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禮儀范文

時間:2023-03-21 04:27: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為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行為禮儀

篇1

職場禮儀與行為規范 職場禮儀 1大方介紹。

當你剛進入一個辦公室或是有新的同事加入你的工作環境時,大方得體地做出自我介紹,將是你職場生涯里面第一張重要的職業標簽。

2禮貌問候。

一聲禮貌的問候,會給辦公室的緊張氛圍增添不少輕松和融洽。有什么事情都請記住,微笑并禮貌問候。舉個栗子,早上剛到時,微笑地向辦公室已到場工作的同事說聲:早上好啊!

3及時溝通。

如果當你特別需要冷靜思考,專心投入工作時,同事不時大聲交流,給你造成干擾。可以跟對方說明下被打擾到了,但是把握好說話的誠懇和平的語氣,是對你的職業形象至關重要的。

4避免干擾。

無論你是在講話還是通電,或者是做其他事情,都請控制好你的音量。避免影響他人正常工作,引起同事不必要的意見,無形中降低了你的職業形象分。

5禮貌求助。

當你在工作上有需要同事們協力合作或指教幫忙時,微笑和禮貌用語能讓對方輕易接受,并且也讓人對你產生為人謙遜的好感。

6隨手幫忙。

當你進出門或電梯時,及時為需要或是后來的同事或他人按住門或電梯,不僅幫助到對方,也將在你的職業形象增加了不少的禮貌和風度分。

7尊重他人。

即使你跟同事私下感情很深厚,也要學會尊重其他人的個人隱私,不隨意翻動其他同事桌上物品。例如,文件資料,甚至電腦、傳真機上與自己無關的任何資料。

8注意細節。

不要將一些個人壞習慣和下意識的動作帶到職場上!許多個人習慣你也許不以為然,但辦公室是一個公共場合,這些不雅的行為往往讓你專業形象大打折扣。比如說,咬指甲,抖大腿,摳鼻子~

9避免敏感。

職場上,盡量避免談論和分享職場敏感話題。!不要將工作和個人生活混為一談,要清楚它們之間的界限。例如,個人隱私、宗教、健康等話題都是職場禁忌。

10手寫郵件。

一封手寫郵件能夠給人溫情的美好形象,從而拉近跟同事,客戶的距離感。因此學會運用有手寫功能的189郵箱發送郵件,也是職場禮儀不可小噓的一項技能。

職場行為規范 一、員工基本行為規范

1.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所屬各部門的管理實施細則。

2. 忠于職守,保障公司利益,維護公司形象,不斷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

3. 認真執行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的保密規定,不將涉密設備及移動介質在公司信息內網、外網間交叉連接使用。

4. 提倡禮貌用語,請字當頭,謝不離口。

5. 接待來訪人員應彬彬有禮,熱情大方。到其他辦公室應先敲門,征得同意后方可進入。

6. 商務活動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保持良好形態,用語禮貌,語調溫和。

7. 愛護公共設施、設備及家器具,節約使用水電及辦公用品。

8. 愛護公共環境,辦公樓內嚴禁吸煙,戶外辦公區嚴禁流動吸煙。

9. 進入辦公樓工作,著裝必須整潔,不得留怪異發型,不得穿短褲、超短裙、無袖上裝,不得穿拖鞋。

10. 個人辦公區域內不得張貼與工作無關的圖片及物品等。

11. 注意維護公共場所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雜物。及時將廢紙、廢物入簍,剩水、剩茶倒入指定地點。

12. 愛護衛生間的公共設施,便后須沖水,不得向馬桶內亂扔衛生用品等雜物。

13. 嚴禁將門禁卡轉借他人。員工須憑就餐卡就餐,遵守秩序,杜絕浪費,保持桌面整潔,將餐具放入指定位置,不得將食物帶出餐廳。

14 .保持交通車車內衛生,公車不得私用。保持進入辦公區的私家車輛清潔衛生,不得在地下車庫等辦公區域沖洗車輛,不得使用公用電源等為私家能源車充電。

15. 嚴禁占用公共區域(空間),嚴禁挪用公共設備及家器具等。

16 .嚴禁在公共區域亂擺亂放雜物及宣傳板面。嚴禁堵塞消防通道、滅火設施柜門及通行道路。

17. 不得向辦公樓窗外扔棄雜物。

18.遵守文明乘梯規定,嚴禁在上下班高峰期長時間占用電梯,3層以內禁止乘梯。

二、工作行為規范

1. 保持辦公環境干凈整潔,室內物品、辦公用品、桌面擺放整齊有序,不得雜亂無章;下班前放置妥當所有文稿,以防遺失、泄密。

2. 員工參加各種會議必須準時,按會議通知要求著裝,并保持會場紀律。

3. 提倡員工積極溝通交流,但不得影響他人工作;工作期間不得串崗聊天,不得大聲喧嘩。

4. 本部員工要忠于職守,服從管理,不得有敷衍塞責的行為。

5. 全體員工應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提高責任意識,圓滿完成各級領導交付的工作任務。

6. 工作期間嚴禁用計算機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7. 不得攜帶任何違禁品進入辦公區域;工作期間嚴禁飲酒。

8. 按規定時間上下班,不得無故遲到、早退、脫崗、曠工。

三、安全保衛

1. 熟知所在區域消防器材擺放位置和疏散通道,一旦發現火情迅速報警,按照樓層疏散圖疏散。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撲救初起火災,發生火災時切記不要使用樓內電梯。

2. 離開辦公室要注意鎖好門窗,關閉所有電子電器設備的電源,妥善保管好機密文件。辦公室內不得存放現金、銀行卡等重要物品。

篇2

【關鍵詞】差異;文化;禮儀

【中圖分類號】G522.48 【文章標識碼】C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9-0091-01

一、引言

禮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規則,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工具。禮儀,是整個社會文明的基礎,是社會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現方式。不同文化有自己的獨特的禮儀,只有認清中西文化禮儀的差異,才能在外事交流中表現得正確得體,在外語學習中正確理解領會異族文化內涵。

中國的禮儀,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經過不斷發展變化,逐漸形成體系。西方社會繼承了幾大古代文明,經過中世紀的黑暗,迎來文藝復興,孕育出資本主義和現代文明,產生了現代科技和文化。因而,中西方有著截然不同的禮儀文化。

二、禁忌習俗的差異

西方人不喜歡13。緣起基督教故事“最后的晚餐”中猶大出賣耶穌,有13個人。西方人也不喜歡星期五。中國人不喜歡4,因為與“死”同音,認為8、6吉利,偏向于雙數,追求成雙成對。 中國人尊老,而西方人忌老。 中國人喜黃色,有圖騰為“龍”,視為龍的傳人。而西方則認為龍是蛇,基督教中蛇就是撒旦、是魔鬼,黃色暗含斷交之意。

國人在饋贈送禮時不可“過時送禮,事后補禮”。 中國人送禮時習慣說“禮不好,請笑納”。對年長者不能送“鐘”,送禮不送烏龜,因烏龜有“王八”之稱。外國人在送禮時不求貴重,意到便可,送禮收禮時少有謙卑之詞,但禮品包裝要求精美。在與人交談時,西方人忌談論個人私事、年齡、婚姻、收入等。

三、語言行為禮貌的差異

在朋友見面時,中國人愛說:“吃飯了沒有?”“您去了什么地方來著?” 對英美國家的人來說,這多少觸犯了他們的隱私權,他們會感到不高興。同樣,漢語中的“到哪兒去啦?”很多西方人士聽后會不高興,他們的反應可能是:你管得著嗎!難道我就沒有一點自由嗎?他們沒有弄清楚在中國“你去哪?”是問候語。實際上,問話人并不想知道答話人去哪,只是為了禮貌而已。而在這種場合下,西方人則說Hello、或Hi。分手時,他們還要說句It’s nice meeting you或Good-bye。之類的話。中國人分手時,客人對主人說“請留步”,主人最后要說“慢走”、“走好”之類的話。

在漢語里很禮貌的稱呼在英語文化里卻可能是很不禮貌的。例如:“小+姓”(如“小李”),在漢語里是個親切的稱呼語。但若用此稱呼美國人,卻是極不禮貌的。反過來美國人喜歡用名字稱呼對方,以示親切。不僅年齡相近的人之間這樣稱呼,年齡懸殊的人之間也這樣稱呼,沒有不尊重對方的意思,兒子甚至對其父親直呼其名。但在中國,直呼其名在很多場合則顯得不夠尊重,孩子直呼其父母之名更是忌諱。中國人稱呼別人時,有時在此人所擔任的職務前加上他的姓,如“張經理”、“王校長”、“劉老師”、“趙阿姨”,變成英語就成了Manger Zhang 、Principal Wang 、Teacher Liu 、Aunty Zhao 等。這樣的稱呼都是屬于懂英美文化的“仿制品”。其實在絕大多數場合下,英美人稱呼男的為Mr(先生)女的Mrs(夫人、太太)或Miss(小姐)就足夠了。只有少數職業或職務可用于稱呼。如醫生或有博士學位的人稱Doctor,有權主持法庭審判的人可稱Judge等。

在聽到別人贊揚時,中國人往往是否定對方的贊美詞,貶低自己一番,表現得很謙虛,而西方人則一般沒有貶已尊人現象。他們聽到贊揚后往往表示高興并如實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中國人請客時,無論菜多么豐富,總是謙遜幾句“今天沒什么好菜,隨便做幾樣”。本是客套話,可西方人聽了認為,你不做好菜招待我,可見沒有誠心,同時也說明你不尊重我。同樣中國學生聽到外國人說:“你的英語說得很好!”之后,往往回答“不,不,我的英語說得不好”以示謙虛,孰不知客人聽了這種回答是要生氣的。因為英語是他的母語,他有能力判斷語言的好壞,學生的回答等于說他不懂什么是好的英語,相反,西方人在受到表揚時,首先表示感謝,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四、服飾禮儀的差異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平時人們喜歡穿著休閑裝,如T恤加牛仔服。

中國傳統服飾有中山裝、旗袍。當今中國人穿著打扮日趨西化,正式場合男女著裝已與西方并無二異。在平時的市井生活中,不少人穿著背心、短褲、拖鞋等較為隨意的服飾。

五、餐飲禮儀的差異

中國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既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反而顯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

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會上,中國人在餐桌上并沒有什么很特別的禮儀。而西方人在用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他們認為在餐桌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以失去禮節,比如在進餐時不能發出很難聽的聲音。

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認為彎腰,低頭,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方式。吃西餐的時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飲酒。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六、結束語

通常,人們習慣上將文化分成兩類。一類是知識文化。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科技成就等。另一類是交際文化。包括社會習俗、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行為準則等。交際文化在語言中的涉及面非常廣,從日常談話中的問候、告別、稱贊、致謝、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語至身勢語等。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傳遞的,文化有其共性,然而共性代表不了差異,妨礙文化和語際交流的正是分屬不同文化和語言的特殊現象。這是各族人民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環境、傳統習慣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有許多地方存在差異,尤其是交際文化上的差異更明顯。

造成中西方禮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環境和的不同,使得各國的人民有著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標準體系和價值觀。禮儀是與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對應的,由于形成禮儀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們遵守著各不相同的禮儀。在禮儀的表現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為、語言的面上;而中國禮儀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行為人的語言、行動本身具有話語意義,同時還需從行為人的語言、行動中去“悟”出一些東西,在言傳的同時,還需意會。

禮儀是一種文化,是文化就有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借鑒與融合。隨著世界全球化不斷加快步伐,經濟、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進中國,中國傳統禮儀也不斷受到西方禮儀文化的沖擊。我們應該努力保護中華民族傳統禮儀,并去其糟粕,與西方禮儀進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未來,中西禮儀文化必將會互相滲透,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禮儀訓練;行為自律;實效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一、自律的含義

自律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規范指引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求、約束自己,在一些是非對錯面前,能明白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在一定的道德規范面前能夠約束自己、管束自己。換句話說,自律就是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監督自己、自己管控自己、自己規范自己,使得自己能有比較正確規范的行為。

二、影響自律能力的主要因素

教育是個復雜的問題,影響高職生自律能力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高職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學校對學生的忽視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都是造成高職生自律能力差的原因。如何提高學生自律能力這個問題是當今社會學校討論比較多的問題,簡單來說,要想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只有學生自身素質提高了,才能提高自律能力。單純靠學校的教育是不能做到的,這還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學校只能起到引導、幫助的作用。本文提出的通過禮儀訓練的方法來提高自律能力,主要是想在學校方面達到以下幾個教育目的:①通過個人素質禮儀訓練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②通過團隊溝通等禮儀訓練提高學生的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與自我管理能力;③通過禮儀訓練開發課程資源,幫助學生提高個人素養。

三、問卷調查及分組準備

本次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同一專業的兩個班級學生的自律行為做了一個分析統計,以了解學生行為自律的情況,為開展禮儀培訓做好準備。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才能在后面的實踐檢驗中得出比較準確的有意義的結果。參加此次問卷調查的學生共有103人,筆者通過這次問卷調查發現,參與調查的學生行為自律水平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為明顯,為此選取其中一個班51人作為禮儀訓練組,將在以后的課程中加入禮儀訓練學習,將另一個班52人作為對照組;經過一個學期的對照試驗后再次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

四、對分組禮儀培訓結果的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分組對照試驗,參照第一次問卷調查結果和第二次問卷調查結果,經過統計得出以下結果:禮儀訓練組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較對照組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提高較為明顯。雖然本次調查對象較少,但通過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通過禮儀訓練,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幫助,因此通過禮儀訓練提高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的辦法是可行的。

五、總結

培養學生自律意識,提升學生自律能力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和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的課題。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及職業核心能力,其中自律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同時也是比較難培養的。通過學校的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需要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禮儀訓練方式來提高學生行為自律能力的方法對現階段的學校教育來說是可行的,實驗證明,這一方法也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篇4

高校是祖國未來人才的發源地,今天的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和中堅力量,大學生良好的行為禮儀和道德修養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更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推動力量。因此在高校大學生中大力開展行為禮儀養成教育將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全民行為禮儀修養,提高全民綜合素質《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則明確說明,開展必要的行為禮儀、禮節活動,對規范人的言行舉止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以德治國”治國方略的實施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都為文明行為禮儀指引了方向,明確了內容和目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有利于增強大學生行為禮儀修養,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大學生本身具有的可塑性和吸收能力強的特點決定了大學生必須在走進社會前,即大學階段要掌握正確的禮貌、禮節相關行為禮儀知識,逐步糾正自身的不良行為習慣,樹立高尚道德信念和行為準則,深入理解學習行為禮儀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和課程內容,將行為禮儀轉化為自身的習慣和本能,從而使社會主義道德規范成為大學生的行為準則和意志體現。

3.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完善人格,促進身心健康人格是一個人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的統一體,大學生的人格是指大學生整體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和穩定性的心里特征的總和。一個文明的大學生,不僅在講話方面具備相應的文化內涵,而且行為舉止方面也合乎道德規范。行為禮儀教育是將中國傳統的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禮儀修養融入到高校大學生學習的生活和人際交往日常行為規范中,通過深入學習和遵循行為禮儀規范,從而使得高校大學生自身人格得到提升和完善。

二、當前大學生行為禮儀教育問題的原因分析

1.大學生自身行為禮儀意識不夠由于環境和各種因素的影響,當代高校大學生往往對于自身形象和專業技能過度關注,而沒有認識到用行為禮儀教育的重要意義,因而放松甚至忽略了對行為禮儀修養的培養和塑造。有些大學生雖然潛意識里知道行為禮儀的重要性,卻由于種種原因,比如缺乏規范的實踐訓練,而未能很好的將行為禮儀得以訓練和提升,因此也時常會出現失禮的言行。

2.高校行為禮儀教育體制不健全目前我國高校主體仍然是專業技能教育,而普遍存在重專業知識傳授,輕人文綜合素養培養的現象。高校普遍認為行為禮儀是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大學生均已成人,沒有必要還要教小學生的東西,同時認為行為禮儀教育理論多,而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況且待大學生走上社會后,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通過一定的鍛煉,這些行為禮儀可以慢慢無師自通,大學階段只有把專業技能學好了以后才能立足于社會。高校素質教育體制不健全,形式結構單一是學校方面的主要問題。

3.社會負面影響加深當今社會是一個注重面子,注重形象的時代,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國傳統的思想觀念正受到嚴峻的挑戰,倫理道德領域也逐漸出現了某些紊亂,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不道德、不文明的現象正給大學生帶來消極影響。這些負面影響導致高校大學生們對傳統的倫理道德標準的認同度普遍降低,從而表現出了一些有失禮儀的行為,如違紀,酗酒打架,偷盜等。大學生們還缺乏對新舊觀念整合的能力和經驗,不能有效地自我防衛,從而必然會導致他們認知失調和心態失衡。

4.家庭教育偏失當代高校大學生往往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百般呵護,從而逐漸養成了“以我為中心”的習慣,尊重關愛他人意識卻明顯不夠。在教育上,父母過多的考慮如何使孩子進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和重點大學,明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而忽視和放松了學生家庭教育中行為禮儀修養的塑造和培養。當然,也不可否認許多家長也已經意識到這種狀況,但是他們卻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會好,而掉以輕心,忽視了平時的有意訓練和提升,導致大學生行為禮儀道德修養在家庭環節上較為欠缺。

三、加強高校大學生開展行為禮儀教育的思考

1.大力宣傳,知禮、文明、守禮,提高學生行為禮儀意識大學生對行為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學生片面地將行為禮儀理解為見面問好、排隊等形式上的宣揚。加強高校行為禮儀教育必須加強宣傳工作,要強調行為禮儀養成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全社會重視行為禮儀教育。對于大學生本人,要強調行為禮儀教育的目的,讓學生切實認識到行為禮儀素養的重要性,自覺自愿地努力提升自我的禮儀修養。在實施上,注重從大學生品德修養和文化素質教育入手,摒棄概念化的宣揚,要切實通過案例分析、模擬訓練、實踐操作等活動,提升大學生的行為禮儀修養。作為行為禮儀教育主要實施者的教師,更應該充分認識到行為禮儀修養的塑造對大學生的重要性,教室改變以往強調專業能力的觀念,同時自身也應提高意識,以身作則,真正做到言傳身教。

2.高校應全方面采取措施,切實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第一,為大學生開設相關行為禮儀課程。高校應該為大學生增設相關行為禮儀教育課程,課程不僅要有豐富教學內容,而且要設專業的課程學習,還應結合其它相關的專業學科學習,以圍繞專業基礎知識,開展相關的行為禮儀教育。同時,行為禮儀教育的內容要適應時代要求,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課程設計也應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授課有針對性,從而提高禮儀教育的效果。第二,注重高校教師的模范作用。高校大學生行為禮儀養成教育中,教師是主導地位,教師對學生心靈以及人格的塑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思想品德和言行舉止也將深深的影響著學生。提升大學生行為禮儀教育要首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大師的資培訓力度,建立一支專業現代行為禮儀教學和研究的師資隊伍,,從而提高大學生行為禮儀養成教育和研究水平,營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第三,廣泛采用情景教學,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行為禮儀教育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的學校發展,老師要想把行為枯燥的禮儀課程上好,令學生感興趣,就必須在授課方式上有所創新。如采用情景教學,根據課程教育的內容,老師可以為學生設定特殊的場景,由學生本人進入情景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行為禮儀教育的生動性和效果。同時,可以充分發揮校園學生活動優勢,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在校園中營造學習行為禮儀基礎知識、踐行行為禮儀規范的氛圍。

3.各級政府要形成持續的宣傳力度政府要把提升公民社會道德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在全社會加以宣傳和推廣,為社會營造一種知禮、懂禮的良好氛圍。政府有義務通過各種媒體、各種形式明示什么是文明行為,應該提倡,什么是不文明的行為,應被禁止。在一些領域還應適當的使用行政手段加以管理。如交通方面可使用罰款、義工等強制性手段推行良好的禮儀規范,以提高不講“禮”者的生活成本。另外,家庭教育對于大學生的行為禮儀教育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要改變以往過度呵護,疼愛有加的錯誤觀念,通過自身行動在生活中給大學生逐步灌輸行為禮儀教育,同時要敢于讓大學生獨自接觸人和事,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在實踐中去學習感受行為禮儀。

四、結論

篇5

關鍵詞:學前兒童;禮儀養成;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7-0320-108

一、課題的提出

所謂的禮儀就是平時待人接物的一種方式,包括禮節、禮貌用語等,這是要求我們在社會交往中必須規范交往的一種行為準則。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與文化素質反映了一個人的禮儀行為習慣,其關系著一個人人格的大事,也反映著一個國家國民的素質。

幼兒園時期是幼兒在個性、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許多會表現出聰明活潑、開朗等性格,但也存在著自私、霸道、獨斷、無禮等缺點。而且學前時期所形成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由此可見,在學前開展禮儀教育是必須的。并且,禮儀蘊藏于幼兒平凡又普通的生活的每時每刻,同時禮儀教育也是一項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基本工程,基于以上認識,我們開展了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二、課題研究依據

(一)理論依據

1.學前心理學理論指出,學前兒童時期是幼兒各方面不斷發展和成熟的時期。不同年齡的幼兒,他們的心理特點不同,我們要遵循學前兒童身心發育的規律,對他們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禮儀養成教育也就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先來探索和研究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2.著名教育家提出了“千教萬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首先要從娃娃抓起,從小抓起,使他們懂得禮儀。

(二)實踐依據

目前,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嬌慣、溺愛,往往忽視了禮儀教育,幼兒不能主動用“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在與教師交往中的過程不能主動向教師問好,長久下去,將影響幼兒一生的發展。所以,對學前兒童進行禮儀教育勢在必行。

三、研究目標與原則

(一)研究目標

1.根據教師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經驗,按照教研組制定的實施計劃和具體的研究內容,制定一套較完整的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體系十分必要。體系分(大、中、小班)年級組開展實踐研究,經不斷修訂和完善,最后形成園本課程。

2.通過禮儀教育的實踐活動,培養幼兒講文明語言、懂得禮儀規矩、遵守公共秩序等,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使幼兒終身受益。

3.通過本課題研究,可使幼兒的禮儀風貌得到顯著改觀,使幼兒尊敬教師、教師關愛幼兒,使幼兒之間樹立一種人人懂道理、守規則、講文明的良好精神風貌。

(二)研究原則

研究原則包括整體性原則、生活化原則、缺失優先原則、正面教育鼓勵引導的原則、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原則。

四、課題研究階段

按照“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研究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內容和步驟,根據要求科學擬定研究步驟。

(一)研究準備階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通過成立課題小組,確定了課題組人成員,并進行了研究分工,積累了有關幼兒良好禮儀習慣方面的音像資料和網上素材。組織研究組成員學習了如何實施《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方面的理論和信息,在此基礎上,強調了教師、幼兒的主體地位和家長教育資源的輔助作用。

(二)研究實施階段(2015年5月~2015年12月)

這一階段開展實驗研究,對目前“安定區幼兒園與幼兒家庭互動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做了實驗記錄、調查筆錄,撰寫了調研報告,并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案。

(三)總結階段(2016年1月~2016年4月)

對研究的過程性資料進行了收集和整理,將書面資料、信息、音像等綜合、歸納、概括,撰寫了工作報告和研究總報告,形成了課題成果集。編印了《學前兒童禮儀園本課程》《禮儀教育主題活動集》《行為養成個案集》。

五、本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效

通過課題組和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實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良好的禮儀行為在幼兒身上已經初步形成

1.各班級的幼兒都學會了正確熟練地使用禮貌用語,逢人就會說一些常用的禮貌用語,比如“謝謝”“對不起”“你好”等。

2.幼兒行為得到規范。幼兒經過兩年的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培訓,能夠做到保護環境衛生,垃圾主動入籠,上下樓梯互相謙讓,外出活動排隊、手拉手集體行動。

3.通過研究,幼兒養成了互相團結、互相關心的好品德,能和同伴友好和睦地相處,出現矛盾能和同伴主動和好,錯誤一方能主動道歉。

4.養成了孝敬父母和長輩的習慣。通過開展家庭禮儀教育,幼兒在家的表現有了很大的改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任性、不撒嬌。

(二)教師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通過研究,幼兒園教師都能按照“教職工禮儀行為養成要求”的要求,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嚴格要求自己,在幼兒和家長中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三)家長的禮儀行為得到規范

人們常說:“一個優秀的家長就會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長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著幼兒。”經過研究,家長也能夠和幼兒園教師積極配合,家長的禮儀行為習慣也得到了規范和升華。

(四)形成了一套具有推廣價值的禮儀課程教材

本次課題研究形成了園內各年齡階段“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活動案例集”“各年齡階段幼兒星級禮儀標兵評選辦法”“家長禮儀標兵評選辦法”“教職工禮儀之星評選標準”等,從而為幼兒園今后深入開展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提供了范本,為幼兒園實施禮儀教育提供了具體的內容。

(五)社會效應凸現

本次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贏得了社會對我們此課題的肯定。通過實踐研究培養了幼兒、家長、教師良好的禮儀行為,也讓社會更加了解了幼兒園教育教學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同時也樹立了安定區幼兒園的良好形象。

總之,經過兩年的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已經基本完成了課題的設定任務,但還存在著不足,我們將繼續努力和完善,以達到預期研究目標和任務。

參考文獻:

篇6

我們是新時代的小學生,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接班人,所以,我們要從小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文明做人的好習慣。其中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更為重要,因為良好品德是中華民族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德。我們要讓這種美德繼承下去,就要從小學會做人,例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上的每一條規定。其中有一條這樣說道:

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要用尊稱,不直呼姓名。

每天在學校里,我們會見到非常多的老師,有教語文的,有教數學的,有教科學的,還有教音樂的……我們不可能把每個老師的姓都叫上來,這時候,我們便可以禮貌的說一句:“老師好!”這句話,包含了我們對老師的尊重,也代表了同學們感謝老師傳授給我們知識。當老師聽到這滿含深情的一句話時,心情將是怎樣的激動啊!

小學生守則上最后一條說:誠實勇敢,不說謊話,有錯就改。短短的十二個字,寫出了中華美德的骨干中心,而我,也有過親身經歷。記得那是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爸爸給我做好了飯,而我又想出去玩兒,爸爸讓我喝完一碗稀飯,吃完一個煮雞蛋再下去玩。稀飯喝完了,還要吃一個雞蛋,但到底是吃呢,還是不吃呢?我開始疑慮起來,這時,我仿佛聽見了小伙伴在樓底下叫我去玩,于是,我心急火燎的吃了幾口雞蛋,放到了鐵鍋的后面,跟爸爸說我吃完了,然后就出去玩了。回來以后,我看到爸爸陰沉著臉,便知道我又犯錯誤了,便耷拉下頭,等著挨批。過了一會兒,爸爸問我:“你吃完飯了嗎?”我心里猛地一驚,呀,壞了,讓爸爸給發現了。“世界上最可惡的是撒謊,撒謊甚至比偷東西還惡劣,小時候撒謊,到社會上還撒謊,你的未來就沒有立足的余地了!”爸爸的一番話使我為之一振,于是我下定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

中華美德是無窮無盡的,我們要從小學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篇7

作為文明禮儀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如何使學生知行合一的問題已擺在我們面前。要對農村學生文明禮儀進行有效教育,我從以下方面進行探究:

第一,我常年在農村學校負責學校學生德育工作時發現,不少學校在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時,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抓得緊,對教師的文明禮儀教育抓得松,表現為:學生文明習慣好,教師文明習慣差。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大打折扣,嚴重地影響了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深入開展。為此筆者以為,文明禮儀教育首先應從教師抓起。只有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都從思想上重視教師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才能在社會形成了良好文明禮儀氛圍,教師文明禮儀的教育工作才會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才會滲透到教師的正常教學工作中,體現在教師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學生面前作好表率,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特別是促進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

第二,禮儀教育進入課堂,首先,實施校園禮儀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師和學生素質,體現自身價值。“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卻都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追求著自身的完美,尋找通向完美的道路。爭當“名牌”人,強調“外包裝”者有之;注重“臉蛋靚”、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這些均不足以使人發生美的質變。費時費力費錢財之后,仍有不少人依然是“敗絮其中”嗎?只有將內在美與外在美統一于一身的人才稱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

第三,養成教育促禮儀。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是促進中學生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中學階段是兒童逐漸走出家庭,接觸社會,了解生活,學習知識的起點,同時也是他們的基本道德觀念開始形成的階段。本階段的教育應該為學生“成為一個完善的人”打好基礎。這是德育工作的價值所在。禮儀行為習慣的形成和發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兩方面的影響。外部因素是指影響學生禮儀行為習慣形成的條件,如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等;內部因素是指可能影響學生禮儀行為習慣形成的學生自身的生理條件、智力發展狀況和學生的自我意識能力等。對于中學生來說,除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外,很重要的應該是培養他們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良好禮儀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學生日后成材的重要條件。因此,中學生良好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應當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四,聯合家庭教育促禮儀。要想自己的孩子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家長就要給孩子創設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家庭氛圍。

1.以禮帶禮,突出家長表率作用。

2.以小促大,緊抓日常生活規范。

俗話說:“坐有坐相,站在站相,吃飯有吃飯的相道”。家庭禮儀教育的實施,應該從身邊細小的事情做起。如:1996年以630分的“托福”成績直接考入美國大學的原哈爾濱三中學生陳磊的父母在談到對孩子進行文明習慣的培養時深有感觸――“見過陳磊的人都說她氣質好,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這也是從小到大逐步養成的。

3.以無勝有,營造家庭文化氛圍。

家庭禮儀教育的實施,應該營造一定的氛圍,制造一定的輿論,以感情的變化促進禮儀活動的開展。“生活環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師。”“對兒童最深刻的教育,言誤不如行動;對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遺傳不如環境。”“長大的孩子身上任何一點不良品格,都可以從他幼年的環境中找到形成的原因。”“長期處于愉快心理環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現為精神振奮,性格豁達,活潑樂觀,充滿自信。”許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在歡愉的氣氛中,對孩子進行啟蒙。”

4.以練導行,強化孩子禮儀意識。

篇8

關鍵詞:公共行為準側;文明;禮儀

中圖分類號:CO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09)023(c)--0139--01

一、公共行為準則

中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主要是以家庭倫理為核心,也就是以私德為核心,因此,中國傳統的倫理文化主要是重視私人領域的行為,不太重視公共領域的行為文明,公共領域中一些不文明的行為,發展到現在已經堆積成“疾”、成為“頑癥”,具有了中國的“特色”,比如在國際射擊場上,突然有手機的鈴聲,各國人都會認為這是中國人的手機在響。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領域的擴大和人際交往的頻繁,不文明的公共行為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迫切需要規范公共行為,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制度的約束。公共行為準則就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規范公共主體行為而制定的規范制度。這里的公共主體是指參與公共生活的成員,即公共行為的載體和實現者。

公共行為準則是維持公共生活正常運轉的有效保證,它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公共行為準則是維護公共場所公共利益的重要依據。公共場所是人們共同生活、共同娛樂、共同學習和共同勞動的地方,其公共利益是公共場所中所有公共主體共享的利益。第二,公共行為準則是對公共主體行為的具體規范。公共主體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公共場所的公共利益,通過對其公共行為的具體規范和約束,可以防止和減少破壞公共利益行為的發生。第三,公共行為準則是對公共場所惡鳳陋習的限制約束。公共場所的一些惡風陋習一旦形成,其頑固性、反復性都非常強,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強制性的力量才能逐步消除。制定公共行為準則,可以有效縮小惡風陋習的蔓延空間,強化公共主體對惡風陋習的自覺抵制。

準則作為言論、行動等所依據的標準,一般用“要”或者“不要”、

“不準”等行文方式和語氣。總的來說,公共行為準則大體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講究公共衛生、遵守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友善、公共觀賞文明和公共參與積極。公共交往與公共觀賞更多的表現在人文空間的符號行為和內在審美,體現主體的內在涵養與心理品質,這方面行為管理主要通過主體的自行管理實現;公共參與更多的體現主體對于公共文明的自覺與篤行的行為特點,是前四者素養綜合、認同和提升,主要通過主體不僅對自己同時又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實踐來實現。這五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只是從不同的側面來規范某種公共生活中的公共行為。“’

二、文明禮儀

文明這個概念在科學著作和日常用語中常以各種不同地含義來使用。《辭海》(1989年版)對文明地釋義有三項,一是文化,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二是與野蠻相對,指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三是光明。其主要含義一是指與蒙味時代、野蠻時代相對立地文明時代;二是指教化、開化的結果;三是指良好地生活方式與風尚。禮儀是禮貌、禮節、儀表、儀式等的統稱。禮貌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為準則;禮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示致意、問候、祝福等慣用的形式;儀表是指人的容貌、姿態、風度等外在表現,是禮儀在個人形象方面的體現;儀式是指在特定場合按特定程序和方式表達禮貌、禮節的活動。禮儀是社會文明的外在表現形式,社會的文明程度決定著禮儀的發展水平,禮儀的發展水平又影響著社會的文明程度。總之,文明禮儀是人類社會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講究文明禮儀,必須遵守以下幾個主要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禮者敬人”,這是文明禮儀的首要原則;二是寬容自律的原則,即在社會交往中要寬以待人,嚴于律己;三是適度的原則,即在社會交往中要把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即在社會交往中要誠心誠意,言行一致;五是隨俗的原則,即在社會交往中要入鄉隨俗,尊重差異,不可唯我獨尊;六是遵守地原則,即在社會交往中,要自覺自愿地遵守禮儀;七是平等的原則,即在社會交往中對任何交往對象都必須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程度地禮遇。

文明禮儀有很重要的社會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尊重的作用,“禮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講究文明禮儀就會自覺做到尊重別人,而尊重別人的人,同樣也會受到別人的尊重,這樣整個社會就會形成一個互相尊重的良好風氣;二是約束的作用,文明禮儀作為行為規則,要求要“克己復禮”,合乎禮的事就做,不合乎禮的事就不做。文明禮儀不僅使人學會約束自己,而且也懂得怎樣約束自己;三是協調的功能,在社會交往中,人們注重禮儀規范,就能互相尊重,友好合作,從而緩和和避免不必要地沖突和矛盾。

篇9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商務禮儀;行為差異

商務禮儀是長期以來人們在商務活動中形成的一種行為準則。不同國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價值觀以及民族主義等的差異,商務禮儀也是既有其國際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和以基督教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就必然導致中西方商務禮儀千差萬別。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速,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文化沖突與文化障礙也隨之增多。對于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人來說,熟悉不同國家的禮儀,掌握跨文化交際技巧,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跨文化視角下,中美商務禮儀的行為差異主要體現在商務語言,商務非語言以及價值觀幾個方面

一、中美商務禮儀行為中商務語言的差異

首先,詞匯的意義不同。在語言的諸因素中詞匯最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尤其在詞語的內涵方面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往往很大。因此,對于從事商務活動的人員來說,掌握英語詞匯的含義,有利于避免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在我國,龍總是用于好的意思。在我國古代傳說中,龍是能幸運降雨的神異動物。在封建時代,龍作為皇帝的象征。漢民族素以“龍的傳人”自稱。然而,在美國,龍(dragon)通常代表罪惡、邪惡,令人感到恐怖,很早就被用來作為戰爭的旗幟。在英語中,說一個人有點像dragon是說此人飛揚跋扈令人討厭。

第二,見面語不同。漢語中有一些見面語是英語中少見的,因此常常引起西方人的誤解。在漢語中可以直呼一個人的名字作為打招呼的一種方式,例如,商務人員可以這樣相互問候:“李總經理!”對方回答:“王總經理”;但是在英語中不能以稱呼代替問候,如果在英語中有人這樣打招呼:“Professor Wilson!”。Wilson教授會以為你有事找他。

第三,敬謙語使用的頻率不同。英語中雖然也有謙詞,但只是零零星星一些,不像漢語詞匯那么豐富。在中國,對別人的表揚總是自謙。如“哪里”、“不好”、“還不夠”等;而在美國,他們把這種過謙視為自卑,他們在得到別人贊揚時回說“Thank you!”。例如:中國的王琳遇見了一位美國朋友杰克,杰克夸王琳的衣服漂亮,王琳卻說自己的衣服不是很漂亮,也不值多少錢(其實還挺昂貴的)。當杰克聽說衣服便宜,想買一件送給自己的妻子,詢問王琳在哪買的時候,王琳支支吾吾說不出來,陷入了尷尬的局面。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人們習慣了貶低和自己有關的東西,認為謙虛是一種美德,而在美國,人們都是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中美商務禮儀行為中商務非語言的差異

中美商務禮儀行為中商務非語言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首先,中國商務人員的禮節動作是兩人先握一下手,然后相互靠近,兩人的手仍不松開,或者干脆變成相互拉住不放啦;而在美國,商務人員握手是兩人以手相握,然后馬上松開,兩人身體距離也隨即拉開。第二,在商務活動中,美國人聳肩常常表示“有什么辦法呢?”、“我不知道”、“無能為力”;而在中國商務人員表示上述意思時只能是搖頭或擺手。第三,在商務活動中,在聽別人談話時,中國的商務人員習慣于默默地聽著,認為此時提出問題打斷別人講話是非常不禮貌的;而美國商務人員則認為這樣是沒在好好聽或是厭倦生氣了,他們會一再重復。因為在美國,他們在聽別人講話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提出不同的問題。在聯想收購IBM之前,聯想實行的是“家文化”,每次會議上,都是高管發言,員工默默的聽著,幾乎不發表言論。在收購IBM之后,交流方式發生了改變,公司規定會議上,中國員工的發言時間比美國員工的發言時間長5分鐘。這樣,大家群策群力,暢所欲言,促進了聯想的發展。

三、中美商務禮儀行為中價值觀的差異

中美商務禮儀行為中價值觀念的差異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第一,中國人的面子觀念比西方人要強。饋贈禮物是商務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在中國,送禮時十分重視禮物的價值。禮品越貴重,就越說明對于對方的尊重,而在美國,對于禮品的價值不像我們那么看重,一般認為禮品包含的意義更重要。于此同時,中國人在做事情時,首先考慮別人會怎么看,怎么說,這就導致了中國人重面子,做了不合身份的事是有失臉面的。而在美國,他們極端崇拜個人主義,做事以自我為中心。第二,中國人著重關系(Relationship Focus),美國人著重交易(Deal Focus)。在商務活動中,中國人樂于感情投資,投其所好,送點小禮物,或通過宴請對手,在推杯換盞中邊吃邊談,為了是建立友好關系,以便建立長遠的相互信任;而美國人在商務談判中喜歡開門見山,他們愿意在第一次會見的時候就能得到口頭承諾。在會談中,中國人喜歡停下來或者保持沉默,而美國人習慣了集中精力,速戰速決。

從以上幾個方面的對比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導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務禮儀。當今世界經濟交流日益頻繁,經濟碰撞摩擦也日益增多。要想成功的進行商務交流,就必須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點和跨文化視角下各國的商務禮儀,及時調整自己的禮儀行為,避免產生文化障礙,促進商務活動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篇10

遠離校園不文明行為倡議書一:各位老師、同學們:

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為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人人爭做文明守紀的中學生,學校團委倡議:

一、端莊儀容儀表 :

我們是學生,穿著打扮應符合中學生的身份:1、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發型不宜太成人化2、穿戴整潔、樸素大方3、坐、立、行走的姿勢合乎年齡特點。

二、文明行為舉止 :

1、使用文明用語,見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2、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追逐打鬧3、不吸煙、不喝酒,不隨地吐痰4、不破壞公物5、不私自出校門,不爬墻6、不隨地大小便7、不亂潑水,不浪費水8、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放入垃圾桶9、男女同學之間正常、大方地交往10、講究誠信;文明就餐,不外出買飯、吃垃圾食品。這一點一滴都在顯示你作為一個現代文明中學生的素質,你會為你的文明行為而感到自豪,同樣也讓老師和同學為你而驕傲!

三、提升道德水平 :

1、感恩之心:愛你的父母、愛你的老師、愛你的同學、愛你周圍所有的人,每個人同時也要學會善待別人對你的關愛,不辜負關心愛護你的家長、老師,讓文明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2、集體榮譽感:愛集體、關心集體,能自覺地為集體盡義務、做貢獻、爭榮譽。在為集體服務的過程中,能產生激勵人們奮發進取的精神力量,獲得強烈的集體認同感和成就感。

四、陶冶生活情操 :

1、不買、看、傳不健康的書籍、不上不良網站2、不傳唱不健康歌曲3、要利用假期、課余時間廣泛閱讀中外名著、有益的影視作品4、積極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如:學校運動會、校園文化藝術節、以及學校政教處、團委等部門舉辦的其它各項活動等,不斷豐富知識面、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同學們,讓我們以朝氣蓬勃、奮發向上、文明高雅的形象展現在全校師生面前;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原則,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自查自糾,找出身邊的不文明言行并加以改正,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遠離校園不文明行為倡議書二:各位老師、同學們:

我們的校園,草地茵茵,環境優美,歌聲縈繞,書聲朗朗,這里充滿著生氣,充滿著希望。但是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正蠶食著我們豐富而純潔的校園文化,正污染著我們美麗而純潔的心靈。那些被主人隨手丟棄的廢紙和零食袋在校園的某個角落無聲的哭泣,那些脫口而出的臟話也會隱約在耳邊回蕩。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愛護校園是我們每個同學的責任。為了使我們能夠更好的學習,生活,我們需要一個優美清靜,和諧溫馨的校園環境。而這個美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去創造,為此我們發出以下倡議:

一、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友愛同學;珍惜榮譽,不做可恥行為。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并爭取好成績。

二、養成主動學習,勤思好問,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考試不作弊。

三、愛護公共財物,不人為破壞桌椅,拒絕課桌文化。

四、維護公共利益,不在教室里吃零食,休息時間內不再宿舍里喧嘩打鬧。

五、節約用水,用完后擰緊水龍頭。節約用電,按學校規定時間熄燈。

六、就餐時保持安靜,不浪費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七、誠實守信,禮貌待人;舉止文明,言行得當;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

八、愛護學校花草樹木,不亂丟廢棄物,不損壞校園綠化設施。

九、舉止文明,言行得當。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告別污言穢語。談吐斯文,禮貌大方,見到老師能夠主動問好。

十、維護學校良好秩序,不在教室和校園內追逐打鬧喧嘩。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把學校當成家一樣愛護,從此告別不文明行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樹立新時代中學生的新形象。告別校園不文明行為,讓文明之花遍布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遠離校園不文明行為倡議書三:各位老師、同學們:

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取決于國民的素質,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取決于我們每位同學。走進校門,代表班級;走出校門,代表學校。甚至代表著未來祖國的形象,道德和文明不是一個空洞、抽象的詞語,它體現在我們點滴的具體言行,在此,我們向每一個學生發出倡議:

一、語言文明、規范,不說臟話、粗話,不談論不健康的話題。

二、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扔紙屑廢物,自覺維護教室和宿舍衛生。

三、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互相幫助。不打架,不漫罵老師和同學。

四、勤奮好學,上課不開小差,認真完成各科作業。

五、不吸煙、不喝酒,不看不健康的書籍。

六.人人爭做好人好事,敢于制止與檢舉不文明的行為。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堅決摒棄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做一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