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贊美老師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31 20:0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贊美老師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捕捉贊美的時機
任何表揚贊美都需要及時,特別是對后進生而言。有一次,我在批改作文時,讀到這樣的一段話:這個星期,老師又布置我們寫作文,可我卻不想寫,上星期我為寫好作文。特地要求媽媽帶我到去找春天,還在舅舅的幫助下上網搜集了許多關于描寫春天的資料,認認真真地把作文寫好了。我想,這次作文評講,我肯定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可是,很失望,到現在老師還沒有贊揚我……看到這段話,我才發覺由于自己的疏忽,未能及時給學生贊美,導致學生會產生這樣的不良心理反應。于是,我馬上給小華送上肯定和贊揚,但我發覺,我遲到的贊美是一種失職,一種遺憾。
二、調適贊美的視角
當學生表現出色時,我會及時送上一個充滿真誠的眼神,或者輕輕拍一下學生的肩膀,或摸一下頭,用這些獨特的方式對學生能表示欣賞,學生在收到老師這種親昵的動作語言時,往往會臉上發光,笑容滿面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對學生開展“抬高的贊美“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你真了不起,把文章寫得那么好,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你真像一個常勝將軍!”……看到孩子們臉上的光芒,我深深的感受到,抬高的贊美就像一道絢麗的陽光,溫暖著孩子的心房,激勵著他們踩著自信的步伐一步一步踏上成功的階梯。
三、掌握贊美的火候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過度的贊美就會失去贊美本身的作用。”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但并不意味著對學生要一味的表揚。在對學生開展贊美的時候,教師要掌握好“度”,不要讓贊美泛濫,不要部分場合,事無大小地給予學生贊美。例如,小華是班上的尖子生,一天到晚,得到老師最多的表揚和贊美就是他了。可是,他又是一個驕傲狂妄的孩子,容不得別人說他半點缺點,只要誰說他不對的地方,他的嘴巴肯定會翹得老高,還疏遠那位同學。表揚是甘露,但是過多了則成水患。天天吃糖的孩子在吃到蜂蜜時,體會不到那一份沁人心脾的甜蜜。
篇2
關鍵詞:鼓勵;贊美;興趣;想象力
作文體現的是語文的基本功,是衡量學生語文技能的重要標志。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從提高小學生對寫作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寫作的興趣,學生才可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鍛煉,從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用鼓勵和贊美提高學生的興趣
寫作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長久的鍛煉才能養成。小學生由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很難做到持之以恒,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容易打退堂鼓,而教師的鼓勵和贊美,恰恰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孩子的要求是很低的,能得到大人的認可與贊美,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鼓舞,所以,在寫作這方面,教師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語言,每逢遇到佳句美詞,定要真誠地贊美和鼓勵他們,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對寫作的興趣。
二、注重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寫作最重要的是素材,而生活又為寫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好的文學作品大都源于生活。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要注重培養學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只有從真實的生活中提煉出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作文。要培養學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小學生對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我們正可以利用這一點,讓他們對好奇的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并把自己所觀察到的寫下來。例如,春天來了,植物都有哪些變化,動物都有什么動靜;下雨了,天上是什么情況,地上是什么情況;吃飯了,飯桌上都有什么飯菜,誰在廚房里忙碌。通過這樣的聯系,學生可以在觀察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寫作時也可以得心應手,不會再畏懼寫作。
三、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習作中要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到高年級能寫“想象作文”。平時,教師就必須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倘若忽略了這一點,就寫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了。那么,如何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呢?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就要時時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主要的方法有:
1.通過續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續寫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教師開個頭,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春天來了……,學生會想象出春天來了是什么樣子的,樹綠了,花開了,河水解凍了,萬物都開始復蘇了。二是通過對課文進行續寫來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如在學習了《小馬過河》《坐井觀天》等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對結尾進行續寫等。
2.改寫古詩,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學習完古詩后,可以引導學生對詩中的意境進行想象,描繪出古詩中的優美意境。通過這種方式,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還是加深學生對詩詞理解的有效辦法。如在教學《暮江吟》后,首先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在夕陽的映照下,江面上都有什么樣美麗的景色,然后讓他們把美景描繪出來。這樣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
3.結合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兒童都喜歡幻想,童話故事、科幻故事都會讓他們浮想聯翩。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經常給他們講一些故事,然后讓他們從故事中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總之,提高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提高學生對寫作興趣的目的。
篇3
[教學片斷]課前,我為了鼓勵孩子們學習,伴著優美的旋律,現場高歌一曲。然后,以此來引導孩子們說話。
師唱歌完畢:謝謝!學生鼓掌。
師:我猜這掌聲里一定飽含贊美之意,但我更想聽聽你們的心里話。
生:周老師,我覺得您如果不做老師的話,一定能當歌星。
師:喲哦,你過獎了!謝謝!
生:老師,您唱歌非常動人,我們仿佛置身仙境。
師:“置身仙境”,應該改一下,改成“身臨其境”。
生:老師,我覺得,您可以當音樂老師,唱得太好了!
師:哦,是嗎?被你說中了,我曾經教過音樂。
……
師:孩子們,謝謝你們的贊美,此時此刻我內心充滿了喜悅、自信和力量。贊美有這樣神奇的動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會贊美!(板書課題:“學會贊美”))
[簡評]有人說,課前交流談話是師生情感的粘合劑,作用不可小覷。的確如此!本來,換一個環境上公開課,學生們比較緊張,這在意料之中,而老師能現場來一首歌,這又是意料之外。于是,學生們緊張的情緒得到了緩解、釋放。老師非常扎實的歌唱功底以及現場出色的發揮,在讓學生們一飽耳福之余,送出自己內心的贊美也便是順理成章了。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我想,課初老師親自動情地演唱(而不光是放音樂),孩子們樂意傾聽,很想贊美,其間,也在考驗著學生們的應對及表達能力。這一環節的預設可謂自然而又溫暖。它的作用不僅僅是導入新課,也使其后的教學如行云流水,層層相扣,卻又自然無痕。
師生陶醉在歌聲里,陶醉在現場化的交際中,其樂融融。
[教學片斷]老師課件呈現某生的優秀作文片段。學生各自閱讀,邊讀邊思該怎樣贊美這位同學。
生:×××,你的作文內容真豐富,字也寫得很漂亮。
師:被夸贊的×××同學,在我們課堂里,聽了這兩位同學的贊美,你會怎么說呢?
×××(被贊美的那一位):謝謝你的贊美,我以后會更加努力的。
……
師:俗話說“人譽我謙”,×××同學在大家的夸贊之前,非常謙虛,一點也不驕傲。好樣兒的!
[簡評]第二學段中,在“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及“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交談”一次,其實就在告訴我們,心中要有交流的“對象”,口語交際一定要體現交互性、針對性。在四上語文課本中,口語交際“學會贊美”練習的插圖上有句提示語是“受到別人的贊美,你會怎么說”,意思就是在引導學生增強口語表達的應對能力,多實踐。
在課堂里呈現了真實的生活情境。以真人為對策,以真事為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了真實的交際活動。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被贊美的對象介入交際,進行應對處理,場面真切、自然。在現場生成比較熱烈的交際之后,教者能恰到好處地進行點評,“人譽我謙”一詞,不僅關注著交際活動,更關注著學生的精神成長,積極引導他們學習如何做人。可謂站得高,望得遠。
[教學片斷]師:同學們,(映示)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走進校園,走出校門,走上社會,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贊美的人或事,擦亮我們的眼睛,你有什么發現?
生1:交警叔叔,您不論刮風下雨都在馬路上辛苦地指揮,使我們暢通無阻地行駛。您辛苦了!
生2:清潔工,你們不管嚴寒還是酷暑,都在清掃馬路,你們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
……
[簡評]從贊美身邊的同學,再延展到贊美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這樣的教學過程由“扶到放”體現教學訓練的層次性,參與的人員“由點到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贊美的愉悅,人人都獲得情感的體驗。使孩子們都能清醒地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從而都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評價別人。同時,也進一步使學生們感受到贊美的魅力,體會到贊美是橋梁和紐帶,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篇4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題目;方法;評改
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在對于5-6年級小學生的習作要求中指出:“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常見應用文。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語文課程標準》已經進一步明確了作文教學的目標,特別是在各個層次和各類考試中,作文分占了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的比例,由此可見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提到寫作文學生就感到頭疼,不知道怎么寫。學生寫作文,首先接觸的是作文題目,特別是小學生,作文題目范圍大了學生不知道從何處寫起,題目出難了學生又不知道怎么寫。學生一看到寫作范圍廣、難度大的作文題就失去了寫作的興趣。一個新穎的作文題目就像餐桌上端上來一盤色澤鮮亮的菜,不管這道菜的味道如何,但它卻大大提高了就餐人的食欲。一個新穎的作文題目,學生一看就有一種寫作的欲望。那么,怎樣給小學生擬定作文題目,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興趣呢?經過作文教學實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小學生作文題目范圍要小
根據兒童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應該避免出一些不切合學生生活實際或寫作范圍較大、內容顯得空洞的作文題目,如“我的理想”、“21世紀的我”等,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自己人生的價值取向尚未明確,對未來的設計也只是停留在人云亦云上面,還沒有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學生對于這樣的作文題目無法寫作,即使寫起來內容也顯得十分空洞。不如換成“明天,我在哪”(想象作文)或“我是船,只屬于遠方”(勵志作文)等題目。寫作范圍小的作文題目,學生既好把握,又利于學生發揮想象。
二、小學生作文題目要減輕難度
小學生的作文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題目一定要使學生一看就明白寫什么內容,該怎樣寫,而不是考察學生的審題能力。如果學生連作文題目都看不懂,不明白其意,又怎么能提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把作文寫好呢?如有些教師給學生出了“流年似水”、“無言的凝眸”、“暗香”、“橋的遐想”等等,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些題目實在令人費解。
三、小學生作文題目要具體一點
具體一點的作文題目能提高小學生寫作興趣,如回憶方面的作文題目:“我的故鄉”不如換成“故鄉的小橋”、“流過我心的小河”等。贊揚父母愛的作文題目:“如山的父愛”、“我的母親”不如“父親兩鬢的白發”、“母親的手繭”等形象具體的作文題目好寫,又能于細微處見精神。
四、小學生作文題目要新穎不落俗套
有些作文題目學生似曾相識,沒有新意,學生一看就有一種厭倦感,如“我的老師”、“我尊敬的一個人”、“我的同桌”、“給長輩的一封信”等等。有的寫了幾年還是這個題目,學生感到十分乏味。沒有興趣就寫不好文章,所以老師要在保證訓練重點的前提下,不妨出一些新穎的作文題目給學生練習,如“琴聲感動我心”、“雨的訴說”、“校園一角”、“可愛的動物―XXX”、“假如我是……”、“難忘的童年趣事”、“我第一次……”等等。
五、小學生作文題目要打破常規思維定式
小學生作文題目要打破常規的思維定式,不落俗套,才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撲火的飛蛾”往往是指那些作惡多端自取滅亡的事例,我們可以將原來的題目意思改變一下,變成“追求光明的勇士―飛蛾”來贊美飛蛾為了追求光明而勇于獻身的精神。又如“攔路的荊棘”是表明人們對前進道路上遇到困難的憎恨,改變成“荊棘給我的啟示”后,則說明如果我們克服了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就能取得成功。再如“狡猾的狐貍”是通過描寫狐貍的狡猾來表達對狐貍的厭惡,改變成“這狐貍真聰明”后,則是對狐貍聰明的贊美等等。這些作文題目都大大的提高了小學生的作文興趣。
六、小學生作文題目新穎了,寫作過程仍要點燃激情
作文題目新穎了,能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仍需要充滿激情,當今的學生校園生活豐富多彩,互聯網信息包羅萬象,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這些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源泉活水,使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是快樂作文的起點,但它的前提必須要有激情,學生要對作文有興趣。才會有自主寫作的意識。這種對作文的熱愛之情,又該如何去點燃呢?首先,必須對生活充滿激情。要讓學生明白寫作文是一種現代生活的需要。寫作技能體現的是公民生存的技能,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是具有大眾意義的生存能力和思考能力。葉圣陶曾說,“寫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是生活本身”。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和充實。既然寫作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教師就有責任在作文教學中為學生點燃激情,使學生像熱愛生活一樣熱愛作文。就能從作文中得到快樂和收獲。
七、小學生作文后老師要指導自我評改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將自己從傳統作文評價模式中的教師改、教師評,逐步轉變為學生改學生評。學生改評作文也是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在作文的評改這一環節中,強化學生改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讓學生在作文的改評中分享快樂,學習借鑒他人的寫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
總之,一個好的新穎的作文題目,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我們教師在布置學生寫作文時,應在作文題目上下一點功夫,更要在寫作過程中點燃學生的寫作激情,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好,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昕.小學中年級生活作文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篇5
為落實這些新理念,必須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策略,這是小學作文新課程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在一定的時期,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策略對于作文教學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策略,以便適應作文教改的需要。新課程背景下,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策略有兩條依據:一條是學生的身心規律,一條是語文學習規律。這正是新課程所強調的。
一、激發興趣策略與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小學生作文要“對寫話有興趣”, 習作起始“重在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這不僅是一種教學要求,更重要的是反映一種新的教育觀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重要向導。
1.命題引趣
題目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習作情緒。新穎有趣的命題,能引發學生的習作情趣。小學生正處于作文的起步階段,如果作文命題的范圍過大、過籠統,缺乏趣味感、樸實感,必會造成學生作文的心理負擔。這樣不僅效果不佳,還會使學生對作文失去信心和興趣。縮小作文的命題范圍、肢解題目、化繁為簡、循序漸進,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致的有效途徑。
【案例】
首先,命題要有新意。在開學之初,讓學生寫寫《我的新同學》《新來的老師》《開學典禮》,則較容易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
其次,命題要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如《學生該不該開生日晚會》《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師,我想對你說》《我們最需要》《作業的煩惱》《公開課的滋味》《家長會之后》等,這些話題即使老師不讓他們談,他們也會在底下說,讓他們寫文章,公開談,自然一吐為快。畢業班同學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幻想、期待美好的明天,這時如出《十年后的我》《假如我當市長》《二十年后的聚會》這樣的題目,他們的話匣子一打開,就會思如泉涌,只要稍加點撥,就會水到渠成。
再次,命題要有啟發性。如寫教室里的事情,若命題為《發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很多學生就會感到很棘手。如果改為《上課鈴響了很久》《當試卷發下來的時候》《老師提問我時》《老師,你講錯了》的文題時,學生就會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題目,運用自己最拿手的表達方式,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2.情境創趣
有趣的情境是習作的催化劑。創設一定的情境,猶如給學生再現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學生就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在作文之前,經常有意設計并組織一些小游戲、小表演、小動畫、小音樂欣賞等活動,并相機啟發學生注意觀察、聯想和想象。這樣,就很容易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有話想說,有話樂說。
【案例】
創設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激發習作興趣,還能改變學生以往對作文的畏難心理。
記得有一節語文課,上課鈴響 5分鐘,陳老師才匆匆趕來。她說:“同學們,很對不起,今天老師遲到了,耽誤了大家的學習,你們猜一猜老師為什么遲到了呢?”
話音未落,教室里一下子沸騰了,有的說老師去復印室了,有的說去開會了,還有的說……陳老師又追問道:“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們在做什么?”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說:“看書、背古詩、講笑話、下棋……”此時,大家都想把自己的所做、所見、所想說給老師聽,他們個個情緒十分高漲。
陳老師說:“下面就請大家把剛才發生的一切用自己的筆寫下來吧!”他們寫下了《沒有老師真好》《老師不在的時候》《課堂上發生的事》。這樣一個“小小的善意騙局”情境的創設,使得學生既有話要寫,也有話可寫。
3.高分勵趣
作文評價的目的,并不是評判學生的好壞,而是激勵學生,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所以教師不要吝嗇作文的分數,可利用評價來激發學生的作文動機。筆者曾經做過各種各樣的調查,小學生極少看老師的評語,最看重的是老師給的分數。給學生的作文打高分,是激勵寫作興趣的一種好方法。
【案例】
在教學中,根據習作的要求,采用高分激勵的方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做法是好文章可以給100分。新穎的開頭、結尾,精彩的細節描寫,畫龍點睛的句子,成語的妙用,詩句的恰當引用,文中的插圖,堅持寫觀察日記等給予加分,上不封頂,可以加100分到300分或更多。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在三、四年級小學生初學作文時尤其靈驗,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體驗,化解學生的消極體驗,使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形成快樂體驗,可以較快地消除小學生懼怕作文的心理,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4.競賽激趣
爭強好勝、不甘落后、喜歡比賽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經常組織一些寫作大賽,或賽開頭,或賽結尾,或賽觀察,或賽想象,或賽系列日記……學生在競賽中嘗到了競爭的樂趣,得到了個性的張揚,引爆了情趣想象的火花,續接了習作興趣的鏈條。另外,競賽游戲活動的本身,也豐富了學生的習作素材,激發了學生的習作興趣。
5.評價固趣
“激勵” “評價”是心理學上講的兩大功能。只有正確合理地使用這兩個心理功能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他們真正體驗到成功后的愉快,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傳統的評價是“玉中指瑕”——找缺點找毛病。正確的做法是“沙里淘金”——找優點找亮點。特別是針對文章中的那些“個人的獨特感受”,都應備加“珍視”。
【案例】
例如,在低年級寫話評語中我經常鼓勵學生:“你會說連貫的幾句話了,真了不起!”“你能把新學的好詞用上,真棒!”“你能仔細觀察了,是個有心人。”“你已經學會用標點符號了,很聰明哦!”同時,因為低年級學生識字量不多,我們有時也可畫上一張笑臉,或畫上一根豎起的大拇指,或是送上幾顆鮮艷的五角星,用這種評價方式來代替評語。
每當學生寫完話后,我總是舍得花時間讓他們大聲朗讀自己的作品,學生間相互評價。每周三下午最后一節課是我們班雷打不動的寫話交流課。由學生輪流朗讀自己最滿意的一次寫話作品,我從不同的角度共同給予評價,送給他們一句贊美、鼓勵的話語,讓學生體驗到寫話的成功。在孩子們的心中,宣讀自己的作品,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班為此還設有“佳作欣賞”園地,孩子們的大作可以榮登其上,激發了孩子們的寫作熱情。同學們經常把自己寫好的話主動貼上去,課下圍在園地前欣賞、交流,分享著寫話帶來的無限樂趣。如果寫的特別出色的作品,我們選擇有的投稿,有的做成班級報,有的集冊成書。上個學期我們班有兩位同學在《提前讀寫報》上發表了文章,在校報上也找到了我們班學生的名字,我想這些都是對他們的肯定。真誠地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在贊美中、激勵中,獲得動力,在寫話的起跑線上快活、輕松地飛奔向前,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突出重點策略與方法
文章是一個由諸多因素構成的綜合體,作文需要多方面的修養歷練和持之以恒的實踐鍛煉。因此,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必須從整體著眼、局部著手,做到每個學段、每個學年、每個學期、每次作文教學都有所側重,逐步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切不可“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我們可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征和新課標確立的不同學段的習作教學目標來確定中高學段不同的習作訓練形式與能力訓練重點:
低年級(第一學段)是兒童想象活動的“敏感期”,最佳的習作訓練形式是創造型的想象性寫話和童話體寫話(如根據故事開頭說寫童話、聽音響編寫童話、童話續編、命題編寫童話),重點是培養學生有意地重現表象的能力,增強學生想象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
中年級(第二學段)是兒童觀察的活動的“敏感期”,觀察能力迅速發展,特別是觀察的目的性、持續性、細微性和概括性顯著提高,因此最佳的習作訓練形式是觀察作文(素描作文,如自然景物、小動物、人物動作、人物外貌、人物對話和周圍環境素描等),重點是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并讓他們通過想象生動地表現典型表象,即培養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
高年級(第三階段)是兒童抽象概念思維進入“敏感期”的階段,其習作訓練形式應該從觀察習作轉向有明確交際目的實用型習作(包括紀實習作和想象習作,如暑期生活交流、學寫生活隨記、學寫讀后感、學寫導游詞等),以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和發散性思維能力,增強學生思維的針對性、邏輯性、靈活性和獨創性。每次習作指導都要從整體出發,把握教學重心,制定本次習作的教學目標,進行一兩項習作能力的強化和訓練,這比面面俱到、淺嘗輒止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篇6
感恩老師主題作文1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恩我的錢老師,因為是錢老師打開我智慧的大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記得剛來寶月小學的時候,我對校園的一切都感到陌生。由于這個原因,在課堂上,我就是明白問題的答案,也總是猶猶豫豫不敢舉手。您也許覺察到了,向我投來鼓勵的目光,似乎在說:“彬彬,別害怕。鼓起勇氣試一試。即使答錯也沒關系。”是您溫柔的目光,讓我增加勇氣。我立刻舉起手回答,雖然答得不怎樣理想,但您還是微笑著表揚了我。正因為有這第一次,使我增加了膽量,久而久之,我在課堂上養成了用心舉手發言的好習慣。
當我遇到難題向您請教時,您總是樂意理解,耐心地給我講解題思路,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當我透過您的講解,把這道題做對時,您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當我做錯事的時候,您并沒有大聲喝斥我,而是輕聲細語地問清了事情的原由,幫我排憂解難。我真感激您阿!您是非分明,從來都不平白無故地批評人。
當我在期未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您在班上表揚了我,還帶頭鼓起掌。要明白,老師是因為您這小小的掌聲,使我在學習的道路上又增添了一份信心,讓我明確了奮斗的目標。
此刻我最后明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道理。因為您所從事的事業是默默地奉獻和無私的犧牲。我發自內心地感激您,錢少環老師!感謝您為我所做的一切!將來,無論我成為參天的大樹還是低矮的灌木,我都將以生命的翠綠,向您祝福——我的老師!
感恩老師主題作文2
從咿呀學語的孩童到蒙學初開的小學生,從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飛的成人,從門外漢到專才,從人類的結繩記事到今天信息時代,老師的作用時時刻刻貫穿其中。社會的發展靠教育,教育的發展靠老師。老師的默默付出換來了人類文明的勃勃生機。老師的愛,無私中透露著平凡:像一股暖流,滲入我們的心田;像一種呼喚,幫助我們落寞的心靈找到回家的路;像一陣春風,給我們溫暖和溫馨。我們的老師,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一支支粉筆是他們耕耘的犁頭;三尺講臺,是他們奉獻的戰場。老師的愛,叫師生情,這是人世間最嚴肅的情:犯錯誤時教導我們的是老師;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老師。一個贊揚的眼神,使我萬分開心;一句溫暖的問候,讓我感受到第二種親情。
我的一位老師曾經說過:我不需要太多的榮譽和贊美,我只喜歡“老師”這兩個字……這質樸的言語無疑是老師們共同的心聲,是他們內心世界最真實的情感流露。我們感謝老師們的辛勤教育,感恩他們的諄諄教誨,然而,再多贊美的言語,仰慕的辭藻,也比不上我們用愛和行動來感恩老師。當我懷著害怕的心跨進校門時,老師,是您陽光般的笑容給了我以安慰。您將我帶進了學校,帶進了豐富多彩校園,也帶進了學習的殿堂。
感恩老師,并不需要我們去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你在專心地聽課,這便是感恩;下課后,在走廊里看到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聲禮貌的“老師好”,也是感恩!用優異的成績,用可驕的成功,用你一點一滴的進步來告訴老師,“老師,我能行”,更是對老師的感恩。
感恩老師主題作文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老師的精心教導下我已經成為了一名五年級的學生,我和老師已經相處很久了,感恩老師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教師節明天就要到了,同學們都會送禮物代表對老師的感謝,像我這樣的宅男也想出去給老師買禮物。
在這個教師節,為了表達老師對我的教育之恩,我打算今年不買一枝花了,我要買一束花送給老師,即使花光了我所有的零花錢我也愿意。
篇7
摘要:現行的語文實驗教材為了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留下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在習作練習的設計上,只是給予了解寫作范圍和簡單的提示,并沒有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學法指導,這就使一些閱讀面較窄,知識積累不足,寫作能力偏弱的小學生寫起作文來步履維艱。本文通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想象,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創作,激勵學生的評價及賞識這幾方面來拓展學生想象思維的空間,幫助學生探究寫作的基本技巧,引領學生走出生搬硬套的誤區,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觀察 探究 賞識 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闡述“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因此,它將“習作”作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目標和重要目標之一。但現行的實驗教材為了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留下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在習作練習的設計上,只是給予了解寫作范圍和簡單的提示,并沒有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學法指導,這就使一些閱讀面較窄,知識積累不足,寫作能力偏弱的小學生寫起作文來步履維艱。對此,作為教師該怎樣拓展學生想象思維的空間,幫助學生探究寫作的基本技巧,引領學生走出生搬硬套的誤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1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想象
老舍說過:“觀察事物,必須從頭至尾,尋根問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不知全貌,不會概況。”我們知道生活是作文的基礎,平時對周圍的事物觀察得越細致深入,生活積累越多,寫作時就越容易。反之,如果我們平時對人對事漠不關心,作文時即使絞盡腦汁也不能寫出好文章。例如:老舍如果沒有對車夫的種類,車夫的生活、語言及社會環境作了大量的觀察與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想象與創造,是不可以寫出《駱駝祥子》這樣的經典作品。朱自清在生活中如果沒有仔細觀察,用心感悟,能寫出膾炙人口,感人肺腑的《背影》嗎?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留意生活,觀察生活,為習作時的想象奠定扎實的生活基礎。
2 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創作
倡導學生以探究性方式進行學習,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和亮點。在這一新的形勢下,我們可將探究性學習與小學生作文教學“聯姻”,整合行成探究性作文法。學生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通過對周圍的事物親自觀察,參與活動,從中選擇引起自己興趣或關注的內容,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產生感悟,引發爭論和思索的基礎上寫成作文。
根據“探究性作文的主題范圍要有意義,符合自己的實際能力和客觀條件”的原則。探究性作文法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熱點去醞釀作文的主題。教師組織學生回憶并羅列自己近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講出自己的興趣特點,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對這些興趣熱點和問題進行討論,形成作文主題。譬如,我課前從學生中了解到他們對這樣一些問題感興趣:“如何解決生豬養殖對環境的污染”“燒掉沒收的假貨會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及原材的浪費”“地球會爆炸嗎”“農家娶了洋媳婦”“奶奶用手機” “爺爺考駕照”“球迷老爸”等。對于這些作文主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探究活動,學習小組成員完成分工的探究任務,在探究過程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體驗,產生自己獨特的理解,并利用記錄、隨筆、拍照、網上查閱資料,問卷調查等形式,形成作文所需要的資料和素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的探究活動以具體的指導,但不要越俎代庖,后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在探究活動中去探索,去發現,讓各組成員各自將自己的觀察,體驗及感受以書面形式匯總成一段文字,再進行小組的討論,修改,補充與交流。
3 激勵學生的評價及賞識
習作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語文學科鮮明的人文性在學生習作中表現尤為突出。然而有的學生在習作中顯現出的創作火花被教師或家長無情地扼殺了。那些習作有困難的學生,他們很少得到老師的肯定或贊揚,難道,他們的篇篇習作就沒有可取之處嗎?實際上,每個人都需要善意的贊美。作為教師,贊美學生是一種感情投入,是驅使學生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動力源泉,教師的一個笑臉,一句發自內心的鼓勵或者一次誠懇的指責,都會觸及學生的心靈,甚至震撼。為此,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習作,都應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給予賞識。
3.1 學生自我賞識。學生寫好作文后,可先由學生本人對習作賞識一番,畫出好詞好句或好段。如:五年級學生寫的《球迷老爸》中的一個片段,他用“”先畫出好詞好句,用“?”標出動詞,還在旁邊做了評點。
他腳底下好像生了根似的,任憑你怎么喊他,他都沒反應。你瞧他那認真勁兒,抱著墊子,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一邊看,嘴里一邊喊:“臭球!臭球!快!快傳!” 用比喻寫出爸爸的專注。
連續幾個動詞寫出了老爸
看球時的情態。
教師批改作文時,可參考學生的自我賞識,并給予鼓勵。這樣做能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并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習作。
3.2 小組互相賞識。在自我賞識習作的基礎上,同桌或合作小組進行交流和賞識。人人都參加,由每位同學宣讀賞識的詞、句、段或新穎的開頭和結尾。這種賞識創造了平等展現才華的機會,并且有濃郁的相互鼓勵,取長補短的學習氛圍。尤其對習作較困難的學生,更能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習作情趣。教師應和學生一起認真傾聽,并熱情給予贊許。
3.3 教師和集體賞識。當老師批改到內容新穎,語句通暢并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習作時,通常會寫上好評語,給個好分數,還會在班集體進行表揚與賞讀,讓全班學生從中得到啟示。但是,對于較差的習作,教師更要善于發現習作中的閃光點,用發展的眼光賞識習作的優點。例如《爺爺考駕照》一文是典型的記流水帳,并且病句連篇,但我還是表揚小作者擬題,選材新穎,書寫工整。此外,我認為教師也應當眾賞識那些頗有進步的習作,可以賞識全文,也可賞識部分,以及賞識學生認真修改后的部分段落,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 管建剛著.《我的作文訓練系統》
[2] 陳秉章著.《小學生作文教學藝術》
篇8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賞識教育
有的學生在習作中,常常會出現厭煩寫作、懼怕寫作的心理,會讓我們的習作教學面臨被動的局面。而賞識教育,就像一把金鑰匙,讓學生受到賞識,受到感動,從而打開習作之門,達到習作教學的一種極佳境界。學生的習作,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賞識、同學的贊美;無人喝彩,無人賞識,就無法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心理學家羅杰斯說:“相信人具有自發學習的天然傾向,但他只對能夠大有影響于個人行為的知識才感興趣。”根據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對他們的行為大有影響的不僅僅在于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教師要常對學生說:“你不會寫,教會你寫,你不喜歡寫,讓你喜歡寫。”讓學生在學習作文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我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得以實現:
一、賞識學生習作,滿足他們自尊的心理需要
作文起步,小學生由說、寫一兩句完整的話過渡到說、寫幾句或一段完整的話,實現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發展的一次飛躍。教師賞識性的評價有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思維發展的作用。因此,教師批閱小學生習作,堅信“習作沒有失敗”的賞識教育理念,就能善待學生的每一次寫作練習。賞識的前提,教師必須明確兩點要求:
(一)是要明確學生作文訓練的層次性要求,不擅自提高作文訓練要求。《語文新課標》中,根據小學生認知心理發展的規律,確立了由詞到句、由段落到篇章,循序漸進的層次訓練原則。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到社會中、到大自然中捕捉畫面,在頭腦中建立表象的過程。每個學生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的順序不同,內心的體驗不同,對景物的理解也就不同。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觀察世界,描摹景物,“用我手寫我口,用我手寫我心”,才會展現五彩繽紛的內心世界和多彩多姿的風情畫卷。
(二)是“沙里淘金”,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對學生作文要充分肯定,就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閃光點,讓學生賞識自己的“勞動”成果:
1、評語里充分肯定。在評語中充分肯定文章的優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個句子,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問題及修改方法,同時實行優等次制。
2、課堂中朗讀欣賞。安排學生高聲誦讀自己作文佳篇和好詞語,特別是在原有基礎上有點滴進步的同學。差生作文面批,并劃出“閃光點”,借其他同學交流。
3、定期張貼公布,結集打印或推薦發表。利用班級墻報或學校櫥窗、廣播電臺,定期展示優秀習作。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能作為范文與同學交流,會感到異常興奮和自豪;其他同學看到的、聽到的是自己的同學寫的好文章,會有親切感。
二、教會賞識辦法,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一種高級的社會性需要。小學生的自我實現需要老師或家長的表揚和同學的羨慕,是與榮譽感相通的表現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教師抓住時機,采取表揚、激勵、競爭等措施,提示簡明扼要的寫作方法,并結合閱讀教學加以訓練,必能潛移默化,促進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學生掌握概括化的寫作方法很有必要。如讓學生知道,觀察植物的順序,可以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從上到下或由下往上,整體到局部或局部到整體;植物的主要特點有形狀、大小、顏色、氣味、味道等。人物的特點有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懂得了這些寫作的概括化方法,就能促使學生改變原有的視而不見、熟視無睹的觀察習慣,用賞識的眼光精細地觀察身邊的事物。葉圣陶說“生活真實,才能表白出、抒發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生活在環境優美的農村的學生,不僅“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少年閏土》),而且有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農村學生“身之所歷,目之所見”的客觀現實更為豐富、真切,頭腦中積攢的表象具有真實性、鮮明性,這就為學生描述事物的真實性狀提供了保證;農村學生操作機會較多,動手能力較強,對事物的理解、記憶就顯得尤為深刻。熟練于手,和了然于心,這又為學生的表述帶來便利。充分利用這一“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引導學生用賞識的心態看周圍的一切,農村作文教學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
篇9
作文是語文知識的一個綜合的總體表現。如何激發小學生的作文興趣,變厭煩于作文為喜歡于作文呢?從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我歸結出幾點粗淺的體會。
1 語文課上,當眾表揚,注意普遍性
由于小學生對字、詞、句、章和自然段知識以及社會知識的欠缺、分析、判斷問題的不足,怕寫作文的現象比較普遍,一個班里有很多學生不能較好地完成作文任務。針對這一情況,我便從學生寫日記入手,指導學生把一天學習生活中感到有意義、高興的事繪聲繪色地寫下來。每天早自習把日記收上來,利用語文課前三五分鐘,專找學生的日記中的亮點,加以展示表揚,據我觀察,每次被表揚的學生總是面帶悅色,美滋滋的。一段時間下來,全班學生不同次數不同層次都得到過表揚,學生的作文興趣逐步活躍高漲,主動寫日記的學生越來越多。
2 借用評語,書面表揚,增強可信性
學生的作文,最能反映出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的作文特點各異,千差萬別。在書面評語中,我們不能滿足于共性問題的普遍表揚,要注意因人而異、因文而異。幾條紅浪線的勾勒,幾句贊美的詞語,都會給學生以美的欣賞和回味,家長也樂在其中。
3 面批談話,個別表揚,加強針對性
“面批”作文,這是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我經常堅持于此。面批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感情的直接雙向交流、信息的當面及時反饋,使作文的批改收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面批既有思想上的幫助,也有結構上的調整,更有字詞句標點的揣摩和疑難問題的討論。每當我肯定學生作文的成績時,我斜視到,他們的眼神特別地注視著我,專注、興奮、激動的神情溢于言表。
4 創造機遇,自我發現,自我表揚,強化自主性
在老師表揚的基礎上,逐步過渡到學生自我發現、自我表揚。自己選出自己作文中自己認為最好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大家聽,并說出好的原因,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使別的學生從中受到陶冶和啟迪。心理學中談到:自我肯定的需要是少年兒童的核心動機,它驅使兒童接受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
5 組織促進,互相表揚,力求廣泛性
在現實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來就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每個學生都需要尊重,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揚,從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中認識自身的價值,學生在認識別人能力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把別人同自己比較,從而不斷認識自己,提高自己。根據學生作文水平的差異,成雙結對,交換作文,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把別人的長處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形成人人學我、我學人人的良好班風。
6 開辟作文陣地,經常表揚,保持持久性
篇10
一、創設情境,激其好奇心
情境創設,不僅使學生觸“境”生情,有話可說,而情景本身也會激起學生的情致,引起習作興趣,活躍習作思路。好奇心是人們對新事物積極探索的一種心理傾向。研究表明,好奇心在兒童時期最為強烈。在作文教學中,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對誘發其動筆欲望是很有效的。比如大膽地將一些新奇有趣的小實驗、好玩的貼鼻子、成語接力賽等游戲引入作文教學之中,學生玩得開心,印象頗為深刻,寫的時候也會有話可寫.如一節作文指導課《我的發現》,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老師與一學生扮演一對父子倆,觀看足球比賽的電視直播。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為學生再現了真實的生活畫面,然后讓學生說說,說好了,再寫下來。這樣的指導,學生有了更深的體驗,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二、留心生活,擴大視野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豐富了,寫作的材料也就多了.為此,我們教師可多組織一些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收獲之豐是難以估量的.如讓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春游》中,領略大自然的風韻;在激烈而緊張的《秋季運動會》中,開發智力,鍛煉意志;在《剪紙》、《找朋友》等游戲中,養成動手動腦、禮貌待人的好習慣。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們看到了許多以前未曾注意的事物,生活流淌到了學生的心中,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傾吐欲望,習作成了他們要表達要交際的工具。
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勤于觀察,善于發現。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調動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聽、去觸、去聞、去想、去感受體驗、去獲得自己沒有獲得的感受。這些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體驗到的,就是對生活的積累,就是習作的材料。這樣去不斷發現,不斷積累,作文才有寫不完的內容。
三、激勵評價,感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