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心理學范文

時間:2023-04-06 00:32: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際交往心理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際交往心理學

篇1

首因效應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時給人留下的印象,會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就是首因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你加強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面的素質,不然則會導致另外一種效應的負面影響,那就是“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 這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利用近因效應,在與朋友分別時,給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會在他的心中美化起來。這種美化有可能將會影響你的生活,因為你有可能成為一種“光環”人物,這就是“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 當你對某個人有好感后,就會很難感覺到其缺點的存在,就像有一種光環在圍繞著他,這種心理就是光環效應。“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戀的時候,很難找到對方的缺點,認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就連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在她(他)看來也是無所謂的,這就是種光環效應的表現。光環效應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讓人很難分辨出好與壞、真與偽,容易被人利用。

篇2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 心理 輔導

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人社會適應能力的體現,是一個人事業成功、人生幸福的保證。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個性保持正常、生活具有幸福感、充分發揮個人才能、順利渡過大學生活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大學生實現其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1.人際交往是大學生身心發展的一種需要,它是維護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對于青年期的大學生而言,他們思想活躍、感情豐富,尤其是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大家都努力通過人際交往來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此時,積極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使人精神愉快,充滿信心,而且會使人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形成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迅速適應大學生活。

2.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隨著現代社會信息量的不斷地增長,人們對擁有各種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不斷提高。人際交往是交流信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孔子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大學生通過人際交往,可以相互傳遞、交流信息和成果,不斷完善自己的經驗,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因此人際交往不僅是一種獲得和交流知識信息的社會活動,也是個體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人際交往不但能夠使人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而且信息的溝通又必然成為大學生成功道路上的劑。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及心理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一)對交往認識不夠,缺乏正確指導。在思想上,對交往的認識不夠。在調查中發現,在對問題“你有幾位知心朋友”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選擇知心朋友在“5位以上”的只有26%。在回答“如果求幫助嗎”的問題時,有高達75%的學生選擇“不會”或“不清楚,只有25%的學生選擇“會”。在回答“學校有關提高社會適應與社會交往能力的講座多不多”的問題時,有高達57%的學生表示“幾乎沒有”,36%的學生表示“偶然舉辦”。在回答“周圍的老師是否向你強調過提高人際溝通,加強社交能力的重要性”的問題時,高達64%的學生選擇“從不強調”,24%的學生選擇“偶爾強調”,選擇“經常強調”的只占12%。可見,當前大學生人際交往缺乏正確的理論和方法指導。

(二)交往中不夠自信,缺乏積極主動性。

斯賓諾莎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命題:“我們的心靈有時主動,但有時也被動;只要具有正確的觀念,它必然主動,只要具有不正確的觀念,它必然被動。”調查中,有34%的學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較被動,6%的學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行為困擾較大;22%的學生在社交場合感到緊張,有4%的學生極易受窘。同時,在回答“對于團體(學生會、社團)或非正式的組織,你是否參加”的問題時,有高達62%的學生選擇“不參加(32%)”或“偶爾參加(30%)”。

(三)交往能力不強,缺乏交往技巧。

孔子日:“不學禮,無以立。”禮儀雖然有時會表現為細枝末節,但卻體現著交往主體的精神和品性。在答“能否在他人面前自由無障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問題時,有高達64%的學生選擇“不能準確表達自己”,還有18%的學生選擇“因為害羞不敢表達”,僅有18%的學生表示自己“很善于表達自己”。缺乏交往技巧,是大學生交往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在回答“你認為自己或身邊同學人際關系不好的原因可能是?”的問題時,我們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感覺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缺乏技巧。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際的技巧(24%)”,而且“時常避免表達自己的看法(18%)”、“不能聽取意見(16%)”。為此大學生應認真學習交往的禮儀,應多參加一些校園內外的活動,從而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

(四)缺乏正確的戀愛觀,與異往困擾。

作為處于青春期轉型成熟的大學生,與異性之間的交往非常重要,然而我們的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在“你認為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多項選擇)”的分析中,排序依次為:“隨大流”、“尋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滿足生理需求”、“尋找學習動力”、“追求美好愛情”。可見,相當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戀愛觀以及不能正確處理和異往的問題。

(五)過分強調自我價值。“90后”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集全家之力培養一個孩子。他們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缺乏兄弟姐妹的競爭,缺乏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意識.很容易形成惟我獨尊的心理優勢,同時,自我意識的發展要求對自己的各種需要和行為進行獨立的選擇和思考,希望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但經驗不足、好沖動,善幻想等心理特征。過高的心理需求和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間時時產生沖突,往往會導致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他人,虛榮心強,過分炫耀自己,對人缺乏真誠,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從而影響了人際關系的發展。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問題:

(一)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恐懼與逃避心理。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形象極為敏感,他們希望自己以滿意的形象投入交往。特別是希望在異性的心目中留下一個好形象。因此,這種對交往的過高的期望值,使他們在交往中時常顯得手足無措,前言不搭后語,患有社交恐懼癥的大學生常常陷入焦慮、痛苦、自卑

之中.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二)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嫉妒與猜疑心理。嫉妒有很多方面,有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時,發現自己的境遇不如別人,就會產生抱怨、憎恨,甚至憤怒等復雜的心態。猜疑是一種沒有出路的心理選擇.是一種由主觀臆斷所產生的不信任的情緒情感。

(三)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孤獨與自卑心理。孤獨是心理上的障礙,是一種心靈上的孤寂,找不到或者根本就不想找到知音,缺少心靈的默契。自卑,即因自我認識發生偏差,過低地估計自己,輕視或看不起自己。這類學生往往在學習生活中獨來獨往,缺乏交往的愿望和興趣,有意遠離集體,自我封閉。

(四)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敵視與沖突心理。人際敵視是指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由于沒有及時解決相應的問題,使人際關系進一步惡化而產生的。處于人際僵局的個體之間幾乎不再有人際交往。人際沖突是人際相處障礙的最高表現形式。雖然大學生的人際沖突具有突發性,出現的頻率也不高,但是發生沖突時,個體的理智感下降,非常容易做出極具傷害性的事情,從而長久地留下心理創傷或生理損害。

(五)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追求功利心理。人際交往中的功利主義通常是指把交往作為手段,把利益作為追逐目的的一種交往方式。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功利主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交往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利益為前提:二是交往重物質利益,輕精神情感;三是交往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見影;四是交往手段粗鄙化。

(六)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自我欣賞與高傲心理。具有自我欣賞心理的學生很不宜與他人相處。自我感覺奇好,喜歡出頭露面,招搖過市,在各種場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對別人的反應極其敏感。

三、高校心理輔導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人際交往應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1.人際交往應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生人際交往對今后適應社會有著重要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存在的問題較多。為了更好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和成長的需要,心理健康課的形式應打破傳統講授為主的形式,廣泛采取活動課的形式,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解決學生中切實存在的交往問題。因此課程設置應根據大學生需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開設,各高校都應開設心理健康課。

2.加強對高校班團活動指導,滿足大學生團體交往需要。

建議高校加強對班團組織的指導,班團組織管理應吸收團體心理輔導的技術,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開展有益的團體活動。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團組織進行團體心理輔導的有效性,高校的學生管理應吸收心理學專業教師參加,或在學生處專門設立心理輔導科,專門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輔導工作。

3.加強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主動性。

為了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者應主動開展工作,采取講授大學生心理衛生課程、實施小組心理咨詢和個別咨詢相結合形式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針對大學生交往問題主動開展咨詢與輔導工作應成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任務。

4.對于學生認可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面談咨詢,進一步將該項工作常規化、規范化開展。心理輔導團體活動是學生接受度高,喜愛度高的活動,學生在團體中既能有效地解決個人成長中的問題,更促進了人際交往。圍繞學生心理素質內涵需要,開發相應主題的團體輔導課程,將團體輔導課程化,定期開展。在調查中顯現出來,學生對心理團體輔導的需求是希望主題化,有針對性,并且可以定期開展,課程化規范化。

(二)運用心理輔導方法,開展有效的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主要解決學生心理健康與成熟的問題,致力于幫助學生克服成長中的障礙,提高心理成熟度,增強認知能力、選擇能力、適應能力,確立并實現有益于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活目標。大學生生心理輔導的一般方法有疏導滲透方法、表揚鼓勵方法、典型教育方法等,這些方法在大學生心理輔導過程中運用較多、效果較為明顯。

心理疏導滲透方法是指在高職生的心理輔導工作過程中,通過采取潛移默化、迂回灌輸的辦法。寓教于樂,而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的方法,是一種間接教育方法,要正確分析形勢,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式、方法開展心理輔導。要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辦法使高職生明辨是非、堅信真理、抵制錯誤,激勵高職生與正確的心理學理論進行比較對照,自覺學習和仿效,發展自己的健康心理。

表揚鼓勵方法是指對高職生的長處和優點進行贊美和肯定的一種心理學教育方法。運用表揚鼓勵方法,要針對高職生的心理特點加以誘導,對高職生積極的心理行為適當地加以肯定,激發高職生的積極性,使其向健康方向發展。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對高職生要運用表揚鼓勵方法,可以借助社會心理環境和高職生的群體壓力,造成先進與非先進在精神榮譽和物質利益上的差別。從而起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被表揚者則可以從這種差別上得到愉快的情緒體驗,使積極良好的心理態勢得到進一步強化。

典型教育法點擊是對高職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典型教育方法是指通過典型的人或事進行示范,教育幫助高職生提高心理認識的一種方法典型教育法將抽象的說理變成通過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來進行教育。從而激發高職生的思想情感共鳴,引導他們學習、對照及仿效。高職生的心理輔導是一項艱巨而又不容忽視的工作,在對高職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還必須堅持心理溝通、情感投資、心理相容、曉之以理、平等信任、實事求是等原則,充分注重心理輔導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這樣,學校心理輔導才能真正為高職院校培養合格高技能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三)對于大學生來說,適應人際交往不僅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要求,也是學生個體逐漸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轉化的必要條件。健康的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的形成,需要加強自我調適。

1.正確認識交往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大學生在進行人際交往時,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人際交往的特殊性、重要性,并在人際交往中,自覺地調整自己的心理,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正確地對待自己和他人,擴大自己的心理相容度,擺正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位置,摒棄那種對人際交往的無所謂的態度。

2.樹立交往自信心,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在交往中,大學生應樹立交往的自信心,根據新群體的實際情況,重新客觀地審視自己,對個人和他人的關系做出正確的評估,了解自己在他人和群體中的位置及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差異,并在找出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一旦遇到心理障礙時,要積極與輔導員、教師及學院開設的心理咨詢機構聯系,解決心理障礙,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

3.自覺優化自身心理,完善人格和能力。大學生要優化自身心理,及時疏導交往中的消極情緒和不良心理,充分健全自己的人格,施展才華,表現自己特長,使自己的人格、能力得到不斷提高。人際交往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溝通,良好的心理與人格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克服自我中心過強、自卑心理過重、狂妄自傲、怪癖孤獨等不良的人際交往心理。

4.掌握提高人際交往的技能。大學生要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應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要從自我做起,有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用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坦然誠實地走進學生群體。在人際交往中,掌握禮貌,主動與同學進行溝通,平等待人,注重言談舉止,重視人際交往的語言把握。同時,要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理解別人,對對方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尊重。

5.掌握正確的交往原則。誠實守信原則是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一條重要的道德原則,也是處理同學關系的一條基本公德規范。大學生都有獨立的人格和做人的尊嚴,渴望并追求平等的交往關系。因而在交往中要特別遵循平等交往原則。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首先必須自尊,只有懂得自尊自重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有謙虛寬容的態度,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四、結語

高校心理輔導教育是新形式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大學生,教育的目標是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強健體魄和意志堅強,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和創新應用型人才。高校還必須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靈活的輔導技能的心理輔導教師。高校心理輔導是全社會、全體教職工及全體學生的共同命題,關心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借助各方面的資源優勢,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教學、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方方面面,只有高校心理輔導真正的落到實處,實現“以人為本”的戰略主題,大學生才能實現真正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訓美,高校心理輔導定位探析,福州大學學報,2003年。

[2]劉曉新、畢愛萍(主編),人際交往心理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

篇3

關鍵詞:網絡;人際交往;心理健康

一、引言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報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國上網用戶總人數達到1.03億,僅次于美國,如果保持預期的30%的增長速度,5年內中國將成為世界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互聯網不僅是一種通信工具和信息獲取方式,更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大學生是最早進入網絡世界的群體之一,網絡已溶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

大學生在進入網絡的初期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現象:

(1)上網的盲目性。上網后目標偏離,原定任務無法完成。

(2)網絡心理障礙。少數大學生由于無節制地上網,出現了心理問題,如網絡恐懼、網絡迷戀、網絡孤獨、網絡自我迷失和自我認同混亂等。

(3)網絡倫理危機凸現。

(4)“網癮”癥狀。一些意志較薄弱的學生對于上網帶來的,形成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無法擺脫,引起健康狀況欠佳、留級退學、離校出走、甚至自殺等。

但在中國網絡發展的第二個“十年”開始之際,大學生的網絡使用狀況又有什么變化?網絡到底是惡化還是改善了人際交往心理,學者們對其作用爭論不休,逐步形成兩派對立的陣營。

二、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的影響

一派學者認為:網絡使人們變得越來越孤寂,割斷了人們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交往,因為那些上網者總是孤身一人坐在終端機前耐心守候,或者通過一種程序媒介與形形的匿名者進行交流,而這種媒介從促進社會交往的角度來講,顯得十分貧乏無力,而且極具破壞性。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的負面影響:

1.在人際交往的時空知覺方面,網絡的無限延伸容易使大學生產生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感,甚至產生網絡孤獨癥。有的大學生在網上扮演“虛擬角色”,把自己分成若干角色,帶來角色沖突的迷惑,與現實角色之間產生二重或多重人格的沖突,甚至有可能導致“人格分裂”,還有的大學生由于對網絡的依賴產生猜疑、孤僻等交際心理障礙。

2.在人際交往的動機方面,網絡使一部分大學生交往動機變形。許多大學生一上網就鉆進自己的興趣區域,這種“人以群分”的極端風格是狹隘的,不利于大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3.在人際交往的態度方面,網絡的虛擬性、隨意性、隱匿性容易使大學生交際責任感減弱,由于網絡很難形成像現實世界那樣強烈的社會規范,有很多行為難以受到法律的明確約束。

4.在人際交往的情感方面,網絡的無序性和誘惑性容易使大學生產生交際情感障礙。網絡還會引發大學生交際安全焦慮,誘發“情感冷漠癥”。

另一派則認為網絡會導致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成熟的社會關系,因為網絡使人們跨越了地域的局限,掩埋了以前的恥辱或身患疾病所帶來的孤寂,甚至逾越了嚴格意義上的時間概念。于是,它不僅僅為人們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而且可讓人們參加有共同興趣的群體,在其中可以暢所欲言,緩解心中的壓力。它打破了傳統的時空觀,擴大了交際空間、縮短了交際時間,有利于大學生主體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的提高,大學生在網上盡情地揮灑自己的個性,使他們真正成為獨立的社會人,網絡可以釋放大學生由于學習和生

活帶來的壓力,為適度、適時地轉移、傾訴和宣泄不良情緒提供了一個較為便利的場所。

總之,一方面,網絡的一些功能具有一點個人中心主義色彩,使人們更容易變得孤立無助,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人們可以利用網絡促進社會交往,造成了社會解脫現象。

三、網絡影響人際交往的因果機制

1.上網替代了強聯結

人際關系有兩種類型――強聯結和弱聯結,它們需達到一種平衡。強聯結是指有頻繁的接觸,深厚的感情,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包括寬廣領域的應用程序等,而弱聯結則與此相反,它包括罕見的接觸、膚淺易碎的聯結以及窄小的焦點內容。

強聯結一般來說緩解了人們的生活壓力,提高了人們的社會生活質量,促進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的發展。而且人們總是從那些經常頻繁接觸的人中獲取社會支持,彼此更大的程度的好感也來源于較強的聯系之中。

弱聯結包括微弱的在線聯結。在線聯結為人們提供了他們社交圈中無法提供的信息和社會資源,然而這些關系大多數是不堪一擊的。由于網上除了文字之外,掩蓋了交往雙方的一切,使結交推心置腹的摯友變成微乎其微。即使存在上線友誼,這種友誼也很難和現實生活中的友誼相提并論,上線朋友很少可能像在學校工作中發展而成的朋友那樣提供有形的幫助。

總之,盡管網絡給人們提供較好的便利條件,但這種便利卻使人們涉入較多的電子交往中,從而減少了真實世界的交往,逐步取代了由身體接近所形成的強聯結。

2.上網替代了社會活動

網絡心理學的橫向研究向人們證明了網絡使用與較強的社會參與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但它并不能建立這種關系的因果趨勢。網絡心理學的縱向研究表明:大量使用網絡造成社會參與活動的下降,與家人交流的減少以及當地社交圈的縮小,也增加了個體的孤獨感,這將導致社會退縮現象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3.積極的心理需求是上網的心理動因

(1)強烈的求知欲與好奇求新心理。互聯網以其信息快、內容新、手段先進等優勢極大地吸引了大學生的好奇心,促進掌握網絡知識和應用技能的欲望。

(2)自由平等的參與意識與自我實現欲望。網絡平等自由的氛圍適應了當代社會中對自由、平等呼聲最高的大學生。

(3)追求開放性和多元性。網絡是一個開放的信息源,各種文化、思想、觀念都可以在這里爭鳴。這就為大學生追求開放性和多元性創造了條件。

四、引導大學生健康使用互聯網,培養其健康人格

1.規范大學生對各類互聯網服務的使用,盡量引導大學生使用互聯網信息服務,將互聯網作為服務工作的工具。因為已有調查表明,大學生最喜歡訪問的網站(類型)的前三位是:“娛樂/休閑”“社區”“綜合”。他們最經常點看的內容的前三位為:音樂/歌曲(66.8%),電影/電視劇(54.9%),社會/娛樂新聞(42.7%),其后依次為:外語(23.8%),計算機軟件(22.5%),財經新聞(20.7%)、游戲攻略(20.7%)、專業及學術信息(20.5%),即大學生似乎更偏重網絡的娛樂和交際功能。

2.關注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養。在信息時代,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已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它能有效地抵制青少年卷入病理性使用互聯網。

3.積極探討學校、家庭、社會的互動模式,創設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良好氛圍。

4.在大學院校中全面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加強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心理特征、網絡性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的研究,培養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我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學會正確地處理網絡世界和現實社會的各種關系。

5.提高大學生網絡技能是提升大學生網絡水平、網絡素養的有效途徑。對網絡技能的理解不宜太狹窄,而應適當擴展其含義,這里借鑒美國對青少年網絡技術教育的標準:

(1)基礎操作和概念:學生應對技術體系的性質和技術操作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練地使用技術。

(2)社會、倫理和人類關懷:學生應理解有關技術的社會、倫理和文化問題,以一種負責的態度使用技術、信息和軟件,在利用技術系統時,學生應形成一種建設性的態度,以支持自己的終身學習、合作、個人追求及生產能力。

(3)技術作為一種創作工具:使用技術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并促進其創造力,在創造性活動中學習如何合作。

(4)技術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學生應能使用電子傳播工具進行交流,能使用各種媒介形式與不同群體和個人交流信息和思想。

(5)技術作為一種研究工具:學生應能利用技術收集、評價、整理各種來源的信息,加工處理數據和報告結果,能為完成特定的任務評估和選擇新的信息資源和技術成果。

(6)技術作為解決問題和建立決策的工具:學生應能利用技術資源解決問題和進行決策,并將其發展為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策略。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對策

人際交往也稱人際關系,是指人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交換意見、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和需要的過程,是通過交往而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據統計,大學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時間中有70%左右用于人際交往。處于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他們力圖通過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

一、大學生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渴望能夠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不僅是一種求得他人認可的心理需求,而且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其大學生活的質量。大學生的交往總體處于良性發展之中,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現在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屬“自我中心型”,凡事都想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不顧及他人感受,缺乏包容心。另一方面是,學生們往往過分關注自己的形象,總覺得自己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旁人的注意,對別人的反應過于敏感。還有就是他們不懂得交友的原則,找不準自己的位置,缺少真誠的溝通與交流,因而覺得別人虛偽等。這些原因使得大學生的交往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1、面子心理。大學生的許多人際沖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么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說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后則懊悔不迭。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是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

2、沖動心理。大學生處于特定的生理發展期,自制能力較弱,遇事容易沖動。有些同學認為自己做事爽快,但實則是沖動表現。象騎車相撞以及類似的許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發生的,有時也很難斷定誰是誰非,雙方謙讓一下就相安無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讓一點,好言相對,然而大學生往往一時沖動,把事情搞糟。

3、自卑心理。據某校調查,該校大學生中具有明顯自卑感者占總人數的28%―30%。有自卑感的大學生常常缺乏自信心,處事過分小心謹慎,在交往中畏首畏尾。一般說來,有自卑心理的大學生常常自慚形穢,感到這不如人,那也不如人,總感到別人瞧不起自己。這種人在公共場合一般不是積極主動參與,而是消極被動、過于警覺,極易受挫。

4、自傲心理。自傲就是過高地評價自我,在交往中總是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比。在交往中表現盛氣凌人、自命不凡、自視清高,常使交往對象產生難堪、緊張、窘迫與心理壓力,不能平等交往。自傲心里嚴重的人,必然使人人際關系緊張。

5、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際交往中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不悅、自慚、怨恨、惱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復雜情感。就大學生而言,嫉妒心里主要表現是:對他人的成績和長處不服氣,甚至抱以嫉恨,看到別人冒尖不甘心,總希望別人比自己落后。看到別人處于劣勢則感到莫大安慰。有嫉妒心理的人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是沒有競爭的勇氣,往往是諷刺、挖苦、挑撥,甚至采取不合法、不正當的行為,對他人和集體造成種種傷害。

6、封閉心理。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于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有的是因為性格內向,情感沖動的強度較弱,外露表現不明顯,被人誤認為封閉,實際上他們是情感深沉,能幫人一幫到底;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為緊張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務所累,始終處于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松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為心靈上的創傷所致。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大學生交往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1、社會因素。社會上生活態度的主流、價值觀對大學生的交往也潛移默化地起著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加劇了競爭。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疏遠,人情的冷漠,產生了人際交往壁壘,現在生活的富裕減少了對他人的需求和援助,人際往來不再成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東西,這種生活態度主流的轉變也影響了大學生人際交往觀念的形成。從人的價值觀角度看,過去那種重義輕利的傳統觀依然是中國社會所弘揚和提倡的,但市場經濟中的規律是追逐利潤。財富這種價值觀對人際交往起了一定的影響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交往觀。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誤區也是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心理問題的因素之一。家長們把獨生子女奉為掌上明珠,有的家長為孩子創造了一切。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養成了一種唯我獨尊的性格,常常只要求他人關心自己、遷就自己,而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更難以設身處地去理解他人、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從而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要求他人的標準高于自己的人際交往屏障。獨生子女被包圍在長輩的呵護下,他們沒有交往的欲求、動機和機緣,推遲了他們社會化的進程,以至于到了大學仍然缺乏獨立處理人際關系和生活難題、人生挫折的能力,由此會造成某些大學生面對交往不知所措、失意、灰心、沖動,甚至走向極端。

3、學生自身原因。有的學生受關注過多導致自我中心。這類學生往往是比較優秀的學生,在家里和學校里都倍受關注,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在人際交往中往往不能為別人著想,而人際交往一重要的原則是價值的互相支撐,每個人在交往中必須給對方以支持和“面子”的維護,只顧自我感受或老想成為人際中心,這是不可能的。有的學生則缺乏應有的知識,大學生想在人際交往中取得成功,必須要擁有一定的知識,如社會任職(包括自我認知、對他人的認知、角色認知和人際認知)、交往原則、交往技巧等知識。

三、解決大學生交往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把握交往原則

1、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雙方態度上的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關系。大學生往往個性很強,互不服輸,這種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絕不能高人一頭,因同學之間在出身、家庭、經歷、長相等方面的客觀差異而對人“另眼相看”。堅持平等的交往原則,要正確估價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優點而盛氣凌人,也不要只見自身弱點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并期望在各種場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夠引發人的信任、坦誠等情感,縮短交往的心理距離。一般來說,大學生的自尊心都較強,因此,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則,不損傷他人的名譽和人格,承認或肯定他人的能力與成績,否則易導致人際關系的緊張和沖突。堅持尊重的原則,必須注意在態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學,平等待人,講究語言文明、禮貌待人,不開惡作劇式的玩笑,不亂給同學取綽號,尊重同學的生活習慣。

3、真誠待人。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只有以誠相待,才能使交往雙方建立信任感,并結成深厚的友誼。堅持真誠的原則,必須做到熱情關心、真心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對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誠懇批評。對人、對事實事求是,對不同的觀點能直陳己見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誹謗人,做到肝膽相照、赤誠待人、襟懷坦白。

4、互助互利。人際關系是以能否滿往雙方需要為基礎的,因此,交往雙方要本著互助互利原則。互助,就是當一方需要幫助時,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給對方提供幫助。這種幫助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腦力的,也可以是體力的。堅持互助互利原則,就要破除極端個人主義,與人為善,樂于幫助別人。同時又要善于求助別人,這可以進一步促進雙方的情感交流。

(二)培養良好的交往品質

1、要有真誠待人之心。對他人誠實無欺、胸懷坦蕩、心口如一。真誠待人是人類良好道德的具體體現,也是人際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個性品質。大學生培養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質,就必須具有真誠待人之心,摒棄一切以利用為目的虛偽的人際關系。

2、要有謙虛、謹慎、自信的風格。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活動中,都要做到謙虛、謹慎、自信。謙虛能使人自己認識不足,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能縮小交往雙方的心理距離;謹慎能使自己有選擇的交往,能使自己清醒而不致盲目交往而失誤;自信能使自己在交往中積極主動,從容不迫,落落大方。

3、要有樂于助人的品質。樂于助人是人際交往中一貫倡導的美德。樂于助人要求在人際交往中熱情地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并盡力幫助他人。熱情能給人溫暖,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增加人際吸引;助人能給人幫助和支持,主動地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特別是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能伸出溫暖之手,這樣的友誼和交往是經得起考驗的。

4、要有寬闊大度的胸懷。胸懷寬闊是一種對人豁達,不計小隙的品格,是對人們締結友誼的必備條件。大學生要培養自己成功的心理品質,就必須具有寬闊大度的胸懷,學會尊重人、容忍人、理解人,特別是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意見、隱私和勞動等,同時要嚴于律己,遇事不斤斤計較,學會體諒悅納他人,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這是贏得他人信任的有效途徑。

(三)大學生必須學會交際的技巧

成功的人際交往不僅要遵循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還要講究人際交往的技巧。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掌握以下技巧:

1、掌握分寸,積極有度。每個人都有不可隨意步入的心理敏感區,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如此。所以,正確的人際交往必須把握好度。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明確交往的向度、廣度、深度和適度。懂得與哪些人交往,交往的目的是什么,交往的范圍,程度及分寸,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2、善解人意,角色換位。不管交往的目的是什么,在交往過程中,每個人都希望交往的對象能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要建立和睦的人際關系,需要大學生相互理解,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著想,要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和理解人。人與人相處,應當減少“火藥味”,多一份“人情味”,這樣才能營造和諧的交往環境。

3、整飾自己,展示魅力。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似乎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周圍總有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樂意和他交往的人,而有的人則恰恰相反。每個人都要學會整飾自己,展示魅力。所謂整飾自己是指交往的個體以適當而得體的語言或行為來表現自己,以獲得他人對自己好印象的過程,這是一種社交技巧。通過整飾自己,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社交魅力,獲得別人的贊美,滿足自尊的需要,保持人際關系的協調。

4、加強自我意識,重視第一印象。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為不良的第一印象會使雙方不愿意保持關系,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被這種不良的印象所覆蓋。良好的第一印象會使雙方容易接納,縮小距離,愿意交往。因此,大學生應當不斷增強自我意識,不斷完善自我,以期達到能夠自覺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動機和情緒。

篇5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認知

人是群體動物,需要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合作才能得以存在和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人要想發展,就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提升自身與他人之間的關系,而人際交往是人們維系和提升與他人關系的重要途徑[1]。大學階段是學生由校園步入社會的關鍵時期,該階段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是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應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入手,充分重視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認知的研究,使學生能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參與各項社會活動,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與價值。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認知

(一)情緒認知方面

當學生由一個環境進入另外一個環境學習時,學生身邊的環境要素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對高校大學生而言,最為直接的變化就是身邊競爭者的變化,在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與學生一同競爭的人是同一區域內的學生,生活條件、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相差不多,且學生的主要關注點在于成績。當進入大學后,學生的競爭者轉變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生活水平、經濟條件、文化程度等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當這些差異作用到學生身上時,學生就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在人際交往方面,自卑心理主要表現為在學習、生活、交流等方面不積極、不主動,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2]。

(二)羨慕認知方面

羨慕心理是大學生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問題。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經常羨慕其他學生的經濟條件、生活條件、社交能力、學習成績等,但自身卻缺乏主動改變的動力和能力,久而久之這種羨慕就會轉化為很多不定因素,進而影響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發展。

(三)自我認知方面

自我認知方面主要是指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部分學生進入高校之后,因為本身在經濟或者學習上占有較大的優勢,又或者是受家庭和學校因素的影響,逐漸產生較大的優越感,在生活和學習中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喜歡對其他學生指指點點,經常凌駕于他人之上,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別人身上。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認知不僅不利于自身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而且還會影響其他學生的發展。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認知的改善路徑

(一)引導思想認知

思想認知引導是幫助學生有效克服心理障礙的一種途徑,高校教師應加強對思想認知的引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因此,高校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重視專業課程的引導。高校教師應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視,通過開展具體的課程內容教學活動來對高校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如何正確地看待周邊環境要素的變化及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第二,重視其他課程的引導。高校所有課程的教師都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專業課程教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包含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而不是僅僅講授專業課程的內容,因此高校其他課程的教師也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促進學生的發展。第三,重視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建設。為了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引導,高校還可以在校園內設置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使學生能隨時與心理咨詢教師進行溝通,解決心理認知問題,提升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改善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3]。

(二)創設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通過開展具體的活動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促進學生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降低心理障礙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因此,高校教師在引導學生克服人際交往心理問題時,應充分重視實踐活動的創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際交往心理,真正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培養。比如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認知進行引導時,教師可以定期地以學院、專業或者班級為單位來組織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不斷感悟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樂趣,從而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

(三)構建預防機制

為全面提升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改善工作的工作質量,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引導教師需要明確一個重要的工作準則———預防大于治理,即引導已患有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的投入成本要遠大于在預防方面所投入的成本。因此,在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工作中,高校教師應加大對預防機制建設的重視,從根本上杜絕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出現。因此,學校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構建預防機制:第一是學生自覺。教師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宣傳,明確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類型和特點,并明確學校在人際交往心理認知方面的作用,讓學生可以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自省,一旦發現自己存在人際交往心理認知問題,就可以主動地進行心理咨詢,為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提升打好基礎。第二是學校引導。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定期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分析,可以借助心理健康調查問卷,篩查可能存在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學生,并重點關注這部分學生。

(四)優化客觀環境

客觀環境是影響學生人際交往心理不穩定因素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為全面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健康水平,高校教師應加強外部環境的建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降低各種人際交往心理不穩定因素產生的可能。首先,在家庭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家長提升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輔導工作的積極性,讓家長加大對學生的關注,利用家庭的溫暖感染學生,提升學生對自己的認可程度,更加自信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其次,在學校方面,學校應加強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可以更加客觀、公正地看待各種社會現象和校園生活,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質;最后,在社會環境方面,學校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對網絡環境的監督和管理,確保一些不良的文化和價值觀念無法進入校園中,以免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綜上所述,人際交往心理認知會對大學生培養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為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高校教師應加大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其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充分體現出高校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嚴崢.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與消除對策[J].心理醫生,2017(2):275-276.

[2]劉樹芬.大學生人際交往困擾及心理干預研究[J].山西青年,2020(15):117-118.

篇6

1.1不良情緒

人際關系主要是指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心理關系,它主要強調的是人在交往過程中的情緒情感體驗。不良情緒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一是過于強烈的情緒反應;二是持續性的消極情緒。當人產生過于強烈的情緒反應時,大腦皮層的高級心智活動,如推理、辨別等將受到抑制,導致認識范圍縮小,自制力降低,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動的意義及后果,會導致正常行為的瓦解。比如,在人際交往中,如果過于緊張,會導致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社交恐懼癥。持續性的消極情緒,主要包括焦慮、憤怒、抑郁、冷漠等。大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期,面臨多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心理準備不夠充分,導致情緒出現不穩定的狀況。如果長時間受不良情緒的影響,會出現情緒障礙,使大學生的正常人際交往行為受到阻礙。

1.2人格差異障礙

人格魅力是人際交往吸引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格是一個人經常地、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是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綜合性反應。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往往擁有意志堅定、情緒穩定平和、邏輯思維清晰、富于創造性、為人熱情友善等良性特征。擁有這些良性特征的多寡便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人格差異。當今大學生,由于人生閱歷并不豐富,普遍遇事不冷靜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心理投射,對他人的包容心不強、意志薄弱,這些不良的心理特征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際交往的順利進行。

2、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成因分析

2.1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人際交往的影響毋庸置疑。所謂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自身的情緒體驗和人格特征會通過外在的行為表現傳達給自己的孩子,影響孩子個性特征的形成。比如,父母本身是樂觀開朗的,那么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就會積極樂觀,父母如果本身就是消極悲觀的性格,那么孩子也受到悲觀情緒的影響變得消極。另外,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凡事親力親為,不讓孩子受一點挫折,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欠缺與人交往的能力。

2.2學校環境的改變

在我國,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接觸的環境較為單一,固定的老師、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同學形成了相對熟悉而穩定的生活環境,日常生活大部分時間用來學習,很多生活瑣事都有父母打理,因此人際交往比較簡單。但是,進入大學之后,學校實行的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周圍的同學又來自天南海北,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會有較大的差異性,人際關系變得多樣和復雜,一旦處理不當,就有可能產生矛盾。

2.3社會大背景的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需求的滿足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導致整個社會逐利性增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時間變少,人情淡漠。而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法制、誠信體系、社會保障等并沒有建立或者完善起來,精神文明建設的相對滯后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使人際交往變得更加困難。

3、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對策建議

3.1端正認知:悅納自己,善待他人

人際交往的黃金定律:“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怎樣對待別人”。這句話應該有一個前提,就是希望別人善待自己,就自己先善待自己。如果我們希望別人能喜歡自己,就首先得自己喜歡自己,也就是要學會悅納自己。通常,一個不喜歡自己,總是過低評價自己的人,總是在訴說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生活態度也會相對消極,這種消極情緒勢必會影響到他人,久而久之就不會有人愿意與之交往。所以,要想改善人際關系,首先要悅納自我。悅納自我的前提是能夠正確評價自己,清楚自己的優缺點,并認識到每個人都是優缺點并存的。然后,積極行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縮小“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之間的差距,并為自己的進步和成長感到高興。人際交往是互動性的、彼此滿足情感需要的過程,因此,在悅納自我的同時,要善待他人,只有善待他人才可能被他人善待。善待他人首先要正確地看待他人,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盡量避免心理投射,充分理解他人的處境,學會寬以待人。

3.2駕馭情緒:體察情緒,適當控制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和體驗,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人的行為。人只有在情緒穩定平和的狀態下才可能冷靜地利用邏輯思維,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做出恰當的行為。一個總是被不良情緒控制的人,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產生不好的后果,進而導致不良情緒加重,出現惡性循環。因此,控制不良情緒是經營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條件。要控制情緒,首先必須體察情緒。人都會有情緒,只有我們事先體察到自己的情緒,才能對我們的情緒進行適當的控制。比如,我們經常說:“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生氣,無意中可能傷害到了你。”這種情況就是,自己已經生氣了,但自己沒有體察到,而是直接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了。體察到自己的情緒之后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情緒并不是指一味地忍受,而是適當地表達,適度地控制。比如對方讓自己生氣的時候,我們就要告訴對方我們對對方的行為的看法,提醒對方去反思自己的行為,這樣比單純的情緒發泄更有利于事情的解決。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理智、轉移注意力、深呼吸等方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3.3完善人格:主動學習,積極行動

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必定是一個善于學習的人,一個人的個性特質很多都是通過后天培養習得,從書本習得,從榜樣習得。豐富自己的才學,學習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同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一個人的人格魅力是通過平時的點滴行為表現的。在平時為人處世時,要謙虛熱情、真誠坦蕩、溫和親切。唯有通過學習和實踐改變自己的個性弱點,重塑健康人格,才能真正發展自己,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魅力。

3.4培養技巧:敢于溝通,反復實踐

篇7

一、 人際交往障礙大學生的就業表現

(一) 人際圈小

對于大學生來講,能夠獲取就業信息便是成功就業的首要條件。人際關系良好的學生朋友多,各類信息的流通性強,為成功就業提供了信息保障。而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人際圈小,不能主動獲取就業信息,只能通過公告或通知來接收就業信息,這將導致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窄,就業的信息少,機會也因此較少。

(二) 缺乏自信

對自己有自信的學生能夠跟隨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就業過程中努力挖掘自身優勢,展現自我,把握好的工作,積極應聘理想工作。而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因為缺乏自信,總是感覺自己不如人,對自我要求降低,選擇沒有挑戰或競爭力小的崗位,對要求高的企業不敢應聘,放棄很多優秀的就業機會。

(三) 表達能力弱

人際關系良好的大學生社會交際也十分廣泛,結交的朋友眾多,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在應聘時能夠張弛有度的表達自己。對于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由于社會交往能力差,語言表達能力弱,不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在面試時出現緊張、拘謹,表達不清,條理不順等,給應聘單位留下不好的印象,非常容易喪失上崗機會[1]。

(四) 交往能力差

人際關系良好的大學生能夠在上崗后短時間內融入到新環境中,與新同事能夠迅速打好關系。而人際交往障礙的同學,在應聘的新崗位中,由于自身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不強等原因,容易被同事看作“懦弱、退縮、不善言辭”,在試用期間無法與新同事順利交往,因而在試用期內便可能會被解聘。

二、 人際交往障礙的心理分析

(一) 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缺乏,導致大學生沒有良好的自我認知,而自信的學生能夠在無形中表現出自我肯定、自我相信。自信心在人際交往中十分重要,缺乏自信心的大學生在應聘工作時,往往會出現自卑心理。例如,面試了幾個用人單位后,仍然無法順利就業,則對自我抱有否定態度,更加不愿意與人交往。

自信心缺乏的學生在交流中通常都是被動的角色,不會主動與人交流,而對于面臨畢業的大學生來講,主動與人交流是走出校園的第一步,這明顯阻礙了大學生的成功就業。另外,自信心缺乏的學生在心理開放程度上較低,這容易導致學生在與人交談時緊張,或者不敢表達自我,對方也不愿意與這樣的人交流,因此,獲取的信息少,影響人際關系[2]。

(二) 人際交往觀念不正確

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通常是大學生對人際交往觀念不正確。大學生所接觸的人都是校園環境中的人與人的關系,沒有真確理解“朋友”與“人際”的關系,認為志同道合的同學才能共同交往。而一旦發現對方身上有缺點、毛病,則會對其特別失望,從而對人際交往失去信心。另外,一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通常摻雜利益關系,認為好的人際交往便是一種商品交換,這種觀念容易讓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顯得斤斤計較、功利性強,無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影響了人際關系的正常開展。

三、 團體心理輔導幫助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的目標

(一) 提升自信心

加強自我認知,幫助人際交往障礙的同學認知“自我”,以及自我形成的因素,對自我進行全面的了解,形成鮮明的自我個性,明確適合自我的就業崗位及要求。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學習自我肯定的方法,通過自我暗示獲得自信,讓人際交往障礙學生得到積極的自我體驗,產生成就感,獲得自信心[3]。

(二) 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團體心理輔導能夠讓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認識到自我交往模式,在與其他人相比較,認識到自我交往的不足,之后,改變人際交往的觀念,對“朋友”和“人際”關系更好的區分,養成關心別人、關注別人的習慣。通過團體心理輔導讓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能夠理解傾聽、表達、交往技巧等,提升自身的傾聽、表達能力,在人際交往中輕松應對,獲得更多的自信心。

四、 團體心理輔導幫助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的方案

(一) 自信心提升的具體方案

1.認知自我。自我認知分為公開、盲目、隱秘和未知四個領域。團體心理輔導教師需要通過這四個領域對學生進行考核,將人際交往障礙學生利用自我反思和反饋認真填寫表格,并與大家分享[4]。分享后,教師針對“盲目自我”和“無意識自我”的學生加強教育,其他學生將會快速發現自身優點與缺點,提高自身自信心,并將缺點改進。

2.探討自信心形成因素。教師通過家庭圖表的方式將家庭成員的信息、關系等表示出來,學生對自己的家庭圖表進行闡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自信心與家庭氛圍有無關系?父母在學生就業方面給予的壓力?對于以往的錯誤或失敗,現在應該做什么?

(二) 人際能力提升的具體方案

1.明確自己的交往模式。團體輔導教師讓學生列出五個“我喜歡與這類人交往、我不喜歡和這類人交往”的句子。在團體中與人分享,總結出喜歡與不喜歡類型的占比,團體輔導教師引導:人們的觀念是否可以改變?與喜歡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與不喜歡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通過這種輔導方式,讓人際交往障礙學生認識自己的交往模式,不再局限于與喜歡的人交往,擴大自身的交際范圍,建立更多的人際關系[5]。

篇8

關鍵詞:“90后”大學生 人際關系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5

和諧校園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發生的校園惡性事件,如復旦大學投毒案,馬加爵事件,其導火索都是人際關系的不和。大學生人際關系已經成為和諧校園的重要影響因素。個性鮮明的“90后”一代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學會人際交往是他們大學階段的必修課。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應當采取何種策略來幫助“90后”大學生改善人際關系?這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 “90后”大學生人際關系現狀

1.1 人際關系總體狀況不容樂觀

當前大學生人際關系狀況總體情況不容樂觀。一個對北京30所高校15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4.1%的學生覺得自己人際關系很差,39.1%的學生覺得自己的人際關系一般[1]。另有研究表明14%的大學生存在嚴重的人際關系困擾,46.2%的大學生存在輕度的人際關系困擾[2]。多數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半數的“90后”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不足,人際關系狀況堪憂。

1.2 人際交往能力存在年級、性別、城鄉差異

1.2.1 年級差異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存在年級差異,人際交往能力隨年級的增長而提高。大一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最差,二三年級學生居中,大四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最強[3]。大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隨著年級的上升而提高[4]。

1.2.2 性別差異

在人際交往能力方面,女生相對于男生表現出許多優勢。一方面女生在利他、自我價值、溝通方面的人際交往效能感高于男生,即人際交往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現出利他行為,更容易體驗到肯定自我的積極情感,遇到溝通障礙會更主動地采取疏通措施[4]。另一方面女生的異往能力高于男生,男生在異往中的困擾高于女生[3]。

1.2.3 城鄉差異

農村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普遍低于城市的學生。研究表明,農村學生的社交焦慮和社交回避顯著高于城市學生;相對于城市學生,農村學生在異往中存在較高困擾[5]。城市學生的人際交往效能感高于農村學生[4]。

1.3 自我中心現象普遍

自我中心是“90后”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的最典型的個性特征。自我中心者為人處世以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慮別人的興趣或利益,完全從自己的角度,從自己的經驗去看問題。他們很少關心他人,固執己見,自尊心很強[6]。研究表明,自我中心是導致“90后”大學生人際沖突、人際交往障礙的主要原因[7]。

1.4 人際交往趨于功利化

功利化趨勢是“90后”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又一個顯著特征[8]。據調查,相當比例的大學生認為大學校園里的人際關系不如中學階段的單純,擁有純真的友誼是“90后”大學生普遍的強烈的內在愿望和需要[9]。越來越多的“90后”大學生將實用主義價值觀應用到人際交往中,在發展人際關系時盡量選擇對自己有益處的交往對象,表現出“有用的人才交,無用的人不交,用處大的深交,用處小的淺交”的交往觀念。

2 改善“90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對策

2.1 在新生教育中普及人際交往的知識和技巧

由于大一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信心都還處于初級水平,高校應當在新生教育中就開始普及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知識和技巧,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

首先,開展以大學生健康人際交往為主題的講座。請心理學老師和學生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以理論結合案例的方式,傳授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知識,讓新生們認識到人際交往在大學生活中的重要性,產生與身邊的同學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主動性。

其次,以院系、班級為單位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個體人際適應、人際交往就有很好的干預效果。研究表明,通過6周的團體心理輔導,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困擾和社交焦慮顯著下降[9]。在模擬的社交情境下,大學生個體能夠親身體驗和觀摩大學生活中的各種社交難題,采用各種人際交往方式所帶來的不同的結果,從而主動改變適應不良的人際交往習慣,學習健康的適應良好的人際交往方法。

最后,對少數人際交往困難的學生應當采取個別咨詢和輔導的方式。一些內向、被動的大一新生不能從團體活動中得到有效的幫助,輔導員應當及時發現這些學生的問題,通過一對一的交流,讓他們正視自己的問題,傳授人際交往的技巧,讓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改變不良的交往模式,形成健康的人際交往態度。

2.2 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異往能力

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存在異往問題。研究表明,男大學生和農村大學生存在較高的異往困擾[3][5]。大學生的生理發展已經成熟,在心理上對異性感到好奇、神秘、喜愛,但在行為上卻往往不能夠做到舉止大方、自然、得體。健康的異往有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性別角色意識,促進人格的全面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異往能力。

首先,應當營造和諧、健康、寬容的校園氛圍,通過開展學科競賽、專業技能比賽和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娛體育活動,為男女大學生搭建自然、和諧的交往平臺,營造積極、健康、高雅的校園氛圍,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其次,對大學生進行異性社交禮儀的培養。在異往中社交禮儀的要求更為嚴格。例如同性之間隨意開的玩笑在異性之間是不適用的。男性與女往時應給予對方更多地尊重和照顧。應廣泛開展社交禮儀的講座和課程,教授大學生在異往中的禮儀,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最后,高校要重視大學生愛的導前教育。從異往的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戀愛中的問題: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如何區分友誼和愛情、如何理智地選擇戀愛時機,理智地選擇終身伴侶,健康文明的戀愛方式、應對戀愛受挫的調試方式等等。

2.3 培養共情的能力,去自我中心化

共情是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手段,要求咨詢師站在來訪者的角度設身處地地感受來訪者的思維和情緒,并將自己對來訪者的理解傳達給對方,表現出關注、理解和尊重。如果將共情應用于普通的人際交往中,交往中的個體能夠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感受對方的思維和情緒,恰當地表達出對對方的理解和尊重,將會有效地拉近個體間的心理距離,融洽人際關系[10]。

培養“90后”大學生的共情能力,能夠有效地去除他們身上自我中心的毛病。培養共情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要學會察言觀色。以自我為中心的大學生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往往自顧自地表達,卻不注意對方的情緒反應,往往會引起對方的不快而自己卻渾然不知。應當通過講座、展板宣傳的方式讓大學生了解和學習在溝通過程中人的面部表情、語氣語調、肢體動作的變化分別代表什么含義。督促他們在交往實踐中自我訓練。

其次,要學會傾聽。傾聽并不是單純的聽,而是全身心地聆聽對方的談話,尊重對方的觀點而不妄加評論,耐心地聽而不輕易打斷,積極地反饋而不讓對方唱獨角戲。

最后,要學會換位思考。以自我為中心的大學生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自身的利益得失,因而在交往中總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應當引導他們學會替別人著想,想象如果自己是對方的話在當時當地的情形下會有怎樣的思想和情緒,這樣才能夠以一顆寬容的心理解對方,實現有效的溝通。

2.4 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態度,拒絕功利化

鑒于人際交往功利化現象對大學生的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和校園文化資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態度。

首先,加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集體主義的價值觀。用理論引導大學生將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統一起來,既要追求社會價值,又要尊重和滿足個人正當的利益和需求,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將物質需要和精神追求統一起來。創新教育方式方法,結合實際優化教育內容,讓的價值觀成為大學生人生選擇的“參照坐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普及人際交往原則和人際吸引規律的知識。人際關系心理學認為人際交往的首要原則是真誠,交往的雙方以誠相待,分享彼此的快樂與煩惱,對朋友一諾千金,言出必行。人際吸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格,交往的雙方深為對方所擁有的優秀的人格品質所吸引,即一個人愿意和另一個人建立友誼是因為其善良、寬容、熱情、智慧、勇敢等內在品質而非其它外在因素。

最后,鼓勵學生參與志愿者活動。志愿者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園開展志愿者活動,讓90后大學生通過向別人無償提供自己的服務,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感和承擔社會責任的自豪感,感受到助人的意義和快樂。通過利他行為的實踐,大學生能夠反思功利化價值觀的負面作用,自覺摒棄它,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態度。

2.5 發揮大學生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

以積極的角度挖掘“90后”大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潛力。“90后”大學生親身體驗著大學校園里日常人際交往中的種種問題,他們是問題的制造者也是問題的解決者。他們本身就具有不拘泥于傳統,喜歡創新的心理特點,因而可以創造性地妥善解決人際交往中的問題。教育者應當發現大學生自己成功解決人際交往問題的優秀案例,以他們為榜樣在學生中內加以推廣。

高校管理者可制定鼓勵性政策。例如每年舉辦文明宿舍和文明班集體的評比活動,對相處融洽、人際關系和諧的宿舍和班級體給予表彰和獎勵。積極宣傳示范優秀寢室和班級體在人際相處中的良好經驗。用展板展示代表他們友誼關系的照片和人際相處的小故事。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交流座談活動,讓優秀寢室和班級的代表分享他們處理舍友關系、同學關系的成功經驗。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下,“90后”大學生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還應當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改善“90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對策研究不是一勞永逸的,研究者應當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提出更多有效的策略。

參考文獻:

[1]景慶虹.大學生人際關系危機的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2010,(12):97-99.

[2]魯小華,柏曉利,姜海.大學生人際問題現狀及影響因素探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8):1220-1223.

[3]盛潔.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與思考[J].職教研究,2009,1(2):40-45.

[4]蔡玲麗,宋茜,趙春魚.大學生人際關系自我效能感狀況及其輔導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1,(5):73-78.

[5]閆春平.大學生人際關系敏感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8):753-755.

[6]彭賢.人際關系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89-90.

[7]包福存,李輝山.“90后”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5(6):166-167.

[8]田守花.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問題與對策[J].滁州學院學報,2008,10(5):96-97.

[9]吳琦.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困擾及教育對策[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28-232.

篇9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社交關系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概念

人際交往的概念:也稱人際溝通,指個體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或肢體動作、表情等表達手段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個體的過程。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群體內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特點及出現的原因

1.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特點

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為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我中心型。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有優越的家庭環境,在與別人交往時,習慣于“我”字優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的處境和利益。

從我們調查的數據看出,男生和女生都認為最容易引起宿舍矛盾的原因是個人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說明不為他人著想,只考慮一己私利的人很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自我封閉型。如今,有些大學生不愿讓別人了解自己的內心,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從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對他人的評價是非常在乎的,但還是有很少一部分的學生幾乎不在乎他人對自己的想法,不為他人考慮,久而久之,別人就會和他們疏遠,形成無法逾越的交流鴻溝,嚴重影響人際關系的改善。

(3)社會功利型。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各種各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愿望,這都無可厚非。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現為,以一種假想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對別人缺乏信任。在我們大學生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為對他人的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提防。大學生都是通過高考這擁擠的羊腸小道的幸運者,優越感便自然而然的滋生。但進入大學校園后,有的學生不能夠保持優秀,學業上優越的地位,很容易產生忌妒心理。輕者出現內向、躲避,重者出現精神妄想、自殺甚至犯罪等。

2.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出現的原因

(1)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的同時,也助長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脹,這種思想意識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處世理念和行為方式。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拜金主義思想逐漸侵蝕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有的大學生以求財的目的與他人結交,這種裸的金錢關系并不利于人際關系的健康發展,一旦這些利益關系瓦解,這種虛偽的人際關系也會立即崩潰。

(2)素質教育的匱乏。我國目前的教育仍處于應試教育階段。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一些家長、學生、老師更多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卻忽視了無法用分數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是作為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因此,我們建議學校加大素質教育的力度和滲透性,從日常生活中、細枝末節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改善目前大學生人際交往出現的嚴重問題,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做好充足的準備。

(3)家庭教育的原因。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慢慢的就養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長本身人際關系就不好,由于長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與人交往。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很多事情孩子都是從他們那里學來的。所以有時候,做家長的應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虧教育,這樣才會讓他們真正地學會自己去了解社會、感知社會,真正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方法。

三、針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對策

1.從自身出發,注重人際交往技巧

(1)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個人魅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隨著交往的深入,學識更占主導地位。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系的質量。因此大學生要注重自身的個性培養,不斷拓展自己的內涵,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交往。

(2)培養主動真誠交往的態度。大學生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對內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卻有待發展。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往往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卻很少反省自身。這種單向性思維容易導致交往中一廂情愿的傾向,并容易對挫折做出錯誤的歸因。大學生要從反省自我開端,從具體行動起步,學會換位思考,多為他人著想。有人曾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2.從外部環境出發,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認知

(1)社會: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逐漸養成社會功利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對此,我們認為應該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力宣傳,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端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大學生才能敞開心扉,更樂意與他人積極溝通,及時解決生活中的煩惱和問題,改善自身人際關系。

(2)家庭: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尤為重要。首先,家長應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家長要摒棄溺愛孩子的教育觀,根據不同的家庭情況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再者,在如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和平年代,家長應適當創設一些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抗壓能力和處理、應對緊急事件的能力。

(3)學校:加強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素質教育在大學生間已經普及,但是并未能深入改善大學生夫人心理狀態。因此,學校應加強素質教育,從心理上改變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重視和信心。

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向大學生系統傳授人際交往心理學理論知識,讓學生明確影響人際交往的各種因素,明確交往中的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等多種認知偏差,幫助學生消除一些非理性的交往觀念,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除此之外,學校還應積極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組織社會實踐志愿者服務團隊、勤工儉學等社會公益活動,組織各種社團、科技活動、協會等實踐活動;并且建立和完善心理輔導機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充分發揮心理咨詢的作用,對有人際交往障礙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或咨詢,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解開交往癥結。

四、研究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意義

此課題研究對于大學生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交際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在于尋找更加合理積極且適合當代大學生的交往方式,以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1.人際交往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我國著名的醫學、心理學專家丁攢教授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大學生惡性報復事件,無一不讓我們感到觸目驚心,例如:復旦大學投毒事件,令各大學的學生感到震驚和惶恐;多年前清華鉈中毒事件,那名受害的女大學生成了一名智障人士,令人惋惜遺憾;南京某大學生捅死室友事件,令人心寒。因此,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我們大學生正常、舒心、充實的校園集體生活的重要保證,也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全面發展的有利因素。

2.人際交往有利于大學生確立自我價值感

人是一種理性的動物。當自我價值得到確立時,人在主觀上就會產生一種自信、自尊和自我穩定的感受,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價值感。人的自我價值感一旦得到確立,生活就會富有意義,使人充滿生活的熱情。一個人必須不斷地通過社會比較獲得充分信息,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才能保持其穩定的自我價值評判。

3.人際交往有助于大學生走向社會化

人際交往是個人社會化的必經之路。個人社會化,即個人學習社會知識、技能和文化,從而取得社會生活的資格。據我們調查,許多大學生都喜歡獨自完成任務,并不喜歡集體合作,總是認為自己獨自完成更有效率,實際上卻適得其反,并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團隊意識十分重要。人際交往就是培養大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最佳途徑,能幫助大學生在大學氛圍中逐漸提高在集體中的處事能力,為走向社會做好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鄭雪.人格心理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P129~141

[2] 羅增強.培養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和藝術,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12月,Vol 18

[3] 王曉紅.論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及其培養,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3 期,2003年9 月,P65~67

[4] 唐超瓊.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困惑及應對辦法,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Vol 19

篇10

高一女孩小敏很厭惡她的新同桌,倆人總是吵架,不光影響學習,也影響情緒。她私下總埋怨班主任故意把水火不相容的兩人安排在一起。同桌的脾氣很倔,動不動就找小敏的茬兒。可小敏自認也不是吃素的,心想:不就是吵架嗎,誰怕誰!久而久之,小敏有點厭倦這種爭吵不休的日子,卻不知該如何停止戰爭。

青少年交往易出問題的三個原因

小敏的煩惱,相信也是大部分青少年都會遇到的困擾,即我們所說的人際交往的問題。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接觸從而在心理和行為上發生相互影響的過程。在交往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稱為人際關系。是什么原因導致青少年人際關系變得緊張呢?

首先,青少年往往過分宣揚自我。現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中少了兄弟姐妹們的陪伴,導致他們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加之長輩們的溺愛,使得他們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爭強好勝的性格。案例中的小敏和同桌之間的“戰爭”,正是過分宣揚自我的結果。

其次,青少年交友存在“反黃金法則”的傾向。心理學家曾針對人際交往提出過一項“黃金法則”,即你想別人怎么對你,你就先怎么樣對別人。如今青少年們將之反用為“我怎么對你,你就得怎么對我”,甚至是“你怎么對我,我就怎么對你”。但“冤冤相報何時了”,這種心態顯然不利于健康的人際交往。

最后,青少年的依賴感太強,常在人際關系里尋求依靠。他們常常不自覺地把朋友當成一種“私人財產”,甚至要求朋友像父母一樣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有些孩子還會讓朋友們遠離、孤立與自己有矛盾的人,限制朋友的交往自由,這也成了人際關系惡化的一大隱患。

讓孩子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藝術”

當家長發現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遇到問題或者有同學、老師反映孩子存在這方面問題時,要適當干預,以免事態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家長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人際交往“藝術”。雖然孩子不一定能全部領會,但即使掌握一些“皮毛”,也對促進人際交往有益。

學會欣賞:告訴孩子,想要讓別人喜歡你,自己首先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不盡相同,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如果孩子從小就帶著發現美的眼睛去欣賞他人,不僅更容易收獲友情,對孩子成年后的人際交往也有益處。

懂得尊重:告訴孩子,不論他人的相貌、出身、脾性如何,都值得我們給予尊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尊重”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五大基本需求之一。而尊重是互相的,當你尊重別時,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人際關系才會良性互動。

接納別人:告訴孩子,當我們面對他人時,要W會寬容。既要容人之短,又要容人之長,即原諒他人的過錯,容納他人的成功。