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心理學范文
時間:2023-03-27 07:52: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為心理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心理學;刑事犯罪;行為;環境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5-0136-02
犯罪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分支,具有跨學科性的顯著特征。犯罪心理學揭示犯罪心理形成機制的神秘面紗,為解決犯罪問題提供一種可能,同時犯罪心理學研究為更好貫徹以人為本的法治思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更多地關注犯罪個體與其周圍的社會群體心理現象能為犯罪現象的本質探討尋求有關的合理解釋,從而把犯罪基礎理論研究轉化為刑事司法實踐中的具體運用,進而提升犯罪心理學在司法審判中的應用價值。從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m)角度分析犯罪心理
一、犯罪心理學發展歷程
犯罪心理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成熟的過程,各種學說的提出為它的發展提供基礎素材。我國法制史中刑事司法關于“五聽”制度的運用,充分說明古人在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做出的歷史性貢獻,揭示犯罪心理學的科學性和規律性。在國外各種心理學學說理論關于犯罪心理的提出,使犯罪心理學成為一門學科做出突出貢獻。美國心理學家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在后天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其中也包括犯罪行為。華生曾有一句頗為偏激的名言,他說:你給我一些兒童,在一個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環境中,不管他們的天資、能力、父母的職業和種族如何,我可以把他們任意地培養成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和小偷。這種行為主義心理學更多地把人的行為歸因于外在的環境。而且在當前的行為改造、心理治療中行為主義的方法仍占有重要地位。
倘若我們把這種理論與犯罪行為相結合我們不難推知:人的犯罪行為取決于他的外界環境,是環境影響其做出犯罪行為,也就是“犯罪環境成就犯罪行為”這樣的假設。雖然這種假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某些犯罪現象,但是卻不能采取絕對主義立場,認為一切犯罪行為都是由外部環境造成的,或者盲目排斥認為犯罪行為與外部環境毫無關聯。在具體的司法活動中,也可以把這種假設加以靈活的運用。例如,在刑事偵查中,要了解掌握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可以通過對他的外部環境展開調查,作為一種參考。如下圖所示。
箭頭對代表犯罪嫌疑人行為產生影響的密切關系人,比如教唆犯罪行為是與其密切聯系的教唆人分不開的。集團犯罪行為是由于集團中密切聯系人的影響作用產生的。因此這些調查看似多余,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嫌疑人的行為與其外部環境有著某種扯不開的牽連。評價犯罪嫌疑人外部環境的優劣,并以此作為犯罪行為產生的酌情情節加以對待。例如,假如犯罪嫌疑人周圍的九個人中,有五個以上有犯罪行為產生,那么犯罪嫌疑人做出犯罪行為受到很大的外界環境影響,并促使他也做出類似的冒險行為,因此可以比照酌情加以刑事處罰。例如,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中,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學校社區家庭等有關人員和組織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長經歷,家庭環境,個性特點社會活動等為辦案提供參考。如果直接套用刑事法律的相關規定,這種假設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也是違背心理學基本原理的。但也要警惕把這種假設演繹放大,對犯罪行為人以外的人加以“連坐”處罰。
二、從人本主義心理學角度分析犯罪心理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主要受自我意識支配,要充分了解人的行為,就必須考慮到人們都有這種指向個人成長的基本需要。如果我們用演繹的方法就可推出,這種觀點也同樣適用人的犯罪行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是受犯罪嫌疑人的自我意識控制的,他們為了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去鋌而走險,以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來換取自我成長的基本需要。例如部分搶劫犯罪行為是罪犯通過非法手段侵犯他人合法財產和人身權益,其目的就可能是滿足其個人成長的欲望,但不排除“殺富濟貧”的極少個例,所以個人的需要觀念成為犯罪分子控制其行為的著眼點。因此犯罪群體的成長需要滿足程度,是值得我們加以仔細的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心理模式去驗證這種假設的科學性。然后我們在刑事偵查等階段把個人基本需要滿足程度加以比較分析,把相關數據作為刑事審判的參考資料。如果犯罪嫌疑人的成長需要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及滿足,或者他有不可告人的貪婪欲望,這些與現實形成落差就可能促使他不擇手段去獲取非法利益,從而為犯罪行為的產生提供個人意識的支持,這種自我意識和價值觀的樹立會影響犯罪行為。
在刑事偵查中有必要調查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成長需要及滿足程度,這樣可以深入分析犯罪行為產生的深層原因,科學解釋犯罪行為的發生和發展。盡管這與司法實踐的距離甚遠,但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增加深入剖析具體犯罪行為的科學解釋,準確界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惡性程度,這要比簡單套用規則更具人性化,也符合以人為本的法制思想。當然我們也不能對犯罪行為進行放縱,放棄法律的規范準則,我們強調的是把這種調查作為判案的酌情因素加以分析,使刑事司法活動更具人性化,使法與情的協調更具合理性。我們懲罰犯罪不是最終目的,希望通過懲罰來揭示犯罪行為的產生發展及其后果,為犯罪行為的產生給出科學的具有說服力的解釋,防止類似行為的發生,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三、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犯罪心理
認知心理學家堅信要先向充分了解一個人的行為就必須研究他的內心活動,因為同一個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動機引起且指向不同的目的。比如對于過失犯罪行為,可能犯罪嫌疑人本不具有這種行為的動機或目的,那么導致過失犯罪行為產生是不同目的和動機綜合作用,而不單獨是同一動機目的起作用所產生的。
犯罪動機的形成過程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為它處于犯罪行為的核心,它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動力,就像滾雪球效應一樣越來越大,逐漸轉化為犯罪目的,并繼續起著核心作用引起行為人做出滿足犯罪動機的行為,這一過程是內心活動轉化為外在行為的過程。在我國法制史中古代就有“春秋決獄”的制度,體現了論心定罪的原則,其中以動機的善惡作為對犯罪行為量刑的依據,因此古人的做法留給我們后人許多有益的啟示,盡管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認定犯罪行為的標準在變化,但是犯罪動機的核心作用應引起我們的重視。為了更加形象地把握犯罪動機的發生發展,我們可以通過下圖粗略地描述一下從犯罪動機至犯罪結果產生的整個過程。如下圖。
圖中,犯罪行為球的內部包含著犯罪動機,在犯罪動機的內力的驅動下,逐漸地形成目的球,但此時并沒有達到動機期望的結果,而在虛線處著手實施犯罪行為,犯罪行為球順著斜坡滑下,下滑至犯罪行為結束處,整個犯罪過程呈現出來。從中有些啟示,犯罪行為一旦形成并著手實施,便很難被控制住,除非犯罪行為人花費很大的力氣才可挽回危害結果的發生,類似犯罪中止行為在實踐中很難完成,所以犯罪行為球的危害后果出現是犯罪動機所追求的結果。當然對于過失犯罪行為的動機就復雜一點,過失行為并不具有主觀刻意追求的結果,但是很明顯它是由于多個不同的動機綜合作用產生的不同目的,在著手處可能被意外事件推力作用下滑產生的犯罪行為。犯罪行為球在內在作用和外在作用的共同推動下發生發展,其中內在動機是主要的,是動機核心驅動人的犯罪行為,因此在刑事司法的過程中,把握犯罪動機成了了解犯罪行為的關鍵,重視犯罪動機何時會形成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在司法實踐中偵查人員與犯罪嫌疑人之間的心理戰,就要求我們準確地掌握主動權,運用心理學科學,合理地界定犯罪動機和犯罪目的。從歷史中前人已給我們留下寶貴的遺產,如“五聽”“眚與非眚”等制度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發。但是預防惡的犯罪動機仍然有許多的難題,如良性的社會群體意識和理性的法治理念的形成,這就要從心理學中獲取科學的方法指導,使更多的個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我們戰勝惡的犯罪動機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減少犯罪動機的發生,從而減少犯罪行為的發生。
總之,無論從哪一種角度研究犯罪行為與犯罪心理學的關系,都會發現許多有益的啟示,犯罪行為和犯罪心理密不可分。通過犯罪心理學對犯罪行為的科學合理的深入分析,增加我們對傳統刑事司法活動的科學理解,提高刑事司法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性及有效性,通過揭示犯罪行為人的內部心理規律掌握犯罪行為發生發展的過程,使我們更堅信犯罪心理學對未來的刑事案件發揮更多的指引作用。
參考文獻:
[1]羅大華.犯罪心理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2]何為民.罪犯改造心理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篇2
關鍵字:行為心理學 園林設計 心理環境 格式塔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研究
國內就園林設計中行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遠不如國外,且國內尚無任何園林設計與行為心理學應用的理論知識。此外,我國國內相關研究均基于國外研究的基礎上,諸如行為心理與廣場設計、住宅區設計、公園設計、商業步行街設計等。在本章節,筆者主要探討國外就園林設計中行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國外就園林設計中行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園林設計中人的行為心理學的影響及園林設計中人的行為心理學的具體應用等兩個方面。
(一)園林設計中人的行為心理學的影響
關于園林設計中人的行為心理學的影響,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James的觀點“景觀藝術設計考慮女性的甚至宗教母性”,即倡導景觀藝術設計應以人的心理為出發點,并以為人民服務為最終落腳點。不可否認,James的觀點存在某種局限性,但其受到的認可度卻證實了“人們希望園林設計師設計出更實用、更經濟、更能滿足自身心理需求的園林景觀”。 Andrea Bel-grano及Almo Farina共同提出了“中立基礎園林、個人基礎園林、觀察基礎園林”及生態假設理論,即景觀的豐富性源自于一切空間構造。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內容應該基于感知生態學、環境心理學及文化生態學等的調查,即對現場環境、生態問題、人的心理需求、文化及物質需求等方面的調查。
(二)園林設計中人的行為心理學的具體應用
針對園林設計中人的行為心理學的具體應用,其主要包括廣場設計住宅區設計、、公園設計、道路設計等。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包括:阿爾伯特J·拉特利奇的觀點“公園中的道路、景點、植物、坐憩設施等設計應基于人的行為心理”,即公園設計應以大眾行為為出發點,并以為大眾服務為最終落腳點。揚·蓋爾的研究領域有“如何使用街道、廣場、人行道、公園、庭院等公共空間”、“如何阻礙或支持公共生活及社會交往”等,
此外,行為心理學理論也指引著園林設計對兒童、老人及弱視等特殊人群的照顧。在這一方面,卡羅林·弗朗西絲及克萊爾·庫珀·馬庫斯的貢獻尤其突出。他們的觀點是“兒童身體發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跳、跑、攀爬等大幅度或大運動量活動,則園林設計應充分考慮兒童的行為”。
二、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由第一章節可得,目前行為心理學在原理設計中的應用范圍極廣,例如廣場設計、住宅區設計、公園設計、商業步行街設計等。在本案,筆者將從住宅區設計及公園設計兩個方面探討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一)公園設計中行為心理學的應用
就公園入口及其景觀設計而言,有學者曾做如下調查:
調查內容:在觀賞過的公園中,您對其入口的滿意程度如何?
答案:不滿意;一般;沒有印象 非常滿意
調查內容:您認為公園中什么更重要:
答案:可供觀賞的景點;可供娛樂的設施
調查結果:
由上表可得,不同年齡段人對現代公園入口的滿意度均較低。由于我國是一個旅游大國,針對某些以吸納更過游人的公園,其入口設計應該尤其重要。此外,就公園景觀設計而言,不同年齡間的差異較大,即年輕人多傾向于娛樂設施的配置,年長的人多傾向于觀賞景點為主。針對這一問題,園林景觀設計師應基于對公園參與者的需求調查綜合布置公園景觀,以確保公園設計能夠最大化為參與者服務。
(二)住宅區設計中行為心理學的應用
1.住宅區的風格
就人們最喜愛的園林風格,有學者曾做如下調查:
調查內容:就住宅區內而言,您最喜歡現代式園林風格(以現代裝飾材料為主)還是自然式園林風格(以小橋、樹林、草地等為主)?
調查結果:
由上表可得,受調查對象多傾向于自然是園林,這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向往與喜愛。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現代式園林景觀不斷增多,但人們始終傾心于小橋流水、草地花香的大自然。但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現代城市的發展與自然形態的塑造間的矛盾,這也是園林設計師在設計住宅區園林時必須重點考慮的方面。
2.住宅區的文化內涵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現代式園林景觀面積的增加,人們對住宅區文化的追求也越來越成為了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此外,現代住宅區園林景觀根本無法滿足現代人對文化的需要。針對住宅區的文化內涵,有學者曾做過如下調查:
調查內容:就住宅區而言,您更傾向于何種園林景觀,是更具文化內涵的,還是沒有文化內涵的?
調查結果:
由上表可得,受調查對象多傾向于住宅區的園林景觀設計更具文化內涵。但是,我國住宅區的園林景觀普遍存在文化內涵缺失的現象。就老住宅區而言,其僅設計有少數的假山、亭臺、水池等園林小平及一排排品種單一、形式單調的植物。就住宅區而言,其雖設計有相對更多的綠化面積及品種更多的植物,但因其缺失文化內涵而無法達到應用的視覺享受及精神享受。針對住宅區內園林景觀設計的文化內涵問題,現代園林設計師應該充分利用行為心理學理論,設計出更具文化內涵的住宅區園林景觀。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國內行為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及其研究遠落后與國外發達國家。此外,行為心理學在我國住宅區及公園等方面的應用也極其匱乏,這也是制約我國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方面。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園林設計師應該在設計之前充分做好相關調查工作,并堅持以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為出發點,以為人服務為最終落腳點。
參考文獻:
[1] 孫雪芳,金曉玲.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8,(4):162-165.
[2] 鄒鳳云,劉紅.心理學在我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科技財富,2011,(6):286.
[3] 孫雪芳.園林設計中的行為心理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8.
篇3
設計是一門邊緣性學科,能與許多學科相結合。行為心理學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研究人們的行為心理狀態,尤其是對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于設計的一門學科。在設計過程中,應用行為心理學主要是為了獲取用戶最根本的想法、需求。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受到社會、成長等因素的影響,學會了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或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想法。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的用戶研究,目的是為了從用戶那里獲取信息、發現缺點和不足,發掘潛在用戶需求,并找出解決辦法,對現有產品或系統進行改進。因此我們選取用戶研究中常用的人種學訪談法為例,來討論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利用行為心理學更好地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
2設計過程與行為心理學
2.1人種學訪談主要內容
人種學訪談(EthnographicInterview)是與用戶對話、討論其日常生活和環境,類似于傳統人種學的調查方法。它深入體驗和了解用戶世界,并獲得親身經歷的想法和見解,主要記錄訪問者與用戶對話、討論日常生活和環境。
2.2人種學訪談中行為心理學的解讀
訪談最首先要制定訪談內容以及訪談所用到的器材如錄音筆、攝像機等。抵達現場之后,迅速與當地人群拉近距離,多提互動性問題,如“你能給我演示一下嗎?”。同時向其重復所聽到的內容,借此確認觀察結果是否有效。
其中,調查員和受訪者互動的根據是受訪者身體語言的映射。這種基于行為心理學的身體語言研究,能夠便于調查員更全面地了解受訪者的潛在需求。
(1)受訪者面部變化。受訪者用身體另一側撫觸耳朵,則表示某種視覺阻斷行為,想要通過身體扭曲來造成一個壁壘,表明他想要擺脫當前話題,利用這個間隙找到一個新的出路。而耳朵的輕微刺癢感卻是有助于加強受訪者正面信息的,用身體同側手去撫觸耳朵,表明他們對這個話題的愉悅性。受訪者如果把手放在下巴處,甚至移向下顎處時表明他的狀態是心緒不寧、神情緊張的。這是一種典型的安慰行為。如果放在下巴處的手腕彎曲或轉向他人,通常表示受訪者心情不錯,而手腕僵直則表示受訪者內心的緊張。
(2)受訪者軀干變化。受訪者做出傾斜軀干的動作反映了邊緣大腦對距離和避讓的需求,人們不僅會將軀干轉離令自己不舒適的人,還會漸漸轉離那些沒有吸引力或令人厭惡的事物。由此更有利于判定受訪者對于調研產品的真正態度。
(3)受訪者腳和腿部變化。受訪者把腳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椅子后面)而且會在一段非常時期保持這樣的姿勢,表明他的不舒適性,或者正在承受某種壓力。這時需要調查員注意且轉變問題方式。行為心理學表明在整個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的腿和腳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存,因此,它們是身體中最誠實的部位,能向觀察者傳遞最精確、最無保留的信息。快樂腳,是指高興時雙腿和雙腳一起擺動或顫動,是一種非常可靠的信號,表示參與者的愉悅心情以及這是他想要的結果或事物。訪談過程中當受訪者將腳背向一側,腳踝相對時,表示他可能對正在討論的內容不感興趣,或者不想再配合下去,也可能是表示對正在談論的事情不認同。將腳部動作從左右輕搖轉向上下踢動時,說明他一定看到或聽到些消極或不高興的事情。這時就需要調查員調整訪談方向以及對受訪者進行詢問,以確保收到的用戶信息有效。
(4)受訪者舒適與不適線索。當受訪者感到舒適時會敞開自己的身體,向別人展示更多的部位。此時行為就會產生同步性。而非同步行為是一道壁壘,更是影響面談或討論結果的一種障礙,其中心口不一的表現,如被訪者說“我喜歡這個顏色”卻在同時輕輕搖頭,這也是一種形式上的非同步行為。身體也會通過非語言形式來表現不舒適感。受訪者會將身體移開,以起到阻隔或保持距離的作用,還會重新調整自己,如輕輕擺動雙腳、坐立不安、扭動臀部或者用手指敲打某物,以及搓擦額頭、擠壓臉頰、摩擦頸部或者用手擊打后腦勺等。當被問到他們不愿及觸及的話題時會出現視覺阻斷行為,如眼皮跳動、眨眼頻繁等。
2.3人種學訪談中行為心理學應用要點
(1)訪談過程及問答技巧要點。在訪談過程中,與受訪者訪談時要找一個清楚的視角,不要在雙方之間設置任何障礙,這樣才能更全面的觀察受訪者的動作以及便于攝像機記錄。在訪談的最開始讓受訪者放松下來,才能更快速地進入交談話題。在提問時,先深入淺出問一個問題,然后停下來,利用這一段時間觀察對方的各種反應,給受訪者一些時間去思考和反應。一連串的詢問常常導致受訪者不經思考而隨意回答,不僅使受訪者感受到壓力,也使得非語言線索變得模糊。當受訪者的回答并不能讓調查員滿意的時候,只需要繼續看著受訪者,他就會繼續對這個問題進行補充解釋。
(2)認清訪談中受訪者的真實想法。調查員不僅要注意受訪者回答中的隱含意思,即潛臺詞,還要有效結合被訪者的身體語言判定受訪者的真實想法,要對訪問的結果、被訪者的觀點持必要的懷疑態度。在后續的訪談中,調查員隨意從側面問出前面相關問題也是有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驗證受訪者的觀點,使前后有一個邏輯呼應,也可以證實受訪者先前回答問題的真實可靠性。當然,大多數被訪者都不是故意編造謊言。所說的和做的可能完全不一樣,是因為他們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我們要對他說的、做的兩個方面都有清楚的認識。在Sony引BoomBox概念的案例中這點便被很好地證明,他們曾召集了一些潛在的購買者,組成焦點小組討論這個新產品應該是什么顏色:黑色或者黃色?經過討論,每個人都認為消費者應該更傾向于黃色,會后Sony對小組成員表示感謝,告訴他們在離開的時候可以免費帶走一個BoomBox作為回報,那里有兩堆BoomBox:黃色和黑色,結果每個人拿走的都是黑色的。
(3)注意調查員對于受訪者的潛在影響。作為調查員要意識到自己對受訪者行為的影響,因為行為是相互影響的。如提問題不要提帶有答案的問題例如“你喜歡游泳嗎?”受訪者大多數下意識都會說喜歡,但是這并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的體現。要向他們提問“平時喜歡做什么運動”,讓受訪者自己來回答。
3行為心理學研究對于設計的意義
進行人種學訪談我們最終要得到的是,受訪者自身的觀點和對產品用戶體驗的觀察結果。這種用戶觀察和用戶訪談的目的是還原用戶真實的觀點,其中定性研究的目的在于發掘用戶潛在需求、理解用戶、探索未知,定量研究目的在于驗證和細化定性研究的發現。
對于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最終目標是挖掘用戶真實情感與需求,根據用戶行為重新定義、提煉概念設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行為心理學在設計研究過程中的應用,以及行為心理學如何更好地在設計流程中解決用戶的真正需求及隱性需求,這也體現出了設計的本質是“謀事”。整合知識和資料的集成創新,是在合理、健康地解決人們衣食住行的需求問題,以不變應萬變。
參考文獻:
[1]胡飛.洞悉用戶——用戶研究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2]唐林濤.工業設計方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宮靜思(1991—),女,黑龍江七臺河人,研究方向:用戶研究。
篇4
[關鍵詞]促銷贈品效果
營銷大師Kotler指出,促銷是使消費者購買商品的一個重要誘因,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時代,廠商為了增加銷售,會利用促銷讓顧客多消費,以賺取更大的利潤。整體來說,促銷在營銷組合(4P)里的比重有越來越大的趨勢,而且促銷支出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成長。因此,各種促銷工具其效果如何越來越受到廠商的關注。
一、促銷工具的分類
促銷活動所使用的工具琳瑯滿目,許多學者都針對促銷工具的特性,對其進行了分類,其分類準則雖然有很多種,但大多以促銷誘因是否與產品的價格或可否用金錢來表示有關。所以,一般普遍認同參照Campbell&Diamond(1990)的分類,把促銷工具分為金錢性促銷及非金錢性促銷。金錢性促銷的促銷誘因將改變產品價格,包括折價券、折扣優待、退還貨款等;非金錢性促銷的促銷誘因則無法改變產品價格,包括附贈贈品、樣品、抽獎、競賽等。根據臺灣學者黃麗霞(2002)針對大專生對各種促銷工具的知覺使用頻率的研究發現,最常使用的為打折降價,其次為直接贈品,再者是免費樣品。
二、贈品促銷
傳統的促銷方式太過于看重金錢性的促銷工具,如示范樣品、贈券、抽獎、商品展示、優惠券等。愈來愈多的研究表明,金錢性的促銷效果只是短暫的,一方面使得商家陷入惡性的價格競爭,另一方面使產品淪為廉價品,損害了產品形象,對消費者的品牌選擇及再購行為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無論是學者還是商家都呼吁采用更有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促銷,不要太依賴價格。而在非金錢性的促銷工具當中,最常用的首推直接贈品。
贈品是給予消費者以免費或較低的價格獲得商品,作為其購買產品的回饋。贈品的主要功能有刺激即興購買;增加試用率;強化品牌印象。以贈品贈送方式來分,贈品可分為隨貨贈品、免費郵寄贈品、自償贈品、包裝本身屬于可再使用的容器或包裝等,其中隨貨贈品是贈品贈送方式中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其又可依與產品的相關程度分為:互補性、利益一致性。
1.互補性:許多研究指出,互補性較高的產品會導致消費者較好的態度及較高的購買意愿。產品組合成功的關鍵在于組合產品中服務或產品間的互補性程度。消費者可能認為高互補性的產品可以節省購買組合產品所需花費的時間及努力;而且具有高互補性的組合產品要比替代性及無關的產品組合獲得更大的利益。
2.利益一致性:促銷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多利益,不只是金錢性的而已。現金償付性的和非現金償付性的促銷提供給消費者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利益(節省和便利)和享樂性利益(探索、娛樂)。
三、贈品促銷的效果
1.贈品促銷對消費者知覺價值的影響。不同的促銷方式確實會對消費者的知覺價值產生影響。消費者會認為現金償付的促銷方式(降價)是一種減少損失,非現金償付的促銷方式(贈品)則是一種獲利的評價過程。與獲利相比,通常消費者比較喜歡減少損失;不然就是這個額外的贈品,其名目上的價值與折價比較,能明顯的讓消費者感覺到比較劃算,才會認為非現金償付的促銷方式比較好。也就是說,一般來講,相對于贈品促銷,消費者可能會更喜歡降價之類的現金償付的促銷方式,因為消費者會認為自己得到的價值(知覺價值)更大。要讓消費者感覺到實惠,才能發揮贈品促銷的作用。所以,贈品促銷時,廠商就應該注意這一點,盡量讓消費者感覺這個額外的贈品的價值是有足夠吸引力的。
2.贈品促銷對消費行為的影響。贈品促銷實際上是工具制約的一種,是利用對消費者的正向刺激來直接改變消費者的行為。消費者本次消費的結果是可以得到獎勵或是附加的價值(贈品),所以增加了未來同樣消費行為發生的可能性。但是,工具制約等直接改變消費者行為的工具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短期的刺激工具,贈品促銷也被認為是一種短期購買誘因,一種立即型的促銷。這與贈品促銷的操作有很大的關系。
消費者行為越復雜,表示消費者投入其中的心力越深入。一般而言,越是無須任何行為改變便可平白獲得的促銷好處,其消費行為越是單純。例如:當場揭曉的抽獎活動、商品直接降價、免費贈品、免費發送的試用品等;相反的,越是需要付出一些行動配合,或是必須提前計劃方能取得的促銷好處,其消費行為越復雜。如:分期優惠的促銷、集點券等。
自我認知理論是由個人如何解釋自己的行為的動機來判斷外物的價值。從這個理論的角度來看,一個促銷活動越是平白的給予,越可能被消費者認定為產品有問題而必須透過促銷活動才賣得出去;反之,如果消費者本身必須付出一些代價,例如精力、時間、行動等,才能獲得促銷活動的好處,則較傾向將自己的配合度解釋為本身的需要,是較理想的策略。超級秘書網
而從學習理論的角度來看,促銷方式必須達到行為養成或是行為強化的功能,才可算是好的促銷。由此來看,贈品促銷若是僅僅一次購買的附贈,則行為強化的效果較差,若是組合式贈品,必須分次購買來搜集,其強化效果才較佳。
就促銷的推廣功能而言,贈品在鼓勵試用和品牌轉換上,具有很強的功能。如果操作方式正確,即如上所述采用組合式、分次購買搜集贈品的方式,還可以很好的鼓勵后續購買的行為。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贈品促銷如果操作得宜,可以提高消費者的知覺價值、達到行為強化的效果,在鼓勵試用和品牌轉換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行為心理學 當代大學生 學習現狀
1.行為心理學簡介
行為心理學是起源于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創建人為美國心理學家畢生。行為主義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人內在的態度、思想、認知等會外在化而決定人的行為,行為心理學正是通過研究人的行為分析心理,從簡單外化的行為窺探人的內心深處。
2.主要調查結論的行為心理學分析
2.1超九成大學生曾逃過課。
課堂是大學生學習的“第一戰場”,大學生的課堂出勤和參與情況直接決定著其在大學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多少。然而,調查顯示大學生逃課現象非常嚴重,僅不到一成的學生表示從未缺過課。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學生逃課現象如此嚴重?或許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端倪。受調查學生中一大部分是由于社團活動或學生會工作等事務沖突,權衡上課與否利弊后選擇逃課的,抑或自學能力強,另外找時間補課,覺得這樣效果會更好。另外一定數量的受訪學生表示自己選擇逃課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完全聽不懂,或是老師照本宣科,還不如自學來的實在,從而對代課教師產生厭倦情緒。如此看來,學校的管理及教師的授課也值得當今的教育主管部門引起重視。很多高校以教師的科研情況作為評價一切的指標,導致教師只重視個人的科研情況,課堂教學質量大幅度下降。
然而,另有相當比例的學生是對上課失去興趣,感覺上課無意義,所以不愿去上課。對上課失去興趣源于個人的認知,他們沒有認識到或輕視上課對獲取知識的重要性,進而產生了上課無用論;認為上課沒意義,這種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學生學習沒有目的性,從行為心理學上講,人類行為是有目的的。所以失去了學習目標,也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動力也就容易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漸漸養成逃課的習慣。所以高校應該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當今逃課現象在全國高校普遍存在,如今的高校已經不再像七八十年代時,學生有著極強的求知欲,課堂學習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具有濃重的學習求知氣氛。行為心理學中班杜拉認為:那種通過自己的行為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將是非常吃力的,而人類的大量行為都是通過對榜樣(或者示范者)的觀察而習得的,在此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范活動的形象性表象,并引導適當的操作。大學生在看到自己同學經常逃課然后考試成績很不錯,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當做示范活動的形象性表象,對其進行效仿,這種榜樣作用引導行為進行適當的操作,使其從上課和逃課的邊緣轉化為經常逃課,漸漸地,更多學生傾向于逃課,這樣高校中逃課現象就會盛行起來。
2.2七成大學生有過作弊行為。
大學的“六十分萬歲”果然名不虛傳。一個六十分,引得無數學子不惜為之鋌而走險。
在“坦白地說,你有過作弊行為嗎?如果有,為什么?”一題中,只有三成同學表示從未考試作弊,超半數的同學表示作弊原因為“不愿掛科”。
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只是依靠考前突擊備考。而隨著社會對大學生要求的提高,學生在校學習的課程難度不斷加大,僅僅靠考前突擊而去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已經不太現實,所以更多的學生將目光投向了作弊,企圖通過作弊來達到目的。行為心理學認為,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對象,整體行為所選擇的途徑和方式總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則,托爾曼認為在人類身上,這一特征表現得最為明顯。也就是說人類的這種心理特征使得大學生對待考試不是腳踏實地地上課學習,而是采取考試突擊的方法,甚至采取作弊這種違背道德、違反紀律的方法。考試作弊不僅破壞了考試公平、公正的原則,而且破壞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敗壞了學校的良好學風,損害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形象。
對于學生自身而言,作弊一旦被發現就會被學校處分,如果僥幸沒被處分,反而會助長這種風氣。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牢固地掌握專業知識,而且學生誠信的缺失可能導致他們對社會造成危害。其實考試不僅是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測試,還包括對人格和態度的考核,如果學生在考試中作弊,又何談職業道德,更談不上成為德才兼備的“復合型”人才了。
2.3四分之三學生認為宿舍氛圍對自己影響大。
學生宿舍是學生學習、生活、休息、交往的重要場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是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設不僅能讓學生們擁有舒適的休息環境,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風貌,陶冶學生的情操。
本次調查在“你所在宿舍的學習氛圍對你影響大嗎”一題中,74.28%的被調查者表示宿舍的學習氛圍對自己影響“很大”或是“比較大”,僅有25.72%的學生認為宿舍對自己影響不大。
學生在宿舍里往往會被宿舍的大風氣、大環境所影響,甚至是同化。行為主義認為,行為反應是由環境刺激引起的,刺激與同時發生或接近發生的反應自動聯結在一起,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沒有認知過程。通過對一些學生進行的采訪得知,很多學生認為舍友的行為對自身有直接的影響,以周末上自習為例,他們“更多地愿意跟舍友一起去,認為這樣會使上自習變得更加有趣味,倘若宿舍同學都不去自習的話,大多數情況下自己也就不去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人手一本”早已司空見慣,在宿舍環境相互影響的情況下,男生宿舍很容易就變成游戲廳,女生寢室則變為電影院,這些很多都是宿舍同學之間行為相互影響的結果。
2.4九成大學生學習缺乏計劃性。
計劃是實現目標的藍圖。目標不是什么花瓶,需要制訂計劃,腳踏實地、有步驟地去實現它。通過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和任務,使自己達到目標,也使自己明確每一個任務的目的。促使自己實行計劃。制訂學習計劃是合理分配學習時間、自我監控學習進度的手段,直接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制訂學習計劃既可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時間浪費,又有助于良好習慣的養成。
在“在大學里,你會制訂學習計劃嗎”一題中,有三成被調查者表示“沒有制定”或是“根據課程表”學習,制訂學習計劃并能嚴格執行的大學生占被調查者總數的一成都不到。
在進入大學之前,我們接受的教育是嚴格按照學習計劃進行的,或者更貼切地說是根據老師為我們制訂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進入大學之后,我們的學習形式已不同于高中時代,更多的時間是靠自主學習。從行為心理學上說,這就存在一種抗條件作用,即如果對一個已形成的條件反應撤銷其強刺激,并同時使一個新的反應與原來條件建立聯系,則會使原有的條件反應更加迅速地消除。進入大學后,升學的壓力消失,老師家長的要求降低,沒有了既定的學習計劃,按計劃學習的強化條件消失,使得這一條件反應不能維持;輕松地學習模式便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很快形成新的條件反應。出于此原因,很多大學生不能快速適應大學生活,還在等待著別人的監督和提醒,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自我獨立性。這種現象的發生也與當代大學生在高中時代所承受的過高升學壓力密不可分。
2.5六成學生課余時間主要用于上網。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元素已經被運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青年大學生的青睞。然而,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校大學生如果能合理利用網絡,它就會是很好的學習輔助工具,如利用網絡查閱資料、交流信息等:但如果不加節制地玩網絡游戲,他影響的就不僅是學習,還會影響身心健康,也會浪費大量的金錢。
在“你的課余時間主要用于什么”一題中,六成學生表示課余時間主要用于“上網”。
在我們的隨機實地調查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表示上網時間過多是影響自己學習的最主要因素。課余時間本是大學生用來鞏固所學,發展自我愛好,提升能力的時間,但是很多大學生卻將過多的時間用在了網絡上,這一類同學很難從網絡世界中抽身,很容易為自己沉迷網絡找各種理由。不僅影響到他們以后的學習,而且容易使他們養成凡事都為自己找借口的自私、懶惰心理。這一類同學相對于其他同學而言,往往更容易相信虛擬的網絡,這難免會給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負面影響。雖然通過網絡大學生們可以得到很多從書本上得不到的東西,但是網絡在提供無數信息的同時,也充滿了無數的誘惑和陷阱。經過分析之后,我們發現大學生上網主要基于以下三個目的:一是通過網絡輔助展開學習工作等基本事務;二是通過網絡來獲取一些自我提升與發展的信息;三是通過網絡進行娛樂,包括看影視劇,玩游戲,聊天等。在行為心理學中,操作性條件作用,即有機體做出一個特定的行為反應,這個行為反應導致環境發生某種變化,根據變化對有機體的產生的影響,從而改變有機體的行為。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網絡是無處不在的,當大學生每次通過網絡放松自己后,獲得了身心的滿足感,上網這一操作對于有機體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因此會形成一種積極的后效。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當代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練應用電腦及網絡早已成為了大學生進入社會職場必需的技能。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網絡,而不是單純地沉迷于網絡,就要求當代大學生提高自我控制力和判斷力,從心里擺脫對網絡的依賴性。同時也要求學校對網絡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
3.對改變大學生學習現狀的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結論,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給出建議,希望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改變大學生的學習現狀。
3.1增強自我規劃及監督能力。
一方面,大學生要規劃好自己的近期目標(可以是一年)和長遠目標(可以是四年),還應制訂出具體的學習計劃,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選擇最適于學習的場所(如自修教室、圖書館等),并適時對計劃安排做出調整。從學會規劃日常作息或學習安排等小事做起,逐步增強自我設計能力,給自己以信心和力量,就會讓自己看到希望和前途,注入新的前進的動力,增添克服困難的勇氣。
另一方面,要加強自我監督,力求知行合一。大學寬松自由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是很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但如果不能控制自己,致使自己陷入懶散與迷茫中而不能自拔,則會使自己在大學一無所獲。
3.2輔導員、班主任工作創新。
處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工作,幫助、教育學生提高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擺正人生的位置,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這就對高等院校輔導員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處于性格發展、定型的年齡,生活閱歷少,輔導員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輔導員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我國高校現階段開展的班主任制度還不太成熟,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時工作中,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及班級的學風管理,此外還要增加學生對就業等各方面信息的了解,減少他們對于專業、對于未來的諸多疑惑,從而能夠以一個更加自信的姿態面向大學生活、面向未來。
3.3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文化價值。
文化具有明顯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輻射功能,我們應注重對班級文化,宿舍文化,學院文化,校園文化的建設,并使之形成一條完整的文化價值鏈,與課堂教學文化一起共同服務于高校人才培養的需要,這對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松昌,劉英,范舜英.探討不同行為心理對大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J].煤炭高等教育,1986(1).
篇6
從研究領域上看,目前針對人的情緒體驗、積極品質的研究已經開展起來,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人的體驗、積極品質與組織環境之間的聯系,必須把人的素質和行為納入整個環境或社會生態系統中考察。將積極心理的理念運用于學校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充分挖掘和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力量、培育積極品質,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行為習慣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構建新的道德認知結構,促進學生道德行為發展,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習慣。我結合多年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實踐,進行了探索。
一、建立內化教育機制,增強學生積極情感導向
盡管在道德教育上人們特別強調自覺性或自律的作用,但是,從一些教育科學研究的結果可知,人們的公德行為并非主要出于自覺,而是主要受“管理威懾”等外在因素的影響與束縛。因此,在學校德育教育的工作中,我們不但重視提高學生的自覺性,而且還高度重視建立相關的監督和管理制度,這些制度文化能很好地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精神,在發揮制度規范和教育作用的基礎上,能使教師充分尊重、理解、幫助、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積極情緒情感。如學期初,我校針對具體情況制定了各類管理制度,有各項常規檢查的值日制度,有全校學生食堂就餐的就餐制度,有課間活動的安全制度等等。建立這些制度后,值日檢查人員還要對全校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宣傳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使值日檢查同學通過開會明確有關值日要求;二是利用學校“紅領巾廣播”全校學習,擴大宣傳范圍,強化宣傳力度。
在建立制度規范的過程中,加強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學校德育管理者與學生進行了建立管理制度的溝通對話,表達了尊重與民主,實現了和諧與舒暢。實踐證明,這種制度文化能夠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把外在的學校制度、規范內化為自己內心的行為準則。
二、開展主題性教育活動,營造積極和諧的校園氛圍
教育學與心理學理論強調道德教育既要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既要導之以行又要持之以恒。給學生傳授一定的道德知識是必要的,通過了解道德知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道德動機,調動學生行為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道德熱情。為了讓學生明白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僅需要評比反饋的約束,還須通過教育和學習,我校在每周一的紅領巾廣播學習中安排主題性德育教育學習內容,效果明顯。
1.文明從細節做起
通過主題教育國旗下的講話“文明從細節做起”,使學生懂得, 細節能反映一個人的文明素質,而文明素質是從小養成的。給學生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美國一家大公司招聘新員工,故意在門口放了一張小紙片,很多人雖然看到了,卻認為撿起紙片這樣瑣碎的事情不值得一做。而一位年輕人走向面試辦公室,在門口看到這張小紙片,出于習慣,彎下腰撿起紙片并順手把它扔進了垃圾筒。正是由于這一舉動,年輕人被這家公司錄取了。公司總裁認為,年輕人能把小事做好,說明他有責任心,也一定能做好大事。這一主題性活動讓學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謹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從細節做起,做個有心人,培養自己的責任心。
2.銘記責任,珍愛生命
開學典禮中,校長語重心長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安全就如一顆光芒四射的太陽,照亮我們的人生,安全就如一根長長的紐帶,維系著我們千萬個家庭。學校的很多制度、很多措施,都是為了我們的安全、健康和快樂。安全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懂得了,生命不僅僅是屬于我們自己的,也屬于父母、親人、朋友、社會,進而認識到生命的價值,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安全意識,注意防范安全隱患,快樂健康地度過每一天。
3.友愛他人,理解他人
學校紅領巾廣播“關愛他人,理解他人”的主題教育告訴學生,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這個集體是一個大家庭,各個成員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才能使這個大家庭充滿快樂。在集體中,我們之間難免會有一些誤解,同學之間出現誤解時要相互理解,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多寬容、體諒他人。
一學期的德育主題性教育學習,使學生對道德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些知識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行為主動性,激發了他們自我教育的熱情,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有了明顯改善:獲得“流動紅旗”的班集體多了;校園內互相問好的聲音也多了,奔跑吵鬧的聲音少了;食堂就餐的隊伍也更整齊了……可見,道德知識的宣傳對學生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
三、加強內化教育評價,增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積極心理學在主觀層面上,研究的是積極的主觀體驗——幸福感和滿足、希望和樂觀主義以及快樂和幸福,讓學生獲得這些積極的情緒體驗應成為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在日常的教育中,我們通過以下評價措施增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實踐多年,卓有成效。
1.周周統計、反饋促進步。為了強化學生的規范意識,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班級的每周常規表現,學校特地安排了每周一中午作為全校的廣播大會時間。每周五中午由值日學生對本周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在周一的廣播常規學習時公布評比結果,反饋各班各項評比情況。通過公布評比反饋,激勵了表現優秀的班級,同時也進一步鼓勵了暫時落后的班級,培養了學生的希望情感,提高了他們應對困難和挑戰的信心。
2.每月“流動紅旗”作標桿。為了更好地激勵各個班級做好常規管理工作,對于在一個月四周中各項評比結果都很好的班級進行表揚,經過一月四周檢查結果的再次統計,選出一部分優秀的班級,頒發“流動紅旗”,頒發的時間是在次月第一周的全校升旗儀式上,讓全校師生都知道這些受表揚的班級和宿舍,這樣受表彰的班級師生和宿員會更自豪和激動,激勵效果也會更好。“流動紅旗”是各個班級和各個宿舍努力的方向,也是班主任帶領班級學生朝著更高目標奮進的“標桿”,促進了全體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3.期末“星級評比”樹榜樣。通過樹立個人先進典型鼓舞激勵學生成長進步。學期末班級評選“文明之星”“勤學之星”“環保之星”“勞動之星”等,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以此進一步內化自己的行為習慣。同時,也能讓學生借助身邊榜樣的力量,使自己向優秀的同學學習。
四、注重內化教育現身說法,促進學生積極人格的形成
積極心理學在個人層面上,研究的是積極的個人特質——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造性、關注未來、靈性、天賦和智慧。這些積極人格的培養在學校精神文化建設中應該得到足夠重視。我們一方面要主動關注和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個性特點和閃光點,另一方面應善于引導學生培養自身的積極人格,學會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覺實踐。
在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教育中,我也經常做個有心人,特別是在學生行為習慣的檢查評比中,我更多的是讓學生去鍛煉,給他們安排值日任務,放手讓他們執行各項工作,如有問題,我們再一起商量解決。一學期下來,值日隊伍中涌現出了一批積極肯干、認真負責的值日小干部,為日后的工作開展打下了基礎。
在“自我教育”方面,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突破口教育學生,善于觀察、發現學生的良好表現或是閃光點來鼓舞他們、激勵他們,從而教育全體學生在自身行為上進行自律,并施行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如五(3)班學生周之嫻的廣播稿題目是《我愛當食堂管理員》,她在文章中說:“今天中午住宿班窗口排隊情況良好,講話的不多,領飯時很有秩序,可是水龍頭用水那邊不是那么好管,低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們把水龍頭開得很大,我就親手幫他們一個個關小。有一個小弟弟水龍頭開得非常大,用水后沒關水龍頭,我就耐心地跟他講:‘小弟弟,把水關了好嗎?下次水不要開得太大。’小弟弟聽后立刻把水龍頭關了,還保證下次不會開得太大了,多么可愛的小弟弟啊!我看了就不忍心扣分了。”
周之嫻對低年級學生的愛護和關心值得大家學習,她的這種值日態度也受到了主持人的高度贊揚,相信她今后一定會做得更出色。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學生積極人格的一個重要表現,包括對老師和家長的感恩和尊重,以合理方式主動積極地與老師和家長溝通;正確處理與同學的關系,對同學真誠以待、相互幫助、寬容忍讓,從而形成和諧的同學關系。
篇7
關鍵詞:行為心理學 居住區 兒童戶外游憩空間設計
Abstract: Children are the future and hope of the country and n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outdoor recreation space of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domestic urban New District,and discusses the recreational space.Through observing and studying the children behavior,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children outdoor recreation environment,build a suitable space,and hope that through the research,we can inspire the designers to find out the non harmonious factors between the children desire for recreation space and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 Children Activity Psychology,Residential Area,Children Outdoor Amusement Place Design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高質量的游憩環境對于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一些居住區的公共綠地中雖設置了兒童游憩空間,但是往往空間形式單一,游戲設施乏味,不能滿足不同年齡兒童的需求。因此,居住區的兒童戶外游憩空間的研究應該是設計師們不容忽視的內容,應當得到重視和發展。
1 銀城東苑現狀
1.1 小區概況
銀城東苑項目,2005,位于紫金山南麓,地處中山陵景觀中軸線上,西鄰中山門明城墻,與月牙湖高尚社區相連。南京農業大學,理工大學工程兵學院,南京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環擁四周,人文環境極佳。項目占地400畝,由50幢高層及小高層組成,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3000戶。
綠化率大于41%,建筑密度小于16%,配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健身中心、商業中心、地下車庫、公交站場以及沿街分布的商鋪用房。
1.2 區域使用兒童年齡劃分
觀察發現來此區域玩耍的兒童0~1歲10%,1~3歲16%,3~7歲的34%,7~12歲39%,13~17歲1%。通過分析,處于3~7歲學童前期~12歲學童期的兒童占絕大多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0~3歲的兒童需要家長的協助才能游戲,而13歲以上的兒童已經接近于成年,不再需要一些滑梯之類的游戲場地,而是一個開放的交流空間。如一塊開闊的平地,可以是籃球場,或者是一塊旱冰場之類的。
2 行為心理學在該居住區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與評析
2.1 小區布局
在觀察中發現,對于同一區域的環境,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有不同感知。該小區有兒童游憩空間布置在靠近中央的位置,有組合滑梯,秋千,翹翹板,游泳池等游樂設施。下面以游憩空間整體布局、游戲器材設施、戲水區域、休息區域四處活動空間為例詳細評析。
2.1.1 游憩空間整體布局
該小區兒童游憩空間以大型組合滑梯為中心發散布置,東面為轉椅、秋千、蹺蹺板,南面為游泳池,西面為戲水池。游憩空間周圍景觀占據大量的空間,雖然美觀,符合視覺需求,但這使得兒童游戲、玩鬧、奔跑、放風箏、輪滑等的活動場地不足,無法滿足的需求,限制了兒童游憩活動的多樣性,內容貧乏,對充滿好奇心的兒童而言,這是遠遠不夠的。
2.1.2 游戲器材設施
該小區有組合滑梯,秋千,翹翹板,轉椅這些常規的器材設施。這些設施大部分缺乏特色,形式單一,沒有得到定期維護,更新,對兒童的吸引度下降。組合滑梯上有繩索攀爬這類易絆腳的項目,還有坡度很陡的斜坡,這都存在著安全隱患。
2.1.3 戲水區域
觀察發現,幼兒、青少都喜愛水的活性,對水有親近感。不論是和同伴還是和家人一起戲水都會增進彼此的感情。但是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戲水池水面上散落著樹葉,蚊蟲,年齡較小的兒童可能會在家長不注意之下將這些散落在水面上的雜質吃進嘴里,而且經調查發下,戲水池里的水并沒有定期更換。游泳池在夏季應當是兒童最熱門的游憩場所,但是因為無人管理而無法使用,游泳池周圍的護欄已經有所損壞,這是兒童向進入游泳池玩家長不得不自己“開門”進入造成的。
2.1.4 休息區域
場地內座椅大多是供看護孩子的家長使用,雖然數量較多,但是都是單個擺放,距離較遠,不利于家長們相互交往的需要。通過觀察發現,家長們喜歡三五人甚至更多人走在一起聊天、交流,場地座椅的設置方式對此活動常常難以滿足。
3 針對銀城東苑的整改意見
通過上述分析與研究,雖然銀城東苑在兒童游憩空間方面相較之下做的是比較好的,但是仍有一些事細節是需要改進的。
(1)沙坑――孩子們可以通過筑城堡、挖隧道或溝渠埋沙或等,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沙坑最好選擇向陽位置,既有利于兒童成長健康,又可給沙消毒。
(2)水體――可以分季使用,夏日可在戲水池玩水,在冬季寒冷時則可將池水排空,改為沙坑,這樣可以提高其利用率。水池和沙池的結合,有利于兒童激發創造性,有利于促進兒童從表象思維向運算思維過渡。
(3)鋪地――可以通過適合兒童的鮮亮的顏色、材質來區分不同年齡段的區域,區域周圍可用硬質鋪地材料鋪設兒童輪滑、騎車的專用道路。
(4)植被――植物是兒童認識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一種手段。草地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空間,而且活動時不易受傷。高大的喬木可以給兒童安全感,兒童活動都會圍繞大樹展開,便于家長看護。最好使用落葉闊葉林,夏季樹木形成的樹蔭,冬季樹葉落光,不會遮擋太陽。在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中都會有一棵大樹,承載人們回憶。在選擇植物必須杜絕容易引起過敏或有刺激性的植物;易結漿果及生病蟲的植物;帶刺的植物;季節性飛絮過多的植物。
4 行為心理學理論運用于居住區兒童游憩空間設計的要點
4.1 不同的年齡段的兒童對休憩空間的需求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對在家活動還是出去玩耍選擇的差異性比較大,兒童的具體的年齡段的身體發育、智力發展、心理特征如下:
4.1.1 小于3周歲的嬰幼兒
兒童在3歲前以形狀抽象占優勢,這個階段設施以曲線、圓形等外形為宜,選用淡雅的色彩,并結合適宜幼童身體的尺寸設計。沙坑、有圍欄的軟質平臺等靜的游戲內容和固定的游戲機械。注意看護人的需求。多用無螺絲等堅硬零件固定的塑料制成。不宜有旋轉、滑動,以及需要抓力的游戲設施。
4.1.2 3~6歲的學齡前兒童
在主觀或個性時期,兒童開始喜歡自以為是。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游戲活動。區域設置應相對較小,具有最便利的可達性和較強的圍合感。例如滑梯、轉椅、木馬、滾筒或短管道等,并注重捉迷藏等互動性項目的開展。還可以有塑料小屋為主的小型組合器械,來提供他們玩角色扮演類游戲。要求環境舒適性和安全性較高,并配備足夠的看護人休息設施。
4.1.3 7~12歲的學齡兒童
在客觀性時期,兒童的主要興趣從自我轉向外界事物。角色扮演同樣是這個階段兒童的最愛,他們將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游戲場地的體驗聯系起來,并模仿父母的行為,發揮想象力,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快速成長。當然,游戲器械仍占較大比重,秋千、攀爬網、單杠、組合器械等具刺激性因素的器械開始增加,并注重培養創新性游戲的開展。有時高處會令膽小的兒童感到不安和焦慮。比如蹦床、攀爬網都是通過垂直高度的縮減,緩解兒童的心理恐懼,安全到達地面,不僅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心,也促進了他們自信心的形成。
4.1.4 13歲以上的學齡少年
此類兒童已經接近成年了,可能不再需要一些滑梯之類的游戲場地,但是他們的活動空間也是不能被忽略的,一個開放的交流空間是必要的。一個籃球場或旱冰場便可。
4.2 一天不同的時段對休憩空間的需求
每天不同的時間段兒童戶外活動也存在差異,總體趨勢是早上最少,午后較早上多一些,傍晚以及晚上活動的兒童最多。晚飯后這段時間屬于一天中最為休閑的時間,孩子的監護人大多數也只有晚上有時間陪著孩子出來,所以晚上對于休憩空間的使用率最高,這就對夜間的照明設備提出了要求,既要保證人們對于光線的要求又不能過于強烈影響視力。
4.3 休憩空間對安全性的需求
4.3.1 場地的安全
活動空間的設計應遠離居住區車流干道,場地的邊緣處做好防護措施防止兒童不慎走出活動場地。整個活動空間應做到盡量開闊,減少遮擋視線的物件,不留視線死角,方便家長隨時注意到兒童的情況。
4.3.2 活動器材的安全
挑選與兒童活動尺度相適應的活動器材,游戲區地面應該采用沙地或橡膠地面,減少兒童摔倒造成的傷害。
5 總結與展望
兒童戶外游憩空間是提供給兒童的成長和娛樂的戶外游戲空間,因此對于兒童心理行為的研究是必要的。目前國家缺少兒童休憩空間設計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立法規范勢在必行。設計師要從兒童的使用心理角度分析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居住區兒童戶外游憩空間設計原則、方法、理念才能建造出符合時代要求的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為兒童創造一個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使用需求,符合新時代兒童口味的,具有吸引力的新時代的居住區兒童游憩場所。
通過對銀城東苑的調研與應用行為心理學相關理論的分析,初步解析了行為心理學相關理論在居住區兒童游憩空間中的普遍應用價值,主要研究了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對戶外游憩空間的不同需求。嘗試尋找居住區兒童戶外游憩空間設計滿足不同年齡兒童的行為心理需求的途徑,希望對居住區兒童戶外游憩空間設計實踐起到一定作用。
6 主要參考文獻或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2:1 17-18 17
(2)楊公俠.環境心理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44-48
(3)郭力平,許冰靈,李琳.游戲對于促進兒童心理發展的作用.心理科學,
2001,24(6):749-751
(4)沈 浚,汲曉輝.城市居住區兒童戶外游憩場地設計.2008
篇8
關鍵詞 求職行為,預測因素,求職結果,不充分就業。
分類號 B849: C93
求職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關鍵組成部分,有效的求職行為可以縮短求職期,增加成功就業的可能性。在心理學研究中,就業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建立求職與就業之間的因果關系,同時揭示有效求職行為的影響因素,心理學家將就業看作是求職行為的結果。我國求職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系統地介紹和參考國外已有的關于求職的研究成果,無論對求職者本人、政府勞動就業機構,還是對職業咨詢工作者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求職行為的定義×
從職業探索的角度來看,有三種主要的求職行為定義:Steffy,Shaw和Noe將求職行為定義為“對職業信息的數量和適用性進行探索的行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種信息搜尋過程” [1]。Bretz,Boudreau和Judge將求職行為定義為“花時間和精力獲取有關勞動力市場信息的特定行為,無須考慮動機因素及求職結果,只是一種信息搜集活動”[2]。這兩種定義都將求職行為看作是一種信息搜尋過程。Soelberg認為,求職是一系列彼此相關的四種行為:識別理想職業、制訂搜尋計劃、搜尋并選擇工作、確定并接受選擇結果[3]。他的求職行為定義不僅包括搜尋信息,而且包括為申請職位而制訂決策、確定并接受工作等一系列行為。然而,他的模型仍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信息搜尋和制訂決策上,并沒有將準備求職簡歷和參加面試等行為包括在內。
求職行為還曾被看作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應對策略。Lazarus和Folkman認為,個體在面對壓力時會采取兩種應對策略:問題解決策略(直接采取行動解決壓力事件)和情緒轉移策略(改變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以緩解壓力)[4]。Latack,Kinicki和Prussia認為,失業者除采取參加培訓、重新定位職業等手段以外,再求職也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策略[5]。
將求職行為看作一種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是行為適應領域研究的拓展。然而,應對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方面,從就業的角度來看,應對策略并非是一種求職行為,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應對是成功就業的有效預測變量。Kanfer等將求職行為定義為“動態的、循環的自我調適過程,是一種有目的并受主觀意愿驅動的行為模式,它開始于就業目標的識別,進而為實現就業目標付出努力”[6]。在他們的定義中,求職行為被看成一種指向目標的活動,目的是為了縮小目前狀態與就業目標之間的差距。
后兩種關于求職行為的定義(問題應對、為目標努力)以求職行為的目的為基礎,問題應對將求職行為看作以成功就業來降低由于失業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的一種策略;為目標而努力的概念進而將求職行為看作是走向成功就業的行為過程,它們比前兩種概念(信息搜集)的內涵更廣。在這兩種概念中,為目標而努力的概念關注的是求職結果,而問題應對概念傾向于消除失業所帶來的壓力。所以,若將研究目標確定在求職行為與求職結果之間的關系上,則應考察為目標而努力的概念,而若致力于研究心理健康與就業的關系,則應重點探討求職行為中的應對策略。如果研究求職者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顯然,Kanfer等關于求職行為的定義更為合理。
2 求職行為的測量
2.1 求職行為的測量模型
2.1.1 Solberg的一般決策過程模型
Soelberg的一般決策過程模型(generalized decision process, GDP)描述的是求職與職業選擇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系列行為。Soelberg認為,求職包括四個連續階段:識別理想職業、設計搜尋計劃、搜尋并選擇職業、確定并接受選擇結果。第一個階段是識別理想職業。這個階段求職者要做的是設立理想的職業標準,并在多個可供選擇的職業中識別自己的理想職業。他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勝任度,然后為自己的理想職業設立一個標準。這個階段結束時,他們或許已經明確了理想職業的特征,也可能還沒有明確。第二階段是制訂求職計劃。這個階段又分為三步:(1)選擇一個指導求職行為的計劃模型;(2)為求職行為分配人力、物力;(3)挑選獲取職業信息的渠道。第三階段是搜尋與選擇階段。這個階段開始了真正的搜尋行為,直到接受一個工作機會。在搜尋階段,求職者以獲取的各項職業信息為依據,對工作機會做出評價。他們會將獲取的職業信息與自己理想工作的標準相對比,然后決定是否接受這個工作機會。理想職業的標準在這個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明確,但如果求職時間拖延太長,并且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支持的話,這個標準就可能變得不明確。第四階段是確定并接受選擇結果。在第三階段的基礎上,選擇出的工作機會進一步經受評價,做出的選擇更為理性,最后的決策也更為堅定。
2.1.2 Schwab的職業搜尋與選擇模型
Schwab等在回顧求職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了職業搜尋與選擇模型[7]。他們以決策理論為基礎,認為求職過程包括兩個主要的策略和階段:搜尋階段(信息獲取)和評價階段(信息整合)。職業搜尋與評價在個體層面與勞動力市場層面分別有幾個預測變量:就業狀況、職業偏好、技能基礎、認知能力、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人事政策(包括失業救濟政策)。就業狀況與就業質量是這些指標的結果變量。Schwab因此提出了求職行為的前因變量和結果變量。他們認為,求職行為受經濟壓力和求職者自尊水平的影響,求職行為的結果變量包括就業狀況與就業質量。
2.1.3 Blau的雙維求職行為模型
Blau認為求職行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預備期求職和行動期求職[8]。在預備期求職階段,求職者通過各種渠道搜尋用工信息(報紙、親友、原來的同學、同事等等),因此,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搜集信息。預備期求職之后,緊接著是行動期求職階段。在這一階段,求職者投遞求職簡歷、與可能的雇主會面。行動期求職才真正說明了求職者的求職承諾。Saks和Ashforth在對一組大學畢業生的研究中發現,行動期求職行為對畢業初期的就業狀態有預測作用,而預備期求職行為則對畢業后4個月的就業結果有預測作用[9]。Saks在2005年對225名大學畢業生的研究中進一步發現,行動期求職決定面試機會、面試機會決定工作機會、工作機會決定最終的就業狀況[10]。但也有研究結果不支持雙維求職模型,Wanberg,Kanfer和Banas在對478名失業者的研究中沒有發現求職行為具有鮮明的兩個維度,同時研究者們注意到,失業群體的求職過程中可能同時發生兩種求職行為,其求職行為的先后順序并不鮮明[11]。Wanberg,Hough和Song 2002年針對失業再就業人員的研究結果進一步驗證了上述假設[12]。
Blau試圖將自己的雙維求職模型建立在已有的Soelberg的GDP模型基礎之上。他將雙維求職模型中的預備期求職階段與GDP模型中的計劃求職階段聯系在一起,因為這兩個階段都包含著信息采集過程。他還認為模型中的行動期求職階段等同于GDP模型中的搜尋與評價階段。但Blau的這種聯系是不準確的,Soelberg的GDP模型中,求職活動并不是開始于計劃求職階段,求職者是在后面的階段中才開始搜尋職業信息的。Blau的預備期求職階段實際上與GDP模型中的搜尋與評價階段很相似。而GDP模型中并沒有與Blau的行動期求職階段相對應的活動,如投遞個人簡歷、參加面試等等。
2.2 求職行為的測量維度
Kanfer等認為,求職行為作為一種目標指向行為,可以在三個維度上進行測量:頻率-強度,內容-性質,短期-長期。
2.2.1 頻率-強度
頻率-強度測量的是求職行為的頻率和努力程度。這一維度主要是受動機因素影響。如果求職者的求職動機很強,無論他的動機是為了賺錢養家還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他們都會在求職過程中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大部分求職行為的測量都是從這個維度入手。頻率方面的測量通常是羅列出求職者可能的求職行為,如:瀏覽報紙上的用工信息、毛遂自薦、或參加求職面試等等。通常要求被試回答某個特定時期內完成每種行為的次數或在每種行為中花費的時間,然后將這些次數或時間相加就是求職頻率的測量。關于強度的測量,是要求被試回答在某一特定時期內,為求職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報告他們實施了哪些具體的求職行為。
2.2.2內容-性質
內容-性質維度是根據求職行為的內容,可以將求職行為分為正式求職和非正式求職。正式求職的組織性和結構性更強,使用正式求職方法的求職者依靠就業機構或出版物來獲取職業信息。到職業介紹中心求職和瀏覽招聘廣告就是這種正式求職的例子。使用非正式方法求職的人往往是通過私人關系發現用工信息并為自己謀職。社會關系對求職的作用不可低估,Wanberg等在他們的求職方法研究中,使用“大五”人格量表探討人格特點與社會關系利用程度之間的聯系[13]。發現外向性、責任感與社會關系的利用程度有高相關;同時還發現,社會關系利用程度與再就業速度、再就業狀況及工作滿意度有密切關系。
Stevens在一所大學的就業指導中心對來訪者進行一系列調查后,將求職行為劃分為不同性質的三類:積極性求職、消極性求職和過渡性求職[14]。積極性求職行為表現為:求職者準備充分、目標明確,行為獨立并能調動各種求職資源;而消極性求職行為則表現為:求職者準備不充分、目標模糊、被動、依賴。過渡性求職行為表現為中等程度的準備狀態,正處于積極的準備過程中。Stevens的測量方法要求職業咨詢顧問對求職者逐一進行評價,所以很難進行大樣本調查。
2.2.3短期-長期
短期-長期維度指的是求職行為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此維度反映的是求職行為的動態性和持續性。因為難以進行測量,所以關于這一維度的研究很少。更為復雜的是,這個維度與前兩個維度有重疊的地方。比如,那些在求職過程中求職強度和頻率較高的人更傾向于長期的求職行為。還有研究表明,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可能使用不同的行為策略,不同的求職行為在求職過程的各個階段中發揮的作用也不相同。比如,在早期求職階段,準備求職簡歷是求職行為之一,而在較為滿意的求職簡歷寫好后,則無須再多花費時間和精力,只須在細節上做些修改就可以了。因此,準備求職簡歷只是個臨時性的求職行為,而搜集職業信息則是貫穿于整個求職過程中的長期的求職行為。
Barber等使用求職者報告的每周平均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或三個時間段內使用的求職資源數量作為動態求職行為的測量指標,他們使用方差分析手段檢驗不同階段的求職行為差異是否顯著[15]。Jansen等在他們的追蹤研究中,要求被試每三個月報告一次他們的求職強度和求職頻率,然后求加權平均數,作為描述動態求職行為的測量指標[16]; Wanberg等將跨時段的平均求職強度作為求職行為持續性的操作性定義,使用多層線形模型描述持續性求職行為的動態特征[17]。通過對903名失業者10次電話調查發現,他們的求職強度隨著時間推移而呈U形曲線;不同的求職活動伴隨時間發展而呈不同的趨勢。比如,到職業中介找工作的求職活動呈U形,而另一些活動,如瀏覽報紙獲取職業信息,則隨時間發展而呈倒U形趨勢。
3 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和結果變量
3.1 預測因素
有關求職行為預測因素的研究很多,Schwab等認為,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分為兩類:個人特征和勞動力市場因素。個人特征包括:就業狀況(就業或失業)、職業偏好、培訓和個人能力。勞動力市場因素包括:供求狀況和就業政策。他們進一步提出兩個變量――經濟壓力和自尊,作為求職意向的預測因素,而求職意向則可能會對求職行為產生影響。Schwab強調勞動力市場因素對求職行為有影響,但很少有實證研究探討勞動力市場因素對求職行為的影響。大部分行為研究是在排除勞動力市場因素對求職行為的影響之后考察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而大部分勞動經濟學研究則關注失業與再就業問題卻忽視了求職行為的作用。因此,尚沒有勞動力市場因素與求職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
Kanfer等將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歸為6類:個性特征、求職期待、自尊、動機、社會支持和人口學變量。他們的元分析表明,個性特征中的外向性和責任感對求職行為(將求職強度與頻率作為求職行為的測量指標)有最強的預測作用。其他如自尊、自我效能、就業承諾、經濟壓力和社會支持也與求職行為有顯著相關。在人口學變量中,年齡、工作年限與求職行為存在負相關。白人男性比非白人女性表現出更強的求職行為。教育水平也與求職行為存在正相關,即受教育水平越高,則求職行為更強。他們主張,就業狀態、求職期的長短以及獲得的職位數量都應該是求職行為的結果變量。具體來說就是,求職期(從開始求職到就業的時間)是成功就業的一個負向指標,而獲得職位的數量,說明了求職者在求職期內獲得的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是成功就業的一個正向指標。從他們對21個研究的元分析結果來看,求職行為與就業狀態、求職期和獲得職位數量的平均相關系數分別為0.21、-0.14和0.28。
3.2 結果變量
現在對求職結果的定義傾向于將就業看作是一個連續變量,而非二元變量。Dooley認為,將就業結果劃分為就業與未就業無法充分說明就業狀態的復雜性,還應該考慮到各種不充分就業狀態[18]。Jensen和Slack將不充分就業劃分為5種[19]:未就業、準失業、工作時數不足的就業、收入過低的就業、個人能力與工作需求不一致的就業。“未就業”指的是,一個人想工作,但現在沒有工作,在過去的四周內仍在積極地尋找工作。“準失業”指的是,一個人想工作,但現在沒工作,并且由于對求職失去信心和希望而不再積極地找工作。“工作時數不足的就業”指的是,從事臨時性的工作,想工作更多,但卻找不到全職工作的人。“收入過低的就業”指的是,年收入水平低于政府貧困保障線的125%水平的工人。最后一種指的是那些教育程度遠遠超出工作要求的就業者。
Brasher和Chen將一組就業質量的衡量指標作為成功就業的標準,包括:工資、職位與教育程度的符合度、工作滿意度、離職意向和工作年限[20]。Wanberg等將職業改善程度(新職位與舊職位在工資、上班的方便程度等)、職業-組織符合度和離職意向作為再就業質量的指標[21]。研究結果表明,只有求職行為與離職意向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相關。此研究還發現,求職行為與職業改善程度受經濟壓力的調節,那些經濟壓力較低并積極求職的人,最終能獲得更好的工作。
4 未來我國求職行為研究的方向
首先關于求職行為的測量。以內容-性質維度為基礎,通過訪談的方式,掌握求職者可能實施的各種求職行為,包括正式求職和非正式求職,同時考慮到求職行為的動態變化,采用追蹤調查的方式,通過求職者報告的幾個時間段內平均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從求職頻率和求職強度兩個方面測量求職行為。
其次,關于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這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研究結果莫衷一是。有效地整合這些研究結果,并不是羅列出所有的預測因素并一一加以驗證,關鍵是需要關于行為研究的理論為基礎,并考慮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進而對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進行研究和驗證。
第三,關于求職行為的結果變量。相對于就業狀態的二分法(就業和未就業),求職期的長短、獲得職位的數量更能精確地衡量求職行為的結果。另外,有關不充分就業和就業質量的概念的提出,為求職結果的測量增加了精確度,同時也增加了難度。各種不充分就業狀態應該與工作滿意度相關,職位與教育水平的符合程度測量的內容僅涉及教育程度,顯得過于單一,應該加以補充完善。
不充分就業現象在發展中國家更為普遍,比如像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的大國。我國的工業化程度還遠比不上那些發達國家,勞動者多數仍以個體經濟或小農經濟等自我雇傭的形式就業。過多的人口以及相對較低的生產力水平導致大批勞動力無法獲得充分的就業狀態。所以,研究者需要對中國的多種就業形式投入足夠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Steffy B D, Shaw K N, Noe A W.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job-search behavi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9, 35(3): 254~269
[2] Bretz R D, Boudreau J W, Judge T A. Job-search behavior of employed manager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4, 47(2): 275~301
[3] Soelberg P O. Unprogrammed Decision Making.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 1967, 8(2): 19~29
[4] Lazarus R, 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1984, 163~175
[5] Latack J C, Kinicki A J, Prussia G E. An integrative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job-lo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2): 311~342
[6] Kanfer R, Wanberg C R, Kantrowitz T M. Job search and employment: A personality-motivational analysis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5): 837~855
[7] Schwab D P, Rynes S L, Aldag R J. Theories and research on job-search and choice.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987, 5(1): 129~166
[8] Blau G. Testing a two-dimensional measure of job-search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4, 59(2): 288~312
[9]Saks A M, Ashforth B E. Effec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job-search behaviors on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9, 54(2): 335~349
[10] Saks A M. Multiple predictors and criteria of job search succes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5, article in press.
[11]Wanberg C R, Kanfer R, Rotundo M. Unemployed individuals: Motives, job search competencies, and job search constraints as predictors of job seeking and reemploy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9, 84(6): 897~910
[12] Wanberg C R, Leaetta M H, Song Z.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ultidiciplinary model of reemployment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6): 1100~1120
[13] Wanberg C R, Kanfer R, Banas J T.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networking intensity among unemployed job seek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 85(4):491~503
[14] Stevens N D. Dynamics of job-seeking behavior. Springfield, Ill: Thomas publishing. 1986, 33~37
[15] Barber A E, Daly C L, Giannantonio C M, et al. Job-search activities: An examination of changes over time.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4, 47(4): 739~766
[16] Jansen P W, Stoop P M. The Dynamics of Assessment Center Validity: Results of a 7-Year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4): 741~753
[17] Wanberg C R, Glomb T, Song Z, et al. Job search persistence during unemployment: A ten wa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3): 411~430
[18] Dooley D. Unemployment, under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Conceptualizing employment status as a continuum.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2(1/2): 9~20
[19] Jensen L, Slack T. Underemployment in America: Measurement and evid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2(1/2): 21~31
[20] Brasher E E, Chen P Y. Evaluation of success criteria in job search: A proces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9, 72(1): 57~70
[21] Wanberg C R, Hough L, Song Z.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ultidisciplinary model of reemployment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6): 1100~1133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on Job Search Behaviors
Liu Zewen1,2Song Zhaoli3Liu Huashan4
(1Institute of Psych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3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117592)
(4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Psychologists see effective job search behaviors as precondition of successful employment. Job search behavior i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rocess, three dimensions to evaluate job search behavior are described here: frequency-intensity, content-direction, temporal-persistent.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es about the predictor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and they have obtained various outcomes. The evaluation of job search outcomes has made new progress recently, that is, rather than regarding employment status as a dichotomization-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but considering kinds of underemployments. The paper commented on some future salient feature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篇9
【關鍵詞】復雜性 聯結論模型 表征 自組織 后現代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009-02
一、引言
西方心理學史中有許多關于人的比喻,比較典型的有恩培多克勒的水、氣、土、火四根說,后來希波克拉底由四根說發展出的四液說:這兩種假說都是用元素混合的化學思維在類比人的氣質類型。而將人作物理性的比喻始于牛頓時期,典型的代表是笛卡爾和拉?美特利將人比之為機器,這樣的比喻連同洛克的“白板說”共同影響了后來華生和斯金納的行為主義。在行為主義之后發展起來的認知心理學派同樣物理性的將人腦類比成具有感受器(輸入)、效應器(輸出)以及中央控制的電子計算機。這種物理性比喻體現了還原主義、機械主義和線性決定論為特色的現代性思維。但是隨著研究者對研究對象復雜性認識的加深,以往的這種現代性思維的局限性也在逐漸暴露,從馮特開始的科學主義心理學范式不斷遭受置疑。本文就是在這樣的問題背景下嘗試介紹一種基于網狀類比的新的思考方式,同時用這種思考方式簡要地闡釋心理學發展本身,并對相關哲學問題作相應說明。
二、心理學中的網
可以引用一種簡單的說法區分傳統物理性比喻與網狀比喻:“噴氣式飛機是復合的,而蛋黃醬卻是復雜的”[1]。或者切換到系統論的語言,兩種比喻的區別是系統復合性(complicated)和復雜性(complexity)的區別。復合系統的思維強調系統可拆分,即在研究系統組成的各部分性質之后可以整合了解線性作用的系統本身,所以這樣的思維方式重還原論、重決定論、體現了分析方法思維的特點;與此相反,復雜系統的思維強調元素間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是非線性的而非單向線性的,這決定了整體的功能無法還原到單個元素本身。簡單的看,兩種思維的差異體現了局部與整體的區別,很類似于心理學史上馮特元素主義與格式塔整體論方法的差異,但是這不是新瓶裝舊酒般的對以往爭論的簡單重復,復雜性的思維的研究意義在以更為建設性的方式結束這樣的爭論,而且從目前的趨勢看,“作為一種替代范式或替代范式的候補者已經不可避免”[2]。
復雜性概念很寬泛,原因之一在于復雜系統本身。“復雜系統通常是開放系統,即它們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事實上,界定復雜系統的邊界往往是困難的”[1]。對于復雜性,各學科給出了不同的定義,迄今為止已近50種,總結起來有兩點是復雜系統的基本功能并且體現著復雜性的特征:表征過程和自組織過程。復雜性概念的不確定并不意味著對復雜性的探索是不可能的,“以強大的計算機為支持的建模技術允許我們對復雜系統的行為進行建模而不必非得理解它們[1],在這方面,心理學中聯結論模型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新聯結主義是一種與桑代克的聯結主義形成對照的人工智能”,兩者都假設“刺激(輸入)和反應(輸出)之間存在神經聯結”,不過“新聯結主義所假設的神經聯結,要比桑代克所假設的復雜得多”[3]。具體說來,聯結論模型是指由輸入、隱含、輸出三層神經元所組成的神經網絡,其中隱含單元是“被假設為某種處于黑箱中的隱藏機制”[4],特定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形成聯結,在網絡活動中構成一種正向或負向的反饋回路。這樣的構型具有解剖學的基礎。在實際的信息表征中,信息從輸入層流向輸出層,神經元之間的遞質傳輸受到樹突結構和化學性質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模型中被賦予權重這種數學化的指稱。由于相應神經元之間的反饋回路的存在,單個的神經元不僅影響了其它相聯結的神經元,而且這種影響又通過回路反饋到自身進而又作用于其它神經元,這樣的非線性作用過程使得信息的表征呈現分布式的特征,即單個的神經元只是在局域范圍內起作用,并不獨立表征信息,信息的表征體現在整個神經網絡的作用結構中,或者說體現在神經元相互作用的權重所行成的矩陣(權重空間)中。在這樣的基礎上,系統的學習過程“只不過是一種對于眾多權重的調節,以獲得所希望的輸出矢量”[4]更簡單形象地比喻是,如果定義系統初始權重空間是A1(x1,y1,z1),學習后的權重空間是A2(x2,y2,z2),學習過程就是條從A1不斷逼近A2的權重空間軌跡。對于這種權重的調節,赫布法則的說明是:如果神經元相繼或同時活動,那么它們之間的聯結強度就會提高”[3],數學化的表示為WBA=εVAVB,其中WBA表示神經元A映射到神經元B的權重變化,VAVB表示A、B神經元的平均發放速率,ε為常數。
赫布規則在新聯結主義模式中具有很強的解釋力,在該規則基石上會很自然的過渡到神經網絡的自組織形成。在微觀層面上神經元的相互作用如何在宏觀認知層面體現出有序性?這樣的疑問很容易聯想到亞當?斯密那支“看不見的手”,協同學對這支“看不見的手”本身作了跨多個學科的研究。用赫布規則對這一過程簡單的解釋是:聯結強度增強的神經元形成細胞組合(cell assembly),同時細胞組合之間的聯結成了更大范圍的位相序列(phase sequence),在兒童早期這樣的組合是受經驗學習驅使的,但成人可以通過重新組合和排列來學習。這種組織排列過程結果是有序性涌現(emergence),它是依靠各個神經元之間非線性的競爭和合作達至的,而且從歷時角度考慮,記憶和遺忘對自組織也相當重要,“沒有記憶,系統就不可能比僅僅作為鏡子對環境進行反映做的更好……這個過程(遺忘)不僅為記憶創造空間,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還為所存儲的模式的意義提供了度量”[1]。赫布規則中這種神經元的排列、組合在模型中依然是通過權重的調節實現的,“神經權重的變化,落在以最大活性神經元為中心的一定半徑中的環狀領域中”[1]。但這樣的自組織過程所達至的有序性并不是一種絕對的穩定狀態,因為權重調節只是幫系統選擇了某一局域最小值,而整體最小值是無從確定的,因而系統的有序性實際上是介于混沌和完全穩定之間的一個臨界狀態,這也使得復雜系統呈現出穩定和變化相結合的特征。
在一般的認知活動中,經過調節權重形成的神經元集合體在網絡中成為了特定的原型矢量,模式識別就是這樣的原型矢量被激活的過程。赫布規則下形成的神經元集合體的生成的速率決定了意識的程度,當集合體的速率超過特定的閾值時產生意識;而當速率足夠大時,便會產生更高級的意識水平,即元認知活動。所以在整個認知過程中“(復雜)系統展現了一種自上而下(top and 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 and up)持續交互的過程”[5]。
保羅?西里亞斯(Paul Cilliers)將這種復雜系統的研究稱之為“聯結論趨法”,并從語言學中找到參照使之與另外一種被稱之為“基于規則的趨法”形成對比,具體見表1。
(資料來源:(南非)西里亞斯:《復雜性與后現代主義:理解復雜系統》,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42頁。)
保羅認為聯結論趨法(approach)不同于基于規則趨法的地方在于對規則認識。基于規則的趨法強調規則的先驗生成性,掌握了規則即掌握了系統,這樣的系統不具備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而聯結論趨法強調自組織形成,自組織這一概念首先排除了形而上學中的“上帝設計”,也排除了系統內部中心控制的情況,實際上在聯結論的復雜模型中每個神經單元都可以作為中心與環境相互作用以適應變化。
兩種趨法另一個重要的不同在于對信息的表征上。基于規則的趨法強調符號與概念的固定性,屬于局域表征;聯結論模型則屬于分布式表征。保羅對后者分布式表征作了哲學上的類比。在語言學上,索緒爾認為符號由所指和能指構成,所指代替概念,能指代替語音形象并且由于語言系統的存在能指會固定下來,也就是說能指的意義是由它所在的語言網絡決定的。在后來的解構主義哲學中,能指與所指產生了分離,“漂移的”能指之間形成了相互指稱的網絡,每個能指的意義是由別的能指決定的。德里達將能指對能指的作用稱之為“痕跡”,在語言網絡中這種作用會不斷地擴展,形成痕跡的痕跡……所以意義總是不確定的,或者說意義總是不斷被延遲的,而且痕跡的作用會反射回到該能指自身,從而改變它的“最初”意義――這樣的過程被德里達稱之為“延異”。如果將痕跡改成權重,延異改成反饋回路,聯結論網絡模型與索緒爾的語言系統體現著對應關系。事實上,保羅很欣喜于科學和人文的這種殊途同歸,并認為后結構“也是一種敏感于所論現象的復雜性的思維風格……科學可以從這種趨法中受益”[1]。
三、網狀的心理學
傳統的復合思維的特點是將系統界定為一個邊界鮮明的組織然后通過“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提取可控制的若干變量進行實驗研究,行成類似于f(a,b)的函數,這也是被卡特爾所批判的二變量實驗。在復雜系統中,由于邊界的模糊性,對個體的影響因素也逐漸增多,因素的累積逐漸形成了一種生態化的網絡。對于這種網絡的研究不同于卡特爾提出的多變量試驗方法,即將f(a,b)擴展為f(a,b,c,d,e,f,g…),原因在于各個因素之間存在著非線性的作用關系,變量與變量會有不同程度的相關性,所以是很難用回歸模型模擬出來的。與卡特爾類似的思想也在心理學史中出現過。有人將心理學的研究比作對一塊未知陸地的探索,每個流派只是窺得其一面。這個比喻在形容各個流派局限性時很形象,但這種類似盲人摸象比喻的問題在于將心理學研究對象由復雜變簡單,因為小島的全貌可以由各支探險隊的匯總而拼湊出來,心理的全貌則不會由拼湊每個流派的理論所浮現。在看待心理學界的研究和心理本身關系的問題上,上文的聯結論模型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思路。
假設心理學界的研究是具備相當程度復雜性和開放性的網絡。對于這個假設,如果熟悉美國心理學會的分支以及認識到心理學與諸如生物學、生理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等領域的交叉的事實,不會存在置疑。網狀心理學假設的推論是這樣的網絡必須具備復雜系統的特征。
首先,每個心理學者的研究只在局域范圍內起作用,單個研究與其他研究之間存在著非線性的作用關系。
其次,網狀心理學的有序性是自組織作用的結果。類比赫布規則,單個研究者在與其他研究者形成共鳴之后,組成類似細胞組合的學術團體,學術團體進一步整合其他團體形成了心理學中的流派。
最后回到網狀心理學的功能上,心理學是研究人心理和行為的科學,網狀心理學是對同樣復雜的心理和行為的表征。表征是分布式的,這意味著每個個體、每個流派都無法獲知關于心理的完整面貌,甚至他們對心理學的描述是在和其他個體、流派中體現出意義的;完整的心理面貌也不是簡單的通過累積單個個體的描述而展現,而是在個體與個體的相互作用中呈現出來的。另外,因為兩種復雜系統存在很大的交集區域,存在非線性作用,所以即使表征本身也會影響著心理狀態。
在后現代哲學中,對知識狀況的整體考察似乎也傾向于這種網狀的思維。利奧塔在《后現代狀況》一書中將科學或人文的知識還原為語言應用學(pragmatics)的游戲,并置疑了科學知識宏大敘事的合法性,提倡更為開放、寬容的敘事游戲規則。當然,利奧塔明顯選擇了索緒爾的語言系統,“自我什么都不是,但自我不是一座孤島,自我存在于復雜關系網絡之上,比以前更復雜更具流變性”[6]。
參考文獻:
[1](南非)西里亞斯:《復雜性與后現代主義:理解復雜系統》.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吳彤.復雜性范式的興起.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1,(6):20-24.
[3](美)赫根漢:《心理學史導論》.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德)邁因策爾:《復雜性中的思維:物質、精神和人類的復雜動力學》.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篇10
一、當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存在的行為問題
課堂上對語文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輕視語文型
有些同學對我說,他們認為語文課程的學習似乎有些多此一舉,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通過實踐,通過不斷地人際交往,已經會運用那些排比、比喻等修辭。至于在語文考試分量中最重的作文,在實際生活中很少能用到,因為大部分同學都沒有想當作家的意識。可是從小學到現在,他們都必須得學好枯燥的語文。他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緒,完全是由于他們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的認識不夠,也就是說他們從內心深處就已經厭煩、排斥語文課程。
2.瞌睡蟲型
我在教學中遇到這樣一類同學,他們每堂課前都試圖認真專心地聽講,但是往往在課程學習開始后不久,他們就像聽了一段催眠曲兒似的,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從托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我認為這部分同學在語文課堂學習活動中的角度意識不夠強烈,學習的目的性不強。。
3.好動型
還有這樣一些同學,他們屬于好動型的性格,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感覺到拘束。幾十分鐘的課堂學習時間,對他們來說要保持這么長一段時間的受控狀態的確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于是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在課堂上做一些小動作、玩小東西、交頭接耳或者傳紙條等等。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好動的性格使然。
4.沉默害羞型
他們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他們按時按量完成作業,學習很自覺;他們是老師們眼中標準的乖學生。但是,他們身上有些東西很容易因為他們的這些優點而被老師們忽略。他們的語文能力總不見提高,考試的成績也總是在中等線徘徊。
那么,我們要怎樣去幫助這些學生呢?我們的預防措施之一就是引導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行為習慣。
二、引導中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行為習慣
對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要做到“勤”――勤看、勤聽、勤說、勤思考、勤總結;“細”――細致對待;“小”――認真重視每件小事。也就是說,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這就需要先認真觀察學生,真誠地與學生交流。其次要細致對待每一位學生和出現在學生身上的問題,要耐心地教育和引導,要會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從學生的角度來尋找解決的方法。再次就是要重視發生在學生身上的每一件小事情。具體到學習上來說,就是要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養成預習的習慣,學會使用學生參考書和查工具書。在課前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通過預習,可以發現問題,從而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
第二,養成讀書的習慣:這里的讀書分為兩種,一種是有聲的讀,要做到有聲(朗讀)、有心(閱讀目標)、有疑(發現問題)、有益(有收獲、有所得)。我始終認為語文和英語一樣,也有語感。而這種語感的獲得,我相信通過有聲的朗讀是能達到的。另一種是無聲的閱讀,要盡量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閱讀一些文學作品。閱讀也要分精度和通讀。對精度的部分要逐字逐句地讀,細細品味。可以準備一本筆記本,摘抄一些好的語句。有興趣的話,可以有意識地記憶一些摘抄的內容。
第三,養成寫字的習慣:要工整、規范地寫。盡量保證文面的整潔,不亂涂改,規范使用修改符號。
第四,養成寫作的習慣:養成寫點感想感受、描寫、敘事之類的文章(隨筆)的習慣;要養成寫日記、周記的習慣;養成按時完成作文的習慣等。
第五,養成課堂記筆記的習慣:課堂筆記主要是把老師講課時的板書和強調、補充的內容記下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聽課時及時的補充、訂正、修改自己的“預習”內容和及時記錄課堂筆記,有助于幫助記憶重要的內容,更能幫助學生明確預習要點和養成閱讀時的思考習慣。
第六,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要認真及時,獨立完成。做作業要分清主次先后。各科都可以準備一本錯題本,這樣不會做或容易做錯的題目,就能集中在一起。便于學生復習和分析總結解題經驗。此外,錯題本還是學生的另一個知識海洋,對學生的知識積累與增長都是有很大益處的。
第七,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晚自習時要將白天學習過的課文和老師講過的東西都復習一遍,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詢問老師或同學。睡覺前要在頭腦里回顧一下當天新學的知識或是需要識記的知識內容。還要能將學過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學會歸納、分類與總結。
第八,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考試前認真復習。考試時考風端正,不弄虛作假。要沉著、冷靜,對自己充滿信心。在做閱讀題時要先瀏覽文章再看題目,要審清題目內容。答卷時做到先易后難。考試之后要以穩定的心態來對待考試結果。及時更正錯誤,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