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心理學范文

時間:2023-03-14 18:54: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為主義心理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行為主義心理學

篇1

行為心理主義作為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對其的主要觀點進行闡述大致是從一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第一,從行為心理主義來看,人的行為是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影響而產生的,這其中既包括來自實體的刺激即來自于物理、化學、生物的刺激,也包括了來自虛體的刺激,即情感、思想、觀念的刺激,這些刺激共同影響著人們的行為體現,因此人的行為不是由單一的某一種刺激的影響產生的,而是在多種多樣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所形成發出的。第二,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中認為,行為的產生是需要長期持續影響的,因此在這里突出體現了強化的概念,這也是被這一學派認為的實現行為體現的關鍵所在,其具體體現在人們對于某一目標或者想法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產生不同的行為進行目的的達到,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有不斷的強化產生,進而將行為得以體現,在這里,應當意識到對于強化來說,其分類可以分為兩種,即正強化與負強化,正強化指的是通過某一反應的產生通過刺激來實現對某一行為的強化,實現某一行為的產生;負強化指的是通過某一反應行為的產生,來刺激行為的避免,進而消除該行為的產生可能。第三,在行為主義心理學中,認為有效的觀察是實現學習的重要條件,是一個人產生反應進而發展成為行為的先決,對于觀察本身而言也分為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其作用與成效也是不同的;第四,在行為主義心理學中認為,人們的行為產生不僅僅是受到的外界的影響產生,同時也會個人的內在因素影響,二者共同作用產生行為的發展。

2.行為心理學對提升企業人力效率方面的經濟分析

2.1在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中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運用

企業的運營發展過程中,員工是推動其不斷發展的基礎力量,因此,員工的專業素質與專業技能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成效如何,所以對于員工的不斷培養是企業想要實現自身發展的前提條件。企業對于員工的培養方式是受企業自身情況限制而多種多樣的。但從行為主義心理學來說,無論是怎樣的企業在開展對員工培訓的前期都需要對員工的基本條件進行了解,結合實際情況設立發展的目標,同時,明確相關的開展模式,如專業知識講座、技能培訓班創立、實踐性的訓練等,從而使得員工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環境。

2.2通過行為主義心理學來實現對企業員工的激勵

在企業的文化建設中,對于員工的有效激勵能夠實現企業文化的形成與良好工作環境的建設,同時,對于員工的有效激勵能夠提高員工對企業歸屬感實現員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與工作技能的發展。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中,認為員工是否擁有對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實現自身與企業共同發展的關鍵。對于員工的激勵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包括物質激勵,即通過運用工資福利的提高來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只有使得員工的生活質量進行了提升,才能夠使得企業員工能夠有著更高的發展需求,實現其工作熱情的提高。目前,不同的企業對于福利制度來實現對員工激勵的模式與方法受其自身發展狀況影響各不相同,但大多數企業都能認識到通過這種激勵的方式能夠實現企業員工對自身企業發展的推動,因此在對這樣的激勵制度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注重于對未來發展的規劃,提供給員工一個良好的發展藍圖,但卻難以滿足員工當前的實際需求,無法產生強有力的激勵效果。這就使得企業在對這項制度進行建立與完善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對員工的發展進行長遠的規劃,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員工目前的工作熱情進行有效地激勵發展,完善福利分配制度,無論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都能滿足其工作的需求與報酬的肯定,同時也要建立并完善重大事故的應急措施,解決員工工作的后顧之憂。

2.3通過行為主義心理學來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篇2

一、準確運用激勵性言語

激勵性評價語言要求準確、適度、個性化,強調激勵性,強調“奠定每一個學生學歷成長與人格成長的基礎”。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諸如“你真棒!”“你真聰明!”等評價語言,用多了,學生也會覺得老師的表揚不是真心的,不過是一些慣用的手段,因而他們也就沒了興奮點。試想:經常處于被表揚環境中的人,“表揚”還能帶來多少激動?還能夠激發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發展的潛能嗎?

我認為課堂上應當充盈著這樣的語言:“大家都喜歡你的回答,你的見解真獨特。”“你的回答很完美,如果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嗎?”“某某同學雖然……但老師發覺他很有勇氣,大家也要像他那樣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評價,學生既能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又能清楚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進步發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勵。

二、善于運用態勢語言

課堂語言中不可缺少的還有態勢語言,態勢語言又叫“人體語言”“動作語言”“無聲語言”。教師以微笑的表情和恰當的手勢、眼神、姿態向學生傳遞信息、表達情感,老師和同學那振奮人心的掌聲向學生傳遞進步的信息,能起到激勵、強化、交流、暗示等效果。而當學生收到這種信號時,他們就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也就一定會在自信的道路上向著更大的成功邁進。如眼神語的使用,眼睛被認為是心靈的窗戶,是體態語言最集中、最敏感的外顯部位。眼神的變化,傳遞著無聲的信息,維系著雙方思維的感知通道。教學《電腦的住宅》一課時,學生圍繞著“電腦住宅的神奇及給人類帶來的方便”展開敘述后,我就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讓你來設計,你會怎樣設計你的住宅?”同時用眼神不時地對全班同學掃描說:“老師相信你們能設計出更神奇,更有現代氣息的住宅來,請試一試!”這里把口頭語與眼神語有機結合,讓每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老師的“注意中心”,而不是“被冷落的人”,從而極大地鼓舞了他們的士氣。他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花樣百出,想象層出不窮,收到了意想不帶的教學效果。

三、關注對象互動評價

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要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評價的自還給學生,形成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多向反饋,讓學生既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學會運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又學會欣賞別人,學會做人。學生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能加強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將評價變成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從而幫助被評價者接納和認同評價結果,并不斷改進。教學《秋天的圖畫》時,我問學生:“你們準備用什么方式來贊美秋天?”有學生建議用感情朗讀的方式,有學生要求用畫畫配朗讀的方式,還有學生建議用朗讀加表演的方式。這時,我提議讓同學們自由組合,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任務,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評價。分組匯報時,討論非常激烈。

“老師,我認為朗讀組的同學讀得非常美,讓我感覺到就像在畫中一樣。”一個平時朗讀不怎么出聲的學生說。

我馬上對他說:“你也可以讀得這樣美,請他們給你傳點經驗吧!”

有學生說:“老師,我想對畫畫組的同學提點建議,我認為同學們可以畫些課文中沒有提到的景物,比如樹林里的落葉,我就很喜歡。”

同學們興致勃勃地交流著,學習積極性很高、自主性很強。讓學生來評價,給每位學生提供了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促使學生思想撞擊,進而迸發出思維火花。多向互動的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一種能動的、活潑的動力狀態,從而引起學生需求,不斷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賞識。現代心理學表明,學生做出某種良好的行為之后,如能及時得到相應的認可,就會產生某種心理滿足,形成愉悅的心境,并使同類行為繼續向更高層次需要積極努力。激勵就是讓每位學生體驗成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巧用激勵,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教學活動中去,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再讓這種自信重回到課堂的教學中,既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又充分挖掘了學生的能力。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這句話流傳了幾千年,意味深長。如果我們能給學生一個“支點”,他們就會健康地成長起來。這個支點就是自信。學生有了自信心,就會在自尊、自愛的積極心理準備狀態下,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一次成功的體驗,又會推動他們取得第二次成功……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他們把學習當做樂事的時候,何愁他們學不好呢?學生不斷地得到成功的體驗,就會逐步地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增強自信心,確立堅定的信念。我們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要注意用好手中的“導航燈”,多引導和運用激勵的手段來提升他們的自信。

我國明代的教育學家王陽明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激勵是教育的法寶,是劑。激勵可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學生在這種自由的空間里和老師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從而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馬洪玲.運用激勵性評價,找到充滿信心的自我.課程網,2009.11.

篇3

一、天地之性與本心

人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規定,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東西。人與動物有著根本的區別,因而人性應該是一個有著具體內容的實在。而人性論則是對于人的本質規定的看法,是從社會生活出發對于何為人性或人的本質的認識的總結。所有的人性論都是抽象的,因為它是對于人性問題的哲學概括;所有的人性論也都是具體的,在抽象的理論或觀點背后,反映著具體的和豐富的社會生活。就此而論,把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人性理論冠之以"抽象人性論"而予以鄙薄,是一種狹隘和獨斷的做法。

在歷史上以及在不同的個體之間,人們對于人性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因而人性論在時間上是在不斷地演變的,在空間上是多樣存在的。在哲學發展的童年時期,人們往往把人的自然屬性當作人的本質規定,而在以后人們逐漸認識到人的社會規定性。中國儒家哲學傾向于把人的道德性作為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本質規定,這雖然已是以人的社會性來規定人的本質,但其將道德涵蓋人性之全部,則甚有偏頗與局限。而今人則認識到"人的根本就是人",用人的實踐、人的生活來說明和看待人的本質。這都標志著人們對于人性問題的認識上的變化與進步。由于儒家主要從道德上來說明和規定人的本質,所以我們可以把儒家的人性論稱作道德人性論,并以此分析朱陸對于人性與道德問題的理論和觀點。

1、性即理與心即理

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朱陸在道德人性論問題上似乎大相徑庭。實際上,朱子與象山在與人性有關的許問題上看法都極其相似。

第一、朱子與象山都主張性善論。朱子說:"人之性皆善"(《朱子語類》卷四),象山說:"人性本善,其不善遷于物也。知物之為害,而能自反,則知善者乃吾性之固有,循吾固有而進德,則沛然無他適矣。"(《語錄上》,《陸九淵集》卷三十四)

第二、在人性的根源上,朱子與象山都認為"性"來自于"天"。朱子說:"性者,人物之所以稟受乎天地也。……自其理而言,則天以是理命乎人物謂之命,而人物受是于天謂之性。"(《答鄭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性即理也,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德,所謂性也。"(《中庸章句》)所謂"性",是人從"天"處所受之"理",就此而言,可謂"性即理也"。

朱子言"性即是理",又講"天"講"命",此"天"與"命"、"性"與"理"四者如何區別?朱子同意將四者作如下區分:"天則就其自然者而言,命則就其流行而賦于物者言之,性則就其全體而萬物所得以為生者言之,理則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則者言之。到得合而言之,則天即理也,命即性也,性即理也。"(《朱子語類》卷五)此四者之關系,"從本質上說,是實同而用異。"(同上)此外,"天"、"理"和"性"、"心"還有這樣一種關系:"大抵言性,便須見得是元受命于天。"(同上)"性與氣皆出于天,性只是理。"(《朱子語類》卷五十九) "理在人心是之謂性。……性便具許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朱子語類》卷九十八)因此,就"性"之來源而言,其來自于"天";就"性"之本質而言,"性"乃是"理";就"性"之擔當者或主體而言,其屬于"心"。

象山也同樣把"性"的根源歸之于"天",他明確提出"在天者為性"的論斷。象山弟子問:"如何是盡心?性、才、心、情如何分別?"象山答道:"且如情、性、心、才,都只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又問:"莫是同出而異名否?"象山曰:"不須得說,說著便不是,將來只是騰口說,為人不為己。若理會得自家實處,他日自明。若必欲說時,則是在天者為性,在人者為心。"(《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何為"在天者為性"?張立文先生認為,此即是有"天命之謂性"的意思。象山說:"'成之者性也',又復歸之于天,天命之謂性也。"(同上)人性的根源就在于"天"。

朱子與象山把人性的根源都歸結于天,從學術源淵上來說,他們都接受了《孟子》、《中庸》中把"性"推之于"天"的路線。《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盡心上》)而《中庸》開篇則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朱子在《四書集注》中對此也都有解釋和發揮。而象山也多援引上文。如曰:"孟子言'知天',必曰'知其性,則知天矣';言'事天',必曰'養其性,所以事天也'。《中庸》言'贊天地之化育',而必本之'能盡其性'。人之形體,與天地甚藐,而《孟子》、《中庸》,則云然者,豈固為是闊誕以欺天下哉?"(《天地之性人為貴論》,《陸九淵集》卷三十)

第三、人性是關于人的類的本質,而在說到具體的個人所具有的人性之形成時,朱子與象山皆操"氣稟"或"資稟"之說。

朱子持"氣稟"之說:"性離氣稟不得,有氣稟,性方存在里面;無氣稟,性便無所寄搭了。"(《朱子語類》卷九十四)人性是共同的,但作為每個個人所具有的人性,卻是有差別的,這差別的根源,則在于氣稟之不同。象山對于具體人性的形成,持"資稟"之說。他說:"資稟好底人闊大,不小家相,不造作,閑引惹他都不起不動,自然與道相近。資稟好底人,須見一面,自然識取,資稟與道相近。資稟不好底人,自與道相遠,卻去鍛煉。"(《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象山所說"資稟",和朱子所言"氣稟"相同,都是以稟氣之如何來說明人性之差別。"人生天地間,氣有清濁,心有智愚,行有賢不肖。必以二涂總之,則宜賢者心必智,氣必清;不肖者心必愚,氣必濁。而乃有大不然者。"(《與包詳道》,《陸九淵集》卷六)個人根性之差別,也同樣是由于氣稟不同所致。

以上是朱陸二人在人性問題上的相同之點。而上述相同點的背后,又有著理論指歸上的根本不同。人之性本善,人之性雖然皆來自于"天",人之具體之性也皆是由氣稟所致,但人性的本質卻有所不同。

在朱子看來,人性的本質或曰本質規定是"理",亦即其所云"性即理也"。朱子對此論述甚詳。如其曰:"性只是理"。(《朱子語類》卷四) "吾之性即天地之理。"(《朱子語類》卷九十八)"性者,人所稟于天以生之理也。"(《孟子集注·滕文公上》)

朱子"性即理",實是承自程頤。他對小程夫子"性即理"一句評價甚高。二程講"性即理,理則自堯、舜至于途人一也。"(《二程全書·遺書》卷十八)朱子對此評價說:"伊川性即理也,自孔子孟后無人見得到此。"(《朱子語類》卷五十九) "伊川'性即理也'四字,顛撲不破。"(《朱子語類》卷四)

何謂"性即是理"?朱子言:"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為性,同得天地之氣以為形。"(《孟子集注·離婁下》)此所言"性",乃是人人所俱有的共同人性,亦即"天地之性",或曰"天理之性"。人性的本質在于"理"。如果"性即是理",那么何以不謂之理而謂之性?朱子弟子陳淳曾釋之曰:"蓋理,是泛言天地間人物公共之理;性,是在我之理。只這道理,受于天而為我所有,故謂之性,性字從生從心。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之曰性。"(《性》,《北溪先生字義》卷上)朱子本人解釋說:"性即理也,在心喚作性,在事喚作理"。(《朱子語類》卷五)可見,"理"是人性的本質,并且"性"是"理"這種本質在人心中的顯現。

"性即是理",但具體個人之"性"又各不相同,除極少數圣人之外,個人之性又絕非全是"天理"。其原因在于人的氣稟不同,氣有清有濁,人所以有賢與不肖之分。但氣稟如何,人與人在稟受"天理"方面只是多少程度之不同,而都具"天理"卻是共同的。朱子以"理"來說明人性的共性,以"氣"來說明人的個體之"性"的特殊性。

象山也講"天命之謂性",認為人性之來源在于"資稟"。"資稟"雖然在稟"氣"方面與朱子"氣稟"之說相近,然而其內在本質規定則說得不明。象山有時也稱人"資稟"之"性"為"資性",認為"人資性長短"(《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不同。但人所由"氣"而"稟"者為何?朱子明確地講為"理",而象山則對此并不言及。朱子以"理"為本體,以"天"為人性之源,而人性乃為"得天之理"(《孟子集注·告子上》),是以"天"與"理"不二。象山以"心"為本體,也以"天"為人性之源,但象山認為"心即理",更主張"心外無理"、"外心無道",而"天"與"心"又不相同,故象山不問所稟者為何,也無法回答所稟者為何。這是朱子與象山在人性來源問題上的差別。

象山不言所稟者為何,是否表明象山哲學體系在這方面存在著漏洞或者缺陷呢?恐怕也不能如此說。朱子講"氣稟"于"理"而象山不講"氣稟"于何,是由于象山哲學與朱子哲學在本體上的根本不同所致。朱子用"理"與"氣"雜,來說明個體人性之不同,說明人性之差別本是"理"同而"氣"異。象山雖用"氣稟"來說明人之資質不同,而其同者,則不為"理"而為"心"。如果說象山哲學中可與朱子"性即理"真正相對待的觀點,與其說是"心即理",不如更直截地說是"心即性"。朱子所說之"性",乃"在心喚作性,在事喚作理"(《朱子語類》卷五),而象山所云之"性","在天者為性,在人者為心"(《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在朱子而言,"性"與"理"不二;在象山而言,則是"性"與"心"不二。不僅如此,"性"之于朱子與象山,一在"心",一在"天"。在"心"則是用"理"來說明"性"和規定"性",而在"天"則是用"性"來說明"心"和規定"心"。

象山以"性"來說明和規定"心",這便使"性"有高于與凌架于"心"之嫌,從而有妨于其以"心"為最高本體。這可以說是象山哲學中的一個不太明顯的矛盾。因為象山對于"性"強調不多,并不過分重視。究其根源,則是來自于象山對孟子學說的繼承和改造。象山繼承了孟子"盡心、知性、知天"的思想路向,而在孟子思想中,"天"與"心"保持著一定的張力。孟子用"心"來說明道德的根源或人的道德能力,諸如"四端";與此同時,孟子又把道德的根源推之于天,把人所具有的道德能力或種子、傾向說成是先天具有的。孟子哲學尚不存在哲學本體的問題,而到象山時,哲學本體論問題已經突顯,故象山提升"心"之地位,賦予其大本大原的本體地位,從而對孟子關于"心"的學說作了改造,而對孟子學說的另一極"天"則未予以很好地清理,只是順著孟子而言"天所予我者"等。這也就是說,象山在接著孟子講"心"并把"心"提升為本體的時候,把孟子的"天"也接著講下來,而沒有很好地考慮和處理"天"與"心"的關系問題。

2、天地之性

朱子與象山都主張性善論,以性善論來引出道德之可能。但朱子與象山并非向先秦儒家那樣,只說明人性為善,而是要從哲學上論證人性如何為善,為人性問題作出形而上的論證。

朱子以"天理"為性善論之根據,而"天理"所體現之人性,他稱之為"天命之性"或"天地之性"。何謂"天地之性"?朱子解釋說:"論天地之性,則專指理言。"(《朱子語類》卷四)朱子認為,天地之間,一理而已,故所謂"天地之性",亦即指"天理之性",或曰"天地之性"的本質即是"理"。"天地之性"與"理"相應,則是人的先天的本性,是人的本體之性。這本體之性屬于朱子的理想世界,它是個人人性的本原與根基。而個人之人性在真實存在中所直截表現出的形態并非"天地之性",而是"氣質之性"。"天地之性是理也,才到有陰陽五行處,便有氣質之性。"(《朱子語類》卷九十四)若以"天地之性"為"體",則"氣質之性"是"用",是"理搭于氣"隨陰陽五行之發用而成于萬物之性,就此而言,"氣質之性"是指人的現實性,是朱子的現實世界。

"天地之性"也稱之為"天命之性"。"《谷梁》言天而不以地對,則所謂天者,理而已矣,……子思所謂天命之性是也。"(《天問·第三》,《楚辭集注》卷三)"天命之性"之得名,大概是得自于《中庸》"天命之謂性"。"天命之謂性,是專指理言,雖氣亦包在其中,然說理意較多。"(《朱子語類》卷六十二)但"天命之性"與"天地之性"也略有區別。"天地之性",則專以理言;"天命之性",既曰"天命",則不能不包氣。"氣稟之性",雖由"氣稟",然這"氣稟",也非是個人能作為主體自作主宰的,也同樣是與生俱來的,豈能說不是由于"天命"?所以朱子講"天命之性",便有二意:"一是'理意較多',二是氣不雜于理,理自理,氣自氣。即使這樣,也與專指、只是相抵牾。可見,朱熹在《語類》中說的話,前后是有沖突的。" 這個問題的產生,在于朱子未能很好地去區分先天的與先驗的。"天地之性"在本質上乃"天理",是先天的。先天相對于后天而言,它在人生之前是完滿的,在人生之后則"理與氣雜",而不完滿;"氣質之性"則是后天的,它是人生之時由"氣稟"所致,是人生之時及人生以后的現實之性,但它又是先驗的,先驗相對于經驗而言,是在人經驗之先而形成的。朱子對此分別不詳,故在論述"天命之性"時,便不甚清楚,此中困難實在于"天命"二字。

朱子言"天地之性",并把"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加以區別,是接著張載和二程講的。張載說:"形而后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張子正蒙·誠明》)關于"氣質之性",《朱子語類》載:"道夫問:'氣質之說,始于何人?'曰:'此起于張、程,……。'"(《朱子語類》卷四)"天地之性"是純粹至善的。"蓋本然之性,只是至善"。(《朱子語類》卷五十九)"天地之性"是至善之性,其為至善之根據,則在于"理"。"然其本然之理,則純粹至善而已,所謂天地之性者也。孟子所謂性善,程子所謂性之本,所謂極本窮原之性,皆謂此也。"(《論語或問》卷十七)儒家性善論發端于孟子,朱子在繼承孟子以來的儒家性善論的同時,又用自己的"理"來改造和解釋孟子的性善說。他講:"孟子說性善,便都是說理善。"(《朱子語類》卷九十五)以"理"來說性善,此中有著特別的意義。朱子的"理",就其實際內涵而言,則是指儒家的倫理綱常,以"理"來說"性",以此作為道德的根據,則是把倫理與道德整合在一起,使倫理與道德為一,而且是用倫理來規范道德。這是朱子道德學說的特色。

人性本善,而現實中那些經常為惡的人,是否也是性善的呢?朱子認為是的。那些作惡多端的人,雖然其氣稟得偏了,但也須有天理在其性之中。因為人的"氣質之性"是"理與氣雜",因而既有"理",又有"氣"。資質不好的人只是"氣"多而"理"少而已。朱子強調"天地之性"乃人之善性,又以"氣稟之性"中有"理"有"氣",從其對于道德學說的意義而言,它說明了人的道德性的共同基礎,說明的人的道德性之普遍性,即使那些氣稟甚為不好的人,也有道德的可能性存在,因而道德是每個人所不能回避的,也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向上的可能。朱子有時按氣稟清明與否把人分為四等,至于最末一等,他說:"至于昏濁偏駁又甚,而無復少有清明純粹之氣,則雖有不通而懵然莫覺,以為當然,終不知學以求其通也,此則下民而已矣。"(《論語或問》卷十六)從朱子對最下等的"下民"的區分可以看出,此一類人不僅氣稟甚偏,而且更重要的是其"終不知學",亦即不肯去把自己道德的可能性用對于道德的學習與修養來變成現實性。自我毀棄道德可能性的人,最終不能"變化氣質",淪為"下民"。

3、本心

象山之性善論,也是承自孟子。象山強調:"見到孟子道性善處,方是見得盡。"(《語錄上》,《陸九淵集》卷三十四)朱子以"性"或"理"來說明性善,而象山藉以說明性善者并非是"性",而是提出了"善非外鑠"(《與諸葛受之》,《陸九淵集》卷三),用"心"來說明性善。"仁,人心也,心之在人,是人之所以為人,而與禽獸草木異焉者也,可放而不求哉?古人之求放心,不啻如饑之于食,渴之于飲,焦之待救,溺之待援,固其宜也。學問之道,蓋于是乎在。"(《學問求放心》,《陸九淵集》卷三十二)張立文先生由此把象山對于人性本善的觀點稱作"心善論"。 象山所說"心"乃是義理之心。而義理之心乃是人與動物根本區別所在,從而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規定。而這一思想,就其來源而言,仍然是對于孟子思想的發揮。象山曾引孟子之語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謂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與李宰·二》,《陸九淵集》卷十一)這里,象山提到"四端",并把"四端"作為"心"的核心。

象山也常常把人所具有的能夠為善的心或稱可作為道德可能性的心為"本心"。"道塞宇宙,非有所隱遁。在天曰陰陽,在地曰剛柔,在人曰仁義。仁義者,人之本心也。"(《年譜》,《陸九淵集》卷三十六)人性之所以為善,其根源在于"本心"無不善。這正如象山弟子袁燮所說:"學問之要,得其本心而已。心之本真,未嘗不善,有不善者,非其初然也。" "本真"即是"本心"的真實狀態,"未嘗不善"則是"本心"的本質屬性。由此,象山也順理成章地接受了此相對應的孟子的道德修養學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斯言,誰為聽之不藐者。"(《象山先生文集序》,《陸九淵集·附錄一》)"本心"乃是善性的根據,而"本心"所以為性善的根據,在于"心"具"四端"。

象山又把具有"四端"的"本心"稱為"良心"。象山說:"良心正性,人所均有。不失本心,不乖其性,誰非正人。縱有乖失,思而復之,何遠之有?"(《與郭邦瑞》,《陸九淵集》卷十三)"人要有大志。常人汨沒于聲色寶貴間,良心善性都蒙蔽了。"(《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象山所云"良心",即是孟子所云"良知"、"良能"。

象山在用"本心"或"良心"來說明人的善性,從而為道德提供可能性之根據時,也同樣要遇到一個與朱子面臨的同樣的問題,即是否"惡人"也有善性的問題,這也同樣關系到人的道德可能性的普遍性。象山的回答同朱子一樣,也是肯定的。他認為:"良心之在人,雖或有所陷溺,亦未始泯然而盡亡者也。下愚不肖之人所以自絕于仁人君子之域者,亦特其自棄而不之求耳。誠能反而求之,則是非美惡將有所甚明,而好惡趨舍將有待強而自決者矣。移其愚不肖之所為,而為仁人君子之事,殆若決江疏河而赴諸海,夫孰得而御之?此無他,所求者在我,則未有求而不得者也。'求則得之',孟子所以言也。"(《求則得之》,《陸九淵集》卷三十二) "義理所在,人心同然,縱有蒙蔽移奪,豈能終泯,患人之不能反求深思耳。此心茍存,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也;處貧賤、富貴、死生、禍福一也。故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鄧文苑求言往中都》,《陸九淵集》卷二十)象山同孟子一樣,反對人們自暴自棄。

二、氣稟之性與物欲

朱子與象山分別以"天地之性"與"本心"論證了性善論,并以此作為道德可能性之根據。然而,僅說明人性皆善,對于道德的根據而言,尚不充分。既然人性皆善,那么又何必非要道德存在呢?這就涉及到道德的必要性問題。道德之所以必要,在于有善的對立面"惡"的存在。"惡"的存在是道德必要性的根據。

朱子與象山同多數儒家學者一樣,在人性論上主張性善論,而不主張性惡論。主性惡論者,必以說明人性本惡,何以有善。同樣,主性善論,則必須說明既然人性本善,則何以有惡。朱陸二人分別從自己的體系出發,對于作為道德必要性根據的"惡"作出了哲學的說明和論證,包括"惡"的來源和對"惡"本身的分析。不僅如此,既然人性本善,善是人性之共性,那么具體的個人之性又為何是如此參差不齊,以至有天壤之別呢?朱子與象山在理論上還要從人性本善這一共同性出發,說明具體個人之性的差別和特殊性。朱子用以說明以上諸問題的范疇是"氣稟之性",而象山用以說明以上諸問題的則是"物欲"。

1、氣稟之性

人性皆善,何以人有善有惡?朱子認為,"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來善底,有生下來惡的,此是氣稟不同。"(《朱子語類》卷四) "天地間只是一個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緣氣質之稟,各有清濁。"(同上) "人性雖同,而氣稟或異。目其性而言之,則人自孩提,圣人之質悉已完具。……善端所發,隨其所稟之厚薄,或仁或義或孝或悌,而不能同矣。"(《中庸或問》卷三)朱子用氣稟來說明個人善惡之差異。

那么,人之氣稟何以會有差異?朱子解釋說:"且如天地之運,萬端而無窮,其可見者,日月清明,氣侯和正之時,人生而稟此氣,則為清明渾厚之氣,須做個好人;若是日月昏暗,寒暑反常,皆是天地之戾氣,人若稟此氣,則為不好底人何疑。"(《朱子語類》卷四) "人性雖同,稟氣不能無偏重。有得木氣重者,則惻隱之心常多,而羞惡、辭遜、是非之心,為其所塞而不發;有得金氣重者,則羞惡之心常多,而惻隱、辭遜、是非之心,為其所塞而不發。水火亦然,唯陰陽合德,五性全備,然后中正而為圣人也。"(同上) 氣稟之所以有偏有全,則與人生之時的自然條件有關。常人只能稟得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一偏,而圣人則"陰陽合德,五行全備"。看來,朱子氣稟的思想與其以氣來說明天地萬物之生成的生成論思想是一致的。

氣稟而得之性,便是"氣質之性"。天地之性純然是理,而氣質之性則不然。朱子說:"論氣質之性,則是以理與氣雜而言之。"(《答鄭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為了解釋"氣質之性"如何是"理與氣雜",朱子有時也以水為比喻。《朱子語類》載:"先生言氣質之性。曰:'性譬之水,本皆清也。以凈器盛之,則清;以不凈器盛之,則臭;以污泥之器盛之,則濁。本然之清,未嘗不在。但既臭濁,猝難得便清。故是愚必明,雖柔必強,也煞用氣力,然后能至。'"(《朱子語類》卷四)這說明,理本是清明純粹,無有不善的,但理搭于氣中,氣猶理之容器,理與其所存之器相雜,而人有各種不同之性。

性有"天地之性",有"氣質之性",二者有何關系呢?除前云一為人性之普遍性,一為人性之特殊性或差別性之外,二者之間的關系還類似"理"與"氣"的關系。"理"必須搭于氣上,必須掛搭于氣,否則便無個安頓處或頓放處。"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關系也是如此。"天命之性,若無氣質,卻無安頓處。"(同上) "才說性時,便有些氣質在里,若無氣質,則這性亦無安頓處。"(同上) "所謂天命與氣質,亦相滾同。才有天命,便有氣質,不能相離。若闕一便生物不得。既有天命,須是有此氣方能承當得此理;若無此氣,則此理如何頓放。"(同上) "天命之性"須頓放于"氣質之性",因為"天命之性,非氣質無所寓。"(同上)這種關系就如同水與盛水之器的關系。"且如一勺水,非有物盛之,則水無所著。"(同上)所以朱子認為:"性離氣稟不得,有氣稟,性方存在里面;無氣稟,性便無所寄搭了。"(《朱子語類》卷九十四)而"氣質之性"亦離"天地之性"不得。"如有天地之性,便有氣質,若以天命之性為根于心,則氣質之性,又安頓在何處。"(《朱子語類》卷四) "有氣質之性,無天命之性,亦做人不得;有天命之性,無氣質之性,亦做人不得。"(同上) 所以"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關系。"性非氣質,則無所寄;氣非天性,則無所成。"(同上)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關系,就如同"理"與"氣"的關系一般。在朱子思想體系中,"理"范疇與"氣"范疇的關系形成一個邏輯結構,"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關系形成一個邏輯結構,而兩個邏輯結構,則具有同構性。這反映了朱子思想的一致性和嚴密性。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關系雖如同"理"與"氣"的關系,但并不能就認為二者與"理"、"氣"是直接對應的。"天地之性"自然渾然是"天理",可與"理"對應,而"氣質之性"則是"理與氣雜",既有"理",又有"氣",不可與"氣"相對應。

"性非氣質,則無所寄;氣非天性,則無所成。"這句話表明了"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之間的關系,同時在道德理論上也表明善與惡分別作為道德可能性與必要性的根據,在道德成為現實性之根據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也正是由此出發,朱子對于以往儒家的人性理論作了評判,認為孟子"論性不論氣,……不備",荀、揚則是"論氣不論性,……不明"(《朱子語類》卷六十二)。

孟子論性不論氣,何以"不備"?朱子認為,孟子性善論的不足在于沒有說明"惡"是如何在性善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此理卻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惡?所謂惡者,卻是氣也。孟子之論,盡是說善,至有不善,說是陷溺。是說其初無不善,后來方有不善耳。若如此,卻似'論性不論氣',有些不備。"(《朱子語類》卷四)在朱子看來,孟子道性善,又以不善在性善之后,這都是對的,只是沒有從"氣"來說明不善的根源,而用"陷溺"來講不善,在理論上有些不完備。他對于孟子的性善論是持肯定態度的,只認為略有不足,因而說:"論性不論氣,孟子也,不備,但少欠耳。"(《朱子語類》卷六十二)

對于荀子和揚子,朱子的批評則要嚴厲得多。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揚雄則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法言·修身》)朱子對于荀、揚之人性論評論說:"若荀、揚則是'論氣不論性',故不明。既不論性,便卻將此理來昏了。"(《朱子語類》卷四) "論氣不論性,荀揚也。不明,則大害事。"(《朱子語類》卷六十二)說其"性惡"論或"善惡混"為"甚害事",主要是因為它否定了儒家道德學說的基礎。諸如荀子,主張"性惡"最明顯,其學說便由人性論開出了法治來,主張"禮法并用"、"王霸兼施",而此與孔、孟唯道德主義的傳統不類。朱子有時把唐代的韓愈的"性三品說"也放在一起加以評論。"孟子言性,只說得本然底,論才亦然;荀子只見得不好底;揚子又見得半上半下底。韓子所言,卻蠊得稍近。蓋荀、揚說既不是,韓子看來端底見有如此不同,故有三品之說,然惜其言之不盡。"(《朱子語類》卷四)何以說韓愈之說"不盡"呢?朱子說:"就三子中韓子說又較近,他以仁、義、禮、智為性,以喜、怒、哀、樂為情,只是中間過接處少個氣字。"(同上)朱子的意思,可作如下理解:"所謂較近,是指距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的說法較近。在這里,也可窺見為什么韓愈成為開宋明理學的端倪的痕跡。" 韓愈以"仁、義、禮、智"為"性",則相當于說人性善,則可以之為道德可能性之基礎;講"喜、怒、哀、樂"為"情",則說明"情"有不善而"性"無不善,則可以之為道德必要性之根據。所謂"中間過接處少個氣字",只是講韓愈之說尚粗,未能用"氣稟"之說來為何以性善而情惡作出一個哲學的論證。

從對于道德根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論證出發,朱子認為主張性善而又發明"氣質之說"的張載、二程,則理論甚為完備。他說:自孟子道性善之后,"卻得程氏說出氣質來接一接,便接得有首尾,一齊圓了。"(《朱子語類》卷四)朱子對于張載和二程的"氣質之說"推崇備至,《朱子語類》載:"道夫問:'氣質之說,始于何人?'曰:'此起于張、程,某以為極有功于圣門,有補于后學,讀之使人深有感于張、程。'"(同上)朱子對于"氣質之說"有如此高的評價,在于其從理論上對于"惡"的問題給予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說明。這個說明的合理處在于,第一、保持了孔、孟所持的性善論立場。孟子道性善,孔子未嘗直截言性善,但孔子以仁為人的根本屬性,則相當于持性善論。第二、用氣稟說明了"惡"的產生。第三、在說明"惡"的時侯,與荀、揚不同,并不損害孔、孟的性善論。由以上三點,其為儒家的道德主義立場作出了合理性的論證,為儒家道德找到了現實性的根據。鑒于這種評價,朱子認為有張、程"氣質之說"出,儒家上千年來關于人性善惡的是是非非都可以一并結束了,從理論上給予了最終的解決。"諸子說性惡與善惡混,使張、程之說早出,則這許多說話,自不用紛爭。故張、程之說立,則諸子之說泯矣。"(同上)"孟子未嘗說氣質之性。程子論性,所以有功于名教者,以其發明氣質之性也。以氣質論,則凡言性不同者,皆冰釋矣。"(同上)

"氣質之性"的作用,不僅在于說明"惡"的根源,而且說明人在道德根性上的差別。"氣稟之殊,其類不一。……今人有聰明,事事曉者,其氣清矣。"(同上)朱子根據《論語》所云"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學"把人分作四等:"人之氣質不同,大約有此四等。"(《論語集注·季氏》) "其所以有是四等者何也?曰:人之生也,氣質之稟清明純粹,絕無渣滓,則于天地之性無所間隔,而凡義理之當然,有不待學而了然于胸中者,所謂生而知之,圣人也;其不及此者,則以昏明、清濁、正偏、純駁之多少勝負為差,其可得于清明純粹,而不能無少渣滓者,則雖未免乎小有間隔,而其間易達其礙易通,故于其所未通者必知學以通之,而其學也則亦無不達矣,所謂學而知之,大賢矣;或得于昏濁偏駁之多,而不能無少清明純粹者,則必其窒塞不通,然后知學其學,又未必不通也,所謂困而學之,眾人也;至于昏濁偏駁又甚,而無復少有清明純粹之氣,則雖有不通而懵然莫覺,以為當然,終不知學以求其通也,此則下民而已矣。"(《論語或問》卷十六)人以氣質不同而可分此四等。朱子有時也把此四等分為兩類:"生而知者,氣極清而理無蔽也;學知以下,則氣之清濁有多寡,而理全缺系焉耳。"(《答鄭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前一類為圣人,稟氣之清,全系天理,而后者,則是氣之清濁不同。朱子有時也把人分為"圣"、"賢"、"不肖"三等:"氣之為物,有清濁昏明之不同,稟其清明之氣,而無物欲之累,則為圣;稟其清明而未純全,則未免有物欲之累,而能克以去之,則為賢;稟其昏濁之氣,又為物欲之所蔽,而不能去,則為愚為不肖。"(《玉山講義》,《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以"氣稟"來說明人的差別,而此差別往往不局限于人的道德范圍,"人之稟氣,富貴、貧賤、長短,皆有定數寓于其中。"(《朱子語類》卷四)"氣稟"也用于說明人的社會地位、命運之不同,則尤為謬誤。

在朱子看來,由"氣稟"之論,則于儒家人性論問題有了一個根本的解決。然而朱子本人在論述"氣稟"之時,也不能不暴露出"氣稟"之說所無法解釋和克服的矛盾。朱子接著張、程講"天地之性"皆善,而"氣稟之性"中有善有不善,為"理與氣雜"。而"理與氣雜",不等于說"理"為善,"氣"為不善,而是"氣"有清濁,把"氣"之清濁作為個人根性善惡之根源。然而,如果進一步對此進行追問,則須說明何以"氣"有"清"與"濁"之分。"理"為全善,"理"又無所不在,何以"氣"會有如此差別?對于此,朱子的回答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講:"氣有清濁,故稟有偏正。"(《延平答問》,《朱子遺書》)另一方面,他又說:"二氣五行始何嘗不正,只袞來袞去,便有不正。"(《朱子語類》卷四) "人所稟之氣,雖皆是天地之正氣,但袞來袞去,便有昏明厚薄之異。"(同上)"氣"如果開始都是"正氣",如何"袞來袞去"便"不正"、便"有異"了?對此,朱子并沒有回答,恐也難以回答。就此而言,"氣稟"之說,只是給"惡"的產生在性善論的基礎上找到了一個與人之共同本性不同的來源,以此既說明"惡",又不妨害性善。而這個作為"惡"的來源的"氣",卻并不足于從根本上回答和解決"惡"的來源的問題。

2、物欲

"本心"是純善的,然何以有惡?象山認為,善是人性的本質規定,而不善雖有,但不是人性上存在的本然。他說: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當如后患何?"今人多失其旨。蓋孟子道性善,故言人無有不善。今若言人之不善,彼將甘為不善,而以不善向汝,汝將何以待之?故曰:"當如后患何?"(《語錄上》,《陸九淵集》卷三十四)

這即是說,為了強調道德,應該主張人性本善,而不以惡為人性之本質。但道德若要成為現實,僅講性善是不夠的,還必須為道德的必要性找到根據,作出說明。象山以"本心"來說明性善,用"物欲"來說明"惡"。

象山有時也用"氣稟"來說明人與人的差別,但其用以說明道德必要性根據的"惡"的問題的,并不是"氣稟",而是與"本心"相對的"物欲"。"物欲",象山也稱之為"利欲"。"人無不知愛親敬兄,及為利欲所昏便不然。欲發明其事,止就彼利欲昏處指出,便愛敬自在。此是唐、虞三代實學,與后世異處在此。"(《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

人之"本心"本是一個有"良知"、"良貴"的善心,不善來自于"物欲"對于人"本心"之"害"。象山把物欲對于本心的侵害稱作"陷溺"或"蒙蔽"。"陷溺"、"蒙蔽"都是就"心"而言,"惟夫陷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則其所貴者類出于利欲,而良貴由是以浸微。"(《天地之性人為貴》,《陸九淵集》卷三十) "人要有大志。常人汨沒于聲色富貴間,良心善性都蒙蔽了。今人如何便解有志,須先有智識始得。"(《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 "本心"是善的,而不善在于"物欲"對于"本心"的"陷溺"或"蒙蔽"。

"惡"是與"善"相對立而存在的,"有善必有惡,真如反覆手。然善卻自本然,惡卻是反了方有。"(《語錄上》,《陸九淵集》卷三十四) "惡"既來自在于"物欲",那么"善"與"惡"的對立,也就是"物"與"我"的對立。象山以《易》之《履》、《謙》二卦發明之:

"《履》,德之基",是人心貪欲恣縱,《履卦》之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其成既定,則各安其分,方得尊德樂道。"《謙》,德之柄",謂染習深重,則物我之心熾,然謙始能受人以虛,而有入德之道矣。(《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

"惡"是由于"心"受到"物欲"的侵害,是"人心"的一種病態,所以象山說:"某之所憂人之所病者在心"(同上) "心不可汨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來無事,胡亂被事物牽將去。若是有精神,即時便出好。若一向去,便壞了。"(同上)

象山以"本心"是否陷溺于物欲來區分圣賢與常人。他說:"生知,蓋謂有生以來,渾無陷溺,無傷害,良知具存,非天降之才爾殊也。"(同上)普通之人,則是心受到了物欲的侵害。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也在于此。"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夫權皆在我,若在物,即為物役矣。"(同上)

象山以"物欲"來說明"惡"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其理論在思辯性上雖不及朱子"氣稟"之說,但其思想有勝于朱子"氣稟"之說處。朱子以為人之根性之不齊,乃在于"氣稟",而人一旦出生,其根性便由"氣稟"決定了。象山則以人皆有至善之"本心",不善的人只是被"物欲""蒙蔽"了,待其去此"蒙蔽",則復見其"本心"。由此,他對"氣稟"有定之說作了批評,這可從他對于《五行書》的批判中見出:"《五行書》以人始生年、月、日、時所值日辰,推貴賤、貧富、夭壽、禍福詳矣,乃獨略于智愚、賢不肖。曰純粹、清明,則歸之貴、富、壽、福;曰駁雜、濁晦,則歸之賤、貧、夭、禍。關龍逢誅死,比干剖心,箕子囚奴,夷、齊為饑夫,仲尼羈旅,絕糧于陳,卒窮死于其家,顏、冉夭疾,又皆貧賤,孟子亦老于奔走,圣賢所遭若此者眾。闒茸委瑣,朋比以致尊顯,負君之責,孤民之望,懷祿耽寵,惡直丑正,尸肆讒慝,莫知紀極。又或壽老死簀,立伐閱,蒙爵謚,以厚累世。道術之純駁,氣稟之清濁,識鑒之明晦,將安歸乎?《易》有《否》、《泰》,君子小人之道迭相消長,各有盛衰。純駁、清濁、明晦之辯不在盛衰,而在君子小人。今顧略于智愚、賢不肖,而必以純粹、清明歸之貴、富、壽、福,駁雜、濁晦歸之賤、貧、夭、禍,則吾于《五行書》誠有所不解。"(《贈汪堅老》,《陸九淵集》卷二十)象山在這里批評了《五行書》以"氣稟"來論定人的社會地位和命運的差別。這個批評雖不是針對朱子而發的,但就其所批判的思想而言,朱子也是可以對號入座的。例如他曾說:"稟得精英之氣,便為圣為賢,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稟得清明者便英爽,稟得敦厚者便溫和,稟得清高者便貴,稟得豐厚者便富,稟得長久者便壽,稟得衰頹薄濁者便為愚、不肖、為貧、為賤、為夭。"(《朱子語類》卷四) 此種言論,直和《五行書》一般,此為其不及象山處。

3、"惡"

朱子與象山二人對于"惡"之來源有不同的見解,一曰"氣稟",一曰"物欲",然而其對于什么是"惡"的解釋卻大體相同,二人都把"欲"作為"惡"的本質內容。這反映了理學中道學與心學兩派在制欲主義立場上的一致性。

朱子說:"天理有未純,是以為善常不能充其量;人欲有未盡,是以除惡常不能去其根。"(《戊申延和奏札五》,《朱文公文集》卷十四)這里,"善"與"惡"對舉,"天理"與"人欲"對舉。"人欲"即是"惡"之內容。所謂"惡",是就是指有"人欲"存在。而這個"人欲",朱子也同象山一樣,把它叫作"物欲"、"嗜欲"或"私欲"。如:

眾人物欲昏蔽,便是惡底心。(《朱子語類》卷七十一)

不為物欲所昏,則渾然天理矣。(《朱子語類》卷十三)

只為嗜欲所迷,利害所逐,一齊昏了。(《朱子語類》卷八)

然人有是身,則耳目口體之間,不能無私欲之累。(《論語或問》卷十二)

況耳目之聰明,得之于天,本來自合如此,只為私欲蔽惑而失其理。(《朱子語類》卷四十六)

朱子對于"人欲"甚為貶低,"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則其心私而且邪。"(《辛丑延和奏札二》,《朱文公文集》卷十三) "人欲"雖有如此之害,而人有耳目之官,人生于天地間又不能無欲,雖圣人也當不出于此。于是朱子便對人的合理欲望和"人欲"作了區分。"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同上) "此寡欲,則是合不當如此者,如私欲之類。若是饑而欲食,渴而欲飲,則此欲亦豈能無?但亦是合當如此者。"(江永:《近思錄集注》卷五。見《朱子語類》卷九十四《后錄》)在這里,朱子將人的本能和人的本能之外的欲望作了區分。人的本能是合理的,是人"合當如此",這不僅不是"人欲",而且還是"天理",本能之外的欲望,則是"人欲",則屬于"惡"。

象山對于"惡"的認識,也是把人的欲望當作"惡"的內容。其所謂"欲"者,仍是"物欲"。"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則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則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則心自存矣。然則所以保吾心之良者,豈不在于去吾心之害乎?"(《養心莫善于寡欲》,《陸九淵集》卷三十二)"欲"有時也與"道"對舉。如:"道可謂尊,可謂重,可謂明,可謂高,可謂大。人卻不自重,才有毫發恣縱,便是私欲,與此全不相似。"(《論語說》,《陸九淵集》卷二十一) "主于道則欲消,而藝亦可進。主于藝則欲熾而道亡,藝亦不進。"(《雜說》,《陸九淵集》卷二十二) "部蠡、管之見,蕩其私曲,則天自大,地自廣,日月自昭明,人之生也本直,豈不快哉!豈不樂哉!若諸公所可喜者,皆是專于向道,與溺私欲不同耳。"(《與包敏道·二》,《陸九淵集》卷十四) "欲"與"道"對立,直是"善"之對立面。

朱子與象山都把人的欲望作為"惡"的內容,或者說都和人的欲望過不去,這在思想淵源上與孟子有關。孟子說:"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盡心上》)然而,朱陸用"人欲"來說明"惡",卻又與孟子思想絕不相類。這是因為:

第一、孟子雖講"寡欲",但并不否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性也。"(《孟子·盡心下》) 程子解釋曰:"五者之欲,性也。然有分,不能皆如其愿,則是命也。不可謂'我性之所有'而求必得之也。"(朱子《孟子集注·盡心下》引程子語)即按程子解釋,孟子也并不否認人之欲望之合理性,而是認為不要過分地去勉強追求得不到的、實現不了的欲望。就在"養心莫善于寡欲"之下,《孟子》書又載孟子談論"曾皙嗜羊棗"一事:

曾皙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孟子·盡心下》)

按朱子《四書集注》解釋:"羊棗,實小黑而圓,又謂之羊矢棗。曾子以父嗜之,父沒之后,食必思親,故不忍食也。"(《孟子集注·盡心下》)觀孟子所言,何曾以曾子"食膾炙"而加半點譴責。

篇4

第一節 什么是變態心理學

人的心理活動存在正常心理活動和異常心理活動,這種正常與異常表現在不同個體身上;

對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的理解:

1.有精神障礙的人,其心理活動并非全是異常;

2.正常心理活動和異常心理活動之間可相互轉化;

3.正常心理活動與異常心理活動在人類群體中并存是永恒的。

變態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尚缺乏確切定義(是以心理與行為異常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分支學科);

有觀點認為,應將異常心理作為疾病來研究------病理心理學;

也有觀點認為,有相當多的心理異常,尚無器質性損害證據,不能稱作“疾病”,只能看作腦的功能。

目前只能用”Abnormal psychology”,即變態心理學或異常心理學來命名。

變態心理學與精神病學的區別:

變態心理學:心理學分支,側重研究和說明異常心理的基本性質與特點,研究個體心理差異以及生存環境對異常心理發生、發展的影響;

精神病學:臨床醫學分支,著重研究異常心理的診斷、治療、轉歸和預后,以及精神病的預防與康復;

二 對心理異常現象的現代說明

1 精神分析的理論說明

兩個基本命題:

心理過程主要是潛意識的;

性的沖動,廣義和狹義的,都是神經病(神經癥)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性”:個體為了求得愉悅而對軀體部分進行的操作活動(如吸吮、撫摸)。

主要觀點(基于上述命題推演出的判斷):

(1)力必多:人類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動的動力。

口腔欲階段:出生~1歲左右,嬰兒的生物本能與欲望主要是獲取滿足與舒適。“自我界限”尚未形成,整個心理生活處于“自愛”階段;

欲階段:2~3歲,心理發展上,最主要的課題是學習如何控制、駕馭自己的生物本能和生理機能,來適應現實的世界。自我意識開始增強----“幼兒反抗期”;

生殖器欲階段:4~5歲,完成“自我界線”的劃分,同時已能區分男女兩性差別,表現出對異性父母的特殊情感----“性蕾期”。

人的心理結構:

潛意識:被深深埋藏而不能被意識到的精神活動,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幻想、夢、精神錯亂、催眠狀態、或精神分析時使用“自由聯想”,才會出現于意識中;

前意識:介于“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精神活動,雖屬無意識,但經本人加以注意或努力,即可易于浮現到意識境界;

意識:能被意識到的精神活動。

人的防御機制

防止沖突引起焦慮的能力(弗洛伊德稱之為“壓抑”或“克制能力”);

是應對挫折或困難時所采取的自我保護方法;

多為無意識過程;

恰當地使用是正常的心理現象,而過度、不當使用則可能為病態表現;

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異常現象的說明:

合理地度過“性心理”發展的每個階段,是未來心理健康的充必要條件。如果發展受挫,會出現性心理發展的“固著”或“退化”,造成未來人格的變態和心理異常;

“自我”必須學習外部世界,理性處理“本我”與“超我”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因而體驗焦慮;

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慮,必須克制、壓抑非理性沖動,如果克制和壓抑非理性沖動的力量不足,會產生異常心理和行為;如果壓抑力量足夠強大,會形成意識不到的痛苦,這種沖突痛苦隱藏在潛意識中,但常會以扭曲的形式變相表達出來。

2 行為主義的解釋

行為主義心理學介入變態心理學的早期記載是巴甫洛夫用高級神經活動學說來說明人的異常心理現象;

巴甫洛夫既非從純心理學和精神病學角度,亦非從現象學角度描述異常心理與行為,而是通過實驗結果的分析來說明異常心理現象;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條件刺激 (食物)

+ 反射(流涎)

非條件刺激(鈴聲)

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理論:

三個特征:

強度: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存在強弱之分;

平衡性: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強度的均衡性,存在平衡與不平衡之分;

靈活性: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速度,有靈活與不靈活之分;

巴甫洛夫認為,神經癥和精神病的原因是興奮和抑制這兩個基本神經過程的沖突造成的

行為主義心理學研究工作的一般技術路線:通過動物實驗的結果,演繹和推論人的心理,再以人為實驗對象,研究其行為并與動物實驗結果相比較;

盡管目前許多學者將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作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開端,但按上述路線探索人類心理現象的第一人是桑代克;

美國行為主義學派的代表:

華生:舊行為主義代表人物,其將對人或動物的行為的環境影響歸納為:刺激與反應(S- R)

斯金納: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其發明了“斯金納箱”,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評價1

不同行為主義觀點,雖然其各具特色,但最終按科學發展的自身規律,達到互補的目標。特別是行為主義心理學與現代腦科學的結合,對人類變態心理學的解釋與矯正,開辟了新的途徑;

評價 2:

盡管對行為主義理論也有褒貶之辭,但其下述論點得到人們的認可,即:人類無論是在種系進化中,還是在個體發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為一種適應環境和積累經驗的本能(認知本能),絕對是心理發展的動力之一。

3 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解釋:

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關注人的經驗,將人作為處在其整個生活過程中的一個整體進行理解;

強調人類獨有的特性,如選擇性,創造性和自我實現;

重視人的價值和尊嚴,關心人的潛能和發展;

潛能概念:人的潛在發展能力;

潛能性質:無論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均具有趨向完善的性質和特點;

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異常心理的解釋:

心理問題和心理異常是由于“潛能”趨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礙,是“自我”無法實現的結果;

馬斯洛認為心理異常最基本的表現是“存在焦慮”(“基本焦慮”),即“存在”與“責任的沖突;

人的根本意義是“存在”,是個體的自由和獨立性,同時又有義務維護自已賴以生存的群體---人類社會,因此必須承擔“責任”。 這種“存在”與“責任”的沖突對立所造成的焦慮,就是“存在焦慮”;

第三節 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及其區分

正常心理活動功能:

保障人作為生物體順利地適應環境,健康地生存發展;

保障人作為社會實體正常地進行人際交往,在家庭、社會團體、機構中正常地肩負責任,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組織正常運行;

使人類正常地、正確地反映和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及其規律性,以便創造性地改造世界,創造出更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條件。

異常心理活動:

上述正常心理活動功能喪失,無法保證人的正常生活,社會活動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受到損害。而且以其異常的心理特點,隨時破壞人的身心健康。

(1)、內省經驗標準:

病人: 病人本人的主觀體驗;

觀察者: 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對被觀察的行為作出正常或異常的判斷;一致性訓練問題。

(2)、社會適應標準:

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要求和道德規范;能否依照社會生活的需要,適應和改造環境;能否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

是否具有與其年齡、文化程度及職業相稱的社會能力。

將個體的行為與社會行為常模相比較

4、心理學區分原則:

(1)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

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其形式和內容上必需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

自知力:

定義:患者對自已精神疾病的認識能力。

“自知力喪失”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對自身狀態的反映錯誤,或是“自我認知”與“自我現實”的統一性的喪失

鑒定標準:自知力,妄想

(2) 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具有協調一致的關系,這種協調一致性保證人在反映客觀世界過程中的高度準確和有效;

鑒定標準:情感(邏輯、意向)倒錯

篇5

【關鍵詞】實證主義;心理學影響

一、實證主義的起源

19世紀30年代,第一次技術革命給歐洲的生產力帶來巨大進展。自然科學也有了實質性的發展,到達了新的發展境界。實證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潮,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產生了,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潮流。實證主義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孔德的實證主義,馬赫和阿芬納留斯的實證主義、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這三者對西方心理學都產生的深遠的影響。

實證主義來源于經驗主義。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爾、霍布斯、洛克、貝克萊和休謨。其中洛克建立了第—個唯物主義經驗論的認識論體系。貝克萊是主觀唯心主義的鼻祖,對心理的本質作主觀主義的解釋,主張心理是主體精神世界的產物,存在也是人心理作用的結果,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這樣著名的公式。休漠作為英國的不可知論的哲學家,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否認知識是客觀實在的反應,這里的知識可以指因果聯系,因而把客觀存在解釋為主觀觀念的聯合或者聯想。

二、實證主義與心理學

(一)孔德的實證主義與心理學。孔德的實證主義原則是把知識局限在主觀經驗范圍之內,不討論經驗之外是否有事物存在,規律是屬于經驗現象中的東西,是“經驗的”。實證主義能夠向人們提供精確的和有用的知識,是一種超出任何形式的神學和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學的新理論,他是反對神學和形而上學的。孔德的實證主義還可以被稱為是實證主義的社會學說,對社會心理學學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意味著心理學擺脫了哲學,成為了一門真正的獨立的學科。當時馮特就是受到了實證主義的影響,是在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指導下,從而得以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條光明的道路。韋伯、費希納同馮特一起運用實驗的方法,在可觀察的基礎上來追求數據的精確性,從而想進一步鞏固心理學的科學地位。馮特將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限定為可內部觀察的直接經驗,主張運用實驗內省法來研究心理現象,竭盡全力的想把心理學往自然科學靠攏。

孔德的社會實證論只承認社會資料的可證實性否認意識的能動性,強調對行為結果的觀察以及對有機體所依賴的機體條件的精確性的確定,心理學時摒棄一切主觀的意識內容、心理事件和心理過程,只研究客觀的外顯的、在人的經驗范圍之內的可證實的的外部行為。就是一系列的外顯行為和諸如聲帶振動之類的器官運動。

(二)馬赫的實證主義與心理學。第二代實證主義的代表人物有馬赫和阿芬納留斯。他們繼承了孔德的觀點并且有作了相應合理的改造。兩人都主張“批判經驗”,但是在澄清的過程中只是對事實的概要性描述不是理解和解釋。他把實證論的含義由世界觀轉向了方法論。第二代實證主義更加容易被心理學所用。馬赫強調實驗與觀察,要求重視科學提供的材料,但是這其中人的認識是不能超過人所擁有的經驗范圍的,這些都與孔德的實證原則一脈相承。孔德由此出發,用“要素”代替了貝克萊“物是感覺的復合”,它是只局限于感覺經驗范圍之內的“中性要素”。鐵欽納的構造主義心理學深受其影響,在“要素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心理要素說。馬赫還否認因果關系的存在,他認為人們的各種感覺組合在一起,從而有了世界,在各個感覺之間只有先后關系而不存在任何的因果聯系。實證主義片面夸大了可證實性和客觀性在科學中的作用,把兩者作為科學研究中的唯一的至上的目標,致使構造主義心理學家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構造主義是主觀的原子論,但是構造主義對于分析這方面是過于偏頗了,完全的忽視了心理現象的整體性原則。

在所有的心理學流派中,行為主義受實證主義的影響是最大的。行為主義還分為激進的行為主義和溫和的行為主義。激進的行為主義主要是華生的古典行為主義和斯金納的操作主義。華生的古典激進行為主義主要是受了孔德的影響,現在探析一下斯金納的行為主義。斯金納的行為主義比華生的行為主義更加的激進,是他把行為主義推向了極端。他的行為主義接受了孔德和馬赫的實證主義以及物理學家布里奇曼的操作主義。在斯金納看來,行為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實驗分析。他認為心理學研究只探索實驗框架中相關變量的函數關系,而不討論因果關系,心理學的任務只是隨某一現象結果做出一定的描述而不作出任何的解釋,一切概念都是有直接觀察的結果給的定義。斯金納所處的年代正是華生拒絕意識漸漸受到非議的時代,在一定程度上他必須對意識這個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他堅持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反對任何不以感覺觀察為基礎的研究方法,這樣,他在保留以行為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的同時,有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有機體的內部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是犯了還原論的錯誤。

(三)邏輯實證主義與心理學。20世紀20年代,石里克、卡達納普等人構成了實證主義的第三代——邏輯實證主義,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觀點有:第一,它認為科學哲學的根本原則是經驗證實原則。第二,科學哲學的中心問題是意義問題。第三,科學是有兩類性質完全不同的命題構成的,分別是綜合命題和分析命題。第四,它認為經驗世界是統一的,但最難統一于物理學的語言是心里學的語言。第五,強調一切綜合命題都是以經驗為基礎的。邏輯實證主義傳人美國后對以赫爾和托爾曼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產生的深遠的影響。新行為主義者沖破了早期行為主義的因為有機體內部不能直接被觀察證實而不給于研究的局限,開始面對意識這個心理學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解釋。

篇6

關鍵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設計

作者簡介:張友輝,江西南昌人,天津工程師范學院2006級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08)08-0048-04

行為主義開始于十九世紀20年代,興盛于60年代,現在已在人們的責備聲中,漸漸地勢微。接踵而來的是建構主義以及人本主義。究其個中緣由,主要是行為主義在課程中注重控制本位,強調對學生的控制,是對學生個性的一種壓制,不利于學生的個性解放,自由、全面發展,與現代的課程理念,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馳。相對而言,建構主義主張學生在實踐中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建構自己有意義的世界。人本主義則主張以人為本,在尊重學生獨立個體,完全生命體的前提下,對課程進行設計,讓學生在充分體現其個性,發揮其特長,從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但事實上,縱觀我國職業教育的諸領域,我們不難發現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的一些教育理念大多只停留在人們的口號倡導中和理論研究上,還沒有多少真正地落實到社會實踐中,特別是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領域。反觀行為主義,盡管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非議,但其經典教育思想、學習理論仍被運用于職業教育各領域,體現其價值所在。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之要義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將學習視為刺激與反應之間新關系建立的歷程,所謂學習是個體處于某些條件限制(指引起反應的刺激情景下)所產生的反應。同時,將個體學到的行為解釋為刺激反應之間關系的聯結,而所謂某一刺激原本不能引起個體某種固定的反應,但經條件作用后,它就能在該刺激出現時做出該固定的反應。

(一)聯結學習

桑代克通過貓解決疑難籠問題的著名試驗,認為學習是一種漸進的嘗試與錯誤的過程。隨著錯誤反應逐漸減少、正確反應逐漸增加。最終形成穩固的刺激――反應的聯結,即S―R之間的聯結。后來,他和同事們又通過一系列動物和人的學習實驗,提出了三條基本學習定律。

1.準備律。刺激與反應的聯結,隨個體身心準備狀態而異,個體在準備反應狀態下任其反應,將會因反應而獲滿足,有過滿足的經驗,以后在同樣的情景下自然會出現同樣的反應。

2.練習律。一個已形成的可以改變的聯結,若加以應用,就會使這個聯結增強。一個已形成的可以改變的聯結,如不應用,就會使這個聯結減弱。

3.效果律。在情境與反應之間建立可以改變的聯結,并發或伴隨著滿意的情況時,聯結力量就增強;并發或伴隨著煩惱的情況時,聯結力量就削弱。

(二)刺激――反應學說

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實驗的影響下,提出了刺激一反應學說。他認為,個體的行為完全是以刺激與反應的術語進行解釋的,至于個體的內部狀態,認為這一部分是“黑箱”。學習的實質是形成習慣,而習慣是通過學習將由于遺傳對刺激做出的散亂、無組織、無條件的反應,變成有組織、確定的條件反應。他提出了兩條學習的基本規律。

1.頻因律。能解決問題的動作在每次練習中是不可缺少的;這種S―R刺激聯結建立的次數越多,聯結越牢固。

2.近因律。讓嘗試與錯誤過程最后的成功動作,總是前一次練習中的最后一個動作,于是,在下一次練習中,這一動作必獲得較早發現。

(三)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

斯金納在操作性條件反射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他認為,由于人的行動多半是各種各樣的操作,因此操作行為更能代表實際生活中人的學習情境。他把重點放在結果控制下的操作學習上。

斯金納十分重視強化的作用。他指出,行為之所以發生變化,是由于強化的作用。他認為,強化所增加的不僅是刺激―反應的聯結,而且更是使反應發生的一般傾向性,即發生的概率。對個體偶然出現的某一動作,若能立即給以強化,則該動作復現的概率就會大于其他動作,若強化多次.這個動作就能得以保持。他認為,練習不只能提高速率.更能為進一步的強化提供機會。所以,強化是塑造行為和保持行為強度的關鍵。他把學習定義為反應概率上的變化。

斯金納還認為,直接控制強化物就是控制行為,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強化的程序,采取連續接近的方法去塑造行為,即把動作分成許多小步子,當個體往所需的動作接近一步,就給該步驟以強化,直到最后達到所需要的所有動作。他認為,倘若采取這樣的方法,無論操作離所設想的目標多么遙遠,或者所設想的行為多么復雜,只要一直穩步前進,就有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斯金納把他的理論運用到程序教學和教學機器中去,在教學上影響較大。

(四)觀察學習

班杜拉認為,由于人有通過語言和非語言形式獲得信息以及自我調節的能力,使得個體通過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不必事事經過親身體驗,就能學到復雜的行為反應。這種學習就是觀察學習。它可分為三種:一是直接的觀察學習,對示范行為進行簡單的模仿;二是抽象性觀察學習,觀察者從他人的行為中獲得一定的行為規則或原理,卻不需要模仿所觀察到的那些特殊的反應方式;三是創造性觀察學習,觀察者通過觀察從不同的示范行為中抽取不同的行為特點,從而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方式。因而,觀察學習不一定是具有外顯的行為反應,也不等于簡單的模仿,模仿只不過是觀察學習的一小部分,但模仿使人們能夠甚至在他們嘗試某一特定行動之前,就可以通過向范例學習到他們應做些什么、從而減少直接嘗試錯誤學習的負擔和風險。觀察學習的心理過程應包含四個子過程即注意、保持、動作重復以及動機。觀察學習在動作學習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一切動作的學習是從觀察和模仿開始的。

二、基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設計

根據以上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要義闡述,行為主義突出的特點在于預期行為的達成,強調通過刺激與反應聯結、觀察、模仿、訓練以及強化的方式,讓人的行為發生具體的變化,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習者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強化就能較為順利完成一個由生手到熟手再到巧手的過程。這與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目標要求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主要定位于為生產、管理、建設和服務第一線培養技能型應用人才,而此類人才的關鍵就是要有熟練的工作崗位技能。要想獲得熟練的工作崗位技能,不經過目標明確,反復的訓練是難以達到的。因此,對職業院校而言,除了必備的理論知識的教授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通過實訓、實習和實驗課,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基于工作崗位的動作技能,這也是體現職業院校的特色之所在。可見,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設計運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課程目標

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目標主張行為目標。行為目標是以具體的、特定的、外顯的、可操作性的行為方式陳述的課程目標,它指明整個課程活動結束后學生身上所發生的行為變化,闡明學生應該做什么,需達到什么程度。行為目標的基本特點是目標的精確性、具體性和可操作性。行為目標具體、明確,既有利于教師的教學,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用泰勒的話來說,“行為目標的作用是有助于選擇學習經驗并指導教學”。行為目標取向在本質上是受“技術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的,體現了“唯科學主義”的教育價值觀。職業院校實訓課可采取任務分析的方法,把職業的業務活動,先分成幾個相應的職責,再把每種職責又細分為幾個相應任務,最后每個任務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上。這樣,在教學過程中,便于教師能按順序的有梯度地進行教學,也便于學生觀察、模仿,進行練習、強化,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準確地進行評價,就教學內容進行準確地教育督導,與學生家長、學生展開交流。

(二)課程組織

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組織主張程序教學原理編制教材。所謂程序教學就是在編制教材時,將知識、技能按照工作崗位內在的邏輯順序分解成一系列的知識、技能項目(或知識點),然后將這些知識、技能項目組合成一套前后銜接、逐步加深的訓練程序。讓學生按照這個程序循序漸進地逐個學習每個知識、技能項目。在伴隨每個知識、技能項目的學習過程中,還應及時向學生提供學習結果的反饋信息和矯正補救的機會,使學生最終能夠掌握所有的知識、技能項目,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教材組織的邏輯性和序列性是實施程序教學的關鍵所在。此外,按照程序教學原理,在編制職業院校實訓課教材時還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小步子原則,教材中的知識、技能項目不宜過大,而應該劃分成許多具有邏輯聯系的小步子。下一步與上一步之間在難度和深度上差異不宜過大,便于學生有條不紊地展開學習;二是積極反應原則,在教授每個知識、技能項目之后,都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做出積極的反應(解答);三是及時強化原則,在學生做出反應后,必須使學生立即知道其反應是否正確,給出反饋的信息,以便及時地進行強化,對學生知識或技能錯誤的反應提供糾正補救的機會;四是低錯誤律原則,程序教材的編寫要盡量減少學生出現錯誤反應的可能性。錯誤的反應得到的是令人厭惡的刺激,因此,過多的錯誤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速度,對于學習缺乏信心的職業院校學生更是如此。無錯誤或少錯誤的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學習的動機。總之,強調職業院校實訓課教材的邏輯結構的序列應該說是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展開實訓、實踐活動的。

(三)課程實施

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實施主張強調觀察、模仿、訓練和強化。在職業院校注重實訓課的教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突出學生的動作技能學習。根據動作學習理論,動作技能的學習是學習者外部動作行為在外部影響作用下的變化過程。動作學習的結果就是形成快速、準確的動作行為習慣。這種學習效果取決于動作反應行為的次數與質量。動作技能形成后用于完成新的任務,就是行為習慣的泛化(見圖1)。運用時的動作任務與學習時的動作任務越相似,運用起來就越容易,越有效。因此,在實訓課時,學生務必要仔細地觀察、悉心揣摩。力爭由開始的直接觀察、簡單模仿,做到最后能創造性的觀察、建設性模仿。把外在的、簡單的技能操作,綜合、內化為自身的素質,由一個技能門外漢轉變為行家里手。當然,在這個艱辛的銳化過程中,只是觀察、模仿還是不夠的,還要輔助大量的訓練和強化。在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看來,個體任何一項聯結的獲得都是刺激和反應反復作用的結果,重復練習時聯結的形成十分必要。正如桑代克所說:“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練習可以加強情境和反應之間的聯結”。所以,必要的練習是實施實訓課程的基本方法。

但是,這里必須指出的是,行為主義者所倡導的練習,大多是重復性的機械練習,這種練習對于一般動作技能簡單學習很有效。但對思維要求比較高的復雜動作技能的學習是不夠的,況且一味的重復單調的練習容易形成定勢,所以必須進行策略性的變式練習。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還認為,對個體來說,任何練習都是乏味的,這就必須要激發個體的學習動機,強化也就成了學習的另外一個重要手段。根據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的研究,對實訓課這一種以基本技能訓練為主要目標的課程,需要給學生提供的強化機會應該是成千上萬的。在強化過程中,應更多的偏向于正強化和斷續強化,這比起負強化和連續強化,將更有利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

(四)課程評價

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評價主張科學―實證評價。一方面,是基于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因刺激和反應的聯結而導致的外在行為的變化,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接受刺激并自動地受練習和強化影響的過程。因此,學生的學習結果是外顯的、可觀察的,應該通過測量學習者的外顯行為來證明他們所獲得的學習結果。另一方面,是基于職業院校的特點。職業院校的辦學方向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技能為中心。要實行良好就業就需以社會需求為最高標準,也就是說職業院校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要滿足社會市場和用人單位的要求。而現在用人單位用人的原則是就業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度過工作適應期,在工作過程中體現出熟練的操作技能。這些指標是外顯的、具體的、可測量的。例如,要評價一個學生的優劣,測評人員可以通過該該生制作某件產品的速度和質量來衡量。這種外顯、可測量的評定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讓人信服,相對而言,那些內在的、難以測量的人文―自然的評價方式卻難以讓人信服。“是騾子是馬只有拉出來遛遛才知道”。

行為主義心理學還尤為推崇客觀性測驗。所謂客觀性測驗,其主要特征是測驗者首先制定一套明確的、標準化的評分規則。然后,用此規則去評價被測試的學生,評價嚴格按照評分規則進行。當然,在客觀性測驗中,評分標準往往是由行業專家和學科專家共同制定的。測驗的內容主要是基于工作崗位的相關知識、技能。這樣可以經濟、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在這里要說明的是,筆者認為對課程的評價應該偏重的是對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因為課程的實施是整個課程的環節的重中之重,缺乏有效地課程實施,學生知識、技能得不到提高,那么再好的課程計劃也只不過是空中的樓閣,水中的月。所以,筆者主張職業教育的課程評價應是科學―實證評價,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評價更是如此。

三、總結

行為主義課程用客觀的方法研究學生的行為,并制定具體的行為目標,克服了傳統課程目標的主觀性、模糊性和抽象性,使課程從目標到實施的各個環節都具有極大的可操作性。盡管在一陣陣新型課程理念的“浪潮”聲中行為主義課程理論似乎逐漸“銷聲匿跡”,但實際上它的課程理念已經成為一種“潛流”,并深深地“浸透”到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行為之中。可以說,行為主義以其獨特的魅力在現今的課程中仍然發揮著它的作用。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受行為主義理論的心理學基礎(機能主義)和哲學基礎(機械唯物主義)的潛在影響,行為主義課程理論不可避免地帶有明顯的機械性。具體體現在:不太重視行為的內在原因,較少強調學習者的自主性、人格的完整性和獨立性,對自主學習活動重視不夠,將學生常置于被動發展的地位。但筆者認為,對行為主義課程觀還是客觀地看待為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在職業院校實訓課課程設計中有機地融入行為主義的觀點是合理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至少目前是這樣。

參考文獻

[1]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M].浙江:浙江出版社,2002.

[2]陳琦、劉儒德主編.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張華著.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黃克孝著.職業和技術教育課程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劉德恩著.職業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篇7

讀完夏玉梅老師提供的案例,佩服之余,獲益良多。如何轉化像小滿這樣的后進生,是很多班主任面臨的共同課題。夏老師成功地運用了心理學,轉化了小滿。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行為表現與分析

通過案例,我們得知:小滿好動,無視紀律,不聽勸阻,挑釁老師。這些非常出格的違紀行為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小滿小學時就經常“一哭二鬧三跳樓”,鬧得家長和老師都怕他,哄他,任他胡鬧。嘗到“甜頭”的小滿就以此來要挾家長和老師,逐漸養成了為所欲為的惡習。

二、干預方法與結果

針對小滿的行為,夏老師有意或無意地運用了行為主義心理學中的“消退法”,對小滿的行為進行了系統地干預,成效顯著。所謂“消退”,是指在一個確定情境中,行為者產生了以前被強化的反應。若此時這個反應之后,不再跟隨著通常的強化,那么當他再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時,該行為的發生率就會降低。

結合小滿的行為分析,就是每當他“一哭二鬧三跳樓”時,家長和老師表現出的“害怕”和“哄勸”強化了小滿的為所欲為,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再次發生。反過來,當他“一哭二鬧三跳樓”時,家長和老師不再怕他,哄他,而是對他置之不理,那么他再次“一哭二鬧三跳樓”的發生率就會降低。夏老師具體的干預過程是這樣的:

1.軍訓首日,將小滿拉出隊伍,帶到主席臺下,命令站好,夏老師則轉身離開。這樣,小滿就被拋到了無人關注的境地,即使他“大聲號哭”了“整整兩個小時”,夏老師也未予理睬,更談不上怕他,哄他。無人關注的小滿最終只能“偃旗息鼓”。這等于向小滿宣告——你的“一哭二鬧”不奏效!發現哭鬧無效,失去了強化物的小滿再次哭鬧的發生率就會降低。

2.軍訓次日,小滿的行為出現了反復。他雖然“起初”“還沉得住氣”,但最終還是沒忍住。夏老師“毫不猶豫地再次將他請到主席臺下,這次他號哭的聲音比第一天小多了”。這充分說明,前一天的消退已初見成效。這一次,夏老師除了繼續使用“消退法”矯正小滿的不良行為,鞏固成效以外,還敏銳地抓住了這個寶貴的教育契機,運用了行為主義心理學中的“強化理論”,對小滿的良好行為實施強化。

所謂“強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預期反應出現后立即給予其獎勵或滿足其需要。夏老師告知小滿: “你和他們一樣能立正、不哭、不鬧、不講話,就可以和他們在一起。”夏老師以取消小滿單獨罰站,滿足其想和同學們在一起的愿望為條件,強化了小滿的“立正、不哭、不鬧、不講話”等良好行為。

3.軍訓第三天, “他的動作雖仍有些扎眼,但他在隊伍中沒搖晃,也沒講話。七天軍訓在平靜中過去”。這說明, “消退”與“強化”的綜合使用已很見成效,對小滿不良行為的矯正獲得了初步成功。

4.軍訓結束后, “為了讓他能學會接受批評,這期間,我不再回避對他的公開表揚和批評。”從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里的表揚屬于“強化”,這里的批評屬于“懲罰”。 “懲罰”是指當行為者在一定情景或刺激下產生某一行為后,若及時使之承受厭惡刺激(又叫懲罰物)或撤銷正在享用的正強化物,那么其以后在類似情景或刺激下,該行為的發生頻率就會降低。

經過反復地強化和懲罰,等到小滿“面對批評真的沒了很明顯的異常反應”時,夏老師決定冒險嘗試一下更嚴厲的懲罰——請家長。不出所料,小滿以“跳樓”來威脅老師。夏老師的應對冷靜而機智:當小滿“向教室外沖”時,夏老師依舊不怕不哄,她“沒吭聲,只是死死抓住他的衣服”;當小滿“就勢躺到地上大聲號哭起來”時,夏老師“仍不動聲色”;當小滿嚷道要跳樓時,夏老師“仍然不動聲色,只是死死地揪住他的衣服”。三個回合下來, “看到達不到預期效果,他便停止了哭鬧”。由此可見,面對小滿的不良行為,只要不予強化,這種行為的發生率就會不斷降低,最終消退。梳理完該案例,我們可以獲得很多啟發。

三、案例回顧與反思

1.各方配合,堅持到底

“消退法”的運用是個持續進行的過程,萬不可中斷。因為消退的過程具有漸進性,行為從開始減少到完全消失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首先要始終如一,不可時而置之不理,時而給予關注;其次要爭取校方、家長的密切配合,確保該行為被消退之后,不呈現任何正強化物,否則會功虧一簣。這一點夏老師做得非常好,在夏老師矯正小滿的不良行為的過程中,夏老師態度堅決,而且從未出現學校領導的干預和學生家長的護短行為,從而確保了消退的成功。

消退的過程還有一個特點,即“爆發性”。一旦行為不再被強化,不良行為的發生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經常在開始減少并最終消失之前暫時性地增加。因此,對于消退的過程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要因為不良行為暫時性的增加就動搖信心,放棄消退。

此外,消退的過程還具有“恢復性”,當行為停止發生一段時間后,個體再次面臨與原來行為發生的環境類似的條件時,其行為有再次發生的傾向。因此,消退的過程可能會是一個漫長且反復的過程。對此,老師要有耐心,更要有決心和信心——堅持下去,必能成功。

2.綜合干預,多管齊下

在消退不良行為的同時,如能對良好行為進行強化,對不良行為進行懲罰,可以取得更好的消退效果。夏老師在運用“消退法”矯正小滿不良行為的過程中,還配合運用了“強化理論”:如取消小滿單獨罰站,對小滿的良好行為進行公開表揚等,強化了小滿的良好行為,最終促使其良好行為的表現頻率增加。同時,對小滿的不良行為進行懲罰:如對小滿的不良行為進行批評,帶他到醫院參觀外科住院部并寫觀后感等,促使其不良行為的表現頻率降低乃至消失。多管齊下,使得消退效果更為明顯。

3.把握心理,逐步升級

在實施消退的過程中,要暗中揣摩行為者的心理。老師可以裝作對行為者置之不理,但絕不能放棄暗中觀察,否則就無法準確把握行為者的心理。在此基礎上,對行為者采取的措施要逐步升級,就像夏老師那樣:從“試著來點兒強硬手段”到“毫不猶豫地再次將他請到主席臺下”,再到“公開表揚和批評”,最后是“通知家長來接他”。可謂循序漸進,逐步升級,這樣學生在心理上才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當然,措施何時升級,升到什么級別,就要取決于老師對學生心理的把握程度。

4.周密安排,以防不測

在消退的過程中,針對行為者的心理特點,要制定相應的預案。當行為者出現危險舉動時,要及時有效地控制局面,確保行為者和心理輔導老師的人身安全。正如夏老師所做的那樣,在預計小滿可能會跳樓之前, “死死抓住他的衣服”。為確保萬無一失,還“事先通知年級組長帶幾個男老師躲在一邊觀察,預防不測”。這樣,才不會出現安全責任事故。否則,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篇8

2月18日,自治區黨委理論中心組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進行集體學習。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主持,并圍繞為什么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怎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作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化認識,堅定自信,推進實踐,不斷把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引向深入。

王君指出,只有弄清為什么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問題,才能切實增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性、堅定性。我們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立足國情建設社會主義才能自強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發展歷程到基本構成再到內在邏輯都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要求;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符合當代中國實際,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形成、發展和勝利是合理的、是符合規律的、是必然的。

王君強調,要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尤其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黨的十作出的一系列新概括新論斷。要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形態、理論形態和制度形態。要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不動搖,按照“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準確把握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八個必須”的基本要求,深刻認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務、必由之路、內在要求、根本原則、本質屬性、必然選擇和領導核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王君要求,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切實做好我區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一是必須立足欠發達的基本區情,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不動搖,緊緊扭住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不松勁,進一步找準發展定位,努力把內蒙古建設得更加繁榮富裕、和諧美好。二是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帶著感情去抓、實實在在地抓,每年解決若干個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使全區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一個大的改變。三是必須統籌抓好發展與穩定兩件大事,既要抓好第一要務,又要履行第一責任,把維護團結、增進和諧、創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一件一件抓在手上,抓實抓好,進一步夯實長治久安的基礎,鞏固發展團結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四是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給予我區的先行先試政策和一系列試驗示范任務,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索實踐,不斷為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在實踐中奮力開拓現代化內蒙古建設的新局面。

李佳、潘逸陽、張力等同志作了重點發言。

篇9

【關鍵詞】 心理治療 方法

心理治療是指依據(某種)心理學的理論,運用(某種)心理學的方法,致力于化解心理癥結,促進當事人生活適應和人格健全的專業的(professional)人際幫助活動[1]。

從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來看,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這三大流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分別占據著重大的地位,并對當時的心理治療有著深刻的影響。

1.精神分析治療的理論和技術

精神分析療法是奧地利精神醫學家S. Freud(1856-1939),于19世紀末創立的心理治療方法。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受到無意識動機、沖動與壓抑之間的矛盾、防御機制和早期經驗的重大影響。神經癥癥狀的核心問題是焦慮,當自我預感到焦慮時,為防止焦慮的發展而施行壓抑,并運用自我防御機制進行偽裝,從而避免痛苦,卻形成了癥狀。神經癥癥狀是被壓抑到無意識中的欲望尋求滿足的曲折的表現,是壓抑與被壓抑的兩種勢力相妥協的結果,是無意識沖突的替代性滿足[2]。精神分析治療就是采用自由聯想、釋夢、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釋和修通等技術,尋找癥狀背后的無意識動機,使之意識化,即通過分析治療使病人自己意識到其無意識中的癥結所在,產生意識層次的領悟,使無意識的心理過程意識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癥狀的真實意義,便可使癥狀消失。

經典精神分析過程在正式治療前需經過試驗性分析以確定治療對象是否適合精神分析;然后分四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開放階段,其目的在于建立治療的同盟關系,病人必須在欲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保持對治療的基本信任。第二階段是移情的出現及其解釋階段。隨著移情的發展,治療者要及時進行解釋,使病人對他將過去經歷和體驗投射至治療者身上的情況有充分認識。第三階段是解釋、修通階段,這一階段要使病人能區別醫患治療同盟和被移情歪曲了的現實,能區別醫生的實體和他出自幼時情感歪曲的醫生形象。并幫助病人對移情有更深刻的認識,并著力克服治療中遇到的各種阻力,即其癥狀所隱藏 的潛在的動機有更為清醒的認識。第四階段是治療的結束階段,這一階段中要解決病人對治療者的依賴問題和拒絕結束治療的企圖,徹底解決病人對治療者的移情。經典的精神分析治療少則半年,多則2年到4年。

2.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治療理論和技術

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它所要研究的只是可觀察和測量的行為以及引起此行為的外部刺激,刺激-反應被認為是解釋行為的普遍公式。它還認定人的頭腦只能看作是一個“黑箱”,人們只能觀察進入“黑箱”的和從“黑箱”里出來的是什么,至于“黑箱”內部的過程,則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測量的。不可測量的東西就不是科學研究的對象,人們唯一可以了解和把握的是外部刺激對行為的影響。按照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化原理,行為的發生都是“強化”的結果[3]。假如以往沒有常常受到“強化”,那么,相應的行為就不會出現。病人的癥狀,即異常的行為或生理功能,都是個體在其過去的生活歷程中,通過條件反射作用即學習過程而固定下來的。因此也就可以設計某些特殊的治療程序,通過條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學習的方法來消除或矯正那些異常的行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為來代替它們。在精神疾病領域里,強迫癥的許多行為表現以及疑病癥和癔病的許多異常的補償性癥狀都是通過想象(即某種心理上的滿足)來獲得強化的例子。不良的強化作用往往是各種不良的或異常的行為發生的根源。相反,積極的和良好的強化作用則可以成為改變各種不良行為的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技術。這樣的理論作為心理治療的基礎清晰明確,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

行為治療是基于行為實驗的成果,幫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門心理治療技術。行為治療的實施依賴人的三種學習行為:反應學習、操作學習、和觀察學習。行為治療的理論是建立在兩個基本假設之上的。

1、人們的非適應性的行為如同適應性行為一樣,是通過學習得來的。

2、個體可以通過學習來消除那些習得的不適應行為,也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性行為。

行為治療常用的技術有:系統脫敏技術、自我管理技術、行為契約技術、角色扮演技術、自信心訓練技術、厭惡療法、飽和技術和代幣治療技術。

行為治療一般包括七個步驟:

1、對問題行為進行功能性分析,特別注意經常發生和很少發生這一問題的情境。

2、問題行為嚴重程度的標定。

3、行為矯正目標的制定。

4、制定并實施干預計劃,增加積極行為,減少消極行為。

5、監測干預計劃并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6、結束階段。一旦達到目標,即可逐步結束干預計劃。

7、檢驗階段。如有問題行為復發,可給以輔處理。

3.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于美國,是美國當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以馬斯洛、羅杰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 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人本主義理論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之上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是自然實體而非社會實體。人性來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機體都具有一定內在傾向,即以有助于維持和增強機體的方式來發展自我的潛能,并強調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由人的潛在能量決定的。但是,他們也認為,自然的人性不同于動物的自然屬性。人具有不同于動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并認為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歸屬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人類的似本能,它們是天賦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礎上,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進一步認為,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們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惡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環境造成的。 轉貼于 人本主義治療的方法是由這些具有相同觀點的心理學家在實踐得來的,其中有來訪者中心療法、存在主義療法、完形療法等。

在各派人本主義療法中,以羅杰斯開創的來訪者中心療法影響最大,是人本主義療法中的一個主要代表。該療法認為,任何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有著積極的、奮發向上的、自我肯定的無限的成長潛力。如果人的自身體驗受到閉塞,或者自身體驗的一致性喪失、被壓抑、發生沖突,使人的成長潛力受到削弱或阻礙,就會表現為心理病態和適應困難[4]。如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他能夠和別人正常交往、溝通,便可以發揮他的潛力,改變其適應不良行為。所以心理咨詢的目的,不在于操縱一個人的外界環境或其消極被動的人格,而在于協助來詢者自省自悟,充分發揮其潛能,最終達到自我的實現。以來訪者為中心的療法很強調建立具有治療作用的咨詢關系,以真誠、尊重和理解為其基本條件。羅杰斯認為,當這種關系存在時,個人對自我的治療就會發生作用,而其在行為和人格上的積極變化也會隨之出現。所以,心理咨詢人員應該與來詢者建立相互乎等、相互尊重的關系。這樣即可使來詢者處于主動的地位,學會獨立決策。

4.對三種流派方法的評價

精神分析治療的原理是:發掘患者或求診者潛意識內的矛盾沖突或致病的情結,把它們帶到意識域,使就診者對其有所領悟,在現實原則的指導下得到糾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確與健康的心理結構,從而使病情獲得痊愈。

弗洛伊德最初主要采用催眠術與精神疏泄方法來治療癔癥或神經癥患者。后來,他認為催眠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且往往不能根本解決病人潛意識中的癥結,容易復發,以后他就放棄了催眠治療而使用“自由聯想”與“夢的解析”作為他進行精神分析治療的兩種主要技術方法。之后的分析心理學,新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雖然都改進了弗洛伊德的方法,但都有不夠客觀的缺陷,受咨詢師的影響比較大,容易陷入主觀臆斷的困境。然而精神分析的方法在探究人的潛意識過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行為主義的治療方法往往簡單而有效,然而卻過于機械,對于過程卻缺乏深入研究,不過在日常的治療實踐中,行為治療依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盡管羅杰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努力去評估以人為中心療法的有效性,但他還是過分依賴自己的直覺。與此同時,馬斯洛也是根據自己的主觀印象去選擇那些“自我實現”的人。因此,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說的大部分內容都被看作一種信念、而非科學事實。相應地,一些心理學者和普通人們之所以接受人本主義理論,是因為它和他們自己的看法和價值觀相一致,而不是因為被證據說服。

每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筆者認為,心理治療應該從行為治療開始,糾正其不良或者不合適的行為,通過行為來改變習慣,態度;在治療過程中,要保持精神分析學派的思辨思想,不斷嘗試分析,挖掘;而無論何時,都要有一顆人本主義的態度,相信任何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有著積極的、奮發向上的、自我肯定的無限的成長潛力。咨詢師要做的根本目標在于協助來詢者自省自悟,充分發揮其潛能,最終達到自我的實現。

參 考 文 獻

[1]楊廣學.心理治療體系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葉浩生.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一)構造主義心理學

構造主義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是馮特和他的學生鐵欽納(E.B.Titchener,1867—1927),是自心理學獨立后的第一個心理學派。該學派于1899年產生于德國,后在美國得到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后漸趨衰落。構造主義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意識經驗,即心理經驗的構成元素及結合的方式與規律,并主張心理學應該用實驗內省法研究意識經驗的內容或構造,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及它們如何結合成各種復雜心理過程的規律。他們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純科學,其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規律,但不重視心理學的應用。該學派是用實驗法獨立研究心理學問題的學派,促進了西方心理學派的興起和美國心理學的發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現代心理學組成部分。但由于它確定的研究對象過于狹窄并陷入元素主義與內省主義境地,因而遭到許多心理學家的反對。

(二)行為主義學派

行為主義學派(又稱早期行為主義學派)于1913年產生于美國,其創始人是華生(J.B.Watson,1878—1958)。這一學派不同意心理學探討意識,認為心理學是行為的科學,心理學的目的應是尋求預測與控制行為的途徑。他們認為心理學應當研究“客觀觀察所能獲得的并對所有的人都清楚的東西”,也就是人的行為,并提出“刺激—反應”(S—R)的行為公式。行為主義主張客觀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擺脫主觀思辨的性質,更多從實驗研究中得出結論。但他們無視行為產生的內部過程,反對研究意識,引起不少人的非難與反對。

新行為主義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爾曼(E.C.Tolman)、赫爾(C.L.Hull)、斯金納(B.F.Skinner)。新行為主義認為,有機體不是單純地對刺激作出反應,它的行為總是趨向或避開一個目標。在動物和人的目的行為之間,必須有一個“中介”因素,這就是個體的認知。也就是說在“刺激—反應”過程中,加進一個中介變量(O),使行為主義的模式成為“S—O—R”。這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新行為主義強調客觀的實驗操作,沖擊了內省心理學,促進了心理學的廣泛應用和程序教學的開展,但陷入了還原論和機械論的境地。

(三)格式塔學派或稱完形學派

該學派1912年創建于德國,創始人韋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Koffka,1886—1941)、苛勒(W.Kohler,1887—1967),后期代表有勒溫(K.Lewin,1890—1947)。這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此派反對構造主義的元素主義和行為主義的S—R公式,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意識的完形或整體結構,并認為整體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識不等于感覺、感情的元素的總和,行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思維也不是觀念的簡單聯結。他們這種重視整體的觀點和強調各部分之間動態的聯系以及對創造性思維的認識,對后來心理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該學派否認過去經驗的作用,陷入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境地。

(四)精神分析學派或心理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產生于1900年,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其代表人物還有:阿德勒,榮格,艾里克森等。這一學派的理論在20世紀20年代廣為流傳,頗具影響。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為兩部分:意識與潛意識。潛意識不能被本人所意識,它包括原始的盲目沖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壓抑的動機與欲望。他強調潛意識的重要性,認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擺布個人命運和決定社會發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與生俱來,包括著先天本能與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處于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對本我進行控制與調節;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與理想兩部分,主要職能是指導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沖動。三者通常處于平衡狀態,平衡被破壞,則導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學派重視潛意識與心理治療,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并獲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規律,但他們的一些主要理論遭到許多人的反對。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為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反對弗洛伊德的本能說、泛性論和人格結構論,強調文化背景和社會因素對精神病產生和人格發展的影響,在美國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學。

新精神分析學派仍然保留著弗洛伊德學說中的一些基本觀點,盡管在其理論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稱,但歸根結底,仍然是潛意識的驅力和先天潛能起主要作用。

(五)認知學派

認知心理學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發展。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U.Neisser)的《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志著這一學派理論的成熟。廣義的認知心理學還應該包括皮亞杰(J.Piaget)的發生認識論,他把人的認識發展看成是一種建構的過程,并仔細研究這一過程的發展階段。狹義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解釋人的認知過程的科學,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學。這一學派反對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不一定必須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礎后,才能研究心理現象。他們把人看成計算機式的信息加工系統,認為人腦的工作原則與計算機的工作原則相同,因而可以在計算機和人腦之間進行類比。他們強調人的已有知識結構對行為和當前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并力求通過計算機模擬等方式發現人們獲取和利用知識的規律,達到探究人類認知活動規律的目的。他們還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強調對人的認知過程進行整體綜合分析。

認知心理學派的理論含有辯證法的因素,對反對行為主義的機械論、弗洛伊德主義的非理性主義有積極的意義,對擴大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促進心理學的現代化、發展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科學等均有貢獻,而且成為當前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他們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計算機的信息加工系統加以研究,在心理學界依然存在爭論。

(六)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1908—1970)和羅杰斯(C.Rogers,1902—1987)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創建的。它既反對精神分析學派貶低人性、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趨力,又反對行為主義學派把意識看作是副現象,認為人不是“較大的白鼠”或“較緩慢的計算機”,主張研究人的價值和潛能的發展。因為,他們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潛能,只要有適當的環境和教育,人們就會完善自己、發揮創造潛能,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的。為此,他們從探討人的追求和人的價值角度,認為心理學應改變對一般人或病態人的研究,而成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學,揭示發揮人的創造性動機、展現人的潛能的途徑。該學派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

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范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學研究范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一門尚處于發展中的學說,其理論體系還不完備,他們對人的一些研究還停留在關于人性的抽象議論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質規律。

1.以下不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是(C)

A弗洛伊德B榮格

C柯勒D阿德勒

2.(A)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奠基人。

A馮特B華生C斯金納D詹姆斯

3.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B)發表了《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宣告了行為主義的誕生。

A馮特B華生C斯金納D詹姆斯

4.下面哪位學者是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代表?(D)

A.魏太默B.馮特C.馬斯洛D.斯金納

5.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的心理學家是(D)。

(A)艾賓浩斯(B)韋伯(C)馬斯洛(D)馮特

6.格式塔心理學的創始人是(D)

(A)弗洛伊德(B)馮特(C)詹姆斯(D)韋特海默

3.注意

一、注意的定義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根據引起注意及維持注意的目的是否明確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二、注意的種類

根據心理活動的有意性和無意性的規律把注意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種。

(一)無意注意:沒有預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

刺激物的特點

1)刺激物的強度

2)刺激物之間的對比關系

3)刺激物的活動和變化

4)刺激物的新異性

人本身的狀態

1)人對事物的需要和興趣

2)人的情緒狀態和精神狀態

(二)有意注意:有預定的目的,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與保持有意注意的條件:

(1)加深對活動的目的、任務的理解

(2)培養間接興趣

(3)合理地組織活動

(4)用堅強意志與干擾作斗爭

(5)豐富的知識經驗

(三)有意后注意:有明確的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一方面類似于有意注意,因為它和目的、任務聯系著;另一方面類似于無意注意,因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個人的心理活動對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的。有意后注意是一種高級類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穩定性,是人類從事創造性活動的必要條件。

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實踐種緊密聯系、協同作用。有意注意可以發展為有意后注意,而無意注意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轉化為有意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的對象的指向和集中.當人們對周圍的一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時(B)

A.注意的指向范圍擴大了B.注意的指向范圍縮小了

C.意識活動強度減小D.心理活動強度減小了

2.只有在(D)狀態下,人們才能有效的監控自己的動作和行為,從而達到預定目的,避免失誤,順利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

A記憶B思維C想象D注意

3.當心理活動或意識指向某個對象的時候,它們會在這個對象上集中起來,即精神貫注,興奮性提高。這個注意的哪一個特點(B)

A指向性B集中性C分配D轉移

4.哪種注意既從當前的任務要求,又可以節省意志的努力?(C)

A不隨意注意B隨意注意C隨意后注意D不存在

4.失眠

關于睡眠的作用,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認為人經過白天的活動,消耗了精力和體力,需要通過晚間的睡眠來恢復。另一種則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睡眠其著一種保護作用,保護個體也保護種族的發展。由于黑夜危險因素太多,為了避免遭受危險,必須減少活動,在家里睡眠便起到了保護作用。這兩種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說,黑夜睡覺一方面是為了恢復機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自己。所以,如果睡眠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就會到我們的正常的生理機能和心理活動。睡眠失常有許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失眠。

失眠表現出很多種形式,有的是入睡困難,有的時睡時醒,無法進入沉睡階段,還有的是容易驚醒,驚醒后難以在入睡。失眠的現象看似簡單,但原因卻很復雜,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劃分成四類:

1.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變造成的,生活情境的改變主要涉及一些造成個體心理壓力的事件,如親人去世、離婚,或者考試到來、面臨重大人生抉擇等。有的時候,若改變睡眠環境,也會造成失眠,這也屬于情境性失眠。情境性失眠是一種暫時性失眠,當危機和壓力消失或者逐漸適應新的情境時,個體就會逐漸恢復正常睡眠。

2.假性失眠,有些人經常對外宣稱自己飽受失眠之哭,但其狀態良好,神采奕奕,半點失眠的意思也沒有,細問之下,原來他們每天的睡眠時間少于常人,因此認為自己在“失眠”。這個就叫假性失眠。或者說這種失眠不是真實的,只是當事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而已。是什么原因導致假性失眠的人產生這種失眠感呢?這主要是因為假性失眠的人沒有意識到睡眠存在著個體差異,有人每天只睡6個小時即可,有人則非9小時不行。這些人按照睡眠的通常時間標準衡量自己的睡眠時間。由于自己的睡眠時間少于常人而產生了失眠感。同時,睡眠所需時間也隨著年齡增長而有變化,中年人不需要像青年人那樣多的睡眠,于是有些人因身體衰弱或因年老睡眠減少而產生睡眠不足的感覺,這也會導致假性失眠的出現。

3.失律性失眠。我們知道人的生物節律,特別是日節律與睡眠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改變生活程序,而習慣性的生物鐘又無法在短時間呢作出調節,自然影響睡眠,這種因為生活程序突然改變而形成的暫時性失眠,稱為失律性失眠。如工廠里三班倒的工人,經常改變自己的日常活動習慣,也會出現這種失眠。

4.藥物性失眠。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睡覺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樂之類的飲料,常常導致精神幸奮,以致久久無法入睡,這是咖啡因在發揮作用,這種失眠稱之為藥物性失眠。藥物性失眠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失眠者習慣借助安眠藥物來使自己入睡。結果長時間服用安眠藥物,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形成了對藥物的依賴,導致逐漸加大藥量才可以入睡,如果不吃或者減少藥量,就無法入睡。這也是藥性失眠的一種。

1.睡覺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樂之類的飲料,常常導致幸奮,出現失眠現象。這種失眠屬于什么失眠?(D)

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率性失眠D.藥物性失眠

2.以下不利于睡眠的是(D)

A睡房較暗B.定時運動C.每晚定時上床睡覺D.臨睡前運動

3.睡眠中,做夢的時間基本上以(C)為一個周期。

A60分鐘B80分鐘C90分鐘D120分鐘

4.夢囈、夢游和尿床等現象多發生在睡眠的哪一個階段?(C)

A輕睡期B沉睡期C快速眼動睡眠階段D過渡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