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康復訓練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30 17:58: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節康復訓練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腦卒中;康復訓練;指導
2009年6月―2010年7月我們共收治腦卒中患者69例,為其治療好轉出院后,對其在家中進行康復訓練給與出院指導,取得滿意效果?,F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69例,男47例,女22例;腦梗死41例,腦出血28例;語言清楚、流利者42例,語言不清楚者24例,失語者3例;肢體功能:肌力0―2級27例,3―5級42例。
2 出院指導
2.1心里指導恢復期病人一般急于功能恢復,生活自理,而易產生急躁、悲觀、失望、甚至精神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家屬要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給與心理支持和安慰,要多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激發起做康復的積極情緒,討論成功病例的經驗,培養其健康的心理,克服自我封閉,提高患者重返家庭和社會的信心[1]
2.2健康指導出院后注意合理用藥,不要聽信別人,自行再加藥物。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注意控制血壓要平穩,血脂血糖要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要定期到醫院復診,要醫生及時了解病情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2.3康復訓練的時間選擇從發病至一周屬于急性期,這個時期病情不穩定,應以治療為主,康復訓練為輔;發病一周至6個月為恢復期,這個時期病情基本穩定,是康復訓練的最佳時期;6個月為后遺癥期,也可以通過輔助訓練獲得一定效果。
2.4 康復訓練內容和方法 ①.訓練正確的臥姿:患側臥位、健側臥位、仰臥位三種方法。②.翻身訓練:向患側翻身、向健側翻身。③.臥床期常用的訓練方法:橋式運動、抱膝運動、雙手叉握的自我運動。④.活動四肢關節:肩關節屈曲活動、肘關節伸展活動、前臂旋后活動、膝關節伸展活動、髖關節外展活動、踝關節背屈活動。⑤.坐起與坐穩訓練:患者在幫助下坐起、自己坐起、坐穩訓練。⑥偏癱上肢的訓練:上肢負重訓練、推滾筒訓練、移動木柱訓練、翻撲克牌訓練。⑦轉移訓練:從床上轉移到輪椅上、從輪椅轉移到床上、⑧站立與行走訓練:站起的訓練、患側下肢負重訓練、訓練患腿向前邁步、在側方幫助患者行走、在后方幫助患者行走。⑨日常生活自理技能訓練:穿衣物、脫衣物、洗臉、洗澡、吃飯、做家務活動。⑩。聽和說的訓練:說名稱指物訓練、出示實物說名稱訓練、數數訓練、識字圖卡訓練、利用手勢或表情訓練。
2.5 運動訓練中常見問題的處理訓練中經常出現肩關節疼痛,肩關節訓練可暫停1-2周,有條件時可以進行理療。如果出現手腫脹,要經常將患側上肢抬高,手腕經常處于背伸位,盡可能不要在患側手部靜脈輸液。
3 小結
腦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導致長期殘疾的首要疾病,目前有3/4的中風病人有不同的殘疾,導致勞動力喪失,生活不能自理,然而如果通過系統的康復訓練,可使多數患者減輕或避免殘疾,恢復生活能力甚至工作能力。但大多數腦卒中患者,在家中不能正確掌握康復訓練方法,不能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這就要求醫護工作人員,對腦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間、出院時都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康復訓練指導,使患者能夠學會康復訓練方法,在患者出院后,能夠進行全面系統的訓練,真正達到康復的目的。
篇2
誤區一:堅持打針吃藥就能治好偏癱
大部分人認為有病了只要堅持打針吃藥,總有一天疾病會被治好。實際上,對于中風病人的早期及時有效救治,非常重要,一旦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后期再用多少藥物,也收效甚微。大腦細胞因腦血管堵塞造成持續缺血超過6個小時,就會發生不可逆的壞死。因此,腦血管栓塞發病的6小時內,及時進行溶栓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辦法。對于腦血管破裂導致的腦出血。及時用藥物止血,穩定病情,可以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搶救后的及時康復治療,是改善中風偏癱、失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的有效方法。
誤區二:偏癱康復治療在后遺癥期開始
中風患者發病時,周圍的醫生和家人都全力忙于搶救,關注著病人的生命安危。許多家屬都錯誤地認為,康復治療要等到病人病情穩定一個月,甚至三個月。也就是后遺癥期才能開始進行。其實不論腦出血還是腦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穩后,康復訓練即可開始。一般來講,腦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發展,48小時后即可進行,康復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大多數腦出血的病人,康復治療可在病后7~14天開始進行。
誤區三:偏癱康復治療很簡單
許多人認為偏癱的康復治療就是活動活動胳膊、拉拉腿。自己和家人都可以進行。這是一種嚴重錯誤而且危險的觀點。中風病人的康復訓練,要根據每個人的病情特點、救治過程和治療后的身體狀況,以及本人原有的體質,由康復醫師制訂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方案和療程。在康復治療師以及康復護士等專業人員指導幫助下,逐步施行。具體到每一塊肌肉、每一動作的訓練都不是隨意的,否則容易出現關節半脫位、關節疼痛,或對患者的四肢肌肉、骨骼、關節造成損傷。因此,康復治療既不簡單,也不能隨意。一定要按照醫生、治療師的指導,規范且循序漸進地進行。
誤區四:反復練習就能康復
康復訓練要特別注意練習方法。大部分偏癱患者癱瘓側的肢體會出現肌肉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部分肌肉的痙攣得到逐步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于協調。而錯誤的訓練方法。反而會加重痙攣肌肉的損傷,進而導致肌肉僵直,延伸到影響手指、腳趾的活動,阻礙手腳功能的恢復。偏癱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康復訓練不只是力量訓練。還包括肢體的正確擺放、感覺刺激、協調訓練、抑制痙攣訓練、負重訓練、平衡訓練,等等。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堅持練習,就能康復。實際上,訓練方法不當,反而會加重病情,或延緩康復。
誤區五:走路越早,恢復就越快
篇3
【關鍵詞】 綜合康復訓練;腦卒中伴肢體偏癱;針灸;音樂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98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 病死病殘率極高。因此, 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促進患者康復顯得格外重要。本研究對45例腦卒中伴肢體偏癱患者采用綜合康復訓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5年9月在本院康復科治療的90例腦卒中伴肢體偏癱患者, 均為首發腦卒中患者, 符合腦卒中的診斷標準[1], 并經顱腦CT、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明確診斷。其中男57例, 女33例;年齡37~82歲, 平均年齡(65.8±10.5 )歲;病程1~15 d, 平均病程(5.3±1.2) d;腦梗死54例, 腦出血36例;左偏癱36例、右偏癱54例。納入標準:腦卒中并伴有偏癱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8分;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格拉斯哥昏迷評分≤7分、NIHSS評分
1. 2 治療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康復訓練方法治療, 綜合干預組在常規組基礎上實施綜合康復訓練, 具體措施如下。
1. 2. 1 早期康復訓練 患者在發病后15 d內, 病情穩定后即進行早期康復訓練, 連續治療1個月。①音樂療法:音樂對康復具有促進作用, 播放患者喜愛且舒緩的音樂[2]。播放音樂同時進行Brunnstrom 1~2 期的康復訓練, 如每2小時轉換1次;關節活動2次/d, 20~30 min/次, 活動度由小到大, 以不痛為宜;進行四肢被動或主動運動操, 2次/d, 15~30 min/次, 以不疲勞為宜。第2周開始, 鼓勵患者進行床上肢體活動及輔助主動運動, 健、患側翻身練習, 逐漸下床行平衡運動訓練、進行自主運動訓練。②生活能力訓練:根據ADL 中的訓練項目進行訓練。③心理治療:與患者交流≥30 min/d, 了解其心理存在的問題, 并針對性進行心理安慰。
1. 2. 2 中期康復訓練 待病情穩定1個月后, 進行為期4周的康復訓練, 包括:①音樂治療:播放音樂同時進行Brunnstrom 3~5 期的康復訓練。包括平衡運動訓練 、促通技術選擇訓練 、橋式練習 、腕關節背伸等, 適當增加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訓練、步行前的重心移動訓練, 關節活動進行3次/d, 15~30 min/次, 以不疲勞為宜。②坐位訓練:患者取坐位, 床頭搖高 30°, 若承受時間> 30 min, 則將床頭搖高 10°再訓練;直至床頭搖高90°。隨后逐漸進行訓練床邊健側與患側起坐練習、床邊坐位平衡訓練等。肌肉弛緩期強調正確姿位, 主要進行主動和被動的健、患側翻身及側臥起坐訓練;痙攣期采用抗痙攣手法及非痙攣肌肌力練習。③心理治療:與早期康復訓練相同。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NIHSS、ADL (BI指數)及SAS和SDS評分變化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
2 結果
兩組干預前NIHSS、ADL(BI指數)、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綜合干預組NIHSS評分、ADL (BI指數)、SAS、SDS評分均優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腦卒中是臨床上的常見病, 其病死率和致殘率極高。近期, 雖然由于臨床診治水平的提高, 其病死率有所降低, 但仍有許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故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減輕其不良心理反應, 改善其生存質量, 是腦卒中患者康復的主要目標。
腦卒中發生早期即進行康復訓練, 可增強正常腦細胞代償功能, 促進損傷腦細胞重構或再生, 保護神經細胞。且早期肢體活動, 可增加相應皮層腦血流灌注量, 改善梗死灶周圍血氧供應, 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3]。另外肢體肌肉等訓練可有效減輕或防止肌肉萎縮[4]。中期康復訓練可進一步促進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腦卒中康復治療的目的減輕或矯正各類功能障礙,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 干預后綜合干預組NIHSS評分、ADL (BI指數)、SAS、SDS評分均優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由于多數腦卒中患者伴有焦慮、憂郁、煩躁情緒, 特別是老年患者, 害怕病后因失去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而被親人遺棄, 情緒極不穩定, 非常希望得到家人陪伴和關心。本研究綜合干預組患者在康復訓練中配以舒緩的音樂和心理治療, 舒緩了患者的焦慮、緊張的情緒, 減輕或消除了肌肉痙攣;同時使患者愿意接受長期的康復訓練治療。
綜上所述, 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肢體偏癱, 能有效減輕患者肢體功能障礙,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 故能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達到康復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艷, 李攀, 張淼, 等.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及其相關因素的橫斷面研究.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 2013, 6(7): 32-33.
[2] 楊楠, 黃娣, 曹翠芳, 等.音樂放松療法在腦卒中患者家屬焦慮情緒中的應用究. 河北醫藥, 2011, 33(8):71-72.
[3] 鄭雅丹, 胡昔權, 李奎, 等. 雙側上肢訓練在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1, 26(6):72-73.
篇4
目的 通過對人體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術后康復指導,加快和促進膝關節功能的恢復。方法 對我院近年來開展的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重點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協助指導教會患者術后早期進行規范系統的康復訓練;患者靜力性收縮,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直腿抬高訓練,膝關節屈曲鍛煉,扶雙拐下地步行以及上下樓梯等,防止術后膝關節孿縮,改善關節功能。在預防并發癥的同時術后當日即開始實行康復鍛煉,逐日遞增直至出院并給予康復指導。結果 能有效減少并發癥,促進膝關節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HSS平分標準均為優良。結論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和訓練很有必要。
【關鍵詞】 膝關節 置換術 護理/康復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KR)是治療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所致膝關節損傷的方法,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以改善膝關節活動和矯正畸形為目的的手術,隨著TKR的廣泛應用,手術后康復訓練日益受到重視,而手術后全面細致的康復護理和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是保證和鞏固手術效果,促進患者功能康復的重要部分,現將我們對TKR綜合康復訓練的方法總結如下。
1 術前康復訓練
術前功能鍛煉指導是能否達到目標重要的一環,讓患者預先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并明確注意事項:(1)加強股四頭肌的靜力收縮練習,股四頭肌每次靜力收縮10s,休息10s,每10次1組,每天完成5~10組,同時進行繩肌的靜力收縮練習。踝關節屈伸肌的主動收縮等。(2)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患肢直腿抬高練習。(3)指導患者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可預防墜積性肺炎。(4)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拐杖,為術后執拐行走做準備,術后3天下床活動,早期下床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及全身功能的恢復,預防肺部并發癥。
2 術后康復訓練
2.1 手術當天 術后為防止肌肉萎縮,促進傷口愈合,改善關節活動范圍,增強肌四頭肌和繩肌肌力,具體方法如下:手術當天患者擺放于伸直位,麻醉清醒后活動足趾及踝關節。
2.2 術后第1天 患肢做股四頭肌靜力收縮練習,根據患者情況,逐漸增加收縮次數,患者坐于床上,做患肢的直腿抬高練習,并且患肢抬高時,盡量維持數秒,做患肢踝關節運動即踝泵運動和環繞運動,每次重復10~20次,每天3~4次[1]。
2.3 術后第2~7天 拔除切口引流管后,除繼續以上活動外,教會患者主動做膝關節伸屈鍛煉,活動范圍0°~45°,以后每天伸屈幅度增加10°~15°,每日2次,每次2h,并配合人工被動鍛煉或CPM機鍛煉,即膝關節持續被動活動,如患者疼痛明顯,可口服噻來西布膠囊在維持鎮痛下進行,CPM訓練時起始角度為0°,終止為20°,在1~2min內完成1次屈伸活動,每次1h,每天2次,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每天酌情增加5°~10°,在一周內使膝關節屈伸角度達到或接近90°。
2.4 術后第8~14天 重點是加強患肢在不負重狀態下進行主動運動,同時進一步增加患膝關節的活動范圍。方法:用被動手法與主動活動相結合方法,增加膝關節的活動范圍。使患關節在無痛范圍內有節律往返屈伸于膝關節和相鄰關節之間,繼續使用CPM訓練,但關節的活動度增加大至90°~100°,繼續加強患肢直腿抬高運動及股四頭肌和繩肌練習,進而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患肢盡量不負重,此時重心在健側下肢,以后重心逐漸向患側過度,避免患肢過度受力。
2.5 術后第15~20天 指導患者開始進行行走和步態訓練,并加強患肢平衡運動的訓練[2],讓患者上下樓梯,訓練時健側先上,患側先下,待患者適應后逐漸減少拐杖的依賴,此期應加強膝關節的活動度,進一步行股四頭肌及繩肌的肌力增強訓練,采用等張,等長和等,距肌力訓練,指導患者獨立完成各項日常生活所必須的動作,增強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
3 出院指導
出院前教會患者及家屬訓練方法,患者坐在床邊,主動屈伸小腿或坐在床邊,膝關節下墊一枕頭使膝關節屈曲,然后伸直,每日多次進行,同時配合全身關節的運動,如散步、上下樓等,這樣不僅使膝關節得到鍛煉,同時使全身得到鍛煉,增強體質訓練中避免劇烈運動,不要做跳躍和急轉運動,防止關節的挫傷,臥床休息時將雙下肢抬高,促進血液回流,定期門診復查,檢查膝關節功能及下肢的功能恢復情況[3]。
4 結果
本組8例全膝關節置換病人經術后精心護理,耐心康復指導,所有患者傷口均1期痊愈出院,除1例有輕度疼痛外,其余均疼痛消失,穩定性良好,活動度達0°~120°,日常生活自理,采用HSS膝關節評分標準,均為優良,TKR是人體較大的重建手術,術后不能早期配合康復訓練,就會影響關節動態平衡,加重肌肉萎縮,導致膝關節不穩定,甚至發生嚴重的并發癥,而雙側TKR患者術后無正常肢體功能代償,肌力訓練應是貫穿康復訓練始終,康復訓練應由小到大,遵守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的訓練原則。
參考文獻
[1] 賈 勤,朱紅英.48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康復訓練[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161.
篇5
關鍵詞: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R473.6:R4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2409(2007)05―0931―02
髖關節創傷或疾患給患者日常功能活動帶來了極大的障礙。應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可以及時、有效地緩解疼痛,重建髖關節功能,改善患者的日?;顒幽芰?,提高生活質量。而關節置換手術后早期實施康復功能訓練是保證和鞏固手術效果,促進患者功能康復的重要部分。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對62例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進行系統的早期康復鍛煉,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本組患者114例,其中男65例,女49例;年齡36~96歲,主要病種:新鮮股骨頸骨折70例,陳舊性股骨頸骨折6例,股骨頭壞死34例,強直性脊柱炎并髖關節強直4例。
1.2 分組
將114例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康復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齡38~96歲。對照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齡36~94歲,兩組年齡、性別、病種在統計學上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對照組行髖關節置換術后常規治療護理及一般康復指導??祻徒M除對照組的措施外,同時在手術當天即開始進行系統的康復訓練。
1.3 康復訓練方法
針對不同患者及疾病不同時期進行指導,因為術后疼痛或畏痛,多數患者對患肢活動有恐懼感,所以先做好患者心理康復,消除不良心理,使其主觀能動地參與機能康復的訓練。
1.3.1 手術當天 患者取平臥位,維持患肢外展中立位(15~30。),兩腿間放置一軟枕,使足尖向上,待麻醉消失下肢感覺恢復后即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的主動背伸和跖屈活動,每個動作保持5s,然后放松,重復練習。
1.3.2 術后第1天 指導患者進行患肢肌肉等長或等張收縮訓練以及踝關節的屈伸活動。每個動作保持收縮狀態5s,然后放松,重復練習,15~20min/次,2~3次/d。病情許可,可床頭搖高30~60°.但患肢要保持外展中立位。
1.3.3 術后第2天繼續進行患肢肌力收縮訓練及關節活動,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可增加髖部屈曲練習。但屈曲角度不宜過大,以免引起髖部疼痛,保持髖部屈曲5s,后回到原位,重復練習,15~20 min/次,2~3次/d。
1.3.4 術后第3天繼續患肢肌力收縮訓練,踝關節活動及髖部屈曲練習,協助患者在床邊站立。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側床邊,健側腿先離床并使足部著地,患肢外展、屈髖<45°,由他人協助抬起上身,使患側腿離床,并使足部著地,再柱雙拐站起,上床時,按相反方向進行,即患肢先上床。
1.3.5 術后第4天 繼續上述訓練,指導患者借助助行器練習行走。方法:雙手扶著助行器扶手,先向前移動助行器,再邁健肢,用健側肢負重,身體稍向前傾,再將患肢至健肢旁,重復該動作。在練習過程中,注意患者的安全,以防摔倒。
1.3.6 術后第5天至術后第2周 繼續上述訓練,并逐漸增加活動度和練習時間,使患者逐步恢復髖關節功能。但術后1~2周禁止患側下肢負重。
1.3.7 出院指導 囑患者繼續住院期間的訓練,并要每天堅持鍛煉。囑患者在康復過程中,要重點加強人工置換關節的保護.防止置換假體脫位。故要向患者說明注意以下幾點:①術后6個月內禁止髖關節內收、內旋。3個月內平躺時,可在兩腿之間夾一軟枕。②3個月內防止髖關節屈曲>90°。③術后第3周患肢才可部分負重,3個月內過渡到完全負重。④活動或休息時注意不要兩叉,不要彎曲髖關節來穿鞋襪,不要坐低于小腿的椅子,以免引起髖關節脫位。⑤禁止跑步、跳躍和舉重物,以保護假體,延長假體壽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秩和檢驗。
2 結果
經過術后2周的康復訓練,根據李強髖關節功能評分方法,分別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及關節活動進行評定,結果見表1~3。
篇6
【關鍵詞】 乳腺腫瘤;康復操;集體訓練;功能恢復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中國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趨勢[1]。乳腺癌外科治療以改良根治手術為主,保乳手術和根治術為輔[2],由于手術切除組織廣泛,創傷大,往往切除了胸大肌、胸小肌、腋窩及鎖骨下脂肪及淋巴組織,影響了患側上肢的靜脈淋巴回流及運動功能,使患者術后出現肩部僵硬、肌肉萎縮、上肢功能障礙,因此,對術后患側上肢進行功能鍛煉尤為重要。我科2008年1月至12月對乳腺癌術后患者采用自編功能康復操集體訓練,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0例乳腺癌患者,均經病理切片確認為乳腺癌?;颊呔鶠榕?,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5.2±2.5)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89例,根治術11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2組年齡、文化程度、臨床分期及手術方式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觀察組由責任護士專一指導,協助完成康復訓練動作,出院后發放自制光盤,并定期復查、電話聯絡隨訪,使患者能夠按要求完成各階段的康復訓練計劃;對照組采取常規鍛煉方法,患者進行隨意自我功能鍛煉[3],主要以術側腕部運動、爬墻、吊繩運動及上舉練習為主,由護士階段性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
1.2.2 康復訓練方法以“乳腺癌上肢功能鍛煉方法”為標準,分3階段進行。第1階段,術后24 h至拔除引流管為第1階段,此階段主要進行握拳、伸直手指關節,腕關節外旋、內展和肘關節屈伸運動,配以患側上臂輔助按摩,促進淋巴和血液回流,減輕因手術創傷、回流不暢引起的肢體腫脹。第2階段為拔管后24 h至術后2周,此階段主要運用主動與輔助運動,由健側上肢協助術側上肢進行上臂肌和肩肌的收縮運動。指導患者進行上舉,前后左右擺肩、滑輪、摸耳和爬墻活動。增加肩關節活動度,促進術側上肢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第3階段,一般在術后2周進行,按照自編功能康復操每天下午組織觀看vcd光盤和示范圖,主要增加外展、抱頭、擴胸以及兩手后背向上舉的運動。此3階段訓練方法均由專職護士示范,指導訓練均在音樂的旋律下集體進行及評價效果,出院時發放光盤,隨訪進行指導。
1.3 療效評價 肩關節活動度(rom):rom是指肩關節活動時所通過的運動弧或轉動的角度,運用rom作為測量功能康復的客觀指標。使用專用的量角器測量健側和患側肩關節于術后4、12周肩關節活動度(肩前屈、肩后伸、肩外展、肩內收)。以患者不出現不適或疼痛為宜。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重復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組術后患肢rom比較見表1、2。
3 討論
乳腺癌術后伴有不同程度患側上肢功能和患肢淋巴水腫及心理問題,患側上肢水腫主要由淋巴回流障礙和血液回流障礙兩大原因引起。其除了與手術方式、腋窩淋巴組織清除等因素有關,術后的康復鍛煉有很大關系。術后正確有效進行患側上肢功能鍛煉,是預防患側上肢淋巴水腫及瘢痕攣縮的重要護理措施之一[4]。表1 2組術后4周患肢rom比較表2 2組術后12周患肢rom比較
乳腺癌患者由于手術創傷及心理壓力等因素,臥床多活動少,肌肉在短縮狀態下固定5~7 d,肌肉長時間固定不運動,容易造成失用性萎縮,使肌力不同程度的減弱和消失,由于動力作用喪失,收縮幅度減少,使相應關節受限。尤其是肩關節功能占上肢功能的60%[4]。
目前,常規的功能鍛煉方法是通過文字資料及護士的言傳身教進行,但由于患者語言、文化程度、理解能力、護士技術水平、表達能力、人員少、工作繁忙等原因,康復指導達不到預期效果,患者依從性差,護士花費的時間也多。將自編功能康復操制成光盤,發放于患者,能使患者更直觀、通俗易懂地掌握功能鍛煉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還可反復觀看或跟著學,提高了患者鍛煉的興趣[5]。同時,將音樂的旋律與運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集音樂運動于一體,以不同速度、旋律、音調、音色,使患者患側上肢產生共振,肌肉主動或被動的節律性收縮和松弛,有效地促進腦與肌肉之間的信息雙向傳導作用,同時緩解了乳腺癌患者焦慮、恐懼、憂郁心理[6]。
集體訓練促進了患者互相交流,提高患者堅持康復訓練的主動性和順從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在肩關節恢復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充分利用了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代替胸大肌、胸小肌及腋下組織的作用,并通過對皮膚的主動和被動的牽拉能有效地防止瘢痕攣縮所造成的不良后果[4]。促進了肩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和對生活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 韋田福,何全玲.乳腺癌術后上肢功能康復鍛煉研究現狀.現代護理,2007,13:218.
2 沈鎮宙,李鶴成.談乳腺癌外科治療中的熱點問題.外科理論與實踐,2004,9:89.
3 蘇蘭若.新加坡乳腺癌病人的健康教育.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0,19:146.
4 郭蘭青.健康教育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術后患肢功能康復的影響.中國全科醫學,2008,11:19711972.
篇7
[關鍵詞] 關節鏡;脛骨髁間棘撕脫骨折;術后康復護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6(c)-0114-02脛骨髁間棘是前交叉韌帶下止點附著部,多因間接暴力而至撕脫性骨折,直接導致的病理變化之一就是前交叉韌帶松弛,致使膝關節穩定性下降,繼而損傷軟骨及半月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院自2011年1~12月共接診28例,有25例均在關節鏡下行關節腔清理、骨折處復位及內固定術,術后配合科學的肌肉力量訓練,骨創治療儀,蠟療,中藥熏洗,手法、CPM關節活動度訓練器及冰敷等康復手段,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13~46歲,平均31歲;左膝14例,右膝11例;車禍傷11例,運動傷10例,摔傷4例;骨折后2 h~15 d,平均5 d。按照Meyers 及Mckeever分型:Ⅱ型14例,Ⅲ型11例。合并半月板損傷11例,側副韌帶損傷9例。其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膝關節疼痛,關節腔內積血腫脹體征,關節不穩及前抽屜實驗陽性等,術前X線拍片及MRI也明確提示髁間棘撕脫骨折、半月板、側副韌帶損傷。
1.2 方法
1.2.1 術前指導
向患者做好詳細的解釋工作,包括床上練習解大小便;手術的必要性及手術中的注意事項;給患者示教并熟練掌握術后各階段功能訓練方法、目標,使其積極主動配合。
1.2.2 術后病情觀察與處理
術后接患者回病房,注意交接輸液通道,遵醫囑連續硬膜外麻醉后6 h去枕平臥位,監測生命體征,密切觀察術區滲血、引流管道及傷肢末梢血運情況。為減少或避免切口出血、關節腔積血積液,術后患肢常采取內襯棉花腿后外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膝關節伸直位(膝關節下禁墊物品)并抬高30°。術后3 d傷口處每次冰敷20 min,以減輕關節腫脹及疼痛。術后隨著麻醉的消失,切口處的疼痛接之出現。疼痛會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方面的負面影響,使之痛苦不堪,必須加以重視,除保持安靜的環境、心理疏導、改變、術區冰敷等外,使用自控鎮痛泵(PCA)在緩解疼痛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但有少量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及嗜睡、尿潴留、血壓下降、胃腸道等不良反應。護士應注意密切觀察,及時處理[1]。
1.2.3 功能練習
1.2.3.1 踝泵練習 下肢肌肉有效收縮促進血液回流,對預防深靜脈血栓,減輕肢體腫脹具有重要意義。術后當天麻醉消失后就可進行踝泵練習,最大限度趾屈和背伸,速度不宜過快,緩慢用力,全范圍屈伸踝關節,于極限位保持5~7 s,每次屈與伸為1組,每組15次,每天3~5組,并貫穿始終。
1.2.3.2 股四頭肌及腘繩肌等長練習 在閉鏈運動中,股四頭肌與腘繩肌同時收縮,膝關節受到垂直壓力,很少受到前后作用力,有利于關節功能的恢復[2]。因不引起關節活動,故術后24 h即可進行,每次收縮并保持10~20 s,放松10 s,盡可能多做,不少于500~1 000次/d(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以分別增強肌力及肌肉耐力。并貫穿始終。
1.2.3.3 直腿抬高、側抬腿、后抬腿、髕骨松動等適度練習 術后第1天即可從被動到主動行直腿抬高練習。第2 天可行側抬腿、后抬腿、髕骨松動練習,以練腿內側及外展肌力和防止膝關節粘連。術后10 d左右即可坐位伸屈膝及抗阻練習,以利于增強肌力。
1.2.3.4 膝關節功能鍛煉 術后10 d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下肢CPM 功能鍛煉膝關節活動度,從30°開始每天增加6°~ 9°,30 min/次,2次/d。每次活動后膝關節處均可冰敷30 min,以減少關節腫脹。
1.2.3.5 手法、理療及中藥熏洗 為減少術后引起關節粘連,在活動關節前使用蠟療、中藥(本院自制的下肢洗藥)熏蒸,熏洗患肢1天2次,以軟化瘢痕組織。也可采取手法推拿按摩來達到關節松動的目的。
1.2.3.6 注意整體練習 除手術肢體制動保護外,其余身體部位(如上肢、腰腹、健側腿等)應可能多的練習,以確保身體素質,提高整體循環代謝水平[2]。
1.2.3.7 本體感覺和神經的康復 應在第3周開始。當膝關節損傷或關節手術時,膝關節的本體感受器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3]。而一部分本體感覺要靠特殊的訓練,除加強肌力外,一部分本體感覺要靠特殊的訓練,如引導負重練習,站在平衡板上進行靜止及活動練習、利用平衡訓練儀進行訓練曲線跨越、單腿站立、直線跑、往后跑等。電針治療儀的應用,20 min/次,2次/d,以刺激神經恢復[4]。
1.2.3.8 漸進性的康復訓練 爭取2周膝關節屈曲達90°,6周后達120°,8周可基本達到正常。出院后繼續加強以上訓練,糾正異常步態,及上下樓梯練習,術后2個月內,一直帶著支具,休息時將支具鎖定在伸直位。漸進性訓練,定期復查。
2 結果
按Lysholm膝關節評分標準,根據患者的主觀癥狀、關節穩定程度和關節功能情況分4級。優:膝關節無疼痛或不穩定癥狀,能工作或參加一般體育項目活動。膝關節屈伸功能正常。良:輕微疼痛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偶而會有膝關節不穩,但上、下樓無困難。可:中度疼痛并伴有關節不穩定,影響工作,上、下樓有一定困難,膝關節屈伸受限。差:疼痛明顯,影響正常生活,上、下樓困難,膝關節屈伸受限嚴重。對本組25例患者進行了5~18個月的術后隨訪,優18例,良6例,差1例,優良率為96%。
3 討論
脛骨髁間棘撕脫骨折直接引起前交叉韌帶的松弛,膝關節不穩,最終造成膝關節的退變與骨性關節病的發生。術后康復訓練日趨早期,快速、激進,期望在獲得良好穩定性的基礎上盡早恢復正常的膝關節運動功能[3]。關節鏡下微創手術顯著減少了手術創傷,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能早期進行功能訓練[5]。完美的手術,配合科學的系統化的康復訓練方法與措施(主動與被動相結合,功能訓練與物理治療相結合,各種運動方式相結合等),才能使膝關節達到理想的功能恢復[6-7]。
[參考文獻]
[1] 崔快. 創傷性骨科患者的疼痛護理[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0):4861-4862.
[2] 張秀美,孫士英,劉茹,等.康復指導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06,12(2B):337-338.
[3] 敖英芳. 膝關節交叉韌帶外科學[M].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8:107-109.
[4] 張寧,李英麗.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105例康復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89-90.
[5] 朱興建,楊兵,馮勁松.關節鏡下治療脛骨髁間棘撕脫骨折[J]. 創傷外科雜志,2007,9(3):251.
[6] 嚴巍,劉長亮. 微創經皮鋼板治療脛骨骨折的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21(18):2173-2175.
篇8
〔Abstr act〕Objective: To prevent and remedy symptoms of paralysis such as contracture of joints and stiff limbs, to increase the recovery rate of cerebral apoplexy and to decrease the rate of incapacitation. Methods: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ere performed and anti- paralysis drugs were given.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of spastic paralysis of cerebral apoplexy was 91.5% among 106 cases.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er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symptoms of spastic paralysis.
腦卒中是我國第一大致死性和致殘性疾病, 致殘率高達85%以上〔1 〕, 因此, 迫切需要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 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降低致殘率。
我科自1995年以來, 以針灸及康復訓練相結合為主的綜合療法先后治療106例痙攣性癱瘓的患者。該療法在對抗痙攣、降低肌張力、改善關節功能障礙方面療效顯著, 現將臨床資料歸納如下。
1 一般資料
106例患者中, 男57例, 女49例; 年齡30~81歲;病程最短為7d, 最長為2年。 2 治療方法
2.1 口服抗痙攣藥物根據肢體痙攣程度, 酌情使用巴氯酚、甘氨酸、妙納等藥物。
2.2 針灸療法
根據肢體痙攣及關節功能障礙的輕重程度, 以循經辨證取穴為主, 拮抗肌群部位取穴為輔。
2.2.1 頭部取病灶同側的運動區、感覺區。
2.2.2 上肢部肩髃、肩內陵、肩外陵、曲池、手三里、合谷穴等。
2.2.3 下肢部環跳、風市、足三里、陽陵泉、太溪、太沖穴等。
每次上、下肢各取5~6穴、采用平補平瀉法, 留針30~40min, 每日一次, 30d為一個療程。2.3 康復訓練方法采用在無痛范圍內患肢的主動和被動運動訓練相結合的方法, 以達到緩解肌痙攣、保持關節功能為目的。每次30~60min, 每天重復2~3次, 在治療的同時應注意患肢的良姿位和感覺障礙的護理。
2.3.1 訓練要求從遠端小關節開始, 進行患肢各關節部位的揉、拿及關節的牽伸、擠壓運動。對于明顯的腕下垂、五指屈曲攣縮者, 在被動運動有效的基礎上用矯形器固定在腕背伸, 五指伸直的位置;對于足尖下垂、踝內翻者給予超腘窩的“丁字鞋”外固定, 以保持踝背伸于中立位, 使痙攣緩解后患肢能較長時間保持在有效刺激量的狀態。
2.3.2 變換訓練包括床上翻身、起坐、坐位平衡、站立平衡、邁步行走的訓練。
2.3.3 上肢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取仰臥位或坐位,讓患者主動以健肢帶動患肢, 做上肢的直臂上舉、外展、后伸, 肘關節的屈伸, 前臂的旋前、旋后, 雙手十指交叉做對掌擠壓運動, 并進一步訓練手的精細動作及手、眼的協調性練習。
3 療效標準
治愈: 關節痙攣癥狀消失, 關節功能恢復正常,日常生活能自理, 部分可恢復工作。顯效: 關節痙攣緩解、出現分離運動, 肢體運動明顯改善。進步: 肌張力稍有增高, 受累部位關節活動有“卡住感”。無效: 康復治療前后痙攣及活動障礙無改善。
4 結果
經過30~180d的綜合治療, 基本治愈46例, 顯效30例, 進步21例, 無效9例, 總有效率91.5%。
5 討論
腦卒中患者肢體癱瘓發生發展過程中, 幾乎都會出現癱瘓肢體肌張力增高或者痙攣, 這是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后自然恢復過程中必然出現的階段性現象, 是中樞性癱瘓的特征之一。
如果痙攣得不到及時恰當的治療, 不但會引起患肢疼痛, 還會造成患肢肌肉萎縮、關節攣縮及變形, 導致關節活動度受限和康復訓練困難, 影響患者活動能力的恢復〔2〕。因此, 在生命體征平穩的前提下, 應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針灸及康復訓練相結合為主的綜合治療, 從而使機體的功能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目前, 國外把針灸與功能鍛煉相結合的方法稱為“新趨勢針灸”, 并廣泛應用于臨床,挪威的康復醫學專家Astrid kjendal〔3 〕曾經把針刺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長期隨訪研究對象, 結果發現: 在針刺的6周內甚至隨后的1年中, 對患者的運動功能、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都產生了積極影響。國內的大量研究也證實: 針刺可從血液動力學4 〕、腦組織形態學〔5 〕、神經生化學〔6 〕等方面改善腦部血液供應, 消除腦水腫, 促進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另外, 通過早期的康復訓練能夠預防和糾正關節攣縮、肢體僵直等偏癱痙攣模式的出現, 最大限度地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致殘率。
口服抗痙攣藥物的目的是: 降低肌肉收縮的力量, 緩解異常痙攣模式的持續狀態。痙攣狀態的藥物康復應注意個體化, 需選擇療效好、副作用少、與其它藥物相互作用小, 而僅作用于肌肉組織的藥物, 其靶作用為降低肌張力〔7〕。
在治療期間, 也應重視患者的知覺障礙、語言障礙及精神障礙等方面的治療, 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使其樹立信心, 積極主動參與訓練, 激發患者的康復欲望, 提高康復訓練的質量和療效, 最終使軀體和心理全面康復。
[ 參考文獻]
〔1〕戴紅, 王威, 于石成, 等.北京市城區居民腦卒中致殘狀況及對社區康復的需求〔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0( 5) ∶344- 347.
〔2〕張艷宏, 劉保延, 趙宏, 等.腦卒中痙攣性癱瘓特點及其評定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8, 14( 2) ∶110- 112.
〔3〕Astrid Kjendal.針刺治療對亞急性中風作用的一年隨訪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1998, 4 ( 3) ∶100.
〔4〕李力, 張存在, 韓景獻.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恢復期中風臨床及實驗研究〔J〕.中醫雜志, 1995( 9) ∶533.
〔5〕胡國強, 田菲, 李平, 等“. 醒腦開竅”針法對腦缺血再灌注家兔腦水腫自由基的影響及相關性分析〔J〕.天津中醫,1995( 3) ∶25.
篇9
關鍵詞 髖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脫位 康復護理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peri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procedure for abductor dysfunction patients to prevent posteroperative dislocation after hip arthroplasty.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is a total of 32 patients with hip-abductor dysfunction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rom Jan 2005 to December 2006.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a total of 35 patients with the same kind of case received targeted rehabilitation procedure perioperatively from Jan 2007 to December 2009.The rate of dislo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uscle force were examined after operation.Results: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ot lower dislocation rate and stronger muscle force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muscular imbalance of hip joint due to the weakless of abducto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dislocation after hip replacement.Perioperative abduction training is effective for enhancing abductor force and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dislocation.
Key WordsHip replacement;Dislocation of hip joint;Rehabilitation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老年性股骨頸骨折的發生率逐年增加。老年性股骨頸骨折可致髖關節疼痛、活動障礙不能行走,使患者的活動能力和生活能力明顯降低,部分患者因為長期臥床產生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重要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骨折后的生活質量。置換術后髖關節脫位是其嚴重并發癥之一,術后脫位將導致手術失敗,增加患者痛苦。有報道神經系統疾患等合并有髖外展肌功能障礙又是導致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的重要原因之一[1]。通過對老年性股骨頸骨折合并外展肌功能障礙的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科學、有計劃的康復護理,能改善外展肌肌力,有效預防術后脫位的發生?,F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2月存在髖外展肌功能障礙行髖關節置換術的32例患者設定為對照組,2007年1月~2009年12月同類病例35例患者設定為實驗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納入標準:髖外展肌功能障礙合并股骨頸骨折患者。
排除標準:老年癡呆不合作者;拒絕康復護理者;小兒麻痹癥患者;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者。
兩組患者均采用后外側入路、常規手術方法、由同一組醫生操作。兩組患者在年齡、所患疾病、患側肌力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均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的康復護理:術前常規心理護理、疼痛護理等,術后常規康復訓練出現術后脫位再行外展肌肌力訓練。
實驗組在患者入院后通過對肌力的評估給予有計劃的術前術后康復護理。
入院后肌力的評估:①肌力評估標準:根據Lovett肌力分級標準對患側髖關節外展肌力進行評級:0級:不能觸及肌肉的收縮;1級:可觸及肌肉的收縮,但不能引起關節運動;2級:解除重力的影響,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3級:不施加阻力,能抗肢體重力,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4級:能抗重力及輕度阻力,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5級: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2]。②評估方法:讓患者位于側臥位,患側在上,囑患者行患側下肢伸膝位直腿主動外展活動,評估其外展肌力。對于4級及以下肌力,除常規的股四頭肌、小腿肌肌力訓練外,必須進行外展肌力訓練。
術前康復護理:①心理護理:髖關節置換術屬于骨科較大的手術,良好的心理康復效果將決定肢體功能的康復,因此減輕或消除老年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壓力顯得急迫而重要。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熱情接待,主動關心病人,打消恐懼心理,通過舉例的方法、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耐心地向患者和家屬講解大量成功的病例、手術優點方法、術者的技術、疼痛護理以及向他們反復講解術前康復的必要性以及對術后治療效果的影響,讓他們理解術前訓練是進行手術的必要條件,對預防術后脫位的重要意義,從而使患者和家屬能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大的康復效果。②外展肌訓練方法:平臥位時患肢主動外展、側臥位時患肢主動外展(側臥為主),每日訓練6次,每次30組,每組30~50次(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可適當減量或加量)。目標:使患者外展肌力在術前提高一個級別,且至少達到3/6級以上。
術后康復訓練:⑴心理護理:術后反復的疼痛刺激會導致其痛閾下降,對疼痛的耐受能力減低,即使康復訓練中輕微的致痛因素也可能出現嚴重的疼痛反應,患者可出現抵觸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和家屬溝通,強調早期進行功能鍛煉的意義,術后3天內可采用自控式鎮痛泵,對某些身體素質好又耐受力好的病人可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止疼藥,以消除他們的恐懼和擔憂,取得他們的合作,達到促進康復的目的。⑵冷療:冷療可以使毛細血管通透性改變,使局部滲出減少,從而減輕局部的出血水腫的發生,預防或減少黏連發生。并且局部低溫可降低末梢神經和感受器的功能及肌肉的興奮性,故有鎮痛和解痙攣的作用,為進行早期活動關節、恢復髖關節功能創造良好的條件。密切注意傷口引流管的引流情況,根據腫脹程度及循環情況給予傷口周圍冰敷治療。一般在術后麻醉消失后開始,給予1~2天。具體方法:加壓冰敷20分鐘,間隔30分鐘,保持局部溫度10°~15°。⑶外展肌力訓練:分4個階段:①術后第1天:術后待麻醉消失后即行踝關節主動伸屈練習,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保持肌肉張力和髖、膝關節被動運動。髖關節屈曲應小于60°。暫不做髖關節外展肌肌力訓練。雙膝間夾梯形枕,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防過度內收或內旋。②術后2~14天:術后第2天開始可每日搖高床頭45°~60°,患者處于半坐位,行呼吸功能訓練(深呼吸、咳嗽、吹氣球等),4~6次/日,每次20~30分鐘。繼續采用特殊訓練方法改進外展肌肌力。方法:由醫護人員輕輕扶住患足,平臥位或側臥位時主動外展訓練,較術前減少每組訓練次數及每日組數,防止因過度疼痛造成患者抵觸情緒,應循序漸進,活動范圍從小到大。術后4~5天,根據患者情況可延長坐位時間,可扶床邊坐位?;颊哂捎谂P床時間較長,下床時患者可能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現象。應作下床前準備,繼續外展肌肌力訓練、其他肌力訓練和床上輔助運動。術后6天開始,患者情況允許可扶助行器站立,適應后再行走。繼續行外展肌肌力訓練(站立位、側臥位訓練相結合)。可增加每日組數和每組訓練次數達術前強度。③術后15天~1個月:繼續肌力訓練和輔助運動訓練,加強外展肌肌力訓練。逐項增加上下樓梯、穿鞋襪等日常生活訓練。④術后1個月~0.5年:每月復查X光片了解術后假體情況,如果外展肌力低于4/6級,則繼續以上康復訓練。
效果觀察:全部病例均獲隨訪。對照組隨訪0.5~3年,實驗組隨訪7個月~3年。對照組脫位3例,術前術后肌力無變化;實驗組無脫位,術后肌力較術前肌力有明顯提高,均達到3/6級或以上。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一般資料數據采用(X±S)表示,脫位率和術前術后肌力改善情況比較均采用X2>/sup>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兩組患者脫位發生率比較:實驗組患者脫位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脫位率比較(%)
注:X2>/sup>3.435,P<0.05。
術前術后肌力改善情況比較:實驗組術后肌力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改善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 論
外展肌功能障礙致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的原因分析:髖關節置換術對于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在臨床病例中,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有一定的發生率[3]。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的常見原因有:①髖關節外展肌功能障礙(神經系統疾患、外展肌力下降);②患者術后未嚴格遵醫囑康復訓練,患肢過度屈髖、內收、內旋;③假置安放欠佳等[4,5]。合并有腦梗死、腦萎縮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可能存在髖外展肌力下降,如不在術前進行針對性的檢查,往往難以發現,而陳舊性股骨頸骨折患者是否存在外展肌力障礙因人而異,如果患者因疼痛導致活動量小、臥床時間長,則可能長期缺乏鍛煉導致廢用性外展肌萎縮。有報道外展肌力下降導致髖關節肌力不平衡是置換術后脫位的重要原因[6],由于股骨頭需要適當的肌張力(外展與內收)來維持在臼窩內,如果高齡患者骨折后長期臥床或新鮮骨折合并有腦萎縮腦梗塞,則可導致患者髖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肌力減退,特別是外展肌肌力下降,進行髖關節置換術后不能維持正常的肌張力,從而打破了外展肌與內收肌之間的平衡,極易導致術后早期脫位[7]。
外展肌力障礙患者行科學積極的康復訓練可有效的預防術后脫位:在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是在髖關節置換術后發生脫位后再進行外展肌力訓練,患者因疼痛劇烈、心理承受能力差、對治療效果喪失信心等原因,遵醫行為差,訓練難度大,糾正脫位所需時間長,康復效果差。實驗組病例從入院開始就對外展肌肌力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有計劃的實施外展肌肌力訓練,使患者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治療中,遵醫行為好,訓練效果明顯,術前外展肌力均能提高并且達到3/6級以上,有效地預防了術后早期脫位[8]。術后通過科學的程序化的康復訓練,實施個性化的特殊的外展肌肌力訓練,循序漸進,活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能鞏固外展肌力,增強髖關節周圍肌肉張力,維持外展肌與內收肌張力的平衡,進一步防止髖關節脫位的發生。本研究結果表明,髖外展肌功能障礙患者在髖關節置換術前及術后進行外展肌力訓練可以有效地預防術后脫位[9]。
綜上所述,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而髖外展肌功能障礙導致髖關節脫位是最常見的原因。本研究表明:髖外展肌功能障礙患者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應重在預防,通過對患者術前正確的評估肌力,有針對性的對髖外展肌功能障礙患者術前術后行康復訓練以改善外展肌肌力,有效的保障了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肢體外展功能的恢復,減少了術后脫位的發生率,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效果滿意。
參考文獻
1 黃炎,孔榮.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的原因分析和防治對策[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3(5):333-335.
2 柴軼劬.康復醫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8.
3 周傳友,尚希福.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原因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0,5(3):169-170.
4 覃榮周,李東,程松苗,劉建釗.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原因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6(2):103-105.
5 李自強,蘇佳燦,張春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及功能評價[J].中國臨床康復,2004,6(17):3238-3239.
6 游輝,錢銳,陳榮春.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功能康復療效分析[J].南醫學院學報,2005,10(5):687.
7 王慧玲,張曉萍,付艷.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6(9):685-687.
8 寧寧,裴福興,向方會.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康復訓練[J].醫藥雜志,1999,1:99.
9 寧寧.骨科康復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3: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例)
注:以上數據經X2>/sup>檢驗,(P>0.05)。
篇10
關鍵詞:DDH術后患兒;石膏;家庭康復護理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ofthe Hip,DDH)又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兒童先天性疾病,平均發病率為3.9‰。女孩發病率較男孩高4倍[1]。DDH術后患兒一般需要石膏固定4~6w,出院后家長如果護理不當,不能堅持協助患兒進行功能鍛練,很容易發生石膏變形,傷口感染,廢用性肌萎縮等并發癥,因此這期間家庭護理尤為重要。
1 臨床資料
本組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齡2.2~9歲,平均年齡3.9歲,左側16例,右側24例,雙側5例。術前均因雙下肢不等長,行走跛行,經確診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DDH),收住入院后行骨盆截骨(Salter)術,術后給予髖人字石膏固定4~6w。
2 護理
2.1擺放 術后患髖采用患肢外展30°、內旋10°擺放,髖人字石膏外固定,這樣利于頭臼對位塑性、發育。仰臥時墊高雙小腿部讓軀干放平,以避免由于石膏褲固定后下肢自然下垂導致孩子腰骶部不適;抱孩子時讓孩子直立、避免從石膏褲下方伸手托孩子的臀部以免減小髖關節屈曲的角度。
2.2石膏外固定的家庭護理 指導家屬妥善保護好患肢制動,不用手按在未干燥的石膏上,以免石膏變形,石膏松緊適宜以能放一個手指為宜,以免影響呼吸。保持石膏邊緣整齊光滑,石膏邊緣或者表面有粗糙容易導致孩子皮膚磨損的地方可以用醫用橡皮膏粘貼,不可與硬物撞擊,避免石膏斷裂。每天檢查骨突部位及繃帶受壓部位,用2%紅花酊或滑石粉按摩受壓部位皮膚,以免發生石膏壓瘡。根據季節不同保持適宜溫度。晨起時拍背,鼓勵咳痰,防止術后墜積性肺部感染。
2.3下肢血液循環的觀察 給患兒家屬發放圖文并茂的注意事項小冊子,指導家長學會觀察石膏繃帶松緊度及下肢血液循環情況,觀察患肢遠端的血運、活動、感覺。注意傾聽患兒的主訴或哭啼,如患兒哭鬧不安或主訴石膏內疼痛,應檢查肢體有無壓迫。告知家長發現異常如果不能自行解決要及時回醫院處理。
2.4會、臀部護理 髖人字石膏固定,應將會陰和尾骨露在石膏外。患兒石膏外固定后3d內,主管護士有目標地對患兒家長進行石膏與會的家庭護理操作演示。叮囑家長患兒大小便后一定及時清理,必要時可以涂抹凡士林軟膏保護等方法。應保持石膏不被尿液浸濕,保持傷口及會清潔干燥。尿不濕必須塞進石膏褲里,仰臥塞前面(會),注意保護好傷口。俯臥位塞后面(臀部),選用窄的尿片或尿墊,可以用彈性的軟尺幫助塞進去;指導家長每天協助患兒定時翻身,每2~4h翻身一次。
2.5飲食指導 根據不同年齡患兒的特點,指導家長建立科學的飲食方法,可給高營養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應少食多餐,避免過飽,防止石膏綜合征的發生。
2.6功能鍛煉 術后早期可引導或協助患兒進行踝、趾關節的屈伸和旋轉活動;同時,鼓勵年齡大點的患兒進行股四頭肌舒縮活動,可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硬發生。
2.7術后并發癥的預防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為進一步預防功能障礙,術后2~4w可拆除髖人字石膏髖關節的前半部,輕輕做被動屈髖練習及坐起,術后6w拆除石膏,開始在床上鍛煉髖,膝關節,防止關節僵硬。這一時期可允許患兒在床上練習爬、坐,但不允許患兒站立。家長每天抱起患兒,其姿勢是使患兒雙膝關節外展,雙下肢跨在家長的腹部,可以使髖關節得到充分的外展和屈曲[2]?;純涸诖采暇毩暬顒?,以主動活動為主,不做粗暴的活動。對術后拍X線片髖關節間隙在0.5cm以下的,行持續皮牽引3w,牽引重量2~3kg,第1w床上坐起,練習髖關節活動,第2w練習摸足尖,第3w練習摸足跟,去掉牽引練習屈膝活動,術后4w指導其進行主動功能鍛煉,患兒可先通過練習坐起加強屈髖運動,在患兒能獨立完成髖關節的屈伸主動活動后,再漸進指導患兒練習外展、外旋、內收、內旋,直至下蹲運動,使髖關節功能恢復到最佳狀態。3個月下地負重行走,6個月股骨上段鋼板螺絲釘取出??祻湾憻挿椒☉w現個體化,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指導患兒及家長配合,督促患兒完成鍛煉程序和治療,鍛煉注意循序漸進,且防止摔倒致外傷[3],爭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3 結論
DDH是一種兒童先天性疾病,在我國發病率較高,約為3.9%。本病如能在6個月~2歲的嬰幼兒期及時發現,一般都能通過非手術方法治愈,2歲以后一般需要手術治療,矯形術后石膏外固一般4~6w。對于手術矯形的患兒,手術結束并不意味著手術成功,術后功能鍛練,防止術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的延續,需要醫護人員,家長和患兒的共同合作。以往DDH術后患兒隨訪時通常x線片效果滿意,但常常出現關節僵硬,石膏壓瘡,濕疹等并發癥,從而影響手術效果。這說明有些家長重視手術效果而漠視功能鍛練,或是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鍛煉方法,不能幫助患兒最大限度的減少術后并發癥。因此,術后指導家屬石膏固定的觀察、注意事項及家庭康復訓練方法極為重要。這需要醫護人員的細心指導,家長患兒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才能取得較滿意的療效。
參考文獻:
[1]潘少川.實用小兒骨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7.
- 上一篇:冬季呼吸疾病的預防
- 下一篇: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