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學科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09:02: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學科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設計主要針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課程內容體系,包括學科教育理論、新課程、學科教育研究三個模塊。各模塊具體內容如下:學科教育理論模塊包括學科教學理論、學科課程理論、學科學習理論;新課程模塊包括課程標準解讀、新課程典型課例分析———兼談新課程學科教學設計、新課程專題研究;學科教育研究模塊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科教育研究簡介、優秀學科教育研究介紹、教育論文寫作。這三個模塊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課程功能。
其中,學科教育理論實現在職教師理論素養的提高,學習本學科領域的教學理論、課程理論和學習理論;新課程模塊針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而設計,旨在使教師領會新課程標準中蘊涵的課改理念,提升相應的學科教學設計能力,“新課程專題研究”環節依據新課程中增設的學科專題開設,幫助教師解決在新增學科內容方面帶來的困難;學科教育研究是在職教師普遍感到困難的薄弱環節,也是制約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在經過大學階段的專業學習以及多年教學實踐的磨練后,這一環節的具體內容設計對有效教學將起到極大的專業提升和引領作用。
職后高師“學科教學論”的課程內容設置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貼近時代脈搏,體現新課程要求職后高師“學科教學論”的課程內容設置必須敏感于時代對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也就是要“與時俱進”。在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關注新課程、反映新課程、體現新課程。關注學習者,突出職后特點任何課程設計如果脫離學習者的具體特點,都很難較好地實現課程內容的適切性。教師學習是成人學習的一種,既有成人學習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師學習的專業特性。因此,在課程內容選擇、呈現方式、評價以及教與學的方式等諸多方面都應對此特點做出回應。重難攻堅,把握教師專業化發展薄弱環節職后學習作為教師繼續教育諸多形式中的一種,必須依據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針對薄弱環節,設計、選擇、實施學科教學論課程,把握教師職業發展進程中的關鍵要素,在課程內容選擇和設計上,為教師的職后學習搭建適宜平臺,很好地起到專業提升與引領作用。
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針對職后社會需求的變化和教育對象的發展特征分析,設計了主要針對新課程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課程內容體系,包括學科教育理論、新課程、學科教育研究共三個模塊。在數學學科中,結合學科具體特點,設計各模塊的具體內容如下:
模塊一。數學教育理論,含三個分支,分支一數學教育基本理論:一般教育理論對數學教育的影響;弗賴登塔爾的數學教育理論;波利亞的解題理論;建構主義的數學教育理論;“目標教學”理論與中國高考;中國的“雙基”數學教育。分支二數學課程理論:課程的基本概念;數學課程理論研究概說;古代外國數學課程概況;中國古代數學課程概況與突出成就;歐洲數學課程的發展;中國近現代中學數學課程的演變。分支三數學學習理論:“學習”與“數學學習”概說;基于行為主義的數學學習理論;基于認知主義的數學學習理論;基于人本主義的數學學習理論;基于建構主義的數學學習理論。
篇2
關鍵詞:人文學科;科學素質;培養模式
人文學科,在大學主要指社會科學,經濟及管理類學科。在我國的大學教育構成中,人文學科的學生大約占30%左右,也就是說大約有幾百萬在校文學科類大學生。
近年來,為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進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作為人文學科類的大學生,要努力學習,大力加強科學素質的提升。
一、人文學科學生科學教育的基本定位與關系
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從一般的學科和課程構成在教育目的的反映上看,人文教育主要進行的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教育,在這個基礎上,科學教育既要傳承傳統意義上的自然科學知識與理論,使之拓寬知識領域,更好進行科學素質教育,重點在拓寬知識結構的基礎上,以自然科學知識的教育,求得人的整體素質的提高,重點解決“方法論”問題。對人文學科學生進行科學教育,解決的是學生科學素質問題,為整體提高學生素質奠定基礎,這實際上是現代教育所要面臨和解決的課題。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展開了這方面的探索完成,如廣泛地開設了自然科學的必修課與選修課、基礎與專業課,進行通才與專才的教育,加大學科知識相互滲透的力度。而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工作則更早,其教育方式,體系也更完備,如美國的通識教育、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報告”、STS教育等。
但應當明確的是,我們現在探索的科學教育,已經不能再是簡單意義上的一般的數現代知識的再度灌輸和教育,不能只是一般自然科學的系統性教育,而是要更強調科學精神的培育,及“求真”能力的培養,以此培養學生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這才是在文科大學生中加強科學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
二、人文學科學生科學素質教育重要性
大學生作為同年齡段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其科學素質應當較高。但是,目前對人文學科大學生群體的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中的這一群體并不比其他社會群體的高多少。
一般來說,科學素質應當包括三個方面,即科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的理解程度;對科學研究方法與過程的基本理解程度,以及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的正確理解。同時滿足上面幾個方面的條件,才可以說具備了基本的科學素養。
由于我們教育方法,課程設置乃至教育制度上的缺陷,當代大學生科學研究方法的缺失是較為嚴重的,這點已不容懷疑,這也是多年來我們的科研成果眾多,創造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不高,我們的科研論文眾多,但有獨創性的不多。我們的高學歷、高學位人才眾多,但真正成長為大家的人物即寥寥無幾的重要原因。
中國教育史上,有兩個時期是值得回味和反思的,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高等教育的一些缺陷,也就是科學素質培養中的一些問題。
上世紀40年代,由于爆發,國內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學內遷至昆明,成立了西南聯合大學。由于戰爭,當時的辦學條件異常艱苦,甚至連基本的時間實驗設備設施及教材都相當缺失,但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學校堅持對學生進行貫通的科學素質教育,不局限于某一學科的專門教育,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思路,提升了學生科學素養,尤其學生掌握與研究方法。因此,培養的學生既有深厚扎實的理論專業功底,同時,又使學生具備了學習與科研能力。這種科學教育的成果在未來展現出來。30年后,到70年代就很快涌現出了楊振寧、李政道和在國內學術界做出杰出貢獻的大家,如“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彭恒武、朱光亞、錢偉長,還有成長為兩院院士的王伏雄、陸寶麟、涂光織、等大家,西南聯大的學術水平在世界都是有具有一定地位的,它培養了幾十位兩院士,如果從大學畢業算起,西南聯大的畢業生20多年后就成了世界公認的大家。
1977年,我國恢復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試,每年招生人數從20多萬,至今也是30多年,但全國的恢復招生考試以后的畢業生公認為學術大家的寥寥無幾,要成為能問鼎諾貝爾獎的人到目前還幾乎沒有,同樣也是30年,辦學條件優于30年前的西南聯大,而畢業生質量即不能相比,究其原因,科學教育的缺失是其中重要一條,現在的學生,沒有相當嚴格與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更缺少科學教育中方法的培養,對人文科學的學生,科學素質教育尤其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與重要性。
首先,科學素質是大學生素質構成的最重要基礎之一。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由于我國現行的高考選拔制度上的缺陷,中學階段文理過早分科教育,文科大學生對自然科學教育的理解是極不完整的,更談不上深入和全面。而從理論上看,人的素質是由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三方面組成的,這幾方面相互滲透、聯系和影響,共同構成其整體素質。而科學文化素質是人的素質的最高層次,是其他形式發展與構成的基礎。而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不足,就此而言,對人文大學生的科學教育至關重要,它關系到這類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其次,社會對人的整體認識偏差使人才的評價系統不完善。我們的大學教育在這種不完善的評價系統的引導下,將大學教育定位于一種單純的職業教育,這種教育理念導致大學教育多年來過于功利化,過分的專業化,具有強烈的行業性與較窄專業性,而目前經濟發展,結構變化相當迅速,原有的重專業、輕復合;重知識積累、輕全面素質提升;重平均發展,輕個性教育的教育模式弊端在市場變化面前變得束手無策,學生技能單一,考試技能較強,工作技能卻較弱,尤其缺乏靈活性與創造性,很難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因此,必須提高人文學科類大學生的科學素質教育。
再次,從現代科技的發展狀況看,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日益滲透堅密聯系,實現高度綜合化,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相互融合的趨勢愈加明顯。現代社會問題,科技與經濟問題都具有相互聯系與綜合性,人類必須站在全新的高度,從整體上去認識與把握客觀世界,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有本專業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應當具有更為廣泛的科學知識,培養良好的科學思維能力,具備良好的科學素質。
因此,我國高等教育要站在社會發展的高度,必須加強科學知識教育。教育本身的功能在于全面提升人的素質,既然要求的是全面提升,當然也就包括了科學素質的內容,否則就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提升素質。自然科學本身重視探求真理的“客觀性”,即實踐性,將是一種知識體系,是一種研究活動,就應當有貫穿于人科技活動和社會活動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審核能力,通過科技知識與素質的提高,使之具備良好的科學論理與道德,具有良好的科學思維,因此,人文科學而的大學生進行科學教育,重要的在于養成好的科學思維,科學精神,科學論理道德,這對人文學科的大學生尤其是應當的。
三、人文學科大學生科學素質教育的模式
(一)改革目前的課程設置結構
當前在教育方面我們非常習慣于滿堂灌,因此總感到教學時數不多,許多專業學習的標準往往以教學的時數為重要依據,很少考慮當前科技教育發展的形勢和學生接受科技教育的個體差異。
因此,必須大力改革目前的課程結構模式,減少一些強調共性的統開課,盡可能在激發學生興趣和滿足社會需求的基礎上,開設科技教育課程,強化科技教育對人的巨大的培養和塑造功能。
(二)改革高等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標準,將科學素質培養納入評價體系之中
當前,我同時對高等教育的辦學質量評估中,一般都著重于教師教案的完整性,近年來甚至以統一性作為模式,由此而來的是,教師的教育個性無法發揮,培養學生就勢必成為一種共性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質量評估,過于在考試過程,論文數量,考試分數,甚至將試卷及各類題量都作為一種統一標準。對于人文學科類的大學生,更把作業的規范性和次數作為標準,使學生陷于新一輪的文山題海之中。
因此,要體現科技素質的培養,就要改革這種評價模式,體現“科學素質”培養的特色,要將科學教育課程提升到人文學科學生總課程的的20%以上,加大科技知識普及、科技寫作知識的傳授力度,并結合學科特性,發揮其邏輯思維的特性,在開設一些具體的科技課程同時,側重于學習《創造學》、《科技概論》、《科技論文寫作》、《科技發明與創造》作基礎選修課,加入《科技實踐》課作為具體的一門科技活動過程的實踐課,并要規定一定的訓練量。
(三)建立有特色的科技實踐活動基地
可以考慮在大學的研究機構和社會上的科研開發機構中,有針對性的建立科技實踐基地,并注重人文學科學生特色。
人文學科學生不可能直接參加科技研究,但建立這種基地,可以讓人文學科學生有實踐基地作保證,讓人文學科學生知曉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的全過程,尤其是科技開發的組織工作乃至投入生產、創造效益的過程,讓人文學科的學生知曉這一過程,參加組織工作的過程,可以培養科技意識,懂得科研開發的全過程,潛移默化中增長科技活動的知識,提升其科技素質。
(四)改革課堂科學教育方式
當前,相當多的高校已開始逐漸認識到人文學科大學生中開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陸續在人文學科中加入了一些科技教育的課程,這種變革當然是非常好的。遺憾的是,從實踐上看,效果似乎還難以顯現出來,近年來畢業生的人文學科的大學生普通缺少創新精神和科技工作應有的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正是這種教育還收效甚微的反映。
原因在于,我們的教育模式上,太習慣于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應對嶄新的科技發展現狀,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育,就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由于我國基礎教育的特性,使相當多的人文學科在基礎教育階段忙于高考的應試學習,因此基礎教育階段的自然科學知識缺乏。因此,課堂教育要從這一實際出發,不能在描繪一些具體學科的基礎知識,甚至公式的推理與推導,而要著重科技的發展歷程、現狀,著重培養對科學思維、科學精神的養成,著重科學素質的提高。
其次,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充分發揮科技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網絡、多媒體,科技作品的制作等教育過程,培養學生對科研開發過程的理解,甚至就從多媒體設備、電腦教育設備設施的構成與使用講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拋棄一支粉筆講公式,一塊黑板演示現代化科技的陳舊模式。
再次,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我們太習慣于一套試卷,一個標準答案的考核方式,當前要全面改革這種方式,引入如科技開發活動的組織方案制定,科技現象的描述一些帶有自主創新性的科技課程考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科學創新意識。
三、結語
科學教育對人文學科類大學生的科學教育,不單是一種基礎教育的補課過程和彌補過程,而是培養人文學科類大學生對科學素質的理解,對科技活動認識的一門重要素質提升課程,這對這類大學生全面科學素質的提高,對社會的發展有著極大的益處,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在課程結構、教學考試、考核方式上進行改革,才會收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錢貴晴.綜合實踐活動及師資建設研究成果[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常初芳.國際科技教育進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篇3
1.課程結構單一,內容陳舊,脫離實際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課程結構進行了重大的調整,在保留了傳統學科課程的同時,加強了旨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實用技能方面的課程,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比重呈上升趨勢。小學課程設置以綜合課程為主,教學內容呈綜合化的趨勢,而目前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仍然是以學科課程為主,綜合課程、實踐課程明顯不足。由于課程結構單一,尤其是實踐性課程不足,教學實習時間短,導致師范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欠缺,難以勝任小學教學工作;學科教學內容陳舊,脫離小學實際,尤其是教育理論的有關課程在如何指導學生開展多樣化學習方面的建構亟待完善。
2.教學技能培養觀念落后,形式封閉
目前的教學技能培養觀念落后,強制性的要求(有的學校明確規定,不達標則不發畢業證等)、一刀切、整齊劃一的做法,與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及個性化的培養要求相沖突,難以真正調動師范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技能培養難以收到實際的效果。教學技能培養以課堂教學、單一技能培養為主,情景性、實踐性、綜合性不足,是導致師范生教學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3.教學技能培養目標及內容定位低,體系不完善
目前國家對本科水平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目標及相應的培養內容沒有一個基本設定。我國職前本科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培養應達到怎樣的專業水準,在實施中缺少可依據的文本參照。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目前的教學技能目標的不足也日漸顯露出來。培養目標定位水準偏低(目前的教學技能訓練仍然以教學基本功為主),教學技能培養內容單一,專業教學技能訓練不足,這些已明顯不適應學生及小學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提出科學有效的培養目標是目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4.學生素質不高,學習動力不足
目前小學教育專業的生源基本上是由各中學學習成績居于中等的高中生構成,而且進入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有些對專業選擇并不是發自內心,而是出于無奈。近十幾年來,隨著社會發展,教師的社會地位有所改善,但相比之下,教師的實際收入還是較低,尤其是小學教師的工作繁重而又復雜,教師的付出和他們的實際待遇很不相稱。筆者近幾年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作了未來職業選擇調查,結果發現,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真正愿做小學教師。因此,大部分學生進人大學后,學習動力不足,對專業技能培養不感興趣;雖然是高中畢業生源,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文化素質及能力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由于受就業選擇市場化、選擇多元化等(一些學生有考研打算或考公務員等其他想法)的影響,學生一入學,就為就業做準備,忙于各種過級考試,對教學技能訓練熱情不高,對教學技能訓練時間投入不足,這些不利因素對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帶來一定的困難。
5.高師教學重學術、輕培養,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目前在高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主要還是講授式。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缺少質疑、自主探究、合作與交流學習,不利于學生形成思維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由于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因此教師的教學一方面難以為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對策。高校教師缺乏對基礎教育的感性認識及經歷,課堂教學脫離基礎教育實際,脫離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二、小學教育專業培養學生教學技能的建議
1.改革課程結構,加強教育實習
第一,建議進行課程調整,實施3+1模式。一年級,開設通識課程,在設置學科課程的基礎上設置和小學相對應的綜合課程,為師范生擁有廣博的而深厚的知識打下基礎。二年級開設教育理論基礎課程和教育類選修課程。具體做法是:在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需要,設置教育選修課程。例如設“小學各學科課程標準及教材研究”、“小學課程改革理論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校本課程研究”等。三年級,開設技能訓練類課程。例如設“小學基本教學技能訓練”、“課堂教學模擬訓練”等。四年級,進行一個學年的實習。實習期間同時完成畢業論文的工作。
第二,加強教育實習。新近的研究顯示:教師的專業化是憑借“實踐性知識”加以保障的,而教學實習是培養學生教學技能的關鍵要素。為解決實習時間短、實習效果差的問題,目前一些學校實習時間增加到16-18周,但時間的安排有所不同。有的采用分散見習(每學期一周的見習)和集中實習(八周的實習)相結合的模式;有的學校采用兩次實習,稱之為小實習(集中見習)和大實習(集中實習)相結合的模式等。見習是近年來小學教育專業比較重視的一個實踐環節,有逐漸增加見習時間的趨勢。但從目前實際效果來看,由于見習本身的特點及受其他因素影響,見習的收效不大。易導致走馬觀花;由于見習時間多,必然占用了有效的實習時間,而實習時間短,學生教學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影響。因此,建議取消見習,集中時間實習一個學年。為解決見習問題,建議實施“拜師制”,即有目的地選擇小學和小學指導教師,從學生一入學,即安排他們到小學和指導教師見面,確立“師徒關系”。師徒關系明確以后,學生要和指導教師保持一定的聯系,隨時可以在課余時間定期到小學觀摩、助教。
2.采取多元、開放的培養理念,優化培養途徑
第一,教學技能的形成是一個逐步積累、逐漸完善的發展過程。因此,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應該多元、開放。遵循的原則應是,統一要求和自主選擇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本技能培養與專業方向技能培養相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自練相結合、單項技能訓練與綜合技能訓練相結合。應建立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技能主題活動相結合、校內訓練和校外實際教學相結合等多元的評價方式,將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將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結合起來。還應使實踐與反思相結合、訓練與環境陶冶相結合,通過多種方法與多條途徑,構建全方位、全員、全程的培養體系。
第二,制訂系統有效的教學技能培訓計劃,建立培訓組織機構。為保證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應制訂系統有效的培養計劃,并將其納入課程計劃中統一安排實施。在計劃中應規定培訓的時間、學時、培訓內容及達標要求,使教學技能培訓落到實處;應加強對教學技能培訓的領導和管理,成立由相關負責人、任課教師、學生參加的領導小組;應制訂《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技能培訓規程》,保證技能培訓工作有序地進行。
3.明確教學技能培養目標,完善教學技能培養內容
第一,應依據小學教育的基礎性、師范生的發展需要及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采取長遠目標與具體目標協調統一的辦法確定培養目標。長遠目標是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具有一定教學能力的適應小學教學需要的合格小學教師。具體目標分三個層次:首先,培養學生具備作為現代人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其次,培養具有基本教學技能的小學教師;再次,培養具有綜合教學能力的小學教師。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目標的落實,建議采用和教學目標相對應的“教學技能等級證書”制度。
第二,完善教學技能培養的內容體系。依據教學技能培養目標,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發展順序構建教學技能內容體系。教學技能培養包括一般技能、教學專業技能、綜合教學技能三個層次。基本技能指一個人必備的基本生存技能,是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基本的素質要求。一般技能包括言語技能(包括口語表達、體語表達)、書寫技能、運算技能和藝體技能等;教學專業技能主要是指作為適應小學教學要求必備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學設計技能(掌握運用小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的技能、了解學生的技能、編寫教案的技能、選擇課程資源的技能)、上課技能(導入技能、設計教學過程技能、選擇教學方法技能、板書設計技能、結課技能、多媒體使用技能、作業布置與批改技能、課外輔導技能、教學評價技能);綜合教學技能主要是指在學生掌握基本教學技能的基礎上形成的綜合實施教學活動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強調訓練的情景性和實踐性,具體包括說課技能、選擇運用教學模式技能、組織教學技能(溝通與交往技能、調控教學技能)、教學應變技能、教學反思技能、評課技能等。
4.創造有刺條件,提高師范生素質
第一,從根本上解決師范生的生源問題。“兩會”剛剛結束,免收“六所”部屬師范院校學生學費的提案令人振奮,這將是提高師范生生源素質和切實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有效措施。建議國家也能夠選擇一所市屬師范院校實施免費教育,尤其是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實施免費,這將是提高基礎教育師資質量的根本保證。同時,還應該切實提高小學教師的經濟收入,提高小學教師的地位,從根本上解決小學教育的人才質量問題。
第二,制訂系統有效的教學技能培訓計劃,建立培訓組織機構。
第三,加強職業理想教育。具體措施是:(1)利用新生入學的最佳時機開展專業思想教育。通過請優秀小學教師講座、觀摩基本功表演、參觀展覽、畢業生匯報等形式對學生滲透專業理想教育,逐步明確教師的素質要求。(2)學習有關教學技能的文件,使學生明確各階段教學技能的培訓目標要求及措施,在知曉的前提下,導之以行。
第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構建有利于教師教學技能形成的校園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形成和諧、活躍的校園氣氛,是教師形成教學技能的重要環境和氛圍,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開展各種教學技能大賽、教學科研立項等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教學能力訓練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這些做法能促進學生教學技能的形成和發展。
篇4
加入收藏
聯系我們
|首頁|最新|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音樂|體育|美術|科學|計算機|公文|
論文搜索:[熱門]素質教育寫作總結說課計劃心得體會教案操行評語
首頁>>數學論文>>談小學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課堂教學
-
【加入收藏夾】【搜索相關的文章】【關閉窗口】
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目前任務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質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各門學科,都應當緊緊圍繞素質教育內容對學生加以培育,以適應跨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小學數學學科自然不能例外。從當前實際出發,充分認識小學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圍繞素質教育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數學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大綱(試用)指出:“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用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這就是說,小學數學,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還要體現社會主義教育性質,體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小學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是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好其他學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所必須的能力。數學是用數量關系(包括空間形式)反映客觀世界的一門學科,邏輯性很強、很嚴密,因此,在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小學數學具有優越的條件和負有一定的責任。
2.開發非智力因素。人們形形、紛繁復雜的心理活動,可以一分為二,即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與注意力五種基本因素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從小學生搞好學習的角度說,它主要是由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種基本因素組成。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素質發展起主導的作用。從心理活動的穩定性來看,研究與事實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較穩定的,不會有多大的波動。而非智力因素則不然,它很不穩定,波動性非常大。正因為如此,在小學素質教育中,開發和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顯得尤為重要。而數學是一門集知識性、審美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知識性主要體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審美性,如數學語言與解題方法的簡潔美,幾何圖形的數字排列的對稱美,數學結構與分式的統一美等等,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邏輯性則要求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技能技巧訓練,如仔細審題、認真計算、書寫整潔、格式規范、自覺檢驗、按時完成、正視錯誤、主動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學習精神和處理問題的韌勁。
3.啟蒙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在漫長的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人類積累了一整套數學的科學思維規律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這些規律和方法無不充滿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例子很多。如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實例引進數學知識或實際應用,對學生進行實踐第一的觀點教育;通過多與少、加與減、已知與未知、精確與近似、直與曲……對學生進行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教育;通過概念與概念之間、性質與性質之間,概念、性質與法則之間,和數與式、數與形,數、形、式與應用題之間存在著的內在聯系,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相互聯系和發展觀點的教育;通過四則運算、解答應用題和幾何形體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對學生進行矛盾轉化觀點的教育。
4.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教育。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中華民族有光輝燦爛的數學史。小學數學課本中收入了許多生動的素材,教師結合有關教學內容,介紹我國數學家的杰出成就,介紹現代中國人對數學發展的巨大貢獻,介紹我國數學家尤其是解放以來許多數學家為祖國建設事業奮斗的事跡,從而激發學生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培養學生立志獻身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精神。
5.培養科學文化素質。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和教材,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能力;獲得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和比例基礎知識,常見的一些數量關系和解答應用題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數、簡易方程、量與計量,簡單幾何圖形、珠算、統計的一些初步知識;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圍繞素質教育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課堂。數學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緊緊地圍繞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性、使命感和責任感,改進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效率。
長期以來,受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重視應試教育,忽視素質教育,課堂教育過分地夸大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該學生操作的老師代替了,該學生思考的老師講解了,老師包攬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嚴重扭曲了教學行為,抑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束縛學生才能的發展。教學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兩主”不可偏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課堂教學應從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上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指點學習方法,控制與調整學生學習活動。具體地講:
1.培養興趣。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首要條件,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老師的首要任務。數學教學不單純是一個認識過程,還是一種情感過程。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盧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隨認識效果自然而然地產生和發展,它需要教育者專門地評價和培養。這就是說,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老師來培養。數學課堂教育,培養學生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創設求知情境,激發學生愛學數學的內動力。其次,講究課堂授課藝術。教師通過授課的藝術性、形象性、鮮明性、趣味性,揭示數學教材的本身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第三,面向全體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幫助后進生克服心理障礙,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第四,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教師以敏銳的洞察力,了解學生的情緒表現,迅速及時地用手勢、眼神、語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進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發展他們思維的“閃光點”,有計劃地設置一些后進生能夠回答的問題,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
2.教會方法。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其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匯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必須結合數學教學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如閱讀學習的方法、操作學習的方法、遷移類推的學習方法、發現學習的方法、嘗試學習的方法。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綜合、對應、轉化、假設、比較、還原、逆向等解題時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了這些學法,學生借助這些學法便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應用數學知識,從而能達到發展、提高素質的目的。
篇5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強調啟蒙性和基礎性,一方面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社會現象,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筆者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應該根據學生實際,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的學生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見多識廣、興趣愛好廣泛、網絡等社會上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影響很大,厭學情緒比較嚴重,尤其是初中學生。如果老師在課堂上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就不會喜歡那門課程,也就不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強扭的瓜不甜”,學生在逼迫的狀態下被動的學習,學習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學中,尊重和滿足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一)上好第一堂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學的開篇課“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圖片展示,但沒有安排實驗。我覺得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魅力,補充一些趣味性實驗如“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會變色的花”“噴水成圖”等,將學生帶入神奇的化學世界中,可喚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學習化學的渴求之情。從而興趣嫣然、熱情高漲,迫切地想要走進奇妙的化學世界。
(二)教學中密切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引入具體的情境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生產以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教學中注意密切聯系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學習化學是十分有用的,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例如,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資料介紹身邊熟悉的事物。像光纖的發明聯系電話的使用;冷凍劑的發明與更新聯系冰箱、冰柜、空調;彩色膠片的發明聯系照相及電影、電視;塑料聯系許多家庭用具;卡介苗、青霉素的發明聯系人們對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等;在介紹物質鑒別方法的時候,可以聯系到廚房里的糖、酒、醋等;在學習水資源污染與保護這一課題的時候,讓學生思考導致峒河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否是峒河兩岸的居民、醫院及峒河上游的農村、工廠等;在介紹溶洞里石筍、鐘乳石的形成時,讓學生聯系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介紹酸堿鹽時,聯系胃酸病人的用藥問題、化學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多開發這樣與生產、生活貼近的資源,既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又強化了人與自然環境共生共榮的意識,最終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轉變教學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的具體落實。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和自,盡量多給學生以時間和空間,強調“發現——探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以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分和學生共同學習。
例如,在“愛護水資源”這一課題的教學設計中,我考慮學生對水污染這一內容較熟悉,但對水資源的缺乏體會不深,為此我設計了自主學習的課題:①峒河水資源的分布及質量調查;②峒河水污染與我市的經濟發展;③給市政府的建議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④給全校師生的倡議書:節約每一滴水。而對水資源短缺則用多媒體進行。在開展這些活動的同時,教給學生方法,而課堂則變為學生討論、交流的場所,教師及時點評和鼓勵,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重在服務。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
(四)改變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針對不同的教學時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精神狀態適當的改變教學方式。例如:下午第一節課,在學習新知識前,可以組織進行小型的知識競賽,如書寫化學方程式接龍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書寫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學生輪流上臺,臺下的同學給其他組的同學找毛病,補充完整,然后評選出表現出色的同學。這樣的課堂雖然顯得有些亂,但學生不再昏昏欲睡,不僅激活課堂氣氛,復習了舊知識,而且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使學習活動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動。
二、培養學生的能力
(一)重視化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綜合能力
新課程倡導課程的綜合化,淡化學科界限,還給學生一個整體性的課程。當今社會,人類面臨著人口、環境、能源、資源、健康等問題的挑戰,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重視化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多學科的協同努力。化學與物理、生物、地理等學科有很多的聯系,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有目的的設計一些跨學科的學習課題,使學生在已有各學科的基礎上,對問題的認識盡可能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①二氧化碳與光合作用;②溶液與生命運動;③土壤的簡單分析;④水系的變遷及水資源的分布;⑤赤潮和水華現象;⑥水溶液的導電與金屬的導電;⑦新能源的開發使用;⑧食品添加劑的種類、作用及不良影響。這些課題的學習中,學生體會到化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使學生從多角度去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決策能力、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二)重視學生的差異發展,培養創新能力
課程改革極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正確定位學生為發展中的人。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需要教師格外的關注,應當允許其差異發展,讓其張揚個性。面對發展中的人,化學教學應分外珍視他們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學不要以現成的答案框定學生思路,不要以現成的教案圈定預設線路。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時,我改變以往給學生設計步驟的方式,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設計,不再擔心學生出錯。例如,在探究石灰石與鹽酸反應時,會出現過量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不出現渾濁的現象。我不預先告訴學生這一現象,由他們自己去發現。通過觀察,我發現各組實驗的現象很不一樣:有的石灰石取的多,有的鹽酸取的多,石灰水取的也很不一樣。針對這現象我要求各組互相交流、討論,由學生得出化學反應的現象與藥品的用量多少有直接關系。然后在引導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我再進行歸納小結,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和掌握。每次組織實驗教學時我都嘗試著這樣做,學生逐漸養成了預習實驗的習慣,能根據教材的提示自己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為了激勵學生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用組織他們參加課外實驗作為獎勵,邀請設計實驗方案較好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實驗室做實驗,如粉筆炸彈、制作葉脈書簽、會長毛的鴨子、配制去污劑、汽水等。并把實驗產品拿給全班同學分享,這樣既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探究和創新能力。
(三)重視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化學實驗。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每個課本實驗,還要在適當的條件下根據需要補充實驗或實驗創新。如,緒言課中就補充趣味性實驗;質量守恒定律探究中分別補充有氣體、沉淀生成、變色、發光、放熱的化學反應;第六單元課題一中補充玻璃刀切割玻璃、鉛筆芯導電、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紅墨水等實驗;介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時補充向自制的簡易天平中傾倒二氧化碳;介紹易燃易爆物質時補充氫氣的爆炸實驗及白磷的自燃實驗;介紹溶液時補充模擬“死海實驗”;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時補充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并改進,即將光亮的銅片在酒精燈上燒黑后迅速伸入一氧化碳瓶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時尾氣的處理改成用排水法收集并點燃;做氣體的燃燒實驗時,先用排水法收集在錐形瓶里,并用橡皮塞塞緊,拿到教室直接在瓶口點燃現象非常明顯,密度大的正放,密度小的倒在鐵圈上。當然,我們學校從初三到高三四個教學年級四十多個教學班,只有三間化學實驗室,讓每一節化學課都在實驗室上那是絕不可能的,教學器材也遠遠不夠。所以,只有創造條件,尋找代用品讓學生動手完成每一個實驗。如蠟燭及其燃燒、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老師就提供澄清的石灰水,其他的用品均由學生用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質量守恒定律探究中碳酸鈉和鹽酸的反應,就用面堿和醋在有蓋的塑料杯中進行;酸堿指示劑,可用果皮、鮮花自制。總之,只要是危險性不大的就放手讓學生去做,充分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四)引導閱讀,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化學不同于語文、外語,不要求死記硬背,強調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所以,在化學概念的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抓住關鍵詞,培養理解能力。如,催化劑的概念中:“改變”、“質量”和“化學性質”,化學變化的概念中:“生成其他物質”,氧化反應概念中:“氧”,單質、化合物的概念中:“一種元素”、“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純凈物”,質量守恒定律中:“參加”、“化學反應”、“各”、“質量”、“等于”等。抓住了這些關鍵詞,就可以透徹的理解每一個化學概念。
(五)給學生犯錯的機會,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篇6
現今,教師職業專業化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同,小學教師職業不斷走向成熟,逐漸確立起專業標準,成為專門的職業,并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教育部《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的,也從政府政令的角度證實了小學教師作為專業發展和專業活動的存在。事實是,小學教師作為專門職業不僅客觀存在,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地位。小學教育專業本身屬于現代高等教育中按職業標準劃分的職業分類體系,而不是以知識或學科分類的學術性專業分類體系。“高等”是其學術知識和能力背景,“專門職業”是小學教師不可替代的核心和根本。《專業標準》中就明確規定:“小學教師是履行小學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這一《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小學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當然,也的確有人認為小學教師不是中學教師或大學教師,培養小學生不需要那么高的專業要求,似乎小學教師的專業標準與中學教師或大學教師相比在專業水準和專業要求上可以降低,其實不然。小學生培養或培養小學生的職責并不意味著對小學教師專業要求的降低,反而是更高。小學教育即初等教育屬于基礎教育,擔負著為小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基和為民族素質全面提升打基礎的艱巨任務。因此,越是基礎教育段的低年級的教育教學,其綜合培養的要求、全面發展的目的、仁義禮智善端的培育、良好習慣的養成越不容易,對教師職業專門化的要求也越高。正如顧明遠先生所說:“我們深深感到教師是一個專門職業,因為人的成長規律是可循的,兒童成長規律是可循的,教育既是一項科學的活動,又是一項藝術的活動和技巧。”可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職業性和專門性是毋庸置疑的,培養卓越小學教師和小學教育管理人才應是其最鮮明和最突出的特色,而且培養小學教師的小學教育專業的社會需求持續、長遠、穩定。
二、實踐性
小學教師本科專業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學”,定性在“教育”,培養高質量的“小學教師”,尤其是“卓越的小學教師”,是其最重要的定位要求。小學教師培養需要加強和重視實習實踐環節。首先,高質量或卓越的小學教師必須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教育界眾所周知,《綱要》強調“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這些要求或標準在師范院校或綜合性大學的課堂上很難真正落實。師德的高尚不只是表現在理論上而是表現在與教育事業、與學生、與學生家長等等的關系中,業務的精湛是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形成并表現的,教育教學活力和高素質是在教育教學行動中體現的。因此,教師的業務素質、教育教學技能、高超的教育藝術,必須依憑實踐教學來造就。學了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課程的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即使將教育教學理論或觀點背得滾瓜爛熟,也并不能說明他(她)就能勝任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就能帶好班級,就能被學生所愛戴。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才是最為主要的,也才是最為切實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三字一話”水平、備課能力、講課基本功、說課本領、駕馭課堂的能力、組織教學的藝術、激勵和喚醒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能力等等,皆影響著小學教師是否能勝任本職工作,是否能夠順利入職,并逐漸由新手向能手、熟手發展,這些僅僅依靠教室里的課堂理論教學,只能事倍功半。其次,《專業標準》也十分重視小學教師的能力培養。該《專業標準》本身就是在“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理念的指導下設計的,小學教師的能力素質是小學教師的基本功。該《專業標準》要求小學教師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4]這些教育教學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小學教師的培養工作中真正重視教育實習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踐教學課時數,將教學實習和實踐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虛設。在重視教師的教育實踐方面,美國小學教師培養方案很值得我們借鑒。“美國各個教育學院越來越重視與周邊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而且教學實習時間長,實習有層次性,學生有機會接觸小學各年段的教學實踐活動,使實習工作具有全程性。美國小學教育師范生實習在四個學期內進行,從低年級開始,然后逐步延伸到高年級。”[5]反觀我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育實習的設計,一般而言,時間相對較短且較為集中。除入學時的“軍事理論及訓練”這一大學生通用的專業實踐之外,教育實習10周和畢業論文8周全部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個學期。這一“第八學期的整學期實習制”,時間上根本沒有保證,有些學校實際采取的是“2+2+1”的5周實習模式,2周校內集中指導,2周校外實習,1周校內集中總結。這樣的安排也過于集中,缺乏層次性和多樣性。更為嚴重的是,不少小學教育專業的師生對實習和實踐教學環節在思想上不重視,認識不到位,上崗教學實習活動跟不上。有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根本不去實習或上不了幾次講臺,形式化現象嚴重,實習形同虛設。最后,教師教育課程改革也十分重視教師培養過程的實踐性。早在2011年教育部的《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意見》中,就十分重視強化教育實踐環節,指出:“加強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加強教育見習,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講課的機會。師范生到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實踐不少于一個學期。”在《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中,又將“實踐取向”、“育人為本”與“終身學習”并列為教師教育的三大理念。強調“教師是反思性實踐者”,教師要在研究自身教學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增長實踐智慧,不斷實現專業發展。這啟示我們,凡教師教育就必須重視其實踐特性,同時也為小學教育專業提出了彰顯實踐特色的高要求。
三、綜合性
小學教育專業的綜合性既是小學教育自身特點的反映,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要求,也符合高校各專業之間課程設計深度聯合與培養模式綜合開放的實際需要。首先,小學教育專業的綜合性特色來自于相關規定的要求。《專業標準》十分重視小學教師知識的綜合性。在《專業標準》中,關于小學教師標準的基本內容包括兩個維度:“專業理念與師德”和“專業能力”;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包括十三個領域:職業理解與認識,對小學生的態度與行為,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個人修養與行為,小學生發展知識,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知識,通識性知識,教育教學設計,組織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在“學科知識”領域,強調“適應小學綜合性教學的要求,了解多學科知識。”該《專業標準》作為引領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在“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基本理念的指引下,還特別強調小學教師要具有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觀、評價觀和學習觀,小學教師要“將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護小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求小學教師具有綜合性知識和突出的教學能力。這些新變化體現了時展和教育進步對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要求,也是引導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和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發展的指南針。結合小學培養目標的要求,彰顯小學教師素質的綜合性,突出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特色的“綜合性”是其必然。在《專業標準》中,特別重視知識技能的多樣綜合。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的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之一就是“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教師在知識水平上可能不要求高深,但必須是具有扎實寬廣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良好的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其次,小學教育專業特色的綜合性來自于小學教育對象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的實際需求。從小學教師所面對的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特點而言,需要小學教師具備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綜合性知識或多科性知識;從小學教學內容所具有的啟蒙性、基礎性特點而言,需要小學教師的知識儲備不是單科的,而是綜合的。因此,有人建議,在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路上,“可參考醫科大學培養兒科醫生的思路,兒科專業就是培養面向兒童的全科大夫……面對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表達能力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的小學生而言,教師所具有的較高的職業素養和個案分析能力,比掌握文理學科某一專業基礎理論顯得更為重要。”從某些小學對小學教師的實際需要而言,為小學生的終生奠基或“包班制”教學,要求小學教師的知識準備和能力素養必須是全面的、豐富的。最后,小學教師需要綜合開放培養。基于小學教育專業綜合性的實際需要,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改革也必須打破單一的由教育學院或教育科學學院培養的模式,需要教育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學院等具有教育、語文、英語、數學、體育學科的學院聯合培養,甚至還要與當地的小學協同培養。縱觀國內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大致有三種類型:以東北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為代表的“綜合培養模式”,以首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為代表的“分科培養模式”,以上海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為代表的“中間培養模式”。三種模式各有利弊,也各有操作的簡捷與復雜。結合小學教育專業實際,其較為理想的人才培養模式應是“多學院聯合培養”。這一培養模式主要是針對小學課程門類的開設以及學生自身的興趣特點而設計。具體可采用“2+1+1”模式。“2”即大一、大二在教育科學學院或教育學院學習基本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1”即大三在其他學院根據學生本人的學科興趣修習相關專業的課程;“1”即大四重新回到教育科學學院完成教育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的相關環節。
四、學科性
篇7
一、結合生活經驗,創設課堂情境
俄國偉大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教育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藝術,是一切藝術中最廣泛、最復雜、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藝術。”因此,教學不是簡單機械地向學生灌輸抽象枯燥的書本知識,而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聯,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的“思維藝術”活動。要想使課堂教學充滿藝術靈性,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必要的,而且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景,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快進入學習角色,也容易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技能,更能激發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原動力。以學生興趣為基礎和根據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為依托是創設生動有效課堂教學情境的兩個關鍵點。首先,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當學生有了興趣才會主動去學習知識,教師在教學之始就應該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第二,當學生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時,學習會變得更為主動,所以根據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為依托創設教學情境是提高他們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學《研究透鏡》,上課開始時教師可以提問“放大鏡為什么能放大,顯微鏡為什么能看清微小的細菌,望遠鏡為什么能觀察到很遠的地方”等一系列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問題,這時學生紛紛陷入思考,求知欲增強,便會主動投入到透鏡的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二、提倡自主探究學習,鼓勵積極動手實踐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當前的教育提倡的教學形式,即教師在課堂中扮演指導者角色,把自己的“教”改為學生的“學”,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但在小學科學教學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科學教師的授課仍以灌輸式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知識的遺忘程度也很大。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學習者通過自己練習、探索、發現所獲得的知識才是真正有效的②。”在灌輸式教學下,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很難有效獲取知識,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旁輔導,采用“扶一把”的方法③,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成為科學知識的探究者與發現者,激起他們獲取知識的熱情及科學探究的信心,這樣他們就能更快更準確地掌握知識,且記憶更為牢固。動手實踐也是科學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不僅可以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提高學習能力,而且可以使思維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與提升。例如,在《沉與浮》一課中,教師準備了幾種不同的材料(石子、塑料泡沫、橡皮泥、回形針、蠟燭等),首先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判斷這些物品放入水中是上浮還是下沉,再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當實驗結果與原有預測發生沖突時,學生便會重新對沉與浮概念進行思考,打破原有觀念,順應平衡新的概念,同時也能在實踐中摸索出新的學習方法與技能。
三、注重知識拓展,踐行“學以致用”的原則
篇8
關鍵詞: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英語專業;教學方法
比較文學作為全球化時代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被定為中文系漢語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高校英語專業的選修課程[1]。大批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對比較文學作為中文專業必修課程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但對于外語專業選修課程的比較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探討者甚微。即使有相關學者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也止于探討將比較文學的思路與理念融貫于英語專業教學的研究中,如張喜華博士的《論英語專業課程與比較文學課程的融合》等。本文試圖立足于英語本科專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教學實踐,闡述對這一課程在英語專業學習中的必要性和教學過程中的問題的認知,并探討相關對策。
一、英語專業開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必要性
什么是比較文學?盡管世界各國學者對之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都不否認比較文學作為一門與“人們的全球意識和學術上宏觀意識的形成與發展”[2]相關聯的學科,具有著跨越民族界限與學科界限的特點。比較文學的學科性質對英語專業學生拓展理論視野和知識領域,調整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提高研究能力、思辨能力,發展個性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有利于比較文學研究人才的培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英語專業發展迅猛,但英語專業學生存在著一個最明顯的問題:知識面過窄。部分英語專業的學生,把英語學習當作是英語單詞和語法的簡單記憶,沒有把語言當作一門工具去學習和運用。因而,英語專業學生沒有寬闊的知識視野,不能適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甚至于有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在做本科畢業生論文文學方向的選題時,局限于一個人物形象的簡單分析,苦于找不到更好的視角切入。諸如此類的問題,雖然不能靠幾節比較文學的選修課解決問題,但比較文學以其開放性、宏觀性的特征,必然會引領學生進入世界文學這個萬花齊放的大花園中,去品味世界文學的紛繁復雜似而不似的獨特魅力。不僅如此,作為英語專業一個復雜系統工程的本科生研究能力培養,不僅要求學生的讀寫能力,還有思辨能力。英語專業本科生思辨能力不強的一個主要原因:缺乏支撐較強思辨能力生成的知識背景,這里指的是“學生知識構成較為單一,人文底蘊較為薄弱,邏輯推理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較為欠缺,難以從多個視角思考問題,不易形成批判性思維”[3]。而比較文學采取的就是一種全方位的思維方法,“把文學放在各種關系之中,從各個層面來加以考察”。無疑,比較文學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思維方式的開拓。錢中文先生,曾談到掌握外語對比較文學研究的重要性。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發展中的著名學者,朱光潛、錢鐘書、季羨林等等,無一不是精通外語的。“比較文學要在英語界有所突破,就得從英語專業本科階段做準備,來培養一支英語研究隊伍參與到比較文學研究中來。”[4]由此可見,比較文學選修課程的開設,讓英語專業學生走向世界,推廣中國文化等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英語專業開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問題
諸多一線教師的研究中,認為比較文學作為相對于中文專業其他課程比較年輕的課程,教材版本多,學科問題未定性定位,學科理論性強等,導致學生對比較文學這門課程產生從興趣到畏懼的心理,比較文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作為英語專業的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開設的難度之大,問題之多,可見一斑。這不僅涉及到學科教材、學生的問題,對老師的教學也有著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比較文學的教材層出不窮,但基本上找不到一本針對英語專業本科生選修課程的教材。比較文學學科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也增大了教學的難度。比較文學這門課程的展開,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知識儲備。但英語專業的學生不同于中文專業的學生,前期沒有開設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等,沒有這些必備的基礎課的學習,完全憑學生平時的課外視野,要很好地展開互動式的比較文學教學是完全不可能的。比較文學作為選修課,學生不可能也很難愿意拿出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前準備,對該課程的重視度也不夠。這就給老師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此外,英語專業的比較文學教學對教師水平要求甚高,教師不僅要求有中文專業的素養,而且還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以便順利地開展教學。三、英語專業開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對策英語專業比較文學選修課程的開設困難重重,但其必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如何突破英語專業比較文學選修課程開設的困境,找到一條適合英語專業學生比較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的特色之路,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探索的問題。
(一)找準課程定位
英語專業比較文學概論課程是一門選修課,因而在授課難度和深度上應不同于中文專業的比較文學課程。另外,其教學目的旨在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因而,在教學中,這一課程的定位應是重在導入而不是研究。正如,錢偉長先生所說,“雖然我們不可能向學生傳授全部的學問,卻可以在他們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條件下,將這個學科專業最根本的東西教給他們,用這些作為媒介和載體,來掌握科學方法。”[5]授學生以魚,不如授學生以漁。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是讓學生對世界文學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以一種宏觀、開闊的視野、思路、觀念、方法來欣賞、研究文學,形成比較的意識,從而提高認識水平,提升基本素養。
(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
比較文學概論這一課程作為英語專業學生的選修課,教師的引導認識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學生拘于視野的狹窄,甚至都沒聽說過這個課程;部分學生純粹是抱著來混學分的心理來上課。如果教師不加以正確引導,勢必會造成學生不重視、上課磨時間的教學局面。比如,在開課之初,可以對比較文學的現狀及發展前景作介紹,引導學生重視這門新興的學科;對此門課程的整體課程規劃作一安排,讓學生明白這門課程將學習的內容、方式等。除此之外,為了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可以例舉一系列中西文學中類似的文學現象的例子,比如,相似的“二母爭子”,相似的“灰姑娘型的故事”等;也可列舉中外文學中的不同現象的例子,比如,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短詩《我心雀躍》和辛棄疾的《丑奴兒》中不同兒童觀的表達等。思想工作前行,文學現象前行,學生的觀念得以正確樹立,興趣得以激發,這是課程教學展開的重要前提。
(三)慎選課程內容
比較文學學科知識龐雜豐富,但英語專業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如何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教學內容的謹慎選擇。要在有限的選修課課時當中,解決比較文學學科中諸多重大的問題是不現實的,而比較文學理論的枯燥勢必又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選擇授課的內容和順序至關重要。針對英語專業語言學習的特點,可以將比較文學中的美國學派作一重點介紹,或可以選用一些與比較文學學科相關的英語文章或書介紹給學生閱讀;在媒介研究中重點和學生一起探討翻譯研究等,從而使比較文學課程教學與學生英語專業的學習相結合。在可比性問題的探討時,可以置后教學,以便學生在大量的實例及理論中更深刻地理解這一問題。
(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比較文學是一門開放的學科,其作為一門選修課程的教學方法自然也應靈活多變。這門課程的教學既需要講授式教學,以引導學生進入比較文學學科世界;又需要研討式教學,帶領學生參與到學科的討論和研究當中。在此基礎上,適時地插入雙語教學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完全的雙語教學模式,還是值得商榷的,畢竟學生的知識面無法達到用外語較好理解這門學科的程度。此外,實踐式教學可以在學生當中個別引導。部分學生因為對比較文學的某個方面感興趣,可以指導其直接運用到畢業論文的寫作當中。比如,英語專業12級學生在上完比較文學選修課程后深受啟發,畢業論文對《到燈塔去》中繪畫特色進行了研究。不僅如此,在具體的教學當中可以用關鍵詞的方法來概述理論,同時盡量淡化理論教學,通過具體的比較文學實例,尤其是與英語文學相關的實例來闡釋深奧的比較文學理論,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挑選有一定質量的比較文學論文進行課堂研讀等。比較文學學科研究需要更多的英語專業人才的參與,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以在比較文學學科的學習中得到提高。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核心,教師的自我激勵與提升是關鍵,英語專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教學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蔣洪新.關于《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制訂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3).
[2]陳,劉象愚.比較文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仇云龍,高瑛,張紹杰.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能力培養研究綜觀反思前瞻[J].外語教學,2016(1).
[4]張喜華,劉雅倩.論英語專業課程與比較文學課程的融合[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7).
篇9
1.了解學生
首先,為了很好地選擇和實施課堂教學方法,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心理狀況,以及學生熟悉的生物環境。其次,要備學生知道的生物基礎知識。
2.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學生對生物的學習,很大程度上,跟教師有關系,一個幽默風趣的教師,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所以,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去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斷提高對生物的學習樂趣。
3.生物課堂要貼近學生生活
我們在講課本內容時,把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與生活相關的圖片,讓學生通過這些圖片,進行思考,聯系生物知識,解釋出現的現象,學以致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讓學生在課堂中做自己的主人,學生自行安排自己的時間,發揮主觀能動性。
4.生物課堂多樣化
根據生物學科本身的特點,它是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聯系比較緊密的學科。因此,我們組織學生去野外觀察、學習來促進生物課堂教學的成功。
二、發散思維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光合作用由于學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這就促進學習、思考。根據這一特點,我們生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即地圖,包括地圖冊、生物掛圖、生物插圖等,還可以用幻燈片、電視、錄相、多媒體等多種形式。下面我們以光合作用這一節課進行具體的分析。植物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即光合作用。對于這個概念的理解,教師要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人有沒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在白天進行的一種能量轉化,即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條件下,在葉綠體中進行反應,最后生成氧氣和有機物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可以供給人和動物的呼吸,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晚上能不能把很多植物房子屋子里面呢?學生通過思考,晚上植物沒有光合作用,主要是呼吸作用,那么呼吸作用就要吸收氧氣,與人爭奪氧氣。所以,在晚上,最好將植物放在室外。而光合作用的一組探索性實驗能否成功,則是教學中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的關鍵。
(一)課堂教學先學后教的方法
教師在講這一節的內容時候,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等上課的時候,讓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代表發言,將你們搜集到的知識講給其他同學聽,其他組內針對這一組同學的匯報,提出自己的質疑,教師寫到黑板上,分條進行解釋。最后利用多媒體展示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主動探究過程中,體會最后獲得真理的感動。通過多媒體動畫,教師展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兩個演示實驗,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原理。同時,讓學生分組進行有關光合作用的一組探索性實驗,學生通過自己做實驗,更加明白了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真理性的知識結論,從而學會了光合作用這節課的主要內容。然后,教師在通過一些相關的練習題,將學會這部分內容。總之,通過學生自己做實驗去探究,這樣對光合作用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培養了他們認識問題,主動探究的能力,還有對創新能力的思維的培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啟發學生運用知識來說明或解決實際問題,在分析和說明問題過程中領悟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個自然界中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學生的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為學習新的內容做好鋪墊。
(二)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訓練
1.通過例題示范,克服思維定勢。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舉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實際事情,這樣,學生在面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遇到的事情時,就會覺得很熟悉,理解起來也很容易,從而打開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引導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方式的轉變,防止固定在一種思維上去思考問題,這樣就造成了思維定勢了。
2.活躍逆向思維的思路,一題多變。對一些習題,改變某些條件,或把原因和結果對調,以及把知道的和不知的對調,來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這樣做,可以活躍學生逆向思維的訓。
篇10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明確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這是一堂課能否上好的關鍵所在。明確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前提。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依據教學目標,把握教材內容。眾所周知,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材文本在進行編排時,就已經明確反映了教材的編排意圖、知識點的分布等。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有效地對教材進行處理。具體而言,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立足教學目標,從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分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體現三維目標的有效落實。針對小學數學的具體特點,教師應該把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放在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上。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較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興趣培養放在一個顯著的位置,同時還要兼顧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在落實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通過檢測來檢驗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這樣既符合教育精神,也符合課程改革的理念。教學目標要具有指向性和針對性,要能在課堂教學中切實有效地予以貫徹。
二、有效把握小學數學的重難點
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有效把握一節課的重難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對教材的重難點把握不到位,首先是不利于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其次會導致課堂教學過于分散,使學生聽課后無法把握教材知識,不能做到學有所獲。教學重點是一堂課中教師依據課程目標確定的,一般而言,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只集中在一兩個知識點上,教師要通過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進行有效把握,并在課堂上充分落實。教學難點一般而言是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需要教師運用教學藝術和教學技巧,深入淺出地給學生講解明白,讓學生真正理解。例如在給學生講解“找規律”這一內容時,依據教材給出的場景,給學生規律性地擺放了三種物體:盆花的顏色依次是藍、紅、藍、紅彩燈的顏色依次是紅、紫、綠、紅、紫、綠彩旗的顏色依次是紅、紅、黃、黃、紅、紅、黃、黃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能觀察到盆花、彩燈、彩旗這幾種物體的擺放規律嗎?按照這種規律,右起第12個是一盆什么顏色的花?”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些教師認為讓學生通過計算的方法找出簡單的周期規律是重點。但筆者認為,這節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多樣的方法找出規律,運算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重點是讓學生理解計算的具體方法,這樣才抓住了問題的本質。
三、課堂小學數學設計與教學生成
教學設計是理想化的課堂,教學設計中最重要的其實是教學生成的具體效果。教學設計最終要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去檢驗其設計得科學與否。因此,教師要把教學設計落實到課堂中,并不斷完善教學設計。例如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會設計一些師生間的互動或者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在設計之前一般只是設想,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狀況,比如由于學生知識的不足,導致教學環節不能充分有效地開展;或者由于預留時間不足,導致在活動后,教師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去發現和改進。有的時候,課堂教學的生成效果和不同班次間學生的差異性也具有密切聯系的,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針對不同班次學生的具體情況要進行適當地調整,這樣才能收到預想的效果。教學設計是理論,課堂教學是實踐,教師必須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設計。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