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時間:2024-02-06 17:36: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教學觀念;思維;特征;實施策略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主要任務。要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就必須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一、創新教學的主要特征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學生進行思考的首要條件,因此,要想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適宜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情境,通過一定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進行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發現問題、大膽質疑。然后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發散性思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2.以開放性的課堂教學帶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而是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恰當地選擇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加強課內外的結合。另外,教師還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合作、主動探究,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每一個學生可以自主探究的時間和機會。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寬松、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多樣化思維。
二、創新教學要從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做起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除了國家改革政策和學校的大力支持外,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更需要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創新教學改革的探索中,通過教學實踐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互相交流改革的先進經驗,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1.全新的學習觀
素質教育中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學習觀,那就是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就小學數學教育而言,學習就是學生自主探究、進行數學實踐的過程,這種學習觀特別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用建構主義思想來表達,數學學習就是學生與教材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教材如果沒有學生去解讀,那它就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學生的學才能激活教材,而通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習,學生才能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技能,促進全面發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來理解和學習教材中的內容,并且把這些內容形成自己的一個新的概念就是知識建構的過程。
2.全新的教學觀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學過程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對什么是教學又有了新的不同的體會。在現代教育思想中,教學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成為了教師的教c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用八個字概括就是:“師生互動,全面發展?!毙W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在這兩方面的互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在不斷發展提高的。這種新的教學觀念使教師的角色定位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3.全新的教材觀
數學教材隨著新課程改革也在進行著不斷地改版,但是什么是教材,教材是用來干什么的這兩個問題一直都是教育界在討論的主要問題。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材是進行課堂教學的唯一依據,教材就是“圣經”,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圍繞教材來進行教學就一定是沒錯的。而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中,教材不是唯一的標準,教師不用完全拘泥于教材,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運用教材,秉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原則,恰當地設計各項教學活動。
4.全新的教師觀
現代教育認為教師是要和新課程一同成長的。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重新審視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不斷學習提高自己,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做一名研究型、學者型的新時代的優秀教師。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管理者、講授者,而在新課程改革中,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學工作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標,教師由管理者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真誠與學生合作交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三、在小學數學中創新教學的基本方法
1.創設適宜的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源動力。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思維活動,主要取決于他們是否對學習內容具有足夠的興趣。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實施創新教學的關鍵。情境教學就是很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入手引入主題,引導學生圍繞學習內容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而后根據這些問題的提示,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然后,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將新舊知識進行連接,讓學生將新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使數學新舊知識相互融合。
2.開展有效的數學探究活動
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思維發展的規律,并且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除了要重視對教學情境的創設之外,教師還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對于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教師可以減少鋪墊,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來發現并掌握這些知識,構建數學知識結構。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制造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進行猜想和論證,并最終化難為簡,深化知識。教師在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性,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點撥、啟發,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求異性思維得到積極的發展,形成多樣思維。
3.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
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經過一系列的自主、合作、探究之后,總結歸納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將課堂所學進行思考和整理,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強化重難點,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與練習,在進一步深化、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發展開放性思維,學會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并且學會與人交流,在反復強化訓練中,讓這些新知識真正成為學生數學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完成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總之,創新能力是現代社會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廣大教師改進自己的數學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學。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理解創新教學的特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丁曉峰.立足創新,提高教學效率――小學數學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3,(11):12.
篇2
[關鍵詞] 審計;調查;計算機輔助審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19
[中圖分類號] F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23- 0030- 02
1 總體分析數據,確定審計重點
(1)數據轉換。首先,從出版社銷售和成本兩個子系統中分別采集4年有關銷售和成本明細情況的銷售表和成本表,進行數據清理后,導入AO系統。其次,從出版社有關部門取得“教科書分類表”,導入AO系統。
(2)生成“教科書銷售明細表”和“教科書成本明細表”。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種類較多,包括專業圖書、教科書、輔導教材和其他種類圖書,僅其中一年就多達幾百種。本次審計調查的對象為初級中學教科書,因此首先要篩選出所有教科書的數據。首先,分別合并4年的銷售表和成本表,將運行結果導出Excel表,再導入AO系統,生成“銷售總表”和“成本總表”。其次,將“銷售總表”和“成本總表”分別與“教科書分類表”以“書號”為關聯字段進行連接,生成“教科書銷售類別表”和“教科書成本類別表”。第三,在“教科書銷售類別表”和“教科書成本類別表”上查詢并篩選生成“教科書銷售明細表”和“教科書成本明細表”。
(3)分析數據,確定重點調查對象。分析“教科書銷售明細表”發現,銷售收入排名前三十位的全部為初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及有關輔導教材。因此對《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銷售情況進行了初步統計,發現其銷售收入約占總銷售收入的80%和教科書銷售收入的90%。通過總體分析,審計人員將《心理健康教育讀本》教科書確定為重點調查對象。
(4)生成《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銷售中間表”和“成本中間表”。首先,根據“教科書銷售明細表”和“教科書成本明細表”查詢并篩選出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銷售情況,整理得到《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銷售明細表”和“成本明細表”。其次,在“銷售明細表”和“成本明細表”中,匯總生成《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銷售分類匯總表”和“成本分類匯總表”。第三,在進一步的數據分析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定價”和“印數”兩個指標,將其與“銷售分類匯總表”和“成本分類匯總表”進行連接,得到《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銷售中間表”和“成本中間表”。
2 重點數據分析,發現異常點
(1)分析銷售收入。根據數據分析需要,在“銷售中間表”上添加字段“發行地區”、“總碼洋”、“銷售碼洋”和“發行折扣”,生成“銷售分析表”。按“發行地區”字段分類統計《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發行折扣,利用AO軟件中的“圖表查看”功能繪制出折扣線性圖,圖表顯示某些地區的圖書發行折扣高于國家所規定的28%。
(2)分析成本。同理,在“成本中間表”上,添加字段“發行地區”。由于圖書在各個地區的印數不同,各項費用之間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添加“印刷費平均”、“其他費用平均”等字段,生成“成本分析表”。在“成本分析表”中按“發行地區”分類統計成本的各項平均值。然后利用AO軟件中的“圖表查看”功能繪制線性圖表。發現, “成本——其他”、“成本——印刷”和“成本——稿酬”費用明顯高于平均水平,出現異常畸高現象,審計人員將其確定為待落實的疑點。
(3)成本利潤率的綜合分析。將“收入分析表”和“成本分析表”以“書號”為關聯字段連接后生成“成本利潤分析表”,匯總統計《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收入和成本總額,分攤《心理健康教育讀本》教科書應承擔的管理費用后,計算出平均成本利潤率高達34%,與國務院降低中小學教材價格的政策及中小學教材實行保本微利的原則相悖。
3 核實異常點,發現違紀違規問題
(1)對銷售折扣進行進一步核實。發現《心理健康教育讀本》教科書折扣率最高達到38%,遠高于國家規定的28%,調查了解到,折扣部分大量用于教科書在當地的推廣宣傳。
(2)核實“成本——其他”和“成本——印刷”費用畸高的異常現象。通過“成本分析表”找出對應的原始憑證,查閱后發現,“印刷費”和“其他費用”中隱藏了大量教材推廣費、發行費等不符合規定的支出。
篇3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與特點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什么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既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又是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它是認識與發展相統一的活動過程。
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可作這樣的表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在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指引下,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主動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認識與發展相統一的活動過程。
我們還可以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作出進一步的表述:從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以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為基本要素的多維結構;從功能來看,它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認識與發展相統一的過程;從性質來講,它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過程。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小學生為認識主體,以基本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為認識對象的特殊認識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認識主體是學齡兒童,這一年齡階段兒童的思維正處在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帶有較明顯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對生動具體的事物認識較清楚,但對抽象概括的知識理解和掌握卻往往感到困難。再從認識對象來看,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認識的主要是客觀世界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這些內容雖然反映的是人類在認識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早期成果,但與其它學科相比較,它們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等特點。
認識主體和認識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認識過程的個性特征。首先,認識主體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認識對象的抽象概括性決定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感性材料的依賴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實際操作和直觀教學;其次,認識對象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學生認識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性和嚴格的順序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嚴格遵循兒童的認識發展順序和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順序。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發展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要求學生在扎扎實實地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學科特點決定了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思想品德的養成都是與良好的數學能力分不開的。而計算、空間觀念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的形成又是以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基礎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發展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有別于其它學科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特征。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的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過程。
小學數學教材是數學知識的載體,它既是教師教的依據又是學生學的對象。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展開的,小學數學教材是連接師生教與學的中介。從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相互影響來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僅決定著學生學的進程,還影響著學的方法。在教與學的相互作用中,教師通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卓有成效地認識、理解、掌握教材內容,把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成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從而使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通過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主動學習和掌握,把人類在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認識成果轉化成自己的認識。這種轉化,體現了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
(一)教學目的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種有著特定的教學對象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的學科教學過程,它是一種有計劃、有步驟的活動過程。因此,整個過程及其過程中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都必然有其明確的目的,沒有目的或目的不明確的師生活動既不能稱之為教學活動,更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要素,它不像教師、學生、教材等要素那樣客觀具體,它是以觀念的形式預先存在于師生頭腦里的活動結果和追求目標。由于教師和學生頭腦里有了這種追求的目標,才保證整個教學過程始終沿著既定的方向向前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目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統帥全局的作用,它不僅決定著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影響著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同時還制約著教學活動結構的安排和教學進程的發展。
(二)教師
教師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調控者。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核心要素,沒有小學數學教師便沒有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片面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好像教師不教學生也能學好數學,這是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本質的一種歪曲。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決定了教師在其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
(三)學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與認識水平和數學學科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活動只有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才能進行,但是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對他們來說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外因?!巴庖蚴亲兓臈l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雹賹W生的發展最終要通過他們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實現,無論是數學知識的掌握,還是數學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養成,從根本上來講都不是教師教會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獲得的。由此表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各項教學任務都不能由教師強加于學生去完成,只能靠學生自己的主觀努力,通過積極主動地學習去實現。
再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諸要素來看,如果離開了學生這個主體,教學目的的導向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教材內容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價值,不僅無法體現出來,而且也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見,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最終都要通過學生的變化和發展體現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講,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中是一個最活躍的因素,他們的發展水平是全面反映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量表。
(四)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的依據、學生學的對象,是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它不僅規定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具體內容,而且還確定了教學的程序。不論是教師教的活動還是學生學的活動,都必須嚴格按照教材所安排的邏輯順序進行。任何離開教材內容的教學活動,都不能構成嚴格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意義上的教學過程。因此,小學數學教材與教師、學生一樣,也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要素。小學數學教材就其實質來講,它是一種知識結構,是人類關于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認識成果,是教材編寫者思維過程的記載。在教學中,教師應以教材為依據,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去再現教材編寫者隱藏在教材內的思維過程,以此帶動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與教材知識結構相適應的數學認知結構。
(五)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一個完整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還應包括必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狹義的教學手段通常是指除教材以外的教學媒體,包括實物、模型、投影、錄像、電影、計算機等。從本質上講,我們可以把教學手段理解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教學方法是指師生在教學活動中所采用的工作和學習方式。從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聯系來看,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教學媒體的使用。如果把教學手段視為教學工具,那么教學方法就包括對教學工具的運用。正是基于這種認識,筆者認為可以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合起來作為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要素。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雖然不是起決定作用的要素,但是它們對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影響也是不能低估的。實踐證明,完備的教學手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上述五個要素集中概括了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五大主要組成部分。在這些組成部分中,教師、學生、教材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主要成分,特別是教師和學生更是兩個最活躍的基本要素,這兩大要素對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及其效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三、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階段是指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程序,通常表現為一些相對固定的教學環節。由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的雙邊活動過程,在其階段的劃分上既要考慮教師教的過程又要考慮學生學的過程,更要考慮兩者的相互適應。根據教的過程與學的過程必須相互適應、協調統一的原則,筆者將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四個基本階段。
(一)教學準備階段
教學準備,在這里概指教師教的準備和學生學的準備,這一階段既是教師教的過程的起始環節,同時也是學生學的過程的起始環節。教師教的準備過程,就其表現形式而言,主要是一個學習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內容,了解學生情況,設計教學任務,選擇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是一個教學工作的準備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教學心理準備過程。首先,在制定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教師要給整個教學過程設計具體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目的一旦確定下來就會以觀念的形式存在于教師的頭腦中并成為教學中追求的目標。這樣,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什么目的以及如何去實現這個目的,教師一開始就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其次,由于教學方案要預先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所以教學中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何組織和調控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胸中有數,早有思想準備。顯而易見,這一階段對教師教的活動來說,具有心理定向和心理動力作用。學生的學習準備,也包括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兩方面。前者是指在開始新課學習以前,有意識地復習與新知識有緊密聯系的舊知識,喚起對舊知識的積極回憶,并以此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矗后者主要是指教學前通過教師告訴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及其在今后學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怎樣學習這些知識,讓學生初步明確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產生學習需要,并自覺預習將要學習的教材內容。不過,學生學習準備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啟發、激勵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方法得當,對學生的學習就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圓的周長”前啟發學生:“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大家都會算了,你們會計算圓的周長嗎?其實,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個固定不變的倍數關系,只要找到了這個倍數關系計算圓的周長就不難了。怎樣去發現這個倍數關系和用這個倍數關系計算圓的周長呢?在明天的學習中大家就會明白的?!苯Y果學生的求知欲空前高漲,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前還自覺地作了預習,可見學習準備的重要作用。
(二)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相互作用階段
這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它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系統地提示、講解教材內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從而把教材知識結構轉化成數學認知結構。這既是教師教的活動與學生學的活動發生相互作用的階段,又是新的數學知識同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建立實質性聯系的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學生內化數學知識,擴充原有數學認知結構或建立新的數學認知結構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表面看,在這一階段只是教師和學生兩大要素發生相互作用,實際上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其它各構成要素都對該階段產生制約作用。首先,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都必須以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為依據和對象,小學數學教材是師生相互作用賴以發生的中介;其次,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都不能離開教學目的去漫無邊際地發散,只能按照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指引的方向展開;再次,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都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可見,這一階段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制約的復雜過程。
根據實踐經驗,在具體實施這一步驟時要重點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充分發揮教材的中介作用。
首先,教師的講解要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及其邏輯順序展開,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的邏輯順序認識、理解教材內容。其次,在講解中不要什么問題都合盤托出,應給學生留有看書學習的余地;學生在接受教師講解的同時,也要重視看書學習,根據教材的提示主動發現有關的結論。
.教師的講解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充分展現教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了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新知識,教師在講解中一定要緊緊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引導學生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去實現新的數學知識結構同原有認知結構的聯系。在這方面,教材已經給我們作了很好的安排。因此,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更好理解。
.用直觀手段為學生的理解提供必要的幫助。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的抽象邏輯思維活動要有必要的感性材料作支持才能順利進行。這在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努力提高講解水平外,還要加強實際操作和直觀教學,利用動作和感知來密切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理解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教師講授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鞏固運用階段
引導學生對已經理解的知識加以鞏固和運用,使其真正掌握,這既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步驟,同時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基本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學生加深數學知識的理解、強化知識的保持、訓練技能和發展能力都具有其它階段無法替代的作用。嚴格地講,鞏固和運用是兩種不同的活動,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牢牢地記住,后者是指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但在教學實踐中兩者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通常很難作出嚴格的劃分,因此將兩者綜合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階段。從活動過程的構成來看,這一階段雖然主要是學生的練習,但由于學生的練習始終離不開教師的必要指導,因此鞏固運用階段仍然是一個教師教的過程和學生學的過程相互適應、協調統一的活動過程。這一階段在具體實施中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組織學生有效地練習。
練習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對已學知識的更高層次的重新認識。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搞好兩種形式的練習:一是新授課教學中的鞏固練習,通過這種練習及時強化新知識;二是練習課,通過集中練習進一步鞏固知識,發展數學能力。
.搞好數學知識的整理與復習。
首先,復習要及時、經常,既要重視階段性復習,也要重視平時的經常性復習;其次,要注意教給學生科學的復習方法,并讓他們養成自覺復習所學數學知識的習慣。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加強數學知識的歸納整理,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以此提高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
.注意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強化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促進知識的進一步鞏固。
(四)總結評價階段
總結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這一階段要對前三個階段的展開情況以及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效果進行必要的檢查總結,并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為下一個教學過程的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偨Y評價,不僅是宏觀上的單元、學期以及整個小學階段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環節,而且也是微觀上的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步驟,它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篇4
一、小學數學教學需要用正確的數學觀作指導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還缺少用正確的數學觀作指導,但無論從新課程理念的落實來看,還是從理論指導的需要來看,或者是從實際教學的效果來看,小學數學教學有必要用正確的數學觀作指導。
1.正確數學觀指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是落實新課程理念的一種體現
課程改革昭示著我們要用正確的數學觀來指導小學數學教學。數學課程標準的實驗稿以及2011版在對數學的認識上,和原來的中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相比,不僅深刻,還更為寬廣,充分體現了新的數學觀。數學不僅是知識,也是“人類生活的工具”“用于交流的語言”,它“與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數學還是“一種人類的文化”,更是“能賦予人創造性的一種過程”,所以“人類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應當在數學課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作為課程內容的數學也要作為人類的活動來對待”。[1][2]因此,數學觀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是落實新課程理念的一種具體體現。
2.正確數學觀指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是多種理論綜合指導教學的必然需要
教學應當是多種理論綜合指導下的一種實踐活動,也只有在多種理論的指導下,才能使教學活動更加符合規律,更加有效。小學數學教學教的內容是數學,理應從數學本身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的教學。但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學往往只以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作指導,沒有以正確的數學觀作指導。毫無疑問,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指導小學數學教學,這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但如果缺少了以正確的數學觀作指導,那么小學數學教學從理論指導層面上來說有不全之嫌。因此,小學數學只有在教育學、心理學和正確數學觀等多種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更加完善、更加科學、更加有效。
3.正確數學觀指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需要
盡管小學數學教學缺少用正確的數學觀作指導,但事實上每一個教師對數學的潛在認識卻在影響著自己的教學實踐。例如,有的教師往往把數學等同于數學知識(各種概念、公式、定理、性質)的匯集,是一個相當嚴密的知識體系,而小學階段只是這個龐大體系中相當小的一部分,它是無可懷疑的真理,即把數學看成是靜態的,所以就會把數學知識看成是一種可以傳遞的東西,從而自己也就成了知識的傳授者,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往往只是簡單的“灌輸”。反之,如果把數學看成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活動,一種探索的方式,那么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作為人類早期探索活動的一種成果顯現,在此過程中也一定包含有錯誤、猜測、嘗試、改正與改進,數學是動態的。教師設計一些情境,引導學生通過“猜想”“驗證”等活動去“探究”數學知識,并獲取數學思想與方法。顯然,后者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效果一般優于前者。
既然數學觀已經影響著我們的教學實踐,那么我們就應當讓小學數學教師都明白這一點,并自覺地用正確的數學觀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數學教學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只有把這種潛意識的行為變成有意識的行動,才能使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更具目的性。
4.正確數學觀指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數學觀的需要
應當承認,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小學生對數學的認識發生偏差,如認為數學只是公式、符號、數字的堆砌,枯燥無味;數學就是解題,是“勞役”的工具;數學是“老師規定讓我學的,是沒辦法的事兒,如果今后升學不考數學,自己是不會學數學的”等等,學生根本不會意識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不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一切,不會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去思考、解決問題,更不會感到“數學是好玩的”,甚至可以把它作為某種藝術而去欣賞它。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從“動態的”“工具的”“語言的”“創造性的”以及“人文的”等多角度的觀點去教數學,也就是說,沒有用正確的數學觀去指導自己的教學,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出現嚴重的偏差。而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看法,并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觀,是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因此,用正確的數學觀指導小學數學教學,是使學生形成良好數學觀的需要。
二、正確數學觀指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策略
綜合了數學觀念的理論指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側重于以數學的視角來設計課堂教學,在堅持多維性、過程性、現實性、人文性的原則下,[3]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精選材料,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好感
作為學科的數學對小學生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教師應以人文的數學觀為指導,潛心研究如何把學科的數學轉化成教育的數學,使學生對數學有好感、有正確的認識,其中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精選教學材料。
如六年級圓的周長教學中,筆者曾用下面的內容作為教學材料:
篇5
關鍵詞: 小學教育 數學教學 有效性策略
引言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科目,處于數學教學啟蒙階段,良好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引導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現代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現代化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所以說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進行探討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思考的價值
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發展需求的改變,對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顯露出了諸多問題,師生之間溝通不足,存在強烈的距離感。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要求過于嚴格,從而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弱化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由此可以看出針對這樣的現實問題,對如何強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展開問題探討活動,是具有一定價值意義的。要想從根本上打破傳統數學教學理念的束縛,滿足現代化教學目標的要求,就應該從最基本的層面入手,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高效性和實踐性作為基本的授課標準,注重對學生內在潛力的發掘,引用現代化科學技術設備,比如多媒體課件,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擔負起自身的責任,擺脫權威形象的束縛,與學生平等相處,從小學生思維模式的角度出發,解決學生實際學習中的問題,繼而最大限度地體現現代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1]。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課堂教學互動性
良好的課堂互動性不僅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拉近師生關系的最佳方法。小學生的心理素質還不夠成熟,對于學習沒有形成正確的態度觀念,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要引起學生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教材具體內容為基礎,設定合理的數學情境,與此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為教師制訂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提供參考。以小學數學教學內容“0的認識”為例,“0的認識”主要是讓學生對于0有一個總體性的概念,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可以運用基礎教學內容組織一個故事,說公園里的果樹上一共有3個果子,指定專門的學生到公園摘果子,讓大家圍繞幾個同學能夠摘到果子展開討論,最后由教師做簡單總結,以此加深學生對于“0”概念的了解程度,實現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2]。
(二)注重實踐教學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目,要想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學學習的魅力,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就應該以實踐性教學為主導,鼓勵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數學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應用,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時機安排特色課堂教學活動,以小學數學“基本算法”內容為例,“基本算法”的基本教學內容是,讓學生熟練應用乘法表,解決基本的運算問題,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定“小賣部”活動,準備好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并一一為物品標價,指定學生完成固定的購買任務,將數字卡作為交換物品,只有數字正確的情況下,才能算作完成任務,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熟悉買賣物品過程的同時,加深對于基礎性運算的理解。為了保證該類課堂活動的應用效果,在進行課堂活動時,要保證制度的公正性,為每位同學提供參與活動的機會。除此之外,教師在教授基礎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心理教育,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具體表現,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及時與學生進行交談,從相對全面的角度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繼而實現學生數學能力整體性提高的目標[3]。
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小學數學教育的看法有了改變,在實踐性教學逐漸流行的發展情況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社會的要求,所以要想強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應該從基本思想的角度出發,吸取傳統教學方式中的教學優勢,同時結合現代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潔,鄧玉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探索[J].改革與開放,2009,07:193-194.
篇6
隨著新的教學改革的推進,人們不斷地提出向課堂教學要效率,要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在實現基本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追求教學效益,這種追求是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優化課堂教學
從實踐教學的角度來講,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就要從細節做起,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具體措施如下:
1. 優化教學設計環節,做好小學數學教學的引入環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設計環節很關鍵,只有做好了教學設計,才能很好的將教學內容引入課堂,進而實現正常的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之前的準備階段,做好了教學設計,對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因此,我們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時候,有必要從優化教學設計環節做起。
2. 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講,課堂是主要的教學載體,多數的教學內容都是通過課堂來實現。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就一定要對課堂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啟發學生思維,增加學生的練習時間,爭取在課堂時間內解決所有教學疑難問題,使學生能夠實現高效率的學習,以此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3. 豐富數學課堂內容,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就是保證學生能夠有效掌握書本知識,并不斷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在這一前提之下,我們可以采取豐富數學課堂內容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內學習更多的知識,使數學能力得到提高。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增加數學課堂內容已經成為了普遍的做法,從實際結果來看,無論是教學效果還是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4. 創新數學教學模式,改變現有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使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能夠適應教學發展的需要,不斷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經過分析發現,現有的小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與現實的教學形勢有一定的差距,我們有必要根據小學數學的教學形勢創新現有教學模式,采用注重實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5. 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小學數學的教學主體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在教學過程中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并有效利用學生的特點,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對小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二、踏實數學基礎
新課程改革以來,人們一直在回避傳統教學中的“雙基”問題,好像只要一談到“雙基”就不是新課改了,把傳統教學中的“雙基”訓練與新課改對立起來,可以說這是對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曲孵。正是由于當前存在著不同層面對新課程標準的誤讀,形成了一種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漂浮現象,不少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技能沒有形成。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不是對原有傳統教學的全盤否定,它應是在保持傳統教學中優秀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革,只有這樣,進行的改革才會有根,才會有基礎,才能腳踏實地。因而。在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不應忘記合作、探究的基礎,如果失去了合作、探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合作、探究只能成為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形式,更何況,缺乏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自主、合作、探究都無法實現的。為此,今后的教學中,應把“雙基”訓練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有機的整合起來,讓學生在轉變學習方式的同時,“雙基”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注重教學方法
當前的教學中,更多的教師關注的是眼前的、短期的發展目標??赡芎芏嗳藭f,這沒有錯呀,但如果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說,未免過于偏頗了。數學教學不應只關注到學生眼前一點發展,更要關注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需要?;谶@樣的認識,教學中,不能僅僅只教幾個知識點,讓學生會做題,考高分就行了。而是要把學生學會學習、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作為教學的重點,也就是要授“漁”,而不是授“魚”。因而,關注學生的發展,就是要引導學生掌握了相應的學習方法,這不僅能提升現有的學習效果,也能為他將來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真正把關注學生短期發展與長遠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確保學生順利成長。
四、緊密聯系生活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時心理因素影響占主導地位。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征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如果教師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學越不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數學的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并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激發和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
篇7
關鍵詞:小學數學 三維目標 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三維教學目標整合的指向與有效教學策略的指向相同,都是以最終促進人的發展為目的,因而,我們可以從實現三維教學目標整合的角度來思考有效教學的策略。實現小學數學三維教學目標的整合,是實現過程、行為與精神三要素整合的過程,在這個前提下構建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則會呈現出一定的特點。
一、《數學課程標準》中三維目標的認識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稊祵W課程標準》中的數學課程目標在堅持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同時,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進行了強調,并把它們具體化為“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四個方面的目標。
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是教學的基本目標和任務,三維目標之所以將知識和技能放在首位,正是教學基本目標和任務的體現。就小學數學學科而言,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不僅是小學數學教育的目標,更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價值觀念變化的重要載體。 教學的過程和方法首先是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任何教學目標總是在一定的過程中,通過一定的內容和方法實現。因此,在《數學課程標準》中,知識和技能目標中首次出現了過程性目標?!稑藴省分袑Α斑^程”賦予了深刻的含義: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課程目標,即首先必須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去“經歷……過程?!?/p>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關系到數學課堂中素質教育的認識?!稑藴省氛J為,合格公民的許多基本素質,如對自然界與社會現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實事求是的態度,理性精神,獨立思考與交流合作的能力,克服困難的自信心、意志力,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是可以通過數學活動培養的,可見小學數學學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不僅體現了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同時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本。
二、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形成的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的教學方案。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所謂“策略”,就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采用的一系列具體的解決問題行為方式。具體地說,按照目標管理的教學流程,有效的教學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一系列策略,他提出三個階段的策略:教學的準備策略、教學的實施策略與教學的評價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指的就是小學數學教學的計策、謀略。它涉及的內容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縱向成分來看,它包含了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策略、教學方法策略、教學過程策略和教學評價策略等;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橫向成分來看,它包含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規則教學策略、空間幾何教學策略、統計和概率教學策略和數學問題解決策略等。
三、小學數學三維教學目標與有效教學策略關系
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簡而言之,知識和技能目標只有在學習者的積極反思、大膽批判和實踐運用的履歷過程中,才能實現經驗性的意義建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只有伴隨著學習者對小學數學學科知識技能的反思、批判與運用,才能得到提升。而過程與方法,只有學習者以積極的情感態度為動力,以知識和技能目標為適用對象,才能體現它本身存在的價值。
三維教學目標的指向與有效教學策略的指向是相同的,都是以最大化地促進人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只有實現了三維教學目標的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的發展,才能體現數學學科的價值和意義。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必須從三維目標出發,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實現三維目標有效地整合,才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品德、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有一個平衡的發展。
篇8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優化性
教學的優化性主要有兩個層面的理解:數學教學的優化是一種活動,即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各種改革措施的實施使得數學教學不斷的完善;數學教學的優化同時也是一種境界,這便是優秀的教學,優良的教學風氣。這兩個層面相互制約,相輔相成,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便是為了有良好的教學風氣,有了良好的教學風氣各種完善措施才能得以實施。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主要在于通過改革創新來提升教學質量,使其達到最佳狀態。下面,筆者就針對小學教學優化性的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優化措施,希望有更多的優秀教育工作者能夠加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性探討中來,使小學數學教育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一、樹立整體觀念
在以前,教育界就進行過很多次的改革,但是一般都只是片面進行課堂教學的研究,數學教學主要是由五個層面構成:教師、學生、數學教材、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數學教學的優化應當從這五個方面進行整體綜合優化。在教師方面,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課堂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在數學教學中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對于教師的優化主要從教師的指導觀念和教師的基本素質著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有著正確的指導方向,不能只是拘泥于一招一式的死板教學模式和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教學方法,應當根據教學任務與教學方向不斷的改進教學計劃;同時老師應當具備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理論教學素質、教學才能這三個教學基本素質。教師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者與組織者素質好,基本功扎實,相信數學教學的優化會更加的容易。在學生方面,學生是教學中的主要接收對象,開辦學校進行教學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其道德品質,使他們成為有用之才。對于學生的優化,我們的重點應當放在學的認識優化和學生的心理優化,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先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具體的學習障礙,然后針對這些問題來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說,在學生學習兩三位數的乘法時錯誤率很高,針對這一問題老師應當深入的了解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思考過程,在計算“126× 35”時,正確答案應該是 4410,但很多同學都會得出 1008 的答案,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們在計算的時候只是記牢了老師的口訣,卻沒弄清楚定位關系。此題錯在積的定位上,十位上的 3 乘 126 所得的 378 表示 378 個十,所以積的末位 8 要寫在十位上而不能寫在個位上。老師了解了學生的思考過程便可以對癥下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在教材方面,教材是承載知識的載體,是教師教學的工具,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關鍵,在教材的編排方面,我們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品和思維過程來進行編排,并且注重新舊知識的溝通,辯證與唯物的結合,真正的是按照“同化”和“順應”的思想,切身地根據教師和學生編排出好的教材。
在教學方法方面,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是指在數學教學中,用于使學生獲取知識并且完成教學任務的老師傳授知識的方法與學生獲取相應的知識的方法的總稱。它把教師、學生和教材都結合起來與教學思想,還有教學方式等多重因素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方法復雜多樣,教師傳遞知識的方法就有講解法、啟發法、自主練習法等,學生的認知活動形式也有實驗法、分析法、演繹法等。在每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老師都要加大研究力度,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具體的練習題型出發,靈活地變通和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在教學環境方面,教學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客觀因素,古有“孟母三遷”。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們才能夠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在學校里面應當注重學校的綠化問題還有環境問題,使校園看上去心曠神怡,同時也應當注意各種板報的宣傳效果,創建一個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在課堂方面,應當加強教室的衛生管理,課堂教學紀律的規范。雖然能夠做到在喧嘩的天安門城樓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但是小學生畢竟心智還沒有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很重要的。
二、掌握課堂規律
每件事情的發展與實施也都有一定的規律,了解了他的發展具體動態與軌跡我們才能針對具體的問題制定具體的方針對策。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有三方定律:教學是師生的雙向溝通、教學在不斷的動態發展、教學是師生的信息交流活動。
教學課堂的整體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的優化就在于能否把握好這個規律,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主要是由物質方面與非物質方面組成,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像幻燈片、多媒體、電腦等,在傳遞信息方面,適當的加入一些更為直觀的方法會使得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學習興趣更加的濃厚;非物質方面則主要是指學生的心理與教師的精神面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老師應當不時的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給予適當的關懷,同時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體態系統:著裝、眼神、手勢、語氣……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如果把學生的思維比作連綿不絕的河水的話,老師則應當擔任“大禹”,能夠幫助學生疏通源頭,而不是阻斷學生思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順應學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考過程不斷的給予鼓勵與引導,而不是發對學生的觀點,打消了學生的自主思考的積極性。
三、總結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優化性問題的探討研究,筆者的觀點只是冰山一角,這個探討將是一個很長遠的具有重要意義的過程,還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們能夠集思廣益,持之以恒地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優化性的研究,它定能達到最優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小學 數學教學 技訓練 探究
從保證和提高初等教育專業的教育質量的角度,需要培養具備創新與實踐能力具有扎實數學教學技巧并符合當代基礎教育發展的優秀的小學教師,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的內容及途徑方法上都做出了調整和改進,從而建立起相應的技能訓練體系。
一、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的內容
從內容上劃分可以分成數學教學的基本技能、讀寫技能、繪圖技能、計算技能、應用題解題技能、教具學具制作技能及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綜合技能技巧如教材分析技能、教案編寫技能、課堂教學技能、說課技能、數學課件制作技能。綜合以上技能為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的內容,從內容上看,我們容易發現,在初級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在對數學教學本身要非常清晰之外,還要具備相應的表達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并且能夠運用信息化工具強化自身的教育素質,進而成為符合時代要求和相關初級教育體系下需要的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
二、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途徑與方法
2.1實行數學技能輔導員制度
從受訓學員中選取一名數學優秀的學員作為數學技能輔導員,從而帶動受訓學員根據制定的統一的訓練內容進行數學技能的練習,收集各學員的相應學習心得和問題,在訓練過程中通過實際的練習發現問題的同時反饋給任課教師,從而使得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更具有實效性,并在問題解決上具有針對性
2.2開設小學數學技能訓練課程
從課堂教學的角度集中講授各種技能的相關的基本知識、基本要求以及所需要達到的效果,通過授課教師與受訓學員從課堂上相互的溝通及教師及時的示范與指導從而可以帶動和幫助學員掌握各種技巧,進而通過分組、分批次的自主訓練,而每個組具備相應的負責人,從模擬教學的方式使學員切身體會到自己的發揮情況和實際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從而在具備數學技能的基礎上逐漸具備各項技能,在授課教師的幫助下逐漸完善學員的教學能力和技巧。
2.3加強實踐教學的比重和指導
從初級教育轉而的實踐教學的角度分析包括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及頂崗實習三個分部。(1)教育見習,從這個層面上講,需要學員能夠逐步的的掌握教學過程中所面對的教學情況,從觀摩課堂活動到教育活動的展開,能夠從觀察的角度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勢,在此基礎上能夠做好聽課筆記及點評,能夠完成初步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相關方面。(2)教育實習,從教學和班級的管理過程中能夠確定好自己的教學目標及課程安排,并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授課過程中能夠語言準備流程的同時,板書設計過關、規范,進而完成教學的相關內容。(3)頂崗實習,這個過程,學員將以準教師的身份登上講臺,而各個方面的技巧技能都會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從而實現實踐效果。
2.4定期舉行數學教學技能比賽
以比賽的形式激發和刺激學員增強訓練意識的同時,幫助學員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增強自身的訓練,展示訓練的成果,而比賽的形式可以從教學技能訓練的內容上進行分塊的進行比賽,從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上針對學員在各個訓練內容上進行促進和提高。
2.5小學數學技能考核辦法
通過考試的形式一方面檢驗學員受訓的效果及其努力程度,另一方面促進和引導學員能夠積極的參與訓練,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完善訓練技能,成為一個符合社會和時代要求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從這個層面看,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考核的意義重大。
2.6制定考核標準及成績管理辦法
從各個訓練所表現的效果根據對應的考核標準進行測評,將成績進行管理,在學年的評優評先等活動中以考核成績作為評審的考慮因素之一,進而促進和鼓勵學員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訓練,取得更為優異的成績。
2.7改革考核形式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與時代的發展,原有的考核形式已經不符合當代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在考核形式上更加全面的了解學員的各方面能力到底進展到什么程度,從而評估學員在真正教學過程中是否具備教師應有的能力和技巧,因此在考核形式上應當具備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單項考試與綜合考試結合的方式,從而一方面能夠在考核過程中加強對知識點和技巧要點的記憶,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實踐教學的能力。
三、 結束語
小學作為初級教育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開始,而小學數學教學在小學學習過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因此從時代的要求與課程的要求上要求小學教師具備更高一步的數學教學技能,也因此在強化技能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預備成為小學數學教師的學員能夠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質的同時加強學習的意識,從而能夠擔當起培養人才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七巧板小學數學教學
一、 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是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教師逐步組織并引導學生主動掌握數學知識并發展數學能力。在此過程中注重師生雙方的互動、學生的主動學習以及學生動手操作。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主要有以下三個基本特點:
1、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的通過師生雙方的教與學的相互作用而進行的。首先,小學數學教材不僅是是連接師生之間、教與學之間的橋梁,還是小學數學知識的載體,教學過程是緊密圍繞教材內容而由易到難逐步展開的;第二,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正確的組織形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并掌握有關的數學知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體,引導者與主體之間相互作用、雙邊交流,促進數學知識更有效的學習。
2、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通過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扎實掌握數學知識基礎是小學數學教學最根本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計算能力、運用知識切實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由此可知,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思想道德、行為習慣以及其它數學能力的學習是緊密相連的。
3、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以學生為認識主體,以基本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認識為對象。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此階段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薄弱,所以對具體生動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也比較易接受。小學數學的學習主要以學習一些最基本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與其它學科的內容相比這些內容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直觀教學、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還要在教學時遵循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并按照教材的邏輯結構順序來進行。
二、 七巧板等活動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及思考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七巧板學習的好處
“近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余。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游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這是《冷廬雜識》中對七巧板的描述。七巧板對學生的形狀概念、認知技巧、視覺分辨、視覺記憶、手眼協調、擴散思維、創作機會以及鼓勵開放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七巧板等活動課的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意邏輯,還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幫助學生連接事物與形態。數學教學中,七巧板在幫助學生認識幾何圖形、圖形的面積和周長、數字等方面更有深遠的意義。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七巧板的運用
七巧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廣泛,下面以北師大版的小學數學為例。
在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材的第四章“有趣的圖形”第一課時中,《認識圖形》學習之后,開展“七巧板”活動課,通過學生對七巧板的認識、拼擺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等內容的認識與學習,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并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具體過程如下:首先,學生通過欣賞七巧板拼圖體會數學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再通過觀察等活動逐個認識七巧板中的各個圖形(這個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動腦筋);接著通過動手活動拼出一個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學生在不同的圖形中找出能夠組合在一起拼成新圖形的方法。并用語言描述出自己是如何想到的,教師應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積極引導,最后小組中通過將每人拼出的圖形進行整合,串成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學生互相進行小組交流探討與評價。在此過程中,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空間觀念、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三)七巧板等活動課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
在進行七巧板等活動課時,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該活動課要以實踐為主,學以致用。學生只有親自動手操作,才能得到體驗、拉近與抽象知識的距離,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包括思想上的自由和身體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就是創造性,身體上的自由就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離開座位參觀、學習、探討,為學生的相互學習提供機會。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教師及時的正確引導能夠讓學生豁然開朗,但是同時不能時時給予引導,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
三、 結束語
七巧板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工具,它拉近了學生與抽象數學知識的距離,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加感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七巧板的活動課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陰國恩.閻國利.李洪玉.解決“七巧板”問題的影響因素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
- 上一篇:稅制設計的基本要素
- 下一篇:辦公室規章制度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