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環境的概念范文
時間:2024-02-07 18:08: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環境的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社會網絡 知識管理 跨組織知識管理
問題的提出
我國正值經濟轉型時期,其市場體制和規則還有待完善,加上傳統的文化背景,關系網絡和社會資本成為一種對正式制度的補充(Xin & Pearce,1996)。最近十年間,企業間的橫向和縱向社會關系網絡逐步擴張到錯綜復雜,尤其是在知識密集性行業,社會網絡已成為組織結構和組織間基礎框架的新范式(Miles & Snow,2002),它幫助企業轉移風險、獲得新市場和新技術、加快產品推進市場,促使企業與網絡伙伴技能互補(Gulati & Nohria,2000),為企業提供了參與市場競爭所必須的靈活性,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響應能力。如今,面對日益動態復雜的競爭環境,單個企業更應采取競合的方式,通過構建動態的關系網絡來參與全球競爭。
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急需知識的有效應用和創新;跨行業、跨地區、跨部門的經營也需要更廣泛的技術知識、文化知識和管理知識。知識與技術創新正在改變著當代企業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理念,并被各國普遍認為是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增長的引擎(謝富紀、徐恒敏,2001)。所以,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生產領域,知識管理早已成為一個大家都關注的話題。出于競爭的激烈和創新的要求,企業不能僅靠內部的知識來經營和創新,同時,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知識的廣泛整合,而不是單一的知識(De Boer et al.,1999)。社會網絡的廣泛建立、知識與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企業除了建立內部知識網絡和知識庫以外,還需要積極有效地建立外部網絡以吸收和整合外部供應商、客戶、競爭者、合作伙伴、中介機構等組織的知識,只有綜合利用企業內外知識才能真正提高企業能力和競爭水平。因此,基于社會網絡環境下研究跨組織知識管理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跨組織知識管理的概念
(一)知識管理的概念
不同學者從自己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興趣出發來探討知識管理的含義,從而出現了知識管理研究的百花爭鳴現象。通過對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發現知識管理領域存在兩大觀點,即對象論和方法論。對象論觀點認為,知識是被管理的對象,則知識管理就是要通過各種手段對知識進行有效管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如,顧敏(2001)提出,知識管理是解決對知識或信息進行創新、組織與擴散問題的過程;方法論觀點認為,知識是一種管理方法,則知識管理是一個運用知識進行管理的過程。彼得?德魯克(1993)曾認為,知識管理的核心是使知識產生作用,即通過系統地、有組織地去應用知識和創新知識。
盡管知識管理存在多種定義,但都離不開以人為中心、以知識為基礎、以尋求信息處理能力與人的知識創新能力的最佳結合為基本目標。知識管理對企業而言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活動,這項活動不會自發地實現,需要組織主動建立各種激勵機制和軟性環境,為知識的采集、整合、應用等創造良好的環境。因此,本文認同Wiig(1995)的觀念,即知識管理為一連串協助組織獲取自己及他人知識的活動,透過審慎判斷之過程,以達成組織任務。
(二)跨組織知識管理的含義
縱觀研究者們對知識管理的定義多立足于企業內部,主要是基于企業的原子模型假設,即視企業為獨立個體而非網絡視角。但隨著企業社會網絡的出現,企業的經營活動與多個組織息息相關,并從單一的二元關系發展為與多組織間相互關聯和相互依存的網絡關系,相應地,企業的知識管理也應從關注企業內部的知識活動發展到關注跨組織的知識活動。因此,結合社會網絡環境和知識管理的定義,本文將跨組織知識管理定義為企業利用自身的網絡位置和網絡關系,通過一連串的跨組織知識活動以協助企業有效利用組織邊界內外的知識資源,最終達到提高組織業績的目的。
跨組織知識管理的內涵
(一)跨組織知識管理活動
Andersen(1996)認為知識管理包括對知識的識別、收集、創造、組織、分享、應用和適應。Davenport等(1998)認為知識管理包含了四個流程,分別是知識組織和存貯、知識轉移、知識創造和知識應用。陳小讓(1998)認為知識管理包括對知識的識別、獲取和利用。Huseman 和 Goodman(1999)將知識管理分為指認并獲取知識、評價知識并排列其優先順序、分享知識和創造知識四個過程。McAdam(2000)提出知識管理體系可以分為四種括動:知識建構、知識內化集成、知識擴散以及知識應用。王眾托(2004)認為知識管理是識別、收集和選擇、保存、傳播與共享、轉化與生成、吸收和使用知識的過程。黃蘊潔和劉冬榮(2010)在綜合文獻的基礎上,將知識管理活動分為四個過程,分別是知識獲得、知識轉移、知識分享和知識應用。將以上對知識管理活動的研究整理出來,如表1所示。
綜合以上對知識管理活動研究的文獻,本文發現學者們對知識管理活動的探討主要集中在知識獲取、知識整合、知識應用和知識創造四個方面。因為創新過程是一個知識轉化與生成的過程(王眾托,2004),而知識應用能直接為企業增加價值,因此,知識創造和知識應用可以被反映在企業的創新績效當中。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認為跨組織知識管理活動包括跨組織知識獲取和跨組織知識整合。
(二)跨組織知識獲取和跨組織知識整合
跨組織知識獲取是指企業通過自身的網絡位置和網絡關系從網絡其它組織或個體中收集和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跨組織知識獲取對企業有重要意義,作為一種資源,知識有存量和流量之分。知識存量是企業長期積累的知識,是企業經營生產的基礎;知識流量是企業知識的流動部分,它們改善、更新或增強已有的知識。企業要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從外部不斷獲取新知識以補充知識存量的不足(Winter & Zollo,2002;Zott,2003)。
根據以往對知識整合的研究及企業本身需求,本文將跨組織知識整合定義為企業根據戰略目標需要,利用自身的網絡位置和網絡關系,對企業內部和外部網絡組織中的知識資源進行組合、集成和提煉的一個動態過程,以此形成新的核心知識和知識體系。跨組織知識整合超越單個組織邊界涉及到多個組織,要比企業內部知識整合復雜,主要包括知識整合需求確定、合適整合對象選擇、整合平臺建立、整合沖突解決機制建立等任務。隨著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劇,以Grant(1996)為代表的研究者們不斷強調知識整合對企業創新而言是最為重要的能力,因為知識經過整合后才能指引企業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中使產品與市場有效結合,從而快速開發產品以供應市場需求。企業面臨著高度的模糊和不確定性(Daft & Lengel,1986),必須堅持不懈地整合和重組各種知識。
跨組織知識管理的測量和檢驗
跨組織知識管理的問卷參考了Lyles & salk(1996)、Yli-Renko等(2001)學者的研究,共包含10個測量題項,其中,跨組織知識管理的測量包含“本企業從外部網絡中獲得許多有關產品設計的知識”、等5個問項,跨組織知識整合包含“本企業能根據需要把不同企業的專家匯集起來,集中解決某項問題”、“本企業能將不同部門、團隊或個人的知識在目標任務層面上進行有效整合”等5個題項。所有問卷都采用Likert7級量表進行測量, 樣本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共發出問卷35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為77.2%,剔除有殘缺項、前后差距太大、同一題項重復評分的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216份。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正交旋轉觀察各特征根的值,運用Kaiser 法作為確定因子數目的標準,選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從而得到不同項目的因子載荷,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跨組織知識管理量表通過方差最大法旋轉后,有2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分別對應于本研究的2個變量,這2個變量共解釋了方差變異的87.651%,滿足Weiss(1970)提出的解釋方差的累積比例需大于50%的條件。2個因子的測量項目在其對應的因子上相對于其他因子而言都有較大的因子載荷,并且都大于0.5,這表明所檢測的跨組織知識管理量表具有較好的區分效度。
(二)驗證性因子分析
經過軟件AMOS6.0運算后,跨組織知識管理驗證性因子分析的結果如表3所示。跨組織知識管理的驗證性因子分析中,Cronbach'sα值大于最低要求0.7;建構信度值大于最低要求0.6,T值達到顯著水平,由此可見,跨組織管理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跨組織知識管理的量表中,跨組織知識獲取、跨組織知識整合的標準化系數大于最低要求0.5,并且跨組織知識獲取、跨組織知識整合的平均方差抽取量也大于最低要求0.5,因此,量表具有較好的收斂效度;從模型擬合情況看,x2/df 值小于2,GFI值大于0.9,AGFI值大于0.9,NFI值、CFI值均大于0.9,RMSEA值不大于0.05,量表的整體模型擬合度較好。結合以上分析,可以認為量表具有較好的建構效度。
結論
跨組織知識管理是企業知識管理的終極目標,它不僅注重在企業內部實施知識管理程序,并且能與外部的供應商、顧客、合作伙伴、競爭者、研究單位和中介機構等組織有效交流知識,進而形成一個能創造價值的知識網絡。但是,跨組織知識獲取和跨組織知識整合不是一個任意的自發過程,需要一定的因素作為支撐。企業的戰略規劃、企業間的關系、企業的網絡位置、學習意圖、領導參與、知識的性質等因素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跨組織知識獲取和跨組織知識整合,企業應該能動地將這些因素控制在對其有利的范圍,掃清企業從社會網絡中獲取知識和整合知識的障礙,明確跨組織知識管理的任務和目標。面對創新的復雜和風險,企業應該加強同競爭對手或研發機構、產業鏈成員之間的開發合作,通過鼓勵邊界人員對外宣傳、組建跨組織團隊、加強組織交流和進行跨組織合作。
參考文獻:
1.Andersen A..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KMAT)[M].London:Arthur Andersen KMAT Study,1996
2.Davenport T., Delong D.W., & Beers M..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4)
3.陳小讓.知識管理: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新趨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1998(6)
4.Huseman R., Goodman J. .Leading with Knowledge[M].London: Sage,1999
5.McAdam. R..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a catalyst for innovation within organizations: a qualitative study[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0, 7(4)
篇2
一、創造環境,實地觀察
如果僅憑課本的文字敘述和插畫,學生很難理解其內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進行實地觀察,先觀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再進一步分析事物的內部特征。例如學習溫帶落葉闊葉林的概念時,可以帶領學生觀察楊樹、梧桐樹、柳樹等,并與植物園中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進行比較,發現前三種植物冬季落葉,夏季常綠,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四季常綠。讓學生根據比較結果進行歸納總結,總結出兩種植物的特點,使學生掌握地理概念的本質含義和課外拓展知識。例如在學習宇宙的時候,我們不能只依靠想象來學習,應帶領學生來到天文館,全面了解宇宙相關知識。
二、抓關鍵詞,化繁為簡
最能表達和概括地理概念內涵的往往只有幾個關鍵詞語而已,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出關鍵詞,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化繁為簡,消除學生厭煩情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短時間內掌握地理概念。例如對“土壤”這一概念的理解,土壤是“在陸地表面具有肥力并且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從中我們可以提取兩個關鍵詞就是,“具有肥力”和“能夠生長植物”。通過此種方法我們不但掌握了“土壤”的概念,而且進一步了解了“土地”和“土壤”之間的關系,土壤一定是土地,但是土地不一定是土壤。抓住關鍵詞對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剛開始的學習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出關鍵詞,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自己找關鍵詞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概念,并且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化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習效率。
三、類比記憶,區別理解
在進行地理概念的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地理知識,而且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地理知識的自學能力。高中地理概念特別多,并且不乏有意思相近的,因此學校除了掌握單個地理概念的含義之外,還要了解幾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1.近似概念
有些地理概念特別相似,很容易造成記憶混亂,例如:國土與國土資源、水力資源與水利資源、降雨與降水等。只有從本質上出發進行分析,找出異同點,從而確定相似地理概念的分界線。例如:降雨與降水,都是水汽凝結降落到地面的現象,不同的是,降水是指水汽從云霧中降落,遇冷凝結成液態水和固態水的現象,而降雨是指水汽從云中降落,遇冷凝結成滴狀的液態水的現象。由此可以看出,降雨僅是降水其中的一部分,指的是液態水部分。所以在運用的時候要進行區分,在形容氣候的特征時,一般會用到“降水量”這種詞眼,如溫帶季風氣候的降水量是400-800mm;而河流的補給形式就包括降雨,因此對二者進行區分,不可混淆。
2.矛盾概念
矛盾概念又稱為相反的概念,例如: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理解,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長河中,仍會重新出現的自然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長河中,不會重新出現的自然資源。區別這一對矛盾概念的“矛盾點”是:“在人類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長河中,是否會重新出現”。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礦藏為不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等都是可再生的資源,所以我們要保護好礦藏資源,節約使用礦藏資源。
3.包含關系
我們生存的環境主要由三個方面組成,包括:地理環境、社會環境、城市環境。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理環境;而社會環境是人在地理環境的基礎之上經過長時間的有意識活動改造形成的;城市環境的特點具有人口密集、交通擁擠、污染嚴重等特點,是人類對自然干預最多,地理環境的外延是最大的,其次是社會環境,最后是城市環境。
篇3
首先,“兒童少年安康”是一個成人社會責任的概念。成人社會有責任保護兒童少年,使其免于受到生理的、心理的或是社會的傷害。也就是說,這種保護既要包含生理上的,也包含心理上的;既有物質的投入,又有精神的付出。因為“社會”是多層次的,這種保護就既是個體的行為,也是社會團體的活動;行為的主體既包括家長,也包括教師、生產商、服務部門和一切參與社會活動的人。
其次,“兒童少年安康”是一個兒童少年自我成長發展的概念。兒童少年是一個活的、有獨立意識和發展潛能的、各自具有獨特性的人。兒童少年安康的主體是兒童少年自身,成人不能僅僅承擔凈化社會環境的義務,為兒童少年健康成長提供外部條件,而且必須啟發、調動兒童少年內在發展的積極因素,幫助孩子們學會自我保護,賦予兒童少年個體安全意識和安全能力。
第三,“兒童少年安康”是一個社會機制建設的概念。一個社會的安全狀況
篇4
1.實地觀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帶領學生到室外實地考察,先觀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綜合、分析,抓 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形成概念的內涵。如學習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這一概念時,帶學生觀察校園里的樟樹、山茶 樹、廣玉蘭樹等,并與梧桐樹、柳樹、水杉樹比較,了解到前面這三種樹木的葉子革質、有光澤、呈橢園形, 并且終年常綠。“常綠闊葉”為它們共同特有屬性。它們都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由這些樹木構成的森 林即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再讓學生自己分析梧桐樹、楓樹、馬尾松是不是常綠闊葉樹?學生馬上會回答:梧 桐樹、楓樹是落葉闊葉樹;馬尾松常綠而不是闊葉。這樣,學生對常綠闊葉林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有了比 較全面的認識。
2.抓關鍵詞
表達概念內涵即地理事物本質特征的往往只有幾個詞語。我們教師要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分析疑難點。 如天體“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這一概念,學生對“物質”并不難理解,“宇宙間”卻難以確定。我指出, 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間,是天體。但是,在地球大氣圈以內的物質只能說是地球上物質,不能說是天體。地球 大氣頂部是宇宙空間與地球的界線。教師只要講清這一界線,學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衛星、彗星 、星際物質、運行中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等都是天體。而停在發射架上的人造衛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 體殘骸即殞星就不是天體。
3.歸納法
對內容較多、表述較長的地理概念進行歸納、提煉,分層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資源的概念,完整的 表達是“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如果對這一句話進行歸納、轉換,就是下 列的兩個屬性:
自然屬性:客觀性,天然存在,沒有經過人類加工
經濟屬性:有用性,在當今技術條件下能用于生產和生活。兩個屬性缺一不可。這樣一轉換,自然資源 的內涵就一目了然。
4.類比法
明確了單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后,為了能達到準確運用的目的,還必須搞清概念間的幾種關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氣和氣候,國土和國土資源,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水資源、水力資源和水利資源等都屬近似概念 ,很易混淆。只有從本質特征即內涵上區分,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才能確定適用范圍。例如降水和降雨,都 表示大氣中水汽凝結降落到地面這一現象。不同點是降水指從云霧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態和固態水,而降雨即從 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狀液態水。可見,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僅指液態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氣候特征時 ,如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種補給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 兩者不可調換。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寒流與暖流,重工業與輕工業等。這類概念也必須 從內涵入手,找出差異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確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確區分。如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 資源是一對矛盾概念。可再生資源是在人類歷史時期內不斷更新生長、繁殖的資源;在人類歷史時期內不能重 新出現的即是非可再生資源。兩者的差異便是“人類歷史時期內能否重新出現”這一時間尺度,也是導致外延 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據這一標準分析,礦產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等 都是可再生資源。
③包含關系的概念
地理環境、社會環境、城市環境三個概念,都表示人類生存的環境。但地理環境是以人類為中心的環境; 社會環境是人類在自然環境基礎上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勞動創造的人工環境;城市環境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干 預最強烈的地區,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擁擠是最大的特點。可見三個概念中,內涵最豐富的是城市環境, 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環境。它們外延上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
附圖{圖}所以,要區分這類概念,應在確定內涵的基礎上,根據內涵大外延小,內涵小外延大的原則來分 析彼此間的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④概念的廣義和狹義
篇5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師,體育參與,運動環境
前言:1995年《全民健身計劃剛要》頒布實施,其奮斗目標是:到2010年實現體育與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與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這給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起點,不論體育在國民中的概念還是體育硬件設施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這是我國體育大環境的頂峰時期。
根據對體育參與者的影響不同,我們可以把運動環境分成內環境和外環境,內環境指對體育參與具有直接影響的因素,如體育運動項目,體育參與者本身等,外部環境指對運動參與產生間接影響的因素,如: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自然環境提供了體育運動運行和發展的場所、資料等,我們參與體育運動時的天氣、氣候等因素也影響體育運動的開展。在很多情況下,自然環境是有我們個人不可控成分,所以不作為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社會環境指體育參與者所生活的外部因素,如生活所在城市的經濟問題,地方政府相關的體育法律法規以及社會體育的組織開展情況,傳統文化,市民素質等等。高校教師處在大的社會環境下,同時受到城市、學校等這些小的生活環境的積極影響,學校的教師體育管理,文化觀念,生活習慣,體育氛圍等因素都對高校教師的體育參與情況具有較大影響。而直接影響高校教師體育參與的最小環境是我們身邊的體育參與群體和組織,比如一個系的體育氛圍,一個教研室的體育參與環境,這些對教師的體育參與有直接的作用,這些對高校教師的體育參與有直接作用且容易改變受我們控制的因素是我們的討論主題。
1、影響高校教師體育參與的外部環境
環境是相對某種中心事物而言的,一般認為,環境是指圍繞著人群空間,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間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總體。高校教師體育參與環境的中心是教師,所以其體育運動參與環境是指圍繞在高校教師空間的,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高校教師體育參與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總體。
1、1影響高校教師體育參與的社會環境
社會學家認為社會環境包括社會、社會階層、社區、團體、家庭等等
根據影響高校教師體育參與的社會環境的范圍我們可以把這些因素分成大環境、中環境和小環境。社會、社會階層為大環境,團體、社區為中環境,家庭個人為小環境。
1、1、1大環境對高校教師體育參與的影響
社會:社會環境是影響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人類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高校教師也不例外,這個大環境的體育氛圍和體育發展將對高校教師的體育參與產生直接影響。我國體育事業正處于步步高升迅速發展的階段,國家對體育的宣傳和投入不斷的增多,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為籌備2008年奧運會而做的精心準備,而高校教師對國家體育大環境的發展又了解多少呢,表1是我們對高校教師體育知識獲得途徑的調查分析
表1體育知識的主要了解途徑N=1048
體育知識的主要了解途徑 學校體育 體育書籍、報刊 廣播、電視 鍛煉中積累
篇6
關鍵詞:心理契約 組織 組織成員 態度和行為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973 (2010) 02-075-01
1心理契約的涵義
1.1心理契約概念
心理契約這一概念最早出自社會心理學,后來被組織行為學家用來描述組織中雇傭雙方之間微妙的人際關系和互動狀態。心理契約是由Argyris于1960年提出的,他強調員工與組織的相互關系中除了正式的經濟契約以外,還存在著隱含的、非正式的、未公開說明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它們同樣是決定員工態度和行為的重要因素。而心理契約概念的界定,是在1962年由Levinson提出的,他將心理契約用來描述雇員與企業之間一種不成文的、內隱的契約或相互期望,并把它界定為雇員對雇傭關系中相互負責的一種信念。Kotter J.P(1973)認為心理契約是個人與組織之間的內隱協議,協議中的內容包括彼此關系中一方能給予另一方什么,同時又希望得到什么。
1.2 心理契約的特點
1.2.1心理契約的主觀能動性
心理契約具有主觀能動性,也即說,心理契約形成過程和在組織行為影響的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來自于組織中的個體內部因素,包括個體個性特點、對組織生活的期望、教育生活背景等因素。二是來自于組織層面,組織對個體提供的認可度、信息等。三是來自于組織與個體之間的組織交換關系,也即組織對個體的認可度是否與個體對組織的期盼度相匹配。心理契約作為一個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的交叉概念,就必定具有主觀能動性。
1.2.2心理契約的社會性
心理契約是組織與個體之間心理層面上的契約模式,又受到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任何組織都是在社會環境作用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那就意味著,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個體和組織之間會具有不同特征的心理契約。所以,心理契約是具有社會性的。
1.2.3心理契約的能效性
心理契約具有能效性,當組織與組織成員之間建立一種雙向心理契約聯系后,組織對成員的未來發展有一個許諾,當這個許諾符合組織成員發展期許的時候,能發揮組織成員最大的能效性。而此時組織的工作效率也就能發揮到最大了。由此可見,心理契約是具有能效性的。
2心理契約的研究展望
2.1研究的問題及方向
盡管心理契約機制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空間。未來有關心理契約機制的研究可從以下幾分方面努力:
2.2 心理契約機制在不同類型的組織中的應用研究
國外大量文獻中有關心理契約機制研究,都是基于組織與員工間的績效研究。而根據心理契約的概念和其工作機制,心理契約機制可以用在不同的組織與成員之間交互作用的研究上。未來的研究方向可以放在對心理契約機制進行動態的思考,即在不同的組織環境中,對心理契約機制進行研究,以便指導不同的組織管理者通過有效的心理管理來提高成員和組織的績效及效能。
2.3心理契約機制的跨文化研究
雖然在國外,心理契約研究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但社會文化差異對心理契約機制的影響,還沒有得到廣泛的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契約機制具有不同的特性。總結出適合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心理契約管理機制,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組織管理實踐具有特別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2.4心理契約機制的個體差異研究
盡管研究者早就意識到個體差異和環境因素在心理契約機制中的重要性。但一直以來個體差異在心理契約的動態發展過程中的影響研究卻仍很少。個體差異(如組織公平感、人格特質等因素)在心理契約機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個體與組織間關系會產生潛在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以后也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
參考文獻:
[1]Argyris,C.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e 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1960
[2]Levinson H,Price CR,Manden KL,et al Men,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3]Turnley WH,Feldman D C.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on exit, voice,loyalty and neglece, Human Relations, 1999,55: 895-922.
篇7
關鍵詞:公共物品;環境公共物品;自然屬性;社會屬性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6248(2012)02-0064-04
環境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組成部分,但與一般公共物品相比來說,環境作為公共物品具有特殊性。環境公共物品不但是維持正常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經濟正常運行、持續發展的基礎。環境公共物品不是單一的純公共物品,由于其自然性質多種多樣、各種環境要素所涵蓋的地理范圍不同,而且人為參與的力度不斷加強,環境的性質與現代社會緊密結合并且發生著深刻變化。因此,對這樣一個特殊公共物品的認識以及科學地對環境公共物品進行分類研究,是公共物品理論和實踐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公共物品與環境公共物品的分類
(一)公共物品及其分類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一書中定義公共物品時指出:“每個人對這種物品的消費,都不會導致其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減少。”[1]以此為基礎,美國經濟倫理學家喬治?恩德勒在《面向行動的經濟倫理學》一書中提出:“甚至可更廣義地理解公共物品,即把它理解為社會和個人生活及追求經濟活動的可能性的條件。”[2]與公共物品相對應的物品為私人物品,它是指一種物品能夠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夠分別按競爭價格賣給不同的個人,而且對其他人沒有產生外部效果。公共物品有2個基本特征,即消費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所謂非競爭性,是指公共物品在需求方面,人與人之間無須為爭奪公共物品的消費權而競爭,即一個商品在給定的生產水平下,向一個額外消費者提供商品的邊際成本為零。所謂非排他性,是指人們不能被排除在使用一種公共物品之外,任何一位公民都可按既定的法律程序消費該物品,任何人包括公共物品的提供者都不可能阻止他人享用公共物品。
關于公共物品的分類,美國經濟學家james指出,根據保羅?薩繆爾森的定義所導出的公共物品是“純公共物品”,而完全由市場來決定的產品是“純私人產品”[3]。在此基礎上,根據競爭性和排他性的有無可以將物品分為4類,見表1。而在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間的一種物品,稱作準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因此,一些學者認為公共物品進一步可以分為以下3類:第一類是純公共物品,即同時具有非排他險和非競爭性,如國防、環境保護等;第二類公共物品的特點是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但是可以比較輕易地做到排他,如公共圖書館、公共電影院等,有學者將這類物品稱為俱樂部產品;第三類公共物品與俱樂部產品恰好相反,即在消費上具有競爭性,但是無法有效地排他,如公共漁場、牧場等,有學者將這類物品稱為公共資源。俱樂部產品和公共資源產品通稱為“準公共物品”,即不同時具備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
(二)環境公共物品及其分類
環境公共物品通常是指各種環境物品以及環境服務。環境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人類共同的財產,因而環境是公共物品。環境物品作為公共物品,同樣也具有2個基本特征:第一,環境公共物品存在消費的非排他性,是指己消費不能阻止任何其他人免費享受該環境物品的消費。例如,即使某人自己出資治理了城市的大氣污染,他也不可能阻止其他居民免費“搭車”。第二,環境公共物品存在消費的非競爭性,是指某人對某環境物品的消費完全不會減少或干擾他人對此物品的消費。如大氣環境,某人呼吸新鮮空氣不會影響他人對新鮮空氣的吸收[4]。
對于環境公共物品的分類,一般是按照它作為一種特殊公共物品所包含的2個基本特征進行分類,即根據競爭性和排他性的有無把環境公共物品分為3類:第一類是純環境公共物品,即同時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如大氣、生物多樣性、臭氧層等;第二類是指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但是卻可以較輕易地做到排他,如公園、公共體育設施等;第三類是指在消費上具有競爭性,但是無法有效地做到排他,如公共漁場、牧場等。這種分類方法雖然是以公共物品分類作為依
據,但是環境公共物品與一般公共物品在一些方面存在著差異,所以關于環境公共物品的分類也要考慮到這些不同。環境作為一種具有特殊性質和特殊形式的自然和社會的存在,涉及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是整個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隨著人類開發自然能力的提高和環境本身所具有的各種自然性質,環境公共物品呈現出包括自然和社會方面的多種特性。因此,對環境作為公共物品的分類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三)環境公共物品分類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物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而環境狀況不斷惡化和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給人類安全有效地使用環境造成了更為嚴峻的威脅。如何合理地使用環境,在滿足時人使用環境公共物品的同時,保障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是當前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對環境公共物品的價值分析和分類分析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內容。環境公共物品分類分析是研究環境公共物品的基礎,也是研究公共物品的基礎之一。
1.充實公共物品理論的內容
公共物品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對環境公共物品分類以及相關方面的研究,對于充實公共物品理論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2.科學有效地使用環境公共物品
對環境公共物品分類進行研究,有利于科學有效地使用環境公共物品,減少不可再生環境公共物品的消耗,促進可再生環境公共物品的循環利用,科學有效地使用和保護環境公共物品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于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的分類分析
(一)環境的屬性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一章第二條中指出:“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也就是說,環境是指人們周圍的境況以及可以直接和間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總體,包括自然因素中的各種物體、現象和過程以及人類發展中的社會和經濟的因素、成分等。按照環境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分類,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是社會環境的基礎,社會環境是自然環境的發展。
1.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環繞人們周圍的各種自然要素的總和。人類是自然的產物,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自然環境影響著人類的活動,所以自然環境也是指可以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質和能量的總體。自然環境的分類比較多,按照其主要的環境組成要素,可分為空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聲環境等。
2.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是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中創造出來的人工環境和人類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體。社會環境是人類活動的必然產物,社會環境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人類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勞動,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質、創造的物質生產體系、積累的物質文化等所形成的環境體系,是與自然環境相對的概念。社會環境一方面是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的標志,另一方面又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社會環境所包含的內容是廣泛的,可以說自然環境所包含內容之外的東西均是社會環境所包含的內容。社會環境涉及經濟、政治、文化、道德、宗教、風俗以及人類建造的各種建筑物、構筑物、其他形態和作用的人工物品等要素。社會環境包括如自然條件的利用、土地使用、建設設施、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文化宗教、醫療教育、生活條件、文物古跡、旅游景觀、環境美學和環境經濟等眾多內容[5]。
(二)環境公共物品屬性分類
基于環境的屬性分類,環境公共物品可以分為自然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和社會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自然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有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體、宜人的生態景觀、舒適的旅游環境等天然的自然物。社會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包含關于環境的社會、經濟、文化的各個方面,它的生產主要由社會完成,具體地說是由政府、企業及社會公眾來完成的。
1.自然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
自然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包括自然界自然存在的一切,如陽光、空氣等,它們的產生變化和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更不能靠市場機制隨意進行生產和
費。但是人類在對這些物品使用的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對這些物品產生了一些影響,如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暖,人類活動對空氣、水的直接污染也不同程度地改變了其原始特征。
盡管自然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大部分是由自然界提供的,不同于經濟學所闡明的公共物品大部分是由政府提供的概念,但是從客觀方面來講它們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即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可以根據自然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的基本特性對其進一步分類,自然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可以分為3類:第一類是純環境公共物品,同時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如陽光、大氣、生物多樣性等;第二類是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但是可以做到排他,如原始森林公園、海濱沙灘等;第三類在消費上具有競爭性,但是無法有效地排他,如水資源、草原等。第二類與第三類可以稱為準環境公共物品。這3類自然屬性的環境物品對于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所以保護好它們是十分重要的。
2.社會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
社會屬性的公共物品不同于自然屬性的公共物品。首先它不完全是由大自然提供的,主要是由政府、企業和一些非政府組織提供,其供給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利用環境、創造環境,以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包括社群環境、經濟與生活環境、社會外觀環境3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它們反映了社會環境的結構、功能和外貌。社群環境主要包括社會構成、社會狀況、社會約束與控制系統,以此反映社會群體的特征和結構;經濟與生活環境主要包括由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所反映出來的生活環境、生產環境和市場環境及其結構和功能;社會外觀環境包括自然與人文景觀,即自然與人文的有形體與環境氛圍配合的系統。從狹義角度說,社會屬性的公共物品指的是人類的生活環境條件,是與人類基本生活條件有關的環境,如居住、交通、綠地、噪聲、飲食、娛樂、文化教育、商業和服務業等。許多社會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也體現出公共物品消費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特征。通過為城鄉居民提供舒適、清潔和便利的公共物品,從而提高社會環境質量[6]。因此,可以根據環境公共物品的不同表現形態進一步分類,社會屬性環境公共物品可以分為3類:第一類是實體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如人文景觀、綠化工程、城市環保設施等;第二類是文化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如環保活動、綠色文化等;第三類是服務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如文體教育、商業服務、交通運輸、醫療居住條件等。
三、結語
根據以上對環境公共物品分類的分析可知,環境公共物品對于人類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分類的概念,在分析和總結公共物品分類的基礎上,提出了按環境屬性分類的方法,把環境公共物品分為自然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和社會屬性的環境公共物品,并對這兩類環境公共物品的組成進行了探討。環境公共物品及其分類的分析有助于對公共物品理論更全面的認識、對環境公共物品更深入的思考,從而指導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的實踐。
參考文獻:
[1]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m].胡代光,譯.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6.
篇8
關鍵詞:不確定性環境 大型建設工程項目 決策 影響機理
Study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on Decision-mak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Pei YE1, Juan WANG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the basis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a significant role in g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so as to setup a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difficulties of decision-making for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exacerbated with the ongoing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environment, thus severely impeding process of the general goal and expected benefits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 the decision-maker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conceptual models are set up about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decision-making and its effect. Then it follow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at is,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on the decision-making effec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has a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on decision effectiveness. On top of that, it is transparent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decision effectivenes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key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Decision-making, Impact mechanism
大型建設工程是為了實現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或組織的戰略目標和企業利益,統一組織和協調來完成一組實施空間相互影響或目標相互關聯的項目[1]。大型建設工程由多項目組成、工程投資額大、建設規模大、技術復雜程度高、建設周期長、參建單位多,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大系統,置身于一定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中,其組織及其行為方式受到一定時間\空間和社會關系的限制和制約[2],相比于一般建設項目,決策難度增加。
1.大型建設工程的決策
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的決策過程不僅可以視為一個包括多個因素和子系統的復合系統,也可視為由多個階段和環節構成的動態行為過程。
決策環境分為決策內部環境和決策外部環境。內部環境是指決策系統內部的物質、文化環境的總和,包括信息、文化、組織結構等因素,是決策系統內部的一種共享價值體系;決策外部環境是指決策系統所處的社會、經濟、政治、技術、資源等一般外部環境,也包括競爭者、建筑市場等特定的外部環境因素。
大型建設工程項目決策是由多個主體參與、多個環節組成的復雜活動。大型建設工程決策過程中,決策主體至關重要。不同的學者對于決策主體的劃分不同,李玲玲(2004)從三元整合理論的視角,將公共決策的主體分為核心主體(政府主體)、準公共決策主體(非政府組織、非盈利組織、利益集團、社會團體等)和社會公眾[3];謝琳琳(2005)將公共投資項目的決策主體分為四類:決策者、執行者、咨詢者和公眾[4];金帥(2013)將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前期決策主體分為:政府主體、項目主體、市場主體、專家群體、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5]。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認為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的決策主體應界定為政府主管部門等核心決策者,相關專家、技術顧問、專業咨詢機構等輔助決策者,項目管理公司或代建單位、項目法人、指揮部、基建處、承包商等決策執行者和媒體和個人等社會公眾四大主體。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的決策主體緊密合作,互相支撐。
2.決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及其影響機理
大型建設工程的決策環境是多方面、多層次、多因素的動態系統,由于決策主體所處的層次不同、專業不同以及決策的特殊規定性要求等,使決策環境表現得十分復雜。
2.1大型建設工程項目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分析
大型建設工程是一項“從無到有”的建構活動,不確定性是大型建設工程決策過程中的常態。大型建設工程項目決策環境的不確定性主要包括:第一,國家和各級政府在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相關法律等方面可能進行調整,給大型建設工程決策帶來影響;第二,建筑市場、行業內的其他競爭者的存在,使得許多項目沒有進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論證就盲目決策,導致工程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投資嚴重失控;第三,在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立項或者實施過程中外部資源、技術的不確定性;第四,圍繞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的開展,各利益主體在維持合作關系方面存在博弈行為,利益相關者利益訴求不確定;第五,決策信息的來源、信息傳遞的渠道、信息處理的過程等因素的不確定性影響決策質量;第六,項目最終建成后,業主或者最終消費者的需求或偏好可能發生變化。
2.2 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影響機理
決策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復雜且動態的,都是基于不確定環境下的不確定型決策,需要項目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保持動態平衡。在決策系統內部,大型建設工程項目信息量大。核心決策者往往并不是直接占有項目信息,而是間接從項目建設單位、咨詢機構來獲取項目信息,因此,決策信息的完備性和可靠性對決策主體做出合理決策至關重要。合理的決策組織結構、正確的決策組織目標和文化的引導,對大型建設工程決策有積極的影響;此外,決策主體之間權責利的合理界定也將影響大型建設工程決策的效率。在決策系統外部,決策主體往往受到制度環境帶來的制度壓力,這些制度環境包括強制性的、規范性和認知性的制度環境;大型建設工程社會影響大,決策要有一定的社會考量,因此,決策主體會受到社會環境帶來的社會壓力;另外,大型建設工程的實施過程是各種資源重新配置和整合的過程,資源的可獲取性也會影響工程決策。最后,自然生態環境以及環境的污染和保護也會給大型建設工程決策帶來環境壓力。
2.3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影響機理模型構建
根據上述分析,在決策外部環境中,決策主體在進行大型建設工程項目決策時,會受到制度環境帶來的制度壓力,社會環境帶來的社會壓力,資源可獲取性帶來的資源壓力以及自然生態環境帶來的環境壓力的影響,從而影響決策效果;而在決策系統內部,決策還會受到決策信息完備性和可靠性,決策組織的結構、文化和目標以及責任體系完善性的影響。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構建了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影響機理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影響機理概念模型
3.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對決策效果影響關系研究
3.1決策環境對決策效果影響過程的研究假設
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將以上概念模型進行簡化,初步構建了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對大型建設工程項目決策效果影響路徑模型,并提出基本路徑假設,如表1所示:
3.2決策環境對決策效果影響過程的指標選取
對于決策主體,可以從決策主體的認知和行為兩個方面來描述。決策是面向未來的,如果決策者認知能力存在局限及不確定性,勢必對未來的發展變化缺乏清晰的認識和科學的預測,對決策效果影響很大。而決策主體行為直接關系著決策效果。
對于決策效果,本文用決策產出、決策結果和決策影響三個變量來衡量。決策產出具體指因建設工程的實施而表現出來的“純產出”方面,比如基礎設施的增多、可支配公共資源的增多、機場旅客吞吐量的增加等;決策結果主要反映在建設項目決策過程和結果的經濟性和效率等方面,例如決策效率的提高、管理成本的降低、決策行為的完善、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等等;決策影響則主要表現在決策產生的外部效應上,例如政府決策水平的提高、公民參與決策權限的擴大,決策民主性、公平性、科學性的提升等。
4.研究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對決策效果影響關系的實證分析
4.1數據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本研究的信度檢驗采用Cronbach在1951年提出的Cronbach's Alpha系數方法, 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702>0.7,表示問卷設計內部一致性較高,問卷設計較好。針對問卷中每個潛變量的信度,所有潛變量的Cronbach’α系數均大于0.6,表明該量表的可靠性較高。本研究采用結構效度檢測的方法對問卷數據進行效度檢驗,用KMO(Kaiser-Meyer-Olkin)樣本測度和Bartlett球體檢驗值來判斷變量是否適合,并進行因子分析,統計結果表明,0.5
4.2模型修正
通過對路徑系數和荷載系數顯著性水平及其擬合指標的分析來看,初始模型存在很多問題,若要得到是否通過檢驗且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的結果需要對模型進一步修正。本文研究中進行了兩次修正,第一次修正是通過刪除影響系數較小的路徑,如決策信息決策效果、決策組織決策效果、制度環境決策效果等來實現。第二次是通過修正指數對模型進行修正。模型經兩次修正后的常用擬合指數表明優化后的模型與實際數據間契合性良好。
對于最終的修正模型,AMOS輸出的中各潛變量之間的直接效應、間接效應以及總效應如表2所示。
4.3結果分析
通過對決策環境不確定性與決策效果影響關系的實證分析,發現決策效果和決策主體都受到決策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決策信息、決策組織、社會環境、資源可獲取性對決策主體和決策效果都有直接影響;責任體系只對決策主體有直接影響,并通過決策主體對決策效果產生間接影響;自然生態環境只對決策效果有直接影響。而制度環境對決策主體和決策效果的影響并不明顯。其實也不難分析為什么制度環境對決策效果影響不顯著,制度環境這一變量的選取主要來源于新制度理論,因此大部分受訪對象對這一概念較為模糊;但是制度環境的三個可測變量:強制性、規范性和認知性往往與建設工程所處的政治環境、文化環境重復和交叉,因此,對這個變量的刪除并不影響對外部決策環境完整性的描述。
其中,決策信息、社會環境和決策組織對決策效果的影響最為顯著,分別為0.920、0.879和0.781,這也比較符合工程實際。對于任何一項工程決策來說,都是建立在足夠的信息基礎上的,決策信息是決策的一個重要要素,而受決策成本的限制,并不能使信息的可靠性和完備性達到最優,因而使決策信息充滿不確定性。大型建設工程嵌入到整個經濟社會大系統中,社會環境壓力對大型建設工程決策的影響越來越大,而由大型建設工程所引發的諸如征地拆遷、社區結構改變等社會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工程決策考慮的很重要因素。
5.結論
本文對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的決策環境進行界定和細分,并分析了其不確定性,通過詳細論證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對決策的影響機理,構建了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影響機理模型和決策環境對決策效果影響過程概念模型,最后通過實證分析研究了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對決策效果的影響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第一,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的決策受到外部環境的制度壓力、社會壓力、環境壓力和資源壓力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也受到內部信息完備性和可靠性、決策組織以及權責分配的影響;第二,決策環境不確定性對決策效果有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中決策信息、社會環境和決策組織對決策效果的影響最為顯著;
本研究僅重點研究研究決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及其影響機理,通過實證分析的方法,對決策環境不確定性與決策效果影響關系進行研究。進一步研究如何構建大型建設工程項目決策機制框架,并對決策機制的建設途徑提出具體措施,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賈廣社,楊守華,曹麗.基于業主方的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08,Vol.(6)8:60-64
[2]毛如麟,賈廣社.建設工程社會學導論[D].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
[3]李玲玲.公共決策主體體系分析――基于三元整合理論的視角[J].理論探討,2004,Vol.(5):89-91
篇9
【關鍵詞】個體品德 品德教育 德育環境 整合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77-01
眾所周知,一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氣和品質的形成,需要依賴于每個公民對自身道德素質的精心培養。然而,個體品德的形成與整個社會德育環境的優化,不僅需要個體接受外界的積極影響,也需要個體依靠周圍環境的影響而內化為一股高尚的道德力量,是在個體內部因素與社會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實現的,是個體內部觀念的轉變同外部德育環境的影響兩方面共同作用、相互平衡、整合統一的結果。
一、社會德育環境與個體品德的關系
(一)個體品德的覺醒是社會大德育環境改觀的前提
個體品德的覺醒是整個社會德育建設體系的基礎工程,是良好社會道德環境的先行條件。因此,堅持實行主體性原則,強化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讓他們給自己提出既要符合社會發展要求又要具有個性化特點的道德目標,就能使德育環境更符合個體受教育者的具體現狀。
(二)社會環境的優化是個體品德完善的條件
在人的社會活動過程中,其內在道德修養對其行為的導向、校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個人而言,要通過接受教育來明確各種概念及其作用,才可能在已經形成并不斷發展的知識體系上,接受來自各方各面的影響。
二、社會德育環境對個體品德教育的影響
社會德育環境,從根本意義上說幾乎就是整個社會環境,但從直接的因果制約關系來看,它特指相關主要的環境因素。
(一)當前社會德育環境對個體品德教育的積極影響
1.全球化與個體品德教育
個體品德教育必須適應全球化大背景的要求,側重于全球主流思想觀念和意識,從而培養適合當今環境下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要求我們在個體品德教育中要努力吸收外來先進的思想意識,不斷革新自己的觀念,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方向。
2.信息化與個體品德教育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主體的意識越來越強,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寬讓個體思想更為多樣化,也讓個體了解和掌握的知識大大超過了以前的范圍。
(二)當今社會環境對個體品德教育的不利因素
1.家庭環境參差不齊
在個體品德教育中,家庭德育環境起著根本作用,有一部分家長不顧孩子的發展狀況,對孩子進行權錢教育,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家庭教育偏差。
2.校園文化重智輕德
學校德育目標要求培養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方向、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然而,實際的學校德育并沒有讓學生從思想上和行為上對德育教育進行理解。這些影響了學校德育環境整體素質的培養和德育目標的實現。
3.社會影響良莠并存
在市場經濟影響下,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造成了社會內部結構的諸要素之間,各種道德價值觀共同存在于社會中沒有一個統一的價值標準,使得社會德育環境也呈現出多層次性、多樣化、不穩定性以及激烈性。
三、整合社會德育環境以促進個體品德教育
生活中德育大環境的改觀,需要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反思與相互調適,只有三者發揮合力,以在優化結構中完善功能。塑造一個和諧的大德育環境,才能發揮社會環境對個體品德教育的功效。
(一)優化家庭生活環境,扎實個體品德教育的根基
1.提高家庭對品德教育的認識
家庭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體出生后所接觸的第一站,個體將來怎樣生活、學習、融入社會、做什么樣的人,都是通過家庭這個渠道慢慢獲得認識的。
2加強“五愛”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同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增多,但同時也缺乏識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一些表象誘惑。因此,要加強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幫助個人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和統一標準的“五愛”教育。
3.家長以身作則,榜樣示范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榜樣教育同樣重要。家長的以身作則和榜樣示范,可以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而家長的威信是家庭品德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好的形象給孩子以示范。
(二)健全學校德育體系,拓寬育人的主渠道
1.創新學校德育觀念 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教育活動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建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和解決生活難題的意識。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德育建設的中心環節,沒有一支好的教師團隊,就不會有較高的教學能力水平,也就不會有好的教學結果,也就不要指望能夠培養出較高素質的人才。
2.明確學校德育目標 更新學校德育內容和方法
學校德育必須培養受教育者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按權益,同時使學生形成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人生觀和道德觀。要以先進的道德教育人、優秀的道德鼓舞人、高尚的道德引導人,并且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公德教育、自覺紀律教育等內容的創新。
(三)凈化社會生活環境,形成積極向上的導向
個體品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且影響個體品德發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還要積極呼吁和配合社會各部門各環節為個體的整體的和諧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環境和物質文化環境。
1.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
個體品德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堅持黨的正確指導思想,認真學習黨的領導方針,落實黨的政策,抓住關鍵點,以德育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2.綜合管理,營造健康的社會環境
篇10
【關鍵詞】環境成本;計量;披露;關聯會計
引言
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熱議的焦點問題之一,環境系統作為由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共同組成的開放系統,其核心的環境成本具有極大的特殊性,環境成本的成因及屬性均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企業成本或經濟成本。為此,環境成本成為理論與實務界廣泛關注與探討的議題。目前,研究者對環境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其計量方法和口徑尚未統一,企業對環境社會責任成本的信息披露也并不充分。2006年,我國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在成本核算方面進一步完善了成本補償制度,同時將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引入到會計系統中,上述相關規定將有利于更加科學、合理、全面地反映會計信息,并為環境成本的計量與信息披露指明發展方向。鑒于此,考慮到不同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環境信息的不同需求,以及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新模式的迫切需要,文章從關聯視角入手,拓展成本計量和信息披露的概念范圍、主體范圍、內容范圍、計量范圍、方法范圍、披露范圍等,試圖在一個更為宏觀的層面上,進行環境成本的計量與環境信息的披露研究。
一、關聯法與社會關聯會計
環境成本確認、計量、披露標準及方法的變化需具有一定的方法論基礎。本文選擇的關聯視角源于會計關聯法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關聯會計理論體系。
所謂關聯,是一種哲學的思維方法,其本質就是從事物的內在特征出發,基于客觀規律及客觀現實,建立不同事物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使不同事物關聯于一個有機系統之內的思維和研究方法。在我國,以關聯為主要研究方法,較為系統地探討社會關聯會計的學者是王曉東。將關聯思想應用于會計領域即產生會計關聯法,主要是指在會計研究的過程中,遵循辯證唯物主義普遍聯系的原理,從會計事物的本質出發,建立不同會計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到會計事物產生的根本因素及關鍵影響因素,進而通過理論設計、制度設計、方法設計等引導會計事物的發展方向,實現企業目標或社會目標。
在會計關聯法下關聯會計理論體系得以建立。關聯視角下,以傳統的財務會計為基礎,環境會計、社會責任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增值會計等新興的會計領域都被納入到社會關聯會計的研究范疇,而社會關聯會計模式下的成本核算,將是傳統生產經營成本基礎上的完全成本,是包含了環境成本、社會責任成本在內的全部外部性成本。將關聯思想應用于環境成本問題研究,其核心是拓展傳統環境成本會計確認和計量的企業主體邊界,對環境成本的確認、計量、報告進行關聯視角下的重新界定。
二、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界定環境成本的已有定義
(一)國外會計機構對環境成本的定義
國外會計機構對環境成本的定義以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政府間專家工作組(ISAR)、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日本環境省及荷蘭國家統計局(CBS)等為代表。
其中,ISAR的定義較為系統和完整的闡述了環境成本包括的主要內容。首先,在ISAR1998年第15次會議上,ISAR通過了《環境成本和負債的會計與財務報告》(AccountingandFinancialReportingforEnvironmentalCostandLiabilities)立場公告。在立場公告中,ISAR提出:“環境成本是指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管理企業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而付出的其它成本。”這一定義從微觀角度限定了企業環境成本的主要內容;其后,ISAR在《環境管理會計:政策與聯系》中,進一步擴大了環境成本定義,將與環境破壞和環境保護有關的全部外部成本和內部成本納入環境成本范疇。
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將環境成本分為環境措施成本與環境損失成本。本質上來說,CICA對環境成本的定義同樣是微觀的企業環境成本。CICA將企業主動對環境進行保護而產生的成本定義為環境措施成本,即企業保護再生或不可再生資源而采取的行動成本或為減少、修復已造成的環境破壞而采取的行動成本;環境損失成本則是指企業因為環境問題而發生沒有任何利益回報的凈損失,比如,因違反環境法規或破壞環境而支付的罰款、賠償金等。
日本環境省稱環境成本為環境保全成本,主體界定仍然是企業,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將環境保全成本定義為企業為保全環境而付出的費用和投資。環境保全是企業為降低環境負荷而采取的一種環境保護活動,該成本定義類似于CICA定義中的環境措施成本概念。此外,荷蘭國家統計局(CBS)對環境成本的定義與日本環境省類似,同樣將環境成本定義為環境保護成本,即“出于防止企業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所發生的成本”。
國外會計機構對環境成本的定義一般基于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目的,因此,主體界定為企業,是一種微觀的環境成本。與此同時,環境成本內容多以環境保護為主,是一種積極的環境成本定義。
(二)我國會計學界對環境成本的定義
20世紀90年代,我國學者對環境成本的界定以郭道揚、陳思維、朱學義等為代表,以上學者對環境污染控制成本以及污染本身造成的損失進行分類和計算,認為環境成本主要包括:資源消耗成本、環境支出成本、環境破壞成本、環境機會成本等。
近年來,有關學者對環境成本的定義有所拓展,但本質上仍然圍繞企業微觀的環境保護和維護成本展開,如黃蕙萍、成(2000)將環境成本分為三部分,一是正常的環境開發成本,二是環境凈化和環境損害成本,三是環境的外部性成本,即因環境資源使用而對后代所造成的效益損失成本。惠尚文(2003)進一步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使用、損耗、保護、恢復所支付的成本費用,歸納分類為耗減成本、損失成本、恢復成本、再生成本、保護成本及替代成本。
我國學者對環境成本的定義較國外會計機構更為細化,但從本質上來看,我國及國外會計機構對環境成本定義的立足點都是企業,其界定都是針對微觀環境成本而進行的。
(三)關聯視角下對環境成本的界定
基于不同的主體視角,環境成本的界定有所不同。上述概念的差異即體現了不同主體視角下的不同概念范圍。綜合來看,會計學界對環境成本的界定是立足于企業主體的微觀環境成本,根據主體的計量目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區分為微觀財務成本和微觀經濟成本。李明輝(2005)將企業的環境預防、維護和發展成本,環境的治理成本以及因遵循環境法規而導致的環境成本等納入微觀財務環境成本的確認范疇,從財務確認、計量的角度將企業承擔的、影響企業財務成果、與環境相關的直接和間接支出定義為微觀財務環境成本。而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環境造成的經濟損失總和定義為微觀經濟環境成本,其實質是企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微觀經濟成本包括了企業活動可能對外部環境造成的全部貨幣性或非貨幣性損失,其中貨幣性損失可量化,通過一定的方法可以在會計核算系統中予以反映,而非貨幣性損失,如因企業污染而造成的周圍居民壽命降低、水質下降等等則無法在會計核算系統中量化反映,因此,在目前的會計體系下,微觀經濟成本不計入企業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因而對企業的財務成果沒有影響。
由于當前能夠進入會計核算體系的主要是微觀財務成本,因此,環境成本的計量和披露范圍在會計系統中被限制和縮小了。為了全面反映企業與其所在的社會系統之間的環境交互關系,首先要拓展環境成本研究的主體,即在關聯視角下,重新界定環境成本。
關聯視角下,企業的本質從社會契約轉變為社會價值鏈中的一個節點,稱為社會關聯體。每一個社會關聯體都存在于社會關聯網絡之中,通過不同的關系與其他社會關聯體交互,同時負有向所有利益關系的關聯體提供信息的義務。在關聯視角下,企業本質的轉變要求對成本的界定從整個物質世界循環的角度進行,即成本不僅要考慮人類勞動耗費的補償,而且要充分考慮自然界各種物質資源的耗費、破壞的補償及更新或復原的補償,從而使自然界保持其原有的良好狀態,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從這個角度出發,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應該反映人們為制造該產品所付出的全部代價,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生產經營成本,也包括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社會成本。這種反映生產某產品或提供某種勞務人們所付出的全部代價的成本稱為完全成本。因此在關聯視角下,微觀層面上研究的完全環境成本,是指包含了微觀財務環境成本和微觀經濟環境成本的環境成本總和。
此外,當所有企業都成為社會價值鏈中的社會關聯體時,由于負外部性而產生的微觀經濟環境成本在整個關聯網絡中可以被整合為社會視角下的凈損失,即宏觀環境成本。關聯研究法允許將研究的主體范圍拓展到關聯體及其關聯關系,于是,內含于整個關聯網絡之內的每一個社會關聯體,可以作為環境成本的動因,與此同時關聯體之間的關聯關系也成為環境成本的驅動因素,整合了關聯體及其關系的關聯網絡作為主體,環境成本的范疇便從微觀拓展到了宏觀,在單一的微觀財務環境成本計量的基礎上,微觀經濟環境成本及宏觀環境成本的計量和信息披露成為可能。
三、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計量
(一)傳統環境成本計量模式
會計學中使用的狹義成本計量是指運用一定的計量單位,選擇被計量對象的合理屬性,確定應予記錄的各種經濟事項或交易活動及其影響的數量,進行成本歸集和分配的處理過程。成本計量模式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從時間維度上看,分為傳統成本計量模式、現代成本計量模式和未來成本計量模式。
傳統環境成本計量模式嫁接于會計賬戶系統之上,是以微觀財務環境成本計量系統為核心,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封閉系統。其成本計量過程如圖1所示。
由于傳統的環境成本計量系統依賴于會計的賬戶系統,因此,在結構上存在先天的缺陷,無法很好地滿足多目標、多層次、綜合性的信息要求,對于信息使用者而言,面臨著相關性消失的嚴峻挑戰,因此,需要在拓展的環境成本主體基礎上,建立和發展新的環境成本計量模式。
(二)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計量模式
會計的關聯法將環境成本的計量主體拓展到社會關聯體及其關聯關系,由此在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確認、計量需要建立新的計量目標、對象、系統以及相應的方法。
1.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計量目標
環境成本的起因與產品成本不同,它以環境負荷的發生和消減為起因,而所謂環境負荷,概括地講就是指社會關聯系統中,社會關聯體(包括個人與組織)對其系統內的環境所產生的負擔影響,包括社會關聯體直接利用環境資源所產生的負荷以及對環境造成損害所形成的負荷。因此,企業的環境成本就成為企業為減少環境負荷而付出的資源投入,這是傳統環境成本進行計量的目的。與此相區別,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計量以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帕累托最優為目標,為社會關聯網絡上的各個節點關聯體(包括社會大眾)提供利益相關的信息,為國家、企業、個人的戰略、規劃及發展決策提供有用信息。
2.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計量對象
以關聯為基礎,環境成本對各個社會關聯體的環境負荷進行計量;同時計算關聯網絡上由于外部性而造成的環境經濟成本;最后,從整個社會的層面上計量整體的宏觀環境成本。
3.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計量系統及計量方法
多層次、多維度、復合結構、開放性是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計量系統的主要特征,操作中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建立環境成本計量系統。
(1)基礎層:各社會關聯體自身的環境成本計量
該層次的環境成本計量是實現環境成本關聯計量的基礎,是在吸收借鑒現有財務環境成本計量模式的基礎上,突破會計賬戶框架,基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將成本計量與企業的戰略層、管理層、作業層相結合,滿足“不同目的,不同成本”要求,將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目的的環境成本納入微觀成本計量框架,建立多層次、復合結構的開放式成本計量系統,以此為不同關聯體之間建立關聯關系奠定基礎。具體可以采用作業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完全環境成本法等。
(2)網絡層:關聯體之間的環境經濟成本計量
經濟環境成本發生在關聯體的關聯網絡之間,引起負的外部性從而使其關聯網絡中的其他關聯體產生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又稱負外部性,是指由受益人之外的主體所承擔的成本,即某種不良的環境后果由主體A引發,但相應的損失卻由主體B來承擔。這些不良的環境后果主要有:未得到補償的健康影響、自然資源的折耗、當地生活質量的變化、噪音和美學的影響、長期廢棄物的處理、殘余氣體和水的排放等等。當前理論研究中主要觀點是將外部成本內部化,但在關聯視角下,該外部成本可以單獨計量,作為整個社會的凈損失予以反映,可以采用直接市場法、替代市場法、意愿調查法等。
(3)宏觀層:社會綜合環境成本計量
全部關聯體的有機整合成為宏觀環境成本的計量主體,宏觀層面上的社會環境成本不是微觀社會關聯體環境成本的簡單累加,因為在網絡層面外部環境成本的作用下,經濟關系之外的價值體系被納入宏觀環境成本的計量范疇之內,即宏觀環境成本還需考量承擔的社會環境責任成本。在社會環境責任成本中,除因外部性而產生的社會成本(如處理廢水、廢渣、降低能源消耗、對社會環境治理、居民身心健康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外,還包括因對社會福利的貢獻而付出的社會環境責任成本。對企業在全社會范圍內付出的環境責任成本確認和計量的難度較大,當前較普遍采用的計量方法有:調查分析法、支付成本法、成本收益法、替代品評價法、社會公正成本法、影子價格法等。
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綜合計量系統如圖2所示。
四、關聯視角下的環境信息披露
與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計量相對應,為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環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也應在上述三個層面上分別進行,由國家統一規范,并將信息匯總為一份綜合報告。
(一)定量披露
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應首先包括定量信息,如微觀環境成本費用、外部環境成本費用。環境成本報告可以采取環境成本與經濟效益比較型模式(如日本富士通公司)或環境成本與環境負荷比較型模式(如日本理光公司)。
(二)定性披露
與企業社會責任成本有關的信息可采取定性披露為主的方式,在定性披露部分,可直接采用文字表達法進行敘述性反映,即以非正規形式或用文字說明企業經營活動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承擔了哪些環境社會責任等,或者以附注形式反映。
(三)綜合披露
以關聯整體作為報告主體,還需要披露宏觀環境成本信息,定量計算綠色GDP等或定性分析整個社會的環境責任履行現狀。
五、結論
成本動因的特殊性導致對環境成本的確認、計量與披露不同于一般的企業成本。當環境問題成為全球焦點問題之一時,對環境成本的量化必然突破單一的企業邊界,需建立起多層次、多維度、綜合性的開放計量系統。會計的關聯法恰恰契合了這一需求。為此,本文從關聯視角入手,深入探討了與環境成本有關的要素及其影響關系,在關聯視角下重新界定了環境成本的范疇、計量主體,構建了多層次、多維度的綜合環境成本計量系統,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計量主體為各關聯體、關聯體間關系及內涵了價值體系的整個關聯網絡;
第二,關聯視角下構建的環境成本計量系統,其計量目標、計量對象、計量方法均有所變化和拓展,整個計量系統分為基礎的微觀環境成本計量層、多維交互的外部環境成本計量層以及整合的宏觀環境成本計量層;
第三,與三層次的環境成本計量系統相對應,對環境信息可采用定量披露、定性披露以及綜合披露等不同的方式。
【參考文獻】
[1]王曉東.企業社會關聯會計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2]ISAR,AccountingandFinancialReportingforEnvironmentalCostandLiabilities[M],1998.
[3]黃蕙萍,成.論國際貿易中的環境成本內在化問題[J].武漢工業大學學報,2000(6):97-100.
[4]惠尚文.環境成本若干問題探討[J].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3(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