的破壞,減輕術后制動造成的失用性肌萎縮,對改善肩關節功能有重要臨床價值[2]。然而,因肩關節鏡手術部位較特殊,手術操作難度及復雜性均較高,往往對手術醫師及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醫護人員熟練掌握人體生理解剖結構及相關手術技巧和手術流程,為確保手術順利開展,手術室護士應做好以下幾點。

3.1 巡回護士的配合要點

(1)肩關節鏡手術常采用“沙灘椅”,該可使患者處于正常解剖,有利于充分暴露術野,便于術者操作,提高手術質量,因此,巡回護士在擺放時,需注意患者身體受力點,并注意頭頸部保護,防止局部長時間受壓而造成損傷,且在術前擺放和術中變換時需動作緩慢,避免拖拉硬拽,此外,該因頭高足低,常易引起腦血管灌注不足,術中需密切監測動脈血壓[3]。(2)術前需做好周密準備,仔細檢查肩關節鏡相關設備連接及性能狀況,及時排查設備故障,以保障手術順利進行[4]。(3)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同時在術中保持持續生理鹽水灌注沖洗,及時調整沖洗速度,保障術野清晰,并保持灌洗關節腔液體的壓力溫度[5]。

3.2 器械護士的配合要點

(1)因肩關節鏡手術技術要求高,且操作步驟較繁雜,所需配套器械較多,因此要求器械護士要熟悉掌握各種器械的特點和使用方法,且在術前做好相應器械準備,并熟悉掌握不同肩關節鏡手術的手術步驟,在術中能根據手術進程,及時準確地將手術器械傳遞到位,以密切配合手術醫師相關工作[6]。(2)同時,上臺后必須理順各類線路,避免因線路纏繞,而影響術者操作。(3)術后對術中相應設備及器械需合理清洗、保管,以保證設備器械性能良好[7]。

3.3 其他護理體會

(1)圍術期嚴格無菌操作,手術間層流凈化,手術器械嚴格滅菌,以避免發生肩關節腔內感染,此外,因肩關節鏡手術常采取多通道,在手術操作中,灌注的沖洗液溢出量較多,故此術前需做好防水布單,用無菌敷料將前臂包繞,在術野周圍用醫用粘貼膜密封,避免沖洗液滲入非手術區[8]。(2)因肩關節腔較狹小,為保持術野清晰,肩關節鏡手術中需要較高的關節灌注壓力,然而高灌注壓可能會造成血管神經損傷、骨筋膜室綜合征等并發癥,故此,術中需密切觀察是否有異常情況。

綜上所述,在肩關節鏡手術配合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熟悉手術器械特征及手術流程,以有序、嫻熟地配合醫生,以保障手術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鮑琴華.6例肩關節鏡治療肩袖損傷的手術配合及體會[J].當代臨床醫刊,2016,29(1):1918-1919.

[2]李洪芬,陸美艷,徐一剛.肩關節鏡手術中應用沙灘椅和側臥牽引對比的護理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1):1583-1584.

[3]韓東.淺談肩關節鏡術的手術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5,7(6):160-161.

[4]張浩.5例肩關節鏡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24(2):88-89.

[5]李洪芬.肩關節鏡手術術中配合與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7(24):223.

[6]張華,劉春英.28例肩關節鏡手術配合及護理[J].天津護理,2015,23(1):41-42.

[7]錢躍飛,葉亞芳.肩關節鏡治療凍結肩的手術護理配合[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7(5):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