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孔子范文
時間:2023-03-13 21:21: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家孔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2-0-02
《論語》詳細地記錄了孔子和眾多弟子學習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集中反映了教育家孔子及儒家學派的主要思想。在一部兩萬多字的《論語》中,“君子”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大概有一百多次。毋庸置疑,“君子”是教育家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更是其畢生的人格追求。筆者力圖通過對《論語》中孔子關于“君子”的言語、界定和文字描述進行深入的歸納、探究和分析,從而探究、理解和把握“君子”的深刻內涵和衡量標準。
一、“君子”的內涵
“君子”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意思是“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孔子家語?五儀解》中說:“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及者,此則君子也。”由此可見,“君子”的內涵豐富,要求寬泛,標準較高。
“君子”一詞在《論語》中高頻率出現,約有109次,可見孔子對“君子”的重視程度之高和向往程度之深。筆者認為,教育家孔子之所以大力張揚君子風范,嚴君子小人之分,其用意十分明顯,就是為了借筆抒懷,展現自己的人格追求和修身要求,教育弟子注重個人品行的塑造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化廣大民眾以“君子”標準做人做事,從而匡扶人性,合力轉變不良社會風氣。
二、“君子”的標準
所謂標準,指的是衡量某種事物的一般性準則。總體說,《論語》所體現的孔子思想中,衡量是否是“君子”的標準大致有四個,即基本標準、核心標準、做事標準和做人標準。
(一)“君子”的基本標準是不憂不懼,善良厚道
孔子提出,不憂不懼、善良厚道,這是要成為一個君子的基本標準和前提要求。在《論語?顏淵》中,司馬牛曾經問孔子“何為君子?”孔子回曰:“君子不憂不懼。”這六個字看上去簡單,但認真揣摩之后,其實不是一般都能到達的要求。何謂“不憂不懼?”通俗地講,就是夜下無人時,自我反省,捫心自問,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值得愧疚的,更沒有什么擔憂和懼怕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要做到“不憂不懼”,反躬自問,自己做過的所有事情都光明磊落,經得起深究追溯,的確是太困難了,可見,孔子的這個最低標準并不是那么容易達到的。
在《論語?憲問》中,孔子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即君子的標準有三個,我是沒有能力達到的:內心善良、心懷仁義、厚道待人、心胸寬廣的人,就沒有什么煩惱的事情困擾他,沒有什么成敗榮辱左右他;充滿智慧、博文明理的人,他通常能夠通達看事,抓大放小,懂得取舍,從而不會對這個紛繁復雜社會中的各種問題所困惑;內心強大勇敢的人,心中就會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推動著你勇往直前,他心中自然就不會有什么畏懼害怕了。這三句話雖然是在兩千多年前說的,但到現在還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當代社會,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片面追求物質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思想愈演愈烈,如何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中獨善其身,這就需要我們從《論語》中汲取營養,努力擁有仁心、智慧和勇敢,最終才能在各種誘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二)“君子”的核心標準是胸懷天下,敢于擔當
在孔子的思想中,不憂不懼、善良厚道只是成為君子的前提和基礎,僅僅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孔子認為,成為君子的核心標準是胸懷天下,敢于擔當,心系蒼生,做一個偉大和高尚的人。在《論語?憲問》中,孔子曾經說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意思是說真正的君子要胸懷天下,心系蒼生,敢于承擔,而不要總惦記著自己家里的小日子,關心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事情。這種責任擔當和廣闊胸襟,逐步就演化成為儒家學派中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至于在后代的杜甫、范仲淹身上都能看到《論語》以及孔子的思想印記。為了闡述和證明自己的觀點,孔子多次把君子和小人進行比較,通過對小人行為的駁斥,從而反襯君子的偉大。在《論語?里仁》中,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心中常思提升道德水平,常思禮樂法度的約束;而小人則常思個人的私利,常念個人的榮辱與得失。言下之意,小人往往只追求滿足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視道德于不顧,視法度于無睹,也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真正的君子則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嚴于律己,從小事做起,以道德為約束,以法律為準繩,以公平正義為原則,胸懷天下,心系蒼生,這也是君子的最核心的標準要求。
(三)“君子”的做事標準是言行合一,身體力行
要想言行合一,首先要心口合一,而后才能做到言行合一。言行合一也是一種求真求實的做人原則。在《論語?學而》中,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意思是說那些經常巧舌如簧,看上去老是討好的臉色,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之心的。由此可見,孔子很厭惡那種喜歡說大話,善于夸夸其談、說大話的人。在《論語?公冶長》中,孔子說:“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意思是說,以前我對人的態度是,只要聽到他說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人的態度是,聽到他說的話,還要考察他具體的行為后,才能相信。”孔子一生游歷多國,閱人無數,正因為遇到過許多言行不合一的人,所以痛定思痛,在以后考量一個人是不是君子時,尤為重視對一個人具體行為的觀察。正因為如此,在《論語?里仁》中,孔子提出,真正的君子應是“訥于言而敏于行”的,即真正的君子要盡力使自己做到話語謹慎,做事行動敏捷,身體力行見實效,而不是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做起事來稀稀拉拉,成為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中的侏儒。
(四)“君子”的做人標準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篇2
論文關鍵詞:孔子思想 仁學思想 家庭教育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世界文明 “仁學” 儒家思想 人類社會
孔子的仁學思想集中體現在《論語》、《禮記》和《孔子家語》等文本之中。僅《論語》一書中,“仁”字的出現就達109次之多。如果我們把孔子對仁的各種界說加以分析與綜合,就不難發現,“仁”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的概念。針對不同場合、不同時間、不同對象,孔子所闡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樣的。本文無意全面解讀與闡釋孔子的仁學理論,只是認為深刻領會并汲取孔子仁學思想的精華,對于指導和改進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愛、孝悌與克己教育,解決愛心缺失、親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實際問題,極具現實意義。
一、“仁者愛人”與仁愛教育
《論語》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仁者愛人,是孔子仁學思想的第一要義,強調的是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愛。孔子把“愛人”視為倫理道德規范體系的最高準則,就是希望人們能以“仁愛之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這種超越血緣關系而尊重他人權利并普遍性地愛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學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僅以“仁愛”思想要求民眾,還要求執政者率先垂范,以“仁愛”治國安邦。他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他還說:“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在孔子看來,只有執政者帶頭施愛,且人人都有一顆仁愛之心,一個和合有序的禮治社會便不難實現了。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孔子所提倡的“仁愛”,并非不講原則。孔子說:“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論語·里仁》)當子貢問他“鄉人皆好之”或“鄉人皆惡之”時,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孔子還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把“鄉愿”那種模棱兩可的“好好先生”稱為“德之賊也。”(《論語·陽貨》)由此可見,孔子所倡導的“仁愛”是建立在原則基礎上的理性之愛,是愛憎分明、愛善者與憎惡者相統一的一種美德。
深刻領會孔子“仁者愛人”思想的內涵,反觀當前我國獨生子女群體中較普遍存在的“愛心缺失”的問題,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啟示:“仁愛教育”,迫在眉睫。
眾所周知,當今時代的青少年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祖輩、父輩的愛都傾注在他們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們獨享,久而久之,習以為常。再加上商品經濟社會,物欲橫流,過分追逐享樂與金錢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間。在這種環境熏陶下長大的青少年兒童,極易形成自私、懶惰、依賴與任性等心理弱點。他們從小生活在以我為中心的環境中,缺少關愛他人的內在意識。這種“愛心缺失”的問題往往是產生人際沖突乃至造成社會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問題的嚴重性并不僅僅在于此,而是在于長期以來被人們忽略了的家庭“仁愛教育”。
須知,仁愛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傳統優勢,在家庭教育中處于重中之重的地位。當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成為有博愛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這一美好愿望的實現卻有賴于家庭仁愛教育的傳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共處,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作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家長要想使子女學會共處,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須通過實施仁愛教育,使子女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學會傾聽他人意見,與他人協商共事;學會分享與換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決不可強加于別人。實施仁愛教育,家長要身體力行,為子女做出榜樣。只有這樣,才能將仁愛教育落到實處。
二、“孝第為本”與孝悌教育
孔子一貫主張“愛人”應從“孝第”開始,然后再由近及遠,把對親人的愛推廣到社會上。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第,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在《論語》中,子有是這樣闡釋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說:“其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篇》)不難看出,孔子的仁愛思想具有鮮明的層次性特征。“愛人”應以“孝悌為本”,只有以孝為先,以愛齊家,方能愛他人、愛國家。“孝第為本”,是孔子仁學思想的又一要義。它不僅是人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倫理道德準則,還具有促進社會和諧與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間,孔子更為重視的是孝道。他認為,一個人要盡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以禮相待。“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二是關心牽掛。“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三是恭敬真誠。“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在孔子看來,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贍養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誠。對父母的真誠是最難能可貴的。如果沒有孝敬之誠心,贍養父母與飼養狗馬之類又有何異?
深刻領會孔子“孝第為本”的思想,對于加強孝悌教育,解決當今社會較普遍存在的“親情淡漠”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君不見,在我國眾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親小”所替代,“啃老”則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雖說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孝悌”,作為一種傳統美德和做人最起碼的道德規范,正在被人們所淡忘;親情,作為人類相生相息的一種自然情感和維系社會倫理道德制度的基礎,正在被金錢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產生的親情關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會的安定。試想,一個人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孝順,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關愛他人,奉獻社會?加強孝悌教育,確實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師長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一種美德,我國政府歷來都非常重視孝道。憲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虐待老人”等條款規定。孝悌教育,作為我國傳統教育的一大優勢,應當成為當今時代我國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當家長的有責任把孝悌作為教育子女的一門必修課,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觀念上,要讓子女懂得父母有養育之恩,孝敬父母責無旁貸,無上光榮;在道德情感上,要讓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愛好、身體和工作情況,學會關心、體貼與理解父母;在道德行為上,要讓子女對父母恭敬真誠,自覺接受父母的教誨,但又不過分依賴父母,主動與父母分擔辛勞和憂慮。在孝悌教育中,家長的以身作則至關重要。家長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和影響子女,引導他們從愛父母、愛自己身邊的人做起,進而升華到愛集體、愛國家、愛人民。
三、“克己復禮”與克己教育
克己復禮,是孔子仁學思想的第三個要義。《論語》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在這里,“仁”有兩層含義:一是克已,二是復禮。所謂克己,就是嚴格要求和約束自己;所謂復禮,原本是指回復周禮,即西周維護社會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倫理規范。我們今天理解其內涵,不必苛求其原義,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倫理制度與行為規范即可。孔子認為,一個人只有克制和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規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復禮”,不僅體現了孔子仁學思想的本質內涵,同時又指明了踐行仁學思想的正確路徑。
首先,“愛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標。孔子為此提出了“為仁”的“三項要求”、“近仁”的“四種品德”和“行仁”的“五個標準”。其中,“三項要求”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四種品德”是:“剛、毅、木、納。”(《論語·子路》)意即“剛強不屈、堅毅果敢、質樸無華、言語謹慎”的品德。“五個標準”是:“恭,寬,信,敏,惠。”(《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論語·陽貨》)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證。孔子提出了以下幾條措施:一是“思”。他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二是“省”。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三是“戒”。他認為“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四是“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即杜絕“不憑空猜測,不主觀武斷,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的毛病。五是“學”。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只有通過學習,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剛”等六種德行,才會克服愚、蕩、賊、絞、亂、狂等六種弊端。
第三,“克己”是條件,“復禮”是目的。孔子認為,“禮”是衡量人的行為和道德是否規范的標準。“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只有“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學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意在使其弟子知禮守禮,立身于世。“禮”還是維護社會秩序與倫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國,需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論語·為政》)“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在孔子看來,禮作為一種形式載體,不僅可以約束與規范人們的道德意識,還具有促進國家安全與穩定的功效。
總之,孔子提出“克己復禮”是基于對當時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今天,我們領會并汲取其思想精華,對于加強家庭克己教育,解決我國獨生子女中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的問題,極具有現實意義。
篇3
關鍵詞:數控;教學資源庫;建設
一、概 述
《數控編程與加工》是數控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內容豐富,涉及設備較多且價格昂貴,十分適合開放式的網絡教學方式。通過采用文本、圖像、二維和三維動畫、音頻、視頻、動態模擬仿真等多種形式,可以將數控加工技術的實用知識形象地展示給學習者,通過例題的學習以及仿真練習訓練,可以讓學習者掌握數控加工設備的應用方法。因此,《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二、《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特點
1.資源多樣性。根據課程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常見的文本、圖像外,還可以大量使用視頻、動畫、聲音、模擬仿真、虛擬交互等類型的資源。這是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區別于普通教育教學資源的顯著特征。
2.指導實踐性。《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強調傳授知識的整合性,傳授技能的直接性、實踐性,示范法、實訓法,問題解決法等教學方法是主要的教學方法。因此,其教學資源具有較強的演示性、交互性、指導實踐性。學生借助這樣的資源在實際操作前進行反復模擬實驗、設計、操作、演練等,可以提高在實際操作時的準確率并縮短學習時間,取得良好效果。
3.體現職業教育特色,融入職業資格鑒定考試資源。《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教學內容融入職業資格標準。按照職業資格要求來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工種的中級工考核,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因此,本課程教學資源庫中建設了中級工樣卷庫,與職業資格鑒定有機結合。另外,還建設了高級工訓練題庫、技能競賽試卷庫,為學有余力、學有興趣的學生作拓展學習之用。
三、《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基于課程內容而建成的,橫向覆蓋了課程的內容,縱向提供了文本、動畫、視頻、圖紙、課件等素材,通過多種形式展示給學生。該教學資源庫的結構框架主要包括以下10部分,如圖1所示。
1.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模塊中,主要包含了課程定位、課程整體設計、課程整體設計視頻和課程標準、課程實施內容與教學資源5部分,如圖2所示。課程定位是對課程的地位、作用及課程的整體情況進行大致的介紹。課程整體設計主要從課程建設背景、本課程教學設計、課程資源和課程建設評價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并且由課程負責人進行展示說明錄制為課程整體設計視頻。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比較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課程實施內容與教學資源部分介紹了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內容以及可用的教學資源列表。
2.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模塊中,主要包含了授課計劃、選用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錄像4部分,如圖3所示。授課計劃是根據課程學時和課程內容制定的整個課程的授課過程。選用教材給出了該課程推薦使用的教材及參考書。教學內容則是本課程主要的內容,包括了每個模塊的參考講義、電子教案、課件和習題等。教學錄像則是課程的主講教師某一節課的授課過程的錄像,供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觀看。
3.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教學方法與手段模塊中,主要包含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網絡教學環境3部分,如圖4所示。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介紹了本門課程在教授過程中通常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手段,為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參考。網絡教學環境則是給出了該課程在網絡教學時需要達到的最低配置。
4.實踐條件
在實踐條件模塊中,主要包含了校內實訓條件和校外實習環境兩個部分,如圖5所示。校內實訓條件介紹了本課程在實訓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實訓設備等,校外實習環境主要介紹了學生在校外實習的單位以及實習情況等。
5.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模塊中,主要給出了來自多方面的對本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如學生評價、教師互評、校內督導評價、行業企業專家評價等。
6.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模塊是整個教學資源庫中的重要部分,按課程內容和媒體類型兩種分類方法進行組織,如圖6所示。課程內容中主要是包括了本課程的教學資源。而媒體類型中則包括了文本、動畫、視頻、圖形圖像、工程圖紙、PPT等多種形式的其他教學輔助資源,為課程的有效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校已建成《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資源庫,包含了前面介紹的各個模塊,并已經運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 語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繁瑣的工作,《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旨在為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提供一個范式,并期望最終建成系統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在建設過程中,應著重注意以下兩點:1.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要注重實時性,注意資源的不斷更新;2.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課程教學服務,因而教學資源庫的應用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胡俊平,朱如鵬.《機床的選用與保養》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81-84.
[2] 華紅芳.《機械制圖》教學資源庫的開發與制作[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09,(5):69-72.
[3] 陶永蘭,劉笑羽,劉廣武.機械基礎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8):67-69.
[4] 張思達,陳春蓉.動態教學資源庫建設[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9):18-20.
[5] 周立元,徐云,李海金.基于課程的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模式的研究[J].職業技術,2010,(3):48-49.
[6] 鄒俊艷.如何進行《工程制圖》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C].//第一屆中國圖學大會論文集,2007,(8):542-544.
篇4
[關鍵詞] 禮;規則;公民
【中圖分類號】 D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09-042-1
一、孔子“禮”的思想
(一)“禮”的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古代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舊的宗法等級制度及其禮儀規范陷入了嚴重危機,出現了所謂的“禮崩樂壞”的狀態。當時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親歷目睹了這個時代的變革,感慨萬千:“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臼諸侯出。”
(二)“禮”與當時的社會規范。孔子對“禮”推崇備至,把“禮”的內容也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不僅規定了倫理道德方面的各個思想范疇,也對社會管理層面的刑法制定了規范和指引,不僅如此,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被涉及到,最終禮由原本的風俗習慣轉變成為一套完整的社會規范體系,成為一種調和社會矛盾,整合社會秩序,達到社會和諧的工具。
二、公民規則意識及意義
(一)規則。規則是關于人們行為的準則、標準、規定等等。更確切地說,規則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必須遵守的科學的、合理的、合法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它保證了社會生活、工作、行為的有序規范,是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關系網絡中,個體與個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聯系,要使這些聯系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以保證某一局部的或整體的社會關系網絡時刻處在健康、有序、發展的狀態,所依靠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規則以及各個個體履行規則的意識和能力。
(二)公民規則意識。廣義的公民規則意識是公民對各種社會規則或者規范的認同、自覺服從與遵守。狹義的公民規則意識是指公民在法治狀態下通過對法律規范內在價值的認同,進而把法律有效地內化為其自覺的價值尺度和行為準則,形成一種自覺的程序規則意識和自覺服從與遵守法律的自主自律意識。作為現代社會的公民,其行為方式要體現理性精神和符合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具體地說,公民規則意識就是公民在對法律信仰、認同的基礎上,積極主動、自覺地遵守和服從法律規則。這里既包括公民對自己合法權益的積極維護,也包括公民權理性實施的正當性;既包括公民積極主動、自覺地遵守和服從法律規則,也包括公民消極被動、或被迫地遵守和服從法律規則;既包括公民的法律意識,也包括公民的公德意識。
(三)培養公民規則意識的意義
1.培養公民規則意識,有助于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運轉。在現代社會,法律、制度、規則成為了維護公共生活正常運轉的不可或缺之物。公民規則意識的樹立和加強,使公民不僅能在外在的行為上遵守社會規則,更能在內心的道德層面自覺、自愿地維護社會規則的運行,并且對破壞社會規則的行為給予譴責。公民規則意識的強弱與否,是衡量一個社會進步與文明的重要標志。
2.培養公民規則意識,是走出傳統德育的困境的要求。公共性生活領域日益擴大的現代生活使得傳統德育面臨著向現代轉型的困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將“守法”作為基本公民規范,表明現代公民道德教育對培養公民規則意識的重視。“守法”其含義不僅僅指任何公民應該遵守法律,而且包括遵守廣泛的紀律、規章、制度。
三、借鑒孔子“禮”的思想,加強公民規則意識教育
(一)重視個人行為規則的修養。孔子認為個人行為規則最基礎,他把個人修養的方法表述為“克己”。孔子要求人們時常自我反省,自我省察內心,從而自覺地拋棄錯誤,革新自我,提升道德境界;同時一個人在他人聽不到、看不見自己言行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檢點自己的行為,即主體要有一種自覺和自律的道德精神。只有人人具備了內外結合的“克己”的功夫,形成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社會的安定有序才有最可靠的基礎。一個公民,首先應注重自我的個人修養和提高自身規則素質,做一個按規則辦事,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的公民。
(二)重視家庭倫理規則。孔子強調“孝弟”作為家庭人倫規范的核心,也是“禮”的重要內容。孔子要求兄之于弟要友愛,弟之于兄要順從,只有這樣,家庭關系才能協調。家庭中倫理規則的落實,可以保障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一個公民,只有尊重家人,維護好最基本的家庭倫理規則,才能由此及彼,遵守其它的社會規則。
(三)要培養公民的理性精神。孔子人情與遵守規則遭遇兩難選擇時,孔子能拋棄私人情感,遷就社會規則。孔子對于規則的理性把握和踏實履行,反映了他身上強烈的規則意識。現代社會是一個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樣化的個性化社會。現代復雜社會對分辨力、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要求比前現代社會要高得多。在一個理性缺失的國度里,規則的普遍運行只能是一種奢望。理性的實質是人類思維與行為的根據,導致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困境之一就是傳統文化的重情感輕規則的價值取向。中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廣大基層社會成員在圈子社會中依賴親緣關系和熟悉關系開展社會交往的習慣并未真正改變。因此,培養公民的理性精神,面對情感與規則的沖突和碰撞時,公民應能夠理性面對現實,做出符合社會規則的選擇。
參考文獻:
[1]秦樹理.公民道德導論[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8.
篇5
關鍵詞:體育教學;自控能力;高三教學
自控能力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根本,其受到社會環境、價值觀、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良好的自控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完善自我成長。在體育活動中,自控能力包括注意力的自控、情感的自控、意志的自控、行為的自控等。以下簡要探討在高三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控能力的方法,供相關人士參考。
一、增強體育教師的心理素養,樹立榜樣作用
體育教師的心理素養呈現積極、健康的狀態,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就可以以一種平靜、歡快的心態對待學生,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在面對學生時情緒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學生的情緒出現變化,影響師生間的關系,導致教學氛圍冷漠。所以,對于高三體育教師來講,應具備優良的心理素養及品德,并擁有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用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一名學生,尊重并理解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二、轉變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自主意識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高三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運動的基礎,更愿意自主地進行體育活動。因此,教師應鍛煉學生的自主意識,尊重學生的看法,轉變教學方法,安排好學生的活動時間,讓學生更自覺地提高自控能力。
三、創建和諧的交際關系
除了考試及學習之外,交際關系是影響高三學生情緒變化的主要原因,同時也對學生的自控能力產生一定作用。體育教學具有開放性的優點,有助于學生溝通及交流。良好的交際關系可以幫助學生舒緩心中的郁悶,提供釋放情緒的渠道。因此,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創建一個和諧的交際關系,使學生學會相互尊重、對行為負責、對情緒進行自控。
總而言之,在高三體育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自控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改善心理情緒,以最佳的狀態備戰高考。另外還可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進一步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運動精神。
篇6
關鍵詞:孔子;音樂至高;愛音樂;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J603
文獻標識碼:A
一、子及其以“仁愛”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思想
以培養人的思想感情為目的的中國古代的音樂教育。相傳虞舜時代就已產生。西周建立以后,宮廷的音樂教育已發展的十分完備,并包括著詩、樂、舞三個方面。春秋時期,學術下移,新生的以“士”為名的知識分子們,對人的生存、社會的組成等文化科學進行了新的探索,誕生了諸子百家的學說,音樂也成為諸子討論的內容之一。私人辦學中也有了音樂科目。由此,也促成了我國古代體系化的音樂思想和音樂教育觀念的產生。孔子及其音樂教育思想,就是其中的精英和代表。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是我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據錢穆先生考證:“孔子年過三十,殆即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設教,至是孔子乃成為一教育家。其學既非當時一般士人之所謂學,其教亦非當時一般士人之所謂教,于是孔子遂成為中國歷史上特立獨創的第一個以教導為人大道為職業的教育家”。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精通音樂,會唱歌、彈琴、鼓瑟、吹笙和擊磬,有很高的音樂修養。《史記?孔子世家》:“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蓋謂孔子聞韶樂而學之,凡三月。在孔子三月學韶之期,心一于是,更不他及,遂并肉味不知”。《莊子?漁父篇》有云:“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由此還可見:“孔子在辦學中曾親自教授音樂”。
孔夫子關于音樂的論述,主要留載在《論語》一書里。
孔子音樂思想的一個主要的觀念,就是視“樂”(音樂)為人生的一種必備的文化修養。它和“詩”與“禮”一樣,是人受教育過程中必需而不可少的。《論語.泰伯》日:“子日: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其意是說:“詩”啟迪性情,啟發心智,使人開始走上人性之道;“禮”使人獲得行為規范,取得作為社會成員的資格;“樂”則使人得到人性的完成。可以說,成人即人性的完成,是人的情懷情意的培育,必需直接訴諸人的體會與體驗,要融理于情,情中有理,才能成就出人性情感及人生境界。對于本章內容,錢穆先生亦有精辟的注解:“‘成于樂’:樂者,更唱迭和以為歌舞,學其俯仰疾徐周旋進退起迄之節,可以勞其筋骨,使不至怠惰廢弛。束其血脈,使不至于猛厲僨起。而八音之節,可以養人之性情,而蕩滌其邪穢,消融其渣滓。學者之所以至于義精仁熟而和順于道德者,每于樂得之。是學之成。”
孔子音樂思想的另一重要觀念是視“樂”“仁”與一體。仁乃人與人間之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達,于是有禮樂。并且,一個懂得“仁”的人,才會知道去對待禮和樂。《論語.八佾》日:“子日: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句話表面上雖然重在說明“仁”的重要意義,但其“仁”、“禮樂”一體的觀念,也可以認為是孔子對“樂”即音樂重要性的一種強調。孔子言禮必兼言樂,禮主敬,樂主和。孔子認為,對于一個社會,“仁”和“禮樂”相配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同理。對于一個人來說,有仁愛之心和音樂修養,又是其成就人生的必備條件,成就人生,要“愛人”“愛音樂”。如果說,“愛人”是人格的一種“內存”,那么,“愛音樂”則是人格的一面飄揚的旗幟。
二、傅聰及其“音樂至高”與“愛音樂”的音樂教育觀
傅聰(1934-)華裔英國鋼琴家。我國當代文化大家傅霄之子。1958年曾在華沙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季軍與瑪祖卡獎。1982年被中央音樂學院聘為鋼琴系兼職教授。傅聰先生不但是一位出色的鋼琴演奏家,也是一名優秀的音樂教育家。他對于鋼琴教學與音樂教育,曾發表過許多獨樹一幟的見解,其中的核心觀念,就是“音樂至高”和“愛音樂”。通過綜合傅先生的有關訪談,我們認為其上述音樂教育觀至少涵蓋如下內容:
其一,“音樂至高”。傅先生曾言:“我是把音樂看得很高的,我認為音樂是藝術里頭最高的。因為什么呢?因為它是最抽象、最精神的東西。音樂就有這種力量,使人們的靈魂得到凈化”。他還說:“我覺得。聲音的產生比一切都早,宇宙還沒有出現以前,已經有聲音了,聲音是根,時間是根。我覺得人們都應該這么去看,都應該喜歡藝術,藝術代表一種精神價值。”他多次表示:“學藝術一點要出于對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愛之心’,然后要愿意一輩子不計成敗地獻身。”“我覺得沒有音樂的話,我的生命就缺少意義。”他甚至說:“我認為音樂是最公平的真正的宗教。只要我多活一天,就會越發現音樂的深和高,音樂的深度和高度真是無止境的。也許‘奴隸’這個詞并不很合適,不如說象一個音樂的傳道士吧!”
其二,“愛音樂”。傅聰說:“學藝術學音樂,一定要出自于一種愛心,要愛音樂愛得發瘋”。他還說:“我喜歡的是音樂,音樂是一個很巨大的無邊無際的世界。”“我彈琴時非常自得其樂,我覺得我到了一個極樂世界,在這一點上,我想恐怕很多世界第一流的鋼琴家都從來沒有達到過。”他還曾在一次訪談時說:“有人問我,對于學音樂的人有些什么意見,要說些什么話?我說,出發點應該是愛音樂的。”他又說:“現在很多中國家庭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音樂學校去學習,學習鋼琴、小提琴和其它樂器,我就不知道他們的出發點是什么?”“我覺得音樂教育的基本問題是要弄清為什么要學音樂。他有再大的才能,再高的天分,再好的先生和再優越不過的條件,假如出發點沒有弄清楚,那一切都是白費的。”
三、傅聰在觀念上對孔子音樂教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眾所周知,孔子及其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心魂”。他的思想結晶《論語》所發出的智慧之光,不但照亮了我們民族的“古人”“今人”,也必將繼續照亮我們世世代代的“后人”。
傅聰作為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當今時代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的華裔音樂家,之所以能對孔子音樂教育思想給予繼承與發展,是以其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底蘊為基礎的,也是以其獨特的文化傳承為淵源的。“我從小耳濡目染,中國文學除了幾本舊小說外,小時候念的莊子、老子外,可以說我喜歡的面很廣”。他十四歲以前的中國語文都是由其父親傅雷先生來教授的,傅雷先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相當重視,他從孔子、孟子、先秦諸子,國策、左傳、晏子春 秋、史記、漢書、世說新語等典籍上選取教學材料,對傅聰進行全方位的民族傳統文化培育,其中,尤其重視孔子學說的教授。
如果說,傅聰所謂“愛音樂”的音樂教育觀,是對孔子“仁”“愛”音樂思想的直接繼承的話,那么,其“音樂至高”的音樂觀就是對孔子音樂教育思想的發展。因為孔子畢竟沒有將“樂”放在第一位,他有很完備的音樂修養,但他畢竟不是職業音樂家,他的音樂教育觀也只是其博大精深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觀念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傅聰是職業音樂家、鋼琴家、教授,音樂教育活動是其人生的主要經歷之一,音樂是其人生的支柱,因此,“音樂至上”成為其音樂觀的核心也是其人生之必然。正如他在一次對談中所說的:“我的生活完全被音樂控制,我并不是在家里享受什么,事實不是那么簡單,我仍要支付,仍要用盡心血,事實上我永遠在做音樂的奴隸,但是我心甘情愿。”
作為一位有思想有個性的現代音樂家,傅聰對孔子的音樂教育思想在繼承與發展的同時,也是有所“揚棄”、有所批判的。
他在一次對談中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音樂基本上沒有真正的發展,有兩個原因。頭一個原因跟孔子有關。孔夫子一開始就跟希臘的柏拉圖一樣:音樂要有道德性,說好的音樂可以把人變好,壞的音樂可以將人變壞,所以要把音樂廟堂化,政府要管音樂。因此可以說孔夫子老早就在搞音樂要為人民服務,其實是音樂要受制于統治階層,音樂要為統治者服務!中國的音樂從一開始就不能夠真正的發展,不可能從統治者手中解放出來”。在談起儒家思想對中國音樂的發展也是一種妨礙時,他還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一開始就把音樂看做修心養性的工具,這樣音樂事實上確是十分危險的東西。可以使聽者變成圣人,也可以使聽者變成野獸,更可以使聽者造反,在儒家看來,自然要加以控制了。對儒家來說,音樂應該是讓官方拿來‘用’的,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當然就很難發展”。實際上,這些“揚棄”與批判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觀念上的發展。
四、傅聰在行動上對孔子音樂教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傅聰先生所謂的“音樂至高”與“愛音樂”,不僅僅是其對愛樂晚輩們諄諄教誨,也不僅僅是對先哲音樂教育觀在理論上的繼承與發展,它實質上已經成為鋼琴家傅聰本人的一種生命形式。這種生命形式開始于他17歲那年在昆明的覺醒,到他只身返回上海自覺地選擇以音樂為生;再從他華沙肖邦鋼琴大賽上的一舉成名,到他身處英偷異鄉的奮發圖強;又從他1982年的故鄉榮歸,到今天他在祖國各地場場轟動的鋼琴音樂會。
“傅聰自出道至今,悠悠歲月,歷經半個世紀,最難得的是對音樂的熱誠與執著,絲毫未減;對藝術的追求與企慕,與日俱增。故此,每次演奏,都是一次嶄新的經驗,自藝術的源于進發而出,一瀉千里。沒一趟都是由內至外,洗滌心靈的歷程。”“勤奮練琴,人間罕見;熱愛音樂,無人可比;執著的追求藝術境界,瀕于醉生夢死。手只要一摸上鋼琴,一切煩惱苦痛,全部煙消云散。”傅先生的這種沉醉于鋼琴藝術的生活狀態,也是在用一種身體力行的方式,對孔夫子當年癡迷于《韶》而“三月不知肉味”的繼承與發展。
篇7
(一)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并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贊,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里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
因材施教”有著密切聯系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于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欲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于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后,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于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于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贊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
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獲,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篇8
關鍵詞:朱熹,孔子,詩教理論
翻開中國教育的歷史書卷,堪稱教育家的人不勝枚舉。雖然他們的教育思想大都散見于各種作品中,但只要系統的加以研究便會看到他們較為系統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國第一個大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朱熹的生活比孔子晚了一千多年,但是他在自己生活的年代把儒家思想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造,使儒學思想在統治階級的影響更為深刻。與此同時,朱熹與孔子都是中國古代的大語文教育家。雖然中國語文獨立設科是在1904年,但是中國語文教育的歷史卻源遠流長,隨著歷史的不斷推進,中國語文教育也經歷了一個逐漸發展完善的過程。孔子和朱熹都是對中國語文教育做出了很大貢獻的人,今天我們把兩位語文教育家的思想作一系統研究,希望能夠從中得出一些對當今語文課程改革有益借鑒。
從總的指導思想來看,朱熹與孔子的語文教育的指導思想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也是他們的詩教理論的其他方面有著很大不同的一個重要原因。朱熹的詩教理論倡導“以理為本”,他認為天理是人性倫理的行為綱領。他的詩教理論無處不滲透著“理”的影子,“理”是他詩教理論的一個總的指導思想。而孔子的詩教理論倡導“以人為本”,孔子的詩教理論以學生自身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他推崇詩教的宗旨是為了凈化、美化人的心靈,并使人獲得一定的能力。他認為學詩的最終目的是涵養德行以施行仁政。
因為指導思想以及生活時代的不同,朱熹的詩教理論跟孔子的詩教理論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或多或少的不同,以下我們具體從詩教的目的、標準、功能、過程、方法等方面來研究一下兩位大家在詩教理論方面的見解。
從詩教的目的來看,孔子認為詩教的目的是“思無邪”。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①]《禮記•經解篇》有記載:“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②]“思無邪”是心靈凈化美化的一種至境;溫柔敦厚,則是個體情感行為表現出來的一種傾向水平。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詩教的目的是達到“思無邪”的境界。而朱熹則認為詩教是“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③],朱熹認為詩教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朱熹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懂“理”、明“道”。他認為“圣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欲”“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是學”[④]朱熹詩教理論的終極目標就在這里。從中可以看出兩位大語文教育家在語文教育目的方面的不同見解,孔子認為詩教是為了更好的促進人的發展,達到思無邪的程度,而朱熹則認為詩教的最終目的是達到懂理、明道。
從詩教的功能來看,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⑤]“興”即賦、比、興,指通過學詩可以學習詩的表現方法;“觀”即通過學詩、采詩以提高觀察力和認識能力;“群”即通過學詩、用詩以鍛煉合群性,涵養與上下左右和睦相處的能力,以促進社會和諧;“怨”即指借詩以表達諷刺的方法,引導人們表達哀樂的程度要適中,表達的方式也不能太過。。孔子所說的“怨”說到底就是通過學詩來涵養人際交往的能力、態度與方法。而朱熹認為詩教是為了學習圣人之言、圣人之思、圣人之樂、圣人之經。他說:“圣人之言,足以為教;圣人之思,足以為教;圣人之樂,足以為教;圣人之經,足以為教”。朱熹認為教育是使人讀書、識字,“成人”、“成智”,他希望通過教育能培養出“明人倫”、“復性”、“親民”的人才,以維護統治階級的意志。
在詩教的過程方面,孔子主張自求、自得、自省、自成,注重創設情境,觀察體認,群體交流和得體表達,很明顯這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教學過程論。孔子很注重學生的自我感悟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所以孔子倡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⑥]孔子的詩教過程論也體現了他“以人為本”的教育指導思想。而朱熹則認為詩教的過程可以分為端、變、規、止。他在《詩集傳》說:“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參之列國以盡其變,正之于雅以大其觀,和之于頌以要其止”[⑦]從中可以看出朱熹的詩教過程注重文本本身的理,是以理為中心的。
在詩教的方法上,孔子主張“始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游于藝”[⑧],認為學習的東西最終能夠用到現實當中,才算是完成了學習的任務,是以言語實踐為學習的最終落腳點。而朱熹則認為學詩要以“章句以綱之、訓詁以紀之、諷詠以昌之、涵濡以禮之”[⑨]認為學習詩的方法必須按照詩詞的句式、注釋、韻律等來進行。是按照一種綱領性的東西來對詩進行理解。朱熹的詩教方法更多的注重了詩的文本,而在詩對人的影響方面,則有所疏漏。
綜上所述,朱熹跟孔子在詩教理論方面的不同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孔子詩教理論的至境是美學,其目標是凈化人的心靈,讓學生的思想得到自由的發展。孔子詩教的終極目標是培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文質彬彬”的君子,他的邏輯起點是學者通過學《詩》以陶冶情操并不斷提升言語實踐能力,在自求、自得、自省、自成中涵養學生美麗的人生。而朱熹詩教理論的至境是“理”學,他的詩教理論的各個方面都從屬于文本,從屬于理性,朱熹詩教理論的出發點是文本,落腳點則是“理”
其次,孔子的詩教是一種思想,是希望能夠通過詩,來培養學生的言語實踐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實現自身的價值,是以學生自身的發展為出發點的。而朱熹的詩教理論是一種綱領,他明確了詩教的目標、標準、功能等,使教學更容易進行,增強了詩教理論的可操作性,但是忽略了教育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一要本目的,因為朱熹的詩教理論是以教學過程為主的,所以操作性比較強,這也在一定程序度上導致很長時間以來語文教育注重“語”、“修”、“邏”、“文”,而忽視聽、說等言語實踐能力的培養。
最后,孔子詩教理論的“興、觀、群、怨”是在一個開放的本體中,借詩以促進學生的發展。興——觀——群——怨提出了詩教的基本過程:創設情境)——觀察體認——群體交流——得體表達。這在今天看來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而朱熹的言教、思教、樂教、經教則是借圣人之言、圣人之道,來限制和束縛人的自由發展,以培養適應統治階級需要的人才。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展開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對中國古代的語文教育作一個系統的比較研究,因為“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也只有放眼中國語文教育的過去,取中國古代語文教育之精華,并棄其糟粕,才能更好的找到中國語文教育的出路。
參 考 文 獻
[1].楊伯峻注: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
[2.] [宋]朱熹集注:詩集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 孟承憲編:中國古代教育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4] 靳健著:后現代文化視界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甘肅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 張隆華,曾仲珊著.中國古代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 毛禮銳主編.中國古代教育家傳,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篇9
【范文一】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東方圣人--孔子及其倡導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價值、精神、智慧,擬于2016年9月28日孔子圣誕日,由學院圖書館主辦,在學院大禮堂舉辦紀念這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學創始人孔子誕辰2567周年。此次活動的主題是愛與感恩 和諧校園。 宣讀至圣祭文、向圣人敬獻花籃、講座、誦讀《論語》以及樂舞告祭等。追思先賢,尊崇圣人,倡導仁禮,汲取千年不熄的孔子智慧之光,表達我們對這位偉大先哲的懷念和敬仰,對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對繼往開來者傳承光大的責任,提升農院的文化品位形象,改善校園道德風尚,樹立構建和諧校園的思想,營造尊師重教氛圍,培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農院學子,擴大儒家文化的影響,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意義。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承辦單位:學院圖書館(相思嶺講壇)
協辦單位:院書友會、親仁國學社、讀者之家、學院博雅班
活動地點:學院大禮堂
活動時間:2016年9月28日
參加人員:2016級新生、博雅班、《儒學》選修同學、
院書友會、親仁國學社、讀者之家及全院師生
活動內容:釋奠典禮、成人禮、講座、樂55舞晚會
活動策劃:黃惠娟
【范文二】
同學們,星期天是9月28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誕辰2567周年的紀念日,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孔子,目睹他的風采,聆聽他的教誨,學習他的品德!
一、 開場禮
五年級學生齊聲誦讀《弟子規》片段,古箏《高山流水》進行配樂。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吟誦的是什么嗎?對!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弟子規》。后天是孔子誕辰2567年的紀念日。那同學們,你們對孔子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請劉主任為我們介紹一下至圣先師孔子。
二、 孔子簡介
孔子名孔丘,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字仲尼。排行第二,漢族,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XX省XX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于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由于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他被中國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也被世界公認為古代大教育家,尊為人類的老師。
三、畢業班誦讀論語名句
主持人:讓我們追思孔子遺風,珍視先哲的傳統,循著先哲的足跡,一起吟誦《論語》,體悟孔子修身偉人的智慧,以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的態度踐行人生。下面,請六年級同學誦讀《論語》名句。
學習之道: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i)。
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也。
君子之道:
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子曰:君子欲訥(n)于言而敏于行。
2.子曰:巧言令色,鮮(xiǎn)矣仁!
處世之道:
1.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2.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1.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子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四、劉校長致詞
孔子是我們人類共同的老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讓我們一起尊圣賢,敬師尊,興中華之仁學,傳華夏之薪火。下面掌聲有請劉校長致詞。
五、陳校長介紹活動安排
下面由陳校長介紹活動安排,大家歡迎。
同學們,紀念孔子誕辰日暨第一屆讀書節系列活動安排如下。活動時間為9月26日到10月30日。具體活動有評選讀書小標兵、書香家庭活動;有各年級開展的單項活動,書香班級評比活動;有教師讀書評比活動。最后是活動成果展示。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到本次活動中去,了解孔子,誦讀經典,讓好書伴我們成長!
六、請同學代表宣讀讀書節倡議書
由六年級級長安排學生講話
篇10
1、老聃(核心思想:無為而治)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華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約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2、孔子(核心思想:仁)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3、墨翟(核心思想:兼愛)墨子(生卒年不詳),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